关于连锁经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要点

2024-04-20

关于连锁经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要点(共10篇)

关于连锁经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要点 篇1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的流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这几年在国内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1999联华超市以年销售额对亿元的骄人业绩超过上海第一百货一跃成为中国零售业新龙头后,更是引发了连锁经营发展的热潮,国内连锁经企业纷纷加快了开拓步伐,通过扩大规模谋求更大的发展。笔者就当前连锁经营企财务指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抛砖引玉,逐渐完善连锁经营企业的财务分析指标。

1.销售额

销售额指标是连锁企业最重要的一个经营指标,直接反映连锁经营企业的规模,而经营规模是连锁经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目前对销售规模的统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即销售额是否含税、是否应该包括卖场出租部分的销售收入以及是否仅限于卖场零售额等,都不明确,从而使得各公司上报的数据没有统一的口径,缺乏可比性。

理论上说,以不含税销售额比较各个公司的销售规模更具有可比性,因为公司规模不同、商品品种不同、所处地域不同,税率也会有差异。

对于卖场出租部分的销售收入是否应当计入卖场销售额,目前仍存在着争议。有的认为,卖场出租部分的销售收入实际上是厂家或供应商实现的销售,对于连锁企业而言,这部分销售额不应计入连锁企业的销售额;也有的认为,由于这部分销售是在卖场中实现的,体现了卖场整体的销售能力,因此,将卖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这部分销售额应当计人连锁企业的销售额。笔者认为,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连锁经营企业对卖场出租部分只取得租金收入,并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在企业损益表上体现,而出租部分所实现的销售收入是属干其他企业的收入,不应计入连锁企业的销售额。同样的问题也涉及到连锁加盟店的销售额,从会计角度,连锁企业与加盟店不是母子公司关系,加盟店的销售额不能计入连锁企业的销售额。在收集各连锁经营企业销售额数据时,应区分数据的具体用途,然后再规定相应的标准,统一计算口径。

此外,销售额指标不应仅局限于卖场零售额,卖场批发额也应该包括其中,这样更能反映公司整体的销售能力。

2.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超市经营的主要特征是优质低价,商品价格一般都较低,超市要提高销售毛利率就必须控制进货成本。企业销售规模大,成本控制严,则超市的毛利率相对就高。因此,在超市竞争激烈。商品售价都较低的条件下,销售毛利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销售毛利率的计算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上述销售额的计算要统一,其次计算毛利时的扣除项目也要统一。目前,有的企业在计算销售毛利时将经营费用作为扣除项目扣除,而有的企业却没有扣除,由于商业企业的经营费用一般在销售额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对计算企业销售毛利率的影响很大。按一般会计原理,销售毛利应该是销售额扣除销售成本以及销售税金和附加后的余额,不需要扣除经营费用,因此,销售毛利率指标应该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准,以便于统一计算口径。

3.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一般的计算公式是: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该指标在计算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净资产额该是年末余额还是平均余额。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年报披露内容与格式规定的是按年末净资产额计算的;财政部等四部委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中则是按平均余额计算的。从理论上说,由于计算公式中分子——净利润是一个时期指标,分母——净资产额也应为一个时期指标。而净资产年末余额是一个时点指标,平均余额是一个时期指标,因此,以净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更为合理。

关于连锁经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要点 篇2

通过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 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掌控[1,2]。随着经济的发展, 必须加强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 才能使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强化, 为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而服务[3,4]。

1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经营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1.1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经营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理论能够避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脱离, 在实际应用中, 要尽量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做到去旧迎新。但目前的一些企业管理会计仍存在较大的不足, 比如:有些企业仍旧还在使用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核算方法;一些不再适应企业管理要求的管理思想仍然存在。

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经营决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观念的局限性, 实际应用受限于理论。有些理论是在特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的, 并不符合有些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社会、市场环境, 所以理论应用于实际并不完美。企业管理会计又常常把目光局限于企业本身, 通过自身成本的控制来管理企业, 而忽视了外在因素, 这样很难对企业经营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国现在的管理会计的研究都是借鉴、引进国外西方国家的成果, 没有结合我国市场经济情况, 管理会计的相关教材也是如此, 理论脱离实际, 在实践中应用显得很困难。

管理会计人员管理水平和工作素质参差不齐。在我国, 很多人都是把管理会计和财会管理相混淆, 管理会计的工作都是由会计部门或是统计部门来完成, 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人员, 这就造成了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性不强, 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素质存在差异, 且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师队伍。

管理会计的观念不强, 重视度不够。在我国, 相当一部分企业的领导者对于管理会计不够重视, 认为就是对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成本的核算, 对管理会计的职位认识不够准确。

很多会计人员一直认为只要把财务会计工作做好就可以了, 管理会计只是在完成财务会计本职工作之后做一些相关的工作, 或者说可以不做, 可有可无。

企业的领导者对管理会计是否重视, 直接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由于很多领导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其自身管理水平的限制, 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方案很难得到充分发挥, 阻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顺利应用。

管理会计软件开发滞后。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电计算化软件都是具有核算功能, 并没有管理功能。也就是说企业会计电算化只能对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后所涉及科目的帐目进行核算, 并不具备经营活动前预测能力和对经营活动中的中掌控。由于管理会计软件落后, 管理会计无法在电脑上应用, 也就造成管理会计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因为一些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管理混乱, 所以也就致使管理会计在一些企业中很少被应用。管理会计的应用必须建立在企业内部制度的健全, 管理结构完善的基础之上, 这是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被应用的根本条件。

1.2 管理会计在我国经营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进行经验总结,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及时对实际应用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对案例进行研究, 也可以借鉴其他企业或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找出适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管理会计发展道路, 以适应企业经营体制发展的需要, 最终形成适合企业本身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 以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与发展。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水平与工作素质, 增强企业领导者的管理会计意识。首先, 必须加强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知识的学习, 才能懂得并重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如果企业领导没有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与意识, 会计人员很难在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发挥作用。

其次,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团队, 扩大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能。要建立高素质团队必须做到几点: (1) 企业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水平和专业素质教育, 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进而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对会计人员进行法制教育, 加强法制观念。懂得在法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运用管理会计对各种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 (3) 企业必须在一定时间对会计人员进行再教育, 使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水平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 落实会计人员的后续职业教育。

加大力度对管理会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开发管理会计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于管理会计中比较复杂的一些公式、方法, 计算机软件的准确率比人工的准确率要高得多, 也减轻了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既方便、及时又准确的为企业领导者提供企业经营活的预测、决策信息。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制度。由于管理会计的应用前提是在较高会计管理水平之上, 因此, 要求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健全, 内部体制结构合理, 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会计工作在企业内部的顺利应用与推广。

关于健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着重关注: (1) 建立公司章程, 严格要求企业内部人员遵守公司章程并履行职责。 (2) 对于公司章程的建立, 必须严密、可行、没有偏袒、具有时效性。避免企业内部人员钻空子, 以免造成损失。保证公司章程的公正性, 人人必须遵守, 公司章程要根据企业内部现状而建立, 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状况。 (3) 企业须建立良好的奖惩制度, 也就是说奖励、惩罚直接关系到职员的切身利益, 这样职员才能密切关注企业的发展, 认真履行职责,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企业领导者一定要以身作则、自我约束, 充分体现领导者的自身价值。

2 结束语

管理会计在当今社会企业发展中显得日趋重要, 做好管理会计工作, 是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 必须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 以企业的全面的信息资料为基础, 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解决, 并分析各种可行性方案, 在企业领导者的参与下, 确立决策目标, 以实现追求经济利益为前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借鉴先进技术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融合我国传统文化精髓, 去糟取精, 提高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潘飞, 文东华.实证管理会计研究现状及中国未来的研究方向-基于价值管理视角[J].会计研究, 2006 (2) :81-85.

[2]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1, 23 (1) :42-48.

[3]冯巧根.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会计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 2009 (8) :80-87.

关于连锁经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要点 篇3

[摘要]电力施工企业承担着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直接决定了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从而影响国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可以保障电力施工企业的高效运转,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本文就当前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几点改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绩效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电力项目基本上都是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比较长、施工技术专业性和综合性强的大型项目,项目人员都是由企业总部派过来或者各个专业公司所属人员。在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改进电力施工企业现有绩效管理机制变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电力施工企业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简述电力施工企业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电力施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合理的绩效管理可以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从而引导其行为表现有利于企业组织目标的科学化合合理化;同时还可以有效约束和监督员工的行为,保证施工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实现管理目标。绩效管理既要具有长期有效的管理效力,又要注重通过绩效管理达成管理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1]。

此外,绩效管理还可以给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实现员工在加薪、升职降级、培训等各方面的公平和公正,提升员工士气的同时还能起到稳定员工队伍的作用。

(二)电力施工企业在绩效管理上存在的具体问题

当前电力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中大都会把电力工程分包给电力施工单位,因此,在绩效管理方面也是通过考核承包单位施工的完成情况实现的,以签订的承包合同内容为考核依据和标准;而承包单位又通过统计、考核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确定员工薪资。因此,电力施工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企业管理层对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长久以来,电力施工企业在管理上都是重安全、重生产,轻管理。因此,绩效管理一直处于电力施工企业的灰色地带,不被重视,当其他领域的很多企业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企业人力资源的考核制度时,电力施工企业的领导层却仍然没有改变的意识,在绩效考核上依旧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

2.企业对绩效管理的职能定位不准确

大多数企业可能至今都把绩效考核、管理当作是用来分配员工薪酬的一种方法。实质上,绩效管理涵盖组织、领导、计划和协调控制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不同于阶段性的绩效考核。

3.缺少全面的绩效考核内容和统一的绩效考核标准

电力施工企业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大都是以员工的岗位和相关职责为考核依据,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在考核标准上又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在考核管理中难以实现公平、公正。

其次,电力施工企业在绩效管理中缺失有效的反馈机制,被考核员工的自身期望与企业对其抱有的期望因沟通交流的缺失而无法达成统一;同时员工又不明确具体的考核标准,不知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表现自己,失去绩效考核、管理的实际意义和作用。此外,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员工已经不仅仅只关注物质需求,更多的时候需要给予员工除物质以外的精神层面奖励[2]。

4.缺少科学系统的管理机制

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之下,电力施工企业在安全和经济指标考核方面都采取了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但却忽视了内部业务、客户、成长学习等方面的考核,没有实行全方位的考核。另外,在考核结果的落实上没有做到位,使考核愈加形式化,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

5.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仍然还处于粗放的管理方式下,用工制度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整体劳动素质偏低,缺乏专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不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二、改进电力施工企业绩效管理机制的具体措施

(一)摒弃旧的管理理念和套路

电力施工企业的管理实质上就是管理人,都是以绩效为基础和依据实现的,进而实现了自身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电力施工企业应清楚地意识到绩效管理不单单只是一个用来量化和评价员工绩效的工具或方法,而是应该将其看作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全方位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过程,其真正价值在于协助管理者形成一个科学的管理习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最终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电力施工企业应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从全局出发,将绩效管理放到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在竞争中获取优势的战略发展目标上来。

(二)制定符合自身企业实际的考核办法

作为绩效管理当中很关键,却又很敏感的问题,电力施工企业在考核办法的制定上应综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其他企业已经成功施行的考核办法进行考量,不能一味的机械照抄照搬这些考核办法。比如有些企业实行的横向、纵向考评、自我考评、360°全方位考评等考核办法[3]。

电力施工企业在设计考核办法的时候应联系自身企业文化、管理者能力、素质等实际因素谨慎、周密的进行考虑,以免发挥不了绩效考核的真正效力。因此,在制定或选择考核办法的时候应保证所有员工的参与,并将沟通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通过沟通可以使员工明确自身要达到的绩效目标,同时解除防备和抵触心理,认识到企业与自己并不是处于对立状态,而是通过绩效管理将自己与企业联系的更紧密,最终让员工更好的接受和认可企业制定的考核办法,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更积极的配合企业实现绩效管理目标。

(三)编制符合企业实际的考核内容

企业对员工工作态度、行为表现、业绩等各方面提出的要求和标准都包含在考核内容之内,实际上,考核内容对员工的行为具有导向的作用。

电力施工企业绩效管理中考核内容的确立要与自身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协调统一,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不同的部门、岗位有针对性地制定考核内容,避免太过空泛,无法正确有效的引导员工[4]。其中需要明确以下几部分内容:

1.企业鼓励的是什么。2.企业反对的是什么。3.每个岗位的员工都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具备哪些实际技能,对能力有什么要求。

此外,为提高考核评价的实际效率,缩减考核评价的成本,在考核内容的制定上应有所侧重,以占据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的主要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为主,这样同时也可以避免员工抓不住考核重点。考核指标的设定中要引入KPI―关键绩效指标。最后,谨慎处理那些无法进行实质性考核的内容,注意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员工整个岗位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实际上的可操作性。比如,根据自身企业管理风格和实际情况将考评内容分成日常工作、工作态度、业务技能、重要任务等不同类别分别,分别进行考核、评价,然后再综合汇总这些评价。

(四)有效落实、兑现考核结果,发挥绩效考核真正作用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想要真正发挥出评价考核的激励作用,就要将考核结果真正落实到实处。

在兑现考核结果的时候需要明确,绩效考核、管理的真正意义不在于阶段性的评价一个员工,对其某段时间内的表现和取得成绩进行奖励或批评、惩罚,也不是以此为工具变相要求员工如何为企业付出,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绩效考核、管理了解当前企业以及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于二者身上的问题,即通过绩效管理更好的优化整个电力施工企业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五)实现绩效管理的信息化

在实际管理中应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让绩效管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通过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在招聘员工、员工选拔、职位晋升等方面提供一些科学的信息作为依据,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给企业提供一定的支持[5]。

通过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绩效考核人员可以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同员工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然后将员工意愿与考评结果综合起来为员工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改进计划,同时还可以给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此外,还可以此为依据为员工选择更适合的岗位,使员工价值能够得到真正发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绩效管理是一门管理科学,不同的企业性质适合不同的绩效管理办法。因此,电力施工企业在改进绩效管理时切忌生搬硬套,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关于连锁经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要点 篇4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桂子花开的九月,新一年的教学工作又拉开了序幕。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永恒不变的主题。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现将我校上期存在的问题既改进措施分析如下:

一、学校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学管理的“三不”问题

具体说,就是“不规范、不细致、不落实”。突出表现在教务处对教学管理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主要环节还没有抓到位,比如年轻教师培养“一年入格、两年合格、三年创优”有模式,却无激励性的考核,师徒结队只重形式却没有落实专业成长的具体内容,学校“名师工作室”没能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教学常规管理不完善,常常是有检查,有记载,无查后的整改,对老教师的检查注重“讲情面,给面子”,不说问题。对教学管理问题的预设不够,往往是出现问题才想办法去堵问题。教研组的活动缺乏长远的规划,随意性大,没能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测作用。

2、师资力量的“四少”问题

具体说,就是“名教师少、研究型教师少、符合条件的专职教师少、在岗教师少”。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正兴小学质量的提升有赖于教学软硬件的优化和完善,更有赖于师资水平的不断提升。可以说,教师团队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但正兴小学的实际情况是,缺少专业素养高、能用自己独到的教育艺术引领其他教师的名优教师(含草根名师);各教研组能同教研组长一起积极研究的中青年教师不足40%;学校能胜任教学任务的教师严重不够,排课捉襟见肘,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都缺少专职教师,近年来,这些学科学校都是通过每年聘请代课教师来解决,上学年我校共聘请代课教师11人。

3、教师幸福指数不高,教学有所松懈。具体表现在:

(1)校本教研氛围不浓

教研组长准备不充分,组员参与不够积极。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还不能做到真正的挖掘。大部分老教师抱着陈旧的经验不放,机械式地使用教材,课堂教学方法过于僵硬死板,没有根据学生情况合理使用教材和因材施教。二次开发教材的意识不强。缺乏课堂创新和课程的整合。

(2)教师主动性不强

一些教师课前准备不充足,课堂上也不关注学生,教师讲的多,学生动的少,课后也缺少辅导学生这个环节,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二、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如下:

(一)努力打造“好习惯,好人生,读好书,做好人”的校园文化理念

1、响应新区“质量为要、特色引领”的号召,明确办学思路,打造以“好习惯,好人生,读好书,做好人”为核心的校园特色文化。结合学校开展的养成教育,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教育培养,让学生养成更多的好习惯,逐步提高个人文明素养,再带动家庭、社会都来参与,努力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在于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造就一支和谐、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不仅是推动天府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新区快速发展需要,更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的需要。

1、校长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指明灯,要求校长要有教育家的情怀和梦想。因此,我会定期和不定期地参加相应的管理培训、学习、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管理思想和办学理念,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2、学校要立足本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我校教师积极主动参加交流学校“成都实验小学青华分小”的教学教研活动。派不同学科老师跟岗学习。其次,充分发挥成都实验小学网校的教学资源优势,鼓励老师们多看网校视频,多学习,多反思,多交流,争取尽快提高教师们的教学理念,规范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行为。

(三)面向全体学生,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特长 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实际情况和爱好,按照”调查——规划——分级实施——总结提高“的工作思路,通过老师选拔,学生自主选择,精选合适的内容组织开展活动,如科创、棒球、足球等特色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特长。

(四)、坚持人性化管理,创建和谐校园,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团结协作的集体才最有战斗力。干部要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思想,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名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养生保健讲座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克服职业倦怠,获得工作的幸福感,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五)开门办学,更新家长观念,优化育人环境

家庭环境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孩子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既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养成,更植根于家庭教育的浸润,因此,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更新家长观念,加强家校联系,得到家长配合、认同,是教育教学工作能否事半功倍,高效运行的基础。

1、通过定期开展家长讲座等方式,更新家长观念。

2、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定期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计划,赢得家长支持。

3、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以服务社会的态度督促教师建立服务意识,改进教学工作。

4、建立校长接待制度,接待家长代表的来访,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赢得家长们的信任。

关于连锁经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要点 篇5

内容提示:

对策与建议:医药市场的正常运转维系在药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这决定了这个行业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通过对药品批发经营企业现状调查研究,推测我国药品市场环境的变化,把握医药市场的特点,运用科学的营销手段,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我国医药批发经营企业得到发展。我国现有大多数医药商业的规模与实力相差甚远,就医药流通领域来说,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机制僵化、费用高、效益低等问题。而作为医药批发经营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在外资企业、国有大型企业、连锁药店等的多重挤压下,生存问题日益突出。在某市中小型药品批发经营企业占95%,而这些小规模的批发经营企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小、多、乱”。

2营销模式缺乏创新意识。3人员素质不高。

4设备未有效利用导致药品质量问题。5物流模式陈旧导致企业运营资金缺乏。6经营产品单一导致企业竞争力薄弱。对策与建议:

医药市场的正常运转维系在药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这决定了这个行业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通过对药品批发经营企业现状调查研究,推测我国药品市场环境的变化,把握医药市场的特点,运用科学的营销手段,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我国医药批发经营企业得到发展。有效并购。

中小型批发经营企业占用政府对大型企业的经济扶植资源,同时还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影响大中型企业发展。企业并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使药品批发经营企业具备良好的网络覆盖能力和专业的学术推广能力。

引进高素质人才。现代的市场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竞争,一旦管理缺位,很难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坚持引进人才,对现有人才加强岗前、岗中培训,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能者上、庸者下,有效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及相互竞争意识,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使公司得到发展。物流管理。

药品批发经营企业充当物流服务角色是由传统服务模式向现代服务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要实现这种转变,必须进行改造。首先要实现规模经济,把药品批发经营企业作为中间体,使流通中的运营成本低于自营成本,在服务的即时性、省时性、全面性、资金周转及信息灵通等方面优于自我运营。然后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服务模式,配备完整的物流体系,使药品以最快速度到达终端客户。有效管理终端客户,健全网络。

加快药品流通是医药批发经营企业生存和成功的关键,这样,不仅提高送货效率,降低库存成本,更主要是可以增加资金流通,拥有更多的终端客户,形成 客户网络。

扩大市场占有率。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药品同质性高,差别化小,医药企业必须建立特色产品,树立企业的品牌效应。现在批发经营企业的销售呈现出区域个性化,销售渠道也变得复杂,差异化竞争成为各企业重中之重,寻找发展商机,扩大市场占有率则成为我国医药批发经营企业的共同选择。集中经营,做好区域分销。

目前企业多存在规模小、资金缺乏、经营成本高、经营品种不多、管理滞后等问题,这就决定了企业采用集中化战略、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的方向发展。结论:

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得知,药品批发经营企业存在问题诸多,设备暂未有效利用,相关制度的执行和管理不到位,由此,企业自身要提高认识,抛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管理理念及运作机制。完善和加强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中小型药品批发经营企业,组织进行有效并购。药品批发公司经营管理混乱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医药商业的现状医药商业是我国医药产业链非常重要的环节,与医药领域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目前,全国共有药品批发公司1.3万多家,药品零售公司36万多家,从业人员数百万人,销售总额由1999年的135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699亿元,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药品流通市场体系,但资源配臵不尽合理,公司多、小、弱、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比较突出。所以,我国需要规范药品批发公司经营管理的模式。

一、药品批发公司经营管理混乱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危害

1、挂靠经营。

药品批发公司给没有合法经营资质的自然人(非公司职工),甚至药贩子提供合法的药品购销手续,开具合法票据,挂靠人以所挂靠公司的名义从事药品购销业务。挂靠经营公司一般设立帐外帐,挂靠人的药品销售体外循环,在药品质量管理上不履行职责,这是产生药品质量隐患的重要原因。

2、承包经营。

药品批发公司以实行经济责任制或目标责任管理的名义,将购销业务承包给公司职工。承包者网罗经营人员,承担药品质量管理和经营风险,自负盈亏;公司负责按照承包者的要求或经营需要出具证照复印件、委托书和开具票据,收取对方的承包经营费用,往往对承包者所经营的药品质量不闻不问。承包经营其实质就是药品批发公司向无合法资质的个人提供或出租合法经营手续,谋取不正当利益。

3、过票经营。

过票经营的显着特征是批发公司间有票据往来,而无实质的药品进出库买卖。过票经营是造成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之一,其规避了国家关于药品批零差价折算的规定,造成价格混乱。过票不过货,“买空卖空”,使药品批发公司的购销记录不具有真实性。

4、过户销售。

医疗机构等药品使用单位只从已在本单位开户的批发公司购进药品,因此,其它药品生产公司的药品要进入医院使用,需要找一个在该医院有户头的药品批发公司合作,以该批发公司的名义将药品销往医院,并缴纳一定的过户费,由此 造成药品经营公司过户销售大量存在,增加了药品购销环节,增大了公司经营管理thldl.org.cn的成本。过户经营致使医疗机构不认真履行审核供货单位资格和药品合法性的义务。

5、买卖税票。

这是不法药品批发公司在没有发生购销业务关系的情形下,为使非法药品流入合法渠道或逃避税收,买卖购销发票的行为。买卖药品购销发票是典型的非法经营行为,不仅使来路不正的药品进入正常的购销渠道,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同时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利益。

6、挂户销售。

药品批发公司对不具有购买药品资质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放任态度,随意将其购买的药品挂在具有合法资质的销售对象户头上。挂户销售行为使药品流向无法核查,出现质量事故时无法追踪,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对人民用药安全构成威胁。

二、药品批发公司经营管理混乱的原因

1、利益驱动。

药品批发公司不规范经营往往与经济利益相联系,不规范经营产生的利益往往以现金交易实现,甚至建立帐外帐,成为商业贿赂的经济来源。新开办的药品批发公司增多,使药品经营竞争激烈,毛利率降低;通过GSP认证,批发公司在硬件和公司经营管理费用上的投入更大;国家多次降低药价,批发公司利润空间缩小。为获取更多利润,批发公司往往通过不规范经营来扩大药品销售量。

2、销售人员管理混乱。

药品批发公司随意招聘人员,不进行销售人员资格审查,不进行上岗培训,不签定劳动合同,随意签署销售委托书,甚至对同一对象签署多份销售委托书。销售人员的管理混乱给挂靠经营、过户经营等违法经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3、药品使用单位没有认真履行审查责任。

药品使用单位往往只审查药品的合法性,实行户头管理,将供应单位的资质和销售人员的资格审查转移给供货公司,甚至介绍有关系的业务员、医药代表通过户头公司开展业务。

4、违法经营行为认定困难。

挂靠、承包经营往往采取内部协议的方式,公司常常以保护商业秘密为借口拒绝检查;过票经营、过户销售仅是增加经营环节,难以认定其违法;买卖税票、采取帐外经营,药品监督和税务检查时很难发现;挂户销售在没有联网核查机制的情况下很难发现,即使偶尔查到,供销双方互相推诿,也给认定造成困难。认定难导致药品经营管理混乱状况愈演愈烈。

5、违法经营行为处罚难。

对挂靠经营、承包经营、挂户销售、买卖税票等违法行为,《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要求按照无证经营处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致使违法经营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实际上是对违法经营行为的“放任”。

6、批发公司GSP认证跟踪检查不到位。

跟踪检查是巩固认证成果和对药品批发公司的经营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手段,但各级药品监督部门人手少,很难及时安排跟踪检查,对新开办药品批发公司从3个月认证到5年期满再检查,中间间隔太长,在检查中常常发现5年间不少公司已多次变更法人,许多记录无法检查,对药品批发公司的经营行为缺乏有 效监督。

7、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

目前,药品公司经营管理属于药品监督部门,医院药品的采购由卫生行政部门招标解决,医药商业贿赂由工商部门查处,票据由税务部门稽查。各部门往往各行其责,缺乏协调,使药品经营混乱状况难以有实质性转变。

三、对药品批发公司经营管理的几点建议

1、制定并颁布对药品违规经营的处罚性法规。

新的《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虽已颁布实施,但对买卖税票、过票经营、挂户销售等相关内容仍没有明确规定,对这些违规经营的处理仍无法可依,无据可查,难扼制违规经营恶性发展的态势。

2、实行药品营销员资格认定和登记备案制度。

目前,在GSP认证条款中对销售人员虽规定了相应的资格和培训等要求,但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建立药品营销员资格认定及工作单位备案制有利于克服当前挂靠、过票等违规经营现象。

3、构建药品经营综合管理机制。

努力构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税务部门齐抓共管的新机制,各部门相互配合,加强信息沟通,对药品批发公司的经营形成一个监督网络。

4、加强GSP认证后的跟踪检查。

对已取得GSP证书的药品经营公司要及时组织跟踪检查,掌握公司经营管理状况,对跟踪检查中发现违规经营的公司要给予严惩,直至收回GSP证书,对药品经营公司的经营行为实行有效的监督。

5、加大处罚力度。

关于连锁经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要点 篇6

当前,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思想都过于老旧, 存在企业制度不健全, 管理不到位以及效率极低等等问题。所以, 企业应当要改变财务管理思想, 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全面落实财务管理工作,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一个优秀的大企业一定有出色的财务管理方式。出色的财务管理可以引导企业走出困境, 面向大市场,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的问题对企业来说如此重要, 但是依然有很多公司领导没有重视该问题, 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经常出现问题。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两个方面入手, 来探讨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财务管理观念陈旧, 管理水平低下

众多的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观念较为陈旧, 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改变。这些思想老旧的企业大多都只追求表面与短期利益, 只会尽量控制企业成本。还有一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低, 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人员大多数都是高层人员的亲戚或者是企业内部人员。由于这种攀亲带故的财务关系, 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众多问题, 再加上企业的财务管理并无发挥充当的职能, 企业的工作人员只会重视会计核算问题, 并没有注重财务管理。

2. 企业财务控制管理方面比较混乱

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在财务管理问题上常常会忽略, 出现了问题也不会引起重视做到及时处理。企业的机制较为混乱, 不仅管理机制没有秩序, 债权问题也乱七八糟, 所以管理起来难度极大。再加上, 小公司的管理人员对管理投资方面的内容了解较少, 导致与世界先进的财务管理机制脱轨, 资金浪费的现象层出不穷。还有很多企业为了能够拉拢客户, 还采用赊账的方式拖住客户。但是这些款帐经常都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到位, 对企业造成众多不良影响。

3. 投资方式不科学, 没有前瞻性

企业的财务活动当中最重要的是投资活动。很多企业都是没有长远的投资眼光, 只看重眼前的利益, 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并没有考虑到投资风险问题。企业没有对自身的实力以及财务状况进行评估, 对投资项目的了解性不高, 所以在投资过程中就过于盲目。如果有短期明显效应的投资项目, 那这些企业一定会优先选择。除此之外, 企业在投资时贷款的金额远远超过了企业资产, 贷款的资金越多意味着企业的风险就越大。这种盲目又不科学的投资方式, 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等于在企业的发展中埋下隐患。

三、财务管理改进对策

1. 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并无健全制度, 管理模式相对混乱。所以, 企业要改善企业制度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先建立完善企业财务制度。财务管理中最关键的就是先改变人的管理, 主要是从管理者与员工两个方面入手。首先管理者应当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重视财务管理, 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与专业能力水平。企业的投资一定不能盲目, 要有前瞻性。另一个就是从员工入手。员工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提高文化水平。同时企业在员工培养上也需要予以重视, 以人为本的方式来培养员工, 用福利待遇来回报员工,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必须要改善传统的管理模式, 加强员工的培养与管理, 重视团队的力量, 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并且还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监督, 建立全方位的财务体系,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

2. 提高投资的科学性, 扩宽企业的融资方式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就是由于没有科学的投资管理机制, 在财务管理中一定要有科学的管理监督机制。投资企业不要只看重眼前的利益, 要考虑到企业的长足发展, 把长远利益与企业眼前利益相结合, 把每一个长远目标都变成短期目标。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对投资项目进行全方位研究。此外, 我国的融资方式较为单一, 所以企业应当增加融资方式。企业的投资并不只是单一的, 可以把投资弄成多元化形式, 这样也能把投资风险分散。

3. 全面落实企业财务公开管理政策

要全面落实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企业就应当要把财务管理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此落实工作中, 企业应当要把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并且要全面落实财务管理机制, 加强财务管理的公平与透明性。在加强财务制度健全同时, 还需要加强其余管理制度的落实来作为辅助作用。企业应当要把民主管理与监督工作落实到位, 才能确保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的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任何企业都应当予以重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离不开财务管理, 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存在观念老旧, 管理水平低的问题;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投资方式不科学等等问题。针对企业存在的多种问题, 应当有针对性的去解决。上述内容中所说的改善财务管理模式, 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加强企业管理的公开性, 扩大企业融资方式, 全面落实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总之, 要解决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 就应当从企业存在的各种财务问题入手, 从人的管理开始, 逐步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是一个漫长过程, 不可能短时间完成。

参考文献

[1]王虎峰, 包喜霞.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13-14.

关于连锁经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要点 篇7

赵奎修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以往的“以企业自身为中心”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现场管理是举足轻重的。现场管理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优化人、财、物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将成为企业增收降耗的关键。从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现场管理最早可以追溯到泰勒的科学管理时代,正是由于泰勒推行了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方法,才加速了企业生产自动化、标准化和社会化的进程。因此,在市场经济尤其是买方经济条件下,狠抓现场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绩效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现状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市场为中心是完全必要和应该的,因为这是任何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但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企业不重视市场,恰恰相反,是“过分”重视市场了。绝大多数企业都将其主要的物力、财力和精力等投入到了市场管理当中,以至于忽视了对生产现场的管理。诚然,企业利润的实现在于产品能够顺利地销售出去,但是,所有的产品都是在企业现场生产的,如果现场管理混乱不堪,就很难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二、现场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且,现在进行的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变过来的。因此,就国内某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来说,在生产方式和经营观念上,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影子,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造成的。在现场管理中,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 面。

1、生产无计划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属于政府,缺乏自主权,所有的生产计划都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企业的职责只是奉命行事,按指令生产。但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之后,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了,政府不再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进行全面干预,一般的生产计划可以由国有企业自主决定,至于民营企业和私人企业等其他经济成分的经营单位,生产计划更是完全由自己制定,自主权的扩大使企业有了更大的经营空间,使企业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决策者,但这种角色的转变也引发了许多企业的不适应,突出的表现就是生产处于一种无计划状态,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自身并没有培养起制定计划的能力和意识。大多数企业只是随波逐流,对企业生产缺乏长远稳定的规划,许多企业不是产品积压严重,就是经常断货,再加上产品生产把关不严,员工的职责分工不明等缺陷,使得企业的经营效果难以有较大的提高。

2、浪费严重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是现场管理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在某些国有企业中尤为严重。生产现场中的浪费主要是物料的浪费,这种浪费可以是人为造成的,如一些员工将物料乱丢乱弃,将之视为垃圾处理。几年前,国内的一家大型施工单位就是因为在施工现场乱丢钉子而被国外业主处以“极刑”,白给别人干活不说,还要给予别人巨额赔付,消除这种浪费的办法是要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物料的浪费还可以是由于生产技术低下造成的,如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一些下角料,技术水平较高的一些企业完全可以继续使用,而生产水平较低的一些企业只能将其作为垃圾进行处理。这样不但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增加了企业进行垃圾处理的成本。另外,生产技术水平的低下还会造成物料投入的增加,从而抑制了企业资源使用效率的发挥。对企业来说,如何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物料利用率将是企业减少浪费的主要途径。

3、无效劳动普遍存在 无效劳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无效劳动属于生产积压产品的劳动。这种产品积压可能是由于产量过多导致供过于求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适销对路导致滞销造成的,但两者的后果,都是“劳而无功”;另一种无效劳动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窝工。由于物料和生产工具供应不及时或摆放不到位,员工往往需要等待或到处寻找这些生产要素。另外,员工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大量多余的动作。从表面上看,这些员工往往在车间内跑来跑去,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但实际上生产效率有可能极为低下。无效劳动是人力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而且还会提高员工的劳动强度。

4、现场环境较差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比较关注市场形象的塑造,希望给社会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但在有些企业中,不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走进这些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往往是物料、半成品乱堆乱放,地面脏乱不堪,杂物堆积,通道堵塞,作业面狭窄,“脏、乱、差”的情况比较严重。这种现场环境根本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对于一些食品企业和精细化工企业更是如此。

三、提高现场管理的措施

在企业生产的现场,只有做好人、财、物的合理配置,才能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基本的要求包括“物流有序、劳动有效、生产均衡、信息充分、物料节约、环境整洁”。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企业加强对现场的管理,推行精益生产的方法,力求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生产现场的每一个角落都要做到精细、精简和精密管理。

企业的精益生产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的方法,具体到现场管理方面,目前广为企业采用的主要有三种,即“5S”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项活动的统称)、定置管理和目视管理。它们虽然名称不同,但基本思路和宗旨却是一样的,目的都在于通过优化现场环境的配置,达到为企业节能减耗、增收扩产的效果。这三种方法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物料本身的管理——分类管理

不同的物料在性质上和使用价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必须进行分类管理。对生产现场上一切易燃、易爆、有毒、容易造成污染和引起安全事故的物料要实行隔离和特殊定置,划分警戒区并派专人严格管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同时,对留置在现场上的其他物料要进行科学界定,将其划分为“有用之物”和“无用之物”。有用之物是即将参与生产过程、其使用价值有待转移的物料,这些物料是生产必需的,但也并非多多益善,要实行“零留置”管理。所谓“零留置”管理并非一点都不留置,而是物料的多少要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为限,多了就可能造成闲置,而少了则会影响生产的进度。无用之物也并非一无是处,这些物料还有可能通过回收再利用而发挥潜能,因此,不可一律将其作为废物处理。在这方面,东风公司车身厂驾三车间的“驾三做法”值得借鉴。这个车间通过对制造现场各种物料的分类置放和严格登记,使每一笔物料的流向都清楚造册,从而杜绝了物料的浪费,也大大降低了各种事故的发生。

2、对物与场所之间的管理——定位管理

物料与生产工具要做到“物尽其用”,其中不仅包括使用价值的完全转移和发挥,更重要的在于使用价值转移和发挥的效率,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时间价值”和“时间成本”的概念。如果物料的使用价值转移较慢,生产工具的作用迟迟难以发挥,就必然会延长生产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时间成本”或降低了产品的“时间价值”,这对于迅速把握市场是极为不利的。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做好物与场所的管理。置于生产现场的物料和生产工具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布置和摆放,并且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对于常用的物料和生产工具要尽量做到“过目可见,触手可及”,至于不常用的物料和生产工具要到何处寻找则要做到员工“心中有数”。这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获取所需之物,从而减少了寻找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辽宁铁法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车间生产现场深入地整顿,针对生产场地狭小拥挤、物料摆放不科学的现状,采取了定置技法,重点抓了空间的合理利用和物料的灵活布置,保持了生产现场的整齐有 序,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生产秩序,为提高生产和劳动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对人与物之间的管理——专人管理

人、物料和机器设备等都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而人更是其中最主要的、并且最具有能动性的第一要素,但是其他的生产要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必须利用人的能动性做好对物料和机器设备的管理。一方面,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垃圾要及时处理,避免它们与有用的物料混合而降低后者的使用效果。同时,完工之后要对现场进行系统清理,创造一个最佳的生产环境,使员工能在这种生产环境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另一方面,要定期做好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点检工作,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和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排除,避免因设备突发故障而影响生产和造成产品质量下降,这是维持企业稳定生产的必要手段。四川川橡集团是一家大型橡胶生产企业,为强化设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集团要求更换备件或维修设备必须有标记并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采购人、更换人、焊接人、使用时间要有详细的显示台账,使每项工作有人做、有人查、有人考核,从而为企业提供了保障。

4、对人与人之间的管理——协调管理

社会化大生产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在生产现场,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将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的高低,因为一个满腹牢骚、心情郁闷的员工是难以生产出大量合格的产品的。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较为流行的方法是构建企业文化和实行人本管理(指出管理的实质就是激发、维护、控制和调整员工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使之指向企业目标。)。通过企业文化和人本管理,可以增强人际间的沟通和亲和力,从而在整个生产现场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另外,员工之间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在现代企业中也普遍存在,这就需要界定清楚员工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并使之标准化和制度化,一旦发现问题,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找到问题的责任人,这对督促员工提高生产率、增强责任感是极其有利的。作为具有50年历史的国有零售商业企业,南京“新百”在加强员工沟通方面投 入了很大的精力。每年年初,“新百公司”都会开展各种员工交流活动,树立模范形象,化解各种矛盾,这不但降低了公司内耗,而且密切了员工之间的感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5、对人自身的管理——素质管理

采用严格的制度和一系列惩罚措施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同时也会导致员工的逆反心理,依靠制度和规范的硬性管理在今天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缺陷,员工在外力的影响下压力骤增。也许最有效的管理就是员工的自我管理,这意味着企业要少管理或不管理,是一种有选择的管理而非全面管理。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而不是单纯地采用“大棒政策”。只有通过思想教育,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才能使员工真正做到“爱厂如家”,从而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业务培训则是提高员工自主作业的必要手段.通过业务培训,员工的技能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可以独立从事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此时,企业也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做好战略规划方面的事情。日本企业就非常重视业务培训。许多在日本企业工作多年的普通员工对所从事工作的掌握程度会使你惊讶,你简直不敢相信他们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这为日本经济得以跻身世界前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可以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只有做到这一点,企业才能真正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6、对人与信息之间的管理——看板管理

自福特首创流水线作业以后,几乎所有企业的生产都分解为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工序,产品的生产需要不同的工序、不同的员工相互配合来完成,而生产过程中的衔接和配合则需要基本的信息媒介。通过信息媒介,工序间和员工间才能互通有无,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特别是在如今方兴未艾的定制生产过程中,由于订单具有偶发性和特殊性,生产现场或某一个特定工序不可能绝对拥有生产定制产品的所有物料和技术人员,这就要求各工序间重新组织物料和人员的配置,而需要什么以及需要多少则完全由信息决定。在生产现 场的信息传递方法中,用得最多、效果最好的当数风靡日本企业界的看板管理(看板就是表示出某工序何时需要何数量的某种物料的卡片,看板管理的理论中不涉及如何编制和维护主生产计划,它是以一个现成的主生产计划作为开端的。)。随着看板在不同工序间自下而上的移动,拥有更大物料处置权的上游工序依据看板显示的信息将所需的物料划拨到下游工序,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的持续和均衡。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都已实现了类似看板管理的信息沟通,如家电知名企业海尔,在其定制生产方面,快速有效的信息沟通保证了海尔能够及时地将顾客所需的产品生产出来,这为海尔实现全球营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连锁经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要点 篇8

摘要:作为风电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是风电企业生产效益的根源,是风电企业资产的重要构成部分。提高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有助于风电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风电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随着风电企业工作内容的增加,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凸显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客观分析了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风电企业 固定资产 问题 措施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新能源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风电企业在我国获得突飞猛进地发展。风电企业投资大、成本高,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物质保障,管理好风电企业的固定资产对企业维持长期健康的运营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分散性的特点,这对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十分具有挑战性。风电企业应该对此予以重视,及时改进固定资产管理措施,实现企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一、风电企业固定资产概述

风电企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的不动财产,包括发电设备、运输设备、土地等多项内容。这些劳动资料具有自身的特性,一般来讲它们的使用年限比较长,生产经营过程中通常不会改变它们的实物形态。风电企业固定资产根据经济用途与使用状况分为两类:一是,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如:变电设备、输电线路等。二是,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食堂等。风电企业固定资产分类广、项目多,管理比较分散,实施合理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于风电企业的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风电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现状

三级核算管理和四级实物管理是目前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应用的两种体制。财务部门、专业管理部门、生产单位分别组成三级核算管理的三级部门。它们各司其职负责各自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四级实物管理的四个部门分别由企业管理部门、专业管理部门、生产方单位、班组四既部门组成。这两种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各有利弊。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在应用这两种体制过程中,都应该注意扬长避短,不断完善两种管理体制,实现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三、风电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现行检修方式存在缺陷

检修是风电企业的常规工作。通过检修更新生产运营中的各个项目,保障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由于风电企业项目众多,主管部门难以一一核实,因此会存在有些工作部门或者工作人员钻这一漏洞,任意申报检修项目,造成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的流失。而且在检修过程中“重技术、轻绩效”,对于处于统一技术状态但贡献比较大的项目采用同样的检修标准和检修规格。如此容易增加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的损失。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式有待完善

平均年限法是风电企业折旧的主要方法。风电企业通过平均年限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核算后,将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种折旧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企业没能考虑到检修后的项目得到更新,部分设备会全部恢复固定资产的性能,如此使得已经达到报废年限的设备成新率过高的现象。但平均年限发的折旧方式不能客观的反应风电企业因大修而使得部门项目使用期限延长的事实。

(三)固定资产转移后资产卡片信息未能得到及时更新

根据前面地分析,我们了解到在现行的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中,许多共用性资产的使用需要经由多个部门管理。但是由于涉及部门众多,而制度执行不一致,导致资产在转移过程中不能及时做好登记。由此导致资产信息的遗漏或者缺失,在进行资产清点工作时不能完全掌握企业固定资产的信息,最终造成规定资产的损失,影响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制约风电企业的生产与运营。

四、改进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在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实施绩效管理

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运用绩效管理,有助于实现固定资产的最佳使用效益。例如在检修过程中遵循绩效优先的原则,根据设备贡献的大小下发检修的相关费用,是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方式。并且在折旧环节中同样可以应用绩效管理。完善平均年限的折旧方式,根据固定资产真实的使用状况,应用绩效的方式确定固定资产的绩效值,提高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的应用价值。

(二)理顺资产管理体制,明确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权限

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根据企业实际分别建立的不同的管理体制,它们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无论是在哪种管理体制中,都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够切实履行每一部门的职责。因此明确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与权限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越级管理,职权交叉等不利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象。同时应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范各部门的职责与权力。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宣传,转变观念,重视管理

强化企业的管理意识是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思想保障。风电企业应该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做好教育与培训工作,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应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做好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五、结束语

本文结合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深入分析了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并就如何提高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加强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应该更新观念,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优化风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式。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厘清风电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切实保障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精准落实。只有不断深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才能推进风电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2]周彦平等.发电企业财务管理及其系统优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110-125

[3]李继东.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北京电力输电公司

关于连锁经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要点 篇9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财务预算管理是组织利用价值和价值形式在科学的市场预测基础上,对组织未来的内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规划、控制与协调。

在企业管理的内容之中,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它的成败关系到企业乃至国家的整体部署。首先,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因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为了求得企业的生存、盈利和发展,必须注重企业内部综合协调管理,让所有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的子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趋同,使企业在有效的配置中获得最大效益。其次,它是产权制度变革的必然选择。由于分散、多元化投资者群体的出现,使得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和规划从经营结果(利润预算)扩大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并延伸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再次,它是企业资本经营机制运行的必然需要。资本经营机制就是对资金有效管理、控制和运行的机制。企业要进行资本经营,必然要引入财务预算管理机制,以实现企业理财目标的有效管理。最后,它是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售为龙头、以产定销的财务预算管理,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的纽带和桥梁。

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问题

目前,一些企业在财务预算上总认为:财务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财务预算就是财务收支计划的翻版,编制预算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或获得有关单位对本企业管理水平的认同,预算编制方法适当与否无所谓,预算管理可以作为调节管理者意向的手段,做的宽松,容易完成进而取得相应的奖赏;做的很高,也可以显示能力,取得某种资格(经营、任职)。这些观念和领导的不重视使得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形同虚设。

(二)编制问题

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决不是单一部门或单个人的管理行为。虽然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体系中的最后环节,但它需要各部门密切的协同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预算的编制主要在财务部门,其他部门几乎不参与。这种缺少科学性、可行性的预算编制方法是无法编制出实现企业资源最优配置的预算方案的,也无法使预算管理得到有效实施。

(三)执行控制问题

财务预算本质就是一种财务计划。计划与实际工作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根据预算执行过程中反馈的情况来及时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及时地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才能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

(四)考核评价问题

在财务预算执行中,当对被考核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奖惩时,被考核方往往强调客观因素对考核结果的影响,回避主观原因;考核方也常常带个人情感去评价被考核方,使考核过程不能按原则(财务指标比不上非财务指标)进行。考评的过程不能兼顾企业整体目标与责任单位的局部目标。

三、改进财务预算理的措施

(一)加强对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预算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1.领导要重视和关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企业领导必须提高对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要把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实践表明,预算管理作用发挥的好坏与否离不开企业重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提高财务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系统。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非常重要,要提高现有财务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财务预算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尤其重要。由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多、环节多、工作量大,为此,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建立ERP系统,实现财务预算管理信息化。3.建立财务预算领导小组。财务预算小组应当由熟悉企业财务会计业务并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主要负责拟定企业财务预算的原则和目标,审议、平衡企业财务预算方案和财务预算调整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并监督企业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审议、协调企业财务预算编制执行中的重大问题。

(二)加强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要客观把握现行预算的执行情况,总结以前编制预算的经验,同时要就市场情况进行调研与预测,把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出与投入的市场行情,然后进行正确的决策,采用适当的公式与合理的算法来确定预算指标数。要做到数据来源的科学可靠,以保证预算的科学可行。

(三)加强财务预算执行的管理与控制。

在预算的实施过程中搞好预算的责任落实,把预算目标层层分解,使责任单位目标明确;形成思想统一、全员参与的内部环境;掌握预算指标的适当性,使预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在确立各层次、各环节预算执行组织责任目标与奖惩标准时,既要有一个原则性的目标框架,同时对一些细节问题,只提出一个总的指导性方针,由各预算执行组织灵活掌握。

(四)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

关于连锁经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要点 篇10

本文来自

http//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旅游业也得到迅猛发展。有人称旅游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而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承载了人们所有对都市文明的向往与追求,成为吸引人们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城市整体发展有明显经济意义上的推动,也正是经济效益带动了各个城市积极进行旅游的开发。城市如何能够不断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本文以城市旅游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南京市旅游产品开发为例,分析了南京市旅游产品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南京市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改进措施研究,对城市旅游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旅游;城市旅游产品;问题;改进措施

Abstract: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the tourism is developing rapidly.It is said to be a forever rising sun industry.The city as a major compon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carting people′s,dream and pursuit of urban eivilization,however,has become a major tourist destination for a great many people.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oruism Provides an economic impetus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drives the a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t among all cities.How can a city continuously Put forward its new tourist products and improve its competitiveness?This thesis takes Nanjing as an example,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productsin Nanjing and the innovative road for Nanjing to continuously develop the tourism,as makes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urban tourist products.Key words: Urbam tourism,Urban tourist products,problems;Improvement measures 1 旅游产品开发概述 1.1 旅游产品的概念

旅游产品是一个复合概念,关于旅游产品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每次旅游活动,都是由多种要素组合而成的,主要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而言,旅游产品是一个整体概念,即一次旅游活动中,由一系列单项产品和服务有机结合而成的综合产品。这些旅游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一般是由旅行社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将其组合起来,形成能满足不同旅游者不同需求的综合产品。例如,旅行社可在确定的景点之间进行线路组合,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不同线路的相应的住宿、饮食及交通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虽会有差异,但从整体上考察某一线路,就是一个综合产品。

谢彦君在其《基础旅游学》。一书中定义旅游产品为:旅游产品是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和劳务的总和。而旅游产品是整个旅游开发的核心,是旅游业一切经营活动的主体。个人认为无论哪种定义,都说明旅游产品就是旅游过程中的六要素“行、游、住、食、购、娱”的多种组合方式。1.2 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的内容

旅游产品开发内容,包括:旅游地的开发;景点或旅游线路作为整体旅游产品的开发;餐饮住宿、交通、产品等作为单项旅游产品的开发。(1)旅游地的开发

旅游地是旅游产品的地域载体,旅游者到旅游地,是为了获得愉悦的体验,其所能,所能参加的旅游活动,能够得到的旅游服务,决定其体验感受,决定对旅游产品满意程度。因而需要建设旅游地景区景点、完善交通、餐饮和住宿等接待设施、并对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人才培养、环境保护、安全措施等的做出统一的安排。不同开发历史和开发程度的旅游地,在开发的重点各不相同。(2)旅游线路的开发 对于旅行社来讲,旅游产品的销售最终要体现到具体的旅游线路上,旅行社旅游线路销售的情况,基本可以判定旅游产品开发的成功效果。如果旅游线路计与组合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达到心理预期,同时价格层次与旅游者的经济水平相适应,该旅游线路就会受到旅游者的欢迎,旅游线路的开发较为成功;相反,如果旅游线路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就会鲜有问津,旅游线路的开发就失败了。因此,旅游线路设计水平直接关系线路销售的成败。

旅游线路通常包括旅游方式、游览日程和游览内容。旅游线路的开发所要考虑得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计、旅游设计、旅游成本因子(即费用、时间和距离)和旅游服务,它的开发实质上是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的设计与组合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分析目标市场的旅游成本,确定旅游线路的性质和类型;第二阶段是根据旅游市求组织相关的旅游资源,确定旅游资源的基本空间格局:第三阶段是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相关的旅游设施,设计出若干可供选择的线路;第四阶段是选择最旅游线路。(3)单项旅游产品的开发

单项旅游产品开发是住宿产品、指餐饮产品、游览产品、交通产品、娱乐产品、购物品等的单项开发,单项旅游产品开发把握旅游产品的营销构成,按照旅游开发的一般程序进行。1.3 城市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游客选择一个城市旅游,这个城市必定在某一方面能够吸引游客,并且给与游客愉快的体验。城市旅游的吸引结构是多种因素组合的。自然、人文、社会和环境组成了城市旅游吸引体系。旅游从本质上讲是就是人们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去寻求某种体验的种活动。游客的需求,即游客希望在旅游活动中得到什么样的旅游体验。游客选择一座城市,就是希望在城市中获得一种和自己生活存在差异性的、新奇的体验。如何使城市成为一座吸引力强的旅游城市,它的旅游产品必须具备形式上的新颖,在产品的内涵上,让游客有所深刻的体验,能让游客深刻感受到旅游过程中与自己本身生活的差异感和新奇感。城市旅游产品的开发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特色原则。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人们对个性旅游产品的追求越来越突出。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背景,形成了个性突出、风格不同的特点又称个性原则。城市旅游需要把城市的特色文化展示出来,旅游产品的开发就应该注重在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提供上具有特色与个性。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特点,打造出具有自身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特色和个性越鲜明越能给旅游者或潜在的旅游者造成深刻的意象,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也就越强,旅游产品越具有竞争力。

(2)市场原则。旅游产品的开发,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为基础,要提前做好市场分析,以旅游市场的需求动态为依据,做好市场定位的判断;同时要跟随市场的变化和判断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选择开发重点,及时进行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

(3)集约化原则。旅游产品开发中,要因地制宜,要突出自身特色和重点,有所侧重。注意优化结构,注重各种旅游产品以及区域旅游产品的联合开发;同时要保证旅游产品的质量,提高旅游产品的性价比,以期吸引更多的优质的旅游者,获得更大效益。

(4)多样化原则。旅游产品提供的服务内容应该多样化,使旅游者能通过视、听、闻甚至触摸等来感知,从而获得愉悦体验。旅游产品开发还应增加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与消遣性,以满足旅游者的全方位需求。旅游产品要分层次,多档次和不同价位,以满足不同层面的旅游者的需求。(5)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要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因此旅游产品的开发时要充分考虑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不能过度使用和“过载”,要确保生态环境的不被破坏,即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以达到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2南京市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南京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十代都会”.悠久的历史为南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存,南京旅游业发展较早,产品开发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2.1 景区景点开发深度不够,形象单一

在国内市场,南京作为旅游目的地已建立了较为稳定、一致的正面形象。但南京旅游产品的开发深度不够,形象较为单一,缺乏多元性,在国内游客提及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时,往往集中于中山陵、长江大桥、夫子庙等个别景点和事物。另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力度不大、引导不力、缺乏创新意识。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上,可供挖掘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厚。但从目前经营的旅游纪念品来看,人有我有的纪念品比比皆是,质量低劣,技术文化含量低,包装简陋。如果南京不注重重新塑造国际上的新形象,从长远看,这可能导致南京整体形象的老化。

2.2 区域联合开发较少,资源组合不够理想

南京旅游资源丰富,有真山真水,有文化遗产,但是资源组合优势未发挥出来,钟山风景区,秦淮风光带等虽作为龙头和重点,却未起到应有的相关连带和推动作用当前很多行业讲究联合经营、管理和开发,旅游产品也不例外,这样才能产生集聚效应,获取更大的效益。近几年景点老化,推陈出新跟不上,仅停留在老城旧貌,没有突出古都新貌,新时代的人文环境、文化氛围等未形成自己的特色。2.3 支持系统不够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上一篇:浅议如何打造铁路企业安全文化下一篇:窗口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