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

2024-04-15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精选11篇)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 篇1

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地区教育事业40多年,用爱培育爱、传播爱,用呕心沥血践行“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铮铮诺言。墨芳流转,指间绕流年,点墨芳菲,轻染岁月余香绵,虽是大山里不起眼的刹那芳华,但张桂梅身上彰显出的忠诚于党、无私奉献的品格,却温柔了大山里1600多名女学生的岁月,并将一代一代继续惊艳时光。

余韵绕梁,坚持不懈,高歌繁锦传奇。“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总有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虽然病魔缠身,但毅然投身党的教育事业,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她所创办的免费女子高中,是当地的教育奇迹,全校高考上线率、升学率连年高达百分之百,本科上线率稳居丽江市前列。她始终把学生的成长进步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用朴实无华的力量书写了坚持创造的奇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张桂梅一往无前、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干事精神,以实实在在的担当作为,担负起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绩,勇于挑起时代重担,让坚持的生命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

逆风翻盘,矢志不渝,染指似水流年。“你不歇斯底里精疲力尽,怎么能破茧成蝶涅槃重生?”作为一名普通山区教师,孑然一身、无儿无女的张桂梅立下誓言:“我想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这些山里的女孩们读书,让她们走出大山。”笔者也来自大山,我深知要体面地走出大山有多艰难。张桂梅,在大山深处播撒着希望的种子,让信仰在每个孩子们心中牢牢扎根。广大党员干部要像张桂梅那样,立身不忘做人之本,擦亮对党忠诚、对党感恩、对党信赖的底色,永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初心。“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要将对党绝对忠诚做为政治标准,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去落实,让信仰的光芒普照大地。

《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 篇2

这位老人今年已经整整86岁的高龄了,仅仅靠着磨刀为生,虽然生活清苦,但却乐善好施。二十多年来,他把磨刀挣来的微薄收入大部分都用于慈善公益,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捐款。在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时,老人先后向红十字会捐出数千枚硬币。当得知某地发生自然灾害时,他又急匆匆地赶过去,带着那几个月辛辛苦苦磨刀挣得的几百枚硬币,坐了三趟公交车,辗转两个多小时才来到红十字会,就是为了奉献一份自己的爱心。2013年,他将两年来磨刀积攒下来的积蓄全部捐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7枚,共计1966.2元。自2008年以来,他累计捐款达到了23392.2元。

在我们看来,23392.2元或许不是一笔非常大的数目,但对于吴锦泉老人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磨一把刀一块钱,我们想想,这需要多少个日夜才能赚到这些钱呀!吴锦泉爷爷靠着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吴爷爷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的很了不起,值得所有人去学习。

对比自己,吴锦泉爷爷,您的内心是多么的高尚呀,您宁愿在午饭时只用一杯白开水充饥,也要多省一分钱为社会多献一份爱心。而经常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却随意丢弃与浪费,在我们的生活字眼中,或许“节省”二字,根本就是陌生的。在您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从此懂得如何让自己去帮助更多的人,同时我也想说,我们的社会需要多些像您这样的“正能量”。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 篇3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抵挡世间一切尘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或许感恩是本能,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种品德,感恩是一片肺腑之言。

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天,感恩是其中一缕清凉的夏日风,像我这样的青春少年应该在这时用自己的双手去感恩社会,社会是一个大家庭,里面有许多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其实一种对社会的感恩很简单,是对老人的一句问候语,是对关心你爱护你的人一个甜美的笑容,是对一切事物的热情拥抱。只要你怀一颗感恩的心,对与一个你来说生活就会多姿多彩。在这个杂乱的社会中我明白了很多:也许坎坷,让我看到互相搀扶的身影;也许失败,我才体会的一句鼓励的真诚;也许不幸,我才更懂得珍惜幸福。社会给予我挫折的同时,也赐予了我坚强,我也就有了另一种阅历。在这里我真挚的对你说:谢谢你!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感恩,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其实通过这次“为社区做一件感恩的事”让我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我要感谢你们,你们这些对我无微不至关爱我的人:我要感谢你们给了我生命。感谢你们把我带到这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让我有机会去品尝人间的酸甜苦辣,感谢你们的谆谆教导,使我有一个完整的人格,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感谢你们对我倾注的爱,让我明白爱的伟大、爱的内涵、爱的方式。感谢你们给了我知识。感谢你们对我的精心培养,让我认识了许多美好的事物。感谢你们教给我各种技能知识,由易到难,知识的聚少成多,让我用智慧去放眼未来。感谢你们教给我做人的哲理,让我不在迷失自我、

我要感谢你们给我充实的生活。感谢你们对我的勉励,陪我渡过心绪上的低潮,让我明白了什么该结束,什么该开始。感谢你们对我的包容理解,让我的固执与任性得到化解。感谢你们与我分享快乐与失望,让我坦然面对挫折,坦然面对成功……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 篇4

89年出生的黄文秀,是百色本地人。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3月,她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挑起了当地脱贫攻坚的重任。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她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百坭村,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响应号召,帮扶脱贫。毕业后,黄文秀放弃高薪工作,响应国家号召来到百坭村。脱贫攻坚,使命责任重大艰巨,黄文秀一对一帮扶走访,与帮扶对象面对面、心贴心,为他们带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务实作风和为民情怀,驻村短短1年多时间里,黄文秀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并带领当地村民将砂糖橘种植面积从不到1000亩扩大到多亩,村里88户418人稳定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71%,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38万元,被评为“乡风文明”红旗村。

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党员干部要走进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只有主动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听取群众的呼声,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或建议,才能了解群众所需、所急和所盼,切实解决实际困难。黄文秀经常入户了解村民情况,力所能及的帮助贫困户。她帮助贫困户学生申请贫困补助,经常向他们传达国际有关帮扶政策,在黄文秀的带动下,帮扶户家种了22亩茶油树,申请到含抚育补助在内的7000元补助,4-5年后将有产出。一年来黄文秀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 篇5

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此次大会上,书记书记为91岁的顾诵芬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这些荣誉应归功于那些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导和默默无闻、顽强奋斗的工人、技术人员。” 顾诵芬谈到这至高荣誉时这样说。

得知顾诵芬先生获此荣誉后,许多新一代的航空人对顾诵芬讲出深情祝愿。“顾总是沈阳所的第二任总设计师,为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开创性贡献。”沈阳所总设计师孙智孝说。“顾院士是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在他的带领下,沈阳所一代代航空人不负众望,注重创新,信念无比坚定,力量无比强劲。”沈阳所副所长左林玄说。“从老一辈的设计师身上,我看到了勤奋、钻研、严谨、忍辱负重、勇于担当的品质,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他舍小家,为大家,远离名利,为了国家和民族做出个人最大的牺牲。”沈阳所首席专家王永庆说。

顾诵芬的办公室在二楼东侧。一套木桌椅、两个旧沙发是这件屋子仅有的活动空间,剩下全被各式书籍和资料填满。在这片“书的海洋”里,顾诵芬仍然能记得每一本书的位置,记起每一本书的内容,其中不乏有他主编的丛书。

顾诵芬年近80岁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酝酿名为“大飞机工程”的科技类丛书,顾诵芬欣然受邀担任了该丛书的总主编。丛书涵盖我国国产大飞机的总体气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航电、制造等专业方向和关键技术。其内容既包括领域内专家们最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果,也包括来自飞机设计第一线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截至1月,顾诵芬作为《大飞机出版工程》主编,先后出版6个系列、100多种图书,撰写数十份涉及通用航空、轰炸机、轻型多用途战斗机等多机种的研究报告、咨询报告和建议书。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 篇6

本次获得“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称号的有奉献大半生,致力保护敦煌的学者;战功赫赫,却深藏功与名的老英雄;永不放弃,从不言败的运动员……

其中,令我感触颇深的是用尽一生来保护新中国孩子一生平安的医学家——顾方舟。他是中国著名的病毒学专家,脊髓灰质疫苗的研发者。上个世纪,全世界突然爆发脊髓疫情,我们全中国的孩子也陷入恐慌之中。当时,这种疾病极易在幼儿身上发生,但无药可治。31岁的顾方舟,意识到严峻的形势,于是他载着全中国的希望,去苏联探求疫苗。经过不断努力,他研制的疫苗终于问世,可由于那时并无证据来证明此疫苗是有效的。顾方舟没有犹豫,他冒着生命危险,与自己的同事一起试服了第一批疫苗,后来他还用自己的孩子当作试验品去检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他的研究成果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无脊灰的国家,而顾方舟在这条困难重重的道路上,足足奋斗了44年。

直到现在,我们还因此受益,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儿得以健康地成长。一声“糖丸爷爷”,是我们对顾方舟爷爷的无限感恩和缅怀。在中国的历史上,正是因为有许多类似顾方舟爷爷这样的医学家、科学家,才能推动着中国的发展进步。顾爷爷为研制疫苗用自家孩子来试验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我,我深刻体会到那该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才能做出如此行为!而这一行为的背后,更是对整个中国孩童的无私而博大的爱。

“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顾方舟爷爷放弃了他曾经高薪的外科医生职业,奋不顾身地投入到国家公共卫生事业中。那一粒粒糖丸,凝结的是数不清的汗水和智慧,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超越了自己的亲人。甚至最后他在弥留之际上,还叮嘱着孩子们:“我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你们快快长大,报效祖国。”

2022感动中国人物心得 篇7

虽然早已经看过多遍《感动中国20__》,但是当我再次观看时,我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我忘不了的是张桂梅,她63岁,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学校建校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张桂梅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时,我觉得值了。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的安慰。”她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她的师德值得我们学习。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8

马兰花生命力强,默默开放。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了45次核试验的马兰花,在人们人中默默。“做核试验的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林俊德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用他的事迹真正体现了它的含义。林俊德被查出患病,5月23日为了工作还转院,5月26日他的病情恶化,护士与妻子都劝他躺下休息会儿吧,但他说:“做起来才是正常人,躺在床上是病人。”直至五月三十一日二十时十五分他安然入睡,再未醒来的那一刻,他的心中仍然是工作,以至于未来得及给孙子留下一句遗言。他对亲人是歉疚,但对工作是无悔,他是中国的骄傲,他是林俊德。

蒲公英的.生命在风中延续,何玥的生命在爱中延续。何玥,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儿,却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用平凡生命的最后闪光,把生活照亮。在病危的时候,何玥做了一个大胆的 决定----捐献器官,给他人生的希望。当小何玥第一次向家人提出这个决定时,父亲把她骂了一顿,但由于她的坚持,终于在11月16 日,他的家人正式表达捐献何玥的器官,但此时,一个花样年华的女花却已悄然离开了我们。她的平凡爱举,开启了一个有爱的未来!包括老师们对她捐献的两千元钱,她把爱留给了他人,转捐她人这件事都无不令我们佩服,敬爱。“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是他临终前反复唱的,何玥为五星红旗自豪,我们十三亿中国人为何玥骄傲。

央视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 篇9

央视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1

在今天的上午第二节课下课了以后,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观看了感动中国的这项栏目,在我们看感动中国的时候,我都是很感动的,因为他们都是为着人民做的一些很危险的、受苦事情。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要是我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我绝对不会去的。但是有一个人他就去了,那就是:张玉滚。

张玉滚,他打算出门外出游玩,但是有一位山村学校的校长是他的好友,那个校长,对他说:“我们这个山村的学校的老师是很缺的,你能不能来当这个学校的老师”张玉滚拒绝了,但是那位校长让他看了一下它的学生,张玉滚去了。

他看了一下学校的孩子,他就很是伤心,因为孩子们在那么苦的情况下学习,还没有老师教他们,怎么多的学生真是浪费呀!他就留了下来,但是每月的工资只有30元,工资是非常少的,但是他留了下来。

在一个新的学期的时候,他要出去给孩子们买新书,在买书的过程中,都要走一段很长的山路,在山上走路,是只有一个人能走的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公路,他就拿起了教孩子的重任,给学生们买书,再走山路的时候,不知道已经摔过了多少次跤,他教孩子的时候,它的孩子只有9个月,就死了,他忍受着痛苦,当时他有想放弃着所学校的念想,但是他想了想他的学生,还是留了下来。要是换成我的话,是不可能给孩子们教书的,因为那个山区的学校的条件是非常不好的,工资又不高,更别说坚持几年了。

张玉滚真令我佩服。

央视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2

今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

我们知道人造卫星,可是人造卫星是谁设计的呢?是孙家栋。孙家栋是导弹设计师,后来成为总设计师。当一颗嫦娥九号发射时,大家都在互相握手拥抱,可孙家栋却在一个角落里偷偷抹眼泪。航天的路非常陡,而且都是上坡,所以特别难。

王峰,凌晨一点多,一楼客厅中着了火,王峰一家就住在一楼,所以他们是第一个被惊醒的。王峰带着女儿跑了出来,随后又把妻子和儿子救了出来。他知道二楼还有人,就跑进火海中把二楼的人救出来。因为还有很多人在楼上,他就上楼挨家挨户敲门救人,最后,整栋楼其他的人都得救了,只有王峰,却被烧焦了。王峰的事传出去后,有很多人捐款,可他最后还是走了。

支月英,她是一个县城的人,可她去山里教课,到了山里,她发现那个小学什么学习的东西都没有。她用自己的钱买学习用具,给同学们上课。因为过度劳累,她的一个眼睛看不见了,但她还是继续教课。她每天带她的学生,却对她的女儿没有一丝照顾。她的女儿对她说:“妈妈,你是一个好老师,但你不是一个好妈妈。”可她还是一直在山里教学。

感动中国,有爱才感动。

感动中国,感动所有人。我感到很欣慰,我们国家有这样的人,这样让我们感动的人,真是了不起!当每个人为国家、为他人贡献一份力量时,总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他们。那双眼睛能看到一切感动人们的事迹,默默付出,总会获得回报。每个人的眼泪,每个人的付出,每个人的微笑,每个人的努力。

央视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3

一个山区,生活苦难,一百多个孩子只有六个老师,朱敏才老人家去山区救助儿童,当上了英语老师,他和他的妻子一去就是十年,朱敏才身体不适,过几天突然晕倒了,在山区学校的路上晕倒了。这是默默奉献的夫妻,在他们眼里,信念比生命还要重要。十年辛苦,积劳成疾,才会突发脑溢血,孙丽娜老师在“感动中国”舞台上捧着奖杯说:“感谢贵州的老百姓,使他们圆了我们的支教梦”。感动中国给予了朱老师和孙老师五个字: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为了山区的孩子读书,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十年中,一年也不会回家吃过团圆饭。他们宁愿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也不愿住楼房。

“炎黄”是一个熟悉的名称,但这是他的化名,谁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字,他常常出钱捐助幼儿园、敬老院等,他不说出真名,只是在一旁默默的帮助他人,他的真名是张纪涛。他与妻子住在一个普通的房子中,他一生也不知道捐助了多少人,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母爱是天下最深的爱,陶艳波把爱完全发挥到了极限,他的儿子杨乃彬因为发烧导致耳朵失去了听力,从此,陶艳波成了儿子最好的同桌,一同桌就是十几年,如今杨乃彬考上了大学,这一切都离不开母亲啊!

看了《感动中国》后,我收获到了那种默默奉献,不求名利的精神。

央视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4

昨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里面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品质,最让我敬佩的是第八位官东。

官东是一个海员,他很有责任感。一天晚上,海上东风做起,天上乌云弥天,东方之星被击落,东方之星的轮船落入海中,使船上的所有人都落入海中,海员们立刻出动,官东他不想让其他队友去冒险,就像一个人去,他第一次下海,在黑暗中找到了,救上来一个老奶奶,第二次下海的时候,有队友陪他去,他很不情愿,可是官东一下海,就被信号绳缠住,官东为了救人,把信号绳给剪了,把信号声剪了,就等于把原路返回的机会丢失了,官东为了去救人,从来不想自己的生命,队友已经救上来人了,只有他还在黑暗中摸索,大家都着急的等待,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他的氧气瓶被卡住,他努力挣扎着,因为氧气不足,他想立刻上岸可是氧气瓶太重,所以他把氧气瓶扔了,憋了一口气,到了海面。

官东的精神令我敬佩,他为了帮助别人不顾一切、也不想一切代价,舍生取义。我也有这样的小事。

一天,王志辉向我借笔,我毫不犹豫地说:“我的笔多着呢!我一会借你的,”我什么也没想,吃完早饭,他找我来要笔,可是我却迟迟不肯给,我心想:我给他,他还会给我吗?转念又想:他肯定会给我的,不就是一根笔嘛!我还是给了他笔吧。我内心纠结着,最后还是给了。

官东是为了朋友而不顾一切的,而我只是一个借笔得一个小事,都没有像关东一样,我以后一定会向官东学习,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

央视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5

告别了青春激昂的季节,告别了放飞梦想的日子,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工作岗位。曾经憧憬的画面马上就要在赤裸的生活中构图和绘画,激起了对于工作和梦想的信心,然而在躁动的憧憬背后却是充满无限疑惑和迷茫的眼眸。但是在培训过程中,观看的两段《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视频,使我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霎时,眼前一片光明。是他们的气节和精神融化了我,感动了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该具有他们那样的品质,始终把学生当做自己人生的第一位,把关爱当做教育的第一步,用心去传授知识,用爱去感化心灵。

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上教书18年,培养了一百多位彝族孩子,帮助他们学习文化,摆脱愚昧,走出大山,走向文明。李桂林第一次攀上中断了十几年读书声的高山学校,感受到了山民们的纯朴热情和心底呼唤,他们夫妻用十八年的坚守做了回答:把青春献给孩子。同时十八年的耐心关爱,十八年的执着坚守,换来了感动中国的盛情礼赞。生命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翱翔于天空,有的呼啸于大地,有的驰骋于沙漠。无需褒贬哪那一种形式,价值才是最重要的,本质才是最感人的。李桂林夫妇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部动人的育人赞歌,彰显了生命的价值、本质和辉煌。他们感动的不仅是正在贫瘠的土壤中寻求知识的幼苗,而且感动了我们这些在教育的路途中充满迷惑的教师。

感动中国2022年度观后感 篇10

让我感动的是陈陆。他是一个消防员,他曾经参加过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他的妻子是一名民警。他还有一个儿子。在一群当中,他拍过一次全家福,但他不知道,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拍全家福了。

这次他要去一个安微的乡村,那里发生了洪灾。他要去抗洪。去的时候,他们都是坐船去的,当时洪水已经淹没了马路。到了那里的时整个村子都被洪水淹没了,有些人困在屋子里出不来,不能呼吸,不能讲话,有一些人漂浮在水面。有一些人站在高处等待救援,被困在屋子里面的人最难受,出都出不去。

我们在讲他是怎么牺牲的,当时洪水全都从一个洞里面喷涌而出。陈露的船翻了,他自己在船的下面不能呼吸,被困住了当时的他腿都肿了,根本就没办法游泳,所以他只能困在船下面等待他的队友帮他拉上来,但是队友啊根本没看到他,到了晚上的时候,队友们才注意陈陆他不见了,他们一直在找陈陆到了早上,终于找到了他的尸体他的妻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就哭了。他的房间里还有一个还没来得及送给孩子的消防车。

2022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1

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为我们挖掘了一批榜样人物。这些榜样人物虽然平凡普通,却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他们身上的勇敢、善良、担当、坚强,让13亿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

孙家栋, 87岁,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他是国家的栋梁。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他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我从他身上学习到一种情怀感受到一种执着。

我们的河南老乡,普通农民的儿子王锋,他原来是在南阳自谋职业的大学生。面对火灾,他临危不惧,三度冲进火海,最后用几乎化为灰烬的双脚踏着滴血的足迹,救出了十三条人命。他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于牺牲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的内心。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正是河南人最朴素可贵的品质,他的事迹一次次激荡着我的灵魂。

在交通闭塞的边远山区,为了让更多的大山孩子学知识、长本领让他们走出深山,让孩子们成长为改变家庭、改变山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宁肯做不合格的母亲,也要当称职的人民教师支月英,多次放弃升迁的机会硬在大山深处坚守奉献36年,我从她的事迹中深深体会到一种平凡的大爱……

每个故事都会令我震撼!让我感动! 我是个学生,很自然也容易想到我的老师,过去教过我的老师,现在正教我的杨老师、王老师、罗老师、彭老师……尤其是我的班主任杨老师,为了九(7)班的每一个孩子的进步,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为了我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杨老师真的为我们牺牲了很多,舍弃了太多,她就是我心中的“支月英”!杨老师,我要用发愤图强的拼搏精神回报您!

感动中国人物让我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人物让我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追逐。

上一篇:论石油可持续发展下一篇:2011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