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教学设计一等奖

2024-04-21

正比例教学设计一等奖(共8篇)

正比例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1

2015-12-18 16:35 13435次

共3课时 离骚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2重点难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感受浪漫主义特色。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评论(0)学时重点

1、了解有关文学知识;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3、诵读诗歌,把握生字词,把握骚体诗的节奏,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评论(0)学时难点

3、诵读诗歌,把握生字词,把握骚体诗的节奏,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了解背景及文学知识,整体诵读诗歌 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句导入课题

活动2【讲授】

二、屈原及相关文学知识简介

1.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他一生的活动主要在楚怀王和楚襄王时期。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爱国诗人。

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作为政治家的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诬陷,被楚怀王疏远,又被顷襄王放逐。屈原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顷襄王21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作为大诗人的屈原,他的诗歌标志着中国诗歌由集体歌唱进入到个人独创。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这些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罪恶行径,表现了自己进步的政治主张,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2.关于楚辞

“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亦称“楚辞体”。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用“骚”指代楚辞的,故称“骚体诗”。楚辞发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助语势,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创新和解放。《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

3.《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全诗372句,分93节,共2464字。

活动3【活动】

三、整体诵读诗歌、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kuā zhuó chà chì jí gòu miǎn 修姱 谣诼 侘 傺 岌岌 攘诟 偭规矩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价。

(1)指正生字的读音。

(2)诗句节奏指导

骚体诗的节奏要复杂一些,但仍有规律可循,这就是每个诗句都可以分成两半,中间用虚词连接,前一半占两拍,后一半看起来似乎只有一拍,但加上延长音或停顿,其实也是两拍。所以,它的基本句式是: X——X X 虚词 X X(空拍或加语尾助词),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

下面试从课文中举几个例子,虚词皆加括号。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反复练习,直至口熟。

3、小组合作讨论,梳理诗歌的情感脉络。引导学生交流后明确:第一部分第1节主要是说他因进谏而遭贬黜,接着就说到朝中小人如何诬蔑他,而君王却执迷不悟,由此他想到当时政治上的坏风气:投机取巧,不顾公理,造谣中伤,产生了孤独感。但他决不同流合污,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终于得出“伏清白以死直”的结论,这种精神是极为感人的。

活动4【讲授】

四、总结本堂课学习内容

课文节选比较集中地表现出屈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要善于“移情”,学习屈原追求理想、保持节操、九死未悔、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喜爱表现爱国情怀的诗句,并产生共鸣。课外阅读《离骚》的其他部分以及《读本》中的《涉江》、《国殇》,你会情不自禁地受他感染。

活动5【作业】

五、课后安排

课后安排

1、结合注释疏通诗歌第一段的意思。

2、诗人讴歌、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找出诗句,并稍加阐述)

3、你最喜爱哪些诗句?在这些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对你有什么启示?

3.2 第二学时 评论(0)教学目标:诵读诗歌第一段,结合注释理解。评论(0)学时重点:掌握重点古汉语知识,体会作者的情感 评论(0)学时难点:一些比喻类诗句的理解。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教师设置疑问引入课题。

读了课文,了解背景以后,你认为屈原被贬的原因有哪些?

活动2【活动】

二、鉴赏诗歌第一段

1、诵读理解:

(1)学生齐诵,教师评价。

(2)学生自读,结合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教师补充注释

①民生:游国恩《离骚纂义》:“民生即人生。”人生是泛指,应包括屈原自己。

②浩荡:原形容水大貌,引申为放纵自恣,反复无常,不知深思熟虑。

③民心:人心。楚辞中“民”多指“人”,此处的意思是“别人心情”,也即是诗人屈原的心情。

④糅:这里指性质相反的两个事物揉合在一起。

教师重点强调必须掌握的实词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①替:废弃。(王朝兴替)

②申:申斥、申述,加上罪名。(三令五申)

③嫉jí:忌妒。(嫉贤妒能)

④溘kè:突然,忽然。(溘然长逝)

⑤不群:卓尔不群。

⑥方圆:方枘圆凿,也说圆凿方枘。

⑦相安:相处,相容。(相安无事)

⑧尤yóu:罪过,过失。(以儆效尤);责难,怨恨(怨天尤人)

疑难词句提示: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众女,喻指许多小人。

蛾眉,喻指高尚德行。

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

忳郁邑侘傺兮

忳,忧闷。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侘傺,失意的样子。

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圆”。

活动3【活动】鉴赏诗歌第一段

2、讨论交流一。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诗歌内容,梳理诗歌思路。(2)小组交流发言。

(3)总结明确:第一部分第1层主要是说他因进谏而遭贬黜,第二层说到朝中小人如何诬蔑他,而君王却执迷不悟,由此他想到当时政治上的坏风气:投机取巧,不顾公理,造谣中伤,产生了孤独感;第三层说他决不同流合污,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最后明确态度 “伏清白以死直”,追随古圣人的理想。这种精神是极为感人的。这就是司马迁所称道的“正道直行”。

3、讨论交流二:

(1)找出本段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2)交流后明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内心苦闷,忧国忧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追求美德,至死不改。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愿献身正道。

活动4【讲授】

三、课堂总结

诗歌第一段述怀,揭示“朝谇而夕替”原因(洁身自好,小人诽谤,君王昏庸),第二段表现“九死未悔”的坚定节操。

活动5【作业】

四、课后安排

1、诵读诗歌,并默写第一段中直抒胸臆的诗句。

2、结合注释疏通第二段。

3.3 第三学时 评论(0)教学目标:诵读理解诗歌第二部分。评论(0)学时重点:古汉语知识、诗人情感、评论(0)学时难点: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设置疑问引入课题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屈原是怎样做出选择的?

活动2【活动】

二、鉴赏第二段

1、诵读理解(1)齐诵

(2)学生自读,结合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3)重点字词强调与提示

岌岌jí:山势高耸的样子。(岌岌可危)

陆离:修长的样子,也形容色彩繁杂的样子。(光怪陆离)

昭zhāo:明白(明洁),(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游目:放眼远眺。(游目骋怀)

弥彰:更加明显。(欲盖弥彰)

惩chéng:挫败。(惩恶扬善)

步余马于兰皋兮 步,缓行。使动用法。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

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 “不知吾”

高余冠……长余佩…… 高、长,用作动词。

唯昭质其犹未亏 “ 唯……犹……”,唯独(只有)……还……

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4)疑难问题质疑探究

活动3【活动】鉴赏第二段

2、梳理诗歌层次内容。

学生交流后明确:第二部分通过自省,肯定了自己的美好品质及政治主张“苟余情其信芳”,“唯昭质其犹未亏”,信念更加坚定,为了寻求理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自我完善;坚持真理,献身理想;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情感无不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为光明自由幸福而斗争。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活动4【活动】鉴赏第二段

3、找出本段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修身洁行,不管别人怎么看。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以“好修”为乐,至死不变。

活动5【活动】

三、探究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1、讨论:《离骚》虽以抒情为主,也不乏生动的比喻及对偶,从文中找出一二处并谈谈这些诗句对营造意境的作用。

应该说,本文所用比喻及对偶较多。

如:“既替余以蕙镶兮,又申之以揽茝”,运用了对偶及比喻,通过这组对偶句描述了政敌对他的诽滂、诬陷,不仅揭示了政敌的卑劣,也表现了自己的坚贞;任凭他们“既替”“又申”;作者还将自己的品德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物化为可见的“蕙、茝”这样香气四溢的植物,让读者了解他的美德,使诗人的形象生动具体,营造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

又如“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这些比喻及对偶的诗句,意境多么明净、馨香,跟现实的黑暗、污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它使我们看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正是这样的喜爱和追求,使他终生保持了“泥而不滓”的品质,世世代代为人民所景仰。

2、讨论:有人认为直接抒情的诗句,只有“意”而无“境”,你是怎么认为的?请找出一二句直接抒情的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应该说这种认为是不够正确的,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也”等,这些诗句决非有“意”无“境”,因为诗人的情意是在楚国当时的特殊背景下产生出来的,透过它们可以返照出楚国朝政昏暗、群小盘踞要津和人民生活艰难的情状,同时诗人保持高尚节操,献身理想的崇高形象凸现纸面,栩栩如生。意境深邃,撼人心魄。

3、讨论: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段来增强韵律感、音乐性?

①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字是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用在上下句中间,增加了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②大量使用对偶句。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③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郁邑”“ 侘 傺”“陆离”是双声词,“岌岌”“菲菲”是叠音词。

4、诗歌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结合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本意是神仙,此指君王。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蛾眉”比拟自己的美德。以“众女”肆意造谣中伤比拟朝臣对自己的造谣中伤。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比拟诗人,“鸟”比拟周围群小。“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以衣服佩饰比拟诗人的美德。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比拟诗人品德高洁。

5、你是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情感的?有人说他这是一种“宗国”思想,你同意吗?

明确:观点一:同意。屈原的爱国思想其实是一种“爱君”思想。战国后期的“合纵”“连横”之争,是中国内部的矛盾斗争,因为它们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他们都取代周天子而王天下,屈原力主联齐抗秦的“合纵”策略,一是为保卫楚的独立,二是进而实现楚“王”天下的企图,这只能说是为争夺全中国领导权而进行的内部斗争,并非是抵御外国的侵略,像他在作品中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兮”就带有明显的血统夸耀。“来吾道夫先路”“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则是一种出于“家天下”感情和宗国观念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屈原的种种努力,客观地说,这的是楚王的统治,我们不必人为地拔高理解他。

观点二:不同意否认屈原的爱国意识。上种观点是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去看待的。我们现在之于屈原的时代,相距上千年,我们不能苛求那个时代的屈原像我们今天这样考虑问题。施行政策,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思维、观点以及胸怀世界的气度,那个时代的屈原,为了国家的前途,为了人民的生活,忧心哪焚,奔走呼号,这不就是爱国的表现还能是什么?在他的心中,楚国就是他的祖国,楚国的人民就是他的同胞,我们能非议他的爱国精神吗?

对屈原的评价应该分两个方面:作为一位诗人,屈原是成功的;但是,作为一位政治家,他是失败的。屈原的失败就在于他把自己的命运与楚国的国运紧密的联结起来。他爱楚国,是爱的那么的深沉和执着。他深深地爱着楚国的文化,这一点造就了他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深深地迷恋着楚国的腐朽的、没落的政坛,这一点铸成了他只能是一位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从而他的国家的毁灭,连带了他政治信仰上也彻底的毁灭。

6、讨论: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①观点: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②观点: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7、读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 明确: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③即使在污浊的环境中,也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

活动6【作业】

四、课文总结与课后安排

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读了课文你能否概括“楚辞”的体裁特点?它与《诗经》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2、反复诵读,背诵并默写名句。5 离骚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5 离骚

1第一学时 学时重点

1、了解有关文学知识;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3、诵读诗歌,把握生字词,把握骚体诗的节奏,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学时难点

3、诵读诗歌,把握生字词,把握骚体诗的节奏,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了解背景及文学知识,整体诵读诗歌 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句导入课题

活动2【讲授】

二、屈原及相关文学知识简介

1.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他一生的活动主要在楚怀王和楚襄王时期。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爱国诗人。

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作为政治家的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诬陷,被楚怀王疏远,又被顷襄王放逐。屈原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顷襄王21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作为大诗人的屈原,他的诗歌标志着中国诗歌由集体歌唱进入到个人独创。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这些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罪恶行径,表现了自己进步的政治主张,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2.关于楚辞

“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亦称“楚辞体”。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用“骚”指代楚辞的,故称“骚体诗”。楚辞发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助语势,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创新和解放。《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

3.《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全诗372句,分93节,共2464字。

活动3【活动】

三、整体诵读诗歌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kuā zhuó chà chì jí gòu miǎn 修姱 谣诼 侘 傺 岌岌 攘诟 偭规矩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价。

(1)指正生字的读音。

(2)诗句节奏指导

骚体诗的节奏要复杂一些,但仍有规律可循,这就是每个诗句都可以分成两半,中间用虚词连接,前一半占两拍,后一半看起来似乎只有一拍,但加上延长音或停顿,其实也是两拍。所以,它的基本句式是: X——X X 虚词 X X(空拍或加语尾助词),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

下面试从课文中举几个例子,虚词皆加括号。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反复练习,直至口熟。

3、小组合作讨论,梳理诗歌的情感脉络。

引导学生交流后明确:第一部分第1节主要是说他因进谏而遭贬黜,接着就说到朝中小人如何诬蔑他,而君王却执迷不悟,由此他想到当时政治上的坏风气:投机取巧,不顾公理,造谣中伤,产生了孤独感。但他决不同流合污,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终于得出“伏清白以死直”的结论,这种精神是极为感人的。

活动4【讲授】

四、总结本堂课学习内容

课文节选比较集中地表现出屈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要善于“移情”,学习屈原追求理想、保持节操、九死未悔、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喜爱表现爱国情怀的诗句,并产生共鸣。课外阅读《离骚》的其他部分以及《读本》中的《涉江》、《国殇》,你会情不自禁地受他感染。

活动5【作业】

五、课后安排

课后安排

1、结合注释疏通诗歌第一段的意思。

2、诗人讴歌、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找出诗句,并稍加阐述)

3、你最喜爱哪些诗句?在这些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对你有什么启示?

4.以屈原的显赫出身和他的才干,他在那样的压迫和围攻下可以另有所图,就如现代社会常说的“人才流动”,况且在他的时代,苏秦、张仪、吴起、韩非等等,都是在离开故土之后有所作为的,成为“名人”的,屈原用得着那样的执着?请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高洁的志向和高尚的人格尊严,在漫长的专制的时代,如果没有屈原这类人物,中国的历史将更加黑暗。

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情感的?

观点一:屈原的爱国思想其实是一种“爱君”思想。战国后期的“合纵”“连横”之争,是中国内部的矛盾斗争,因为它们都是周王朝的

诸侯国,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他们都取代周天子而王天下,屈原力主联齐抗秦的“合纵”策略,一是为保卫楚的独立,二是进而实现楚“王”天下的企图,这只能说是为争夺全中国领导权而进行的内部斗争,并非是抵御外国的侵略,像他在作品中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兮”

就带有明显的血统夸耀。“来吾道夫先路”“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则是一种出于“家天下”感情和宗国观念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屈原的种种努力,客观地说,为的是楚王的统治,我们不必人为地拔高理解他。

观点二:不同意否认屈原的爱国意识。上种观点是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去看待的。我们现在之于屈原的时代,相距上千年,我们不能苛求那个时代的屈原像我们今天这样考虑问题。施行政策,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思维、观点以及胸怀世界的气度,那个时代的屈原,为了国家的前途,为了人民的生活,忧心哪焚,奔走呼号,这不就是爱国的表现还能是什么?在他的心中,楚国就是他的祖国,楚国的人民就是他的同胞,我们能非议他的爱国精神吗?

(三)总结:

1.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2.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可在班内展开辩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3.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4.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

补充屈原的名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中国的知识分子,更是在屈原精神感召下开始自己的上下求索。鲁迅《自题小像》

自题小像

灵台①无计逃神矢②,风雨如磐暗故园③。寄意寒星荃不察④,我以我血荐轩辕⑤。

注:①[灵台]心灵。②[神矢]古罗马神话中爱神丘比特的神箭。传说丘比特的神箭射到青年男女的心上,就会发生爱情。这里借以表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③[故园]泛指当时正在风雨飘摇中的祖国。④[荃不察]屈原《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汉朝王逸注:荃,香草,以喻君也。这里借指祖国和人民。⑤[轩辕]即黄帝。我国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译文:爱国思想犹如爱神丘比特的神箭,我无可逃脱被刺入心窝,爱国之情火日夜燃烧!

祖国啊,隔着重洋眺望你——帝国主义的蹂躏,清帝国的腐败,对人民的压榨,你就像压在风雨交加黑暗如漆的大磨盘下,抬不起头,喘不过气!

仰望遥天寒星,托他转达我一片爱国赤诚,但我的善良的同胞却在深重苦难中沉沉不醒,一点也不理我的召唤。

我——轩辕帝的后裔,捧出满腔热血祭献在我们民族始祖灵前,我发誓: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繁荣奋斗终身!

正比例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2

设计理念: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 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建构过程, 发现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特征, 初步理解成正比例的量, 抽象概括出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成正比例的量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出“关联”

1.导入。

同学们留心观察, 你会发现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一个充满着联系的世界里。观察: (课件出示:“风吹———草动”、“水涨———船高”画面。) 你能把这两种自然现象各用一个成语说出来吗?

2.提问。

“风吹草动”、“疾风劲草”、“潮起潮落”、“水涨船高”的自然现象中隐藏着怎样的联系?

3.小结。

一种事物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另一种事物的变化, 这样的例子在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在我们的数学中是不是也存在这种相关联的问题呢? (板书:关联) 我们先来做个实验。

设计意图:“相关联”是理解“正比例意义”的重要基础, 离开了两个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就无从讨论比值一定以及两个量是否成比例。“万物皆联系”, 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关联现象入手, 既聚焦“关联”主题, 又唤醒学生对“关联”意义的初步感知, 同时还为后续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二、进行实验, 亲历“关联”

1.实验。 (按例1出示量杯和圆柱形玻璃筒)

(1) 这个量杯中装有50毫升水, 把这些水倒入圆柱形玻璃筒中, 玻璃筒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哪个同学到前面来量一量? (2厘米)

(2) 现在这个量杯中装了100毫升水, 把这些水也倒入相同的圆柱形玻璃筒中 (将100毫升水倒入第二个玻璃筒中) , 这个玻璃筒中水的高度又是多少呢?再请一名同学来量一下。 (4厘米)

(3) 如果再往第三个同样的圆柱形玻璃筒中倒入150毫升的水, 你能确定玻璃筒中水的高度吗? (6厘米)

(4) 如果再往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同样的玻璃筒中分别倒入200毫升、250毫升、300毫升的水, 水的高度分别是多少? (回答形成下表)

2.思考。

(1) 为什么很快能确定玻璃筒中水的高度? (水的体积扩大几倍, 水的高度也随着扩大相同的倍数。)

(2) 从刚才几次倒水的实验中, 你看到了哪两种量相“关联”? (因为水的体积增加, 水的高度也随着增加, 所以, 水的体积和水的高度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3) 你知道“水的体积扩大几倍, 水的高度也随着扩大相同的倍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吗? (呈现:体积÷高度=底面积 (一定) )

3.抽象。

简单地说, 水的体积变化, 水的高度也随着发生变化, 我们就说“水的体积”和“水的高度”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也就是一种量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板书:一种量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用横轴表示“水的体积”, 纵轴表示“圆柱形玻璃筒中水的高度”, 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用图2表示出来。 (课件显示:由课本原图引出横轴表示“水的体积”, 纵轴表示“玻璃筒中水的高度”, 然后移动变成图2后, 再从点0开始, 把各点连接成直线, 并渐渐隐去杯子, 最终变成折线统计图3) 从图形上,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水的体积”和“圆柱形玻璃筒中水的高度”存在着比值一定的关系, 我们就说“水的体积”和“玻璃筒中水的高度”成正比例的量, 它们的关系就是正比例关系。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为图3, 那么, 你知道什么是正比例吗?

4.阅读。

阅读课本第39页最后三个自然段。

5.提问。

(1) 什么是正比例关系?

(2) 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重要条件是什么?

(3) 如果用字母y和x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 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 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我们一般习惯写成 (板书) :y÷x=k (一定) )

6.揭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正比例”。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任何概念的获得都需要有充分的感知基础, 感知越充分, 理解越深刻。倒水的实验, 由实物演示过渡到电脑演示, 再由图形直观抽象出正比例的图象, 贴切自然地完成了正比例概念的初步感知, 让学生亲历两个“相关联”的量的实践操作过程, 以及进一步抽象出“一种量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的过程, 同时还从图形上让学生感悟到“水的体积”和“玻璃筒中水的高度”存在着比值一定的关系来揭示成正比例。另外, 让学生水到渠成地阅读课本、自学正比例的意义, 还体现了“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的教学理念。

三、对比“关联”, 巩固概念

1.材料。 (课件出示两张对比表格)

2.讨论。

从表一和表二中能看出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什么?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交流。

相同点:两个表格中, 都是汽车行驶的时间变化, 路程也随着变化;路程变化, 时间也随着变化。因此, 两辆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不同点:表一中客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相等, 即速度一定, 而表二中货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却发生着变化, 也就是说速度不固定。

4.再现。

(课件出示) 表一中:路程÷时间=速度 (一定)

表二中:路程÷时间=速度 (速度不一定)

如果用横轴表示行驶时间, 纵轴表示行驶的路程。那么, 表一和表二中两个相关联量的变化可以分别用下图表示:

5.比较。

比较两个折线统计图:

(1) 当比值一定时, 你发现了什么? (图象是一条直线)

(2) 当比值不一定时, 你又发现了什么? (图象不是直线, 而是弯弯曲曲的)

(3) 哪种情况和前面倒水实验中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似的? (图4)

6.追问。

(1) 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重要条件是什么?

(2) 表一和表二, 哪一个存在正比例关系?为什么? (表一中路程与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时间变化, 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一定时, 也就是路程÷时间=速度 (一定) , 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3) 为什么表二不成正比例关系? (虽然表二中路程与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但是, 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没有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正因为比值不固定, 所以画出的线不是一条直线。所以, 表二中路程与时间不成正比例。)

设计意图:两张表格材料的呈现, 从正、反两方面帮助学生强化对正比例的理解和感受, 将图象所形成的直线和曲线进行对比, 丰富学生的直观感知, 在此基础上再揭示正比例的概念, 学生对正比例的理解就显得充分而具体, 丰满而到位。

四、变式训练, 深化概念

1.尝试完成例2。 (略)

2.弹簧长度和所挂物品的重量如下表:

(在弹性限度内, 不挂物品时, 弹簧拉伸的长度记作0)

(1) 讨论:先独立思考, 再把你的想法说给组内的同伴听一听。 (教师先了解不同的意见, 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争辩。)

(2) 提问:根据实验记录的情况, 弹簧拉伸的长度和所挂物品的重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弹簧拉伸的长度和所挂物品重量的比值都是2.5, 所以弹簧拉伸的长度和所挂物品的重量成正比例, 弹簧拉伸的长度和所挂物品的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

(3) 小结:判断时, 先看清楚要判断的是哪两种量, 然后再看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 它们的比值是否一定。当然, 弹簧拉伸的长度和所挂物品的重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是在一定的弹性限度范围内的, 因为弹簧不可能无限制地拉长。

3.出示情境图。

小林:我身上带的钱用去3元, 还剩5元;用去4元, 还剩下4元……

小红:我要买一些铅笔, 每支铅笔0.2元, 买2支要花0.4元……

(1) 思考:从情境图中, 你能否找到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先独立思考, 再在小组内交流。

(2) 汇报讨论结果。 (其余小组可以进行补充、质疑。)

(3) 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之间可能是比值一定, 也可能是和一定、积一定、差一定或者其他的情况, 我们今天学到的只是在比值一定的情况下, 这两种量才成正比例, 这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才是正比例关系。至于“和一定、积一定、差一定”成什么比例, 大家课后去思考自学就知道了。

4.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举例说一说。

设计意图:对于第一次接触正比例概念的学生而言, 由于概念本身较为抽象, 思维过程较为复杂, 因此对概念的理解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 练习的设计应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和素材中经历寻找数据———进行运算——加以判断的过程, 从而加深学生对成正比例的条件有更为清楚地理解和掌握。

五、总结全课, 质疑延伸

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我们今天学习了正比例, 有没有反比例呢?比值一定的关系成正比例关系, 那么, 和一定成什么比例关系?积一定成什么比例关系?差一定成什么比例关系呢?)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郾能运用正比例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郾经历分析、判断、推理的过程,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郾激发学习情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探索精神和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应用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判断下面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郾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郾我们班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3?郾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为学习用正比例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校园里最高的树是哪一棵吗?老师、同学很想知道这棵树的高度大约有多少米,你想用什么办法来测量呢?

(学生各自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其实,有一种既科学又方便的测量方法,但需要同学们掌握好这节课的知识才能正确地测量出这棵树的高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比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校里最高的树有多少米?如何正确地测量出这棵树的高度,只有掌握更科学、方便的测量方法才能做到,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导入新课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巧用例题,用整数方法解。

1?郾出示例5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1)呈现信息:上个月,张大妈家用了8吨水,水费是12?郾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

(2)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2?郾引导用整数方法解答。

师:你能用学过的方法解答吗?请大家独立完成,并交流解答方法。

(二)探究比例解法,感知策略。

1?郾梳理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这样的问题还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用比例解决问题,必须知道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请说一说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水费、用水吨数。)

2?郾探究用比例解题的方法。

学生完成“用比例解决问题”学习记录卡。

(1)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请填写下表(未知的量用“x”表示)。

(2)分析判断。

因为水费∶用水吨数=( )一定,所以()和()成()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和()的比值相等。

(3)用比例解答。

教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①组长组织,要求每个组员都要发表意见。②记录员负责做学习记录。③如果对分析、判断和解答有不同想法,可以补充。

(三)展示成果,形成策略。

1?郾小组汇报、展示。

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列出正比例是:

■=■

8x=12?郾8×10

x=16答(略)

2?郾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其他同学结合小组的汇报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补充意见。(有学生列成■=■也是可以的,但要让学生说出它的比值的意义。)

3?郾完善课题。(加上一个“正”字,使课题变为“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四)检验反思,提炼策略。

引导学生检验,并总结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一梳理(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二判断(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三列式(设未知数x,根据判断列出比例式);四解比例;五检验(把求出的数代入原等式,看等式是否成立)。

(五)运用策略,尝试体验。

1?郾出示小精灵提出的问题: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19?郾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2?郾让学生独立用比例解答,指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六)质疑互动,比较建构。

1?郾让学生阅读第59页学习内容后提出问题。

2?郾组织学生讨论:“用算术方法”和“用比例方法”解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用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促进知识迁移,掌握应用问题的结构特征。设计“学习记录卡”的三点要求既突出了学习的重点,又把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建构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展示成果”、“汇报补充”等环节,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比例式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在比例知识“不变”的“模型”结构中追求“变”,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发展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检验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步骤(策略),运用策略再次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算术方法”和“比例方法”解题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四、练习巩固,发展提高

(一)基础性练习。

1?郾按要求填空。

小明买4枝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枝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1)题中的( )一定,所以( )和()成()比例。也就是说两人的()和()的比值相等。

(2)设要用x元。列比例式是( )。

2?郾用比例解答下面各题。

(1)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小时行驶了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共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2)小兰的身高1?郾5m,她的影子长2?郾4m。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到一棵树的影子长4m,这棵树有多高?

(二)提高性练习。

王师傅4小时加工2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_________?(先补充条件和问题,再用比例解答。)

(三)开放性练习

一根绳子长126米,剪下9米共做了5根跳绳。剩下的绳子还可以做多少根这样的跳绳?(用不同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形式多样,避免了练习的单一性。练习内容体现了梯度、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反思评价,课外延伸

1?郾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评价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

2?郾前后呼应:今天学习了用比例解决问题后,你打算怎样测量校园那棵最高的树的高度?

3?郾实践作业: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测量树的高度,要有详细记录和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反思评价既可以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习心得,又能首尾呼应,让学生带着“课虽尽,趣犹存,思再学”的欲望去完成课后作业。)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上杭县实验小学

《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4

1、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并熟读成诵。

2、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3、欣赏三峡的壮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钱币被称为“国家的名片”,钱币上的风景往往都是一个国家最值得去的地方,你们有没有留意过人民币背面的风景?

有谁知道十元人民币背面选的是哪个地方?

——的瞿塘峡。

瞿塘峡,两岸如削,岩壁高耸,大江在悬崖绝壁中汹涌奔流,郭沫若过此发出了“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赞叹。

你们知道,“三峡”指哪三峡吗?

2、欣赏三峡风光,带着问题:“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长江在这一段要称为“峡”呢?

明:大家看这个“峡”字是“山”和“夹”相合而成。

看这几幅由高空拍摄的三峡照片,两山相夹,一水流过,形象地给我们说明了“峡”的含义。(二山夹一水称之为“峡”)

3、三峡山高峡窄,水深流急,真可谓“万山磅礴一水通,惊涛轰鸣气势雄”。我们虽然不能亲自到三峡一游,但读郦道元的《三峡》一文,定能领略三峡壮丽的自然风光,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由衷赞叹!

二、简介作者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

1、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2、四生朗读课文,师强调生字词的读音,齐读每一层。

3、自由读、互读,注意字音和句子的停顿。

4、齐读课文。

5、结合书下注释和字典,合作疏通文章大意。(目标:通过讨论,大致读懂文意。

方法:口头说文章大意,遇到疑难处查字典,书下简短注释可先写在文中,长的翻译不写。)

四、深入研读课文

(一)研读“自三峡……不见曦月”——两岸的山

1、两山相夹,一水流过,称之为“峡”,由此可见,写三峡肯定要写到——山和水。

作者先写的什么呢?来看第一层——齐读

明:先写了三峡两岸的山。

2、写“山”抓住“山”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明:连绵不断:

山长:“七百里”

山多:相连无缺、“略”

山高、山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描写)

“自非”一句【侧面烘托山峰高峻、两山对峙(相对而立)、江面狭窄。】

3、自由读、齐读、背诵。

(二)研读“至于……不以疾也”——夏水

1、这里字字扣住了山,句句突出了峰,只字未提到水,但明处写山,暗中却包含着水。既写了山势的险峻,又写了江面的狭窄,江面狭窄,水势会如何呢?来看——第二层,齐读。

2、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水?(夏水)

3、有何特点?

明:凶险:“襄陵”、“阻绝”

迅疾:“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对比,更现其迅疾。)

补充:我们学过的哪首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写出了水流之快)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李白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

联系背景: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

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绝伦。)

4、再读,体会“夏水”之凶险和迅疾,读出那一泻千里的江水的磅礴气势,读出惊心动魄、豪气万丈之感。

5、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来写?而要先写“夏水”呢?

明:因为前文写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因为山势高峻、江面狭窄,夏水才如此凶险、迅猛,先写夏水紧承上文山高江窄而来,这样,文章更为流畅、自然。

(由此可见,前文写山势险峻、江面狭窄,是为下文写夏水的凶险迅猛作铺垫的。)

(三)研读“春冬之时……良多趣味”——春冬景色

1、写了三峡两岸的山和夏水之后,作者接下来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齐读——第三层。

2、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这些景物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明:水:清澈(“素”、两个“清”、“绿潭倒影”)

湍急(“湍”、“漱”)

山:高峻(“绝”、“峻”)

树:奇(“怪柏”)

【追问:为什么会“绝巘多生怪柏”?

(1)曲体向阳:因为“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阳光太少了,而树木都有向光性,所以就长得歪了,怪了。

(2)峡窄风猛:柏树被风吹怪了。

(3)柏树长在岩石上,地势险要,泥土缺少,就长歪了。

师:原来,松柏为了生存,必须依悬崖峭壁之势生长。另外,从美学角度讲,只有“奇形怪状”的才可能具有美感。

像黄山迎客松,不就是形状不同于一般的松树,我们才觉得它美么?再如灵璧石,不就是因为它“奇形怪状”,才成为奇石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藏品么?确切地说,这“怪柏”才是这悬崖上最靓丽的风景线,昭显着它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注了一股生命的活流!】

茂(“荣”)

草:盛(“茂”)

3、再读,思考:此处写三峡春冬之景,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明:动静结合:“素湍回清”为动、“绿潭倒影”为静;

“绝巘多生怪柏”为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为动。

视角变化:俯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仰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色彩鲜明:白色的浪花、碧绿的深潭、青山、绿树、绿草

虚实结合:“回清倒影”

一字一景:“清荣峻茂”,简洁概括、精当确切。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仅仅八字,但留给人的遐想却是无穷的,你能用优美的语言给大家描述这种情景吗?

(提示:可从多种感觉角度去想象:视觉、听觉、触觉等)

明:大的瀑布:远离瀑布还有好几里,先听到丘壑雷鸣,再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前去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瀑布冲到潭水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湿人衣袖。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迫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同游伴虽想交谈几句,也好像失去了声音。

悬泉: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布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如烟似雾的水屑随着风不时撒在我的衣上,湿润润的雾气轻轻地舐着我的手、脸,悄悄地浸湿我的衣履。偶然有几点送入我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瀑布三折而落,跌下深潭。水碧蓝澄清,喝一口甘甜清凉,沁人心脾。

5、作者笔下三峡的春冬景色,似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难怪作者发出了“良多趣味”这样由衷的赞叹!齐读——

(四)研读“每至……泪沾裳”——秋天景象

1、来看最后一层,一生朗读,思考:此处写景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哪个词语直接点出了季节?

明:“晴初霜旦”:秋天早晨一般有霜。

2、读作者笔下的三峡秋景,你能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气氛?

明:“林寒涧肃”——清冷寂静

猿啸“凄异”——凄凉(以声衬静)

空旷山谷里久久不绝、悲哀婉转的回声——悲寂、凄凉

(与描写春冬之景渲染的欢快明朗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作者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什么?——渔歌

4、何意?

5、为什么会“泪沾裳”?

(三峡的风光是那么壮丽美好,神奇多娇,但当时三峡两岸的劳动人民为什么那么愁苦哀怨呢?)

明:因为那时的三峡未经整治,它水流急,河滩险,暗礁多,江湾杂,无情的江水不知吞噬了多少船只与生命。

你看:“夏水江陵,沿溯阻绝”,一旦“王命急宣”,也要舍命冒险而下。千百年来,数不清的船工因劳累、饥饿而惨死在这条三峡的航道上。

那凄凉的猿鸣,总是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对死者的追忆和生者的担忧,因而眼泪止不住簌簌落下。

现在三峡已经发生了巨变,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当今世界的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完成了三期工程,已全部竣工。

6、“巴东……泪沾裳”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高岭连、江窄水急给世世代代居住在三峡的百姓带来不便。特别是渔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下江捕鱼。他们命悬腰际,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确实值得人们的同情。

“泪沾裳”把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流露了作者对当时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齐读这一层。

五、课堂小结

文章仅仅155个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景象。

语言的简练是本文的特点。

论时间,春夏秋冬四季齐全;讲风景,山水草木面面俱到;“重岩叠嶂,隐天蔽日”,8字写出山之高峻;“朝发白帝,暮到江陵”,8字表现江水迅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8字展现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图;“清荣峻茂”,4字即现:江水清澈、树木繁茂、群山峻峭、花草茂盛。

字数如此之少,容量如此之大,语言的简练由此可见。

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教师必须从幼儿的经验出发,在音乐教学之前认真考虑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使新知识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结合。

本次活动教育价值旨在:幼儿听觉信息与故事情节的相结合进行韵律活动;激发幼儿音乐联想;音乐审美体验;创造能力规则意思训练。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结构,初步能有规律的做拍手、长鼻子、驴耳朵等动作。

2.借助舞蹈动作、图片等的提示,感知A段动作的顺序及重复、学习运用规律掌握动作。

3.感受音乐律动活动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初步熟悉音乐结构,能有规律的听音乐做动作。难点:感知A段动作的顺序及重复/学习运用规律掌握动作。

活动准备

1.《木偶奇遇记》已知故事经验

2.音乐《Tes pas cap pinocchio》选段

3.教师自制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音乐律动。

二、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听过木偶奇遇的的故事吗?里面的小木偶因为说谎结果怎么样了?

幼儿:小木偶人说谎长出了长鼻子。

2.教师:谁来用动作做一做长鼻子的动作?驴耳朵可以怎样做?幼儿动作示范

3.教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关于小木偶的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评析:幼儿对语言活动《木偶奇遇记》很感兴趣,导入环节采用了故事回忆导入,幼儿自主回忆内容,回忆对故事情节,对于木偶说谎变长鼻子驴耳朵记忆较深刻并用动作表现的形式,让幼儿的思维更具体形象性,巩固认知,也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个环节做好了良好的铺垫。)

三、教师表演,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初步感知歌曲旋律及节奏。

1.教师:刚才音乐里面小木偶做了那些动作?这些动作代表发生了什么?幼儿:“做了长鼻子,驴耳朵,砍木头的动作。”

2.教师:小朋友们说到了...动作(教师出示图片)

3.教师: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到底怎样的,先做了什么动作在做了什么?幼儿:“变出了长鼻子,驴耳朵然后去砍木头休息,变成了真的小男孩。”

(难点:引导幼儿重点感知动作模型abab模式)

4.教师完整表演,幼儿动作模仿带领幼儿理清动作顺序,出示正确图谱。

5.师生小结动作顺序

(评析:整首音乐情节型旋律分明,幼儿在听的过程中大多数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音乐分别代入故事的情节当中,根据音乐或教师提示,并作出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内容。重点在于幼儿能够将故事与音乐相结合并能感知音乐abab的重复结构,在此过程中教师语言提示幼儿故事内容与音乐融为一体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并在重复的音乐与动作表演中引导幼儿发现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以及重复的规律。)

四、通过动作,图谱,感知音乐动作的顺序及重复,尝试创新动作。

1.教师:这一次我们一起看着图来跟着音乐试一试来玩一玩小木偶变真孩子的游戏吧

2.教师:(个别评价)有的小朋友特别棒已经学会了,有的小朋友还需努力,再来一次有信心比上一次玩的更好吗?

3.教师:小朋友们都特别厉害,基本都会了,那现在要考考你们了,除了刚才学会的长鼻子驴耳朵的动作还有不一样的吗?(请幼儿上前动作创新示范,并请其余幼儿模仿)

幼儿:兔子耳朵大象鼻子小狗耳朵猪鼻子..... 4.教师:现在用你自己喜欢的动作来玩一次吧。

(评析:这个环节是对本班幼儿将听觉信息与故事情节内容相结合以及听力分辨并作出相应动作模仿的一个检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根据以上环节得到的已有经验,进行模仿表演。教师根据幼儿已知顺序,用语言提示或图谱等方法加以巩固幼儿对于音乐固定模式的理解记忆。并启发幼儿自由发挥创编动作。)

五、教师引导幼儿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1.教师规则讲述:现在请一个旁边的小朋友面对面,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当ye的时候石头剪刀布,输了的当小天使帮助赢了的小木偶变成真孩子怎么帮助轻轻的摸摸赢了的小木偶的脑袋。一样的小朋友就握握手。(教师示范)

2.幼儿游戏2—3次

(评析:幼儿加入游戏环节后,幼儿的角色代入感增强,对于音乐韵律游戏充满了喜爱。在情节音乐背景下,游戏中加入了规则,幼儿不仅在音乐韵律活动中得感知音乐大胆表现,还在音乐游戏潜移默化遵守游戏规则,这种方式的游戏能到达很好的视、听、动统合训练效果)

六、放松

1.今天我们有的小朋友当了小天使帮助了小木偶变成了真的小朋友,乐于助人,还有的小朋友虽然当得小木偶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天使的帮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每一个小朋友都很棒哦,现在我们听音乐轻轻地休息休息吧。

活动总结

对于4岁左右的幼儿来说,参与音乐活动,兴趣是首要的,因为这是促进其发展的基本前提。本次活动情景导入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加入并持续参与活动。在此次活动的开展中,我运用了以下策略帮助幼儿掌握活动内容:

1.活动采用的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在活动中幼儿听得专注、动得投入,气氛愉快。通过对音乐的认真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近而培养幼儿音乐段落的分辨能力以及对于音乐的模式理解能力。要使幼儿对律动活动感兴趣,就应让幼儿动起来,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同时对于音乐听觉以及对音乐的联想表达得到了提高。

2.音乐趣味性强,环节循序渐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寓言的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6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正比例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7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 激发学习热情

1.课件播放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典礼视频片段, 并让学生说说感受。

生1:我看到许多军队整齐地走过天安门广场。

生2:还有许多先进的军事装备, 我们国家现在很强大。

生3:视频中很多镜头出现了五星红旗。

2.课件出示大小不同的国旗图片, 师提出问题:这些国旗大小不同, 但是都叫国旗。国旗能不能随意制作?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

生1:国旗应该不能随心所欲地制作, 否则不同的人制作的国旗就会不一样。

生2:制作国旗应该有一个标准。

3.追问学生说的“标准”, 让学生发现这个标准到底是什么。

二、合作学习, 探究比例的知识

1.探究比例的意义。

(1) 提出探究要求:请同学们根据图片中的数据, 写一写, 算一算, 看看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国旗1:长45厘米, 宽30厘米。

国旗2:长1.5米, 宽1米。

国旗3:长15厘米, 宽10厘米。

(2) 学生独立探究, 小组进行交流后汇报探究成果。

生1:第一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45∶30=1.5。

生2∶第二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1.5∶1=1.5。

生3∶第三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15∶10=1.5。

(3) 组织研究∶通过研究, 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这些比的比值相等)

(4) 是啊, 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比值相等的例子, 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 写成一种新的式子, 如:3∶5=18∶30;2.4∶1.6=60∶40等。数学中规定, 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作比例。 (板书课题:比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 你想研究哪些内容呢?

生1:我想知道比例有什么作用?

生2: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生3:比例的各部分都叫什么?

(5) 根据上面的式子, 你还能说出其他的比例吗?说说什么是比例?

课件出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学生读一读, 明确:有两个比, 且比值相等, 就能组成比例;反之, 如果是比例, 就一定有两个比, 且比值相等。

设计意图: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 学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 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本环节让学生先观察, 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 学生都能说出比例意义的关键所在———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教师再精简语句, 得出概念, 注重了对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总结得出概念之后, 引导学生读一读, 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认识比例, 加深了学生对比例的内涵的理解。

2.巩固比例的意义, 区别比和比例, 学习各部分名称。

(1) 出示例1:根据下表, 先分别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 再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 学生独立完成。

(2) 集体交流:

生∶两个比的比值是一样的, 可以组成比例。

教师明确∶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 完成实际问题。

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 下午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

(1) 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 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的比和时间的比,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两道练习题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比例的意义, 学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又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刚才我们先写出了比, 然后再写出了比例, 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生1:比是一个比, 比例由两个比组成。

生2:比有2个数, 比例有4个数。

(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由两个比组成, 有4个数;比是一个比, 有2个数。)

(4) 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3) 学习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并和比进行比较区别。

(4)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 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设计意图:由练习题中先写比、再写比例, 自然引出比和比例的区别, 再由比的各部分名称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在自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5) 小结、过渡。

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 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 有兴趣吗?

3.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 课件先出示一组数:3、5、10、6, 运用这4个数, 你能组成几个比例?

(2) 学生独立思考, 并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5=6∶10 3∶6=5∶10 5∶3=10∶66∶3=10∶5

(3) 引导发现规律。

(1) 这些比例式中, 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

(2) 学生先独立思考, 再小组交流, 探究规律。

生1:同样的数字, 组成了好几个比例。

生2∶只要使外面两个数的乘积等于里面两个数的乘积, 就能组成比。

(3) 小组代表展示汇报探究成果。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 验证规律: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1) 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2) 汇报交流, 集体做出判断。

(5) 概括规律, 提升认识:刚才同学们研究验证的规律, 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谁来说说, 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生∶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6) 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

生∶写了一些比例式, 观察比较, 发现规律, 再进行验证。

(7) 除了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 我们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

三、综合练习, 加深理解

1.同桌互动:一人写出一个比例, 另一个人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检验他写的是否正确。

2.在 ( ) 里填上合适的数。

1.4∶ ( ) =4.2∶3 12∶ ( ) = ( ) ∶5

3.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 并组成比例。

四、全课总结, 升华提高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反思

《比例尺》教学设计方案 篇8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比例尺;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51-01

姓名: 班级:六年级一班上课日期:

课题: 比例尺

执行思路:学案内容

学习目标:1、认识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求一副图的比例尺。

2、通过小组合作学会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我们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能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求一副图的比例尺。

预习提纲

或自学题目1、化简比

1千米:100米 1000厘米:20米

1米:5厘米 5千米:20厘米

1千米:50厘米3000000厘米:3千米

2、自学课本30页内容,了解什么是比例尺。

探究与

展示内容1、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见到过“1:20000”或“”类似的数字和标记?如果见过,在什么地方见过? 表示什么意思?看看你们手中的地图,告诉我为什么大小不一样?

什么是比例尺?和同桌尝试说一说。

比如: 1:200表示

①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厘米。

②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③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1:300000呢?你能说说它在图上的意思吗?

你认为比例尺的概念应该是:

求比例尺的方法:

一张地图上,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米,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要求先尝试独立完成,然后与同桌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

练习

巩固基础1、如果一幅图上的1厘米距离,表示实际距离300米,那么这张图的比例尺是()。

2、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倍,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3、一幅地图用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千米,求这副图的比例尺。

拓展判断

(1)一幅图上的比例尺1:20000cm()

(2)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

(3)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

(4)所有的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上一篇:怎样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下一篇:护士辞职申请书-辞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