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的教师使命

2024-04-16

论21世纪的教师使命(共8篇)

论21世纪的教师使命 篇1

[摘要]新世纪以来,由于经济社会的急速发展,全球教育多元化时代的来临,国家为了适应新的挑战,启动了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在21世纪,如何担当起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使命;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5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125-03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教师的身份和职业责任作了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法律上确定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应享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爱岗敬业,勤勤恳恳,耕耘不息,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社会的急速发展,全球教育多元化时代的来临,对教师承担的任务、教师发展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教师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

随着国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主义战略方针。今后社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合格人才”,应当是既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富有爱心,又有科学创新精神、完整的知识和实际应变能力的新人,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要求每个个体都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以便融入社会之后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正常生活、生存。个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和谐社会的公民,归纳起来应具备以下五种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的理想纳入整个社会之中;既要有知识有能力,还要有与社会共融的爱心;具有与社会共融的生活技能、生存技能和职业技能;养成与社会一致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养成内省的自我观念,能够时时检讨与调节自己和社会的关系。也有人把这五点概括为未来社会个体生存发展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出现,我国的教育也开始逐步与世界接轨,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以适应新形势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的需求。世界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经过对世界各国教师发展的长期研究得出结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中、小学教师的水平是“技术员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中、小学教师的水平是“工程师型”;进入21世纪后,教师已经演进为“专家反思型”。这种类型的教师“更有助于引导、培养、发展现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反思型’教师首先应该是自我‘批判者’、不断‘学习者’、深入‘研究者’。他们传递给学生的不能再仅仅是知识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本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提出的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目标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学识渊博,功底深厚,教艺精湛,教研俱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是专家反思型标准。

我国的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提出十多年,但中、小学教育目前仍然在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教育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在不少地方,教师至今还守着以课堂为主、以教课本为主、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模式,靠着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像工匠似地劳碌着。这种状况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对教育快速多变的需求和国家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急需转变

在新形势下,要成为一名既适应教育改革,又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要求自己:

(一)变师道尊严为自珍自重

师道尊严观形成于宗法制度社会,但历史上教师实际一直处于“尊”与“不尊”的二元尴尬地位:在人们的观念中受尊,实际生活中不受尊(社会地位低);名师大儒尊,童蒙之师不尊;我授业亲师尊,非我亲师不尊。古代曾有人把社会职业地位由高到低排为十等,儒生即教师排在第九,曰“九儒十丐”,仅比乞丐稍强。俗谚有云:“家有隔夜粮,不做孩子王(蒙师)。”历经时间冲洗,形成了尊师重教的道德观,最后积淀下来的,除学生对学高道显的授业之师的感恩情怀(曰“恩师”)外,就剩下了教师自身心中暗藏的清高。这种清高感投射到学生身上便产生了“我比你辈分高”、“我比你学识多”、“你应该听我的”、“我训你应该”、“你辩驳不对”等等“自尊”心理,久而久之,成为教师的习惯心理。正是这种错误心理情绪在支配或者说阻碍着不少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正是这种心理情绪横亘在师生关系之间,使双方难以沟通。从现代社会理念出发,个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尊卑之分。个人之间可以互尊互爱,谁都无权单方面要求别人尊敬自己而自己可以卑视别人。所谓尊敬,尊的是对社会对他人做出重大牺牲和突出贡献的人。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与其他职业一样,没有强求社会特权的权利――当然也不容别人无端羞辱。我们现在应当把承袭下来的“师道尊严”观转变为对于自己专业、对于自己的人格的自珍自爱,时时用以鞭策自己、检讨自己。抛弃虚荣心,丢掉清高感,建立起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只有师生平等了,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互相尊重、互相沟通、互为主导,才能引发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二)变“传道、授业、解惑”为“教书育人”

“传道、授业、解惑”是唐代韩愈为教师制定的教学内容和范围,不外乎给学生讲解为人做事的道理、经验以及文化知识。这历来被视为教师从业的准则,进行素质教育不能抛弃它,而要把它接受下来,但要提高它、完善它。从范围上讲,它包容不了教育、教学的全部内容,其中缺少技能教育和健康教育;从知识层面上讲,它仅限于书本知识和课堂传授,没有实践行为;从方法上讲,它只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讲述灌输,没有启迪、引导学生活动,没有学生自主地位。要从这三方面补充、改进、发展它,变“传道、授业、解惑”为师生互动的教书育人的完整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长期以来,教师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只在自任的课堂上对学生负责,课堂以外对学生的行为以及生活、安全、卫生等等不闻不问,似乎与己无关,都是班主任或学校管理人员的事。这实际上是没有尽到教师的教育责任,不符合教书育人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教好所任课程只是完成任务的一部分。

(三)变塑造人为启导人

人们常说“学校是塑造人才的场所”,塑造人的观念为人们共同接受。这一观念来源于青少年的可塑性。传统教育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对青少年施教的。教师总拿自己的准则、爱好、习惯、认识等教育学生。所以,教出来的学生跟自己一模一样,难有突破,学生原有的个性、特点、优势发挥不出来,甚至被扼杀,这也是我国历史上难出创造发明家的缘故。如今的青少年性格活跃、爱好广泛、思维敏捷,老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因势利导,去其多余的枝蔓和无用的疤痕,把他打磨成艺术品;而不可以拿自己的想象和设计,硬用黄泥一把一把糊成自己所需要的玩物。按自己的想象和设计塑造人,可能会毁掉天才。

(四)树立快乐的学习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本来是快乐的事,但是却被历代文人译得变了味,给青少年灌输一种“苦学”的观念,认为“苦学”即吃苦是成功之路。常听老师、家长批评孩子不用功说:“这孩子就是怕吃苦。”学者给人们树立了一些“头悬梁、锥刺骨”的苦学典型;有副对联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都是宣传苦学的思想。人的天性是享乐怕苦的,所以宣传苦学思想,首先给青少年制造了一种心理障碍或压力,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越是督促、逼迫让其学习,他反而越厌学,因为学习要吃苦。“苦学”的正面用意是说学习应该认真下功夫;但要下功夫首先得在其中寻找乐趣,产生兴趣才肯钻研。所以,科学家、学者钻研某门知识、学问是因为他对它产生了兴趣,觉得钻研它是一种乐趣,是享受,并不觉得苦。如果真的很苦,他就不会去熬煎自己,也肯定出不了创造发明。教师不应用苦来吓唬孩子,而应帮助他寻找其中的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久而久之养成快乐的学习观。当他感受到学习知识中的乐趣后,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主动了,教师也就轻松了。

(五)变“输血”为“造血”

我国前些年在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工作中,创造了一条经验,即“输血”不如“造血”。与其给他输血不如激活他自身的造血功能。输血只解决一时病痛,治标不治本;激活其造血功能就再不会患缺血症。同样给受困人口救济钱物,不如教会他致富的门路和技术,他掌握了门路和技术以后就能永远脱贫。古人也懂得这个道理,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捕鱼方法)。”送给朋友一条鱼,只解决他一时饥饿,教给他捕鱼门路,就不会缺鱼吃。教师应从这个理念出发,把传授具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改为传授学习方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和本领,会学习了也就主动了,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自然也就浓厚了,可以取得一通百通的效果。所以,给学生教方法比教具体知识更重要。

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是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准则。而正确的理念,需在实践中反复探索、总结获得,而后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应该不断探索与总结。

三、构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只具备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还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的教师。要成为一名好的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真才实学。教育学家指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三个层面的素养:广博的文化素养,精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三部分知识就像一个金字塔:文化知识做底座,专业知识做塔身,教育学心理学做塔尖。只有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三者缺一不可。再则现代科学多有交叉,不仅仅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有交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有交叉。因此,一名研究型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能是单一的,还应掌握与本专业相交叉的有关学科的知识。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作为教师还必须掌握信息知识与技术,熟悉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教师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者,不能以为只有学生在学习。在现代社会,作为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人,自身也需要学习,接受教育,而且要不断地学,活到老,学到老。如此,我们才能胜任教师这个塑造人灵魂的职业。

论21世纪的教师使命 篇2

李相勋:现在是国际化和地区化高度结合的一个时代, 任何一个大学都必须把它做为基本的办学理念, 因此我说高等教育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国际化。资源的稀缺是困扰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长期命题, 大学一方面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同时, 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寻求外在力量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国际化不仅是一种手段, 也是一种目的。国际化办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 它在促进大学寻求外在力量支持的同时, 对于大学自身的内涵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最大化。传统的大学以向本国或本地区的大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为使命, 而全球化则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 大学将被引入到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竞争中。

张红:您认为,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否相同?

李相勋:国际化就意味着世界处在多种文化中, 与此相匹配的教育战略就应该是国际化, 不管是提出国际化理念还是被动接纳国际化的国家或大学, 都应该重视国际化战略。当今世界所有的人都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邻国的文化,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 还是发达国家。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经常是吸收了邻国文化, 并独具匠心地加以消化、运用和创新, 而后形成自己的文化。现代社会更是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 发展自身固有的文化, 并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把握新的动向, 将在特有文化的发展和国际化的趋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张红:您认为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是什么?

李相勋:人类改变世界, 教育改变人生。纵观全球, 今天更多的人们走进高等学府, 超过以往任何一个世纪。这种趋势使高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它决定着我们所教育出的人才如何成就未来。然而, 我们如今所使用的高等教育的模版面临着变革时期的提高和改变。全球范围内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并且顶着极大的压力来回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化的需要。正是基于此种原因, 对与现代高等教育相关的模式应作出评估和定位, 以找到更适合于21世纪的教育模版。

那么什么是21世纪?为了要找到一个适合于21世纪的高等教育模式, 理解21世纪本身的发展主流是很重要的。众所周知,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一切皆有可能、而又什么事都不能确定的年代, 世界正以更快、更广泛的方式发生着改变, 这种改变超乎任何人的想象。这种变化源于数字革命, 其中包括国际间的通讯设备, 它可以允许全球范围内的变化几乎在同一时刻发生。如今现代经济正向知识型文化产业转化, 那种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产业已经成为过眼烟云。社会以超光速的进程发展的事实说明了为什么根据以往的旧模式来进行高等教育的教学已经变得毫无意义。目前高校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埃尔文·托福勒在他的著作《革命的财富》中写道:“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正在向脑力劳动的‘知识型经济’转化。但是这种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对个人、对国家乃至对整个世界的影响还远远没有被我们全部感受到。”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一直仅仅是序幕, 根据托福勒的观点, 公司或企业代表速度变化最快的主流机构, 它的速度达到每小时几百英里。紧随企业之后的是民间组织, 包括非政府领导的运动潮流, 其速度为每小时90英里。第三种车型的速度是每小时60英里, 它代表的是家庭一类。如果公司、非政府组织和家庭的状况是在以高速度变化着, 那么劳动组织 (工会) 每小时的行走速度只能是每小时30英里。小马拉大车, 政府的官僚机构和管理机构运行的速度则是25每小时英里。但即使缓慢行走中的政府官僚机构, 托福勒表示, “当他们从后视镜望去, 依然可以看到在他们身后运行的车辆, 这辆车由于轮胎瘪了而上下震颤, 从散热器中不断地冒出滚滚浓烟, 阻隔了身后的交通”。这就是学校, 在以每小时10英里的速度行进着。然而即便如此, 这辆破车依然超过了两种车, 一辆是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行驶着的政府内部组织, 另一辆是每小时3英里的政治体制。如托福勒所说, 以每小时10英里的速度行进着的教育系统能够为以每小时几百英里的速度行驶着的公司输送学生吗?为了给21世纪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学术机构和学术组织必须把重点放在获取全球视角上。当今社会, 有几百万的学生每年在海外求学, 有无数的学者致力于全球性的工作, 并且有新的技术, 例如“因特网”可以加强即时通信, 具有国际化渊源的大学应当处于中心位置。在全球化时代, 为大工业设计的手工作坊式的学校已经毫无竞争力可言。所以我们必须要配备网上导师制和混合型学习系统或其他方式来加强学生的竞争力。

但是我认为, 我们还仍然只是刚刚开始。我们被卷入了变化速度最快且最彻底的知识重建的历史洪流, 其影响远远超出了科学、文化、宗教、社会生活、政治和经济。因此, 我们的教育系统应该涵盖能满足未来21世纪的所有需要的方方面面。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得到尽情发挥, 以前毫不相关的想法、概念或数据类别、信息和知识都应当以新的途径、新的方式来重新组合、并轨。我们应当克服随着专业化的深入所带来的机能障碍, 在不同的系别、部门之间逐步形成新的趋同。

总之, 把校园打造引领全球化浪潮楷模, 并且满足学生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是21世纪韩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张红:韩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进展?

李相勋:在全球化时代里, 由于政府和大学的积极努力, 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了重大进展, 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留学生数量和课程国际化等方面的内容不断增加, 并且出现了跨国教育等新的内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发展提高了韩国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

张红:贵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遭遇到了哪些困难?

李相勋:韩国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所遭遇的困难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脆弱的财政资源保障问题。中国的大学都是国立大学, 解决财政问题相对轻松一些, 但韩国80%以上的大学都是私立的, 所以财政问题是最大的难题。由于对学费的过度依赖, 韩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费负担率处于世界最高水平。韩国国立及公立大学财政对学费的依存度为40%左右;而私立大学财政对学费的依存度为80%左右。这一统计数字表明, 韩国私立大学如果没有学生缴纳的学费随时都会有破产的危险。此外, 根据韩国大学教育协议近年来发表的资料, 韩国100多所四年制私立大学的负债总额比政府每年拨款高等教育部门的总额还多。而韩国大学生人均公共教育费又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及其他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成员国。韩国的大学生人均公共教育费只相当于美国的1/7, 英国、德国及日本的1/3。与其他大学相比, 我们学校在这方面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因为学校财团从很多方面支持国际化发展, 确保了我校在韩国大学的国际化中处于领先地位。在韩国四五百所大学当中, 我校是第一所在国外建立校区的。所以现在我校的国际化指数在韩国也是名列前茅的。

第二, 学生在国际流动中的失衡问题。这种失衡主要反映为三个方面:首先, 数量上的失衡。韩国每年派出的留学生数量要远远超过来韩外国留学生数量。其次, 国籍及地区上的失衡。外国留学生的来源国大都集中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地区。而去外国留学的韩国学生中绝大多数前往美国等经济发达的英语国家。最后, 留学经费资助上的失衡。一直以来, 无论是去国外留学的韩国学生, 还是来韩留学的外国学生, 获得政府奖学金的只是少部分, 大部分学生都是自费留学。学生国际流动中出现的上述失衡现象正在引起韩国政府的重视, 因为这将导致人才的流失、文化和学术殖民主义的出现。

张红:中韩两国高校在开展国际化方面有何优势?

李相勋:两国有着共同的目标。21世纪之前, 国境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但进入21世纪之后, 国境线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意义, 就像大真大学所在的首尔和哈尔滨变成了邻居, 而不是不同国家的城市。21世纪是高度融合的时代, 国境线这样的东西正在日渐消亡, 所有的一切都在大融合, 促进这种融合就是国际化的基本目标。所以说国际交流在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

张红:大真大学作为一所国际化指数在韩国名列前茅的高校在鼓励教师和学生从事与教育、教学及科研相关的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出现了哪些问题?

李相勋:我们的改革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财政方面, 我校设立了专门的资金资助那些愿意来哈尔滨校区的学生, 所有的学生, 只要想来都能来, 但在时间上只限于6个月。这笔资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来源:政府的支援经费, 我校在过去5年间, 每年从政府拿到15亿—16亿韩元左右的支援建设经费;大学自己的发展基金, 我校也拿出双倍的经费进行投资, 即30亿韩元左右。此外, 私立大学都有财团进行支援, 历史比较悠久的学校也能从校友会得到资助。当然最重要的来源是私立大学校办企业的收益。在课程方面, 我校和哈师大有相关协定, 允许我们在哈师大单独开设基本课程和深化课程。两种课程的区分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汉语水平。

我们在与哈师大实施国际合作办学的初期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很多学生因为贪玩而荒废学业, 比如我们本想培养中国问题方面的专家, 但是学生们却抱着旅游的目的来留学。

张红:您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这种合作更具实效性?

李相勋:我们现在也为此而苦恼, 我觉得学生们好像还没有认清现实, 他们需要自己努力才能学好并应对国际化所带给他们的压力和挑战, 所以准备在这方面下工夫, 比如以后只选派优秀的学生来留学等, 但也还没有形成具体的计划。我们期待通过共同的努力, 使由哈尔滨师范大学和大真大学合作的国际化校园成为高等教育基于全球化教育的一个创新的典范。

张红: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我们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论21世纪的教师使命 篇3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飞跃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21世纪会更加灿烂辉煌。因此,教育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造就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和挑战,推动社会更快地进步。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高素质的人才要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政治教师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政治教师的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目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还存在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诸多问题,其主要是:1.教学方法陈旧,绝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方法;2.专业知识不广博,照本宣科现象严重;3.语言表达能力差;4.缺乏教育改革意识;5.现代教育观念不强等。新时代要求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具备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論的修养,广博的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造能力,良好的教师素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深远的意义。

二、21世纪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主要分为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大力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素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我认为21世纪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具有三个“最佳”,即最佳智力结构,最佳知识结构和最佳基本素质结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1.最佳智力结构

政治教师是否具备最佳智力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政治教师的最佳智力结构,应当是一个健全而合理的系统结构,它主要是由评价能力、现代教学手段能力、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等诸要素构成。

(1)评价能力。即对国内发生的大事、各种社会思潮和学生思想状况的鉴别力、判断力。面对社会各种复杂情况,政治教师如何做到正确的价值判断、去伪存真,这是对政治教师的理论水准和革命性的考验。

(2)现代教学手段能力。21世纪将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实际上就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因此教师除了应掌握一般的文化基础知识外,还应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现代教学手段能力,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3)自学能力。政治教材内容多变,是本学科的一个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跟上教材变化节奏,不断充实自己。但是,目前无法也不必要使每一位政治教师都接受“新”教材培训。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摘录与索引相结合、系统与选择相结合的方法浏览大量书刊。扩大知识视野、尽快地掌握新教材,从而成为精通该学科的行家里手。

(4)研究能力。政治教师应从本学科的特征出发,潜心研究,把握其理论核心与科学体系,并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领悟和理论发现,提炼与总结成科研成果。

(5)表达能力。即文字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2.最佳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二是指对具体知识具有科学加工和创造性运用的能力。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怎样才能建立起最佳知识结构呢?我认为以下四个原则可以借鉴:

(1)整体效应原则。所谓整体效应原则,就是指有明确的知识积累的方向和目标,能正确选择知识,善于判断某一学科知识对于自己新追求的知识系统的整体价值。同时,还要善于分析、组织知识。

(2)比例适当原则。一般来说,合理的知识结构比例应由核心、外围、边缘三个不同层次构成。政治教师的知识要做到博而不杂、专而不偏,就必须掌握各种知识的恰当比例,不可残缺偏废。

(3)层次性原则。层次包括基础层次、中间层次和最高层次三个部分。政治教师的基础知识包括必需的科学知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和修养,以及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中间层次是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最高层次则是较深厚的教学研究能力和造诣。总而言之,基础知识要厚、要博,专业知识要深,最高知识要精、要新。

(4)动态调节原则。合理高效的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政治教师要根据已变化的客观环境和需要,不断充实和积累新知识、新观念、新理论,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

3.最佳基本素质结构

素质是指人的性格、毅力、兴趣、风度等。我认为,政治教师的基本素质应有四个方面:

(1)要有自知之明。政治教师首先是要充分了解自己,不做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

(2)要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任何事情总有改进的余地,唯有创新,才能进取,政治课教学也是如此。

(3)要有决断能力。对于复杂的形势和突发性的事件,应该决断,旗帜鲜明。

(4)要有宽容精神。教师要有宽容精神,政治教师更应如此。

总之,现代教育的宏图描绘得再美好,最终还需广大教师付诸实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新的时代,新教育价值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思想政治课深化改革的今天,广大政治教师应自觉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开拓创新,超越过去,谱写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篇章。

怎样培养21世纪的教师 篇4

教师,可以改变今天的教育

当富有潜力的学生,遇到具有教育艺术禀赋的教师,就会产生奇迹。这些奇迹应该发生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它们是教育永恒的神话。

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已经认识到,在推动社会和经济转型、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方面,教育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想知道,教师在其中起多大作用?教育能够改变我们的明天,而教师可以改变我们今天的教育,关注教师就是在关注明天。当今世界,教育系统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需要教师来帮助解决,一些教育改革,需要教师来帮助实施。

但是,教师职业目前有多大的吸引力?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仅仅意味着高薪和优质的工作条件,教师还应该有职业意识,并且让教师感到工作的价值。但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往往被忽视,工作条件也不断恶化,教师短缺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创造奇迹的人,是教育神话的创造者。关注教师,帮助教师健康成长,让优质教师不断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去,我们才会拥有优质教育,才会拥有明天。

本版特在第二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集纳关于教师教育、教师发展和教师职业状况的一组文章,以期引起相关方面的思考。――编者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教师教育被看作教育改革的关键。政府机构和各种非政府组织资助了大量教育改革,焦点是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并不局限于“培养好教师”的狭窄观念,相反,它们认为,教师也应该具有在不同情景下,和不同人交往时进行思考、判断和作出反应的能力。

1.从“工厂模式”向“学习型社区”转变我们应该怎样培养教师

问题:“工场模式”下培养出的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风险。

我们往往批判教师总是采用“教学传授模式”来培养学生,其实,培养教师的模式也主要是“教学传授模式”,从这种模式中“脱胎”的教师,怎么可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呢?另外,现有的国家政策表明,良好的教学能力是在实践中而非在学术研究中培养而成的,因此,各国往往倾向于在学校中实行学徒制或者类似的模式来培养想成为教师的人。

无论是“教学传授模式”,还是“学徒”模式,都不能适应当前教师教育的需要。这些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工场模式”,主要是通过单一、狭隘的标准评价新教师,带有强制性、标准化特点,压抑了教师们具有挑战性的教学观,并导致教师职业领域中等级意识的产生。这对于学生来说,风险极高。

代替“工场模式”的应该是“学习型社区”模式。美国阿尔维那学院在长期的教师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现了从“学校教育的工厂模式向学习型社区”的转变。阿尔维那学院主要培养新教师,培养内容包括知识、技能、职业倾向、价值以及教师接受师范教育期间所有课程等。学院制定的教师素质标准是全方位的,内容涉及人的各个方面,能够达到这些标准的教师可以很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教师的能力能够经受不断的评估,可以不断改变内涵。

教师教育应该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因为,现代学校教育要求教师具备综合能力。在阿尔维那学院,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证明他们具有整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就可以毕业,从而获得进入教师职业的“入门券”。该学院的教师教育模式近来日益受到包括美国、英国和新西兰在内的很多国家的青睐。

2.侧重教师职业的理解和教育学生最佳方式的选定怎样评估教学和教师教育

观点:教师教育不只是一系列简单的帮助个人学习某种课程、达到特定效果的活动,它还必须能够使教师更好地理解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世界。

既然教师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那么,对教师教育的评估也应该有综合指标,以保证教学和教师教育的质量控制和保障。

教师教育不只是一系列简单的`帮助个人学习某种课程、达到特定效果的活动,它还必须能够使教师更好地理解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世界。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加剧,学生的组成越来越多样,“非种族主义、多语言主义和多样性”等等问题逐渐提上教师教育的日程。

教师教育需要从政府和其他渠道获得资助,为了得到足够的资助,教师教育机构必须证明它们能够达到一定的工作目标。这意味着,对教师教育的评估主要不在于它们能否培养新教师在特定教学工作情境中应对挑战的能力,而是找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最佳平衡”,在此情况下,教师教育也就从侧重教授基础知识和教学策略,转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教育学生的最佳方式的选定。

英国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艾里奥特教授认为,英国政府正在从公共服务提供者向这些服务的购买者转变。这样一来,国家只有通过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形式设定教师教育的框架,制定一套程序并使之制度化,以便控制各种公立和私立机构提供的教师教育的质量。这种转变实际上是使教师做好“多能力”的职业准备,而这里的“多能力”包括反思性研究和行动的能力以及特定技能的执行能力。

3.当教师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怎样应对新课程的挑战

现象:在南非,新课程的开放式结构、把课程内容整合为学习领域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对教师形成了挑战。

许多正在实行全国性课程改革的国家普遍存在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是,过去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然而相应的代替模式还没有找到。教师如何了解教育改革,在实际的实践中如何实施这些改革……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玻利维亚的相关教育改革主要采取了两种手段:第一个策略是建立一个名为asesorespedagógicos的教师教育者组织。组织成员在经过为期6个月的培训之后,就可以帮助其他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教学方法和策略,并帮助他们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在初始阶段,这些教师教育者通过一种阶梯式的策略,以课堂讲授的形式教会其他教师关于新课程的知识,同时,他们也和学校中的教师一起工作。由于这个组织的成员比一般教师的薪水和社会地位高,因此招致许多教师的不满和抵制。

在促进教师与教师合作方面,哥伦比亚国家师范大学组织和资助的两个活动非常有效。其中一项活动名为“教师远征队”,组织全国大约400名教师到各地去学习不同教师的教学经验、创新,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另外一个活动是建立教师与教师相互合作学习的网络,为加强与学生和社区的联系寻求新策略。

玻利维亚的第二个策略是新教科书和教学材料的审定、出版和分配。教师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这些新的教学材料,有研究证明,教师选择性地使用新教学材料中有价值的一部分,并将新旧材料结合起来使用。教师也对学生的态度作出了回应:在使用新课程的过程中,玻利维亚的教师们注意到,由于新教学材料的使用,学生们对于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教师们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也产生了积极的态度。

4.当“系统疲惫”成为工作常态怎样为教师“减负”

尴尬:出于信任,社会各方赋予教师很多责任,由于教师被繁重的工作负担所累,不可能真正留心自己的责任,其工作态度和工作结果也往往不能如愿。

在任何教育改革中,人们都应该认识到,决不能仅仅把教师看作是一个空的容器,而要取得教师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平衡。

南非西开普大学教育系的毛瑞・罗宾逊正在研究教育改革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了课堂和教师的因素这一课题,她用“系统疲惫”这个概念来描述教师的工作条件――出于信任,社会各方往往赋予教师很多责任,由于教师被过于拥挤的班级所带来的繁重负担所累,因而不可能真正留心自己的责任,其工作态度和工作结果也往往不能如愿。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加强和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以免政策给教师带来过重的工作负担。

智利一个省级小型大学中进行的教师教育项目,是智利政府关于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投资项目的一部分(这个政府项目在17所大学进行,每一所大学主持不同的改革项目),其改革焦点在于以问题为本的课程改革的发展。从很多方面来看,这个项目说明,改革和创新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改革不是由“上级”来设计制定的,而是通过不同的改革参与者在不同的水平上相互努力达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政策制定者的理想化追求和政策实施者的现实化考虑结合起来,避免课程改革过于理想化的一面。也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投身于改革,体验新挑战,创造课堂奇迹,却又不被新任务所累。

论21世纪的教师使命 篇5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无法离开教室师的核心素养而独立完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与根本应该是核心素养,离开教师核心素养谈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不现实的,所以研究教师的核心素养迫在眉睫。而《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这本书对教师核心素养进行了讨论,梳理出了三大类型八个素养,这也是我一直想学习的内容。 第一篇 师德与理念素养 第一章 师德素养 “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的操守、品行。现在经常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来诠释教师的师德,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对教师来说,师德不仅要传承,更要发展;其内涵也不仅仅限于规范和约束,更扩展为保护和引领。师德,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建构其他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师德,简单来说就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及教师职业所遵守的规范和准则。 《论语》有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荀子《劝学篇》中云:“故学知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能依“礼”而发,就能够到达道德的境界。这与孔子的“不学礼,勿以立”是一脉相承的。 一、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高度认同的一种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家国情怀是教师师德素养的重要基础,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体现出教师对祖国的感情,是每位教师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史就是一群饱含教育情怀的教师,为国为民的奋斗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他从国外留学回国后当上了教授,后来又放弃了优厚的教授生活,谢绝了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的前身)和金陵大学校长的盛情邀请,脱去西装,穿上布衣草鞋,告别城市繁荣舒适的生活,开始了乡村教育运动。北京景山学校著名特级教师马淑珍老师是这样说的:“我虽然天天战斗在三尺讲台前,每节课教儿童几个汉字,但这几个汉字却连着祖国。” 一滴水要想永恒,就必须汇入大海。一名教师只有自觉地把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汇入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洪流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爱国,是教师精神的支柱、动力的源泉。 二、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认同,即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职业认同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基础。聚焦专业成长,调试工作心态,努力创造职业幸福,进而升华自己的职业情感和信仰。 三、关爱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学生是教师所持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构建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得以切实开展的基础,更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热爱学生,是教师所具备的道德品质。 经典教育故事: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泥巴砸另一个同学。陶行知及时制止了他,同时令这个学生放学后去自己的办公室。放学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接着又掏出二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泥巴打人是不对的。”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出其不意的奖励,圆满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我们为他的不留痕迹的教育智慧叹服。 第二章 教育理念素颜 一、教育观 二、教学观 活、情、实、明、广、文、习、趣、法、创十字概括了有效教学之果。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编者和作者的意图,正确把握文本,认真研究学生,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教学时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做到开合有方,收放自如。 课堂教学要上出温度上出热度,激发兴趣,点燃热情,教师要学会煽情,通过导语设计,过渡语设计,结束语设计,不断地把情感推向高潮,推动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又能从文本中跳出来,不断的地拓展、迁移。 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语言准确,富有激情;板书工整,富友美感;教态自然,开合有方;教法灵活,收放自如。课堂教学要朴实,厚实,不作秀,不粉饰,不掺假,防止浅尝辄止,做表面文章。 教室要做教学的明白人,能理解教育现象背后的东西。教学要有广度,教师要做好课前资料的收集,课后资料的拓展延伸,课中的点燃激发,从而不断地把课堂教学向生活迁移,努力构建开放的、具有活力的教学体系。 课堂文化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教师要以优秀的课堂文化为基础,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塑造自己的课堂教学品牌。 教育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终身受用,坏习惯贻害终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的导入要引趣,情境铺垫要溶趣,抓住闪光点要及时导趣,要用游戏、课件激趣。整个课堂诙谐幽默,情趣融融,学生就会学得既扎实又轻松愉快。 教室理念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设计要创新,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创新型的学生。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点燃创新热情,培养创新意识,教授创新方法,形成创新能力。要知道,教育最珍贵的就是独特和灵性。教师要有睿智的头脑,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方法,博大的爱心,为学生描绘一个五彩的世界。 三、学生观 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这决定着教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支配者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具有个性的人。我们应该找出学生的最佳发展期和最近发展区,有研究学生找到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找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完成的知识,从而找到教学的起点,学生已经学会的不交,让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霍木林斯基说过:"其实在每一个孩子心灵最隐蔽处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我们要不断地变换角度,调整方向,移动焦距,和学生的心灵产生共振。把学生看成孩子,把学生看成大人;把教师看成大人,把教师当成孩子。教师只有有一颗不眠的童心,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乐此行。

21世纪教师应当具备批判精神 篇6

21世纪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意识的时代,与之相应,21世纪的教育也应当追求的是创新教育,教育的目的应该转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来,而这一切老师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老师得具备创新素质,而创新素质中最重要的就是批判精神,即老师敢于和勇于对前人和自己的已成定论的知识进行怀疑甚至否定。这就要求老师不仅需要批判的勇气,更需要批判的能力。

传统的教育重在传道、授业、解惑,其前提是老师即是真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化身,他要做的仅仅是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而事实上,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手段、工具已经不再局限于教师,而且,仅仅靠接受前人的东西已难以适应今天这个以创新为检验教育成效的社会。21世纪的老师应当学会创新,即观念、知识、方法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具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21世纪的老师不再迷信权威和书本,他要做的是如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向新的高度攀登,努力开辟蹊径,在综合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创新出新的知识。

21世纪的教师将不再迷信自己,不再把自己的角色神话。学高为师,不仅在于知识的容量,更在于知识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应该敢于批判自己,甚至否定自己。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发展,老师不可能穷尽过去和未来,他要做的就是在不断地批判自己中创新。21世纪的教师还要使学生具有批判精神,不再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器,而是将其看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与教师平等的创新主体。课堂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场所,更是思想交流的对撞地方,在这里老师与学生间的相互致疑和反驳,成为理所当然。当然,我们在倡导老师应具有批判精神的同时,还应该倡导他们培养批判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博览群书,永远保持对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及时捕捉新知识,站在自己研究领域的前列,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当然,这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有始”而“无终”,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通过批判来使其保持活力,即所谓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论21世纪的教师使命 篇7

“如何在21世纪培养教师” (How to Prepare Teachers in the 21st Century) 是东西方教师教育领域共同关注的话题, 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同样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和挑战。为了探讨未来教师教育的发展之路, 促进教师教育领域学者及同仁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成功承办了第一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本刊特设专栏, 推出了几篇关于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峰会论文。这几篇论文重点针对师范生的知识获得、能力培养及其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等内容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对深化我国当前教师教育培养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21世纪国际法的理论创新 篇8

关键词:国际法 理论创新 东方文化 主权制约

所谓没有理论的行为是盲目的,没有行为的理论是空洞的,或者说没有理论无法指导实践,没有实践无法真正理解理论。事实已经证明:没有理论支撑的学科终将成为“一盘散沙”的“大杂烩”,我国现有的某些部门法学的发展现状已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国际法的理论已经滞后于我们这个时代,如果现在不及早注意这一问题,不及早进行国际法理论的创新,那么国际法学学科的发展终将落后于其他部门法学。事实上,所谓实务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而理论正如沉在水中的巨大冰山,只不过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人们更多地关注“冰山的一角”,更多的人想成为显露的“冰山的一角”。

一、国际法的理论创新是时代的需要与反映

所谓“时变法亦变”,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论。就社会背景而言,国际法理论创新是时代的需要与反映。从国际大背景而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有报纸称国际秩序已经进入“后西方时代”。在“后西方时代”,虽然欧美国家的传统影响力依然巨大,但由于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的复兴,西方原本掌握的绝对主导权将不复存在。 〔1 〕“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全球金融危机等世界性的大事件客观上使得21世纪国际秩序的变化具有了更深刻的内容。在这一变迁中,如何发挥国际法的作用、有效地规范国家之间的国际行为,不仅是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法学者思考的重要问题。从国内法而言,21世纪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这一“经济联合国”,中国成功“入世”至今有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入世给今天的中国带来了一系列巨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IMF第三大“股东”和美国的最大债权国、WTO争端解决的最大当事国之一。今天中国的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成为了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一形势下,可以说“中国需要国际法,国际法需要中国”。当然,当今国际秩序的深刻变化与国际法的变革都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认识这一深刻变化的趋势与规律,对建立国际法规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我国现有的国际法理论与体系,虽然取得不小的成绩并仍在不断进步中,但总体而言仍没有走出我国的国际法前辈王铁崖所开创的新中国的国际法体系,这一体系在内容上属于奥本海所开创的国际法体系,即奥本海国际法体系。〔2 〕王铁崖创建中国国际法时借鉴了这一体系,并形成了今天的中国国际法体系结构与内容。国际法理论的创新,是目前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历史课题。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国际法理论体系基本未变,与其他法学包括部门法相比,这一现象不能不另人遗憾。

国际法理论的创新一方面是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必然反映这个时代的要求。国际法的理论研究无论中外都是一个仍需努力探索的领域。进入21世纪,对国际法理论问题的研究,需要结合当今最新的国际关系的实践,特别是冷战以后的国际法实践以对传统的理论进行更新。具体而言,就是必须深刻领会WTO法、国际人权法、欧盟法等法律的精神以及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法的挑战。例如WTO法建立的争端解决机制改变了现有国际法的强制执行力,国际人权法上建立的“国家对国家的控告制度”对他国主权行为的制约等均对传统国际法产生重要变革,这一变革已被称之为“WTO革命”、“人权革命”。事实上,WTO法、人权法等对国际法产生的划时代影响,这一影响需要总结、提升到理论高度,以指引国际法的发展。

正所谓“法律不是被制定的,而是被发现的”。〔3 〕法学同样如此,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国际法理论与新的国际法,更需要人们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发现”表达这些规律的国际法理论。

二、国际法理论创新的起点在于概念与范畴的建立与创新

国际法的理论建设其任务是艰巨的。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国际法理论创新进行研究的学者不多,主要有厦门大学的刘志云教授与徐崇利教授等。他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进行国际法的理论建设。其中,刘志云教授发表该方面的相关论文有:《试论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法角色定位》、《论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研究的三次联结及其影响》、《全球化背景下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与国际法》、《“结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当代国际法》 〔4 〕等。徐崇利教授发表了《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之跨学科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的国家定位与应对WTO的基本战略——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科交叉之分析》 〔5 〕等论文。

笔者认为概念与范畴的确立是一门学科得以成立的基本前提。因此,就研究起点而言,国际法理论建设首先必须寻找构成国际法理论的独特的概念。人的思维工具是由概念、判断、推理组成的,概念、判断、推理的体系构成理论。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而推理则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判断得出另一个判断的所谓过程。概念、判断、推理三者具有内在联系,其中概念是思维的基础和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体系就是概念的体系。因此,国际法理论创新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概念的建立与创新。

那么怎样建立这一概念?事实上,理论上的变革不是突然之间形成的,也不是在某一天就能实现的,这一变革是渐进性的形成的,某些迹象、线索与轨迹在现有的国际法研究中已经展现。如公物、公域、准国家、人类共同利益等,这些概念都是国际法所特有的,但目前仍未被充分开发。“公物”一词经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但与法律上的“公物”有区别,法律上“公物”的涵义比较狭窄,如《上海市财产拍卖规定》第10条(公物的定义)将该规定所称的公物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财产:(1)执法机关收缴的罚没财物;(2)执法机关追缴的依法不予返还的物品;(3)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国家机关认为需要以拍卖方式转移所有权的国有资产;(4)需要以拍卖方式处理的无主物。国际法上的“公物”指南极、北极、月球、公海、电离层上下空间、外层空间的自然资源等以及人类基因组等这些人类的共同财产。南极、北极、月球、外层空间这些地区可以被称之为“公域”。“准国家”这一概念是指国际组织、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这类国际法主体,它们类似于国家,但并不是国家。上述这些概念是从现有国际法研究中抽象出来,含有建立国际法理论的重要信息。但目前尚未未引起国际法人的充分关注,从这一角度而言,国际法事实上已在进行着“悄悄的变革”。

范畴已经成为各门科学中普遍使用的一个专门术语。在现代汉语中,范畴一般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在具体学科研究中,范畴一般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了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概念与范畴相比较,概念具有实际具体性,范畴具有理论抽象性。因而,范畴是比概念更深刻的东西,它更注重于客观事物的本质概括和反映。在国际法上诸如国际法的基本价值是国际法的重要范畴之一。可以说,国际法的基本价值是国际法理论研究之核。那么,国际法的基本价值是什么?和平、安全、人权、正义、秩序等在国际法的基本价值中处于什么地位,具有什么作用?这是国际法理论创新中不能不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

三、国际法理论创新需要运用现有国内法理论,与国内法“接轨”

国际法与国内法无论在内容还是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不同的规律,但不能忽视其共同性。因此,就方法而言,建立中国国际法理论体系不能离开对我国国内法的理论与方法的借鉴与运用。

(一)国际法与国内法理论之间的联系

不少学者认为国际法的基础是民法,说明国际法理论建设离不开民法,尽管国际法主要是国家间的法,但其法言、法语与法理等与国内法理论有较深刻的联系。这些联系从宏观上而言,表现在如下方面:

1.领土法中的领土取得与变更。在传统中,国家取得领土方式有五种形式,包括先占、添附、割让、征服和时效,其中的先占、添附和时效也属于民法上的概念。现代国际法所确立的领土变更方式包括民族自决、收复失地与归还领土、领土交换、公民投票等。现代国际法所确立的领土变更方式与宪法的关系密切,同时收复失地与归还领土、领土交换与民法之间具有深刻的联系。

2.空间法中的民法问题。在空间法中有《空间实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该公约于1972年3月29日通过,其中的损害赔偿问题涉及民法中的重要理论与制度。

3.国际条约法则体现了更多的民法的性质。在国际法律责任中有国际损害行为的责任,这一责任具体是指:“国际法律责任主体在从事国际法不加禁止的活动中造成损害所应承担的国际责任”,〔6 〕其中包括《维也纳核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公约》、《核动力船舶营运人双重责任公约》、《关于油污损害的民事责任公约》、《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国际公约》等。

(二)国内法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法律理论,国际法应予以借鉴

国内法的各部门法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法律理论,其中共同的理论就有法律行为理论。对此,国际法应予以借鉴。笔者认为,国际法不重视对国际法律行为的研究,是国际法理论研究的重大缺失。事实上,现有国际法中大量分析了国家的行为,如就国家行为的分类中,现有国际法已经将国家的行为分为:主权行为、非主权行为,政治行为、商业行为等。国家行为的种类包括继承、承认、外交、缔约等。任何法律包括国际法首先是对行为的规范,但现有国际法理论对国际法律行为几乎没有反映,也没有这方面的已经公开的研究成果。其他如国家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不同的国家其权利能力一律平等,而行为能力并不平等,否则就不能回答,为什么各个国家在联合国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所缴纳的会费等费用不一样,特别是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但交纳的费用比德国、日本少。诸如此类,我国学者们在这方面几乎也没有建树。

(三)当今的国内法本身已经反映了世界的法律文化

国内法的许多理论事实上来自于“西方”,如我国民法对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就有许多借鉴之处。因此,国际法理论对国内法现有理论的借鉴,也包含了对西方法律文化的借鉴。同时,国内法理论建设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积累,并已经在逐步完成“本土化”。因此,对国内法的借鉴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可以说这一方法是完成国际法理论创新的捷径。

四、东方文化包括中国文化是国际法理论创新的重要思想源泉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巨大成就造就了“东方奇迹”,如何解读这一“东方奇迹”成为中外学者共同面对的热点话题,于是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等热点话题。中国入世以来有何成功经验?问题何在?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互动关系如何?值得思考的是,在中国“法治不健全”、“我国缺乏法治的传统”这一基本思维定势的背景下,在中国的法制建设中有没有“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在法制建设方面,2011年3月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当下对于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基本判断。根据这一判断,法制建设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无疑是存在着的,并且是需要总结与提炼的。在这一前提下,国际法领域,是不是同样存在“中国经验”?尽管有学者认为国际法并非“西方”的专利,中华法系在古代早已形成独特的国际法思想与实践。〔7 〕问题是中国虽然出现了不少国际法的思想,但是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国际法本质上仍然是一门从西方引进的学科,所以其课程内容体系、表述方法,往往都体现了西方的法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的内容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西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但不能因此一笔抹杀中国对国际法发展的影响与中国的未来发展对国际法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东方价值观将渐渐地融入主要体现西方价值的国际法,中国传统的和平文化对当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东方文化的价值所在。中国文化对国际法理论建设的意义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君子和而不同——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教导人们怎样和其他的外来因素、外来文明打交道。美国资深政治学教授、哈佛大学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亨廷顿提出了著名的“文明冲突论”。该理论声称: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主要的冲突将不再是武装力量的冲突,而是文明冲突;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联合将是西方世界的主要对手。事实上,持东西方文明对立类观点绝非始自亨廷顿。早在100多年以前,英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就说过:“东就是东,西就是西,两者永远不会有融合的时候。”有学者认为亨廷顿的论调只不过重复、延伸吉卜林的观点而已。

与“君子和而不同”有同样境界的是墨子,墨子以“兼爱”、“非攻”为基本思想,核心就是主张强不凌弱,富不压贫,维护和平,反对侵略。墨子生活在饱经战乱的战国时期,深刻地了解战争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危害。他反对战争主张诸侯之间应遵循“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和睦共处,做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墨子所说的“利”,不是一国的私利,而是天下的公利,就是要互惠互利;所说的“爱”不是自爱,而是互相尊重,就是使“天下之人皆相爱”。只要人们都信守这个原则,自然可以消除战争,共享和平与安宁。尽管当时的“列国”,同今天讲的“国际”并非同一意义,墨子的主张与当时国家需要统一的大趋势也并不完全合拍。但是,他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准则,对于今天的国际社会来说,则更具有普遍意义。当世界人民在寻求和平与安全途径的时候,墨子“兼爱”、“交利”的呼吁,不能不再次拨动人们的心弦,引起世人的共鸣。墨子的名言“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在日常生活中已被简化成“强不执弱,富不侮贫”,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的和平文化并能适用于当今的国际社会。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他国“人权”与“主权”的尊重

1998年,全世界100多个宗教组织代表集会发表“普世伦理宣言”,将中国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写进宣言。〔8 〕儒家文化中的“仁”将会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重要作用,“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它要求“仁者爱人”,“仁者爱人”同样可以用西方的思想予以解读,在犹太古谚说: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实上是“仁者爱人”的重要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仁者爱人”是从积极的意义上要求人们爱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其反面通过对人们行为的限制来爱他人。因此,“仁者爱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句话形成了互为补充的人类社会伦理金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西方也很流行,可以运用到现实的国际社会中。当前以美国为首的霸权政治对于世界和平的挑战是严峻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拒签《京都议定书》、《国际刑事法规约》,撕毁《反导条约》、公然撇开联合国发动对伊拉克的侵略战争等,使美国的霸权政治表现出极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利益至上的倾向,世界和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对于战争,人类应有共同伦理底线。美国人不会希望外国军队携千万颗炸弹到其本土来“替天行道”、“维持治安”,而美军的热压弹、集束炸弹、贫铀弹这些瞬间造成大量伤亡或长期污染环境、摧残人体的炸弹,已经造成了其他国家人民的巨大痛苦。美军在伊拉克的狂轰烂炸一定是美国不希望在其本土发生的,是其所“不欲”的。中国式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柔性与中庸原则是美国政府所无法了解和理解的。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的现实,使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将美国新战略的基调定位于“立即消灭敌人”,而没有顾及这样无限制地诉诸强权和武力,将会激起更多的敌人。美国政府认为用武力称霸全球“是通往天堂的道路之一”,但是这一道路是极其狭窄而危险的。

(三)“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式的“非战”观

“武圣”孙子不是一位霸权主义者,而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孙子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非战”是《孙子兵法》的精髓,所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就是说凡用兵之法,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最好的。其具体措施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许多版本一般将这段话解释为,战胜敌人最好的办法是运用谋略,其次的办法是通过外交手段,再次是用军事手段,最差的办法是攻打敌国的城池。过去《孙子兵法》文本中有“霸王之兵”的记载,使人误以为孙子是一位霸权主义者。而根据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真正的原文应是“王霸之兵”,其义应是“王道”。与西方的《战争论》不同,《孙子兵法》通篇贯穿着“非战、和平”的崇高理念,追求和平、谋取发展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伐谋”强调“毁力为下,攻心为上”,它包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运用智谋更加巧妙地调动力量、运用力量和转换力量,最终战胜对手;另一层意思是在战略层面上进行智慧的较量,迫使对方改变战争计划,放弃对抗的企图。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后一层意思是讲“攻心战”。从表面上看,战争是力量之间的对抗,从实质上看,战争是要达成政治目的,最终是为了征服对方的意志,是要攻心的。实现“非攻”而胜,就是要求战略家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以征服对方的意志和迫使对方放弃企图为目的,巧妙地运用力量和各种手段,达到一种“兵不顿而利可全”的战略效果。

近来有学者对“伐交”的准确含义作出新解。但总体而言,这与现代国际法所确立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有相同的内涵。现代国际法允许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主要包括政治解决与司法解决两类。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包括谈判与协商、斡旋与调停、调查与和解。可以认为这与《巴黎非战公约》具有同样的理念,其精神是国际法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以及国际人道主义法所要求与提倡的。

(四)“先礼后兵”、“勿杀无辜”等——对国际法人道主义法思想的表达

战争在传统国际法上是合法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方式,战争并非目的,只是手段而已。即使战争不能避免,仍然要受到习惯法的约束。“先礼后兵”不仅仅是对战争程序的制约,也是对解决纠纷的友善原则,其主旨是让求战方尽最大诚意,做最大努力,通过协商等方法解决矛盾,以利各方利益。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以诉诸于战争手段。

“勿杀无辜”是对战争的限度的制约,体现了国际人道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的实践,表明中华古代的和平与战争思想与当代的国际战争法规则不仅有融通之处,更有对促进当代国际法发展的因素。所以有学者认为,国际法并非西方的专利,中华法系在古代早已形成独特的国际法思想与实践。在世界近代史中,璀璨的中华文明遭到了西方殖民者炮舰的蹂躏,西方文明从此主导世界,西方的价值观也就成了“主流”的价值观。国际法也就成了所谓“西方”的国际法。在西方法律价值观主导的秩序中,其他法系包括中华法系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9 〕

因此,在国际法研究中,我们对英美国际法所表现的尊敬是必要的,但大可不必崇拜到失去自我的状态。而且,建立中国国际法体系的根本之一,在于对中国文化的“清醒”与“自觉”,在于用国际法原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因此,就研究风格而言,国际法理论建设要敢于坚持中国国际法学的独特性,中国的国际法实践离不开本民族的土壤与本民族的实践,所谓“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事实上,我国对法律包括国际法的研究方法与视角不同于英美国家,这就是西方法律强调从个人的角度、个人权益的维护来认识法律包括国际法,如美国国际法学者路易斯·亨金的著作《国际法:政治与价值》就把国家视为“人”,而我国乃至整个东方强调国家、社会,并从国家、社会的角度认识法律与国际法,并在这一基础上设计法律制度。

因此,笔者提出建立中国国际法体系的根本之一,在于对中国文化的“清醒”与“自觉”,建立中国国际法体系的重要途径,在于用国际法原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五、国际法理论的核心是建立对主权的制约机制

(一)在国际关系中主权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正风起云涌,这一浪潮席卷了全球,“地球村”的各色人种需要共同的“游戏”规则。因此,需要重新思考一度曾经绝对化了的主权观。“入世”正在促进我国法律观的变革,其基本走向为:从纯国家意志的法律观到相对国家意志的法律观,从国家主义的法制观到世界主义的法制观,从绝对主权的法律观与相对主权的法律观。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国际法理论之核是什么,这是我们进行国际法理论创新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国际法理论与二十年前的王铁崖所处的时代相比,其实质内容并没有变化,而国际社会已经有了深刻的变化。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没有找到国际法理论之核。

国际法发展的历史实质上就是对主权的制约的历史,如从传统的公海自由到公海上的管辖权,从国家主权的绝对豁免到相对豁免等。笔者认为树立国际法的权威,其要义在于对主权的制约与法律控制,包括主权国家也应承担国际法律责任。所谓有权力必有职责,有主权必有责任。否则,国际法就容易成为形式,甚至是一种“美丽的谎言”。我们不认为“主权是一个神话”、“主权概念是一种错误”,主权是现实的也是必需的,但同样需要根据国际法加以控制。

(二)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权利属性

国际法能够对主权进行制约的原因首先来自于国际法上主权的涵义与特征。关于主权,人们普遍地将其解释为:国家的重要属性,它包括国家在国内的最高权和在国际上的独立权,人们简称为“对内最高、对外独立”。在对内方面,国家享有最高权力,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排他的管辖权,这种权利被称之为统治权。在对外关系上,每个国家都是独立的、平等的,这种权利被称之为独立权。两者密切联系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主权概念,这就是说国家有权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对内对外事务。

从上述概念,不难发现主权这一概念的特征:

1.主权是每一个独立国家所不可少的,丧失主权就丧失国家的独立。

2.国家的最高权力只能局限在国家领土范围之内。在国际关系当中,不可能有任何国家主张它的主权是最高的。如果一国试图对另一国家主张主权,则成为“霸权”。

3.主权对外表现权利,具体为独立权。也就是说,主权在国际法上的含义就是国家独立,这一独立性正是国家与他国平等交往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国家主权一术语的流传很不幸。它根源于错误,一个不幸的错误。〔10 〕这一说法有一定合理性,也能给人一些深刻的思考。但这一结论仍然存在“矫枉过正”的倾向,因为对外的独立权仍是主权的重要的表现形式与存在形式。根据这一形式诞生了国际法上另一个独特的概念:主权性权利。正因为主权在国际法上表现为权利,权利总是与义务相联,与责任相联,就此而言,主权也并不是“绝对的”,所有国家都应同等地受国际法的拘束。事实上,国际法对国家主权设有若干一般的限制。例如外国商船在国家领海内的无害通过权,就是国际法对国家领土主权所设的限制。国家还受到自愿承担的条约义务的特殊限制。所有这些限制都是合法的,并且也无损于国家的主权。至于不平等条约对国家所加的限制则是不合法的,因为它损害国家的主权,当然不受国际法的保障。

当然,建立对主权的制约机制,同时也就意味着建立对国际法的监督与实施机制,这同样是国际法的重要内容,又是现有国际法所缺少的。建立对主权的制约机制,建立对国际法的监督与实施机制,这是国际法由弱变强的诸要素之一。

上一篇:企业招聘面谈记录表格下一篇:如有来生,做一棵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