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随笔散文

2024-04-18

情感的随笔散文(精选7篇)

情感的随笔散文 篇1

一个人静静的回忆起过去,静谧的夜并没有给回忆过多的印记,回想自己这匆匆而过的二十几年,留下的只有眼前的文字和一具畅想记忆的身躯。回想曾经的匆匆,留下的并不是那么多,好像从小的自己都是那么的平淡而不出奇,虽然也曾有过偶尔的出彩也被长长的平淡掩盖而去。坚持了最久的并不是有自己的爱好,确实那日益增长的年龄,从未间断过,能说出得故事也是少的可怜,就是这样一个懦弱的自己陪伴了我那么长的一段时间,我也不知道未来我会走向何方,不清楚自己的使命又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一个懦弱的我继续走在生命旅程中,命运的安排是否再向好的方向行走,一切都是未知。

爱情

对于一个单身的人来说,爱情实在是太遥远,最初的接触也是在电视里看到的,看到的印象是经过种种的困难后的幸福相拥。在上学期间又让自己对爱情拥有了新的对待,学校的爱情并不是电视剧想象中的那么顺理成章,有因为毕业而分道扬镳的,也有新学期开始两人的相视美好,更有分分合合走在坎坷路上的,太多太多的方式,现实上演的永远都不是电视剧中的那么单调而乏味。走入社会后,又看到太多的离婚单身活的自在或被迫的,也看到那些曾经电视剧中上演的经历重重困难而走在一起的幸福爱人,还有一些像自己这般还单身却不知爱情是何滋味的“单身狗”。不知自己将来的爱情会是何种画面,或美好或坎坷离去,但并不重要,因为现在还未曾拥有。

亲情

亲情这词就自己平心而论来说,并没有太多的牵挂,最近几年陆续离开了几个亲人,明白了有些人因为太爱而不在乎,有些人在你身边自己是不会那么在意的,可能只有经历过大难或真正的离开之后才能清楚,那些曾经爱你的人真的离开了,那时你回忆往事才能记得亲人一直陪伴在你身边不曾离去,但也只剩下回忆的种种。看到太多的珍惜眼前人的真理,但说实在话,不是那些对亲人特别依赖的是不会在生活中注意多陪伴家人的意识的,毕竟在潜意识里我们总是认为生活一直都行在今朝,意外是永远都不会考虑在自己亲人身上。

生活

生活就想一台多人演绎的舞台剧,总有人从你生命中走过,也有人从你眼前消失不见。生活总在你失去和得到中伴你走过那些失落和开心时光,留下的是自己那些让你记忆犹新的回忆瞬间。在经历过一些大起大落之后,明白多数人只为做去别人的陪衬,永远只有利益交织和强者为尊的世界中,想要活的自由必须拥有实力改变一定的环境,才能在这随大流的熔炉中站稳自己的那片天。

价值观

以前的自己,只能说太天真,只是按照父母的.安排和希望生活着,去做那些父母们别人们都认为对的事,到现在才深刻到只有拥有了独立思考才算的上一个真正意义人生开启。别人的那些希望和期盼只能是参考,而我们必须结合自身属性才能明白自己的需要和人生的追求。那些太多活在别人评价希望中的,迟早会因随风摇摆而失去动力,活的太没目标,又因为天生的资源困乏是人的眼界和胆量受限,多数人的人生因受限而早早的埋没进了人流之中。成功,只是一种相较而下的弱势对强势的仰视感,努力成了多数人接近成功的座右铭,但我们忘了目标的重要和机遇带来的改变的人生质变。

情感的随笔散文 篇2

随笔在英国经过长达三四百年的流行, 有堪与诗歌争奇斗艳的辉煌成就, 是英国散文最兴盛发达、最引人瞩目的一大品种。朱自清留学期间, 虽然英国随笔已不再是兴盛繁荣期, 但是作为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仍然散发着光彩。因此, 我们不能否认他受英国随笔的影响, 这些我们可以从他的散文理论、创作内容和艺术特征中寻找一些端倪。

一、散文理论

鲁迅先生说过, “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 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这一客观现实, 不仅表现为散文创作的繁荣, 而且给中国现代散文理念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朱先生正是在这个氛围里, 不仅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之作, 而且在现代散文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英国随笔的灵活写法和表现内容的随意, 给“五四”时期的年轻人带来新鲜的气息, 朱自清先生敏锐地借鉴并运用英国随笔这一文学样式来丰富自己的散文, 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1. 重个性, 意在表现自己。

英国随笔艺术的首要特质便是“个性化”。自从蒙田新创随笔体裁, 并自称“我写我自己”以来, 无论是培根式的论说文, 还是兰姆式的絮语文, 英国随笔都是作家个人向公众剖示自我内外面生活、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笔家总是以个人的立场、眼光和兴趣为出发点, 去观察、体验、品评人生世界的五光十色, 把自己的阅历、观感、意想和判断作为题旨, 统率零散琐碎的题材, 从而在每篇作品中留下鲜明的个人印记。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和英国随笔一样非常重个性表现。他在《背影》序中谈到那几年的创作时, 深有感触地说:“当时觉得要怎样写, 便怎样写了。我意在表现自己, 尽了自己的力便行;仁智之见, 是在读者。”[1]此时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退潮时期, 社会的动荡不安几乎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他们的人生追求、生活方式、思想品格乃至审美趣味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以作品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上, 朱先生以散文为载体, 在抒写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愿望与追求方面独树一帜。在他那精粹的艺术品里, 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一颗毫无掩饰地“意在表现自己”的真纯的心在跳动。他时而让我们沉浸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与“荷塘月色”之中, 体味那朦胧、静谧中幽美的诗情画意;时而抒写“背影”之情、“亡妇”之恋、“儿女”之怜及朋友之谊, 向我们袒露一颗最真挚的心。这“意在表现自己”的具体化与情意化, 的确包涵着个人的性格, 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

2. 趣味性。

方重先生曾归纳出英国随笔的艺术特点:“其一, 个人的, 坦白的态度;其二, 闲适的, 恳切的格调;其三, 内容以日常的形态, 意想, 或各自的情感与经历为宜。”[2]这些界定和论述, 代表了我国学者对英国随笔的基本看法。他们注意到随笔艺术除个人性之外, 还有自由性、亲切性、闲适性等特点, 而这些特点代表着英国随笔的趣味性。

朱自清散文同英国随笔一样带有一定的趣味性。我们读朱先生的散文, 就会不知不觉地被其才华所吸引、所感动。从他每一次对自身情感世界和现实环境的探索与表达中, 都不难看出其真实的思想品格和充满活力的审美趣味。的确, 我们从朱自清的作品里, 同样见着一个“活泼的真实的”朱自清, 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的作家。如他在著名的散文篇目《荷塘月色》中, 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荷塘月色”图。他用委婉细腻的笔调勾勒荷塘的环境:幽僻的小路、葱葱郁郁的树木、淡淡的月色、婷婷的荷花、脉脉的流水、斑驳的黑影、稀疏的倩影、和谐的旋律, 这些都是从人的五官感觉和美感体验来把握其外貌、内质及其情态。这一切都说明了朱自清先生观察生活之细, 体验情感之深。

朱先生主张作品有“味”。他说:“味在题材的深处, 须细意寻探, 才可得着;得着了味, 题材的范围与性质都不成问题了。味是什么?粗一点说, 便是生活, 纯化的生活!便是‘自我’!”[3]所以, 在他的笔下, 无论何种体裁、何种文体, 都能转化为优美动人的散文。在抒情、议论、描写人物, 甚至在表现音乐歌声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的审美倾向, 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因而, 他的散文大都能引起读者深深的感悟, 究其原因, 与其散文的自由、亲切与真挚不无关系。

二、内容及艺术特色

英国随笔那种坦白率直、自由洒脱地表达个人的经验感想、思想情绪、生活态度等的写作态度和艺术内容, 不仅从创作原则上启发了朱自清把表现真我作为散文创作的一种自觉追求, 而且从创作内容上启发他扩展个性表现的范围, 多侧面、多层次、多途径地显现个性的复杂统一。

1. 内容的广泛性。

英国随笔大体上可分为抒情性随笔和议论性随笔。前者偏重于记事述感、抒情言志, 追求家常絮语般的率真、亲切, 如哥尔斯密、兰姆的作品, 力求写得轻松活泼、生动感人。后者偏重于载道说理、议论人生, 追求哲理性、逻辑性和论辩性, 如布朗、罗斯金的作品, 就以议论风生、激情充沛而吸引读者。而这大体的两种却把英国的整个社会面貌全带入其中, 从培根随笔文章的题目就可以发现他无所不谈的特点:《论真理》、《关于辞令》、《谈嫉妒》、《谈消费》、《父母儿女》等。

纵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我们也可大致分为这两种类型:议论与抒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海行杂记》等议论性的散文, 《背影》《荷塘月色》、《女人》、《给亡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抒情性散文, 同英国随笔一样呈现出包罗万象、无所不谈的特点。

2. 幽默的叙述格调。

英国随笔特有的文体笔调和浓厚的幽默谐趣, 构成对现代中国散文随笔艺术直接而显著的影响。英国随笔特有的文体笔调, 在这指的是兰姆式的随笔艺术。其显著特征是不拘形式, 家常絮语, 轻松活泼, 亲切自然。我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在英国絮语散文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追求家人絮语般的亲切感人效果和自由自在任心闲话的艺术境界的局面。众多的散文家直接受到英国随笔艺术的影响, 比如周作人、林语堂、徐志摩、丰子恺、钱钟书等。曾留学英国的朱自清当然也不例外。幽默的引入也是英国随笔对我国现代散文艺术影响的结果。“我们的中华民族, 一向就是不懂幽默的民族”, 小品文中的幽默味, 是在三十年代才逐渐浓厚起来的, 这与中国散文受英国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这一幽默品格朱自清在其作品中亦有表现。关于这一点, 杨振声先生曾有一番中肯的评价, 他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一文中说道:“我觉得朱先生的性情造成他散文的风格。你同他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 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并不缺乏风趣。”的确如此, 朱自清的散文把风华与朴素、幽默与忠厚、腴厚与平淡巧妙地交融在了一起。例如在《房东太太》一文中, 作者写到自己在伦敦的房东太太家里曾经住过一个40多岁的英国人, 是个买卖人, 穷到连房租也付不出了, 不但不付钱, 有时连午饭也要叨光。如是者两个月, 太太只得将他赶了出去。作者回国后收到那位房东太太的信, 才知道房东太太的小姐却有点喜欢那个买卖人, 大约还跟他来往着。“太太最提心这件事, 小姐是她的命, 她的命决不可以交在一个‘坏蛋’手里。”———于善意的揶揄中透露着机智与幽默, 同时还不失忠厚之情, 令人读来捧腹不止, 又深为作者对人对事的浓浓爱意而感动不已。

3. 口语化色彩。

在语言上, 英国随笔作家大都主张用活的口语, 形成一种近似谈话的文体, 深入浅出地讲述自己的人生观点和个人遭际, 使读者读来倍感亲切。英国历史上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小报, 它们所刊载的文章多是街头市民的口味, 态度平易亲切, 内容也多偏向于风土人情和人们的普通生活。无独有偶, 这同样也是朱自清所追求的语言风格。

朱自清主张“活的口语”写作, 从而形成作品独特的“谈话风”。正因如此,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读来特别亲切有味, 自自然然。当然, 朱自清使用的口语是在作家选择、提炼之后, 重新组织起来的一种现代口语, 是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谈语风”的艺术语言。既明白如话, 通俗平易, 又形象生动, 优雅隽永, 堪称为一种口语和美文相结合的大雅大俗的文体。例如《伦敦杂记》中《吃的》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吃饭要快, 为的忙, 欧洲人不能像咱们那样慢条斯理儿的, 大家知道。干吗要少呢?为了卫生, 固然不错, 还有别的;女的男的都怕胖。女的怕胖, 胖了难看;男的也爱那股标劲儿, 要像个运动家。”这段话, 每一句都非常简短, 少则三四字, 多也不过十几字, 仔细分析起来, 句子与句子之间, 还有不少对偶的意味, 显得错落有致, 读来更是琅琅上口, 既充分显示了口语的魅力, 又不是完全照搬口语, 不作任何选择, 而是一种经过提炼、加工后的口语。

综上所述, 朱自清散文受英国随笔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并不能把这种影响与关系扩大, 因为朱自清散文所表现的内容、语言、情感等都是中国化的。难能可贵的是朱自清先生把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

摘要:一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曾留学英国, 其散文作品与英国随笔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散文理论及创作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也有许多一致, 因此可断定他的散文受英国随笔的影响。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英国随笔,影响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2]方重.英国诗文研究集.商务印书馆, 1939.

[3]陈孝全.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1.

[4]朱金顺.朱自清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写人散文的情感态度 篇3

再如《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是作者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个学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生,更是一个为国牺牲的爱国青年。至于写到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则体现出人物性格的另一面,本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却惨遭杀害,更能揭露反动当局的凶残。文中写到的人物不止刘和珍一个,但显然是群体中的一个代表。与此相似的篇章还有《为了忘却的纪念》,“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五个青年作家中,着墨较多的是白莽与柔石。比如写柔石,特地说到他的硬与迂,其硬体现于做事的努力,也创作也翻译,迂则是不通世故。后来,“他的迂也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但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两相比照,可见他的厚道,这是硬与迂的结合。这两篇纪念文章,交织着悲愤之情,即缅怀死难者的悲伤以及对反动当局的愤怒,而对学生及后辈,却多有尊敬,还不无自谦。

又如《忆刘半农君》,作者笔下的刘半农,先是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但也有近于草率、失之无谋的地方。此种性格分析,点明了人物的长处及不足。至于与作者的关系,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可以在一起谈闲天。从谈天中,刘半农给人的印象是“浅”。“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用清澈的小溪来比这种浅,可见仍有其好处。至于后来的变化是没能与时俱进,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不再是同道中人了。但即使如此,还点明其为人的忠厚。行文至此,作者便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憎。“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不用说,作者的爱憎是很分明的。还有《范爱农》,写的是同乡及学友。“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就这肖像来看,颇见其愤世嫉俗。留学回国后,又碰面了。“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和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来。”这里讲了别后经历,觉得气闷,仍是那种愤激使然,但与作者的了解却增进了,便一起喝酒聊天。辛亥革命时,有了一些起色,一起在故乡做教员,但也只是一时之事,过后就因失望而颓唐了。此后再难振作,后来便醉酒落水淹死。作者的态度是同情的,但这不只是个人的境遇问题,还对世道多有针砭。

且看《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她生得黄胖而矮,长相不好,更不好的还在于背地里说人长短。“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这些小动作,将其性格活灵活现地形容出来。再就是睡相不好,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大约是偏蛮横一类的。此外其还懂得许多作者所不耐烦的规矩。按理,这样一个保姆是不讨人喜欢的,但有一件事改变了作者的看法,那就是她为作者买来了《山海经》,而这正是作者想看的图画。“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一词,使长妈妈在作者的眼里大为改观,变得高大起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因为书,或者说一种精神上的关爱,使作者消除了内心的反感。结尾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原本是不无揶揄的,却变成一种赞美。

情感人生的散文随笔 篇4

谁都没味道,谁都是凡人,每个生活的点滴都是对我们的磨练,在磨练中不断坚定我们的信念,提升我们的智慧。用心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是一种享受。我们改变不了生活,可以调节自己,每个人生活都是很琐碎,没有谁生下来都优秀,只要我们乐意积攒丰富的经验,何愁快乐不找你呀。

其实我们无论生活在那个角落,都希望自己过得好,更喜欢自己潇洒过日子,轻松自由的活在人生的空间里,不断释放自己的爱好、憧憬的美梦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挖掘自己所有的潜能实现完美生活,创造更辉煌的人生。

命运是自己的选择,你可以高傲,也可以低调,当你运气旺盛的时候,不可狂傲,更不可脚踩那些穷人,当你低运的时候,不可过度巴结有钱人,会遭到他人的鄙视眼光,请你把握好尺度,为自己的人生攒下一笔财富。为自己的历史留下痕迹。自己优秀不优秀,都是我们每个人历史的脚印,请你不要毁灭爱的足迹。让我们在生活的日子狂欢,不要为所谓的烦恼挡住你的视野。擦亮你的眼光,生活会更好,运气会转,阳光会照耀你的.心,也会使你宽阔心怀不断释放,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有些朋友爱好很多,难得有个爱好,请你不要放弃,难得呀,保持并且不断去追,你会在兴趣中更甜蜜,让生活淡化你的寂寞,激情酝酿去掉你的烦恼,有什么可以不幸福呢?

我的爱好很多,喜欢看书,喜欢写文字,更喜欢音乐,书是我的伴侣,文字是我的人生,音乐是我的光芒,交友是我的辉煌。沉默在人生中,昂头看天,依然那么蓝,我依然没变,肚里的杂质多,而坏水也增长,回想过后,依然觉得很风光,尽管没有学业的辉煌,也没有炫耀的事业。依然欣赏自己的破脑袋,还依然为我增加风光,不管有没有人喜欢我的文字,没有关系,我拼命的去追逐我的文字,你知道吗?即使不喜欢也依然很爱,很爱呀,岁月的苍桑,并没有让我放弃文字,而觉得文字依然是是我感情的寄托,让我爱不释手!

对山楂树情感的散文随笔 篇5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一世,多想和你在一卷水墨中安简自持。前世我们许是佛前的一朵并蒂莲,今生修得这样的缘分。剪一段清浅的时光,素笔韵染,在这场倾城的相遇里,时光流离在晨钟暮鼓之外,古旧城墙边,遗失的过往早已化为一盏清清淡淡的白开水,只有你还是我今生最华丽的记忆,我的素笔难以描摹,我的宣纸难以泼墨,我只想和你,在一卷水墨中安简度日,用最初的守候,最纯的念想,最真的情意,来把这俗世烟火静度。深深懂得,今生只要你在,就是最美的时光。你,是流年里的不期而遇;我,是时光里的静默相守。

《诗经》里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个世界待我如此的宽厚,于茫茫人海中遇到一个如此美好的你,这份邂逅,是流年里的不期而遇,是你许我的万丈情深。伸手打捞那些匆匆流逝的年华,每一个与你相伴相守的日子,在荒芜的时间里都会滋长出繁花。相遇在月光下倾城,伴着琉璃月,朦胧如画,缱绻如诗,胜过世间万紫千红。感恩这一份澄澈的邂逅,唯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始终相信,在际遇的城池里,若是有缘,兜兜转转无论有多少次擦肩,或早或晚的都会相遇。缘来,或悲或喜,随它来,该来的你挡不住,缘尽,或好或坏,随它去,你留不住。爱你的,不会走;不爱你的,留不住。无论那些年有多少恩怨,多少爱恨,一切都交给时间吧,光阴会为你诠释一切。缘来缘去,只不过是在花开花谢间逗留,不必去争艳,每朵花都有自己独有的姿态。流年花开,待到容颜老去,我愿你还会把我捧在手心里,我依然是你心头的宝。

爱到浓时是孤独,情到深处是眷恋。陌上红尘,你是我的春暖,我是你的花开,不离不弃,在爱情的光年里,与你相约一场盛世流年,我为你红袖添香,你诺我情深不寿。

屠格涅夫散文诗里的情感超越 篇6

屠格涅夫在晚年写了八十二首散文诗, 简洁凝练, 现实真诚, 记录着他对社会、文坛、人生的种种看法, 他在爱情生活中的欢乐与痛苦, 他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怀念, 以及他心头随时随地浮现的遐想和涌起的波澜。晚年的屠格涅夫沉浸在一种真挚的孩提般的情感中, 达到一种“完全忘却了自己的地步”。他敞开心怀, 把一切和盘托出。

一、自哀:对生命的敬畏

在《老妇人》中, 作者写了自己孤身一人在田野中走着, 遇到一名瞎了的妇人, 妇人追着他, 将他追到坟墓去。作者的内心回响着一个声音:“逃不脱!逃不脱!”这是人所无法逃脱的命运呀!坟墓是死亡的象征, 老妇人是年老的象征。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也许就是作者的一个梦境, 梦是潜意识的反映。一方面说明作者已经意识到了死亡的靠近, 另一方面, 作者在极力的逃避死亡, 甚至对这种“无法逃脱”的命运存在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渺小与无力避免。《世界末日》中, 作者也描写了自己的梦境:俄罗斯某处的农舍里, 海浪淹没、冲散一切。梦中铺天盖地的浪涛伴随着回忆将作者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种恐惧来自记忆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冲突, 因此而造成的落差, 使作者夜不能寐。作者在《明天》也渐渐认识到“明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既是希望, 也是死亡。正因如此, 明天就带有了未知因素, 对未来的不确定, 也使得作者对生命望而生畏。

作者在自哀的同时也有着自嘲精神。在《施舍》一文中, 作者描写了一名昔日强壮又富有而现今羸弱又困窘的老人。老人不愿意乞求别人的施舍, 但在听了“若是世上没有那些向你伸过手的乞丐, 就没有人可以任你去表现善心了, 你就不可能去行善了”的建议后, 认为自己的乞讨是在给他人表现善意的机会, 认为自己的不幸会给他人带来欣慰。以此为前提, 为自己乞讨的这一行为找到了价值所在, 故而可以心安理得的行乞。其实, 将施舍的行为剥开来看, 就好比是在说一个年迈的老人在寻求年轻人的帮助, 也正是这种需求, 可以体现年轻人尊老的美好品德。这则小故事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年老体衰的自嘲。自嘲是建立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的, 作者能够自嘲, 就说明已渐渐从自哀的泥淖中走了出来。

卢那察尔斯基曾尖锐地批评屠格涅夫为“大悲观主义者”。对此, 屠格涅夫坦诚地说:“我的忧郁是真实的, 我确实生活得很艰难, 我的感情悲伤, 而且凄凉。而同时我力求使我的情感焕发起来, 变得美好起来。”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写作始于1877年, 那时的作者正饱受年老与疾病的折磨, 渐渐面对死亡。散文诗中大多数是抒写深度思考人生的, 是诗人被对生命终点的探索带来的揪心痛楚的忠实记录, 是对生存状态冷静凝视带来的理性假定与现实的巨大差距的沉重压力下爆发的急切追问。但诗人思考的结果只是茫然与失落, 只能提出控诉, 追溯原因, 寻求解决方法。

二、悲愤:对贵族假善的控诉

在散文诗《菜汤》 (1) 一文中, 作者用简短凝练的文字揭示了农民悲哀的可怕的力量, 揭穿了老爷们对“小兄弟”表示的感伤主义的怜悯, 廉价的慈善举动。作者是如何淋漓尽致地展现农民悲愤的力量以及老爷们的假善的呢, 我们可以从人的情感道德的角度来阐释。作者悲愤力量在《菜汤》中集中体现, 悲愤也是作者“爱”的力量源泉。

不论你认为人是多么的自私, 然而他的天性里都明显地有着某种天性, 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 使他需要他人的幸福。《菜汤》中的女主人“知道这乡下女人的悲哀后, 在下葬的当天去看望她”。可见, 即使是无情无义压迫农奴的农奴主, 也是有与生俱来的人性的。

由于我们不可能对他人的感受有直接的体验, 所以我们不能对他们的感受有所了解, 但我们对他人的同情可以通过在想象中与受伤害者变换位置来实现, 而在当事人的原始激情与旁观者的同情不一致时, 在这个旁观者看来它必然是不当和不适宜的。 (2) 于是女主人想起来自己曾经丧女的悲痛, 以此为标准和尺度来衡量寡妇的悲痛是否到位, 并得出结论———寡妇没有表现出足够悲痛, “心肠多硬哟”。事实上, 寡妇并非不悲痛;事实上, 女主人并非真正是去同情寡妇的, 或者说, 她的这种同情是极为廉价的。

对于产生各种行为和根本上决定行为善恶的内心情感或情感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 或两种不同的关系来进行考察:产生行为的原因和行为欲产生的效果。 (3)

首先, 从产生行为的的原因, 或者说产生行为的动机。女主人是在知道这乡下女人的悲哀后去看望她的。并且, 女主人有着类似的丧子经历, 与寡妇有着同为母亲的对子女情感的与生俱来的共鸣, 出于作为一个母亲的慈悲, 女主人去看望了与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痛苦的寡妇。这点, 女主人的行为只是出于本能, 无所谓善恶。

其次, 从行为提出的目的, 或者说行为欲产生的效果。我们乐于安慰受折磨的人, 我们从与内心情感上我们完全同情的人的谈话中得到的乐趣, 似乎远远补偿了我们相似的处境时的悲伤、痛楚。相反, 我们还总是会因为不能安慰他而感到不快。而且我们并不会因为免除了这种同情的痛苦而感到高兴, 反而因为我们不能与他分享痛苦而感到受了伤害。另外, 没有什么东西比我们自己心灵中情感的同感更使我们愉快了。女主人通过自己丧女的经历的痛楚来判断寡妇丧失自己独子的应有的痛苦, 在女主人的预期效果中, 这名寡妇应该号啕痛哭, 断水绝食。这样, 女主人便可以以轻微丧子之痛来安慰重度丧子之痛的寡妇, 从而使自己曾经的丧子之痛得到补偿或者是二人的相互同情。以此为内驱力, 女主人去看望了寡妇, 其实是去寻求安慰的, 这是一种极为廉价的同情, 揭露了“老爷们”的虚假。然而女主人没有成功, 故而耸了耸肩便离开了, 这也从侧面写出了寡妇代表的农奴的悲哀的力量。

在女主人“同情”寡妇的同时, 寡妇也在深深地同情着自己的儿子。母亲为儿子的死亡感到悲伤也是人的天性, 但她说出的话却是“我的末日也到了:活活儿的把我的头给砍了”。我们同情死者, 而忽视他们处境中具有现实重要意义的东西, 即等待着他们的可怕的未来。在纪念他们时所给予的一些空洞的敬意, 我们的同情并不能提供任何安慰, 却似乎增加了死者的不幸。而寡妇的这句话不仅仅加重了儿子死亡的不幸, 更点出了自己在经受丧子之后的不幸。

《菜汤》里对寡妇的描写集中在第四、第五和第十节。在第四节中, “农妇站在茅屋当中一张桌子前, 不慌不忙地用右手 (左手垂在一边) 平稳的动作从一只黑黑的小锅的锅底里舀起稀薄的菜汤来, 一勺一勺吞下去。”从寡妇的动作“站”、“垂”、“舀”、“吞”以及修饰这些动作的形容词、副词“不慌不忙”、“平稳”、“一勺一勺”中, 我们不难发现寡妇在强忍自己的悲恸。在第五节中对寡妇的外貌描写以及站立的姿势, 让读者深深地感到了压抑。第十节, 尽管是咆哮似的语言, 寡妇也是轻轻地说出来的, 可见内心的悲哀。寡妇不停地喝着白菜汤, 因为极端贫穷, 再痛苦她也不能把这碗汤糟蹋了, 因为汤里有穷人平常很难吃到的盐。因为极端痛苦, 除了去喝那碗汤, 她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够解除这突来的灾难带给她的伤痛。因为极端无助, 她失去的不仅仅是儿子, 还是她整个的生活依靠和希望。那碗汤里, 包含着她无奈人生的巨大悲苦和在生活逼迫下与众不同的个性。

《两富翁》中的富豪洛希尔德, 《记者》中的喝茶人等小市民、伪善形象, 都是作者讽刺的对象。在人与人的同情之中, 展现的不仅是人性与生俱来的美好, 更多的是现实的残酷与人在不同社会阶层下的天性的泯灭。因为爱着这些处于底层的人们, 所以呐喊, 所以悲愤。

三、释放:在幻想中永恒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接触到死亡, 接触到悲悯是因为热烈地拥抱生命, 有着生命必定战胜死亡的信念。生命不止, 生生不息。海德格尔认为, 死即“向死亡的存在。”或说是“向死而生”。在生理上, 死亡为“亡故”, 而在哲学上, 死则作为此在借以向其死亡存在的存在方式的名称。死比亡故更基本、更原始, 因为只有死着, 才能够亡故。人只要还没有亡故, 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 以贯穿一切“活着”的死亡存在, 先于任何形式的亡故。在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权贵的控诉后, 屠格涅夫理解了生与死, 获得新生, 开始寻求皈依之路。晚年的屠格涅夫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创作上, 都像是迷途的孩子, 对未知存有恐惧, 努力寻求“返乡”之路。“返乡”, 在于以最纯粹、最原始的方式保有着对人类诗意栖居的回归与展望。这蕴含着诗的规定性而诗化了诗的本质, 道出了人类不安的缘由, 在对诗的沉思中给出诗意生存的道路, 故称之为“诗意的诗意”。诗人对自由状态的追求, 不在于从社会等的枷锁中释放出来, 而是在于对生存本源的回归, 在回归之中, 让安静神秘的自然之中蕴藏的超越力量与诗人对接, 构建生存的自由境界。

屠格涅夫借助“爱”来实现“返乡”。他的爱不是抽象空泛的大爱, 而是自身在生命的历程中总结、领悟出来的发自内心的爱。

这种爱首先是对祖国 (俄罗斯) 的热爱。在晚年, 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旅居国外, 这种距离感更加深了对祖国的怀想与眷恋。《乡村》中所描写的六月最后一天的俄罗斯家乡, 那里有着晴空白云, 莺转马鸣, 山谷小家。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好似生活在桃源之中, 日子静谧的流淌。《俄语》中:“在充满怀虑的日子里, 在痛苦地思念着我的祖国命运的日子里, ———给我支撑和依靠的只有你啊, 伟大的、雄壮的、真诚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若是没有你———想起家乡发生的一切, 怎能不陷于绝望呢?然而不可能相信, 这样的语言不是上天赐予一个伟大的民族的!” (4) 这段话更是直抒胸臆, 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呼喊了出来。诗人心目中的祖国是包含了广大大地上的劳动者、弱者、不幸者与祖国一起欢乐或者一起受难的人们, 他们也是诗人心目中祖国的象征, 也是诗人思恋、悲悯的对象, 他们的不幸在作者那里形成了共鸣, 作者为他们鸣不平, 因悲愤而产生力量。

其次是爱情。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美好的感情。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抒写了对爱情的追求、感叹、赞美、回忆和思念, 如《爱情》 (5) 中:“人人都说:爱情是一种最崇高、最非凡的感情。一个陌生的我, 深深地进入了你的我之中:你扩展了———于是你毁灭了;这时你在肉体上远逸了, 你的我消亡了。然而有血有肉的人甚至对这样的死也愤愤不平。只有那些不死的神灵才会复活。”《通向爱情的道路》 (6) :“一切感情都可能导致爱, 导致激情, 一切!憎恨、怜惜、冷漠、景仰、友谊、畏惧———甚至是轻蔑。是的, 一切感情……只开除一种:感激。感激———这是债务, 每个人都可能摊出一大推自己的债务来……但爱情———不是金钱。”

诗人的“返乡”, 诗人的这种“向死而生”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有了“爱”作为支撑的屠格涅夫, 找到了精神武器, 试图与死亡抗争。然而这种“爱”是回忆往昔中的“爱”, 这就让诗人的反抗带有空想、理想性质。诗人既处于失望、分裂、挣扎之中, 又处在永恒的希望、憧憬、追求之中。在希望与失望的交替中, 延缓命运的到来。死亡氛围的浓重, 加剧了生命力的酿造。诗人在爱的情感中怀想, 在怀想后幻灭, 在幻灭后超脱永生。在一片蔚蓝的国度, 幸福、光明、年轻、生命、和谐、美, 一切归为一, 是永不凋萎的天堂, 是超越死亡的象征世界, 是诗人最后的皈依。

参考文献

①智量, 译.屠格涅夫散文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②[英]亚当.斯密, 著.余涌, 译.道德与情操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883年版第一章第一节论同情.

③同上, 第一章第三节.论根据他人的情感是否与我们的情感相一致来判断它们是否合宜的方式.

④智量, 译.屠格涅夫散文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⑤同上.

高原随笔(散文诗组章) 篇7

身处高原,美丽止息于云霞。雾气,鼻息,一起贴近干裂的皮肤。听一根小草低吟,成一片辽阔的草场。

想象,长出翅膀——

牛羊奔出棚栏,啃食浅草,啃食谦卑的过往。牧放的心灵,顿悟荏苒。

一声牧笛,穿透山的胸膛,山巅上自由,洒脱,挥洒温暖的心情。云天上行走,脚步踏破沉寂。木棉树丛里飘出的蝉音,填满阿爸阿妈脸上的沟壑。

此刻,时光慢慢,慢慢的,伸出旷远。捕捉一片洁净,折叠流淌的阳光,对折空白。

一句短语,一组动词,无论如何,怎么也书写不出高天之高远,大地之壮阔。

我做一只鹰,如何?折断翅膀也要飞过悬崖。

折叠时光

必须以一种仰视的姿态,才能识别高山掩藏的密码。必须以一种清闲的心情,才能在白云幻化的词语深处,找到几枚动词,描摹出山凹处一草一木的蓬蓬勃勃。

真的,如果深陷的孤独,不能与那些云彩、羊群融入在一起,多少文人墨客又怎会钟情高原?

高山仰止。一根小草扬起的头颅,便是一个新的高度。对决苍鹰擦过的山峰,对决珠峰隆起的海拔。对决那些食古不化的冰川,足以信赖村庄、河流、土地、牛羊,都变成旋转的佛陀。

而眼角擦拭的,一定是神龛上的尘埃,与过往的云烟。失落,和因失落带来的痛苦和彷徨,一定在这样的擦拭中如肉体碎屑,散落在谷底,不再轮回。

苍鹰受伤的翅羽,风雨中修复,雷电中坚韧。一个漂亮的翻身,便带动身后的云彩装帧沉寂的门楣。

锅台前,阿妈的眸子闪烁的火星,与门槛上吐冒的烟圈,擦亮天宇。他们双手捧出的光影,把打谷机的铿锵,渗透到黄昏,抑或拂晓的角落。

晒谷场上,麻雀,土鸡,孩童,翻唱着时光。

这时,如果泼洒笔墨,一定会扰这一方宁静。如果挥毫作赋,一定会惊扰那些雀鸟的安闲。

我做一片白云,如何?一片全身裹满紫外线的云团。

倒叙阳光

俯下的身躯,比云还轻,比纸还薄。一根草,两个剖面彰显的,无不是坚韧与柔弱。分行,或不分行的草叶,锤炼时光,勾兑草色。

怅然的日子,葱绿里恬静起来。提着倦怠的心灵,倒叙阳光。倒叙牛羊的蹄声,深入到岁月的内核。

不可或缺。亲近的土地,狂奔的牛羊,佩戴尊敬和景仰。感怀掌心的纹脉。放下思虑,放下后怕,放下包谷烧酒点燃的争辩,与喋喋不休的叨念。

渗出的草汁,与五加皮,或者黄芪,一起治愈白昼的孤独,黑夜的惶惑。

我做一根草,如何?一根携带参天梦想的小草。

上一篇:校级优秀毕业生申请书参考下一篇:母爱没有盗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