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集团经管系统重组的实践与思考

2024-05-01

文新集团经管系统重组的实践与思考(精选3篇)

文新集团经管系统重组的实践与思考 篇1

基本理念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的经营思路,构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之上:

报业集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集团,报纸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它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两重性,既有精神产品的属性,又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因此报业经营也应有它的特色和特点。

报业作为一门产业,本身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观念、新思路,而通过报业集团的形式来发展报业,应当顺应国际报业发展的潮流,做法上逐步同国际接轨。

报业经营,它的依托点在于报纸。一业为主,多元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媒体的特殊效应。因此发展报业经济,必须坚持“以报为主,发展同报业相关的产业,走实业化经营的道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报业经济,应扬长避短,注重优势发挥,确立“主营产品和主营收入”的观念。从报业发展的走势看,虽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向,但都没有影响和改变它的主营构架。它的主营产品仍然是报纸,而主营收入仍然是广告。报纸的卖点决定广告的亮点,报纸的覆盖面和其穿透力主导着广告的吸引力。办好报纸,吸附广告仍是报业集团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这一点不能动摇报业集团的组建,形式上是行政手段,实际上是有组织的市场化的运作行为。它的运行初期,仍应坚持“以资产为纽带,以控股为手段,以效益为目的”的运作,逐步达到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分工,集约化效益。

市场化运作就是不搞集团内自我封闭,要拆围墙,按市场经济规则,开展跨行业、跨地区的竞争和联合。如建立同邮局的“合作发行”。

社会化分工就是不搞集团的小而全,不包揽,不统死,扬长避短,把长项留给自己,把短项推向社会。如集团内的“财务结算中心”委托银行设计,物业管理引进专业宾馆管理力量。集约化效益就是不搞集团内的分割,强化规模优势和效益,凸显互补功能,以求整体效应。如两报的广告板块组合,发行的套报组合优惠订阅等,一句话,集约化的结果不是1+1=2,而是要求1+1>2。

组建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不能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老路,不能吃大锅饭。要强化集团控制力但不统死,走集约化道路但不增加层面,真正做到“集团统一经营,严格成本核算,管理讲效率,经营讲效益”。做到管理一体化,核算细胞化,经营市场化,产品多元化,报业实业化。基本做法和效应集团总经理及其经营部门是社长领导下的工作机构和经营机构,工作面广量大,职责繁重。集团经营系统的机构设置和功能设定都要坚持以集团为大局,以经营为舞台,以管理为手段,既强调机制活力,又强调组织控制力。

集团经营管理系统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在社长授权范围内处理经营工作,内部实行助理分工协助,处理经营管理的日常事务。既有一级对一级负责,又有集体议事的规则。中心或公司层面之上由集团总经理负责,通过经营管理办公室实施统一管理和协调。

集团经营系统设置了发行中心、广告中心、印务中心、财务中心、物资供应中心、两家物业管理公司、实业公司和总经理办公室等。

底,文新集团完成了两报有关部门并轨组建工作, 正式挂牌进入运行。经重组运作,在坚持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的原则下,坚持人员重组1+1<2,重组效益1+1>2。19利润总额达4.5亿元;广告到款数达8.4亿元;在年报纸价格提高30%的基础上,文汇报发行数为40.7万份,新民晚报发行数为140.8万份,为实现集团“出形象、出效益”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基础。

1999年集团经营系统机构全面重组,将两报经营部门合二为一,平稳地渡过了磨合期,严谨妥善地安置80名转岗人员;上半年即达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下半年按集团要求增加了经济考核指标,千方百计,再创新高;加大清理整顿力度,对原两报众多的经济实体进行关停并转的整顿,重组了14家经营实体,关闭了11家经营不良的公司;严格经营管理制度,在增收节支上,取得了5000万元的经济效益;积极拓展报业经营,培育经济新增长点,1999年已筹建的新世纪广告交易中心年初将可正式开张,网络商务公司、上海星期三报也可在20第二季度正式运转;社会职能加大,1999年集团经营系统参与了’99“财富”论坛、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五台优秀剧目进京演出等三项市里交办的重大社会活动,在实际操作中成功地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共筹措资金多万元,达到了“出形象、出效益”的综合效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上级领导的肯定。

文新集团经管系统重组的实践与思考 篇2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理论解读,实践思考

历经10余年的课程改革后, 从2010年起, 国家教育部在全国范围组织专家、教师, 本着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建设性修订完善的原则, 对18个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认真修订、充实和完善, 并于2011年正式发布各学科新修订的课程标准。那如何来解读新课标呢?下面我将从四方面来对新课标进行介绍与解读。

一.新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与重点

新课标实验稿出台后, 绝大多数人都不否认改革的必要, 但要真正推进新课程, 又非常艰难。家长担心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种担忧几乎成为集体无意识了。一方面是对时下应试教育强烈不满, 另一方面又都不敢轻易放弃应试教育。道理上赞同新课程, 实际上却又紧张、担心, 结果就形成巨大的社会障碍力。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也还有另一种趋向, 就是把新课标片面理解为颠覆性的, 不顾实际条件, 一味追求课改的形式。强调语文课的人文性, 就不敢再提工具性, 两者被生硬地割裂开来, 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 掏空了语文;强调学生为主体, 就死板规定教师不能多讲, 课堂教学追求无边的讨论。

所以, 本次基本修订原则就是坚持改革方向, 正视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增加新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

此次修改达200多处, 改动最多的是语言的表述, 努力使意思更加准确明晰, 尽量避免误解。修订力图使课程目标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 进一步突出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 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如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 增加了关于“语文素养”的描述, 强调“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内容。各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的梯度和层次更加清楚, 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也更具体。并修订中突出了几个重点:一是, 听说读写中格外突出“读”, 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二是适当降低难度, 特别是小学, 有的教学目标不再提达成度的要求, 而着眼于鼓励学生学习。三是将原来的附录《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内容扩充, 增加了关于汉字、拼音、阅读、写作、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四是强化写字教育, 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这对电脑化带来写字能力普遍下降的状况是有针对性的。五是明确要求防止和改正新课程实施后出现的偏差, 如提出阅读教学中应当防止“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以及“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等等。

二.新课标修订稿与实验稿对比解读

1、关于前言, 有三个增加的观点。

一是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 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二是坚持以人为本, 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三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关于课程基本理念, 突出新的学习方式。

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 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 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 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 这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3、关于课程设计思路, 更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语文学习过程。

4、关于初中阶段目标, 突出在实践中学习阅读与写作。

阅读:增加“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扩大阅读范围;” (去掉“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增加“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 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获取主要信息。”; (去掉诵读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情趣”) 。增加“随文学习”基本语法及文学常识;明确“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段) 。”

写作上:增加“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表达力求有新意。”;去掉“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去掉“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三.新课标修订的理念亮点

新课标修改后在多方面呈现亮点,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适当减负。课标修改组组长温儒敏先生认为, 这个减负不完全是学习负担的减少, 更是追求学习效率的提高, 以及激发兴趣, 教学生学会学习。比如小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 过去一二年级就要求会认1600-1800个字, 会写800-1000个字。现在减少识字量, 改为认识1600个字, 其中会写800个字。提倡“多认少写”, 希望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做法, 不再要求“四会”。

二是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的学习。针对目前电脑普及之后, 写字能力普遍下降的现象, 这次修订特别加强了写字教学的分量,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相关规定, 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明确写上“在小学每天语文课都要求安排随堂练习, 天天练字”。

三是阅读教学尝试新的理念。新课标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 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 老师应加强指导, 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新课标提倡尽可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 那肯定会加倍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起读书的习惯。现在的应试教育是扼杀兴趣的, 学生除了课本和教辅, 再没有兴趣读书, 这是可悲的。语文课改一定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视并能多少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

四是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温儒敏先生认为, 目前有不少学校搞“提前量”, 小学一二年级就布置写作文, 是不合适的。课标修订一二年级定位为“写话”, 三年级开始是“习作”, 初中才是“作文”。

另外, 新课标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现在作文教学那种完全面向考试, 只教套题作文、馅饼作文、宿构作文的做法, 不但助长假大空的文风, 助长文艺腔, 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也是有很强的负面作用的。他认为, 这次课标修订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写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教学中应重新强调语言运用的评价, 对有新意的表达多加鼓励, 但不要过分追求“文笔”。“文笔”不是写作教学的第一要义。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培养表达能力, 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 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 这是最主要的。

四.新课标修订的实践思考

1、负担减轻, 如何更有效

比如识字写字教学, 在减少数量上的要求后, 如何做到高效教学?

首先要拓宽识字写字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从本质上来看汉字作为象形文字之一, 其音、形、义、写都有特殊的要求, 在识字写字数量减少后, 就为教师在音、形、义、写等方面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更丰富的教学探索与落实的可能, 如果能真正将汉字的识字写字教好,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辩证地看待识字写字教学的容量。虽然新课标修改中对识字与写字要求的数量上有减少, 但对不同区域、不同家庭与社会背景的学生要辩证看待。由于社会发展进步, 各种媒体信息的影响, 许多基础较好的学生需要更大容量的识字与写字教学, 而不仅是新课标中规定的数量。而较偏远地区的学生由于接受相关信息较少, 识字与写字量就要以新课标的基本数为教学依据, 从音形义写等方面进行扎实的教学, 让学生扎实掌握最基本汉字的音形义写, 为以后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 对新课标修改稿, 我们要理性看待其中某些项目内容减少, 数量上的改变只是表象, 究其本质是教学是否更扎实更有效。

2、积累增加, 素养如何提高

对比旧课标, 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 而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则有136篇。其中, 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则增加了14篇。

背诵篇目数量增加, 可能会导致新的“死记硬背”, 增加负担, 其实, 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背诵经典篇目”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 以“背”促“悟”促“赏”才是真正的目标。学生通过背诵, 可以更好地领悟经典作品的精华, 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这个角度讲, 我们应该提倡背诵更多的经典作品, 老一辈语文功底好的人很多都是背出来的。

首先, 是关于兴趣的培养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 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重要性我们大多也都懂, 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广泛”的要求, 何谓“广泛的阅读兴趣”?我们认为, 在书的类别方面的广, 不仅要培养孩子读文学书籍的兴趣, 也要培养孩子读历史地理方面的兴趣, 还要培养孩子读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兴趣。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我们大多重视孩子读趣味性较强的文学历史方面书籍, 忽视科技与地理等方面的书。另外, 不仅培养孩子阅读纸质书的兴趣, 也要培养孩子阅读电子书的兴趣。不仅培养孩子读好有“字”之书的兴趣, 也要培养孩子读大自然“无字之书”的兴趣。

第二, 关于扩大阅读面的问题。正如鲁迅所说, 只读一个人的著作是不好的, 正如蜜蜂酿蜜……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读书要努力做到广一点, 再广一点。鲁迅的书要读, 周作人、郭沫若的书也要读, 近代的要读, 古代的也要读, 中国的要读, 外国的也要读, 散文要读, 诗歌要读, 小说也应该读, 由于受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 我们对西方经典作品推介太少, 造成了我们那代人阅读的残缺, 这种残缺不能再留给孩子。

第三, 读书时间保证的问题。也就是新课标所说的“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语文是读出来的, 不是做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语文也陷入题海战术之中, 诸如机械地抄写生字词甚至课文, 大量的各类诸如造句、题型转换、按照课文内容填空等练习, 不仅掠夺了孩子大量的读书时间, 而且扼杀了孩子读书的兴趣。

第四, 怎样读书的问题。“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笔者以为, “好读书”固然有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问题, 还有学生读一本书之前心里调试的问题, 使学生能带着期待的心情去读一本书。读好书, 也就是我们时下所倡导的经典阅读, 高品位的阅读。这是老师推荐给孩子读什么书, 应该非常慎重的问题。一是应该无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应俱佳的书, 如《红楼梦》《安徒生童话》、《草房子》等, 二是要适合孩子心智的阅读。如果强迫小学生读原本的《红楼梦》、《史记》, 恐怕就会拔苗助长了, 而让孩子读点《史记小故事》效果应该不错。而“读整本的书”, 也是我们指导学生读书所经常忽视的, 读整本的书, 能使孩子全面、正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和情感, 培养孩子整体意识, 还能培养孩子做事善始善终的良好习惯。笔者以为, 尤其在小学的高年级和初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读完整的长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书”的兴趣和习惯, 这对孩子坚强的毅力、宏阔的视野、整体框架的构建等优秀品质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一个能耐住性子读完《史记》、《红楼梦》、《堂吉诃德》、《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等“大书”的人, 也一定是一个能做成大事的人。

3、深入阅读, 突出语文特色。

语文教学的主要媒介是语言文字, 学生学语文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文本的深入阅读才能实现。新课标修改稿在关注深度阅读上有新的要求, 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

首先是阅读教学要求更细致。在继续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同时, 要特别注重引导阅读,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理解、感觉、体验、察悟, 包括语感, 主要靠大量阅读中去“涵泳”, 逐步习得。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 没有个性化的阅读, 而教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 不见得好, 还可能破坏那种“涵泳”的感觉。

其次是阅读的评价更具体。新课标修改稿中, 对诵读、默读、精读、略读、文学作品、课外阅读等阅读教学分类的评价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特别是精读评价, 提出了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 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并对不同阶段的精读层次提出了具体要求。还有文学作品阅读评价, 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 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都非常具体, 更有利于教学。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 也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融入社会的最重要的能力, 新课标修改稿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具体更高的要求, 也非常有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文新集团经管系统重组的实践与思考 篇3

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教育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本文在介绍高职经济管理类教材建设现状和职业标准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教材建设实践,提出了经济管理类专业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教材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高职经济管理职业标准教材建设

1 高职经济管理类教材建设现状

高质量的教材为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高职高专教材作为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教育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而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学生培养与未来职业岗位零对接的的重要支撑,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步骤。

目前,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种类虽多但同质化严重,特色不鲜明;教材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联系不够紧密;企业人员挂名但未能实际参加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受编者局限,教材总体质量不高等。因此,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务必切实做好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教材开发、管理与使用。

2 职业标准的内涵

截至2013年11月,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共颁布了1071个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标准主要包括:职业基本概况、劳动者应具备的操作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求等。根据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一般3~5年修订一次。

职业标准的特点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国家职业标准为用人单位人才招聘提供了参考,为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成长的通道。 高职教育解决课程教学与生产脱节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实现教学内容与相应职业标准的对接。

3 经济管理类专业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教材建设实践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投资与理财、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分别探索与实践了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教材建设,建成《金融基础与实务》《现代物流管理实务》《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网络编辑实务》和《会计综合训练》等专业课教材。

3.1 教材建设实施步骤

3.1.1 深入调研金融机构理财服务部门、物流公司及企业物流管理部门、轻工类生产型企业生产运作和质量控制部门、电子商务公司和中小型企业财务部门相关经济管理类岗位所需技能和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建设现状,找出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专业课教材建设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形成调研报告。

3.1.2 根据上述各部门经济管理相关岗位所需技能和助理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助理生产运作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会计从业资格国家职业标准整合经济管理类专业专业课教学内容,并对各课程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模块化划分。

3.1.3 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分别研究投资与理财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教材建设方案。

3.1.4 将建设方案应用于实践,主编出版《金融基础与实务》《现代物流管理实务》《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网络编辑实务》和《会计综合训练》五本专业课教材。

3.2 教材特点

教材编写中,作者力求使其适应高职教育高技能、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现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与同类教材相比,这几本教材的以下特点将能更好的满足教学:

3.2.1 实现与各专业的职业标准对接

《金融基础与实务》《现代物流管理实务》《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网络编辑实务》和《会计综合训练》分别紧贴理财规划师职业标准、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助理网络编辑师职业标准和会计从业人员资格标准要求,打破传统的教材编排模式,以项目为导向,将专业知识进行整合。

3.2.2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难度适中,重视对学生能力、技能的培养

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够用为原则,增加有助于学生应用和实践技能培养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2.3 校企合作开发

教材实现校企共建,四本教材在建设过程中分别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城区支公司,天津奥申物流公司,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天津修源皮具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教师在参加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参与教材的编写或审稿工作,融入了相关行业企业的实践经验。

4 经济管理类专业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教材建设思考

4.1 以培养目标为核心,充分调研,使教材建设满足社会需求

教材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开展工作,只有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理顺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进而才能确定教材编写内容的范畴。经济管理类教材建设必须要对相关职业岗位现状和社会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广泛掌握企业、学生、教师、使用院校、学习爱好者和出版单位等多方需求,认真学习和研究相关岗位职业标准,面向特定区域、特定职业需求来进行。

4.2 在校企深度融合、共同育人中建设教材

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共同育人,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才能使高职教材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原因有三:一是校企深度融合、共同育人有利于职业教育专业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的整体目标并确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二是校企深度融合有利于在人才培养中集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校内专职教师和掌握实践技能的校外兼职教师,发挥专兼职教师的优势互补作用;三是有利于将企业课程资源合理地引入并整合到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中。

4.3 加大项目化、模块化教材建设力度

高职学生具有基础薄弱、理论学习能力较差、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特点,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突破以往的框架,探索高职学生易于接受的编写新模式,以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思想。应当引导高职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相应的理论知识,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载体,引入“项目式”教材编写模式,加大项目化、模块化教材建设力度。这样的教材打破了以往系统的理论知识,表现形式更为新颖,能够体现“注重实践、够用为度”的原则,能够分散难点,使理论学习的难度降低,趣味增强,易于学生接受。

4.4 丰富资源,建设立体化教材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高职院校的教学组织模式已逐步向立体化方向发展,课堂学习已不再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唯一方式,而是延伸至实验实训室、用人单位等实践场所,甚至延伸至课下。为适应这种变化,教材建设要在主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基础上,建设配套的网络课件、电子教案、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课业展示等网络平台立体化资源。立体化教材能够整合与合理运用各种优秀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多样,弥补了以住教材形式单一的不足,增强了教材的适用性、针对性和自控性,为学习、企业员工、社会人员等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更好地满足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4.5 及时进行教材更新、再版、升级、修正

高职教材建设要保持动态发展,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要求、新工艺、新规范的要求。为此,高职教材建设应强化研究工作,及时进行教材更新、再版、升级、修正,保证课程和教材的建设能够伴随和引领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百鸣,杨桦,刘新国.工作过程导向高职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北方经贸,2010(01).

[2]边昊.校企合作下的课程、教材开发与改革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9).

[3]周玉泉.对高职教育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1(11).

[4]周波.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途径与措施[J].中国编辑,2010(4).

基金项目:

2012年度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津高职研究会函【2013】1号)《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Ⅶ341。

作者简介:

上一篇: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下一篇: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