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小企业贷款的调查与思考

2024-05-02

农村信用社小企业贷款的调查与思考(共8篇)

农村信用社小企业贷款的调查与思考 篇1

一、农村信用社小企业贷款的基本情况

(一)全市小企业概况。我市现有小企业__户,[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

站在手,写作无忧!]从业人数约为__万人。规模在__万元以下的企业有__户,占小企业总数的__%;非公有制占主体,股份合作企业__户,私营企业__户;集中于第三产业,有3003户,占小企业总户数的62.6。小企业已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是对税收、地方经济发展还是劳动就业都产生了积极重要作用。然而,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资金制约由来已久,资金的外向依赖程度很大。调查发现,无论是成长期还是成熟期企业,参与其运营周转的外来资金约占资产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目前全市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有两条:一是包括企业内部集资在内的社会民间融资;二是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借款,其中贷款约占融资成份80%以上。

(二)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展小企业贷款工作。中国银监会《银行业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和安徽银监局《安徽省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意见》、《办法》)下发后,全市各农村信用联社贯彻文件精神,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开展小企业贷款工作。截至2006年9月,全市农村信用社发放小企业贷款1069户、9887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7户、16164万元。贷款既促进了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各信用社的效益。

(三)小企业贷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满足率低。据调查,至少有30%的企业因达不到准入条件而难以获得信用社的支持,而得到支持的企业并非完全能足额得到满足,受种种因素制约,资金满足率平均在60—70%。二是品种单一。《意见》明确了贷款泛指各类贷款、贸易融资、贴现、保理、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表内外授信和融资业务,而我辖农村信用社对小企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贷款上,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几乎停滞,至于贸易融资、保理等其他业务则从未涉及。而目前所发放的贷款中主要以担保贷款为主,兼之有少量的金额较低的信用贷款。三是各县区信用联社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不均衡,个别联社小企业贷款工作重在面上,开展的深度不够。

二、制约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成因分析

(一)客观因素。小企业管理粗放,财务不规范,经营规模小,竞争力弱,难以达到银行规定的准入门槛。我市小企业多在乡镇偏远农村地区,资产评估值低,有些企业土地、房产证照不全,因受区位劣势和资产质量、资产交易等条件的制约,不仅不能及时变现,也无法按照有关金融规章的要求实行抵押登记,难以满足信用社担保条件。农村信用社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比较落后,金融服务功能与服务品种不尽完备,制约了信贷业务扩张能力。

(二)主观因素。农村信用社一些管理人员和信贷人员主观上认为小企业贷款风险大,收益小,金额低,笔数多,管理难度大,投放大中型企业易管理、收效明显,有追捧大企业思想情结,对开展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另外,在信贷新产品开发上缺乏应有的积极性,认为新产品开发耗时费力,不出风险便罢,一旦形成风险,责任难免。

(三)历史因素。我市的数千户小企业(其中不少已关停倒闭)原有贷款合计金额大、质量低。统计数字表明,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小企业存量贷款中不良率高达42.3。曾经有过发放乡镇企业贷款的沉痛教训,且沉淀的贷款至今仍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的沉重负担,制约了农村信用社小企业信贷投放业务的开展。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素质与开展小企业贷款的要求不相匹配。

(四)社会因素。一是无论工商、税务、统计部门还是金融部门,都不能掌握某个企业资信及经营等全面情况,难以对其作出综合性的信用评价。二是担保机构数量少,资金规模较小,担保能力有限,担保业务期限短(一般在1年以内),风险防范方式比较落后,在提供担保的同时,又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反担保。全市仅有五家政府出资的担保中介,市以及四县各有一家,且和县担保公司运营出现问题,业务停滞已近两年。三是小企业在办理抵押贷款的规费缴纳方面负担重,企业要获得100万元信贷支持,抵押物的评估和登记费用约在1万元左右,且登记期限一般也是一年,对于长期周转使用信贷资金的企业来说,财务负担较重。此外,在贷款呆帐核销方面,税务部门的审核缺乏灵活性,贷款呆账核销比较困难。四是乡镇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不够,在业已沉淀的不良贷款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为90年代前后期基层政府干预形成,直至如今,协助清偿力度不够。五是目前仍有部分小企业借改制之机恶意逃废债务,农信社胜诉案件执行难,社会信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农村信用社小企业贷款的调查与思考 篇2

一、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的现状

闽清县位于福建省东部, 是福建省省会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总面积1503平方公里, 下辖16个乡镇, 285个行政村, 总人口30万, 农业人口24万左右, 约占总人口的80%, 2008年末辖区内农户总数为64525户,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县。闽清县农村信用联社系一级法人的金融机构, 现有16个信用社, 5个分社, 21个营业网点, 员工220多名。

(一) 2001年以来闽清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的总体发展情况分析

由表1中可以看出, 2001年以来闽清县农村信用联社各项贷款业务稳步发展, 其中农户小额贷款余额由2001年底的8005万元增加到2008年底的30704万元, 增长了3.8倍。农户小额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基本在45-51%左右波动。从不良贷款率来看, 农户小额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最高的为2003年的13.99%, 最低的为2001年8.23%, 平均为11.06%, 比各项贷款不良贷款率低7.63个百分点。

(二) 2001年以来闽清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分类情况分析

2001年以来, 闽清县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各类小额贷款的发展情况如下 (如表2) 。

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闽清县农村信用社从2001年开始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贷款余额和占比逐年增加, 由2001年末的55万元和0.662%增加到2008年末的2081万元和6.778%。

2、农户联保贷款。

2001年以来, 农户联保贷款余额和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由2001年末的781万元和9.76%, 下降到2008年末的209万元和0.68%, 这主要是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不断增加形成的替代效应以及此类贷款的不良率逐年上升而减少投放造成的。

3、公司+农户贷款。

这是2006年以来创新的一种农户小额贷款产品。2008年末余额86万元, 2005年以前没有此类贷款, 不良率为0。该类贷款从无到有, 呈逐年增长趋势。

4、抵押类农户贷款。

这是农村信用社开展的一种传统的农户小额贷款种类, 一直是农户小额贷款的主要产品, 贷款余额占比基本在90-95%之间, 由于是传统的成熟产品, 不良率比较稳定, 基本在8-13%之间。贷款余额由2001年末的7171万元增加到2008年末的28328万元, 增长近4倍。

农户小额贷款主要投向以农、林、牧、副、渔业及服务业为主, 贷款期限以1年内短期贷款为主, 少量3年以内中长期贷款。

二、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产品的创新做法

近年来, 闽清县农村信用社在农户小额贷款产品及管理上积极进行创新, 试图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来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以提高农户小额贷款的效率和效益, 推动农户小额贷款的持续发展。

(一) 积极开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营销模式创新

主要做法是农村信用社与辖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 以“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农户”的营销方式, 通过公司创建种养殖基地, 为农户提供生产平台, 农户向农村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 公司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 贷款由农户使用和偿还, 公司与农户双方签订产销协议, 明确产品销路由公司负责, 产品由公司统一收购, 并制定最低保护价格, 从而使农户还贷资金来源更有保障和稳定。

(二) 担保方式和审批程序创新

增加了“农户一对一保证”和“农户小额基金联保”等方式;抵押担保方式主要以房产、林权、土地使用权、船舶、机械设备等多种抵押物为主, 同时根据农户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 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 逐步放宽抵押担保条件, 不断推出适合当地特点的抵押担保方式。简化抵押担保小额贷款评估审批程序。

金额单位:万元

注:不良贷款为四级分类

金额单位:万元

注:不良贷款为四级分类

(三) 积极进行“信用村”创建

2007年末, 闽清县在建“信用村”59个, 其中已挂牌“信用村”13个。“信用村”农户总数12859户, 有贷款需求农户4499户, 建立农户经济档案7391户, 已评定信用等级农户1595户, 已获贷款农户1723户, 其中已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942户, 小信贷款余额861.53万元。

(四) 创新信贷管理手段, 形成适合农户特点的风险控制机制

小额贷款偿还率低是制约小额贷款盈利能力的首要因素。闽清县农村信用社积极创新适合小额贷款特点的风险管理手段, 减少信用社和借款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由此降低信贷风险。信用社发挥基层网点多, 信贷人员情况熟、信息来源广等便利条件, 充分了解贷款农户的实际情况。坚持贷前认真考察借款人还款能力, 深入分析评价贷款风险;贷中严格执行贷审会集体研究制度和信贷员、基层社主任双签审批制度;贷后加强跟踪调查, 信贷员定期深入管辖村镇, 及时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生产经营情况, 严格监督贷款实际用途, 防止“垒大户”造成的信贷风险。

三、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户小额贷款还是以抵押类农户贷款为主, 农户信用贷款比例过低

从调查的情况看, 尽管农户小额贷款的占比较高, 农户信用贷款比例也逐年提高, 但是90%多都是抵押类农户贷款。这主要是因为农户信用贷款的门槛偏高、限制过多, 无法满足农户特别是相对贫困的那部分农户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

(二) 额度和期限不尽合理,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

农业生产一般周期较长, 特别是养殖业和果树等特种经济作物的种植, 其生产周期往往超过一年, 而农户小额贷款的贷款期限一般都是一年, 与农业生产周期不相适应。另外, 农户小额贷款额度偏小, 不能满足农户生产经营需求, 也限制了农户小额贷款有效性的充分发挥。

(三) 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大, 政策支持不到位

农业靠天吃饭, 贷款存在风险是自然的, 小额农贷也不例外。目前, 农户发展农产品生产受到市场、自然环境、科学技术以及各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一旦某种因素突发, 就极易使经营农户损失惨重, 同时造成贷款风险。因而, 西方国家对农业的贷款利率特别优惠, 并有国家专项补贴和农业贷款保险等补救措施。我国目前没有这些政策措施, 农信社的农户贷款利率普遍比基准利率上浮, 增加了不良贷款形成的机会。

四、进一步发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措施建议

(一) 加快“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创建步伐, 健全信用约束机制, 扩大小额信用贷款范围

农民的生活圈子、活动范围相对较小, 个人的信誉往往决定了他在乡村的知名度和地位, 信誉差比没有钱更可怕, 因此在农村个人信誉是被非常看重的。其实,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以农户的信誉为基础, 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免于担保、抵押。通过建立健全农户的经济档案, 评定信用等级, 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证, 营造“借债还钱”的良好信用氛围。同时, 要制订能上能下的农户信用等级标准, 严格评级程序, 最大限度地防范“信用户”评估失实风险, 进而有效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 达到降低贷款违约风险和提高本息回收率的目的。

(二) 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地界定农户小额贷的额度和期限

农村信用社要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 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积极开展支农贷款营销, 深入农村开展调查, 根据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和资金周转的需要, 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 至少应能维持农户整个生产周期的资金投入量。进一步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公司+农户”贷款, 不断扩大农户小额贷的投放面, 充分发挥农户小额贷款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的积极作用。

(三) 强化政策支持, 完善保障体制, 建立农户小额贷款长效发展机制

一是建立农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由国家财政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 对农户小额贷款中的呆帐部分予以核销, 并给予一定的利息补贴;也可通过进一步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科赋予以弥补。二是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设立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政策性保险机构, 专门从事农业灾害预防和救助, 从达到增强农业和农户风险承受能力的作用, 也可间接减少农信社信贷风险。

摘要:农户小额贷款所面对的是商业化、市场化程度不充分的经济主体, 对于金融机构来讲, 这更多地意味着高成本和高风险。近年来, 基层涌现出的很多创新做法, 它们试图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来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以提高农户小额贷款的效率和效益, 推动农户小额贷款的持续发展。文章对福建省闽清县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贷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农村信用作,农户小额贷款,调查与思考

参考文献

[1]、汪三贵.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和前景[J].农业经济问题, 2000 (12) .

[2]、张杰.解读中国农贷制度[J].金融研究, 2004 (2) .

农村信用社小企业贷款的调查与思考 篇3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调查;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40—02

2004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银发[2004]251号)文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城乡信用社除外)贷款利率不再设定上限。即商业银行贷款和政策性银行按商业化管理的贷款,其利率不再实行上限管理,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大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此文件已执行五年有余,我们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认为放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的时机已成熟,应该及时放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公平竞争,促使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更上一层楼,并进一步全面推进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一、辖内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管理的基本情况

海口中心支行辖区共有农村信用联社19家,截至2009年10月末,各项存款为199.81亿元,比年初增加41.24亿,各项贷款为98.69亿元,比年初增加22.7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78.62亿元,比年增加18.74亿元,中期贷款20.06亿元,比年初净增3.98亿元。

自利率市场化以来,辖内各农村信用联社均参照人民银行下发的模板制定了相应的贷款定价管理方法,从调查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农村信用社浮动利率管理办法执行情况较好,一是在内容上较为全面,易于操作。可根据地区差异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贷款定价方法,主要是根据国家政策、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客户与信用社商业合作程度、客户信用等级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来制定。二是审批有序,辖内农村信用社在省农村信用联社的统一领导下,定价流程较为统一和规范,形成了目前的多级审批制,有利于利率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对放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与增加支农资金供应情况的认识

(一)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有利于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步伐

1.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内容。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多数农口部门和农村信用联社有关负责人认为放开贷款利率上限能增加支农资金供应,提高农信社支农服务积极性。他们均意识到放开贷款利率上限,有助于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更好地运用利率杠杆优化配置农村地区有限的信贷资金资源,提高各行业、企业的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2.放开贷款利率上限,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有利于积累贷款定价经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运用、分析和控制能力,有利于现阶段全面实施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从2005—2009年海南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分布的监测情况看,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高度集中在基准利率的[1.5,2.0]之间。因此,进一步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从而刺激农信社用足利率政策,全面实施贷款定价办法,积累贷款定价经验。

3.现阶段,海南省农村地区并未呈现农信社信贷资金垄断经营致使贷款利率偏高的情况,有利于农村地区利率市场化的形成。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多数农信联社均表示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后不会出现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的情况,同时还认为现有农户贷款利率水平适中,因此将保持现有农户贷款利率水平不变。由此可见,尽管海南省农村地区金融主体少,但是并未形成农信社垄断当地信贷资金经营导致贷款利率偏高的局面,因此有利于农村地区利率市场化的形成。

(二)放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可增加支农资金供应

从调查情况来看,农口部门和农信社有关人员通过进一步的实地调查研究后一致认为,放开利率上限对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支持三农具有积极意义,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放开利率上限可以为部分高风险项目获得贷款支持。二是增大信用社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三是信用社可根据风险状况为不同贷款灵活定价,这就发挥优胜劣汰市场化自然选择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四是可压缩高利贷的生存空间。

(三)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时机已成熟

1.即使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其原执行的贷款利率定价制度不会发生较大改变。自从2004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农信社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至基准利率的2.3倍,拥有贷款利率定价权的农信社并未用足这一利率政策,其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一直集中在基准利率的2倍以下。因此,当前贷款利率在2.3倍以上的资金占比较少,现行的贷款利率政策在满足当地农村、农业、农户经济的资金需求量方面较为适度、合理,即使放开其贷款利率上限也不会影响其原执行的贷款利率定价制度。

2.放开其贷款利率上限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在人行各县市支行的指导和协助下,海南省农信社联社已再次完善制定了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但此次调查显示,包括各县市联社在内的法人机构社还无法灵活执行定价管理办法。然而只要农信社能够结合实际进行贷款定价,加强利率定价管理,严格贷款手续和程序,强化风险评估,提高利率风险控制能力,那么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的条件便已具备。

3.在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完全取消的环境下,央行可通过“窗口指导”等政策手段引导农信社继续加强贷款利率定价管理,调节不同类别借款人的贷款利率。

三、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1.可能加重农民的利息负担。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后,农信社对三农贷款的利率将出现走高,少数地方可能会出现一浮到顶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2.受贷款定价自主性的影响,信贷风险有可能进一步加大。一是贷款利率上浮过高会出现“利率虚高”问题,导致农户还款付息难度加大;二是基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监控机制不健全,利率定价行为可能潜在暗箱操作或“人情定价”,利率寻租现象可能扩大,加大道德风险。

3.社农关系受到影响。农村信用社“立社”于农村,服务于三农,如果贷款利率上浮过多,可能挤出部分低风险的借款人,从长远考虑,可能影响信用社发展后劲。另外,利率上浮过多,也可能导致一些农户产生“畏贷”心理,甚至对信用社的服务宗旨产生疑虑,进而影响农村信用社与农民的密切关系。

四、放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步骤

1.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消除社会各界疑虑。取消农村信用社贷款利息上限,本是利率市场化的组成部分,但可能被一些人解读为变相提高三农贷款利率。因此,应该注意政策出台前期的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该政策出台的氛围,降低各界对该政策的疑虑和抵触情绪。

2.全力支持和科学督导,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对农信社的“窗口指导”作用。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对辖区农村信用社应全面加强利率政策宣传与培训工作,指导辖区农村信用社确立起以经营效益为核心和以利率风险管理为重心的现代金融理念,帮助和指导辖区农村信用社切实加强成本管理和经营效益分析工作,完善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的定价机制,使资金成本管理对金融产品定价发挥出积极作用。

3.建立利率内部协调机制 。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必然造成利率的频繁变动,利率风险加大,对农村信用社健全内部利率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和规避市场利率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对放开的贷款利率上限,需要有一套严密、科学、权威性的组织体系和决策机制。根据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应在县联社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监管部门。由该部门制定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及操作规程,划分利率授权权限和责任;对贷款利率水平和利差最低水平做出限制,制定既有利于市场竞争,又有利于收益最大化的合理的利率水平;负责利率风险评估和防范,为各业务部门提供各种利率风险方面的信息,便于做出合理决策。同时要加紧会计制度、信息采集方式等方面的建设,通过收集各种信息,对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分析可能带来的风险,通过市场风险规避交易手段减低风险程度。

4.策略地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贷款定价要考虑五个因素:一是资金和服务成本;二是拟获取利润;三是企业形象,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形象的体现,较高的定价往往要有明显优于同业的服务水准为后盾;四是根据对客户群体的细分,较高的定价将会使优质客户无法接受;五是贷款利率须与资金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相适应,利率应低于投资一般收益率。总之,要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综合收益,筹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分摊,建立综合的测算体系,以灵活定出合理价位。具体方式以采用基础利率加点模式为佳,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作为基础利率,每笔贷款根据其违约风险和期限风险的大小,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或乘以一个系数来确定。

参考文献:

[1]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对运城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能力的调查[J].华北金融2007,(4).

[2]安徽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研究[R],2007.

[3]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难点及对策[J].西部金融,2007,(7).

[4]欠发达县域放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的理性思考[J].华北金融,2007,(7).

[5]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模式探索[J].财贸研究,2006,(6).

[6]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5).

[7]关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调查与思考[J].黑河学刊,2005,(4).

[8]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问题研究综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

农村信用社小企业贷款的调查与思考 篇4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逐步探索而成的一套适合农村特点的贷款方式 ,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它的普遍推广 ,对解决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民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进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户服务的办社宗旨,立足农村、以农为本,在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创建信用户、村、镇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工作,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这一做法简化了农民贷款手续,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实现了“双赢”的目标,较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了解农民的需求,更加有效的实施惠农政策,我社在上级领导下,开展了我市信用社小额贷款发放情况调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情况,从中得到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调查情况以下:

二、调查内容:了解我市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发放情况。

三、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我在去年12月在XX镇黄家村走访了五个农户,从调查情况表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对象比较宽广,额度适合,程序简便,贷款证

发放率达到80%以上,基本上能够满足农户生产发展需要。但是也有些农户反映到信用社贷款难度大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四、贷款难的原因分析:

1、社会信用环境不佳,诚信度不高。一些农户受欠贷大户的影响,还贷时相互看齐的跟风心理也是信誉下降的重要原因。加之部分地方政府欠债较多积重难返,无法给辖内农户以正确的信用引导,起到表率作用。近年来,信用社对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简化了手续,凭农户贷款证发放贷款,得到了广大农户的拥护。但是,个别农户对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产生了一种错误认识,认为这些贷款是国家拨下来的,不要白不要,有的借去之后,就不再偿还,把小额农户贷款作为国家民政资金对待。据统计,近几年该社发放小额农户贷款按期收回现金不到60%,结息、延期、换据的人多,还本的人少,特别是3000元以上的大额贷款中能到期按时还本的人更少,给贷款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2、自借他用,私借公用借款多,债务难以落实,影响信用社放贷的积极性。近年来,帮助他人贷款的现象比较多,有的贷款户借用他人贷款证套取贷款,特别严重的是私借公用的贷款多,造成债务不落实。有的乡村干部为缴纳税费,为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本人或家人的名义贷款,归公家使用。据统计,全县私借公用的贷款385户1416笔,贷款金额4146万元,由于集体经济不足,根本没有偿还贷款的来源,这些贷款不但本金无法偿还,就是利息也是长期拖欠。至

今全县共拖欠利息达315万元。严重影响到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发展,也挫伤了信用社放贷的积极性。

3、担保抵押跟不上贷款需求,造成贷款困难。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除个别农户外,绝大部分户维持普通的农业生产的需的资金越来越少,凡没有老欠贷款,信用社都完全能够满足农户普通生产的资金需求,主要是从事规模种养大户,他们无有效的担保抵押物。同时规模项目贷款的高风险也制约放款的积极性,如绿丰果业公司2003年至2006年先后在信用社贷款200余万元,该项目已出现了很大的风险,至今贷款本息未还。根据贷款政策要求,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所有贷款都必须办理有效的担保抵押手续,否则要追究经办人责任,而农户一般均难以提供可抵押的有效物品,资金需求与信贷政策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

4、贷款抵押物评估手续繁琐,评估登记费用过高。如房产抵押贷款必须在县级房地局办理评估登记手续,而县房地局目前没有房产评估机构,要通过衡阳市评估公司评估,手续繁琐。同时评估登记费用过高,目前,各项费用加起来达到了7.5‰,贷款户负担加重,影响到还款的积极性,信用社的收贷难度大,只有拒绝发放,以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

五、对策和建议

(一)对农户信用等级实行动态管理和合理限额

一是在坚持科学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和核定贷款额度的基础上,评定信用户之后要定期年检,考虑到工作量的问题,可以边调查、边发

放、边年检,减少信用社的工作压力。二是要合理利用抵押、质押、担保等方式发放贷款。要根据贷款户的经济状况、信用程度核定贷款额度,对农户一级信用户,信用贷款最多掌握在3万元以内,超过限额的贷款必须实行担保抵押,并且要完善手续。

(二)纠正认识偏差,防止短期行为

在贷款到期后尽量做工作收本收息,除特殊情况办理延期、换据外,原则上不予办理,以维护贷款期限的严肃性,防止换据手续缺失,造成贷款失去法律效力。同时必须坚持原则,利息不能随意少收,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可以有多少钱还多少本金和利息,通过连本带利的方式逐渐收回,对无故扯皮的,必须通过法律等手段强制清收,让其得不偿失。

(三)加强贷款管理,落实好“三查”制度

一是贷前调查要重点放在对贷户品行、道德、经营能力等方面,对平时喜好打牌赌博、用钱大手大脚、家中资产不足的农户必须从严控制。二是对亲戚成员突然群体性贷款的异常现象,要及时到农户家中调查,征求家庭成员意见,阐明政策,了解清楚后再发放,防止贷款垒大户。

(四)动员广大群众,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一是宣传上要加大“有借有还,按期归还,谁借谁还,不得拖欠”的宣传,同时还要注重对顶名、帮忙贷款危害性的宣传,积极消除一些社会负面影响。二是地方政府和涉农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不能随便干预信用社的贷款发放,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立足当地实际,不

能一轰而起,要根据农民的承受能力,市场前景,科学地规划项目和确定投资渠道。同时政府要在群众中树立信用形象,帮助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防止信贷风险,以诚信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简化手续,减少评估登记费用,减轻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可按照建设部等六家联合文件的要求,只要借贷双方协商认可的价格,房地局不再进行评估,只办理登记手续,从而减少评估环节和评估费用。

(六)推行新的贷款方式,实现了农村信用社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双赢”效果

1.树立了农村信用社新形象。各信用社在推行小额农贷过程中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农户进一步了解了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业务范围、贷款程序。同时,进一步赢得了地方党政部门的支持,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的外部环境。

2.强化了贷款行为约束。各信用社向农户发放“联系卡”、“监督卡”,不仅公布了信用社的举报电话,还公布了人民银行和地方纪委、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的举报电话,鼓励农户举报违反利率政策和行业不正之风,形成了一个较为广泛的监督网,信贷人员在贷款发放过程中时时处处受到监督和约束,过去屡禁不止的“吃、拿、卡、要”刁难借款人等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减少了,整个信贷队伍的工作作风焕然一新,农户贷款十分顺利。

3.缓解了业务面广与信贷人员不足的矛盾。由于针对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进行了信用评估,按照信用等级核定了贷款限额,简化了

贷款手续,减少了贷款的风险,信贷人员从繁琐的手续和环节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信贷员不足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同时,信贷员也有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送信息、送科技工作,提高了综合服务水平。

4.推动了贷款营销,加大了支农力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营效益。一是贷款方式的改进和服务的改善,使广大农户对农村信用社的看法转变了,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资金时首先想到的是找信用社解决,民间借贷现象大大减少,信用社贷款营销空间增大,贷款业务规模扩大。二是加大了支农力度,支农贷款投放占各项贷款的80%以上,有力地支持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三是推行小额农贷,较好地运用了资金,资金安全系数增加,小额农贷到期收回率达到90%以上,农村信用社效益回报率增长,经营效益明显改善。

六、调查体会

农村信用社小企业贷款的调查与思考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服务区域内涉农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促进农村经济金融事业和谐健康发展,完善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进一步规范对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管理,加强对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涉农小企业融资实际情况,制订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小企业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应税年销售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贷款人指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借款人指向贷款人提出贷款申请的小企业。

第四条 本指引所指信用贷款是指基于小企业信誉发放的贷款。第五条 本指引所指联保贷款包括一般联保贷款和特殊联保贷款。一般联保贷款是指由多个小企业组成联保组并签订协议,在借款人不能按约偿还贷款时由联保组成员承担连带责任的贷款。

特殊联保贷款是指由多个小企业共同出资设立风险基金、设定还款责任和损失风险补偿机制,由贷款人对联保的小企业发放的贷款。

第六条 贷款人开展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应符合商业可持续的要求,按照“综合授信、分级授权、流程透明、规范高效”的原则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

第七条 农村信用社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的管理应坚持“严格准入、自主选贷、注重效益、控制风险”的基本要求。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贷款人办理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的经营自主权。

第二章 贷款对象、用途和期限

第八条 申请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借款人除符合《贷款通则》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一)在贷款人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二)持有合法有效贷款卡;

(三)主要营业场所在贷款人服务的社区范围内;

(四)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五)产权关系明确;

(六)产业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七)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 借款人申请信用贷款除符合第八条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不得在其他金融机构开立未经贷款人许可的银行结算账户;

(二)具有比较健全的企业财务制度,资产负债率应低于50%;

(三)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近3年内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四)已开业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

(五)不是贷款人的关系人。第五项所称关系人是指贷款人的理事(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投资或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小企业。

第十条 借款人申请联保贷款除符合第八条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联保组成员不得少于5户;

(二)借款人和各成员的资产负债率在整个还款期内均应持续低于60%;

(三)单一借款人只能加入一个联保组;

(四)所有联保组成员都应符合或超过贷款人设定的能够申请联保贷款的最低信用等级标准;

(五)联保组成员不是关联方。贷款人应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财会字„1997‟21号)的规定,认定联保组成员的关联方关系。

第十一条 小企业信用贷款应主要用于购买原(辅)材料和作为企业短期营运周转资金。

第十二条 除第十一条的用途规定外,小企业联保贷款还可以用于以下方面:

(一)设备的技术改造;

(二)购买专利权、商标权、特许经营权等知识产权;

(三)购建、维护固定资产。第十三条 小企业信用贷款期限(含展期)不超过1年,小企业联保贷款期限(含展期)不超过3年。

第三章 授信管理

第十四条 贷款人应按照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特点,遵照“评级、授信、用信”的程序建立相应的授信管理制度或操作流程,实行客户经理制度。

第十五条 贷款人接到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后,应在规定时限内确定客户经理受理,并向该企业一次告知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流程及需要申报的材料。

第十六条 贷款人应充分考虑小企业经营特点和实际状况,利用其熟悉社区、了解客户的优势,重点掌握以下要素进行评级和授信:

(一)小企业的有效资产、实际负债、生产经营情况、现金流量、在金融机构的还款记录、资金结算、融资能力等真实财务状况,以及管理水平、市场竞争能力、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等;

(二)小企业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管理能力、品行、家庭资信状况、日常行为等;

(三)注册登记与年检及其他情况;

(四)实际纳税情况;

(五)小企业所属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对其的综合评价;

(六)小企业所在社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附近居民对其的综合评价。

第十七条 贷款人要按照“分类科学、内容齐全、及时收集、管理规范”的原则,建立适合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综合信息管理档案。贷款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小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营业执照、特种行业许可证、年检证明、法人代码证书、近期纳税证明等;

(二)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的身份证明及其他必要的个人信息;

(三)小企业最近月份的负债和担保情况;

(四)业务合同、近期的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详细情况;

(五)客户经理的调查报告和办理意见;

(六)联保各方资信变动情况;

(七)其他资料。

第十八条 贷款人应综合考察影响小企业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的各种因素,并结合其同自身的交易情况(如存贷款情况、贷款质量和履约记录等)及时评定申请贷款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信用等级有效期一般为一年。

第十九条 贷款人必须制定严格的信用评级管理办法。

贷款人应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适时对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考评、调整和内部信息共享。

贷款人应设立、确定小企业信用贷款或联保贷款申请人获得不同授信额度的信用等级标准。

第二十条 贷款人应根据小企业申请人信用等级的评级结果确定其授信额度进行授信。

第二十一条 贷款人授信过程应符合《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的各项规定。

第二十二条 本指引中授信范围包括各类贷款、贴现、信用证、票据承兑、贸易融资、保理等。

第二十三条 贷款人授信应遵守下列指标:

(一)计入授信额度后,单一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比例不得高于75%;

(二)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不得超过对单一借款人授信额度的20%;

(三)联保贷款授信额度不得超过对单一借款人授信额度的25%。

第二十四条 贷款人应根据对小企业客户的信用评级和授信情况自主决定信用贷款或联保贷款的币种、对象、额度、期限、用途、定价及其附加产品条件。

对信用状况良好的借款人,贷款人可给予利率优惠。对信用状况欠佳的借款人,贷款人应充分根据风险定价原理厘定较高的利率水平。

第二十五条 贷款人在加强贷后管理的前提下,可实行小企业循环用信制度。允许小企业在确定的授信额度和一定期限内,多次提取、随借随用、循环使用、到期归还。

第四章 贷款管理

第二十六条 贷款人开展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应以县级联社为单位实施统一管理和授权操作。

第二十七条 贷款人应根据当地经济环境、风险管理水平、信贷资产质量等因素,按照“区别对待、动态调整、相对稳定”的原则,对分支机构、客户经理进行差别授权和等级管理制度。

贷款人对分支机构、客户经理的授权应采取书面方式并至少载明被授权人考核期内发放单笔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的审批权限及限额,承担全部赔偿责任的单笔贷款审批权限及贷款总限额等内容。

第二十八条 贷款人应通过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建立标准化的贷款操作流程,来提高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工作效率。

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提出贷款需求时的状况,分别对首次提出贷款申请、发生过贷款关系、申请材料不完整的借款人或超出分支机构贷款权限等不同情况提出处理意见,规定办理时限。第二十九条 客户经理在贷款人的授权范围内实行一揽子主办制,负责小企业贷款的调查、信贷档案材料收集、提出调查报告和办理意见、商议贷款合同条款、贷后管理与定期不定期贷后检查等事项。

第三十条 客户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办理的小企业信用贷款、联保贷款业务实行双签审批制。

客户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可以独立做出是否予以贷款的决定。贷款合同经借款人、客户经理初议并由客户经理和其所在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共同签字并加盖贷款专用章后,即可生效。

第三十一条 贷款人可按照下列要求管理特殊联保贷款:

(一)5个以上的小企业向贷款人提出设立联保组和申请特殊联保贷款的申请;

(二)贷款人逐一审核联保组成员资格;

(三)符合贷款人规定条件的小企业成立联保组后,联保组成员共同出资设立风险基金、在贷款人处开立专户存放;

(四)联保组成员订立风险基金管理、使用、处置、损失补偿协议,经贷款人审核同意后实施;

(五)风险基金以联保组成员各自名义存入贷款人处,由贷款人专户管理,未经贷款人同意各联保组成员不得动用;

(六)联保组全体成员总的最高贷款额不得超过设立风险基金总额的3倍。第三十二条 贷款人在对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进行利率定价时,应严格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对称的原则。利率至少应覆盖贷款的资金成本、贷款方式、管理成本、贷款预期损失和贷款收益等要素。

第三十三条 贷款人可给予其分支机构及客户经理一定的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利率定价权,尤其是根据授权和对客户的信用评级情况,在浮动区间内自主确定贷款利率的权力。

第三十四条 贷款的本息偿还方式按照“协商议定、灵活多样、方便客户”的原则确定。

同一小企业客户与贷款人签订多笔贷款合同的,可以约定采取不同的贷款偿还方式。

第五章 风险控制

第三十五条 贷款人应建立针对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的独立内控制度。

贷款人应加强对小企业信用和联保贷款业务的内部稽核。

第三十六条 贷款人应建立客户经理和经办人员的预培训和持续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提高其对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

第三十七条 贷款人应明确客户经理、分支机构对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贷后检查频率并应高于其他一般贷款形式。

第三十八条 贷款人应严格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重组操作程序,严禁擅自办理贷款重组和掩盖贷款真实形态。

第三十九条 贷款人应建立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风险损失抵补机制,保证两类贷款业务的利息收入能够充分满足两类业务损失准备的提取。

第四十条 贷款人应建立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监控流程,有效地掌握客户经理、分支机构的尽职情况,确保其执行小企业贷款政策、服务质量、风险防控等各项操作标准。第四十一条 贷款人开办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的操作流程、内控制度、风险控制措施等细则应报当地银行业监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二条 省级联社可根据本指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当地银监局备案。

第六章 激励与约束

第四十三条 贷款人应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绩效评估机制,对工作绩效进行全面的考核与评价,合理确定客户经理及其他参与小企业贷款业务人员的奖励和风险责任,从制度上保证在重视贷款质量的前提下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

第四十四条 贷款人可设立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奖励专户,根据客户经理及其他参与人员发展的小企业客户数量、贷款金额、利息收益、贷款质量以及在贷款中承担的责任等因素,按照“明确标准、专门计提、专户存储、持续累积、上不封顶、损失抵扣、履约兑现”的方式计提专户资金,实现奖惩。

第四十五条 贷款人应合理设置履约兑现奖惩的条件,依据客户经理和其他人员的绩效和责任,确定从奖励专户中兑现的比例和最终全部兑现的条件。

奖励专户受益人在所发放的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未能充分履约前,不能全额兑现奖金,留存的专户奖金将作为贷款出现损失时的补偿金。

奖励专户受益人因转岗、调出、退休等原因不再经办小企业贷款业务,应由贷款人认真审查后,根据受益人所发放贷款的履约状况,按规定分期或全额兑现。

第四十六条 贷款人各级管理人员不得干涉奖励专户资金的正常发放、分配和使用。

第四十七条 贷款人应按照《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的要求,制定针对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的尽职细则,对分支机构和客户经理进行尽职评价并区分尽职无错和不尽职责任。贷款人对于界定为尽职无错和非人为过错责任的人员,应设立减轻或免除责任条款。

第四十八条 贷款人应根据办理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相关人员的参与程度和授权情况,建立责任追究和赔付制度。贷款人应综合考虑每笔贷款的发放权限、贷款方式、尽职责任等因素,计量责任人的赔付金额,按其承担的责任弥补贷款损失并采取降低分类等级和转岗、下岗清收至清退等处理措施。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农村信用社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的指导和监管。

第五十条 从事商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户和种养殖户申请小企业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可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五十一条 小企业联保组的设立、变更、终止可以参照《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指引》(银监发„2004‟68号)执行。

农村信用社小企业贷款的调查与思考 篇6

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支持发展县域经济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市农村信用社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围绕如何将信贷服务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如何增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市农村信用社共有县(市、区)信用联社11个,农村信用社242个,职工2900多名。2009年7月底各项存款余额150.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8.9亿元。##市农村信用社在信贷资金运营中不断转变经营理念,牢记办社宗旨,改进贷款方式,突出支持重点,增加信贷投入,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截止2009年7底,用于##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贷款余额已达到110.33亿元,占到##市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4%,,其中2009年1-7月用于县域经济发展展的贷款净增加32.9亿元.##市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结构经过不断调整也较好地适应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2009年7月底,农户及农村经济组织贷款余额94.1亿元,占到各项贷款总额的79.14%,农村工商业贷款余额7.83亿元,占到贷款总额的6.58%,其它贷款余额12.26亿元,占到贷款总额的10.31%。这些资金的及时投入,对##市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产结业构调整,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其中用于果业、畜牧业和瓜菜业的重点农业项目贷款余额达到22.63亿元,今年新增6.4亿元。其

中:畜牧业贷款余额达到9.68亿元,新增2.3亿元,果业贷款余额7.55亿元,新增2.5亿元,瓜菜业余额5.4亿元,新增1.6亿元。

二、金融服务情况

1、加大信贷总量投入。最近几年,##市农村向农村、农民和农村经济的贷款投入逐年增加,而且增幅较大。特别是今年前七个月,贷款增量与全国信贷投放基本同步,保持较好较快的态势。据统计,04年以来的五年间,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50亿元,其中今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68.83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发放21.36亿元,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70亿元,其中今年前七个月累计发放54.7亿元,同比多发放25亿元。全市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业贷款已高达94亿元,其中农户贷款达到69亿元。这些资金的及时投放,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要,为保增长、保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市几个大县的信用社贷款增量均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如大荔县农村信用社贷款累放7.5亿元,贷款净增加4.7亿元,临渭区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9.4亿元,贷款净增加4.3亿元,韩城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18亿元,贷款净投放8.3亿元。

2、采取多种措施,增强支持县域经济的资金实力。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市农村信用社在三方面加大了组织筹措资金的工作力度。一是运用多种方式增加存款。先后通过加强宣传、改进服务、增加硬件设施、引入竞争机制等各种手段,促进存款不断增加,今年1-7月全市信用社存款净增加27。6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二是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为了加快信贷资金转,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市始终把清收不良贷款作为信用社改善经营的突破口来抓,召开动员会议,制定清收不良贷款的意见以及激励措施,积极动员各种力量开展清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以来累计收回不良贷款近8亿元。三是积极组织发放支农再贷款。##市农村信用社转变经营观念,充分利用央行向信用社发放再贷款的机遇,做大做强信贷运营这块“蛋糕”,近年来先后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30亿多元,支农再贷款余额达到6.4亿元。这些资金对##市县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适应县域经济发展要求,积极改进金融服务。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贷款主体发生深刻变化,信用社信贷运营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贷款需求是农村信用社在拓展市场空间所面临紧要课题。

一是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市农村信用社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贷款运作新机制、新方法,广泛推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积极开展创建信用村镇活动,以此来优化信用环境,拓展农村信贷市场,降低贷款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制定下发了《##市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展创建信用村(镇)活动的实施细则》,提出了工作的具体目标、具体要求、具体操作步骤和考核办法;组织有关人员,搞好试点,培养典型,召开现场会交流经验;动员各级党政和广大村组配合支持和参与,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市农村信用社组织信贷人员,在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村组的支持下,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建立农户

信用档案,根据农户的信用状况,按照优秀、优良、一般三个等级,核定贷款限额,颁发“贷款证”,信用户可持贷款证在信用社营业网点随时办理贷款,无须担保、抵押和审批,大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户借贷。到2009年底,全市已评定出信用户 3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1%,创建信用村412个,创建信用乡17个,建立农户经济档案74个,占农户总数的67.55%。农户小信用贷款余额已达9.04万元.其中今年1-7月增加2.44亿元。

二是全市农村信用社无偿承担了多项国家惠民款项代理发放任务。目前已经开办代理退耕还林、农村低资金、粮食直补、库区移民资金等多项政策性资金发放工作,代理资总量达到4.5亿多元;

三是是积极推出了农信银全国通汇、大、小额支付和“富秦卡”“农民工银行卡”业务,通过电脑培训提高员工办理业务速度;

四是广泛开展了“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活动。通过不同方式了解民情,帮助农民解生产生活的资金困难。

五是对信用户以外和大额贷款需求的农户,信用社推出了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在村委会的协助下评选出5---10人一组不等的联保贷款小组,由联保小组为贷款农户担保贷款。2009年7月底联保贷款余额已达1744万元。

六是创新产品,积极推行富秦家乐卡。在过去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基础上,利用这个品牌优势,今年重点推出了“富秦家乐卡”业务,这项业务就是在通过信用社、村组以及相关部门对广大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的等级确贷款额度,办理“富秦家乐卡”,农户可持卡在全市信用社营业网点随时办理贷款业务。目前全市信用社已发7429多张,发放贷款1.67亿元。

4、突出重点,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市信用社在支持传统农业的同时,结合“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化发展要求,突出支持重点。支持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区域化。在支持重点产业的过程中,重点加大了一村一品示范村的支持力度。6月底,全市累计发放一村一品专项贷款1.76亿元,一村一品示范村贷款余额达到1.28亿元,支持瓜果、棉花、畜牧等“一村一品”示范村198个,全市信用社在一村一品示范村评定信用村38个,建立一村一品农户经济档案51164户,占示范村总户的百分之百,在一村一品示范村评定信用户32971户。如富平县农村信用社支持留古、齐村等乡镇建立起的大棚示范区,年产无公害瓜果蔬菜1500公斤,使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澄城县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630万元支持当地建立起养羊基地16个,养鸡基地12个,羊猪基地14个,秦川牛基地6个,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大荔县信用社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大了农业贷款投放,三年累计投放贷款近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该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的发展,使该县反季节蔬菜生产与山东寿光相媲美,被誉为中国西部的“寿光”。澄城县信用联社在支持生猪发展上实行包联责任制,从联社理事长、各信用社主任到基层信贷员都确定扶持基地,落实包联责任,每一责任人对所包项目要一包到底。在信用社的支持下全县建立养猪基地42个,生猪存栏达23万多头,形成“以粮

养畜、以畜建沼、以沼养果、以果促农”的产业链,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标,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5、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市中小企业总数10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265家,全市中小企业总收入达到380亿元,过亿元的达到27家,实现地方财税收入22亿元。在##市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发展的总部署,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在三农贷款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加强服务,改进方式,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截至2009年7月末,全市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2亿元、较年初增加5.4亿元。一是设立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全市信用社信贷运作实行客户经理制,联社业务部设立公司客户和个人客户机构。目前设立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达到33个、主要集中在城区的营业部、城区信用社等机构。二是落实岗位责任,提高服务效率。根据辖区属地原则,各联社将基层信用社主任定位于服务区域小企业第一责任人,对全市小企业客户实行区域性管理。对客户定期开展走访活动,全面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和需求,并及时对客户生产状况、发展潜力、资金流量等基本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建立健全客户信息档案,为业务拓展、化解信贷风险创造条件。目前,全市农信社共建立小企业和工体工商户经济档案2700余份,其中超过三分之二为授信客户。三是积极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办事处通过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多次与市金融办联系,共同签订了《##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合作协议》,各县联社也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努力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四

是坚持业务创新,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全市农信社根据小企业生产周期和贷款需求“短、频、快”特点,不断加快信贷新产品研发力度,及时满足不同类型客户个性化、专业化、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需求。针对潼关黄金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信社及时推出了黄金质押贷款业务;为解决贷款手续繁琐问题,适时推出了最高额抵押、存货抵押、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务新品种;为满足小企业融资、结算需求,韩城、澄城、大荔、合阳等联社又相继开办了银行承兑汇票和贴现业务,7月底贴现贷款余额4.9亿元。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支持##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农村信用社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在支持的力度、支持的方法、支持的效果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农信用社由于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信贷支持还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较大项目。二是不良贷款清收困难,特别大户贷款、企业贷款清收难度更大,收效不佳,严重制约了信用社的发展,特别是制约着信用社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作用的发挥。三是农村资金外流问题突出,制约了农村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四是农村信用环境有待改善。突出表现是企业逃废债务。据统计,##市农村信用社涉及逃废债务企业300多家,金额达1.3亿多元。根据以上情况,特提出以下建议:

1、准确把握市场定位,积极支持发展县域经济。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支持本地主导产业、特色种养殖和高产、高效、高

科技农业;要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县域中小企业发展。要在具体的支持中寻求三个突破,即:在支持龙头企业上求突破,培植品牌响、效益好、辐射大、带动力强的企业;在支持培育区域特色经济上求突破,实行一行一业、一村一品,各具特色;在支持引进联合上求突破,形成多种形式全方位引进联合的新格局。

2、加大组织、盘活资金力度,增强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的实力。农村信用社在不断改进服务、大力组织存款、扩大资金来源的同时,要重点抓好不良贷款盘活工作,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努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各级党政部门要发挥行政力量,整顿农村信用,主动协助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资产。

3、各级党政要充分认识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信用社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工作。当前,农村投入的主渠道是农村信用社,要增加农民收入,搞活县域经济,必须首先搞活农村信用社,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发展农村信用社。各级党政领导要全面提高对农村信用社性质、宗旨、作用和风险的认识,高度重视农村信用社的工作,充分认识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发展县域经济中巨大作用。

农村信用社小企业贷款的调查与思考 篇7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风险

农村信用社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在建设与发展新农村中, 农村信用社是目前农村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和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中贷款质量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如果贷款拖欠和难以收回, 会对信用社的正常运营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因此, 为了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发展农村经济, 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的风险进行评价与控制是很重要的。

一、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风险的特点

1、贷款缺乏物资保证

工业流动资金贷款从原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 贷款始终占用于某种物质形态上;商业流动资金贷款自始至终都有物资保证。针对农业的贷款则不同, 虽然在初始阶段也占用在物资上, 如种子、农药、化肥等, 但随着种子的播种, 农药、化肥的施用, 只是形成和提高了生产能力, 其物质形态随即消失。贷款缺乏物资保证, 风险较大。

2、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低

当前农业生产基本核算单位——农户对经营管理的概念尚未形成, 尤其是缺乏成本核算管理, 不能根据边际收益、市场行情确定资金的合理投入, 生产经营大多采取传统、习惯的做法, 是赔是赚, 没有一定的计划和目标。此外, 农户的生产经营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缺乏政策指导和信息指导, 农产品容易出现积压滞销, 造成收不抵支, 还款困难。

3、农业自然风险大

工商企业都有固定的场所, 受自然界影响较小, 而农业生产在“露天工厂”, 靠天吃饭, 又缺乏必要的安全手段, 极易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 农业保险也远远不及工商业那样普遍, 农业一旦受灾, 其后果是产量和收入的绝对减少, 并难以从生产中、资金上得到损失补偿, 最终必然影响贷款本息按时收回。

4、农村金融环境不强

农业生产在地域上的分散性给贷款带来了风险, 农业生产分散经营, 贷款投入点多面广, 联系到千家万户, 大大扩大了风险面。农业人口的流动也给贷款带来了风险,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 盲目涌向城市, 一旦债务人流动出去, 贷款就难以落实和收回。农民的法制观念、信用观念有待提高, 对于以还本付息为客观要求的贷款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 认为贷款是救济金, 是无偿的拨款, 增加了回收的难度。

二、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风险评价与控制体系的建立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 对风险进行管理包括确认、评价、控制。确认风险时采用定性方法, 确定风险出现在哪些环节。当风险确认后, 接着要做的就是对风险进行评价, 即采用定量的方法, 确定风险程度。对农村信用社来说, 确认风险并不困难。电脑跟前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政府因素、市场因素、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因素和债务人因素, 而债务人因素中, 农户能否按时足额还贷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深入调查发现, 目前农村信用社对农户的贷款风险评定还很简单, 标准不一, 缺乏社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认可, 因此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农户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考虑上述原则的基础上, 结合调研所获得的资料, 从个人及家庭基本素质、财富拥有量、收入及节余、信誉水平四方面入手, 在以定量指标为主的基础上, 引入定性指标, 建立了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1所示。

2、评价指标的说明

(1) 个人及家庭基本素质

年龄:农户的年纪越轻, 创造财富的时间越长, 能力越强, 越有利于贷款本息的偿还。健康状况: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农户及其家庭成员创造财富的能力。另一方面, 如果农户的健康状况不佳, 医药费将成为一笔不小的支出。在实际工作中, 还有个别农户向信用社申请贷款用于治病。农村信用社不是慈善机构, 贷款更不是救济金。受教育水平:农户的受教育水平越高, 越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科技, 创造财富的能力越强, 对贷款的及时足额偿还起着正面的作用。家庭中劳动力数量: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 本文将家庭中的劳动力界定为16周岁至70周岁之间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这个范围内的劳动力都能为家庭带来收入。家庭中的劳动力数量越多, 创造的财富越多, 违约的可能性越小。

(2) 财富拥有量

土地面积:土地面积越大, 越有利于农户开展种植、养殖业生产。房产价值:房产的市场价值取决于面积、建筑结构、地段等因素。在调研中, 笔者了解到, 在农村, 土地集体所有, 村民无偿使用, 其房产不具房产证, 因而不能用作抵押。但房产价值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农户的财富拥有量。在现实生活中, 有的村民将房屋出租, 还有的将闲置的房屋转让给其他村民。一旦还贷困难, 这些都是资金的来源。农用固定资产价值:农用固定资产包括汽车、拖拉机等, 是广大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工具。农用固定资产价值表明以往该农户创造财富的能力, 价值越高, 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越雄厚。耐用消费品市场价值:耐用消费品包括交通工具、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等。这些资产的市场价值能反映这个家庭的富有程度。一旦农户在生产上遇到困难, 不能按时还贷, 这些资产可进行变现。这些资产的市场价值越高, 农户的还贷能力越强。存款余额:存款余额和种类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反映农户的经济实力。存款越多, 越有利于农户开展农业生产, 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偿还越有保障。

(3) 收入及节余

家庭年收入水平:财富拥有量反映家庭资产的存量, 收入反映增量。家庭总收入包括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自营工商业收入等。家庭年收入水平越高, 创造财富的能力越强, 贷款违约的可能性越小。人均年收入水平:将家庭年收入除以家庭成员的数量, 得到人均年收入。这个指标能够更加合理地衡量家庭的收入水平。人均年纯收入:家庭总支出包括农业支出、消费支出、自营工商业支出等, 支出越多, 越会影响农户的还贷能力。家庭年收入减去家庭总支出, 得到家庭年纯收入。将家庭年纯收入除以家庭成员的数量, 就得到人均年纯收入。在家庭成员数量一定的情况下, 该指标越高, 家庭财产的增量越大, 贷款的偿还越有保障。

(4) 信誉水平

社会声誉:社会声誉是人们对某农户人品、信誉的评价, 是农户的无形资产。社会声誉越高, 贷款违约的可能性越小。金融信誉:金融信誉包括该农户是否有民间借贷和其它金融机构贷款, 是否有违约记录。金融信誉反映了农户以往在借贷中的信用水平。金融信誉越高, 越有利于贷款的及时偿还。

3、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风险评价模型

我们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模型的步骤如下。

第一, 选取评价指标和评语, 建立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第二, 确定评价指标的评语, 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 确定评价指标的评语, 可使用隶属度函数, 但是出于对可操作性和简便易行的考虑, 本文采用专家评定法对各指标做出评判。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评价者人数不能太少, 便于减少误差, 使得评价意见更具有代表性;二是评价者必须对评价对象有充分的了解, 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第三, 确定权重。得到这样的模糊关系矩阵, 尚不足以对事物做出评价。各因素在综合评价中有不同的地位作用。因此, 需要对每个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

第四, 进行模糊合成。从指标体系的最低层开始, 将对应于同一个上层指标的各指标的权重与其评判矩阵进行模糊合成。重复本步骤, 直到最高层, 得到最终的合成结果, 并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价对象所属的评语, 从而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总之, 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风险评价模型, 并将该模型进行了应用, 评价结果证明该模型是有效的, 希望得到运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脉伏: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与创新[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2]李正波、高杰、崔卫波: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价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6 (3) .

[3]韩付军: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盘活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J].经济师, 2006 (2) .

[4]薛志林: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对策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6 (4) .

[5]严迅建: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J].浙江金融, 2006 (1) .

农村信用社小企业贷款的调查与思考 篇8

关键词:小额贷款 农村信用社 九江地区

1、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九江地区)小额信贷现状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九江地区)目前的状况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即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增幅不低于全省农信社和全市金融机构平均水平,用于三农的贷款增幅不低于全市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增幅,用于中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全市各金融机构的平均增幅。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占九江市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96%。农信社已发展成为九江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主力军,成为对九江市经济发展投入最多、支持最大的金融机构。

在对九江市小额贷款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参与贷款的农户,一般是有一定经营项目和投资方向的富裕农民,为发展而贷款。在小额贷款的额度上,一般在50000元左右。通过对九江市部分县市乡镇的调查中发现,小额贷款期限相对灵活,一般为一年,长者也有三年上下。参与小额贷款的,多数是有一定经营能力和偿还能力的农民。而相对较困难的农民参与贷款意识薄弱,安于农耕或外出打工。

2、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九江地区)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2.1、贷款的安全性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相冲突。目前,九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还将继续存在下去,这一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是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投入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由于当前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低收入,导致农村信用社往往会高估农业经营的风险,出现“惧贷”现象,而农户由于对市场信息缺乏了解,缺少对市场前景的判断能力,往往会低估农业经营的风险,出现“盲贷”现象,二者的矛盾将使有限的小额信贷资金难以发挥效用。

2.2、信用担保方式在农村现有的信用体系中要保障资金安全操作非常困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贷前调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乡村党政组织的推荐、介绍,对农户信用状况的评估也更多的是建立在感性认识而非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因此,很多贷款并没有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而是很多关系户通过政府、党组织等机构获取担保并取得贷款,然而农信社并不充分知道这些债务人类型,导致了贷款难以偿还的现象,进而影响信用社收益行为,导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2.3、农村信用社管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力量薄弱。从当前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情况来看,九江地区各信用社一般配备1至2名专职信贷人员,而每个乡镇农户一般都在一千户以上,如果按10%的农户得到小额贷款的支持,农户最多的要达到100户,平均一名信贷员要负50-100户,从贷款的调查到发放,都显得力不从心,还不能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直接影响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开展。

3、规范与发展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九江地区)小额贷款的对策

3.1、做细和做好宣传、交流工作

一名九江农信社的工作人员在实践工作中,遇到这么一件事。一次有个农户跑到信用社营业厅说要来拿钱,柜台人员问他拿什么钱,那人拿出本贷款证说用这个不是可以到你们这拿钱么。原来那人以为拿本贷款证就可以直接到信用社拿钱,误认为就像政府发放的补贴。我们不可以嘲笑这为农民朋友的无知,应该反省自身工作的缺失。我市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很多,但真正会为农民的切身利益考虑的人非常的少,要对这些信贷人员做好工作,使得他们能够真正投身于小额信贷的事业中。另外,九江落后的思想让多数农民过于保守,不敢贷款。这需要农信社和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清楚明白小额贷款的实质和内容,并鼓励他们贷款创业,走向致富之路。

3.2、严格把关,准确核定贷款额度

准确把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准入和确定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是确保小额农贷如期收回、控制贷款风险的重要关口,也是确保小额农贷质量的关键。前段时期,九江信用社在评定农户信用贷款额度时,主要采取“村干部初审、信贷员审核、评定小组评定”的办法,由于农户信用贷款授信面广、工作量大,评审成员对农户从事经营项目能力、经济收入、家庭资产、资信程度等状况底细不清,再加之受人情、关系及其他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信用社在推广小额农贷中对各级政府的依赖性又很强,致使农户信用额度确定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影响了信用等级的评定质量。因此,信用社在审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时,必须深入农户,全面了解和掌握农户资信的基本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确定的贷款额度尽量合理、适度。

3.3、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的一项独具特色的重要业务品牌,对培养农户信用意识、营造农村信用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信用社在开展小额农贷业务中,要大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墙报、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小额农贷的意义、程序、做法和要求,让农户知晓小额农贷的主体、额度、条件、方式等内容,充分了解和掌握小额农贷的具体内涵。通过开展广泛宣传,努力在乡村形成“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信用也是一种资产”、“讲信用光荣、不讲信用可耻”的社会氛围,帮助农民端正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认识,增强信用观念,弘扬诚实守信的美德,努力提升小额农贷品牌,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罗剑朝,韩红.小额信贷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0(1):139-142.

[2]倪珉.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153-3154.

作者简介:

上一篇:公司软件管理规定下一篇: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