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散文

2024-04-30

小散文(共8篇)

小散文 篇1

花了一个周末看完了《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

这次,我没有单纯的被剧中的颜值所吸引,而是真真切切的被校园剧情带回到满满的青春回忆。说实话,男主的古怪性格,要是放到现实中,可能会是我相亲对象中最先pass掉的那种,就像剧尾男主的旁白说的一样,“我知道我很自私,但是,她那么好,她不仅能包容我的冷漠,古怪,难以相处,还能乐在其中,这样的存在,要么是游戏里为我量身定做的角色,要么就是神经病”。看吧,连男主自己都知道自己的缺点,他甚至不知道女主到底喜欢自己哪一点。可是,在单纯的校园时代,喜欢就是喜欢啊,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离开高中生活已经10多年了,所以剧中的高中戏份是我最喜欢的,最令我追忆的。看到他们高考时候,我甚至有些遗憾这么快就结束高中戏份了,因为比起大学,比起步入社会,我宁愿他们这群可爱的人可以一直停留在高中时代,一起自习,一起考试,一起分享心事,一起懦弱,一起勇敢。

婆婆妈妈又偏心好学生的班主任,整天在操场上捉早恋的教导主任,考试卷子上每次都挑不出答案的选择题,跟烧脑的最后一道大题,都是我们高中时代的梦魇。

隔壁班爱打篮球的`帅气男生,成绩好又善良的可爱女同桌,课间仅有的聊八卦的十分钟,考试失利后好朋友的鼓励,都是支撑着我们高中时代的动力。

忘不了那肥大松垮又丑又土的校服,忘不了晚自习时一边侦查后门玻璃上随时可能出现的班主任幽灵一般的脸,一边小声的跟前后桌讨论着小说的剧情。

那个时候,拿着磨破嘴皮子从父母那要来的零花钱,给喜欢的女生买糖葫芦,买饮料,给暗恋的男孩子买运动手套,巧克力。而现在,用自己赚来的钱,可以轻松买到很多东西,却不知道要送给谁。

那个时候,每天下课都有聊不够的话题,每天放学还要跟同学煲电话粥,边讨论作业边聊八卦。而现在,每个人早就有了新的朋友圈,有了家庭有了牵绊,别说每天联系,就是几年一次的聚会,都有来不了的理由。

那个时候,我们受了委屈,可以哭,可以闹,可以跟老师家长讲道理。而现在,我们在工作中受了委屈,不能任性,不能哭闹,反而还要把苦水统统咽到肚子里,然后还要给领导赔个不是,来个假笑。

高中时代对人生未来的性格影响绝对是五颗星的。给人的回忆也是最深的。我们可能至今还记得校门口好吃的肉夹馍,记得哪次考的名次最差,差到受到老师的白眼,差到不敢把试卷拿回家让家长签字。我们当然也记得收到不喜欢的人的情书时的无奈与苦恼,记得与自己暗恋的人无意中对视时的砰砰心跳。那真是个肾上腺素极度分泌的青春时代。

人说,现在追剧,一定要打开弹幕追。确实,因为这样就会跟一群有共鸣的人随时分享心情。不然,一个人傻坐在ipad前,看到搞笑或是悲伤的情景时,一个人拍桌笑到肚子痛或者泪目抽泣,实在是太孤单凄凉了。看到弹幕上的“哈哈哈哈哈哈哈”,或者“流泪了”,就像跟高中的好朋友们坐在一起追剧一样。

当“小美好”的大结局回忆杀伴随着背景音乐出现,弹幕上出现了各种真名留言。有跟自己的初恋告白的,有跟自己的青春道别的,有追忆儿时好友的。弹幕是个好东西,我在想,当你告白的人某一天也开着弹幕追看起这部剧,会不会看到有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在跟自己告白。他可能不会回应,他可能也会质疑是否只是个重名的陌生人,但是我想,在他看到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时,他会会心一笑的,他会想起青春记忆里的那个你,不管是给他带来伤痛还是欢笑的那个你。。。。

小散文 篇2

如果我们在考场碰到这样的小作文, 该怎么写?

我们先以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的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为例, 假如有一道小作文要求将这一联改写为一则叙事性小散文, 我们怎样开展我们的写作呢?

这一联的字面意义很好理解,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一个人住在小楼上, 春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次日清晨, 听见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

而当我们要将它改写成一则叙事小散文, 显然, 仅仅翻译是不行的, 它必须符合叙事散文的基本要求, 有人、景、情等等。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一联诗中的人、景、事有哪些呢?第一句写的事件是听雨, 听雨的主体是诗人“我”, 时令是春天, 时间是晚上, 地点是小楼, 整体环境就是临安某街道春天夜晚的雨景;第二句事件是卖杏花, 主体是卖杏花的人, 诗句的景是春雨过后的清晨幽深巷子中的街景, 两句诗都写得比较清新明快。

但是仔细读读这联诗, 我们可以发现:当时一个春天, 而且不是初春, 因为已经有叫卖杏花的人了;诗人是一人独居小楼, 而且他是一夜未眠, 要不然怎么会听了一夜的春雨呢?那么问题来了, 他为什么一夜未眠?是闲居小楼的百无聊赖?还是感伤春天的易逝?抑或是其他的愁绪?此处正是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关键点。

第二句中的字面上“深巷”也可展开合理想象, 对深巷中的环境、人物作一番描绘, 一夜春雨过后的清晨, 深幽的小巷中湿漉漉的, 天色尚早, 路上行人不多, 所以清净得可以听到早行人的脚步声。而“卖杏花”只闻其声, 不见其人, 这里可以抓住声音背后的“人”作一定的想象和联想。这叫卖者是少女、儿童、还是老妪?声音如何?情状如何?挎篮子还是背背篓?这些都是想象和联想的切入点, 可以丰富诗歌内容, 但不必都一一展开来写, 选一两处便于发挥的来写就可以了。

两句诗的背后, 透露给我们这样一种情绪:辗转反侧地虚耗了一夜, 天又亮了, 时间又流走了一天, 其中隐藏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时间已逝的感慨。

古诗词非常强调意境。要使诗歌有意境, 就要在诗的景物描写中融入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感情。这句诗表面上看起来用语比较明快, 但实际上透露出一股苦闷的愁绪, 这一点前面已经做了分析, 这里就不再重复说明了。在展开写作时也要尽量在字里行间融入诗人所流露出来或想要表达的情绪, 设身处地地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 这样改写的作文就有了情味也就更能打动人了。

综合上面的研读和分析, 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了写作大体框架, 然后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打磨语言, 就可以落笔成文了:

闲居临安这幢小楼多时, 春天已经悄悄逝去了大半。这又是一个绵绵春雨的夜晚。春雨呀滴滴答答、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夜, 我辗转反侧, 难以入眠。是不忍春光易逝?还是百无聊赖?抑或是心有不甘?天渐渐明了, 幽深的小巷中传来早行人的脚步声。突然, 小巷中响起一声稚嫩的童音:“卖杏花咯!”顿时, 仿佛鼻尖有了若有若无的杏花香。探出头去, 远远望见那簇刚从枝头采摘下来的杏花, 粉嫩的开得正盛, 如一团粉色的光照亮了这个深幽的小巷。这一声吆喝也仿佛叫亮了天色,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而我又能做些什么来打发时间呢?

短文抓住“一夜”两字, 推测诗人的心理, 从听觉、嗅觉和视觉的角度想象小巷中叫卖的稚嫩的童音和若有若无的杏花香气, 写出了清新的春光中一种淡淡的愁绪和感伤。

改写时, 我们首先一定要读懂诗意, 挖掘诗句中透露给我们的相关信息;其次, 要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补充诗意, 并体会和揣摩诗句中作者的情感态度, 准确把握诗句的意境;最后选择和提炼合适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手法, 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 形成书面文字, 一篇古诗词改写的小作文就完成了。

上面是诗词片段的改写, 下面我们来看看整首诗词如何进行改写。整首诗词的改写与某一联的改写大同小异, 基本思路是一样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一定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回顾一下作者的身世、经历、创作背景, 理清写作的顺序和层次, 做到有头有尾, 有详有略。考查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写景、叙事、感怀三大类, 我们就以常见的写景类诗歌为例, 看看整首诗的改写要注意些什么。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语言平实, 看似简单, 但是, 视角的转换, 点与面, 动与静, 人与景, 景与情都是别具匠心的, 真正要改写得神形兼备, 并不容易, 特别要注意诗中暗含的线索或者顺序。首联从整体入笔交代天气、季节、地点, 颔联写近景, 视线由上而下, 感觉上由视觉到听觉, 一静一动, 表现山中的清幽。颈联写远景, 一听觉一视觉。这其中的移步换景、视线的变换, 需要我们在改写时理清思路, 梳理层次, 特别是要考虑前后句的改写如何自然地衔接过渡。

下面我们来看看改写的样本:

雨后, 风挟着秋天特有的凉意和那桂花香的气息, 穿梭于发梢耳际之间。信步走在雨后的山谷, 抬头凝望, 皓月当空, 撒下一世界的银辉, 整个松林如同少女蒙着银纱般透着一种异样的静谧的美, 也照得那潺潺的泉水欢快地跳跃着, 叮咚地流向溪流。溪的那头, 如水的笑声随着风穿越过颤动的竹林飘来, 哦, 原来是洗衣女踩着月光走来;晚归的渔舟满载着一天的收获, 和着“吱吱”的摇橹声, 悠悠穿过那晃动的莲叶。就让春天的芬芳消逝吧, 这一刻, 秋天依旧美丽迷人, 如同树叶虽然褪去了绿色, 秋天却给予了它们最美的诗行。生活在如此诗情画意中, 远离了尘世的车马喧嚣, 还有何所求呢? (冯悦)

首先, 样本将诗的第一联展开联想, 由新雨、晚秋联想到诱惑的桂花香 (嗅觉) 。然后用“信步走在”“抬头凝望”“溪的那头”三个带有指示性的短语贯串起对全诗的改写, 层次清晰。作者在描写时细化了多种感官描写:触觉 (挟着凉意、穿梭于发梢) 、听觉 (耳边听到微风的声音、洗衣女的笑声、摇撸声) 等;灵活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拟人 (空气中挟着秋天特有的凉意, 随着风来回地穿梭于发梢之间) 、比喻 (整个松林如同少女蒙着银纱般透着一种异样的美) , “如同树叶褪去了绿色, 秋天却给予了它们最美的诗行”此句又综合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加之短文的遣词造句有语言功底, 如“踩着月光”的“踩”, 使短文行文摇曳生姿, 富有韵味和美感。

通过以上的探讨, 可以看出, 改写古诗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不要纯粹翻译。比如《山居秋暝》的第一联, 若是直接翻译为“深秋时节, 空旷的山里下了一场雨”, 与上面所举的改写例子“雨后, 风挟着秋天特有的凉意和那桂花香的气息, 穿梭于发梢耳际之间”相比, 显然缺少了诗的灵动和韵味。

第二, 改写不能脱离原意, 胡编乱造。比如白居易的 《问刘十九》中“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一联, 若在改写过程中加入诗人的起居活动或者家庭成员的状况活动, 这些与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旨无关, 破坏了整首诗的意境。

第三, 在原意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地想象和联想、创新, 细化景物的颜色、形态、声音、气味, 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等, 但要与诗的意境相符。

第四, 可以使用合适的修辞手法, 使行文生动, 改写中最常用的修辞是比喻和拟人。

第五, 所谓文章是山不喜平, 也可以使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 以动衬静或对行文顺序进行适当地改变, 使行文生动、别致、有趣味。

第六, 可以适当地补充相关的背景材料, 地理环境、季节特征、天气状况、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 使改写更加具体。

第七, 要注意题目提出的字数限制和其他相关要求。考题中往往会设置不同的要求, 同学们在改写时一定要记得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有的会提出一些特殊要求, 比如要求用到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 要求有心理活动描写, 要求一定的人称等等, 具体表达时一定要留意, 并在最后完成后检查一遍, 看看题目中的要求是否都完成了。

另外, 古诗词往往都是具有古典美的, 选择的语言风格也尽量符合原诗的意境, 形象优美生动, 如若用现代的网络语言去改写一首首诗词, 那恐怕是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王彬散文小辑 篇3

杜鹃是一种复杂而有意味的鸟。

据说,非洲的大斑杜鹃大多有寄巢而生的习惯,将自己的蛋下在别人窝里,让人家把它孵化出来,羽翼丰满以后,这种鸟还会把它带走而去认祖归宗。这样狡猾的杜鹃,在俄罗斯也不乏其类,而且更胜一筹。它们不是把自己的蛋下进一个窝,而是多个窝,一个窝只寄养一个蛋,从而保证最大的存活率。当然,寄生蛋的大小、形状、色泽与别人家窝里的原生蛋要基本类似,否则就要被识破而有扔出之虞。

就是这么一种鸟,狡黠而不乏智慧的鸟,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印度,有一种杜鹃,叫作查度卡杜鹃,这种杜鹃只饮雨水而生,只在雨天歌唱。如果久旱无雨,查度卡杜鹃便大量死亡,不再展现它们美妙的歌喉了。查度卡的杜鹃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生存方式?我没有研究不得而知。或者那里的杜鹃未必是这样,只不过是,犹如庄周先生推崇的凤鸟那样,非碧梧不栖,非清泉不饮,更多是一种狷介的象征罢了。

去年八月,我的几位学生从外地来京开会,我陪同他们参观位于宫门口的鲁迅博物馆。在老虎尾巴———他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里,观看得十分仔细,虽然不过是一床、一桌、一椅而已。桌上摆着一方古砖、一只旧砚和一盏深绿色的玻璃油灯。西面的墙壁悬挂一副对联,上句是:“望崦嵫而勿迫”;下句是:“恐鹈鴂之先鸣”。“鹈鴂”也写作“鶗鴂”,也就是杜鹃。这种鸟喜欢在暮春鸣唱,因此杜鹃一叫,百花便凋零了。鲁迅先生所集的对联出自《离骚》,一句是“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再句是“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崦嵫”是传说中的神山,太阳每天回到那里休息。“羲和”是为太阳驾车的御夫。大意是,我命令驾车的羲和,降低车速,不要向日落的神山迫近;我真的担心,如果鹈鴂鸣叫起来,众芳便要告别春天了。

看着这副对联,大家都没有说话而各自思忖心事。一年多的月光银河一般,叮叮咚咚地流淌过去了,在渐次模糊的记忆里,今天却蓦然出现了老虎尾巴里面的对联和对联里面的杜鹃。与印度杜鹃的狷介不同,中国的杜鹃展示了更多的家国情怀。在唐诗是“沧海月明”、“望帝春心”,在宋人是“更哪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将军百战身名裂”、“满座衣冠似雪”。辛弃疾的杜鹃真的是心潮奔涌而悲愤难抑!这样的杜鹃自然是查度卡所不能承受的。

书写鲁迅集句的人叫乔大壮,是鲁迅在北洋政府时期教育部的同事。1927年,他曾去南昌协助周恩来工作,后来返回北京。1935年,被徐悲鸿延聘为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讲授“印艺”。1948年2月,许寿裳被害于台北家中,乔大壮知道了以后哀伤不已,他的悼诗中有这样两句:“门生搔白首,旦夕骨成灰。”对此,台静农解释说:他是许寿裳“在京师任教时的学生,故自称门生”。至于“旦夕骨成灰”一语,“也不是偶然说的,他在台北古玩铺买了一个琉球烧的陶罐子,颇精美,曾经指着告诉朋友:‘这是装我的骨灰的。’这本是一时的戏言,后来才知道他心中早有了死的阴影。”知道了乔大壮的人生经历,再想想老虎尾巴里面的联语,“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这样的杜鹃,似乎又不仅仅是上面所述,从而具有了另外质地。

乌鸦

20世纪70年代,我工作的单位在长安街的西南方向,因此经常穿行长安街回家。那时下班后经常开会,当然也有例外,但即便不开会,在冬季,路经长安街时也已是黄昏,飘荡着灰白、冰冷的雾霭,而这时乌鸦,一只、两只,继而一群、两群,从遥远而幽明的天际,仿佛黑色的潮流向长安街涌来,一瞬间把天空染成了乌鸦的颜色。

近年,关于北京的乌鸦再度引起关注,有细心人做过调查,说是北京的乌鸦在傍晚的时候,从北郊一带向南飞,穿过故宫金黄的屋顶以后,便落在长安街两侧绿化带的杨树上。有时一株树上栖有数十只,黑压压的仿佛沉重的心脏,悸动在夜光幽寂的暗影里。鸟类学家解释,乌鸦白天去北郊垃圾场寻找食物,夜间在长安街两侧的树木上睡眠,所以如此,是城市热岛效应的结果。

是这样吗?我没有调查,也不是鸟类学家,难以发表意见。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乌鸦往往成为战争中的文学意象。年轻时读汉乐府中的《战城南》,知道了乌鸦吃腐肉,阵亡的士兵无人掩埋,暴露的遗体要被乌鸦吃掉,而这样的诗句自然催人泪下:“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请替我们对乌鸦说:“在饱餐之前,悲鸣几声吧!没有人将我们埋葬,我们哪能从你们的口里逃掉呢?”而李白同题的“乌鸢啄人肠,衔飞挂上枯树枝”,描绘的场景虽然更为凶残,但震撼心曲的力度却减弱了几分。这自然与乌鸦无关,因为同是乌鸦,在西人的圣典中却是另一种形象。

在《圣经》中上帝造人,但是不久上帝便后悔了。上帝见这些人终日所思“尽都是恶”,心里很是忧伤,决心将他创造的人,包括昆虫走兽飞鸟统统除掉。只有诺亚是个好人,应该留存,于是命令诺亚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方舟长三百肘,宽五十肘,高三十肘,里外涂抹松香。方舟要留透光的地方,这个地方要高一肘,门要开在方舟的旁边。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每层要分出若干单间。从肘部到手指尖的长度为一肘,旧约时代一肘约为44﹒5厘米,新约时代一肘约为55﹒5厘米,折中按50厘米计算,则方舟大约长150米,宽25米,高15米,是一艘很大的船了。上帝对诺亚说,“我要和你立约”,你和你的妻儿要进入方舟,凡是有血有肉的活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也要带进方舟,“飞鸟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的昆虫各从其类”,都要进入诺亚的方舟以保存性命。

洪水在大地泛滥了40日,水势浩荡比岹峣的山峰还高出十五肘,所有的生命都被淹没了。150天以后,洪水慢慢消退。七月十七,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上,十月初一,山尖露出来了。过了40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把一只乌鸦放出去,“那乌鸦飞来飞去,直到地上的水都干了。”诺亚再放出去一只鸽子,看看水从地上退了没有。但水没有退,鸽子寻觅不到落脚的地方,便飞回方舟,诺亚伸手把鸽子接了回来。七天以后,诺亚又一次把鸽子放出去,晚上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诺亚就知道大地上的水退了。又过了七天,诺亚再把鸽子放出去,“鸽子就不再回来了”。

走进小渔村散文 篇4

那一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驾车出去游玩。大家在车上商议,到哪里去游玩才快乐呢?有人说到鼓浪屿,有人说到仙岳山,有人说到南普陀景区,也有人说到大嶝岛......我说这些地方我们都去了很多次,今天不要去再赏这些美景了,我们到那海边的小渔村里去,去看看改革开放多年来沿海居民们真实的生活现状。

大家听我这么讲,嘴里就不在言语了。车驶出租房小区,驶出工业园区,来到了平展宽阔得像蜘蛛网一样的水泥公路上。这些整洁的公路中间、两旁人工培植的鲜花在春光里伴随着春风舞动着,造型的绿树像是给人们点头微笑着。车行驶了十多分钟后,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菜田,田里种的有莲花白、大白菜、莴笋、蒜苗......也有用白膜覆盖的海椒苗、茄苗......辛勤的菜农们在除草,用水管喷洒着水,有的在施肥,有的在杀虫,还有的在把小菜收获整理准备运到工业区菜市场里去卖。车停了下来,大家都说天天在屋子里关着,整天伴随的是电脑和轰鸣的机器声,下了班在人流里买菜进租屋,枯燥无味,能到这菜田里看看,就像是去了那美丽的景区一样。

几个人下了车,张着嘴巴伸着懒腰吸着这里的新鲜空气。美丽的菜园风光,勤劳的菜农们,我们一日三餐吃的菜都来自这里呀!菜农们辛苦了,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市场上就没有人们一日三餐少不了的蔬菜,手上拿着钱也买不到菜,钱是变不成蔬菜的`。我们向菜农介绍我们就是那工业区里的打工者,来自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菜农们看着我们,听了我们的自我介绍,他们说:“我们还估计你们是新闻单位的人呢!你们也会是打工的?”

通过再三解释及言出打工的真实生活,菜农们信了我们说的真话。这些勤劳的菜农大部份就是当地渔村的渔民。渔民成菜农,我们问他们:“捕鱼比种菜来钱快吧?”

他们说:“鱼也要捕,菜也要种,我们一日三餐少不了疏菜,除了自己食用大部份是买掉。”

我们说:“这种菜是宽广的致富门路,比我们打工者强很多倍啊!”

他们说:“都是改革开放才有幸福的今天,因为这个工业聚了数万人,要消耗很多疏菜。想当年,我们曾经是那样贫穷,几百人聚在一起早出晚归,挣工分,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再艰苦都要呼口号、背语录、忆苦思甜,谁敢讲实话,在生产队这圈子里劳动不能出圈子乱走动,否则就会被看作坏分子,就会批斗,就会挨打。如今我们这里的人也有出洋打工的,也有在本地经商办企业的老板,也有就在这工业区打工的工人。由于我们没有很多文化,年龄也较大,就来种植小菜。”

“种小菜也来钱的。”我们齐声说。

他们点点头说:“人,要有信心,要不怕苦,不怕累,一亩菜田搞好了一年可以收入两万元左右。”

“这比打工不会差呀!一个人种上两三亩,收入也不少啊!”

他们说:“与有技术的打工者和老板们相比还是有差别的。有的人不愿种菜,把田租给别人,这里有许多种菜的人都是内陆来的打工者。”

说话间有几位菜农都自我介绍,说是四川人、贵州人、河南人......

这些承包菜田的内陆打工者,他们最不怕辛苦,成天在这菜田里转,他们更加珍惜每一寸土地,花了钱租的菜田他们时刻都在想怎样快速见效挣钱,让菜多换票子进入银行卡里。他们也承认累是累,干这行做上了路,比在车间里干强多了,两夫妇在此租房狠心干一年下来也有十来万的。

辞别了菜农,我们上了车,车继续往前驶。一会儿就进了渔村。这个小渔村修建成了街道,虽然楼房最高不超过五层,房子却修得非常美丽,五颜六色的外墙砖在阳光下放出光彩,渔村里有超市,有茶楼,有餐馆,有学校和医疗站......居民们的房子都是宽大的卷扬门和精美上漆的铁门。小街边几人聚桌打牌、搓麻将,看到有夫妇牵小儿在散步,有老妇、老翁静坐门前安享晚年。

我们进了渔村,车子减速行驶了。打开车门看着这样的渔村,感到新奇。我们问一位老大爷,说要到你们村里来看你们村边的海景。老大爷很热情,张开没有牙齿的嘴巴对我们笑着指路。车子行了会儿,穿过街道,拐了几个弯,前面就是宽广大海了。车又停了下来,我们又下了车,看着这里的海,海里有很多大小渔船,渔民们忙着捕鱼。这里的海为何不见海带,这里面有大鲸鱼吗?有龙吗?

大家望着大海,带着这样的问,谁解答呢?又只有问在散步的老渔民。

“阿伯,你们这海里怎么不见海带呢?”

这位看似六七十岁白发白胡须的阿伯说:“海带不是野生的,是人工种植的。以前我们这里种过,现在由于劳力缺乏停种了。前面那个村的海边种植了很多海带。”

“阿伯,这海里有大鲸鱼吗?”我们人群里有人问。

阿伯笑着说:“这是内海,大鲸鱼在这里无法生存。”

大家问了很多,最后有人问道:“这海里有龙吗?老人家一生捕鱼,在海里见过龙吗?”

阿伯又笑了笑,摇摇头说:“我几十年都在海上奔忙,从来没有见到龙。”

龙啊!是神话传说啊!它能千变万化,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可上天入地,大如长长的火车,小杠一根针......修炼成龙归大海,这海里怎么会没有龙啊!传说就是传说。

海与海,景色各异。大家都说这里没有沙滩,跟观音山海滩相比景色差得太远了,有点扫兴。大家看着都皱眉,都说要走,没兴趣。几位渔民又和我们搭上话。他们说:“虽然我们这里风光有差别,但我们这里比从前变化了很多,这小村小街从前没有,那时渔民住的是低矮土墙屋。如今家家是楼房,有大车、小车......”

我们问:“渔村里有没有贫困户呢?”

他们答说也有,贫困原因和天下人没区别,有不爱劳动靠懒汉致贫的,有生病花费巨资而贫的,有经营不善亏本而贫的,也有个别走上犯罪道路致家庭贫穷的......

小幸福散文 篇5

执手在阳光下,沐浴在春风里,风拂苏堤两岸,湖水碧波滟潋,一望无垠的苍绿,让活色生香的日子泛滥。不羡慕香车宝马的阔气,不追逐所谓“金龟婿”的名与利。尽管有人笑:挖到筐里就是菜。缺少美酒佳肴,清淡爽口就是自己口味的需要,无形的欲望就与有形的人一样低调,素简,洁净。

虽然没有财大气粗的豪气,安于现状,不思大的进取,过一个普通老百姓应有的日子,但是只要心生良善,有一颗慈悲的胸怀,能与周围人融洽相处,不做出格之事,不犯违背原则的问题。过得了“细水长流的”居家生活,安守于早九晚五的规律日子,就不失为一个男人的本色。

能够走到一起,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是风雨同舟,甘苦并济的契约,是安于“一粥一饭,一铭一茶”的平常烟火。素日里,虽然没有青春韶华时的你情我侬,淡淡的相守,烟火里陪同,即使你不言我不语,亦不会感觉到心情的苦闷与压抑,有一种情愫暖在身上,感动在心扉,偶然间会湿了眼眸。

活到一定的年龄,便没了浪漫的心情,所有生活着的每一天,都值得珍惜。每个黎明的到来,睁开眼睛,阳光温柔地照着,真切地感知到还活着,而且有一个人在你身边均匀的呼吸,不离不弃,这就是难得的幸福。

生日到了,粗心大意的你竟然忘记,也难怪,因为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里,已忙的不亦乐乎。其实,身为一个女子没有过多的要求,不奢求鲜花,也不羡慕礼物,甚至没有祝福,只要有一份波澜不惊的日子,无硝烟弥漫的味道,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哪怕是同住茅舍小屋,同踏青石板路,每天守着晨曦晚霞,静观日落西山,坐拥风清云淡,,心情一样的明媚和灿烂。

不觉间迎来了一个无法纪念的结婚纪念日,从秋水天长到白驹过隙,被疲于奔命地忙碌所代替,虽有一些不悦,当看到家人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过着妥帖安稳的日子,就倍感欣慰与知足。低眉敛静,回味里有了微不足道的这一切,也会心生欢喜。一杯热乎乎的.茶递到手中,那袅袅的香气,那无语的温馨,那暖暖的感动,氤氲了一段时光的美丽,就连往日所有的不快都幽幽散去,尘封,压在箱底。

感情如流沙,握的越紧流逝的越快,给他一片自由的天空,属于你的自会默默相守,陪伴终老,不属于自己的,即使努力争来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平日里,多梳理一下自己的心情,调整一下心态,丰富一下业余的生活,无形的提高着内心的强大与富有,许自己一份优雅与自信,用谦和与智慧化周围的干戈为玉帛,用一份舍得去温暖他人。家和万事兴,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金玉良言与美好传统,只有付诸于行动,才能换来一片祥和与安宁。

白马入卢花,银碗里盛雪,要的只是一点思想的洁净和浪漫的心情。从三月的桃花灼灼艳艳,穿过阳光明媚的六月天,到雪落梅开,坐拥在光阴里,寻找诗情画意的暖,寂静且安然。

用清澈的眼睛观杏花雨落,红炉煮雪,修一颗慈悲的心,用爱感化世界的薄凉。昂首,无愧于天地,低眉,静思,也心生暖意。漫步在紫陌红尘,与你同在一个屋檐下,共守着一方乐土,所有的经历与不顺都化为一朵素雅的小花,清幽淡淡,芬芳美丽。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的飞驰而去,转眼间又到了冬天,雪舞倾城,尽情地渲释着薄凉中的美丽与壮观。雪盖住了灰尘,万里银色苍茫,人也立刻变得通透,明媚,纯净起来。

纷纷扬扬的六角花,如一个羞涩的少女,静静的来,默默地在。欣喜着纯净无瑕的世界,又迷茫着彻骨的凉。人,总是这么矛盾着,想要得到全世界,而上帝却给了正好的,不多不少,即补充了需要,又制止了贪婪。其实,每天听着枕边人清清浅浅地呼吸,陪同着度过每个晨钟暮鼓,风雨同舟,甘苦与共,我看着你鬓角的白发,你望着我眼角的皱纹,微微一笑,就旖旎了苍凉的岁月,温柔了孤独的时光。

记得十多年前,爱人在外地工作,我在家带孩子,那时还没有手机,几乎每天都会听到“嘀铃铃”的座机响,那是他风雨不变问候和牵挂。

初秋的那夜,刚刚下过一场雨,我被邻居邀请去地里捡花生。所谓捡花生,就是在别人家刚刨完的花生地里捡拾遗留下来的花生。

那天,空气特别清新,我穿了一件碎花花的上衣,一副清爽利落洒脱的模样,眉宇间笑意盈盈,口里哼着着不成调的歌“采蘑菇的小姑娘”跨着篮子就出发了。

路边的草木仍是一片葳蕤的景象,一朵朵无名的小花含蓄地开在路旁,喧释着内敛独特的魅力。叶面上点点露珠晶莹,娇羞欲滴。万物被冲刷的阡尘不染,丰硕中带着鲜明的色彩,让高高的高粱更红,宽大的玉米叶更绿。

踩着松软的土地,嗅着果实远远传来的芬芳,看着宽阔的田野,低眉,一路捡拾着空旷田野中被雨水冲刷后露出白肚皮的花生,也捡拾着岁月所给的沧桑与满足,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兴奋,那是用物资所代替不了的精神愉悦。

一粒一粒,捡进篮子里,看着几乎满篮子的收获,打道回府。刚走近大门口便听到电话声响个不停,刚拿起就听到爱人焦急地询问:怎么不接电话?

我告诉他去捡花生了,他嘱咐我说:千万别一人去高粱玉米地,那里面不安全,花生嘛,咱家不差钱,想吃就去买。为了找你,我给所有的亲戚打过了电话。

是不差钱吗?农村的小日子哪个不是紧巴巴的?我自然知道那是安慰的话,接着我还得给亲戚们挨个打电话,以免他们牵挂,嘴上虽然埋怨心里却也满足。

幸福就是发自内心的关爱,是默默陪同,是坚贞相守,天涯里能感受到一份隔着时空的暖,咫尺间享受着一份被呵护的心安。在一粥一饭里,寻找着安恬,在一盏一茶里,享受着流年。等到将来有个小院,种上梅树,雪来的时候,梅花正好枝头怒放。恰如,你来,我也在,从此执手相牵,兑现白头偕老的诺言。

月华如水,柔情洒满整个窗台,远处的树影婆娑,我听到了来自风的私语和雪的呢喃。就像一对挚热的情人,白衣胜雪的少年轻拥温柔如水的眷恋,他们共同爱着这个孤傲的清冷,一起扮靓萧瑟的冬天。

小生活散文 篇6

关于生活,我们总是会有很多要说的,又觉得无话可说,觉得说什么都无概念太空泛,但不说就变得太空虚了!生活太抽象,却又那么具体,每时每刻,她涵盖在生命纹路的每个角落,每一个在生活中存在的字眼、词汇都只能让她更丰满更形象,从来不能概括!我能做的也无非是用自己的视野认识她,然后教会更多的人面对……

借口。生活中充满各种借口,它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开脱。每个开脱的过程其实都是找借口的过程,从幼儿园开始,为了给因为没写作业想躲避老师惩罚的自己开脱而找各种包括肚子疼,头疼,书本找不着……的借口开始,我们就已经具备了这种找借口的能力和素养,而且,这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着正增长状态,毫无疑问,大多数的借口是为自己找的,等懂事一点的时候,就会为所谓的自己关心的,在乎的,甚至爱的人找借口,不惜委屈自己(当然这是比较傻A妹的一种)。生活需要各式各样的借口,都是以各种欺骗和谎言的形式呈现的。借口,可以让什么人以什么样或厚颜无耻、或委曲求全的姿态投身于生活,我说不清楚,我只是能清楚地认识到一点:会一直不断为自己找借口人是非常之不要脸的人,而一直为别人找借口的,一定是傻A妹式的人,且是达到了极限的——这种人,可怜。我只是希望,老天可以眷顾这种人,给点“傻人的傻福”。

**。没有谁的生活是可以一直以一种风平浪静的姿态走下去的。生活就是无数**的集合。每个人,每天都被各种**缠绕、洗礼、折磨,是一个炼心智的`过程。只是有的人能依旧在大大小小的**中叱咤风云,游刃有余,而有的人却被各种**打击排挤,最后不是精神崩溃就是生命苟延残喘、奄奄一息。而其中最伤人的莫过于投资了感情的**,一旦投资了感情,也许很微小的起点,也会以飓风的伤害力度收场,一片惨败。

孤独。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词会这么敏感。几乎每个生命个体都承受着巨大的孤独感(我相信有特例),不论什么性格,什么类型的人。只不过有强弱之分罢了。有的人的孤独感是间歇性的,也有的人是马拉松式的。孤独感让我们变得脆弱,也让我们变得强大。孤独感让我们变得敏感,也让我们变得呆滞麻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许多本该年轻的心为什么总是死拽着一份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妪失去老伴后那般沧桑空洞的心一样。我一直怕孤独,可是一直在孤独,我好像一直在斗争,可我始终是输了的人。我曾经那么的害怕自己是一个人在生活,就是那种抬起头发现没有一个愿意陪你,懂你,理解你,注视你,帮你的人跟你一起走下去,那是一种不接地气的感觉,能让人窒息,能让人莫名其妙就觉得害怕,就觉得世界上就你一个人在行走。所以我拼命的想拽着那么一个人,我愿意付出我所有可以付出的,所有可以投资的去付出去投资,好像只是为了这样一份安全感,这样一份依靠,这样一份不孤独。有时候甚至在这种付出中遗忘了自己,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向我这么没志气,害怕孤独。有人是享受孤独的,我知道。只是我总觉得,再怎么享受,都逃不出孤独骨子里渗出的苍凉失落。到最后,我们一样会在这种孤独的包围下,挣扎,挣扎。直到老去,死的那一天,才算救赎。

伤害。能伤害得了你的人一定是你在乎的人。一直都是这样。伤害总是存在。各种人际引发的各种伤害。我总觉得伤害是一种叫做感情的东西的后遗症。好像凡是投入了感情的东西到后来都会或多或少的被伤害占据或占据过。只是,再大的伤害也都总是能过去的,也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伤害太深了就不觉得是伤害了,也不觉得痛了。再矫情点儿就是说时间是最好的治愈伤害的良药之类的云云,矫情归矫情,也挺有道理的。生活也就是这样,一天一天下去,都是时间做主,也是时间主宰。

宽恕。我总觉得没有比宽恕更值得发扬和培育的美好品质了。我们的生活被太多无奈和悲哀包围,许多时候,我们有那么多无可奈何,言不由衷,所以生活需要宽恕。首先是自我宽恕,许许多多时候,我们根本无暇顾及别人,我们更多的是在乎自己,在乎自己的心。所以,当我们犯错的时候,最可怕的不是别人不饶恕,而是自己不饶恕自己。我就是这样一个不会饶恕自己的人,当一件事发生,一旦心里产生了深深地自责感,这种痛苦会比被人埋怨责骂了一顿更伤神经。不肯自我饶恕,势必会伴随着自我惩罚,也就是自我折磨的行为。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怎么样的惩罚更能折磨摧毁自己,就像没人比自己更了解什么样的奖励更能勾起自己的欲望一样,最痛的总是自己给的。然后是宽恕别人。有一个那样的伤害了你,在所有选择与宽恕之间挑选,没有比宽恕更明智的选择。宽恕别人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这永远是最王道的,最无懈可击的。我相信。

生活中充满了太多这样那样需要辩论,需要论证的东西。所有的这一切构成生活。会生活的人总是可以生活的很好,不会生活的人总是能被生活玩弄于鼓掌之间。我是后者,我总能在生活中碰的头破血流,总能被生活掌控。其实,真正能掌控我们的总是那些我在乎的人,因为在乎,所以一不小心就会忘了自己,忘了自己可以好好独立的活,即使孤独。忘了许许多多人都说过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小散文 篇7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理论依据及其作用

教学是有规律和原则可循的。每堂课都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而方法的使用必须依据目标、内容、对象来设定。情境教学法,就是让学生以自己的感官和既有的经验去体验感知抽象的知识,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好学,借助创设情境,让学生个体参与集体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愈加显得重要而独特。要想学生真正欣赏好一篇美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对散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只有投入到散文中去,才能主动去了解散文内容与作者思想;创设情境能强化对散文内容的理解解读,相关的情境能让学生领悟作者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感情,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创设情境能加深学生对散文的记忆,投入散文中,有了总结独特的理解,对散文的印象就更深刻了。中学现代散文选读选取了很多美文,恰当地使用好各种散文教学法,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好散文,学活散文,对提高中学散文教学质量是相当有益的。

二、情境教学在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精心开讲,导入情境。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一位教师能在课堂开始就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这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成功的课堂开头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精美巧妙的导语设计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要创设精巧如凤头的导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地掌握住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去。

以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为例,这篇散文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那么,导语的设计就应该把情调放得低沉一些,使学生们随着缓缓的语调静静地沉浸在课文中,跟随余光中先生的思路,一起来听一听、品一品那冷雨。

(二)联系生活,理解情境。

生活就是活生生的课本。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就是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教材中作品所描绘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沟通,让学生与作者达成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品味文本,鉴赏技巧,把握主旨。以自身的经历去体悟书中的哲理,才能获得真理。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教授的对象特点,以及教学需要合理联系,有时也可达到帮助学生观察获取积累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的目的。教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内,缩小他们与课本之间的距离,贴近教材,体悟生活。

(三)借助图文音乐,渲染情境。

借助图文音乐,就是将课文通过图画、音乐作品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文字是单一层面的,无法结合视觉听觉等感官让学生多层面感知文本。配合教材,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工具,才能重现课文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

具体形象化的图画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迅速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切而又多角度地进入情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借助的图文可以包括配合课文内容的图画、地图、实景照片、作者照片等。以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一文为例,作者用飘逸、秀美、抒情的笔调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不加雕饰、不受拘束、没有羁绊的自然纯美的世界。青草和暖的颜色,道旁树木的阴影,林中欢唱的莺燕,僻静漫长的山径,澄蓝高远的天空,潺潺流淌的山泉……众多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深邃幽远、欢快明朗的意境,这一意境能启发读者的无限想象,增添散文的诗情画意,深深地感染着、感动着学生的心。教师可以充分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或照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翡冷翠,培养学生美感,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

(四)朗诵美读,涵咏情境。

散文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声音与节奏。朗诵美读能够熏陶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氛围立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生涵咏情境,便能与作者心灵相通。方法有老师范读、学生轮流接读、指名朗读或分角色诵读等。

但朗读不是仅把文字读出来,而要注意情感的流露:或清丽婉约,或活泼明丽,或慷慨悲壮,或豪迈激昂。

仍以《翡冷翠山居闲话》为例,作者文笔华丽,排比迭出,读这篇文章时,要特别注意音调语调。

阳光正好暖和(轻柔委婉),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停顿)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轻巧缓慢)滋润的水气,摩挲着(停顿)你的颜面,轻绕着(停顿)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挺拔有力)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轻巧缓慢)不生烟,远山上(轻巧缓慢)不起霭,那美秀(重读以示强调)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轻巧悠扬)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

这样,随着作者的视线,一字一句,学生都能融入其中,随着诵读时的停顿、语调、语气、速度等,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韵味。

(五)巧设问题,开拓情境。

很多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常常是言已尽而意深远,留下空间和空白让人思考感悟。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发散开去,展开联想。精心设计疑问,把难点重点置于疑问趣味之中,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欢欣鼓舞,在问题探讨中解决难点重点,把握文章主旨。

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在散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设置愉快的学习氛围,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文章内容,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创设散文教学情境,提高中学散文教学质量,需要教师花时间和精力去摸索探求方法和途径,我们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教学展现姹紫嫣红的风采。

参考文献

小散文 篇8

【关键词】母爱 我与地坛 寄小读者 不同

《我与地坛》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史铁生是一位用生命和灵魂在写作的作家,他将疾病带来的痛苦转化为对生命、对母爱、对世间万物的沉思,所以他的作品创作虽然没有量的积累,但在质的挖掘上仍足以震慑住整个当代文坛。他质朴深沉、真诚坦荡的文笔风格十分受读者青睐。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形象性格,结合意识流手法回忆、想象母亲在园子里寻找“我”的画面,给读者对这位母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寄小读者》,是冰心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主题表达母爱、自然、童真,其创作的思想内核是“爱的哲学”。冰心用与小朋友书信交流的方式歌颂母爱、重视童心。两位作家在表达母爱的主题上都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并吸引了大批的读者关注,本文就具体分析《我与地坛》和《寄小读者》两部作品中涉及到母亲的部分,试论史铁生与冰心写母爱的不同。

一、描写母爱的方式

史铁生用细节描写突出母亲的性格特点,具体入微地刻画了一个包容、坚忍、善于理解的母亲的形象。作者在最张狂的年纪里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脾气暴躁、喜怒无常,他想独自摇着轮椅前往一座荒废的园子里时母亲却没有阻止,而是默默帮儿子备好了轮椅、扶他上车、守候在拐出小院的墙角静静望着他离家的身影。试想倘若换做一般的母亲,自己的孩子身体遭了难、情绪不稳定还坚持独自外出,一定生怕孩子一时想不开或者遇上什么危险事故而对其百般阻挠,决不能像史铁生的母亲那样放任其自由地去。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出史铁生的母亲懂得尊重理解儿子、勇于承担苦难。“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一句看似简单豁达的话中隐藏了她种种的不安与担心,文中两处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是十分在意儿子安危的。其一是有一回史铁生出门后又想起什么事摇车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保持着送他出去时的姿势,对他回来时竟无反应。另一件事则是母亲经常悄悄地去园子里找儿子,若发现他还好好地在园子里看书便转身离去,若找不到儿子则会焦急地继续在偌大的园子中寻找他。原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母亲找不到儿子的话:“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在读者看到这段具体详细的描写时想必心底都会涌起一阵酸楚,为这个焦急可怜、不知所措的母亲感到心疼。这个母亲无言奉献、关切儿子的形象也成为读者心目中伟大母亲的“定格”。

除了具体的叙事描写,史铁生还擅用心理描写升华母亲的性格和形象。其一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对她的当时心里的想法进行了幻想重现,这种重现不是凭空幻化出来的,而是史铁生醒悟、悔憾后站在母亲的立场还原了她当时的内心世界。“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段史铁生理解的母亲的内心独白也让读者看到了她坚韧、敢于承受苦难的一面,也正是母亲这种坦然坚强的心态教会史铁生勇敢地面对困境、接受命运的磨练。

史铁生的母亲教会他勇敢、生存的力量和无言的爱,冰心的母亲则使她保有了美好的童心、对大自然的热忱和对世间母爱的感恩。首先,相对于史铁生的具体入微,冰心用夸张化、理想化的笔调歌颂母爱。在《寄小读者》中,冰心对母爱的着墨较多,更像是一部母爱的赞歌。冰心把母爱推崇到极致的境界,认为弘扬母爱是人类达到自由与平等的途径,是建造世界的纽带和动力。母爱构成了冰心作品下人生观、世界观的基本底色,甚至从具体的、个别的延伸至对宇宙自然、万事万物的博大的爱。例如《通讯十》:“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沒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更变!”这两段话中读者可以看出,冰心笔下弘扬的母爱更偏向口号式、宣教式的,缺乏具体深刻的实例去打动读者,这样的描写手法是理想化的、唯心的,这也突显其“爱的哲学”的局限性。

二、母爱背景题材选择的不同

史铁生在写母爱时偏重个体坎坷经验,他将自己身体遭遇的苦难和心灵受到的摧残加倍放在母亲的身上:“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要加倍的。”以致在史铁生“功成名就”后还发出心灵的忏悔“当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母亲却无缘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和激动,我才更加负疚和自责。”看到这里,不仅是史铁生,就连普通读者大概也会发出感慨这位伟大的母亲怎么不能再多忍耐两年,等看到儿子用笔在报刊上撞开一条路时再安心的走?即使史铁生通过幻想“也许是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来暂时宽慰自己,但在园子里他反复忆起母亲已经不在的事实,又表现出对现实命运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母亲的奉献和她的离世,尽管史铁生想用一种阔达超脱的心态来面对,仍不免懊悔遗憾,当年因为脾气倔强错过了好好珍惜和母亲相处的最后几年,所以多年后史铁生笔下的母爱仍是沉重的、苦闷的、心酸的。

比较而言,冰心写的母爱则富有张扬的时代气息。她侧重五四时期的时代变革,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以及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失望而造成的普遍的“烦闷”,高扬“人的发现”这一新时代的旗帜,热切地向社会宣告女性应该同男性地位平等,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她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敢于向父权社会发出挑战,而这个抗衡父制文化的武器,便是母爱。冰心将个人的母爱上升到全人类的博爱,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抵制。冰心用浓厚、纯真的母爱营造自己美好的信念,她的作品处处洋溢着母爱浓烈的气息,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和迷茫痛苦。可以看出,冰心笔下的母爱是纯真、伟大、乐观的。

三、母爱意识与宗教文化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用思想代替双腿,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越走越深。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写母亲去世的那一章中“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从这里看出他在心里认为其实母亲的死是一种解脱,去了以后就不必再忍受那撕心的肝疼,不必为残疾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操心。而在整部作品中,读者不难发现文章有不少与宗教有关的字眼,例如“宿命”、“心魂”、“上帝”等,也有不少文学评论家将史铁生归为虔诚的基督徒一类,但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史铁生皈依的宗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只是恰巧他人生遭遇的苦难和基督教义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契合,所以他借用某些教条来让自己的精神回归自然宁静并思考拯救人类困境的途径。史铁生完成灵魂彻底醒悟的整个过程最终还是归因于他在地坛得到宁静、亲密地接触自然、自由自在地思考,而不是去受洗礼入教后听牧师的开解或向耶稣祈祷。他将对自身苦难命运的思考上升到人类生存困境的层次,并不断探索拯救人类摆脱困境的出路,有着超脱阔达的生死观。

四、两者描写母爱不同的原因分析

史铁生的文风质朴深沉、重视人类的生存困境,将母爱视作拯救人生困境的道路之一。史铁生在突出母亲部分时采用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以及侧重自己和母亲的苦难体验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史铁生的文字描述在脑海中轻松描绘出一幅幅图画,例如母亲帮他准备轮椅的画面、母亲在地坛寻找他的画面……史铁生的文字具有如此强的情感渲染力和画面感,和其自身残疾体验与母亲离世有极大的关系。史铁生在一个人最狂热、最张狂的年纪里残废了双腿,他被命运击昏了头脑,自顾自地颓废、封闭心灵,因为他接受的打击实在太大,所以他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却无暇顾及母亲的感受。年轻的大男孩到了该反哺养家的年纪却反过来需要母亲的照顾,史铁生的自尊心受挫所以当看到母亲在园子里因找不到他而焦急起来时,他也不愿出声告诉母亲,宁愿母亲就这么一直焦急下去。直到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才幡然醒悟过来,明白原来自己当年是如此的自私,并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无聊的自尊心去伤害母亲的心。史铁生本身的苦难体验和母亲离世是他写母爱這一部分的双重动因,这一段人生旅途本来就是悲痛深沉的,自然史铁生笔下母爱的风格也是凝重深厚的了。

五、结语

有学者批判冰心写的母爱太过幼稚和理想化,的确无论是在语言质朴还是情感深沉方面冰心所写的母爱都比史铁生略逊一筹,但这些评论无疑缺乏对两者的阅读对象层次不同的考虑。《寄小读者》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对象是天真单纯的、缺乏苦难体验的孩童,他们只能接受平白直叙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能将这两部作品描写母爱方式的不同拿来做分析比较,感受二者的差别,却不能将这两部作品分出高下,因为文章本身的阅读受众不同就对分高下这个行为设置了障碍。

【参考文献】

[1]杨剑龙,满建,李彦姝. 直面苦痛与生命追求——关于史铁生的价值与意义的讨论[J]. 理论与创作,2011,03:39-44.

上一篇:以勤俭节约为题的演讲稿下一篇:我胜利了作文500字 胜利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