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宁市高中二年级学生现场作文比赛获奖作品选评

2024-04-25

2009年普宁市高中二年级学生现场作文比赛获奖作品选评(共1篇)

2009年普宁市高中二年级学生现场作文比赛获奖作品选评 篇1

教研室中学语文科张国辉王志坚许为刚

●比赛题目及要求:

下面有两道题目,你可以任选其中一道作文。你的作文里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能少于800字。你有100分钟的作文时间(9:00—10:40),请把握好时间安排。

题一:

《论语〃卫灵公十五》: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请以“论恕道”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题二:

古有“铁嶂兰芬”列为普宁“八景”之一,今有“铁山兰”雕塑屹立于流沙通衢之中,请以“铁山兰”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

●获奖作品选评:

1.铁山兰

普宁二中高堉桂

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铁山兰就绽开了。它们像细碎的阳光,金黄在氤氲着缕缕乳白地气的乡村里,在山坳背阴无人问津的岩石旁,在歪歪斜斜印满牛羊蹄印的田埂中,又或者在乡村桥边长满青苔的残墙断垣上,在土迹斑斑长满荒草的僻静角落里。

兰花该是随处可见的,但唯有生长在洪阳之南的“铁山”上,才被称为“铁山兰”。老人说,“兰花总是一样的,但铁山兰只属于洪阳。”大抵铁山兰也被人们赋予了花之外的更多含义吧。

铁山兰是乡村最早醒来的,它醒了,乡村就醒了,人们也就醒了,乡村新一轮的日月也跟着醒了过来。漫山遍野的铁山兰,被摆到城镇车水马龙的道路的拐角处,更多的则被装在简陋的竹篮里。在乡村妇女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中,流浪到城镇不知名的僻静巷弄中,流浪到大大小小场景相似的建筑工地上。

它们是来城镇里找亲戚的。

那些从洪阳搬迁到城镇来的人,那些在城镇生活多年,但根须还未完全从洪阳拔起的人,那些在城镇工作,梦里脚趾依旧沾满泥土的人,都是铁山兰的亲戚。从乡村搬迁到城镇的人,日子大多是艰辛的。每天醒来,他们风风火火地啃了几个开花的馒头,咽了几口无味的稀粥,便算补足这一天的能量了。他们一肩能担两袋水泥,半天能刷好几堵墙,仿佛早上吃的不是白花花的馒头,是一块块黑黝黝的煤炭。早晨,在高空作业,像蜘蛛一样靠强大的捉力把自己吸在楼房上;晚上,躺在空旷的工地上把自己卷进发硬的棉被里,在梦里延续对乡村的思念。

老人曾说,“洪阳的铁山兰,坚韧、顽强。给它一点点土和水,多差的环境它也能生长。”这句话他们都刻在心里了,就像他们每天做的一样。他们就像故乡的铁山兰,生长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从不埋怨生活的不公平,却依旧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奉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无怨无悔。

有一天,我诧异地在流沙中心看见铁山兰的银色雕塑,不禁哑然。也许老人说得不对。铁山的兰花,铁山的精神,铁山的一切韧性,早已渐渐在铁山人的奋斗过程里传遍四方。

铁山兰,如今该属于铁山人到过的所有地方吧。

铁山兰,便是铁山人灵魂扎根的地方吧。灵魂或许是不会流浪的,它既已注定属于某一捧土,某一朵花,无论岁月多么荒凉,无论脚步多么遥远,它都是要回去的,回到那一粒熟稔温热的土上,回到那一声苍老的呼唤里„„

(文章以一种俯仰大山的深情,细嗅着铁山兰的罄香;以一种寻根的执着,吟咏铁山兰的精神内涵。铁山兰以强韧的生命力穿越土层岩石,铁山人把坚强质朴散布人间。铁山兰是自然之精华,是坚韧之品质,亦是灵魂之依附。文章层层深入,重在揭示铁山兰、铁山人的“神”“韵”所在,形神俱备,况味十足。景物、人物、情感三者结合转换自如。构思颇具匠心,以“老人”和“我”对铁山兰的解读作为呼应,凸显年轻一代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语言纯熟,行文间不着斧凿之痕迹,也不乏悠远之韵致。点评:陈柳芬老师)

2.论 恕 道

城东中学黄玲玲

犹见孔子慈母善面,把活泼泼的思想和人生观念,穿越历史的沧桑,传递到今天,温暖着你我。孔子,让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今知一“恕”之说终身行。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言片语,道出恕的境界。恕,是善待他人,宽恕他人,却充实了自己。何必在生活中、小事上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一个人,如果每天沉溺于子虚乌有的忧伤中,以哀怨的面孔示人,向别人倾诉其痛苦烦心的事。那么,朋友与欢乐就真正的与这个人渐行渐远了。反之,一个快乐的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芒,也会影响别人。因为他所施与的,是人所欲的。恕,不是什么深奥的哲理,孔子所表达的恕,是贴近生活的,微小的,而又伟大的。

恕,不仅要“勿施”,还要“施”。恕是一种反射你心境的行为。一代圣雄甘地,被连开三枪后却表示愿意宽恕杀手。甘地是带着宽恕之心死去的。他生命的最后一秒,也在行恕道,所以直到今天,他的光芒依然为人们所仰望。保持一种宽恕的心境,是每个人都该做的。不论是甘地还是孔子,都把宽恕之心淋漓尽致地挥洒在生活当中。因为恕,他们坦然;因为恕,他们满足;因为恕,他们永垂不朽。

恕,是在善待他人的时候,给自己的心灵增添一抹高尚。宽恕,或许说起来容易,要身体力行却很难。恕道,遵循着它而生活的,永远不是心力交瘁的苦行僧,而是渐渐淡化走“恕道”之时的辛苦,再以之换取欢乐的自由欢乐人!在美国,有一个刚刚服完兵役的小伙子,去看守一片森林。他辛勤劳作,为的是有一天能报答父母。可是,一场大火把一切希望都毁了。几个青年人的贪玩,烧了森林,烧死了小伙子。当几个纵火犯受到社会的谴责而四处逃窜时,小伙子的父母站出来了。他们带着憔悴的容颜,说了一番令人感动的话。他们互相扶持,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却表示愿意宽恕那几个纵火的青年。一场大火,已经毁了一个人了,不能再毁掉那几个孩子的一生。他们很渺小,因为怀揣一颗宽恕之心而变得

高大起来。是啊,满怀宽恕之心,人生还有什么坎不能过,什么沟不能逾越呢?

沐浴在孔子的圣光之下,我们怀揣一颗宽恕之心,自由徜徉。

(点评:此文开篇点题,紧接着对“恕”进行解读,之后举圣雄甘地与美国青年的父母为例,表现主旨,说理、例证结合紧密、自然,能较好的突出文章主题;语言颇具抒情色彩,有感染力。)

3.论 恕 道

普宁二中陈文豪

人生如惊鸿般短暂,又如夏花般绚烂,我们的一生中常常面对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这时你会心烦气躁,怨天尤人。其实,当你拐一个弯,用宽恕的心去对待它时,你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是美好的,令人豁然开朗的。

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可见,宽恕其实是对自己的成全,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三国时期的蜀国,连年受到南蛮孟获的侵犯,但蜀相诸葛亮并没有因此而气愤不已,誓将夷平南蛮。相反,他每年都向南蛮伸出援手,教授他们农业知识。七次生擒孟获,但诸葛亮七次都没将他杀死,每一次都是亲自款待他之后才把他放走。最后孟获终于被诸葛亮所感动,决定向蜀称臣。诸葛亮的宽恕之心不仅感动着南蛮,更感动着千百年来无数的中

华儿女,他让我们看到,宽恕不仅是他人心灵的释放,更是自己心灵的一次升华。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是我们对他人犯错的劝勉。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原谅那些所谓的过错呢?如果你选择的是痛恨,那么你将愈痛愈苦,愈痛愈深,如果你选择的是宽恕,你会拨云散雾,守得云开见月明。

当我们的心灵选择了宽恕的时候,就会享有一份自由,因为我们已经放下了仇恨的包袱。无论是面对朋友还是敌人,我们都能够赠予甜美的微笑。林肯年轻时曾担任杂货店员,一次他在工作时,一位顾客的钱被前一位顾客拿去,顾客与他发生争执,老板知道后很生气,对他说:“我必须开除你,你的服务令顾客不满意,那么我们将失去更多的顾客,我们应该学会宽恕顾客的错误,因为顾客就是上帝。”许多年过去,当林肯当上总统后说:“我要感谢那位老板,因为他让我学会了宽恕。”学会宽恕,世界会阳光明媚;懂得宽恕,道路将越走越宽。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恕。这是纪伯伦的一句名言,我们不必锱铢必较,不必耿耿于怀。在错误面前,我们要学会宽恕。宽恕似

水,在拐弯时潺潺总比奔流更有效;宽恕如火,在寒夜中总能溶解冰霜,温暖彼此;宽恕如诗,在意义上不在乎它的长度,而在乎它的内容。

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却又因宽恕如水,过滤得纯净;因宽恕如火,煅烧得鲜明;因宽恕如诗,这诗般的宽恕,才使人生充满艺术,赋予永恒。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而今我想说,宽恕给了我宽容的心灵,我要用它勾勒未来。

上一篇:试用期工作总结20字下一篇:语文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