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师范生自我鉴定

2024-04-30

体育专业师范生自我鉴定(精选13篇)

体育专业师范生自我鉴定 篇1

本人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思想觉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大学四年,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工作或生活上都本着“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鼓励自己勇往直前,不怕艰辛不怕困苦,向自己的成功彼岸迈进。

特别在体育专业上具备牢固的专业理论知识。尤其在田径、篮球、足球等方面更为突出,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曾三次代表班际篮球联赛,并取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代表系参加校篮球联赛、游泳比赛并获得第一名,第二名。此外我还积极参加篮球、田径、游泳、乒乓球等各种裁判工作,并获得“优秀裁判员”称号。

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本人把“教育”作为人生的目标,并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本人还热心于社会实践,曾多次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本人自尊自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很好的人际关系,对人诚实,可胜任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我成功过,失败过,但每次跌倒我又顽强奋起,因为我相信它只是我前进路上的基石。展望新世纪,我充满信心,我将以满腔热情迎接挑战,充分展示一名跨世纪大学生的英姿,争做一名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体育专业师范生自我鉴定 篇2

当前, 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培养课程设置分为5大模块, 但开设的教育类课程中存在时间与科目差异, 具体见表1所示。

与此同时, 课程结构形式上, 设置的课程数量、时间以及课时分配都存在很多问题, 具体见表2所示。访问20名体育专业师范生教师以及40名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 发现大部分专业教师与学生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缺少对学生创新环节的重视;城市与农村体育教育需求不适应;教学实践性不强;学习动力缺失[1]。

2 体育免费师范生课程建设优化对策——实施途径

2.1 指导思想

遵循我国相关的教育方针, 将教育的“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突出时代品质与精神, 指导思想为突出健康, 按照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特征与需求结合人力与物力资源将完整的体育免费师范生培养课程构建出来, 系统性地构建知识结构, 培养素质高、能力强、适应性强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体育教育师范人才[2]。

2.2 课程结构

培养出一个出色、优秀的师范类教师的前提与基础是合理的课程结构, 我国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教育工作涉及很多内容, 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将对免费师范生知识结构、基本能力、素养培养起到关键作用。体育免费师范生培养是贯彻落实国家体质健康标准与农村体育教育方针的重要环节, 针对性地、重点地对体育免费师范生素质与能力进行培养是关键。与此同时, 还对课程结构基本构想进行了列举[3]。

2.3 实施路径

2.3.1 对教育课程进行优化, 德育与工具课程兼修

对全校课程结构的基础部分实施通识教育课程, 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对通识教育课程优化设置, 通识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 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人文、社科、艺术等方面的素养。当前, 我国各高校体育免费师范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整体较合理:北京师范大学占22.5%;陕西师范大学占26%;华中师范大学占19.8%;西南大学占28.7%;东北师范大学占29%。除了设置德育课程外, 还要设置一些社会实践类、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课程, 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职业水平提高, 同时扩大工具类课程设置比例[4]。

2.3.2“稳”中求“泛”设置学科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的“稳”与“泛”是学科基础课程建设的一对矛盾体, 不同院校设置上存在较大差异性 (陕西师大17%;华中师大22.4%;东北师大31%;西南师大13.5%。) 。很多学者提倡将基础课程比例减少, 将课程难度降低, 增设综合性课程使学生视野变开阔[5]。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实施“双专业”但仍要将体育学科作为特色, 如果降低专业化程度将影响到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各项实践教学显示, 大部分学生缺少基础知识的掌握, 对较深的理论理解不了, 更不能对实践提供指导, 阻碍人才培养。他们以后面对的工作是基层体育教学, 目标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由此, 基础课程设置至关重要, 只有具备“稳固”的基础课程, 才能达到学科知识的“泛”。

2.3.3 专业发展课程对学科设置比重进行调整

高校竞争的核心不仅体现在知名度与师资上, 课程建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体育教育免费师范生专业发展课程分为选修与必修, 是体育教师培养的核心。体育免费师范生专业发展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类, 所占比例不同高校存在差异:东北师大占15%;北京师大占25%;陕西师大占26%;华中师大占27.6%;西南大学占35%。按照创新、精炼等原则加强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建设使专业方向更加灵活。专业课程设置比重需保持在15%左右[6]。

2.3.4 将教育实践课时增加

实践课程的设立是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具相关调查显示, 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免费师范生实践课程为8.5周, 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完成质量高、效果好的实践任务, 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造成了阻碍。可以将实践环节划分在每一个学期, 将其细分到具体的课程中, 比如, 社会实践课设置1学分, 第一到第四学期均设置实践课, 将教育实习设置为15个学分, 开设5~8个学期, 由此, 免费师范生实践环节的核心内容就是教育教学实习, 在课程安排时需要分清重、难点。

2.3.5 课程结构上增加创新课程比例

体育免费师范生素质教育中自主创新型学习占较大比重, 比如, 西南大学设置自主创新学分, 但比例依然非常少, 并且将创新学分全部纳入学期总学分中, 这样会影响到学生自主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创新精神的养成。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主要到农村从事各项工作, 使用的体育设施较为老旧, 体育场所与设施不能满足体育教学要求, 此时就要充分发挥师范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力, 比如, 自主组织开发体育项目、自制简单的体育器材、组织对体育场地进行改造。随着农村体育教育的深化改革, 对体育免费师范生教材研发与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断增加科学与技术应用[7], 实现科技与教学的统一才能将学术与师范性统一。由此, 必须将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总学分中, 比例设定为3%为宜, 为体育免费师范生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8]。

3 结语

总之, 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专业技术课程设置是一个较漫长且艰巨的工作, 是体育师范人才培养的必经途径, 充分吸取过去的成功经验, 借鉴其他院校先进理念, 才能探索出科学、适合培养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的课程内容, 增强人才培养的效果。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国家对体育师范生的培养越来越注重, 体育专业师范生教育成为培养体育专业师范人才的重要途径。该文采取调研、专家访谈以及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体育专业师范生课程建设进行分析, 结合课程需求、比重以及创新环节进行探究, 为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专业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王福平.免费师范生个体意识对教育信仰的影响——以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 2012 (6) :129-133.

[2]孙颖.体育免费师范生学习态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华中师范大学2009—2012级免费师范生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刘桦楠, 周新华.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足球普修课教学情况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 18 (6) :26-27.

[4]郭庆霞, 武延辉.铜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及教学质量保障研究——兼论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培养[J].东方教育, 2015 (1) :90-91, 92.

[5]谭鹏, 刘瑞峰, 刘晓宇, 等.华中师范大学女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调查研究——以免费师范生为例[J].安徽体育科技, 2013, 34 (4) :79-82.

[6]雷萍.暑期实践对免费师范生情感考量和从教意识的影响——以成都师范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 2015 (4) :159-160.

[7]刘聪, 刘买如, 徐成立, 等.免费师范教育背景下排球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体育科研, 2012, 33 (2) :83-86.

体育专业师范生自我鉴定 篇3

【摘 要】加强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意识培养,既能增加他们的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其体育技术水平,促使其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又能使其毕业到岗后引导、鼓励、督促所教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体育意识;现状

一、体育意识的界定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定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且强调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哲学上,意识和思维有时是同义概念,但意识一词的范围较广;在心理学上,意识一般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由此可见,人们对意识问题的研究在两个领域进行:一是心理学的领域,一是哲学的领域。通过文献综述,目前对体育意识的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对体育认知的角度进行研究;从体育态度的测量进行研究。

二、研究对象

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分别发放纸质版问卷。

三、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以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通过SPSS、Excel等软件处理并分析问卷数据来探究大学生运动现状。

四、研究内容分析

1.体育认知分析

根据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以及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大学生体育认知现状调查量表》。问卷的内容为:①你有参与体育锻炼的需要;②你对体育感兴趣;③你了解体育健身的基本理论和方法;④你认为体育锻炼对你学习、工作有好的影响;⑤你了解体育锻炼中的艰苦和愉悦感。评价标准:非常赞同(20分);比较赞同(15分);基本赞同(10分);说不清楚(5分);不同意(1分)。

从以调查数据可以显示,当前所调查的教育部直属的4所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体育认知水平处于良好偏低的水平,其中男生的體育认知水平在总体上要高于女生。在所调查的几所高校中,男生里有44.33%的大学生认知水平低于其74.04%的平均值,而女生中则是有52.05%的低于其均值,说明当前该4所高校的大学生在体育认知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方面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状。

(1)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调查分析。体育锻炼时间是指个体每次投入到体育锻炼活动中的总时间,它是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要反映了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56.8%的学生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维持在60分钟以上,28.8%的学生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维持在30分钟到60分钟之间,还有14.4%的学生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从单次体育锻炼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的锻炼时间还是有所保障的,有半数以上的同学在单次体育锻炼中的时间都超过了一个小时,仅有较少的一部分同学单次锻炼时间不足半小时。从这里大致可以看出师范院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状况还是比较理想的。

(2)参与体育锻炼频率的调查分析。体育锻炼频率是指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在所调查的几所师范院校中,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不容乐观。每周参与三次以上体育锻炼的学生仅占总调查人数的25.3%,每周参与一次或者一次以下体育锻炼的学生高达32.1%,42.6%的学生每周参与2~3次的体育锻炼。说明在所调查的这四所师范院校中,大约有3/4的大学生每周的体育锻炼频次只有3次或以下的低水平。由于体育锻炼的频次太少,不利于机体产生良好的刺激,其结果就是体育锻炼效果受到很到的影响。这从侧面上也反映了大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够强烈,对体育的认知不够完善。

(3)常见体育损伤预防处理的调查分析。运动损伤是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常发生的事情,具备常见的体育损伤处理办法是每位大学生需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对非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其调查结果显示,基本了解常见体育损伤处理的学生仅仅达到27.1%,55.7%的学生只了解部分,17.3%的学生基本上完全不了解任何体育损伤相关的处理办法。这是非常严重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们对参与体育运动的认知不够全面,同时在另一方面也反映各大高校在体育运动损伤处理相关知识教育方面的缺乏。

2.体育态度分析

在体育态度量表问卷中结果显示,八成非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能认识到大学体育课的重要性,这也从侧面说明非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在精神层面上具有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动力,这启示我们要深入研究如何让精神意识转为实践。另外,还有少数学生认为体育课不重要,如何培养这部分学生的体育意识问题也不容忽视。影响师范生健康因素中,“合理的饮食习惯”“体育锻炼”“情绪稳定愉快”是非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们普遍认为的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这些因素,如培养个人合理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保持稳定愉快的情绪等,以促进师范生的身体健康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体育锻炼与教师素质需求关系中有50.1%的非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认为体育锻炼项目需要与“准职业”(教师)素质需求相联系,说明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意识较强。但是,还有7.1%没有必要、3.1%说不清的师范生没有看到体育锻炼项目与“准职业”素质需求相联系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和提高这部分学生的体育意识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体育的功能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体育锻炼的作用,非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各有见地,有超过80%的师范生认为,强身健体、娱乐心情被认为是进行体育锻炼的最大作用。不可否定的是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得到了非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们的认可,这对提升其体育意识、促进体育行为具有显著作用。非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各不相同,有76.1%的师范生选择增强体质和健康、60%的师范生选择散心、消遣、娱乐。无论怎样,参加体育活动对于提高师范生的身体素质,进而间接提升未来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对课余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表示热爱的非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只有48.6%的师范生选择热爱,直接表示对体育锻炼表示不热爱甚至讨厌态度的有41人占7.9%。从侧面说明,培养非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积极的体育态度并转化为体育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结语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而免费师范生又是大学生中的另一特殊团体,他们是社会国家教育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教育人才。非体育专业师范生自身的身体素质问题及体育意识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也关系着整个国民素质的未来,更决定了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身体素质的强弱。

根据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师范生普遍能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但从具体的体育实践参与来看,非体育专业的免费师范生们参与度非常低,体育锻炼时间很少,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较单一。非体育专业师范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认识都相对薄弱,这正是影响体育意识的最大因素,为加强非体育专业师范生的体育意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依靠师范生的体育意识而影响下一代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还有很多的衔接处还需要国家、社会、校园、家庭的共同促进。如何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和改革创新符合学生乐学的体育项目及教法,如何在已形成的体育认知上让非体育免费师范生们积极投入到体育实践,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运动情绪,让意识与行动相统一,让校园体育文化和社会体育氛围辐射到每个学生 。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论如何关注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M].北京: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7,(12:):22-24.

[2]陈玉丽.对教师体育意识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研[J].福建体育科技,2007(06):58-60.

[3]李建明.体育意识剖析[J],2005-05-08

师范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篇4

如今实习接近尾声。总体感觉,压力挺大,收获也不少。实习期间得到了二中赵光辉老师和本院郑潇潇老师的悉心指导。无以为报,谨此致谢。

总的概括起来,我们的实习生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见习阶段

从9月20日到9月30日是我们的见习阶段,因此这期间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听课,做一些听课记录。那几天赵老师上的主要是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赵老师主要采用了朗诵法和讲解法。在赵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丝毫感觉不到文言文的晦涩与枯燥。相反,赵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更让文言文的课堂妙趣横生,其乐融融。我也曾在心里暗暗遐想,要是能够选择,我真想在赵老师的课堂上当一年学生。

二、教案准备及试讲

见习期间我们就开始了教案的准备。我的第一课是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我初步设想是用三个课时来完成,虽然三个课时我自己也感觉有点紧巴巴的。但看到小组里其他同学几乎都是花两到三个课时来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的。我开始有点不太自信自己的教法,怀疑自己这样安排是不是效率低下、没能很好地给文章提取重点的表现。后来经过与赵老师的联系请教之后,赵老师建议用至少四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因为鲁迅的文章语言颇为含蓄,而且逻辑十分严密。只有在老师的细心点拨下,学生们才能掌握它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这时我意识到课时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根本。就这样,我开始坚定自己的教法,开始了第一篇课文教案的准备。

由于自己没有多少实际的课堂教学经验,虽然以前在学校也有许多上台陈述的机会,但我深知中学课堂的灵活性。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十分丰富的。所以我只有严格把好自己这关,熟练掌握文章的每个细节,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更自如地去引导学生的学习。因此,国庆假期我们都放弃了休假的机会,忙于资料的整合,教案的准备。但是小组中没有一个人有丝毫的抱怨情绪,相反都积极投入到教案与试讲的准备当中。

教案的准备是一个逐渐完善,精益求精的过程。每细读一遍总会有新的发现,这样的感觉很好,也让我丝毫没有感到忙碌的疲惫,而仿佛自己全然一探险家,每一次旅行都会发现新的宝藏。

我们的集体试讲是在10月3号那天正式开始的。本院的指导老师郑潇潇老师也为了我们放弃了休假的机会,留在学校给我们做细致的指导,为我们教案的每一个细节做了严格的把关。大到教学思路的修正,小到每一句教学语言的完善。郑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在我试讲的时候,郑老师给我的指导意见也让我醍醐灌顶,对我的教学思路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正式上课

10月8日,国庆节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便开始了自己第一课时的教学。那天是上午第二节课,出于兴奋、出于期待,我便早早就来到了实习学校,借着早读课时间给学生播放了课文录音,布置了预习内容。尽管假期已经对教学内容有了充足的准备,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做了细致的安排,而且也充分预设了一些学生的课堂反应。但是在正式登上讲台之前,心里还是多少有些忐忑,毕竟只身面对80几双眼睛的注视,以授业解惑的教师身份出现在讲台上还是平生第一次。这时候赵老师和我的搭档给了我许多鼓励,让我稍稍的缓和了紧张情绪。

师范专业支教的自我鉴定 篇5

幸福的一天是从早上走下楼的那一刻开始的。当你踏出楼门口,就会在学生们温馨的“老师早上好”中一路走进办公室,然后找到自己的办公桌,再看看备的课,做上课准备,嘿,还真有当老师的感觉。等到哨声一吹,在外面玩耍的孩子们就飞野似的跑回教室里,脸上还挂着愉快的汗珠。慢慢地,琅琅的读书声响起,作为老师的我和孩子们一同学习游戏,课堂活泼又快乐。如果是在办公室,也有办公室的乐趣,老师们在备课、批改作业的闲暇聊天,或是讨论课程,或是讨论学生的情况,最有趣的要数孩子们的日记了,他们记录的点滴中都折射出巨大的快乐,我们办公室也是欢声笑语不断。下课后,老师在学生问题的簇拥中回到办公室,孩子们问这问那,好不快乐。也有学生们来找老师聊天、解决纠纷的,办公室又呈现出另一派忙碌的景象。还记得总是探在办公室窗外的那几个小脑袋吗?那是些调皮的孩子们,他们跟老师开着玩笑,别看隔着窗子,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中午,精力旺盛的孩子们早早来到学校,我们值班的老师也会和孩子们一起疯玩。一整天的校园都是喧闹的,充满着欢声笑语,一片和谐美丽的景象。

不过一直以来我都是个太过理性的人,总是喜欢去思考很多问题,而常常淡漠一些东西。我不知道这样清醒的我好还是不好,但写这篇东西我只想把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

就我个人来说,虽然这次支教收获很多,作为教师和班主任的经验,和队员间的感情,和孩子们的相亲相爱,这些都是得来不易的财富,但还是有很多问题。非常遗憾的是,在这十四天内,由于多种原因,我没能做一次家访,更深入地去了解一些学生的家庭情况,他们的成长环境,进而去帮助他们,使他们以后的发展更好。在工作中也有很多地方不够细致与耐心,没能做到最好。同时就我们的支教来说,我觉得在形式上没能有多少突破与创新,这点较为遗憾。我在与一名北师同学交流三下乡经历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形式很新颖,他们有针对学生心理辅导的“心灵小氧吧”,还召开了增进父母孩子间关系的“亲子运动会”等等,这些新颖有创意的形式对我们无疑是一种启迪。

生物技术专业师范生的自我介绍 篇6

大学四年,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全方面锻炼和发展自我。不断的加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并取得了很大的提高,积极的参加实践活动,大大的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学习上,我踏实努力,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所有课程,连续三年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并获得二等奖学金,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实验操作能力在大学期间得到很大的提高,能够顺利地独立完成实验课程。

同时,我广泛学习了英语、计算机等各方面知识,先后通过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二级,三级,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常用软件。我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强的团体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刍议师范专业的体育教学 篇7

关键词:师范专业,体育教学

多年来, 有关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研究较多, 其主要倡导的思想有体质教育、技能教育、竞技教育以及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等。但是从现代化的教育心理学角度认为, 构成个人动机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兴趣, 如果认知能够获得满足, 兴趣就能深化和丰富, 从而发展人们的行为以及认知活动。从现代管理和系统论思维方法的整体功能看, 提倡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 会使体育的功能达到新的层次和高度, 因此师范专业体育教学应确立全面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

1 师范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

师范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小学教师。在很早以前, 许多学者就提出, 应当将高校师范专业的体育教学与其他专业区别开, 同时还提出了很多具体措施以及建议。虽然这么多年以来, 关于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还在继续进行, 但是效果却不如人意。

如今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全民健身计划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已经启动,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这一工程中学校体育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青少年的体育教育靠的是中小学教师, 高校师范专业是中小学教师的源泉, 体育教学又是其中的一部分, 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担负着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重任, 是在青少年身上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目前我们培养的师范专业的学生将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 还有很多将成为班主任。因此, 其中的每一位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将来将面对着无数的青少年受教育者。此外, 他们在传授青少年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任务。因此, 必须通过体育教学让高校的师范学生能够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体育的重要性, 并且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以及组织和指导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体魄, 这不仅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在青少年中间的执行, 更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少年。因此, 对于高校师范生来讲, 体育教学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人, 而是一个循环效应, 会影响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因此, 在制定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时, 必须考试师范教育的这个特点。

2 师范专业体育教学规范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评价等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对高校师范院校出台特别的规定, 对师范院校特殊性的研究论文在大量的关于高校体育课程研究的文献资料中所占比例是非常小的但是, 对师范生体育素质在未来的教师职业具有特殊要求已经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

2.1 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目标

根据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原则, 依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 将一级效度指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第一, 认知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强烈意识, 使得他们认识到体育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以及能够促进健康和学习的作用。通过强化对师范体育的认知以改变学生对体育功能、作用以及价值的新认识, 使其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式以及学习的目标。第二,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需要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且积极的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通过学生积极的学习以及自觉的锻炼身体,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体育文化的素养以及欣赏能力, 通过增加情感积累以增强积极性, 促成体育活动需要的能力。第三, 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自己选择项目以及课堂的教学, 达到熟练掌握两项以上的健身运动的方法和技能, 通过有效的指导他人锻炼并参加学习各个层次的竞赛, 此外, 还应当掌握处理常见运动创伤的方法。

2.2 实现教学目标途径

我们通过以下途径实现认识、情感以及动作技能的三大目标需要。大学生在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中, 由于受到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 其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以及技能基础具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 在体育行为的表现也具有明显的差异。大学生体育是学生在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 因此, 想要改变学生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 对于体育的态度是一个从同化到内化的复杂过程, 因此,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有效的完成全过程。因此, 基于这种认知, 由于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改变每个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 但是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变他们对体育的认识, 因此, 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时, 更重要的应当是改变师范生对于体育的认识, 这对师范生来讲具有特殊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对某一事物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取决于对这一事物所具有的价值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同时也取决于对这一事物的浓厚兴趣。理性认识和感性体验相互引发、相互作用, 共同发挥行为的动力作用, 这样的行为才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坚持性。所以, 选择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影响, 对能否吸引学生, 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有影响, 这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体现主体作用, 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前提。实践表明, 运动技术上的进步、提高所产生的成就感和快乐体验, 是内在的, 激发的难度要大、过程要长, 不过会有巨大的动力产生, 让学生感觉到体育技术的提高和自己的进步, 从而盼望着从体育课再次获得增长。为此, 在尊重学生选项的基础上, 讲授有利于激发内在情感体验的学习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多以竞技项目为主, 学习技能较多, 理论讲授少, 结果会使学生对体育本身的了解和认识减少和降低, 对体育认识极为模糊, 对许多体育知识都不懂, 也不知道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目的。很少与所学专业衔接, 如航海院校 (以游泳达标) 、地质石油院校 (以足、兰、长跑为主) 、医学院校 (太极拳、排球为主) , 增加专业需要的教学内容。因此, 我们必须大胆地改变师范专业体育教学模式, 对教学大纲和计划进行改革。新的教学大纲和计划必须包括:体育概述、运动竞赛组织与观赏、运动卫生与医务监督、裁判方法理论等。使师范生获得较全面、较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的锻炼, 以及将来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能力。所以, 高师体育教学应该将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放在首位, 提高学生运动水平及组织水平, 让学生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总之, 新的教学大纲和计划必须与未来师范专业职业行为保持一致。

2.3 充实师范生体育评价的内容

关于师范院校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 对于评价内容的研究不多, 目前的体育评价主要在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的内容上, 带有普遍性。评价内容应涉及师范生的体育素养方面的内容, 促使师范生的体育行为与未来职业衔接, 把师范生完善自己的体育素养变成一种自愿的行为和自觉的行为。普通院校执行的考核多以项目技术达标为主, 重实践, 轻理论和组织能力。由此产生弊端是:考试内容与中学体育教学内容重复较多, 一些先天素质好的学生无需费力就可轻易过关, 与同班其他同学相比有较大优势, 往往上课自负, 不能虚心学习, 而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无论怎样努力也难以合格。评价结果不能真正反映自我锻炼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学生健康程度、体育知识面、个性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 过分注重近期效益而忽视长远效益, 影响了部分学生的体育热情与体育态度, 不能完成终身体育以及未来职业目标。新的体育课评价体系必须体现以师范生的体育素养全面发展的思想, 而不仅仅局限于身体素质。在参照体育锻炼标准的基础上, 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科学、准确的评价结果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小结

师范专业体育教学除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提倡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 确立全面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之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推进职前教育, 学生体育价值观教育, 陶冶情操, 发展个性, 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应结合自身特点,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 增强他们的体质, 更要帮助他们要有在全民健身中的责任意识, 以他们健康的行为习惯去影响和塑造健康的下一代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张虹.高师素质教育与师范生体育素质重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 :50-52.

[2]梁廷方.谈师范生的体育素质[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 (6) :82-83.

[3]白永芳.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体育素养[J].新课程研究, 2010 (6) :174-175.

[4]王小平.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目标构建与实现途径[J].福建体育科技, 2007 (4) :39-40.

[5]段克发.师范院校体育与全民键身的关系[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 1999 (6) :135-136.

[6]王德喜.师范专业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和认识与全民健身计划[J].浙江体育科学, 2000 (05) .

体育专业师范生自我鉴定 篇8

【摘要】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呈现出松懈,随意状态,特别是非体育专业的学生,锻炼意识薄弱,大多没有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观念,至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云南师范大学 非体育专业学生 课外体育锻炼 现状 调查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云南省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此次有关云南省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校非体育专业的各年级学生展开调查,调查问卷发放方式采用随机发放。

1.2.2 文献资料法

检索有关大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运动意识现状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3对所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的常规处理和统计,并进行相关比较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对云南师范大学得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的频率、年级基本情况分析

2.1 .1对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调查与分析

通过表1显示,接受调查的非体育专业学生中很少参与体育锻炼的高达占36.0%,很少参加的占26.5%, 有时参加的占21.9%,经常参加的学生仅占15.6%。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云南师范学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表示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这些学生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打游戏、逛街、酒吧等活动。

2.1.2对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年级调查与分析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升高,选择体育锻炼的人数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刚进入校园的学生能够保持自己高中的习惯,随着在校时间的延长,逐渐受到各种风气以及其他诱惑的影响降低了锻炼身体的期望。

2.2对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的动机、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2.1对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调查与分析

目前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比较明确,主要以健身为目的,其次为了充实生活、朋友交际、劳逸结合等,体育活动动机呈现多元化特征。这看出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对体育锻炼对提升自身健康、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上认识有较大提高。

2.2.2对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对非体育专业学生从事课外体育锻炼主要制约因素在于自身方面,这部分学生有107人,占到了34.9%,其次是时间因素有25.4%的学生选择,还有场地因素有17.9%,由于经济原因导致的占到了3.3%,还有18.6%的学生选择其他。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以很少参加和不参加为主,活动时间为晚上人数最多,占到了53.4%,活动形式以2~5人比例最高,达51.5%。

3.2建议

体育专业师范生自我鉴定 篇9

师范专业实习鉴定表自我鉴定篇一

一个多月的实习已经结束,从年前的准备阶段,到三月份的正式讲课,这一过程的收获体会是很多的。

让我体会很深的首先是对教育这份事业的热爱。在学习中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对教学的热爱是使你全身心投入教学的动力,不管是备课,还是讲课。备课中,具有了动力,才能全方位的考虑过程、内容,考虑学生的反应。正如实习开始,杏坛副校长所说的“备学生”,怎样体会到学生的反应。有了这份动力,才会想出设计出更好更科学的方法,应用于教学过程,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才能很好的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次是要设定较高的目标,同时又要考虑到效果不佳时,自己的反应。就是预先想到效果不好时,自己应承受这份压力,较好期望固然很好,但若由于自己的能力所限以及各方面的变化,引起教学效果不佳,自己应接受这一现实。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破坏了整个活动。当我第二次课效果不好时,当时实在难以接受,尔后的两天为下次的备课则没了兴趣,没有了热情,自己前两次作了充足的准备为什么会这样?我在思考这些,思虑再三,还是备课不充分,没有更好的调动学生,既没有预计学生的反应,又没有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比如第二次课的板书问题,这都是没有预计到的。而当我在第三次课时,心情平淡而又有热情,坦然面对一切。这样就好了许多,语速较前两次慢了一些,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少了许多。

总的说来,实习让我收获许多。不仅仅是对教学,做任何事情都满怀热情。我抵制住了第三次课前的不良反应,作了充分的准备。对事情结果期望高,严要求,又要以最坏的结果来考虑,坦然面对。这是我较深的体会。

最后,我还想说的事,感谢张老师的悉心热心感怀。每课必听,不管是试讲还是上课,更重要的事提出学生的问题,以一个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来发现这些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对学生最大的负责与帮助。同时,我们这一团对也是值得学习的。互相帮助,照应,共同进步。

师范专业实习鉴定表自我鉴定篇二

个多月的实习,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当老师不容易,但好老师更不容易。老师的职责就是把自己会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会,让学生理解,让学生掌握。这不仅要求老师对所讲的知识理解透彻,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与学生沟通,怎样让学生掌握,怎样把自己的意图更尽可能准确的表达出来。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不仅要顶住各种压力,去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去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己则是个引导者。做好这些实在需要好好下一番功夫。

下面说说我自己,我生性比较内向,平时孤言寡语,不善于表达,在公共场合很少说话,只是一个倾听者,更不愿成为被人关注的焦点。所以第一次试讲时,我根本不敢上讲台,上去之后畏畏缩缩,都不知道自己在做深。在同组实习老师和指导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我慢慢放开了一些,从心理上不再害怕成为焦点,不怕出错,终于可以去讲了。由此,我觉得人必须首先敢于去表达自己,不要担心出丑、丢面子,上了讲台以后,下面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你,期待着你的表演,所以一定不能胆怯,要镇定从容,大胆地去说去讲,自信地去说去奖。即使自己并不确定某些知识点正确与否,带了讲台之后也不能表现出来。在课堂上要有这种思想:我是老师,我是权威,我是老大,我说的是对的。决不能犹犹豫豫,粘粘糊糊。讲话要做到一点——敢于表达自己。我可能说的有一点片剂,但这对我来说,对于那些不敢表达自己的人来说,是必须要认识的一点,首先要做到的一点。

当然上面所说的只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其他方面也很重要。比如说要有老师的形象、气质,举止大方,语言亲切,将可要有吸引力;备课关键在于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授课方式,讲课富于变化性,与学生互动交流

师范专业实习鉴定表自我鉴定篇三

2018年10月12日至11月1日,我在xx学院附属小学二(4)班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实习。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在原任指导老师黄老师和班主任张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下,我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实习任务。

三周的实习结束了,静下心来回想一下,虽然日子忙碌,但在自己的努力实践中和指导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觉得在实习过程中受益匪浅。实习期间,在黄老师的指导、支持下,我总计听了10节课,上了4节课。教学实习中,我认真备课、写教案,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指导老师询问。每次上课之前都要把教案给指导老师审查,通过之后才进行课堂教学。如若有问题,认真修改。同时还经常请黄老师指出缺点和不足,以不断提升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上一堂课容易,但要想上一堂精彩的课很难!需要下很大的工夫。在教学之前,我都认真听了指导老师的课。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

实习期间,作为实习班主任,每天课间操维持秩序,监督到位,耐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积极配合原班主任张老师组织学生到花果山上面野炊,一路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做什么活动都要考虑“安全第一”的原则,我们是徒步到目的地的,然而一路上都是石阶梯,并且都是崎岖小道,甚至有的路旁边算的上万丈深渊。所以安全问题一点都不得马虎,只要看上去哪个位置可以造成危险的可能,你都必须义无反顾的站在旁边挡着,让学生顺利通过。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是必须的。教师始终都要记住“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在整个实习生涯中,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受益匪浅,为以后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实习尽管辛苦忙碌,但却是对我人生的一大有益的尝试和磨练。最后,我要特别感谢辛勤指导我的黄老师,是他让我学到了很多的教学知识,使我从稚嫩的教学走向了成熟的教学。同时,我也要向指导和勉励我的张老师以及附小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看了“师范专业实习鉴定表自我鉴定"的人还看了:

1.师范类实习生自我鉴定范文

2.数学教育师范生实习自我鉴定

3.师范类实习鉴定表范文3篇

4.师范生实习鉴定表范文3篇

5.师范生实习生鉴定表自我鉴定

6.师范生实习鉴定表自我评价

师范美术专业毕业实习生自我鉴定 篇10

中国奥运成功充分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正在世界上赢得广泛的肯定和赞扬。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强大了,才能赢得尊严。中国加入了WTO,中国更是全面融入了国际社会,世界也会更全面更直接地接触、了解中国,中国全面走向世界,世界也大举进军中国。这是中国大力发展的好时机,虽然有风险有困难,但更多的是机遇和发展。作为跨世纪的大学生,在这千载难逢的时机走向工作岗位,肩负振兴中华的重任,并走向世界,这是很刺激和令人兴奋的。虽然前路不会是一帆风顺,但肯定是充满挑战和活力,我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努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母校争光。

在大学期间,我由一个只知道读书的小*孩,变成一个有着自己个性和思想的先进青年,国家让我幸福,大学让我自豪。我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思想不断进步。我积极向中国共产党靠拢,进校以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参加了党课培训,在校期间一直热情向组织写思想汇报。

作为一个师范专业的学生,做一个老师是我的理想,我从小就想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是一名优秀教师,她丰富的知识、对学生的爱心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都深深的打动和感染了我。我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做一位优秀教师。

在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前夕,我心情十分激动、兴奋,因为我知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且我知道作为党培养出来的人民教师,必须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思想上我早就做好了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准备,我很想走向讲台,用自己的热情、知识培养祖国新一代的花朵。当然我也知道教师是辛苦、清苦的,不过我不怕!我也做好了一切思想的准备!我会努力的工作,而且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反复钻研,认真学习,多与学生沟通,为学生考虑,为学生服务。争取每一天都是充实的一天,都是美好的一天,都是满意的一天,也都是学生快快乐乐、高高兴兴成长的一天。

在大学间,我尊敬老师,热爱母校,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校我都怀有很浓厚的感情。我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曾多次捐款帮助贫困学生,并参加献血,为同学打开水,参加义务劳动……,受得老师与同学的好评。

我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没有违纪行为。而且在校期间我一直担任班上的团支部书记,积极配合老师搞好班里的、系里的组织纪律。因工作出色,领导有方,所在支部及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集体,***被评为“优秀团支部”,***被评为“三好班级”。

在校期间,我努力学习各个科目,没有无故缺课,不懂就问,虚心学习,非常刻苦。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美术教育学、美术心理学、绘画基础(素描、色彩)、版画、三大构成、解剖学、透视学、艺术表现材料学和*****学等各科成绩大都在80分以上,还有8科90多分,成绩优异。专业课(****)尤其出色,大部分都是90多分。

我对自己的专业无比地热爱,国画(中国画)是中国的国粹,我十分热爱美术,热爱中国画,可以说美术中国画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是我的特长也是我的爱好。我为此付出很多也得到了许多快乐。我快乐我是美术专业的,我高兴我学的是中国画。但是国画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学习好它,有所成就更是不容易。而且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加上中国画有时并不能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肯定,难以体现其价值和得到回报。可我一直都在十分认真的学习,努力钻研。用我的满腔热情,用我全身心的快乐都放到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中。我不但学习打好美术专业所应有的牢固的基础、中国画的专业知识,而且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让自己学习中国画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我经常在学习创作中体会到那种胸有成竹、品味自然、感悟人生……,真的我觉得心满意足了。我想我能在***级国画班中取得优异(中上)的成绩,除了自己的不断努力外,也许就是因为我不断的思考,思考知识,思考专业,思考人生……。

我不怕辛苦,不怕困难,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野外写生。****年暑假到广州参加社会实践,参观、写生广州著名的中山纪念堂、五羊石像、镇海楼、中信广场等,既大开眼界、长了见识又提高了专业水平。而且还带了一些学生学习美术,学习中国画,虽然他们的基础很差,但通过我的细心教导,10多天后他们也能画得似模似样了。我的总结《*******》获得老师的好评。我还多次参加系里组织的野外考察写生,到冰裕沟,到西安、兰州、九寨沟、峨眉山、庐山、长江三峡、苏州、上海等地。一路上虽然风餐露宿、日夜奔波,非常辛苦,但却满载而归,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带队老师的好评,获得同学们的肯定。****年下半年参加教育实习,我在思想上就给自己定了一个高要求,那就是一定要达到完美。因业务过关,加上精心准备,取得圆满成功,得到学生的喜欢和老师的高度评价。而且还代表***级在系里上了一节公开课,也非常成功。最终我终天如愿以偿,获得了“优秀实习生”的荣誉称号。

体育专业师范生自我鉴定 篇11

关键词:华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对200多名华师大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进行相关问题调查。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主要通过图书馆查询相关期刊论文、专著,利用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士论文库,检索有关研究资料。

(2)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访问主管体育教学工作的领导及直接参与华师大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修定工作的校内专家,获取现实的第一手的资料。

(3)问卷调查法

依照社会学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对大学期间课程设置评价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问卷效度检验,经8位社会学专家审阅,一致认为问卷具有研究的有效性。

对1998年以来毕业于华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并在教学岗位上的教师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24份,回收率为89.6%,其中有效问卷210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3.75%。

(4)数理统计法

对获得的数据利用Microsoft Excel20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1. 培养目标的定位

1997年国家教委办公厅下达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下简称《课程方案》)提出的专业培养目标是“毕业生适宜到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2003年《课程方案》培养目标定位更加宽泛,其目的是希望人才培养的口径更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

华师大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组织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经调查显示,毕业生认为华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很清晰的占12%,认为比较清晰的有39%,认为不太清晰的有36%,认为不清晰的有13%。培养目标定位太泛或太专都不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培养目标更注重充分显示时代性和前瞻性,华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具备“211工程”重点大学及广东省“名牌”专业的优势和特点,结合所处珠江三角洲的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应明确定位为“培养高度专业化的中小学体育师资以及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这里的“多能一专”,不是指计划经济时代的“每一个项目都拿得起而有一项比较突出”,而是指一个人的综合索质与专业的眼光、技能与智慧。

2. 人才培养规格的方向

培养21世纪高度专业化的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构建的目标,如何构建21世纪的体育课程决定于21世纪体育人才需求的规格,华师大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明确了人才培养的规格方向,面向中小学培养具有高度专业化水平的体育教师。

就运动技能的传授而言,体育教师肯定不如一个专业的教练员,甚至任何一个稍有体育特长的普通人都可能替代体育教师的工作。但是,如果谈到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那就只有合格的体育教师才能胜任了。也只有到这个时候,体育课和体育教师的独特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体育教师的职业也真正具有不可替代性,体育教师成为不可替代的职业的过程,也就是体育教师高度专业化的过程。

3. 课程体系的分析

(1) 课程内容

通过对毕业生进行“您对本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的课程内容的满意程度”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1%的毕业生选择了“基本满意”,另有9%的毕业生选择了“很满意”,但选择“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也达到了50%。华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综合教育类课程、学科基础类课程、专业课程(含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四大类(见表1)。课程开设门数达到127门,几乎涵盖了体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学生修读门数、选择的弹性都超出《课程方案》的规定,这与师范学校比较注重教育类课程有关,充分发挥了师范院校的特点,设置了院系公共选修课,明确提倡与鼓励学生跨专业和跨系选读,其选修学分可以取代专业任选课学分,这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强创新、广适应”。除此之外,华师大还明确要求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综合实践类”方向上选修128学时的课程,这对于夯实学生的基础有着更好的指向性。

但是,由于学科课程分科不但越来越细而且越来越多,课程安排挤得满满的,学生几乎没有自学自修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样情况下须把相邻的、同类的、能合并的课程简化、整合,避免交叉、重复,这样,既可服从于课程的整体结构,又可保存一些必要的基础课程不至于因学时不足而被排除,更可通过课程的优化组合使学生少而精地提高学习效率。

(2)课程结构

调查结果发现,有12%的毕业生对课程结构表示“很满意”,另有33%的人认为“基本满意”,选择“不满意”与“不太满意”两项中的人数超过了50%(不太满意占42%和不满意占13%),表明部分毕业生对课程的结构存在异议,主要认为课程的设置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建议课程改革能使学生的专业的学习与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我们的课程结构改革的误区在于只满足数量上的“加加减减”,而缺乏对课程价值取向的根本把握。学生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于社会之中,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发挥都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不能不受社会要求的制约,同时,学生作为独立实体的个人又存在着个体差异,又有其自身发展的不同需求。因此,教育除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外,也必须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将三种要素结合起来是我们考虑体育课程结构价值主要取向。

华师大体育教育专业把握住体育课程结构价值主要取向,优化课程结构,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科类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多样化的整体。根据体育课程的功能和目前课程类型的现状,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以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及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3)必修课与选修课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实际上标明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外体育专业必修课一般在60%~80%,发达国家低于发展中国家,美日等国甚至低于60%。[1]华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内总学时和学分是2651学时、168.5学分(见表2),按必修课、选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的类别来进行设置的,学时比为70.6∶19.9∶9.5,必修课比例70.6%高于彭健民(2005年)对不同地域8所学校调查必修课所占比例的平均数(67.3%),[3]而任选课(9.5%)又低于8所学校的平均数(14.6%), 显然必修课占总课时的比重偏大。

适当增加选修课的学时,既保证了学生所学选修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保证了学生有自由发展的机会,也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华师大是“211工程”重点师范院校,作为广东省的教育“龙头”,具有地方其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教育类课程是体现体育教育的支撑学科,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来看,这类课程也是他们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和从教技能的主要来源,但华师大目前教育类课程只局限在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学技能训练4门基础理论课,占总学时的6.64%,与国外的15%~40%相比,明显表现出课时较少,由于课时、科目不足,还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师范院校的特色,华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应提高专业课程与教育课程的融合程度,既要重视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还要重视专项技术原理和方法等体育专业课程,更要重视两者的结合点,多设置综合化、小型化、专题化的学科专业教育选修课程,突出自身办学特色。

(4)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科与术科类课程比例经过4次调整,总体趋势是学科类学时比例增加,术科类学时比例下降,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的比例从过去的4.5∶5.5发展到现在的6.3∶3.7,华师大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的比例6.12∶3.88。在毕业生调查问卷中的学、术科的学时比趋向于5:5的比例选择,毕业生认为应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术科在体育教育中还应占重要的地位。

体育的特点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亲身体会,才会领悟和理解学科的理论。术科和学科的课程应该按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开课,技术技能好的,应加大学科的比例,加强学科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技术技能差的应增加术科的比例,增加术科的学分和学时要求,完成术科的学习任务,要求达到二级运动员的标准,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学科学习的要求。所以学科和术科比例的制定,一定要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制定课程设置,控制好两者之间的比例,更好地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5)特殊课程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有49.67%赞同教育实习采用分阶段进行,采用见习与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在被问及“您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时,58.5%的学生选择不太满意,8.3%的学生选择很不满意,两项合计高达66.8%,选择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只占学生总数的33.2%,这表明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太满意。

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处在实践摸索阶段,大多数还停留在组织招聘会、发布招聘信息、开设讲座这一层次。缺少对学生个案的指导、就业心理的辅导以及市场化的操作,是目前就业指导工作最大的弊病。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就业指导体系己经相当完备,已经形成了从中学到大学,从职业介绍、个性认识、人员匹配、就业技巧训练到就业后培训、服务等的一个严密就业指导主体。毕业生、用人单位和社会都是就业指导的主体,就业指导的内容也很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需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努力弥补原有工作中的不足。另一方面,对大学生来说,要增加危机意识,抓紧时间学知识、学技能,避免上课是为了“点名”,选课是冲着“学分”,其学习动机主要是“实用”与“爱好”,其结果是非专业方面的能力一届比一届强,而教师教育专业方面的能力,给人们的印象是“一届不如一届”,如教学能力、育人能力、运动能力、指导健身的能力等。这种差强人意的“学风”和“能力结构”,必然遭到用人单位的“弃用”。

(6)毕业生工作适应度

在对毕业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技能能否满足目前工作需要的调查中,能满足的占32%;基本满足的占47%;不能满足的占5%;说不清楚的占16%。从以上调查表明,目前华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现在的中学体育师资状况仅仅是基本适应,与21世纪多元化的中学体育教学发展方向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华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机制,从源头将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与正在改革中的学校体育教学相配套,真正能体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论与建议

1. 根据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华师大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高度专业化的中小学体育师资及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2. 优化课程结构,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增加教育类选修课,提高专业课程与教育课程的融合程度;调整学科和术科的学时比例为5∶5,运动技能有通级的要求。

3. 提高学生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能力,教育实习采用见习与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借鉴国外大学就业指导的成功经验,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4. 课程设置需根据自己的师资水平、学校的优势和特点以及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安排,面向市场需求,应该早着手进行课程设置整合和优化,培养“适销对路”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Z].北京:1997.

[3]彭健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9-131.

[4]黄汉升,等.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研制及其主要特征[J].体育学刊,2003(2):1-4.

[5]杜云,等.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J].体育科技,2008(3):29-30.

[6] 杨海林.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8):23-24.

体育专业师范生自我鉴定 篇12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这种竞争不仅是资源、资金、市场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1]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学校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工作者的“母机”,直接关系到我国学校体育师资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体育的发展。因此探讨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结果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是一个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息息相关的专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总目标要求高校培养出21世纪“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教学、训练、科研相结合”、“人文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体育人才。但现如今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与总目标的实现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2.1专业口径不宽。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一致是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趋势。如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学院的专业设置几乎涉及本国增长最快的前25类职业,专业设置点多面广,甚至超出了体育的范畴。虽然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对高等师范院校进行了专业调整,将体育学科划分为五个专业,即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体育专业,基本上改变了以往高等体育院系在专业设置上对社会体育覆盖面不足的缺陷,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足之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如美国体育系的专业方向大致包括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科学专业、运动学专业、体育管理专业、体育产业专业、体育交流专业、体育健康专业、闲暇运动专业、体育旅游专业、舞蹈专业、老年人体育与健康专业及教练员专业等,种类多,涉及面广,这自然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也满足了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2.2课程结构不合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越体现出全方位和多角度,这就要求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又与课程设置密切相关。我国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体系,从整体上分析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单一,强调专业教育的纵向深入,必修课偏多。二是选修课不足,限选课多,任选课少,学生不能根据兴趣爱好来发展特长,个性特征得不到良好的发挥。三是教育类课程比例偏少。体育教育专业具有体育和教育的双重性质,这一特性决定了在课程设置中既要有教育专业的课程,又要有体育专业的课程。但在现行课程体系中,教育类课程单调,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受到忽视和削弱,学科门类偏低,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意识和素质的养成、教育教学本领的掌握。四是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偏少。

2.3教材内容陈旧。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师生思维互动的桥梁。教材应该是体现当代人类最新知识成果,基础性与时代性并举、稳定性与创新性并存。但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大多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编著的,虽经多次修订,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内容落后于时代发展与体育科技进步的问题。

2.4教学手段落后。体育教学手段是指体育教学传递信息和情感的媒介,以及发展体能和运动技能的操作物。[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需要,各种先进的电教设施不断更新,现代化教学设备迅速普及。但不少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还是靠一本书、一套多年不曾变的教案、一块黑板,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利用率低。此外,技能课受天气的影响仍很大,场地器材也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2.5现代教学方法运用率低。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课程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教学方法掌握和应用得好坏直接决定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调查表明,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演示法、比赛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等常规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方法如合作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多信息通道法等应用率却很低。

2.6教育评价体系单一。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注重对学生思想、知识及运动技术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评价,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考试只是重视笔试和运动技术的重复再现,这种考试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能力等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往往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3. 对策与建议

3.1在培养目标方面,应适应经济时代的要求,进行“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将当代教育科学和体育科学中涌现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课程纳入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现代体育教育思想和创新意识,能够迅速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和迅速接纳新事物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3.2课程设置方面,要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贯彻“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增设教育类课程和社会人文课程。另外,有条件的高校还要增设身体素质训练、活动性游戏、保健气功等非正式运动项目,以促进与全民健身和体育大众化的接轨。

3.3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时代性,并积极推广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师德教育,充分体现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师范性”的特点。

3.4构建新的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考试和命题方法,坚持口试和笔试相结合,坚持分层次评价和多样性评价相结合,以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2.13.

[2]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师范专业大学生实习鉴定 篇13

从今年8月初开始我进行教育实习工作在实习中在指导老师确当真指导下我积极且负责任的完成我的授课内容。

这次实习令我感慨颇多,首先,在我的教学流动过程中,碰到了良多在大学课堂里所没有经历过,没有学过的东西,以前总以为自己的有很强的亲和力,做每件事都很自信。但在一次讲课中,我用讲授法并结合实际的事例给学生上新课,刚开始学生还听得津津有味的,可到后面有部门学生已经听得有气无力了。学生何以如斯呢?仔细分析了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学习爱好,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太过于单一。课堂应该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在自己当真总结过后,不断的改进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而熟悉到本班学生对讨论流动比较感爱好,在之后的上课之中就改进了教学方法同时指导学生对教师教学的相关详细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这样就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我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其次,课前预备工作要充分,作为一名教师,我在考虑题目时,做到了细心全面,并且要切合实际的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的眼神、表情、语速等等都很恰当。

最后,当真总结老师及学生给我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的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的提到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在这次实习期间,考虑到我所实习的班级是毕业班,学生的思惟波动很大,固然我不是班主任,但作为任课教师,我同样有责任做好他们的思惟工作。而因为学校治理的要求,天天晚上都要上自习,且他们都是师范专业的学生,同时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很少有机会上讲台去锻炼自己,鉴于此,我就利用晚自习的时间铺排学生进行试讲,并作相应的指导点评。良多学生在经历了这次试讲过后,无论是在课堂的回答题目仍是在课堂上的讨论流动,以及他们站在讲台上的发言,都变得更加的天然而自信。可以说在这短短的实习期间,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立场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上一篇:[新]在全体教职工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政法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