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英语翻译作业

2024-04-22

专业英语翻译作业(共8篇)

专业英语翻译作业 篇1

3高动态范围图像的降噪

摘要用多幅不同曝光程度的图像可以产生一幅高动态范围(HDR)的图像。在室内这样的低光照场合有时会需要设置高感光度来拍摄图像。然而,在低光照条件或者高感光设置中出现噪声时,目前的数码相机就不能拍摄出高质量的HDR图像。在本论文中,我们提出一种用一组不同曝光程度的低动态范围(LDR)的图像来降低生成HDR图像时产生的噪声的方法,在这组图像中,通过图像配准和局部运动信息可以有效的减少ghost伪影。在高感光设置下可以用运动信息来产生HDR图像。本论文分析了该方法的的特点并与现有的生成HDR图像的方法进行对比,在对比时采用了莱因哈德等人的全球色调映射方法来显示最终的HDR图像。实验中测试的几组不同曝光的LDR图像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视觉质量和计算时间上比现有的方法要好。

关键词伪影校正 高动态范围图像 图像配准 运动检测 降噪 光度图生成介绍

通过高动态范围(HDR)的光照,人们可以感知真实的世界。但是,传统的图像传感器和显示设备只有有限的动态范围,并不能完全捕捉和显示全部的光照范围。如果亮和暗的区域共存与同一个场景,这些区域往往是曝光不足的或者过度曝光的。由于图像质量是客户们比较不同的处理方法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图像的HDR采集和显示设备对他们来说更具吸引力。

为了克服动态范围的局限性引入了HDR成像,它满足了目前和将来高端图像采集和显示设备的要求。在传统方法中,HDR光度图是通过相同场景的不同曝光度的几幅不同的图像来得到的。在典型的有限动态范围的显示设备中,采用色调映射来将HDR光度图转换为显示格式。由于是用相同场景下的不同曝光度的多幅图像来产生HDR图像(HDRI),所以物体或者相机的全局和局部运动就会引发一些问题。当用手持相机来捕捉一组图像时,由于相机的全局运动,HDR图像看起来会有双影或是模糊。为了减少这些伪影,可以采用三脚架拍摄来获取多幅图像,也可以采用对光照不变的对齐算法来获取图像。通过硬件来获取HDR光度图只需要一次拍摄即可。然而,这些系统获取的图像的分辨率有限,并且由于它们体积大,价钱昂贵,对普通用户来说很难应用。

在HDR成像过程中,全域动态、局部动态和高感光度设置会产生伪影和噪声。手持相机产生的全域动态和场景内物体产生的局部动态会产生伪影。为了防止和消除在生成HDR时产生伪影,可以采用图像配准和局部动态检测。如果LDR图像是在低光照条件下获得的,引起噪声的高感光度设置是为了用来预防模糊的。当用户使用手持相机获取低动态范围的图像时,可以用图像配准来补偿相机运动。由于用于HDR成像的低动态范围图像的曝光值(EVs)不同,所以传统的图像配准的方法并不合适。目前,校准HDR成像时所用的低动态范围图像的方法有:中位值门槛位元图校准法,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的配准法,对比度不变特征变换的配准法。

为了补偿不同的曝光,沃德提出了一种被称为MTB的二值图像,该图像通过将LDR图像的灰度中间值设置为阈值来获得。用MTB进行的校准对曝光度不敏感。比较LDR图像进行异或操作所得到的不同的位图便可以计算出平移抵消量。为了减少计算时间,沃德使用了一种影响金字塔的方法。对于可移动相机来说,基于MTB的校准方法只需要较少的计算时间。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补偿照相机的旋转和仿射运动。

Tomaszewska 和 Mantiuk采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来寻找特征点并估计LDR图像之间的关系。在这种估计的基础上,用直接线性转换(DLF)的方法就可以计算出LDR图像之间的变换矩阵。接下来就可以将LDR图像相对于参考图像对齐。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旋转量和尺度

是不变的,对于光度变化也同样不敏感。因此,尺度不变特征变换很适用于不同曝光度的LDR图像配准。然而,这种方法比MTS方法要慢。

为了获得特征检测的对比度特征,Geverekci 和 Gunturk提出了对比度不变特征变换的方法。他们采用最大期望值的方法来减小场景遮挡物的影响。对比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对于曝光度的改变和场景遮挡物来说是不变的,它提高了配准性能。然而,这种方法也比MTB方法慢。

即使由相机全局运动引起的伪影忽略不计,通过局部物体运动和背景变化依然可以看到ghost效应。因此,需要对LDR图像进行运动检测来减少伪影。

基于方差的运动检测可以用来去除伪影,在此检测中,需要计算多幅图像的像素值加权方差,通过对加权方差图设定阈值可以检测物体运动。然而,这种方法也有缺陷。在LDR图像中选择一个参考图像以便在物体运动区域建立光度图。这个区域可能由于噪声而发生退化,如果它是不饱和或者过饱和的,就可能将错误的光度值包含进来。并且,当物体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很小或者一个运动的物体包含一块无贴图区域,运动检测就可能失败。

Jacobs等人基于熵来检测物体运动。他们提取出每一幅LDR图像的光度的局部熵,然后将计算得出的LDR图像的加权因子与局部熵值的变化量相加。这种方法对运动物体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并不敏感。但是,无贴图物体的运动检测是很困难的。这种方法同样是用参考图像来在物体运动区域来建立光度图的。这种运动检测的效果取决于阈值的选取,其中阈值被用来将运动区域分类。

Khan等人通过采用核密度估计的方法来反复的去除伪影。作为构造辐射图的加权因子,这种方法使用了像素包含在背景中的概率。它可以有效的降低噪声,但是需要的计算量却高于其他的方法。这种方法还需要限定背景的像素个数大于物体像素个数。

Jinno 和Okuda使用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估计了位移,并检测了遮挡和饱和区域。这种方法补偿了遮挡的影响和物体运动的影响。因此,由于物体微小运动引起的伪影就可以被有效的减小。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很高的计算量。

有时,在室内这样的低光照条件下获取LDR图像需要高感光设置。然而,目前的数码相机对于低光照条件或是高感光设置中的噪声很敏感。由于短时间曝光的LDR图像更容易受拍摄瞬间的噪声影响,所以这些图像是降低HDR图像信噪比的主要因素。由一组LDR图像重建的辐射值的加权和并不能够降低噪声。

Akyuz和Reinhard提出了一种对HDR成像进行降噪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前提是LDR图像是在高感光度设置条件下获取的。他们首先将相机响应曲线取反来估计每一幅LDR图像的辐射图,然后计算加权平均值以减少噪声。以像素值(同时考虑过饱和和不饱和像素)和LDR图像曝光时间(因为长时间曝光的LDR图像的信噪比高于短时间曝光的)为基础可以定义降噪加权函数。之后,通过相机响应曲线将每一幅辐射图转换到初始域。最后,将转换到初始域的去噪LDR图像加权求和来生成HDR辐射图。

Mitsunaga 和 Nayar提出一种加权函数,假设噪声的标准差与像素值无关,在辐射值的信噪比基础上计算该函数。Bell等人采用的一种统一的加权函数在信噪比方面效果也很好。然而,他们都没有考虑像素值的可靠性。

在本论文中,我们提出一种HDR成像的降噪方法,此方法中的噪声产生于LDR图像获取阶段。我们分析了所提出方法的特点并和已有的降噪方法进行对比。

本文其余部分组织如下。第二节介绍了图像配准和去除伪影的预处理步骤。第三节提出了一种用自适应时空平滑滤波器来降低HDR辐射图噪声的办法。在第四节中,对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和已有的方法所产生的HDR图像映射图的实验结果在视觉质量和计算时间方面做了比较和讨论。最后,在第五节中做了总结。预处理

在生成HDR发光图之前,进行图像配准和运动检测的预处理,这样就可以降低伪影。

2.1 图像配准

如果用户在获取LDR图像是并没有使用三脚架,那么在HDR图像中就会出现伪影。因此,就需要用图像配准来防止伪影先于发光图的产生。在HDR成像过程中LDR图像具有不同的曝光度。为了减小曝光度变化的带来的影响,图像配准需要利用光照不变的特性。

在HDR成像系统中,不同曝光度的LDR图像间的图像配准包含四个步骤:角点检测,通信估计,变换矩阵计算和图像变形。图1展示了基于图像配准技术提出的Harris角点框图。虚线框中的是在LDR图像是高分辨率的情况下用以降低计算时间的可选的步骤。

首先,采用Harris角检测来提取感兴趣的点。为了找到图像中的角,按公式(1)来计算局部邻域C(x,y)强度结构,其中Ix和Iy分别代表像素点(x,y)的强度I在x轴和y轴方向的梯度。Gρ标志着一个标准差为ρ的高斯核,Wc表示以(x,y)为中心的方形窗口的大小(假设为单数)。*代表卷积。

通过分析强度结构矩阵C(x,y)的特征值(λ1,λ2)来判断像素(x, y)是否是拐角。如果λ1和λ2是很大的正的特征值,那么这个像素就可以认为是一个拐角。为了减少计算特征值时的计算量,拐角强度函数Rc按[15]计算,其中det(C(x, y))和tr(C(x, y))指矩阵C(x, y)的行列式和迹,K是灵敏度参数。如果Rc(x, y)大于阈值,像素(x, y)被视为是一个拐角。

接下来,在要对齐的参考图像的特征点和其他使用零均值归一化误差平方和(ZNSSD)的图像之间的建立对应关系SD(i, j),该式按公式(3)来计算,其中IR(xi , yi)

和分别

代表参考图像和其它图像(kth LDRI, k = R)的强度。(xi , yi)是参考图像

中的第i个特征点,是LDR图像中的第j个特征点。K1和K2分别指在参考图像和第k个图像中特征点的个数。μR,i 和μk, j分别代表参考图像和第k个LDR图像的局部均值,这些值是为了补偿LDR图像间不同的曝光度的。Ws是方形窗口的大小,假定为奇数,用于计算零均值归一化误差平方和。

用随机信号聚合(RANSAC)方法来消除对应关系中的异常数据。在感兴趣的点之间选择对应关系,就可以由DLT方法来计算出转移矩阵。转移矩阵H定义如下

其中

它LDR图像间的第m个对应点。由(4)式我们可以得出一组方程 分别为参考图像和其

K对应饱和点,向量矩阵形式中的齐次方程由公式(6)计算得出,其中K(≤ min(K1, K2))代表对应关系中的内点个数。通过计算基于A的奇异值分解的最小二乘解可以得到转移矩阵H。

利用转移矩阵和双线性插值,要对齐的LDR图像会畸变。通过转移矩阵计算畸变图像坐标轴。然后,通过灰度线性插值来在整数坐标处定义像素值。通过对四邻域像素灰度值进行双线性差值来实现灰度值差值。

图2显示了参考图像和其余LDR图像(Ik , k = 1)对应关系估计的例子。图2a展示了通过ZHSSD对两幅LDR图像估计对应关系的结果,这两幅图像是通过RANSAC方法去除奇异值后得到的。图2b红线和绿线分别是IR和I1的拐角,蓝线显示了在两幅图像中检测到的拐角的对应关系。

专业英语翻译作业 篇2

1 笔译作业弊端

翻译练习的布置与管理是翻译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教师给出的练习一般是一定的文字翻译任务, 学生将翻译结果以纸质或邮件形式上交。此类作业弊端如下:

1) 约束力较弱。由于学生只需要将最后的译作呈现在教师面前, 学生的态度不同造成完成的作业质量各异。绝大部分严谨认真的学生会仔细斟酌, 保证作业质量, 少数学生胡翻乱译、草草了事, 有的学生可能利用在线机器翻译工具译出粗糙文本, 再进行简单的加工, 或者直接上交机器翻译的不知所云的译文;更有甚者, 由于部分作业要求上交电子版, 有的同学让他人代交一份。本意在于锻炼翻译能力的作业由于缺乏对翻译过程的监督和反映, 对有些同学没有效果。

2) 只见产品, 不见过程。由于教师只能接触到最后的成品, 只能着眼于对学生译文的评价, 如理解是否正确, 表达是否准确, 译文是否流畅等, 而对学生的翻译过程重视不够, 忽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更谈不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了。 (孙楠楠, 2011) 教师也只能将作业评价局限在最后的产品中。

这种作业模式以文本为中心, 注重翻译的终端效果, 即学生的译文。学生完成译文的细节和态度教师无从得知, 也无法针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策略。

2 笔译作业应突出翻译过程

翻译过程对翻译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传统的作业模式下, 原本动态、复杂的翻译过程被简化为只有起点和终点的静态观照, 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武光军, 2006) 需要把翻译作业设计建立在理解文本是如何被认知系统理解、加工和转换的基础之上, 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翻译结果转向翻译过程。此处的翻译过程包括两个层面:狭义的翻译过程指基于文本的理解与表达的基本翻译过程;广义的过程指与此次作业有关的所有步骤和环节。需要设定针对两种过程的不同作业来锻炼学生的能力。可有如下五种作业方式:

1) 记录有声思维, 对照检查译文:

学生互相合作将翻译行为过程中的有声思维内容记载并整理成书面形式上交, 教师对照有声思维记录批阅该生的译文。有声思维法属于心理学中收集思维过程数据的口头报告法的一种, 即受试者尽可能说出在执行特定试验任务时大脑的一切所想。在翻译过程研究中, 研究者给予受试者 (译员) 一项书面形式的翻译任务, 要求受试者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并递交译文, 同时还需要受试者用言语表达出翻译时大脑经历的一切思维活动。 (陈怡, 2010) 用有声思维法记录翻译过程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翻译思维活动, 每个学生必须认真投入才能达到该项作业的基本要求, 对学生是一个硬性的约束。使得所有的学生必须认真对待该项翻译作业, 基本杜绝由于态度问题而导致的作业质量问题。

2) 团队合作, 共同完成任务:

对翻译过程的集体参与是本作业方式的特色。由教师提供一份内容较多的翻译任务, 规定翻译小组在某个时间段内必须完成。教师指导小组长将任务分配到各组员, 大家可以集中在某个地点一同完成各自的翻译任务, 并共享其中的专业词汇或术语;亦可各自完成翻译任务后, 再集中整合成最后的译文。通过互相翻译校核, 从欣赏和比较人手, 通过考察别人的翻译过程与思路来领悟翻译的普通规律 (穆雷, 2000) 在别人的问题和亮点中促进自我。

3) 立足本土, 专题练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鼓励学生走出校园, 搜集和调查有关翻译的问题, 如本地旅游景点说明文字的翻译, 楼盘广告文字翻译, 公共标识翻译等等, 并就各自小组的兴趣话题将材料汇总, 以小组讨论形式对译文展开评价, 将问题译文汇总分类, 并进行重译。可以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 从确定主题、搜集材料、分析材料、译文修正、课堂陈述等方面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进行翻译实践的能力;由于笔译课一般开设在翻译专业高年级, 这样的作业方式也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和研究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预演。

4) 模拟业务流程, 培养翻译职业道德

近些年, 媒体时常曝光翻译质量下降、抄袭剽窃、翻译造假等现象。翻译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不可否认, 翻译教学方面的问题, 难辞其咎。 (袁升文辛全民, 2010) 这类作业可以设计为译员和翻译发起人, 即顾客之间的沟通、协商与妥协。将每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 分别以“译员”和“顾客”的身份参与到本次作业中。顾客一方负责确定一定的翻译任务, 并有针对性地确定此次翻译任务的具体要求, 如完成时间、译作上交方式、质量要求、读者群体等等。译员则可根据此翻译任务的难度与顾客进行沟通, 同时对源文本中的某些疑惑咨询顾客。顾客须对译员最后上交的译作进行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方面评价。此类作业可锻炼学生基于不同交际情景的解释、协商、构建、表达知识和经验的自主意识及实践能力。作为顾客一方的学生发现问题后, 在此后自己的翻译实践中会有意识地避免此类问题。

5) 校企合作, 参与翻译实践

翻译教学内容与市场、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是长期以来我国翻译教学中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翻译的用人单位找不到能够胜任工作的翻译人员, 而另一方面, 外语专业甚至翻译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郑庆珠, 2011) 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企业需求挑选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专门的翻译团队, 为当地的外贸公司、旅游景点或涉外企业提供服务, 并争取其成为固定的翻译实训基地。教师根据企业的要求安排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工完成翻译, 并进行组内互改;译稿上交后, 由教师选取优质译文并进行必要的修改, 最后交付企业使用。从当地企业获取真实素材用于教学, 可使学生提前熟悉相关的专业术语、行业规范等, 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提高学生的从业信心。 (丘秀英, 2010)

3 结束语

笔译作业新形式将翻译过程放在首要地位, 加强课后训练, 运用团队合作, 实地调研、校企联合等多种方式, 使学生充分投入到翻译活动的方方面面, 熟悉业务流程与翻译环节, 为培养高质量翻译人才提供实战训练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以TEM8为例[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2]穆雷.翻译测试现状分析[J].国外外语教学, 2000 (1) .

[3]丘秀英.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J].纺织教育, 2010 (5) .

[4]孙楠楠.试论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法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 2011 (5) .

[5]武光军.翻译课程设计的理论体系与范式[J].中国翻译, 2006 (5) .

[6]袁升文, 辛全民.翻译职业道德与翻译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3) .

专业英语翻译作业 篇3

【关键词】英语专业 作业

一、布置精读课外作业的原则

精读课外作业要具有多元性,兼顾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由于英语专业二年级精读是一门综合基础课程,不管是从教材设计还是课程目标设定,都需要包括英语专业基本技能。二年级课程在巩固一年级学过内容。同时,兼顾为三年级的专业课做好铺垫和引入。精读课外作业要具有创新性,即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对各个环节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不因循守旧。网络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日渐成熟,教师可以借助各种网络平台实现网络化作业布置。英语作业的布置也可以不再局限在书面作业,它可以是音频、视频或是网上资料搜集等等。呈现形式也不是只有传统文字形式,可以是自己录制音频,甚至是视频。精读课外作业要具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它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感情,满怀乐趣的继续钻研下去。教师应当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而又不是太难的作业,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成,确保师生花费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作业设计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增进其思维灵活性和敏感性。

二、精读课外作业内容设计的原则

书面和口头相结合。现代英语教学改革对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课外对听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这就要求作业中含有适量英语日常交际用语、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等。书面作业除结合课本内容以外还要兼顾学生的应试需要,比如大二下学期就要进行英语专业4级考试(TEM-4)。以《综合教程》第三册UNIT 9 Chinese Food,口头作业可以设计为服务员和顾客的情景对话、在餐厅给外国朋友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等,书面作业可以设计为A letter of complaint to a restaurant。输入和输出相结合。大部分同学都有拖延症,尤其是遇到如写作这种需要自己创作的作业,也就是文中所说的输出型作业,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会构成很大的压力。而简单的跟读、阅读、摘抄等容易完成的输入型作业,对于任何程度的学生都是轻松完成的事情。两者相结合,才能既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动力,又不给他们过多压力。个人和团队相结合。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团队合作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学习能力,促进交流,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团队协作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活动上,对于课外作业的布置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小组内的写作。巩固和引入相结合。大二的精读课是基础课的重要部分,对于大一已经学过的语法、英语文化等课程需要进行巩固,强化基础。同时,由于大三就要开始专业课如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翻译等,精读课也应该为这些课做好铺垫,结合相关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对来年课程的兴趣。

三、布置课外作业的频率

在对同行教师的调查中了解到70﹪的老师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布置作业。也就是说,每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就会给学生布置巩固该单元已学知识点的课外作业。20﹪的老师几乎是每周给学生布置课外练习,还有 10﹪左右的老师非定时定量地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笔者认为作业的布置要有常规性,输入型的作业容易完成,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要兼顾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单元学习结束后布置一次输出型作业。

四、作业批改

部分老师认为作业布置频率过高,单单是批改就增加大量工作量,事实并没有那么严重。英语专业由于其语言学习的特殊性,大部分班级较小,30个人左右,而且对于输入型作业、口头作业、巩固型的作业只需要每周检查给出一个等级分数,例如A、B,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针对个别学生提出意见,口头作业可以安排到课堂上展示,并当场或者当天课余时间点评,不会占有太多的时间。而对于书面的输出型作业的批改是很有必要也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一类作业不能简单地标出对错符号、划分等级,一定要针对具体问题给出评语和修改意见,这种师生间信息反馈既能有效纠正学生错误,又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总之,传统终结性课程评估模式仅仅以期末考试一次结果来评估一个学生的学习,新时期英语专业课程评估改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促使学生将学习重点分散到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展开自主学习。而课外作业是学习过程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位教师来思考合理优化作业设计。

参考文献:

[1]彭梅.成人英语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专业英语翻译作业 篇4

现代660MW燃煤锅炉有大约6000吨的压力部件,包括500千米的受热面管材,3.5千米连接管与联箱和30000个管接头焊口。

这是经过大约50年发展的结果,并形成了煤粉在具有蒸发管束的炉膛燃烧,烟气然后流经对流过热器和热回收表面的基本概念并保留至今。蒸汽参数的提高,机组容量的增大及燃料燃烧特性的改进都要求在材料、制造技术和运行程序上相应发展。

所有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在制造时,都规定要做耐超速20%试验。这样在转子的运行转速范围内,能够保证很好的转子平衡。从而在由电网系统扰动引起的正常超速和超速螺栓试验中经常的10%超速中,能有足够的余度。另外对转子进行超速试验还能验证锻件,因为在超速运行时,转子的离心应力要大于常规运行中的离心应力,由此为衡量防止转子自发快速断裂的裕度提供了定量手段

凝汽器是一个大型表面式换热器,进入凝汽器的蒸汽被凝结,从附近的河或湖中抽取的循环水将所产生的潜热带走。循环水由电动或汽动循环水泵泵入凝汽器。因为进入凝汽器蒸汽的流量极大,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比例的气体不发生凝结。为了在凝汽器中建立并保持一个非常接近真空状态的负压,必须从凝汽器壳体中去除这些“不凝结气体”。通常通过射汽抽气器去除这些气体,它的主要组成是一个喷嘴,蒸汽通过喷嘴获得很高的流速,从而带走那些不凝结的的气体。然后流经喷嘴的蒸汽(作为原动力的蒸汽)和被其机械携带的不凝结气体进入通常被称作二次凝汽器的换热装置,蒸汽在环境压力下凝结,不凝结气体被排入大气。射汽抽气器置于一个或两个级内,本质上是一台压缩机,它将不凝结蒸气的压力从几乎完全真空提高到大气压来清除掉。

专业英语翻译作业 篇5

专业课程作业二

5.简述夏季通风的设计方法

答:(1)合理的建筑布局引导气流

(2)建筑物尺寸和风向投射角的影响

(3)利用绿化进行导风

(4)利用地理条件组织自然通风

6.什么是体形系数?

答: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F(不包括地面)0

和其包围的体积V0之比。

7.复合墙体按保温层的所在的位置,可以分为几种构造形式? 答:(1)外墙内保温

(2)外墙外保温

(3)外墙夹芯保温

(4)新材料新技术:自调温相变蓄能技术

8.绘制普通保温屋面构造简图

2014年专业作业 篇6

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1.资源类型多

主要指的是树种多,森林类型多和珍贵经济林木多。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复杂多样,形成了我国森林资源类型多的特点。全世界木本植物2万余种,我国有约8 000余种,有世界木本植物种类的40%,其中乔木有2 000多种。竹类资源也十分丰富,约有30个属,300多个种,总面积达340多万2hm,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多的国家。

由于我国从南到北地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5个主要气候带,因而形成了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叶林与阔叶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等多种主要的森林类型。

2.资源总量多、人均少

中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中国森林面积居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列第5位;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公顷,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 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从总体上看,我国仍属于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

3.分布不均

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森林资源分布非常不平衡。东北、西南和东南各地森林资源较多,华北、中原和西北各地的森林资源分布少,差异极大。从人均拥有量看,人均面积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只有西藏和内蒙古自治区,其中西藏人均最多,森林

23面积人均达到2.987hm,这主要也是由于人口少所致。人均蓄积超过世界平均水平71.8m

3的只有西藏自治区,林分蓄积达到人均850.9m。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还反映在与人口、经济发展关系的不平衡上。现有森林主要分布在远离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域,不仅增加了经营利用森林的费用,尤其是运输费用,也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不到森林资源的直接保护,降低了生活质量。近年来在我国日渐兴盛的与森林有关的旅游、文化、休憩等也由于森林距离遥远而增加了出行的难度和费用。

4.森林结构不合理

主要反映在林龄结构和林种结构等方面。从年龄结构上看,不合理主要反映在幼、中龄林多,成过熟林资源少的林分低龄化上。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各材种比例不合理。最突出的方面是用材林比重大。

5.林地生产力低

林地生产力低主要反映在2个方面,一是每公顷蓄积生长量低,二是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比重小。蓄积生长量是我国蓄积资源增长的主要途径,第7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林分单位面积平均生长量3.55m3,林分的每公顷蓄积量85.88m3,林业用地利用率,即有林地占林业用地的比例较低(60%)是林地生产力低的另一个方面。

6.人工林多,质量不高

我国的人工林与世界各国同期人工林相比,数量是最多的。目前中国天然林保护规模及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实现了连续20年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但由于经营管理的水平不高,人工林的质量较低。质量低的主要表现,第一是人工造林合格率低;第二是蓄积量低,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约30立方米。

2.论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具体实现途径。

(一)森林永续经营

森林永续经营理论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是长期指导各国经营森林的模式和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经营目标从最初的木材生产永续利用现在的森林多资源永续利用。

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提供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这些思想以将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森林分类经营

分类经营是森林资源管理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课题之一。

分类经营是一种手段。通过小空间森林的分类经营(镶嵌分布)实现大空间林业(产业)的优化组合。

所谓森林分类经营(Classified forest management),又称为“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经营”。即以发挥某一林种某一效益为主,兼顾其它方面效益的经营模式。

(三)近自然森林经营

(1)“近自然林业”思想的正式提出,最早可追溯至1898年德国林学家盖耶尔(Gayer)发表的“接近自然的林业理论”,他提出了与法正林不同的纯粹自然主义的“恒续林经营思想并加以实施,被认为是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早期体现。

(2)完整的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体系是1920年提出的,是由德国林学家Moiler代表的近自然林业学派与主张同龄林经营的土地净生产力学派的对立中发展起来的。

(3)此后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理论已基本完善,并在欧洲得到推广和实践。尤其是1998年Gadow的《可持续森林经理》,将近自然经营理论纳入到可持续林业体系,使近自然森林经理理论更加完善。

(四)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美国和加拿大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1992年美国林务局正式宣布采用生态系统经营模式。

作为一种新的森林经营理论,生态系统经营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美国林务局、林纸协会、林学会、生态学会都针对各自的立场和观点作了相应的描述。

共同点是: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利用生态学原理,尊重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意义、重视森林的全部价值。

(五)森林认证

越来越多木材消费者不希望自己购买行为导致森林减少,这样的关注同样在木材业主和销售业主之间广泛扩展。随之而来是林产品的生态环境认证、木材工业界认证以及政府认证及其组合的普及。为保证宣传的可信用性,很明显需要借助于独立机构的监督与认证。在这种背景下,环境保护组织、林学家、木材生产者与贸易者、当地居民组织与认证机构于1993年在加拿大多伦多设立了森林管理委员会。

3.论述我国森林区划系统。

目前,在我国林区中,森林经营区划系统如下:

(一)经营单位区划系统

1.林业局(场)

林业(管理)局→林场(管理站)→林班→小班;或林业(管理)局→林场(管理站)→营林区(作业区、工区、功能区)→林班→小班。

2.自然保护区

管理局(处)→管理站(所)→功能区(景区)→林班→小班。

(二)县级行政单位区划系统

县→乡→村或县→乡→村→林班→小班

4.结合林业生产实际,阐述在进行森林经理二类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

森林经理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了解和掌握二类调查的任务和目的。

2.加强准备工作

在这样大的区域内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所需要的人、财、物投入是相当多的,如果准备工作不充分就直接影响二类调查的效果,因此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即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和技术准备。

3.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

除了对森林资源有透彻的了解外,还应对森林经营管理产生影响的相关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了解。

4.加强小班调查精度

小班调查是二类调查中涉及地域最广,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小班是以林分为基础划分的,而林分是林学、生物学特性基本相同,与周围森林地段有明显差异的森林地段,是森林资源构成的基本群体单元。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展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必须将森林资源信息落实到每个林分中。小班调查就是将各种林分调查因子落实到每个林分中。

5.强化专业调查

是对土壤、立地条件、生长量、病虫害、消耗量、野生动物以及森林游憩等多资源项目进行的单项或几项内容的调查。在二类调查中,专业调查项目的选择应根据需要和技术条件而定。

6.加强内业档案管理和统计工作 5.结合本人所在具体地域,调查资产评估实际发生的税费种类、计税方式及计算方法 税费是指税收和费用税收,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形式。税费是指国家机关向有关当事人提供某种特定劳务或服务,按规定收取的一种费用。

调查资产评估实际发生的税费种类及计算方法如下:

(1)育林费:按统一计征价的12%征收。

(2)维简费:按统一计征价的8%征收。

(3)森林植物检疫费:按统一计征价的0.2%征收。

(4)增值税:按不含税价的6%征收。

(5)城建税:按增值税额的5%征收。

(6)教育附加税:按增值税额的3%征收。

(7)所得税:按不含税价的2%征收。

6.结合所在地域,论述用材林资产评估的具体流程?并编制资产评估报告。

用材林评估流程:

1.同龄林林木资产评估

根据同龄林的结构和经营特点,同龄林林木资源资产评估一般按森林经营类型,分别龄组选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进行测算。

(一)成过熟林木资产评估

(1)市场价倒算法:是用被评估林木采伐后所得木材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经营所消耗的成本(含有关税费)及应得利润后,剩余部分作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

(2)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市场成交价比较法又称现行市价法,是资产评估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该法要求有一个发育充分的公开的森林资源资产市场,能够找到与被评估资产相近的适合案例。根据《国有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的要求,采用成交价比较法时应取三个以上参照物进行综合测算后确定。

(二)幼龄林林木资产评估

重置成本法是幼龄林林木资源资产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指在资产评估中,用现时条件下的工价和生产水平重新营造成一块与被评估资产相类似的幼龄林所需要的成本费用作为

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使用的是当地的社会平均生产成本,并要求达到平均水平的林分质量,并以平均水平林分的平均高和平均株数作为参照确定重置成本的调整系数。

(三)中龄林林木资产评估

中龄林林木资产是用材林林木资产中最难评估的部分。中龄林在近期内不能进行采伐,因而不能采用木材市场价倒算法,中龄林距造林的年代较长,一般都达一二十年,在这样长的时间用成本法测算,长时间的复利计算易产生偏差,亦不理想,但中龄林的林分一般已达稳定,用其进行预测成熟时的林木产量一般较为可靠,因而在中龄林中经常可采用收获现值法。在森林资源资产市场发育较为充分的地方也可采用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2.异龄林资产评估

根据异龄林的结构与经营特点,异龄林林木资产的评估测算采用收益净现值法和市场成交价比较法,不能用成本法,因为现有异龄林多数为天然异龄林,其投资成本难以确定,在异龄林中可以采伐的仅部分成熟的林木,而大部分是充满生机的中、小径的中龄、幼龄林木这部分林木是不能应用市场价倒算法进行测算的。

行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在异龄林中使用市场成交价比较法关键是选择参照的交易案例,在异龄林中由于其林相较同龄林复杂得多,其案例的收集也困难得多。在选择案例时首先应考虑树种组成,因为在复层混交的异龄林中,树种结构的差异对林木价值的影响极大;其次是径级结构,林分中大径木的数量直接影响了林木的平均价格和总价值;最后是立木的蓄积量和地利等级。因此,在评估中其林分的质量调整系数的确定必须考虑树种结构、径级结构、蓄积量和地利等级

资产评估报告:

拟转让一块面积为100亩的红皮云杉中龄林,其主伐年龄为26年,现年龄为15年,蓄

3积量为10M/亩,假设每年的营林管护成本为5元/亩,由该地区一般指数中径材的标准参

3照林分的蓄积生长方程,预测其主伐时平均亩蓄积为18M/亩,现实林龄(即14年生)标准

3参照林分的平均亩蓄积为9M/亩,该林分已经过间伐不再要求间伐,请计算该林分的林木资

产评估值。

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均为虚构假设指标)

(1)营林生产成本:从第五年起每年的管护费用为5元/亩。

(2)木材销售价格(参照成过熟林而得):原木730元/立方米;综合:620元/立方米

333(3)两金统一计征价:原木400元/M;综合:200元/M :增值税起征价原木550元元/M ;

3综合:420元/M

3(4)木材生产经营成本(含短运、设计、检尺等):130元/M

33(5)地租:原木48元/M ;综合33.6元/M

(6)木材生产经营利润:原木15元/立方米;综合9元/立方米

(7)林业投资收益率:6%

(8)出材率:原木出材率为25%;综合出材率为45%

相关费用:

(1)育林费:按统一计征价的12%计

(2)维简费:按统一计征价的8%计

(3)木材检疫费:按统一计征价的0.2%计

(4)销售费用:10元/立方米

(5)管理费用:按销售收入的5%计

(6)不可预见费:原木12元/立方米,综合7元/立方米

(7)增值税:以起征价的6%计

(8)城建税、教育附加合计以增值税的8%计

测算过程:

(1)预测主伐时亩蓄积量:

3M=mn×Mu/Mn=10×18/9=20 M

(2)原木纯收入

A1=W-C-F-D

3=730-130-400×20.2%-10-730×5%-12-550×6%×1.08-15-48=362.1元/M

(3)综合纯收入

A2=W-C-F-D=620-130-200×20.2%-10-620×5%-7-420×6%×1.08-9-33.6=331.8

3元/M

(4)现在至主伐期间的营林管护成本合计

(5)其总评估值为:

根据收益现值法公式得:En

E=S×M×(f1×A1+f2×A2)/ 1.06uAuCi(1p)unin(1p)in1inuCiV1p)un1in1un1pP1P5[(10.06)26141]42元0.06(10.06)2614(26-14)-S×T

(26-14)=100×20×(0.25×362.1+0.45×331.8)/ 1.06

故该木中龄林评估值为234200元

专业英语翻译作业 篇7

农村小学英语课外作业大体上存在这样的问题:

1. 单一性

课外作业不是反复机械地抄写, 就是单一地背诵课文或单词, 缺乏多样性和主动性, 这样的课外作业设计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长期下来, 还会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这样就事与愿违了。

2. 缺乏层次性

可归纳为作业多统一, 少选择;多静态, 少活动;多书面, 少实际;多室内, 少室外。

二、英语基础作业与开放作业相结合的新型作业设计

1. 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作业

心理学研究表明,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是激励人们积极行动的主观因素。学生的兴趣越高, 自主能力越强, 学习效果也越好。作业设计应该突显趣味特点, 把“兴趣”设计在英语课外作业中。这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 还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使用的英语, 进一步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1) 实践动手能力作业

布置一些动手书写作业, 同时辅以竞赛评比等手段。学生的兴致高, 也培养了动手能力。强调的是简单的实践动手作业, 应该独立完成。

(2) 四人小组合作作业

我们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引导、鼓励学生根据教材, 排练课本剧, 动口、动手、动脑, 互帮互助。

(3) 绘画作业

英语作业布置与美术的整合, 给学生一个舞台, 让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发挥, 通过动脑、动心、动情、动手, 培养兴趣, 发展能力。让学生照着教师的教学卡片制作单词卡, 也可能是学生自己展开想象。单词卡正面画画, 反面写单词或词组。

(4) 设计具有创新性的作业

学生自编英语歌曲、歌谣或对话作业。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为主, 让学生“套用”其他歌曲。可通过英语句子的难易来选择歌曲。

2. 设计具有开放性的作业

(1) 分层次作业

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为学生提供充满趣味、形式多样的作业, 让学生自主选择, 分层次布置作业, 让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的作业在原由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2) 探究作业

(1) 留意收集、摘抄身边的“英语”

随着英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英语变的无处不在。可布置让学生收集或摘录身边的英语, 也可通过上网、电视等多渠道关注“英语”, 用生活中的英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 引导学生摘抄到小笔记本中并逐步积累。

(2) 动手粘贴生活中的标签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英语标签。我们可设计这样一些作业:

a.把生活中的英文标签剪下来, 按不同的种类, 用英汉文粘贴在一起,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复习单词,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

b.用英语标签来粘贴自己家的日常用品。通过同学间的互相“窜门”了解到, 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很高, 在学生家中, 到处可看到这样的标签:salt (盐) , sugar (糖) …通过这样的一个作业, 不仅使学生牢记生活中常用的、实用的英语。

总之, “教者有心, 学者得益。”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它的优化设计, 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支配, 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发展他们的个性。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专业英语翻译作业 篇8

关键词:高校;文科专业;作业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9-0081-02

一、高校文科学生完成作业模式的创新之处

众所周知,作业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整合到他们的认知结构中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创新后的完成作业模式较传统模式更有利于这种整合,其创新之处为:采取上台用口头表达完成作业和传统形式完成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一些开放性较大的作业,在课前抽取15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们到讲台上来讲述他们的答案;那些答案固化的作业就采用传统模式完成。

二、当前高校文科专业完成作业的现状

学生作业的重要性对每一个文科教师来说是非常清楚的,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作业现状令人遗憾,其不容乐观之处主要是抄袭现象特别严重,具体表现在:文科作业的大部分答案都是标准的,所以学生们在作答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相互抄袭,千篇一律;就算碰到那些开放性大的作业,在今天这样的网络化背景下,他们也不愿再去主动思考,而是采取从网络上去寻找答案,然后复制,粘贴形成文档,其他同学就拿过来修改下基本信息,然后一起打印,就算完成了作业,然后束之高阁,到时交上即可。

三、高校文科专业学生完成作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高校文科专业学生完成作业创新模式较之传统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

(一)大大地激发广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完成作业是学生们的天职,然而,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学生完成作业都采取三步走战略,即复制、粘贴和打印,这样明显达不到布置作业的真正目的。创新型的完成作业模式,打乱了传统的三步走战略阵脚,退一万步讲,就算你搜索后仍然复制粘贴,但复制的内容也必须花时间去进行消化吸收,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否则,在你以非常紧张的状态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估计会头脑一片空白,什么都说不出来。如此一来,学生们就必须认真的去准备布置的作业,甚至有些积极上进的学生还会去主动思考这些问题,然后把自己的观点和现成的知识进行糅合,形成独特的答案,在回答时与广大学生进行交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股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对那些渴望锻炼自己的学生们,创新模式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他们会利用这个平台让自己越来越优秀,通过这些学生们的优秀表现,就会激发出大部分学生久违的表现欲望,相互影响,大大地提升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大大地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创新模式首先能培养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站在讲台上要把一个问题叙述清楚,需要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而这种语言组织能力往往是和思维能力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创新模式的运行恰好就是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其次能培养学生们利用新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在学生们利用网络从不同角度去搜索作业答案的时候,这其实就是利用了网络新技术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无形之中就培养提升了自己这样的意识和能力;最后能促进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俗话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个问题,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角度都是不一样的,那么,通过这种碰撞和交流,无形中就会让思维突破个人局限,无形中提升了学习能力。

(三)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们的开支,减少家里的负担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仍然还有一些相对困难的家庭,特别是地方性的二本院校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很有可能就是父母亲为了送子女上学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传统的完成作业三步走战略实施完,一年下来估计也发费不少,关键是这些发费除了能给国家GDP做出点贡献外,其他毫无益处。所以,创新模式可以在学生们收获知识的同时,节省出这一笔钱,为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减少不必要的负担。

四、多措并举,让创新模式的运行取得切实的效果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创新模式顺利运行势在必行。

(一)领导高度重视,创造强有力的执行合力

一项创新活动涉及方方面面,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领导的高度重视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要及时向教学部门领导进行汇报,争取在内部形成高度的思想统一,赢得他们强有力的支持,为创新模式的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各交叉部门领导的交流协调,特别是学生工作部门领导的交流协调,真正把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合作,让奖惩评估机制等相应制度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强大的执行合力,最大程度地提升其实效性。

(二)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

古人云:“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健全的制度机制可以为创新模式的推进提供强大的制度支撑。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把平时成绩的40%按照1:3划分为出勤和上课主动回答问题两大块,并把上课主动回答问题中的10%拿出来进行奖励,积极上台并回答良好的学生每次奖励0.5分,上限10分。2、建立科学合理的讲评总结制度。讲评总结能对上台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进行及时的点评,让他们知道存在哪些不足,然后加以改进。为提高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在学生上台讲话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应记录,并在全部学生讲完后进行统一的有针对性的讲评,真正有利于学生们能力水平的提升。3、建立灵活有度的奖惩评估机制。每期期末,要做好一个学期的总结评估,根据平时观察和实际表现,表现好的学生不仅给予本门课程考试分数的奖励,还要把相关情况告知辅导员,争取在评奖评优入党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那些表现欠佳的学生要从相应的地方给予严厉的惩罚,真正做到奖惩有度,赏罚分明。

(三)加大宣传说服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方面,在上课前,召开一次调研会,把创新模式的目的和作用进行说明和宣讲,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进行论证,并对那些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的学生的观点做好相应的记录,如果简单就在会上进行统一解释说服,复杂就在会后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沟通,争取最广大学生们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在推行创新模式一段时间后,可能会由于不习惯或者表现不好等原因影响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这时就要运用成功案例激励法,让那些在创新模式中收获巨大的学生现场来班上进行经验交流讲解,充分发挥榜样的无穷力量,让学生们几乎丧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新焕发出来,重新看到希望,为创新模式的有序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肯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树立实事求是的作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形式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就会使教育事业再放光辉,真正实现我们教育工作的基本职能。

参考文献:

[1] 张兰英. 新课程之下的作业创新[J]. 素质教育:教师读本,2007.

[2] 陆雪莲. 论大学生作业的科学设计[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6).

上一篇:13级期末语文期末试题下一篇:绚丽人生只需要发现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