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之我见

2024-04-24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之我见(精选11篇)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之我见 篇1

缪伟楠

什么是有效教学,它包括了有效果(effectiveness)和有效率(efficientness)两个层面,有效教学既强调达到教学效率,又强调在规定的教学时间达到教学这一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应该是规定教学时间内的教学效果。这一效果显现为学生通过在教师引导下一定时间的学习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这就必须同时强调教学效率,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反思英语教学要想达到双有效,就必须注意:

一、课堂教学活动要目标明确

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情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体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广泛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声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培养学生们语感的主要手段。但是往往外来语的陌生的语音,特殊的语法,会使小学生感到与母语巨大的差异,从而在内心产生排斥。因此导致在记忆和理解上的多种学习困难。如果这种困难一点点的堆积到一起,就会挫伤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在教学中采用形体语言教学就能解决这些困难了。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英语情景教育就是把“快乐学英语”的理念融入英语教学中,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感觉到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外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不仅活泼生动,能够营造氛围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更易于创造、模拟母语学习环境,使外语教学在科学而且正确的方向上施行。“情景教学”是指:在外语教学中运用于交际的社会情景。脱离了社会情景,语言就难以恰当地表述,难以发挥其表达进行交际活动的本质作用。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交际的情景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课堂教学语言应简明易懂

正确使用英语课堂用语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十分重视正确使用课堂用语,在备课时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课堂对话情景做好充分准备,充分发挥它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使英语教学更有成效。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教学课程的延续,课堂用语应循序渐进,我们应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组织教学,使孩子沉浸在一种自然的英语氛围中。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之我见 篇2

一、精心备课,迈出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代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但并不是排斥备课,备课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有效教学的前提就是需要教师精心备课。

1. 备课标。

新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因此,在备课时教师首先必须备课标,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了然于胸,达到真正的理解与掌握,这样才能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指导教学实践。

2. 备教材。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依据,要想打造成功的课堂教学,就必须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材全面掌握。教师要深入研究小学各年级教材,了解小学各阶段的教学重难点,根据具体的学情对教学的主次与顺序进行合理调整,以使教材更符合本地区、本学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立足教材,同时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3. 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根本,是教学的对象与最终归宿。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兴趣、情感等全面掌握,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基于学生实际,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巧妙设计导入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有效教学的实现。导入巧妙,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就可以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入新知的学习中来,

1. 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其教学优势之一就是改变了以往教学单一的信息传递方式,以小学生所感兴趣的图片、图像、音频与视频来传递信息,给予学生多种感官刺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使学生愉悦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2. 悬念导入。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我们可以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这样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来。

3. 歌曲导入。

歌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渲染教学氛围,表现文本所包含的情感,更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或音乐进行播放,为学习课文打下情感基调。

4. 故事导入。

故事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运用故事来导入新课,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认真听故事的最佳状态中来学习。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们就可以简要的童话故事来导入,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继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有效教学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的基础之上。以往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次要从属地位,教师与学生站在教学的对立面上,是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意念来进行教学,完全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认为最佳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将知识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讲解,学生只要记住就可以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缺失是传统教学最大的弊端。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转变这种对立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1. 平等。

教师要摆脱权威者的身份,要俯下身来,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成为与学生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组成共同的学习体,以平等的身份———学习的主人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 民主。

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教堂,而是全体学生共同的学堂,学生拥有绝对的参与权与发言权。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挑战,善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从而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有效课堂。

3. 和谐。

教师与学生间不仅有知识的互动,更有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教师要将期待、信任与微笑传递给学生,以此来换得学生对教师、对教学积极的情感,使之成为教学的“润滑剂”,使整个课堂一片愉悦、一片融洽。

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但在以往的教学中问题只限于对文本信息的直接提取,提问只是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互动。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我们要研究提问艺术,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探究活动,在探究中自主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如在学习《梅花魂》一文时,我首先提出:“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自然带着问题产生阅读的意愿,此时我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积极思考,以解决心中的困惑。

五、构建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虽然年龄小,但是思想与思维所受的限制更少,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束缚学生思维、限定学生思想,以条条框框约束学生的封闭式教学,要为学生构建开放式教学,为学生的主动思考预留空间,要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摆脱所谓标准答案的束缚,激活思维,开发智力,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如在学习《窃读记》这一课时,课文结尾有这样一句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我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展开积极地交流与讨论。民主的氛围、自由的空间给了学生更多的灵感,激起了学生主动思考与参与讨论的激情,使得学生能够将文本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发表独特言论,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语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篇3

一、有效讲授与练习——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习

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似乎不那么强调教师的“讲授”。

(一)联想记单词

1.音和形的联想

(1)利用谐音和方言进行联想umbrella(我不要了)

(2)利用字母的形状和拆分单词进行联想scarf(把s想象成蛇,f想象成长颈鹿,中间是car小汽车,蛇开着car给长颈鹿送去scarf)。shuttlecock(cock杀头做成shuttlecock)

(3)谐音联想violin(歪着耳朵拎)

(4)声音联想torpedo(套—劈—都,鱼雷发射的过程)

(5)会意字联想peep(p想象成手,e是眼睛,两只手放在眼睛旁,那不就是偷看吗?)

2.词根词缀的联想

dust—duster friend—friendly work—worker

3.近义词、反义词的联想

big—small young—old

(二)疯狂练句子:“三最一口气”

重点句型可以借鉴“李阳疯狂英语”的“疯狂操练法”,一个句子在一节课中重复五次和重复五十次,效果是不一样的。疯狂操练的方法可以短时间内高密度地充满激情地训练,有趣、有效,可以培养自信心。

(三)巧用口诀、顺口溜

面对小学生讲语法如何掌握好度,如何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不妨试试口诀与顺口溜。如,我用am,你用are,is跟着他、她、它。单用is复用are.in年in月in季节,on day on天 at时刻。一般现在时,主语是单三,动词需变化,一般情况加s,o结尾es.

Like后面的动词,情况通常有两个,like doing sth. Like to do sth...

(四)情境练对话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作为铺垫。提出的要求要击中学生情绪的点,这样可以迅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了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1.教师率先垂范、激发学生表演欲望

2.利用教室一切可用资源

3.给予空间、合理调控。给予选择伙伴的空间、改编对话的空间、选择排练位置的空间……

这样便于学生根据个别与小组的不同需要相互交流、协同工作。

二、有效课堂组织

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因为:亲其师,信其道。我曾经敲过桌子、敲过黑板,也练过“河东狮吼”。可是这些不仅“污染”耳朵,而且影响师生关系。教师语言精炼、教学环节紧凑,势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游戏比赛适时用、让学生体验快乐

当你刚走进一个教室,如果发现学生情绪低落、纪律不好,这可能是受上一节课或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这时,适当地以游戏作为铺垫可起到不错的效果。在课堂中可以利用游戏让学生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赢得胜利的快乐、获得知识的快乐、得到认可的快乐、伙伴合作的快乐、展示自我的快乐……

(二)赞美的语言比挖苦强

连续40天鼓励、赞美一个学生,真得有变化!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淘气的学生,他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教师反复严厉的训斥换来的是孩子敌对的眼神,我开始尝试更多的鼓励和赞美,我持续40天真诚地鼓励和赞美他的每一点进步,这不仅拉近了师生感情,而且他的上课投入度也明显提高。

(三)让学生动起来

动手、动口、动耳,最好还要动脑筋。

抄写这类的作业学生居然也会犯错!特别是学生刚开始学习书写的时候,比较容易犯错误。学生写作业、教师判作业、点评作业的间隔时间长,不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从而予以适时的点评。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分组。让写得又快又好的学生担任组长,教师先检查组长的作业。组长检查组内同学作业,发现错误,马上纠正。教师再批改作业的时候就会轻松许多。通过限时完成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雷厉风行的习惯,让他们体验高效。

特点:质量高、速度快、老师“闲”。

(四)励志教育效果好

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畏难情绪时,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懒惰情绪时,当学生不注意听讲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做一些励志教育,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

讲故事、名言警句;讲身边同学的先进事迹;讲李阳如何从英语不及格成为英语翻译、播音员、英语教学专家;讲俞敏洪如何三次高考,4年的大学读了5年,留校任教又被开除,最终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告诉他们No pains,no gains. 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Practice makes perfect. Attitude leads to anything...

一个教师要想搞好有效教学,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努力及实践总结外,还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比如,江苏洋思中学提出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学经验,山东杜郎口中学“以人为本、学教结合”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学会反思自己和别人开展有效教学的经验,经常反思自己的各种“教学定式”和日常教学行为,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实验

关于小学音乐有效教学之我见 篇4

摘要: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课改的实施,如何使小学音乐的教学更高效是达到新课改教育目标的热门课题。作为一名当代的音乐教育者,本人在工作实践中也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为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笔者总结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483-01

1.让充分的课前准备成为有效教学的基础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而教材是教学资源中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音乐课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研究文本并充分理解,整合教学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确定教学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哪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会构成挑战,并针对性地设计策略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的课前准备要将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突出鲜明、具体的特点,遵循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差异,分层次、分类型、分程度进行备课。真正吃透教材,充分掌握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学生需要掌握,才能更好地将教材内容完整地诠释给学生,让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内容有个全面的掌握并很好地吸收,所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

2.让发挥学生主体性成为有效教学的前提

现代音乐教育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坛式”教学格局,音乐教学不再局限与教师的单向活动方式,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变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学生主动的“学”的目标,让发挥学生主体性成为有效教学的前提。

3.让恰当的教学方法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

3.1 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所预期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它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它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它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它决定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可以说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传统的教学目标设定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解决若干个知识点为教学的具体目标,然而这样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自身感受,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接受技能训练,有悖于新课程要关注学习者情感态度,关注学习者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的这一理念。教师应当认识到,小学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积极向上,有一定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能够在音乐中享受到乐趣与喜悦,从中受到启迪。教师应把为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审美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变为持久的动力,变为理性的思考,变为主动探究,作为教学的目标。

3.2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及文化艺术修养。如我们欣赏歌曲《青藏高原》时,让学生一边聆听教师对歌曲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观赏雪山、辽阔的草地等青藏高原独特的美丽风光,以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藏族歌舞,并倾听通俗优美的旋律。这种知识、想象、音乐的完美结合,令同学们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3.3 有效地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音乐体验。音乐新课标提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有效的教学互动应该包含实践互动、思维互动和情感互动。在音乐教学中,外视、可视、操作性强的音乐活动、表演等实践性活动,因较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许多教师认为是新课程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法宝经常使用。但是,音乐作品所蕴涵的情感是复杂而含蓄的,并不是一些简单的即兴表演能演绎的,有时不当的表演还会误导学生的情感。只有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具体学情合理设计的音乐表演、音乐活动才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加深音乐记忆,增强情感表现力,才是有效的互动。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的发展特点,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和活动表演形式来进行教学。

4.让丰富的实践能力成为有效教学的保障

实践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通过学习音乐,并把音乐融入生活实践,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音乐教学目标的延续。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实践是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知识观察分析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并在指导学生自己模仿、重新编排、自唱旋律等创作过程中,让学生们在体验美妙音乐的同时,在实践中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体验音乐活动、音乐游戏、音乐竞赛等形式,丰富学生的音乐实践经验,从而教会学生将音乐融汇到生活当中,让丰富的实践能力成为有效教学的保障。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之我见 篇5

保山市永昌小学王正芳

【内容摘要】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作为孩子心灵的启蒙者,一名小学老师,我们必须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眼界,不断钻研教学方法,要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少的精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内容方法动态情境优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同感:如果一堂课上得好,学生不仅知识掌握得好,而且应用自如。如果一堂课上得不理想,课后即使多花多少时间来“恶补”也是有限的。因而,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有一位名师说过“一堂优秀的课是要用自己的一生来准备的。”这句话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把需被点燃的火炬。作为一名孩子心灵的启蒙者,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和不断创新的意识,准确地把握教材,掌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他们参与教学,勤动脑筋,自己探索新的知识、新的方法,甚至创造出新的知识,只有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少的精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所在。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呢?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养自己的信念、意识,个体的潜能也才能得以释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教师每一句激励的语言、每一个赞赏的眼神、每一个鼓励的手势等,都可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一般来说,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怕说,更怕说错。而我在教学中却有心多让这

部分的同学回答问题,特别是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会把更多的机会让给他们。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在课堂中没有嘲笑,没有羞辱,没有指责,从思想到行为都能得到充分的放松,人格得到真正的尊重。例如,一次数学课上,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一个车间要生产144台彩电,工人们每小时装配18台,经过5小时,还剩多少台没有装?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两步应用题,一般的解法是:144-18×5=54(台)。可是,一位女生在黑板上把算式列成“144÷18=8”,就做不下去了。坐在下面的同学沉不住气了,纷纷举手要求发言。甚至还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么简单的都不会做,真笨!”这位女生更是涨红了脸。为了给这位女生争得面子,我先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转向那位女生说:“你做的并没有错,只是还没做完。”听了我的话,全班同学都愣住了,个个都睁大着眼睛。我告诉学生,她这一步是先求这个车间装配完所有的任务所需的时间,现在装配了5小时,还要装配8-5=3(小时),那么没有装配的就是18×3=54(台)。经这样解释后,这位同学很高兴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由于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体会到敢于发言、敢于表现都是光荣的,这样,同学们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就更高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利用熟悉的生活情景,建立类比联系。生活情景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历过或已被约定熟成了的过程回忆,它能带给学生共性经验和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截断源头的做法表面上有缩短过程、提高效率的优势,但却抹灭数学的生动性和学习者的兴趣。实践表明:大多数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具体的“原型”。例如,我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把1平方厘米比作一个手指甲的面积;把1平方分米比作一个手巴掌的面积;把1平方米记作教室地板上四块磁砖的面积;把1公顷比作永昌小学的校园的面积。新知识可以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建立类比联系,又比如,在“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教学中,185+98=185+100-2,加98为什么要变成先加100再加2?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我设计了一个学生表演商场买衣服付款的情景,妈妈带了185元钱去商场买了一件98元的衣服,还剩多少钱?由于零钱不够,妈妈就付给营业员一张100元的钞票(应从18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2元(应在原来的85元上加2元),所以,多减的2就该加回。这样抽象的简便运算获得了具体生活经验的支持,知识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去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有些课创设的问题情境复杂、牵强附会,学生不能捕捉有效的信息,致使课堂教学流程舒缓有余而紧凑不足,教学效率不高。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圆的面积》一课时,在课的开始,我用课件显示一幅图画:用绳子栓住一只羊,绳子的另一端栓在木桩上,羊绕着木桩运动形成一个圆。这个动画情境很快吸引了学生,学生就会很想知道:羊吃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公式计算?它与学过的知识有什么关系?有了公式怎样计算圆面积?这节课就是让学生带着这种探究欲望,围绕探究目标一步一步展开。又如,教学比例尺时,我是用这样的问题引入的:我国陆地的占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这么大的面积能画在大小不同的纸上吗?这个问题唤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再如,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要求学生发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老师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淘气的妈妈带了100元钱去买毛巾,每条毛巾8元钱,最多可买几条?还剩多少钱?学生解答完后,老师接着问:“你能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学生们找到了多种方法:

(100—4)÷8=12,(100—4)÷12=8,8×12+4=100。老师乘胜追击:“你们知道有余数的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吗?”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除数=商,(被除数—余数)÷商=除数。这种在真实情境中学得的知识,由于是学生主动参与、自己发现的结果,因此学生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刻,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关注动态的生成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着平凡而密切的信息交流,并通过信息间的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

要注重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还要顺着学生的思维及时点拨和调整,从而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教案设计的流程是创设“几个9是多少”的问题情境→想想“几个9连加”→写出“9的乘法算式”→编写“9的乘法口诀”。没有想到课刚开始,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老师,9的乘法口诀我会背了。”许多学生都附和着说自己也会背了。我先是一愣,继而立马做出了决定,抛弃原来精心准备的教案,从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出发,重新调整教学流程。于是,我用激励性的语言说:“你们真厉害,9的乘法口诀还没有教就会背了,还有不会背的吗?”果然,有几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我继续启发学生:“还有一些小朋友不会,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把9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呢?”课堂顿时沸腾起来。有的指着课本上的口诀教着,有的用笔在练习本上一边写算式一边编口诀教着,还有的干脆你一句我一句教着背口诀„„学生会背口诀不一定就理解了口诀的来源和含义,于是我又将9的乘法口诀有序地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说说每句口诀是怎么得来的,每句口诀中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口诀的含义。这一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起点,真心呵护学情,因动态生成而演绎精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试想,假如教师在那位学生说出实话时不予理睬,或加以呵斥;假如教师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改变”,这一精彩的“动态生成”又如何捕捉得到呢?课堂上又怎么会有如此收获呢?由此可以得出,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五、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关注学生,创造性地用教材。我们要思考: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须的?还需要补充什么?有哪些内容与目标无关?哪些内容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从哪里开始?教材中所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又是什么?通过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从而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认识几十几”时,我改变了教材例题中用小棒呈现的形式,改用了画圈:如果用一个圈表示一个小朋友,要表示全班四十四位小朋友,应该画多少个圈?怎样画,能让老师很容易看出画的是不是正好44个圈?之所以放弃小棒而选择画圈,主要考虑到画圈的材料更具有生成性和结构性,有利于学生充分展开数学思维。生成性是指所有的圈都是学生自己画的,必然要思考“应该怎样画”,这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建构数学图象语言的过程;结构性是指如一个一个、一行一行对齐着画,那么只要数出第一行的个数,就能推断出下面几行的个数,而已经扎成捆的小棒无法进行类似的推断。在教学中,发现这一形式的改变,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一是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很多学生都会数几十几的数了,让他们画圈表示出班级的人数,大大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学生的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二是在画圈的过程中,学生其实已经在练习数数了。学生呈现出了很多画圈的方法,反馈的过程,就是有意识地让学生一个一个、二个二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进行数数练习的过程,教学环节更为紧凑;三是学生主动探索、亲身经历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十个十个地画更能让别人很快看出有多少个,为理解掌握几十几的组成提供具体的教学图像语言的支撑,提高了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找准教学起点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教师与学生接受信息的速度、容量是平等的,也是互补的,教师事先设定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真实起点。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了解教学的真实起点。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联系学生已有知识:长方形面积计算,将本课课题更改为《长方体若干面面积之和的计算》,从而将表面积计算的抽象概念转化为求几个长方形面积之和的形象概念。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在探究新知环节,我首先引导学生找出手中的长方体模型的长、宽、高,并将它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描上颜色,如:四条长都描成红色的,宽和高分别

描成蓝色和黑色等。这样一来,学生在把长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学生通过已有的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以及颜色的对比能够非常清楚地将长方体的长、宽、高转化为长方形的长、宽,从而总结出长方体中各面的计算方法。

之后,我没有按惯例继续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而是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若干面面积之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试着计算已知长方体的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及六个面的面积之和,由于有长方形面积计算做基础,学生掌握此知识较为熟练。当学生交流出6个面的面积之和的计算方法时,我及时点拨:同学们,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如此设计,使学生的计算思路更加清晰,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我们必须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以教学理论作指导,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去除华而不实的外表,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远离一些形式主义,在新课程理念这根欢乐棒的指挥下,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一定会奏出一曲又一曲有效教学的华丽乐章!

【相关文献】:

[1]易良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002.11

[2]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

[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002

[4]孙敏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2005.2

小学有效数学预习策略之我见 篇6

摘要: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我认为应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良好的课前预习就能够提高课堂听课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关键词:

预习方法、可操作性、点拨性、差异性、全局性 正文:

预习是一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课前预习能够提高课堂听课效果。本期,我有幸参加了小学生学习策略研究的课题,一共进行了八次集中探讨学习,本次活动着重于课堂预习的研究,我也参与了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然后大家一起进行了探讨,对此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由此得到一些启示,在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果,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通过预习,学生对下一次课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哪些地方看懂了,哪些地方没看懂,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听课时会轻松的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样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盲目听课为带着问题听课,无疑是大大增强了听课效果。在预习中已经看懂了的知识再经过老师讲解,印象会更深,没看懂的地方自然就成了听课的重点,在老师的帮助下,这个“拦路虎”会轻而易举的搬掉,听课质量的提高又会让学生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腾出时间再进行下一次课的预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我也在思考,虽然数学课同样需要课前预习,但课前预习策略是否根据课的类型来定比较好?如果是复习课,可以让学生预习好,甚至把习题全部做好,教师对课后的习题只要难的题目讲一下,其他都可以校对而过,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补充一些较难的题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也会提高。如果是较难的概念课,也要预习,不过这个预习不能让学生做后面的练习题了,只要把新授的内容多读几遍就行,预防学生的预习作业全错,对错误的概念反而记得牢了,不利于教学。

那么怎样开展预习呢?预习后的数学课该怎么上呢?在此谈谈自己初步的想法:

一、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预习效果

1、预习任务要有“可操作性”

预习要求是否明确,预习题是否方便学生展开自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到学生预习的效果。布置预习作业,要防止出现“今天请同学回去预习例×或多少页”这样空泛的预习要求,教师要善于将预习要求以若干小问题来呈现,明确指出做什么,怎样做。

如四年级的《年,月,日》这一课时,预习作业可以这样设计:自学书上第1页至第3页。(1)调查自己的生日及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月哪日,在2005年的日历上找出来。(2)看了2005年的年历,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写下来。(3)通过看书,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又有哪些问题?可以把它写下来。

让学生在看书预习的基础上,来发现与年,月,日有关的更多的知识,课堂上教师再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帮助学生由无序的零碎的思考变为有序的完整的知识建构,逐步形成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能力。

2、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有“点拨性”

如一年级的《认识钟表》,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预习任务。如:小朋友,我们起床,吃饭,上学……都需要知道时间,那你们注意过钟表吗?请回家仔细观察钟表面上有什么?它是怎么走的?能读出它的时间吗?有困难的可以请教家长,下一节课我们要来比比谁了解得多。这样的预习作业,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并明确指出做什么,怎样做,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3、预习作业要有“差异性“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具体的预习要求不宜一刀切。对于后进生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能力,适当调整预习的要求,增加一些他们力所能解的问题;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适当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

4、预习作业应注意“全局性”

如何将预习和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预习服务于课堂教学,除了要重视预习的反馈功能之外,关键还在于要将预习题与课时教案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将预习题作为教案设计的一部分,通盘考虑预习应达到什么目的,预习要初步解决哪些问题。只有这样,预习才能起到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又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作用。

5、预习设计注意因材施教,因课而定。

预习设计的目的,任务,方法,必须依据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在对预习兴趣,预习习惯的培养上,中高年级学生的预习逐步转向侧重在数学的思考和数学学习的方法上。

二、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预习的方法也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数学。

1、阅读理解法。

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划,注”等方法,阅读下一节课的内容,关注文中的知识点,关键处,边读边想,边想边读,对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概念型教材一般采用阅读理解法预习。

2、实验探究法。

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预习提纲,让学生联系预习提纲尝试探究实验。几何内容一般适合采用实验探究法预习,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内容是以简短结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果仅采用阅读预习,学生在已经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必然没有耐心退到思维的“零起点”去重新思考,这样无疑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只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因此,给学生递进式的预习提纲,让他们学会观察,猜想,操作,验证,概括。

3、查找咨询法。

通过查找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课外资料,促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和学习材料。

4、尝试练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动手写一写,做一做,可通过练习进行自我检测。计算型教材重点采用尝试练习法预习,如“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这一课,可让学生尝试计算“73-28= ”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的?再看一看书上是怎么算的?或者与同学,家长交流一下,你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三、预习后的数学课该怎么上

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教学该怎么组织呢?这是教师最担忧的,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因此,预习后的课堂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交流学生的预习成果。展示学生预习后的真实现状,切实把握教学的起点,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预习后的数学课堂,首先应让学生呈现他们的预习成果,努力暴露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了解学生理解的程度,即他们通过自己预习所掌握的新知识是“清晰”的,“模糊”的,还是“未知”的。

总之,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形成,预习是要花时间的,预习时可根据学生的时间安排进行,做好了预习,学生上课就能“严阵以待”地听老师讲课了。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新大纲》

2、《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翟郁成著

P1)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读本》(主编

莫雄光

P69)

4、《邱学华尝试教学课堂艺术》(邱学华

P138)

5、《小学数学心育艺术》(总主编

冯周卓

彭剑飞

新课程下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之我见 篇7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课堂活力不够, 教师在讲台上不断地讲, 学生跟着教师听、说、读、写、记, 这种学习方式, 学生是很反感的,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教的辛苦, 学生学得更辛苦, 课堂教学效果不高, 是必须得到改变的。

而实施新课改教学, 课堂活力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在新课改教学下,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能得到发展, 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 师生之间的亲密配合, 教学效果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 新课改教学是值得提倡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也只有落实新课改, 小学英语教学才能实现有效发展, 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因此, 实施新课改是时代对课堂教学的客观需要。

二、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 能否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保持长久, 是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 学习兴趣培养对学生影响影响很大, 决定着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的好坏, 因此, 教师要重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 他们一切行为活动都是在兴趣的引领下完成的, 如果小学生对一些活动不感兴趣, 即使教师给学生讲再多的大道理, 学生也是不能理解的, 因此, 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

传统课堂形式较为单一, 是一种以教师讲解知识为主的静态的教学活动, 学生觉得课堂学习无味, 没劲, 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形式,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不断使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比如,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用歌曲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是很好动的, 他们天性活泼, 对音乐有种特别的敏感, 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引入音乐, 用歌曲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个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明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另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采用多样化活动教学, 开展实物教学调动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能够通过摸、闻、听、触等感知新知, 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把一节课的新单词变成儿歌来让学生们说唱, 加以有趣的动作, 如hand, shake your hand, 这样学生边唱边动作, 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同时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再比如, 在学习有关水果教学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拿出一些水果, apple、orange等, 使学生能够指着说着,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对学生而言是轻松的, 是愉快的, 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 学生的内在潜能也能被调动起来, 教学效果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用激励教学法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

对小学生而言, 有句话是很重要的, 每个教师都需要铭记于心, 那就是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作为小学生, 他们对英语既好奇又陌生, 他们喜欢听录音机里的不熟悉的语言, 喜欢听老师给他们唱的英文歌谣。对于英语这个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学习的欲望, 但往往因为学不会, 不会讲而羞于表达, 羞于开口。一方面, 学生觉得学英语很有意思, 尤其是听到一些英文歌曲, 学生会感到有种别样的感觉, 喜欢听, 喜欢学。另一方面, 学生又感到英语很难, 一开口就出错, 学生又抵触学英语。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 通过激励教学法使学生能够大胆展示自己的所学成果。比如, 如果学生能够把一个单词读出来, 即使读的不是很准确, 教师也要给学生一些积极的鼓励, 使学生能够产生不断努力, 学好英语的动力。如果学生能够在见到教师之后用一句英语进行问候, 哪怕是简单的一句“Hello!”教师都要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 使学生能够继续努力, 在生活中用英语进行表达。只有教师不断给学生以鼓励和表扬, 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的动机就能被有效调动起来, 学生可以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 这对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擦亮眼睛, 不断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 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 教师都要给学生以肯定和表扬, 通过激励教育, 使学生体验成功学习英语的快乐, 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

四、创设真实的英语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英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真正的英语教学情境, 使学生能够经历英语学习的真实情境, 这对学生有效学习英语具有积极地作用。教师要明白对学生而言, 只有在真实的言语情境, 他们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 才能主动了解具体情境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 才能不断地触景生情, 激发表达英语的欲望, 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这些对学生学习英语都是很重要的。

在教学中, 虽然教师不可能将真实生活情景搬入课堂, 但能模拟真实情景, 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的语言环境, 通过这种手段,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获得发展。例如, 在教授三年级go shopping一课时, 教师可以在书桌上放一些物品, 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购物表演活动, 一些学生做卖者, 一些扮演买者, 教师可以给让学生自己去询问价格, 同学之间模拟交易的场面。在这种情景教学中, 学生都是全身心的投入, 都进行着惟妙惟肖的表演, 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很高, 他们不断地学习应用英语, 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 教学效果显著。

另外, 教师也可以利用表演和简笔画的方式, 巧设情景。如在学习动物时, 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下各种动物的图画, 然后, 引导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长相, 并让学生进行问答:“Do you like cats?”学生边看画, 边回答问题, 边动作, 学习得很快乐, 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有关教学内容,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研究新课改精神, 不断践行新课改理念, 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英语, 轻松地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 这对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 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要体现新课改精神, 作为英语教师, 要研究新课改, 践行新课改, 不断通过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使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英语知识, 提高认识, 发展能力, 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这是教师的责任, 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新课改

参考文献

[1]孙桂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3) .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61-02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目标。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面对这样问题,我们必须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得知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必须要做到几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精心备课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要求,促进教学有效性的生成

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已经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针对性的对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要求,所以,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的学习和研读,要给学生一节课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对一节课的内容达成有效的认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去学习,不做无用功,这样的教学一定是有的放矢,学生学习的内容生成自然会有实效。

二、改进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多年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进行了一个新的教学实践,开展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学习,我们常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只要学生有了会学习的好习惯,他才会去主动求知,为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语文课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把课前的预习内容做为自主学习的一个内容,他们自己能动脑学会的,一定要去学会自主完成,比如每节课的生字,新词,我会让他们利用工具书完成,通过培养他们的能力,让课堂教学更有实效,同时为了提高课堂学习的时效,我精心设计导学案,参考语文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设置好学生自主学习的提纲,让学生依据我设定的学习要求,去领会文章的结构,语段和词汇的内容,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凡是学生能够自已学会掌握的信息,全部让他们去做,这样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的内容,会让学生在上课时节省很多的时间,课上再让同学们交流不会的问题,通过大家的争议达成共识,针对全体学生都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进行有效的解读,这样达成了对学习目标的完成,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成有效教学

1.教师要注意对语言的润色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好奇心强,模仿力也强,特别是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力更强,如果我们在教学当中课堂四十分钟内自始至终用一个腔调,平铺直叙地上完一节课,那么,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会没精打采,昏昏欲睡。反之,一节课教师如能运用风趣幽默、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用饱满的热情来上好每一节课,学习窦桂梅老师的教学理念做到激情不老,所以我的语文课学生乐学,学生的成绩一直很好。

2.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直观性

当代小学生有着求知欲强、兴趣广泛,注意力不够集中,持续时间不长等身心特点,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法,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特别是现在的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能够提供真实、生动、感人的素材,强烈地吸引学生,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近年来,我们学校安装了电子白板,信息化教学走进了课堂。为此,我在教学上就充分的利用这种教学方法,把一些生动有趣的画面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来让信息化教学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生成的有更有实效。

3.教师要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学生乐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环境,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法。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如导入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审美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井岗翠竹》一课时,就可以运用反复朗读的形式,把课文中的内容情感在课堂上再现出来,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刻体会课文表达的内容,把握文章的内容。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气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时效。

四、抓好课堂教学反馈评价,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每一个动作,如果要完成,就需要反馈”,反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注意对学生的课堂学习采用多元评价,包括既关注学生的作业练习,又关注学生的实践表现,以及对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多年来,我在教学上“坚持面向全体,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学期结束的评语上我会中肯的对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提出表扬和建议,特别是对一些学困生转变了,我会写上一句鼓励性的语言,如“看到你的进步让我看到了明天的你定会更出色”,如此类似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上我也经常合理的进行,让孩子们看到了进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上来了,我的学科教学就收效更大了。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之我见 篇9

大柏中学 范云

有效教学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与发展的教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数学教学活动。有效课堂教学能使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完成指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那么善意的批评、提醒则不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靠教师“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主要利用课间或课余等学生休息时间以朋友或大姐姐的身份和学生“亲密”接触,或聊天、或活动(打球、游戏、讲故事、讲笑话等等),同时在活动中不忘适当的建议和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从而能“信其道”。

二、备课要以本为本,以人为本。有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抄抄教案,以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认为所抄的这些“教案”都是由一些教育名师、甚至是教育名家编写的,有什么不行?其实我认为这些“教案”的编写大都是以本为本,是以教科书为本而编写的,不能以人为本,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备课就不仅要以本为本,而且还要以人为本,重点是要备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至少知道这节课是学数学,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就好比是营养成分最高、最好的食品,可学生却不原意吃,怎么还谈得上消化呢?所以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有老师认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就得非常的精炼,不能说一个与教学无关的字,我却不认同,试想本来就单调枯燥的数学,再加上正统的教师,呆板一平如镜的语言,我们那活泼好动的学生能坚持45分钟吗?所以教师口头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形象生动、甚至搞笑,都能及时唤起学生注意力集中,一些重要的话语往往在语言的波峰或低谷时说出会更有效果。所以课堂里只要有一两句风趣的话或者一两个幽默的动作,就足以引起学生们的兴奋,然后再将他们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上来。

四、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失败的。计算、概念、几何、应用题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宜于内容的不同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1、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

如教学《打折销售》,就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法,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收集的商场打折销售情景,让学生谈参加市场调查所了解的打折销售活动,接着提问:打折销售后,商家一定会培本吗?每件商品所赚的钱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得到:利润=卖价-成本价。

2、利用实物教学,可以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从而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地理学科有效教学之我见 篇10

新课程实施也有几年的时间了,各位地理同仁已在课改实践中摸爬滚打了几个年头了,在有效教学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谈一谈自己对新课改的有效教学的理解、实践等的认识,这是自我完善的好机会。

教育观念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前提

“教师能够走多远,就能带学生走多远„„”这句话深深地激励着我,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必须具备全新的课改理念,才能指导新课程的实施。为此积极主动地参加校本培训,业务讲座,参加市县级的各类新课程培训,新课改的教研活动,以及继续教育学习,并多次参加了县市级的各种技能大赛,通过比赛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通过学习使我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对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方式都有了全新的认识,真正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并对教师的形象、地位和作用进行从新定位。

通过新课程的运行,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地理教师新角色的展现,首先是自身观念和心态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感是新兴的地理教师角色的基本要求。认同是一种接纳,真诚,敬业,举止大方得体,成功的角色是得到学生的喜爱,他们会更加亲近你,更加喜欢你,也必然会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学生这样的情感对教师来说极其宝贵。他往往引发出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和关注,教师要营造和维护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学内容的研究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地理教师角色具有多元化的动态转换特征。教师即是知识传授者,也是学习者,即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参与者。

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教学活动要具有创造性,要能结合课堂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兴趣即兴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

观念的更新促进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革新要抓住地理教学环节,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地理教学方法的重头戏。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善于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已众周知,由于种种原因地理学科在初中各门课程中处于劣势,俗称“副科”,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对于每个地理教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地理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无论课前导入,环节导入,还是问题的情境导入都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吸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比如:中东的课前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中东战争残不忍睹的画面,让和平环境中的学生了解战争的痛苦,激起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同时也引发大家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这里战争不断?探究的欲望强烈,兴趣高涨。

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引用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时事政治、数理知识等。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家住北京的小明,父亲去海南出差,过了几天,小明放学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一个男人按响了门铃,说:这几天天冷了,你爸爸让我把羽绒服和大衣给他带去,小明答应了,回到屋里去取,可到了屋里他马上报了110,小明的做法对吗?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兴趣大增,在兴趣的促使下,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知识,不但解决了问题,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地理的新课改的理念。

活用新教材,让学生活动起来

地理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其突出特点是以活动带动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把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理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创设情境,诱发动机,让学生活动起来。例如:在讲述大陆、半岛、岛屿的区别和联系时,让学生用第一人称我的形式自述各要素的特点,在讲述陆地家族的相互联系时,让学生放飞想象,生活中的哪些事物与这三者的关系相似?学生的想象真是丰富多彩,在活动中,不时闪现学生智慧的火花,在45分钟的课堂上,学生的潜能得以唤醒,特长得以展示,个性得以张扬。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自主学习的天地,给他们一个大胆试飞的空间,你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惊喜和感动。确实给学生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能创造出现有教学资源之外的新的课堂资源。

学生的活动不只是动脑,动手实践更重要。在讲述地势和地形一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全班分四个小组,进行贴图接龙比赛,在老师准备好的图版上,粘贴表示三个阶梯界限的山脉名称和各阶梯地形区名称,大家齐动手,积极配合,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扩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等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相互协作的能力。正像美国教育家说的那样:“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可见在活动中学习非常重要。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过程,体现了由“学科中心”转向“活动中心”,由“知识本位”转向“技能培养”,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主体”的新课程标准。把原本属于学生的时间、空间和活动的机会换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为学生创造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各自都得到发展的学生乐园。

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观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不仅能增加学生获得信息的数量,而且可以配合动感的图像,形象的情境展示,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为教学增添新的活力。例如:极地地区离我们遥远而深邃,学生不得而知,通过多媒体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了极地的自然环境,极地的科研状况和对极地的和平利用和保护。对金庆民和秦大河等登上南极科考和穿越极点的英雄壮举的赞叹,同时对日本捕鲸队破坏南极生物行为的痛恨。在课件的观察中不自觉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油然而生,大大增强探究意识和献身极地科考的愿望。还有象海陆变迁一节,可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演示喜马拉雅山从海底变为陆地、荷兰低地国的变化过程,形象逼真。一目了然。

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

地理教材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各种地图储藏着大量的地理信息,观察和阅读地图从图像上获取信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新教材增加大量的图像也是新课改的出发点。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并运用地图让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国的季风气候时,利用中国的海陆分布图分析冬夏季风的源地、方向、风的性质、成因等效果非常明显。不但要读懂地图,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要动手绘制简单的地图,象“一笔画世界”,长江、黄河干流轮廓图等不但提高绘图能力和水平,而且完善了美育素质。总之,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最广泛。

他山之石,可攻我地理之玉

地理知识涉及范围广,内容错综复杂。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很大,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和科学的记忆方法,例如:在讲述经纬度时,涉及圆周角和两面角的知识,教师要用数学知识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在讲述气温分布规律冬、夏季海陆气温差异时,涉及到物理学知识,讲述喀斯特地貌时要用化学知识来解释地理现象和原理。地理知识的记忆难度很大,教师能帮助学生科学记忆,会提高课堂效果。如谐音法:老象缅仰越河太曼,到达印尼柬金边。现在缅甸首都内比都。有效的记忆东南亚的国家和首都。口诀记忆、歌诀记忆、首字记忆等多种方法效果都很好。如:黄河流经的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直下陕晋和豫鲁。即可识记流经省区,又可巩固省及简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诗歌之韵味美术之魔力来记忆地理。比如学习长江的开发既有自然概括、经济开发,又具有人文地理色彩,通过小诗掌握知识:长江六千三百长,发源唐古拉山上。流经十一省市区,汇入东海太平洋。支流众多富水量,流域面积最宽广。上游源头到宜昌,巨大水能它蕴藏。今朝建有葛洲坝,明朝三峡美名扬。还有地理教材不同于科普读物,往往引不起阅读兴趣,可把诗歌运用到学习记忆地理知识上效果更好,如著名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清楚地说明了“地势越高,气温越低”这一规律。

反思是腾飞的羽翼

理想毕竟与现实存在着距离,教学设计先于教学过程,因此,很有必要在课后及时对每一节课进行反思,反思什么呢?我认为:首先反思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一节课的教学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因此上完一节课必须要检查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否完成,以便做好下一节的衔接。其次,要思教法,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是否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力于教师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再次,要反思教具使用是否得当,是否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另外,还要反思问题的提出是否恰到好处,事例运用是否说明问题。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恰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启动思维,进而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

探究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收集信息、寻求问题结论等一系列环节组成。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学生则是探究的主体。问题情境设计是否新颖、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强的心理,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的进行探究活动。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考虑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想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提出的问题要注意难易适中,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上要呈现梯度,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解决问题,使其感受探究中增长知识的喜悦。

高中英语有效教学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程教学;高中英语;有效教学;探究与讨论

近些年,随着我国加大了教育的改革力度,开始积极推动和实施课程改革,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基于这种背景下,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有效教学,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活动来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同时,进一步的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已经成为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概论

1.有效教学的基本含义

“有效教学是教师做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并通过增强教学过程评价以及实施目标管理,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效率的一种现代化、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简单来讲,有效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基本教学活动的基础之上,通过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或者教学手段,以尽可能少的精力、时间 以及人力、物力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成效以及教学效果。

二、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有效教学策略的重要意义

当前,在高中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教学已经收到越来越多老师以及学生的重视。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动,提高课堂效率已经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目标。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对提高课堂教学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能够在学习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英语学习富有趣味性

我们常说在学习以及工作中,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一般都是老师满堂“教”,学生埋头“听”,不仅过程枯燥无趣,而且教学效率还不高,教学效果也不佳。时间久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减少,有时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而在教学中应用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

2.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

在高中课程教学中,不但科目繁多,而且所要学的知识量也是巨大,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所以这就要求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和开展自主学习。而有效教学理念也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方法开展进行自主学习,遇到问题多思考、多研究,并学会整理、归纳以及总结,以切实的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 开展和实施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和方法

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环境的特点以及教学的实际状况,尤其是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顺序等进行总体的考虑与组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1.有效备课策略

所谓备课是指教师依据所教学科的实际特点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来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虚形成一个系统、完整教学方案的过程。它不仅能够提升和增强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也是教师数学和掌握课程标准、研究和分析教材以及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的过程。所以有效备课是教师开展和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与前提。

(1) 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建构

英语教材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师开展和实施教学以及组织学生学习的纽带。因此在备课时,只有对书本教材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课堂上更好的开展和进行英语教学。

(2)注重教学目标的合理性

在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其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明确和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做好有效备课的关键环节,它对英语教学是否具备英语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

(3)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我国新课改中强调: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为“学”的有效服务。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之前,应更深层次地了解和掌握班里的实际学习情况,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尊重和引导学生多样性思维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以及教学效果。

2.有效教学的课堂策略

科学、合理的课堂策略是实现英语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将各种策略以及教学工具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切实现实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 激励策略

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单词发音不准、缺乏语感或者语法应用错误等等,这时,教师应多指导、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自己的自信心,进而调动学生自主、积极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对学生的英语作业进行等级批判,又比如对学生做一些具有鼓励性或肯定性的动作和眼神暗示等。当学生回答对一个问题时,教师要毫不吝啬的对学生说句“good”“Wonderfu”等具有激励性的话。这样不仅是对学生的能力一种肯定,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肯定,此外还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2) 创设情境教学策略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或是教学手段,通过创设一种生动逼真且极具形象化的教学意境,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学生在学习情绪上的共鸣,进而有效的引领和指导学生更进层次的掌握和应用语言,并实现学生在语言以及情感意志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

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利用PPT以及音频或者视频等多种模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情境,进而让学生对所需的内容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又比如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听一段美国乡村或者古典音乐,然后将歌词抄写下来,让学生讲解这句歌词的基本意思,并分析作者赋予这首歌怎样的内心情感。同时,让学生依据歌词中所将要学到的单词,进行造句,随后,老师对其进行点评和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行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结: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有效教学,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活动,能够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同时,进一步的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最终实现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作业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9)

[2]杨小花,孙晓敏.新形势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J].基础教育参考. 2007(05)

上一篇:请辞信范文1000字下一篇:内外墙涂料装饰工程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