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4-22

县长在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用10篇)

县长在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根据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刚才卫红同志传达了国家、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了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我完全同意,请各单位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推进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编制“十二五

”规划的重大意义

规划是区域发展的龙头。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将对我县未来五年发挥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引导作用,对于推动**实现“十二五”崛起,争取国家和省里各方面支持至关重要。

(一)“十二五”规划是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落实“富民强县”战略的五年规划。“十一五”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年均gdp增长速度在12%以上,特别是,全县大手笔布局和开工建设了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标志着**经济社会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因此,全县上下一定要立足新的起点来谋划**发展,站在新的高度来看待**振兴,落实好“富民强县”战略,加快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所以,编制“十二五”规划,要求全县上下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战略决策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上来,在推进“三化”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提出更具针对性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鼓舞信心、凝聚力量,不断开拓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加快实现“富民强县、振兴**”的宏伟目标。

(二)“十二五”规划是推进科学转型、加快科学发展的五年规划。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们**工业化水平偏低,资源性产业占工业比重过高,高技术产业占gdp比重不到8%,第一产业比重在30%以上,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城镇化水平滞后,全县城镇化率为35.5%,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12.1、10.5和7.7个百分点;人均gdp和人均财力不高,人均gdp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市低1803美元、1120美元和649美元,人均财政收入远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的平均水平。鉴于**所处的阶段性特征,要求我们的发展速度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转型、发展质量必须进一步提高。所以,我们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建设、规划控制等手段,推动**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

(三)“十二五”规划是落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要求的五年规划。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在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在社会建设方面,要求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并从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县作为人口大县、农业大县,经过多年努力,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社保方面,还有5万多群众没有脱贫,3万多城乡居民处于低保水平,0.25万多户城乡居民没有住房;教育方面,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城镇“大班额”问题尚有待进一步解决;医疗卫生方面,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短缺、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缓解。可以预见,“十二五”将是我县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关键时期,所以,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把目光和精力多投向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围绕目标定任务、(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定措施,积极与国家、省、市规划对接,争取社会事业方面获得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准确把握好“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几个关键问题

编制“十二五”规划,相对于以往难度更大。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已进入大调整、大动荡时期,经济发展不可预见的因素很多;国内也面临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县如何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如何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都需要深入研究、重点把握一些关系全局的问题。

一是要把握好发展速度。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不仅是当前之举,更是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根本之策。要解决好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才能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就我们**这样欠发达地区而言,加快发展速度尤为重要。要振兴**,实现综合实力在全省位置前移、恢复“应有地位”,需要较快的发展速度;要富民强县,加快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需要一定的发展速度;要推动科学转型、为结构调整、“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更需要加快发展速度。“十二五”期间,我县的发展速度怎么定?必须紧密结合宏观发展环境、现有发展基础、上级发展要求、周边发展态势和群众发展期望等因素综合考虑,提出一个既适度

超前、鼓舞人心、最大限度的满足各方合理要求,又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发展速度。

二是要把握好发展方式。“十二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国家将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创新能力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目前,我们**的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层级较低,企业设备更新不快,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支撑,缺少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带动,缺少战略投资者和优秀企业家引领。随着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粗放式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所以,如何适应经济发展大趋势,促进发展方式大转变,是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加快自主创新、建立新的产业支撑,构建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工业方面,重点围绕建设“中南铁都”,推进铁矿及关联产业开发,围绕科技创新,着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全县工业扩总量、上规模、提档次、强效益,着力打造一批10亿元产业和10亿元企业;交通方面,重点抓好衡阳至**城际快速公路、益娄衡祁高速公路及县城连接线、s317线和s210线公路改造、铁矿铁路运输专线、归阳、河洲、粮市1000吨级码头等重大项目的建设、申报和争取工作;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抓好湘江取水工程、西水东调工程、县城天燃气管道工程等重大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工作;农业方面,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在洪桥、双桥、过水坪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全面启动新增粮食产能工程、优质油料产业化工程建设,发展油茶、红薯、鲜枣、黄花菜、生猪、席草、山核桃、蚕桑等,把**打造成粮、猪、油料大县、特色农产品之乡、农业产业化强县;服务业方面,必须坚持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高端发展,建设物流园区和特色商业街,着力打造湘南地区商贸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社会发展方面,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振兴文化、影视产业,完善社保体系,扩大社会就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诚信**。

三是要把握好发展动力。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但是,从目前来看,投资主导型经济发展的格局不可能很快改变。就全国而言,去年投资、消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2.3%、52.5%和-44.8%,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我们**,去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而消费通过挖掘潜力也只增长17%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极低。尤其是**正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和城镇化的加速阶段,产业改造升级任务繁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资需求旺盛。因此,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投资仍将是我县发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拉动力量。所以,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重点研究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在扩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要扩大产业投资;在扩大政府投资的同时,要激活民间投资;在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的同时,要减少重复建设;在加大项目开发储备和包装申报力度的同时,要着力改变大项目、好项目缺乏和“政策等待项目”、未及时纳入上级相关规划的被动局面。

四要把握好发展载体。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今年,中央已将推进城镇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县委、县政府也提出要将城镇化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来抓。“十二五”期间,全县要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县城镇化水平要达到45%以上,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同时,要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重点来研究,高度重视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就业的问题,全方位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继续坚持“城乡一体、镇村共建”的思路,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

五要把握好发展活力。改革开放,始终是我们保持发展生机和活力的制胜法宝,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改革将进入“深水区”、步入攻坚阶段,更具复杂性、艰巨性和繁重性。作为我们**来讲,要正确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力度和节奏,设计好科学合理、统筹协调、符合**发展实际的改革思路。在对外开放方面,我们要深入研究全球产业加快转移、央企战略性扩张以及湘桂铁路复线、衡昆高速公路、益娄衡高速公路的建设形成的“湘粤鄂3小时经济圈”、“长江三角洲10小时经济圈”等重大机遇,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吸纳包容有利于发展的一切生产要素,努力提高**的对外开放水平。

三、扎实推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编制“十二五”规划,实质就是对我县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目标和任务进行准确定位、认真求证和科学决策,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创造性的事业、开拓性的工作,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从目前到规划审议发布,大约10个月左右的时间,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很紧了。但规划编制工作的任务不能减、标准不能降、程序不能省。希望各部门务必站在全县发展的大局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创造性地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必须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和课题研究工作的领导,防止“经济发展是硬指标,规划编制是软任务”的错误思想,真正把规划编制和课题研究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扎扎实实抓紧抓好。“一把手”要亲自研究部署规划编制和课题研究工作,及时了解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县政府成立了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部门、各单位也要相应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安排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规划编制的需要。

二要深入开展前期研究。县政府已经确定了28个重大前期研究课题,并明确了责任单位。请大家认真按照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组织最精干的力量、整合最优势的资源、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形成一个内容充实、数据翔实、项目充足、图文并茂的研究报告,为规划思路提出和规划文本编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要坚持开门编制规划。一个科学的规划,应当是一个以人为本、尊重民意、集思广益的规划,决不是几个工作人员加加班,少数领导拍拍脑袋,就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在总体规划和19个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等一系列座谈会。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电视、网站等传媒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注重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使规划决策更科学、更民主、更符合**发展实际和长远要求。

四要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十二五”规划,是指导“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决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不进入“十二五”规划“笼子”,**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获批重大建设项目的难度肯定很大,甚至不可能实现。因此,大家要秉着对**未来五年发展负责、对100万**人民负责、对自己本职工作负责的态度,来对待“十二五”规划编制,来搞好“十二五”重大项目开发储备,来努力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口衔接,未雨绸缪、提前介入,深入吃透上情,认真梳理申报,争取在上级部门开展前期研究时、提炼规划思路时、建立重大项目库时,及时将**的战略设想、政策意见和重大项目更多地纳入国家和省里的规划,为**未来五年“科学发展、科学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

县长在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李干杰指出, 土壤环境保护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 事关农产品质量、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 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和战略问题。要根据我国土壤环境面临的形势, 精心谋划, 科学安排, 突出“保护优先”, 坚持“风险管控”, 明确“十二五”时期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思路、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一要把握总体思路。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人居环境健康为目标, 以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为主线, 以农用土壤优先保护、受污染土壤风险管控和重点区域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示范为重点, 不断夯实工作基础, 逐步提升监管能力, 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二要明确重点任务:一是对农用土壤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实行优先保护;二是对土壤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实行源头控制, 落实好重金属污染防治等相关规划;三是对受污染土壤的使用进行风险评估与管控;四是开展污染土壤治理修复试点示范;五是夯实土壤环境监管基础。

李干杰强调, 《全国土壤环境保护规划 (2011—2015) 》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首次开展的土壤环境保护综合性规划, 是未来五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蓝图和重要指针, 涵盖内容多、编制时间紧、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为顺利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确保如期圆满和高质量完成规划任务, 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科学确定规划的定位。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 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重要基础, 突出保护优先和风险管控, 以改善质量、保障安全、维护健康为主要目标, 夯实基础、强化监管、探索示范, 合理确定规划指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二要切实形成规划编制的合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司局要加强沟通, 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的关键问题, 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三要建立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的机制。

县长在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体现了对规划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刚才,Xx同志传达了国家、省会议精神,并提出了我市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我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主要就进一步落实国家、省部署要求,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以及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工作,再强调几点。

一、充分认识“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意义

规划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区域发展的指向标,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统领作用。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对于今后一段时期内保持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对我市实现“保二争一”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对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加快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近年来,省内各市发展势头迅猛,我市处于“前面标兵越来越远,后面追兵越来越近”的形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排第二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巩固。因此,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实现“保二争一”,推进科学跨越,这是我们编制“十二五”规划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我们要通过编制规划,提出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以推动我市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二)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对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意义。规划编制工作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谋划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战略。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我市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绝大多数目标已经或接近达到,多数目标提前完成,部分目标超额完成。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经济结构不够优、重大项目支撑不足、需求拉动不够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进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政策、投资方向都会有重大调整。只有适应国家形势的变化,才能推动经济社会顺利发展,否则既得不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又争取不到国家投资的支持,必将陷入被动。我市迫切需要在规划中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强研究和解决一些不协调、不全面、不均衡的问题,为实现科学跨越、建设和谐Xx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三)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对我市做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是我市“十二五”时期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市被国家批准为综合配套改革试区,既是重大发展机遇,又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和历史责任。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方案,我市无论在发展速度方面,还是在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质量的提高方面,任务都十分艰巨。特别是改革进入深水区,诸多困扰、约束“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层次问题都需要突破。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怎么体现“两型”?怎么建设“两型”产业体系?怎样形成有利于“两型”的体制机制?等等,这些都需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中来回答和破解。

总之,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意义重大。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注重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关键问题

编制“十二五”规划,相对于以往难度更大,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结束,世界经济已进入大调整、大动荡时期,经济发展不可预见的因素很多;国内也面临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市如何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和在长株潭城市群乃至中部地区的定位,如何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都需要深入研究、重点把握一些关系全局的问题。

(一)科学制定规划指标体系。市委确定的“保二争

一、科学跨越”战略目标,为全市今后一段时期开展各项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因此,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围绕这一战略目标科学制定指标体系。一是规划目标的总体项目要与战略目标相吻合,即:怎样才能确保Xx的综合实力居全省第二的位置、各项工作争创全省一流。二是要合理设置发展指标,根据规划总体目标,合理设置指标项目。要更加重视民生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重点突出约束性指标。各职能部门尤其是统计、发改等部门要加强沟通衔接,对指标参数要作细致论证和测算。

(二)合理优化发展空间布局。我市城市定位已经明确为:“建设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我国的城市化是推动全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我国扩大内需的一个关键措施。推进城市化要保持空间协调和均衡,将人口的分布和经济的分布结合起来,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落实到空间布局中。在“十二五”规划中要认真研究我市城镇体系布局、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并明确具体措施。

(三)明晰产业发展重点。产业发展是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产业升级化、集群化、“两型”化应该是发展的方向。在编制“十二五”规划中,要认真研究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着重规划好传统产业的提质改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千亿产业集群的形成、园区平台的建设、中小企业的发展;要认真研究加快服务业发展,规划服务业发展区域、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力争使服务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认真研究现代农业,着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四)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协调是编制科学规划的一个重要原则。“十二五”期间,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可能处于社会矛盾的多发期、敏感期,统筹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编制“十二五”规划中,要特别重视社会发展,要将民生方面的规划作为“十二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来体现。同时,要认真研究城乡发展、居民就业、社会保障、生态建设、收入分配调整等方面的问题。

(五)重视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是始终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强大活力的法宝,是激活发展活力、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时期,改革更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我市作为全国新时期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负有为全国下一步的改革探索路子、提供经验的责任。规划中要认真研究深化企业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问题;同时,要更加关注农村综合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对如何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力度和节奏都要在规划中予以总体设计和安排。在对外开放上,要深入研究我市的优势和差距,理清思路,找出特色,创新方式。

三、扎实推进“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编制“十二五”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创造性的事业、开拓性的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各县市区、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紧启动、扎实做好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

范文网

(一)加强组织领导。编制“十二五”规划,是依法行政、依规施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把规划编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编制工作的领导,抓紧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建立强有力的关注班子,抽调精干人员,充实规划队伍。市政府将成立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政府及有关市直部门也要尽快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且主要领导要亲自参与,亲自把关,亲自协调,确保规划编制进度和质量。

(二)高度重视前期研究。前段时间,市里已经确定了31个重大前期研究课题,并明确了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要求认真扎实做好前期研究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围绕关系到本地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研究。

(三)坚持开门编规划。一个科学的规划,应当是一个以人为本、尊重民意、集思广益的规划,决不是几个工作人员加加班,少数领导拍拍脑袋,就能完成的事情。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等一系列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注重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使规划决策更科学、更民主。

(四)加强衔接,形成合力。“十二五”规划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要加强上下左右的衔接,保持规划制定原则的一致性、政策导向的协调性。特别要注重规划项目的开发衔接,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加强与市发改委的衔接,市发改委及相关部门要加强与省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的衔接,有的项目还要加强与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的衔接,尽最大努力争取将我市重大项目更多地纳入到国家和省里的规划。

(五)保证工作经费。编制规划是各级各部门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工作,是宏观调控的最高形式,是项目开发的最大前期。各级财政必须予以重点保证、重点投入,尽快拨付给足工作经费,决不能因为经费影响到规划编制的进度和质量。

四、着力实施好中央新增投资项目

9月份,省政府扩大内需检查组及国家审计署驻湖南特派办,先后对我市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新增投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组既肯定了我们贯彻中央新增投资采取的行动措施,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项目不能按时开工;二是大部分配套资金未落实到位;三是有的项目涉嫌用已建工程申报国家投资;四是一些项目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不规范;五是个别项目存在违纪违规现象。

一要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工作。各级各部门把这次中央检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做好和完善基础工作,做到项目检查不出大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大的项目、民生工程和公益性项目是本次抽查的重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次检查各县(市)区政府必须明确县(市)区长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

二要抓紧进行问题整改。各级各有关部门部门,要突出对在建项目迅速开展一次全面自查自纠,严格对照检查组提出的要求,切实将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决不能打折扣。

县长在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这是事关全区长远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我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全面启动。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大意义

第一,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有效应对国际国内发展新挑战的现实需要。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我们仍然处在重要的发

展机遇期,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国内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但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我们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严重冲击和深刻调整,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可能还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国内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外部形势的变化使我们的发展环境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第二,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迫切要求。十七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并不断完善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底,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去年12月底,国务院批复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些都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如何以新的角度来审视、谋划、推动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把这些新的要求、新的方向、新的目标全面系统地纳入到我们区域发展的整体规划中,需要通过“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来加以体现,并且通过更有针对性、更加具体的工作举措,一个一个地落到实处。

第三,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我们现在发展中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们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特别是我们围绕“发展三大产业、加快四大改造、实施五大行动”的总体思路,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不仅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而且做了大量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为“十二五”的发展拓展了空间,积累了后劲。可以说,正在逐步走出经济结构调整最困难的时期,呈现出一系列积极向好的发展特征,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厚积薄发、加快追赶、全面跨越的关键时期。

因此,全区上下尤其是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部门和同志们,一定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地工作,确保把“十二五”规划编制成一个各方认可、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纲领性文件,为推动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

二、突出重点,切实把握好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要正确把握指导方针。规划的指导方针是规划编制的灵魂。“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方针要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站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高度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细化对现有基础、比较优势、发展重点的分析,从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社会建设战略性推进、体制改革战略性突破、开放水平战略性提升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概括,提炼出准确鲜明、符合实际、指导性和号召力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举措,充分体现中长期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和前瞻性。

第二,要科学制定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规划发挥引导作用的重要体现和主要方式。要加大对规划目标及指标的研究,通过科学论证和测算,提出一些可评估、可检查、可考核的量化指标。在指标的确定上要注意做到四个兼顾:一是要兼顾全面和重点,要围绕“十二五”期末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市前列的总体战略目标,研究提出相应的各项发展指标,同时还要研究提出全面反映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指标。二是要兼顾延续性与阶段性,既要科学继承“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又要提出能够反映未来五年发展远景的战略目标,还要与近期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关指标相衔接。三是要兼顾需要和可能,既要思路超前,鼓舞人心,争取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发展的合理要求,又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四是要兼顾预期性和约束性,既要选择一些引导市场的预期性指标,又要突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责的要求,尽可能研究确定一些相关的约束性指标。要努力形成一套速度、质量、效益、结构相统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更好地发挥引导科学发展的作用。

第三,要着力突出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主轴,产业规划是整个规划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围绕全市发展的总体定位,结合发展的实际,突出自身的特色,坚持以产业升级化、集群化、“两型”化为方向,继续深入推进全区三大产业调整升级。要认真研究并突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地

位,按照做大做强三产业的要求,重点规划好服务业发展区域、主导行业、重点项目、扶持政策等,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要认真研究都市工业的发展方向,按照做精做优二产业的要求,积极推进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壮大发展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引进培育,加快完成以生产制造为主体的传统工业向都市型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都市产业转型升级;要

认真研究房地产业的发展重点,按照集约节约用地的要求,调整房地产开发的结构,“十二五”时期,我们的四大改造要基本完成,房地产业还是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要鼓励开发大型商贸项目、高档写字楼、星级酒店、高级住宅小区等,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第四,要合理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的空间布局是集中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现在的城区布局已经不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及早进行科学规划。目前,汉正街商贸旅游区、宝丰商务区、古田商圈—中央采购区、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和西部商业休闲区这五大重点功能区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围绕这五大功能区的定位,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落实到空间布局中,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成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各个功能区和重点地块的功能定位,规划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形成各个功能区竞相发展的格局,实现全区发展功能的跨越式提升。特别是要通过编制“十二五”规划,争取将汉正街商贸旅游区列入市里的重点功能区建设中,同时还要争取一批项目进入市级重点项目库。

第五,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核心命题。因此,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特别重视关心和改善民生,更加关注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社会公共服务普惠化、均等化等方面的问题,尤其在涉及居民收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住房保障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要提出有针对性的目标和措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群众的期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要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放在突出位置,研究和制定加强城市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措施和办法,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和加强社会管理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精心组织,确保“十二五”规划编制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编制“十二五”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责任大。各街道、各部门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紧启动、开拓创新,扎实做好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实工作力量。从现在开始,要把规划编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区里已经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一步还要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充实规划编制起草工作专班和项目工作专班,协调组织指导全区规划编制工作。各相关责任部门的一把手要亲自参与,亲自把关,亲自协调,及时了解规划编制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要选配知识结构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班子研究和编制规划,确保按进度、高标准完成编制任务。

第二,要加强调查研究,依法科学编制。相关部门要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结合未来发展的需要,尽快确定一些事关“十二五”工作全局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开展深入的前期调研,为各项规划编制奠定坚实基础。要严格遵循规划编制各个环节的要求,以规范的程序来保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序推进。要按照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战略性、纲领性和综合性的总体规划,切实发挥总体规划的统领作用。按照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原则,着力编制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社会事业、区域发展等方面的28个重点专项规划,切实增强专项规划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第三,要加强工作衔接,形成强大合力。一个科学的规划应当是一个尊重民意、集思广益的规划,要坚持开门编规划,适时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市民代表等征求意见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注重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使规划决策更科学、更民主。要加强衔接配合,对内要搞好各相关责任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各责任单位在承担好各自工作任务的同时要积极配合好全区“十二五”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做到资源共享,左右联动;对上要加强与市直部门的沟通与衔接,特别是规划项目要注重加强与市发改委的衔接,尽最大努力争取将我区重大项目更多地纳入到市的规划之中。

第四,要加强工作保障,确保任务完成。区财政要在优化支出结构的基础上,优先安排必要的规划经费,保障重大问题调研、基本思路研究和规划纲要起草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相关责任单位也要强化对自身规划的支持保障,做到资金、人员、任务“三落实”。

县长在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2010年4月29日)

当前,全县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各项工作都在有序快速地推进,这是在座各位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对当前全县形势的基本判断。年初召开“两会”、三干会以后,我们在保持工作连续性的基础上提出“三项建设”,一个是工业项目建设,再一个是县城建设,第三个就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这也是当前武邑县的三项工作重点。为什么把项目建设、特别是工业项目建设摆在第一位?因为武邑近几年的发展得益于项目建设不停步,得益于狠抓工业经济发展不放松,这是强县之基、富民之本,必须长期坚持。第二个是县城建设。三年大变样是硬性要求,我们推进这项工作两年多来,确实认识到,抓城建也是抓环境建设,也是抓民生改善。这项工作下一步要再提速、再加力,包括建设路、宁武路的改造提升,打造成县城的两条样板街,整体提升县城的档次和水平。这也是让城镇居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现实要求。第三个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之所以这样部署,是基于一种考虑:让城镇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要抓县城建设;让农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就要抓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所以,我们确定了这三项重点,围绕这三项重点展开武邑的各项工作。只要我们持续抓上几年,武邑不论是综合经济实力,还是城乡面貌,都会发生根本转变。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大势所趋。省市连续召开会议、出台政策,强推这项工作。3月26日,我们92人到山东齐河参观,到今天是一个月零三天。在这期间,指挥部对这项工作强势督导、强势推动,着实让人感动;张利书记、保林县长,和各县级领导都实地督导,做了大量工作;各乡镇区主动担担子,到山东齐河找有关乡镇探讨、取经;各部门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围绕新型社区建设,在政策的突破、突围方面,正在破题上路。总的来讲,经过一个月零三天的努力,这项工作总体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实现了由原来的信心不足、探索性推进向坚定信心、确保干成转变。这是一个质的转变,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二是在工作摆布上,实现了由原来的一般性工作向全县的重项工作转变。三是在建设模式上,实现了由原来单村的翻版改建向并村联建、合村并居模式转变。

刚才,各乡镇区都作了汇报。总体上看,大家都做了非常细致、非常艰苦的前期工作,但也不排除个别乡镇有畏难、等待观望情绪,这是对乡镇区前段工作的基本评价。各县级干部前一段时间真正地研究了这项工作,都讲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指挥部梳理之后,要尽快出台具体的、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政策,形成正式的政策依据。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虽然是一场革命,一场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但简单梳理一下,无非三件事:一个是规划;一个是建设;一个是入住。所以,我从这三个方面重点谈一下个人看法。

规划层面。规划水平高低事关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成败。刚才专家组的领导、有关县级领导,都提到了这个问题。需要注意的:一是规划的审批程序。就像刚才专家提示的,规划不能简单地画一个图,要符合上位规划,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符合全县的城镇规划。这方面,各乡镇区要和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好,建设局也要加强指导,做好上下位规划衔接。这项工作政策性非常强,大家都有学习的任务,希望各乡镇区、各部门领导都要成为专家型的干部。如果盲干,或者说心里没底,最后很可能就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就是一个劳民伤财的工程。二是规划水平。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一场革命、一场变革,是一个千秋万代的惠民工程。规划水平事关新型社区建设工作的成败。这方面,我们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假如咱是老百姓,你想住什么样的农村社区?就简单的一个“5+1”、6+1”单元楼吗?起码这样不客观。因为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是有差距的,高收入的,比如做买卖的、干实业的,肯定想住洋房式的、别墅式的,建筑面积大的也能买得起,而且有这种意愿,那么就盖大一点儿的;中等收入的,会这样想,我不再住农村的小土房子了,像城市人们一样住楼房了,那么就给这部分人盖“6+1”单元楼;低收入的,要综合运用贫困县优惠政策,把农村的低保、五保、扶贫等政策资金补贴到他们身上,解决这部分人住不进的问题。这些在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要提高规划的艺术性。规划为什么非要整体划一呢?可以田园化一点、人性化一点,外形别致一点,高低错落有致,设计风格上有新意,让大家一看就是一个高档次、高水平的社区,提高对农民入住的吸引力。第三点是要做好详规。今天各乡镇区展示的是概念性规划,或者说是草图,大家要依照控制性规划,尽快完成修建性详规。

建设层面。开发商的积极性事关新型社区建设成败。开工建设现在是我们最大的难题。大家要对开发商讲清新型社区建设的两个吸引力。第一个是零地价。搞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开发商没有土地的提前垫资,零地价就可以进场。现在开发商没积极性,关键是搞农村社区或者乡镇这一级开发的开发商不知道零地价进场,不知道下一步整个衡水地区城建开发要由城市向乡村转移这个大趋势,我们要耐心地把这些政策给他们讲清楚。第二个吸引力是政府主导,行政推动。开发商开发后,按市场规则,群众愿意买就买,开发商有风险。农村新型社区是政府帮着开发商卖房。政府主导、行政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会把我们的农民介绍给开发商,甚至通过我们大量艰苦的工作,让能进去的农民买开发商的房。政府帮着开发商卖住房,这是对开发商的第二个吸引力。所以说,要通过我们和开发 2 商的密切交流,宣讲政策,把利益摆清,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启动的进程。另外强调一下,根据上级土地新政策,城乡建设土地增减挂钩,臵换出来的这些土地指标,优先向城市建设用地转移,向工业用地转移,最大限度提高土地收益。转让臵换指标县里取得的收益,哪里启动了,哪里享受这个土地收益;哪里先建起来了,就直接把它贴补给先期启动的乡镇区;哪里的工作量大,就优先给哪里,就多给哪里,县里一分钱不要。这算是一个承诺。

入住层面。群众意愿事关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成败。真正让老百姓愿意进去,最根本的吸引力是社区的配套水平、社区的基础设施水平、社区的承载能力。农村新型社区有广场,有幼儿园,有学校,有卫生室,有娱乐场所,有绿化美化,又有供水排水,设计得很现代,生态环境很好,这是最根本的吸引力,关键看我们建设的怎样。通过我们高标准的规划建设,真正让老百姓摆脱脏乱差,真正让他们摇身一变成为城镇居民,老百姓怎么会不愿意住?所以说,要坚定信心,先干起来,让老百姓用自己的双眼看到社区强大的吸引力。如果等到什么事都弄清了我们再干,那就晚了!政策支持的力度也没这么大了,工作的难度也增大了,老百姓也看不见什么叫新型社区,也不知道新型社区的吸引力在哪里,那样是肯定干不成的。另外,因为河北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力度很大,陈全国省长专门从农行总行争取来一项新政策,也是唯一对河北省农行系统的信贷政策,就是可以给老百姓提供每户5-10万元的贷款。总之,要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把老百姓目前的情况摸清楚,把省市扶持政策用到位,这项工作就一定能够顺利开展。

在土地问题上,既要保发展,又要保红线,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把握。要坚持两条底线:一个是基本农田的红线一定不要踩;再一个就是一定不要损害群众利益。

县长在全县财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这次全县财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07年财税工作,科学部署2008年财税工作,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细化任务,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的财税工作任务。刚才,县人大姚主任宣读了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协税护税工作意见的通知》,政协胡主席宣读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决定,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一财两税的负责同志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2007财税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战在财税战线上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着重强调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展示亮点,财税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2007年是我县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年,也是财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千方百计促征收,突出重点保支出,集中精力抓改革,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回顾2007年的财税工作,突出表现有五大亮点:

亮点之一,体现在质量的优化提升上。一是财税收入持续提高。2007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8亿元,增收3520万元,增长24.6%,增幅较上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收入总额和增收额均创历史新高。二是税收占比持续提高。税收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2亿元,较上年增收2270万元,增长28.8%,其中国税收入1445万元,增长21.1%;地税收入6503万元,增长34.2%。契税、耕地占用税、房产税等小税种,培育成了大财源,促进了财税收入结构的不断优化,全县税收比重达57%,比上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三是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提高。所占比重由2.0%提高到2.1%。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比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快10.1个百分点。

亮点之二,体现在乡镇的形势好转上。各乡镇、办事处均超额完成了税收任务,全年乡镇共完成财税收入3044万元,为预算2270万元的134%,增长41.4%。乡镇努力度是很大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有8个乡镇完成任务在150%以上,有9个乡镇组织收入超过100万元。

亮点之三,体现在管理的不断规范上。在非税收入管理上,构建了非税收入监管系统,完善了行政事业单位收费项目档案,强化了征管工作技术支撑,进一步扭转了非税收入“体外循环”现象。在税收征管上,建立健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互补互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税收专项治理活动,确保了应收尽收,及时足额入库。在财务支出管理上,先后开展了专项资金、会计信息质量、乡镇及部分单位财务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项予以整改,有效规范了财政支出行为。

亮点之四,体现在保障的更加有力上。全年共争取上级各类资金6.15亿元,增加了可用财力,确保了财政支出向城乡公益事业、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基层薄弱环节倾斜。全年共完成一般预算支出7.96亿元,增长51.5%,其中投入社保资金9070万元、增长52.8%,教育资金24153万元、增长53.1%,农业资金8454万元、增长99.3%,特别是投入资金20299万元,确保了省、市、县“十件实事”的落实。投入资金4100多万元支持企业生产发展,为企业减、免、返税收近700万元。拨付乡镇、办事处的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比上年增加675万元,其中公用经费增加361万元,保证了基层组织的稳定运转。

亮点之五,体现在改革的实际成效上。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扩大,全年政府采购完成4539万元,较预算节约资金562万元;投资评审工作全面启动,先后参与了黄国路、旱湖路重点城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工作,对弋阳广场改造、西关污水治理等4项工程预算及2007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标的进行了审查,审减财政资金138万元,核减率26.7%;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年实现财政集中支付6.9?亿元,拒付不合规支出资金579万元,特别是通过对建筑工程支出的审核,监督施工单位补缴税款185万元,规范了收支行为;农场税费改革政策全面落实,调动了农工生产积极性。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值得总结。剖析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得益于确立了一个好的思路。在组织收入上,我们牢牢把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这个主题,要真金白银,不要泡沫水份。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不懈地抓好基础财源建设,大力推进畜禽、花木、羽饰、粮油、水产等六大特色支柱产业发展,扶持壮大骨干企业,不断提高创税能力。坚持抓大不放小,既抱“西瓜”,又拣“芝麻”,契税收入连续四年在全市领先,2007年完成1650万元,成为我县第二大税种,全县收入质量持续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是得益于建立了一套好的机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财税征管机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责任机制、协税护税机制和奖惩机制。在完善责任机制上,把任务分解到条条、块块,落实到税种、税源,明确到单位、人员,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在完善协税护税机制上,我们制定制度,强化责任,细化程序,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去年仅在加强私人联建房税收治理上,就入库税收几百万元,齐抓共管成效显著。在完善奖惩机制上,真正做到了奖得让人动心,罚得让人痛心。2007年,实行了基层超收全额返还并奖励政策,激发了基层征收工作积极性,乡镇、办事处返还在50万元以上的达5个,返还最高的近90万元。

县长在全县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县长在全县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3月23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水利工作会议,这是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县委提出“一三四八”战略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会议,既是一次加快全县水利发展的动员会,也是一次强化责任的落实会。刚才,***同志作了一

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回顾总结了2005年的水利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2006年水利工作重点和当前水利各项工作。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寻找差距,切实增强做好水利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05年,对我们水利系统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克服了历史罕见的多次强台风灾害影响,特别是经受住了百年一遇“泰利”台风的严峻考验;这一年,我们在局班子主要领导较长时间空缺,全局上下产生一定思想波动的不利情况下,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防台抗灾取得重大胜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水电开发稳步推进,水政执法有序开展,饮水改革初见成效,资金争取更上台阶。一年来,水利系统共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900多万元,下达防汛补助、水毁工程修复、河道治理等救灾资金416万元;完成规划水利工程136处,投放劳工63.2万工,总工程量52万m3;累计完成31个行政村的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决和改善饮用水困难2.58万人;累计建成电站133座,装机25.2万kw。年发电量5.8亿度,全年实现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48.5,实现税收5094万元,同比增长92.7。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水利局领导班子精诚团结、真抓实干的结果,是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付出、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县政府对你们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的肯定!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

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水利工作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水利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水利的抗灾减灾能力还不高,水电开发过程中的矛盾纠纷还较多存在等等。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困难与压力很大。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视差距为潜力,变压力为动力,真正把水利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聚优借势,克服困难,做到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心不动摇,精神不松懈,步伐不放慢,扎实有效地做好水利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推进我县水利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认清形势,狠抓落实,切实做好2006年各项水利工作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始之年,也是县委提出新的发展战略的第一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刚才*局长已经对今年的水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今年工作的重点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实施四大工程、抓好六项工作”,下步关键是要靠大家扎扎实实的工作,全面加以落实。下面,就今年几项重点工作我再强调一下:

(一)认真编报规划项目。水利工作能否在“十一五”期间有所作为,做好规划是关键,一是要做好我县水利“十一五”规划,这个规划要标明“十一五”期间水利上要做哪些事情,要上哪些项目,同时也要考虑我县经济基础情况、群众的现实需求以及各方面的保障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省市项目的编报工作,省市项目是“金钥匙工程”,是“资金工程”,省政府“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给我县的水利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需要我们利用好这把金钥匙,编制好项目,包装好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以好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

(二)切实做好防汛防旱工作。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对防汛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视,从现在的情况看,我县的水利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薄弱,今年的防汛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切实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当前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紧水毁工程修复和病险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确保安全度汛;二是切实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三是认真抓好防洪预案的完善和落实工作;四是进一步分析研究防汛形势;五是做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工作,特别是做好远程会商系统、水情和雨量测报系统的维护和调试,确保正常运行;六是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加强科学调度,科学蓄水,科学调水,同时,要抓好渠道、堰坝等的管理和维修。一旦出现旱情,要做到有水可用,有水能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

县长在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8

同志们:

为切实加快生态**建设步伐,落实省、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县林业工作会议。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认真总结2011年全县林业工作,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更好地指导和激励今后工作。二是全面安排部署2012年全县林业工作。下面,我先就2011年全县林业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并对2012年林业主要工作讲几点意见,如有不妥之处,依**书记讲话为准。

一、2011年林业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县林业部门及全县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林木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林业管护工作有效加强,林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林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生态县建设取得了全面发展。

一是林业生态县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全县共完成工程造林8818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26%,植树45万株;完成森林抚育15608亩、低质低效林改造1630亩,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二是林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新成效。2011年,共新增木材加工企业23 家(其中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一家),发展木材加工专业村3个,木材加工专业户210户。农民林

种结构单一,森林抚育任务还很重。五是龙头企业少、规模小,专业村、专业户少等。六是部分乡镇配套资金不到位。

二、2012年林业工作安排

(一)目标任务

全县林业生态建设总任务1.1965万亩,其中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造林0.74万亩,抚育改造任务0.4565万亩,林业育苗0.25万亩,林业产值实现7.5亿元。

(二)今年几项重点工作

1、持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一要抓好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按照一般农区网格面积不超过300亩、沙区网格面积不超过200亩的标准继续完善农田林网,对断档的林网要搞好补植补造,加大调整树种林种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成过熟农田林网防护林的更新改造,提高综合防护功能,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二要抓好村镇绿化工程。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抓好2个市级生态示范村和5个县级生态示范村的绿化建设,重点抓好街道、村室、卫生室、校园、文化广场等场所的绿化。要乔灌花草相结合,因地制宜,科学配置,形成亮点工程、样板工程,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起到带动和示范效应。同时,相关单位要搞好**公园、城区街道、公共活动场所、机关庭院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三要搞好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继续完善提高国道、铁路、省道、高速公路、城乡主干道和

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县广电局要将全民义务植树纳入公益宣传范围,加大宣传力度报道,营造公民义务植树社会氛围。

4、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一要继续加大商品林的培育力度。大力发展杨树、泡桐等速生丰产林;积极发展酥梨、白蜡、葡萄等名优经济林;着力培育花卉苗木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林下种植、养殖建设。二要着力做强第二产业。重点发展板材加、家俱制造业,大力鼓励林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升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三要扎实做优第三产业。以万亩梨园为依托,大力开展生态观光旅游,拉长酥梨产业链。

三、保障措施

林业生态县建设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细化任务,强化措施,扎实工作,稳步推进,坚持不懈地将建设林业生态县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加强领导。要继续把林业生态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评体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县直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要沉下心来,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了解进度,指导工作,真正把工作做细做实。

2、狠抓落实。一是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要立即组织召开动员会,进行动员,并采取采取悬挂宣传横幅、刷写标语口号、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宣传林业生态县建设的意义;县电视台要开设林业生态建设专栏,及时发现典型,表扬先进,成林业生态县目标任务的,通报批评,对造成造林质量事故的,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5、加大投入。按照建设林业生态省的要求,在省、市、县财政投资的基础上,各乡镇要积极筹集资金投入林业生态建设,及早着手搞好苗木的定购和供应工作,为林业生态县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6、强化管护。植树造林,三分造、七分管。将幼林管护作为巩固林业生态县建设的重要手段,实行依法治林,对破坏幼林幼树的行为要依法从严处理。各乡镇要加强对林木管护工作的领导,把管护工作与生态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明确责任人和管护目标。加强乡村护林巡逻队和护林员队伍建设,加大对管护工作的宣传和投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林木管护工作的积极性。

同志们,2012年是实施林业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关键之年,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的各项部署,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动员一切力量,迅速行动,扎实工作,打好林业生态县建设攻坚战,力争3月底以前全面完成2012年林业生态县建设任务,让县委、县政府放心、让全县人民满意,为建设生态良好、绿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县长在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9

副县长在全县妇幼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开得很有必要和非常好。刚才,××、××二位同志就全县妇幼卫生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对工作的落实提出了很好的要求,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

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在认识上要站得高

做好妇幼卫生工作对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有着

重大的深远意义。她关系到社会的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出生人口素质的高与低;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安康与幸福。大家务必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第一做好妇幼卫生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程度集中反映在妇女儿童的生存状况上,妇幼卫生指标综合反映出当地人口总体的健康素质、生活质量及文明程度。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就是因为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卫生事业,把妇幼卫生事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好、抓实。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抓好妇幼卫生工作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第二抓好妇幼卫生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妇女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发展妇幼卫生事业,抓好重大妇幼公共卫生项目,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是构

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妇幼卫生状况改善,对于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推动家庭和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妇幼卫生状况的改善,比如孕产妇死亡率的降低,出生缺陷、儿童残疾、艾滋病发病率下降等,直接降低了社会发展成本,增加了人力资源的健康存量,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作用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因此,抓好妇幼卫生工作,推动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对我们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无疑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是根本要求所在。

第三抓好妇幼卫生工作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在确定的6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中,妇幼卫生方面就占了3项,最近又

增加了免费婚检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不难看出,落实妇幼卫生工作中的重大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对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目标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妇幼卫生服务是减小城市与农村高收入人群和贫困人群利用卫生资源的差距,维护人民在享有卫生服务和卫生资源分配利用的公平性,确保每个家庭的安康与幸福的重要手段。

二、在重点上要把得准

今年的妇幼卫生工作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因此各级各部门务必结合实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力求创新、取得实效。刚才胡局长、黎局长、李院长已经讲得很清楚、很具体了,我认为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

一要突出抓好项目公平性和可及性。实施重大妇幼公共卫生项目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大事。正是因为目前城乡医疗卫生包括妇幼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之间居民健康状况差距仍然明显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善,怎样使人民

群众整体上享受到公平、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就需要努力贯彻实施惠及群众的优惠政策,循序渐进、不断地把工作做好、做实、做到位。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站在“为民办实事”的战略高度,把这件关系民生的大事办实办好,努力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加快实现我国政府承诺的千年发展目标。

二要突出抓好服务能力建设。妇幼卫生工作方针要求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群众。这就明确指出了我们的工作重点在广大农村,在街道社区。主要是抓好农村妇幼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以县妇幼保健院为技术依托的妇幼卫生业务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妇幼保健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妇幼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执行能力。同时,要增强服务意识,改变服务方式,让更多的农村、社区妇女、儿童享受到政府筹资提供的妇幼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水平。

县长在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0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24日)

同志们:

今天,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县行政审批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入驻大厅部门的项目和人员,加强管理,突出政务大厅在全县政务服务中的窗口作用,使全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大家知道,加强政务大厅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集中、两到位”审批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能,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县委、县政府按照上级部署,投资新建了政务大厅,如果能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将成为全县行政审批改革的一次效能革命;如果不能保证正常运转,既不符合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的要求,也是资源的浪费、决策的失误。去年10月25日,县政府专门召开了第一批入驻政务大厅的部门领导参加的协调会议,对进驻政务大厅部门、工作人员、审批收费项目以及督办督查单位的职

责进行了明确。从一年来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新政务大厅建成使用后,虽然部分具有行政审批、服务职能的单位能够积极配合,完成进驻工作,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门领导认识不到位。个别单位领导不重视大厅工作,不按要求选派“精兵强将”,而是派一些根本不懂业务的工作人员入驻大厅,甚至选派公益岗位上的临时工顶岗,给大厅的窗口形象带来不良影响。部分窗口工作人员不能“专驻”大厅,部门领导随叫随回,导致窗口经常缺岗,也给大厅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

二是审批项目进驻不到位。一些职能部门在选择进驻项目上往往“避重就轻”、“进人不进权”或“小权进、大权不进”,有的甚至象征性地把部分无关紧要的审批事项进驻服务中心,重要的审批项目则以各种理由留在部门办理。

三是窗口人员授权不到位。部分单位对窗口授权不到位,一些能够当场办结的审批项目仍需拿回原单位审核、签字、盖章。由于窗口人员审批权力有限,有些窗口仅能起到咨询服务的功能,甚至成为该部门项目审批的“收发室”,导致驻厅窗口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作用,降低了行政审批效率,影响了政府形象,也造成了窗口工作人员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安心窗

口工作。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行政审批工作的整体推进。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彻底解决,我县的行政审批工作就不可能健康运行,我县的投资环境就不可能得到根本优化,势必影响全县的经济发展大局。各部门一定要端正态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为镇赉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下面,就进一步做好我县行政审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政务大厅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政务大厅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载体,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提升,各职能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政务大厅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政务大厅建设是创新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省、市政府多次强调要加强政务大厅建设,进一步推进并联审批,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间,提高行政效能。建设综合服务型政务大厅,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行政

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提高权力运作透明度;有利于政府在转变职能中促进科学发展,在推进落实中提高工作水平,在强化服务中优化发展环境。

(二)政务大厅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政务大厅作为政府综合施政的窗口,把入驻部门所有审批项目的审批程序、申报材料、办结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全面公开并实现阳光操作,将过去分散、封闭、串联式的审批改为集中、开放、并联式的审批,这种形式能有效改变机关人员的工作作风,促进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解决群众和企业“找人难”、“办事难”的问题,有利于增强机关服务意识,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政务大厅建设是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想改变这种经济落后状况,只有充分发挥行政政务审批服务平台作用,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优美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客商来我县投资兴业,从而不断增强我县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实力,赢得企业和群众的认可。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审批事项和人员按时进驻

按照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要求,对确定后的行政审批项目,全部进入政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办理,不

得搞“前店后厂”和厅外审批,各职能部门要提高认识,迅速行动,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做到“两集中、两到位”。县法制办负责审查、清理各部门的项目进厅情况;县编办负责进厅部门所有审批和许可职能划转行政审批办,并纳入大厅统一办理;县监察局负责督促各部门项目和人员进厅,对不按规定进厅的,将进行责任追究;政务大厅负责项目和人员进厅后的日常监管和考核、督办。

(一)抓好审批项目入驻。按照省政府要求,除涉及国家机密和国家安全的行政许可事项外,其他经常性的行政许可事项均应入驻政务大厅;除涉及检验、检测、检疫等不适合入驻的环节外,其他环节均应入驻政务大厅。去年,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公布镇赉县保留和取消行政许可项目的通知》(镇政办发[2011]4号),对依法保留的审批项目做了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项目目录,做好归并整合,入驻政务大厅的行政审批科室,确保在6月30日前全部进驻政务大厅,这是一个刚性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同时,县法制办要对各单位目前的便民项目进行摸底,各单位要主动上报,由法制办统一核对后,适宜入驻的也要迅速到位,确保政务大厅正常发挥便民窗口作用。

(二)抓好审批人员选派。要求各进驻部门和单位要按照“以事定人,人事相符”的要求,要重新选派素质

好的窗口工作人员,派驻人员必须是本部门现在从事审批服务业务的骨干,必须是熟悉本部门相关审批服务业务的人员,严禁选派与窗口业务无关、非本单位从事审批服务业务的人员进驻大厅工作。要把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能代表部门水平的业务骨干选派到窗口工作,并保持长期稳定,确保事项在窗口能办得成、办得快。同时,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对不符合要求人员坚决予以辞退。

(三)抓好审批权限下放。各部门要按照“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对窗口工作人员充分授权,真正把窗口建成“一条龙”服务的平台。对审批标准明确、程序简便的审批事项要即时办结,提高即办比例,使审批项目的受理、审查、审核签发、制发批文、打照制证等各个环节全部在政务大厅窗口完成,禁止“前店后厂”、“批件回流”,人为延长审批时限。要全面实行首席代表制,赋予其“受理权”、“即办权”和“协调权”,全权代表所属部门直接履行审批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四)开通行政审批服务“直通车”。“直通车”业务是上级部门为了为重点项目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在原有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的基础上,开通行政审批“直通车”,对重点企业实行专窗办理、联合踏查、并联审批、预约申办、办理时限减半、跟踪督办等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各审批部门要全部进驻大厅、审批项目全部进入大厅,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直通车”审批服务。

三、规范运作,强化督导,努力开创政务大厅工作新局面

政务大厅是全县政务服务的窗口,代表政府的对外形象。必须加强管理,规范运作,以务实高效的工作效率为打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一)规范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要按照“审批环节最少、审批时间最短、推行并联审批、提高即办比例”的原则,做好各审批环节的无缝隙衔接,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要继续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帮办、跑办和全程代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企业营造更加便捷、高效的办事环境。要注重完善机制,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并联审批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审批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二)加强管理,严格考核监督。县纪检监察部门要安排专人进驻中心,受理对进驻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和行政效能等方面的投诉,依法依纪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办理过程进行监督,对出现行政审批和便民事项“应进未进”、搞体外循环、违规审批及“吃拿

卡要报”等问题的部门和个人,要按照有关纪律规定严肃处理;县政府法制办要派驻人员接待行政复议工作;政务大厅在实行“日考勤、周总结、月通报”制度的同时,要加强对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严格各项考核标准,对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受理、服务态度、工作纪律、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公平、公正、详实、准确的考核,全力提高中心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要进一步加强对办事大厅的巡查力度,对工作人员出席情况随机进行抽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和处理。要把各窗口的职能到位情况、办事效率、服务水平等工作情况纳入原部门机关效能建设考核,年终将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兑现奖惩。

(三)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

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中心作为优化软环境“第一窗口”,工作人员责任重,要求高,压力大,各部门领导要做到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和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省政务大厅有关文件要求,参照省政务大厅、前郭县政务大厅和白城市政务大厅的做法,今后将对窗口工作人员每月进行补助。同时,对模范窗口和先进个人由县政府或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进

行表彰奖励,进而激发窗口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窗口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

(四)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能。政务大厅要加快中心网站建设,利用中心网络资源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逐步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流转、网上审批。要不断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构建电子效能监察系统,加强项目审批流程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同时,强化中心和窗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提高中心服务质量。充分利用中心网站,实现中心网站和政府门户网站链接,逐步实现中心信息的网上发布,办证、办照、网上查询、表格网上下载等功能。加快群众“一事一评”的电子评价等系统建设,努力拓展服务范围,实现服务提档升级,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良好的办事环境。

上一篇:上海中考优秀作文 我眼中的色彩下一篇:描写百合花的七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