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2024-04-26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精选8篇)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篇1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程集中心学校 张家华 236115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伴随新课改应运而生的一门新课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而美术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也有利于学生进行综合探索。实践证明:开展美术综合实践课,有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科整合,使美术课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实用和合理;有利于开发美术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更新观念,教学相长,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本文从认识、参与、实践、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 美术 综合实践 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伴随新课改应运而生的一门新课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内容来进行实践探索。而美术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索内容。作为美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到知识,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美术课程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农村美术教师,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农村中小学要上好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解决认识问题

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价值,及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操作。如果教师不清楚这些问题,要想指导学生上好这门课程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么,怎样才能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个科学的认识呢?《美术课程标准》在说明为什么要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时指出:设置“综合·探索”,旨在跨学科的角度,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之处,并更有效地运用各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美术课的外延,也不是美术课外活动课,而是将学科知识具有的内在关系和美术学习内容及其他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它以美术为载体,通过学生的探索,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和联系,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通过探索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可是在农村中小学,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在一些地方,正常的美术课开展的效果都不理想,更别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了。所以在农村要想上好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正确的认识。

1、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了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得经历和体验,它实现了课程的开放化、综合化、实践化、活动化。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能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积极参与实践体验。如对于刚升入到初中的学生,许多学生对美术知识了解很少,对美术的作用也知之甚少,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对美术有个正确认识,我布置了一项综合性实践作业:联系生活,调查美术有什么作用?学生纷纷参与,虽然他们的调查角度不同,调查内容不同,但他们基本上了解美术的价值和作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摆脱了过去那种“客体的”、“受动的”和“依赖性很强”学习方式,主体性、能力性、独立性在学习中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

2、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我国中小学的美术课程,长期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本位,教学中偏重技能训练,这就造成中小学美术教育朝专业化、技能化发展,而忽视了它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功能。美术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因学科内容综合、学生学习自主、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评价多样合理,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当我们教师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时,必须改变了学科本位的思想,树立教育素质观、学生自主观、能力和应用观。因此,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新型课,大家要积极对待,要改变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将新课改理念贯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唯有新理念的指导,才会有新的教学实践。

二、解决参与问题

课程是为学生发展服务,是为社会服务的,课程只有适应学生的发展,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怎样才能适应学生发展呢?全新的课程改革已经构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美术课程标准》也始终贯穿着这个目标,它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不再要求学科知识专业化,积极倡导学科知识综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自我发展的能力。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以这种理念为指导,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索,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但教学的功利性对义务阶段的美术教学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由于美术不是中考科目,美术课常常受到学科歧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不能主动地去参与,特别是年级越高的学生,参与的人越少,教师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往往得不到许多学生支持,别说是参与了。怎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综合实践课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只有解决了学生参与问题,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怎么让学生参与呢?首先要得到

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要有相关的制度和方案,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能正常实施;其次要得到学生响应,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就要看教师的教学艺术了。

三、解决实施问题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综合实践活动课“难”上。难就难在它的结果不是预设的,而是通过实践活动生成的;它的方法是多样的,结果也不是唯一的。怎样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结果,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怎样解决,教师的引导是关键。因此,我们教师要加强综合实践方面的学习和实践。首先要明白综合实践课是什么、综合实践要探究哪些内容、学生通过实践应达到什么目标,以及各学段的教学活动如何设计与开展,要做到胸有成竹。以笔者为例,由于本人所授课程为初中美术内容,我必须清楚7—9年级学段综合实践活动要安排什么内容。《美术课程标准》只是从大的方面作指导: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具体安排什么活动,还需要我们认真筹划设计。我们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本地区的特点,选择一些基础性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进行设计教学。其次,教师要有指导学生科学选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课不是美术课内容的重复和提高,也不是多个活动的简单拼凑组合,它是一门以综合性为主,以学生自主活动和自主探索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选题的基础上要正确引导,所选课题要实用、具有可操作性,能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和能力提高;再次,教师要有合理利用评价机制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中:多元的评价,恰当的鼓励,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机智。这样的机智从哪里来,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加强综合实践方面理论的学习,并且还要多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实践体会,丰富自身指导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和能力,教学相长。

四、解决评价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对美术教育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合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对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一定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方式,既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又要加强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特别是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影响很大,我们不能仅用简单的“好”或“不好”去评价,要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的激励作用。例如,在学生参与每次实践活动时,我们都制订详细的评价细则,从学生参与的态度、参与过程的表现、参与效果及综合成绩(包括活动计划、记录、自我评价)等方面全面评价,让学生通过合理的评价,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主动探索自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生活、体验快乐的过程。学生学习时,主动参与,乐在其中,不仅丰富了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拓宽了美术教学的阈限,在情感方面得到充

分的体验。

“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的诠释。

参考书目:

①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② 李永正.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③ 陈旭远.新课程

新理念[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通讯地址: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程集中心学校

张家华

电话:***

:236115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篇2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美术课上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理解学科知识, 并从中获得乐趣。所以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结合课程知识来选择相应的实践活动, 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和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现代教育最大的创新, 是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的艺术体验和学科认识都有很大帮助。这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 为每一位学生都提供了发挥想象力, 发挥艺术创造力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完全自主的支配自己的思想, 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

整个活动当中, 老师充当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者, 指导者, 秩序维护者, 甚至是一个旁观者, 一切行动学生都完全自理, 如果在活动的进行中遇到问题可以向老师咨询, 老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 进行相应的解答, 做一个指路人, 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例如:苏少版初中美术教材《从心底接触自然》这一课, 可以借助雨的特性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制作材料:水彩、水粉、油彩、蜡笔、彩色铅笔、彩色纸、皱褶纸、布料、胶水等等。让学生自己展开想象力, 在4开的纸板上创造出自己心里定义的下雨的样子, 通过多样的材料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老师可以在活动中为学生解决问题, 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作品完成后, 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审计理念, 以及关于下雨这个课题的认识, 写出200字的鉴赏文, 然后将文章与作品进行评比, 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这整个活动的进行中,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同时针对学生的艺术审美也有很大帮助。

二、美术鉴赏课程

新课改的要求, 不仅仅在内容上有了很大的丰富, 而且针对课程要求, 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了很大难度。教师除了单纯的教导学生学习基础的美术学科知识之外, 还要让学生从艺术当中体会文化的真意, 让学生在美术鉴赏课程当中学会观察、鉴赏、感受。做到这三点就可以不单单从表面认识到艺术的美好, 更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美术这门学科的真谛, 以及每样作品所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和内在情怀。

例如:苏少版初中美术教材中《多变的颜色》这一课, 老师就可以借助颜色的多面性, 让学生多多发挥想象力, 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艺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问学生:生活中都有哪些颜色, 哪个颜色是你喜欢的呢?喜欢它的理由是什么?学生会有不同的认识, 有的人认为绿色是最接近大自然的颜色, 代表生命的起源, 让大地充满生机;有的人认为红色是最热血的颜色, 代表着吉祥与平安;有的人认为蓝色是天空的颜色, 纯净无暇, 给人平和;有的人认为粉色代表着甜美, 给人以安心的感觉。通过学生不同的见解和联想, 充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判断和认识, 达到美术鉴赏的目的。让学生在鉴赏课堂上通过交流来增长见识, 互通情感, 以此目的来成为艺术欣赏的主题, 用自己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来进行美术鉴赏, 同时获得知识。

三、综合实践活动和美术鉴赏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和美术鉴赏的整合让整个美术课堂教学抬高了一个层次, 让学生从死板无聊的美术课堂中走了出来, 进入两人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 自主的学习美术知识,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切实的感受丰富自己的艺术审美, 真正体会到美术的乐趣。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现象力, 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 同时又学会了美术鉴赏的知识, 可谓是“一箭三雕”。教师要学会开发学生的能力, 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 并从中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 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整合, 提高了美术课程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以及探究性。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到教材上的知识, 融合了多项实践活动, 即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与艺术素养, 还教会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创新的学习方法。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整合的教学方式对初中美术课程进行了探究性和综合性的艺术拓展, 是新课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创新的最大改革。

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针对江苏少年出版社教材的特点, 对初中美术的教学方法做出了相应的改进, 然而效果却差强人意。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 学会怎样进行美术鉴赏俨然成为了新阶段的教学要求。除此之外, 教师还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做出相应的实践教学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美术能力, 在进行实践的同时, 以探究为目的, 将美术课作为初中的一项综合艺术性基础课程来进行教学。以下将对美术课程整合实践活动这部分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教学实践活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内容,课程整合

参考文献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篇3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52-01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改革以来出现的一种崭新课型,是为配合美术课程标准中“综合与探索”而开设的。它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美术手段以及各学科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有效的实践和综合训练的课程,它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以来,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教学中本人对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也进行了探索。

一、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作用

由于受传统课程观的影响,美术课属于“小三门”,是副科。在中小学由于过分强调所谓中考主科,美术课常常受到学科歧视。有许多学校在美术教学方面投入资金过少,造成美术教学用具短缺;又加上学校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有些学校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虽开设了美术课,但由于缺少专职教师,便临时抓差,把那些被认为不能胜任“主科”的教师安排带美术课,这也影响了那些专职美术教师的情绪,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别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了,就是正常的美术课也常常被其他老师“借”去。那么如何才能改变美术课教育教学现况,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好呢?这就要求大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

1、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的获取知识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学习也不再局限在课堂45分钟内,它加强了学科整合,实现了美术课程的开放化、综合化、实践化、活动化。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能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积极参与实践体验,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完善自我。例如:在七年级美术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小学时对美术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对美术的作用也知之甚少。为了让学生对美术有个正确认识,我布置了一项综合性实践作业:联系生活,调查美术有什么作用?学生纷纷参与,虽然他们的调查角度不同,调查内容不同,但他们基本上了解美术的价值和作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摆脱了过去那种“客体的”、“受动的”和“依赖性很强”学习方式,主体性、能力性、独立性在学习中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

2、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我国中小学的美术课程,长期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本位,教学中偏重技能训练,这就造成中小学美术教育朝专业化、技能化发展,而忽视了它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功能。美术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因学科内容综合、学生学习自主、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评价多样合理,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

3、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教师开发校本资源

美术综合实践课的开展,使美术教学内容不再受制于课堂,局限于书本,它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大自然赐予我们丰富的、独特的自然材料,利用自然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和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可以解决学生美术材料购买的困难,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等情感。学生在利用这些资源学习时,因内容贴近生活,也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去关注,他们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增加了能力;同时感受到了美术和自己的关系,噢,原来美术就在我身边!这样的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构建“乡土”美术课程,丰富校本教研内容。

二、注重实践,提升美术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探索和解决多元文化乡土美术教育的实践问题

现代经济可创造强势文化,但创造不了积淀深厚、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如果人类的发展失去了丰富性与多元性,很多人性的价值也会丢失。一种生态文化就应有与其相适应的生态教育,这样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如何有效地把本土文化和民俗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是值得美术教师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该广泛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公共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文物资源等。

2、开发和利用乡土美术地域素材资源的提升问题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挖掘素材接触和尝试农村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材料,从而掌握制作材料的性能及相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美术教师应研究乡土美术素材与教学方法的结合,指导学生对乡土美术资源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各类美术作品。

三、反思实践,提炼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

美术教师应该从文化、乡土美术的观念着手,从创新美术做起。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美术教师对于课程开发能力和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程度提高。对于美术这一行,教师所具有的素质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其不仅决定美术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和利用水平,而且是素材性课程资源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是课程实施的首要条件。

四、深入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

通过综合实践课的开设,笔者看到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兴趣浓厚,潜力得到了挖掘,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反思过后的实践是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重点培养学生解决一系列问题的终身能力。与他人共同工作和从事集体工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思想和技巧的能力,使用各种技术特别是现代技术的能力,根据需求进行学与教的能力,系统理解和设计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篇4

《毛线粘贴——“体育漫画”》

一、选题背景

毛线粘贴画作为我校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在制作技巧和手法上已逐渐成熟,但学生的创作却多数以临摹为基础,而且创作内容基本局限于卡通形象。内容的单

一、创作与生活的脱节及作品形式的单幅化,要求毛线粘贴画必须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再创新,使其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与内涵。经过师生的共同协商,我们确立了“体育漫画”作为毛线粘贴画的一个活动主题,力求将毛线粘贴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利用漫画的形式进行艺术再加工,使创作活动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二、设计理念

我校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是“立足丰富的乡土美术文化资源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追求美术观念、内容、材质、工具、手段的全方位创新”。“体育漫画”主题创作活动以此理念为指导,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集体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可供创作的体育素材,通过构思与创作谋求在毛线粘贴画的内容、形式、手段、观念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技能和审美观念。

三、活动过程

(一)选题阶段

1、引导学生对前期创作的毛线粘贴画进行自我评价,并欣赏其他的一些优秀毛线粘贴画,使学生明确前期创作中在内容单

一、临摹过多、手段单调、与生活联系不多等方面的不足。

2、提出“如何改进毛线粘贴画的创作”的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最终确定了“体育漫画”这一创作主题。

(二)整体设计阶段

学生虽然是活动的主体,但不意味着整个活动过程就是学生的单边行为,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也非常重要,具体体现在对整个活动进行总体设计,并对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预想并尽可能提供解决方案。

1、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创作活动的喜悦,进一步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及合作、审美意识。

(2)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并基本掌握毛线粘贴的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初步掌握毛线粘贴画中人物形象构画的基本方法,力求形象性。(3)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之中处处有美术创作的素材,并对漫画有一定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将其与体育运动相结合。

(4)成果目标:能创作出系列化的体育漫画作品,且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与童趣,初具漫画特征。

2、预计课时:课内约8课时,整个活动过程跨度约一个半月。

3、活动进程:组合小组→方案构思→方案优化→任务分解→实践制作→成果展示

4、指导要点:

(1)素材的选取上指导学生要善于捕捉学校体育活动的细节,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地夸张。

(2)底图的构画上指导学生多参与一些漫画作品,并在适当临摹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力求简洁、生动。

(3)色彩的搭配上指导根据内容及构图的意境和谐地搭配毛线的颜色。(4)粘贴的技法上指导集体进行协商,要求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5)帮助学生组合成异质小组,指导小组成员在创作活动中按能力的不同进行合理分工。

(三)活动展开阶段

1、小组组合:以自愿组合为基本原则先组成8个小组,然后教师以异质、互补为原则进行调整,使各小组间无过大的能力差异。

2、方案构思:各小组对同学们的体育运动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确立创作素材后拿出创作方案。创作方案要求具备以下要素:

(1)来源说明:创作的内容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内容?(2)作品草图:用铅笔或水彩笔构画出毛线粘贴画的底图草稿。

(3)制作方法:包括小组成员分工、制作步骤、粘贴技巧等。

3、方案优化:各小组创作方案制订完成后在班级内公布一至二天,接受其他小组的评价的同时指导教师也必须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认真审议,从各方面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对创作方案进行修改、优化。

4、任务分解:根据小组成员间能力的不同,将创作任务从构画底图、贴双面胶、粘贴边框等方面进行分解并落实到每个成员,使每个人都有事可做。

5、实践制作:

(1)构画底图:由小组中的绘画能手根据方案中的草图进行细致地构画,要求注重整体不能拘泥于细节,要利于毛线的粘贴。

(2)整体配色:根据创作内容和构图的意境小组成员间集体协商配色的方案,要求和谐不突兀、简单不花俏。

(3)确立技法:根据构图及色彩搭配特点确立粘贴的技法,通过断线平粘或立粘、连线环粘、剪碎粘等方法使平面化作品尽量体现出层次性与立体感。(4)上双面胶:在底画上全部粘上双面胶,要求尽量细致不超出底图的外围线。(5)粘贴毛线:把单幅画面划成一块块小区域分解到个人或每个人负责一至二个单幅画面,在统一配色、统一技法的基础上分工进行毛线粘贴。基本步骤为:粘贴外围线及区域线→主体部分粘贴→其他部分粘贴→整体修补粘贴。(6)作品装裱:待作品粘贴完成后以清洁画面、加边框、用玻璃压制定型等形式进行装裱。

(四)成果展示阶段

1、将作品粘贴于教室内的墙砖上,以各小组相互打分和教师打分的形式评选出优秀作品。

2、对优秀作品进行再加工后,粘贴在展示篇上参加全校性的每月一次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

(五)总结反思阶段

1、小组反思:在活动过程中大家的配合好吗?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些方面是有价值的?

2、个人反思:在活动中我尽力了吗?从中学到了什么?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3、集体总结:通过整个活动,我们在毛线粘贴画的创作内容、形式、制作技巧等方面得到了哪些有益的经验?下一阶段的创作,我们应从哪方面入手?

四、活动反思

(一)活动形式上注重美术学科特点的同时,彰显了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理念

“体育漫画”主题创作活动改变了以往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脱离学生生活而孤住于教室进行临摹性的简单创作的状况,而是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中精心选择素材、设计创作方案,在开放的情景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渠道获取与主题创作活动相关的漫画、人物构画、体育运动、手工制作、材料选用等综合性知识,从中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创造美、表现美的动手实践能力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在整个创作活动过程中,通过指导者的角色定位极力避免了包办代替与袖手旁观的两种极端,而是通过对整个活动进行目标、预想性活动指导设计的方式对学生的创作活动给予了有效的指导,特别在设计活动时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与之能力相适应的创作活动从而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将学生的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学习层面逐步向美术文化学习层面引领、提升

以往的毛线粘贴画注重了粘贴技能与形式的学习深化,却忽视了作品内容的价值取向,过多呈现卡通、风景、动物等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难以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与拓深。“体育漫画”主题创作活动将学生置身于现实学习生活,通过素材的精心选取、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实践制作中的继承与创新,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对创作活动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感悟,从而不再拘泥于单纯的美术技能,在表现形式和表现主题上体现了对生活的关注和美术人文主义倾向,无形中向美术学习文化层面得升。

(三)创作材料的选取上过于单一,使作品的表现力不够丰富

美术与历史学科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篇5

感受中国古代宏伟的雕塑群

——秦始皇陵兵马俑与霍去病墓石雕群教案

学院:美术学院 姓名:梅素烽 学号:40923005 学科:美术学

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1课 《感受中国古代宏伟的雕塑群》教案——秦始皇陵兵马俑、霍去病墓石雕群与历史学科综合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题

秦始皇陵兵马俑、霍去病墓石雕群与历史学科综合课程教学

二、授课班级

三、教学时间 半课时

四、学生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有一定的分析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但是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还是会有困难。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启发、诱导

六、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雕塑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与绘画语言;

2、让学生掌握雕塑作品与封建王朝之间的联系。

3、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与霍去病墓石雕群艺术特点,提高欣赏古代雕塑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来学习雕塑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学习能力,并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分析方法与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理解和认识雕塑作品与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学习秦始皇陵兵马俑与霍去病墓石雕群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

2、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3、提高艺术素养的感知能力,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七、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秦始皇兵马俑和霍去病墓前石雕群出现的历史背景及艺术特征。

难点:比较秦始皇兵马俑和霍去病墓前石雕异同点,欣赏评价优秀代表作品。

八、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九、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1、设计情景,激情导入

我们走进城市,经常能够见到一些不同的雕塑。那么,在古代,中国有哪些举世闻名的雕塑呢,这些雕塑在古代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些雕塑作品又有怎样的历史背景?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观看一段简短的视频。

师:在这段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哪些雕塑作品? 生:(学生积极发言)兵马俑、石马、卧马······ 师:那么这些作品又是什么时期的呢? 生:秦、汉···

师:这些作品在古代属于什么类型的雕塑作品呢?是陵墓雕塑还是宗教雕塑?

生:陵墓雕塑

师:嗯,大家回答的非常好,同学们都很聪明,知识面很广,老师很高兴。

2、观察分析,合作探究

(1)秦始皇陵兵马俑

下面大家来观看一段视频

师:讲解兵马俑雕塑群的时代背景、相关历史、塑像时期、地理位置等

问:通过视频欣赏和老师讲解大家发现秦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主要都有哪些作为?

提示:政治方面:统一六国(齐、楚、燕、韩、赵、魏)···

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商鞅变法···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焚书抗儒···

师:大家回答好非常好。了解完秦朝的历史之后,大家来欣赏一些图片。

问:在图片中我们感受到了秦朝军事的浩大,军人的英姿,欣赏完图片之后大家发现兵马俑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塑像对象、规模、面部表情、神态、类型多样(军士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军史俑、驭手俑、高级军史俑、铜马车、)

问:秦俑彩绘有什么特点?

提示:有哪些颜色?(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加上深浅浓淡不同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几十种了)。

问:兵马俑的艺术手法(艺术风格)是什么?

提示:写实、写意、抽象还是具象?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完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栩栩如生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动力、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还有的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跨马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 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垂着首,似乎若有所思。

生:写实、具象。威武、庄严、浩大、神采飞扬、活灵活现、每一尊都有着不同的特征······ 小结:品味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整体风格浑厚、健壮、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2)霍去病墓石雕群

1、霍去病墓石雕群的时代背景 师: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位少年将军的故事【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他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28人,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祖父一个辈分的若侯产和季父,勇冠三军,受封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他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和他(22岁)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他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与卫青被称为帝国双壁。并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卒,年仅24岁(虚岁)。】 问:大家来猜猜这卫将军是谁? 生:霍去病

问:回答的非常好,那么这位将军生活在什么时期呢? 生:西汉武帝时期

师:看来大家的历史知识很丰富,那么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又是什么样子呢?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老师刚才所讲的故事,从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信息,好的,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提示:首先,刘彻为什么死后被称为汉武帝呢?是不是因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抗击匈奴,连年征战?这些内容又告诉了我们那些信息?是不是西汉武帝时期边疆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经济和文化方面于秦王朝又有哪些不同?大家下去查阅一下资料下节课上课之前,把你们所收集的信息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师:好的,接下来我们欣赏一下霍去病墓石雕群的石雕,通过两千多年前留下来的作品大家来讨论一下霍去病墓石雕群造像特点:1)雕刻种类较多,有怪人、怪兽吃羊、卧牛、人抱兽、卧猪、跃马、“马踏匈奴”、卧马、卧虎、卧象、短口鱼、长口鱼、獭、蝠、左司空刻石和平原刻石。2)石刻依石拟形,稍加雕凿,手法简练,个性突出,风格浑厚。

师:霍去病墓石雕群的艺术手法(艺术风格)是什么样子呢?首先,我们来欣赏“马踏匈奴”。“马踏匈奴”为墓前石刻的主像,长1.9米,高1.68米,为灰白细砂石雕凿而成,石马昂首站立,尾长拖地,腹下雕手持弓箭匕首长须仰面挣扎的匈奴人形象,是最具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作品。这组石刻都是将一块整石运用线雕、圆雕和浮雕的手法雕刻而成。材料选择和雕刻手法与形体配合,有的注重形态,有的突出神情,形神兼备。猛兽则表现凶猛,马则表现跃起注视前方,牛、象则表现温顺,神态各异。从铭文刻石推断,这批石刻当是少府左司空监造的。“立马”运用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借威武的战马踏匈奴奴隶主的造型来表现胜利者雄姿。战马雕刻得饱满坚实,昂首屹立,稳重庄严。“立马”石雕像原是放置在霍去病墓前一件纪念碑式的独立雕刻,像高190厘米,长168厘米。战马雕刻得饱满坚实,昂首屹立,稳重庄严,显示出胜利者的斗志昂扬和沉着镇定,同时马腹下萎缩的匈奴奴隶主恰好填满战马四腿间的空隙,加强了雕塑的稳定感!“伏虎”石雕反映出汉代雕刻家利用石材天然的面貌和对老虎习性和神态高度概括表现的艺术功底。不仅能表现出柔中带刚的猛虎,而且对它正伏地蜷卧,虎视眈眈地伺机猎物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提示:写意、抽象。造型生动、不拘一格、外形庄重、惟妙惟肖······

小结:品味霍去病墓石雕群

霍去病墓石雕群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大型石雕艺术珍品。雕像显示出外形庄重、威武的气势,表现了我国古代纪念碑式雕像的独立性和庄严感,堪称纪念碑式雕像中的杰作。墓前列置石人、石马、石象、石虎等石刻,对以后中国历代陵墓石刻有深远影响,一直为汉以后历代陵墓石刻艺术所继承。并且影响着当代雕塑,很多雕塑大师都前往茂陵参观考察,学习研究。不愧为中华雕塑的国粹。

(3)通过前面的探讨与研究,我们累比较分析一下秦始皇陵兵马俑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不同点与共同点: 首先:不同点有哪些?

时代背景: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帝王为自己死后的陵寝所修建的陪葬品;霍去病墓石雕群是汉武帝为了吊念自己死去的爱臣霍去病,为了纪念霍去病所建立的功勋修建的雕塑群。

艺术风格:秦始皇陵兵马俑写实,具象:霍去病墓石雕群,写意,抽象。

材质:一个是泥塑,一个是石刻。

规模: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庞大;霍去病墓石雕群现在仅存16件。

共同点有哪些?

王朝的上层雕塑,都为古代帝王所构建;艺术造诣都很高,都属于国家重点文物;历史文化价值很高,一直被后世作为了解秦汉文化的重点。

3、课堂总结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篇6

一、教学设计思路

这是一节由音乐切入的艺术课。

本次活动是让幼儿在学唱《打电话》的基础上,大胆的想象和创编新的歌词和表演动作,能尝试给不同的人物打电话,享受通讯手段带给人类的便捷,在快乐的气氛中,分小组进行模拟创作和表演活动,通过表演激发孩子们下意识的情感态度,发展其语言表达和即兴表演的能力。

二、活动建议

1、欣赏与模唱。

2、生活练习。真电话:妈妈、朋友;假电话:圣斗士、火车侠、奥特曼。

3、音乐游戏练习。

4、创作与表演。留任务,分成三组给不同的人打电话。生活中:妈妈、朋友、119、110;假想:

5、评价与创新。提供服装、道具、化妆来激发表演欲望。

三、多种选择

1、音乐。

2、VCD光盘。

3、服装与道具、化妆。

4、电话与手机。

四、参考课例

1、教学目标:

能随音乐进行音乐游戏,大胆的改编歌词和创编动作;积极参与表演活动,活动中投入。

2、教学准备:

音乐:磁带《打电话》

场地:活动室、睡眠室,与孩子们玩起来。

3、教学过程:

⑴欣赏与模唱

①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歌曲。幼儿:什么歌曲?

教师:小朋友仔细听,就能发现。

②放音乐《打电话》,一共三遍:妈妈、朋友、9小哪吒

③教师:你知道歌曲的名字吗?幼儿:《打电话》。

教师:你会打电话吗?幼儿:会。

教师:打电话需要注意什么呢?幼儿:知道电话号码、有事、占线、节省时间。

⑵学打电话

①生活电话:打外线。

②想象电话:打内线、园内教师配合。

⑶音乐游戏:《打电话》

幼儿创编新歌、新动作、模仿状态。

⑷创作与表演

①教师:我们会打电话啦,而且将电话打给了妈妈、外星人、119,能不能表演一个打电话的节目呢?

幼儿:能。

教师:好。我请小朋友分成三组,分别表演三个不同的打电话节目,现在我们去排练,一会儿演出。

②请幼儿分三组来练习和创作。

③请幼儿来看节目,推荐一名节目主持人或教师主持。

⑸评价与再创造

①评价刚才同伴的表演,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②提供服装、道具和化妆。

③幼儿再一次表演,幼儿欣赏。

⑹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表演角继续排练打电话的节目,我们一起准备需要的服装和道具,好吗?

大班绘画教案:《狮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边念“顺口溜”边画画的方式学画狮子。

2、能创造性地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并添画情节背景。

3、对绘画活动感兴趣,能独立完成画作。

活动准备:

1、剪好的狮子头、身体(椭圆形)、狮子脚、尾巴。

2、狮子PPT

3、幼儿用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顺口溜”,请你们仔细听: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2、这么好听的顺口溜我还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动物呢,你们猜猜看,会是什么动物呢?(幼儿猜谜:大狮子、大老虎、大熊猫)

二、讲解示范

1、到底是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看(教师边念顺口溜,边画)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

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

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

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篮子四周加花边,一只狮子就出现。

2、“你们看是什么呀?”(狮子)

3、“哦,这顺口溜真有趣,能变出一个大狮子,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变一变?”

4、幼儿和老师一起来念顺口溜,教师再示范一遍,变换花边。

5、有了狮子头,还缺少什么呢?(身体、脚、尾巴)

狮子的身体像什么?(椭圆形)

三、看狮子的PPT

老师这里也有狮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样的?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呢?

四、摆放狮子不同的姿势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准备了狮子的头、身子、脚和尾巴,请小朋友四个人合作去放一放、摆一摆狮子会有哪些姿势?)

1、幼儿摆放,教师巡回观察。

2、请小朋友来说说刚才你们摆的狮子是怎样的姿势呢?

狮子有站着的、蹲着的、趴着的、还有走路的,原来狮子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五、幼儿作画

1、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大狮子。请你来告诉大家:你的狮子会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呢?

2、教师提要求:

画之前我们的大狮子还有几句话想对小朋友说:

我可是森林里的百兽之王,你们可别把我画成了小病猫。我的本领可大了,小朋友们要画出我不同的本领哦。画好以后别忘了给我涂上美丽的背景颜色。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六、展示幼儿的画

美术区域活动的实践和思考 篇7

关键词:美术区域活动,观察,有效性

一、问题呈现——美术区域活动中孩子在忙些什么

美术区域从形式上分为好几个区域, 分别有“巧手吧”“拼拼乐”“彩绘区”“泥工吧”“快乐线描”“涂鸦区”等;从指导的形式上看主要是幼儿为活动主体, 教师起主体的作用。在不同的区域中, 幼儿有着不同的表现, 于是我们通过观察, 并设计观察记录。

1. 在各个区域观察中

例:中班下学期美术区域教学片断:我们把本班幼儿36名幼儿分为6组, 每组6人, 每个区域都有一名教师邀请进入指导 (大多是家长助教) , 每位教师准备好材料, 简单的谈话后, 孩子拿着材料进行创作, 场面非常热闹。有的讨论、有的操作, 活动很有次序, 时而还有幼儿进行提问, 教师巡视、指导。整个活动进行10分钟。

我们将幼儿的活动分为A、B、C三个档次, 幼儿在操作时, 能始终认真参与操作活动的为A;中间有时没认真操作参与的为B;基本不参与的为C。在交流中, 有倾听还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为A;偶尔有倾听或交流表达的为B;基本不倾听和交流的为C。有其他情况, 应在备注中予以说明。

从表1可以看出, 全班36名幼儿, 每个美术区域各6名, 有操作的表现为A的有33人, 占总数的91%, 这部分孩子能运用各种材料和技能进行操作, 能够和同伴进行相互合作, 有操作记录;B档有3人, 占9%, 他们偶尔会因各种原因而没有认真操作;C档为0人。

在中间的交流环节, 有63%的幼儿始终有倾听, 有时还能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33%的幼儿有时没有和伙伴交流;4%的幼儿基本上不倾听, 只是低着头, 管自己。

2. 在美术区域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察

例:以“涂鸦区”为例, 教师提供笔、纸等材料, 让幼儿根据主题进行自由操作, 幼儿的表现如下:

我们同样将幼儿的情况分为A、B、C三档, 学生在操作时, 能自己独立完成并有意一创作的为A档;中间有时没能独立参与的有意创作为B档;基本不能进行有意创作的为C档。

从表2中可以看出, 该组6名在有意创作A档的有3人, 占总数50%, 这部分幼儿能根据主题, 加上自己的有意想法, 进行有意创作;B档的有2人, 占33%, 他们中偶尔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意创作;C档为1人, 占总数的17%, 这部分人不能进行有意创作。

在互动中, A档的有4人, 占66%, 这部分幼儿能与教师进行互动;B档为1人, 占总数的17%, 这部分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偶尔能进行互动;C档的为1人, 占总数的17%, 他们还不能进行互动。

3. 在幼儿独立下操作和在教师指导下操作

从幼儿美术区域操作上看, 分为幼儿独立操作和教师指导下操作。幼儿独立操作是指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操作活动。如给幼儿一盒橡皮泥,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 做出各种作品来。而有一部分的幼儿拿到材料不知所措, 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或指导下才能完成作品。

二、原因分析———从心理学角度对美术区域进行有效探讨

在以上的记录表上, 不难看出, 乍看是热热闹闹的区域活动, 其背后孩子的表现却令人担忧, 原因何在?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中班幼儿有意注意开始形成。

中班幼儿无意注意慢慢向有意注意发展, 虽然中班幼儿已掌握一定的技巧, 并能进行简单地操作, 但他们尚不能自觉调节、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因此, 中班的幼儿如没有教师及时有效地指导, 他们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操作, 再加上受年龄和注意等生理的影响, 往往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而转移注意, 从而忘了操作。

三、解决策略———如何提高美术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策略一:选择幼儿熟悉、感兴趣、易懂的材料进行操作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前提, 材料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美术区域活动操作的成败。但也不是材料越多越好, 教师要有选择性地提供和本活动有利的材料。如《拼拼乐———小鸡一家》中, 教师为幼儿提供本活动所需的圆形 (小鸡身体、眼睛) 、三角型 (小鸡嘴巴) , 其中的半圆形 (小鸡翅膀和草地) 可以自己把圆形对半剪开或自己想办法剪。

策略二:注重操作中巡视指导, 及时评价。

在操作活动时, 幼儿虽起着主体作用, 可是教师的指导作用很重要, 不可缺少。因此, 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 不能过多地进行干预, 要给幼儿充分自由探索的空间, 在操作中适当提问, 鼓励幼儿多角度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启发。同时, 教师在操作活动中要对幼儿进行评价, 尤其是活动结束后要给予作品评价。

策略三: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每个幼儿的生活环境不同, 他们作用于环境的方式也不同。因而, 也就决定了每个幼儿在原有经验上的个体差异。作为教师, 我们应尊重幼儿在操作中的个别差异, 给予幼儿不同的要求和鼓励, 力求在交流、探讨、互动中进行互补, 让操作活动更全面。

总之, 我们在幼儿美术区域活动中要密切关注孩子忙些什么, 他们是否真正地参与到美术区域的活动中?因此, 我们不要被看到的幼儿在操作、在动的假象所迷惑, 活动贵在坚持, 我们应让每一位幼儿都能真正参与到美术区域中来, 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操作, 亲身去体验, 从而形成对美术活动的认识和了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实行)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篇8

关键词:美术教育;综合性美术活动;实施方法

一、综合式美术活动概念的提出

幼儿的成长是与环境分不开的,即使一个天生聪颖的孩子,从出生就关在一个小黑屋里,除了食物没有其他任何东西,他长到6岁时也就失去多数能力。相反,从幼儿出生就给他们提供一个造型优美、色彩明快的小家,幼儿也就开始了他的审美之旅。幼儿美术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前提是创造一个丰富而具吸引力的自然、社会和艺术环境。

首先,综合性美术活动融合幼儿其他领域活动于一体,如,社会领域活动,科学领域活动,数学领域活动,语言领域活动和音乐领域活动;其次,综合性美术活动融多种绘画形式、多种工具和材料,多种造型技法为一体,它将有助于发展幼儿感知、思维、情感、想象、创造等综合能力。

当前,大多数幼儿美术教材的活动内容由欣赏、绘画和手工三部分组成,看似明确和具体,便于幼儿教师施教,但却隐含两种危害:首先,对教师而言,三者成为互不联系的系统,孤立地实施绘画、手工和欣赏教学,教师不再对欣赏、绘画和手工三者在内容、形式和作用上的互补性进行探索和尝试。其次,对幼儿而言,分类施教,幼儿容易养成思维上的懒惰和定势,不利幼儿发散性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发展。综合式美术活动,从发展幼儿不同能力角度将幼儿美术活动内容分为认知与再现、审美与表现和探索与创造三部分,以“主题活动”为轴心,综合活动内容、活动工具和材料、表现形式为一体,旨在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和想象、探索与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幼儿美术活动与其他活动的整合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要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也就是说,一种教育应尽可能地达到多种教育目标。

二、面向新文化环境的幼儿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作为旨在保护和发展人的创造力的一门独特学科,应从幼儿美术教育开始,充分挖掘美术教育对于人的探索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作用。如何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独特魅力,幼儿美术教育观念是关键。传统幼儿美术教育观念的更新,会促进美术教育资源的更新,教育资源的更新将进一步影响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现就幼儿美术教育观念、美术资源和教育活动的实施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更新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观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因此,幼儿阶段的教育不是以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为标准,应该以幼儿的能力发展状况为标准。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展,也旨在促进幼儿的审美、想象、创造等潜在能力的发展。单纯的知识既好教又容易测定,能力的培养却难教,更难测量,这也是当前教育中一个两难的课题,也是为什么教学中以知识灌输为主,能力发展次之的原因。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早有“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的人才教育观。美术教育更应该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依据幼儿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设计课题,激发幼儿参与课题活动的兴趣,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解决,发展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美术活动实施的创新

幼儿美术活动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幼儿美术观念和态度、探索和新精神、美术能力、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都将影响幼儿美术活动的实施。因此,幼儿教师的再教育和终生学习必不可少。

1.幼儿为主体的美术观念和态度

不同的观念和态度产生不同的施教方法,教师那种漠视幼儿情感表现、自以为是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干涉和约束幼儿能力发展的评价标准必须彻底抛弃。多给幼儿一片天空,让他们自由描绘;多一些观察,用心体验幼儿真正的心灵空间;多一些提问,让孩子发现最好的答案;少一点包办,让们自己探索和发现。

2.教师的探索和创造精神

探索和创新是人类的基本能力之一,是人类所具有的基本思维品质,这种品质(也可以说是素质)对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展尤为重要,并且在幼儿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发现、尊重并保护幼儿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并能够从幼儿那里学习。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展创新“美术课题”教学研究必要而可行。课题将由一系列活动组成,教师的创造性体现在启发幼儿发现、思考、寻求解决办法等,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以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3.教师的美术能力

幼儿教师的美术能力包括理论和技法两个方面。首先,美术理论方面,教师应掌握形式美的基本规律,造型因素及其表现的理论,色彩理论和构图理论以及幼儿在造型、色彩、画面构成等方面的认知规律。其次,技法方面,教师需要掌握结构素描,构图,色彩的表现手法,还需具有基本的美术创作能力。

4.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助于美术活动的开展,也会使幼儿美术活动更生动有趣,更具吸引力。幻灯片、录像和功能更为强大的多媒体教学,既是幼儿获得美术知识的工具,也是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工具,它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丰富了幼儿的美术活动手段等,学习并掌握多媒体的应用和进行绘图软件的使用是幼儿教师必备的技能。

参考文献:

[1]莫元汉.职校幼师美术教育多向思维的培养[J].职教论坛,2007.

[2]丁晓梅.高校如何培养高层次的幼师人才[J].云南财经学院学报,2008.

[3]王新艳.幼儿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

[4]胡知凡.全球化下的世界美术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2008.

上一篇:加拿大留学备受关注的问题下一篇:小区中老年人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