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区域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2024-04-18

贺州区域文化发展对策研究(共8篇)

贺州区域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篇1

1.贺州区域文化的界定

1.1什么是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内涵,以一定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或其遗存,构成这一地区的文化重心,经过一定的研究开发,而形成具有该地区的文化特点的文化。

可见,区域文化首先必需是在一定地域内的文化。第二,这一地域内的文化,在历史发展里程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内涵,构成这一区域文化的基本内涵。第三,要以一定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或其遗存,构成这一地区的文化重心,这就是说,这一地区的特定的文化内容,还要在这一地区形成文化重心,具有主导地位。第四,经过一定的研究和开发,形成具有该地区文化特色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资源基础,不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研究、开发、才能形成具有该地区文化特色的区域文化。

1.2贺州区域文化的界定

贺州区域文化主要是指以富江—贺江的境内流域、思勤江—桂江流域一带地区所发生的文化,其区域相当于今天的贺州市行政区划。通俗地讲,贺州文化是指具有贺州地方特色的文化。所谓贺州区域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从断代的静态角度看,它主要是指以当今贺州地区为主体的古代贺州历史文化;从发展的动态角度看,它不仅包括古代的历史文化,还包括从古到今乃至未来该地区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贺州古道文化是贺州区域文化的代表和核心部分,但不是全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按照这一原则要求,我们显然要用发展的动态观来理解贺州区域文化,并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使贺州区域文化更鲜明地体现当代贺州的发展特色和风貌。

2.贺州区域文化及类型

2.1以历史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区域文化

2.1.1虞舜文化。贺州地处岭南,古属苍梧郡。史书记载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舜以孝悌立身,开中华道德文化之先河。贺州开发虞舜文化,是对岭南源头文化的认同。目前,湖南永州舜文化研究已出成果,其成果可作为文化共享资源。

2.1.2青铜文化。贺州出土文物“麒麟尊”,被命名为“国之瑰宝”,并受邀到欧洲10多个国家巡回展出。专家称,麒麟尊是东周文化余音在岭南的绝响。据考证,麒麟尊的制作年代至迟是战国时期。它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融合的表征。贺州青铜文化的意义,在于说明了古代贺州文化和生产力的发达。

2.1.3贺州古道文化。严格来说,贺州古道应该是指秦始皇为统一岭南而开辟的军事通道。稍后汉武帝在此基础上又开了一条“新道”,从而使中原统治者开发岭南地区有了比较便利的交通条件。秦汉古道通畅的不仅是人流、物流,还有文化流,使贺州文化迎来了繁荣和发展。古道就是古代的国道。如果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的存在是个事实,那么,贺州古道就是岭南跨省通道,它沟通潇水和贺水,由贺江连通海外贸易。

2.1.4汉墓文化。这是古道文化的衍生物。从发掘的情况看,殉葬品多数为兵器,是垦荒戍卒的墓地。墓主是沿着古道进入贺州的军事单位的成员。他们成编制地居住,身后也集中埋葬,形成了若干古墓群。这些古墓群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价值。

2.2以民族(族群)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区域文化

2.2.1瑶族文化。贺州是瑶族的主要聚居地,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七分之一,支系也多。有一支土瑶,文化差异更大。

2.2.2盘王文化。盘王是瑶族的祖宗神,盘王节祭祀汇集了瑶族文化艺术的精华,已由我市文化部门和另一项《贺州瑶族服饰》一同申报,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2.3客家文化。客家是汉民族的重要民系,贺州也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占广西客家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我们已在八步莲塘建成广西首家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工作站。特别是亚细安(东盟)客属第六届恳亲会主题晚会——大型客家风情歌舞集《一方水土》的创作演出,形成了贺州舞台艺术的品牌。客家山歌剧作为新创的地方剧种,将成为广西的一个重要剧种。

2.3以宗教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区域文化

2.3.1道教文化。贺州的师公一般叫做“道士佬”,其宗教信仰释道掺杂,其中道教成分占的比例更多。早期道教在贺州活动相当普遍,钟山的丹霞观相传就是道教祖师张道陵炼丹的地方。贺州道教是典型的民间道教,近似巫术。

2.3.2师公文化。师公是人神的中介,师公活动的思想基础是民间的原始信仰。师公唱本记载了宗教的、神话的、历史的文化,同时师公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传承性。

2.4以历史文化城镇的综合性文化内涵形成的区域文化

2.4.1临贺故城文化。临贺作为州府县郡的治所有2000年的历史,人文积淀厚重。临贺宗祠林立,原有的书院、文庙规模不小。特别是浮山陈王庙,历来香火旺盛。浮山歌墟则曾经歌手云集,牵动湘粤桂三省区边界的观众。

2.4.2富川明古城文化。古城在富阳镇,据旧志记载,明洪武二十九年,富川县治从钟山镇迁于此建池。城门青方石构筑,圆拱顶,如隧道,门上有城楼,城内有衙署、祠庙、坊表神楼和“井”字形花街及大量的古民居,仍可见出当年的繁华。

2.4.3黄姚古镇文化。被誉为“梦境家园”的黄姚古镇,确是人居的理想之地。它的小桥流水的恬静和浓厚的民居文化氛围,足已勾起人们对世外桃源的渴望。

2.5以在一定地域形成的建筑群体为内涵构成这一地区富有特色的建筑文化

2.5.1古民居文化。贺州的古民居是随处可见的,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物,其中钟山龙道古民居,既有唐宋风格又有古越文化的色彩。

2.5.2会馆文化。市内的会馆主要有钟山英家粤东会馆和八步湖南会馆。会馆不仅在建筑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当时的经济贸易的缩影,同时还反映了外地的部分生活习俗。

2.5.3古桥文化。贺州水资源丰富,江河纵横交错,桥的建造便应运而生。石拱桥是其中的代表作。钟山石龙古桥,修建于乾隆年间,桥栏精雕细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富川瑶族自治县的风雨桥,别具一格,既是过河的凭借,又浓缩了瑶族人民的生活习俗。

2.5.4戏台文化。贺州戏台林立,数不胜数,举凡集镇(街墟)均建戏楼,许多村寨也在祠庙前筑戏台,逢年过节,台上鼓乐喧天,台前人头攒动。此时,看戏成为民众最普遍的文化享受,戏台是最广大民众窥视文化殿堂的壁孔。

2.6经济商贸型文化

2.6.1八步商埠文化。八步坐落贺江之畔,水路直通广州。它作为商埠,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清朝时期较为繁荣,至民国初期仍商贾云集。

2.6.2英家商埠文化。与八步相辉映的英家商埠,它借助思勤江注入桂江通航梧州西江之利,成就了上百年商贸繁荣的历史。

2.7自然的地貌资源经过开发利用形成旅游文化资源而构成的区域旅游文化

2.7.1山林文化。市内拥有两座国家森林公园——姑婆山、大桂山。姑婆山森林公园被誉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是观光休闲的首选之地。钟山荷塘一带的“十里画廊”,有“小桂林”之称。这些山林赋予了休闲文化的意味。

2.7.2泉石文化。以路花温泉和玉石林为代表的贺州泉石文化,不仅是自然的造化,也是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资源造福自身的文化活动,具有休闲文化的丰富内涵。

2.7.3岩洞文化。钟山的碧水岩和贺州的紫云洞,钟乳石密布,景态万千,碧水岩被香港记者誉为“天下第一洞”,紫云洞则有“人间仙境”的美称,构成我市岩洞文化的主体。

2.8因语言文字而形成的特殊地域文化

2.8.1土话文化。贺州属桂东地区,桂东北丰富的方言资源已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注目。市内各地都有土话,如“九都话”“八都话”“梧州话”“河源客家话”等。最有代表性的是钟山土话,有关专家把它划入平话方言。钟山土话是我国的稀有语种,是中古语言的一块“活化石”。

2.8.2女书文化。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两安瑶族乡均发现“女书”。女书,俗称“细脚文”,字体娟秀,为女性创造并在女界传阅,男人读之如“天书”。钟山两安乡至尽保留“招婿上门”(入赘)的习俗,子女随母姓,称呼母亲的兄弟为伯叔,似是母系社会的遗风。

2.9因物产而形成的特殊地域文化

2.9.1矿产文化。贺州矿产资源丰富。以锡为例,宋朝时期,贺州锡占全国锡产量的6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市的平桂矿务局是全国有名的“锡都”,产品盛销东南亚。此外,锑、锰、钨、铁、锌等矿物的开采,可溯源汉代,至尽民间仍有一些“小矿窿”作业,有的冶炼企业仍是纳税大户。悠久的采矿历史所形成的矿产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发生背景。

2.9.2茶文化。昭平县盛产茶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政府倡导扶持,昭平“将军峰”茶叶已成为广西名茶。钟山县两安瑶族乡的瑶胞有一日三餐都“打油茶”的生活习俗。“油茶”配用生姜、盐油炒煮,风味独特,也凝聚了瑶家的风情。

2.9.3烟文化。钟山、富川盛产烤烟。“钟山烟”曾一度走红区内外,卷烟生产是钟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支柱产业。八步区的“大宁烟”、“公会晒烟”,均为惯吸生烟的烟民所乐道。

2.9.4马蹄文化。都说“桂林马蹄——无渣”,其实,我们贺州芳林的马蹄是不亚于桂林马蹄的。每年冬季,广东客商都来收购贺州的马蹄,他们看中这里的马蹄个大、清甜。马蹄种植是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也形成了该地区的区域文化。

2.10现代革命文化

2.10.1省工委旧址文化。抗战期间,由于广西省工委机关遭受破坏,省工委书记钱 兴同志和身边工作人员从桂林先后转移到钟山、昭平开展活动,现存的英家省工委旧址、黄姚省工委旧址展现了当年的情景,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好教材,也是革命先辈留给后人的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

2.10.2地下党活动文化。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贺州的革命火种从不熄灭,党的地下组织坚持开展斗争,直至发动了著名的英家起义。钟山英家、钟山中学,原贺县的临江中学等,都是地下党活动的地方。特别是古镇黄姚,抗战期间文化名人云集,他们用特殊的武器——文艺抗战,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3.贺州区域文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3.1实施品牌战略,打造贺州文化品牌

3.1.1品牌的重要性

文化品牌的形成是区域文化成熟的标志。文化品牌,集中展示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正是这种特色,使之同异地的文化区别开来。由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这一切的集合,赋予了区域文化的个性。文化品牌,正是这种个性化的张扬与充分发展。因而品牌的个性形象不仅包括了本土生活群体的利益认知、情感认同,给人心灵带来慰藉和精神享受,而且由于她所代表的独特的文化魅力,更能吸引异域的目光。

3.1.2品牌的定位

品牌始终具有市场的意味、商品的意味。作为文化产品的品牌,她是可共享的、流通的,并且产生社会的、经济的双重效应。我们已经进入了文化功利的时代,发展区域文化的目的就是凭借区域文化品牌的个性魅力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品牌意识不是一种错误。问题是如何给区域文化定位,确定以什么作为区域文化的品牌。这必须从文化的需求谈起。文化作为满足人的需要的工具,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满足人的生产需要及生产秩序需要的文化;一类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及日常交往秩序需要的文化。而人们对异域文化的需求或消费,是对现实生活的“补充”,是一种猎奇的欲求。文化旅游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品牌的生产必须首先考虑需求,否则,就不会被认可。但是,单有这个需求点的考虑还不够。能不能拿出让人家认可的、能够共享的文化产品,知道“市场行情”是一回事,生产能力又是一回事。文化的生产力与经济的生产力一样,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当我们把现代需求切入历史的累积时,才能真正找到品牌的位置之所在。

品牌的产生离不开地方文化的肥沃土壤,而它的直接依托只能是区域文化的核心资源。比如西藏地区,如果离开藏传佛教而谈西藏文化及其品牌,肯定是不得要旨的。

品牌的定位取决于对自身资源的研究与挖掘。品牌只是一种载体,“意义”才是它的灵魂。人们在进行消费的时候,需求的是品牌的意义。文化资源有若一块布料,裁剪成什么式样的服饰,设计的构思也不是与这块“布”的质地、颜色、花样等毫无关系的。我们在打造品牌的时候,不是缺乏品牌意识,而是缺乏“刀刃”上的“钢”。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许多地方都有些“败笔”。追寻起来,是由于这是一种低层次的过度的滥采滥伐,是急功近利的浮躁症。主要表现在:在缺乏对资源的深度研究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就匆匆立项上马,结果打出的“品牌”没有足够的文化意味,满足不了消费者的诉求。又由于没有进行资源整合,“品牌”变成了一种概念炒作。更有甚者,以为资源就是产品,没有进行包装提升、加工就直接抛售,把可贵的资源裸露于广庭大众,造成了恶劣的印象。尤其是对区域文化的始发性的“独善”性的资源,必须慎重开发,一旦见光,其影响是难以挽回的。

经济的繁荣发展,最终的实现形式是产品。同样道理,区域文化建设的目的一定意义上就是树立品牌。要强调的是,文化品牌必须是具体可感的、非概念化的或原生态的,而是一种“成品”。因此,贺州文化品牌的定位,不仅是把贺州文化资源的客观可能性变为现实,而且要突出人为的因素,把品牌的生产看成一种流程,一种可控的流程:即在文化资源的历史累积的基础上加之现实生活的人们的文化需求的切入研究立项后进行整合开发。

3.1.3品牌的打造

3.1.3.1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人的历史就是文化的发展史。一个民族文化的消亡,就是该民族的彻底消亡。所谓“寻根”,寻的仍是文化。当海内外华人把炎黄奉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时,“炎黄”包孕的不仅是种族的自然的“根”,而且是民族文化的肇始者。文化亦如血脉一样,具有传承性。除了虚无主义,谁都承认文化传统的存在。自然,文化建设的任务着眼点是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这就是传统文化的转型(或现代化)的问题。

区域文化品牌的打造,就是一个区域文化催熟的过程,是区域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把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结合起来,一是因为品牌的构成要素具有认知性,传统的作用就是容易唤起人们的记忆,二是因为品牌具有现时的共享性,没有现代需求点的品牌是不会使人认可和共享的。

我们的文化是“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这就要求在打造品牌的时候,注入民族文化的传统精萃,传输现代信息。这不仅是内容上如此,形式上也如此。

3.1.3.2、正确处理好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地方特色的关系

品牌的打造必须借助一定的思想文化资源。区域文化由于历史的积淀,无论是宗教的,艺术的,都形成了自己表现形式或思维特点。充分利用旧有资源,批判地吸收,才有新的发展。我们必须首先要认识本土的丰富的资源,才谈得上创新。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概念,具有丰富性的本质特点。在利用区域文化资源的时候,要把那些真正属于地方特色的部分加以释放。越是特色的东西,就越带有普遍意义。因此,区域的“源头文化”显得特别重要,它是打开所有文化现象的钥匙。

3.1.3.3、坚持文化发展的先进性

先进文化总是紧跟时代潮流、充分体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不是一味地把传统的或有特点的区域文化因子都当作好东西予以弘扬。这里需要区别不同的情形,关键是看是否与主流文化相左,是否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一般而言,反映生活方式类的文化是无优劣之分的。比如说吃饭,是不能说到底是用筷子先进还是用刀叉先进。但是,生产方式就不同了。联合收割机绝对要比镰刀割禾的生产方式要先进。这就告诉我们,打造区域文化品牌,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要着眼于最适宜表现地方文化的个性行色的领域,尤其是反映生活类的文化领域。

3.1.4人才与品牌

文化创造是充满强烈精神个性的活动。并且可以说,这种活动的主体就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或一代代有个性的群体。

品牌的打造与人才的产生是相互辉映的。没有创造性的人才或群体的智力活动,品牌树不起来。没有品牌的打造,人才就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况且,人才本身就是品牌。

3.2.发展文化产业,实现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

3.2.1整理资源,摸清“家底”

文化产业从根本上说是提供一种负载着“文化意义”的产品,消费者就是通过市场求购并共享这种文化意义。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对一定区域的固有文化资源的整理,以及对于这种文化资源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揭示、解释和评估。

贺州是千年古郡,从历史来看,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其厚实的内涵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从地理和人口来看,贺州是湘桂粤三省区的重要“边城”,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其中瑶族人口占全国瑶族总人数的七分之一,各民族在历史长河的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社会发展来看,贺州历来没有重大战乱,一直处于平缓发展的状态,许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得以保存下来。这一切赋予贺州文化独特的区域性和多样化的个性。

但是,文化资源不同于文化产业资源,文化资源的存有量多并不能直接带来文化产品的数量多。文化产业是为了满足现代人对生活的期望,其消费的文化诉求必须对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市场价值要素的提炼,才能得到受理和供给。

总体上看,贺州文化呈多元化格局。有以秦汉古道、古城遗址、古村镇为代表的古文化,有以姑婆山、十里画廊为代表的山林文化,有以石林、砂窿、奇石为代表的石文化,有以“爱莲说”为代表的精英文化,有以茶、酒、风味菜肴为代表的饮食文化;还有客家文化、土瑶文化、女书文化、商贸文化,等等。我们应该全面深入地摸清“家底”,分门别类地予以整理发掘。

3.2.3创建企业,培育主体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经营人才为支撑,以政策法规为保障,以市场运作为手段,创建若干个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中心环节。

要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理顺党和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建立文化国有资产管理新机制。进行企业改造,实施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人事、劳动制度改革,推进分配机制改革,坚持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允许有特殊才能的文艺人才和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创作成果等无形资产参与收益分配。依法实施对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盘活国有资产,确保保值增值。

要鼓励非公有制个体文化企业的发展。除规定外,各个文化产业门类,降低门槛,向民营资本开放,以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和外资参与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分销、大众娱乐项目的经营以及文化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经营。非国有经济投资的文化产业项目和建设的文化场馆,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税收、融资等方面,政府应尽可能给予优惠待遇。

应该看到,我市的文化企业仅处于幼稚发展阶段。在加入WTO之后的全球背景下,或者只缩到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如果不通过组建新的企业、壮大已有的企业以提高竞争力,就不能及时和有效地开发自身丰厚的文化资源,从而丧失最先开发的机会和权利。所以,我们的企业,要具有经营文化资源的魄力、实力和眼光,将宝贵的文化资源与市场和资本进行有效的对接。

3.2.3重点开发,分类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的。我市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是很初级的。因此,除了加强研究,要进行系统开发规划调整,确立开发目标、开发主题、开发序列和开发规模等。要变散落状分布的单一文化产品开发为系统性的文化产品群开发,以形成产业规模和规模效益。要克服浮躁的心态或粗制滥造的作风,不能只靠“概念”来炒作文化产品,而无法履行对消费者的文化承诺,或仅仅把文化当作“托儿”而作贱文化。

我们要在把握文化市场需求和掌握核心资源的基础上,搞好对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管理规划,确定文化资源的开发重点和开发序列,并用项目招标的模式进行融资,分块、分期、分步推进文化资源系列开发及配套建设,构筑核心产业群,完善文化产业链。就我市的情况而言,发展文化产业似应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3.2.3.1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

旅游本质上是文化产业,它是人类在一定条件下为满足个体对非本土文化,对异域、异族、异国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求知欲和感悟性精神需求,以及扩展休闲领域等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助或半自助的文化消费活动。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离不开自然资源,也离不开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或历史形成的人文景观诸如文物遗址、名人故里等物化的魅力外,惟有其蕴含的历史人文内涵可使其保持活力。贺州的古文化荟萃中原文化、岭南文化、百越文化和楚文化的精华,因之而开辟古道文化游、故城探访游、古村镇建筑游、民族风情游等精品游,前景该是看好的。

3.2.3.2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演艺培训业

演艺业作为传统的文化产业,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国有的小型艺术团体很不景气,自身生存受到严重挑战。演艺业的发展,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灵活运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增强演艺实体的活力。要发展演出中介机构,组合市内演艺实力,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实现演艺业的产业升级。

贺州民族文化资源主要价值体现在民族歌舞和戏曲方面。深入挖掘各民族优秀的艺术遗产,加以推陈出新,并通过培训传承,既不断补充和壮大演艺队伍,又为竞争市场铆足了劲。

3.2.3.3开发节庆文化资源,发展城市会展业

会展业是营销城市的有效途径。大城市搞会展业的有利条件当然很充分,但中小城市的会展业也不是无所作为的。

我们贺州虽是新兴的地级市,市区人口不多,但具有比较区位优势,交通便利,且处于湘桂粤三省区的结合部,是方圆一百公里的中心城市,其辐射的区域和所覆盖的人群,就不仅限于行政区划了。这就为物质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迅速聚集与疏散提供了作用空间。尽管我市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只能步入中小城市的行列,与大城市的流量经济的规模和流速有相当的差距,但同样可以透过挖掘城市的优秀资源来发展会展经济。换句话说,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就是为了营销城市,以独特的区域文化亮出贺州的“城市名片”,为城市的人流、物流造作一个文化磁场。

因此,要站在发展会展业的高度,举办各种节庆文化活动,对传统的具有浓郁地方意味的节庆活动进行市场化运作。如浮山歌会,从以往的情形看,已经具有一定的会展基础,经过自觉地提升,将会带来可观的产业绩效。今年,我们文化部门已开始策划“姑婆山森林文化节”,唱响构建和谐贺州的主旋律。

3.2.3.4开发山水绿色资源,发展文化服务业

经过多年的经营,贺州——桂东文明绿洲的蓝图已晃动在南来北往的过客眼前。但我们的山水文章并没有做足,生态文化还不够品位。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里面的“乐”不仅仅是恣情山水的喜悦,而且是精神与大自然邂逅的欢愉。这时候,山水作为一种悦目的观赏对象,同时又是移情寓志的载体。而情移之处、志寓之所,需经文化的引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仙”、这“灵”就叫文化。我们目前的山水游、生态游,显然让人缺少一种文化回味。

发展文化服务业,就是激活我们的绿色因子,建设生态城市。因此,要努力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试言之:重视城市楼房的建筑风格,以民族的古典的风格为主色;繁荣文化市场,引导高雅文化娱乐消费;办好创作基地,接迎作家采风活动;把高等教育与书院讲学结合起来,吸纳专家学者;展示民族风情和民间绝活,活跃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发展图书报刊业、开展市民读书活动,创造学习型社会;完善旅游度假景区的服务设施,健全文化服务网络,如此等等。当人们徜徉在青山绿水间,流连旖旎风光的同时,体悟这里是绿色的渊薮,是生命的源泉,是文化的绿洲,是精神的家园,顿生“不辞长做贺州人”的念头。果真这样,群贤毕至,游人如织,商贾云集,何愁人气不旺。

3.4“走出去”,开拓视野

中央《“十五”规划建设》提出“走出去”的战略。经济发展如此,文化产业也要“走出去”,拓宽发展空间。

贺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跨省区通道的水陆交汇处。正是有了不同区域的文化交融,造就了贺州古文化的绚丽多姿。同样,贺州文化也随着古道传播异域他乡。今天,贺州文化同样需要“引进来”,兼收并蓄,同时更需要“走出去”,在新的形式与范围中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文化的有效增长。

文化产业与外向型经济一样同样存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贺州文化“走出去”,是因为象我们这种经济欠发达地位,境内市场的消费力是有限的,不足以充分刺激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必不可少的需求拉动。“走出去”不仅可能找到区外文化需求,旺盛文化的原创力,而且可以树立大市场观念,形成大市场的意识,避免因市场逼仄而无法扩展而导致恶性竞争。

就一个区域来说,也许我们还不能独驾轻舟去冲大风浪,但组建跨国内区域的企业是有可能的。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也要主动选择生存空间。我们的演艺团体有远赴台湾、越南等地区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经历,在全国许多城市也都留下了贺州艺人的足迹。要利用与珠三角地区同饮一江水的亲缘关系,深入、深入、再深入广东市场。利用广西与东南亚地区文化同源、习俗相近的特点,走出国门。我市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的市场基础和竞争潜力,“走出去”,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文化比较优势。

3.5培养人才 占领市场

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人才的支撑。无论是资源的整理、企业的创建、品牌的打造,都离不开人才的贡献。

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最终是产业人才的竞争。文化产品的开发营销,是集体协作的过程。参与其中的人员都各自发挥一定的作用。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有文化管理者、文化经营者,有艺术家、从业人员。我们的产业人才,最缺乏的不是艺术家、作坊人员,而是经营者和管理者。这样的人才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不是学历、不是具体的专业特长,而是要有胆有识,博闻广见,有丰富的阅历和综合的知识,具备市场操作、使文化产品流通的能力。文化产业人才,首先要有前瞻的眼光、迅达的创意,能从策划阶段到进入阶段尽占市场先机。

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必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用人渠道,创造人才脱颖而出、大有用武之地的环境和条件。要有新的人才观念,识才用才,以产业发展论英雄,以产业效益论英雄。要尊重人才的创造性劳动,珍惜人才及其创造成果。

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基础性的工作。要在现有人才中好中选优、挖掘潜力,又要引进来,同时要选准苗子“送出去”,进行培训,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占领市场,谋求一方发展。

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具有“一体性”发展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产业整合,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最终形成产业链群和优势品牌,把文化建设置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规划中,引导文化与经济的结盟,形成彼此支撑的共同体,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和能够实现的。

贺州区域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篇2

1 发展现状

贺州市的蔬菜品牌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或多品的发展格局, 主要以莴苣笋产区、瓜茄果类产区、叶菜类产区、根菜类产区、马蹄产区、香芋产区以及反季节蔬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产业。

1.1 蔬菜面积不断扩大, 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初步形成

目前贺州市的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 主要种植作物有莴苣、茄子、番茄、苦瓜、大白菜、豆角、萝卜等, 秋冬季蔬菜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2/3;年产量162.4万吨左右, 年产值大约20亿元, 成为贺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蔬菜生产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种植和区域生产。全市形成以八步区 (30万亩左右) 和富川县 (50万亩) 为主的两个蔬菜生产基地。目前, 贺州市初步形成了以莲塘镇为中心的4万亩贺州香芋生产基地, 以福利镇为中心的20万亩夏阳白生产基地, 以八步镇为中心的6万亩贺州油茄生产基地等数十个主要蔬菜品种生产基地, 现已发展多个种植蔬菜5万亩以上的种菜大乡镇, 有5600多户以种菜为主的“蔬菜专业户”。

1.2 营销体系建设加快, 中介组织稳步发展

贺州市农产品销售网络初步形成, 现有各类农产品市场98个, 营业面积达34万平方米。针对全市主要蔬菜销地在广州的特点, 投资1500万元在广州建成了3万平方米的“东宝土特产品批发市场” 。贺州市各级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来指导菜农确定种植品种和生产规模。并通过政策上照顾和资金上扶持等办法, 促进国营、集体和个体流通队伍积极参与蔬菜产品的流通, 重点乡镇还成立了蔬菜购销公司, 初步为贺州品牌蔬菜的销售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贺州蔬菜特色产品这几年推广的良种有几十个, 近几年来的年产量都有170万吨左右。目前, 贺州市平均每天约有200吨的蔬菜运往粤、港、澳市场进行销售, 填补了粤、港、澳地区因台风多发季节蔬菜生产的空缺, 成了珠江三角洲的“后菜园”。

1.3 种植技术提高,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扩大

目前, 贺州市蔬菜无公害病虫防治、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可用于生产实践。无公害蔬菜基地逐步发展壮大, 不仅提高了蔬菜产品的档次, 而且增强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贺州市已建设无公害生态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50个, 无公害农产品认定28个, 面积达81.3多万亩, 总产量达18.5万吨, 示范区农业总产值30多亿元。

2 存在问题

2.1 主管部门观念落后, 种植户防灾管理意识不强

有部分干部对发展蔬菜产业缺乏足够的认识, 思想观念陈旧, 认为发展蔬菜产业是农民自己的事, 政府缺乏应有的引导和服务。贺州市是粤港澳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区位优势明显, 市场信息获取快。贺州与广东相邻, 4个多小时就可以从贺州到达广东各主要城市市场, 可确保蔬菜鲜度, 减少损耗, 与山东、云南等地相比, 运费减少, 成本降低。由于相关部门的不作为, 不承担蔬菜销售渠道的拓展, 导致蔬菜产业发展不快, 没有把贺州市发展成为湘桂赣最大的蔬菜生产、批发集散地。另外, 在防灾管理意识上, 仅在2011年年初, 全市冬菜受灾4.1万亩, 造成产量直接损失6000吨。

2.2 市场集约化程度低

贺州市蔬菜生产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 缺乏必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测, 难以保证市场上蔬菜商品的一致性, 也难以创名牌产品。另外,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2.3 基地建设技术应用率低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应用和基地建设有一定的面积, 但技术应用到位面积的比例小, 蔬菜无公害生产的关键技术推广工作不利, 普及率不高, 尽管政府和农业部门已在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收效不是十分理想。大部分农户仍应用传统的栽培技术和方法。

2.4 产业化的龙头产业不够多, 蔬菜销售的途径单一, 亟须进一步拓展市场

虽然贺州市初步形成农产品销售网络, 基本上能保证产品流通顺畅。但蔬菜市场的价格变动很大, 在价格相当低的情况下, 容易出现有菜无市的现象。另外, 商品蔬菜的精加工和包装销售滞后, 产品档次低, 市场销售渠道狭小, 严重制约了蔬菜产品效益的转化增值。

3 发展对策与建议

加快现代蔬菜产业发展, 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贺州市蔬菜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时期, 发展的趋势和机遇良好, 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需要认真对待和加以解决。

3.1 确立发展目标, 推动蔬菜产业跨越式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统筹为总揽, 围绕贺州市农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和发展定位, 发挥资源优势, 突出地方特色,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坚持立足大平衡、面向大市场、推进大生产、打造大品牌、促进大流通、实现大提升的产业发展思路。建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蔬菜产业, 逐步成为优质安全蔬菜产品生产基地,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居民创业基地。

分层次制定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把握好蔬菜生产发展的重点区域和发展方向。县区重点要根据发展基础、市场需求和效益的原则,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 规划好不同区域的主体品种, 采取项目引导、资金扶持、专项技术服务和鼓励发展产地市场等, 推进优势区域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增强灾害防范意识和防险措施, 将风险灾害控制在最少损失范围内。

重点研究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避免指导工作的盲目性:在哪里发展蔬菜种植, 发展多大面积, 种植哪些蔬菜品种, 采用什么样的生产模式及分期实施的时间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 引导建设一个产地市场等。通过土质分析, 掌握这一区域的土质条件, 地下淡水的水层深度, 丰欠情况等自然资源条件。调查当地种菜历史习惯;了解群众的投资能力, 产品运输的道路条件;及时收集市场需求信息, 确定市场开拓方式和方法等。就一个乡 (镇、办事处) 而言, 就需要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一个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以避免因资源情况不明, 市场了解不清而造成工作失误。结合市场的需求, 合理安排规模化的轮作制度。

3.2 加快生产基地建设, 推动产业规模经营

大力发展蔬菜规模化种植, 加强蔬菜示范区建设, 着力推广优质品种和绿色 (有机) 生产技术, 增加优质特色蔬菜供应, 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需求。扩大反季节、秋冬季蔬菜的种植面积。以扩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集约化, 不同层次的蔬菜生产基地为突破口, 不断扩大规模生产, 增加种植总量, 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由粗放种植模式向集约高效种植模式转变。实现基地规模化和产品优质化, 将蔬菜产业打造为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生态农业。

建设好蔬菜科技示范园, 发挥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示范推广作用, 配套建设保护地栽培设施、喷滴灌设施、育苗设施、培训设施和科技示范试验及生产基地。使之成为蔬菜科技示范基地、产业集聚的平台、带动农民增收的载体、展示现代农业的窗口。还可以结合生态旅游, 发展融生产性、休闲性、生态性、寓教性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型和种植、采摘体验型的蔬菜产业。

3.3 构建新型流通体系, 提高蔬菜市场化水平

建立时效性强的全市蔬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 发挥调节蔬菜供求、质量引导、预测预报等作用。依托蔬菜批发市场、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等, 加大蔬菜冷链建设, 构建城市蔬菜直销配送体系, 加快蔬菜产品销售向净菜化、速食化、包装化和超市化方向发展。以现代营销方式和技术手段为支撑, 研究一套高效畅通、便民利民的现代蔬菜流通体系。推进蔬菜品种优质化, 打造蔬菜品牌。坚持“商标兴菜”、“品牌兴菜”, 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标志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蔬菜品牌化发展新格局。

3.4 重视蔬菜生产、检测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促进产业安全发展

在认真实施现有国家、省市蔬菜产业标准的同时, 按照科学、规范、统一的原则, 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 生产过程与生产环境并重, 尽快完善与蔬菜质量安全有关的各项地方标准, 重点制定和落实生产技术规范, 大力推行产加销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形成与国家、行业标准相配套的地方蔬菜标准化体系。

加强市级蔬菜检测机构设施建设, 加快乡镇蔬菜速测点和市场、超市、重点加工企业检测点建设, 强化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蔬菜检测工作, 完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推行产品分级包装和标识管理制度, 促进蔬菜生产、销售等关键环节的检测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实现蔬菜从菜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和安全控制。推进蔬菜品种优质化, 打造蔬菜品牌。坚持“商标兴菜”、“品牌兴菜”, 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标志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蔬菜品牌化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陈有辉.贺州市蔬菜生产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2004.

贺州区域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篇3

摘 要:经济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物流的不断进步,物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奠基石。江西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备,物流尚不发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区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本文从江西实情出发,在江西区域物流与经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旨在为江西省物流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关键词:区域物流;地区经济;江西省;对策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中,进行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经济的建设离不开物流的保障和支持,物流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个大背景下,江西应把握机会,顺应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物流发展水平,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江西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

(一)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表现在提高区域经济活动效率的和水平,有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二)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物流是实现经济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的必要因素,物流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大分工,促进区域市场活力,从而使之与区域经济相互协同,相互依赖。

三、江西省区域物流与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 区域经济现状

1.工业增长明显。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的增长有利于政府增加税收,改进民生,加强基础性建设。2.农业稳步发展。2011年江西省粮食总产410.56亿斤,创历史新高。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作用不可忽视。

(二)区域物流现状

1.物流业发展迅速,涨幅较快。2012年,全省物流业发展迅速,社会物流总额为33856亿元,较上年增长27.6%,物流发展迅速。2.物流运行效率提高,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显著。3.企业物流现代化进程加快。江西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对物流需求明显增长,企业为了适应市场,企业纷纷加强物流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成果显著。

(三)江西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物流信息化水平低,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物流在我国发展与研究时间较短,企业对现代化物流认识不强,物流运行方式比较传统,现代化水平落后,信息流通不畅,效率低下,导致企业物流运行成本较高,资源严重浪费,企业利润低下。

2.缺乏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物流作为新兴行业,对物流的引进与研究时间较短,政府、企业、个人对它的认识不强,由于物流是个低门槛行业,人员素质不一,从而造成中高端管理人才缺乏,造成招工难,难招工现象。

3.物流设施建设分散,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江西地处中部,多以山地地形为主,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成果显著,当自身的地理环境导致基础设施难以形成一个网络,不能连成一个整体,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物流的发展,从而导致物流水平明显滞后周边省份。

4.物流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低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还不完善。

四、通过区域物流发展地区经济对策

(一)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推动物流科学与良性发展

1.政府要树立现代物流的意识,重视现代物流的作用。2.企业要增强物流现代化。物流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现代化的建设,物流企业现代化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效率,降低社会成本,降低资源消耗,促进社会分工,拉动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3.个人要摒弃旧的物流观念,正确认识物流。旧的物流观念已不适宜个人的发展,物流业对个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个人在物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更好在物流行业实现人生自我价值。

(二)利用区域物流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1.利用区域物流有效改善我省农业产业结构。江西是农业生产大省,江西农产品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比较发达,但是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效率低下,产品运行不畅,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区域物流建设。

2.利用区域物流有效改善我省工业产业。良好的区域物流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创造很好的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很好的保证工业的正常进行,产品的顺畅流通,促进工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3.利用区域物流有效促进我省第三产业产业结构。我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还存在明显不足,物流还存在一些缺陷,保持良好的区域物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第三产业顺畅进行。

(三)加强物流基础性建设和人才建设

21世纪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江西高校较多,但对物流认识,物流人才培养还存在明显缺陷。因此,江西必须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加强物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培养和成就一批新经济时代条件下的物流人才,为更好加快物流产业发展,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提供源源不穷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谢鹏,王健.试论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J]. 物流科技, 2006(10): 30-32.

[2] 李力,杨柳.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Vol28(6):115-123.

[3]杨湘玉.产业集群对区域物流中心形成的作用机理及实证分析[J].物流技术,2007,26(3):8-10,17

作者简介:刘运芹(1982-),女,汉族,湖北荆州人,讲师,经济学硕士,现就职于江西科技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运输与物流。

区域经济发展对策论文 篇4

一、我国已经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转型期

当今,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多的重大挑战,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经济发展转型期。从中央到地方,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直接将经济发展放到了各项工作的首位。这里的条件允许范围包含着各项规章制度的允许,也包含着生态环境的发展需求、社会公众的心理状况、技术利用等的允许,是一个保证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凡超出此框架的行为虽能引起经济的临时性发展,但必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经济发展后遗症。在我国,不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环境的治理与经济发展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现象,这已经是近4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党和国家一直注重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但是在实际的社会运作中,存在地方利益或小团体利益占上风的事实―――宁愿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也要保证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造就了手中有钱、人人幸福指数持续下降的局面。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依然存在互制性,但由于政策得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均在可控范围内。我国虽然也强调环境保护,但彻底实施环境保护优于经济发展的方式,还是从近几年治理雾霾开始,加上许多诸如人工成本的持续上升、人们的生活观念的转变等因素,大大刺激了我国的经济转型。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是一个突出问题。我国的经济政策一直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可是,我国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等的差距随着整体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大。这些差距不仅开始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而且有可能威胁到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2.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依然尖锐。几十年前,经济落后、技术落后……许许多多的落后,为了某些需求,导致了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急剧恶化的社会发展局面的出现。现如今,经济总量已经是过去的许多倍,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发展速度仍处于高水平。环保技术、治污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环境的改善和发展与经济发展矛盾依然尖锐,这就值得国家的相关部门进行思考、研究、引导。

3.城乡差距加大,城市化进程依然高速前进。城市是经济的发展核心,农村是经济的基石,二者相互促进,是社会发展的伙伴。但是,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参与者,他们进入城市有着形形色色的原因,但可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城市经济好,工资高,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二是城市的生活环境好,交通、银行、超市、学校等等均超过了农村;三是农村就业困难重重,甚至除了务农,无所事事,而城市有许多的就业机会;四是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更为严重,有的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诸多因素,造就了我国持久的城市化进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的消亡。据有关机构统计,近,我国每年约有600个村庄消失,已经超出了社会发展的正常合理区间。究其原因,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许多多多的不良社会发展现象。虽然,党和国家已经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但仍需在政策机制上进行约束与引导,以促进我国社会的整体健康发展。

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下大力气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地区协调发展,是中央和各级政府长期坚持的全部区域发展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和基本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伟大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

1.利用政府公共投资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公共投资一般被界定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形成的固定资本,由于有政府不能在微观层次上直接介入企业活动领域的特定认识,这些政府投资往往被限定在特定的公共服务领域中,因此这些资本被称为公共投资,也被称为政府投资。公共投资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工具之一。政府公共投资可以在局部范围内刺激区域经济发展,也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利用政府公共投资,可以给区域经济发展搭建快速发展平台,不仅使投资本身刺激消费需求,活跃经济增长,还能大大降低民间投资的风险,使其他的民间资本进入区域经济发展框架,多维度地促进经济腾飞。

2.实施政府优惠政策引导下的全民发展方式。经济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内存在和发展的,与政策环境密不可分,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适当出台鼓励性的投资经营政策是各个国家经常采用的手段。在我国,有关促进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文件较多,但多是宏观指导性的,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漏洞。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可以参照我国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制度进行,享受优惠条件的企业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否具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否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企业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是否呈现高态趋势等。在优惠政策上可以有地方政府的现金奖励,也可以有所得税常年减免;可以有增值税部分比例返还,也可以申请无偿研发经费补贴;可以在贷款或利息给予优惠,可以在购买土地价格方面给予优惠等。

3.优先发展循环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一个行政的表述,包含着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取向和特征。经济增长本来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的福利,是人本主义必然的逻辑,但是幸福、福利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局部和全局之别,持续和不可持续的不同,为了短期的利益污染环境是与绿色经济取向背道而驰的非人本主义的虚幻增加,可以把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模式称之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可以促进或制约经济的发展,但两者存在正比例相关关系,这就导致了许多地方经济发展同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有的地方空气污染、水土污染很严重,几乎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优先发展无污染的绿色经济实体,让他们承担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健康的唯一出路。

四小结

贺州区域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篇5

为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平台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构建八步自主创新体系,提高创新型建设水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建设科技强区,打造贺州转型发展的主引擎。根据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精神以及《贺州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系列全会以及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精神。坚持

“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线,遵循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导方针,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解放思想、开放包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八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大动力。

二、主要目标

到2030年,重点领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加速集聚,创新型经济占主导地位,把八步区建成贺州市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核心基地,成为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辐射引领作用明显的新技术产业集聚地。

——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R&D)占地方生产总值(GDP)比重达1.1%以上。

——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专利申请、授权总量年均增长20%,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5%以上,每万人口拥有有效发明专利年增长30%以上,在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跨越发展优势的核心技术专利。

——科技实力大幅提升。培育和吸引一批区内外高校和科研— 2 —

院所的分院、分所、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研发中心等在八步区聚集,新建一批科研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进一步加强科技实力,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围绕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在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特色食品、电子铝铂等行业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加快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电子铝铂、生物医药、生态健康、先进制造业、新型建筑材料、高性能新材料、优势特色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基本形成,到2020年,力争引进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5%以上。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明显增强。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创新创业要素建设,利用众创空间积极实施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培养一批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组建一批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点学科的创新团队,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队伍。

——生态农业得到全面发展。围绕“生态健康”产业,大力发展集生态养生、旅游的特色(精品)农业产业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优先发展优质稻、蔬菜、水果、马蹄、茶叶、油茶等八步区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创新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养殖、优势畜禽品种改良及配套技术,中低产田土壤改良综合技术;积极推行生态农业模式配套技术应用;大力培育生物育种,培育农业生物新品种,— 3 —

实现产业化;开发新品种繁育技术,建立良种繁育产业化示范基地,加速新品种的推广运用;构建生物农业高新技术体系,加快生态农业发展。

——科技惠民更加明显。围绕平安生活、低碳生活,大力推广科普知识,在农村水处理技术与装备、农村垃圾处理技术与装备、农村节能降耗技术、农村能源使用等方面,集中推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公共事业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集成一批适用技术和装备,形成一批模式和技术标准,并在农村民生工作中示范和推广应用。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产业创新

以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和服务业特色化,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构建轻重并举、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

——装备制造。围绕千亿元产业基地建设,以中科院电子学所、广西科学院等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 强化基础研发平台作用,优先发展大机械、环保节能装备等先进制造产业,推动产业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生态制造转变,全面提升机械装备自主研发能力。做大机械制造产业。整合提升相关机械制造业企业,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打造集研发、设计、铸造、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专业化产业区。发展智能装备制造。采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 4 —

自动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推进机械产品及生产过程智能化、集成化、机电一体化,着力提升核心零部件和新产品研发制造水平。重点应用水果自动采摘机、农林专用无人机等。(牵头单位:区经贸局;配合单位:区科技局、发改局、农机局、农业局、林业局、水果办)

——建材家居。着力打造“原料——石板材和工艺品——矿山废弃物回收——轻质建筑板材加工——建筑装配式型材组装”的新型建筑材料循环产业链,形成原料加工保障、下游产业衔接、配套产业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以节能环保,降低成本为目标,加快对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等有关产业新技术研究和开展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清洁加工、环保节能生产等工艺的开发,推动石材、木材、建陶、水暖厨卫、水泥、墙体材料等建材产业向节能环保、高科技绿色材料及新材料转型,向智能家居发展。建陶行业要打造原材料加工——坯土制造——色釉料生产——机械模具制造——物料配送产业链,推动产品向薄型化、功能性和工业陶瓷发展,向产品研发、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延伸。水暖厨卫行业要开发面向新生代的个性定制、数字化、智能化、节水轻量型、健康环保型、厨卫一体化产品。(牵头单位:区经贸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建设局、环保局、科技局)

——食品产业。以建设“世界长寿市”为契机,坚定走差异化战略,推广现代先进加工技术装备应用,建立食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和食品安全体系,加快建设集材料贸易、创新研发、检测等于

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生产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时尚、高端产品,发展高附加值营养健康食品饮料、功能性食品、地方特色食品、保健食品、天然医药品。重点开发具有八步特色的营养保健品、药膳菜品,加快发展以“养生滋补”为主题的功能型保健品、健康饮用水、健康农产品、健康饮品等,着力打造健康食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牵头单位:区经贸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水果办、卫生和计生局、粮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信息技术。抢抓当前“互联网+”和促进信息消费的有利时机,加快产业技术、产品、管理创新,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移动通讯、数字视听、北斗卫星应用设备、智能安防监控、LED、新型元器件、软件等,培育一批在区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重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加快做大产业规模。(牵头单位:区发改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科技局,市工商局八步区分局)

——新材料。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产业自主创新,推进技术攻关突破,大力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功能性纤维、功能性非晶材料、特种陶瓷等。重点发展特色铝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建筑材料,镁矿等耐火、阴燃材料,新型墙体材料、无机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新型保温材料、耐磨金属材料、熔炼助剂等新材料产业,加快特色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开发以桂东电子、吉光电子等企业为主的精铝、铝光箔、中高压电子铝箔、铝电解电容器及其上下游产品的铝电子信息产— 6 —

业等系列产品、新材料产业。(牵头单位:区经贸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新能源。以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提高技术水平,重点发展水能、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火电和太阳能利用等。(牵头单位:区发改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科技局、投资促进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节能环保。围绕“生态贺州·长寿胜地”及“世界长寿市”建设,抓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机遇,坚持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并重的清洁生产模式,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重点发展大气、水污染防治和节能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加快形成节能和环保装备、材料及技术服务产业链。尤其是在农村水处理技术与装备、农村垃圾处理技术与装备、农村节能降耗技术、农村能源使用等方面,集中推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公共事业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在发展循环型工业方面,按照集聚化、循环化的要求,抓好工业的转型升级,抓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所形成的倒逼机制,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牵头单位:区环保局、经贸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建设局、市容市政管理局、交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特色医药。以灵峰药业为主导企业,以发展产业集聚区、产业园、产业链为抓手,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带动产业规模化发

展,开发一批疗效确切、具有较好前景的特色地方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新产品,培育独具特色的民族药产品和企业品牌。(牵头单位:区卫生和计生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经贸局、科技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培育一批生态旅游、健康、养老产业。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进文化创意服务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促进工业设计、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广告服务等创新发展。(牵头单位:区发改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投资促进局、人社局、文化广电体育局、金融办、交通局、旅游局、民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特色优势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建设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着力提升设施及农业智能化装备水平,创建农业物联网基础信息传输平台、存储平台和分析平台,推动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采集、科学化管理、智能化控制和精准化服务。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优势特色农业专业研究机构,培育和应用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和新技术,重点开展优良基因— 8 —

挖掘、优良亲本引进,推广使用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和无毒健康种苗高效繁育技术。支持企业引进、开发蔬菜、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生产和开发生态健康的农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重点打造贺街淮山、贺街三华李、开山白毛茶、信都红瓜子、信都三黄鸡、南乡麻鸭等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或有机产品认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油茶、水产畜牧等特色农业集聚。大力发展红瓜子、甘蔗、花生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增加农业产值。(牵头单位:区农业局;配合单位:区科技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水果办、经贸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技术创新

1.加快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围绕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和重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明确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共性关键技术和攻关路径。组织实施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重大专项的实施,在数控技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建立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标准实施技改,加快新技术产业化,支持企业加快研发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十三五”期间,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800件,授权量在“十二五”基础上实现双倍增长;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件,在2015年末

基础上实现双倍增长。到2020年,力争引进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5%以上。(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财政局、教育局、人社局、农业局、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2.有效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按照“出成果、促转化、强产业”的思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资介”充分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协同推进机制,提升科技成果链接转化能力,依托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企业技术需求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有效对接,形成技术、资本、人才与项目、产业对接的长效机制。提高从新技术到新产品的转化效率,优化整合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健全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建设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定期发布企业技术需求目录、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目录。把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到2020年,实现14件以上科技成果在区内重点企业进行转化应用。(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发改局、财政局、教育局、人社局、农业局、林业局、金融办。)

3.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实施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完善社会化专利服务体系,提升企业专利转化能力。鼓励、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组织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实施专利导航— 10 —

工程,引导专利布局。加快健全知识产权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开展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加强专利执法和知识产权保护。(牵头单位:区知识产权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编委办、财政局、市公安局八步分局、市工商局八步区分局)

(三)平台创新

1.强化科技自主研发平台。加快引进和建设区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分院、分所、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研发中心,充分发挥其支撑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作用。引导企业围绕支柱产业,建设一批产业针对性强、专业领域细分的科研机构和技术服务平台。对接区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央属企业,引进设立重大研发机构。(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发改局、教育局)

2.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发展由产业需求拉动、产学研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组织。鼓励各类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等。支持各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实体办院、投管分离、市场化运营”的新型科研机构,以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转移扩散为重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整体解决方案。(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发改局、教育局)

3.完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利用存量厂房、仓库、商务楼宇以及传统文化街区等,改造建设一批资源集聚、服务专业、特

色鲜明的众创空间;整合学校教学资源、产学研合作基地等载体,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基地;鼓励企业科技孵化器与区内外上市公司、创投机构和专业团队开展合作孵化,拓展孵化功能。延长创新链,鼓励与高校院所的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合作,共享创新资源与优惠政策,提升创新创业服务功能。(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教育局、经贸局、投资促进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拓展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支持优势企业融入创新网络,设立研究中心、技术转移平台,兼并重组区外优势科技型企业,链接优势创新资源,加强与国内创新发达地区合作。(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经贸局、投资促进局)

5.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建设具有八步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区,力争创建自治区级农业园科技园区1个。加强园区与科研、推广、教育机构的联合协作,实现科技与生产、集成与示范、教育与推广紧密结合,着力解决全产业链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企业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园区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园区企业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研发和农业新产品研制,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集成化进程。引导金融资本、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完善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等融资服务体系,扶持农业企业增强创新能力。(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水果办、金融办、各乡— 12 —

镇人民政府。)

6.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科技合作,继续加强与中科院、广西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水平科研院校的紧密联系,加速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创新资源向我区集聚,促进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申报实施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促进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使用,鼓励科研院所采用市场化方式为企业提供检测、测试、标准、技术咨询等服务。政府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共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以及高水平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重点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的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平台。(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人社局、教育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业态创新

1.培育“互联网+”新业态。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加快发展移动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代理运营服务、数据基础服务、咨询教育等产业。

在制造、能源、服务等领域引入互联网要素,培育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数字营销、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牵头单位:区发改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投资促进局、教育局、科技局、市工商局八步区分局)

2.力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业创新行动计划,激发全民创新活力和创业潜能。充分利用产学研等各类创新基地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载体,拓宽创业创新与市场资源、社会需求对接通道,打造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支持企业及社会机构创办创业基地、农民工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鼓励引导支持科技创新人员、大学生创业者、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创业创新,培育一批众创空间,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打造一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构建一批投资促进、培育辅导、媒体延伸、专业服务、创客孵化等不同类型的市场化众创空间,形成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示范,建立健全孵化服务团队的激励机制,强化创业创新孵化服务,为创业企业或团队提供包括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资源共享空间在内的创业条件,开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发展现代农业的众创空间,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建立“星创天地”,促进农村创业创新的低成本、专业化、便利化和信息化,为各类创业者提供信息、技术、种苗、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等全程创业服务。积极选拔和推荐我区优秀创业— 14 —

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参加自治区及国家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为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搭建融资服务平台,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牵头单位:区发改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科技局、教育局、人社局、农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五)模式创新

1.推广开放式研发设计模式。借助互联网等手段,汇聚各类创新资源,提升研发设计效率和水平。引导企业建立开放式创新交互平台、在线设计中心,对接用户需求,发展客户深度参与的研发设计模式。支持机械、建材等企业加快构建产业链协同研发体系,集聚各类优势研发设计能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设计。(牵头单位:区经贸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

2.推行网络化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运营管理等系统全面互联,与关联企业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互通。鼓励优势企业发展云模式,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生产制造、检验检测、数据管理、技术标准、工程服务的开放共享,建设资源“池”,实现能力的优化配置。(牵头单位:区经贸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

3.发展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客户满意度。在设计、制造、物流、服务等环节植入客户参与界面,实现客户深度参与的定制化生产。通过先进生产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

新,推行模块化产品设计、智能化生产控制与调度技术,实现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效率提供定制化产品。率先在装备、家具、建材等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牵头单位:区经贸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

(六)机制创新

1.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围绕“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R&D)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1.1%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5%以上”的目标,区本级财政要根据科技创新的需要和科技重点工作任务的实际需求,优先保障及合理安排财政科技支出,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在保持现有科技经费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设立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重大新产品开发和各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探索项目配套、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研发补助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开发,推进成果转化。全面落实降税减费政策,积极落实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股权激励和分红、技术服务和转让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牵头单位:区财政局;配合单位:区国税局、地税局、科技局。)

2.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创业投资。引导社会创业投资资本进入,探索建立创业投资机构集聚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通过市场化方式与优秀投资机构合作,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 16 —

型企业培育和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出台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政策措施,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或科技贷款专营机构,实行专门的客户准入标准、信贷审批和风险控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研发提供多渠道、多元化融资服务。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银行金融机构扩大质押范围。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引导担保机构为创业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引导中小企业建立发展基金,鼓励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更多地向创业创新企业投资,满足创业初期、早中期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鼓励民间资金、民营资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投融资,激励社会资本对科技发展的多元投入。(牵头单位:区金融办;配合单位:区发改局、财政局、经贸局、科技局。)

3.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突出“高精尖”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紧缺人才导向,以更精准、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引进人才,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紧密衔接、相互支撑。注重以才引才,围绕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创新项目,加大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创业创新人才团队和特色优势产业团队引进力度。制定《贺州市八步区关于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的若干规定》等相关配套实施办法,建立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强化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科研启动资金以及后续配套政策扶持,及时兑现人才引进和创业创新的相关扶持政策,对新引进的高层管理人员,帮助解决子女教育、就业等问题。实施“科研人才培养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三

大工程,加快科研、经济管理和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科技和人才专项资助,支持申报和领衔重大科技项目,培养一批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和引领带动能力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整合人才引进管理服务资源,优化机构与职能配置,建立网上网下互促互动的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探索“互联网+”服务模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评价认定、项目申报、“双创”支持、待遇落实等方面的高效便捷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免责容错机制,激励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牵头单位:区人才办;配合单位: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的八步区创新驱动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各项措施的督促检查和落实。各乡镇(街道)要相应成立本级创新驱动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研究和部署,使科技创新工作有内容、有抓手、有平台,解决科技创新工作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强化对基层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体系。

(二)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召集人的八步区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区创新发展相关工— 18 —

作,持续优化创新政策体系和发展环境。联席会议建立不定期协调机制,将创新发展工作作为区政府重大项目调度会的重要内容,及时解决创新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乡镇(街道)、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加强创新驱动工作的宣传引导。创造性地加强科普工作,分级分层次建立各类创新培训点,宣传普及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与技能,促进各类创新创业要素交流对接,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国民教育和干部培训体系,积极培育创新意识、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对我区创新驱动发展、重大科技成果、典型创新人物和企业的聚焦宣传,加大对创新创造者的奖励力度,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

贺州区域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区域旅游;协调开发;利益协调机制;中小企业

Abstract: Tourism is an integrated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which involves many benefit entities;The fact that every benefit entity wants the profit as most as possible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uncoordinatedly.However,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today, synergic development has been too necessary to be ignored.As a resul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s and relative reasons that impede the synergic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interest synergic mechanism is the essence in tourism synergic development, and carries it through regional government, tourism corporation, market mechanism and synergic mechanism.Key words: regional tourism;synergic development;interest synergic mechanism

引言

各个地区开展旅游业的核心是旅游资源,而不同的旅游资源一般具有互代性或互补性的特点,对于拥有互代性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如果在地理空间上相邻,则容易被认知为具有相似形象的旅游地,产生同等级旅游地之间的替代选择,因此具有可替代性旅游资源的地区之间的区域协调往往能收到显著的成效。此外,对于拥有互补性质的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由于各地区旅游资源的性质单一、客源市场有限,而开发其他种类的旅游资源不仅要耗费大量成本,还要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因而互补性的旅游地区之间的联合营销、协调发展已经被很多地区提上日程并开展起来,以实现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扩大市场分额。

一、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表现

1.各自为政

由于旅游业的经济性特点,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其提高政绩和地方GDP的手段,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现象:只为获取一己私利而不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系统性、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市场需求而产生的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从而使区域旅游整体形象下降,影响各次区域的旅游业发展。

2.管理无序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内,体制原因所造成的条块割据式的管理弊端依然十分突出,再加上各合作主体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地位是对等的,机构的平行和交叉带来了管理上的“重叠”与“真空”导致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事权不分等现象。虽然各合作方常会组建一个旅游协作会性质的共同管理机构,但它只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性质的组织,无行政管理权,对地方政府的权威不足,导致管理失效。

3.开发无序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经常在联合开发线路、联合促销等方面达成协议,但是在区域范围内却难以组织其权威性的整体旅游规划。由于对区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

利用乏总体规划与分工,各地区对旅游资源的使用各成体系,景点的建设常出现近距离重复,造成旅游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甚至浪费。另外,由于各地区对区域性资源的分割使用导致区域性资源、区域性产品的整体特色无法体现,直接影响到区域总体旅游产品体系的形成。

4.竞争无序

区域相当于一个市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通常是通过区域市场进行的。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地区间在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基础设施共享、旅游客源市场共享等方面出现了“伪合作”的倾向,常会为了各自利益发生争夺客源、争夺资源的恶性竞争,使原本就难以统一的区域市场发生混乱。

二、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原因

1.行政区经济的负面影响

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市场机制发育远未达到成熟和完善,尽管像过去那样政府包揽一切经济事务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经济由政府主导的方式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权力下放、财政改革、经济增长和GDP指标成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关键要素,各地方政府比过去更加关注本地经济增长,并通过更多手段干预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高度分割的“行政区经济”。行政区政府的局部协调与随机协调在整个区域经济中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许多调控职能缺失或不能直接到位,造成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协调失灵问题。

2.区域协调整合难度加大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协调主体数量上的增加,而是协调主体结构上的复杂化、差异的扩大化。由于参与协调发展的各个地区在地理环境、资源赋存、历史基础、经济水平上千差万别,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均不相同,因而其在区域旅游协调中的心理状态、利益驱动、价值取向、政策措施等难于完全协调一致,从而导致协调成本上升,合作难度加大。

3.合作各方忽视利益机制

区域旅游协调本质上是利益协调。以往的区域旅游规划只注重空间、产业等的协调,大多提出一个“整体利益”,倡导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而缺乏对利益的正确评估和有效的分配机制,不能保障各利益主体都能得到大于成本的绩效或补偿,从而导致地方政府缺少合作的积极性。

4.经济效用函数的复杂化

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决策往往追求综合效用最大化,即要同时考虑三重因素:(1)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2)通过发展旅游业满足政府层面自身的利益。(3)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兼顾市民和投资者的偏好。这种复杂的效用函数使得政府决策不能完全用经济来考量。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如果其他城市发展得更快,就比自己获益或升迁的机会要大,这就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合作态度。

5.微观合作主体有限理性

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的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是具有一定理性的主体,力图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时的理性又是有限的,从而使得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既可能合作,也可能冲突。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分析

区域旅游协调的主体由两个方面构成:即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我国旅游业

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是区域旅游协调的第一主体,旅游企业是第二主体。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合作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两只“轮子”。此外,还必须有一个链接机制,即市场机制和协调机制。健全的市场是旅游企业合作的基础,高效的协调机制是合作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链接机制运作得好则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反之则会导致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名存实亡。

(一)政府层面

1.建立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

区域旅游协调本质上是利益的协调。以往的区域旅游规划只看重空间、产业、生态环境和设施的协调,而忽视了利益的协调。区域内部各个市实际上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独立利益的行为主体,都具有谋求本地经济快速增长和效益最大化的动机,但是现实中个体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创造的效益却往往难以达成区域整体的效益。因此,区域利益分享机制的构建,才能从根本上协调区域内各地区的旅游发展问题,找到解决区域旅游协调问题的突破口。

“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是指合作成员通过整合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规范区域旅游业制度建设来实现地方与地方、企业与企业的利益转移,从而实现利益在各个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各合作成员在共同发展区域旅游业的前提下,通过协商制定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以实现区域旅游利益在各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解决各地方政府在合作中的利益冲突,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供保证。此外,区域旅游利益分享应该以让渡原则为前提,即成员地区应该本着劳动分工的原则拆除市场壁垒,让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由流动与组合,形成一种充分、有效、公平竞争基础上的利益让渡。同时,利益分享机制强调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相应的,政府行为方式就会发生变化:首先,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主要应集中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其次,地方政府应该把培养旅游市场作为财源建设的重点,并通过制度创新来消除市场发展的障碍,冲破市场封锁。最后,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不应是建企业,而是要为社会提供服务,为旅游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2.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利益补偿机制应包括的含义是:中央政府以公平行为原则,以市场调节为基础,通过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及调整包括区域旅游协调政策、旅游产业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来实现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利益转移,并特别强调旅游业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利益补偿与平衡。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的主要手段有:

(1)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转移支付的实质是中央对地方的各种补助。目前,中央政府为保证地方政府的既得财力而采取的“税收返还”做法,尽管也属于转移支付的一种方式,但对这部分返还的收入中央不指定用途,完全由地方统筹安排,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力不强,并且在具体实施上也不规范,如返还比例仍采用传统的基数法核定,不利于财力的公平合理分配。因此,从长远看我国必须建立起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作为核定技术的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2)在受益多的地区征收调节税。为了建立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国家对矿产、油、气等资源的使用者均征收了资源税;同样,为了建立旅游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国家也应对旅游资源的受益者征收资源税。对于区域旅游而言,应按照“谁合作、谁受益”的原则,将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区域旅游业建设的投入和补偿,以提高区域的整体性意识,并能减少中央财政的支出负担。

(二)企业层面

1.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旅游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旅游企业要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个体的利益,因此就需要在区域中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各旅游企业要寻找利益共同点,各自提出在利益点想要达到的企业目标并相互磨合各自的目标,同时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其次,各企业应达成合作协议。这个协议通常应该是书面的,协议的目的不是为了相互控制,而是努力协调不一致的地方,更好的大到整体目标。此外,各旅游企业间还要相互沟通和包容,以正确地对待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分歧。

2.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各个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应该着力挖掘各自的历史渊源和独特文化,确定各自的目标市场。在规模经济能力、产品差异能力和文化战略能力方面加以提高和深化,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进入门槛。另外,旅游企业还要加强权威机构对企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市场分析,在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有一批熟悉行业和旅游目的地状况、专门研究旅游业生产与经营、了解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专家对建设项目进行论证与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提高旅游企业投资和开发的前瞻性和学性。

(三)市场机制

区域旅游利益的突围应重视市场的作用,而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市场机制能有效引导旅游企业进行旅游资源流向的合理选择。旅游价格调节机制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节。从旅游经济总量上对旅游价格总水平进行调控。二是直接调控价格。即对不能形成市场竞争,或市场竞争不充分及特殊时期对整个旅游经济影响比较大的旅游产业价格采取政府直接的价格调控措施。三是价格管理。由于市场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要以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条件,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对价格的管理。

(四)协调机制

建立区域旅游发展的协调机制,可以以高层联系会议、轮值主席制度等形式加强地区间的沟通和协调,制定共同行动准则,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研究地区间统一的财政税收政策、市场政策,尽可能统一标准,为旅游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整合功能的形成,可以在区域内成立旅游协调发展委员会。这一区域协调组织必须有法人地位及相应的权利,使区域内旅游业发展真正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营销、统一管理。

四、结语

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利益协调,忽视或回避利益的协调举措均会失败。要整整有效地推动区域旅游走向协调发展之路,必须建立相对完善的利益评判与分配、补偿机制,确保合作各方的综合收益大于合作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区域物流发展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篇7

一、区域物流发展存在的诸多误区

误区之一:将发展现代物流的目的与发展现代物流的手段混为一谈。脱离我国尚处于现代物流初级发展阶段的现实, 认为发展物流就是添置现代化设施和高技术装备, 片面追求或热衷于现代化、大型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通讯技术的更新。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社会综合运输体系以及流通中心等结点系统的物流管理和运作效率相对滞后的情况下, 这种不切实际盲目追求高技术含量的结果只能导致物流费用的进一步上升和物流资源的新一轮浪费, 企业以及社会整体的综合物流效益将因此变得更低。

误区之二:将现代物流系统等同于“物+运输+仓储+信息网络”, 认为只要具备相关的物流设施和设备, 存在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客观物流活动与需求, 就可以经营和运作物流。企业或政府部门之所以存在这种思想, 根本原因还是来自于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小生产意识。现代物流是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产物, 现代物流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也是通过物流组织的专业化与协作化提高对物流资源有效整合的能力, 并刺激新的物流生产力不断形成的过程。因此, 如果以小生产的意识去发展, 不仅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将无从实现, 还会在更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物流效率和地区经济整体竞争能力。

误区之三:对“第三利润源”的社会期望值过高。由于近几年的“物流热”中片面强调和夸大了“第三利润源”以及“物流冰山”降低成本的潜能, 从而出现物流业能产生高额回报率的错误认识。专业的和非专业的投资者、物流服务提供方和物流服务需求方, 都在计划投资建设物流中心或者配送中心, 大家纷纷组建新的企业或将传统企业翻牌加入到物流经营行列, 而不管原来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总以为投资到这个第三利润源泉就使得斗满杯盈, 大多数投资者可能不知道, 这是不太可能的。因此, 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这一事实并不是投资物流设施设备就可以分享这些利润源泉的充分条件。说到底, 物流只是向客户提供的服务, 先进的技术也只是完善服务的手段。因此, 不可能产生高技术行业那样超出社会平均利润很多的价值和超额利润。在目前许多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物流资源过剩或利用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盲目投资发展新的物流主体, 就违背了物流主要靠资源整合而发展的宗旨。

二、推动区域物流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首先, 进一步明确区域物流概念体系。国际学术界对区域物流的定义尚未统一, 而我国对区域物流的解释则更不成熟。观念认识上的分歧, 导致理论研究存在着严重的本位主义, 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 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 片面地强调物流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本位主义使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 区域物流失去了其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优势, 物流与传统运输、仓储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因此, 我们应从多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区域物流, 应有更多的经济学或企业管理方面的学者来关注物流这一新兴的管理技术和经济组织形式。从经济学、管理学、经济地理学等多种视角分析区域物流领域的学术问题, 对于进一步明确区域物流概念体系, 丰富与发展物流学科的理论构架, 促进整个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将是很有裨益的。

其次, 深入研究区域物流的增长机理。在当前形势下, 如何认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如何开发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协同运作模式, 如何对物流系统的区域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有一些总括性的答案, 但由于对这些领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有的甚至完全没有起步, 导致投资商对物流的信心不足, 抑制了物流企业数量的增加和区域物流规模的扩张。已经建立起来的物流企业 (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 , 由于缺乏政府的引导, 对市场认识不足, 加之规模小、经营能量有限, 企业自行建立的经营规范和服务标准也难以有效贯彻, 致使物流需求增长乏力, 物流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推动力。因此, 深入研究区域物流的增长机理, 从根本上激发物流需求市场的发展壮大, 就显得尤为迫切。

贺州区域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篇8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现状;问题;对策

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长江中游,长江流贯全境,由京珠高速公路与京九、京广等铁路干线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覆盖全省,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全国几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东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最高,具有较强的开放和技术优势的地区,西接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的西部大开发地区[1]。独特的区位优势使湖北省必须把现代物流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同时物流产业的发展必将增强湖北省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带动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降低物流运作成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整体企业的运作效率,推动湖北经济的发展。

1.湖北省区域物流发展现状

物流活动存在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物流业的产出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需求总规模与国民经济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湖北省GDP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湖北省物流需求总体规模的发展变化情况。由于当前还没有对社会总的物流量进行统计,但是运输是物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可以通过对全省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的发展状况来近似反映湖北近几年物流需求总体规模状况及其发展趋势[2]。

表1 湖北省2006-2010年货运量与省内生产总值统计(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表2 湖北省2006-2010年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由表1可以看出,近几年随着湖北省的GDP的增长,货运量也在逐步增长,湖北省的物流需求已经增长到较大的规模;从表2可以看出,近几年湖北的货物周转量也在不断的增长,其中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在逐步增加,甚至在2009年超过铁路运输,说明湖北物流业铁路运输基本保持稳定,公路与水路运输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湖北省物流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2.湖北省区域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物流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远的发展,湖北物流业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目前还没形成一定的规模,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东部沿海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物流枢纽建设不足、没有形成高效的物流网络

湖北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虽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物流枢纽的建设不足,使得物流各环节衔接效率不高,交通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方面分割严重,没有系统的物流网络体系。

湖北省构建现代物流的总体规划是:建设武汉、宜荆、襄十等三大物流圈,建设武汉、宜昌、荆州、襄樊、十堰等六大物流枢纽城市,并以此为网络,逐步建成以物流圈—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基地(园区)—专业物流中心为骨干框架的全省现代物流产业体系。目前,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物流圈和以襄樊、宜昌为副中心的三大物流圈虽已具雏形。但是,计划体制所惯有的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依然存在,影响了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一体化运作,部门和地方利益不协调,分散了物流资源, 阻碍了统一开放物流大市场的形成。因此湖北省区域物流还达到快捷高效的网络化,严重阻碍了湖北省区域物流业的发展[1]。

2.2缺乏真正意义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目前湖北省大部分物流公司基本上都是从传统的运输或仓储企业转变过来的,大部分只能提供单一的物流服务,综合性的物流公司很少,能够利用现代物流理念运作的物流企业更少。

2.3物流服务意识缺乏、物流运作成本高

由于物流企业规模总体偏小、运作效率低、企业管理观念落后,大部分企业只能提供单一的物流服务,很难形成系统化的物流运作,也很难达到规模效应,导致物流成本过高,制约了湖北物流行业的发展。

2.4物流企业整体信息化程度偏低

湖北省物流企业对物流软件的配置和使用比例偏低,也缺乏开放式的标准化物流信息平台,综合性的物流信息网络缺乏,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对企业资源整合的要求。

3.湖北省区域物流发展对策

物流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快湖北区域物流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湖北区域物流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根据湖北省发展现代物流的条件和经济对物流需求特点的分析,提出如下的对策建议:

3.1制定相应的物流行业规则、政策、法律法规等来规范物流市场的秩序

交通运输部门要把物流作为优先发展的行业,在政策上扶持和规范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3.2加快物流枢纽建设

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加快铁路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等物流枢纽建设,形成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的无缝对接,提高物流整体运作效率,充分发挥湖北区位交通优势。

3.3政策宣传和扶持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

加大对制造企业外包意识的宣传和引导,使制造企业能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引导其将物流外包,加大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过渡转型,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运作成本,使其能更好的服务于制造企业,提高制造企业整体运作效率。

3.4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通过政府建立公共性的物流信息平台,能提高物流整体信息服务能力,缩短物流信息处理时间,增加操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提高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化的水平,推动湖北物流业的整体发展。

3.5为用户提供综合的物流服务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物流的需求逐步从数量型运输向质量型运输转变,消费者更多的希望物流企业能提高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对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要求物流企业要加快转型调整,逐步向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转变。

3.6现代物流企业

政府要积极组织企业人员参与各类物流培训,积极与高校合作,加强对在职人员现代物流知识的培训,提供企业员工现代物流意识,企业也可以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逐步的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物流产业作为湖北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当前应把加快物流产业发展作为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要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促进区域的物流发展,使之成为湖北经济崛起的又一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亚.湖北省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23-30.

[2]安可丽.承接产业转移与湖北省区域物流发展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28-31.

[3]张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2002,(1):12-14.

上一篇:合肥市实施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通知发展与协调下一篇:2024年最新,项目优选评议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