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检查报告

2024-04-28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精选8篇)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 篇1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罗葆明

一、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

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钼靶X线摄影、超声、CT 和 MRI 核医学等。

1、钼靶 X 线摄影

已经成为乳腺癌诊断、筛查及随访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其检测微小钙化敏感性高,有利于以微小钙化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癌检出。但钼靶 X 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中病灶显像差,乳腺癌的遗漏率偏高,且年轻女性不宜选钼靶 X 线摄影。

2、乳腺 CT 检查

不常用,但CT密度分辨率较高,可测定不同组织的CT值,增强扫描有利于观察乳腺及病灶的血供状况,其显示病灶及周围情况、腋窝及乳内肿大淋巴结的能力优于钼靶X线摄影,但对微小钙化灶的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

3、乳腺 MRI 检查

不受乳腺致密病变的影响,乳房丰满妇女以及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仍不能诊断的乳腺病变适合选择 MRI 检查。MRI在早期诊断乳腺癌方面有着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 MRI 检查费用昂贵,检查时间也较长,且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因此,更多应用于高危人群如有明显的乳腺癌家族史以及乳腺癌保乳治疗前后的评估。

4、PET/CT 为全身功能成像,能提供远处转移信息,主要用于坏死组织与活性肿瘤的鉴别,了解局部或区域性的复发以及疗效监测、治疗后再分期。

4、乳腺超声

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放射性损害,可以反复进行,适用于任何年龄和女性任何生理时期,包括妊娠期和哺乳期。超声检查前受检者通常无需特殊准备,操作较为简便,无检查盲区,对钼靶X线摄影检查受限的部位,例如乳房边缘、小乳房或胸壁肿块等,超声都可以显示。对钼靶X线摄影显示困难的致密型乳腺,超声也有助于判断有无肿块。此外,超声检查能准确判断肿块的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或囊实混合性),并根据声像图表现,结合血流特征,进一步推断肿块的良恶性。超声检查尚可发现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对不能性质的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获得病理诊断。然而,超声检查对微小钙化灶及病灶周边毛刺样改变的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敏感;对于胸骨旁淋巴结转移,由于胸骨和肋骨的遮挡,超声也常常难以显示。此外,超声检查者对乳腺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操作技能以及思维分析能力对诊断准确性的影响较大。

二、乳腺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1、乳腺解剖

成年妇女的乳腺位于第2至6肋软骨之间,胸大肌的浅面。外侧起自腋前线,内至胸骨缘。两侧乳房大小相似,乳头位于乳腺的中心,周围有乳晕包绕。正常乳腺每侧各有15~20个腺叶。每一腺叶又分成许多小叶,每一叶由15个腺泡组成。腺叶之间由脂肪及结缔组织分隔,并与皮下组织中浅筋膜浅层纤维索相连,形成乳腺悬韧带(Cooper氏韧带)。每一腺叶有一单独腺管,呈放射状,分别开口于乳头。

女性一生中,乳腺形态结构有很大的变化,不同年龄段妇女,甚至在同一年龄段的不同阶段其乳腺也有所不同。

(1).青春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导管及间质增生,导管扩张分支增加最后形成小叶。

(2).性成熟期:乳腺随月经周期的发生而变化。

(3).妊娠期: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乳腺导管进一步增长,腺泡开始发育。妊娠后期,腺泡细胞开始有分泌活动,管腔内出现分泌物。

(4).哺乳期:乳腺受催乳激素的刺激,开始分泌乳汁。(5).绝经后,雌激素影响减弱,腺体随之退化,乳腺组织基本上恢复到青春期前的状态。

2、检查技术

(1)病人准备: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如果怀疑乳腺增生症,最好在月经干净1周后进行检查。检查前应避免乳腺导管造影和穿刺活检,以免造影剂和出血的干扰而影响诊断。

(2)体位:通常采用仰卧位,受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两臂外展,充分暴露乳房和腋窝。检查乳房外侧区域时,特别是乳房肥大或松弛者,可辅以侧卧位。

(3)仪器:检查乳房、腋窝、锁骨上窝和胸壁时,选用高频线阵电子探头,探头频率≥7.5MHz。

(4)检查方法:乳腺超声检查目前多采用直接法。检查时在乳房皮肤表面涂以耦合剂,探头直接放在皮肤表面进行检查,用力宜轻。可从乳头向乳房边缘按顺时针方向轮辐状滑动扫查,扫查断面应相互覆盖,不要有遗漏部位。发现病灶时常需要多断面交叉重复扫查。

乳腺超声检查内容:乳腺导管系统形态结构,导管是否扩张;乳腺腺体内是否有局限性病变,单发还是多发,特别当触诊或乳腺X线摄影发现有肿块或有密集微小钙化时更应仔细检查是否存在局限性病变;肿块的灰阶超声表现:如位置、大小、纵横比、内部回声、是否有微小钙化灶,边界是否清楚,形态是否规则,后方回声是否增强或衰减等;肿块的血流情况:肿块内部及周边是否有血流信号,血流是否粗大不均匀,必要时可测量动脉的流速和阻力指数RI等;乳腺淋巴引流区是否有肿大淋巴结,腋窝是否有副乳或其它病变;库柏韧带走行、结构是否有改变。

(5)仪器调节:①调节增益、TGC(DGC):以图像清晰,层次分明为标准。②调节检查深度:图像能够充分显示乳腺和胸壁结构。③聚焦点位置:常规置于腺体对应的深度,发现病灶时应及时调节到病灶所在的深度。多个病灶时,随检查病灶的深度做适当调节。④局部放大:对于较小病变,可选择局部放大功能观察病变及周边的细节。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发现病灶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病变血流。使用低滤波,适当提高彩色多普勒增益,以不出现杂波信号为标准。⑥脉冲多普勒测量:病灶内有明显的血流信号特别是不能排除乳腺癌时需要测量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RI)。尽可能减小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取样门尽可能小。⑦测量方法:肿块测量包括最长径,与之垂直断面的短径和前后径三个径线。在测量肿块大小时,如果低回声肿块边缘有增强回声晕(晕环征可能代表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其径线测量应包括周边回声增强的不规则外缘,不能只限于低回声区。

(6)病变的定位:①时钟表盘式定位法;②象限定位法;③解剖层次定位。

(7)扫查时注意事项:① 扫查时各扫查断面相互覆盖,不要有遗漏区域。② 扫查速度不能太快。③ 探头轻放于皮肤上,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在检查肿块内血流时,加压会使小血管难以显示。④ 检查乳腺腺体组织的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Cooper’s韧带等有否异常。乳腺结构的不均匀性和腺体内脂肪可能会干扰对占位病变的识别。⑤ 腺体内局灶性脂肪可造成类似肿块的假像,应仔细加以甄别。腺体内局灶性脂肪与腺体周围的脂肪回声一致,且加压探头时局部明显变形有助于鉴别。⑥ 由于恶性肿瘤可能浸润胸壁,而胸壁占位性病变临床扪诊又容易误诊为乳腺肿瘤,因此在乳腺超声检查时,乳腺后方的胸壁结构应该常规观察。⑦ 注意皮肤和皮下脂肪层的占位病变与乳腺肿块的鉴别。⑧ 除采用多种扫查手法外,应强调问诊和触诊,并结合其它影像资料,减少漏诊。

3、正常超声图像

乳腺声像图由皮肤、皮下脂肪层、腺体层、乳腺后间隙和胸壁组成。不同生理状态下乳腺正常声像图表现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皮下脂肪的厚度和腺体层回声的差异。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腺体内血流信号通常稀少,可见稀疏点状或短条状血流信号。

正常腋窝淋巴结多不显示,偶可显示大小5mm左右的正常腋窝淋巴结。声像图表现为椭圆形,淋巴结皮质表现为位于被膜下的弱回声,淋巴结髓质表现为中心强回声,皮质弱回声和髓质强回声界面清楚。正常淋巴结血流信号稀少。胸骨旁淋巴结、胸肌间淋巴结通常不易显示。

三、乳腺肿瘤的图像表现

建议采用乳腺超声ACR BI-RADS评估分类术语进行描述(见下文)。

四、乳腺超声报告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超声图像,文字报告,署名等。建议对肿瘤占位病变的描述和诊断评估分类参考国际公认的ACR-BRADS-US标准(见下文)。

超声检查结论应包括:① 有无病变;② 病变的物理性质(实性、囊性和混合性);③ 结合临床资料和体征,给出超声诊断或病理的提示性意见。

《乳腺超声ACR BI-RADS标准及评估》

一.乳腺超声BI-RADS®评价术语分类表

在行乳腺超声检查时,利用以下每项内容,选择最适宜主要病灶特征的术语进行分类和描述。该分类表适用于资料的收集,并不构成正式的书面超声检查报告。

A. 肿物:肿物为占位性病变并且应该在两个不同的切面观察到。

形状(选择一项)说明

❏□ 椭圆形 椭圆或卵型(可以包括2到3个起伏,即“浅分叶状”或大的分叶)

❏□ 圆形 球形或圆形

❏□ 不规则形 既不是圆形也不是椭圆形

方位(选择一项)说明

❏□平行 病变长轴与皮肤平行(“宽大于高”或水平生长)

平行 病灶长轴未沿着皮肤线生长(“高大于宽”或垂直

生长,包括圆形)边缘(选择一项)说明

❏□ 局限 明确或清晰的边缘,肿块与周边组织形成鲜明的区分

不局限 肿物具有1个以上以下特征:模糊、成角、细分叶或毛刺

□ 模糊 肿物与周围组织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 □ 成角 病灶边缘部分或全部形成锋利的角度,通常形成锐角

□ 细分叶 肿物边缘形成齿轮状的起伏

□ 毛刺 从肿物边缘伸出的锐利的细线

病灶边界(选择一项)说明

❏□ 锋利界面 可以清晰区分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分界线或者具有一定厚度的回声 环

高回声晕 在肿物与周围组织之间没有清晰的分界线而是通过高回声的过度带相连接

型(选择一项)说明

无回声 内部无任何回声

高回声 回声比脂肪层高或相当于纤维腺体组织

混合回声 肿物内包含无回声和有回声成分

低回声 与脂肪相比,整个肿物均呈低回声(例如复杂性囊肿或纤维腺瘤的回声特征)

等回声 具有与脂肪相当的回声特征(复杂性囊肿或纤维腺瘤可以是低回声或等回声)

(选择一项)说明

回声特征 无后方声影或后方回声增强 增强 后方回声增强

声影 后方回声衰减,侧方声影不包括在内

混合特征 具有一个以上的后方回声特征,既有声影又有增强

织(选择任何适用项)说明

导管改变 异常的管径/分支

ooper’s韧带改变 Cooper’s韧带拉伸或增厚

水肿 周围组织回声增加;由低回声线构成的网状特征

结构扭曲 正常解剖结构的破坏

❏□ 皮肤增厚 皮肤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除了乳晕区和下部乳房,正常皮

肤厚度小于2mm)

皮肤回缩/不规则 皮肤表面凹陷、界限不清或回缩

B.钙化:超声很难准确描述钙化的特征,但可以发现肿物内的钙化

(选择任何适用项)说明

□ 粗大钙化 直径等于大于0.5mm

物外的微钙化 直径小于0.5mm的高回声斑点;由于未阻挡声 束,因此没有声影

物内的微钙化 镶嵌于肿物内的微钙化。点状高回声斑点在低回声肿物内的显得很明显

C.特殊病例:特殊病例是指具有特殊诊断或所见的病例(选择任何适用项)说明 小囊肿 簇状微小无回声病灶,每个直径小于2-3mm,分隔厚度小于0.5mm,内无实性成分

性囊肿 复杂性囊肿最常见特征是内部呈均匀低回声。也可具有液-液或液-碎屑平面,并且随体位改变移动

上或皮肤内肿物 这些囊肿临床上很容易发现,包括皮脂腺囊肿、表皮包括囊肿、疤痕疙瘩、痣和神经纤维瘤

包括用标记夹、线圈、导丝、导管套、硅胶,金属或创伤导致的玻璃异物

内淋巴结 淋巴结呈类肾形,具有高回声的门和周边低回声的皮质。位于乳腺内,不包括腋窝

淋巴结 淋巴结呈类肾形,具有高回声的门和周边低回声的皮质。位于腋窝,不包括乳腺内 D.血管性(选择一项)

❏□ 未见血流存在或未评价 ❏□ 病灶内可见血管 ❏□ 紧靠病灶区可见血管

❏□ 病灶周边组织血管弥漫性增加

E.评价分级(选择一项)说明

❏0级-评价不完全 需行其它影像学检查才能作出最终的评价 ❏1级-阴性 未发现病灶(常规随访)

变 无恶性特征,例如囊肿(常规临床处理和随访)❏3级-可能良性病变 恶性可能性非常小,例如纤维腺瘤(短期复查)

❏4级-可疑恶性病变 低到中度可能为癌症,应当考虑穿刺活检

❏5级-高度提示恶性病变 几乎肯定为癌性病变,应采取适当措施 ❏6级-已知癌性病变 穿刺活检已证实恶性,接受治疗前检查和评价

二.乳腺超声BI-RADS评价分级

1.评价不完全

BI-RADS 0级: 需行其它影像学进一步检查

在多数情况下,超声检查能够满意地完成对乳腺的评价。如果超声是初始性检查,可能需要其它影像检查。例如对一个可触及乳腺肿物的30岁病人,如果超声检查有可疑恶性肿瘤的情况下,应建议病人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另外一种情况是:当乳腺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均无特征性发现,例如对已行病灶切除和放射治疗的乳腺癌病人,需对术后疤痕和复发进行鉴别时,可以建议病人行乳腺MRI检查。有时,为了确定适当的临床处理方法而需参考病人既往的其它检查时,也应推迟最终的超声评定意见。

2.评价完全(最终分级)

BI-RADS 1级:阴性

超声检查未发现例如肿物、组织结构扭曲、皮肤增厚或者钙化等异常表现。对可疑区域的乳腺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进行对照检查,有助于增加判断该分级的信心。

BI-RADS 2级:良性病变

基本上是非恶性的检查所见和报告。该分级包括单纯性囊肿、乳腺内淋巴结(也可包括在1级内)、乳腺植入物、乳腺手术后的稳定性改变和连续超声检查未发现改变的纤维腺瘤等。

BI-RADS 3级:可能良性病变——建议短期随访

随着临床及钼靶X线经验的积累,对于边界清楚、椭圆形且呈平行于皮肤生长的实性肿块最有可能是纤维腺瘤,其恶性危险度小于2%。虽然多中心的研究数据表明,对于该类肿块基于超声表现只需定期随访而无需活检是安全的,但短期随访目前越来越成为这类乳腺病变的处理策略。不能扪及的复杂性囊肿和簇状小囊肿也可纳入该分级,需行短期随访。

BI-RADS 4级:可疑恶性病变——应考虑活检

此类病变具有癌的可能性,几率从3%-94%不等。应对这类病灶进行再分级,即低度、中度或较大可能恶性。一般而言,归属于4级的病灶要求进行组织活检。针穿刺活检可以提供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对于不具备纤维腺瘤和其他可能良性病灶所有超声特征的实性肿块包括在该分级内。

BI-RADS 5级:高度提示恶性病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几乎肯定恶性)

基于超声表现归入该分级的异常具有95%以上的恶性可能性,因而,一旦发现即应考虑明确的治疗方案。由于评价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影像检测技术的应用以及对较大恶性肿物或低分化肿物新辅助化疗使用的日益增多,最常利用超声引导经皮粗针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组织学诊断。

BI-RADS 6级:活检证实的恶性病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 篇2

1 超声检查对患者无损伤, 又简便易行, 适用于大范围的

妇女乳腺检查, 而且无放射性, 对年轻妇女, 特别是妊娠、哺乳期妇女的检查更为合适。

2 超声可以显示乳腺内部的细微结构。

超声可以显示皮肤、皮下组织、腺体、胸大肌及肋骨等, 因此, 哪一层有病变, 均可以从超声显像加以定位。

3 超声检查可以应用于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炎、乳腺囊

肿、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等疾病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 可以发现早期的乳腺癌。

4 对X线显示致密乳腺, 超声可以排除肿瘤。

乳腺囊性增生病, X线常显示未致密乳腺, 不能看清内部情况;而超声有可能在囊性增生病中发现乳腺肿块。

5 超声检查可以确定乳房内有无肿块, 以及肿块的位置、

大小, 并且可以鉴别肿块的性质, 特别是对乳腺囊性或实性肿块的鉴别价值较大。超声可以发现2 mm大小的囊肿, 特别是哺乳期的乳腺肿物, 超声可以区别是积乳、乳腺炎或肿瘤。

6 鉴别肿块的良恶性:

良性肿块多呈椭圆形, 纵横比小于1, 边界清晰、光滑, 有的可见光整的包膜回声, 内部回声大多呈均匀的低回声或无回声, 肿块内亦可见钙化灶回声, 但这种钙化灶多为粗颗粒状的钙化灶。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块内无血流信号或可见少量的血流信号, 多普勒频谱阻力指数多小于0.7.恶性肿块形态多不规则, 纵横比多大于1, 边界不整, 凹凸不平, 呈锯齿状或蟹足状, 界限不清, 无包膜, 内部回声多呈不均匀的低回声, 后方回声呈衰减暗区, 恶性肿块内的钙化灶多为成簇状的细小点状钙化, 如发现乳腺肿块内的钙化为这种针尖样的细小钙化则认为是乳腺恶性肿瘤的特征, 癌瘤中心有坏死液化时, 可见无回声暗区。由于乳腺癌可刺激机体生成一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 刺激血管生成丰富的血管网络, 这些血管数目多、不规则、粗细不均、壁薄、缺乏肌层, 易形成动静脉瘘。彩超上的表现是在肿块内或周围有较多的血管, 有时候可以发现肿块内的穿支血管, 尤其是动脉血管。多普勒频谱阻力指数高达0.7或更高。

7 腋窝下淋巴结的诊断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高频超声可以探测到有无肿大的淋巴结及淋巴结大小多少, 特别是对于肥胖患者, 扪诊有困难时, 超声可以提供淋巴结位置及大小。 (1) 通过对肿大淋巴结的二维图像的分析可以辅助鉴别乳腺肿块性质。良性肿块引起的反应性增生的肿大淋巴结多为单发, 其形态多为椭圆形, 边界比较清晰, 内部回声多呈均匀低回声, 其超声表现与正常淋巴结相似, 而且其淋巴门结构清晰、居中。恶性肿块时, 在腋窝探及的肿大淋巴结体积一般较大, 可见多发、聚集或融合, 有时肿大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 则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淋巴结形态多呈长椭圆形或圆形, 如果多个淋巴结融合则形态多不规则, 其内部回声呈极低回声或低回声, 淋巴髓质消失或可见淋巴门结构偏离中心。 (2) 肿大淋巴结内部的血流情况也有不同:良性时, 肿大淋巴结内部血流信号较少, 且血流走向规则, 分布均匀, 多呈水草状或规则的树枝状。恶性时, 肿大淋巴结内部血流信号分布极其丰富, 可见粗大的血流信号, 有的可见血流信号充满整个淋巴结;且血流信号失去了正常的血管分布及血流走向规律, 呈不规则状或紊乱状。

8 超声引导下活检:

超声定位准确, 对小于1 cm的肿块能获得满意的活检效果。

9 手术定位。可进行乳腺肿块的随诊检查、术后检查。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 篇3

【关键词】:乳腺肿块;超声检查

【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95-02

乳腺是女性重要的性特征器官,乳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由于高频率高分辨力探头问世,使超声检查在乳腺疾病的诊断方面已被广泛应用[1]。2007年6月~2008年7月,通过妇科普查、证实有乳腺肿块者280例来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0例女性乳腺肿块均来自妇科普查,占普查人数1400例的20%,最小19岁,最大64岁,平均44岁,其中部分病例通过跟踪随访,经手术与组织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PHILIPS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12MHz,采用直接法沿乳房自上而下,自内而外进行纵向、横向及放射状连续扫查,同时检查腋下。

2 结果

280例中,乳腺结构不良(乳腺增生症)124例,占44.3%;乳腺纤维腺瘤71例,占25.4%;乳腺囊肿32例,占11.4%;癌7例,占2.5%;脂肪瘤31例,占11.1%;脂膜炎5例,占1.8%;乳腺结核1例,占0.4%;叶状囊肉瘤1例,占0.4%;可疑瘤8例,占2.9%。

3 讨论

女性乳腺的生长发育及其功能,受内分泌腺的控制,特别是垂体前叶及卵巢孕激素的影响更大。由于乳腺受卵巢雌激素及孕激素的影响,故亦随月经周期而有变化,月经前期主要为乳腺增生性改变,乳房胀大,有轻微痛或触痛,经后缓解,消失后复原。故超声诊断乳腺疾病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及病史综合考虑。

3.1 乳腺增生症多见于30~40岁妇女,表现为月经来潮3~4天,乳房一侧或两侧出现间歇性胀痛,逐渐加剧,扪之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有压痛,但月经过后,症状随即减轻或消失。声像图特点:两侧乳房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内部质地及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匀;如有囊性扩张,乳房内出现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其后壁回声稍强;CDFI无特征性改变[2]。

3.2 乳腺纤维腺瘤多见于中青年妇女。20~39岁多见,约75%为单发,雌激素是本病发生的刺激因子,活动度大,质地坚韧[3]。声像图特点:边界光滑,完整,有一层光滑的包膜;内部呈弱低回声,分布均匀,少数回声不均;后方回声增强或不增强;肿瘤呈圆形、椭圆形,也有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CDFI显示多数为无血流或少血流型;少数有钙化,则呈颗粒状,由于退化性改变所致,同时可见肿瘤内液化坏死。

3.3 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以初产妇为多,开始发病时,患者有高热、寒战、乳房红肿及疼痛,炎症多位于乳腺的外下象限,形成硬结,有压痛。继而软化形成脓肿,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明显增高。声像图特点:在炎症肿块上检查时,内部呈不均质的无回声区,但边界增厚而不光滑:慢性炎症或脓肿液化不全时,内部可呈不均质的光点或光团;CDFI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呈点状散在血流信号。

3.4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由于乳晕周围的乳腺导管阻滞,引流不畅、停滞,继而乳腺导管扩张,导管周围出现无菌性炎症,如乳头出现血性或粉刺样溢液,病变有大量浆细胞浸润等。声像图特点,乳腺导管扩张,形成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透声差,后方回声不增强,而往往轻度衰减;CDFI显示低回声区内多见点状血流信号,血流多位于病灶的中心处。

3.5 乳腺癌是从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声像图特点:癌瘤处边界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足状,界限不清:内部多呈低回声实性衰减暗区,分布不均;癌瘤后壁回声减低,内有微粒样钙化点;综合上述声像图特征,结合局部皮肤是否呈橘皮样改变,乳头溢液,乳头内陷隐痛等,如恶性可疑大,应建议尽早手术[4]。

4 体会

通过280例女性乳腺肿块超声检查结果分析,笔者认为典型的乳腺疾病声像图有其特征性改变,超声可以通过二维图像、彩色血流图、彩色多普勒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还具有方便、无痛、无放射性鉴别肿物性质等优点。

参考文献

[1]孙忠尧,刘管辉,王忠华,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现代诊断与治疗,2007, 18(3):136-138.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5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52-154,156-157.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6.

[4]张青萍.现代超声显像鉴别诊断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26-732.

产科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 篇4

(一)适应症

1、无法开展其他三种超声检查的基层医院,对胎儿进行粗略的生长发育评估,不对胎儿畸形进行筛查。

2、已进行过系统超声检查的孕妇,仅了解胎盘、羊水及进行大致的生长发育评估。

(二)超声检查技术

1、使用仪器:一般实时黑白超声仪器或高档黑白超声仪器。

2、检查方法:通常采用3~5MHz凸阵或线阵探头经腹部扫查。

(三)观察内容与报告书写 要求所观察内容详见附录。报告书写应将所观察内容和所测量数据反映在报告中,超声提示应明确报告胎儿是活胎还是死胎,是单胎妊娠还是多胎妊娠,胎盘羊水情况。

(四)具体报告书写示范

胎儿测量:双顶径7.46cm,腹围25.6cm,股骨长5.50cm,羊水最大深度5.0cm。胎位:LOA 胎头呈椭圆形,胎心搏动可见,胎盘附着前壁,胎盘I级,厚度约2.89cm,超声提示:宫内妊娠,单活胎,LOA。

二、常规超声检查

(一)适应症

1、适应于所有孕妇(包括低危孕妇和高危孕妇)。

2、已进行过系统超声检查的孕妇,了解胎盘、羊水及进行胎儿生长发育评估。

3、对胎儿畸形进行初筛、疑有异常者,应建议孕妇进行系统胎儿超声检查。

4、筛查卫生部规定的六种严重致死性畸形:无脑儿、严重的脑膨出、严重的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命性软骨发育不全等,疑异常者应建议孕妇去有产前诊断资格的医院确诊。

(二)超声检查技术

1、使用仪器:高档黑白超声仪器或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2、检查方法:通常采用3-5MHz凸阵或线阵探头经腹部扫查

(三)观察内容与报告书写 要求所观察内容详见附录。将所观察内容和所测量数据反映在报告中,同时报告书写还至少应能反映卫生部规定的六种严重致死性畸形的脏器结构的描述,对所要求观察的内容不能明确者应建议至上级医院或专门的产前诊断机构进一步检查。超声提示应明确告诉孕妇胎儿是活胎还是死胎,是单胎妊娠还是多胎妊娠,胎盘羊水情况等。

(四)具体报告书写示范

具体病例报告示范 :××医院常规超声检查报告(正常胎儿)

胎儿超声测值:双顶径6.06 cm,腹围20.44cm,股骨长4.48cm。最大羊水暗区4.5cm。胎儿超声结构描述:增大的子宫切面内可见胎儿回声,胎位为LOA,颅骨呈圆形光环,脑中线居中,双侧脑室对称。脊柱双光带平行排列,整齐连续。

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可显示,左、右房室大小基本对称。胎儿心率145次/分,心律齐。胎儿四肢部分切面可见。

胎儿腹部内脏:肝、胃、双肾、膀胱可见,胎儿双肾盂未见分离。胎儿脐带:脐动脉2条,胎儿颈部未见U形压迹。胎盘附着在子宫前壁,厚度 2.13 cm,胎盘0级。胎儿上唇连续。

超声提示:宫内妊娠,单活胎,LOA,胎盘0级。

胎儿超声测值:腹围 17.6cm,股骨长 4.27cm,肱骨长 4.09cm。羊水暗区最大深度6.02cm,胎儿心率155次/分,心律齐。胎儿超声结构描述: 胎位:LSA。胎儿头面部:各断面扫查胎儿头端均不见胎头圆形光环,仅显示轮廓不规则的团块状强回声,不能显示脑组织,可见双眼,外突呈“蛙眼状”改变,眼眶以上颅骨缺失。胎儿上唇连续。超声提示:

宫内妊娠,单活胎,LSA,胎盘0级。

胎儿颅脑声像改变提示无脑畸形,建议行系统胎儿超声检查。

三、系统超声检查:

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我们建议每个孕妇在18~24周都进行一次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如有下述情况者,更应进行此种超声检查。

(一)适应症

1、适应于所有孕妇,包括低危和高危孕妇,尤其适应于高危孕妇产前超声检查; 2、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3、生育过染色体异常儿的孕妇;

4、夫妇一方有染色体平衡易位者;

5、生育过无脑儿、脑积水、脊柱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儿或其他畸形胎儿者;

6、性连锁隐性遗传病基因携带者;

7、夫妻双方有先天性代谢疾病,或有此类疾病生育史的孕妇;

8、在妊娠早期接受较大剂量化学毒剂、辐射或严重病毒感染的孕妇;

9、有遗传性家族史或近亲婚配史的孕妇;

10、原因不明的流产、死产、畸形和有新生儿死亡史的孕妇;

11、本次妊娠羊水过多,疑有畸胎的孕妇。

(二)超声检查技术

1、使用仪器:最好使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不建议用黑白超声仪进行系统胎儿检查。

2、检查方法:扫查途径可经腹部、经阴道或经会阴部检查。不同的组织器官结构以及不同的畸形其扫查方法各不一样,详见后。

3、探头频率的选择要在穿透力和分辨力间达到平衡,原则是在能满足穿透力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频率较高的探头,以提高分辨力。4~6MHz有足够穿透力,在腹部检查时选用。经阴道检查需要5~7.5MHz或更高频率。

4、检查种类不同,要求测量的数据亦不同。

(三)观察内容和报告书写

按照系统超声检查所规定的内容(详见附录)进行一一检查,系统超声检查对检查仪器和检查人员要求均较高,检查者应对胎儿畸形有较全面的认识,检查时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应掌握一定的扫查技巧和方法。我们近几年通过大量病例检查和追踪对照,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思维方法,在下面具体畸形的系统检查示范中予以简单叙述。

(四)具体报告书写示范

具体病例报告示范1:××医院系统超声检查报告(全前脑)胎儿超声测值:双顶径5.01cm,头围18.65cm,腹围13.69cm,股骨长3.93cm,小脑横径2.13cm,肱骨长3.82cm。羊水暗区最大深度6.54cm,羊水指数为18.96cm,胎儿心率145次/分,心律齐。胎位:LOA。

胎儿超声结构描述:胎儿头面部:颅骨呈圆形光环,脑内结构明显异常,前脑未分开,无大脑半球间裂,未见脑中线回声,顶叶与颞叶间未见明显的外侧裂回声,仅可见单一侧脑室声像,前角、后角均融合一起,且明显扩张,其内为大量无回声区,可见双侧的脉络丛回声,漂浮于其中,大脑皮质明显变薄,较薄处厚约0.35cm,两侧丘脑完全融合,其间未见明显第三脑室回声,前上方未见明显的透明隔腔及胼胝体,小脑前方未见明显的第四脑室回声。小脑半球形态无明显异常,小脑蚓部可见,后颅窝池无明显增大。

胎儿颜面部冠状切面及矢状切面显示胎儿鼻子呈柱状,位于眼眶上方,长约2.31cm,在鼻子下仅可见单一菱形眼眶回声,在眼眶内可见二个细小且紧挨在一起的眼球,双眼球的直径均约0.38cm。胎儿上唇连续,但未见人中声像。超声提示:

宫内妊娠,单活胎,LOA,胎盘0级。

胎儿颅脑结构(无脑中线,单一脑室并脑积水,丘脑融合,无透明隔腔、胼胝体、第三、四脑室等)及颜面部(喙鼻,独眼,小眼,人中缺如)改变符合无叶全前脑声像改变。建议产前咨询和脐血染色体检查。

具体病例报告示范2:××医院系统超声检查报告(脐膨出)

超声测值:双顶径7.31cm,头围27.03cm,股骨长5.09cm,小脑横径3.23cm,肱骨长4.61cm。羊水暗区最大深度5.37 cm,羊水指数为18.38 cm,胎儿心率132 次/分,心律齐。

胎儿腹部内脏:双肾、膀胱可见,胎儿双侧肾盂无分离。腹壁皮肤层回声中断,宽约4.31cm,肝脏从该处向外膨出,胎儿腹腔明显塌陷,在肝脏表面可见一层较厚的膜状强回声包绕,脐的根部膨出包块表面尚可见大小约4.17×3.48cm的无回声包块,包膜完整。胎盘附着在子宫前壁,胎盘0级,厚3.48cm。超声提示:

宫内妊娠,单活胎,LOA,胎盘0级。

胎儿腹部声像改变符合胎儿巨大脐膨出畸形(膨出物包括肝脏),脐根部囊肿形成。羊水偏多。建议产前门诊就诊和外科咨询。

四、针对性超声检查

(一)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二)颜面部针对性超声检查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 篇5

第一部分 妇科

张 晶

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妇科超声检查指女性盆腔超声检查。女性盆腔超声检查有其适应证,应予掌握。检查途径有经腹壁、经阴道、经直肠及经会阴4种。临床常用的途径为前2种。对未婚女性经腹壁盆腔结构显示不清者需经直肠途径检查,外阴部或阴道下段病变可经会阴扫查。对有些患者需经腹壁和经阴道途径相结合扫查。超声检查诊断的准确性与操作者的技术、临床经验及解剖学基础知识等因素有关,检查时应遵循一定的扫查顺序,以避免漏诊。

一、检查适应证

因月经异常、腹痛、腹部不适、盆腔包块、肿瘤手术后、常规体格检查及宫内节育器定位等均可为超声检查的适应证。

二、超声仪器

采用实时扫描超声仪,依据仪器条件可用高档黑白超声仪或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扫查时宜选择合适的探头频率,同时注意分辨力与穿透力的相互关系。经腹壁检查可使用凸阵、线阵或相控阵探头,通常使用的探头频率为2.5~5.0 MHz;经阴道扫查用经阴道探头,常用的频率为5~7 MHz;经会阴扫查需用高频探头。经阴道探头插入阴道前需套上安全套或专用的一次性探头套。检查后,使用过的安全套或探头套应予集中存放并适当处置。探头应用抗菌液擦拭清洁,抗菌液的种类和作用时间应根据仪器制造商的要求及受检查者疾病的种类确定。

三、检查前患者准备

经腹部超声检查时,膀胱需适度充盈。经阴道超声检查时,需排空膀胱。经直肠超声检查需排空大便。经会阴超声检查无需作特殊准备。经阴道超声检查由男医师操作时,应有一名女性医务人员或患者亲属在场。

四、检查顺序(一)子宫

女性盆腔超声检查首先应检查子宫。以子宫和阴道作为盆腔内其它器官或结构的定位标志。观察子宫时应注意以下内容:子宫的大小、形状及位置;子宫内膜、子宫肌层、宫颈及阴道。阴道可作为子宫颈的定位标志,子宫颈可作为子宫下段的定位标志。

1. 子宫的形状和位置

子宫正常呈倒置的梨形。其位置依据子宫体与子宫颈的关系而定。前位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向前成角,后位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向后成角,水平位(中位)是子宫体与子宫颈间无明显夹角。2. 子宫的大小

子宫长径的测量应在子宫长轴切面上测量子宫底浆膜面至宫颈外口的距离。子宫前后径(厚度)的测量应在长轴切面,测量垂直于长径的子宫前后壁间的最大距离(2个测量标尺分别置于前后壁浆膜面)。子宫宽度的测量应在冠状面或横切面 上测量子宫底最宽处两侧浆膜问的距离。3.子宫内膜

观察并测量其厚度、回声及位置。观察宫腔内有无节育器及有无占位性病变。4.子宫肌层

观察前后壁厚度、回声、有无肿块。如发现肿块应描述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内部回声。若用彩超检查还应观察肿块内血液供应状态。5.宫颈及阴道观察其形状、回声及有无肿块。

(二)附件(卵巢和输卵管)

评价附件时,首先应确定卵巢的位置,可将卵巢作为附件结构的主要位置参照。无盆腔手术史的正常女性,卵巢通常位于髂内血管前方,子宫体侧面。髂内血管通常作为辨别卵巢的标志。观察卵巢时,应注意其形态、大小及其与子宫的位置关系。

1. 卵巢形态

育龄妇女卵巢成卵圆形,其内有大小不等的卵泡是其标志。应观察卵泡的大小、数量及位置。

(1)卵巢大小 在最大长轴切面上测量长径,与长径相垂直的切面测量前后径。而后将探头旋转90度,在卵巢最大横切面上测量宽度。卵巢体积=0.5X长×宽×高。卵巢大小的测量应包括功能性囊肿在内,而后单独测量功能性囊肿的大小。发现附件区包块时,应观察其大小、形状、边界、回声类型(实性,囊性或混合性)及其与卵巢和子宫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观察包块的血液供应状态。(2)卵巢肿物的定义 卵巢肿物指肿物是卵巢的一部分并可排除生理性(功能性)囊肿。

① 单房囊性肿物肿物内无分隔、无实性部分或实性突起;② 单房囊实性肿物 单房囊性肿物内有可测量到的实性成分或至少一个乳头样突起;③ 多房囊性肿物 至少有一个分隔,但无实性部分或突起;④ 多房囊实性肿物 多房囊肿内有可测量到的实性成分或至少一个乳头样突起;⑤ 实性肿物 在二维切面上肿物内实性部分≥8O。实性肿物内也可有乳头样突起突向实性肿物中的小囊内。

(3)肿物内分隔

① 完全分隔 分隔从肿物一侧囊壁跨过囊腔至另一侧囊壁;

② 不全分隔 有的切面可见薄的条状组织从肿物一侧囊壁跨过囊腔至另一侧囊壁,但在某些切面上隔不连续。

(4)实性部分 为有回声的组织成分。卵巢肿物有弥漫性厚壁,有正常卵巢间质和规律分隔者不能定义为实性部分。

(5)实性乳头样突起 囊性肿物内起自囊壁并向囊腔内突出、高度≥3 mm 的实性部分。畸胎瘤内囊壁上或囊内的高回声乏血管区不能定义为乳头样突起。同样,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内囊壁上的“软泥样” 回声区也不能定义为乳头样突起,这些只能定义为内壁不光滑。对实性乳头样突起也应观察表面是否光滑。

(6)囊壁光滑与否 囊内壁上有乳头样突起时定义为内壁不光滑。肿物形态规则与否:实性肿物应观察轮廓规则与否。当囊性肿物壁不规则或实性肿物外表面有实性突起时为形态不规则。

(7)囊性肿物内部回声 可分为无回声:囊内回声呈“黑色”;低回声:均匀低回声;类似羊水样回声;磨砂玻璃样回声:见于有均匀分散回声的囊内容物如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出血性囊肿的内容物内部有线样回声,有纤维条索,可描述为蛛网样、果冻样或星点样回声。在多胚层畸胎瘤也可描述为混合性回声。

(8)卵巢肿物的测量

当卵巢内单房囊性肿物周围包绕有卵巢组织和一些卵泡时,卵巢的测量应包括卵巢组织和囊肿,而单房囊性肿物为病灶,并单独测量其大小。对病灶应在 相互垂直的切面上测量3个最大径。

①分隔的测量 在声速与分隔相垂直的切面上测量分隔最厚处;

②乳头的测量 在2个相互垂直的切面上测量高和宽。有多个乳头时测量最大者; ③囊实性肿物内有多个实性成分时,测量最大的实性部分,在相互垂直的切面上测量长、宽、高。

(9)肿物彩色血流显像评价参数应用彩超检查整个肿物,重点观察隔上、囊壁或肿物实性部分。血流供应的半定量可采用评分法,1分:肿物内无血流信号;2分:只有很少量血流信号;3分:中等量血流信号被探到;4分:肿物内有明显丰富血流信号。探及到血流信号时应测量RI和PI。

2.输卵管 正常输卵管通常难以辨认。在输卵管发生病变,尤其是输卵管扩张时,才能被观察到。发现输卵管异常时应观察其活动度,有无僵硬感,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有包块时应测量包块大小,观察包块形态是否规则及其内部回声。

3.子宫直肠陷凹应注意观察有无积液或肿块。

若发现肿块,应观察其位置、大小、形态、回声类型(囊性、实性、混合性)及其与子宫和卵巢的关系。

五、报告书写

应按检查顺序将所观察内容和测量数据记录在报告中。对所要求观察的内容不能获得满意图像者应描述致使观察不满意的原因,如患者腹壁过厚等。经腹壁扫查图像不满意时,应建议患者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所见阳性部分应重点描述,结合临床资料作出超声提示诊断。报告书写示范:

1.经腹壁(或经阴道)超声扫查

子宫前位,形态、大小如常。官腔线居中,内膜厚5 mm,回声均匀,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子宫肌壁厚度如常,前后壁对称,回声均匀,未见异常回声。子宫颈形态如常,回声未见异常。阴道可见。双卵巢可见,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双附件区未探及异常回声。子宫直肠窝未探及游离液体。[超声诊断提示]子宫双附件未见异常

2.经腹壁(经阴道)超声扫查

子宫前位,增大,大小为9 cm×7 cm×6 cm,表面不光滑,见多处突起。宫腔线居中,内膜厚10 mm,呈梭形,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多个直径1~2 mm 的类圆形无回声区,内膜与基层边界清晰。CDFI于内膜内可探及点状低速动脉血流信号。子宫肌壁回声不均,于前后壁内均可见多个圆形、类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部分结节局部向浆膜面突起,最大的结节位于子宫底部,约6 cm×5.5 cm×4.8 cm,局部凸向浆膜下,基底宽3 cm,CDFI于病灶周边可探及环状动脉血流信号,RI=0.58。子宫颈形态如常,回声未见异常。阴道可见。右卵巢大小形态如常,回声未见异常。左卵巢增大,为6 cm×5 cm×5 cm,其内可见单房囊性肿物,大小为3 cm×3.5 cm×2.8 cm,囊壁厚薄不均、内壁不光滑.囊内容物同声呈毛玻璃样。CDFI于囊壁靠近卵巢侧探及低速高阻力血流,RI0.78 子宫直肠窝可探及最大深度约2 5 cm 游离液体。

【超声提示珍断]:(1)子宫多发肌肌瘤,部分位于浆膜下;(2)子宫腔内异常超声所见考虑内膜增生或息肉;(3)左卵巢单房囊性肿物.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性大

六、资料管理

乳腺结节检查方法、护理方法 篇6

2、乳腺钼靶X线:可清楚显示乳腺内小于1cm结节性病灶,并可对肿块较完善地定性、定位。常能检察出医师不能扪及的深部结节;恶性结节在钼靶X线片上其病灶多数呈圆形或不规则形,70%边沿毛糙或有分叶,部分病灶内或四面可见细微钙化;

3、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清楚的显示组织器官内较小病灶,可探及包膜回声,多表现为低、中较均质回声;并可显示血流分布。

超声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 均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共检出肿块52个, 其中良性32个, 恶性20个, 年龄28~68岁, 平均年龄在 (47.56±5.03) 岁。

1.2 一般方法:

(1) 二维超声检查:应用产自日本TOSHIBA770型, 探头频率4~12 MHz) , 取仰卧姿势, 促使双侧乳房充分暴露, 并将患者双手置于脑后, 确保乳腺完全舒展, 表面呈平整状态, 以乳头为基线, 做多切面与放射状扫查。对肿块形态、大小进行观察与测量, 并分析是否出现强回声晕、钙化等情况; (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6~12 MHz) , 对病变区行彩色血流检查, 分析肿块血流分布与多少, 并记录RI (阻力指数) 、PSV (收缩期流速峰值) 、AT (加速度时间) 与PI (搏动指数) 变化情况。执行adler法进行血液信号分级。

注:*与恶性肿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注:*与恶性肿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注:*与恶性肿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3 血流信号分级标准:

经诊断后血流信号主要划分为0~Ⅲ级: (1) 0级:肿块内未出现血流信号; (2) Ⅰ级:肿块内偶尔伴有血流信号, 相对较弱, 呈点状; (3) Ⅱ级:肿块中血流信号明显, 血管清晰; (4) Ⅲ级:血流信号≥2条, 血管≥2条。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乳腺超声像学特征, 并分析血流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40例患者共检出肿块52个, 良性32个, 其中25例乳腺纤维腺瘤, 4例炎性肿块, 3例乳腺小叶腺瘤样增生;恶性20个, 其中1例小叶浸润癌, 12例单纯癌, 7例浸润性导管癌。良性肿块患者强回声晕显示率为12.50%, 微小钙化显示率为21.88%, 而恶性肿块组依次为60.00%、75.00%,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1。

2.2肿块血流分级情况分析:

恶性肿块内部血流检出率为95.00%, 良性肿块为56.25%,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2。

2.3 乳腺肿块内血流参数变化情况分析:

与恶性肿块组比较, 良性肿块组RI、PSV、PI明显较低 (P<0.05) , AT明显上升 (P<0.05) , 见表3。

3 讨论

伴随着生活节凑的逐渐加快与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 女性生活作息易出现紊乱, 诱发内分泌失调, 故乳腺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3]。乳腺肿块作为众多乳腺疾病中最初显现形式, 影像学检查方法是其诊断的关键手段。临床诸多研究资料证实, 超声检查操作较为简便, 可行断面检查, 且具有较高的定位效果, 病灶发现率高, 在乳腺肿块诊断与预后判断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临床一种较为常用的辅助诊断方式, 在乳腺肿块诊断中临床参照价值显著。究其根源, 基于二维超声前提下经由乳腺肿块内血流信号反应状况, 进而对良性及恶性肿块进行诊断, 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 与二维超声比较, 其临床参照价值更为显著[4]。二维超声诊断良性肿块往往提示肿块形状规则, 边界清晰, 包膜完整, 内部低回声较规则, 部分肿块提示钙化回声, 多见于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而彩色多普勒监测多提示为无 (或少量) 血流信号, 主要为0级 (或Ⅰ级) , 呈短棒状或点状状, 血流阻力指数<0.5[5]。而二维超声诊断恶性肿块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 肿块形状与内部回声欠规则, 包膜不完整, 伴有化回声。而彩色多普勒监测往往显现血流信号明显, 血管网络比较完整, 血流信号>Ⅰ级, 血流阻力指数>0.5[6]。本文研究结果提示, 恶性肿块内血流信号分级与血流信号检出率均优于良性肿块, 且RI、PSV、PI等参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 超声检查在乳腺肿块良恶性判断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 在超声诊断中, 恶性肿块易被误诊为良性肿块常, 譬如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 多因恶性肿块内部存在较弱的血流信号, 肿块直径小, 故在诊断中必须要认真观察肿块周围血流信号[7]。而良性肿块易被误诊为恶性肿块, 多因良性肿块内部血流信号明显, 肿块直径大, 故诊断中要详细观察肿块内部回声特征与钙化情况, 参照肿块内血流参数, 予以系统判断, 可减少误漏诊率。综上所述, 超声在乳腺癌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临床上要引起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刘亚光.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1 (2) :480.

[2]王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 2011, 31 (1) :47-48.

[3]钟春香.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3, 10 (1) :496-497.

[4]李兆芳, 王军, 张翠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 2013, 17 (9) :1008-1009.

[5]翟齐西, 王学梅, 李银燕,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3, 14 (11) :4722-4726.

[6]李春锋, 程巧瑞, 邢小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校医, 2010, 32 (6) :438-439.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 篇8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 诊断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10月在我院门诊住院女性患者126例,年龄16~67岁,平均38岁。发现肿块者46例,自觉乳房胀痛者72例,乳头分泌物8例。均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我院及外院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

仪器与方法:采用GELOGIQ3,探头频率5~10MHz。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双臂上举,充分暴露双乳及腋窝先行纵切及横切扫查,以乳头为中心在各个象限进行连续性对比扇扫,观察有无异常回声区,如发现肿块,观察测量其部位、形态、病灶大小、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包膜、有无钙化点、有无后方回声衰减、侧方声影,观察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血流及频谱进行观察,判断血流信号性质,测量动脉频谱指数。

结 果

126例乳腺患者,其中乳腺增生60例,乳腺纤维瘤48例,乳腺炎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瘤2例,乳腺癌8例。

讨 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技术,应用高频探头可以清晰显示乳腺及肿瘤的细微结构,以其无创伤、无疼痛、直观、准确率较高、可重复性动态观察,成为乳腺疾病检查首选。

⑴乳腺增生:乳腺增生在就诊患者中所占比例最大,多发于20~40岁妇女,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发病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声像图特征:①乳腺腺體光点分布不均匀,呈片状,回声增粗杂乱或有不规则的稀疏区;②乳腺腺体增厚,大于1.5cm;③如有结节,一般为低回声,小于2cm;④导管囊性扩张时,乳房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后壁回声增强;⑤CDFI:无彩色血流信号。

⑵乳腺炎: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声像图特征:①肿块边界不清,回声增强。探头加压时,局部有压痛;②内部回声不均质增强;③形成脓肿时,可见局限性的、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或混合性回声,边界不光滑且明显增厚;④慢性炎症或脓肿部分液化时,内部可见散在分布的光点或光团;⑤CDFI:肿块周围及内部呈点状散在血流信号,多为静脉血流;⑥同侧腋窝淋巴结可有肿大,内部回声及形态正常。

⑶乳腺囊肿:乳腺囊肿多由哺乳期乳腺导管阻塞,引起扩大,呈囊性扩张。声像图特征:①单一或多发的无回声,边界清楚、整齐、光滑,亦可双侧发生;②多数小于5mm;③内部回声均匀;④囊肿后方回声增强,并可见侧方声影;⑤CDFI:无彩色血流信号。

⑷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瘤的发生可能与雌性激素过多对局部乳腺组织作用有关,是乳腺病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位于乳腺上方及外侧,由上皮和结缔组织两部分混合组成,可单发或多发,并可累计双侧乳腺。典型声像图特征:①乳腺纤维瘤常为低回声,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②边界光滑、包膜完整及伴有侧缘声影;③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无明显衰减,有的回声增强;④肿块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探头加压后,肿块活动性好;⑤病灶内一般无钙化;⑥CDFI:肿块内部或周边多为无血流信号和少血流信号,频谱多数为静脉血流。

⑸乳腺脂肪瘤:乳腺脂肪瘤常发于乳腺皮下脂肪层,也可多发位于乳腺腺体脂肪层内,极少位于乳房后间隙,与女性体内雌性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密切相关,以中老年女性多见。声像图特征:①边界光滑,有包膜;②呈椭圆形,以中等回声为主,或为稍强回声;③后方无衰减及侧方声影;④CDFI:一般无血流信号,如血流信号丰富,多为低速低阻型静脉血流,则称为血管脂肪瘤。

⑹乳腺导管内乳头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瘤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一种良性肿瘤,常单个或多个发生在近乳头的扩张乳管中,或生长在乳头附近与乳管通连的囊肿中。乳头间断性自发性溢液是其特点,溢液为血色、暗棕色、黄色液体。典型声像图特征:①乳头内导管扩大,呈囊性扩张,内有乳头状肿物,呈中强回声光团,呈囊实性改变;②肿块一般<1.0cm,扩张的导管光滑;③CDFI:血流不丰富,脉冲多普勒瘤内一般检测不到频谱。

⑺乳腺癌: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多发部位为外上象限,其次为乳晕区,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声像图表现:①多数肿块边界不整,不规则,无包膜或包膜不清,呈“蟹足状”、“锯齿状”或“毛刺征”,界限不清楚;②边缘回声可有不规则的强回声晕;③恶性肿瘤的前后径往往大于横径;④囊瘤内部常表现为沙粒钙化,多呈簇状分布,后方无声影;⑤腋下淋巴结肿大表现为腋下圆形或相互整合的低回声团块,其内血流信号丰富;⑥CDFI:显示肿瘤周围及内部血流信号丰富,肿瘤越大血流越丰富,呈正比关系,多数为动脉频谱,且多为高速高阻型频谱,RI>0.7,偶可见动静脉瘘。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简便,无放射性,动态观察及重复性强,直观、立体、分辨率高,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效依据,在乳腺疾病诊断中作为检查首选。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等.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98.

2 张缙熙,姜玉新.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35-136.

3 张文芳,王志刚,张群霞,等.多普勒超声收缩期峰值与阻力指数在鉴别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5):309-311.

上一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美术下一篇:盐池中学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