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本科专业介绍

2024-04-21

光电本科专业介绍(通用10篇)

光电本科专业介绍 篇1

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俊介绍,该专业主要是以光电信息的产生、传感、采集、传输、探测、控制、存储、成像、处理、显示和应用为研究对象。

目前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主要是做光学信号处理,我们熟悉的光纤入户、光电探测器、光通信都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中的电子信息类,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它的前身主要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光电本科专业介绍 篇2

自2005年贵州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大学以来,农机专业开始按照“一本”专业招生,招生生源扩大到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生源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农机化专业以培养“学科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广、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农机化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基础厚、口径宽、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培养原则,始终坚持农机化自身的特色不变,为贵州省农机化事业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使命不变。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校高等农机教育将担负起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为贵州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博学笃行明德至善

农业机械系介绍

农机系前身为1958年建立的贵州农学院农机系,自1993年开始先后更名为贵州农学院农业工程系、工程技术系,1997年贵州大学与贵州农学院合并后,更名为机械与自动化系(贵州大学校直属系,理工学院代管),2004年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后,隶属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名称为农业机械系。

农业机械系现有专业课教师13名,其中副教授及以上11名,博士及在读博士6名,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贵州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科技基金项目、贵州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等纵向课题及横向课题若干项。

主要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军事体育类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管理科学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专业基础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液气压传动与控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电工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农业工程专业英语、农业工程导论、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专业课程:农业机械学、农业机械化管理、设施农业工程、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精确农业概论、机械制造工艺学、CAD/CAM技术及应用、汽车拖拉机学、机电一体化技术、技术经济学、机器维修工程、热工学、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光电本科专业介绍 篇3

关键词:光电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新建本科院校

1 引言

光电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1]。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已形成市场客观、发展潜力巨大的光电信息产业,包括光纤通信、光显示、光存贮、光机电一体化、光电检测等各类产业[2]。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信息产业、国防安全、高新技术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光电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对光电技术技术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需要进一步加大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力度,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光电信息技术人才。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目前正处于逐步探索完善并蓬勃发展的时期。由于高校办学层次、办学条件的差异,不同高校对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办学定位存在差异。

本文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基础及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措施。

2 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光电信息工程专业面临的挑战

光电信息工程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高新技术专业,需要培养在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协调发展、具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实际工程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复合型专业人才[4]。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和掌握涉及光学、 光电子学、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能力[3, 5],还需接受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4]。国内一些重点综合性大学(如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等)已率先在光学工程、光学仪器等学科专业基础上建立了光电信息工程专业[1, 3, 5, 6]。基于其雄厚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该类高校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工作成果显著,获得了一些专业建设和人

才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数目不断增加,其比例已占全国本科院校的1/3,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7]。不同于重点综合性大学,新建本科院校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相对薄弱,在该类高校中建设光电信息工程专业面临系列挑战。

一是该类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一般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光电信息工程这种多学科交叉专业的建设要求。

二是教学资源比较短缺,教学设备尤其实践教学设备不足,难以提供光电信息工程这种高新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教学条件。

三是师资队伍不够理想,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光电信息专业的发展。

四是生源质量相对较差,为培养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复合型专业人才提出了挑战。

3 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思路

由于历史基础和办学条件的差异,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建设光电信息工程这样的新兴专业,不能盲目跟踪重点综合性大学。需要结合新建本科院校自身条件,根据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办学定位。在此基础上整合自己的资源,以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

3.1准确把握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办学定位

高校办学定位的基本原理是社会分层分工的理论,任何一所高校办学定位应通过各种调查,切实了解自己所能够提供有效服务区域内真实的社会需求,以及这些需求已经满足及尚未满足的详尽情况,然后再依据自身的优势确定学校定位[8]。高校对各专业的办学定位,除了考虑高校本身及社会需求的因素外,还需结合专业的发展,寻求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科专业发展的结合部和对接点。

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分工对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国家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各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形成自己的特色[4]。在目前已开办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高校中,一些名牌本科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高水平研究型人才。从毕业生的去向统计来看,这些高校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考研或出国深造[6]。显然,新建本科院校如果照搬这种模式,也定位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势必会在与名牌本科大学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新建本科院校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出路是采取错位竞争,差异发展,将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3.2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办学应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适应国家、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在制定和实施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首先,要充分调研国家和地方光电产业的整体现状及发展趋势,监测产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建立光电产业需求信息反馈通道。通过分析国家和地方光电产业分析报告、光电产业发展规划等资料,把握产业发展动向。通过访问设置有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各层次高校,吸取人才培养经验。通过到光电企业内调研、实习,与光电企业合作办学和技术研究,在光电企业中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等方式掌握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然后,把握国家和地方光电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为高年级中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提供依据。最后,密切关注光电信息学科专业以及光电产业的最新发展,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光电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使专业与课程设置直接与社会需求相啮合。

3.3整合自身教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光电信息工程是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专业,该专业建设对高校教学资源和办学条件的要求较高。需要包括光学、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教学软、硬件和师资支撑。而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教学资源相对短缺,为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提出了难题。解决的基本思路有三点:

一是整合自身教学资源,分步改善办学条件。首先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基本的、必备的教学资源需求并整合现有资源使其得以满足,然后有重点有计划的改善办学条件,采用分步突破的方法做好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库的完善等工作。

二是做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分析现有师资结构,对比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师资要求,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采用人才引进和原有师资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师资质量,改善师资结构,达到学科专业建设的要求。

三是加强实验室建设。争取各级项目资金,尤其是企业横向合作项目资金的支持,有计划地按步建设和完善各专业方向的实验室。

3.4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光电信息专业要求培养具有实际工程能力的应用技术复合型专业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光电信息专业应特别注重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协调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光电信息专业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适当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采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实训等方式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课程实验根据课程性质合理设置,尽量提高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比重;课程设计尽量联系生产实践出题,注重课题的实用性;专业实习实训尽量建立实习基地,分组实习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是通过多种渠道,增大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申请纵向各级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得到光电企业支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尽量引进有工程技术经验的双师型人才。对现有师资采用灵活方式加强其工程能力的培养。派遣教师到光电企业生产或研发一线兼职锻炼。

四是建设光电竞赛基地及相应培训教练队伍。采取适当激励措施,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光电竞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较有效的途径是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和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学校可筹措适量经费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成立项目专家组拟定项目主题,也可由学生自拟主题,形成项目申报指南。鼓励学生依照项目指南组成团队,撰写项目申报书。由項目专家组根据学生基础和能力择优确定入选团队,给以适当经费支持。另外一种途径是,在教师的科研项目中产生一些难度适中的研究任务,由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本科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通过以上途径,可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4 结论

新建本科院校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应采取错位竞争,差异发展,将办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自身教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效提升光电信息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晨霞,娟康,涛夏等,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 2008: 35-37.

[2] 沈常宇,光电专业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研究[C]. 西安: 2009.

[3] 郁道银,蔡怀宇,葛宝臻等,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光学技术. 2007: 293-294.

[4] 教育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R]., 2010.

[5] 陈麟,光电信息工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 科教文汇. 2010: 27-28.

[6] 曾广杰,刘向东,徐国斌, 21世纪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J]. 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2004: 61-64.

[7] 李益众,一所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转型之困[N]. 中国教育报.

应用学院本科专业介绍 篇4

(专科起点本科层次)

1、艺术设计(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视觉传达方向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能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绘画、市场调研、广告策划、整体形象设计;掌握运用计算机进行各类平面设计、图形及图像处理等技能;能在各类广告公司、装潢公司、设计院、策划公司及厂矿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包装、CI设计与策划等工作,获得艺术设计专业训练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图形设计、商业插图、字体设计、编排设计、计算机应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书籍装帧设计、CAD辅助设计等。

珠宝鉴定与评估方向

在原专科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知识、技能,能够在珠宝专业公司、科研、企事业部门以及学校从事首饰设计与珠宝评估及教学的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Illustratro首饰平面设计、金属工艺与首饰加工、宝玉石鉴定与评估(钻石/红蓝宝)、宝玉石鉴定与评估(翡翠/白玉)、首饰工艺画

与创意设计、饰品模型设计与制作等。

室内设计方向

主要学习和研究室内外环境以及居住、办公、商业、展示等空间应用技术。培养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室内装修、室内

陈设、家具设计及技术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表现技法、构造与材料、展示设计、建筑设计、概预算、室

内设计应用、景观设计、壁画设计、陶艺等。

广告摄影方向

通过对广告设计摄影的研究、实践和学习,探讨摄影在广告中的运用技术,学习利用摄影及后期平面设计制作来实现更有表现力和说服力的广告,这是融合实用摄影和实用现代艺术设计的专业,培养从事广告和平面艺术设

计的专业人员。

主要课程:广告艺术学、传播学、多媒体技术、广告设计、视觉传达设

计、摄影技术技法、数码影像基础、摄影策划与创意、广告摄影技术、广告表现方法、影像后期制作、广告摄影研究、人像摄影研究、观念摄影、摄影

报道、国内外名家研究等。

中国书画方向

在原专科或相邻文科专业的基础上强化中国文化理论学习,并结合书法国画综合实践,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传统文化理念、艺风端正、集继承与创

作一体的书法、国画和现代电脑设计艺术相结合的研究创作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诗词学、书法技

法、国画技法、中国书法史论、电脑设计等。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网络信息领域、管理信息领域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开发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

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多媒体

技术、网络数据库及应用等。

3、土木工程(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建筑工程材料实验、工程结构质量检验等方面的专业

工作,获得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师训练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程序设计基础、建筑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及数据处理、结构力学、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

构、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地基基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等。

城市轨道工程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工程科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的站段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具备客运专线、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相关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施工、检测、监测、加固技术,能够应用先进仪器设备与方法为基

础设施的正常运转提供技术保障。

主要课程:结构力学、轨道工程概论、施工组织与技术、土力学、安全系

统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轨道工程、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等。

4、自动化(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电气控制技术,熟悉计算机控制及工矿企业供配电技术,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运动控制、楼宇自动化系统和自控项目设

计或设备安装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电机拖动、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VC语言+、过程控制、电器与PLC应用技术、运动控制等。

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以机为主,具有数控技术应用能力,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和开发,现代设备的维护、运行、管

理及经营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语言VB、数控原理与编程、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伺服系统与位置检测等。

6、材料科学与工程(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加工、制备等领域从事高分子材料生产、设计、运行及管理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质量分析、产品开发、材料应用及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

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分子化学及其新进展、材料加工学、高分子材料与制品工

艺、金属材料学、材料力学、材料热力学等。

7、化学工程与工艺(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工艺设计、施工与新工艺研究开发、分析检测及污染控制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

才。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化工工艺学、化工工艺设计及反应器、环境检测与维护、市场营

销等。

8、安全工程(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安全工程的系统理论、控制技术和管理方法,能在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贸、物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安全科学原理、系统安全工程学、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通风除尘与空气调节、安全防范与监控技术等。

9、应用化学(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化学及其相关领域科研、教学及其它工作,也能在精细化工、轻工、电镀、环保等企业及技术公司从

事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又能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

事业行政部门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技术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语言、化学类基础课程、仪器分析、化工原理、有

机合成单元反应、精细化工工艺学、英文文献检索等。

10、建筑学(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咨询等部门从事设计和专业咨询等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依托行业、面向应用的一线高

级工程师。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制图基础及CAD、建筑学概论、素描、色彩、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建筑法规与业务等。

11、网络工程(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规划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初步能力、较强的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管理能力和外语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基本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建设、安装、运行、管理和维护的基本技能,成为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网络设计与开发、网络管理与组织、网页设计与制

作基本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管理、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技术等。

12、会计学(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技术及会计电算化操作和相关的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国家各级财政、税务、金融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经营活动中从事资产评估、拍卖估价、房地产中介、产权交易与资产

置换等资产评估实务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概论、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经济法、中国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国际贸易理论、资产评估、会计制度设计等。

13、工商管理(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计算机和外语的基础,能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社会活动能力的高级

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应用统计学、管理学概论、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论、电子商务基础、经济法、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14、市场营销(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物流管理方向

现代物流是近年来在传统的生产制造业、运输仓储业、商品流通与信息产业融合重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跨学科、复合型新型产业。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从事市场营销策划与管理能力、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并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与外语基础,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现代物流信息化、现代物流实用技术等专业技能,能在各种流通领域和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物流管理、经营和服务工作的应

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应用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基础、财务管理、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商务英语、物流系统规划与设

计等。

15、国际经济与贸易(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市场营销业务的基本规程和技术,熟悉通行的国际规则和惯例,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和政策,了解商品学知识,熟悉掌握英语沟通技能的国际贸易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口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实务、电子商务、外贸报关实务、知

识产权概论、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

16、会展经济与管理(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以市场营销、英语、艺术设计、信息管理为学科背景,培养具有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了解市场经济基本规则,熟悉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恪守国家法纪,诚信自强,身心健康,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特别是具有会展策划和会展营销等能力、具有较高的艺术设计品位和较强的跨文化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会展策划师、会展经纪人、会展项目经理等复合型的会展业核心人才,同时根据会展产业链的要求培养具有不同专长的其他会展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会展公司、会议中心、展览馆、博览会等组展企业担任项目经理和中层管理人员,也可到各类生产企业和商业企

业等参展企业担任营销管理人员。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大学英语,毛泽东思想概论,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概论,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会展概论,展览管理实务,会

议管理实务,节事活动管理实务等。

17、社会工作(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是一个与国际接轨、应用性强、前景极其看好的新兴专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与律师、大学教授不相上下。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福利、劳动、司法、学校、社区、企业等系统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司法矫治、社区

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口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心理

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社会统计学等。

18、园林(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园林行业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备现代生物学及园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花卉苗木生产、绿地管理等工作。

机械工程学院本科专业介绍 篇5

(一)学院简介

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核电装备工程方向、车辆工程方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含核能与动力工程方向)五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湖南省重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为国家管理专业。机械工程学科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实验中心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平台,设立有全国CAD应用工程培训网络湘南基地、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基地、三维CAD原厂认证联考授权考试网点。

学院有教学科研人员60余人,其中教授18人,硕士生导师24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2名,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二、三层次人选各1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等各级各类科研、教研课题共70余项。在数控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热喷涂技术、过程与设备工况监测与控制、CAD/CAM、振动控制、微制造技术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部分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已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国防科学技术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省级教学成果奖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70余篇。拥有5kw横流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500wYAG固体激光器、数控加工中心、扫描电镜等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

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成绩斐然,连续五年被校团委评为“大学生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团总支于2010年获得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的光荣称号,学生党支部两次获得南华大学“优秀党支部”的荣誉称号。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已承担完成4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三等奖、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及湖南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等30余项。学院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8%以上,是南华大学的“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核电装备工程方向、车辆工程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含焊接方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三专业](理工类 语种:英语)

0803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核电装备工程方向、车辆工程方向)(理工类 语种:英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先进制造技术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道德水准和科学素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相应的业务基础、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能从事工业、农业和国防相关领域中的设计制造、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与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测试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工程学、控制理论、数控技术、核电厂机械设备及其设计等。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特色

南华大学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南华大学实施卓越计划的4个试点专业之一。

培养目标:面向国防、核工业和地方装备制造业,依托广泛的校企合作企业,以能力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强、能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现代机械工程师。

培养模式: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分为3年校内学习和1年企业学习实践两个培养阶段。

校内主要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工程材料及应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原理与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工程学,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

企业主要课程:机械制造工艺装备设计,制造工程组织学,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机械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检验、检测设备的性能、使用和维护,现代设备维修技术,反求工程,现代质量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企业工程项目设计,毕业设计

学分要求:学业学分178学分,第二课堂5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03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含焊接方向)(理工类 语种:英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道德水准、人文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具备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能胜任工业、农业和国防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过程控制原理与应用、机械设计基础、制造技术基础、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形数值方法、成形技术、熔焊原理、焊接结构、特种焊和压力焊、特种加工等。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080304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工类 语种:英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胜任石油、核电、化工、环保、轻工、生物、食品、医药、冶金和机械工业等部门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热力学、化工原理、流体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核动力机械、现代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装备设计理论等。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080401 测控技术与仪器(理工类 语种:英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测控技术、精密仪器设计与制造、测量与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毕业后能在测控与机电一体化领域从事测控系统与智能仪器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电路原理、模拟及数字电子技术、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分析、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测控电路、机电一体化技术、测控仪器设计等。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080501 热能与动力工程(含核能与动力工程方向)(理工类 语种:英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流体与热科学的基础知识、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毕业后能在大型火力发电厂、核电厂、能源动力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管理及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核电厂系统及设备、热工测量与技术、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网络专业本科生求职自我介绍 篇6

当来到的一个陌生的地方时,我们难以避免地要作出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人与人进行沟通的出发点。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自我介绍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网络专业本科生求职自我介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好,我叫xxx,今年xx岁。我的本科就读于xxxxx学院xx专业。

我从踏入大学门槛的那天起,经过良师的精心指导以及自己的奋力拼搏、自强不息,我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时代大学生,并为做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矗在大学期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结合暑期社会实践,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

光电本科专业介绍 篇7

关键词: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物理光学,计算机仿真

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 光电子产业已成为全球战略产业。加快建设我国的光电子产业和培养高层次光电子人才, 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也是未来光电子产业的需要。为了适应光电子产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光电信息工程专业 (简称光电专业) 。光电信息工程作为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重点学科, 涉及光学、光电子、微电子、通信等高新核心技术。光电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 侧重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 实践能力较强, 具有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物理光学的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物理光学是光电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其先修课程主要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应用光学、电磁理论等基础课程。后续的专业课程则包括激光原理与技术、激光加工、光电检测技术、光纤光学、信息光学、光纤通信等。该课程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 讲述光在各向同性和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以及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等内容。专业的物理光学在大三第一学期开设, 总学时为96学时, 其中理论为72学时, 实验为24学时。该课程内容概念繁多, 物理规律较为抽象, 光学现象与规律讲授难以生动形象。物理光学内容包含大量的原理推导和数学公式, 学生往往容易记住公式却忘记了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和分析方法, 无法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课堂中, 如果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将传播条件与规律告诉学生, 显然没有明显的说服力。该教学方法既影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 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 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建设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针对物理光学在光电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近几年我校光电系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 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1. 一条红线, 八大现象。

学生在经历了高中物理基础和大学物理课程学习之后, 对光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科学高度。对于光的波动现象等理论, 学生开始接受并有似懂非懂之感。物理光学的课程中, 则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光波的传播特性。因此, 在授课过程中可删繁就简, 遇到重复的内容可一带而过。物理光学课程内容繁多, 在学习该课程时, 需谨记一条红线, 即光波的传播。光波在同性或异性介质, 自由或半自由空间传播时呈现的八大传播现象, 即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吸收、色散与散射现象。在进行课堂讲述时, 先由光波的传播现象, 引出光波发生此现象的条件, 进而总结光波的传播规律。为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密切联系, 着重介绍光波理论的理论和所涉及的行业领域, 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让学生真实地感触知识的应用。

2. 问题导入式的教学方法。

物理光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 具有抽象性强、枯燥乏味等特点。同时, 物理光学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该学科的创建均来源于对实际光学问题的解释。在介绍一个知识点之前, 为了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首先要有目的地设置问题。通过一步一步地启发学生, 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与思路, 进而解决问题。例如, 我们讲授光波的衍射时, 首先从白光通过指缝的衍射现象出发, 提出产生衍射的条件。如果采用单色光源, 指缝转变为圆孔、矩形孔或不规则孔, 衍射条纹如何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采用多缝或透射光栅, 衍射条纹又将如何变化?从而引出影响衍射现象的因素和采用数学模型描述衍射现象的问题。实践证明, 这种以实际问题为先导的模式, 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许多方面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具有直观性强、图文声像并茂、信息量大、生动活泼等特点。但运用不当, 也会适得其反。为了弥补两方面的不足, 我们采用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光学课程中, 采用PPT课件形式与FLASH动画结合, 生动描述光波的传播现象与规律。多媒体课件重点介绍物理概念及方法, 而大量的公式推导可在课后参考教材或其他课本。制作这种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不仅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且还给教师留下充足的时间来强调重点、难点和核心内容。

4. 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之余, 训练学生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处理物理光学相关问题。利用现代计算机辅助手段, 加深学生对光学现象的理解, 发现学习中的盲区和误区,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将抽象难懂的光学规律和概念形象直观展现给学生,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光学仿真设计软件有很多种, MATLAB、Trace Pro、Zemax、Fred、Opti System, 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光学领域。MATLAB是Mathworks公司于1982年推出的一套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软件, 具有数值分析、矩阵运算、信号处理和图形显示等功能, 是工程界最流行的软件工具, 在大学理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亦渐成热点。目前, 已有众多文献采用MATLAB软件模拟光波发生干涉、衍射现象后光强度的分布。MATLAB软件中的图形用户界面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可以实现交互式模拟。采用交互式滚动条动态地展现各物理量对衍射结果的影响,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认识。Trace Pro是一款基于蒙特卡罗法的非序列光线追迹软件, 为美国Lambda Research公司开发。Trace Pro以实体对象来构建光路系统, 通过计算反射、折射、散热、吸收和衍射等行为来模拟光线与实体表面的作用, 对真实场景进行计算和显示。Trace Pro图形使用界面简单, 且具有强大的仿真功能, 能对光学镜头、背光板、照明灯具、投影显示器、医疗仪器等进行光学模拟及分析。目前, 在校学生已采用Trace Pro仿真软件成功对偏振棱镜、衍射光栅进行了模拟仿真, 采用光线追迹方法形象直观地展现光波传播过程及特性的变化, 加深对光波传播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当然, 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只是物理光学教学的辅助, 不能代替理论教学。学生应该在认真掌握基本物理知识的基础上, 逐步学会运用计算机仿真软件, 才能达到促进学习的效果。计算机虚拟仿真的实际操作, 培养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检验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也为下一阶段的课程教学提供了指导方向。

三、总结

在物理光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 针对课程内容理论性与专业较强, 数学公式与物理概念较多等特点, 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学习过程中, 始终围绕光波的传播这条红线, 介绍光波的传播规律与现象。采用问题导入式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手段, 加深专业课程的抽象理论形象化。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应用性,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发展, 增强学习效果, 实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张尚剑.物理光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实践[J].教法研究, 2012, (8) .

[2]王伟.物理光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根, 2011, (4) .

[3]刘海洲.关于物理光学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高职教育, 2012, (8) .

[4]曾涛.高校多媒体教学中的互动性探析[J].科技信息, 2010, (5) .

[5]王秀芳, 郑家树, 陈世涛, 王续宇.Matlab-GUI在偏振光实验中的应用[J].大学物理实验, 2013, (1) .

[6]王诩, 王银河, 姚春龙.基于TracePro软件的组合反光镜设计与分析[J].灯与照明, 2010, 34 (3) .

金融专业本科生的自我介绍 篇8

我是**财经大学金融系金融(含保险)专业07届毕业生,在求学生涯的四年大学学习过程中,经历过失败和挫折,经历过成功与幸福,我孜孜以求,不惜奋斗,而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的付出有了回报。

通过大学四年专业课的学习,能掌握并熟练运用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保险学、财产保险、人寿保险、西方金融理论、金融市场学、金融营销学业、银行会计、商业银行、西方经济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掌握了计算机初级,中级知识,能熟练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熟练掌握internet,能用wps、microsoft word等进行文档编辑及操作,并能运用photoshop等工具软件进行图像设计,掌握了microsoft visual foxpro数据库的制作。

在学习上刻苦认真,渴望上进,努力学习每一门课程,并通过了国家二级计算机考试。在实践生活中,我把自己放在现实社会中学习社会知识,参与了很多社会实践活动,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社会知识。

这就是我,一个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高综合素质,小事细作,大事敢为,率直开朗,谦恭乐为的金融系学生。当然,在学识渊博,阅历丰富的前辈面前,我还只是懵懂的后来者,但在您赐予的人生蓝图和事业空间里,经过勤修苦炼,明天的我也不是庸庸之辈。

中文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自我介绍 篇9

步入教育事业一直是我的梦想,XX大学的几年砺炼为我实现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专业特长更使我明确了择业目标:做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选择了教育事业,选择了XX大学,春风化雨育桃李的信念便铭刻于心。

进入大学以后,我抓紧每一天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学基本功的培养,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才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师范生,我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乐观向上,对大是大非保持清醒认识,不畏难繁,有信心、有责任感。

在能力培养上,校内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校外广泛尝试,多次进行教学实践,既实践了所学,又锻炼了能力。

光电本科专业介绍 篇10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及人才培养目标

1.设计思路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还要掌握综合运用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能力。因此,我院将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确定为:首先采用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按照遵循渐进的认知规律,模块式、递进式编排课程;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吸收企业优秀资源,推行工学结合,以企业真实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为项目载体,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情境;强化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充分的企业调研,认真分析光电制造技术专业应职岗位群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明确光电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光电产品的加工、检测、销售及光电加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能加工、懂工艺、会操作、知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光电制造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实施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设计思路,结合光电行业实际,我院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1.具体内涵

“校企合作、工学合一、任务驱动、三实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紧密依托中光学集团、宜昌388厂、平原光电等全国大型光电制造企业,在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基础上,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互利双赢”的合作运行机制,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校企合作”,指学校与企业成立专业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开发机构、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开发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在课程教学、顶岗实习、人员交流、技术服务、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等方面密切合作,共享教学资源。

“工学合一”,指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合一。一是校内基地企业生产化,即建立“校中厂”,使校内实训室改造为完全真实的“光电制造车间”,直接从社会上承接相关业务,进行真实任务的生产;同时,按照光电产品的生产流程分解实践教学内容,根据工作过程的不同任务组合成系列实训项目,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完成项目化实训的同时,也完成了光电产品的生产。使实训变成经营性的生产,使学生能够身处完全真实的生产环境之中,既培养了技能,也体验了劳动的价值;二是企业学校化,即建立“厂中校”,学校与中光学集团、华祥光电等公司企业合作,将实训中心延伸至企业,学生随时到企业进行现场学习培训,教师也可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三是与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根据光电制造的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培养光电制造人才。

“任务驱动”即以“学习性工作任务、实际工作任务、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实施,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通过工作岗位技能实训,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

“三实递进”指通过“职业基础实练、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三个环节,使学生通过职业基础实练获得光电制造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深入企业生产性实训体验真实工作环境,在实习中提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通过顶岗实习不断积累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岗位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适应岗位迁移需要。以“专业入企、引企入校”为建设思路,校企密切合作,培养一线岗位高技能人才。

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三年六学期细化为8个培养阶段,各阶段完成不同的培养任务与目标,并有机组合成完整的人才培养历程。8个培养阶段就是“8学期”(如图2所示)。打破传统“学期”概念,以学习内容为模块,按周划分学期。将第一学年下半年的4周生产实习与暑期顶岗实习或社会实践统一为第三学期,将第二学年下半年的6周专项技能训练与暑期顶岗实习或社会实践统一为第六学期。

第一学年(包括1-3学期),侧重学生制图、识图、机械基础、光学零件加工基本操作等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第一学期学习基本知识能力并进行认知实习,使学生具备当代大学生一般素质,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第二学期进行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主要加强专业基本理论教育,使学生掌握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理论,以及一般的专业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奠定基础。第三学期(共12周)进行生产实习及基于专业基本技能的暑期顶岗实习或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能力。

第二学年(包括4-6学期),侧重学生光电产品设计、工艺制定、质量管理等专业操作,重点进行岗位专项技能训练。即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集中针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是专业能力、技能培养最重要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技能及必要的职业素质。在操作层面上是基于工作过程开发领域,创设若干学习情境,以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为主要教学模式,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第六学期进行专业岗位专项技能及暑期顶岗实习或社会实践。

第三学年(包括7-8学期),侧重以企业为主,派遣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重点进行“一岗一拓训练”(岗位专项技能)。即第七学期进行课程设计、综合性实训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根据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完以后直至第八学期,使学生在毕业前就积累一年半的工作经验,集中安排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全面强化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结合企业实际开设企业主修课,以提高实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综合性。同时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和企业选择,全面推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实习工作,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能否培养出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人才的根本。课程体系构建流程如图3所示。我院在充分调查、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光电行业特点、专业建设规律、职业技能成长规律,构建了专业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基本技能课程、岗位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将专业综合实训课纳入专业技能课程中。根据企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确定了《工程光学》、《光学测量》、《光电检测技术》、《光学零件加工技术》、《光学薄膜技术》等五门专业核心课程。以“光学加工”的核心能力为培养目标,以五大核心课程为主线,以生产性实践教学为手段,以职业资格证书取证为标准的新型课程体系,把取得“光学磨工”、“光学测量工”、“光学仪器装调工”等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整个课程紧紧围绕实际产品的功能开发与实现这一工作过程展开教学,将课程内容重新构建为实际产品的生产设计过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际项目为载体,设计开发教学项目或案例,以校中厂和厂中校为平台,实施学做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入《光学加工机床、型号编制方法》、《真空溅射镀膜设备》等技术规范和标准,遵循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摘要:文章探讨依据光电行业发展及用人需求, 构建光电制造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合一、任务驱动、三实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确定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并提出了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条件及措施。

关键词:光电制造技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1]梅鲁海.基于工学结合示范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

[2]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35) .

[3]程玲云, 李旭.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

[4]王文红, 姜炳龙.试析工学结合模式下数控人才培养[J].石油教育, 2009, (6) .

上一篇:盖章介绍信下一篇:学校校车安全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