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柳絮散文

2024-04-28

故乡的柳絮散文(共11篇)

故乡的柳絮散文 篇1

我家的江堤旁有二十多棵垂杨柳,只要临窗就能望见。一年四季,我都喜欢在江堤边上漫步,那棵棵垂柳是最养眼的风景,我爱极了垂柳的那种风韵、那种美。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吟诗赋文,只因了垂柳的千种风姿、万般风情。垂柳,静立时,温婉无声,摇曳时,缠绵煽情。柳丝,缠绕着多情的梦,惹人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

垂柳,她从来都是树中之淑女,飘逸,不矫情,娇柔而不媚俗。柳叶,犹如少女之细眉,枝条,宛若少女之青丝,有风吹来,柳丝随风曼舞,柔弱而坚韧,百弯而不轻折。春风中,垂柳那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最让人流连,烟波流转处,柳色柳韵更是让人迷蒙,教人浮想联翩。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易栽,也易活,生命力极强,每每望见垂柳,我的心中便会被温馨与温情填满,垂柳早已走进我的心灵、融入我的灵魂,在我那些吹不散的红尘梦里,总有垂柳洒落的袅袅清韵和绵绵诗意。

还记得我儿时的屋后也有五六棵垂柳,那长长的枝条,丝丝缕缕,轻垂小河水面,有风徐徐吹来,垂柳摇得安然慵懒,摆得轻柔随意,柳条儿在水面轻拂,荡漾出一湾又一湾的涟漪,我的儿时梦就在那层层涟漪中,慢慢化开,化开......

我清楚的记得,我儿时的一群伙伴都爱把柳枝柳叶编织成帽,把柳皮或是柳叶做成柳笛,那时的我们头戴柳帽,嘴含柳笛,手持柳条,在门前屋后,在道旁岸上,穿梭追行,欢歌嬉笑,快乐无边......

记忆中,柳笛声声,欢歌远送,袅袅不散。

昨日黄昏时分,我又独自漫步于江堤垂柳旁,看江面渔帆点点,听滩上水鸟幽鸣,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莫名情愫从心底悄然而生,思念,开始无边无际。今宵,梦醒何处?那声声柳笛何时再响起?

早上醒来,我放眼望,薄雾中的垂柳既雅韵又别致,脉脉含情。她们灵秀飘逸,超凡脱俗,那一刻,柔情早已弥漫了我的每一根神经,一泓情思在柳丝间轻澜不定。静观垂柳在微风中袅娜地摇摆,我似乎听到了她那委婉动听的呢喃与细语,我的心润着清露,邀一缕晨曦,追随着柳风一路远去......

很快又要到柳絮飘飞的季节了。柳絮,似花非花,洁白的柳絮喜欢把自己交给风,朵朵柳絮随风化作漫天的飞雪,在空中翩翩而舞,演绎脱俗的美丽,那年年飘飞的柳絮总会萦绕我一个又一个的梦。

风中,垂柳依依。

故乡的柳絮散文 篇2

关键词:精神家园,文化困境,自我性

引言

陈丹燕的欧洲旅行散文结集出版, 共四本, 历时十六年完成。其中《咖啡苦不苦》、《木已成舟》、《今晚去哪里》分别讲述了欧洲的咖啡馆、博物馆和小旅馆, 而《漫卷西风》主要记录了作者奥地利、德国之行的片段与感受。这样一套从装帧到内容都充满了异国风情的丛书, 是很容易被归入当下流行的都市小资之列, 或者贴上行走文学、小女人散文的标签。然而陈丹燕的旅程并不是轻巧的享受, 她在长长的游走与追寻中, 提出了“身份危机”、“精神家园”等严肃的命题, 她的旅程是一代知识分子寻找精神家园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 充满了纠缠、困顿、突破、崩塌与重建。最后, 陈丹燕的精神家园从那个用人类文明修补成的“欧洲”意象转为自己的内心。这种从个体经验出发, 站在历史的角度关照人类, 最终回归自我的转变, 有时代的原因, 也是对人类到达精神彼岸的失望。

一、梦想的彼岸——虚构的“欧洲”

陈丹燕一九五八年出生于北京, 八岁时迁居上海。童年时期文化环境的截然改变, 造成了陈丹燕对“故乡”的疏离, 形成了精神上的最初困惑。随后, 上海充满殖民文化印记的生活对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大凝重的欧式建筑, 飘荡着周璇细嗓子的西洋咖啡馆, 脸上刻满风霜的圣约翰毕业生……上海成为了整个欧洲文化融合的有中国特色的缩影, 在陈丹燕的成长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她对欧洲的态度:一种对源头纯粹文化的向往。而到了八十年代, 在陈丹燕上大学期间, 时代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中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与自由的时期, 解禁了的西方的文学、音乐、绘画、影视等艺术作品大量涌入, 这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西方先进的文明、富足的生活, 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官刺激。最重要的是西方文化中闪耀的高贵的、美好的人性, 深深的温暖了那个时代饱受伤害的心灵, 于是“欧洲”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心中的天堂。

成年后的陈丹燕在刚有能力实现青春梦想的时候, 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去欧洲的旅程。“一个人, 在大半年辛苦工作以后, 带着来自海外的版税, 背上照相机和晕动药, 远走他乡……从长崎, 到了慕尼黑, 然后是柏林、罗马和巴黎, 还有萨拉曼卡以及波尔图、圣彼得堡和克拉科夫, 当然还有维也纳何托斯卡纳” (《旅行》) 。在悠长的欧洲旅行中, 随时准备与一流的大师偶遇:茨威格、但丁、歌德、萨特、加缪、施特劳斯、梵高、克里姆特、安徒生……寻访他们去过的咖啡馆, 徜徉在他们走过的街道, 观赏他们留在博物馆的人类文明的杰作。陈丹燕深深为欧洲散发出来的古老文化气息所折服, “把在漫长暗夜里的成长中接触到的欧洲的碎片, 一点一滴修补成了一个精神故乡” (《木已成舟》) 。

这个“精神故乡”显然不是指地域上的欧洲, 而是欧洲大师们所创造出来的伟大丰富的人类文明, 这种文明最吸引人的特质在于它的杰出性。无论是音乐、绘画, 还是文学、建筑, 欧洲艺术的成就足以代表人类艺术中最辉煌的篇章。陈丹燕满怀崇敬, 在博物馆中“一步, 一步, 从无数被人类小心收藏起来、认定那是最值得纪念的东西面前走过, 把它们装进自己的心里, 看这个世界和自己, 是怎样从木变成舟” (《木已成舟》) 。杰出与强势的欧洲文明彻底征服了个体的精神感伤。其次, 欧洲文明中强烈的宗教信仰所表现出来的博大与包容也是吸引她的重要原因。陈丹燕在这种“至高至善至美”的力量中感受到类似于子宫的温暖, 从而把欧洲文明作为自我精神的母体, 建立起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由此看来, 这个家园是人类精神的历史凝聚通过欧洲杰出的文明与丰富的艺术样式表现出来, 它是崇高的、伟大的、宽容的, 而“欧洲”只是这种无形智慧的有形载体, 成为一个“充满意义和意象的存在”。[1]

二、“异乡”——永恒的困境

把“异乡”作为故乡最惊世骇俗的是三毛。三毛对撒哈拉沙漠是“投奔”, 而陈丹燕只是“旅行”, 这本身就把主体与“精神故乡”对立起来。如果说《咖啡苦不苦》《木已成舟》集中表现了作者对欧洲文明的拥抱与呼应, 那么在《今晚去哪里》和《漫卷西风》中, 我们感受更多的是对欧洲文明作为归属的怀疑, 是“旅行者接触异文化后通过比较对自身文化作出的确认”。[2]

在克莱姆斯安静的河岸边, 陈丹燕带着席慕容的书, 看她如何在风沙滚滚的荒漠里隆重的回家, 想到“何处是我的故乡呢?” (《漫卷西风》) 陈丹燕的欧洲家园在某个时刻轰然倒塌, 她意识到“这是别人的码头, 我坐在这里看书才是打扰。” (《漫卷西风》) 对于欧洲文明的固执坚守, 最终证明她只是“一个喜爱别人东西的人” (《漫卷西风》) , 这种滋味对于一个骄傲又敏感的崇拜者是最致命的打击。但是, 精神家园的崩塌并没有让陈丹燕失望或者崩溃, 因为她发现即使在欧洲这样物质发达精神丰富的地方, 人们内心存在着同样精神危机。

怀着八十年代电影院中的记忆来寻找少年时的偶像, 蓝色的施塔恩贝格湖依然闪耀着金色的阳光, 旁边是飘扬着蓝白相间的巴伐利亚旗帜的宫殿, 但是里面没有什么王子公主的完美童话, 背叛、谋杀、死亡像伊丽莎白皇后的棺木一样真实。她不得不承认“那些美好的人和事, 原来都是假的。” (《漫卷西风》) 陈丹燕的德国房东海伦娜也生活在巴伐利亚金光四射的蓝天下, 住在开满了郁金香的花园房子里, 丈夫是踏实的政府公务员, 两个女儿也都健康可爱。他们定期去教堂做礼拜, 在社区做义工。海伦娜的生活富足、安宁、自由, 成为“我”艳羡的榜样, 但是, 她却疯了。这种实实在在的荒诞让陈丹燕想到《等待戈多》和《变形记》中的绝望气息。还有什么不满意呢?为什么弗拉基米尔疯了, 没有胡萝卜的爱尔特拉岗仍在努力并充实的生活?当我们像陈丹燕一样在庆幸自己要的只是胡萝卜时, 却陷入另一种沉思:如果人类是幸运儿, 不用思想所以幸福, 那么几千年的文明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如果不论物质和文明怎样丰富, 人类还是在等待戈多, 却等不到戈多, 那么精神家园就成为永远到不了的彼岸。

三、回归自我的“文化小散文”

“有时我要长风万里, 有时我要归于内心, 有时我要抹去自己身上所有身份的痕迹, 就渴望当一个透明的人, 有时万里、十万里之外, 竟然回到的是自己的内心”《旅行》。陈丹燕最初的旅行“常常为的真是一时之快, 只是想要看到欧洲的山水, 想要吃德国冷牛肉丸子, 想要再看看柏林东区的老教堂……”[3]但是, 随着旅行的深入, 在十六年的跋涉里, 一步一步把“欧洲”填补成自己的“精神故乡”。又在这漫长的追寻中惊觉自己是永远都进不了别人家门的“异乡人”, 最终只能回归自我的内心, 完成了一段心灵的旅程。这段旅程展现了陈丹燕作为知识分子追寻精神家园的历程。

从历史到自我的思想轨迹代表了当下许多散文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自我性”。这与八十年代兴起的“文化大散文”的姿态恰恰是相反的。在余秋雨、贾平凹等的散文中, 作者以历史为切入点, 都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在描写的文化现象之外指点江山激昂文字”, [4]他们的思想轨迹是向外的、发散的。散文从“大”转向“小”, 不是指格调、品味的大小, 只是在时代的发展中, 文学从态度上更为关注个体和自我。正如范培松先生在八十年代末就提出散文要“写出‘个性’”, 要有“多层次多侧面的自我体验”。[5]这种“个性”除了关注点的内化, 还表现在语言风格上, 是“有一种绘画从中世纪向巴洛克过渡时的那种繁复”。比如在陈丹燕的《蒙马特:红玫瑰咖啡馆》里有这样一段描写:“褐色的、带着新青年风格的靠背椅, 简陋的围着三张桌子。桌上的红色玻璃拉丝花瓶里, 插着用了许多日子、被客人的纸烟熏黄了的假玫瑰花。墙上贴着粉红色的墙纸, 不知为什么挂着一张白色波斯猫的照片, 那是一只俗气的猫, 有银行职员太太般的表情。”首先是色彩的堆积, 短短的三句话中充满了褐色、红色、烟熏黄、粉红、白色等多种颜色, 营造出一种斑斓的视觉效果;其次是多重形容词与长短句搭配使用, 行文琐碎但细腻深入;还有关于女人和猫的巧妙的对比, 使文字陡然生动起来。另外, 在叙事的方法上, 陈丹燕的散文中呈现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伤, 她自己称之为“惆怅”而不是“怀旧”。这种自我抒情化的情绪消解了历史、文化所负载的沉重, 平静又日常的叙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解构为私人化的情感, 带有都市女性的自恋情结。

结语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呢?吸引一个人十六年长途跋涉的不是最后的结果, 而是在追寻中心灵得到的满足。这种满足让一颗虚弱的心渐渐充盈, 有了重量。用沉甸甸的收获去抵御生命中时刻存在的不能承受之轻, 然后就变得宁静与安然。如果人类的心灵家园是到不了的彼岸, 那么陈丹燕对个体归属的探寻是不是更有现实的意义?正如车前子先生对其散文的评价:“陈丹燕的书不仅是给小白领看的, 在文学上的意义我相信不久自然会被人体味出来。”

参考文献

[1][4]陈丹燕:城与人——陈丹燕自述[J].小说评论.2005 (4) .

[2]尹德翔: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J].中国图书评论.2005 (1) .

[3]秦道红、陈胜乐:论文化散文[J].文艺评论.1993 (2) .

[5]范培松:新时期游记功过得失谈[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3) .

[1]陈丹燕:漫卷西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陈丹燕:木已成舟[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陈丹燕:咖啡苦不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陈丹燕:今晚去哪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范培松:重塑“自我”灵魂的狂欢[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王尧:文字的灵魂[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

[7]摩罗:我的故乡在天堂[M].广东:珠海出版社.2006.

故乡的胎记(散文) 篇3

水,日夜流淌于故乡那片肥沃的土地,春播秋收,生生不息。喝水不忘挖井人,遥想当年我们的祖辈们从遥远的地方飘流到三都岛,择水而居,那叮叮咚咚的泉水声是祖先和大地交流的原初音曲,那股清洌的泉水充满着诱惑,绊住了祖先前进的步伐,有水就有了井,有井就是一个姓氏种子有了一个穴,有了这个穴一个姓氏就能像一粒草籽在这个穴萌根发芽,慢慢滋长出一个村庄。村子在长大,井慢慢变小,最后在时空交集的演绎中他成了故乡诞生时的一枚胎记。

井,是生命之源,村村寨寨,无所不在,股股清水犹如大地母亲甘甜的乳汁,养人也养生灵。三都岛上月半井与其他村寨的井一样蕴藏着这个朴实的天经地义。可是有位朋友他这样问我:“三都岛是个海中之岛,四周盈盈海水合围,海水是咸的,这井流出的不是咸水吗?”他的疑问确实让我难以释疑,我只好说井水不犯海水,这口小小的月半井根深得很,他完全可以穿越过深不可测的海洋,与深海底中的大陆紧紧相连,成为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大陆深处断裂层流淌着源源不断的地下水,月半井这冬暖夏凉、甘甜清洌、永不干涸的水脉是连着内陆的。正如我的姓氏,也是从宁德洋中迁到这里一样,说不定这水脉就与洋中相连,月半井的水就来自洋中的大山。想到这,念到这,感觉这口井显得亲近而又遥远。

我的血液里流淌着月半井的水,我的童年记忆填满着月半井带来的欢乐。小时候,父亲每天到井边挑水,他总是在我前面疾步如飞,我拎着水桶蹦蹦跳跳地在他后面追赶,母亲在井边洗衣服、洗菜,我就蹲在边上戏水玩耍。月半井我能一眼见底,不过一米多深,井底就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那块巨大的石头没有人为加工过的痕迹,看不见一凿一孔,凹凸不平,表面布满了青苔,水不知道从何处流出,却又真实地存在,原来这水源不一定要肉眼可见,水如文,文如魂,他就是这样让人潜移默化。此时我在波光粼粼的光芒里看到他折射出古典的韵律与诗意,石头天然的纹理与水的波纹在浮光掠影中虚实相错,如梦如幻。

井口很大,我常常趴在井沿望着天光云影,也常常提着水桶学大人的样子打水,那些记忆仿佛就在昨天,而一切皆流,无物常在,没有人能够重新走回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月半井的记忆在我成长的人生路上让我学会了很多的人生哲理。凡事留有余地,曲展有度,才能进退从容,犹如这月半井与木桶绳索之间的磨合,当木桶绳索的长短升降适中,当手腕的力度大小拿捏地恰到好处,水桶触碰于水面上,泛起的涟漪一层一层晕开,当水桶与水面的倾斜度不偏不倚时,将桶口朝下猛地用力一拉,“啪”的一声,水桶倒扣于水中,提起绳索时,水桶就灌满了水。记得那时候我还小,力气也不大,每次打起满桶的水,却提不起来,常常将水桶的绳索沿着井的边缘,磨擦、拉扯而上,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熟能生巧,后来我也能和大人一样,轻易地打起了一桶水,仿佛自己长大了。井、就是这口井,让我捞起了童年时的快乐,捞起自己成长的年轮。

井对于村庄,则与我有些不同,每天傍晚是月半井最热闹的时候,妇女们集中在这里,挑水、洗菜、洗衣服,市井百态在这里上演,一脚海泥,一件件盐渍的衣服在这井水冲泡中洁净。妯娌姑嫂的家长里短,哪家哪户的蜚言流语在这里传播开来,儿童嘻笑玩耍的泼水声,调皮的孩子往井里扔小石子,招来家长的怒骂声,声声回荡在井边。当一切归于平静,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烟囱里袅袅升腾而起的炊烟如暮色般的青灰。天色将暗未暗之际,外出劳作了一天的男人们陆陆续续地回来,在井边拎起一桶井水,一头扎进桶中,脸上流淌着的汗水与井水融为了一体,咕噜、咕噜地大口地豪饮着,当他仰起起头时,一桶水已所剩无几,被海风吹过、太阳晒过的黝黑的脸庞带着满足,长喘一口气,挥起衣袖往嘴角一抹,迈起步伐,朝着透出温暖灯光的家门口走去。

月半井的水日夜流淌不息,时光如逝,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在三都邮政局营业厅上班,有一天,邻居阿婆拿着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一撮泥土说要寄包裹,寄给外地工作的儿子,我愣住了,这不就是泥土吗?哪儿没有泥土呀!那阿婆从我惊讶的神情中看出了我的疑问,她慌忙笑着解释说:小孙子在外地水土不服,一直生病,看了老中医,说要用井边挖的泥土作为药引子,后来我查阅了中医资料才知道,那可以当作药引的泥土在中医上叫做“乡井土”。井水不断,故土难离,一撮乡井土跨越千山万水,抚慰着远方的游子,维系着乡情与亲情。背井离乡,说的是井与故乡的牵连,那是在外游子对故乡的思念,那一缕思念日夜牵连着故乡,就像故乡的水脉永远缓缓流淌。

井水流淌着岁月的车轮,流淌着祈春的祝福。每年除夕,家家户户吃过团圆饭,围炉夜话守岁时,新年的鞭炮声在子时的夜空中绽放,那是对天地所恩赐的礼赞,又是对来年丰收的憧憬。大家都挑着水桶在月半井边排队等候,据大人们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三都就有这么一个风俗习惯,那就是在每年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来挑井水,相传月半井的龙王在此护佑这方水土的风调雨顺,并在除夕之夜赐予乡亲们神水,这神水有着延年益寿、祛病消灾的功效。不知道这传言是真是假,但常喝月半井水的女人的皮肤一定是光滑温润的,鹤发童颜的老人在村里比比皆是。

现在的我虽近在宁德城关,但因俗事缠身,回三都岛的次数也越来越少,那份思乡思亲之情常常萦绕于梦,那梦并不是如浮萍般飘渺的,那梦是有血脉有根的,那根脉就是故乡三都岛,就是那口月半井。每逢宁德城关停水,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故乡的那口源源不断的月半井。回三都岛时,我总会去看看那口井,每当我站在井边,看到那井水倒映着天光云影是那么湛蓝湛蓝,那么辽远广阔,仿佛一眼望不到底。那口月半井在历史的原始森林中,就像一根粗硕的老藤,穿过岁月风霜的洗礼,显得那么坚韧,就这样静静地望着它,仿佛它能够洗礼我怯懦的性格,增强我的意志,喝一口那井水,仿佛它能够启迪我愚钝的灵魂。

又是柳絮纷飞时散文 篇4

年年岁岁花相似,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年的清明似乎来得早了一些,天气乍暖还寒,不时一阵大风,直吹得柳絮漫天纷飞,“清明时节雨纷纷”,天空中飘着细雨,似乎是扫墓上坟的人思亲留下的清泪,浩渺的天空中,偶尔传来一两声大雁的哀鸣,打破了山村的宁静。

在三姨的坟前点燃起几叠纸钱,望着霍霍燃烧的火苗,我的眼前浮现出三姨那和蔼慈祥的面庞,那火苗上似乎跳动着她的英灵,青烟袅袅地升腾起来,冉冉地消失在悠远的长空,绵远而又悠长。纷飞的柳絮勾起了往昔的丝丝缕缕,寄托了我无限的哀思。

三姨是一位普通的农民,生活在大山深处贫瘠的土地上。三姨一共有哥弟姐妹7人,在姐妹中排行老三。在我的记忆中,三姨是对我们最好的。

三姨父是一个手艺远近闻名的木匠,做的一手好木工活。在上世纪,在农村,如果会一门手艺,经济来源就会多一些门路,日子过得相对要轻松一些。三姨一共生育三个子女,一个表姐、一个表妹和一个表弟。他们三人都和我仿佛年纪,平时也都能玩到一起。我自然经常到三姨家玩儿,吃住。

在靠工分吃饭的年月,我家是一个大缺粮户,在青黄不接的季节里,父母经常为生计发愁,三姨一家省吃俭用,时不时接济我们。小时候缺衣少食,每次到三姨家做客,她看到我衣不蔽体,就用缝纫机为我缝补衣服,有时看我的衣服实在不像样,就撕布给我做一件。在三姨家里,我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无拘无束。在他们家,我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有时很惹父母生气,他们骂我是个野孩子,就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家。

三姨对我特别亲,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由于我家距离村里的小学较远,心疼我跑路太累,就想让我到我表姐们所在的村部下伸点上学,我害怕生人,加之环境不熟悉,就没有同意,于是三姨就让表姐妹一起劝我,我勉强同意了,可当我们到了他们就读的学校路口,我变卦了,死活都不去,三姨的三个孩子一起拉我,我打着闹着,最终逃掉了,把他们都气哭了……

上世纪商品经济不够发达,农村物质、文化生活落后。街上(现在镇政府所在地)有一座礼堂,平时唱戏、演电影场所。当时,逢年过节,政府总要公演一场电影或唱一出戏,更多时候放电影或唱戏是要卖票的。

我大姨和小姨家正好在礼堂附近,为我看电影、看戏提供了很多便利,我不用担心没地儿吃、没地儿住。可有一次,事出意外,现在想起来还惊心动魄、心有余悸。

记得八岁那年,我约好三姨家的三个孩子到礼堂看戏,事先我问他们看戏结束后回家不回,他们说回家,由于人多拥挤,我们没在一起看戏,等戏结束的时候,已是晚上十点多了,我随着人流往他们家的方向走,一路上,我不敢怠慢,趁着月光我在人群里寻找着他们,可是没有找到,我当时觉得他们一定是走在前面了,于是,我跟着散场的观众,一路小跑,寻找着他们的影子,可直到人群散尽,我也没有见到他们的影子。

在大桥尽头,该进我们村庄的三岔路口,我回头一看,已经没有人了,皎洁的月光下,空旷的原野,弯曲的公路,只有我一个人,我不由得害怕起来,心里在抱怨三姨家的三个孩子不守信用,害得我进退两难。当时我心里很矛盾:在转回到小姨家吧,我一个人还得走三里多的夜路,往前走到三姨家吧,还得四五里走,我横下心来,索性就冒险走到三姨家,一路上,我提心吊胆,公路边,月光下斑驳的树影,小动物的鸣叫声,风吹树叶的簌簌声,月光下自己拉长的身影……我紧张的心似乎要跳出来,我吓得头也不敢回,只硬着头皮往前赶路,时时觉得自己身后正跟着一个幽灵,我只能大声歌唱给自己壮胆子,小心谨慎的踽踽独行。

那天的夜,格外的寂静,一路上,我没有遇见一个人,路上也没有过过一辆车,唯一看见的是公路两边不远处居民家里忽明忽暗的灯火,就这样,我战战兢兢地走了四里多的夜路。

我好不容易要走到三姨家了。要命的是,到三姨家抄近路要翻一座岭,岭不算太高,但在岭顶人行的小道上正好有一座山神庙,想起来就让人发怵,走大路吧,要拐一个大湾,湾边屹立着巍峨的高山,据说曾有挖药的人从那高山上失足跌落下来,摔得粉身碎骨,湾边有一个大潭,潭里的水很深,也有游泳的人在这里丧命,生活在山里的人都说这里很”背”,据说还闹过鬼。

我自然不敢走大路。只好振奋精神翻山越岭,穿越山神庙。我觉得头发似乎也活了,一根根噌噌噌地直立了起来,我爬到岭顶,快速地越过山神庙,往下一望,在月光下,就可以看见三姨家的瓦房了。

三姨家就在山的对面。到三姨家,还要过一条小河,我顺着踏水(石块)摸过河来,一口气奔到三姨家的大门下。

到三姨家,已是晚上十一、二点了,三姨早已入睡,听到我的叫门声,三姨赶紧起床把门打开,第一句话就是:“你这傻孩子,真是憨胆大呀,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她爱怜地抚摸着我的头,不由得责怪起自己的孩子,一句不经意的话害我一个人摸了这么长的夜路。

三姨生前很爱我。我从小到大,一直不曾离开过她的视线,她一直在关注着我的成长。

我上了初中,成绩优异。三姨怕我骄傲自满,她一直告诫我要尊敬师长,虚心上进。我在县城上高中,她特意邀了我的母亲,一起到学校看我,嘘寒问暖,一幕幕情景如在眼前。

1995年我高考落榜,三姨不顾河水暴涨,她独自一人跋山涉水来到我家隔河的大路上,询问我高考的`情况,并安慰我不要气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努力。等我上了大学,三姨才放下心来,毕业后参加了工作,三姨一直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四季轮回,如今,又是柳絮纷飞时,可是疼我爱我的三姨看不到了。因身受癌症的折磨,在与病魔抗争两年多之后,无情的病魔夺去了她的生命。

在三姨病重住院期间,我看望过两次,由于忙于各自的生活和工作,我甚至后悔没有多看几回三姨,安慰安慰她,多陪她说说话,说几句宽心话,可一切都迟了,的年元旦,晚上9点多钟我接到大姐的电话,三姨去世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我顿觉天昏地暗,我傻了,很长时间说不出话来,我痛哭着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熟睡的妻儿,在茫茫的夜色里,我独自一人踏上了归程……

三姨永远离我而去了!她永远长眠在大山的怀抱,陪伴她的是生前她辛勤耕耘的土地、坟前的几g黄土、飞舞的蝴蝶、漫山遍野的苍松翠柏和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三姨是平凡的,正像那些无名的大山。然而,在我的心里,她是伟大的,她虽不是母亲,但对我的关爱、一言一行,胜似母亲。

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三姨那慈祥的面孔、熟悉的笑容,她的音容笑貌永远镌刻在我的心里,三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散文随笔《未若柳絮因风起》 篇5

常常一个人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能自拨,打开电脑写些自己喜欢的文字,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给与自己信心与勇气,让忙碌了许久的身心得到些许的放松。

一个人的时光是舒适惬意的,像一只慵懒的猫咪抬眼便是蓝天,低头便是大地,所有一切似乎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口呼吸着空气与周遭融为一体,或许这时候你会发现忧烦随风而去,留下的只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下的渺小而已。

暑假去看了从小期盼着的大海,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海天相接,长河落日。那种海浪拍打着岩石的声音,海鸥在空中的鸣叫,让我不能自己~第一次知道了海的味道,沙滩的岩石等等一切美好的事物。那一刻觉得自己在大海面前好渺小,也终于决定自己要在一个有海的地方生活。想象着自己面前是大大的落地窗,安静的房间昏暗的灯光,散发着幽香的木质桌子上,一杯拿铁,一本杂志,窗外隔绝了创流不息的车流人流,只剩下内心安静的声音,小到只有自己听得见。抬眼望去远方是一望无边的大海,海天相接的地方一缕阳光正散放着最后一丝光芒,那样的红霞,渲染了整个蓝天……

故乡的柳絮散文 篇6

女儿今年刚上大学,这学期学写诗歌、散文和小说,布置国庆后交一首现代诗。

“不会写啊……”

“老师没教么?”

“唔……说让自个儿先感悟感悟”

“这样吧,我随便写点,你自己体会把!”

放下手机,我在脑海中搜索我能驾驭的情怀,竟然只有乡愁!

每朵云有每朵云的故乡

携一缕自由风,放飞乡愁在城市的眉间心上

留一个高天上的蔚蓝色梦装在行囊

十月,说好了就出发

编辑好了,发了出去。那日女儿很沉默,我似乎说过平常说不上口的话

为你,千千万万遍。

我心里默念着这句。这是我近年来看过的书里记得最深的一句,源自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悲情的哈桑说给阿米尔少爷至真至诚的一句话,这句话让自私胆怯的阿米尔最终走向了自我救赎之旅。

从故乡走出的不乏优秀者,或文化人,或老板,或公务员。也许常年在外的缘故,总把故乡想象得抒情诗般美好,无限表达着对故乡恩念和眷恋,浓厚的故土情结。甚至把贫穷品德化,落后浪漫化,丑化家乡就是对自己人格侮辱。

其实,那些关于故乡的文字还有一句,物是人非!

故乡的柳絮散文 篇7

时至今日, 当翻开2015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扉页, 读到孙老师所写的这一篇《老师, 你可以拥有自己的课程》时, 我给了自己一个不易察觉的微笑。

能否成就课程, 成就什么样的课程, 在于你的眼里看到的是什么, 你的心里占据的又是什么。

一、谋划, 不再是单兵作战

之前的每一次课程, 好像是我把什么都谋划好了, 包括对任何一个细节的处理。 然后正襟危坐, 告诉学生接下来我们要干什么, 我们要走在怎样一条叫作“做课程”的路上。现在回过头来想, 这样的操作与我们曾经“满堂灌”的课堂又有何区别。 学生们带着懵懂的眼神听我细说一切, 而事实上我所提供的看似完整的套餐系列究竟合不合他们的胃口, 我是全然没有考虑和预想的。

眼看三月将近, 春光乍泄, 世外一片姣好。 这样的日子, 该是萌生某种意念的时候。总觉得守着这样的日子就不该每天只是拿起书本而后又放下书本而已。 于是, 我兴致勃勃地开始与学生们聊起了春天。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细雨开始沾湿衣襟的早春, 我们共同爱上了这位近乎让所有人都能为之驻足的春的使者———柳。

当我将这个富含万种柔情的字袅娜地写于黑板上的时候, 我第一次从学生们的眼底看到了一种叫作异彩的东西。我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感觉到了这个字的背后该有多少值得我们期盼的故事, 该有多少能让我们惊异的美丽。“柳文化”课程的落地是一拍即合, 是众望所归, 是合乎时节, 契合喜好的。

三月, 开启这样的课程之旅, 想想会觉得是美事一件。 试问, 世上还有什么比对自己喜欢的事情研究更富乐趣的事呢? 当日, 我们挪用了语文课堂的时间, 将对课程的构想顺着最初的喜好尽情地绵延开来。因为我知道, 很多时候, 时机真的有多重要。一旦激情冷却, 一旦想法褪色, 想要重新拾取最初的惊喜一定很难。

还是这个空气里弥漫着悠悠花香的上午, 我们在陈设延续了不知有几个年头的教室里讨论着课程的构建。四人小组合作依然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也就在这样的群策群力之下, 组长们记下了一个又一个金点子:研究柳, 吟诵柳, 绘画柳, 歌唱柳, 吹奏柳, 栽种柳……或许, 最终回到的依然是我们之前怎么做课程的模式之上, 但, 不同的是, 学生们在第一时间成为课程的主人。 他们的雀跃, 他们的热情, 他们的投入, 都告诉我 “课程”是什么。 课程就是与学生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 贡献所有的智慧, 构建学习的宝库, 展开多样的研究。 乐趣在其中, 主动在其中, 追求在其中, 情味在其中。

在这个春寒料峭, 花儿渐放的初春, 我们看到了一缕最温暖的光。 它同样属于课堂, 属于学习, 属于生命旅程中最难忘的一段。

二、实践, 早已是风生水起

得益于李希贵老师所著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 虽然我无能力在同一时间段给学生提供多样的课程超市, 但在实施同一个课程的过程中, 我取用了“结识志趣相投的伙伴也应成为教育的目标”这一理念。 围绕“柳文化”这一主题, 我们设置了涉及各个学科的丰富多样的实践点, 每个同学的参与项目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申报, 然后与爱好相同的同伴结成同盟, 展开对同一个领域的学习研究。此举一出, 热情空前高涨, 喜欢放声高歌的选择了“唱柳之歌”“吹柳之曲”; 喜欢摄影的则三两结伴约好了该去哪里寻觅柳树的芳踪;喜欢动手实践的则开始研究柳条的栽种技术。当然, 也有很多的浪漫女孩、诗意男孩开始谋划一场盛况空前的“咏柳诗文诵读比赛”。

时间是规定好的, 就在我们预定的时间之内, 学生们走在了多途径的学习之路上。 公园里有他们驻足观赏的身影, 电脑旁有他们冥思搜寻的模样, 小河旁有他们席地描摹的样子……他们告诉我, 美术课代表已经联系了美术老师教他们柳树的基本画法, 音乐课代表则将需要歌唱与吹奏的与柳相关的曲子提供给了音乐老师, 没有曲谱的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音乐老师的及时帮助。而语文课代表则和我说, 需要我帮他们改一下诗文诵读的稿子。点开属于我们的群空间, 一时近乎惊呆。这是孩子们编撰而成的诗文诵读原稿吗?不是一首, 不是一篇, 而是多样的整合, 有引言, 有诗文, 有连接语, 洋洋洒洒, 完整而丰富。诗文诵读比赛是全班参与的一个活动项目, 十一个小组提供的稿子都堪称是精心之作。第九小组的组长小宋告诉我, 他们光手写的稿子就有多份, 她拿给我看了其中的一份, 尽是修改的痕迹。第一小组的组长小蔡告诉我, 他们的稿子需要我重改, 因为他们将领诵的人作了大幅度的调整, 组员也对内容进行了修改。我当然乐意为之, 因为在第一次为他们当下手的时候, 我就已经对这一组刮目相看, 因为在他们的稿子上, 组长已经根据组员的能力与特点进行了合理的角色分配, 一切都干得那样井然有序。

欣慰之感无以言表, 第一次, 我的学生在同一个课程的引领下表现得如此积极, 参与得那么主动。 而事实上, 在这样的课程实践之中, 我倒是轻松了很多, 解放了很多。

抱团学习, 充分信任, 尊重个性, 会有奇迹发生。

三、让位, 就这样彼此促进

读薛瑞萍老师的书, 总是深深地沉醉其中, 她与她的学生们就在日常的语文课上, 肆无忌惮地听名曲, 压缩语文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我也看到另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表达:“我要做的, 是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去学完语文课本上的东西, 然后带着孩子们做我们想做的事。 ”

每每读到这样的有关语文教学的话语, 心中总是一片敞亮。 因为知道了我曾经有过的想法不是荒诞无依的, 不是心血来潮的, 而是基于一种真实的, 日积月累的思考。 只要做了语文教师多年, 相信你与我一样会渐生这样的想法: 苦守着一本课本, 咬文嚼字一整个学期, 到头来, 连自己都不知道到底给了学生什么, 让学生得到了什么。 诚然, 这样的叙述并非是对课本的藐视, 而恰恰是基于对语文教学更为广博的思考。正是有了对语文更多的钟情和感悟, 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提出了拿更多的内容填充语文课堂的想法。 因为, 我们都爱语文, 我们都想带给学生课本之外更多的也叫语文的东西。

在日常教学中, 属于我们的教学时间总是那么有限, 往往有顾此失彼之感。这也应该是很多教师抱怨有想法无法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缘由。那么, 我们是否可以借用课程, 取其语文之味, 有系统、有步骤地让它适时地接近课堂, 充实课堂, 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补充阅读实践活动内容呢?

当然, 与学生的约定就是:课内必须掌握的一定要牢固掌握, 比如字词, 比如优秀段落, 比如对于某些章法的感悟与及时运用等。 而身为师者, 更是将备课的模式调整为习惯式的单备一课, 改为备单元课。 哪篇需精讲, 哪篇可略读;哪里需细研, 哪里可粗疏。这样的调整带给我们更多的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 于是, 我们的课堂除了文本内容之外, 有了更为鲜活的课程内容的及时填补。 而本学期, 我们就将“柳文化”课程的相关阅读内容移进了课堂, 我们赏名家之文, 我们诵名家之诗, 我们还观名家之画, 我们更尝试依据自己的观察自主进行诗歌的创编活动……

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实施一定是科学的, 是能带给学生根本性改变的。 但有一点我们已经看到, 在这样的删与增之间, 我们的课堂变得更有期待, 更有活力, 更有特色了。为了赢得更多的时间进行他们喜爱的语文课程实践活动, 在对规定的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中, 学生就会全力以赴。因为他们想以上佳的表现为自己赢得这样的快乐学习的机会。而谁都无法否认, 及时填补进的课本之外的语文实践活动内容, 它们带给学生的那种思维上的灵动, 行动上的积极是昭然若揭的。

稍作谦让, 彼此促进, 我们在文本与“课程”之间找到了语文学习更大的乐趣。 让“课程”小心翼翼地走进课堂, 这样的实践我们已经悄然开启。

四、行动, 让我们心手相牵

三月, 其实只是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季节而已。 行走三月, 我们与柳相伴, 而对柳的钟爱与描摹又岂止仅仅停留在三月呢? 这样一路走来, 我们将三月看作是亲近柳的开始, 也看作是走进自然的开始, 更看作是第一次师生真正拉近距离的开始。

什么是“课程”? 我这样说:做起来就是课程。 我们不必拘泥太多, 也不必思虑太多。这样的行动研究与创新实践, 没有对与错, 只有想不想, 只有敢不敢。我们是行走在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 我们没有能力谈太多与之相关的理论之道, 时间不允许, 能力不允许。 我们能做的就是有点想法, 及时行动。

当你与学生谈论我们接下来该做什么的时候;当你与学生一起商讨某一板块如何策划才会更好的时候;当你用心倾听学生们奇思妙想的时候, 我们的教学已经走出了陈旧, 我们的关系已经走出了隔阂。这样的校园, 这样的课堂, 这样的师生关系, 难道不是由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吗?

流浪是流年的柳絮 篇8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穿过低矮的灌木丛,看见满园的花丛中凌乱地飞舞着白色的柳絮,轻柔的身影随着风飘飞,不能自已。当我伸出手想抓柳絮时,一阵风又把它带到了遥远的天边。看着漫天飞舞的柳絮,我竞不禁羡慕起来,要是我也能有这样一次远行,那么人生就少了一份遗憾。

十八岁以前,我一直渴望一场旅行,十八岁以后,我更倾向于流浪,那时脑海里总会浮现这样一幅画面:我在一个黑暗的地下通道,弹着一把掉了漆的木吉他,惨淡的灯光照在我的脸上,而边上的人近似癫狂地呼喊着。

在我认识的人里面,她是最欢喜旅行的,没有之一。我曾经看见过她画的一张中国地图,满满的用红色标记的符号,我大概能够看懂一些,小小的红色代表她曾经征服过的地方,蓝色标记是她即将要征服的地方。她曾信誓旦旦地告诉我,她要走遍中国大大小小的山川河流和村庄。我说中国这么大,你怎么一个人把所有的地方走遍呢?她一直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燎原的那天,自己是否已经七老八十,走不动了呢?所以,她从心里底发出了一种沉重的叹息。

但幸运的是,现在的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有太多的路要我们走,有太多的桥要我们过,所以我常常安慰她,年轻就是资本。我们还有大好的青春等着我们挥霍,梦想终会在我们生命里的某一天开花结果。她总是无条件地相信我说的话,可是我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啊?鬼知道呢!

我一直都在寻找一个能让自己栖息的地方,不管这个地方是否偏僻,远隔人世,我都愿意逐花而居,亦如漫天飞舞的柳絮,随风漂泊。她说我的梦想太过于浪漫,流浪定要吃很多苦,受很多委屈。我说这不是虐待自己么?其实流浪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行动。也许,她是自己吓唬自己吧,我是这么认为的。

每次看见她的时候,她总是微笑着,寂寞并不能侵入她的心里。但在流浪的岁月里,总有一些旅店留下人们孤独的身影,那些小路也留下寂寞的足迹。就像三毛,穿着碎花长裙,牵着马在撒哈拉沙漠里行走。而她是三毛的忠实读者,所以受三毛影响,她也就成为这样一个风一样的女子,一路行走,一路撒花。

记得有一次我和她一起去看电影,片名叫《遗愿清单》,影片讲述两个癌症晚期的病人面对死亡,如何选择过完自己的余生。他们并没有安安静静等待死亡的降临,而是把自己一生中想完成的事情列成清单。他们在死神带走他们之前跑遍了全世界,最后把骨灰留在了喜马拉雅山上。

她很羡慕影片中的主人公,不过比起他们在生命的终点绽放,她更会拼尽全力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去流浪。我抬头看见她的眼睛闪着异样的光芒,这时候的她像极了漫天飞舞的柳絮。她说,我不想等我老了,走不动了,才想起这个梦想,我不想把这份遗憾留到生命的终点。

我们是文科生,她的地理特别棒,我问她铁路的走向,某个不知名的小城市,她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全国铁路交通,以及城市位置,这些东西我死记硬背还是记不大清。我问她是怎么记住的,有没有特殊的记忆方法可以传授给我,她只是神秘一笑,说,这些都是我以后要走的地方,如果我记不住,迷路了,不就被坏叔叔拐去山西挖煤了么?然后我笑着说,你这身板挖不了煤,倒是能给煤老板做个压寨夫人。于是她白了我一眼,我就假装继续埋头做作业了。

后来,我真没想到的是,她没有和我一起参加高考,后来我才知道她卷铺回家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去实现流浪的愿望了,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单亲家庭,她母亲也由她去了。

故乡的情感散文 篇9

文学曾是我多么骄傲的外表,那意气风发,如堪品流的文字曾让多少人眼红与嫉妒。如今,现实的无奈,加许自我的懒惰,何止又让多少关注我的人失望。“现实真的是一种万能柔和剂吗?能将不同的梦想随大流的洗礼最终变得圆润而失去原有的色彩斑斓吗?”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始终无法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问题的本身并不重要,往往结果才是我们最想要的答案。

窗外又下起了小雨,这段时间经常有雨相伴,下雨也不会太久,下一会儿就停。有人说:“雨是人的心情写照,心情不好时,晴也是雨。”

有雨的世界总是最安静的,因为只有雨声。似乎我们平常所听见的动物吵闹,都只是为寻求一场雨的宁静。

或许,此刻的故乡也在下雨吧。

我放下城市的繁忙与喧哗,跟随雨声的脚步踏进记忆中的故乡,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四处忙活着接屋瓦漏缝的雨,地上坑洼湿润;几只遍身淋湿的家禽挤进屋内,缱绻一团;几根柴火烧着一壶啼叫的水,白雾直冒;旁边的草垛,一只花猫正勤奋地舔舐着身上的毛;屋外传来一声犬吠,邻家婶子来借盆器接漏雨。

雨继续下着,似乎没有停收的意思。

以前,我常经历这些事,而现在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得不移交给爷爷。奶奶跟三叔住进了城里,留爷爷一人在家,爷爷的固执俗套全是为了守住祖辈父辈留下的根——那十几亩贫瘠土地。

乡野的“野”并不是指野性,而是指自然的纯朴及原始的味道,是一种善良的体现。

种庄稼是很有讲究的:一看时令,二看换种。时令即为按时播种和收割。换种即是在贫瘠的土地上每年种上不同的庄稼,因为矿物质被物种的选择吸收性及庄稼本身残剩的养分,对下一季庄稼的收成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锄灰,松土,播种,施肥,除草和杀虫也都是丰收的关键因素。

土壤是种子的衣服,粮食是农汉的生命,所以土壤便是农汉的根;岁月是时间的磨合,农汉是游子的牵挂,当然故乡就是游子的心。

所谓落叶归根。

城市的晴天,时而也能在僻静的角落处听见几声鸟啼,远外的灯塔比起梵天的星辰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这并不影响我看风景的心情。乡野的晴天,我喜欢独自走在松树林地,看近处蚂蚁觅食,听远外鸟儿歌唱。感受这大自然纯粹的气味,你会发现:原来,动物也有它的自在和快乐。

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我喜欢看见别人幸福的样子,似乎感觉自己也幸福一样。我一直追寻的梦想:快乐,自由和幸福。儒家修身,佛家渡人,道家求道,相比三者而言,我更乐意接受道,并不是我跟道家有什么渊源,我也只是个凡人,红尘中的一粒沙子。了解宇宙苍生,万物循环,我认为:我们每一个生命体今生注定修己,无论前世种种,今生何样,道才是需要我们一生修己安身,立命笃志完成的使命。别人无法完成个人的修为,正所谓:“道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我不喜欢宿命的安排,更不喜欢随波追流,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快乐也好,悲伤也罢,总归是自己的选择。

故乡是我生命的开始,也是我修道的第一步。人生中很多事的成败往往取决于自己第一步的选择。“一步走错,全盘皆输”也正是这个道理。人生是没有彩排的,都是现场直播,对与错也只有经历了才知道,而第一步也往往是人们最爱回忆的一步,学会思考,更应懂得感恩。

故乡的现代散文 篇10

“越鸟朝南枝,胡马依北风。”最难以释怀的是我孩提时的故乡。

故乡其实并不大,二百来户人家,以公路为界一分为二。那里碧树参天,依山傍水。一排排房舍俨然,错落有致,成为苍山中点燃寂寞的靓丽风景。正午时分炊烟袅袅,正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清晨鸡犬之声相闻,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青翠的远山,巍峨雄壮,盛气凌人;淡淡的云雾像轻纱般笼罩着漫山遍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神往,有种若隐若现、虚无缥缈的神秘感。

大人们挑着水桶去村头的古井打水。父亲往往是第一个去挑水的人,满桶的水清凉见底,毫不颠簸外溢,只是在水桶里荡漾起层层涟漪。

袅袅炊烟升起,旭日在晨曦时分,半遮半掩地露出通红含羞的笑脸,晨鸟欢歌,婉转流连,一滴滴露珠在太阳的光芒下晒得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不经意间掉在地上碎了。

暮春,冰冻一冬的小河已经活泼起来了,唱着婉转悠扬的小曲咕咕地东流而去,河岸的杨柳半吐绿芽,山上那一株株翠竹比以前更青了,宛如一堆堆欲喷而出的绿色火焰。乡亲们开始去田间地头春耕,真是“人勤春来早”。

不知何时,一群牧童们赶着牛羊回到村头,理所应当的`是吃早饭时辰到了,父亲往往回家最迟,有时还需我去寻他返家。他为养家糊口忘我劳动,含辛茹苦的劳作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午后时分,一群小孩光着屁股去千河边戏水捞鱼,大人们边大声呵斥边折条柳枝驱赶他们上河,毕竟不比赤日炎炎的六月,河水还有一息冰凉。

黄昏时分晚霞铺照着西山就像火烧云一样通红夺目,正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牛羊撑着鼔鼔的肚皮悠然散漫的归来,暁风习习,残月笼沙。小河之水静静流淌,杨柳在月色中愈发显婀娜多姿、婆娑非常。真是“杨柳岸晓风残月,便纵有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冬日里却有分外妖娆的奇观,万里雪飘,村庄白茫茫一片,于是我口占一首:

万般思绪任飘摇,心曲成吟上琼瑶

待到千水杨柳新,百朵梨花圧枝稍。

当积雪成堆时,北风凛冽,寒风刺骨。一家人围着烧红的火炉,饭后谈资,闲话年关,把酒话桑麻。举目远眺,那雪纷纷扰扰,像仙女散花,随风飘落,但却着地无声。翌日推门看去,积雪尺余,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妖娆异常。

须晴日,站在雪地里,仰望晴空,鸟儿销声匿迹,顽童们开始他们耍雪的娱悦活动。远望去,半条村庄的小河,在雪中掩埋得严严实实,楚楚动人。

风吹柳絮满店香 篇11

几千年来,柳树之所以为人们所赞颂,大概和她那顽强的生命力和袅袅下垂之姿有关。但是你是否知道柳的医药价值呢?

柳叶似刀

柳之叶,细巧如刀裁,碧绿如色染。孩子们常含之作哨,谓之柳笛,一声清脆,四处回荡。柳叶其味苦而性寒,对某些热性病常有疗效,若患恶疮,可用柳叶煎汤熏洗;跌打损伤,熬膏外敷,可长筋骨而止痛。古代《圣惠方》曾记有:“垂柳叶阴干为末,于铁器中以姜汁调,夜夜摩之,治眉毛脱落。”

由于柳叶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其百分比甚至高于海带,所以很多医院都用柳叶制成柳叶膏,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据说欧洲的第一把手术刀,便是模仿柳叶的形状制成的,所以即便在今天,国际上最有权威的医学杂志,仍然被命名为《柳叶刀》。

柳叶如雪

柳絮是花还是籽,在古时便有争论。《神农本草经》谓之为花,并有“柳花如雪之称,实际上这是柳树保护种子(种子极小,1000粒只有0.1克)的一种絮状物,而不是柳花。虽然如棉像絮却毫无御寒之能,故清人陈臻子的《花镜月》称之:飞棉飞絮害无用,如雪如霜暖不消。”

真正的柳花,是黄色的花蕊,至晚春时花中结细小黑籽,花落而絮出,谓之柳絮。絮轻扬可飞,使种子得以到处传播;絮干燥而易潮湿,使种子能得到充足的水分。这也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例,难怪李时珍称柳絮为柳华——柳之精华所在!这种精华有止血疗痹的医疗用途,对吐血咯血症,取柳华焙干碾末,每服5克,很有效果;置于鞋中或袜内可治脚汗。至于柳花则是治疗风水黄疸的良药。

万千绿梢

万千绿柳梢,自古便被人们当牙签用,其医疗用途最广,柳枝治病常被视作紧要之药。仅《本草纲目》便收载了15项之多,诸如脾胃虚弱、黄疸初起、痔疮下血等均可运用。

民国初期,河北名医张锡纯兽首创用阿司匹林石膏汤治疗感冒发烧,颇有疗效;最近上海某些单位用阿司匹林驱除蛔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已经知道,用阿司匹林治疗的疾病不下15种。可你也许不知道,阿司匹林最早就是用柳树中的水杨酸合成的。

水杨酸也是解热药,在柳枝中含量甚高,是由水杨素酶解、氧化后产生的。水杨素本身对体温中枢有调节的功能,能提高散热速度,扩张皮肤血管巾百友汁作用,故《曰华子本草》认为柳枝可治疗“入发大热”;水杨酸对关节疼痛有显著止痛效果,《名医别录》认为柳枝能“治膝痛”,实在高明得很。

错节盘根

柳树之根常常错节相盘,有的被做成精美的树雕工艺品,深受人们欢迎。据最近报道,柳树根还有抗肿瘤的作用,是化疗抗癌很有希望的辅助药。化疗治疗癌症常常会使体内的白细胞下降,但配上柳根服用后,则会使白细胞回升,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其实柳树根治疗肿瘤在东晋葛洪的《肘后方》中便有记载,可治疗乳痈、石乳(如今之乳腺癌)“初起坚硬,屡疗不愈,取柳根皮捣烂,温热后用帛裹之”,将有可能消除肿块——这大概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用柳根疗癌的文字记载。

总之,那二月春风裁剪出来的柳树,全身都可药用,实在是一个绿色之宝。

上一篇:教师职评个人心得总结下一篇:暑假阅读《狼图腾》个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