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

2024-04-23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精选9篇)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 篇1

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数据容灾

解决方案

1、前言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HIS、PACS、RIS、LIS 等临床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医院信息化 HIS、LIS 和 PACS 等系统是目前各个医院的核心业务系统,承担了病人诊疗信息、行政管理信息、检验信息的录入、查询及监控等工作,任何的系统停机或数据丢失轻则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医院的信誉丢失,重则引起医患纠纷、法律问题或社会问题。为了保证各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必须针对核心系统建立数据安全保护,做到“不停、不丢、可追查”,以确保核心业务系统得到全面保护。

随着电子病历新规在 4 月 1 日的正式施行,《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要求电子病历的书写、存储、使用和封存等均需按相关规定进行,根据规范,门(急)诊电子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 15 年;住院电子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出院之日起不少于 30 年。

2、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解决方案

针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和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应用,包括:HIS、PACS、RIS、LIS 等,本公司推出基于数据保护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以达到对医院信息化系统提供全面的保护以及核心应用系统的异地备份容灾

2.1 数据备份解决方案

针对于医院的 HIS、PACS、LIS 等服务器进行数据备份时,数据保护系统的备份架构采用三层构架。

备份软件主控层(内置一体机):负责管理制定全域内的备份策略和跟踪客户端的备份,能够管理磁盘空间和磁带库库及光盘库,实现多个客户端的数据备份。备份软件主服务器是备份域内集中管理的核心。

客户端层(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客户端):其他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备份软件 标准客户端,通过这个客户端完成每台服务器的 LAN 或 LAN-FREE 备份工作。另外,为包含数据库的客户端安装数据库代理程序,从而保证数据库的在线热备份。备份介质层(内置虚拟带库):主流备份介质有备份存储或虚拟带库等磁盘介质、物理磁带库等,一般建议将备份存储或虚拟带库等磁盘介质作为一级备份介质,用于近期的备份数据存放,将物理磁带库或者光盘库作为二级备份介质,用于长期的备份数据存放。

2.2 应用级容灾解决方案

实时保护,可实现对医院信息系统中核心业务系统的持续数据保护。在核心业务系统应用数据写入被保护服务器自身存储的同时,写入存储设备中,颗粒度到秒级,最佳情况下可实现零数据丢失,通过镜像功能保证连接的磁盘阵列中的数据与被保护的数据完全一致。同时,利用截获每个写I/O 功能并进行记录,并且可基于时间点的快照进行回滚,此功能能够在被保护服务器发生逻辑错误时,快速有效地进行每 I/O 节点或快照点的挂载,避免逻辑错误造成的数据损坏。当存储系统宕机等灾难发生时,采用快速挂载功能,可以最快在分钟级别内迅速恢复前端应用或数据库服数据功能,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分流器:截取主机写操作(块级别), 主机每次对被保护磁盘的写操作均被镜像写入到镜像数据写入过程在主机的主存储读写路径之外。

数据卷:保存主机分流器写入的所有数据。

记录卷和一致性代理:保存主机分流器写入的 I/O 记录根据应用特点 , 通过技术中的一致性代理实现对 ORACLE、MS SQL 等数据库在保存应用数据一致性快照使数据能够快速恢复到任意 I/O 记录。2.3数据系统长期归档解决方案

可通过高级备份功能,把电子病历、PACS 影像等数据备份到内置空间后,归档一份到光存储中,通过光存储的可长期保留特性,实现数据的长期保留(最长可到 100 年以上),满足法规要求。

2.4数据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数据保护系统内置灾备功能,可实现数据及应用级别的容灾,可支持一对一,多对一等多种拓朴架构,系统可互为源端及目标端,完成异地备份、恢复功能。

1)数据级容灾:

备份数据保存在设备中,各备份点的数据可独立管理,可实现异机恢复,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2)应用级容灾:

数据保护系统的 CDP 功能把数据持续保护在本地设备时,并可把本地CDP 数据复制一份到异地,CDP 的卷可以直接在异地直接挂载使用,结合虚拟机功能实现应用级容灾。

3、方案优势

数据保护系统提供的数据备份、CDP 及归档功能一体解决方案,满足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应用级容灾及法规要求(电子病历数据长期保存的要求)的业务需求,解决方案优势如下:

1)软硬一体化结构,数据保护系统是多功能于一体的数据保护设备。包含了备份、CDP、存储(FC、ISCSI 及 NAS)及数据归档等多种功能,更加经济实用。并且部署简单,插入网线后进行简单配置后即可开始使用。

2)支持 FC、千兆及万兆网络等链路,灵活部署。

3)在同一台设备支持部署定时备份、CDP 功能,针对不同应用级别提供不同的保护方式。

4)具备远程复制功能,两台以上的设备可以实现远程复制,任意两台设备都可以作为发送端与接收端进行相互的远程复制,实现异地容灾,使数据更加安全。

5)具有高级备份功能,能实现 PACS 等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的不打包备份,可实现 100TB 级别以上的非结构化数据的光盘库出库归档,同时采用高级备份时光盘库恢复可通过备份系统和光盘库直接恢复等多种方式恢复方式,更加安全可靠。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 篇2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系统简称“灾备系统”, 又称为灾难恢复系统或灾难备份系统。灾备系统是数据中心保护数据的最后手段, 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但涉及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存储、网络, 而且涉及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外部协作关系、资金投入等各个方面。灾备系统需要对可能遭受的风险进行风险分析和业务影响分析, 结合数据中心的现状进行设计, 同时筹备所需的各种资源, 制定详细的任务进度计划, 通过严格的项目设施管理措施, 才能保证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的要求。

对此, 本刊以“数据中心容灾备份系统”为专题, 特别安排了《数据中心灾备系统的规划》、《数据中心灾备系统的分类》、《数据中心灾备系统的组成》、《数据中心灾难恢复的策略》、《灾备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的思考》、《大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灾难备份思考》的文章, 希望通过本期专题的介绍, 帮助您对数据中心容灾备份系统的了解。

本栏目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感谢您的参与与支持!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 篇3

为了使获取的数据全面、快捷、有效,诞生了大数据业务,建立数据中心,将数据集中存放、集中处理,这种新的数据管理模式可以很容易实现数据共享、新业务的开发和降低计算中心的运营成本。然而,单一数据中心运行的这种模式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一旦数据中心发生灾难,受到影响的将是整个业务,于是容灾备份系统应运而生。

1.容灾备份系统简介

容灾备份是利用一定的容灾机制,当灾难发生后,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信息系统及数据的正常运行,可分为数据备份和应用备份。数据备份需要保证用户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它是容灾系统的基础,也是容灾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保障,当主站点发生灾难时,备份站点仍然保存着数据的副本,从而达到保护数据的目的;应用备份是容灾系统的建设目标,它建立在数据备份的基础之上,通过应用系统、网络系统等各种资源之间的良好协调来实现。一旦主站点发生灾难,将由备份站点接管整个应用系统,继续对外提供服务,它不仅要保存数据,而且要保证业务系统的连续性。

根据IBM公司SHARE78标准,容灾技术可以分为7个层次,从无任何容灾备份措施,到将备份的磁带存储在异地,再到建立应用系统实时切换的异地容灾备份中心,数据和应用的恢复时间从数天到几个小时甚至几秒不等。一个完整的容灾备份系统包括本地数据备份、远程数据复制和异地备份中心。设计一个容灾备份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备份数据量大小、应用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传输方式、灾难发生时所需要的恢复时间等。根据这些因素和不同的应用场合,可将容灾备份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第0级:没有备援中心。这一级容灾备份,实际上没有灾难恢复能力,它只在本地进行数据备份,并且被备份的数据只在本地保存,没有送往异地。

第1级:本地磁带备份,异地保存。在本地将关键数据备份,然后送往异地保存。灾难发生后,按预定数据恢复程序恢复系统和数据。

第2级:热备份站点备份。在异地建立一个热备份站点,通过承载网络以同步或异步方式进行数据备份,把主站点的数据备份到备份站点。当主站点工作正常时,备份站点只进行数据备份;当主站点出现灾难时,备份站点立即接替主站点业务,从而保证业务运行的连续性。

第3级:活动备援中心。在相隔较远的地方分别建立两个数据中心,它们都处于工作状态,并进行相互的数据备份。当某个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另一个数据中心接替其工作任务。这种级别的备份根据实际要求和投入的资金多少,又可分为两种:一是两个数据中心之间只限于关键数据的相互备份;二是两个数据中心之间互为镜像,即零数据丢失。零数据丢失是目前要求最高的一种容灾备份方式,它要求不管发生什么灾难,系统都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所以,它需要配置复杂的管理软件和硬件设施。

2.容灾备份系统分析

2.1容灾备份系统组成

容灾网络分为内部局域网和外连网。内部局域网采用统一交换技术体制,建立统一网络交换平台,并组成冗余热备结构,存储设备、容灾设备应采用两条以上冗余链路接入,按照服务级别、安全管理、运维管理以及服务保障需要,划分为容灾服务区1~n、安全管理区、运维管理区、服务保障区等多个分区;外连网采用动态OSPF路由协议分别接入所属区域网络的主干节点。

数据存储系统分为同步存储和异步存储。同步存储的存储设备为双机热备结构,异步的存储设备可单机运行,结合网络分区,进行存储分区,并具备无缝扩展能力。

容灾备份系统应具备快照保护功能、同步镜像功能、异步复制功能、分布式冗余保护功能和数据备份功能。快照保护功能为容灾备份实施提供数据支撑;同步镜像功能为用户信息系统建立同步数据容灾机制;异步复制功能为用户信息系统建立异步数据容灾机制;分布式冗余保护功能建立容灾备份中心之间分布式数据容灾机制;数据备份功能提供用户容灾数据在容灾备份中心再次备份保护。

安全保密系统应从网络安全、存储安全、容灾备份安全等方面进行整体安全防护。应具备网络访问控制、入侵检测预警、容灾协议增强等网络防护机制;还应具备数据卷完整性保护、面向用户的存储加密、敏感数据防泄漏等存储保护机制和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权限、数据一致性、完整性校验、分布式冗余等容灾备份保护机制。

运维管理系统应具备配置管理功能、拓扑管理功能、故障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资源管理功能和系统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提供各类设备和系统配置信息的提取下载、关联展现和查询统计;拓扑管理功能提供设备发现、拓扑识别、可视化展现以及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故障管理功能提供各类设备和系统运行故障的检测、告警、定位、分析和处理;性能管理功能提供各类设备和系统的流量监控、采集、分析和查询统计;资源管理功能提供系统所有设施和存储资源(包括设备配备、系统部署、物理空间、逻辑空间、出入库磁带介质等)的统一管理、关联展现以及各种资源信息的查询统计;系统管理功能提供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包括系统定制、日志管理、操作员管理等。

2.2容灾备份系统对业务系统的影响分析

数据复制操作的发起来自业务系统,因此无论来自系统的计算层、网络层还是存储层,肯定会影响到业务系统的性能。对于那些高性能的业务系统或者已经是高负荷运行的业务系统,必须分析建立容灾系统对业务系统性能的影响。不同容灾技术对业务系统性能的影响不同,比如,一个采用同步数据复制技术的容灾解决方案,如果备份中心与业务中心距离超过100km以上,需要考虑数据传输时延对业务系统I/O性能造成的影响,距离越远,业务系统I/O性能下降速度越快。

容灾备份系统运行平稳后,需要对备份数据的可用性进行检查。正常情况下,备份中心的数据是不能打开使用的,只有在业务系统工作中断,或者切断容灾进程的情况下,才能够对备份数据的可用性进行检查,这样势必对业务系统正常运行产生影响。由于网络传输拥塞或者中断等原因,数据复制同样会造成业务系统性能下降甚至业务运行中断,当等待传输的数据溢出数据复制发起端的缓冲区时,有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或者数据传输次序的混乱,破坏备份数据库的一致性,造成数据库不可恢复。

3.建设容灾备份系统应该注意的问题

(1)系统应该具有开放性,不依赖特定硬件系统。

(2)应支持广泛的传输介质。

(3)考虑到容灾能力和对应用系统性能的影响,容灾方案不仅要支持近距离、同步的数据容灾方式,还必须支持远程的、异步的数据容灾。

(4)对于异步数据容灾,数据复制技术不仅要求在异地有一份数据拷贝,而且必须保证异地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

(5)容灾系统本身应具备各种容错考虑。

(6)应支持灵活多样的容灾结构。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 篇4

目前检察院为适应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规则和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对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的新要求,高检院提出了统一业务软件的开发要求,总体目标是:坚持“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总体要求,开发融办案、管理、统计于一体的全国检察机关统一应用软件,实现全国检察业务应用软件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及时、全面、实时、动态交换数据,保证数据客观、真实,实现网上办案、网上管理、网上监督和网上考评。

为加快全国检察机关检察业务应用软件的试点与推进工作,各省级院应加快本级基础平台建设。为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重大战略部署和要求,各检察院应建立统一的备份容灾平台,以保证业务连续性,使得工作业务顺利开展。

现在的检察院几乎都已基本建立起已基本建立起办公自动化应用软件系统,配备了服务器、存储负载均衡等信息资源。数据容灾系统的建立是为了建立起统一业务应用软件基础平台,满足业务、数据、应用大集中的需求;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构建稳健的、灵活的基础架构,中科同向建议过与已有设备和资源的集成,构建稳健、灵活的基础架构,为连续、可靠、高效开展统一业务应用软件应用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撑,构架“一地两中心”运营模式,实现统一业务应用软件系统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高可靠、高可用。

中科同向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来进行系统设计与实现。将自主研发的数据备份容灾技术和产品运用到系统设计、建设中来,以达到检察院基础平台建设目标。统一存储系统、备份系统、数据同步系统,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来加强系统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开放性及可扩展性等方面的建设,构建满足业务、数据、应用大集中需求的软硬件系统平台。中科同向容灾备份系统满足、建成后的基础平台在系统性能、安全性、可靠性、数据零丢失、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及系统生命周期等几个主要方面达到设计要求。、配置高性能的磁盘阵列,以满足关键业务系统的读写I/O需要,在线数据存储、数据近线备份周期,虚拟磁带库存储。、数据同步。本项目构建“一地两中心”架构,要求在兵检院实现两个运行中心(含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以实现业务的“零时延”切换和数据的“零”丢失。数据级容灾,达到数据“零”丢失目标。、备份

(1)实现文件数据及数据库数据的在线近线备份。

(2)支持全备份、增量备份及累计增量备份等备份类型。

(3)具有数据消重能力,数据重复删除。

(4)具有全自动备份能力,能方便地制定与执行备份策略,并保证在不停数据库和应用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保证应用和数据库7X24 的使用性能。

(5)具有数据快速恢复的机制和手段,缩短数据恢复过程对业务系统的影响。

(6)能统一定义管理备份策略和恢复策略。

(7)支持异构服务器平台与存储设备;支持各种主流操作系统,包括Tru64、Open VMS、Sun Solaris、HP-UX、IBM AIX和Windows NT及Windows 2000系统等。

(8)支持多种存储环境,如SAN、LAN、NAS等。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 篇5

设计一个容灾备份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备份/恢复数据量大小、应用数据中心和备援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数据传输方式、灾难发生时所要求的恢复速度、备援中心的管理及投入资金等。根据这些因素和不同的应用场合,通常可将容灾备份分为四个等级。

第0级:没有备援中心

这一级容灾备份,实际上没有灾难恢复能力,它只在本地进行数据备份,并且被备份的数据只在本地保存,没有送往异地。

第1级:本地磁带备份,异地保存

在本地将关键数据备份,然后送到异地保存。灾难发生后,按预定数据恢复程序恢复系统和数据。这种方案成本低、易于配置。但当数据量增大时,存在存储介质难管理的问题,并且当灾难发生时存在大量数据难以及时恢复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灾难发生时,先恢复关键数据,后恢复非关键数据。

第2级:热备份站点备份

在异地建立一个热备份点,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备份。也就是通过网络以同步或异步方式,把主站点的数据备份到备份站点,备份站点一般只备份数据,不承担业务。当出现灾难时,备份站点接替主站点的业务,从而维护业务运行的连续性。

第3级:活动备援中心

在相隔较远的地方分别建立两个数据中心,它们都处于工作状态,并进行相互数据备份。当某个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另一个数据中心接替其工作任务。这种级别的备份根据实际要求和投入资金的多少,又可分为两种:①两个数据中心之间只限于关键数据的相互备份;②两个数据中心之间互为镜像,即零数据丢失等。零数据丢失是目前要求最高的一种容灾备份方式,它要求不管什么灾难发生,系统都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所以,它需要配置复杂的管理软件和专用的硬件设备,需要投资相对而言是最大的,但恢复速度也是最快的。

容灾备份的关键技术

在建立容灾备份系统时会涉及到多种技术,如:SAN或NAS技术、远程镜像技术、基于IP的SAN的互连技术、快照技术等。这里重点介绍远程镜像、快照和互连技术。

1. 远程镜像技术

远程镜像技术是在主数据中心和备援中心之间的数据备份时用到。镜像是在两个或多个磁盘或磁盘子系统上产生同一个数据的镜像视图的信息存储过程,一个叫主镜像系统,另一个叫从镜像系统。按主从镜像存储系统所处的位置可分为本地镜像和远程镜像。远程镜像又叫远程复制,是容灾备份的核心技术,同时也是保持远程数据同步和实现灾难恢复的基础。远程镜像按请求镜像的主机是否需要远程镜像站点的确认信息,又可分为同步远程镜像和异步远程镜像。

同步远程镜像(同步复制技术)是指通过远程镜像软件,将本地数据以完全同步的方式复制到异地,每一本地的I/O事务均需等待远程复制的完成确认信息,方予以释放,

同步镜像使远程拷贝总能与本地机要求复制的内容相匹配。当主站点出现故障时,用户的应用程序切换到备份的替代站点后,被镜像的远程副本可以保证业务继续执行而没有数据的丢失。但它存在往返传播造成延时较长的缺点,只限于在相对较近的距离上应用。

异步远程镜像(异步复制技术)保证在更新远程存储视图前完成向本地存储系统的基本I/O操作,而由本地存储系统提供给请求镜像主机的I/O操作完成确认信息。远程的数据复制是以后台同步的方式进行的,这使本地系统性能受到的影响很小,传输距离长(可达1000公里以上),对网络带宽要求小。但是,许多远程的从属存储子系统的写没有得到确认,当某种因素造成数据传输失败,可能出现数据一致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大多采用延迟复制的技术(本地数据复制均在后台日志区进行),即在确保本地数据完好无损后进行远程数据更新。

2.快照技术

远程镜像技术往往同快照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远程备份,即通过镜像把数据备份到远程存储系统中,再用快照技术把远程存储系统中的信息备份到远程的磁带库、光盘库中。

快照是通过软件对要备份的磁盘子系统的数据快速扫描,建立一个要备份数据的快照逻辑单元号LUN和快照cache。在快速扫描时,把备份过程中即将要修改的数据块同时快速拷贝到快照cache中。快照LUN是一组指针,它指向快照cache和磁盘子系统中不变的数据块(在备份过程中)。在正常业务进行的同时,利用快照LUN实现对原数据的一个完全的备份。它可使用户在正常业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主要指容灾备份系统),实时提取当前在线业务数据。其“备份窗口”接近于零,可大大增加系统业务的连续性,为实现系统真正的7×24运转提供了保证。

快照是通过内存作为缓冲区(快照cache),由快照软件提供系统磁盘存储的即时数据映像,它存在缓冲区调度的问题。

3.互连技术

早期的主数据中心和备援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备份,主要是基于SAN的远程复制(镜像),即通过光纤通道FC,把两个SAN连接起来,进行远程镜像(复制)。当灾难发生时,由备援数据中心替代主数据中心保证系统工作的连续性。这种远程容灾备份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如:实现成本高、设备的互操作性差、跨越的地理距离短(10公里)等,这些因素阻碍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目前,出现了多种基于IP的SAN的远程数据容灾备份技术。它们是利用基于IP的SAN的互连协议,将主数据中心SAN中的信息通过现有的TCP/IP网络,远程复制到备援中心SAN中。当备援中心存储的数据量过大时,可利用快照技术将其备份到磁带库或光盘库中。这种基于IP的SAN的远程容灾备份,可以跨越LAN、MAN和WAN,成本低、可扩展性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IP的互连协议包括:FCIP、iFCP、Infiniband、iSCSI等。

【小知识】

衡量容灾备份的两个技术指标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即数据恢复点目标,主要指的是业务系统所能容忍的数据丢失量。

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即恢复时间目标,主要指的是所能容忍的业务停止服务的最长时间,也就是从灾难发生到业务系统恢复服务功能所需要的最短时间周期。

系统数据备份方案 篇6

采供血信息系统从开始正常运行,就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积累数据。在采供血机构中一切基于业务流程的活动都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在系统运行中常常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如人为误操作、硬件损毁、电脑病毒、断电或是天灾人祸等造成网络系统瘫痪、数据丢失,这会给采供血机构、献血者和用血者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避免这种损失的最佳途径就是为系统进行可靠的数据备份。备份方案

1.1 备份策略 建立一套完整的备份策略,是做好备份的先决条件。(1)备份周期: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和需要,可以选择每周、每日、每时进行备份;(2)备份介质:使用的存储介质如磁带、磁盘等进行备份;(3)备份方案:目前常用的方案有双机备份、磁带备份、异机备份等方案,备份方案的选择是备份策略中最关键的一步;(4)自动备份和手工备份:自动备份是指计算机按预先设定好的时间自动启动备份作业,手工备份是指程序员不定时的人工启动备份作业;(5)检查备份数据的完整性:数据库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索引损坏或数据丢失。由于不能对实时库进行检查,所以在数据备份后通常要对备份数据库进行完整性检验。

1.2 常用备份方案

1.2.1 双机备份 双机备份分为双机冷备份和双机热备份两种。双机冷备份为一台主机实时工作,一台备用机等待备用。这种方案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实现实时数据备份。对于采供血机构的工艺流程对于数据连续性要求很强,基本无法使用备用机工作。双机实时热备份为双机镜像和共享磁盘阵列两种方案。双机镜像方案是准备两台在软件和硬件配置都要完全一样的服务器,分为一主一备,并互为镜像。将主数据库服务器上的表、文件、数据库或全部内容通过专用连接通道镜像到备用服务器上。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由主服务器迅速装载事务处理日志到备份服务器。备份服务器将接管事务处理日志继续完成主服务器的操作。优点是简单、便宜;缺点是降低系统效率,对数据维护的能力与共享磁盘阵列方案相同,都无法防止逻辑上的错误,如人为误操作、病毒和数据错误等。共享磁盘阵列方案为两台主机共用一个磁盘阵列。优点是不降低系统性能,为目前较为流行的主流技术,但要求磁盘阵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目前较为先进的备份方案为多主机集群方案,多台主机都在同时分别工作,当其中一台主机故障,其它主机可以接管故障机的任务。这种方案在“理论上”十分完美,可以避免冗余服务器的闲置浪费,但在系统方案设计中,仍要考虑一台主机故障后,全部任务交给备份机,备份机是否有能力承担全部任务,因而硬件冗余能力必须大于系统负载,故冗余硬件能力的闲置在理论上是不可避免的。双机备份方案主要有三种模式:Mutual backup(双机同时工作相互热备份)模式虽然可各自执行各自的作业,但在出现故障时,前端客户机的工作需重新开始;Hot standby(双主机固定热备份)与Muster-Slaver(双机主从热备份)的区别在于原MASTER主机修复后是否从SLAVE恢复到MAS-TER。由于目前所有的热备软件均不能解决数据库的故障,数据库的安全和可靠性仍需单独维护。另外,数据库的切换时间与数据库的数据量及进程的复杂性有关,所以应尽量减少数据的切换、数据库的回滚及系统重新启动等。

1.2.2 异地备份 选择1台与主服务器配置相近的备用服务器,建立1个与主服务器数据库同名的数据库。利用系统本身提供的异地传送工具,通过设置定时由计算机自动地把主服务器数据库中的数据传送到备份数据库上。如果主服务器系统出现故障时,启用该服务器通过网络做临时性单机运行。一旦主服务器系统瘫痪,只要重新在主服务器上安装操作系统或重装数据库,就可以利用异地传送工具把备用服务器上的数据传回至主服务器,确保数据安全恢复。这种方案近似于手工完成备份和恢复工作。优点是简单,可根据服务器的瘫痪情况控制数据的恢复程度。缺点是不能实时备份主服务器数据。

1.2.3 磁带备份 磁带备份就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备份到磁带上。磁带备份长期以来一直是首选的数据存储备份技术。磁带介质不仅能提供高容量、高可靠性、可管理性、容易携带和保存,并且价格便宜。常用的硬件设备包括磁带机和磁带库。磁带库是一种框式封闭机构,由数台磁带机、机械手、数十盘磁带构成。它能够提供基本自动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可以实现连续备份、自动搜索磁带。在备份软件方面,通常使用操作系统本身所提供的备份功能。缺点是磁带质量常常影响存储效果。我站数据备份方案

2.1 血站信息系统的特点(1)工艺流程性强。整个流程包括献血者档案管理、血液采集、检测、搬运、制备、包装、发出、报废、销毁、血费收取、血液返还等,环节众多,纷繁复杂,对于信息的一致性要求极高。(2)判定机制健全、严格。为保证提供血液安全、有效,保证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信息判定机制对于各种情况的判断要非常细致,对信息的完整性要求很高。(3)业务信息时效性强。

2.2 数据备份方案 根据我站信息系统的特点,笔者采用了具有容错功能的服务器,选用双机热备、磁盘阵列技术的硬件设备配置方案为主,异机备份为辅的数据备份方案。

2.2.1 硬件环境 两台服务器采用IBM xSeries225,单PII-II2.8CPU,512M,本地硬盘36.4G,分别装有10/100M网卡。服务器通过光纤集线器与一个IBM磁盘阵列柜相连,以共享其36.4G的磁盘空间作为双机热备服务器组。一台联想T200服务器作为异机备份服务器。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 篇7

一、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 数据中心存储设备存在单点故障风险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建设, 人行南京分行数据中心系统服务器和光纤交换机等设备均实现了双机冗余保护, 但存储设备仍采用总行2010年下发的一台HDS AMS2500。该型号产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功能单一, 无法实现跨阵列快照等功能, 如果备份操作发起之前数据丢失, 则无法恢复;二是仅有一台存储设备, 一旦发生故障, 本地及异地均无高可用的数据保护, 所有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的总分行业务系统均会中断, 后果严重。

(二) 分行自建信息系统数据缺乏保障

目前, 人行南京分行采用VMware v Sphere5.0搭建了虚拟化应用平台, 并利用该平台部署了分行自建的60多个应用系统。这些系统通过VMware HA提供统一且经济高效的硬件和系统故障切换保护功能。但除部分系统通过CDP, Symantec NBU, EMC Avamar等实现备份外, 其他系统数据并没有额外的备份保障。

(三) 系统灾备级别较低

在省级数据中心已备份的系统中, 只有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系统通过总行CDP系统每隔10分钟远程异地备份到总行北京灾备中心。其他系统通过磁带、EMC Avamar等软硬件产品进行每日数据备份。这种方式仅实现了数据备份, 灾难恢复时间 (RTO) 和恢复目标点 (RPO) 均较长, 无法保证重要应用系统的连续性运行。

二、两地三中心容灾备份系统建设

为解决上述问题, 人行南京分行拟采用“两地三中心:同城-异地灾备”模式:在南京市建设同城数据灾备中心, 实现生产中心重要应用系统数据的实时同步复制和数据访问;在辖内中支建设异地数据备份中心, 将生产中心的重要业务数据连续备份到异地灾备中心, 减少灾害发生时的数据损失, 从而为分行省级数据中心提供有效的数据保障。

(一) 同城灾备/异地备份中心选址

人行南京分行在南京市区共有两个机房, 一个位于分行机关, 另一个位于分行营业管理部, 两机房相距2千米, 并配有一条千兆光纤通信线路。分行机房作为生产机房, 通过总行下发的一台HDS AMS2500构建了SAN存储网络, 部署了数据中心绝大部分系统。营管部机房配有一台EMC VNX5150及相应的SAN存储网络, 用于其内部虚拟化建设, 因此选定营管部机房作为同城数据灾备中心。

分行辖内除营管部外共有12个地市中支, 各中支与分行通过带宽8 Mbit/s的IP链路通信。与分行距离200千米以上的中支共有6个, 其中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 (以下简称“人行苏州中支”) 已有一台EMC VNX5150和SAN存储网络, 综合地理位置、机房条件、硬件设备等多种因素, 决定选择人行苏州中支机房作为异地数据备份中心。

(二) 方案选择

人行南京分行主要考察比较了3种较为成熟的灾备方案:IBM SVC异构存储容灾解决方案、HDS GAD解决方案和EMC Vplex Metro&Recover Point Crr方案。

1. IBM SVC异构存储容灾解决方案

IBM SVC (SAN Volumne Controller) 是一种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它可将不同的存储设备映射为SVC的内部存储单元MDISK (Managed Disk) , 一个或多个Mdisk被虚拟化为一个存储池, 进而提供存储服务。

SVC异构存储容灾方案就是先通过SVC实现异构存储的整合, 然后通过“Vdisk Mirror+Metro Mirror”功能进行本地存储高可用和数据容灾同步复制。其中Metro Mirror可支持300千米以内的两个机房之间的数据同步复制, 因此可满足同城灾备中心和异地备份中心的距离和数据容灾要求。但该方案要求灾备/备份中心与生产中心之间都需直接通过光纤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现有网络条件无法满足;且需在生产中心再配置一台本地存储, 总投资较大。

2. HDS GAD解决方案

HDS GAD (Global-Active Device) 方案是一种基于存储的高可用方案。GAD是由两台高端存储G1000组成, 当两台存储的距离在100千米之内时, 用户数据可以在两台存储中实现实时同步复制, 并提供对外数据访问服务。用户主机可以访问任意一台存储数据, 如果一台存储设备出现故障, 可以保证业务不中断地访问另一台存储设备 (如图1所示) 。该方案可以实现“双活”数据访问, 但在距离上无法满足异地备份中心的要求, 且需要购买G1000存储设备, 投资较大。

3. EMC Vplex Metro&Recover Point Crr方案

EMC Vplex Metro是一种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 它通过光纤通道将不同品牌不同数据中心的 (距离小于10千米) 存储设备虚拟化为统一的存储资源池。通过同步 (时延小于5毫秒) 镜像复制功能, 保持两数据中心存储数据的高可用 (如图2所示) 。同时, 通过“Active-Active”技术, 可以实现与HDS GAD方案类似的“双活”数据访问。因此EMC Vplex Metro可以在不增加其他设备的情况下, 满足分行-营管部同城数据灾备要求。

EMC Recover Point Crr (Continuous Remote Replication) 即连续远程数据复制, 它可通过光纤通道或WAN为距离大于100千米的数据中心提供双向数据块的复制 (如图3所示) , 因此满足人行南京分行-人行苏州中支的异地数据备份要求。

对比3种方案, 只有EMC Vplex Metro&Recover Point Crr方案可以充分利用分行现有的存储、网络资源, 实现两地三中心灾备系统建设目标, 且资金投入少。人行南京分行最终确定采用该方案。

(三) 同城数据灾备中心建设

通过EMC Vplex Metro虚拟存储技术, 人行南京分行将生产中心的HDS AMS2500和灾备中心的EMC VNX5150两台异构存储各划出2 T空间映射为一个单一的2 T容量的存储资源池 (Storage Pool) , 利用虚拟存储的分布式镜像功能, 进行数据的远程同步复制。即生产中心应用系统数据通过Vplex拆分后, 同时写入本地和同城灾备中心的存储设备中, 保证了两中心的数据同步。再通过VMware的在线迁移 (VMotion) 功能, 将分行虚拟化平台上的重要系统不停机地迁移到该存储池中。这样一旦生产中心存储发生故障, 在该存储池中的系统可以立即访问同城灾备中心对应存储设备上的数据, 保证数据的连续性访问。同城数据灾备架构如图4所示。

经测试, 生产中心与同城灾备中心数据同步时, 网络传输平均速率可达80 Mbit/s (如图5所示) 。

生产中心应用系统的读写时延<5毫秒 (如图6所示) , 可以满足现行系统的数据访问需求。

(四) 异地数据备份中心建设

人行南京分行在生产中心的HDS AMS2500和人行苏州中支异地数据备份中心的EMC VNX5150上各划出10 T空间, 作为远程数据备份一致性组, 采用EMC Recover Point Crr, 通过IP链路进行数据复制, 实现连续远程异地备份。即当生产中心进行写操作时, 应用系统数据通过Vplex引擎拆分成相同的两份, 一份写入本地存储, 另一份传至本地RPA, 经过压缩后按照预定的复制策略, 每隔几分钟通过IP链路传送到苏州异地备份中心的RPA, 形成日志后再写入异地备份中心的存储中, 保持与生产中心的数据一致性 (如图7所示) 。同样, 仍通过VMware VMotion功能将分行虚拟化平台上的部分数据重要性较高的系统迁移到该一致性组中。

经多次测试, 在现有网络带宽条件下 (最大带宽8 Mbit/s) , 数据首次复制时间较长, 但首次复制完成后即可按照既定策略, 每隔15分钟左右生成数据快照 (如图8和图9所示) 。当生产中心数据遭受损害时, 备份中心可提供任意快照时间点的数据备份进行数据恢复。

三、取得成效

(一) 提高了重要自建系统的可用性, 实现了系统的数据双活

同城数据灾备中心建成后, 实现了数据跨站点共享和无中断迁移。测试表明, 一旦生产中心目前唯一的HDS AMS2500发生故障, 通过Vplex的Active-Active技术, 生产中心虚拟化平台上部署在存储资源池中的应用系统可以快速自动切换至同城灾备中心的存储上, 使系统做到无中断数据访问, 消除了以往故障处理所需的存储操作, 解决了存储的单点故障风险, 从而保证重要自建业务系统的连续运行, 提高系统可用性, 实现应用系统的数据双活。同时, 两中心之间的数据复制可根据应用系统的重要性级别, 选择同步/异步方式, 以便最有效地利用网络带宽资源。

(二) 优化了现有系统灾备结构, 提供分层次的灾备服务

同城数据灾备中心和异地数据备份中心建成后, 对人行南京分行省级数据中心现有的系统灾备结构进行了优化。数据中心可根据应用系统的重要性提供不同级别的灾备服务。

第一种情况, 对数据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要求高, 业务中断将造成重大损失的系统, 可通过EMC Vplex实时备份到同城灾备中心。当生产中心发生存储故障时, 可做到快速切换, 获得RPO≈0, RTO≈0的最优保障。

第二种情况, 对业务连续性要求不高, 但数据丢失将造成重大损失的系统, 可通过Recover Point连续备份到苏州异地备份中心。当生产中心遭遇灾害时, 可提供RTO﹤15分钟的次优备份服务, 大大减少了重要数据的损失。

第三种情况, 对普通业务系统, 可通过E MC Avamar系统、磁带设备等, 提供RTO=24小时的普通备份服务。

(三)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提高了省级数据中心对各类灾害事件的应急能力

此次容灾备份系统建设由于采用了虚拟存储技术, 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的存储阵列可支持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的异构产品, 因此生产中心仍采用原有的HDS AMS2500存储设备, 不仅节约了灾备成本, 也使项目实施过程更加简单, 未对现有系统运行造成影响。

同时, 同城数据灾备中心和异地数据备份中心建成后, 延长了容灾距离, 提高了重要数据和应用的保护级别。使人行南京分行省级数据中心不仅能应对本地存储设备故障, 而且在面对洪水、火灾、地震等重大区域性的灾难时, 也有了可靠的数据保障, 提高了应急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

此次项目建设完成后, 人行南京分行下一步计划开展数据中心灾备与恢复的模拟测试演练。一是在同城灾备中心搭建虚拟化应用平台, 部署生产中心的重要业务系统, 模拟在“生产中心突遇重大灾害, 服务器、存储的硬件设备均被损毁”的情况下, 进行系统的快速同城灾备切换。

二是模拟在“生产中心与同城灾备中心都出现意外而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开展应急演练。通过这些测试与演练, 进一步提升人行南京分行省级数据中心的灾备水平, 为省级数据中心系统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保护。

摘要:随着人民银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入, 以及信息化系统整合趋势的不断发展, 人行省级数据中心部署了全省大量业务系统, 但信息系统数据存储安全存在一定风险, 灾备级别较低。为此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根据现有存储、网络资源, 在对比分析了3种较为成熟的灾备方案后, 采用了EMC Vplex Metro&Recoverpoint Crr方案开展两地三中心容灾备份系统建设,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进一步提升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省级数据中心的灾备水平及为省级数据中心系统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保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两地三中心,容灾备份,Vplex Metro,Recover Point,数据双活

参考文献

[1]马渭桥, 张秉海.人民银行区域性数据备份中心建设探讨[J].金融电子化, 2008 (12) :44-45.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 篇8

就中小企业的现状看来,传统的备份容灾解决方案仿佛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为其需要特殊的设备、强大的技术、昂贵的带宽以及专业的管理人员,且不说最初的投入成本,就是后期的维护成本就让备受争议的IT预算难以维系。备份容灾解决方案诞生之初就是面向金融或大型制造业等市场的,虽然目前,备份容灾供应商已经注意到了中小企业的需求,并逐步开始从金字塔顶端逐步向下发展,但这些面向SMB的备份容灾解决方案真的就能满足SMB的需求,让其后顾无忧么?

全球SMB灾难恢复信心普遍偏低

欧美等国家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早,相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其中小企业的数据保护意识更高,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方式也更完备,理论上讲,其对灾难恢复的信心也应该更高,事实也是这样吗?

Acronis全球灾难恢复指数

据Ponemon Institute研究公司针对包括美国、香港、日本以及欧洲等13个国家各行业的3000多名IT从业人员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除德国和荷兰外,欧洲大部分国家和美国的中小企业对灾难恢复的信心指数普遍偏低。调查报告同时显示,影响SMB灾难恢复信心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即缺少对工具和资源的投资以及混合式环境下灾备较为复杂,并且对于利用新兴的云技术进行灾备仍存在顾虑。

传统灾备方案与SMB契合度不高

通过与亚太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对比发现,中国的中小企业似乎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并且影响更为严重。全球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预算难题,由于资金的掣肘,传统的备份容灾解决方案通常无法对中小企业的数据安全进行完善的保护。当中小企业在选购备份容灾解决方案时,常被问及RTO和RPO这两个问题,即最大能容忍的业务中断时间和数据丢失时间,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即使在采用了备份容灾解决方案之后,仍无法避免业务中断和数据丢失,这些解决方案只能尽可能缩短恢复时间和降低数据丢失时间。

服务器虚拟化加大SMB备份容灾难题

采用虚拟化技术的好处显而易见的,但其却给企业备份容灾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传统的备份解决方案很难对虚拟环境下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保护,备份性能大幅下降,如果对同一台物理服务器上的10台虚拟机进行备份,服务器内部的CPU、内存以及网络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源争斗。

并且,诸如VMware Storage vMotion之类的工作负载迁移工具将使备份问题更加复杂,这些工具可让用户在共享存储位置之间迁移虚拟机磁盘文件,但存储管理员必须保持与这些随时可能迁移的虚拟服务器相关的备份实时有效,这无疑是存储管理员最为头痛的问题。

云备份并不是SMB的“救星”

采用云对企业数据进行备份容灾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理论上讲由于云所具有的易于部署、灵活扩展和按需付费等优势,对于饱受预算掣肘的中小企业而言,应该具有莫大的吸引力,然后事实并非如此。

采用云端备份需要网络带宽做支撑,一旦遭遇突发状况,企业网络带宽是否足以保证数据能够快速得到恢复。除了带宽之外,还有一个云本身的问题,即安全性,如何保证在多租户状况下的数据安全。并且显而易见的是,采用云备份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管理复杂度。

备份容灾必然走向融合

对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服务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是否容易使用、具备成本效益与弹性,以及其是否能够快速实施,立即产生正面影响。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正是因为拥有这些优势,所以能够迅速被人所接受,因此前景看好。备份和容灾解决方案必然也会走向融合,原因无他,一个能够集中,并且易于使用和管理的解决方案才是中小企业的关键诉求点。

从目前的供应商市场来看,一些厂商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且某些产品已经具备了以单一解决方案应对实体、虚拟及云端的管理能力。如Acronis最新发布的Backup&Recovery 11备份容灾软件,其不但具备了对实体、虚拟、云端以及混合环境下的单一管理能力,并且还初步实现了将备份和容灾两套解决方案进行融合,使之可在同一管理平台下进行管理。

随着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其必然将改变现有的备份市场格局,传统的备份解决方案越来越难提供这些复杂环境下的数据保护与业务连续性需求,必然迫使备份方案供应商采用的新的技术。对于中大型企业而言,备份、容灾两套解决方案并行状态将继续保持,而这种情况明显不符合中小企业的数据保护需求,其必然将走向融合,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下进行管理。

随着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入细化,针对物理、虚拟及云端的备份容灾解决方案必然出现。Acronis公司所推出的 Backup&Recovery 11采用磁盘映像技术进行备份,其将整个磁盘影像分段式、多目的地位置备份到SAN、NAS或者DAS、光盘、磁带或者云端,并用一个统一的界面进行管理,而这实际上就消除了实体、虚拟与云端的差异。

总的来说,针对数据的管理必然将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将复杂变为简单,减少由于人工所带来的误操作,以更加高效、安全地对数据进行管理,这才是企业的根本需求。从目前的灾备市场来看,除了Acronis之外,赛门铁克、安腾普以及其他的灾备供应商所推出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融合的趋势,针对实体、虚拟以及云端的数据备份解决方案已经渐行渐近。

Symantec数据备份方案 篇9

Symantec Backup Exec for Windows Servers是Windows数据保护领域的金牌标准,能够提供经济有效、高性能且经过认证的磁盘到磁盘到磁带备份与恢复,通过为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 提供优化的数据保护,以及为文件服务器、工作站及Microsoft Exchange 和SQL 服务器提供真正的持续数据保护,使用户能够恢复到任意时间点,同时可以为企业满足严格的恢复点目标要求,为本地和远程服务器备份提供了快捷、灵活、周到的防护和可伸缩的管理。

凭借每个Exchange、SharePoint 和Active Directory 代理中固有全面恢复技术(GRT),Backup Exec 可以在几秒钟之内,从一次性备份全面恢复数据。凭借GRT,IT 管理员不必再执行邮箱备份即可恢复单个Exchange 电子邮件及SharePoint、SharePoint Services 和Active Directory 数据,包括快速而轻松地恢复文档、用户属性和特性。用户只需在数据库中浏览、选择和恢复要恢复的单个项目即可。此外,通过高性能代理,还为异构服务器(包括UNIX、Linux、MAC 和NetWare)提供扩展的平台保护、FIPS 验证的256 位AES 加密(CMVP 验证正待推出),以及为IBM、DB2、Oracle RAC 和Oracle RMAN 提供保护和恢复功能。1.备份到磁盘

最新技术:备份到硬盘(Backup to Disk);磁盘缓冲(Disk Staging);合成备份(Synthetic Backup);脱机备份(Off Host Backup)

虽然磁盘备份具有高速备份和恢复性能,但是较大的磁盘数目将会大大增加磁盘的危险性。阵列的容错性是不能代替备份的,如果有超出容错数量的磁盘出现故障或者数据逻辑错误,备份的数据也会丢失。因此,磁盘作为备份介质适合作为中间存储,起到数据备份到磁带之前的缓存作用。数据首先备份到服务器的磁盘空间上,然后定时把磁盘上的备份数据转移到磁带上。磁盘上的备份数据可以按照磁盘空间大小决定保留的周期。如果在保留周期之内需要数据恢复,可以直接从磁盘上的备份映像恢复到远处的服务器。如果超出了保留周期,备

份服务器会直接把磁盘上过期的备份映像删除,预留有足够的磁盘空间给下一次的系统备份使用。而需要数据恢复的时候,就直接从磁带恢复到远程服务器。

2.备份软件选择

考虑以下几点:软件质量的保证程度;软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软件的可扩充性;软件的运行费用。

VERITAS Backup Exec Server软件一种经济高效的异构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使用于中性企业、工作组和远程办公室。该软件可以将中型企业的数据保护提升为一种效用计算模式:优化中型环境的备份和恢复;领先数据库的不间断备份;借助可以扩展体系结构实现无缝增长。

具体来说,VERITAS数据保护具有以下特点:

(1)数据保护,可靠易用。通过直观的管理控制台,能够在类似浏览器的视图中整合产品操作,能够为任意级别的用户和任何规模的网络简化数据保护和恢复流程。可选的中央管理功能简化了多个本地或分布式Backup Exec介质服务器的管理,与高性能的插件代理结合使用,能够支持当今的关键业务信息处理和数据库应用的精细恢复。

(2)数据恢复,快速高效。能够在不中断服务器正常操作的情况下集中备份,并通过消除聘用远程办公管理员和购买硬件的需求来帮助降低成本。

(3)数据管理,尽在掌握。由于数据的持续增长,企业再也无法承受无控制,无管理存储的成本。借助该软件,企业能够回收多达30%的被浪费的存储空间,并将减少将来的需求增长。这不仅能够最充分地利用存储资源,还可以实现更快,更高效的备份,并改善服务器性能。Storage Exec通过实时配额、文件拦截和广泛报告,提供自动的数据存储管理,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存储资源的利用率,缩短备份时间,管理员能确定每个用户的存储空间配额,拦截不适当的文件(MP3,游戏和病毒),整合27份专用报告的最佳存储方法,帮助企业轻松收回存储资源。软件还能确保非法的、复制的、非关键的业务信息不会保存在企业服务器上,从而减少法律纠纷。3.解决方案

采用Symantec独有的核心三层架构来适应企业不断增长的数据的需求。三层构架报告了主备份服务器,介质服务器以及客户端代理。主备份服务器是架构的第一层,是所有数据保护活动(包括作业日程安排和追踪客户端备份、管理磁带介质和文件编录)的“智能中心”,它拥有一个或多个附带的存储设备,可以为多台客户端服务器提供数据备份,也可以构成集群以实现高可用性;介质服务器构成架构的第二层,企业可以在各个地点部署介质服务器直接在本地备份大型应用,同事还可以通过网络备份其他客户端系统;构架第三层是备份网络中诸多服务器和工作站的客户端代理,这一层中,要保护的数据量不一定最多,但需要安装的机器数量通常是最多的。

上一篇:中药药事管理委员会下一篇:文明旅游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