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

2024-04-23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共14篇)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 篇1

初中一年级数学第二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以下每个题目里给出的A,B,C,D四个结论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在括号填上你认为是正确的那个结论的英文字母代号.

1.某工厂去年的生产总值比前年增长a%,则前年比去年少的百分数是 [ ] A.a%. B. 1+a %. C.D.2.甲杯中盛有2m毫升红墨水,乙杯中盛有m毫升蓝墨水,从甲杯倒出a毫升到乙杯里, 0<a<m,搅匀后,又从乙杯倒出a毫升到甲杯里,则这时 [ ] A.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比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少. B.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比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多. C.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和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相同.

D.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与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多少关系不定. 3.已知数x 100,则[ ] A.x是完全平方数.B. x-50 是完全平方数. C. x-25 是完全平方数.D. x+50 是完全平方数.

4.观察图1中的数轴:用字母a,b,c依次表示点A,B,C对应的数,则的大小关系是[ ] A.;B.;C.;D..5.x 9,y -4是二元二次方程2x2+5xy+3y2 30的一组整数解,这个方程的不同的整数解共有

[ ]

D.16组. A.2组. B.6组.C.12组.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方程|1990x-1990| 1990的根是______.

2.对于任意有理数x,y,定义一种运算*,规定x*y ax+by-cxy,其中的a,b,c表示已知数,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减、乘运算.又知道1*2 3,2*3 4,x*m x(m≠0),则m的数值是______.

3.新上任的宿舍管理员拿到20把钥匙去开20个房间的门,他知道每把钥匙只能开其中的一个门,但不知道每把钥匙是开哪一个门的钥匙,现在要打开所有关闭着的20个房间,他最多要试开______次.

4.当m ______时,二元二次六项式6x2+mxy-4y2-x+17y-15可以分解为两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三项式的乘积.

5.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和(填“是”或“不是”或“可能是”)______某个自然数的平方.

三、解答题(写出推理、运算的过程及最后结果.每题5分,共15分)1.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同速直线行驶,每车最多只能带24桶汽油,途中不能用别的油,每桶油可使一辆车前进60公里,两车都必须返回出发地点,但是可以不同时返回,两车相互可借用对方的油.为了使其中一辆车尽可能地远离出发地点,另一辆车应当在离出发地点多少公里的地方返回?离出发地点最远的那辆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公里? 2.如图2,纸上画了四个大小一样的圆,圆心分别是A,B,C,D,直线m通过A,B,直线n通过C,D,用S表示一个圆的面积,如果四个圆在纸上盖住的总面积是5 S-1,直线m,n之间被圆盖住的面积是8,阴影部分的面积S1,S2,S3满足关系式S3 S1 S2,求S.

3.求方程的正整数解.答案与提示

一、选择题 提示:

1.设前年的生产总值是m,则去年的生产总值是 前年比去年少

这个产值差占去年的应选D.

2.从甲杯倒出a毫升红墨水到乙杯中以后: 再从乙杯倒出a毫升混合墨水到甲杯中以后: 乙杯中含有的红墨水的数量是 ① 乙杯中减少的蓝墨水的数量是 ② ∵① ②∴选C. ∴x-25 10n+2+5 2 可知应当选C.

4.由所给出的数轴表示(如图3): 可以看出

∴①<②<③,∴选C.

5.方程2x2+5xy+3y2 30可以变形为 2x+3y x+y 1??2??3??5 ∵x,y是整数,∴2x+3y,x+y也是整数. 由下面的表

可以知道共有16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每组的解都是整数,所以有16组整数组,应选D.

二、填空题 提示:

1.原方程可以变形为|x-1| 1,即x-1 1或-1,∴x 2或0. 2.由题设的等式x*y ax+by-cxy 及x*m x m≠0 得a??0+bm-c??0??m 0,∴bm 0. ∵m≠0,∴b 0. ∴等式改为x*y ax-cxy. ∵1*2 3,2*3 4,解得a 5,c 1.

∴题设的等式即x*y 5x-xy.

在这个等式中,令x 1,y m,得5-m 1,∴m 4. 3.∵打开所有关闭着的20个房间,∴最多要试开

4.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二次三项式的知识,可以判定给出的二元二次六项式 6x2+mxy-4y2-x+17y-15 中划波浪线的三项应当这样分解: 3x-5 2x +3 现在要考虑y,只须先改写作

然后根据-4y2,17y这两项式,即可断定是:

由于 3x+4y-5 2x-y+3 6x2+5xy-4y2-x+17y-15就是原六项式,所以m 5. 5.设三个连续自然数是a-1,a,a+1,则它们的平方和是 a-1 2+a2+ a+1 2 3a2+2,显然,这个和被3除时必得余数2.

另一方面,自然数被3除时,余数只能是0或1或2,于是它们可以表示成 3b,3b+1,3b+2(b是自然数)中的一个,但是它们的平方 3b 2 9b2 3b+1 2 9b2+6b+1,3b+2 2 9b2+12b+4 9b2+12b+3 +1 被3除时,余数要么是0,要么是1,不能是2,所以三个连续自然数平方和不是某个自然数的平方.

三、解答题

1.设两辆汽车一为甲一为乙,并且甲用了x升汽油时即回返,留下返程需的x桶汽油,将多余的 24-2x 桶汽油给乙.让乙继续前行,这时,乙有 24-2x + 24-x 48-3x桶汽油,依题意,应当有48-3x≤24,∴x≥8. 甲、乙分手后,乙继续前行的路程是

这个结果中的代数式30 48-4x 表明,当x的值愈小时,代数式的值愈大,因为x≥8,所以当x 8时,得最大值30 48-4??8 480(公里),因此,乙车行驶的路程一共是2 60??8+480 1920(公里). 2.由题设可得 即2S-5S3 8……② ∴x,y,z都>1,因此,当1<x≤y≤z时,解

x,y,z 共 2,4,12,2,6,6,3,3,6,3,4,4 四组.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 篇2

一、适当操作, 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 还没有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也还不具有一定的观察、思考、推理能力, 更难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因此, 很多的拓展题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想, 也不明白为什么要那么想, 教师即使苦口婆心讲个三五遍, 他们也没法将所讲的知识内化。但是, 如果我们能从积累经验出发, 学生不仅能知其然, 还能知其所以然。

例如, 一年级下册有这样一道拓展题:一天, 妈妈从超市买来苹果和梨一共有15个, 那么梨最少有几个?最多有几个呢?这道题有一定的思考难度, 如果让学生从已经看到的苹果和梨的个数去推想,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非常大。但是, 如果我们之前准备好可操作的实物, 并且课堂上让学生猜一猜, 并随机展示不同的情况, 在事实面前学生就会知道:如果苹果有5个, 梨就是10个;苹果有6个, 梨就是9个;苹果有7个, 梨就是8个……苹果有13个, 梨就是2个, 而且在操作时也能明白苹果不可能少于5个, 梨不可能少于2个, 苹果最多13个, 梨最多10个。

由此可见, 有些看似很难明白的推理, 其实只要我们善于通过操作, 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经验, 他们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难。

二、适时梳理, 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学生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 必须伴有一定的交流、思考, 学生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获取具有数学本质的数学活动经验, 并且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 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进而建构数学模型、数学思想方法。

比如, 在上面的拓展题中, 学生通过教师的操作知道答案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梨最少有几个, 为什么?最多有几个, 为什么?让学生试着结合操作的实际现象去学会推理。如果学生推理有困难, 大家可以一起帮忙, 教师也可再次操作, 或者直接换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苹果最少有几个, 为什么?最多有几个, 为什么?这样, 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再比如, 在“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 会有这样的问题:一个足球48元, 小明买一个足球如果付的钱都是10元, 他最少要付多少张?或者是:一个足球48元, 小明买一个足球如果付的钱正好, 他最多付多少张10元?这里不管是哪个问题, 学生推理都有困难。我们需要让学生有实践操作活动, 但活动后我们一定要让孩子说一说最后得到答案的理由, 即说一说推理过程, 让学生慢慢学着去思考, 进而学会思考。

如果教师在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后, 能适时的帮助学生梳理一下, 促使学生有一定的思考, 对学生的成长帮助会非常大。

三、适量练习, 帮助学生内化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知识加以运用, 会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实的权力感。”小学生获得知识不容易, 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更不容易。但是, 有了知识, 不意味着有能力, 有了能力如果不加以运用, 能力也会逐渐丧失。总而言之, 练习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适量练习才能帮助学生内化学到的方法。

比如, 仍然是上面“梨最少有几个, 最多有几个”的问题, 操作疏导过后, 虽然学生似乎都理解了、明白了, 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内化方法, 他们的思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清晰, 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 他们同样还会有困难。但如果我们当时能及时练习巩固, 让学生将方法内化, 结果就又不一样了。

同样人民币的问题, 只解决一个问题, 学生还不足以内化方法, 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 学生在练习中才能慢慢自己悟出门道、形成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进而有所成长。

其实, 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方面都取决于运用。学生在运用知识时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迫使他们再次回到教材, 再去学习, 经过这样几个回合,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小学一年级计算题启蒙教育的策略 篇3

一、正确建立数的概念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基础

10和20以内各数的认识是计算的基础,只有学生理解了数的含义以后,才能顺利地进行计算。如认识数“1”,不只是教给学生读法和写法,还要使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一本书、一个书包、一张课桌……)中抽象出:凡数量是1的事物就用“1”表示,比1多1的数就是2,所以2在1后面,3比2多1,所以3在2后面……认识了每个数的含义,又掌握了数序,学生就可以由一个自然数求出它后面的自然数,如计算3+1,就想4比3多1,所以3+1=4。

数的组成和分解知识也是学习加减计算的基础。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制的△、○、□卡片等直观教具进行演示。比如教8的组成和分解,学生一面摆卡片,一面讲解:7和1组成8,8可以分成7和1……有时可让学生讲数的组成,如教师讲:“8可以分成几和几?”甲生讲:“1和7”;乙生讲:“2和6”;丙生讲:“3和5”;丁生讲:“4和4”。又如:一个学生讲:“1和7”,另一个学生马上接下去答:“合成8”。看谁讲得又对又快。学生掌握了数的组成和分解的知识,学习10以内的加减计算就比较顺利了;掌握了10的组成,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的速度也可以大大提高。

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课本中是结合认数引入学习加减法的。在认识“3”后学习加法;认识“5”后学习减法,以后每学一个数就出现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时,可以通过直观教具或集合图,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计算时,应首先讲清算法和算理。如10以内的计算是利用数的组成和分解去想结果。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用凑十的方法计算,而且,课本上讲的是在大数上加小数的方法,如果遇到小数加大数时,可以根据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的道理,算出结果。也可以在小数上加大数。如5+9,想成5 + 9 =14,只要方法正确,教师就应加以肯定。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课本是指导学生利用加减之间的互逆关系来计算的。如计算15-7,就想7+8=15,所以15-7=8。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后,要加强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三、加强课堂练习,注意提高练习效果

当学生知道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法和算理之后,必须通过练习使计算能力提高。如学完得数是14的加法后,先集中练得数是14的加法,再练得数与14相近或有联系的题目,如9+5、9+4、9+3、8+6、8+5、8+4等,使新旧知识相联系。实践证明,在这20个题目中,9加几的题和两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题,学生错误较少。难题只有9个题,即:8+3、8+4、8+5、8+6、8+7、7+4、7+5、7+6、6+5等。教学时要反复出现,加强对比练习(如8+5与7+5,8+6与7+6等),化难为易。

对于学生计算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应该加以分析、比较,找出原因,如有的学生把16-7=9错误地算成16-7=11。错误的原因是6减7不够,学生把两个数对调算成7减6,即把加法中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得数不变的知识用于减法。为此,要讲清道理,还要把两类易混的题目进行对比练习。如:

12-3=913-2=11

11-2=912-1=11

14-5=915-4=11

……

又如,有的学生对连加、连减的题目掌握不好。有时忘记或记错中间的结果,有时丢掉第一个数用后两个数进行运算等。教师应及时加以纠正。

四、结合计算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讲解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如学习用凑十法计算9+2时,教师可先用教具演示,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实物(小棒或圆纸片等),通过实践活动使他们明确:因为9和1能凑成10,所以要把2分成1和1,9加1等于10,10再加1等于11。由于计算方法和结果都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来的,所以以后遇到9加几的题目,或其它两个一位数相加的题目,如8+7、7+5等,都可以按照这个规律去思考。

在计算的过程中,应启发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分清相同点与不同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观察五角星图:☆☆☆☆☆☆ 列出两个算式:4+2=6,2+4=6,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它们的不同点是一个算式4在前2在后,另一个算式2在前4在后;相同点是相加的结果都是6。这样使学生获得加法交换律的初步知识。

2014年五年级计算题竞赛试题 篇4

班级_____姓名_____成绩_____

一、直接写出得数.(68题)

0.45+2.5=0.8×1.25=0.3×3.6=0.27÷0.3= 10×0.07=10.3-1.4=0.35÷7=0.9

0.396÷1.=0.756÷0.36=3.84×2.6=3.68÷0.25= 16.9÷0.13=2.5×0.4=2.4÷5=0.22×4=

3.25×0=0.9-0.52=3.99×1=0÷3.52= 12.5×8=8÷10 =10-1.8-7.2=0.43+3.57=

2.5×4×12=0.9×0.8=1.05×100=1÷0.5=

7.2÷0.08=1.25×8.8=0.396÷1.2=18.72÷3.6= 0.125×1.4≈2.5÷0.7≈10.1÷3.3=6.4÷0.5=(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8.4×1.3=0.96÷3=1.47÷0.7=15.4-6=0.165×10=3.6+4=0.56×100=3.78÷100=4÷0.8=3.215×100=0.8÷10=4.08×100=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 篇5

一、填空题

1、若正数a,b2?log2a?3?log3b?log(a?b),则

11

?的值为__________ab

2、设集合{?b|1?a?b?2}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M,m,则M?m=_________3、若函数f(x)?x2?a|x?1|在[0,??)上单调递增,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4、数列{an}满足a1?2,an?1?

3a

2(n?2)a2014

an(n?N?),则=_________n?1a1?a2?...?a

5、已知正四棱锥P?ABCD中,侧面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M,N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MN与PC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

6、设椭圆?的两个焦点是F1,F2,过点F1的直线与?交于点P,Q,若|PF2|?|F1F2|,且

3|PF1|?4|QF1|,则椭圆?的短轴与长轴的比值为__________

7、设等边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半径为2,圆心为I。若点P满足PI?1,则?ABC与

?APC的面积之比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8、设A,B,C,D是空间四个不共面的点,以

1

的概率在每对点之间连一条边,任意两点之2

间是否连边是相互独立的,则A,B可用(一条边或者若干条边组成的)空间折线连接的概率是__________

二、解答题

P是不在x轴上一个动点,9、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满足条件:过P可作抛物线y?4x

的两条切线,两切点连线lP与PO垂直。设直线lP与PO,x轴的交点分别为Q,R,(1)证明:R是一个顶点(2)球

2

|PQ|

的最小值|QR|

10、数列{an}满足a1?

?

,an?1?arctan(secan)(n?N?)求正整数m,使得

6

sina11sina2......sianm?

100

11、确定所有的复数?,使得对任意的复数z1,z2(z1??)2??z1?(z1??)2??z2

|z1|,|z2|?1,z1?z2),均有

2014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试

一、(本题满分40分)设a,b,c?R,满足a?b?c?1,abc?0,

求证:bc?ca?ab?

abc1

五年级校庆数学计算竞赛题 篇6

一. 口算。(每题1分)

85×60=

10.1+9.9=

2.5×0.4=

0.63÷9=

0.37+0.73=

1.25×8=

0.28+0.54=

0.2×0.2=

0.9-0.42=

101×6.3=

81.1+0.09=

0.32÷0.4=

20-0.75=

0.5×0.8=

4.5÷0.45=

4.2-4.2÷1=

0÷0.25×4=

5.87×0+5.87=

0.96÷0.6×5 =

7.5÷0.15=

4.6÷46=

二、竖式计算(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每题3分)6.64÷3.3

6.5÷0.27

27÷11

7.28÷9.2

14.2÷11

0.38×4.72

三、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4分)

45÷100×100=

5-2.7=

0.1-0.99=

9×3÷9×3= 49.7÷0.07

5.02×4.8

7÷28

63×10.1

6.5×0.25+0.75

1.25×32×2.5

16.8+14.7÷0.7

32.1-5.56-4.43

1.08×0.8÷0.27

93÷0.31÷3

2.7×99

8×4.6+3.5×8+1.9×8

7.2×19+7.2 78.5-13.8+6.2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 篇7

原则一:根据题干材料的实际意义, 列出体现实际意义的关系式。这里的关系式务必要体现出实际意义, 而且针对的是哪个主体要明确。比如:在材料中有“升值了5%”的意思, 就列出 (1+5%) 来表示其实际意义;“贬值了5%”的意思, 就列出 (1-5%) 来表示其实际意义。与此同理, 升值、增加、加快等都用“加号”来表示实际意义;贬值、减少、变慢等就用“减号”来表示实际意义。这要求考生认真审题, 针对题意有几个实际意义, 就体现出来几个关系式来表示。

原则二:根据经济生活相关理论知识 (此处不再阐释) , 可以猜出结果是变大或者是变小, 由此推导出是用除法还是用乘法就能计算出要变大或变小的数。根据题意反映出的实际意义, 分步骤计算出结果。

例题1: (2009高考安徽文综3题) 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 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B.400元C.520元D.776元

【解析】第一步: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 根据材料的实际意义, 列出体现实际意义的关系式为 (1+30%) , 与之相关的主体是“商品的价值260元”。

第二步:对于原来商品价值量“260元”和“ (1+30%) ”是用除法还是用乘法,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明显会引起社会商品的价值量减少。“260元”和“ (1+30%) ”用除法还是用乘法结合能够使“260元”减少, 很明显是用除法。

因此, 今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260÷ (1+30%) =200元。再根据题意得知甲生产者今年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 因此, 价值总量是200元×2=400元。所以选B。

例题2: (2008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25小题) 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 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 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 (贬值20%)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

【解析】第一步: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 根据材料的实际意义, 列出体现实际意义的关系式为 (1+50%) , 与之相对的是“M商品的价值15元”。又有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 (贬值20%) , 列出体现实际意义的关系式为 (1-20%) , 与之相对的是“M商品的价值15元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的币值”。题意有两个实际意义, 就列两个有实际意义的关系式。

第二步:“M商品的价值15元”与 (1+50%) ;“M商品的价值15元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的币值”与 (1-20%) , 两个对子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根据经济生活知识可以很简单的看出: (1) 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 将导致M商品的价值减少。“15元”要减少, 只能除以 (1+50%) ; (2) 货币价值下降20% (贬值20%) , 将导致用更多的纸币来表示商品M的价值, 即增多。“M商品的价值15元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的币值”要变多, 如何应用 (1-20%) , 对于这个变得相对小的式子, 只能用除法, 才能变得更多。

因此, M商品的价值15元, 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 M商品的价值将变为15÷ (1+50%) ;货币价值下降20% (贬值20%) 后, 将前M商品变化后的价值再除以 (1-20%) 。综合式为15÷ (1+50%) ÷ (1-20%) =12.5。正确答案应为B。

例题3: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 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 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 那么, 一只羊可以换 ()

A:1袋大米B:4袋大米C:3袋大米D:2/3袋大米

一般解决这样“提高了二倍”用语的题, 解题思路是: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 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二倍, 而且, 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 说明大米的价值量不变, 那么1只羊=2/3袋大米。正确答案是D。

上面的解题思路对于大多数的文科班学生难于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不得要领, 出错率很高。现在用本文的两个原则来解决会相对容易理解和解决。

【解析】第一步:根据题意“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 提高了二倍, 既提高了200%, 列出体现实际意义的关系式为 (1+200%) , 与之相对的是“一只羊”。

第二步: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根据经济生活知识很简单可以看出“一只羊”的价值变少了, “一只羊”与关系式 (1+200%) 如何结合才能使“一只羊”的价值变少?很明显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 会使“一只羊”的价值变小, 所以用除法。

因此, 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 原来一只羊的价值变为1只羊/ (1+200%) =1/3只羊, 现在要用3只羊=2袋大米。所以, 现在一只羊可以换2/3袋大米。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 篇8

当我带的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参加考试时,我就发现了读题能力的重要性,学生从考场出来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很自信地跟我说:“全会,很简单,肯定100分。”可是结果却让我很意外,很多会的题目也错了,于是我亲自读题目让一些学生做,结果全正确。因此,致力于提高一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是当前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没有读题能力的学生,即使知识学得很扎实,但到真正要自己去理解题意的时候往往会出错;而有读题能力的学生,往往都能发挥出自身的真正实力。所以,指导一年级学生先读懂题意再解题,是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小学一年级学生由于刚正式学习认字,而且很少有自觉去学习的习惯,所以他们在做题目的过程中,往往是会等待他人帮他们理解题意。当他们需要自己独立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去理解题目的意思,很多时候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答题,如果不对读题能力加以培养,很多学生会习惯于凭主观判断,这样,很难解题。

二、应对策略

习惯的培养往往比学习更重要,但是很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而读题习惯就是被忽视的一种很重要的习惯。我们应该从一年级起就要着手培养孩子的读题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1.端正态度,认真读题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解题首先要会读题,因为他们识字不多,而且第一次真正走进数学,还没建立起系统的数学概念,所以要做到正确读题会比较困难,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审题能力间接决定了解题的正误,因此会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一年级学生存在极大的潜能,一切都未定型,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不断地去发掘,在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2.图文结合,激发兴趣

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经常看了后面内容就忘记前面的内容,而学生对于图片上出现的内容却多会记得很完整。而且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很好,只是逻辑推理的能力很欠缺。所以,我们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画,让学生愿意主动去学,这样也有利于提高读题教学的效果。

3.学会转换,把握重点

思维定势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在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中仍然出现了它的身影,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根据感觉直接写出答案。所以,帮助学生减弱这方面影响,无疑是教师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4.交往学习,坚持训练

学习活动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交往而产生,然后再回归个体,这让我们得以构筑教室中的“交往中培育”的师生关系。小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不断锤炼。

一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数学,对数学的印象也是从这时开始建立起来的,所以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尤为重要。俗话说,工作能否做好,关键看你想不想做好。教师更应该注意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印象,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读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切实地去培养学生读题能力,让一年级学生对数学有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

五年级数学计算题 篇9

1、(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11)3÷1.2 (12) 2.7÷0.36 (13) 88.4÷1.7 (14) 7.525÷0.38

(15)4÷15 (16)91.2÷0.57 (17) 84.84÷1.2 (18) 5.63÷6.1

(19)56÷77 (20)1.47÷4.2 (21)19.19÷0.95 (22) 56.29÷6.1

(23)23÷33 (24)7.41÷0.57 (25) 21÷240 (26)9.68÷16

(27) 3.85÷0.76 (28)53.3÷4.7 (29)56.29÷6.1 (30)28.74÷31

2、(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0.38×0.23 ( 2) 5.79×3.6 (3) 4.6×0.25 (4)6÷24 (5)52.95÷75 (6) 3.01÷7

(7)4.95÷11 (8)84.01÷31(用乘法验算) (9)0.646÷19 (10)4.7×0.59

3、得数用循环小数表示.

(31) 0.2÷0.06 (32) 13÷11 (33) 30.1÷33 (34) 17÷15

(35)7.8÷2.2 (36)5.52÷9 (37)67.8÷11 (38)8÷7

二、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39)2.5×3.6×0.9 (40)12.5×0.3×8.8 (41)1.25×(100-8)

(42)42÷(5.25÷0.25) (43)0.4+12.6÷0.28×0.2 (44) 8.4-8.4×1.5÷1.8

(45)12.5×4.5+4.5×12.5+12.5 (46) 1.2×98 (47)2.4×1.25×0.3

(48) (20-0.8×9) × 5.7 (49)0.8×13-3.12+5.28 (50) 118-(11.4-12.5×0.8)

(51)0.27×99+0.27 (52) (0.25+2.5+25)×0.4 (53) 3.5×1.02+35×0.098

(54)50×(6.7×0.02) (55) 2.5×3.2×0.125 (56) 13.5÷2.5÷0.125÷0.4÷8

(57) 2.61×4.5+2.61×6.5-2.61 (58) 3.4×1.01 (59) 6.5×1.98

(60)6.8×0.75÷0.5 (61)13.75÷0.125–2.75 (62)1.53+23.4÷7.2

(63)22.9-13.68+12.68 (64) 4.7×11-4.7 (65) 28.8×6.3-6.3×18.8

(66)4.8+5.2÷4 (67)5.37—(2.37+1.8) (68)10.01-2.78+1.59

(69)2.85÷1.25÷0.8 (70)10.5×0.25×12 (71) 3.7×91.6+7.3×91.6-91.6

(72)3.2×0.82+3.2×1.18 (73)4.05÷0.5-1.14 (74) 1.58×99+1.58

(75)12.5×0.4×2.5×8 (76)7.75×[20÷(3.24-3.04)] (77)43.2-1.8×3-4.6

(78)4.2×7.8+2.2×4.2 (79) 0.87×3.16+4.64 (80)12.5×4.8

(81)4.7×4.7+4.7×6.3-4.7 (82)12.5×3.2×0.25 (83)23.4÷7.2+6.5×0.8

(84)20.64-9.83-0.17 (85)6.8÷(1.2+0.5)×0.04 (86) 7.26-5.4+1.74-1.6

(87)2.06+2.06×99 (88)9.5×101 (89)100-2.7÷0.36-2.5×5

(90) (1.62+1.62+1.62+1.62)÷1.8×2.5 (91)2.8×0.5+0.5×28.2-0.5

(92)3.2×2.5×1.25 (93) 7.2÷[(7.22-6.4)÷0.9] (94)4.65×32+2.5×46.5+0.465×430

(95)7.25×67.875+725×0.7875+7250×0.053375 (96)0.46×1.9+0.54×1.9

(97) 3.45×102 (98) 12.5× 88 (99) 13.65÷0.25÷6 (100) 28.98÷6.3 -3.15

三、解方程

(101)8x=24 (102)x÷0.5=1.2 (103)x-3.8=9.53 (104)4.06+x=7.11

(105)x÷1.5=1.5 (106) 2.4x=26.4 (107)3x-24=9 (108)13x+2×7=40

(109)96÷6+4x=56 (110)3x-1.2x=9 ( 111)3.6x+2×1.4=8.2 (112)18×0.6-10x=4.26

(113)0.4(x-3)=0.72 (114) 1.5×(10-x)=3 (115)2.8÷(3+x)=3.5×0.2

(116)0.8(x+4.8)=5.2 (117)(x-6)÷0.5=3 (118)4x-45+18=21

(119)1.6x-9=3.8 (120)4(0.9+x)=4.8 (121) (x-1.9)÷5=1.1

(122)0.4×20-0.4x=6 (123)24x-8x=28.8 (124)4.5x+1.6x=42.7 (125) (7-1.4)x=2.8

(126)22.5×2+5x=135 (127)(2.5+x)÷0.8=5 (128)0.5×(x-1.8)=2.4

(129)9x-5.2×6=4.8 (130)4×(0.3+x)=4.8 (131)0.4×20-0.4x=6

(132)(4x-0.32)+1.6=2.08 (133)3.5x-x=17.5 (134)4x-10=x+110

(135)8.9-5x=2.7 (136)3.54×5-1.7x=13.45 (137)1.6x+2x×0.7=18

(138)4x-0.32+1.6=2.08 (139)28-x+3.6=20 (140)3.5x-0.8x=11.34

(141)9x-14×5.5=58 (142)6.2x-x=41.6 (143)2.8÷(3+x)=3.5×0.2

(144)3x+2×7=50 (145)12 (x+3.7)=144 (146)5x-3×11=42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 篇10

亲爱的同学们,数学计算是我们最拿手的,让我们一起去计算的海洋中畅游吧!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一、比一比,看看谁细心:(每题1分,共15分)

31×3= 42×5= 120×5= 81-24= 300-30= 10000-7000= 69÷3= 7000+200= 300×6= 8000+2000= 48÷4= 50×3= 23×4= 42÷2= 55×10×0=

二、算一算,认真很重要:(加★号的要验算,每题3分,共45分)34÷5 = 369+172 = 50÷7 =

★56÷9 = 2500+3000 = 580×6 =

★89÷6 = 350-106 = 806×4 =

63÷5 = 8×640 = 666×5 =

156-97 = 658×3 = 204×5 =

三、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36+54)÷4(359-59)×3

21÷3+81 49×(5+4)

四、想一想,周长是多少:(每题2分,共8分)

四、试一试,动脑筋去做:(1—2题3分,3题8分,4题6分,共20分)

1、□□9

2、□08□ × □ × 9 42□4 □□□1

3、改写成一个算式

189-93=96 45+36=81 96÷3= 5×81=

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篇11

45 +315 = 34 ÷6 =

512 ×617 = 56 ×0÷35 =

2 - 15 + 45 = 38 ×16 =

6- 13 = 1233 ÷311 =

67 +1÷7 = 5×15 ÷ 5×15=

二、化简比。

1、2.5 ︰0.45

2、24︰827

三、求比值。

1、18 ︰14

2、34 ︰0.25

四、解方程。

38 X = 21 307 ÷X = 114 X + 16 X = 85

五、用你喜欢的方法算。

512 ÷7 + 712 ×17

16 + 34 × 23 ÷2

(2419 +1617 )×18 +1517

六、文字式题。

1、712 加上512 乘以910 的积,和是多少?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 篇12

班姓名

(比赛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每空2分共26分)

①25×()= 100,125×8=(),50×()=100②、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6□□2□□8□□

×0 78 6 1□7□

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每小题3分共36分)

135×40=108×25=54×312=47×210=406×23=460×23=305×56=624×70=46÷2×580=353×56×0=45×240=70×85=

三、用竖式计算:【每小题6分、(注:列竖式正确4分)共18分】

308×37189×90480×2

5四、脱式计算:(每小题10分共20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混合 篇13

30+6×6= (387-387)+0= 16-16÷8=

7+5+5-7= 9+8-9+8= 25+4+70=

(111+189)×3= 4×3÷4×3= 125×8÷100=

396×25×0= (1+7)×(16-6)= 81×4÷4=

33÷11+4×9= 187+29-29= 587+496=

26+26÷26= 1537÷1537=

32÷(32÷16)= 300-(300-222)=

2、在下面每个条件后面补充合适的问题。

(1)一班有37人,二班有42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320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利拿20元钱去买4元1千克的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光每小时生产7个零件,他每天工作8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每个问题的下面补充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

(1)甲、乙两组一共生产多少台机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辆汽车共行驶多少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际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台电视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产这批零件一共需要多少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式计算。

(1)486与114的和除以2789与2783的差,商是多少?

(2)305减去15乘以18的积,差是多少?

5、应用题。

(1)甲、乙两个单位去植树,甲单位共植树210棵,乙单位25人,平均每人植树6棵,甲、乙两单位一共植树多少棵?

(2)一班有35人,二班有45人,两个班平均每人买了8本练习本,一共买了多少本?

(3)买4本书用了12元钱,买120本同样的书,一共要用多少钱?

(4)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27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540千米需要几小时?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 篇14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口算题。(16分)

100-23=

5×20=

500÷5= 650+450=

330+80=

148+35=

47×3= 260÷1=

30×8=

690+120=

80÷9= 8+8÷8=

42×2= 730-230= 9+6×9= 99×66×33×0=

二、估算。(16分)

486×3≈ 308×7≈ 2105×4≈

999×2≈ 397×5≈ 598×8≈

三、脱式计算。(18分)

573+27-121

308×2+18

999-(340+60)

(120+56)×4

28÷4×122

505×9-505

四、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验算4分一题,其余3分一题,共30分)

※289+643=

350×7= 828-736=

503×9≈ 621×6≈ ※510-259=

182×9=

163×3=

※726+598=

808×8=

38÷6=

五、列式计算。(2×3=6分)

(1)502与496的差,乘7,积是多少?

(2)9个211相加的和是多少?

(3)比201的4倍还多74的数是多少?

六、巧算。(6分)(1)8×5×5×5=()(2)11+12+13+14+16+17+18+19=()(3)997+998+999+1000+1001+1002+1003=()

上一篇:成功女人必读书籍下一篇:静候教育春暖花开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