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确引导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2024-04-18

关于正确引导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通用2篇)

关于正确引导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篇1

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剩余比例大,而劳动力供给仍在稳定增长。由于西部落后地区多是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国土面积大,但耕地面积小,人多地少矛盾尤其突出。目前,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3.2亩,而西部落后地区不足1.5亩。据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多年跟踪调查,在农业生产现有装备水平条件下,一个劳动力可以耕种7亩土地,据此推算,则这些地区现有劳动力中有79%的劳动力剩余。与此同时,劳动力总量仍在持续稳定增长,且由于贫困地区生育观念转变慢,以及国家生育政策对少数民族人口有特殊照顾等原因,贫困地区劳动力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地区。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最后5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年平均增长率1.3%,而贫困人口较集中的贵州、广西、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农村劳动力年均增长率都在2%以上。

(二)滞留的剩余劳动力素质差,但要求从农业中转移出去的欲望却越来越迫切。我国4亿多青壮年农民中文盲半文盲达800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分布在贫困地区农村。这些地方目前外出打工或从事其它经营的多是当地的能人或知识青年,滞留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多是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这些人素质太低无法胜任现代化劳动,构成劳动力转移中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由于近年来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镇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再加上农业增产不增收这一问题,使得农民为追逐更高收入而争先恐后地要求从农业中转移出来,这种迫切的愿望给劳动力转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十分有限。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成功地解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中西部贫因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资金积累能力低,以及经济发展环境差等原因,乡镇企业的发展都十分缓慢,致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进厂比例不足10%。近十年来,许多贫困乡乡镇企业不但没有新的增长,相反原有的几家企业不是停产就是破产,就业人数不增反降。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大多数贫困省份(广西除外)的乡镇企业就业人数都出现了负增长,其中甘肃、陕西、青海、宁夏等省区犹为严重,其增长率分别为-8.3%、-4.9%、-3.2%和-2.5%,远低于全国平均-0.26的水平,更低于东部地区1.3%的水平。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及全球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的形势下,在资金、技术、区位等条件都处于劣势的贫困地区,要基本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对乡镇企业的期望不能过高。

(四)劳务输出遇到了新的阻力。近几年来,开展劳务输出一直是贫困地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方式。劳务输出的目的地主要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城市方面,随着城市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改革,城市失业人员越来越多。据专家估算,目前城市大约有3000万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这种状况增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困难。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城市的政府为了给下岗职工腾出就业岗位,对农民进城务工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使农民工在求职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上述情况表明,简单、低级的劳务输出已不具备更大的发展空间。而目前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低下的致命弱点决定了其劳务输出增长速度将逐渐减缓,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对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的对策

中国几十年来城市发展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可以认为已经积蓄了相当大的能量,一旦各种限制性因素被消除,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都会爆发式地向前推进。在新形势下,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方面转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国内外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的经验教训及西部地区发展的实际,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优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增加农村的教育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在于教育发展的态势,应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首先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的文化素质,消除文盲和半文盲现象。建立健全多元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次,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人才智力支撑,培育新型农牧民,强调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深受农村及受教育者本人欢迎的教育模式,为农村经济培养出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性人才,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更快转移。

(二)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应扮演合理的角色

西方发达国家都是市场经济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全是市场机制运作的结果,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规律,因而政府往往在有意无意中顺应这种历史潮流。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清除各种劳动力转移障碍,二是采取措施促进转移。这对我国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上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农村人口增长率,缩小未来农村人力资源的供应量;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为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转移提供政策保护;落实扶持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为非农化提供有利条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2、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防止变换手法向进城就业农民及用工单位乱收费。城市政府要切实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对及时兑现进城就业农民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国家已有明确政策,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更得力的措施。

3、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创造条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要加强领导,通过政策和公共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各级政府应成立相应的工作协调小组、工作站,建立党、团、工会组织等;有关部门要按其职能进行跟踪服务,包括安排必要的投资、建立信息网络、定期发布信息等,切实解决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鼓励各种非政府组织,包括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能人大户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和帮助,减少“盲流”,促进有序流动。

总之,西部落后地区应从战略的高度,把劳务输出作为一种产业来抓,按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路子,采取新的思路和对策,抓好劳务产业各环节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质量,使劳务输出逐步由体力型输出向智力型、技能型输出转变,由散兵型输出向组织型输出转变,才能使劳务产品逐渐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确保劳务输出规模的稳定和发展。

关于正确引导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篇2

此次调研地区包括吉林省8个地级市的16个经济发展程度相似的村屯, 包括长春市的卫星村、大于村, 吉林市的沙河子村、镇东村等。在每个村屯中随机抽取60户居民进行走访并发放调查问卷, 平均每个村屯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0份。从中统计出吉林省各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一、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均衡。

近年来, 随着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开展, 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数量不断增加, 但各地区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均衡, 同一地区的不同村屯转移数量也有差异, 表1是此次调研中吉林省部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对比, 对比分析发现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间的转移数量差异很大, 通化市、辽源市、松原市等部分地区转移水平相对较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数据来源:根据实际调研整理。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性别失衡。

从性别结构上来看, 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多以男性为主。下页表2为吉林省部分地区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性别比例。

数据来源:根据实际调研整理。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 男性劳动力在劳动力转移总数中平均所占比例约为61%, 是女性的1.5倍多。尽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女性劳动力输出所占比重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但是从总体上看, 仍然以男性劳动力为主, 男女劳工比例依旧失衡, 也因此许多留守妇女负担加重。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年龄结构失衡。

吉林省转移输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大部分是青壮年, 其年龄结构及所占比例 (如表3所示) 。

数据来源:根据实际调研整理。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后, 大部分从事体力劳动, 所以转移的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近年来, 农民外出务工现象较为普遍, 很多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由于没有务农经历, 不断加入到打工行列, 外出就业群体呈现低龄化趋势。

4. 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

从调研结果来看, 农村人口的整体教育水平与文化素质仍然偏低。已经输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 初中文化水平约占60.4%, 高中文化水平约占7.3%, 小学文化水平约占9.5%, 仅有10%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与非农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 在文化层次上存在着严重错位。

二、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面临的困难

1. 政府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缺少引导。

政府在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下的工夫还不够, 农民工培训几天就能上岗, 而且其接受的培训内容只是简单业务知识及注意事项, 关于技术和技能、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的培训涉猎极少, 培训效果并不明显。相关服务部门的工作不到位, 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平台机制, 造成劳动力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就业缺乏稳定性。

2. 城乡歧视较为普遍。

以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来界定身份的户籍制度,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业准入方面, 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城乡歧视, 限制了工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经济体系被分为不同的性质, 使进城务工农民无法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待遇。

3. 农民工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经营权等具体内容, 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民进城务工无法享受与城镇工人同等的保障和福利, 抗风险的能力很弱。拖欠或克扣工资、工伤事故得不到赔偿等侵权行为时常发生。

三、关于推动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1. 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各级政府应切实抓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 严格控制失学率, 普及高中教育, 巩固和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从而提高农民整体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 建立培训管理评价机制, 加强政府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有效管理, 并优选出绩效高的培训学校和机构, 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政府还要加强对农村青年劳动力在创业方面的培训, 帮助农民工树立创业意识, 寻找创业机会, 提高其创业所需的各种技能, 提高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能力。

2. 减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利影响。

改革户籍制度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中之重。吉林省政府在改革户籍制度过程中应该尊重市场作用、尊重城乡一体化规律, 适当采取倾斜的制度改革, 抹去户籍之间的各种福利差距, 取消身份限制和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之间的壁垒, 使城镇和农村居民平等地享受教育、就业机遇和社会保障福利。

3. 加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

加大保障力度并对企业用工实行严格的监管, 完善相应法规, 最大程度改善制度缺失问题。广泛推行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 开发新的险种, 针对农民工的特殊性质,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 对于不按要求为农民工办理保险的企业, 政府应给予警告或勒令停工等处罚, 从根本上杜绝农民工事故无人管、农民工生病治不起等现象的发生。

4. 政府提供正确的就业引导。

农民外出打工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信息不对称, 这就需要政府在劳务对接中发挥其应有作用。政府应联合各地区的劳动人事部门, 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 引导培训就业方向, 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信息传导机制,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谋得就业岗位, 实现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良好对接。

5. 加快城镇化建设。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发展乡镇企业, 拉动当地经济, 走乡镇与城市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鼓励企业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积极改善农村水、电、交通、通信网络、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不健全的现实状况。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在有条件的地区首先建立农村文化站、图书室、农业科技普及站、电影放映站、卫生站等服务设施试点,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并陆续在其地区推广。

6. 提高农村内部消化能力。

目前吉林省待开发的农业资源潜力巨大, 有效开发水果、蔬菜、花卉、药材等经济农业项目, 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 要进一步抓好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 实现农业集约化、现代化经营, 发展龙头企业和循环经济, 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7.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跨国输送。

政府或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对外承包工程的项目, 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国输出, 针对劳动保障、工资等问题, 与国外企业协商, 既能得到最有利的就业条件, 又可以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同时, 应尽可能地安排农民工集体生活, 减少身在异乡的种种不便。

结论

通过此次对吉林省部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地调研, 发现只有不断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才能更好地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不仅需要农民自身加强学习, 增强就业意识, 更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引导与支持。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规范统一、职责明确的管理机构, 加大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服务力度, 建立完善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

摘要: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吉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通过对省内典型地区的实地调查走访, 发现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地区之间不平衡、缺少政府引导支持等多种问题。依据走访调查的实际情况, 提出推动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地调研,吉林省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新利, 陈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基于拉尼斯—费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 2011, (2) :50-55.

[3]赵梦远, 贾立平.促进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对策性思考[J].特区经济, 2011, (2) :178-180.

[4]张娅.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S2) :82-85.

[5]欧阳峣, 张杰飞.发展中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一个理论模型及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 2010, (9) :4-16.

[6]肖云.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 2010, (8) :210-213.

[7]李心市.谈新形势下农民工的职业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9) :191-192.

上一篇:学游泳的前奏作文300字下一篇:企业管理中的8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