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展活动计划书

2024-04-21

科技成果展活动计划书(精选8篇)

科技成果展活动计划书 篇1

暨首届浙江省产学研合作交流大会

活动计划书

计划书提交部门:合作与发展部

建议人:

提交时间:

参与人员:

 活动宗旨

服务浙江民企熔炼集体智慧对接优秀项目献礼建国62周年!

 活动契机

国家经济建国62年,改革开放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变化都是翻天覆地。科技成果遍地开花,国人对于科技的渴求与认知节节攀升,自主研发队伍不断壮大。自去年遭受全球金融危机波及以来,企业纷纷展开了“保暖”、“突围”的自救行动,自主创新是企业“御寒升级”的有效保障。浙江省作为国家经济大省,科技创新资源的总体情况是资源不足、资源分散和重复购臵,既不能满足全省自主创新的需求,又降低了公共财政经费的使用绩效。针对上述情况,省科技厅提出了“整合、共享、服务、创新、完善、提高”的基本思路,明确目标,将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推进三个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本次活动将科技进步与新中国成立62周年庆祝相结合,通过强化成果交易、提升展会专业化水准、丰富高端服务内容,多渠道、多手段、全方位促进创新创业。浙江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以搭建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平台为己任,将充分利用其丰富资源,为浙江的民企寻求最有力的科研项目,化科研成果为生产力。 活动综述

主题: 科技创新,引领民企发展新飞跃!

时间: 待定(计划10月)3天时间

地点: 世贸中心

形式: 科技成果颁奖晚会 + 科技成果展(会展)+ 科学创新论坛 + 人才交流会

意义: 科技是国家强盛的根本,结合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和创业板的推出,打造合作交流会新的亮点,使合作交流会站上新起点、明确新目标、注入新元素。

 活动开展

活动始终围绕建国62周年的科技成果为主线,计划由省科技厅牵头,拉开全省科技成果展献礼国诞的序幕。本次活动既可以融入主流政府规划,又可以自成体系。在环节设臵上,预期设想分4个部分:

一、科技成果颁奖晚会(计划2-3小时)——活动前一晚

奖项设臵:此次颁奖将结合科技厅计划,针对有突出科研成果的个人设立“中青年科技创新奖”(奖金及鼓励政策待定);对在自主创新,科研成果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企业颁发“科技进步奖”;对培育优秀科研人才的院校及科研机构颁发“科研人才孵化基地”称号。

晚会形式:作为整个活动的开幕式,现场以邀请各界媒体为主打造声势。晚会期间:

1、设计让获奖候选代表上台展示成果或演示材料,接受现场投票,并综合专家审查意见最终确定获奖名单公布;

2、安排金融机构代表发言,介绍近期投资项目及计划,并安排现场捐赠“科研基金”仪式(根据实际情况有或无)

3、科技厅、省政府领导总结发言

4、简单的娱性表演(根据需求有或无)

二、科技成果展(会展形式)——整个活动期间3天

根据计划,成果展将在活动开幕后于会展中心连续举办3天,主要由企业、院校、科研单位等以参加展会的形式举办,划分为工业成果区、生活创新区、前沿思维区、电子信息区等若干个区域,接受各类科技型产品、新型系统、实用新型产品,甚至是科研构想、创新理念的单位或个人展示。

目的:希望通过展览,一方面展示我省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科技方面的卓越成果,另一方面为企业、院校、科研单位之间搭建起一个可以面对面交流的平

台,解决“优秀科技成果无人赏识”与“企业苦寻良好投资项目不得”之间的由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矛盾。

三、科学创新论坛(平行论坛)——活动第1天至第2天

“科学创新论坛”是一个主题名称,与“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一样,下分若干个小型分论坛,规模控制在100人以内,时间0.5天。

中科根据自身优势将主办其中以“创新思维 创新企业家”为主题的经济论坛。(方案另拟)论坛宗旨是充分发挥中科资源优势,以企业交流为主,专家点评的模式,围绕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探讨“创新思维如何带领企业再创辉煌?”

另初步拟定5个论坛,操作时可外包给其他机构:

1、“科学、科技、创新、创优”政府主题报告会

说明:省政府、科技厅、更高领导做主题报告

参会人群:省内各地方政府领导、工作人员、企业家

2、“科技创新与经济复苏”论坛

说明:由省科技厅领导和省政府主抓科技工作的领导解读最新国家有关科技创新的政策,解答企业疑惑与咨询。

参会人群:省内各地主抓科技工作的副市长或部门领导、企业家

3、“两岸三地合作发展论坛”

说明:联合“台湾电电协会、台湾生产力中心、香港生产力中心、浙江生产力中心”共同举办以“合作携手未来30年”为主题的交流论坛。计划在论坛中由三地代表在阐述各自未来的发展计划后,共同探寻新的合作契机,携手致力于服务企业再创辉煌的生产力事业。

参会人群:三地企业家代表、高层管理人员、合作主办方会员

4、“浙江金融高峰论坛”

说明:由浙商创投之类的金融投资机构主办,联合商业银行以分析金融趋势,介绍投资项目为主,为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提供资金来源渠道。

参会人群:银行客户、投资公司客户、企业家、院校、科研机构负责人

5、“伯乐与良驹——创新型人才招聘宣讲会”

说明:由专业机构组织,围绕“金融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话题,邀请著名的HR经理人或专家主讲,大型企业HR经理人(阿里巴巴、正泰等大型用人单

位人力资源负责人)参与交流谈论。

参会人群:集团和企业HR经理人

四、人才交流会(招聘会)——活动第2天

联系人才市场或人事单位一同举办技术型人才招聘会,为有卓越创新思维和技术成果的人才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

补充:根据省科技厅及国家计划,还可选择性开展“科技下乡”之类的活动,将科技成果惠及乡镇,并将整个活动规模及意义上均更提升,迎合献礼国诞62周年的大主题。

 活动筹备工作

1、向省科技厅提出申请,以活动主办方身份结合政府工作计划开展工作。

2、寻找活动模块合作机构并洽谈合作模式

3、联系科研、院校等机构收集科技成果及申报(可结合政府、科技厅行文)

4、联系企业科研成果申报

5、外包会展工作及布展

6、由分论坛和其他活动承办机构出具方案及邀约计划

7、整合媒体宣传

 活动宣传(宣传方案另附)

宣传亮点设计:

1、由企业出资或联系电视台为获奖企业拍摄短片资料

2、活动造势力争实现全省最大化规模

3、挖掘成功项目对接案例,跟踪记录宣传

4、由活动掀起全省科技创新热潮,为企业复苏灌输信心

 活动经费途径

整体活动中科作为发起单位,并不承担费用。将遵循商业化操作进行费用分摊,主要途径有:

1、政府拨款。可争取部门有,科技厅(以其名义主办,可根据其工作计划作为浙江省的重要政府活动)、经贸委(主管经济,科技带动生产力有助企业经济复苏作为企业自主创新奖励资金)、教育厅(科研人才培养及鼓励资金)

及其他可联合部门

2、金融机构或投资公司。活动中设计了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易,可商讨由他们出一笔投资基金之类的。

3、合作机构活动承办费。分论坛及子活动由各个机构承办,费用收取为:组委会收取承办费用,活动期间的收入(门票、展位费、销售等)不予过问;或组委会与承办机构商讨活动受益分成。

科技成果展活动计划书 篇2

三峡大坝建成后, 库区水位长期变动, 三峡库区城镇建设快速扩展, 近百个城镇地质安全备受重视, 开展座落于滑坡体上城镇场址稳定性的科学管理和监测预警显得十分重要。一行人员考察了重庆万州区和巫山县的塘角、民国场、玉皇阁、龚家方、望霞等多个滑坡、崩塌实时监测台站、信息传输系统和防治工程示范点, 听取了科研人员和当地工作人员对监测系统建设与运行、监测仪器研制和应用、数据实时发布、库水波动对滑坡稳定性影响以及成功预警案例等情况的介绍。地质灾害综合治理, 明显缓和了库区地质灾害高发地区城镇移民安置和用地短缺的矛盾, 确保了新建移民小区的地质环境安全, 创造了库区2008年175m试验性蓄水以来地质灾害“零伤亡”的奇迹。

地质灾害减灾防灾是世界难题。多年来,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持续支持下, 国土资源部连续多年组织开展滑坡灾害减灾防灾关键支撑技术的系统研究, 围绕滑坡灾害早期识别、监测预警、应急抢险、风险评估等技术, 构建了4个层次的减灾防灾技术支撑体系, 取得了显著技术进展和创新性成果。通过研究, 首次提出基于地质成因机理的早期识别指标体系, 取得高速远程滑坡空气动力学方法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开发了适于复杂山区恶劣地质条件下的滑坡形变失稳低成本自动监测预警技术和系列配套仪器;发明了新型钻具, 解决了大吨位预应力锚索孔施工快速钻进难题, 研制了迅速控制大变形状态下滑坡灾害系列抢险设备;建立了基于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的风险评价方法, 提出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了区域性滑坡灾害预警示范区, 并建成自动监测、远程传输、实时发布的现代化监测网络, 显著提升了我国地质灾害防范能力。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全国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重建中, 为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玉树地震地质灾害、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灾害、贵州关岭重大滑坡灾害快速应急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被国际滑坡协会示范推广。

科技成果展活动计划书 篇3

近日,淄博高新区组织了由科技局、招商局和部分企业组成的科技代表团,参加了鲁台经贸洽谈会并举办了“台湾科技周”活动,共举办各类活动6次,接触台湾各界人士40余名,达成合作意向和协议11项。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对台了解、加深了双方的友谊,促进了技术交流,推进了一批项目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台期间,代表团充分利用鲁台经贸洽谈会的有利时机,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推介会等,对高新区良好的地理优势、科技创新政策优势、产业发展优势、服务管理优势等进行了推介。赴台企业重点围绕各自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为推进项目合作进程与台商进行了深入洽谈,先后参观考察了台北内湖科学园区、新竹科技园区和新竹生活科技馆,拜访了大仁科技大学、台湾核心智识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冠品华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生产力中心等,并就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洽谈。代表团每到一处都受到台方的热情接待,双方都认真细致地介绍了各自的基本情况和合作优势,体现出了真诚合作的愿望。期间,与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就在中医药研究、生物技术等建立"互助、互利、互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进行了深入洽谈;与台湾核心智识股份有限公司就在电子信息、新能源、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搭建高新区与台方的科技交流合作平台进行了洽谈;与台湾冠品华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就投资建设“太阳能发电、绿色能源基地”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与其就组团参加今年9月“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暨国际科技成果招商洽谈会"洽谈有关合作项目达成共识。莱茵科技与台湾生产力中心就在台湾合作建立一所具有国际水平的“两岸工业技术服务中心”, 对“机电一体化和柔性控制实训系统"在台湾地区进行推广进行了深入交流;凱达格兰食品与太平洋建设集团就在高新区建设有机绿色无土栽培都市化观光农业基地”达成了合作意向,近期台方将前来商谈进一步合作事宜;中惠仪器与台中市商业总会就”石油产品分析仪器"开发推广建立合作关系达成意向;思科电子技术与瀚邦科技股份就“USB应用技术开发”达成了合作意向。在台期间,还组织企业参加了鲁台战略性新型产业合作洽谈会,与台各界人士进行了“一对一”的对接交流,介绍企业产品优势,解答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了解。通过此次活动,扩大了淄博高新区在台的影响,进一步疏通了与台进行交流合作的渠道,为今后增进对台科技合作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淄博高新区网站)

科技成果展活动计划书 篇4

一.叶黄素晶体产品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项目的提出

万寿菊是提取叶黄素的主要原料,叶黄素既有着色又有生理功效双重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饲料等领域。近年来,我县万寿菊种植业发展迅速(彰武县一地2012年种植3万余亩),但其产后加工相对滞后,多数企业停留在鲜花造粒初加工阶段。为延伸产业链条,我公司已建立万寿菊原料基地3万亩;加工厂房2500平方米,万寿菊粗加工造粒生产线一套,深加工叶黄素浸膏生产线一条,其产品主要出口西班牙,对方将叶黄素浸膏精制成晶体后返销国内市场,获取更大的利润。叶黄素浸膏油溶性,其稳定性较差,应用领域受到限制,制约了产品的市场开发。为了增加产品附加值和总体经济效益,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开展万寿菊晶体制备技术和叶黄素稳定性和改性技术研究,研制开发高品质叶黄素产品,提高叶黄素稳定性和应用性能,十分必要。

2.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情况

针对万寿菊产业发展技术需求,项目技术依托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品与加工研究所对叶黄素浸膏产品皂化、纯化及叶黄素晶体制备技术及其稳定性和改性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已研制出稳定性好的纯度达90%以上的叶黄素晶体实验室产品样品,为万寿菊叶黄素产品升级产业化开发提供坚实技术保障。目前该技术已获发明专利1项,相关的工场化生产设备目前也在研发过程中,足以保证相关技术成果转化工作顺利进行。

二、利用万寿菊酸性发酵液生产生物碳产品的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项目的提出

万寿菊在窖贮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性发酵液,多数万寿菊加工企业长期以来对酸性发酵液并没有加以利用,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有机酸(以乳酸为主)、氨基酸、腐植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有用成分,但发酵液中的BOD、COD值很高,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变废为宝,项目申报单位联合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的生物炭开发团队开展研究,研制新型的生物碳产品,将酸性发酵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充废为宝,延伸产业链的增加

效益的同时减少环镜污染。

2.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情况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有限氧气供应条件下、在相对较低温度下热解得到的稳定的富碳产物,具有孔隙丰富、比表面积大、pH值高、抗生物分解能力强等特性。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的生物炭研发团队,以生物炭为核心技术,以生物炭肥、生物炭肥料增效剂、生物炭土壤改良剂、生物炭育苗基质等为技术载体,在通过特殊工艺将玉米芯、作物秸秆等制成颗粒型炭素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大量试验,已成功研制出利用万寿菊发酵液含有的有效养分及其特殊功效,制作的成能延长肥效、改良土壤、促进作物早生快发的系列生物炭产品,包括水稻育苗调制剂,温室专用苗床基肥,花生专用肥、大豆专用肥及花卉培养基质等。相关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还有4项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已经受理并进入公开程序,相关工业化生物技术及设备的研发已基本完成,可随时用于工业化生产。

三、利用万寿菊渣提取菊花总黄酮的技术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项目的提出

利用万寿菊生产万寿菊油膏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万寿菊渣,仅以阜新市彰武县一地为例2012年种植万寿菊总面积近3万余亩当年产生的菊花粕高达5000吨以上,长期以来菊花粕只作为一种工业废弃物丢弃,由于数量较大往往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公司联合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经大量实验发现,万寿菊渣中还含有大量黄酮类物质,黄酮作为一种生物活性成分可应用于多个领域。用于医药行业明显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同时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研究发现黄酮的抗氧化性能比VE 强 50 倍,比 VC 强 20 倍,而且能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部,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尤其对皮肤的保健、年轻化及血管的健康抗炎作用特别显著; 黄酮本身还是一种天然的黄色素,可以替代传统工业合成的对身体有严重损害的黄色素使用。因此利用菊花渣提取总黄酮,既可以减少污染又可以增加企业产值。

2.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情况

针对万寿菊渣提取总黄酮,公司技术部研发中心联合沈阳农业大学经过长期大量实验,成功研制出一套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利用万寿菊渣提取总黄酮的应用方案。公司已对本套方案进行了设备调试和生产中试,证明本套方案

科技成果展活动计划书 篇5

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指南(2011)

农业

本领域优先支持转化一批能够提高粮食生产及解决当前实际问题并具有良好转化前景的科技成果,促进农村科技创业活动的发展,有效地拉动内需、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现代农业和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项目。重点支持食品加工、饲料、生物农药、农业机械装备、生物质利用与生物能源、林产加工、乡村环保、乡村物流等涉农产业的重大技术成果转化,优先支持产业集聚区及产业链条清晰、多项技术集成配套的项目,促进科技要素加速向农业和农村转移。

一、支持内容

(一)现代种业

着力转化加快现代种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培育行业创新和科技创业能力,加速优质新品种产业化进程。重点支持:

1.高产、优质、高抗粮棉油作物新品种及高效安全生产集成配套技术;蔬菜、果树、花卉等新品种及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技术;优质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牧草等新品种培育及管理技术。

2.农林作物种子与种苗规模化繁育、种子综合加工、质量检测技术和种质资源检测保护技术及产品。

3.优质抗病畜禽、水产、特种养殖新品种及快速扩繁、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和质量控制技术。

4.动物胚胎高效生产及移植配套技术;经国家管理部门批准的转基因新品种。

(二)食品、农产品及林产加工

转化促进提升食品加工安全性和附加值,延伸农产品、林产加工产业链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增强我国食品行业国际竞争力。重点支持:

1.特色粮油食品、果蔬食品、畜禽食品、海洋食品加工技术与设备;方便、营养、健康食品加工技术与设备。

2.食品及农产品商品化处理成套技术与装备。

3.主要食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评价、检验检测、全程质量控制技术。

4.农林废弃物新材料及其高附加值产品制造技术。

5.人工林木材改性处理技术与产品。

(三)饲料及添加剂

通过转化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效果好饲料行业的新技术新成果,促进饲料产业技术升级,为畜禽产业生产提供保障。重点支持:

1.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与产品。

2.功能、环保型饲料生产技术与产品。

3.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评价、检测、安全预警技术及产品。

4.畜禽水产等配合饲料转化增效技术及产品。

(四)新型农药和肥料

着力转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农业生物技术和产品,促进科技创业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优势企业。重点支持:

1.生物型杀菌、杀虫、除草、灭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技术及产品。

2.植物微生态制剂生产技术与产品。

3.区域性农林重大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技术及产品。

4.生物肥料、有机肥、缓释控释肥料等新型环保肥料的生产技术与产品。

(五)农机装备及农业设施

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成果的中试和熟化,增强我国农机装备行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生产的精准化、设施化、信息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重点支持:

1.农作物、牧草、林木种子收获、清选、加工设备。

2.新型农田作业机械、设施栽培技术装备与高效、精量施肥、施药机械和设备。

3.新型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以及牧草、饲料加工、林产机械和技术装备。

4.农业生产智能决策、管理、监测、控制及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技术与产品;精准农业田间信息获取、决策处方及精准作业技术与产品。

5.面向农村科技推广、培训和服务的信息技术与产品。

(六)生物质资源利用与生物能源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产学研结合加快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和循环型农业发展,促进农业节本增效。重点支持:

1.秸秆、稻壳等农林生物质能转化、生物基材料开发和农村节能技术及设备。

2.农林生物质收储运、预处理、固体成型燃料高效燃烧、高效热解气化及干馏等技术及设备。

3.沼气综合开发配套技术及设备。

(七)农业生态及乡村环保。

着力转化一批改善和修复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的技术成果,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重点支持:

1.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与修复、退化草地植被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利用技术,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草)与荒漠化治理、山区综合开发以及不同区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技术。

2.水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灌区节水以及雨洪资源利用技术与产品;农田水利、农作物高效节水、保水、输配水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农村饮用水安全新技术及设备。

3.农田保育、中低产田改造、耕地改良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新型土壤调理剂、土壤改良剂、水土环境修复制剂等的生产技术及产品。

4.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治理技术与设备,农村污水、垃圾、畜禽粪便等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设备。

5.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及产品。

(八)乡村现代物流

转化高效、安全、节能、低损耗、通用性强的乡村物流技术成果,通过促进乡村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价值链延伸。重点支持:

1.粮棉油产品产后减损、精选分级和节能仓储技术与装备;绿色物流集成技术与配套装备。

2.鲜活农产品贮运保鲜与物流配送技术与设备;特色鲜活农产品冷链技术与装备系统集成与配套设备;在线快速检测、分级、评价和定价技术系统。

3.物流信息的采集、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与配套设备;粮棉油物流数字平台和电子交易平台技术。

(九)动植物保护及防灾减灾

转化有效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的先进技术成果,增强农业防控自然灾害能力。

重点支持:

1.动物传染病、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高效特异性疫苗生产技术及产品;高效安全新型兽药、兽医器械生产及产品质量监测等技术与产品;畜禽水产重大疾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快速诊断、应急处理技术及配套产品。

2.主要植物病虫害及抗药性检测、诊断技术与产品;农药高效安全施用技术与设备。

3.重大气象灾害及森林火灾监测、预警、防控技术与产品。

(十)林木资源培育及林产加工。

着力转化一批能带动产业链延伸、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新技术和新成果,促进林产加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培育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重点支持:

1.林、草、竹藤高效、定向培育及管理技术。

2.林木资源利用技术及产品。

3.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及产品。

4.人工林木(竹)材改性处理技术与产品。

5.林化产品加工技术及产品。

二、申报条件及要求

(一)支持对象

1.项目承担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在河南省内依法登记注册,内资或内资控股。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产权清晰,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申请支持的项目必须在其法人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之内。二是主要从事农业科研、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业务,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农业科技开发业绩,并有持续创新的意识。三是有良好的经营业绩,企业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0%。

2.申报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必需是列入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攻关等计划项目取得的成果。二是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含量高,创新性较强,知识产权清晰,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三是有望达到批量生产和应用前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有较大推广应用潜力和工业化生产前景的成熟配套技术。四是涉及到需要行业管理部门审核的成果,必须经过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法定资质机构审定或出具有关检测证明。

3、成果时限。申请转化的成果(技术)须是2008年1月1日后鉴定(审定)的。

(二)不支持的对象

1.不支持的单位及人员。注册资金少于50万元的企业;国家或河南省成果转化计划(农业领域)项目未结题验收的项目承担人。

2.不支持的项目。一是不符合国家及我省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不清晰或有权属纠纷的项目。二是无自主创新的单纯技术引进项目,低水平重复、单纯扩大规模或基本建设的项目。三已列入省及国家科技计划并得到省或国家科技经费支持的、目前尚未验收的项目。四不属于《201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指南》支持范围的项目。

2011年成果转化计划(农业领域)项目采取限额推荐。推荐单位推荐项目数量不得超过下达的控制指标数量。推荐项目控制指标为:各省辖市限推荐2项,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各限推荐5项,其他涉农省直部门和科研院所、高校限推荐2项,扩大管理权限县(市)限推荐1项。

工业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

重点,围绕产业集聚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支持一批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通过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

重点支持领域:

(一)电子信息领域

1.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图形和图像软件;金融信息化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软件;电子政务软件;企业管理软件等。

2.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开发技术等。

3.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及终端技术;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网络技术;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传感器网络节点和软件及系统等。

4.通信技术。光传输技术;小型接入设备技术;无线接入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技术;软交换和VoIP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宽带移动通信配套技术等。

5.广播电视技术。演播室设备技术;交互信息处理系统;数字地面电视技术;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电台和电视台自动化技术;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 ;IPTV技术;高端个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等。

6.新型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发光技术;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技术;片式半导体器件技术;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中高档机电组件技术等。

7.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测评类、安全管理类、安全应用类、安全基础类、网络安全类、专用安全类产品技术等。

8.智能交通技术。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及相关软件技术;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技术;车载电子设备和系统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与综合调度技术等。

(二)生物技术领域

1.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用于合成精细化学品的生物催化技术;新型高效酶催化剂品种和新用途;新型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及反应器;生物手性化学品的合成;生物法合成多肽类物质;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糖类和糖醇类等。

2.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新产品及其化学改性新产品;高附加值氨基酸、核苷,有机酸和多元醇等新兴生物发酵制品的生产工艺改进和新技术开发;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型反应器;新功能微生物的选育方法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新方法以及采用代谢工程手段提高发酵水平的新方法;传统发酵产品的技术改造和生产新工艺等;重大发酵产品中可提高资源利用度,减少排污量的清洁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等。

3.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洗涤剂酶制剂;纺织、造纸和皮革用酶;环保处理用酶;生物新材料用酶;生物新能源用酶;食品生产用酶;有毒物质降解用酶等。

4.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及加工技术。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新技术; 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合成、化学改性及深加工新技术;天然产物中分离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高效分离纯化技术集成及装备的开发与生产;从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中进一步分离提取有效成分的新技术等。

5.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高效生物反应器;高密度表达系统技术;大规模高效分离技术、介质和设备;大型分离系统及在线检测控制装置;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品专用分离设备;

生物过程参数传感器和自控系统等。

6.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其产品;新型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升级及其装备开发等。

(三)新材料领域

1.金属材料。高档钢铁材料及制品;铝、铅、锌、镁等有色金属冶炼节能技术;铝、镁、钛、铜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技术;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等。

2.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超硬材料;优质高效特种耐火材料;新型建筑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纳米材料等。

3.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新型纤维材料等。

4.化工材料。现代煤化工;新型石化化工;新型盐化工;精细化学品等。

(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1.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产品;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产品;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基于PC的控制系统;专用控制装置;面向行业的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2.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新型自动化仪表;面向行业配套的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微系统产品;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等。

3.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系统;数控加工技术及装备;机器人开发及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及产品;电力电子技术和设备;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关键工艺与装备;纺织行业专用设备;轻工行业专用设备等。

4.新型机械产品。机械基础件;通用机械;专用机械等。

5.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产品;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等。

6.制造业信息化:产品设计的信息化及应用技术;基于PDM的设计制造过程集成化技术;企业管理信息化;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集成技术等。

(五)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

1.纯电动汽车。车用驱动电机技术、驱动电机控制技术、车用动力电池技术、整车控制技术、强电安全防护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热量管理技术等。

2.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耦合技术(发动机-电动机);动力系统控制技术(发动机-电机联合控制);动力分配系统等。

3.充电装备。电动汽车用充电机;电动汽车用充电桩;电池组管理系统等。

4.节能净化。汽车轻量化及回收再利用;国IV、Ⅴ标准节能发动机及配套零部件;高效内燃机技术;排气净化;汽车通用节能技术,高性能低噪声低阻力轮胎等。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

1.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和相关产品。

(1)太阳能。高效、低成本、低污染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新型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与输配电网并网的光伏发电设备技术与产品;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相关产品;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技术及相关产品;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光伏发电等综合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等。

(2)风能。适应我国气候、环境条件和制造水平,满足电网友好型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与产品;风电场远程监控系统、风功率预测技术、低电压穿越技术、大功率变流技术、风电功率波动规律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风电友好接入电力系统及调度匹配软件等配套技术与装置;提高风能

发电质量、风电能的高效储存与转换的新技术与装备等。

2.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

(1)高性能绿色电池(组)及其相关产品。便携式电器用高性价比绿色二次电池(组)技术及其相关产品;锂/亚硫酰氯电池等新型绿色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先进绿色电池材料制造工艺与生产设备等。

(2)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镍氢动力电池(组)技术及其相关产品;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技术及其相关产品;新型储能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电池管理系统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动力与储能电池高性价比关键材料等。

(3)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小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直接醇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微型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等。

(4)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及其相关产品。新型高比能、高功率超级电容器相关产品、关键材料及制造技术;新型热电材料及热电转换技术等。

3.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

(1)工业生产过程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支持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高能耗工业的余热回收和能源梯级利用的相关工艺及设备等。

(2)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及相关产品。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行业,优化设计、优化控制和优化运行管理等节能新技术的示范项目等。

(七)创新资源服务

支持对产业技术提升和集群创新有较强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的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支持技术研发、检测检验、咨询培训、信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社会发展

本重点支持:

科技成果展活动计划书 篇6

前 言

山西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是一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点科技计划。其宗旨在于按照“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的要求,以推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山西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主要支持重大、共性和社会公益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与政策、机制研究,建设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服务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指南说明

山西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紧紧围绕“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所报项目推广的成果应是近年来产生的科技成果。工业项目注重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节能、环保的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农业项目注重选择促进作物增产增收的新品种、新技术,以及农机、畜牧、林业、水利等方面技术先进成熟、效益明显的科技成果进行实施。本指南主要针对申报2007年山西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时参考。

二、申报方式

本山西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申报采用网络申报与文字材料申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申报时间要求: 省科技厅在今年7月1日上午8时至7月31日下午6时,通过互连网公开受理各组织部门集中推荐的2007申报项目。各组织部门在以上规定的时间内一次性集中申报本部门推荐的项目,各项目申报单位申报的截止时间,在上述规定时间内,由各相应组织部门自定。文字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8月1日下午6点。

申报资料要求:

项目正式材料:《山西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申报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相关技术评价证明、检测报告等必要的相关资料。所有申报文字材料一律一式五份,项目申报单位和推荐单位加盖公章。项目申报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及电子文件可在本网站下载。

组织部门集中申报本部门项目时,应同时申报加盖公章的本部门所申报项目的《项目汇总表》一式两份。

三、注意事项

(一)、申报单位必须是在山西省范围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同时具备相当研发实力和工作基础,并能为项目任务的完成提供必要条件和资金保障的企事业单位。同一个单位只能通过一个归口组织部门进行申报。

(二)、县、市项目负责人须是中级以上(含中级);省级部门的项目负责人须是副高以上(含副高)在职科研或管理人员,并有三年以上与项目相关的工作经历,项目负责人年龄应小于60岁。每人只能申报主持一个项目,不得多报。正在主持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人员,在目前所承担的项目尚未完结之前,不得申报主持本计划项目。

(三)、一个项目只能针对一个具体计划进行申报,不得多头申报。

(四)、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两年,资助经费仅作为引导经费,一般不超过100万元。

(五)、材料报送地点: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计划成果处,地址:太原市迎泽大街366号,邮编030001,联系电话:0351-4068006。

四、本计划重点推广内容

(一)、农业

1、农作物品种选育、引进与栽培

重点支持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杂粮、蔬菜及特种油料作物、高效作物的新品种、新品系推广;推广高产、高效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建立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条件和不同生产目标的高产、优质、高效、集约化的栽培模式,逐步实现主要作物栽培的规范化、标准化、机械化、精确化。

2、节水、旱作农业

A、围绕全省旱地农业问题,优化农林牧用地结构,发展水保型生态农业,重点推广坝系农业工程技术、机械化宽幅水平梯田修造及生土熟化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径流有机旱作技术,不断完善、提高旱作农业综合配套技术。重点支持多功能、可降解、可回收的宽幅新型覆盖材料、抗旱保水剂和其它新材料。

B、推广应用高效灌溉输水节水新技术、田间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提高农田灌溉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率。重点推广管道输水及渠道防渗,特别是在抗冻胀方面的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高效、低能耗、低投入的喷微灌等技术与设备;灌区自动化管理技术、水量计量技术、土壤墒情监测预报技术等。

3、畜牧与饲料

加速优良畜禽品种选育、胚胎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标准化、高效设施养殖新技术推广,提高个体和群体生产水平,推动 畜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推广畜禽重大疫病快速诊断及防治技术;加速新特兽药、兽用生物制品、兽用中草药制剂及厩舍洁净剂的开发与推广;推广蛋白质饲料、农副产品饲料的高效利用技术及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加速抗逆、优质、高产牧草的选育,加强良种牧草种子工程化技术开发和繁育基地建设,扶持牧草生产、干燥及加工先进配套技术及设备的开发与推广、推广设施养殖配套工程技术及关键设备。

4、农机、农产品加工及无公害农业等

A、加强农业机械化成套设备的推广应用,重点加强种子产业化工程、复式耕作、主要作物环节、田间作业及节水灌溉、农产品分级、干燥保鲜储运及加工成套设备的开发推广。

B、加大农产品质量标准的监测、检测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鼓励建立规模化的优质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及加工基地,大力开展农产品加工术、精包装等技术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C、推广无公害食品生产综合配套技术,重点推广生物农药、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运、销售配套技术。

D、加强土壤监测、中低产田改造技术开发,全面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平衡施肥技术、土壤养分测定技术和植株分析诊断技术,逐步把施肥的目的由单一提高产量转变到改善生态环境和保证农产品质量上来。开发推广特色农业、优质农产品生产的专用肥料。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重点支持专用肥、生物有机肥、叶面肥、种子包衣肥、缓释肥、高浓度复合肥等新型肥料的推广应用。

E、加强生物农药和环境友好新农药等植保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支持多抗性和持久抗性资源的合理利用、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及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抗虫品种的持续利用技术;昆虫信息素及植物它感化合物的分离、鉴定与合成技术;规范化、标准化检疫技术、农药残留及畜产品有害物质检测技术等。

5、林业

紧紧围绕“绿色山西”建设, 配合国家六大林业工程和省五大林业工程,加强抗旱造林技术、造林模式选择及配套技术推广,积极推广经济林优良品种,启动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的生态用材树种选育推广工作。通过技术示范,加速林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重点推广的林木良种有:骏枣1号、壶瓶枣1号、冬枣系列良种,早、晚实核桃系列良种,胎里红等柿子系列良种,优

一、丰仁等仁用杏晚花防霜冻良种、四倍体剌槐良种,油松、落叶松种子园优良种源。重点推广的林业技术有:径流林业技术、有机旱作林业技术、山坡地经济林营造、管理技术、森林野生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生态林业工程综合配套技术;良种快速繁育技术、森林野生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技术等。

6、水利、水保技术等

加强水资源水环境质量监测预报技术、防汛抗旱与减灾技术、节水及高效用水综合集成技术、水库减淤排沙技术,以及先进的水土保持监测、治理技术等的推广应用。以调整渔业结构为目标,因地制宜,发展以名特优鱼类为养殖对象的高效渔业、以水土综合利用为目标的生态渔业推广无公害水产药物及水质改良剂。因地制宜推广应用集雨微灌的新材料、新技术。推广应用小水电代燃料节能型生态保护综合模式。推广应用先进的水工建筑新材料、新技术。

(二)、工业

1、电子信息

以通信、计算机、微电子、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等技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是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可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日益突显出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

A、软件产品。是指向用户提供的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或设备中嵌入的软件、或在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技术服务时提供的计算机软件。重点鼓励和支持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信息化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 牌的软件产品,特别是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中间件、嵌入式应用程序、计算机辅助工程/产品开发软件、数据库、电子政务软件、为改造传统产业服务的应用软件等。

B、微电子技术。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与基础,集成电路平均以每年15%的速度发展,提高集成电路产品设计软件工具开发、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及应用、封装开发等方面的水平,从而促进具有一定水平的能批量生产的集成电路产品的快速发展。重点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产品及应用开发、封装、测试技术和产品;IC卡芯片设计开发及模块制造;集成光电子器件等。

C、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表面贴装元件、片式半导体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光电器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功率半导体器件等。

D、智能交通产品。利用先进的传感、软件、网络技术等提高现有交通管理基础设施、营运、物流系统的安全性、效率和集成等。重点围绕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运营与安全管理系统、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等。

E、其它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主要包括网络技术及装备、通信产品、广播电视技术产品、信息安全产品、电子专用设备、汽车电子产品等。

2、光机电一体化 鼓励发展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机、电一体化新一代技术装备,使产品功能提高、适应领域扩展、体积减小、重量减轻、适应性加强、可靠性提高,使产品具备更加良好的性能价格比,由此提高和改变传统机电产品的性能、质量、品种结构和配套现状,促进传统机电产品的升级换代。

A、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主要是指完成自动化生产控制任务和设备的监控与管理的系统。主要支持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基于PC的控制系统、面向行业的控制系统、车间级设备信息集成系统、专用控制装臵等。B、高精度、高可靠性及更高的环境适应性的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总线化的高性能仪器仪表。

C、发展以微电子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先进制造技术,扶持自动化、柔性化、精密化和智能化的装臵、设备、单元和系统,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的生产目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D、发电厂及电力信息化与自动化。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原有设备及系统进行技术提升,通过采用高级应用软件,提高设备的运行、维护及管理水平。支持的重点主要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监控及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用于柔性输变电系统的新型装臵等。

E、纺织和轻工行业专用设备。采用微机、PLC、变频调速、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纺织专用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以控制、计量、检测、调整为一体的、带有闭环控制的机电一体化包装机械设备等。

F、汽车行业相关技术产品。主要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开发新型关键零部件,提高水平的电器类零部件。如:增压中冷技术、废气再循环装臵、高压共热系统、先进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基于CAN现场总线的汽车仪表系统、微电机、组合仪表、组合开关、中央控制锁等。

G、重大技术装备。以信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的集成创新为核心,推广一批重大成套设备、高技术设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如大型冶金装备、大型矿山成套装备、大型工程机械设备等。

3、新材料及相关技术

A、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具体指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和高韧性、重量轻等优异性能的金属和金属基复合材料。

a)深加工镁、铝轻合金结构材料及制品。主要包括无污染新工艺技术生产高纯金属镁及合金,高强度、耐蚀及阻燃镁合金在航空、汽车、信息行业及其它工业领域应用及民用镁制品;精密锻造、精密压铸铝合金及交通运输用铝合金件,特殊性能和用途的稀土铝合金材及应用品。

b)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包括高性能钢铁和有色金属材料、先进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材料、超细晶粒硬质合金等材料。

c)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重点发展片式化、微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新型元器件相关基础材料。包括:高性能铁氧体、永磁材料和高导磁、低功耗、抗电磁干扰的软磁体材料;规模化生产的电真空用无夹杂、无气孔不锈钢及无氧铜材料;高性能屏蔽材料等。

d)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及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等。主要包括大直径砷化镓、硫化锌、磷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外延片、红外光学锗单晶、多晶硅、高温超导线材、块材及大面积双面超导薄膜材实用化技术、高电位高电容镁牺牲阳极、新型金属传感器材料等。

e)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包括:高性能烧结及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各种钕铁硼磁体的高水平表面处理防护技术、新型高性能稀土发光显示材料及应用制品、大尺寸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应用产品、应用于汽车尾气、燃气、石化和环保领域的高效稀土催化剂。

B、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纤维材料。a)具有机械功能、热功能和部分化学功能的新型无机非金属结构材料和具有电导性、半导体性、光电性、压电性、铁电性、耐腐蚀、化学吸附性、吸气性、耐辐射性等功能材料,主要包括高性能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人工晶体、功能玻璃、催化和环保用陶瓷等。

b)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耐磨损和易加工等特点的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先进光电信息高分子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磁性高分子材料等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及低成本的工程塑料和高性能通用塑料等。c)新型纤维材料重点支持高性能纤维、新型成纤聚合物、天然纤维的高性能化及新型天然纤维、环保及可生物降解型纤维等。

C、材料的先进制备、成型、加工技术及高性能产品。保证新材料制品能够批量、稳定和高效生产的先进工艺、装备及精确的在线控制和后续检测与评价技术等。

a)冶金行业,要加强节能、降耗及环保治理技术推广。鼓励采用短流程工艺技术、高炉富氧喷煤、直接还原、高炉煤气回收利用、铁水预处理、钢水炉外精炼、高效连铸、连轧等先进技术和工艺,重点支持利用企业余热、余压,开展废气、废渣、废水的综合利用。

b)以高纯、超细、高均质、致密化等为代表的超细、纳米粉体制备、成型及加工技术。主要包括:为获得超细和纳米晶粒组织的快速凝固制造技术;半固态成型和近终成型技术;温压成型、注射成型、喷射成型等先进粉体成型技术;高压水、气雾化制粉、激光、等离子体气相反应、有机前躯体热解法等制备高纯超细粉和纳米粉体,微波、激光、放电、等离子等快速致密化绕结技术及低温烧结技术等。以及高分子材料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等。

D、精细化工材料。我省精细化工材料的发展思路在于通过突破系列精细合成、精细加工技术和新催化技术等,不断开发高附加值、高性能的新品种,满足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需求。

a)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的电子化工材料,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用材料、印刷线路版生产与组装用材料、显示器件用材料三大类。

b)新型催化剂。以实现清洁生产工艺和生产高性能、高附加值化工产品为目标,重点扶持新工艺、新型催化技术、高性能催化剂及用于催化剂制备的新材料。主要包括:新型精细化学品合成催化剂、新一代环保催化剂、新型催化载体材料等。

c)专用精细化学品。主要包括新型工业水处理剂、造纸化学 品、油田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饮料添加剂、皮革化学品等。重点支持环境友好的新型水处理剂、适用于保护性开采和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新型油田化学品、新型表面活性剂、环保型功能涂料、新型感光材料、新型油墨等。

d)新型橡塑助剂和超细功能材料。功能化、高效能、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橡塑助剂,以结构控制、形态及尺寸控制和表面性质控制技术和高分散均匀复合技术为特征的超细功能材料。主要是指新型环保型橡胶助剂及清洁工艺;新型高效、特效、无毒、多功能塑料助剂;结构、形态及尺寸可控和表面性质可控的超细无机功能材料、具有有电子转移特性的功能材料等。

e)新型煤化工。通过对煤间接和直接液化、气化、净化、催化合成等关键共性技术集成和工程的放大,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煤为原料,依靠现代洁净煤技术为支撑的催化加氢液化、煤干馏及干馏液体精制生产燃料油和甲醇体系能源的化工新兴产业。

4、生物、医药

生物技术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食品与营养、资源与能源、环境与健康等重大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其应用范围已遍及医药卫生、农林牧鱼、轻工与食品、能源与化工、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重点支持:

A、医药生物技术中的重组蛋白质药物、新型疫苗、核酸类药物以及生物技术开发的天然药物等。

B、中药天然药物。主要包括珍贵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种选育技术和产品、或代用品;符合种植规范和管理要求的中药;中药新品种;先进的中药制备及制剂技术和制药装备等。

C、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新药原料及制剂。主要包括:通过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制备的原料药及其制剂、天然物质中提取或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用拆分或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新的复方制剂等;新型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药、糖尿病、防治骨质疏松、肝炎、结核病及其它传染病的新药;重大工艺创新药物及药物专用中间体、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等。

D、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微生物发酵技术和产品、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等。

5、能源与高效节能

A、煤炭。采用先进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积极推进煤炭高产高效矿井技术,提升矿井装备水平,推广综采放顶煤和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加强矿山安全生产技术和洁净煤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重介洗煤技术和浮选压滤新技术等。大力推广型煤技术、水煤浆技术、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等。

B、新能源及相关产品。重点推广新型高性能电池、半导体照明技术及产品;氢能和热能转换技术产品;太阳能技术、风能利用技术和生物质能技术产品等。

C、高效节能技术及相关产品。节约能源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措施,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和材料提高传统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是我省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支持的重点是:钢铁工业冷却系统节能节水技术、加热炉100%低发热值煤气使用技术、大中型转炉、电炉汽化冷却用真空精炼汽源相关技术、电解铜和铝冶金节能新技术和相关产品、化工工业节水节能双效技术、烧碱工业节能新技术、合成氨工业适用的节能技术及设备、水泥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技术、节约型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及环保型电加热炉的技术推广等。

6、资源与环境

坚持“合理利用,突出集成,支持创新,清洁发展”的方针,资源与环境领域重点支持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与设备。

A、水污染治理技术。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与设备、畜禽养殖和面源水污染控制技术、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和高浓度有毒 有害废水处理技术与装臵、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技术与装备。

B、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洁净煤与燃气技术和产品、工业有机废气控制技术及产品、局部环境空气质量提高技术及高效空气净化器、新型高效烟气净化技术等。

C、固体废物处理与处臵技术。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及设备、危险废物处理、处臵和利用技术、尾矿和废渣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控制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技术等。

D、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水质自动采样器、单功能便携式水质分析仪、在线式排放口污染物自动监测,废水、废气、废渣中硫、磷及贵金属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等。

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成果展 篇7

一、项目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人造板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 生产量可达上千万立方米, 占世界总量的60%。利用秸秆生产生态板材是解决目前人造板行业普遍面临的原料缺乏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时也有助于为秸秆的综合利用寻找到合适的出路。以丰富廉价的秸秆为原料生产生态板材是板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将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外秸秆板材面临着研究众多, 产业化困难的发展局面。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是:秸秆表面富含蜡质和有机硅, 常用粘合剂难以粘合;需用MDI助剂, 价格昂贵, 需要专用脱模剂;采用分级式铺装机, 需使用有垫板铺装传送装置;秸秆细胞的结构特征和组分与木材不同, 传统方法得率低, 形态差。造成传统技术很难使秸秆板材产业化。

二、技术创新性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在多年对秸秆组分特性和高值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基础上, 发明了汽爆秸秆人造板制造专利技术“变性秸秆材料及其用途”, 解决了工艺方面的难题, 在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的先进性表现在:一是通过变性秸秆技术解决天然秸秆不易加工的问题;二是热固化过程中, 控制一定的含水量使秸秆中的纤维素的氢键重排, 从而提高生态环境材料机械强度;三是利用变性秸秆生产生态环境材料, 其工艺过程不加任何胶料, 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 其残渣可加工成饲料或有机肥, 实现秸秆生物量全利用。

三、社会经济效益

该项目目前和新疆、浙江等企业正在商谈合作, 产业化序幕已经拉开。项目实施取得成功后, 将秸秆变废为宝,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环境污染, 为当地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 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年产1.5万吨秸秆生态板材工厂为例, 利用本工艺路线, 可新增销售收入2025万元、利税746万元。本项目实现成功后, 可在全国建立多个秸秆生产线, 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高抗优质酿酒葡萄新品种产业化示范与推广

(项目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一、项目概况

目前葡萄酒产业是我国酒类产业发展增速最快的产业, 我国生产的葡萄酒量已跃升至全球前十位。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酒观念的普及, 葡萄酒的需求将逐年上升, 因此, 我国葡萄酒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项目采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抗寒、抗病优质酿造葡萄新品种“北红”和“北玫”, 建立葡萄种植基地, 下一步将拟建葡萄酒酒庄, 进行节本、生态、安全、优质生产, 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优质安全葡萄酒。项目是属于市场拉动型。

二、技术创新性

“北红”和“北玫”两个新品种与“赤霞珠”等欧亚种酿造品种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 高抗寒性

“北红”和“北玫”具有高抗寒能力, 冬季不需埋土即可安全越冬, 而目前我国生产上大量采用的“赤霞珠”等欧亚种酿造品种在我国华北、西北等主产区在冬季均需要埋土才能安全越冬。

2. 高抗病性

“北红”和“北玫”具有高抗病能力。

3. 丰产性能好

新品种丰产性能极强, 栽植的第二年即可获得经济产量。

4. 品质上等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通常在24%~27%, 而在同样栽培条件下, “赤霞珠”等欧亚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仅为18%~21%。

5. 耐瘠薄

新品种在瘠薄山地、河滩也可种植, 不与粮棉争地。

6. 葡萄酒品质特色明显

“北红”葡萄酒酸甜可口, 有蓝莓和李子的香气, 入口柔和, 酒体平衡、醇厚, 颜色为深宝石红色, 澄清透明;“北玫”葡萄酒酸甜可口, 入口柔和, 酒体丰满, 颜色为浅宝石红色, 带有玫瑰红晕, 澄清透明, 尤其具有悦人的玫瑰香味, 香气持久, 酒质独特。其特质已引起国内外葡萄酒人士的高度重视。

三、社会经济效益

我国葡萄酒产量在过去的20年里增加了7.74倍, 2010年葡萄酒总产量已达96万吨, 葡萄酒行业年利润总额超过30亿元, 成为了食品行业的朝阳产业。此外, 我国葡萄酒市场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葡萄酒人均占有量仅为0.9 L (世界为5.2 L, 发达国家为40~50 L) , 随着饮酒习惯的改变, 我国葡萄酒的消费量将以每年6%~8%的速度增加。据估计, 到2015年将达到人均1.2~1.5 L左右。市场前景非常好。本项目按200亩的葡萄基地加上一套小型酿酒设备预算, 三年需要投资220万, 但投资第三年即可毛收入1700万元, 净收入可达1400万元。按5000亩葡萄基地一套大型酿酒设备预算, 三年需要投资6039万元, 投资第三年即可毛收入42500万元, 净收入可达36000万元。

杂交构树滨海盐碱地原土绿化及其综合利用

(项目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一、项目概况

杂交构树具有多抗、速生、丰产、优质等特性, 树叶为优良饲料, 树皮可生产高档纸浆, 树干可制板材和培养珍稀菌类。可在年降雨量200 mm、含盐量8‰以下的大面积边际土地上种植, 当年成林, 当年采收见效。目前已在河北、山东、天津、内蒙、新疆、山西、河南等10个省市自治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进行了生态绿化和经济林试验示范, 在生态修复、环境改善、水源涵养、防沙固沙等方面取得巨大收效, 可在我国至少2亿亩的非耕地上推广种植, 并有相当的经济产量用于产业化,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统一。

二、技术创新性

通过对构树不同基因型耐盐生物学研究, 包括生长特性、生态学特性和绿化园艺性状等, 选育出具高耐盐、生长快、产量高、品种好的构树材料和株系。

通过对耐盐构树大量高效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包括外植体、培养基、培养条件、炼苗环境等的优化, 确定大量快繁生产工艺, 进行苗木繁殖。

通过对滨海盐碱地构树低成本生态绿化种植技术研究, 包括不同盐碱地、不同苗龄、不同季节的不同种植模式等的比较和试验示范, 为耐盐构树“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模式提供依据。

三、社会经济效益

据统计, 全球约20%的耕地受到盐害威胁, 我国盐碱地土壤面积约有15亿亩, 占国土总面积的1/10。以天津市为例, 天津市有盐碱地约740万亩, 占总面积的42.3%, 是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盐碱地所占比例最大的地区之一。天津滨海新区是天津盐碱地分布最多地区, 盐碱地约有294万亩, 是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主战场。根据天津市《2009~2012年天津林业建设规划》, 全市计划用4年时间绿化河边、路边、村边和城镇市区80多万亩土地。以每亩200株绿化苗木计算, 未来4年大约需要1.6亿株苗木, 除新建工程所需苗木外, 替换不成活苗木也占了很大比例。据了解, 天津市每年需要约两千万棵苗木, 耗资2亿元以上。市场需求量非常可观, 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农作物种子的近红外光谱分析鉴别技术

(项目合作方式:技术许可)

一、项目概况

国以农为本, 农以种为先, 农作物种子的真伪问题攸关粮食安全与国计民生。然而, 我国种子市场 (包括玉米、水稻、大豆等) 存在严重问题, 以玉米为例, 全国仅因种子纯度问题导致每年减产约40亿公斤。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鉴别手段, 如形态观察法、DNA检测法等, 都存在诸多技术障碍, 无法对样品进行即时、方便、准确的现场分析与监测, 急需新的鉴别技术。

本项目针对种业市场的需求, 在自主创新的玉米种子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基础上, 研究设备无关、稳健可靠、适合大样本集的品种快速鉴别技术;研制农作物种子快速鉴别的便携式专用设备。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

二、技术创新性

国内外同类工作研究的品种规模很小 (不超过10个品种) , 对不同种植地域、不同年份的种内差异未见考虑, 尤其缺乏对品种鉴定专用设备研制技术的研究。

本项目组针对国家玉米中心、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共85个玉米品种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鉴别, 平均正确识别率达95.3%。

本项目计划研究开发出准确率>95%、单次鉴别时间<5 min的品种快速鉴别新技术;研制出体积< (40cm×40 cm×30 cm) 、重量<25 kg的便携式品种鉴别仪产品。

三、社会经济效益

目前全国共有2500多个种子管理站, 在前期市场推广阶段, 计划针对10%的种子管理站进行推广, 每套产品售价10万元, 合计销售收入10×250=2500万元;同时, 针对山西屯玉、登海种业、大北农等五家优质企业进行推广, 每家企业在全国约有3000个销售网点, 如有1%的销售网点配备该系统, 每套产品售价10万元, 合计销售收入10×5×30=1500万元;后期阶段逐步推广到全国所有的种子管理站和种子企业的所有销售网点。

基于云服务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管理体系建设

(项目合作方式:技术许可)

一、项目概况

经过本项目的软件升级改造和大范围应用推广后, 将初步建立基于云服务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管理体系, 在云服务平台提供林业业务应用服务、林业基础数据服务以及遥感数据服务的基础上, 实现基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信息的数字化采集, 实现县级林业有害生物数据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技术, 实现全省各级森防报表网络传输和图形可视化表达技术, 最终完成省、地、县三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管理信息的网络化上报、查询、统计、分析、发布与共享。实现规模化、日常化和低成本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管理、业务应用和遥感数据服务, 为各级林业部门、森防工作者、林业科研部门及公众农提供全面、快捷、准确的服务, 增强决策支持和应急处理能力。项目属于技术驱动型。

二、技术创新性

本产品根据实际需要和现有产品进行产业化转化工作, 充分考虑林业有害生物管理领域的需求, 与基层用户密切配合进行系统开发, 产品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因此在最广泛的基层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强的优势。在林业有害生物灾情监测调查领域, 本项目的产品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国家林业局提供的信息, 结合我们进行示范应用的实际工作经验, 目前能够在多个省区获得较大数量示范应用的仅有本产品一项。

三、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期间 (计划为3年) 的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项目完成后的3年的销售收入为6000万元。

通过林业监测管理体系与云服务平台建设, 将完成林业遥感资源监测以及灾害监控遥感应急响应的标准、规程和规范, 并建立一系列基础遥感数据及信息产品数据库, 从而加快林业遥感灾害监控信息化发展进程, 为防灾减灾、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和谐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农情遥感监测与信息服务

(项目合作方式:技术许可)

一、项目概况

小麦、玉米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巨大, 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团结。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 小麦和玉米生产受干旱、低温冷害等的制约更加明显, 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量的稳定增长。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农作物生长状况监测, 指导农业生产管理, 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建立农情遥感监测系统, 使农业监测业务步入田间管理指导阶段, 提高粮食产量, 保证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 稳定农民收入, 对保持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属于技术驱动型。

二、技术创新性

项目技术成果已经开展全国运行10年以上, 高度成熟, 农情遥感监测技术完全国产化, 其中作物单产、种植面积、复种指数和种植结构调查技术均是完全自主产权的技术。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 具有监测内容全面和运行化特色明显等优势。

三、社会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作物管理能力, 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

对外运行模式可以包括常规运行与应急检测两种, 常规模式为每周或每旬对外提供服务, 应急监测在紧急状态下进行, 随时发布监测结果。

建立中国顶级荷斯坦公牛遗传资源库

(项目合作方式:合作研发)

一、项目概况

为解决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奶牛品种差、单产低等问题, 建立超级奶牛国家战略资源库, 研发现代育种关键技术体系, 通过推动超级奶牛产业化, 助推我国北方奶业产业加速实现跨越式升级, 为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资源与关键技术支撑。

二、技术创新性

本研究属于技术驱动型, 具有高起点、高技术和高效率的科研发展特色, 通过新的研发体制和各界合作的新模式进行科技产业化运作。科技成果具有高端种质资源、高新育种技术、高品质终端产品和低价格的特点。本研究对我国奶牛遗传品质提升以及现代奶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使我国逐步摆脱奶牛育种落后的局面。帮助我国培育出世界级优质公牛品种, 提升奶牛品质。建立超级奶牛种质资源库及胚胎干细胞育种技术体系, 培育一批超级奶牛种公牛, 为我国大规模改良中低产奶牛提供新的优质种质资源。

三、社会经济效益

对我国奶牛遗传品质提升以及现代奶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使我国逐步摆脱奶牛育种落后的局面。使我国培育出世界级优质公牛, 加速奶牛品质提升。预计50头公牛的冻精年收入可达6000万人民币, 使牧场或农户增收约10亿人民币。

高空气球搭载农牧作物种子辐射变异研究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实现高空气球发放的持续化和低成本化;依托高空气球平台的成本优势, 实现农牧业种子的高空 (航天诱变) 育种, 并进行几种典型种子的高空育种, 进行辐射变异研究。

二、技术创新性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和制造高空气球已经有30多年历史, 是目前国内唯一掌握此项关键技术并坚持发放试验的单位, 为国防和科学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中科院的高空气球飞行高度可以达到40公里, 运行成本比卫星、飞船等高空运载平台大大降低, 可以作为农牧业种子辐射诱变研究的物美价廉的运载平台。就整体而言, 我国目前在航天诱变育种方面的研究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 植物研究文献较多, 动物领域尚属空白。参加这方面工作的科研单位较少, 而且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足够的经费支持。目前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工作多数还停留在植物大田突变体的直接筛选上, 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还不够多。航天诱变能否最终成为诱变育种学这门交叉学科新的生长点, 蓬勃发展, 不仅需要进一步验证其所依赖的理论机制, 更需要从育种实践中进行鉴定, 尤其要看能否高效率诱变出使用传统诱变因素难以获得的突变体, 以及迄今自然界罕见的种质材料。总之, 航天诱变育种可能会成为实际可行的育种新途径, 具有重要的实际生产价值和良好的经济前景。

三、社会经济效益

科技成果展活动计划书 篇8

【摘要】本文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投资主体和研发主体多元化为视角,分析其成果归属及运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英国相关政策及实用工具为范例,分析后提出建议制定强制性及引导性规范,以期在国家权力干预及多元化投资研发合作方“意思自治”间达成权益分配平衡。

【关键词】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意思自治;引导性规范

近年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呈现出投资主体和研究开发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和合作研发主体参与其中的比例逐年提升。随着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有望激励促成更有效的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机制。笔者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讨论多元化投资及研发合作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归属争议及其解决思路,颇有实际意义。

一、现行立法下的归属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讨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归属,首先须关注三部法律和部门规章:《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2002年,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布,以下简称《若千规定》)、《科学技术进步法》(2007)、《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2010年,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该三部法律和部门规章确定了我国现行立法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一般归属原则是“以项目承担方持有为原则、以国家持有为例外”。再看《促进成果转化法》及《合同法》,综合该两部法律的相关条款可得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投资人或研发参与人可视贡献度成为项目成果共有人,且在一定情形下享有免费实施、优先受让等权利,如当事人“意思自治”对权利义务做出特别约定则须被优先适用。综合分析上述现行立法及政策,笔者认为存有两个问题:

问题一:对国家权力的介入和实施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上文提到的《若千规定》、《科学技术进步法》、《暂行规定》里确定的“以国家持有为例外”的情形,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合同法》里没有作出充分的呼应。根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合同法》的规定,多方主体合作形成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可由合作各方进行协商约定,若无约定或协商不成的,则可引用的相应条款进行权利义务界定。那么问题在于:如因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等原因需对项目成果收归国有或限制其流转运用的,如何在各方主体自由协商环节作出合理的交待。换言之,如何既保障必要的国家意志贯彻又不影响自由契约效率?这是现行立法和政策需要补充回答的一个问题。

问题二:对项目主体间的自由协商缺乏必要的引导性规范。从上文不难看出,现行立法对多方主体合作形成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归属问题做了充分的放权,以当事人“自由协商”结果为优先适用。但是这种放权并没有促成实践中的充分有效协商,根结在于多元化投资和研发合作项目本身的特点。随着近年来科研合作的跨国跨界化、专业分工细化等趋势,多元化投资和研发合作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逐步集成了科研界和企业界的研发资源,其产出成果很有可能覆盖到未来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在转化应用上也有相应比较复杂的结构。企业界参与其中的目的往往在于通过联合资助、合作研发第一时间掌握项目所指向的未来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信息,由此会演化出对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后续产品开发話语权甚至潜在的技术垄断力布局等一系列具体的诉求。而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现有科研竞争及管理体制下则更看中项目成果本身的学术价值,且通常主张对项目成果享有进一步研究的权利。所以诉求不同的多类主体极易在项目成果的归属以及由归属引申出来的运用权益上引发争议。实践中大量项目在签署研发任务书时侧重对研究目标、进度、经费预算、成果形式等内容的约定,而对于成果归属及相关权利分配则频繁使用了类似“未尽事宜,各方另行商议”这样的表述。笔者认为,被回避的问题,可能就是最有协商难度的问题,也是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这个争议会由项目成果归谁所有为焦点,引申出知识产权布局、后续产品开发、学术成果发布等相关权益分配上的一系列争议。为了预防或降低这些争议的出现,需要在现行立法框架下出台配套的制度性工具,用于引导促成各方主体的充分有效协商。

二、英国的相关引导性规范及其启示

笔者在工作中与英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有较多交流,英国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起步较早,对于协调企业界参加政府项目的投资和研发有一些可供借鉴的制度创新,其非常鼓励建立由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项合作计划,比如广为熟知的“法拉第合作伙伴计划”(Faraday Partnerships Initiative),该计划并不支持单个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研发合作,而是支持以联盟为单位的合作,其所指的联盟是由公司、大学、研究机构等各方主体开展协作而组成。在英国,很多行业都建有“法拉第”联盟,英国政府对这些联盟会提供资金支持其开展活动及日常运行,行业内的公司或科研机构都可以申请联盟成员资格,取得资格后视情参与不同的合作科研项目。这种机制推动了大学科研机构与产业界的广泛联系及深入合作,并且成就了一批资深的技术转移咨询专家,他们善于捕捉产业界的技术需求、筛选对口的科研人员,并斡旋其间调动各方共同申请相应的资金资助,直至为这类项目的研发成果制作商业计划书,将其推向市场。

当然,在上述项目运行中,如何界定各自对项目成果(知识产权)的权益是焦点问题之一,英国政府为此配套推出了合同范本,其对知识产权归属及运用方面的利益分配的指引效果非常突出。兰伯特协议工具包是其典型代表,这是英国知识产权局为产学研多方合作开发的知识产权协议范本,旨在降低合作研发中知识产权分配的协商成本和契约化过程的复杂性。工具包设置了五个合作研究的协议范本,对项目成果中的知识产权归谁所有及相应的从属权利进行了不同的设定,当事人可五选一进行套用。这五种情形分别是:大学持有项目成果知识产权,并向企业发放非排他许可证;大学持有项目成果知识产权,并向企业发放非排他许可证,但企业有权提起谈判就特定成果索要排他许可证;企业持有项目成果知识产权,大学在不影响企业申请相应专利的前提下可基于学术目的而使用项目成果;企业持有项目成果知识产权,大学仅在限定条件下享有发表论文等相应权利。经对上述5种情形的分析比较,笔者认为兰伯特工具包有两个核心理念可供借鉴:

首先是适用有利于商业化原则,保护企业界对研究成果转化运用的主动权。从兰伯特协议工具包的五种情形不难看出,其规则设定隐含着一条线索,即企业是否有较大意愿对项目成果进行转化运用。实践中,在合作洽谈时企业会提前考量项目本身的商业化潜力及市场,如果偏学术理论,则可以选择限量研发资金投入,并不予主张过多的知识产权权益;而对于与商业利益紧密度高的项目,企业则可以选择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借以交换更多的知识产权权益及其他相关话语权,比如强硬到排斥高校发表学术论文的权利。这种以有利于商业化原则为出发点的规则设计原理是符合多元化合作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设定初衷的,此类项目或多或少都关系到具体产业的战略性布局,理应积极推动其项目成果尽快投放于产业、产生商业价值。这种立法精神在欧美国家均不鲜见,美国的《拜杜法案》即载明“借助专利制度去促进源于政府资助的研究产生的发明的利用,促进这些发明的商业化和公共使用,是国会立法的目标”。

其次是从利益平衡原則出发对具体权益做精确分割,尽量避免知识产权的简单共有。兰伯特协议工具包的5个范本均未设定双方共同持有项目成果知识产权的情形。其实在产学研合作环境比较成熟的欧美国家,高校和企业界都有共识即知识产权共有会造成高额的后续沟通成本,最经济的做法是在合同磋商阶段就考虑充分、谈判彻底、表述准确。说到“精确分割”,也有不同的切入点,比如对项目成果以量计分为A、B、C归属于不同的参与方,但这种分割法随着交叉学科项目的增多已经不被鼓励使用,更好的方式是把与项目成果相关的不同性质的知识产权权益进行“拆分”,对其所有权、基于学术目的使用权、进一步研究开发权、发放许可证权等不同权利在各个主体间进行按需分配,并相应调整该权利的获取对价。反观我国此类项目,由于没有类似兰伯特工具包的引导性规范,项目成果被约定共同共有的情形不在少数,各方主体认为悬而未决的问题可以在实践中另行商议。但实践中大量研发结束后重启的项目成果相关权益的谈判,都极易限入僵局,其结果都不利于技术成果的有效流转和运用。换言之,基于知识产权运用过程对“独占性”的必然要求,其相关权益的真正平衡不能靠简单共有达成,而需要对权益内容做精确的分类并预留限量的再协商余地才可。

三、对制度设计的几点建议

如上文所提及,多元化投资及研发合作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归属制度须进一步对国家权力的介入和实施做出相应的补充规定,也须对项目主体间的自由协商提供必要的引导性规范。笔者建议在现行制度里增设两类类规则:

1、为使国家保有合理干预权,应设定强制性规范。建议在《促进成果转化法》直接增设相应条款对《科学技术进步法》、《暂行规定》等制度作出呼应,具体条款可有如下考虑:如果项目各方对项目成果归属及处置的具体约定违背“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或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则该条款自始无效;对所涉专利可能会写入国家标准的项目,项目各方对项目成果归属处置的具体约定不得排除向公众进行优惠许可和公平交易;对涉及公益或涉及特定社会效益的项目,项目各方应就未来可能之专利转让或许可的议价机制作出约定,避免排除社会公众得以合理成本运用项目成果的权利;项目各方对项目成果归属及处置的约定不得对抗国家因公共利益需要而对其相关专利进行推广应用的权利。

2、为提升项目合同的协商效率及可操作性,应设定项目成果归属的引导性规范。鉴于多元化投资及研发合作项目自身的复杂性及我国科研院校和产业界合同谈判有限经验及现有水平,需要设定项目合同示范条款,既对各方主体的最基本诉求做出锁定以避免不必要的谈判拉锯,也对其他具体权利义务设定可选项,引导双方进行“被动思考”。换言之,寻求契约化的正式合作关系不过是让过去隐藏的问题浮出水面,契约化在呈现问题的同时,也是解决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的必经之路。对于具体条款,笔者建议设定以下3种归属情形:1)项目成果知识产权归非营利性机构一方时,其应授予其他各方非排他许可证,并不得排除就排他许可证或所有权转让开展后续谈判。这样设定可体现企业方参与项目的最基本诉求,是从有利于商业化的角度做出的考虑。2)项目成果知识产权归营利性机构一方时,其他各方有权基于学术目的免费使用项目成果,但各方可对该权利行使的期间、范围和方式等做出具体的限定性约定。这样设定是在保障产业界独占项目成果进行商业化开发前提下保留科研界做进一步研究的权利,有利于学术成果的延续和进步。3)项目成果知识产权归各方共有,各方均有权在该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开发,但未经项目各方一致同意不得将该技术成果对外许可或转让。这是考虑到个别重大跨界合作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客观需要,尤其项目各方不存在直接的商业竞争反而具备功能互补长期合作的基础,在这种情形下可设定共同共有,并由项目各方对共享的权利及共担的义务做出具体的协商和约定。

参考文献

[1]梅亚平,陆飞.《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政策探讨》,载于《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年第2期第71页.

[2]沈文京,张明喜.《英国科技项目招投标的经验》,载于《学习时报》2011年第7期第7页.

[3]饶凯,孟宪飞.《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研究及其借鉴意义》,载于《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第2期第153页.

[4]周竺,黄瑞华《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冲突及协调》,.载于《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第1期第92页.

[5]李晓秋.《美国拜杜法案的重思与变革》,载于《知识产权》2009年第5期.

[6]沈文京,张明喜.《英国科技项目招投标的经验》,载于《学习时报》2011年第7期.

[7]傅正华.《Bayh—Dole法案出台的背景及启示》,载于《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3期.

作者简介

上一篇:检察院迎七一演讲比赛稿:忠诚铸检魂下一篇:班主任学习心得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