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生作文:风筝

2024-05-02

高二学生作文:风筝(精选14篇)

高二学生作文:风筝 篇1

在有风的春天,这位老人一手拉着细细的丝线,一手拿着转动的线圈,两眼随着风筝线渐渐放远。他奔跑在江滩,累了就坐在河岸,这里不是他的故乡,但在这里,却有着许多他的足迹……

杨柳依依如斯,在两岸垂首,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欣赏着自己浓密的发丝。春水清澈得像一面镜子,清清楚楚的倒映出了一丝一缕的头发。偶尔也有几个孩子在江边玩耍,在河里扔石头,遗留下一阵阵涟漪。

起风了,杨柳枝被风吹得肆意舞蹈,老人起身了,放开手中的风筝。风筝,在风和老人奔跑的带动下,飞了起来,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老鹰。风筝,被老旧的丝线牵引着,越飞越高,而老人的思绪也不断的涌出……

有趣的回忆渐渐变成了生疏的操作,似乎在他以前的回忆,总有这么一段充满童趣的时光,原本已经显得十分吃力,似乎回忆起以前的时光,吃力的样子渐渐增加,变成了吃力的快走,然而风筝却一如往昔在空中飞翔。

风筝时止时动,愈飞愈远,老人牵着它徐步的向前走,眼神一刻也不离开,这飞向天际的天使,在老人的记忆深处又有怎样的回忆呢?

“山自碧青水自流,云自卷舒风自游”,没有人会在意这江边多了一位年迈的老人,就连枝头欢喜的燕雀也没有在意,自顾自的在枝头流连。

天空略有起伏的风筝渐渐的牵引着老人的心,想在天空中自由的放逐。

这位老人几乎每天都来,他似乎十分想念,这只风筝,或许也在睹物思人吧。这风筝就是他的全部,如今这风筝还在,放风筝,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斜阳暮色,夕阳照在老人的脸上,使他苍黄的脸,更有了小孩子般的红润,他望着已被夕阳染红的江水,矗立了片刻,然后,他开始收线了。

一阵风吹过,把老旧的丝线吹断了,风筝在风的指引下飞向远方。老人,没有去追赶,任凭风筝自由的飞去,“走吧,也该还你自由了”!

高二学生作文:风筝 篇2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 如何来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使他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不惧怕写作文?此时我们的起步作文很关键。

阳春三月, 草长莺飞, 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春天的脚步”。“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在学习了《村居》这首诗后我就安排周末活动, 让学生和父母或者小伙伴一起放风筝并写一篇“放风筝”的小作文。

为了搞好这次活动,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 提前周密安排活动内容并通过校讯通发送到每位学生家长的手机上。周日很快到来, 放风筝活动如期进行, 班上除了一位孩子因家庭原因没有进行此项活动外, 其余孩子都参与了。周一清早孩子们交上来的作文更是有趣、有意, 让人难忘, 真正达到作文前老师强调的“我手写我心”的目的。针对本次作文, 一向善于思考的我不由得想到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师到底该怎么引导。

1. 写活动中的自己。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每一单元的单元主题都很明确, 意在引导教师在学习本单元教材时一定要紧紧围绕单元主题来进行。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春天的脚步”, 安排了《理想的翅膀》和《春天的雨点》两篇课文, 还有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让春天的脚步走进孩子们中间, 让春的雨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使孩子们感受春天的温暖和快乐。如何让孩子们把在书本上读到的一个个文字变成现实中的东西, 那就是实践体验。活动首选放风筝, 因为它是这个季节孩子们的最爱。春风吹拂, 万物复苏, 孩子们满怀希冀, 把自己亲手扎制的或购买的风筝放飞到蓝天上, 同时也放飞了自己美好的理想。

在“放风筝”的作文里, 有的孩子写了自己在放风筝中的见闻, 有的写了自己放风筝的经历。其中蒋玉菡同学写了这么一段:“我迫不及待地开始放风筝了。左手拿风筝, 右手拿线轴, 飞快地向前跑, 可谁知, 风筝还没飞多高竟来了个‘倒栽葱’, 一头栽到广场边的树杈上。这时,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怎么摇树它也不下来。奶奶大老远看见了, 连忙跑过来, 使劲往上蹦, 想把风筝从树上拽下来。使劲拽线, 怕扯烂风筝, 轻轻拉线, 风筝却原地不动。就这样奶奶左蹦右蹦、前蹦后蹦折腾了十几分钟时间, 已经是腰酸背痛。突然, 奶奶灵机一动, 赶紧跑到广场边上卖风筝的人那里借来一根竹竿, 终于把风筝小心翼翼地挑了下来……”

多么有趣呀, 读着这样的文字顿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果孩子没有这样的亲身经历, 不参与这样的活动, 就写不出这么精彩的文章。可见, 作文内容来自生活, 来自孩子们的亲身活动。

2. 写诚实的自己的话。

“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 旨在营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所谓“自主”就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思想, 自由自在地写作。“自主”作文就是“言为心声”, 率性而为, 展现自我的风采, 体现鲜明的个性。

本学期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情”, 旨在让学生初步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为自己能拥有浓浓的亲情而感到幸福。在学完本单元内容之后就安排学生以“亲情……”为题写一首小诗, 鼓励学生大胆去写, 句子不必工整和押韵, 能通过小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就行。

“亲情是一把雨伞, 雨天为我们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句问候, 温暖我们的心田。亲情是一个水果, 让你品尝其中的美味。”……孩子们的小诗构思精巧, 一句句真挚的话语是对亲情的深刻领悟, 让人感动。言为心声, 百读不厌。

理想的风筝给学生放飞 篇3

一、关于读的认识和创新思维

读是我们获取知识,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特别是目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知识渺如云烟,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品质,不可能在短短的一生中,尽可能多的获得知识。故在处理好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步骤进行:

1、科学证明:有目的阅读,最容易获得信息。所以在学生读之前,教师应有精心设计的问题导向,使学生能够明确读什么,怎么读,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让学生在读后能心中有所得,初步树立读的成效感。如在教学记叙文上,笔者一般首先设计的问题:a、本文写了哪些具体的事件?b、这些事件安排的顺序是什么?c、作者选取这些材料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导向,学生通过第一次粗读,都基本上把握这些问题,再通过点名问答,肯定学生的成功,调动起班级的学习气氛。

2、学生读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好的习惯,才有好的开端与好的结果。一个高素质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品质、习惯低下的人。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自学生入初中来,就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强化培养;A、课前准备好语文课必需之物品:部标本、辅导练习册、笔记本、笔。这样就做到有备无患,不显得手忙脚乱。B、读的过程中,用笔做记号的习惯,标注:生难字词、时间语句、精彩段落,这样就使学生明确了自己注意力集中方向而不显得无所事事。C、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想法,如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好处是什么,假如是我该怎么做等问题。从而养成一个能思考问题的脑子,而不是一台生锈的不转的脑袋。D、听讲过程时,做笔记的习惯培养,常言说得好,“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在上课时,重要的和需要学生作笔记的地方,注意语气与速度,让学生有时间和做笔记。通过读的过程中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强化,学生能够动起手、口、脑,从而养成这种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3、学生读的过程中,推敲标题、字句、语段、选材、篇章特点的能力。这是一种较高要求的学习,现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就越俎代庖,包办了,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体现于何处呢?故笔者在处理这方面的教学上,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自我或集体研究中,学到知识,形成能力。具体做到:A、对题目的研究,主要从题目的语法,文中出位置,由具体到抽象去思考。如对《背影》的学习。B、根据语境推敲词义,再给出相应的近义词,让学生休味作者所运用词的妙处,从而达到玩味的目的。C、选材的推敲,抓住作者对材料处理的详略、典型性方面入手。让学生试着替换材料,对比分析中体会作者选材的好处。D、感受作者在行文中所渗透的情感,绘出感情变化的曲线,进行精神熏陶。E、纵观作者的篇章结构特点,如开篇设置悬念、前后呼应、言尽而意无穷等写法体验,理解作者这样安排的妙处。总之,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一些文章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范文,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应该用好,用足这些典型的材料,从而达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关于写的认识与创新思维

读的目的是造就写,只有把读的信息转换为文字材料时,我们才能说读是有效果的,是成功的。而过去的教学中,有一种忽略写的重要性的倾向,认为学生只要阅读好了,写就不在话下了,其实这是一种十分极端的认识,它忽略写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的内在规律;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形象的展示,是创造的实践。初一的学生进入初中,有着底子薄的缺点,但也有可塑性强的优点。故笔者在以下方面做出了探索。

1、学生写的意识培养。写不只是思索,它是形诸于笔端的实际过程。有许多学生不会写,或者写不出来,因为笔头表达方式不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开学伊始,就有意安排学生进行日记训练。写一件小事,写一次小的心灵触动,写一次景物描写并且强调字迹工整,字数达到要求,记事要准确、生动,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学生开始做得较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发觉自己能写了,原来认为自己都不能写那么多字的学生更是大吃一惊,这是我吗?这样,学生尝到了写的乐趣,从而使写变成了一个快乐的差使。

2、学生读与写的结合训练。学生有了写的习惯和兴趣,于是就苦恼写得不好,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痛苦,于是就渴求进步。教师应把握好这个时机那样就距离成功仅是咫尺之遥了。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探索:A、指导学生抓准结合点,所谓结合点,并不是件神秘的事,它只是一个摹仿的变式,在教学中,讲授一些典范的文章时有意识的针对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叙事的层次顺序安排、写法做深入分析,并选取身边材料具体举例,让学生感受课文的特色之外,也感受借鉴这样写法也并不难的心理。B、指导学生对所读精美范文的变式训练,借鉴只是写作的第一步,它距离独立写作还有一段距离,而接近这一境界的有效途径就是变式训练,囫囵吞枣它不利于消化,并且也不利于成长,故在借鉴的基础上,另一训练方式就是对范文的变式训练。C、指导学生进行全新的写作训练。一个伟大的作家绝不仅仅是局限于借鉴模仿,更为重要的是创新。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创新意识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方面笔者做了以下探索:办壁报、作文竞赛、向报纸投稿等方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本质作一些有益的训练,并明了只有创新才是写作生命力源泉。总之,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落实常规,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春天来了放风筝高二优秀作文 篇4

夕阳下的碧湖,笼罩在一片红霞之中,多一层妩媚之色。一踏进广场,我们就看见广场的上空已经飞舞着各种各样的风筝了,我的心情也随着飘飞的风筝激动了起来。我们马上分组进行。不一会儿,北北也把三角形的风筝高高放起了,看着北北家的风筝在风中“呼哧呼哧”地叫着,我跟西西赶紧动手了。她拿着蝴蝶风筝,我握着线辘轳奔跑到十几米远之外,等我数数“三、二、一——放”,西西便放开风筝。我一边迎着风跑,一边拉着线,跑呀跑呀……蝴蝶风筝张开了翅膀,冲上了空中,忽地一声“砰”!蝴蝶一头栽了下去,怎么回事?回头一看,呀!风筝卡在树上啦!望着天上一只只高飞的风筝,我的心情沮丧极了!为什么别人的风筝飞得那么好,我的蝴蝶却飞不起来?“因为你还没有掌握要领啊,再来一次,你肯定行的。”我的心里传来了平时老师、妈妈经常鼓励我的声音。

好吧,再来一次!西西拿着风筝,我握着线辘轳,再次迎风奔跑起来,我的眼睛紧紧盯着我的蝴蝶,经历了一次的失败,这次的蝴蝶仿佛更加勇猛了。你瞧,它把翅膀张得大大的,迎着风儿,画出了一条美丽的弧线,以最优美的姿态冲上了天空。“蝴蝶飞上去了,蝴蝶飞上去了……”西西拍着手叫着喊着,我的心儿也飞起来了,飞到了蝴蝶的身边,和它一起并肩飞翔,一起俯瞰着大地,一起谈论着我们的见闻……是呀,只要掌握了要领,认真做,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事!

望着天空中一只只张牙舞爪的小动物,我也调皮地晃动着手中的线辘轳。天空中的蝴蝶越飞越高了,它正和燕子在比赛,看谁飞得高。再看那边——老鹰追着三角形风筝……此时的天空好不热闹。金鱼也不认输,它使劲地往上飞,就像刚出生不会飞,要学飞的小鸟一样,虽然有点笨拙,却憨态可掬!

风筝,风筝……。作文 篇5

一天早晨,小红正在专心致志的写作业,写了一会儿,小红不知不觉心不在焉了,

风筝,风筝……。作文

。往窗外看,一个个五颜六色各不相同的风筝,在蓝蓝的天空飞翔,从草地飞到蓝天,又从蓝天飞到远方,一个个小朋友飞奔而去。小红是多么的羡慕他们啊!她也是多么想去放放风筝。

风筝,风筝,从草地飞到了蓝天,飞呀,飞呀,飞出了一条白色的线。

小红为了能放到风筝,日日夜夜都在想办法。“唉,看来是没有办法的了,只好跟妈妈商量一下了。”于是,小红勇敢的去跟妈妈说了。

“不行 ,你要做作业就得一心一意的去做,绝对不能三心二意,再说了,你平常总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不能把

风筝,飞得更高些,再高些,那样离蓝天更近了,离白云更近了,那一条白色的线条就像飞机飞过的痕迹,

 

风筝与风筝线童话作文 篇6

“不是你想的这样。”线微笑着摇了摇头,“我虽然很瘦,论个头和美我怎样也比不上你,但我也有自己的本事的。”

“呵!”风筝听了,高傲的一扭头,“告诉你,我是不会相信你有什么本事,因为我根本不屑与你这种东西!”

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个小孩子,他发现了藏在角落里的风筝与线,他一时好奇,将它们两带回了家,但是,小孩好像对线毫无兴趣,反而拿起风筝不停的摆弄着,线就像一个失宠的玩具,被扔在了一边。

“自夸自大的家伙啊,到头来,你还我一个无用的东西,你的世界已经失去了光彩了。”风筝做出同情的态度,但更多的还是鄙视。

“不啊,你的意思是说,我没有任何长处吧,那么,我要告诉你,你错了,无论多么坏的人,他都有他的长处的,我的世界不至于你说的那样,一点儿光彩都没有。”线对风筝的嘲讽没有半点责怪之意,而是耐心的给风筝解释着,“我问你,没有我,你能够自由的翱翔在空中吗?”

风筝听了线的话,却一点儿也不领情,“少废话!看,风来了,我还是可以程风而起。”

“不对。”线说,“那么风走了,你还是最终的你啊!”

高二宏志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两个宏志班的102名学生,其中男生66人,女生36人,年龄15-17岁。

1.2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集体问卷答题方式,调查工具采用邹义壮编制计算机多项个性测量诊断系统1999版及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为工具。测试前由专门训练心理测验医师向学生讲解指导语后,要求被试学生限定时间50分钟内独立完成399题问卷,并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最后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

本次调查102名学生中,心理状态正常者65人(男42人,女23人),心理状态轻度异常者31人(男11人,女20人),心理状态中度异常者6人(男2人,女4人)。心理状态异常者占学生总数36.27% ( (37/102) 。这其中,男13人,占12.75%,女24人,占23.53%,女生的心理问题偏重。我们以心理状态为因变量,以神经质倾向、性格倾向、适应能力、学习效果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同时将学习效果与学习刻苦性关系进行探讨。见下表:

2.1 心理状态与神经质关系

102名被调查学生中,有明显神经质倾向的学生33人,占32.35%,其中,轻度心理异常15人,占14.71%,中度心理异常5人,占4.90%, 不难看出有神经质倾向的学生心理异常的偏多。

2.2 心理状态与性格关系

性格内向学生有14人,占13.73%,其中轻度心理异常的有9人,占64.29% (9/14) ,中度异常有2人,占14.28%(2/14) ,外向性格学生有37人,占36.27%,轻度心理异常有6人,占16.22% (6/37) ,性格均衡的,即非内向又非外向的有51人,占50.00%,轻度心理异常16人,占31.37 (16/51) ,中度异常3人,占5.88% (3/51) ,性格内向学生心理异常偏多。

2.3 心理状态与学习效果关系

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有86人,其中,心理轻度异常者有20人,中度异常者有4人;62人心理状态正常,测试结果显示,该班102名学生,有13人因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动机多变,缺乏强烈的持久的学习动力,学习效果受影响,3人较差。学习效果受影响及差的的16名学生中有13人有心理状态异常,可见心理疾病影响学习成绩提高。

2.4 心理状态与适应能力关系

102名被测学生当中,对学校生活和学习的适应能力强的学生有12人,有心理异常者4人,占33.33%(4/12) ;适应能力差的学生有10人,8人心理异常占80% (8/10) , 适应能力中等和一般的学生80人,25人有心理异常,占31.25%(25/80),统计分析显示,适应能力差的学生易患心理疾患。

3 讨论

俞国良研究发现[1]高中生约有19%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行为问题。本调查结果提示作为特殊群体的宏志班36.27%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神经质倾向,情绪不稳,发育不够成熟,人际关系紧张,存在抑郁和焦虑不安,适应性差,自卑,多疑等症状。高于于守臣等[2]报道的中学生心理疾病26.17%的发生率,可能与调查学生居住城市还是农村有关,这些学生生活在农村贫困家庭,生活压力较其他学生大,同时由于调查工具不同也会产生系统差异。本次调查还发现,宏志班女生心理问题比男生严重,支持石国兴等[3]的观点,分析女生大多情感细腻,依赖性强,性格敏感多疑等特点,产生心理冲突比男生多,易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本研究显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多具有神经质倾向、偏内向的性格,而且适应能力比较差。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与王晓辰等研究相左[4],学习成绩好的心理问题要少于学习中等与学习困难的儿童。

针对宏志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建议有关部门从中学阶段开始,就应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不是仅仅重点放在大学生身上[5]。对于宏志班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应给予更多心理支持,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干预可以减少和降低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利于他们的心身健康全面发展。要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6],以解除存在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对学校生活和学习的适应能力,较好地完成学业。全社会和学校都应关心关爱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之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摘要:目的了解宏志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为学校教学提供科学应对策略。方法以集体问卷答题方式对102名宏志班学生采用计算机多项个性测量诊断系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宏志班学生心理状态异常率为36.27% ( (37/102) , 女生的心理问题偏重, 占23.53%。而且心理异常与性格内向、神经质倾向, 适应能力较差密切相关, 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学习效果不良。结论宏志班学生心理问题较重, 应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关键词:宏志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参考文献

[1]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 2001, 7:62-65

[2]于守臣, 宋彦.1414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4, 8[1]:7-8

[3]石国兴, 郭雪梅.579名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4, 8[6]:263-264

[4]王晓辰, 李清, 高翔, 等.小学生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22[10]:749-754.

[5]胡军生, 藤兰芳, 王登峰.父母养育方式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9]:650-653.

风筝风筝飞满天 篇8

为什么叫风筝呢?有人说是晚唐时,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做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说起风筝,不能不提到山东潍坊,那可是风筝之都。在潍坊,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风筝博物馆,收藏陈列各国的风筝资料和实物近1000件,难怪说起风筝来,潍坊八中的同学们都是一脸的骄傲。他们说:“就数我们潍坊的风筝最漂亮。”“当春风悄悄地吹过美丽的白浪河,潍坊的天空就变得绚丽多姿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飞禽走兽’翱翔于天空,真的很美。我们也都拿出了自己最心爱的风筝,和爸爸妈妈,和伙伴们,一起去放风筝。”

风筝一样自由飞

曹若愚

潍坊——风筝的故乡。

每到春花烂漫时,天空中总是会飘满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风筝。

我喜欢放风筝,喜欢那自由自在的飞翔的感觉,虽然总会有一根线牵着但那是风筝的港湾,累了,可以回来歇歇。

思念风筝更思念我的伙伴。

小的时候,每到阳春三月,柳絮、杨絮漫天飞的时候,我和伙伴每周都会拿着自己最心爱的风筝像去一比高下。我们争先恐后地让那些小精灵飞上天,在广场上跑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可欢乐的时光往往是短暂的。

不知不觉已经上初二了,功课紧了、作业多了,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放风筝了。可到了放风筝的季节,看着窗外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无忧无虑地放风筝,我总是忍不住地想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笑,一起看风筝飞上天。

我要找回放风筝的感觉。

爱的风筝

王丽萍

那年也是一个风筝节,我和奶奶来到放飞场上,望着那随风飘扬的风筝,我多想也放一放风筝哪。我的手里没有风筝,便缠着奶奶要买。可是当时家里非常穷,根本不可能为我买那几十元一只的风筝。我却不理解奶奶的难处,以为奶奶不疼爱我,所以不给我买风筝。接下来几天我都没跟奶奶说话。

那天晚上,我口渴起床找水喝,发现奶奶的房间里还亮着灯,便好奇地悄悄走到奶奶的房门口。透过门缝,看到奶奶的手里拿着个风筝的支架,旁边还放着几块带有花色的布和线团。只见奶奶一手拿着布和支架,一手拿针在为我做风筝。她带着一副老花镜,颤抖着手一针一线地缝风筝。这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傻,多么的不懂事。晶莹的泪珠悄悄地从我的眼睛里流出来。我回到自己的床上,可怎么也睡不着了。在以后的几个夜晚,我注意到奶奶的屋里总亮着灯。可过了几天后,奶奶得了重病,不久就去世了。她给我留下了唯一的纪念——风筝。这只风筝还没有完全做好,风筝还没有尾巴。

这只风筝我至今仍保存着,虽然它已经发黄了,但我却不舍得扔掉。每当我看到空中飞舞的风筝,就会想起去世已久的奶奶和那只含爱的风筝。

放风筝的心情

曹妍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潍坊人,对于风筝,虽算不上“精通”,但说起来也能头头是道。虽然如此,我对风筝的心思却一点也不懂。

我小的时候,家中有一只老鹰风筝,是我的最爱。每当到了放飞风筝的春天,我总要捧着它,再让爸爸抱起我,一起去田间放风筝。那时我太小了,只能在一旁看爸爸放,而不能亲自试一试,但在记忆中那仍是我度过的最美好的时光。我至今还记得,我曾经很认真地问爸爸:“爸爸,如果风筝线断了,它会伤心吗?”爸爸摸摸我的头:“它为什么会伤心呢?”“因为它会迷路的,迷了路它就回不了家了,回不了家该多可怜呀,就跟我在大街上找不到你和妈妈一样,多伤心呀!”“既然我女儿说会伤心,那它就会伤心的。”那一天,那只纸老鹰风筝真的断了线,飘向远方。我“哇”的一声就哭了:“风筝回不了家了,它要迷路了……”

孩提时的我,认为风筝有一条又细又长的线在爸爸手中,是非常幸福的,因为它不会迷路了。

我慢慢长大,越来越渴望自由,那种真正令人兴奋的自由,我对断了线的风筝那种自由的生活向往极了。

如今我放风筝,是真正的放飞风筝,让它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天南海北地闯荡一番。我不忍心看风筝在空中咀嚼那被紧紧束缚的苦涩,就如同小时不忍心看风筝迷路一般。

我不能也不敢在自己这个变化了的观点后面画上个句号,因为我知道,随着长大,我对断了线的风筝可能会另眼相看,所以只得写个分号。

做风筝和放风筝的作文 篇9

做风筝和放风筝(一)

一年一度的风筝制作比赛开始了,小明看到墙上的海报,兴奋不已。因为小明做风筝的技术是盖世无双啊!他想:我从小就爱做风筝,做了好多了,这怎么能难倒我这个高手呢。小明越想越高兴,便一蹦一跳的跑回了家,他高兴的告诉爸爸:“风筝比赛开始了,我想参加好不好啊?”小明撒娇的说。爸爸把脸一沉:“赶快去写作业,成绩一塌糊涂,还参加课外活动,门都没有。”小明很不服气的走进书房,突然小明眼前一亮,我快点写完作业,不就可以做风筝了吗?小明奋笔疾书起来。爸爸见了欣慰的点点头,便去看电视了。

小明写完了作业,拿出了木条和布娴熟的做起风筝来,爸爸听到屋子里有些动静,走了过来,看到儿子在做风筝,他便气呼呼的说:“作业写完了?”小明点点头。爸爸说:“那我帮你做,你把明天的课预习一下好不好?”小明坚决的摇了摇头,爸爸真的生气了,他抓起风筝便从窗户扔下楼。小明哭着跑下了楼,去找它爱不释手的风筝,这时刮来一阵风,把风筝吹跑了。

那只风筝真的很漂亮、很漂亮……

做风筝和放风筝(二)

星期五下午放学,老师布置我们双休日做风筝,他把材料发下来,让我们带回家,跟家里人一起合作做。

星期六,我和爸爸一起动起手来。我先去买来了浆糊、有颜色的彩纸、很细很细的几根线。备好了材料,我们就开始做风筝了。

我做的框架是土字形的,这是以前最古老的做法,可是做的好也很好看的。先用竹棒做好风筝架子,接着把宣纸用浆糊粘上去,又把它晾干。最后就是尾巴,我用老师说的方法把尾巴做上去,一个风筝就完成了。

这天刚好有太阳,我们就去试飞风筝了。把线穿上,再叫一个人在后面拿风筝。他一放手,我就跑,可惜第一次没飞起来,经过我观察,发现宣纸有地方破了,我马上拿透明胶粘起来了。第二次试飞就成功了。我一见风筝飞上天了,就飞快地跑,风筝就飞得很高。一不小心,线断了……

风筝就飞到上社那边了,我就追,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追上。后来又进行了改进,我相信到风筝节那天,它一定会飞得更高。

我盼望着风筝节快快地到来,这样就可以痛痛快快地放飞了。

做风筝和放风筝(三)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我们做一个风筝。

做风筝,我可是毫无头绪,无从下手,于是我在家里不停的找可用的.工具和材料。我茫然的找来了剪刀,绳子和胶水,这时妈妈看见了,微笑着说:“儿子,你很棒,但是工具还不够齐全。”我疑惑不解的问:”怎么?难道做风筝很麻烦吗?”“不麻烦”妈妈回答着,耐心的又帮我找来了小刀,报纸和竹竿。

开始工作了,妈妈成了我的指导。我按照妈妈的讲解步骤,首先把一根长竹竿用小刀劈成五根细竹条,用三根拼成三角形的风筝骨架,接着用其余的两根在三角形中间搭一个十字,再用绳子把竹竿的每个关节部位绑起来,然后再用报纸把风筝骨架包起来,用胶水粘住。看着基本成形的风筝,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真想一秒完成。到了最后一步剪尾巴了,”这很简单“,心里想着我剪了一条,仔细一看,哇,歪歪扭扭好难看,重新再剪一条,怎么还是宽窄不一样啊,”怎么回事“急得我满头大汗,这时,妈妈说:”冷静一下,仔细观察。”妈妈的这番话马上让我镇定下来,经过一番思考,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没有对准直线,于是我更加认真了,剪一下,看一下,终于剪出了笔直的尾巴,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就这样一个完整的风筝就做好了。我激动得拿着风筝跳了起来,噢,成功了”我大喊着,拿着风筝跑到空地,放飞风筝,看着风筝飞向天空,我好自豪啊!

高二学生数学课后辅导的策略研究 篇10

【关键词】课后辅导;高二数学;策略研究

一、引言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和主导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给予学生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好学习的方法。今后的社会,是终身学习型的社会,由于知识更新的加速,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更需要拥有学习方法。因此,课后辅导应该以帮助学生发掘自己学习的潜能,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种好的习惯来自一个从自觉、自律到自动、自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离不开课后辅导。课后辅导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并在学业、品德、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有效的课后辅导要有针对性、绩效性、渐进性和严谨性。现以我校高二年级的学生为例,谈谈高二学生数学课后辅导的策略。

二、我校高二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的高中学校,目前高二年级在校学生380人。这届学生在高一年级两次期末大型考试的成绩对比中可以发现,整体成绩有明显的下滑,成绩两极分化情况比较突出。为了更准确地把握高二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对高二年级380名同学做了问卷调查。问卷在设计上,主要围绕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调查:(1)学习兴趣;(2)学习习惯;(3)课后学习情况;(4)学习及考试心理;(5)师生关系;(6)班级学风及人际关系;(7)家庭环境。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结合自己平时对一些学生的观察、了解,发现部分学生有两极分化的倾向。

三、学生高二数学学习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教材的原因

高中数学的教学难度与初中相比有一个很大的飞跃。高中数学,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在叙述上严谨、规范,对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明显增强,知识难度大,习题量多,对解题要求灵活,计算繁杂,具有“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再加上高一第一学期的课时紧,教学进度较快,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二)学生的原因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摆脱不了依赖教师的心理,学习没有主动性,预习环节不过关,上课忙于记笔记,对所学内容,没有真正理解。还有很多同学忽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不爱动笔,不重视解题过程。

(三)教师的原因

初中教师在教学上重视直观教学和形象教学,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学生做题一般是机械的模仿与重复。高中教师在授课时主要强调的是数学思想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对推理论证要求高。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反差,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高二年级,学生文理分科,面对新的班级和同学,面对新的教师,是个重燃学生信心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除了了课堂上要适当变革外,更应该抓住课后的时间,对学优生进行指导,让他们继续保持优势;对学困生进行学法指导,让他们转化为中等生,甚至是逆转为学优生。

四、高二数学课后辅导的策略研究

(一)学习辅导和心理辅导并重

学优生一般长期处在“金字塔塔尖”,很少品尝到失败的滋味,容易滋生高高在上的心理,心理承受能力变得薄弱,成绩的起伏往往会让个别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经常发现学优生在高考中失利的例子,因此,加强学生的耐挫能力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教师经常给学优生做些难题,一来是打击下他们的优越心理,提醒他们还有很多未知的知识需要探索;二来是让他们能学会从容面对各种试题,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学困生通常很自卑,对学习有畏惧心理,缺少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困生有所进步,教师应从鼓励学生开始,一次谈话,或者不经意间的表扬,亦或是给某些学生来个“私人定制”的题目,让学生慢慢的亲近数学,觉得自己能行,进而信赖数学教师,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二)知识辅导与学法指导并重

大部分学困生花在数学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少,但成绩总是上不去,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进行课后辅导时,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出学生学法上存在的问题,让学困生切身体会从“认知 理解 应用”的学习过程,这是一种比较有科学性的学习方法,要让学困生学会思考,这样成绩才能很快提升。

对于学优生,教师也不能忽视学法的指导。对部分重思考、轻过程的学优生,要及时给予纠正,让他们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关注解题过程,课后认真复习,不断总结、归纳和反思。

(三)课后辅导形式

1.集体辅导 集体辅导是最高效的辅导形式。我校每周有两次数学辅导课。辅导课上高二数学备课组一改往日教师一讲到底或教师一言不发的极端情况,对数学辅导课做了精心安排: (下转第34页)

(上接第33页)

(1) 数学辅导课上教师首先将新授课里的知识点与学生共同回顾,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使记忆更牢固;(2)教师精心准备训练题目,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应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教师对学生易出错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再设计些开放题,拓展学生的思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提高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每组各层次的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一对一辅导 一对一的辅导效果是最好,针对性强,教师不仅能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相应的辅导内容。一对一辅导通常是针对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

3.学生互助辅导 根据学生的成绩,将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编为一组,成立合作学习小组,通常一组5-6人不等,由学优生来解答学困生的问题,并给予适时的评价、鼓励,班级的学习小组之间定期举行评比,及时公布评比结果,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来激发组内成员的学习热情。

4.分层辅导 将学优生和学困生分别编组,做到每组学生学习情况基本相同,然后定期给每个组给予辅导,组内成员间水平相当,便于进行小范围的集体辅导。

(四)数学课后辅导中应激发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和效能意识

教师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辅导也是如此,辅导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辅导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暴露自己的错误,要勇于让学生“犯错”,学生通过犯错、改错中查找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探索解题的新方法,进而学会知识的灵活应用和迁移。要让学生通过让学生制定短期目标,从一次作业的完成情况到一次测验达到的分数,都可以通过不断的累积,提高学生的效能,从而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五)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1.建立数学纠错本 数学纠错本可以记录下学生平时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及时的分析错误、改正错误,防止错误重现。

2. 做好作业订正 要盯住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好订正和分析,并做好错误归类及同类题目的再整理,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率。

3.养成反思的习惯 要从听课反思、解题反思两方面入手。听课不反思,就是被动接受,学到的知识也是肤浅的,很难灵活应用。教师也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一题多解”或“一解多题”等形式,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

开展学生的数学课外辅导是一项很费力费神的事情,教师们的课时已经很多,教学任务很重,在已经很少的休息时间里再去辅导学生,是对教师素质的极大考验,只有拥有高度责任感、 高尚师德和与学生有较强沟通能力的教师才能完成这项工作。经过半年来高二年级的数学课后辅导的实践,学生的数学成绩进步明显。

【参考文献】

[1]王锋.略议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与转化[J].学周刊,2011,(9)

[2]江式慷.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1)

[3]吴沁.对学习困难学生研究及其学习指导策略[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9(4)

高二学生作文:风筝 篇11

关键词:中学生,哲学,前言

哲学是一门给人以智慧的学问, 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最好的艺术。学好哲学这一门学科, 对中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指导作用。然而, 由于学生了解得少, 加上教学内容枯燥, 很多中学生都对哲学提不起兴趣。因此, 对于哲学老师而言, 要努力上好哲学的“前言”课, 给学生一个亮丽而精彩的开头, 为学生学习哲学打好基础。

一、运用典型故事、成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多数中学生都钦佩名人和成功者, 他们渴望成才, 想在未来的道路上有所作为。由此, 我们就可以引述一些和哲学有关的典型故事、成语来上哲学的“前言”课, 讲述哲学的力量, 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哲学, 重视哲学, 喜欢哲学。

我们都知道, 哲学这门课理论性太强, 单调乏味, 单凭教师的讲解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如果能够运用典型故事和成语, 创设一个良好而轻松的实践情境, 就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加深他们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在讲到意识的本质时, 老师可以借用狼孩的故事;讲物质决定意识时, 可列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俗语;讲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时, 可列举“刻舟求剑”“飞矢不动”等成语;讲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时, 可列举“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成语,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等名句。又如, 在讲到辩证的否定观的时候, 老师可以让学生看一段“肩上芭蕾”的视频, 让学生感知到创新的意义和辩证否定观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另外, 老师除了自己举例外,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搜集一些名人故事、名句或者成语, 让他们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和同学分享, 并讨论这些故事和成语所反映的哲学道理。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点燃了, 而且, 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知识也有了积累。如此一来, 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二、利用好多媒体, 阐述什么是哲学

(一) 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科

在教学中, 如果老师能够利用多媒体展示故事, 或者用动漫的形式来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哲学”, 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 到底什么是哲学呢?

在古希腊,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 尤其强调“智慧”二字。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精通天文学和哲学, 利用自己的哲学智慧, 成功地将天文气象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因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还发了大财。被人们誉为“贤人”。同样地,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爱思考, 与别人谈话“装糊涂”, 这其实在当时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反诘法”, 在当时被称为“圣人”。

在中国, 古代史上的思想家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 都因其超人的智慧, 被后人所歌颂。现如今, 国内、国外的有识之士都在探究他们的思想和精神智慧。他们的著作广为流传。此时, 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文字的形式, 来给学生讲这些名人的故事。在讲述中穿插一些轻音乐, 来制造出一种儒雅的学习氛围, 帮助学生理解“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科”。

(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该部分内容的讲授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老师可利用多媒体, 向学生发问: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学生立马就开始思考并激烈地讨论这一问题。在知识火花的碰撞中得出了结论:我们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要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具有自己的世界观。我们从小时候就认识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家人, 认知着周围的社会环境, 有了自己独有的看法, 这些认识都是一种世界观。此时, 老师可以接着引导学生。告诉学生这些看法和观点不仅会对他认识世界产生影响, 而且还会直接决定他的行为, 这就是世界观的作用。虽然,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 但并非人人都能叫哲学家。有的人对世界的观点是零散的, 自发的, 暂时的, 他们根本不会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整理。可是有一部分人, 他们能够从深层面去思考, 他们会有目的地将自己的世界观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整理。当然, 老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三)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对本部分的内容进行授课时, 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牛顿的故事、恩格斯的话。让学生明白, 自然科学等具体科学对人类和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哲学是对万事万物共性的研究, 它注重的是对整个世界的探讨。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哲学。这样, 学生自然就能得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科学家和哲学家都要同时把握好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并且认知到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这个要点。此外, 教师还可以列举科学家用自己哲学去指导科学研究的事例, 来论述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作文 放风筝500字 放飞风筝 篇12

每次,在周日下午有空的时候,我都和妈妈去广场放风筝,一放就是几个小时。

一天,我又和妈妈一起去放风筝了。我拿出我的风筝,妈妈拿出她的风筝,开始放起来。哟,来风了!我赶紧放线,嘿嘿,超过你了吧!这么多年我已经是“历尽沧桑”的老手了!我还总结了放风筝的经验:刚放的时候,等风筝起来就放线,风筝掉下来时,就收线,风筝想飞的时候,就放线。还有一个特别注意的,就是时刻要把风筝线绷紧。

我一边看一边放,哇,风筝掉下来了!我赶快收线,嘿,你这不自量力的大蛇,竟想超过我!完了,还真被超了。我手里的线轴被我用得很流畅,一会儿收,一会儿放。耶!我的风筝终于超过了“危险区”。危险区以下的风筝不稳定,偶尔会掉,而危险区以上的风筝,只能上不能下,我真高兴!

不知不觉,已经快黑天了,广场的喷泉也结束了,我这才收起风筝线,恋恋不舍地回家了。回家一看,妈妈又给我拍了许多照片。有一张照片,是我放过危险区的照片。那张照片的我,笑得那么甜……

描写做风筝与放风筝的作文 篇13

今天,我们再次来到少科站,那今天又要做什么呢?我心想“今天,我们要学习做风筝,并放飞自己的风筝。”

风筝到底怎么做呢?以前我只买过风筝,还是听老师说吧!

“做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关于风筝来历的短片。”

看了这段短片,我学到了古时候的风筝是在战争时期用的`,叫“纸鸳”。接着,到了我们自己做风筝的时候了,教室里沸腾起来,我上去拿了材料,开始动手制作了,我们先设计了风筝的形状,再扎骨架,然后绘制,最后糊面。耶!多啦A梦风筝完成了。我希望下午快点来到,能去放风筝。

终于到下午了,老师帮我们拴上提线并绑上风筝线。

“耶,可以去放风筝了!”我兴奋地叫道。

我和组员拿着风筝下楼了,到楼下,我们有模有样地开始放了起来。我拿着风筝,朱岳文拴着线,“放!”只见风筝一下子落在了地上,我们毫不懈气,重复刚才的动作,总算有点进展了,只见风筝像螺旋浆似的,在天空中盘旋,最终,它还是掉在草地上,而且,风筝线也绕起来了。这是我才知道放风筝并不是这么容易的。

“没事,我来”陈冉说道。

于是,她小心把线弄开来,风筝线恢复了原样,我们继续放。朱岳文拿着线,我拿着风筝,我们不停地跑,经过努力,风筝终于飞起来了。突然,风筝掉下来了,原来是竹片断了,已无法补救了,不过,我们还是很开心。

高二学生作文:风筝 篇14

一、加强口算练习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良好手段。实践表明:实际生活中的计算问题大部分运用口算解决。以后要学习的千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就是20以内的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则是表内乘法。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加强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的口算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每天课堂上都安排两三分钟练习口算、背乘法口诀,并把此当成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二、帮助学生明确算理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如在教学笔算有余数的除法: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 )人,还剩( )枝时要用竖式计算10÷3=3(? )……1( )时,要让学生明确10表示要分10枝铅笔,除数3表示每人分3枝,商3表示可以分给3人,用商3和除数3相乘得9,表示实际分掉了9枝,10减9得1,1表示每人分3枝后还剩下1枝,这一枝不够再分给一人了,是余数。同时还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法则,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并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同时,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学生明确了算理,掌握了法则的基础上适当做些典型错例分析,以进一步巩固算理,在学生没有熟练掌握法则的情况下,不宜做错例分析,以免混淆。

三、培养一定的估算能力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大概推断式估计。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种近似的口算,估算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计算,也处处离不开估算。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估算的应用已大大超过了精确计算,这是人们平常交谈、判断数目大小,估计运算的结果的一种能力,所以说估算能力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如在加了加法、减法后可以让学生先估算得数大约是几百,再用竖式计算。估算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对得数的大小有更深的感受,又使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可以恰当地作出计算策略的选择,所以估算既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又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种有效举措。

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些计算题并不是学生不会做,而是由于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草率、不进行演算所造成的。因此,在计算题教学中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

1、要教育学生做习题时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一气呵成,而不能东张西望、三心二意、丢三落四。

2、要养成一看、二想、三算、四验算的习惯。所谓一看、二想、三算、四验算是指:第一先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第二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有无简便方法以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第三步进行计算;第四步进行演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上一篇:学习警示案例心得下一篇:新人结婚当天行程安排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