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原的求索精神

2024-04-25

论屈原的求索精神(共5篇)

论屈原的求索精神 篇1

2011-12-27 15:40:56 来源: 作者:周秉高 评论:0 点击:88

【摘 要】屈原精神的要点,就是关心民瘼,热爱祖国;就是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就是无私无畏,勇敢坚定。所谓“和谐”,决非仅仅是“温柔敦厚”,而是应该将刚、柔二者“调和”起来,方可“谐顺”。今天响应党中央号召,建设和谐社会,不能只宣传孔子,只宣传儒学,而还要宣传屈原、宣传楚辞。屈原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珍贵的价值。

【关键词】屈原精神;爱国;求索;无私;和谐;价值

屈原及其作品在历史上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从文学角度说,王逸早有定论:

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

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

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矣。(1)

刘勰《辨骚》亦赞美屈原及其作品“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2)然而,屈原及其作品的价值,远不仅仅止于文学范畴之内。回眸历史,每当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屈原及其作品总会成为号召民众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时代强音和精神大纛。

如,屈原死后不久,“楚人高其行义,玮其文采,以相教传。”(3)“其行义”者,爱国也。楚国人民本来就有强烈的乡土情结和悠久的爱国传统,屈原的精神,屈原的作品,自然能引起楚人的共鸣。一代又一代的楚人纷纷纪念他,吃粽子,划龙舟„„并以他为榜样,热爱祖国,抵抗强秦。楚国被秦国灭掉后,民间流传有两句话,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4)人们从这两句话中不难看到屈原诗中“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斗争意志。历史事实是,楚亡短短十几年之后,陈胜吴广这两位楚人,揭竿而起,转而攻秦;后来,项羽刘邦这又两位楚人,几年之间,便推翻了强大的秦国。批判的武器化为武器的批判,精神的力量变成武装的力量,最终改变了历史!这就是屈原及其作品在秦楚相争时的巨大影响。郭沫若生前的七言诗《屈原》抒写此事道:

宁赴江流终不悔,卒死雄鬼亦堪奇。

亡秦三户因何故,日月江河一卷诗。

“一卷诗”者,屈原作品也。

还如,有宋一代,国势潺弱,民族危机严重。当时许多的爱国志士,纷纷高歌屈子,诵读《离骚》。张元干在《水调歌头·登垂虹亭》中写道:

洗尽人间尘土,扫去胸中冰炭,陆游《哀郢》(其一)诗中写道: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平时或“手把《离骚》读遍”(《水调歌头·赋松菊堂》),或“窗前且把《离骚》读”(《踏莎行·赋木樨》),或盛赞“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喜迁莺》)。宋末爱国诗人们更是纷纷歌咏《离骚》:

叹沉湘去国,怀沙吊古,江山凝恨,父老兴衰。

正直难留,灵修已化,三户真能存楚哉!

(刘过《沁园春·观竞渡》)

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吴文英《莺啼序》)

去国情怀,草枯沙远,尚鸣山鬼。

(张炎《征招·听袁伯长琴》)

著名爱国者文天祥在《端午感兴》诗中写道: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可以说,正是屈原及其作品所表现的爱国精神,孕育了一个又一个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式诗句的爱国英烈!

又如,现代史上,政权腐败,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又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志士仁人们再一次高歌屈子,诵读《离骚》。众所周知,戊戌变法中泣血的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明知有难,决不逃避,从容就义,视死如归。如果再留意一下他的《画兰》诗: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舲起暮涛。

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人们从诗中不难看出,谭嗣同的英雄壮举显然也受到了屈原精神的激励。中国共产党首创人之一的李大钊,1913年赴日前在一首题为《南天**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的诗中抒发其忧国爱民之情:

班生此去意何云,破碎神州日已曛。

去国徒增屈子恨,靖氛空说岳家军。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为示革命,剪发留影,并《自题小像》: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荃不察”一典出自《离骚》。他并在《呐喊》扉页题《离骚》诗句道: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还集《离骚》中的两句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望崦嵫而勿迫/

恐鹈鴂之先鸣/

鲁迅先生逝世之后,被人们称为“民族魂”,而这个“民族魂”身上,我们明显地看到了屈原及其作品的巨大影响。

至于抗日战争之中,郭沫若创作的话剧《屈原》所起到的鼓舞人心的作用更是人人皆知的了。

关于屈原及其作品在中华民族历次生死存亡关键时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例子很多,这里只是略举部分罢了。那么,为什么屈原及其作品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总能起到如此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呢?因为屈原及其作品所体现的,是忠臣赤胆,是义士丹心,是国人圭臬,是民族精魂,不妨为之定个专名曰:屈原精神。这种精神——

如闪电,一直夺目在充满血火洗礼风雨不断的中华民族漫漫征程之上;

如磁铁,一直吸引着古往今来东南西北的忠臣义士之心;

如高峰,一直矗立在多种多样丰富驳杂的世界文明史上;

如航标,一直导引着千秋万代奋发坚定的炎黄子孙的人格指向!

屈原精神,并非一个空洞的名词,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要而言之,有三个内涵。

第一,热爱祖国

这是屈原精神中最亮丽之点,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上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

楚国历史悠久,疆域广阔。相同的地理条件,相同的民情风俗,相同的语言习惯,使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凝结成了一种强烈的乡土情结和爱国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有“楚囚”“南冠”“乐操土风”和“申包胥哭秦庭”等等感人的故事。屈原、《离骚》,正是这种爱国精神的继承和升华,并有着更加具体更加独特的内容。

屈原的爱国精神在其作品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即使“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仍然热爱祖国关心国事;二是迭遭打击,身陷困境,但绝不离开祖国。

(一)“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仍然热爱祖国,关心国事

屈原身处楚怀王、顷襄王时代,正是楚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国外,强秦崛起,觊觎关东,妄图吞并天下;国内,小人得势,奸佞当道,朝政黑暗。《战国策·中山》所载秦将白起议论当时楚国形势的一段话可资证明:

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5)

长期参与政事,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等职的屈原,在国难当头之际,尽管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惜往日》),他两次被放逐到荒僻的山水田野之间,但没有醉生梦死,也没有袖手旁观,而是不断大声疾呼,反复表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和焦虑。《涉江》中用一连串比喻揭露当时朝政的黑暗腐朽:

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鸦,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卜居》中揭露当时“溷浊不清”的社会是: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如此黑暗腐败的朝政,必将带来亡国的严重后果。《离骚》中明确写道: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哀郢》中警告世人: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怀王十七年春,秦楚丹阳大战,楚国十万人马全军覆没。《九歌·国殇》记载了这个十分激烈的场面: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挚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屈原无比悲愤,又同时热情赞美楚国将士们那种宁死不降的爱国精神和战斗意志: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鲍照诗云:“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见疑被谤,然而仍能热爱祖国关心国事,这充分显示了屈原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二)迭遭打击,身陷困境,但仍然热爱祖国,决不离开祖国

历史上,现实中,有不少这样的人,一旦在国内遭到挫折或打击,便马上走出国门,去谋求官位或金钱。《左传》称之为“楚材晋用”(6),现在则美其名曰“出国发展”。而屈原则决不如此。《渔父》描写屈原被逐以后的情景,十分狼狈: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涉江》描写屈原被放逐地点的凄惨情景是: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他的内心十分痛苦,《抽思》中写道: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他的内心十分痛苦,《抽思》中写道: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在这样的处境里,如果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屈原完全可以离开楚国,到别国去谋取高官厚禄。因为“楚材晋用”在当时是普遍现象,人们习以为常;司马迁也曾经假设过:“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7)但是,屈原没有这样做,他没有离开生养自己的祖国!一篇《离骚》,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何谓“离骚”?即离别的忧伤:不能不离,离又不可。不能不离,是指屈原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他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那么在楚国就已经没有他的任何官爵和俸禄,而只有痛苦和忧伤,但是,屈原自幼心中就有着强烈的爱国情结:

后皇嘉树,橘来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一志兮!(《橘颂》)

更何况,当时楚国内忧外患,随时都有灭亡的危险,作为祖国的一个儿子,他怎么能弃国而去呢?《离骚》先用大量篇幅陈述了“不能不离”的理由,接着想象自己离开楚国去别国追求高官厚禄时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欢乐愉快的情景,但是最后——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文气嘎然而止,犹如骏马注坡,诗人的爱国情怀得到了充分的表述和抒发。在《哀郢》一诗中,屈原更是含着热泪高声歌唱: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连禽兽都知道热爱自己的乡土,更何况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楚国的儿子呢?这是一种多么崇高伟大、感人至深的爱国精神啊!

第二,上下求索

《离骚》有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索”什么?他求索理想。屈原的这种精神也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的。中国古代有很多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和“后羿射日”等等。马克思指出,神话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8)换言之,上述古代神话生动地表现了我们祖先对理想的追求精神。《天问》就是保留古代神话较多的作品之一。屈原的一生,更是求索理想的一生,而且他求索的还是美好的政治理想。《离骚》结尾唱道:“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意思就是:既然无人能同我一起实现那美好的政治理想,那么,我就要向古代的贤人彭咸学习,宁死也不与世俗小人同流合污!由此可见,“美政”是屈原一生执着追求的一种理想、一种抱负。这种“美政”理想,在屈原作品中表现为两点内容:

(一)以民为本,关心民瘼

这是屈原理想政治的核心。屈原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一个君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民做事,只有深得民心,国家、政权才能稳固。《离骚》写道: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大招》中写道:

德誉配天,万民理只。

屈原自己,一直关心民生疾苦。他在诗中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哀郢》)“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抽思》)这些诗句是讲,屈原看到百姓遭难,备尝艰辛,使他觉得责无旁贷,必须留下,“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抽思》),即用自己的笔,反映民生疾苦,劝告君王实行美政。

(二)举贤授能,修明法度

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真正管理好国家,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呢?屈原认为有两个方略必须做到,一是“举贤授能”,二是“修明法度”。《离骚》的原话云:

举贤而援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翻译成白话,就是讲,选拔贤良,重用能人;遵守法度,决不偏斜。屈原认为这是正确的治国方略,必然会利国利民。关于这两点,前贤论述备矣,此处不再赘叙。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人,如果满足现状,耽于安乐,停步不前,那么,就意味着停顿,意味着倒退,意味着灭亡!只有在理想之光的照耀下,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奋进,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能兴旺!这是真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而屈原精神恰好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第三,无私无畏

楚地民情勇悍敢斗。汉初张良曾劝刘邦说:“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9)司马迁也在《淮南衡山列传》的赞语中下了个判词:“夫荆楚僄勇轻悍,好作乱,乃自古记之矣。”(10)如果只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斗,那么这仅仅是匹夫之勇,强横野蛮;如果是为了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原则而斗,那么这就是勇敢高尚,刚强不屈。屈原属于后者,而且可以说,屈原精神正是楚人勇悍敢斗性格的杰出代表和高度升华。

屈原上述那种美好的政治理想,必然要同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反动统治者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故谗人奸党鼓噪而上,群起而攻之: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涿谓余以善淫。(《离骚》)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哀郢》)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怀沙》)

足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怀沙》)

昏庸的楚王也厌恶屈原为民请命的政治主张,屈原写道: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离骚》)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离骚》)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惜住日》)

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惜住日》)

在如此严酷的政治压力面前,有些人,甚至连屈原最亲近的人都劝屈原放弃原则,放弃以民为本、关心民生疾苦的政治主张:

女媭之婵媛兮,婞申申其詈余曰: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离骚》)

但是,屈原并没有屈服,因为他心中装着的只是国家和民众。《离骚》有云:“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屈原指天发誓,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国家。所以当他遭遇到巨大挫折和沉重打击时,没有退缩、没有动摇,没有犹豫,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是为了坚持美好的政治理想,他坚强不屈,至死不渝。请看《离骚》中的下列诗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国前圣之所厚!/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之所以能执着坚定至死不渝,关键在于他有无私精神。因为只有无私才能无畏;只有心中坦荡,无所畏惧,才能即使迭遭打击,吃尽苦头,但仍百折不挠,矢志不渝。无私,是屈原精神的基石。屈原的这种精神,这种气节,难道不是“高山仰之,景行行止”吗?

综上所述,屈原精神的要点,就是关心民瘼、热爱祖国!就是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就是无私无畏、勇敢坚定!反映这种精神的作品,是饱含血泪的呐喊!是振聋发聩的雷鸣!是催醒国魂的战鼓!是流芳百世的绝唱!

那么,屈原精神及其作品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还有没有意义?还有没有价值?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从理论角度说,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一直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批判继承:“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11)。屈原热爱祖国、上下求索、无私无畏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以,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所应当要继承,要吸取。这是毫无疑问的!毛泽东主席生前早已指出了这点。多种资料都记载过一件事,1949年12月6日晚,毛泽东主席在访问前苏联途中,火车上与前苏联汉学家费德林(一译“谢德林”)谈论中国文学时高度评价屈原。他说:

(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

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

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的见证。(12)

根据毛泽东主席生前对屈原作品异常酷爱的程度看,这段记述应该是可信的。毛主席这段对屈原的评价实在太高了,称之为“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甚至还说“我们就是他生命的见证”,这简直是以屈原精神的继承者自居,实属前所未有!另据报载,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建交时,毛泽东主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的身份将一套宋版《楚辞集注》(而非《论语》之类)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日本国首相。外交无小事,毛主席此举意义之重大,实在值得人们反复深思!

论屈原的求索精神 篇2

“求索”是三峡大学的校训,根据“求索”校训而形成的三峡大学的“求索”精神是一种强烈的爱国忧民精神,是一种执着的追求真理精神,是一种顽强的坚忍不拔精神,是一种不懈的开拓创新精神。大学生的 “求索”精神体现的是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意识,体现着对真知、卓识的真理永无止境的执着追求,具体表现为“爱国、自强、求真、创新”的三峡大学精神。[1]

为了探寻三峡大学大学生“求索”精神培养途径, 我们通过对三峡大学“求索”精神的解读,针对我校大学生的理想和规划、大学精神,以及反映“求索”精神内涵的“爱国、自强、求真、创新”精神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制定了《大学生“求索”精神培养调查问卷》,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6月上旬,在全校各学院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二、调查问卷统计及分析

(一)大学生理想和规划的调查分析

1.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理想和规划很清晰和比较清晰的占60% 左右(2012年占60.57% 、2014年占61.54%),还有近40%(2012年占39.43%、2014年占38.27%)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理想和规划较模糊和很模糊。

2.认为周围同学对未来的理想和规划很清晰和比较清晰的占50%左右(2012年占56.17%、2014年占47.85%),还有50%左右(2012年占43.61%、2014年占52.16%)的学生认为周围同学对未来的理想和规划较模糊和很模糊。学生对自己的主观判断比对周围同学的未来的理想和规划肯定程度较高,说明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比周围同学对自己的认可度高;还有40%-50%的学生对未来的理想和规划较模糊和很模糊,说明还有很大部分学生在大学的生活很盲目。

3. 超过50%的学生认为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依次是:提高学术能力;培养人脉;参与社工,提高实践能力;提高修养并完善个人缺陷。超过30%的学生认为学好外语,为出国继续深造做准备很重要。

总体来看,我校学生对未来的理想和规划符合对专业学习逐步加深的认识规律。多数的学生认为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依次是:提高学术能力;培养人脉;参与社工,提高实践能力;提高修养并完善个人缺陷。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大学学习规划有着较清醒的认识。大学阶段,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社交能力、待人处事的方法,学生的个性还在进一步发展完善阶段。这需要在教学和各种类型的活动中积极引导,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大学精神的调查分析

1.学生认为,45%以上的学生认为,最能体现大学校园精神的依次是:科研活动、文体活动、学术大师、 社会影响力、与国际交流程度,其次是:新式建筑、大学排名。

2.74.86%以上的学生认为,当前学校存在校园精神缺失的现象存在、较严重。

3.43.71%以上的学生认为影响到校园精神发展的原因是:教育行政化,官僚风盛行、社会不良风气向校园传递、扩招导致学生素质下降、教育产业化。

4.超过85.18%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是有必要的。

5. 超过44.28%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精神的最大缺陷是:功利化色彩过重,贯彻落实不到位,大话空话、脱离实际,人文精神缺失。

6.88.37%至91.86%的学生对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持中性或肯定态度;91.37%至94.72%的学生对我校的校园景观建设持中性或肯定态度。

7.64.9%至68.28%的学生认为解决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好途径依次是:增强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贯彻落实、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大力推广文化教育。

8.86.56%至90.81%的学生知道三峡大学校训,但历史渊源知道的只有69.6%(2012年) 和76.36%(2014年)。了解三峡大学精神的学生比例为半数左右(2012年为48.68%、2014年为56.1%)。

教学与科研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围绕教育学生的各类学术大师讲座、文体活动、社会活动是教学以外、学生能直接感受到的具有直接教育意义的活动, 具有普及面广、学生乐于接受的特点。大部分学生认为,当前学校存在较严重的校园精神缺失现象;教育行政化,官僚风盛行、社会不良风气向校园传递、扩招导致学生素质下降、教育产业化是导致校园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学生认为价值观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只是需要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多数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精神的最大缺陷依次是:功利化色彩过重、贯彻落实不到位、大话空话,脱离实际、人文精神缺失。大多数学生认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景观建设,并希望进一步提高。多数同学认为,解决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好途径依次是:增强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贯彻落实、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大力推广文化教育。总体来说,学生对我校校训了解比例不够高;相对来讲,大一学生经过新生入学教育后,对校训了解的更多些。三峡大学校训和大学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各类活动的举行,进行宣传,进一步深入学生心中。

(三)爱国精神调查问卷分析

爱国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2],具体体现为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维护、对历史文明的保护和热爱,对悠久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山水草木的环境保护、关心和热爱,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自觉遵循。[3]

爱国精神还包含着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必须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并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辩证统一中共同发展。[4]在校园生活环境中,爱国精神体现为大学生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爱护; 还体现为对家庭、师友、邻里的关爱,对每个生命的关爱。问卷调查中:

1.77.75%(2012年)或74.3%(2014年)的同学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比较关心的。多数(2012年有77.54%、2014年有64.73%) 的同学对历史文化方面的书,有所关注。

2.“节约用水、用电习惯”持非常肯定的只有半数左右:2012年占46.04%、2014年占52.35%。

3.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自觉遵循的占一半左右:2012年占45.59%、2014年占55.91%。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切行动和言论以集体为重、个人为轻的占30%左右:2012年占35.46%、2014年占24.58%。

4.2012年有85.68%、2014年有88.74%的同学,对校园花草树木、公共设施(桌椅板凳等)比较爱护。

5.在公交车上给老弱妇幼让座,回答肯定的占近半数:2012年有49.12%、2014年有47.47%。

6.2012年有83.7%、2014年有86.68%的同学在按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方向努力。

7.认为我校学生的爱国精神落实得较好的占半数左右,2012年有58.6%、2014年有39.21%;2012年有40.97%、2014年有56.1%的学生持中性评价。有47.09% 至68.67%的学生认为我校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应该关注身边的每个人、应该爱护学习和生活环境。

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关心和关注的,但是,对于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有待提高。对于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半数以上学生是认同的;对于节约用水、用电习惯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自觉遵循、良好道德规范的养成,多数学生是意识到了,只是,需要在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强化。

(四)自强精神的问卷调查分析

1.我校学生中,人生理想是共产主义(2012年占45.15%、2014年占36.96%) 和集体主义(2012年占28.19%、2014年占31.71%)的居多。

2.2012年占77.09%、2014年占72.61%的同学,在按照“慎独”的思想尽力做。

3.对大学的学习、生活看法,是积极主动的不到半数:2012年占43.17%、2014年占44.09%。大学生活中, 经常有收获的占60%左右:2012年占62.11%、2014年占63.79%。经常有体育锻炼的学生只有半数:2012年占53.3%、2014年占51.03%。

4.50.28%至66.08%的同学认为,我校学生在自强精神培养上,应该确定自己的近、中远期学习目标;应该培养知识、锻炼能力;应该明确动力。当遇到困难时,会冷静分析,找出解决办法的占60%左右:2012年占58.81%、2014年占62.66%。

由此可见,对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有待加强;大部分同学认同并努力按照“慎独”思想要求自己;我校多数学生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是被动的,需要努力改善和教育引导。大学的学习应该是紧张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每天应该有着不同的收获。收获不多,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待加强。坚持锻炼身体不仅仅是提高体质的方法,而且是毅力、耐力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锻炼方法,这是需要每位同学都意识到并努力做到的。大部分学生能够明确学习动力、能够确定近中远期学习目标;遇到困难积极主动找出解决办法的占多数,但是,仍然有部分同学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不足。在自强精神培养上,应该确定自己的近、中远期学习目标,应该培养知识、锻炼能力,应该明确动力。

(五)求真精神的问卷调查分析

(1)我校学生思想现状中,认为首先是要找个好工作(2012年占44.71%、2014年占70.73%),其次是努力提高成绩分数、获得奖学金(2012年占42.51%、2014年占52.91%),然后是功利主义思想,做事的功利心强(2012年占29.96%、2014年占44.09%)。(2)52.35%至74.86%的学生认为,我校学生的求真精神培养,应该明确自己的学习、身体、能力现状、找到切实可行的学习、能力、锻炼方式、注重学习、锻炼过程。(3)2012年占83.48%、2014年占81.9%的学生看问题,喜欢追寻、尝试探寻事物现象、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正确认识。(4)对于课程学习,努力掌握已学知识,力求全面理解的学生不到半数:2012年占44.05%、2014年占39.02%。

大部分同学能够明确现在的学习任务和努力方向,能够明确自己学习、身体、能力现状,找到切实可行的学习、能力、锻炼方式,注重学习、锻炼过程;多数同学在努力探寻事物现象、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正确认识;对于课程学习大部分同学能初步了解学过的知识,会做课后题目,但对知识的掌握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应该正确、透彻,不熟悉的知识点需要不断加深,逐渐学会正确地运用、熟练运用。在生活中,对人和事的认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体会、总结事物发展规律性的认识。

(六)创新精神的调查问卷分析

1.问卷显示,我校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浓厚的不到半数:2012年占43.39%、2014年占41.65%。

2.学习方法上,科学地运用记忆规律复习,不断追求新的认知和新的方法,适时总结知识的(2012年占37.44%、2014年占32.83%)、有时候会培养学习兴趣的(2012年占38.33%、2014年占34.52%)、考试前才会突击复习的(2012年占24.01%、2014年占33.583%)各占1/3左右。

3.问卷显示,2012年占83.04%、2014年占79.43%的学生能主动或按部就班地学习,有时候有创新思想。

4.53.47%至77.3%的同学认为,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方式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创新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知识、锻炼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想;寻找创新的机会。

对于专业学习,有很强的学习兴趣的占40%左右, 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有待提高,有时候有创新思想。同学们普遍认为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方式应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创新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知识、锻炼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想、寻找创新的机会。

三、“求索”精神的培养途径

根据“求索”精神培养问卷调查显示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我校求索精神培养途径归纳如下:

(一) 在大学精神培养中,学校引导起着主导作用,要形成稳定、完整的教育引导体系。

1.大学阶段,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社交能力、待人处事的方法,学生的个性还在进一步发展完善阶段。这需要学校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中积极引导,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学校在思想上、工作中高度重视求索精神的培养:在各项活动中,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包括手机网络、QQ群、微信群等)宣传中,坚持倡导“求索”精神、 宣传三峡大学精神。

3.学校从教学、行政、学生管理和服务等角度,强化校园精神的培养:加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加强学风建设、加强教风建设、提高生源质量、加强精细化教育是促进校园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在大学生“求索”精神培养中,学生的个人主观能动性,起着决定作用。

1.学生爱国精神培养,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身边的每个人、爱护学习环境、维护生活环境。

2.学生自强精神培养,应该确定自己的近、中远期学习目标,从锻炼身体、练字等生活方式、从一次作业、一道题的完成等学习方式入手,从一个小的切入点,逐步检验自己、培养自信,逐渐培养知识、锻炼能力,明确动力。

3.学生求真精神的培养,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应该正确、透彻,不熟悉的知识点需要不断加深,逐渐学会正确地运用、熟练运用;在生活中,对人和事的认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体会、总结事物发展规律性的认识。

4.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培养自信开始,逐渐培养创新的学习兴趣;然后,掌握学习知识、锻炼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想;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寻找创新的机会。

摘要:通过对三峡大学校训——“求索”的精神内涵解读,从“爱国、自强、求真、创新”的三峡大学精神培养调查问卷分析,提出三峡大学大学生“求索”精神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校训,大学生,求索精神,问卷分析

参考文献

[1]楚成.“求索”校训与三峡大学精神[C].求真与创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0-225.

[2]列宁.皮梯利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C].//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7-615.

[3]刘献君,郝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M].思想道德修养.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16-242.

走出彷徨,浅论鲁迅与屈原的求索 篇3

关键词:屈原;鲁迅;彷徨;探索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08-01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名句写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时,是诗人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屈原痛感自己的治国之道不能为楚王所接受,他只好悲愤地走开了,去寻求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在《彷徨》扉页,鲁迅引用了屈原《离骚》中的此句。据史料记载,《彷徨》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还曾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可见屈原和鲁迅之间有着最明显的共性,就是抗争精神。

一、进退维谷的“屈原”与“鲁迅”

战国中后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兼并战争频发的混乱时代,大国各怀野心,互相倾轧的现象众多,诸侯纷纷并起称雄,争战屠戮,欲相互取而代之,号令天下。而国内的社会变革一刻也没有停止,屈原欲举贤授能,修明法度,连齐抗秦,统一中国。他“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先王之踵武”。他为国尽心尽力,为民奔走呼号,希望自己能为君引路导君至圣。但“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昏聩不堪的国君,也执迷不悟,忠佞不分,还听信“争宠而心害其能。实为国效力之用,却成为祸国殃民之害,希望成了泡影,这更加深了他的困惑。奸佞小人的排挤,昏聩君王的不解,被疏远乃至流放,屈原的灵魂难以获得片刻的安宁。

鲁迅生活的时代某些国家境遇与屈原有着相似之处。国之危难,就在眼前,大多数有识之士在积极探索国家与民族的出路,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从信念坚定到理想动摇再到放弃斗争。鲁迅正处于众人分路的境遇,犹豫中不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救国救民。结合鲁迅的自身境遇大概可推测此时的彷徨应该是在与自己的亲弟弟决裂、离开北平偕许广平南下之间的那段日子。国仇与家恨压制在其身上,让他在彷徨中摸索前进。这段时间里,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讲,他的心情十分颓唐,这一时期内的作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鲁迅思想深处的矛盾与痛苦。如《娜拉走后怎样》是一篇告诫青年人注重实际的文章,也是一个走投无路的人走向梦境的宣言。此时的鲁迅连出走的道路也找不着,他面临的问题比娜拉复杂得多。只有一个走投无路至欲回梦境而不得的人才会发出如此创痛巨深的悲音。

二、灵与肉的超脱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是屈原和哈姆雷特所共同面对的矛盾命题,也是每一个人所面对的最真实、最无法抗拒的人生命题。我们有掌控自己命运的权力,然而选择生,还是选择死,却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屈原一直在去与留的矛盾中作选择,尽管选择的过程伴随着彷徨和犹豫,但却反映出一种智者与勇者的审慎。生与死的矛盾已在他的心中苦苦纠缠,支撑他身心的政治成就动机和历史责任感,也随着理想王国的崩溃,而被彻底摧毁,死就成了他抉择的最终指向。楚国为南方蛮夷之地,早期受中原诸夏的排斥、侵伐与伤害,形成一种斗争精神,这种不屈的抗争精神被屈原自觉地继承了下来。他的死并非是一种精神病态,他是死于一种热忱,死于一种抗争。正如郭维森所说,“屈原的自杀表现了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高洁的品格至死不悔的精神,同时也是对楚国黑暗政治的一种抗议”。这就是屈原彷徨之后的求索与解脱,最终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只是以一种决绝的方式。

鲁迅在彷徨后选择以手中的“笔”作为斗争的武器,以自己的笔触唤醒沉睡的人民,借用有力的思想点醒处于迷雾中的民族。将文化改革作为改造国民“劣根性”的主要途径,他的“武器”和方式都是独树一帜的。鲁迅是“五四”以来的“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无可争论,文学事业最不能作机械的平均、划一、少数服从多数。无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这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所以从当代大陆文学的经验教训看,鲁迅坚持创作自由的斗争确实是很有远见的。

三、鲁迅与屈原的精神联系

在中国的韵文作品中,对鲁迅精神影响最大的不是李白,也不是苏轼,而是屈原。鲁迅喜欢屈原的时间应该很早,他十九岁时所作的旧诗《莲蓬人》不但借鉴了《离骚》中的植物,而且那种以美好的植物以喻自己高洁志向的明志方式與《离骚》也有貌异神合之处。

鲁迅一生思想变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怎样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的方法有不同的认识,而拯救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则始终如一。而在古代中国的大诗人中,爱国意识最强烈的应首推屈原。鲁迅从《中国地质略论》高扬爱国主义,学医以图促进国人对于维新变法的信仰,到弃医从文试图以文学改造中国国民的精神,无一不是拯救民族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驱动。在这种相似的文化语境中,鲁迅在精神上与屈原发生共鸣是合情合理的。

参考文献

[1]郭杰.屈原新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2]郭维森.屈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北京:人民文学版社,1973年.

[4]吴小美,肖同庆.是复归与认同,还是告别与超越—对鲁迅与屈原关系的思考.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5]许寿裳著,马会芹编.挚友的怀念:许寿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作文 篇4

自春秋中叶以来,楚国一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强国。从楚庄王问鼎中原时起,楚国统治者已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战国时代,楚国君墨守成规,缺乏改革的锐志,被后起的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楚国国势渐趋衰落,在与西方强秦的连年的战争中,损兵折将,丧城失地。而以怀王为首的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却偏安一隅,仍过着醉生梦生死的生活,臵国家、民族的安危于不顾。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洞悉列国形势,对楚国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诗人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既得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尽管诗人“忠而见疑,信面被谤”,但诗人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高标节操,爱国赤诚。诗人一生坎坷,在痛苦中孕育的诗篇显示了诗人拳拳报国心,殷殷故国情。其爱国主义精神名传千古,垂范后人。

一、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弊政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诗人作为战国时代一名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了如指掌。屈原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高权谋谲诈,推行弱肉强食法则的侵吞攻伐时代:列国纷争,狼烟四起,万民缟素,血流成河,弱国的苟存只能仰人鼻息,成为附庸;弱国的灭亡只是利益相争的殉葬品。此时的楚国已陷入重重危机,形势岌岌可危,可楚国君臣对潜在的威胁视而不见,依旧沉醉于丝竹管弦,声色犬马之中。诗人忧心忡忡,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他多么希望楚国统治者从沉醉中醒来,面对残酷现实,上下一心,整顿朝纲,励精图治,大有作为,重现昔日鼎中原的辉煌,完成统一中国的理想。诗人把这一理想称之为“美政”,“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欲以“美政”作为振兴保守落后楚国的一剂良方。

“美政”是屈原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动力。屈原的“美政”理想在作品中虽表述得比较空泛,介也有其具体的时代内容。从诗中来看,主要是指使楚国独立富强,并走上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道路。这一理想是契合时代发展脉搏的,其本质就是反对楚国旧贵族的世袭特权。为了实现理想,诗人针对楚国种种流弊,旗臶鲜明地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举贤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即不分贵选拔人才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严格依法办事。这两点归结起来就是实行改革,除去弊政。这一主张如能施行,将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剜除楚国政治肌体上的毒瘤、烂疮,使衰老的楚国变得更更健康,更茁壮,从而走上国富民强的康庄大国之道。

诗人大力倡导“举贤授能”,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根据的。从历史上看,能“举贤授能”者不乏其人。那些兴国的圣君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戚之讴歌兮,齐恒闻以该辅。”历史上这些昏君都善于搜罗人才,并委以重任,最终导制了盛世景象的出现。相反,那些嫉贤妒能的昏君,如殷纣王荒淫残暴,迫害忠良,使一代贤臣,“比干菹醢”;吴王夫差昏庸无能,不辨忠奸,使一代忠臣,“武子逢殃”。而这些毁灭人才者,也毁掉了强国富民之基石,最终落得个亡国祸身的不幸结局。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了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国运之兴衰系于贤才。国家的兴盛离不开贤臣,只有举贤授能才能不国安邦,富国强民。现实中的楚国要改变贫弱挨打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反对世卿世禄制度,打破旧贵族对于权住的垄断,效法兴国圣君不拘身份选拔人才,委以重任。只有这样,楚国才能重新走上富强之路,重现昔日之辉煌。

为有贤可举,有能可授,屈原深谋远虑,有计划地在楚国展开了培养各种人才的事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未雨绸缪,诗人滋兰树蕙,其目的“冀枝叶之峻茂兮,愿时乎吾将刈”,即希望培育的人才能在楚国未来的政治舞台上担当起富国强民之重任。为了国事,诗人呕心沥血,上叩天阍,下求佚女,上下求索。诗人招贤纳士,为己求贤,还是为楚国政治前途作打算。

战国时代,各诸侯先后在各国变法图强。变法成为了这一时代发展的潮流。当时,楚国政坛由旧贵族把持,旧贵族统治实际上是“背法度而心治”。为实现“国富强而法立”的目的,屈原主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依法治国。为此,诗人在位时,做了一系列“明法之嫌疑”,的工作,楚国国力也随之有所起色。怀王初期,楚与齐秦称雄,怀王任合纵长等事实就是明证,然而好景不长,屈原依法治国的措施损害到了群小利益,招致他们的极力诽谤。楚群他因“无度弗察”,即没有法治思想而受蒙信谗,遂疏远了屈原。忠臣远逝,小人当道。他们在楚国的违法乱纪行径遭到了正直诗人严厉斥责:“固时俗之工巧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些小人花言巧语,蛊惑世人,为谋取恩宠荣禄,不惜违背法度,变更正确的治国之道。小人的胡作非为,将诗人当初心血换来的成果毁于一旦,楚国陷入了“阴阳易位”的倾覆绝境。屈原冒死进谏,希楚国统治者以史为鉴,效法禹、汤、文武、周公等贤名之君,勤恳依法治国。“汤禹严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历史上这些先贤知人善任,走上了治国平天下的康庄大道。与此相反,启、异、尧、桀、纣等昏君,荒淫残暴,法度不行,最终亡国祸身。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表明:治国需法治,在法度废弛的国家,为政者心昏愦,国家也必覆亡。屈原在楚国高扬法治大旗,其目的是在楚国除弊去害,铲出“众蹀而日进”,“美超远而逾迈”这些丑陋事物生存的环境,使楚国走上正常发展的历史轨道。

诗人始终不渝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如能实施,必使老气横秋的楚国脱胎换骨,涣发出咄咄逼人的青春锐气。然在愚昧保守落后的楚国,无人赏识“怀谨握玉”的诗人,他们残酷地将诗人逐出了政治舞台中心,将诗人治国安邦的“美政”蓝图扼杀于襁袍之中。诗人被毁,楚国政治舞台上最后一丝明亮的春色也就荡然无存,这是诗人的悲剧,更是楚国的悲剧。尽管诗人为理想屡蒙谗遭毁,但任矢志不移,其行动所昭示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此可窥一斑。

二、不屈不挠,与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诗人所行,可谓“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却因在楚国实施“美政”理想,而无辜蒙冤,遭谗被谪。但诗人并未因此屈服邪恶,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与那此为害楚国的邪恶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坚决斗争。在这场善恶之争、美丑之辨、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中,再次展示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诗人对楚国黑暗现状进行了揭露,指出当时面临的社会现状是“世溷浊而不分”,“世幽昧以眩曜”,“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这实际上描绘了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黑暗世道;一个粪壤充帏、邪恶肆行的世道;一个忠贞不容于世,美善光明不行于世的污浊世道。而原先的楚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今却变成了这个模样,这下楚国政治舞台上那些飞扬跋扈的丑陋群小的胡作非为是分不开的,“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余以善淫。”这伙“并举好朋”的小人嫉贤妒能,任人唯亲,违法乱纪,结党营私,竞进贪婪,不厌求索,使忠臣“自疏而远逝”,奸臣“干进而务入”,将楚国政治前途引向了“幽昧”、

“险隘”的绝境。诗人忧心如焚,痛恨小人祸国殃民的乱政行径,并反复申诉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诗人喜好的佩饰、奇服、长铗等是诗人高洁人格的投影,是诗人“长当浊世,自处清流”的物证。诗人一心向善,一心求美,近墨不黑,出淤泥不染,勤勉自修,以高洁品性向邪恶世俗挑战。诗人虽身陷穷途,但誓不与邪佞为伍,“苟余情其以练要兮,长亦何伤!”“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诗人洁身自好,在污浊的社会里,不苟合取容,保持芬芳不变,再现了诗人独立不迁的人格和高标的气节。对那些经不住个人得失考验的变节者,诗人甚是痛心,“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夫众芳。”“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兮?”屈原指斥变节者经不住诱惑,走上了从俗、媚俗之路,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小人。诗人鄙薄他们,谴责他们,他情愿效法前贤,做一个处困苦茕独不悔的死节之臣,“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誓死不与世俗小人妥协投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不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残酷的现实没能使屈原低头,誓与群小斗争到底,“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现出了“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体现了诗性批判精神与清醒执著的价值取向、人生择择。

诗人披肝沥胆,为国效忠。在厄境中矢志不移,对理想、对真理、对祖国始终不渝,在与邪恶的斗争中,虽然羽折翎落,滴着鲜血,仍然苦苦挣扎,表现出被遗弃而不沉沦,蒙谣涿而不自毁的坚贞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宁死不屈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三、以民为本,忧国忧民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

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之前已出现并得到了发展。《尚书》中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左传》中载有师旷根据人民利害发表的政见,“夫君,神之主也,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视,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又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此话无疑给当时那些残暴之君敲响了警钟,要他们正视人民、善待人民。这正如逢滑对陈怀公所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这些民本思想都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目的是给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历史的借鉴,即以民为本,才会国运昌盛,否则天下不会太平。屈原作为当时社会一名孤独的清醒者,对时局有卓越洞察力的政治人物,也必然深暗此理。在其诗中也提到了民本思想,“皇天无私兮,览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人阐述了为政者必须顺乎民心才能坐稳江山,才能“存君兴国”,为此,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哀叹民生遭遇的艰难!屈原的朴素的民本思想是寻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接近儒家思想范畴。

爱国忧君,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柱。诗人倾其一生,以国事为重。在朝时,竭忠尽智,辅弼怀王,力图振兴楚国。既疏之后,仍不弃“存君兴国”之志,把个人得失臵之度外,唯将君国的命运系于心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不败绩。”诗人身处江湖,心挂国君,将个人生命融汇于国事中。他希望自己能辅佐国君,充当其政治上的带路人,“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共同追赶先贤,实现强国之梦,“忽奔走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诗人蒙尘舍垢,仍不灭报国之志,其他爱国主义精神是何等鲜明、坚贞!

诗人爱国,他热情地讴歌了那些为捍卫国家疆土,人民幸福而战死的楚军将士。在这场酷烈的战斗中,楚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战斗,最后慷慨赴死,再现了南楚民族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刚强性格:“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悲壮的诗句,颇似两宋词人李清照所写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屈原歌颂为国牺牲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慨和壮烈捐躯行径,目的是激励人们洗雪国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爱国情思。

屈原爱国精神还表现在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情地眷恋着多灾多难的楚国。“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屈原明白,岁月不待人。他老耽在黑暗楚国只会空耗光阴,只有被毁折的命运。屈原要想得到知音,要想两美必合,矩所同,要想推行匡救,改造时弊的“美政”,唯有离开楚国一途。诗人不甘心就此了结一生,于是振作起来,坚定信心,驰骋想像,重上云霄,神游四方,蒙生了“远逝以自疏”的逃逸意向。但这一意向又与诗人忠贞爱国感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那沉淀于诗人心中有爱国感情千丝万缕,束缚得诗人寸步难行。怀乡恋国,情真意切,将诗人去国意向粉碎得干干净净。屈原离不开楚国,纵然楚国让他愁肠百结。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魂。诗人生死不渝效忠楚国,这在楚材晋用,屡见不鲜,朝秦暮楚,不泛其人的人材大流动的战国时代,在奉行“好鸟择枝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为立身处事原则的战国,在崇尚功利富贵的时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楚国抛弃了诗人,诗人却言不离不开楚国,这是为何也?南宋洪迈祖指出,屈原“徘徊而不忍离去”的根本原因乃“忧国也”。诗人进亦忧,退亦忧,其爱国感情是何等地坚贞,纯洁,崇高啊!

四、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原因探讨。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有其时代的特点。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的时代,社会充满着进取的、批判的精神。屈原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来的敢干斗争,决不妥协,上下求索的批判和进取态度,正是当时的时代精神的表现。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楚怀王、顷襄王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频繁。强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战争的进程。弱国为抵抗强国入侵,掀起了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在侵略与反侵略的残死较量中,一些爱国志士挺身而出,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时代洪流中。屈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随着楚国西北边强秦的崛起,楚国渐渐沦落到被动挨打的境地。楚国的国家前途的民族命运受到了严重威胁。而楚国统治者依旧沉缅于日酣宴饮的享乐中,束手无策。大敌当前,屈原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楚国灭亡的措施。在保守思想与改革思想的猛烈冲撞中,屈原主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悲惨遭遇,臵生死于度外,誓死不渝地忠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欲以自己的努力改变楚国的现状,“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楚国重新走向富强。“沧海横流处,方显英雄本色。”正是战国后期波涛汹涌的时代“沧海”,才使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放异彩。

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从内因来说,在于诗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进步的世界观决定其有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规模宏大,体制瑰奇的长诗《天问》中,诗人仰天长问,对自然和人类历史探究天道。从诗人对古代关于自然的神话和传说的诘难和质疑中,表明了诗人对宏观宇宙的思索,对古代信仰的怀疑,显示出一种大胆的科学探索精神,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诗人在对夏、商、周三代所以兴,所以亡的回顾和反思中,对其治乱兴亡缘故表示质疑。诗人企图通过探寻历史兴亡之故,为楚国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让楚国在车真颠马覆之路紧急止步,重新走上兴国之路。诗人问天问地,问历代沧桑人事。这都是由诗人所具有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史观决定的,再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还与诗人出身经历紧密相联。诗人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但因为家族地位的衰落,他本人已从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诗人在《九章〃惜诵》这说:“思君其莫我忠兮,忽亡身于贫贱。”这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诗人虽出身于贫贱,但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即《史记〃屈原列传》所说的“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跻身于楚国政治舞台。“入则与王图议政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诗人身为高阳苗裔,天潢贵胄,想在楚国大有作为,振兴楚国于混乱中。诗人虽壮志未伸,但对楚国的耿耿中心至死不变,再现乱世忠臣的忠贞。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一代诗魂陨落了,其形骸早已化着尘土,荣归大地怀抱了。但其用生命演绎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惠及万代。它早已成了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品,激励着千秋子民爱我中华,并为之富强而奋斗不息。

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精神?

自春秋中叶以来,楚国一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强国。从楚庄王问鼎中原时起,楚国统治者已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战国时代,楚国君墨守成规,缺乏改革的锐志,被后起的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楚国国势渐趋衰落,在与西方强秦的连年的战争中,损兵折将,丧城失地。而以怀王为首的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却偏安一隅,仍过着醉生梦生死的生活,臵国家、民族的安危于不顾。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洞悉列国形势,对楚国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诗人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既得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尽管诗人“忠而见疑,信面被谤”,但诗人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高标节操,爱国赤诚。诗人一生坎坷,在痛苦中孕育的诗篇显示了诗人拳拳报国心,殷殷故国情。其爱国主义精神名传千古,垂范后人。

一、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弊政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诗人作为战国时代一名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了如指掌。屈原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高权谋谲诈,推行弱肉强食法则的侵吞攻伐时代:列国纷争,狼烟四起,万民缟素,血流成河,弱国的苟存只能仰人鼻息,成为附庸;弱国的灭亡只是利益相争的殉葬品。此时的楚国已陷入重重危机,形势岌岌可危,可楚国君臣对潜在的威胁视而不见,依旧沉醉于丝竹管弦,声色犬马之中。诗人忧心忡忡,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他多么希望楚国统治者从沉醉中醒来,面对残酷现实,上下一心,整顿朝纲,励精图治,大有作为,重现昔日鼎中原的辉煌,完成统一中国的理想。诗人把这一理想称之为“美政”,“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欲以“美政”作为振兴保守落后楚国的一剂良方。

“美政”是屈原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动力。屈原的“美政”理想在作品中虽表述得比较空泛,介也有其具体的时代内容。从诗中来看,主要是指使楚国独立富强,并走上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道路。这一理想是契合时代发展脉搏的,其本质就是反对楚国旧贵族的世袭特权。为了实现理想,诗人针对楚国种种流弊,旗臶鲜明地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举贤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即不分贵选拔人才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严格依法办事。这两点归结起来就是实行改革,除去弊政。这一主张如能施行,将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剜除楚国政治肌体上的毒瘤、烂疮,使衰老的楚国变得更更健康,更茁壮,从而走上国富民强的康庄大国之道。

诗人大力倡导“举贤授能”,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根据的。从历史上看,能“举贤授能”者不乏其人。那些兴国的圣君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戚之讴歌兮,齐恒闻以该辅。”历史上这些昏君都善于搜罗人才,并委以重任,最终导制了盛世景象的出现。相反,那些嫉贤妒能的昏君,如殷纣王荒淫残暴,迫害忠良,使一代贤臣,“比干菹醢”;吴王夫差昏庸无能,不辨忠奸,使一代忠臣,“武子逢殃”。而这些毁灭人才者,也毁掉了强国富民之基石,最终落得个亡国祸身的不幸结局。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了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国运之兴衰系于贤才。国家的兴盛离不开贤臣,只有举贤授能才能不国安邦,富国强民。现实中的楚国要改变贫弱挨打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反对世卿世禄制度,打破旧贵族对于权住的垄断,效法兴国圣君不拘身份选拔人才,委以重任。只有这样,楚国才能重新走上富强之路,重现昔日之辉煌。

为有贤可举,有能可授,屈原深谋远虑,有计划地在楚国展开了培养各种人才的事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未雨绸缪,诗人滋兰树蕙,其目的“冀枝叶之峻茂兮,愿时乎吾将刈”,即希望培育的人才能在楚国未来的政治舞台上担当起富国强民之重任。为了国事,诗人呕心沥血,上叩天阍,下求佚女,上下求索。诗人招贤纳士,为己求贤,还是为楚国政治前途作打算。

战国时代,各诸侯先后在各国变法图强。变法成为了这一时代发展的潮流。当时,楚国政坛由旧贵族把持,旧贵族统治实际上是“背法度而心治”。为实现“国富强而法立”的目的,屈原主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依法治国。为此,诗人在位时,做了一系列“明法之嫌疑”,的工作,楚国国力也随之有所起色。怀王初期,楚与齐秦称雄,怀王任合纵长等事实就是明证,然而好景不长,屈原依法治国的措施损害到了群小利益,招致他们的极力诽谤。楚群他因“无度弗察”,即没有法治思想而受蒙信谗,遂疏远了屈原。忠臣远逝,小人当道。他们在楚国的违法乱纪行径遭到了正直诗人严厉斥责:“固时俗之工巧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些小人花言巧语,蛊惑世人,为谋取恩宠荣禄,不惜违背法度,变更正确的治国之道。小人的胡作非为,将诗人当初心血换来的成果毁于一旦,楚国陷入了“阴阳易位”的倾覆绝境。屈原冒死进谏,希楚国统治者以史为鉴,效法禹、汤、文武、周公等贤名之君,勤恳依法治国。“汤禹严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历史上这些先贤知人善任,走上了治国平天下的康庄大道。与此相反,启、异、尧、桀、纣等昏君,荒淫残暴,法度不行,最终亡国祸身。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表明:治国需法治,在法度废弛的国家,为政者心昏愦,国家也必覆亡。屈原在楚国高扬法治大旗,其目的是在楚国除弊去害,铲出“众蹀而日进”,“美超远而逾迈”这些丑陋事物生存的环境,使楚国走上正常发展的历史轨道。

诗人始终不渝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如能实施,必使老气横秋的楚国脱胎换骨,涣发出咄咄逼人的青春锐气。然在愚昧保守落后的楚国,无人赏识“怀谨握玉”的诗人,他们残酷地将诗人逐出了政治舞台中心,将诗人治国安邦的“美政”蓝图扼杀于襁袍之中。诗人被毁,楚国政治舞台上最后一丝明亮的春色也就荡然无存,这是诗人的悲剧,更是楚国的悲剧。尽管诗人为理想屡蒙谗遭毁,但任矢志不移,其行动所昭示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此可窥一斑。

二、不屈不挠,与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诗人所行,可谓“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却因在楚国实施“美政”理想,而无辜蒙冤,遭谗被谪。但诗人并未因此屈服邪恶,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与那此为害楚国的邪恶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坚决斗争。在这场善恶之争、美丑之辨、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中,再次展示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诗人对楚国黑暗现状进行了揭露,指出当时面临的社会现状是“世溷浊而不分”,“世幽昧以眩曜”,“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这实际上描绘了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黑暗世道;一个粪壤充帏、邪恶肆行的世道;一个忠贞不容于世,美善光明不行于世的污浊世道。而原先的楚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今却变成了这个模样,这下楚国政治舞台上那些飞扬跋扈的丑陋群小的胡作非为是分不开的,“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余以善淫。”这伙“并举好朋”的小人嫉贤妒能,任人唯亲,违法乱纪,结党营私,竞进贪婪,不厌求索,使忠臣“自疏而远逝”,奸臣“干进而务入”,将楚国政治前途引向了“幽昧”、

“险隘”的绝境。诗人忧心如焚,痛恨小人祸国殃民的乱政行径,并反复申诉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诗人喜好的佩饰、奇服、长铗等是诗人高洁人格的投影,是诗人“长当浊世,自处清流”的物证。诗人一心向善,一心求美,近墨不黑,出淤泥不染,勤勉自修,以高洁品性向邪恶世俗挑战。诗人虽身陷穷途,但誓不与邪佞为伍,“苟余情其以练要兮,长亦何伤!”“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诗人洁身自好,在污浊的社会里,不苟合取容,保持芬芳不变,再现了诗人独立不迁的人格和高标的气节。对那些经不住个人得失考验的变节者,诗人甚是痛心,“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夫众芳。”“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兮?”屈原指斥变节者经不住诱惑,走上了从俗、媚俗之路,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小人。诗人鄙薄他们,谴责他们,他情愿效法前贤,做一个处困苦茕独不悔的死节之臣,“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誓死不与世俗小人妥协投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不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残酷的现实没能使屈原低头,誓与群小斗争到底,“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现出了“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体现了诗性批判精神与清醒执著的价值取向、人生择择。

诗人披肝沥胆,为国效忠。在厄境中矢志不移,对理想、对真理、对祖国始终不渝,在与邪恶的斗争中,虽然羽折翎落,滴着鲜血,仍然苦苦挣扎,表现出被遗弃而不沉沦,蒙谣涿而不自毁的坚贞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宁死不屈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三、以民为本,忧国忧民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

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之前已出现并得到了发展。《尚书》中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左传》中载有师旷根据人民利害发表的政见,“夫君,神之主也,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视,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又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此话无疑给当时那些残暴之君敲响了警钟,要他们正视人民、善待人民。这正如逢滑对陈怀公所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这些民本思想都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目的是给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历史的借鉴,即以民为本,才会国运昌盛,否则天下不会太平。屈原作为当时社会一名孤独的清醒者,对时局有卓越洞察力的政治人物,也必然深暗此理。在其诗中也提到了民本思想,“皇天无私兮,览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人阐述了为政者必须顺乎民心才能坐稳江山,才能“存君兴国”,为此,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哀叹民生遭遇的艰难!屈原的朴素的民本思想是寻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接近儒家思想范畴。

爱国忧君,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柱。诗人倾其一生,以国事为重。在朝时,竭忠尽智,辅弼怀王,力图振兴楚国。既疏之后,仍不弃“存君兴国”之志,把个人得失臵之度外,唯将君国的命运系于心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不败绩。”诗人身处江湖,心挂国君,将个人生命融汇于国事中。他希望自己能辅佐国君,充当其政治上的带路人,“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共同追赶先贤,实现强国之梦,“忽奔走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诗人蒙尘舍垢,仍不灭报国之志,其他爱国主义精神是何等鲜明、坚贞!

诗人爱国,他热情地讴歌了那些为捍卫国家疆土,人民幸福而战死的楚军将士。在这场酷烈的战斗中,楚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战斗,最后慷慨赴死,再现了南楚民族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刚强性格:“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悲壮的诗句,颇似两宋词人李清照所写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屈原歌颂为国牺牲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慨和壮烈捐躯行径,目的是激励人们洗雪国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爱国情思。

屈原爱国精神还表现在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情地眷恋着多灾多难的楚国。“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屈原明白,岁月不待人。他老耽在黑暗楚国只会空耗光阴,只有被毁折的命运。屈原要想得到知音,要想两美必合,矩所同,要想推行匡救,改造时弊的“美政”,唯有离开楚国一途。诗人不甘心就此了结一生,于是振作起来,坚定信心,驰骋想像,重上云霄,神游四方,蒙生了“远逝以自疏”的逃逸意向。但这一意向又与诗人忠贞爱国感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那沉淀于诗人心中有爱国感情千丝万缕,束缚得诗人寸步难行。怀乡恋国,情真意切,将诗人去国意向粉碎得干干净净。屈原离不开楚国,纵然楚国让他愁肠百结。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魂。诗人生死不渝效忠楚国,这在楚材晋用,屡见不鲜,朝秦暮楚,不泛其人的人材大流动的战国时代,在奉行“好鸟择枝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为立身处事原则的战国,在崇尚功利富贵的时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楚国抛弃了诗人,诗人却言不离不开楚国,这是为何也?南宋洪迈祖指出,屈原“徘徊而不忍离去”的根本原因乃“忧国也”。诗人进亦忧,退亦忧,其爱国感情是何等地坚贞,纯洁,崇高啊!

四、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原因探讨。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有其时代的特点。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的时代,社会充满着进取的、批判的精神。屈原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来的敢干斗争,决不妥协,上下求索的批判和进取态度,正是当时的时代精神的表现。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楚怀王、顷襄王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频繁。强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战争的进程。弱国为抵抗强国入侵,掀起了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在侵略与反侵略的残死较量中,一些爱国志士挺身而出,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时代洪流中。屈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随着楚国西北边强秦的崛起,楚国渐渐沦落到被动挨打的境地。楚国的国家前途的民族命运受到了严重威胁。而楚国统治者依旧沉缅于日酣宴饮的享乐中,束手无策。大敌当前,屈原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楚国灭亡的措施。在保守思想与改革思想的猛烈冲撞中,屈原主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悲惨遭遇,臵生死于度外,誓死不渝地忠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欲以自己的努力改变楚国的现状,“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楚国重新走向富强。“沧海横流处,方显英雄本色。”正是战国后期波涛汹涌的时代“沧海”,才使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放异彩。

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从内因来说,在于诗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进步的世界观决定其有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规模宏大,体制瑰奇的长诗《天问》中,诗人仰天长问,对自然和人类历史探究天道。从诗人对古代关于自然的神话和传说的诘难和质疑中,表明了诗人对宏观宇宙的思索,对古代信仰的怀疑,显示出一种大胆的科学探索精神,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诗人在对夏、商、周三代所以兴,所以亡的回顾和反思中,对其治乱兴亡缘故表示质疑。诗人企图通过探寻历史兴亡之故,为楚国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让楚国在车真颠马覆之路紧急止步,重新走上兴国之路。诗人问天问地,问历代沧桑人事。这都是由诗人所具有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史观决定的,再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还与诗人出身经历紧密相联。诗人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但因为家族地位的衰落,他本人已从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诗人在《九章〃惜诵》这说:“思君其莫我忠兮,忽亡身于贫贱。”这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诗人虽出身于贫贱,但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即《史记〃屈原列传》所说的“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跻身于楚国政治舞台。“入则与王图议政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诗人身为高阳苗裔,天潢贵胄,想在楚国大有作为,振兴楚国于混乱中。诗人虽壮志未伸,但对楚国的耿耿中心至死不变,再现乱世忠臣的忠贞。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 篇5

现在端午节来临,身为党员干部更是应该给自己敲响警钟,不能让“粽心”攻陷“忠心”,让“节点”变“劫点”,让节日成为“四风”的高发期。

莫让“贪婪粽”攻陷廉政“忠心”。有一句俗语说得好,“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自溺。”虽然在节日里,走亲访友是节日的习俗,但是如果借着“习俗”而行“俗事”大搞“权钱交易”,那么就使得节日变味,使得自身“变节”,蒙蔽了党员干部廉政为民的“忠心”,让贪欲玷污了节日本该有的韵味。党员干部应该常思“廉洁”之道,莫享贪欲之乐。

莫想“名利粽”,攻陷信念“忠心”。拨开香甜的粽子,就能看到被包在里面鲜红的“枣子”,这是粽子的“红心”,那么党员干部的“红心”呢,就是身为党员干部坚定不移的信念。有道是,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所以,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真正学到脑子里、融入血液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坚定信仰,才能不为诱惑所动,才能不让“糖衣炮弹”攻陷!

莫思“放纵粽”攻陷律己“忠心”。但凡包过粽子的人都知道,之所以粽子香甜可口,馅不外漏,是因为粽子馅和粽子叶用一根线紧紧包裹着,而同样身为党员干部要想合格,就应该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有道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外部的监管与约束只是“镇痛剂”,祛病良药还得靠自律。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方能不为利益诱惑所动。

上一篇:迎新晚会主持稿范文下一篇:关于春天诗歌座右铭(通用4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