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职称学习体会

2024-04-24

中级职称学习体会(精选8篇)

中级职称学习体会 篇1

2011年7月1----10日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第二期中级职称干部(经济类)培训班在xx培训学院举办,[莲山~课件 ]来自全国人民银行系统的150名干部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为期10天的培训,我有以下几点学习心得:

一、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2011年以前,单位曾经组织过一些讲座或者是培训,但像这

样大规模的类别众多的培训作为人民银行的一名职工还未曾参加过,因此格外的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培训学院设置的这些课程既有综合性的也有专业性的,涵盖了我们工作岗位所接触的大多数方面,比如说反洗钱工作,我原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工作,它主要是做些什么,但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了解了洗钱和反洗钱的基本概念,洗钱的基本特征,反洗钱工作机制原理,金融机构反洗钱手段,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基本内容,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工作,以及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的区别,反洗钱工作机制扩展等等内容,总行反洗钱局鲁政副处长用我们身边的小事,浅显易懂地把洗钱这个概念引出来,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洗钱,什么是反洗钱,深入浅出地形象的总结归纳了知识点。还有总行征信管理局黄慕东副局长讲授的《征信与征信管理》,从征信的基本范畴、我国征信业的发展及现状、征信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系、征信法制制度建设、征信管理的任务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至少让我记住了征信的特点,即信用信息服务、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信用信息共享,同时还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把诚信、信用、征信的区别逐一地讲解和举例,把我国的《征信管理条例》如何起草的前前后后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知道了从我们的《信贷征信管理条例》到《征信管理条例》转变所做的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以及国务院将这个《条例》推翻重来的过程,通过调研、召开座谈会、网络等多种形式,以及征求38个部委及14个省市政府的意见,最终达成七个方面的共识,使得《征信管理条例》越来完善,通过8年多的不懈努力,征信管理工作还创造了“八个一”,这些我们平时都不了解,通过学习或多或少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确实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让我有了理论上的收获。特别是总行党委宣传部的马林老师给我们讲授的《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背景》这堂课,他利用大量调查、采集、采访的图片和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进行行史教育,对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背景和中国人民银行名称由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述,这些都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从不曾了解的信息和史料,作为人民银行的一名职工,应该知道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前前后后,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说连自己单位起码的历史都不知道,何谈爱行如家?何谈爱岗敬业?马林老师整堂课将进3个小时都是站着讲,以严谨克已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我、教育着我,让我深受启发和教育。

二、提升自我,增进交流

通过这10天的学习,我从内心深处感到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危机感就是自己在人民银行系统工作,还有许多的知识和领域不了解、不掌握,还有很多的工作从未涉及到,还有很多的工作没有去逐一实践,做一做。紧迫感就是作为央行的一名职工,世界经济变化莫测,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复杂,我国在不断向前发展过程的热点和矛盾越来越多,我国面临着更为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作为一名央行职工如何更好地做好的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断地满足工作中的新要求、新变化,越来越感到紧迫,要抓紧一切时机进行学习和思考,学习借鉴我们身边的好方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进行学习,通过工作这个过程进行经验的积累,多想好主意,多有好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根据学院的安排,每个小组还进行了座谈,大家畅所欲言,谈了谈自己的工作情况,增进了互相之间的了解,对工作上的一些细节还进行了单独交流讨论。学院聘请的社会知名人士、教授、专家来跟我们授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没有方法,即使听课,效果也很差,因为学不到多少,故而要进行思考,要进行分析,要进行总结,更多是要吸取教训,只有这样才能把听到的知识点内化成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有所创新,从而寻找出规律,更好的指导我们实际工作的开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议

(一)建议我们总行多增加一些这样的培训机会,利用这个平台,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面对不同层次的培训。[莲山~课件 ]

(二)建议我们总行从基层行角度出发并结合履职的需要,利用现有的网络将授课资讯或者是视频放在网络,使得全国人民银行系统的工作人员都有机会参与学习,同时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

(三)建议能否缩短一点整个课程的时间,比如说5天的课程即可。

中级职称学习体会 篇2

一、题目类型、分数及考点分布

(一)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涉及教材12章内容, 其中第3章1分、第4章2分、第5章1分、第6章1分、第7章1分、第8章1分、第12章1分、第14章1分、第16章1分、第18章2分、第19章2分、第20章1分。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核的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概念。例如, 单选题的第9题考核的是研发支出的确认, 第7题考核的是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第12题考核的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调整。在单项选择题中, 与计算有关的题目共11题, 占73.33%, 各题的计算量不大, 比较容易得分。

(二) 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涉及教材9章内容, 其中第5章2分、第6章2分、第7章2分、第11章2分、第12章2分、第16章2分、第18章2分、第19章4分、第20章2分。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核的也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概念。例如, 多选题中的第22题考核的是或有事项的确认;第19题考核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第23题考核的确定业务分部应考虑的因素。多项选择题需要通过简单计算分析选项的题目只有2题, 共4分。个别多选题有一定难度, 但只要概念掌握准确, 也能够作出正确选择。

(三) 判断题

判断题涉及教材8章内容, 其中第3章1分、第5章1分、第9章2分、第10章1分、第17章1分、第18章1分、第19章2分、第20章1分。判断题考核的教材中会计处理的一些基本概念, 难度不大。

(四) 计算分析题

计算分析题共2个题目。第1个题目10分, 是固定资产一章的内容, 考核的是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核算, 此题难度不大;第2个题目12分, 是长期股权投资与合并财务报表的结合, 此题有一定难度, 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超出辅导教材的范围, 但没有超出考试大纲的范围。

(五) 综合题

综合题共2个题目。第1个题目15分, 主要考核的是收入的核算, 此外还涉及交易性金融资产、职工薪酬的核算及利润表的编制;第2个题目18分, 是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涉及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等内容。

二、命题特点

(一) 严格按考试大纲命题

考试大纲将考核的知识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试题中只有综合题1中的销售退回的处理 (估计1分) 属于熟悉内容, 其余内容均属于掌握内容, 体现了严格按考试大纲命题的要求。

(二) 重点突出

2008年《中级会计实务》考题虽然覆盖面宽, 但考试重点仍然十分突出, 即在全面考核的同时, 做到了突出重点。这些重点内容都与会计实务联系密切,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投资与合并财务报表的结合是历年考试的重点, 2008年计算分析题中的第2题考核的是这部分内容, 共12分;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典型的会计核算的一般业务, 综合题的第2题考核的是上述资产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共18分, 计算分析题的第1题完全是固定资产一章的内容, 共10分;收入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对象要素之一, 综合题的第1题涉及收入部分的分数在7分左右。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收入和合并财务报表几部分内容的分数在50分左右, 重点非常突出。

(三) 综合性较强

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面对企业大量的财务数据, 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也是会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试题中跨章节、跨科目的综合性题目的分数较高, 综合题2个题目共33分。第1题涉及收入的确认、计量和记录, 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的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和利润表的编制等内容;第2个题目涉及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差错的更正和递延所得税的确认等内容。

(四) 回避教材中有争议的内容

教材完全按新准则编写, 是目前会计实务非常好的教材之一, 但也出现了个别争议的内容, 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增值税问题, 汇算清缴日后销售退回业务的会计处理等, 试题中没有涉及这些内容。

中级职称学习体会 篇3

一、所得税的知识结构图

二、本章主要考点

本章是新增章节,难点是暂时性差异的确认,应注意区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处理方法;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处理程序。

考点三: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的确认以及计量:

1.资产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将来收回資产时可以抵税的金额

考生需要注意:

第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资产账面价值。

第二,资产的初始会计成本与初始计税基础一般情况下是相同的。

第三,资产的期末账面成本与其计税成本可能存在差异。

(1)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税法规定的折旧费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初始成本-会计规定的折旧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的暂时性差异主要取决于会计与税法规定的计算的折旧是否相同以及是否存在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也可能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税法规定的摊销金额

无形资产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也可能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期末该资产的公允价值

=取得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当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大于取得成本)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当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小于取得成本)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以抵税的金额

负债的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

考生需要注意:

在计算负债计税基础时,应注意会计确认的负债,从税法角度看,可能存在会计确认的负债在将来实际发生时全部予以认定和将来发生时不予以认定两种情况。

负债的计税基础存在两种情况。

即负债的计税基础=0

或负债的计税基础=其账面价值

暂时性差异仅仅存在与会计与税法都允许扣除但扣除时间不同的情况。例如:预计售后服务费用的处理。

(2)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列之在成本费用中的应付职工的酬劳(未支付前)

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0(职工薪酬的多少不影响企业以后的损益)=账面价值

应付职工薪酬的暂时性差异=0

考点四: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以及计量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以及计量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2.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3.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理和会计差错更正知识结构图

二、考点分析

(一)会计政策变更

1.会计政策的概念: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2.可以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3.追溯调整法在会计处理时有四个步骤

(1)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2)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即将累计影响数及相关项目记录到变更年度中。

(3)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

(4)附注说明。

(二)会计估计变更

1.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2.企业发生会计估计变更的情形

(1)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2)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

3.对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应采用未来适用法

4.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会计估计变更有关的下列信息

(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2)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

(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

(三)会计差错更正

1.会计差错的类型

(1)会计差错分为本期差错和前期差错。

(2)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2.前期差错的处理办法

(1)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

(2)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知识结构图

二、考点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为两类: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1)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2)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情况的事项。

(二)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1.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调增、调减“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不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的事项,直接调整相关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三)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1.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涉及的法定盈余公积,应作为调整事项处理。

2.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应作为非调整事项处理,在附注中单独披露。

外币折算讲解

一、外币折算知识结构图

二、本章主要考试点

本章属于教材新增加章节,考试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主要考点有:(1)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的折算;(2)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不同折算要求;(3)外币财务报表中不同项目的折算方法;(4)境外经营处置的会计处理。

三、重点以及难点讲解

考点一:外币交易的概念

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外币交易包括:

(一)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

(二)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

(三)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考点二:外币交易折算汇率的选择

1.即期汇率:通常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应当按照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

2.即期汇率近似汇率:是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采用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考点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1.外币交易日的会计处理

基本原则:采用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考生需要注意:接受外币投资时,不管是否在投资合同中约定汇率,一律在收取投资款时按照即期汇率加以折算,不产生汇兑损益。

2.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

(1)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增或调减外币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

资产负债表日汇兑差额的账务处理

汇兑损失:

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贷: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汇兑收益:

借: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2)非货币性项目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等),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含汇率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例】甲公司12月1日以每股3港元的价格买入乙公司H股10000股,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日汇率为1港元=1.2元人民币。当月31日,该H股股价为每股3.5港元,汇率为1港元=1元人民币。

初始确认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36000

贷:银行存款 36000

期末计量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0

注:36000-3.5×10000×1=1000

2.恶性通货膨胀经济条件下的财务报表折算

(1)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2)在境外经营不再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时,应当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价格水平重述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财务会计报告

一、财务会计报告知识结构图

二、考试重点、难点

本章属于教材重要章节,重点内容包括:(1)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及其和项目的计算;(2)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3)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原则;(4)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的有关抵销分录;(5)关联方的判断原则和披露要求等。其中,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等为教材新增加的内容。

三、重点、难点解释

考点一: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的填列方法

1.直接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3.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5.根据总账科目与其备抵科目抵销后的净额填列。

考点二:每股收益的计算

1.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2.稀释每股收益

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考虑调整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考虑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的数量)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例】乙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2日发行4%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8000万元,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面值1元的普通股90股。乙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40000万股,所得税税率为33%,2007年度实现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5000万元。

(1)乙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45000÷40000=1.125元

(2)乙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稀释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影响的净利润

=8000×4%×(1-33%)=214.4万元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8000÷100×90=7200万股

那么,乙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稀释每股收益

=(45000+214.4)÷(40000+7200)=0.96元

考点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

考生需要注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现金流量的计算程序:

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增值税销项税额+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款项的调整+预收款项的调整+特殊项目的调整(坏账准备、债务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等项目)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计算程序:

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增值税进项税额+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调整+应付款项的调整+预付款项的调整+特殊项目的调整(债务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等)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

考生需要注意:

投资时已经宣告的现金股利(已经过期的利息)的现金支出的列之项目;投资成本的列之项目;收到现金股利(利息)的列之项目;收回投资取得现金的列之项目。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

考生需要注意:

借款筹资的现金流量的列示项目;股权筹资的现金流量的列示项目。

考点四: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抵销分录

1.调整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

假定初始成本相同的情况下,需要根据被投资企业的当年净利润和其他非利润因素的变动金额,按投资比例进行调整。调整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将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对冲,差额调整“商誉”、非全资子公司情況下需要调整“少数股东权益”。

3.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

考生需要注意:

应收账款抵销时,应将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调整至原账面余额,再抵销“应付账款”。同时,将“应收账款”与“资产减值损失”进行抵销。

4.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

将为出售商品的内部毛利在“营业成本”与“存货”之间进行抵销

5.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在抵销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内部利润的同时,抵销当期多计提的折旧额。

考点五:合并利润表的抵销分录

1.内部营业收入与内部营业成本项目的抵销

考生需要注意:

如果集团内部之间销售的商品已经全部销售给集团外部的企业时,只需要抵销“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即可。

如果集团内部销售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仍然存放在集团内部,则在抵销“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的同时,还应抵销“存货”中的未实现毛利。

2.集团内部购买和销售商品的性质发生改变(销售方作为商品销售,购买方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在抵销时,应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固定资产”抵销的同时,应将当期多计提的折旧予以抵销,即抵销“固定资产”和“管理费用”。

3.内部投资收益与筹资费用的抵销

内部的投资以及筹资行为,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全部予以抵销,即冲减“投资收益”和“财务费用”。

考点六:连续编报的处理

由于合并会计报表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个独立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的合并调整,只是调整报表,不调整会计账簿信息。在以后年度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需要对期初表中的信息进行统一,为此,需要抵销“未分配利润—年初”的金额。

主要涉及“坏账准备”、“内部购进商品”和“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等的抵销。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本章属于一般性章节,考试题型为客观题,分值较少,主要考核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和收入、支出的核算。

一、资产核算的特点

1.固定资产的核算。

2.材料的核算。

二、净资产的核算

1.净资产的构成。

2.净资产的核算。

三、收入、支出的核算

1.收入的种类。

中级职称干部培训体会 篇4

7月1日到10日,作为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第二期中级职称干部(经济类)培训班的学员,我们在中国人民银行xx培训学院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学习。在学院的精心安排下,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习培训达到了开拓思路、更新理念、充实知识的目的,同时也有了一些感悟。

一、充实知识保持持续学习热情是不断进步的重要基础

这次培训涉及内容较多,涉及专业人才能力建设、国家公职人员心理问题及其调适、反洗钱工作、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履职能力与创新思路、金融研究和当前金融稳定面临的问题等综合业务,还有较多的专业外知识辅导,有效地充实了自身的知识内涵。比较突出地表现在:总行人事司人才处处长对在中央银行事业发展中主动成长作了深层次的分析,对人才政策和人才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国家人才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未来趋势提出见解。特别是对人民银行人才发展及人才队伍建设作了讲解,使我对人才政策和人才发展环境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反洗钱局鲁政处长讲解的在反洗钱工作新形势、新问题及反洗钱行政执法相关问题,使我进一步拓展了反洗钱知识面,及时消除了原来的知识盲点。通过参加培训学习,使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一次难得的再学习、再深造、再充电的机会,同时 通过听取讲课老师高水平的解难授惑,认识到自己在知识储备方面存在的不足,激发自己持续学习的热情,更加牢固树立工作学习两不误的思想。只 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才能使自己成为知识渊博、远见卓识的货币信贷干部,才能使自己在日常业务管理工作中做到不疑不惑,始终保持业务知识认知不落伍。

二、提高分析技能是客观全面解决问题的重要本领

这次给培训学员授课的老师均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工作实践经验,<莲山 课件>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分析问题很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抓准根源。如: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对我国社会征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的分析很全面,通过分析我国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等指标,对我国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广东金融学院代院长、教授陆磊对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进行了分析,对做出客观真实的判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通过引用大量的关联指标和数据,对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进行准确分析判断,其分析的角度和着眼点都颇具匠心,有比较独特的眼光。这些好的分析指标、分析角度充分说明了选准分析切入点、精心选择分析指标是提高分析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着力提高分析技能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掌握好的分析技能对提高分析工作质量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习、借鉴、改进分析技能有很大的提高。

三、正确定位自身角色,履行岗位职责,不断提高创新思维水平。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郑金洲教授作了题为履职能力与创新思维的讲座,从履职能力和创新思维两方面进行了讲解,使我们正确理解了履职能力的含义,通过角色确认、角色适应、角色成熟、职业发展“高原”、发挥骨干作用五个阶段,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能力,并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同时注重身心健康的标准,切实通过决策力、沟通力、团队建设力、执行力四个方面履行好自己的履职能力,超越自我,不断提高工作中的创新思维水平。通过人际沟通及团队建设力的课程学习,对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有了更深了解,其中:组织管理者要把70%的时间用于沟通上、决策需具备恰当、清晰、认同三个前提条件、危机处理三C(沟通、控制、关怀)原则等论断对以后提高科室管理工作水平都大有裨益。

会计中级职称学习怎么安排 篇5

此搭配是将难度最大和最小的两科进行搭配,难度中和时间也容易协调,只要足够用心准备充足,那么,一年通过两科的希望是非常大的。

搭配二:《财务管理》+《经济法》

此搭配是将最简单的两科进行搭配,这样报考可以通过学习先搞定两科来树立信心,但是要注意既然选择把最难的一科放在第二年就要在第一年一鼓作气争取一次通过。不能第一年抱着侥幸心理留下遗憾。

搭配三:《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

此搭配是将最难的两科进行报考搭配,如果你会计基础知识比较好,同时时间可以保证学习,也可以报考这两门,让自己的学习有紧迫感又不至于学不完,同时也给第二年的学习留下了很多空间减少很多压力。如果第一年两科顺利通过,那第二年学习最简单的一科会省很多力,如果第一年有一科未通过那有了第一年的基础第二年学习也会轻松很多。

中级职称培训班学习心得 篇6

中级职称培训班学习心得

中级职称培训班学习心得

2011年7月1日至10日,我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郑州,参加了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郑州培训学院举办的第二期中级职称培训班。

为期十天的培训转眼即逝,这里留下了我们静静聆听专家、教授的身影,这里留下了我们最真最灿烂的笑容。暮然回首,这样欢聚一堂的机会已然不多,我们即将奔赴工作岗位,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挑战,内心诚惶诚恐,却又满心欢喜和期待。

这次培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金融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也让我更加开阔了视野,进一步提高了工作创新意识,为今后更好地发挥中级职称人员的作用、提高履职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就参加这次培训的谈点个人体会。

一、培训体现了人民银行总行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巨大支持与关怀,对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意义重大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这次培训是专门为人民银行具有中级职称人员举办的,这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基层央行的中级职称人员来说,机会非常难得,体现了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关心中级职称人员的成长与发展、更好地促进中级职称人员做好央行工作、进一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决心。在此,非常感谢总行领导以及郑州培训学院给我提供了这样一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机会。

这次培训,郑州培训学院为我们中级职称培训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参与这次讲座的不仅有人民银行总行派出的有关司局领导,还有从事多年金融教学工作的教授、专家、学者。同时也为我们搭建了与各省同仁座谈交流的机会。为了使我们这些初到河南的学员了解河南的风土人情,学院还为我们精心安排了中原文化考察活动,使我们初步领略了大自然赋予河南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勤劳勇敢的河南人民用他们勤奋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赞歌,这次考察使我浮想联翩,深感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二、培训内容多,对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指导作用<莲 山~课件 >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学到了很多以前在书本上、工作中没有学到或碰到的金融业务知识,拓宽了知识面,从而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在实际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工作中的努力方向,为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奠定了基础。

郑州培训学院为我们安排的这些专题讲座,对我们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很大。本人通过聆听这些专家或教授的讲座,对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履行中央银行职能、强化金融宏观调控、提高金融服务、开展金融调查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进一步拓展了工作思路,增长了见识。

三、培训使我感到了责任重大,树立了有效履行央行职责的信心

这次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中央银行转换职能后,我们所面临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有许多新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去探索或创新,因此,作为基层央行的一名具有中级职称干部,深感肩上的担子和责任重大。当前,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为中级职称人员来说,就必须为自己充电,强化对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力度,坚持真学、实学和博学,勤于思考,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同时,我们要立足岗位,学以致用,灵活运用所学的金融知识和积累的工作经验,认真研究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面对复杂的局面,能够沉着应对,用所学过的金融专业知识去指导工作,推动工作的向前发展。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履职水平,为央行事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谱写新的篇章。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四、培训,使我结识了很多其他省市的同事,进一步拓宽了交流和沟通的渠道

这次培训的人员是来自全国人民银行系统的具有中级职称的同仁,平时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在一起互相学习、探讨和交流。这次培训,郑州培训学院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拉近了与其他省市的距离,我们之间相互介绍各单位的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中级职称学习体会 篇7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一般所占分值较小, 通常在2分左右, 主要以单选、多选、判断题等客观题出现。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了解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会计计量;理解财务报告。

重要考点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

1.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既包括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的纵向可比;也包括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的横向可比。考生要注意现在我们讲的可比性与会计准则的可比性不同。

2.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例如,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虽然没有所有权, 但也应确认为企业固定资产;售后回购虽然开具了销售发票但也不确认收入;母子公司构成的集团公司虽然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 但属于经济意义的会计主体, 也应编制合并报表等。

3.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 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 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判断其重要性。

4.谨慎性要求企业对 (不确定) 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考生要注意新会计准则中要求的谨慎性应表现为适度谨慎, 不应该过度谨慎, 因此, 应特别注意在此观念的改变下, 有许多原确认资本公积的内容改为确认收益。

重要考点2: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和经营成果 (收入、费用、利润) 的会计要素。

1.资产,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例1:定义的是 (下列各项中, ) 符。 (单选) 合资产会计要素

A.已签订合同约定在一年后购买某商品

B.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D.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存货

【答案】C

【解析】A不属于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B和D都不属于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考生要注意与预计负债联系在一起学习。

3.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考生应特别注意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区分。

4.收入,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除所有者投入资本之外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考生要注意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要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区分。

例2: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收入的有 () 。 (多选)

A.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收益

B.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C.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

D.债务重组的收益

【答案】BCD

【解析】选项A属于其他业务收入;选项B属于非日常经济业务产生的营业外收入, 不属于收入;选项C应调整资本公积;选项D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这种考题一般均与后面其他章节内容联系, 考生通常应掌握全书内容时方可作答。

5.费用与收入内容学习方法相同。

6.利润,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重要考点3: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是不同会计计量属性, 虽然企业日常核算中常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但其不是惟一的。考生要注意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的使用, 尤其是现值、公允价值的应用问题与其他章节联系学习。

第二章存货

本章内容较为简单, 一般所占分值也较小, 主要以单选、多选、判断题等客观题出现, 但也可以作为基础知识在计算题、综合题中出现。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理解存货发出的计价;重点掌握存货的期末计量。

重要考点1:存货的初始计量。不同渠道取得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有所不同, 考生要注意商品流通企业购入存货采购费用的处理;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时, 应区分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的情况下, 消费税应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 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的情况下, 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科目的借方。

2007年考试判断题: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 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也可以先进行归集, 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

【答案】√

【解析】商品流通企业购货费用不再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007年考试单项选择题:甲企业发出实际成本为140万元的原材料, 委托乙企业加工成半成品, 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甲企业根据乙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4万元和增值税0.68万元, 另支付消费税16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甲企业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 () 万元。

A.144

B.144.68

C.160

D.160.68

【答案】A

【解析】由于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所以消费税不计入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应是140+4=144 (万元) 。

重要考点2:资产负债表日,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 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计入当期损益。其中, 可变现净值, 是指在日常活动中, 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考生要注意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尤其是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原材料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持有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其中估计售价的确定如有合同规定, 售价为合同价;没有合同, 售价为市场价;如果一部分签订合同, 一部分没有签订合同, 签订合同的, 售价为合同价;没有签订合同的, 售价为市场价。

2.持有用于出售的材料可变现净值=市场价格-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3.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原材料。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材料是否计提准备, 应该与产品的可变现净值结合起来。即由于价格下跌, 材料的成本比售价高, 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还要看用材料生产出的产品。如果生产出的产品的成本高于产品的可变现净值, 期末材料计价时就不能用材料的成本, 而要用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进一步加工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重要考点3: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1.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当其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6年考试单项选择题: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期末存货, 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5年12月31日, 甲公司库存自制半成品成本为35万元, 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1万元, 预计产成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50万元, 销售费用为6万元。假定该库存自制半成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不考虑其他因素。2005年12月31日, 甲公司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 万元。

A.2B.4C.9D.15

【答案】A

【解析】由于以自制半成品为原料的产品成本已高于其可变现净值, 因此可以断定自制半成品已减值。自制半成品的可变现净值=50-11-6=33 (万元) , 自制半成品的成本为35万元, 所以自制半成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 (35-33) 。

2.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 存货可变现净值回升时, 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但应以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限转回。会计分录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 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 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第三章固定资产

本章内容较为基础, 内容变化不是很大, 但仍属于比较重要的一章。其往往容易与其他章节内容联系, 作为计算题甚至于综合题的基础部分, 但单独出现主观题的可能性较小。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尤其是超过正常信用期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区分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应予以资本化还是予以费用化;固定资产处置考生应注意为长期股权投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奠定基础。

重要考点1: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超过正常信用期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固定资产的成本应以分期付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长期应付款以分期付款额进行计量, 两者之差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其会计分录为:

3.工程试运行中所获得的收入、支出并不确认收入、成本, 而是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 因进行负荷联合试车而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 其发生的成本, 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 按其实际销售收入或预计售价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4.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与超过信用期分期购入固定资产的处理思路相同。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租赁开始日的公允价值的较低者作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确定长期应付款, 两者之间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按一定摊销率进行摊销, 摊销率按下列顺序依次选择:租赁方内含利率、合同约定利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未确认融资费用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计入财务费用。

5.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存在弃置费用的, 应当按照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相关固定资产成本。

重要考点2: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借:固定资产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

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摊销金额除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 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

2.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毁损, 应该按下列原则处理:

1.考生应熟练快速采用加速折旧方法, 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为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以及所得税问题奠定基础。

2.考生应理解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何时予以资本化, 何时予以费用化。特别注意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支出只是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状况, 通常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应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而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处理。

3.自有固定资产装修费用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装修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在两次装修间隔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 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如果在下次装修时, 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仍有账面价值, 应将该账面价值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装修费用比照自有处理, 但要注意折旧年限还应考虑剩余租赁期。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不再确认固定资产成本, 而是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 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 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重要考点3:固定资产处置 (固定资产清理)

1.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或毁损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的处置一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来核算。需要将与固定资产相关的科目, 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核算。

2.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贷方反映清理的收入 (包括残料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

第四章无形资产

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内容变化较大, 因此考试中相对来说比较重要。其往往容易与其他章节内容联系, 作为计算题甚至于综合题的基础部分, 但单独出现主观题的可能性很小。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商誉不再确认为无形资产;应重点掌握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是否予以资本化问题;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应比较学习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摊销问题;重点注意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不再摊销, 而于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确定是否计提减值准备。

重要考点1:研究与开发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问题

1.由于研究阶段并不是很可能带来经济利益流入, 因此研究阶段支出全部予以费用化, 即在发生时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计入管理费用。具体而言在研究阶段发生的有关支出, 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期末转入当期管理费用;

2.在研究成果后进入开发阶段, 仍然存在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问题, 开发阶段满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具体而言同时满足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有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能够证明无形资产具有有用性,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支持, 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等5个条件, 即应予以资本化。具体而言在开发阶段需要费用化的支出, 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期末转入当期管理费用;但开发阶段予以资本化的支出, 先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开发成功后, 将其发生的实际成本转入无形资产。

重要考点2:按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是否可以估计划分

1.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应比照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内容按其使用寿命进行摊销。但考生要注意与以前规定有比较大的变化。其中包括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可以使用直线法、生产总量法、加速折旧法;无形资产的摊销的费用归属应按无形资产使用情况分别计入制造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无形资产也专门有一个备抵账户———累计摊销。

中级职称培训班心得体会 篇8

2011年6月30日,我有幸被选派来到河南省郑州市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参加人民银行总行举办的中级职称干部培训班第二期(7月1日至10日)为期10天的培训学习。开班这天正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我正是带着这种崇敬的心情,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参加学习培训的时间里,深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举办中级职称干部培训班对中职干部的成长的关心,感谢郑州培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在教学上精心细致的安排,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使我们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履行好基层央行职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学习过程收获良多。

一、培训内容多,涉猎面广,拓宽了我的眼界视野。本次培训的内容从开课讲座来看,有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理论与实践;有开拓视野的拓展训练和课堂讲学,如提供履职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拓展训练课程,有公务人员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的知识;有涉及人民银行新知识、新技能的专业性强的内容,如征信知识和反洗钱知识讲座;还有人民银行人才政策介绍等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郑州培训学院培训一部的领导和老师们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全力为参加本次学习的来自全国的150名学员提供了一顿丰盛的知识大餐,既拓展我们的视野,又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安排的外出考察学习对我们了解中原文化和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更直接的认识,对参加学习的学员的成长和发展,对基层央行职能履行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知识层次高,理论性强,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参加这次学习,是我一生中十分重要的经历,虽然仅有短短的10天时间,<莲山课 件>但是所学所看和经历已经足以让我享用一生,在学习中我十分高兴地学习了有来自人民银行总行的司局级专家和领导,有来自专业研究机构或党校的专家教授,他们站在决策的高端,代表国家参与了人民银行许多重大金融决策的调查论证、研究和决定,使我们对中国金融的发展和许多重大决策的出台有了跟家深刻和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提升了我们的看待中国金融发展的视野,比如总行马林部长以人民银行的发展历史为题给我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中国金融知识课,他从解放战争即将发动的前夕在庞村召开的一次财经会议开讲,引出了华北财经会议及人民银行从定名到成立的一系列充满传奇和精彩的过程,把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的联系阐述得十分清晰和明朗,从一个小小的庞村会议上放映出来的算账式的财经工作,确定了解放区人民负担、军队数量和单兵消耗等重大的原则性问题,会议形成的决定还成为了人民解放军十大军事原则,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的决定性的作用。从这里既增加了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进一步干好央行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三、结合实际好,针对性强,增强了我的工作能力。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次培训的一大特点,在强大的理论支撑下,如何结合实际,为本职工作提供一个具体的指导是我们这次学习的最大收获之一,我印象十分深刻的就是学习了反洗钱专业知识,得到了总行反洗钱局鲁政副处长的精心讲授,他从反洗钱的心形势入手,提出了我国反洗钱工作的新问题,并就反洗钱行政执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作为人民银行新的业务,反洗钱工作作为新业务,其开展成效的好坏对人民银行的发展而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此,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反洗钱法律出台的艰难历程,知晓了反洗钱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操作的具体细节。总行征信管理局黄慕东副局长带着征信和征信管理的专题给我们上了一堂征信知识的专业课,使我们对征信业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包括征信机构、法律法规、征信业发展状况、信息数据采集、系统开发及应用,特别是征信立法艰苦的发展历程,目前,征信已经被国务院多次明确为人民银行的专有职能,今后的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作为基层央行的一员还要进一步努力工作,力争把征信工作开展得更好更有成效,成为人民银行服务社会的又一个新的亮点。人民银行研究局王宇老师的金融研究工作的课程讲座,对树立中国金融发展和决策的大局意识具有极为有益的帮助,从中国汇改和金融宏观分析等案例上,更使我们增添了了解和认识金融问题的视野和角度。

四、两点建议。

上一篇:特斯拉汽车市场分析下一篇:一不可忽视的儒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