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之我见

2024-04-19

2015年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之我见(精选10篇)

2015年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之我见 篇1

由于各个专业的专业课不同,而且不同的学校的专业课指定书籍和考试风格也不相同。我报考人大经济学看的书是:(1)<<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人大版,包括宏观和微观)。高老书逻辑很清晰。体系很明确。这不得不承认。周围很多考其他学校的人也是这么说的,特别适合考研用。(2)<<政治经济学>>(宋涛,人大版,第七版)。(3)<<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高教版)。可以把专业课的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结合起来的。两者的交叉处很多,这样两者就都复习了,并且还可以相互补充。这几本书,我翻来覆去看了估计不下10遍,熟悉了课本,我还收集了大量资料。通过细心整理,认真复习,我觉得收获非常大。

人大的专业课重论述,不是很注重计算。它前面是4道简答60分,然后是两道计算30分,最后是三道论述共60分。所以计算占的分数比较小。在以前,计算纯粹是送分题,都是考产量论,成本论那些简单的计算,宏观都是考IS-LM的计算,都很简单。但是现在考的计算还是挺难的。出题方式较以前有明显的改变。我觉得这是人大出题方式的转变。

关于人大的专业课,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它的专业课重复率很高。认真分析人大的专业课真题不难发现:我们考试的题目大约50%的题以前是考过的,而且已经考了多次。例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自动稳定器和挤出效应以及市场失灵,以前都考了很多遍。所以有些人声称只要把真题多看几遍就是了,不过我认为这样太过冒险,至少我不敢这样做。我觉得教材才是本,真题是重要的补充。当然现在处于考试的冲刺阶段,可以对照真题分析重点,以及常考题目。

此外,在考试之前,我建议大家还是拿两套真题来按照规定的考试时间做一做,虽然只有九道题,但是随便一道题都可以写上满满的一页,考场上的时间真的很紧,如果提前不练习一下恐怕真正考试的时候会在时间分配上出现问题。本人在考试时,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在前面的论述题上花了太多时间写得太多了,加上计算题本以为是像以前那样送分的会很快做完,结果卡得不行了,耽搁了一些时间,到最后还有45分钟时,后面三道论述题还没有做,当时我非常紧张,很多想写的东西都没有时间写上去,字写得也就可想而知了。鉴于这一点,我希望大家能好好计划一下自己的做题时间,以免到时候太仓促。

至于报班的问题,我比较推荐凯程教育,集训营的学习气氛很好,我喜欢,有高三的感觉。

2015年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之我见 篇2

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考研有益于个人的发展;有益于国家的发展;有益于高校发展。考研有益于现阶段的学风建设,是益于国家、社会的事,是国家提倡的。当前学历文凭已不再是检验一个人所学专业知识状况的唯一指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综合素质才是最重要的求职砝码。

朋友叫我写篇所谓的考研回忆录。虽然我知道抽点时间对这段过去一年的时间进行梳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益的,因为它可以给自己的未来留下回忆的依据。过去的点点滴滴虽然在当时是那么的平凡和不起眼,但是在时间的洗礼下它总是变的那么珍贵。回忆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当朋友说写一篇文章给下一届考研的学弟学妹们看时,我心里还是犹豫了一下。因为我不知道这样是否会对跟我一起考研但是却没有考上的朋友的一种伤害,或者这样是不是太过张扬了一点。因为当朋友还沉浸在迷茫之中或者正在紧张的准备复试的时候我却在这里唱“凯歌”,良心好像总是过不去。但是我想,当去年的同期,当我也和现在大多数考研的人一样迷茫的时候是多么渴望一位过去的人能提供点帮助的时候,当我整天在各大考研论坛下载考研经验的时候,当我和身边的朋友一起探讨规划那一段漫长的考研生涯是,我想朋友的要求也不过分。虽然这种帮助和经验可能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帮助,但至少在心理上它能给予当时的我们以巨大的鼓舞。所以此时此刻,我只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有点收获。我也真心的祝福我身边那些在考研这条路上考好的考的不好的成功的失败的以及现在正在考研的朋友未来都能够开心快乐,毕竟考研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而已。我是今年考研的,报的是人大国际贸易学,考了400+分。初试和复试都还是比较顺利,所以很多事情还是记得比较清楚,加上最近也比较闲,所以就写写吧下面我就分专业选择,初试准备,复试准备,考研心得几个部分把我的过去一年进行一下整理吧。哦,顺便补充一点吧,一、专业选择

我觉得在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上,如果我们能尽早的确定下来,如果我们能够尽早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也就是我们对未来有比较清晰的规划,那么我们可以少走写弯路。在选专业的时候,我们最好考虑一下以下因素: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也就是自己未来愿意从事什么职业;你自己是喜欢某种挑战性的生活还是喜欢一种轻松简单的生活;自己是否喜欢某个地方,中国太大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你,如果你的家是南方的,那你并不一定喜欢一望无垠的、干燥的华北地区;最后,虽然在考研的时候大家都说过去的基础不重要,但是我想我们最好还是考虑以下自己过去的基础是否能够保证自己考上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毕竟如果让我们够我们永远够不着的天花板是件很痛苦的事,人的意志虽然有时候非常强大,它可以促使你战胜很多事情,但是高的意志力和合理的目标可以使你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心里上的麻烦。

二、初试准备 选定了专业后就要开始紧张的各科复习了。考研的科目还是不少,各科的内容也比较多。所以制定良好的计划并切实按照计划进行复习是很重要的(虽然自己的计划经常都没有被执行,但是计划确实很重要)。下面就各科的复习中的一些安排和体会大致写一下。

(一)数学

大家都知道考研中数学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准备考研复习到上考场,你都必须高度重视它。可以说数学考的好不好决定了你是否能考好。很多人都因为数学考的不好而上不了线。而且,考试的最后一天,如果数学考不好还可能影响下午专业课的考试。

我是从三月二十五号左右开始看数学,先是看教材。我是先看同济版的《微积分》的。买了两本盗版的书。这本书确实写的好,逻辑很清楚,后面的习题也比较好。但是后来觉得,其实看自己学校的教材也就够了。因为以前学过看起来很容易也很快。毕竟自己以前的笔记一看就可以回忆起来。线代和概率我是用我们学校的教材。觉得这两本书写的还是可以的。虽然很多人买了所谓的经典教材系列,(我也忘了哪个出版社的了)但是我觉得教材嘛其实内容都差不多,看自己学校的足够了。

大约到了4月28号我把三本教材看完了。把后面的部分习题做了下。(做的不是很自习,选择性的做了些)。然后我就开始做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了。

复习全书是一本很好的复习参考书,当然还有陈文灯的那本。陈的那本我没有看过,听说也可以。如果能够把全书上的每道题够搞懂(有些题太偏了也没有必要)那数学就问题不大了。有人会问数学全书要看多少遍,说实话,我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其实看多少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搞懂了。而且,前两遍可能会花很长时间,但是在后来,看一遍就很快了。可能你花三天或者一周就可以把那本书给翻一遍。第一遍我大概花了两个月,也就是在六月底把第一遍看完的。第一遍大家看完了都会有一个同感,那就是看了后面忘前面,看了线性代数肯定把微积分忘的差不多了。而且叫你做题差不多都不会,前面看课本也是这样的,而且感觉会更强。其实没有关系,这时候你不忘才是怪事。除非你是天才。看教材和看全书第一遍的目的是对数学整个框架和体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你要大致了解每个部分有哪些内容,哪些是重点。

全书的第二遍更重要,这个时间大概在暑假,在这个假期,我们应该把全书给吃透,也就是每个题我们都应该搞懂怎么做,不懂的时候要翻相关的原理或者和同学讨论。把后面的习题也应该认真做一下。这一遍过去了,数学的主体应该弄得差不多了。

到九月开学了,我们可以把教材和全书再拿来认真看看,因为虽然我们第二遍把主体弄的差不多了,但是很多知识在我们的头脑中都是零散的,没有连起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相当强的学科,只有我们清楚它的整个体系以及体系内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可以开始看看部分真题,真题不要做完,最好留最近几年的以便最后阶段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做真题的目的是看下自己的水平到底怎么样了,因为经过教材,全书的一,二或者三遍的复习我们希望检测一下自己。这时候只有真题是一个合适的标准。

做完真题就可以做《400题》了,400题很难,开始做的时候肯定会打击人,前一阶段做真题也许你能做120,而做第一套400题你可能只能做60分,不过要是你跟同学交流大家也就这个水平的时候你也不要太过担心了,因为它确实还是比较难。400题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让我们能够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去认识前面学过的一些基础理论。做了两遍400题,我又买了一本陈文灯的15套,当时在想是买本超越135呢还是买15套,由于一直用的李永乐的书,所以想买本陈文灯的书,弥补一下思维的缺陷。15套我做的很快,没有按照时间来做,因为做的目的是弥补一下知识的盲点,吸取一下陈老师的一些思维方法,目的并不在于检测自己,所以就很随意的做。把一些好的的圈出来多做几遍,不好的题,太偏太怪太难的题直接删除也不看了。

在后来就是再做做真题翻翻以前做过的题了。数学复习大概也就是这样子。

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我觉得数学重要的是数学思维,是数学方法和体系。学数学我感觉并不在于题做的多少(虽然看起来我做的题也不少),重要的是你要理解基本的数学理论和每道题所应用的数学方法。否则你做再多的题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在复习数学时,我一直比较注重教材的复习,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定理原理的推到证明,因为它们才是数学思维和精髓的体现,如果你把学习数学不仅仅看做是应付考试,而是看成学习数学中所蕴含的人类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最完美的逻辑很最深刻的思维,因为现代的人类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的。如果这样那也许数学并不是枯燥的。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微积分的精妙,概率的神奇,线性代数的对称美。也许数学本 就是人类想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求确定性时思维的重集中的体现。

认真复习教材也使我后来在考试重占了便宜,当我看到拉格朗日那道证明题时我就兴奋了。因为当我在复习的时候我就觉得它的证明太有思想了太精妙了。所以很容易的写了出来。

总之,数学重的是数学原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做题只是理解这些原理,思维的工具,而不是它的一个目的,当我们把原理方法掌握了那就不会说有什么特别难的题了。

2015年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之我见 篇3

人大金融——2015年人大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笔记汇编

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硕士专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参考书笔记,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二、西方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

(一)中央银行与存款货币银行

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的货币当局(monetaryauthority),不以盈利为目的 专门进行宏观调控与金融管理的机构

2.存款货币银行

存款货币银行,也称商业银行,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机构

金融中介体系中的骨干力量

(二)其他金融机构

1.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是政府设立、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金融机构

不以盈利为目的,靠财政拨款和发行金融债券获得资金

2.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为工商企业办理投资业务的银行,英国商人银行、日本证券公司,还有开发银行、投资公司、持股公司等名称

才思教育网址:

投资银行主要靠发行股票和债券筹资;业务以有价证券投资、包销股票债券、企业创建、并购和改组

3.金融公司

金融公司,服务消费者的专业金融机构

资金来源靠货币市场发行商业票据,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资金应用于耐用消费品贷款

4.储蓄银行

储蓄银行,专门经办居民储蓄并为居民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名称中一般不带银行字样,如:ThriftInstitution

5.抵押银行

抵押银行,以不动产为抵押从事长期贷款的专业银行

靠发行不动产抵押证券筹资,发放以土地为抵押的贷款和以城市不动产为抵押的中长期贷款

6.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专门提供农业信贷的银行

资金来源靠政府拨款或发行债券股票,贷款覆盖农业的所有方面

7.信用合作社(creditcooperative)

信用合作社是一种互助合作性金融组织

资金来源于社员股金和吸收的存款,贷款主要向社员发放

8.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财产保险、人寿保险

才思教育网址:

信托投资公司

财务公司

租赁公司

人大金融硕士考研的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431)金融学综合

专业课内容: 金融学 公司理财 推荐书目: 黄达《金融学》 罗斯《公司理财》

431金融学综合考研参考书分析:

综合这门课是人大考研重中之重,每年大量同学总分过线却因为431不及格而被刷掉,保证431的分数是进复习的关键!

从考察范围上看,431综合由90分的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国际金融)和60分的公司理财组成,必备参考书籍分别是:

(1)黄达老先生的《金融学第2版》 黄老先生的书很厚很强大,才思教育的考生估计要1个月才能完整阅读一遍。内容十分广泛,涵盖431考试大纲上所有内容,但是讲解的很泛泛,用来理解尚行,但无法用来答题。利率、汇率、金融市场、货币创造、通胀、货币政策传动和金融监管是其中重点。

(2)罗斯的《公司理财第9版》,神坛之作,所有考431综合院校的公认 3

才思教育网址:

用书。60分的考点在前1-18章,投资决策方法(5、6章)、收益风险模型(11章马克维茨均值方差模型、capm模型,12章APT模型、风险衡量(13章贝塔值的确定)、有效市场理论(14章)和资本结构(极为重要,15章MM理论、18章杠杆企业估值)。

(3)人大431金融学综合的历年真题。人大出题还是有重点,有规律可寻的,拿到真题,不仅要做,更要分析总结。

辅助理解用书分别是:

(1)陈雨露的《国际金融第四版》,补充黄老先生书中的国际金融部分。姜波克的《国际金融第三版》也可以。

(2)易纲的《货币银行学》,补充黄老先生书中的宏观经济模型和金融压抑金融深化部分。人大不看重模型,但是有涉及模型移动的选择、判断题,需要理解下来。

(3)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第9版》,补充黄老先生书中对于利率决定理论和金融危机部分,这两部分常考,米什金的讲解有助理解。

(4)罗斯《公司理财第8版》《公司理财第8版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 因为罗斯书第9版没有对于习题讲解,第一遍习题推荐这么做。

(5)罗斯《公司理财第9版.英文版》习题,到网上下载打印。罗斯第9版的英文习题布置与中文第9版完全不同,分为basic、intermediate、challenge三个级别,每章都有20-40道习题,完全覆盖人大431的计算题,做英文题目时自己训练列出所有已知条件的习惯,仿照答案写出规范的答题步骤,必须做掉上文提到的关键章节的计算题,其中13章的最后一道综合了前面所有知识,分为6 4

才思教育网址:

小问,是2012年的母题!

(6)Cpa《财务成本管理》和东奥会计出版的对应习题《轻松过关》。这是你在完成2遍英文版习题后独孤求败的选择了

2015人大考研参考书目 篇4

书名: 法理学(第二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朱景文 著字数:688 千字出版时间:2012-01-11ISBN:978-7-300-15027-7定价:¥49.00

宪法参考书目:

第一参考书:

中国宪法(第二版)作者:胡锦光,韩大元著字数:572000出版社:法

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1-1印刷时间:2010年月第四次印刷ISBN:9787503676055定价:¥39.00

第二参考书:(宪法第四版今年有修订计划)

宪法(第四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作者:许崇德 著 字数:459 千字出版时间:2009-06-22 ISBN:978-7-300-10750-9 定价:¥28.00

中国法制史参考书:(2013年7月最新修订,今年不会再出新版)

书名: 中国法制史(第四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作者:曾宪义赵晓耕 著字数:512 千字

出版日期:2013-07-12ISBN:978-7-300-17782-3定价:¥定价:¥39.80 民法参考书目:(不会修订)

书名:民法(第五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

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作者:王利明 著字数:937 千字出版时间:2010-07-26ISBN:978-7-300-12414-8定价:¥58.00

刑法参考书目:(不会修订)

书名:刑法(第五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王作富 著字数:925 千字出版时间:2011-08-26ISBN:978-7-300-14219-7定价:¥59.00 民事诉讼法参考书:

书名:民事诉讼法(第六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推荐教材)

作者:江伟 主编字数:797000出版时间:2013-02-01

ISBN:9787300169712定价:¥55.00元

刑事诉讼法参考书(不会修订)

书名:刑事诉讼法(第三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作者: 陈卫东字数: 640千字出版日期:2012-07-23ISBN: 978-7-300-16094-8定价:¥49.00

书名: 经济法(第四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作者: 刘文华字数:565 千字

2011年人大传播学考研心得 篇5

本帖最后由 lidan19890512 于 2011-5-26 20:19 编辑

实在是纠结于题目,不知道怎么说比较好,最终取了个烂俗无比但却一目了然的题目。大家将就着看。--。

已经将政审材料寄回去了,现在只等通知书过来了。考的是传播学,曾经在考研论坛获得很大的帮助,那就回馈一下嘿嘿。

会进来看这篇帖子的筒子们,想必已经确定了要考的学校和方向了,那么如何选择就不多说了,直入主题。

一、关于参考书的问题

人大这几年并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所以一切以以前的参考书目为准,新闻学院所有专业的初试题目是一样的,所以当时买准备参考书的时候,我将所有专业的参考书都准备齐全了的,下面是所有专业的书目的汇总,至于具体的新闻与传播、传媒经济学等方向的参考书还是有一些差别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个可以在人大研招院找到,具体如下:

01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02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03 外国新闻传播史程曼丽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04 新闻理论教程 杨保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05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06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07 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 喻国明 华夏出版社 2005

08 新闻采访学(第二版)蓝鸿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09 新闻写作教程 刘明华、徐泓、张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新闻写作精要 高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新闻编辑学 蔡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新闻理论十讲 陈力丹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新闻评论教程 马少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传媒经济学 张辉锋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新闻理论新编 郑保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当时没买到当代新闻理论 就买的这本书 没有很大差别很不错的教材传媒变革力 喻国明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电子媒介新闻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广告学教程 倪 宁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公共关系学 熊源伟 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

ps:以上是所有专业综合之后的参考书,个人觉得准备必须齐全,但是看书的时候就可以有侧重点的看,不一定非要每本都很仔细的看。

二、如何看参考书

如上面所说,所有的书都准备齐全之后,就是如何学习的问题了。要学会选择,比如上面那些书,加起来就有20本(我当时还买了一本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1 这本书很全面 概括了一些要点 而且脉络很清晰 对考人大的新闻传播挺有用的),但是要学会有侧重点的看。

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参考书分为几类:新闻传播史、新闻理论、新闻实务、传播理论、传播实务、传媒经济学。

新闻史是不用说了,必不可少,不论考哪个专业都需要看的,史实是基础。所以中新史和世新史是必须重点背诵的。

新闻理论和传播理论都是重头,在理论考试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个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以哪一本教程为重点。我当时是先将书目中所列出的几本新闻理论教程通看了一遍,然后将两本教程的内容结合起来自己做的笔记,然后之后就很轻松了,只需要看自己的笔记就好了,当然有时间的话多翻翻原著,还有很多例子以及老师们的论证都很不错。

传播理论重点看的是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这本书看透了传播学这块也没什么问题,我本科学了不少传播的知识,所以建议是如果没有接触过传播学的筒子们,可以以这本教程为重点,辐射开来看点其他的经典传播学教程,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外国的著作,但是那些著作通常需要花很长时间看懂,所以如果时间有限建议还是看国内比较权威的著作。

传媒经济学这块可能大家会有点陌生,不过如果本科学过经济学的娃儿,看喻国明老师写的那本书的话,应该就很轻松很嗨皮了,至于没学过的娃儿也没事,慢慢看,主要是相关的概念以及原理需要搞搞清楚,还有传媒变革力那几本书,都是需要看的,个人觉得那本传媒经济学是重点,另外两本可以浏览,当做小说看一看,因为很多都是调查报告之类。

新闻实务,其实我这一块比较薄弱,因为没有老师的指导,而我自己时间又很紧,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实务的训练。首先是那几本书都要看的,采访、写作、评论等等,理论知识是基石,平时多看看报纸,学习学习别人的新闻评论是怎么写的,有时间自己多练习练习。应该也没有很大的问题。

传播实务是在复试的时候才考的,所以在准备初试的时候可以暂时不看,当然时间充裕的话,多看点总没有问题的。

三、初试

初试的准备,除了看那些参考书,还需要准备真题,将历年真题研究研究,就能了解考试的重点在哪儿,复习才会有方向。

初试的题目就不说了,考题里面都有了。

初试时要淡定一些,不管结果如何,好好考,尽全力就行了。

四、复试

关于复试的信息很少,也是我很想在这里跟大家说的内容。

如果通知了复试,很好,那么接下来就好好准备。我考的是传播学,所以从知道要参加复试之后的那段时间,一直在看传播实务,也就是公关和广告。这段时间很兴奋,也很不淡定,一直有一种看不进去书的感觉,好在自己本科学的就是广告和公关,所以知识都在那儿。说道这里,我觉得不管你多么兴奋,你在这段时间至少要把公关和广告的知识都弄懂,然后是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传媒经济学等等知识都要重温,切不可觉得自己分数不错,然后什么都不准备,很有可能惨败。总结一句话,就是做足准备,让别人没有放弃你的理由。

今年复试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上午是英语笔试和专业笔试,紧接着中午12点半开始面试,面试包括英语面试和中文面试。传播学英语笔试两道题,一道是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英文评论,评论对象是国内外媒体对于311地震报道的情况;另外一道是根据一篇英文的新闻写成中文报道。这两道题都还比较考英语水准的,所以英语一定要好好的提升提升。

面试:进去之后先抽题目,有两次机会,第一次的题目觉得棘手的话可以换,但是第二次抽了就不允许换回第一次的题目了。然后有个小桌子,老师们齐刷刷的坐你面前,大概有8个老师(当时有点紧张,没仔细数,不过凭印象应该就有这么多,是谁跟我说只有三个老师的,明明有8个!),然后老师会让你先做个中文的自我介绍,接下来老师会让你回答你抽到的题目,然后老师根据情况会问你一些问题,当时老师就只问了我2个问题,其中一个还是追问的,差点以为老师对我印象不好,连问题都懒得问,还伤心了一阵子。不过其实这个不影响,因为没有因为问的问题少而被刷= =。所以只要自己淡定淡定在淡定,不要紧张的话都说不好,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会紧张那是肯定的。

接下来是英文面试,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到时间了会被打断的,所以只要准备一分钟就够了,不要拖拖踏踏的老不讲重点0.0,比如你获得上面奖项啊之类的必须赶紧摆出来,这是老师们想听的重点。接着也是你自己挑一个扑克牌,根绝上面的数字决定你的问题。我当时抽的是4,题目是citizen journalism,有个老师会用英文文你的,所以这时候英语听力要发挥其作用,千万别跑神了,当然要是十分不幸的跑神了,那就pardon吧,别不懂装懂。我当时都说的好简短,事后想起来觉得自己答得不够全面,悔恨了那么一阵,哈哈。

以上就是所有面试的过程了,还有很多很好玩的细节,那都是后话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加油,进入复试会很有意思的。

嗯,差不多就是这些了,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提问,尽我所能给大家解答。

2015年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之我见 篇6

1.易经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哲学内涵,2.王阳明岩中花树故事反应什么哲学内涵,3.郭象的独化论及其命运观

4.举两个比喻,论证中国古的形神关系 西方哲学

5.亚里士多德的“存在”,6.休谟的温和怀疑论,7.上帝存在的三种证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虽然提出了“五路”之多,但是总括起来不过两种,分别是:上帝存在的自然神学证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加上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一共有三种。康德称这三种证明为“从思辨理性证明上帝存有的三种方式” 8.卢梭和霍布斯社会契约的异同。

17年 中国哲学

1.《尚书》有云:“兹乃不义,性与习成”。《论语》中说:“性相近,习相远”根据以上两句话,说明儒家思想中性与习的关系 2.《诗经》有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体现了什么哲学思想? 3.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周敦颐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4.比较朱熹和陆九渊对于《中庸》的“尊德性而道问学”的解释的异同

西方哲学

1.如何理解赫拉克利特的火的思想和逻各斯的思想 2.试论述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及其和神义论的关联

3.试比较霍布斯和洛克对于个人和国家关系的论述的异同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原文。论述真理和体系的关系,实体和主体的关系

18年 中国哲学

1.论述先秦儒家人性论的观点和内容,及其异同。2.论述魏晋玄学对于有无之辨的观点和内容。3.比较朱熹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4.结合“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简述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

西方哲学

2015年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之我见 篇7

我的成功人***学考研---2012年人***学考研科目调整变化、备考应对策略详解以及招生人数、推免比例详情篇

一、2012年人***学考研科目调整详情2012年人***学考研理论法学科目(科目三)增加2门,变成法理学、宪法学和法制史;综合课科目(科目三的应用法学)数目不变,变为7选5,即是原来在综合科目中考查的宪法和法制史放到理论科中同法理学一并考查。同时科目二(外国语)可选的语种增加德语和法语两语种,即是由原来可选的英语、日语、俄语3语种变成英语、俄语、日语、德语和法语5语种,别的(包括复试)考查科目和方式无变化!具体详情请看下附的:《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2012年人***学考研科目调整分析之前对于科目调整学校在5月30日和7月22日份确是经历过两次正式讨论,但这么迅速即敲定并终极实施新的方案,在改革刚两年即又变换方案,确实变化很快。法理一科独大的考查方式必定是遭到了围攻,严重降低了其他部分法的权重,在法律人所倡导的***规则下,原考查方案的草草夭折也是很轻易理解的。通过考查科目的变化来看,很显然,学校一贯坚持了其基础的风格。考查科目的调整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增加了2门考试科目,这意味着对于基础要求更高了,由原来偏向理论基础转向了一种追求对法学知识的全面性把握的综合性基础。考查科目的变化对于2012年人***学考研考生及其今后备考考生来说就是初试中增加了2门考查科目,也即温习科目的数目由原来在初试中共考查6门变为在初试中共考查8门。总的来说温习负担确是有所增加,温习难度有所加大,但温习难度加大并不意味着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强,成功考取的难度加大。相反,温习的难度与竞争激烈程度、成功考取的难度是成反比的,由于其受到的小概率事件冲击强度将大大减弱!

三、2012年人***学考研科目的调整留给我们的疑问由于考查科目发生了变化,这样理论法学科目的分值比例就有所变化,由此而引发疑问就会有:

1、是否题型会有变化?

2、理论法学科目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各科分值如何分配?

3、综合科(科目四的应用法学)是否所报考的专业为必选科目?

四、对2012年人***学考研科目调整留给我们疑问的解析

1、关于题型的分析分析历史,可以熟悉未来。纵观人***学考研历次改革,早在2002年题型即定型化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即使在2002年前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也是有的,而且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3种题型不仅利于考查基础,而且有利于对考生基础水平进行快捷判定。同时,目前其他院校的题型也主要是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这三种。因此2012年及其以后人***学考研的题型应该还是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三种,这样既可以很好的考查基础,也可以保持其自身的命题特征和特色。具体来说,综合课(科目四的应用法学)的题型和分值分配还是会一如从前,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无论述题,每科还是4个名词解释和1个简答,每个名词解释5分,简答10分,每科30分,共150分。科目三的理论法学题型应该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其中名词解释每题分值5分不会变,简答每题分值应会在10分和15分间选择,论述题分值会在25分和30分间选择。

2、关于理论法学各科目分值分配和论述题分值分析理论科目考查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三科,而总分为150分,根据以往历年的考查方式,结合人***学考研的考试特征等因素,各科目的分值分配主要会有两种方式:(1)、各科目分值等同,均为50分;(2)、宪法和法制史分值均等,法理学多一道论述题分数(25-30分左釉订。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相比论述题来说比较好预备,其要求没论述题高,题目数目相比论述题来说也会多些,需要温习把握的程度和拿分的难度相比论述题来说都要低些。因此,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分值分配对考试影响不大,这其中,对备考有影响的主要是论述题。由于,我们需要根据论述题目的题量和分值在对各个考点进行命题式分析后确定各个科目及其具体每个知识点温习的程度。2012年人***学考研科目三理论法学科目最有可能是每科目分值均等。其次是法理科目比宪法和法制史多一道论述题

分值,25-30分左右。至于论述题数目,宪法、法制史顶多每科1道论述题,法理学顶多2道论述题。

3、科目四应用法学(综合科目)是否必选报考专业科目分析刚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对于科目四的应用法学是否必选所报考专业科目,没有予以明确说明,可以说应该是个漏洞。但是鉴于常理和往常规定,应该是默认必选所报考专业科目,这种选择不仅保险,有利于复试,而且也是理所当然的。

五、科目三理论法学考查法理学、宪法、法制史三科模式下备考应对策略详解各题型分值的具体配置这需要考前才能确定的,由于题目还没进行命制,具体题型及其分值分配需要在具体题目命制的时候由命题老师再具体敲定,只要题目还没命制出来就存在变数。题型虽没命制出来,但是有应对策略的。

1、科目四的应用法学温习应对策略和各科目时间分配调整对于科目四的应用法学(即综合课7选5)备考策略一如往常,此处考查科目的变更对其没半点影响,受科目调整影响的主要是科目三的理论法学。固然理论法学中的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具体分值分配和题型设置不是很明确,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法理学、宪法学和法制史分值必定会高于科目四应用法学(7选5)中的各科。这样在温习中,相比应用法学的各科目,理论法学的3科目应当适当多投进点时间。

2、理论法学科目中的宪法学、法制史部分和法理学部分具体温习应对策略(1)、宪法学、法制史应对温习策略虽说理论法学的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有论述题,但是其分值比例不会很高,尤其是宪法学和法制史论述题应该顶多各科一道。温习中,对于宪法学和法制史可以结合往年考过的专业课真题,对知识点内容足以支撑一个大论述题的重要考点从论述题命制的角度和深度往刻意关注和预备,甚至都可以对宪法和法理的所有考点都按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要求往备考。须知在把握答题套路的基础上,论述题也不过是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组合。假如在这两个科目温习中,仅仅为了一道论述题而把各大考点全当做论述题往预备可能不是很妥,会花费大量时间,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在把握答题技巧的条件下,适当缩小论述题预备范围,从而实现分数最大化。(2)、法理学温习应对策略对于法理学由于其很可能会有两道论述题,法学专业排名而且科目三的名称也是理论法学。显然,法理学是科目三的核心,论述题分值比例必定不会低。同时,对于纯粹的法学理论题目的论述题,假如不刻意认真往预备,很难突破。因此,必须对法理学扩大论述题的预备范围,加强温习的力度和深度,甚至对其的温习强度丝尽不亚于2012年前。对于其他一些温习方法和技巧参照往年的温习策略即可。

3、关于温习难度和心态综上可以发现,考试科目虽进行了调整,但是考点和考试风格是不变的,只需对个别考点的温习力度进行微调即可。因此,本次温习科目的调整实在对考试冲击并不是很大。大家应该别局限于自身,考试科目调整变化了,大家都变化了,而不仅仅就自己一人发生了变化。固然,考试科目增加了2门,温习范围扩大,温习负担确是有所增加了,但是大家都是一样的,在出题风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考试科目的增加,考试总分必然会下降的,考试人数应该也会由于考试科目调整产生的不确定性和温习难度的加大而有所减少,因此,录取分数反而会同等条件下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反而会减小。

六、2011年人***学考研官方公布的报名人数、录取情况及其2012年推免人数和招生人数报名人数:1603,统考录取人数:100,推免录取人数:73,统考报录比:16:1。

2、2012年官方最新公布的推免人数和招生人数2012年推免人数应该会减少,目前官方公布的接受校外推免人数为700人(而往年为900人),其中法学院接受34人(往年24人,具体总人数待法学院招生简章出来才能知道)!一份专业、有效的温习资料定是您成功的强劲助推器,不要让自己输在起跑线!转载请注明出处,既是对人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法律义务!附: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备注 0-法学理论 00-无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02-理论法学 806-应用法学法理学(含法理学与西方法律思想史),外语科目三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科目四包括: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法、环境资

2015年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之我见 篇8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史、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主要内容、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业务种类,理解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等。

【本章重点】

中央银行的发展及其体制类型。可适当补充介绍欧洲中央银行的有关情况。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中央银行在经济中的作用体现在其业务中。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其核心是独立性问题。

【本章难点】

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本章基本内容】

9.1 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要性。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中央银行的产生主要由以下4方面问题引起:银行券的发行问题、票据交换问题、最后贷款人问题;金融管理问题。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4—1913),从英格兰银行成为中央银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中央银行的初创阶段;第二阶段(1913—1945),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中央银行的急剧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46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是各国完善中央银行制度阶段。

中央银行的类型。中央银行的类型按中央银行的体制和中央银行的资本所有权划分。按体制可划分为三种类型:(l)复合式中央银行体制。国家不专门设立中央银行,而由一家大银行兼司中央银行职能;(2)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国家单设中央银行,全面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3)跨国中央银行制。指由货币联盟成员国联合组成中央银行。按资本所有权也可划分为三类:(1)政府拥有中央银行的全部资本;(2)公私合股持有中央银行资本;(3)完全由私人拥有中央银行资本。

9.2 中央银行职能

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是特殊的国家管理机关。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体现在三个方面:(1)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业务目的是调节信用规模;(2)不经营普通商业银行业务,它的服务对象是政府和金融机构;(3)它处于超然地位,是银行的银行、最后贷款人和信用管理者身份出现。作为特殊的国家管理机关体现在:(1)中央银行管理和服务的领域是货币信用领域:(2)中央银行的管理手段是经济手段。

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有三个:(1)发行的银行。它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权;(2)银行的银行。其含义为,中央银行不直接与工商企业发生业务往来,它以金融机构为服务对象,集中它们的存款准备金,充当它们的最后贷款人,对它们的业务实施监管和指导;(3)国家的银行。它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

中央银行的业务。中央银行的业务分为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指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项目,主要包括流通中的货币、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存款、商业银行的存款。

流通中的货币——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它通过再贴现、贷款、购买证券、收购金银和外汇等渠道,将货币投入市场;

政府和公共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也是中央银行重要资金来源渠道,属于财政性存款,中央银行对这类存款不支付利息;

商业银行的存款——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由商业银行交存的存款准备金和用于票据清算的活期存款两部分构成。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指中央银行的资金运用项目,主要包括黄金及外汇储备、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证券买卖和对政府及公共机构的贷款等。

黄金和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产业务,中央银行通过买卖黄金和外汇储备,达到调节货币资金,改善经济和外貌结构以及稳定金融市场等目的;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通过票据再贴现、票据再抵押和买卖有价证券方式实现;

证券买卖——属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实现其制定的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

对政府和公共机构的贷款——通过购买政府公债或国库券以及对政府和公共机构进行无担保的直接透支方式提供。

9.3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焦点。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集中体现在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问题上。正确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应当遵循的两个原则:(1)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要以国家的经济发展为目标;(2)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要符合金融活动的规律。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历史演变。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央银行产生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从目前来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呈不断加强趋势。

按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的程度,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可分为三种类型:(1)直接对国会负责,独立性较大的中央银行:(2)名义上归财政部领导,实际上有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3)归财政部领导,独立性较小的中央银行。

【材料分析】资料来源:《国际清算银行年报》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关国家的发展情况

【本章复习思考题】

关键词:

复合式中央银行体制单一式中央银行体制跨国中央银行体制发行的银行

一元的中央银行体制二元的中央银行体制国家的银行票据再贴现银行的银行

思考题:

1.银行券的分散发行制度有何弊端?

2.试述中央银行的性质。

3.试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4.简述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5.论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本章主要参考数目】

[英] 里查德·德尔著《全球证券市场风险及监管》,宇航出版社1999年版

李越著《金融市场秩序》,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甘当善编著《欧洲中央银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15年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之我见 篇9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考研商业银行经营与

管理练习:商业银行

1、西方商业银行首要的经营原则是()

A.效益性 B.流动性 C.安全性 D.盈利性

2、贷款五级分类法的分类依据是()

A.贷款质量 B.贷款期限 C.贷款对象 D.贷款方式

3、商业银行通过回购协议方式融资的特点是()

A.利率较高 B.期限较长

C.不存在违约风险 D.实质是以证券作抵押的贷款

4、当利率敏感性缺口为正值,利率处于下降阶段时,()

A.利息收入的增加幅度>利息支出的增加幅度

B.利息收入的增加幅度<利息支出的增加幅度

C.利息收入的减少幅度>利息支出的减少幅度

D.利息收入的减少幅度<利息支出的减少幅度

5、由持卡人先消费.银行定期收回所垫款项的信用卡是()

A.借记卡 B.贷记卡 C.转账卡 D.储蓄卡

6、商业银行的信托业务收益来源于()

A.信托业务的投资收益 B.信托业务的部分收益

C.信托财产 D.信托业务的手续费

7、在商业银行资产中流动性最高的部分是()

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A.证券投资 B.现金资产 C.准备金 D.贷款

8、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

A.手续费收入 B.信托收入 C.利息收入 D.租赁收入

9、我国银行主要实行的组织形式是()

A.单一银行制 B.连锁银行制 C.银行持股公司制 D.分行制

10、下列关于表外业务描述正确的是()

A.表外业务虽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影响资产负债总额

B.表外业务获得利息收入

C.表外业务提供资金的金融服务

D.《巴塞尔协议》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督管理纳入到资本充足率的框架中

2015年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之我见 篇10

1,试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2,请推导新古典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并说明其为何向右上方倾斜 3,请用规模经济递增,规模经济不变和规模经济递减,来分析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

4,政府公开宣布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的意义,通货膨胀如何自我维持 5,为何说“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二、计算题(2*20)

1,市场上黄瓜价格px=3元,西红柿价格py=4元,张三的收入为50元,其效用函数为U(X,Y)=(X^2+Y^2)的平方根(1)根据上述条件计算张三的最大效用

(2)做出张三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图,分析张三的最优消费组合,与(1)对比,说明其有何区别并说明理由

2,古诺市场上的寡头有n个,按固定边际成本C生产,需求曲线p=a—Q,行为总产量为Q(1)所有厂商独立生产时的均衡产量及利润

(2)n个厂商中有m-1个厂商合并,此时厂商的均衡产量及利润(3)试说明合并外的企业可获得利润

三、论述题(3*20分)

1,本轮金融危机我国率先走出,试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2,在实行浮动汇率的开放经济中,试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实现机制及其影响

上一篇:五上单元作文下一篇:毕业论文答辩陈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