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带一路”的意义

2024-04-14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的意义(精选12篇)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的意义 篇1

5月14号,“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召开,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应习近平主席之邀,29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齐聚北京,1500多名代表报名参会,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共绘互利合作美好蓝图。

秋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度和成果。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被誉为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以“一带一路”为依托,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如雨后春笋正应运而生。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由此将大大促进区域内各国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区域安全,可谓以经促政、以政促稳,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无疑,“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构想,更是沿途国家共同繁荣之有益路径,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增进沿途国家关系、地缘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故此,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将优势互补转化为务实合作,真正构建起“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你必须知道:“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搞不清楚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基础建设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像一个普通人去买房买车,对于绝大多数的国家来说,需要,但是拿不出这么多钱。而中国就好像是房地产商,建筑商和银行的组合体,有闲置资金,有空房,同时建筑公司也没活干,两边都有需求,怎么办?

很简单,按揭了。中国借钱给这些国家,然后让这些国家,用这笔指定的钱找中国公司去修基础建设,然后分成几十年慢慢地还给中国。

这样中国的外汇储备就有了灵活的运用,不用傻乎乎的只能去买美国的国债,收益几乎为零,借给别人收利息,收益高的多。中国过剩的.产能,就有人出钱来买,盘活了中国的制造业。

而这些用中国钱的国家,靠中国帮助修好了基础建设,经济就会发展,就会有钱来还中国的钱,同时还会买更多的中国产品。

这样各取所需,就是所谓的一带一路。

除了这些,一带一路的国家接受美元贷款,可以用人民币还款,这样,这些国家慢慢就开始接受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慢慢就获得了和美元同等的地位。

同时通过这样的基础建设,形成了从海上和陆路两条直达欧洲的通路,一旦发生和美国的战争,美国无法对我们进行完全的封锁,同时,另一方面也加快了中国到欧洲的物流速度,降低了流通成本,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竞争力。

由于这些国家使用中国产品作为基础建设的标准,后续的配套自然也要使用中国产品,这样就产生了排他效果,让中国在和其它的制造业国家竞争时,占据了优势地位。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坏账,就像是银行一样,总会有些人还不起房贷车贷。可是银行依然乐此不疲,为什么?因为它赚的更多。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实际上赚两次钱,一是借钱出去的利息,比买美国公债赚得多的多,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必须使用中国的产品,让中国的民间企业能受惠,所以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几乎是一个暴利的过程,只要控制好坏账的比例,肯定是利大于弊。

同时,由于中国为这些国家发展基础建设,会增大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友好度,让这些国家成为中国的好朋友,谁都知道,朋友多了好办事。做人是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中国会对一些国家进行无偿援助,()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你做别人的生意,就得送给人家优惠。商场也要定期给你打折,买多了要给你送优惠卷,免费的产品。国家也是如此,光赚别人的钱,不给人家点好处,生意就做不走,这些无偿援助,实际上就是折扣卷。因为除了我们,日本德国也借钱给别人,帮别人搞基础建设,我们是有竞争的。

这个方式实际上是美国人最先发明,美国为了获得市场,并没有采用其他国家的办法,通过武力征服,获取殖民地来获得市场。而是通过所谓的门户开放政策,租借法案,马歇尔计划等等,借钱给其他国家,让这些国家回过头来买美国的产品,这样兵不血刃地就占领了这些国家的市场,促进了美国的繁荣,让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使美国成为了世界工厂,最终成为世界老大。中国实际上在学美国崛起的方式,通过和平而不是武力,实现崛起。

所以,一带一路是非常有远见的决策,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如果你的朋友中还有人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把这个转出去,让大家都明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指日可待了!

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战略)

“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20,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年,我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的意义 篇2

1“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构建原则

“一带一路” ( One Belt And One Road,OBAOR) 战略构想虽然是由我国首先提出,但是在实际践行过程中需要周边国家的大力配合,从而开创出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协作共赢发展的新格局。因而,本文在深入细致分析了 “一带一路” 战略构想的精髓之后,指出其构建的原则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1和谐包容原则

“一带一路”战略内容不仅涵盖了传统的经济领域,同时还涉及国家政治、社会发展、历史文化、科学教育以及国家安全多方面内容,其本质在于打造一个能够全面与周边国家地区深度融合、休戚与共的发展共同体。而目前在 “一带一路”周边分布着57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承必然会存在着发展理念以及认知的差异。因而,要想扎实推进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必须具备高度的和谐包容精神,尊重各国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民俗习惯,从而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建立更加紧密的协作关系[1]。

1.2市场化运作原则

步入到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增强,经济发展所遵循的市场化运作规律已经成为了铁律。因而在推行 “一带一路”战略时,应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充分利用世界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 促使各种社会资源能够在国家及地区间得到最优配置,扎实推进各国现代化建设步伐。

1.3互利共赢原则

“一带一路”战略的最终目的即在于构建一个密切协作的命运共同体,因而在实施市场化运营过程中应充分兼顾各方利益主体的权益,在遵循互利共赢原则基础上各展所长,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并展现长处,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与进步。

2“一带一路”战略的深远意义

与欧洲复兴计划 ( 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 计划相比,“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内容所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 “五通”内涵要远远丰富得多,其战略意义同样更加深远[2]。本文总结当前既有研究成果并结合本学科所学知识基础将其总结如下:

2.1探寻经济增长之路

自2008年由美国 “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危机爆发之后,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经济已经逐步摆脱了经济泥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对于实体经济所造成的创伤还远远没有消去,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因而,在全球经济增长疲软的现实下,如何突出重围,探寻全新经济增长之路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重要目标。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能够促使周边国家进一步深化与我国经贸往来,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分享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夯实全球经济增长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全面树立及展现发展中国家大国形象, 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提供帮助[3]。

2.2促进全球化再平衡

通过分析全球化经济发展史可知,其缘起于海洋,沿海周边的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相较于内陆国家而言更快、综合竞争能力更强。因而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得海陆国家之间的贫富分化现象愈发明显,继而形成了现有国际秩序之中的 “西方中心论”观点与思想。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源于欧洲,在美国推动下发扬光大,对于世界经济成长与发展而言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弊端逐步显现,最明显特征即在于技术、资金以及能源无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佳配置,使得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趋势凸显。为此,由我国提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 投资建设的 “一带一路”,正是顺应了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以及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之下,致力于维护世界范围内贸易自由以及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所做出的有益尝试[4]。通过强化周边国家地区各个领域的合作,使得其能够从 “一带一路”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从而缩小贫富差距,推动社会改革进程。此外,在良好的协作机制指引下,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在国际事务中共进退,还可以打破传统 “西方中心论”思想的束缚,发出属于亚洲人民自己的心声,最终实现东西方之间的平等对话,促进全球化再平衡的目的。

2.3创新地区新型协作关系

我国所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世界上最大的创新之举, 对于其他国家经济改革工作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步入新时代后,我国必将秉承着和谐包容、互惠互利原则,利用最新的创新经济发展理论 ( 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 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 、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来不断深化拓展对外开放政策,将 “走出去”战略正确落实在 “一带一路”战略推行工作中,从而提高周边国家和地区参与到其中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开展经济协作模式创新的研究工作,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引领带动之下构建一个 “亚洲人的亚洲”[5]。

3结论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型战略构想,从本质上而言,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平崛起、传承合作共赢、改革开放的具体体现。所以,践行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对亚洲经济体发展强有力的推动与支撑,同时也是打破传统 “西方中心论”思想的束缚、构建亚洲人的亚洲”的重要工具。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 “一带一路” 战略的推广实施提供帮助, 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2013年9月与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新时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在该战略构想中,其着眼于当前中国和平崛起、深化落实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充分凸显出了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基础上的和平发展的诉求。同时,“一带一路”战略是当前我国步入到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继续强化对外开放政策,践行合作共赢理念的具体表现,对强化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往来,维护地区和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深远意义展开深入分析,试图通过表象揭示深层次的实质内涵。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的意义 篇3

第一个重大的意义在全球层面,“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利于塑造安全文明、和平和谐的国际秩序。在二战之后形成了一系列的国际资本体系,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包括对中国自身也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发现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出现的很多问题,风险和机制很难解决、很难应对,比如希腊受债务危机的影响,需要欧盟经济支持,但是又不愿意承担风险要求,因此不断给欧元区讨价还价,威胁要退出欧盟。还有英国,欧盟一直被大家认为是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但是英国出现了危机,原因是承担的义务和权益非常大,所以欧盟的模式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再加上,克里米亚和俄罗斯引发了危机,冷战后首次出现了两个国家对抗的过程。还有一个事件就是恐怖主义横空出世,美国没有办法,现在俄罗斯又高调介入了,而且恐怖主义还有蔓延的趋势,所以纵观全球出现的问题怎么解决?原因是体制,解决不了改革又不可行。但是中国作为大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从利益绑定促进共同发展,为和平、稳定、安全、和谐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提出“一带一路”,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

第二个很大的意义就是对我们国家自身来说,是要创造有利于我们长期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因为中国在2014年的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一个研究,根据购买力评价,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经济格局的变化发展势头比较好。2009年美国高调重返亚太,美国的军舰开来了'所以沿海的局势不是很好。我们提出“一带一路”来缓解,第一个是在亚太地区和东南亚国家,通过经济上的合作,加强利益上的绑定,发挥稳定和压舱石的作用。再就是从西部来说,我们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提升我们国家的战略,如果在东部一个国家逼的太紧,我们加强西部合作,这是东部的国家不希望看到的,所以起到战略制衡的作用,当然还有重要的意义就是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安全,因为我们国家是最大的能源资源进口国和消费国,能源保障非常重要,所以“一带一路”的提出对我们国家长期发展和环境的营造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点意义就是有利于发挥我们国家的作用。中国富起来,也有的人说我们国家是暴发户,怎么让别人改善对你的看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主动承担大国的责任。现在美国之所以处在中坚的地位,有很多国家愿意跟他走,比如TPP有12个国家已经达成了基础协定,韩国也要在近期加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抓住了欧洲重建的机会,推出马歇尔计划,还有在国际治理体系当中的贡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是在美国主导下搭建的,所以现在中国“一带一路”提出是很好的,我们需要做一些事帮助别人发展,为国际上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必要的帮助,“一带一路”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四个是打造世界经济增长机遇。“一带一路”沿途很多国家的GDP,包括贸易,包括国际投资增长的速度都比全球平均水平高,说明他们的增长是有潜力的,目前虽然规模比较小,但是潜力比较大,如果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发挥各自的优势,再加上我们国家最强的指导能力和丰富的发展能力,相信“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会加速发展并更加完整。

第五个比较大的意义就是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转型。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发展现在到了比较优势的转化机遇,劳动力成本在不断加快上升,我们的产业在市场规避的作用下会向东南亚、南亚地区转移,这是趋势。我们不能任由它们自发转移,必须在国家一定框架下和指导下有序地转移,政府的角色很重要,因为从发达国家可以看到,它们出现了产业空心化,但是作为比较好的像韩国也曾经是发达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上去一’并且转移到中国等,企业虽然走了但是收益仍在韩国。我们国家也要吸取教训和经验,做到主动转移。我们“一带一路”框架提出之后,劳动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对我们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表示非常欢迎,所以我们该怎么引导?现在商务部非常重视产业园区,如果做得好,我们的产业既不会出现空心化、去中国化,又可以实现产业升级,包括全球中的分工地位。

第六点意义就是有利于建设全面高水平的开放经济体系。我们国家走过的开放历程,都是从沿海开始,刚开始是经济特区,到以后的进一步开放。但是“一带一路”提出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愿景规划行动对于沿边赋予了较大的权重,对这个地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帮助的,所以在这方面意义非常大。

六大历史机遇

第一条机遇是拓展海外市场的机遇,目前“一带一路”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有40亿人口,人口规模比较大,发展水平比较低,所以有潜力。对我们尤其是基础设施,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是瓶颈,对我们走出去,包括建筑企业、建材企业都是很难得的机会。

第二大机遇就是主动进行产业布局的机遇,我谈到的产业转移的问题,在沿线65个国家,有50多个国家工业化水平低于全球工业化水平,它的城镇化水平比较低,所以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的阶段;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有非常突出的能力,在海关统计的5313个关税产品,中国产量占第一的是1600,是第二位和第五位这些国家加起来的总和,500个主要工业产品我们有20种的产量是世界首位,我们有这么强的能力,而他们又缺,所以这两者在“一带一路”方向上结合,对双方是很大的机会。

第三个比较具体的就是对外工程承包。我们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同时我们工程承包的能力也非常卓越,美国有个统计,2014年全球250家大型工程企业中,中国企业有64家,我们是美国的2倍。这对我国企业是很大的机遇,并且已经实实在在表现出来,2015年9月份我们对外工程完成的营业额增长是9. 2%,签订的合同增长的是26.5%,可以看到未来领域潜力很大。

第四个机遇就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机遇,比较成功的典范很多,如私募基金、金砖新开发银行,还有亚投行。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第一个发起建立了有影响力的国际性组织,并且创始成员吸纳的数量远远快于亚洲开发银行,这是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五个机遇就是物流航运业大发展的机遇,我要强调的是目前的技术发展,交通运营和信息技术赋予了各种交通运输方法的无缝衔接,大大提高了效率,西部大开发提了好多年,效果不是很好,但是近两年潜力、发展已经很好,比如重庆增长速度三个季度排在第一位,河南的郑州航空港发展速度比较快,这些地方开通的包括高铁、航空、地铁等无缝的衔接,改变了经济地理版图,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回顾—下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大家可以知道中国发展的历史,在宋朝以前我们的经济中心在北方,但是在宋朝之后重心出现南移,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的航海基础、造船基础有了很大发展,所以海上的运输因素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是最近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陆上运输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并与海上技术呼应,所以和海运的有效结合,起到成倍放大的作用,所以感觉到大航运的时代到来了。

论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篇4

【摘 要】“一带一路”这一国家级顶层战略的提出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开放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潮流,得到了我国和全世界的重视。该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并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但每件事情都是具有双面性,有利有弊。“一带一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必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与困难。本文立足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从挑战与机遇两方面对该战略进行利弊分析。

【关键词】“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共赢;挑战;经济发展 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定义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该战略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承自由平等发展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建立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实现利益共赢与经济融合。

二、“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1.利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共赢

“一带一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建立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就能够实现资源互补与经济往来。对于我国来说,一方面“一带一路”可以将多余的产能转移出去,通过境外转移,找寻更多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中国制造推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我国外汇储备庞大,而沿线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善,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使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同时推进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另一方面,我国虽然处于世界的前端,但很多是靠制造业来支撑,缺少很多高端技术与核心产业,走出去可以使我国加强对高端技术的投资与建设。对于沿线国家来说,国与国之间联系加强就能充分利用联合国家之间的的经济积极发展自身经济,互帮互助实现共赢。“一带一路”利于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推动了与沿线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促进了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与共同发展,同时推进了沿线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促进和谐共处。2.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之一。“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涵盖了“两个核心、两个枢纽、7个高地、15个港口和18个省份”,东西部各个地区、省份都有不同的定位和任务。整个构想可以说真正体现了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思路,以开放战略为先导,调动整合国内资源,优化开放整体布局。“一带一路”战略就旨在开发西部地区尚未发展的资源,使中西部地区吸收先进的资金与技术,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与增长点,使中西部地区成为新的经济推动者,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使两者之间经济能够协调,让我国经济发展更平稳。3.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带一路”能够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经济与企业的发展,符合这一战略的企业必将崛起,形成产业集聚,这样对于沿线地区的劳动力需求就会增加,给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多国际化的机遇,一定程度上解决国内就业问题,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他们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民心得到稳定,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社会得到稳定,经济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互助互利的局面。4.有利于创建和谐包容的人文环境 “一带一路”坚持和平、合作、共赢的精神以及平等、和谐、包容的内涵,在经济、文化、医疗、科技、旅游、学术等各个方面加强合作,加强不同国家间的民意基础,以达到国与国之间的民心相通,从而为我国发展创建一个和谐包容的人文环境三

三、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实现全球化在平衡

“一带一路”战略把握全球发展问题的重点,直指世界经济格局的短板,为世界经济再平衡注入了新的动力。从丝绸之路的战略布局上看,“一带一路”的东端是全球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东亚地区,西端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而在中间连接的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等广大地区则主要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为主,这些地区发展潜力很大,但是发展基础薄弱,发展要求十分迫切,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欧亚之间的“经济塌陷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通过基础设施、资源能源、投资贸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利益共享的区域资源保障体系和产业分工体系,涵盖了能源、金融、铁路、电力、港口等多行业、宽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巩固沿线国家的合作基础,促进彼此的相互支撑与扶持,有利于经济共同体的建设。

“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四、“一带一路”战略带给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力求各个国家能达到利益上的最大化,但利益是无法完全均衡的,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既有挑战又有机遇,首先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与大国之间的关系成为难题。比如美国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会较多地从政治和竞争的角度提出自己相应的想法与疑虑。因此一些发达国家可能会在各方面阻止“一带一路”的发展,为此战略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也为国家间的合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一定要处理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美国的战略围堵、俄罗斯的猜疑、日本的阻碍等,主动取得并争取与欧洲的对接,使各国间加强合作,实现共通。参考文献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的意义 篇5

两千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尽管多次经历血与火的洗礼,但驼铃声声,舟楫相望,丝绸之路从未完全中断。尽管古代交通和技术条件远逊于今,但商人、智者、学子、使节排除艰难险阻,跨越万水千山,以极大的毅力和勇气开辟和经营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家有大有小,但都因丝绸之路受益匪浅。进入21世纪,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丝绸之路展现的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今天,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但同时也面临新老挑战和不进则退的压力。如何巩固亚洲和平发展局面,进一步凝聚亚洲国家共识和力量,实现整体振兴,是亚洲国家的共同课题。“一带一路”倡议在此背景下提出恰逢其时。

亚洲区域合作方兴未艾,有力促进了亚洲的和平发展。但需要看到的是,亚洲区域合作与欧洲和北美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亚洲各个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联系不紧密,对深化区域合作构成不小的阻碍。“一带一路”将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各次区域连接起来,有利于各区域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建立和健全亚洲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使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当前,全球贸易、投资格局和资金流向正酝酿深刻变化,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挖掘域内和本国的内需潜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一带一路”建设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改善区域内和各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内陆国家和各国边远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各国之间削减贸易投资成本与壁垒。

亚欧大陆各国历史文化宗教不同,发展水平各异,未来发展需要发挥多样化优势,走多样化道路,因此人员沟通、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至关重要。历史上,丝绸之路是国与国、人与人交流的结晶,建设“一带一路”将发掘古代丝绸之路深厚的文明和文化底蕴,加强各国、各领域、各阶层、各宗教信仰的人际交往,发挥人文交流的潜力,进一步扩大各国民间友好的基础。

“一带一路”,涵盖中国中西部和沿海省区市,紧扣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将助推中国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实现中国与周边、与亚欧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将各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的发展,也使中国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

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转型的意义 篇6

作者:房宏琳 《光明日报》(2015年10月28日 15版)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谋划和推进之后,“一带一路”战略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意义。对外,它是我国构建新的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思路,对内,它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有力保障。

“一带一路”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更为广阔的回旋空间

中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规模也积累到世界第二的水平,而且在可以预期的时间里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如此庞大的经济体要实现转型,若没有一个较大的回旋余地不仅很难,而且会付出很大代价。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时至今日,结构性问题依然严重。究其原因,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借助人口红利和一些资源优势实现了粗放而快速的经济增长,现在要转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但又不能一下子放弃过去的粗放式增长,因为会面临非常严重的就业问题,因此,对这种增长方式进行转换,只能是渐进地推动。在这一背景下,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找到更大的实现平台就变得非常重要。“一带一路”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构建这样的一个平台。

“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或地区,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彼此合作的潜力和空间很大。如果能够实现这一战略,结果一定会是互利共赢的,产生的将是1+1大于2的效果。一方面可以把我国积累起来的庞大生产力运用于沿线各国的生产建设上,另一方面可以打破沿线国家的发展瓶颈,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当我国借此实现了经济转型,而沿线国家的经济也得到了发展之时,就会形成一种新型的世界经济发展生态。

“一带一路”为中国经济转型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其动力在供给方面主要是通过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力红利”的充分利用获得的;在需求方面主要是借助投资和进出口形成的。然而,自2010年之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持续降低表明,经济转型不再是一个未来的选项,而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到中高速增长,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战略。问题在于,如何获得实现这种转型的动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无疑是实现这一转型的一个动力源泉,除此之外,深化和拓展对外开放也是获得经济转型动力的重要源泉。然而,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寻求经济转型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和新兴市场化国家崛起,对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提出新的要求。这些新形势对我国的对外开放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开辟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成为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目标。“一带一路”就是适应这一形势,推动深化对外开放的新战略。

“一带一路”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及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因此,“一带一路”的构想是一个全新的对外开放战略,它把过去主权国家间外在的贸易联系整合为一种内在的依存关系,从而实现生产力在一个更大范围的融合和发展。这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沿线所有国家都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会。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无疑也会注入新的动力。

“一带一路”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地方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增长,但地方经济不平衡问题也逐渐凸显。如果说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那么地方经济不仅要实现转型,而且落后地区还要实现赶超。从理论上讲,当形成地方经济之间不平衡的局面时,或者以经济增长的收敛缓慢地缩小差距,或者借助某些重大的发展机会快速地实现赶超。比如,黑龙江省虽然在改革开放后也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在全国的经济格局中目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因此,缩小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成为黑龙江省的战略目标。“一带一路”能够提供给黑龙江省的最大机会是,在拓展的路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黑龙江省有着地缘和资源方面的优势,如果能够顺利开辟丝绸之路经济带,那么黑龙江省就从地处边远的位置 变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个中间环节,这无疑将给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从全国来看,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都可以根据各自的自然禀赋,借助“一带一路”历史机遇,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的意义 篇7

关键词:纺织企业,文化融合,“走出去”战略,新机遇

招工难、用工贵、原材料成本上涨、同质化产品过多、出口利润不断下降等问题近几年来一直困扰着国内的纺织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实现更为优质的资源配置,纺织企业进行海外转移和对外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纺织业适应国内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自2000 年正式提出,“走出去”就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国家支持和鼓励企业走出去,到海外进行生产投资,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了“一带一路”宏大战略构想,为国内企业特别是纺织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大格局的确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正在加快实施中,纺织等多个行业已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主导产业。然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文化和语言的障碍以及文化认同障碍,这些都会左右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是否能够最终成功。因此,纺织企业如何以文化融合面对“一带一路”新机遇就显得至关重要。

所谓文化融合是指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

普华永道战略合伙人John Jullens认为,中国企业要想在全球价值链中取得更好的地位,在价值链终端实现更好的成功,必须要从思想上转变,要了解当前的情况、市场地位、适应海外环境。与此同时,倘若文化的整合不成功就会造成各种冲突,甚至影响到“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而文化融合作为文化调整的一种方式,是将两种有差异的文化体系在接触、碰撞、筛选、整合的作用之下逐步拉近距离,使原来的文化体系随之消失或改变其形貌,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的过程。可见,“走出去”企业要想在投资国落地生根,不仅取决于文化融合这一关键因素,更是一个需要企业付出知心和耐心的漫长过程。

本文以中国棉纺行业龙头企业: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隆)在“走出去”过程中的文化融合实践为例,简述企业如何以文化融合为抓手,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

一、尊重和摸清投资国的法律文化差异,为文化融合奠定基础

作为社会意识层次的法律文化是对社会生产方式特别是法律实践的客观反映。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不同,体现出来的人们交往实践(包括法律实践)就有所不同,也就有不同的法律文化的产生。随着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与投资所在国的法律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直接接触、碰撞乃至冲突。因此,做足功课,提前摸清与投资国的法律文化差异,并在尊重法律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加深对不同的法律观念、法律价值以及法律制度的解读理解,从源头降低因不同法律文化差异导致合作中的各种冲突。真正把适应本土化的法律文化作为文化融合的首要问题来对待。

百隆的“走出去”战略起始于2009年,首次境外投资选择在孟加拉,就遇到了因土地性质不同带来的问题。百隆在孟加拉投资所征土地是由众多“小地主”地块集合而成,由于与百隆合作的孟方中介公司搞不定部分“小地主”,导致项目征地工作一再拖延,这与国内土地属集体(国家)所有,征地一般由地方政府主导完成截然不同。后经多方咨询评估均得不到明确的时间结点,外加当时的孟加拉政局出现不稳,百隆高层即果断中断投资,并想方设法撤回了购地款。

2011 年企业重新启动海外投资。经慎重考察,多方详细咨询,将投资目标确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融入程度更高,投资环境更好,并由越南各级政府共同参与的越南西宁省鹅油县福东乡福东工业园区。本次投资在前期考察评估阶段,企业除了对投资国的市场、资源、环境以及政治风险等进行非常细致的考察和评估以外,根据越南已在2006 年正式成为世贸组织(WTO)成员国,在2010 年越南又参与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 的谈判,并启动与欧盟双边自贸区的谈判,这在给投资企业带来更多贸易渠道和更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投资者在绿色环保、劳资关系等方面设置了更为严格的法律门槛这一现状,尤其重视对投资国相关法律文化差异进行了针对性的深度了解。一是百隆投资的色纺纱生产基地项目包含了染色和纺纱二个重要产业链环节,染色无疑是环保部门重点控制的对象,认真对照和理解投资所在国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联的环保法律法规,并在投资设计中融入高科技手段,确保污水处理及排放的合格合规尤其重要;二是纺织企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尽管新建企业全套设备采用国际前沿性的“高自动化、高智能化、高信息化”先进棉纺设备,但投资总额达18 亿美元,拥有50 万锭生产规模现代化企业的大型项目,对劳动力的需求仍在5000 员工左右。一旦对所在国的劳动、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解读不精准,对所在地区越南籍员工处理劳资关系的文化特点不甚了解,出现罢工就会成为常态。正因为百隆在投资越南的前期准备中,对投资国包括法律文化在内的相关信息了解较为全面准确,既为日后的文化融合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基础,更是为剖析境外复杂投资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决策依据。

投资项目百隆(越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隆(越南))于2013 年3 月开工,历时三年边建设边投产的艰苦创业,一家生产规模50 万锭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将在2015 年底全线投产,得到了越南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被越方称赞为“超级棒的越南速度”,俨然成为越南西宁省鹅油县福东乡福东工业园区的样板企业之一。

二、积极寻求以本土文化为载体的文化融合点,减少摩擦与冲突

企业“走出去”以后如何能够“走得稳、走得好、走得远”文化融合是关键。百隆在投资越南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并充分利用本土文化优势积极寻求探索与企业管理相适应的文化融合点。“走出去”企业也只有以本土文化共融的方式赢得当地社会的认可,才能有效地减少双方的摩擦与冲突。

所谓本土文化:是指将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进程中长久积淀、传承下来的与众不同的民俗、习惯、景观、人文环境等地方资源。共融:即投资企业将本土文化择优引入企业管理并形成独特风格的企业文化。

中国与越南都属于东方民族, 都受儒家文化影响, 这两个民族有很多相同点,如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善良、智慧、忠孝、包容、中庸等也已成为越南国家性格的基本要素。但也有很多不同点,比如越南狭长,呈S形特殊的地理环境,近代被殖民被侵略以及漫长而惨烈的抗击外国侵略者斗争的成长史,也孕育了其敏感易变、浪漫多情等民族性格。比如:由于语言沟通不畅,越南籍员工总是带着敏感的情绪怕被欺负,工作缺乏合作和主动性,但凡感觉有吃亏就会互相串联策划罢工;而天性浪漫多情又表现在随性、散漫,对待婚姻如此,对待工作也是如此,尤其是男员工一到周末或发工资即成群结队外出唱K喝咖啡,上班就顾不上了。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需要投资企业理性地看待这些差异,并怀着真诚在良性的接触、碰撞乃至冲突和耐心沟通过程中,积极寻求与本土文化相契合的融合点,从而在逐渐减少摩擦冲突中走向和谐共融。

百隆(越南)现有越籍员工4700 人,由于尚处在建设安装阶段,中方管理技术员工占4%左右,企业在实践中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施文化融合:一是尊重双方的文化差异。首先严格以所在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并将与员工权利义务相关联的内容编入员工手册、通过三级培训逐条讲解,加深其对权利义务的认识。在实际操作中重视利用上班早会,不厌其烦地提出要求;下班前班会则及时肯定成绩,提出问题,在实践中逐步加深越籍员工对规范操作、质量产量、安全生产、劳动纪律等规则的对应理解。同时,所有信息均采用越文通过上墙看板形式及时传达给员工,对员工奖罚及每月收入所得更是做到准确透明,有据可查。企业要以自己的诚信培育建立双方的互信;二是以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为载体凝聚员工人心。针对越籍员工天性浪漫的特点,除了将厂区和生活区打造成花园型的绿色企业,并在生活区配置文体娱乐功能齐全的设备设施以外,充分利用越南民族能歌善舞的特性,在越南重要民俗节假日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邀请越南地方文化馆老师对节目进行辅导,邀请所在工业园区工会及地方政府领导参与活动,以此引起社会的关注;公司领导还按照越南的风俗在每年“三·八国际妇女节”为每一位女员工送上一支玫瑰花及礼品;就连属于企业的“百隆之歌”也邀请越南地方作曲家编曲,一首具有越南民族特色的“百隆之歌”,员工唱起来更加情真意切。2014 年9 月在一期工程投产的庆典活动中,由百隆越籍员工表演的4 个带有浓郁越南民族风情的歌舞节目给300 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宾客们纷纷拍照,作为百隆人的越籍员工倍感光荣和自豪。三是加快属地化管理,促进文化融合。百隆在投资启动之初就有目标地招聘广西、云南一带大学生既充当翻译,又作为各重要岗位的后备人才加以培育;同时,分批选拔越南籍大学生或有潜质的基层管理人选,到中国百隆旗下重要工厂进行点对点、岗对岗的培训,提前学习管理技能,体验企业文化,并以此为“种子”,通过各种大小技能比赛加快本土技术管理人员的培养,以促进双方的文化融合。现企业财务、人事、质检、仓库、办公室等部门的基本管理人员,车间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均由越籍员工承担,属地化管理程度的快速提高,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在有效降低摩擦冲突的同时,使企业管理更具成效。

三、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包容性的管理团队,建立文化互信

俗话说:企业文化首先是老板文化,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这既是企业家的荣耀更是责任,而且是更重要的责任。如何将文化融合与“走出去”战略实施结合在一起,首先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的文化自觉。

拥有宁波市荣誉市民称号,在海外国际市场锤炼成长的百隆董事长深知: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不仅要在企业内部选择和识别具有国际化视野并具有文化包容性的合适人才,而且要通过培养和甄别,大量聘用本地化的人才,通过有目标的培养,加快本土员工从基层、中层到高层管理人员的培养进度。尤其要重视如何让他们在自有平台上能充分发挥才能,亦能够有机融入到投资企业核心文化中的重要性。因此,企业不仅提前数年在企业内部选择培养符合国际化视野的高层管理人员,并大胆启用更具学习和进取性的年轻高学历技术管理骨干,放手让他们在越南新建企业的重要岗位发挥各自的才能,随着百隆(越南)投资项目的投产落成,一个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文化包容性的管理团队已经形成,且经越南这种具有一定政治风险,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复杂投资环境的磨练中日趋成熟。这其中可分享的经验如下:

1.投资企业的高管,尤其是第一二把手必须具有文化复合型人才特征。即:对于外派的企业高管既要深层了解母体企业的文化特性和价值观,又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包容性,能较快地在差异性文化环境中敏锐捕捉到文化的兼容和共融,并积极搭建最佳的文化融合平台,使企业管理既符合个人的领导风格又能加快促进文化的黏合和传承。

2. 外派管理团队要有较强的融入当地社会的能力。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谈到中国企业“走出去”时认为:作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应该做到:第一,自己不要狂妄自大。第二,要懂得尊重当地的劳工,尊重当地的制度,尊重当地的文化。第三,要保护环境。第四、融入社会。实践也让百隆投资者深刻认识到:企业“走出去”一定要融入当地社会,和当地社会各界及企业广泛建立沟通联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合作共赢模式下,建立互信,共同发展。

3. 要以文化自信赢得员工的信任,促进文化的融合。在对境外投资企业的管理中,需要坚持文化自信,要相信正确的事情应该是相通的。投资者要把促进双方快速发展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重视引进先进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大力推进绩效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而在实践中加快员工的文化认同,促进文化融合。比如百隆作为国内棉纺行业的龙头企业,20 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一整套经过实践检验的先进管理经验,对投资越南的新建企业,又选择了国际前沿性的“高自动化、高智能化、高信息化”先进设备配置,在接受意大利、日本、瑞士等世界一流纺织设备企业顶尖技术人员到企业现场帮助安装、培训,手把手接受技术指导的过程中,中越双方员工的视野不断得到拓展;而现代化企业规范的管理和中方管理人员的以诚相待,使得越籍员工迅速成长,劳动的付出得到了很好的物质和精神回报。随着员工对企业归属感的增强,文化的融合也显得更为圆融了。

四、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融合机制畅通内部沟通渠道

文化融合的实施需要有效沟通机制的支持,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内部沟通机制,主动为员工提供多途径的公开沟通渠道,是企业文化软性管理的“硬着陆”,同时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因而“走出去”企业更要重视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融合机制,确保内部沟通渠道更加畅通。

1.设立企业文化融合机构,确保内部沟通畅通。百隆(越南)按照越南相关规定依法成立工会,工会主席及委员均由越籍员工担任,会同人力资源部、行政办组成企业文化融合管理小组,专门负责文化融合方案的设计及执行,以此促进企业和员工之间、员工和领导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沟通,促进价值观、管理、信息、情感等多层面、多角度的沟通,公平畅通的内部沟通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 秉承及拓展投资企业新的理念体系,并通过各种手段在企业宣传贯彻。特别要根据新建企业实际,用新的企业愿景、价值观念、企业道德和经营理念,来统一员工的思想,激励员工的斗志,并转化为新的发展目标而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3.注重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把企业的基本理念体现到各项规章制度中去,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转化为广大员工的工作动力和自觉行为,使企业文化融合步入决策理性化、管理制度化和操作规范化的良性轨道;

4.加强企业物质文化的建设,重视外在文化的体现。如百隆自创品牌:BORS色纺纱是中国驰名商标,透过对代表企业文化之一的“卓越超群、稳健可靠、独特创新、至诚合作”品牌理念的对内对外宣传推广;通过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和公益等活动加深投资所在地社会各界以及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当前,在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感召之下,纺织行业已经成为境外绿地投资的热点,中国纺织企业“走出去”整体看来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中国企业在各项法律、金融、保险、服务等保护体系尚不成熟,加之国际大环境造成的地区局势紧张等等,中国企业的“走出去”道路注定不会平坦。境外投资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建设完成,但文化融合则需要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耐心而富有创造性地探索磨合,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是确保纺织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文化融合不仅要借鉴成功经验,更要汲取失败教训。文化的融合只有努力实现与企业的战略保持一致、与员工的发展保持和谐,进而转化为投资企业的文化优势和竞争软实力,才能为“走出去”企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麦肯锡全球董事.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文化融合.新浪财经,2010(6)

[2]理倩.越南纺织的中国机会.中国纺织,2015(10)

西南边陲如何融入“一带一路” 篇8

云南曲靖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开发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就是以四川宜宾为起点,途经曲靖,再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

曲靖作为西南边陲城市如何抢抓发展机遇,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大战略,怎样发挥创新发展优势?为此,全国两会期间,《小康》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曲靖市市长范华平。

《小康》:曲靖目前处在“一带一路”规划的什么位置,曲靖市又是如何自我定位?

范华平:云南省已初步完成“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总体方案设计,概括起来大约是构建“一横一纵”两个通道,外加两个辅助通道,以昆明为支点和中心,一横是向东连接泛珠三角、太平洋等经济最发达地区,向西通过瑞丽连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印度洋沿线国家;一纵是向北通过成都、西安连接北方丝绸之路,向南通过磨憨口岸,连接老挝、泰国、新加坡进入南太平洋。辅助通道方面,一是沿老史迪威公路,连接昆明和印度加尔各答;二是通过云桂铁路,连接广西防城港并进入太平洋。

《小康》:曲靖由于不沿边不靠海、没有口岸等因素导致利用外资工作起步较晚,与东盟、南亚的贸易发展十分缓慢,在此背景下的曲靖要怎样才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优势获得发展呢?

范华平: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是曲靖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选择,“一带一路”的推进建设是曲靖未来发展道路上必须努力抓住的机遇。

我们也担心被“一带一路”推进政策边缘化的危机,经过市委市政府的研究讨论,决定加快外向型产业基地建设、借道发展与建设国际空港、建设完善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和载体,这是我们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必需的思考与建议。

《小康》:那么曲靖将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如何保持自身优势?

范华平:曲靖要发展外向型经济,首要任务是改变粗放型生产方式。如今,我们已明确提出要加强特色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加工贸易基地与冶金化工出口深加工基地等三大出口加工基地的发展,并且明确了未来三到五年内的发展目标。

为解决国际交通相对闭塞的问题,我们也提出要绝对重视借助曲靖—防城港通道、曲靖—河口通道、曲靖—瑞丽通道以及曲靖—重庆通道等几大通道,实现借道发展,同时要把建设属于曲靖自己的国际空港提上重要日程,以摆脱没有口岸的尴尬境地,建设走向国际的直接通道与对外交流的直接平台。

同时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规模上要把争取早日设立海关和进出口检验检疫机构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创造条件申报综合保税区,从根本上解除曲靖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瓶颈,为曲靖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便捷、低成本、高效的服务。

《小康》: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曲靖市是如何考虑的?

范华平: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推动曲靖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大亮点。我们曲靖作为云南省第二大城市、珠江源头第一市,拥有喀斯特地貌等自然风光,以及以珠江源头文化、三国文化、爨文化、铜商文化等为主的历史文化,以彝、回、苗、壮、布依、水、瑶等为主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这些都是丰富的旅游资源。

因而在此次关于落实“一带一路”讨论中,我们也要求市旅游局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对外战略合作的新亮点,“走出去、请进来”,让更多外地游客、投资商了解曲靖的资源、产业发展政策与投资环境,以推动曲靖经济的对外合作和外向型发展。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的意义 篇9

识和思考

2013年9月7日,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为适应国际经济新格局的新变化,习主席提出“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不仅明确了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同时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其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巩固中国同中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基础。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其次,逐步形成两个辐射作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逐步辐射到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并有利于新的欧亚商贸通道和经济发展带的形成。

然后,带动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在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

最后,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东部省份可以寻求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新支点,加大经贸合作力度,以点带面,形成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各国期待高,自己准备少投入多效益,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欠发达,人文环境复杂,宗教、民族矛盾多,国家之间边界争端、水资源争端短期内难以解决等。这些问题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我们面临的困难不在国内,在于“一带一路”的这些国家和地区人民的认同和政府的支持。

要想长久的把困难解决好,必须本着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做到五通,即政策沟通是保障,要协调;道路联通是条件,要满足;贸易畅通是目标,要互利;货币流通是途径,要跟进;民心相通是关键,要先行。所以关键是处理好中国与中亚及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发挥好上合组织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在推动诸边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受益,打造好同西部邻邦及东南亚邻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腾飞,中国在更多方面有能力帮助别国,特别是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作为全球主要外汇储备国,中国能够携手各国共同应对金融风险,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作为多元文明碰撞与交流的遗产,丝路精神并非中国独享,它一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的意义 篇10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为适应国际经济新格局的新变化,习主席提出这个战略构想,不仅明确了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同时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这样一个“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覆盖了40多个国家,总人口44亿,约占全球的63%,近2/3;经济总量超过2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29%,不到1/3,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供应基地。其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一带一路”有利于形成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建设一个包容性很强的互利互惠平台。

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任务是发展经济,通过巩固、扩大我国与中亚、东南亚等沿途国家和地区的彼此相互开放,互利合作,形成公平、统一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各种资源的自由流动,不断扩大经济发展规模和总量,造福于沿途各国人民。

二、“一带一路”战略将加快中国利用巨额外汇储备走出去的步伐,沿线国家将从中国投资中受益。

“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绝大部分是转型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解决中国自己的城乡、区域间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要为改革国际经济秩序当担相应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改革开放积累了巨大的优势,不仅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劳务和巨大的市场,也积累了巨额的资产。中国不可能持续保持贸易顺差,“十三五”时期甚至可能会出现逆差,需要用价格来出清国际收支差额。

“一带一路”过程中设立丝绸之路基金,加强交通设施、油气管道、通信设施等多领域合作,加快国际通道建设,通路、通航和通商带动资本、技术、基建走出去,密切地区间的人员、信息和经贸往来,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便利化,可以实实在在地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提升相邻区域的发展水平,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三、打造“一带一路”有助于促进欧亚非大陆腹地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改变全球经济政治的空间布局和活动方式及其流向,为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世界发展史表明,世界经济的增长模式及其流向始终受交通运输模式的制约甚至牵引。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陷入停滞,其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化只是世界沿海地区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增长只不过是世界沿海地区的繁荣与增长,广大的世界内陆地区并未真正纳入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一带一路”建设将创造牵引内陆地区及世界经济增长、繁荣的新物流模式和发展平台,沿途会形成发达的城镇和人口中心、经济活动中心,这些地方的丰富资源得到全面、合理开发,增大全球资源供应量,从而深刻改变全球地缘政治的空间布局,世界地缘政治景观也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四、我国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途径。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构筑国土安全发展屏障,摆脱以美国为首国家的不平等国际贸易谈判,寻求更大范围资源和市场合作的重大战略,被称作世纪大战略。这是中国在近200年来首次提出以中国为主导的洲际开发合作框架,将彻底摆脱原来依附大国,被动挨打的地缘政治局面。

工程机械如何掘金“一带一路” 篇11

恰逢其时,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有分析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5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累计将达到5.8万亿美元,按照25%的投资能转化为对工程承包、工程机械、建筑材料的有效需求来计算,规模总和或超万亿美元。

对于深陷困境的工程机械行业来说,没人愿意缺席这场盛宴。徐工集团邀请来自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交使节到访徐工,参与“一带一路海外行”活动;柳工在“一带一路”全部65个国家中的62个国家都有布局;三一重工则落子于发展潜力巨大的非洲等。

在成绩面前也须冷静思考,“一带一路”上的哪些国家是工程机械企业的首选之地?有哪些经验还须进一步总结?

首选之地在哪儿?

“一带一路”涉及65个国家,在市场布局上应有所侧重,避免盲目出击,战略失焦。明智做法应是选择重点目标市场,深耕细作,并以此为区域轴心,辐射周边市场,俄罗斯、印度、印尼、哈萨克斯坦等域内大国理应作为进军“一带一路”首选之地。

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大都面临增长乏力、汇率贬值等问题,但从人口规模、未来基础设施发展潜力来看,这些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迟早会走出“泥潭”。中国企业长期立足这些国家的要诀是稳步推进业务当地化,从产品出口的初级模式向在当地建立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的模式深度转型,进而实现全业务链的当地化。

柳工机械就是很好的样本。其从2004年进入印度市场,2009年建成了中国制造业首家在印度的独资工厂。后历经6年,完成了销售网络、服务配件体系和研发、采购供应链的全面当地化,并克服了早期工人罢工、汇率贬值等多重考验,在2015年实现了全面盈利。

非洲的尼日利亚、安哥拉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虽不在“一带一路”国家清单之内,但很可能成为未来强劲的增长点,也应提前布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10个国家,有7个位于非洲。

还有一类国家,自身市场容量有限,但地理位置优越,物流便捷,营商环境友好,政局稳定,也可成为中国企业建立海外区域中心的首选之地。典型的国家就是新加坡和阿联酋。国际化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在海外建立区域中心,可把经营决策中心前移,更好地贴近客户,提供服务,缩短响应时间,提升客户满意度。

抱团“一带一路”

目前中国企业在建筑业、工程机械、重卡行业都已建立起强大的产业体系,相比较于工业基础薄弱的“一带一路”国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几个行业都是中国“走出去”的主力军。

如果密切联手,不仅在微观上直接破局,创造更多的经营业绩,更能促进上下游之间有力协同,提高中国企业对域内全业务链的掌控力,宏观上形成了中国优势产业的产业集群优势,不仅为“一带一路”战略增加了胜算,对中国企业的全球经营都具有示范意义。

1980年代日本企业群在东南亚地区的做法可以给我们诸多借鉴。彼时,在印尼等矿产资源国,日本矿产企业、矿山机械设备企业和金融机构一起抱团参股当地的煤矿,掌控了上下游各个环节,确保了日本企业对于印尼煤矿行业长达数十年的统治地位。

“一带一路”涉及65个国家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应选择重点市场深耕细作并以此为区域轴心辐射周边市场。

在具体执行上,业界期待中国的金融企业能够尽快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进程严重滞后于实业界,银行海外网点覆盖面低、金融产品单一、热衷于追逐政府间和大型国企所主导的“标志性“合作项目,中小企业走出去要获得政策性融资仍较为困难;期待“走出去”的金融机构尽快打破原本过于保守步伐、审批程序和标准,真正为实业界企业掘金“一带一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也期盼万众瞩目的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尽早发挥重大作用。

如果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能形成集群优势,在海外市场必然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践行社会责任

“一带一路”是盘大棋,每个企业都是一张国家名片,要想赢得“一带一路”国家乃至全世界的信赖,中国企业必须更加深入了解海外所在国的生态环境,适应当地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及社会文化生态;与当地的利益相关者彼此尊重,价值共享,和谐共生;切实承担本地的企业社会责任,把自己当作所在国的一份子,目光长远,不作短期过客。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富有全球视野、承担全球责任的新型国际化企业。

如同硬币的两面,国际业务的风险历来大于国内业务,这也决定了“一带一路”既是希望之路,也是荆棘之路。

进军“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必须把风险防范提高到更重要的地位,着手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投资风险管理、海外资产管理、汇率风险管理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人员安全风险更是要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海外业务人员是企业的宝贵资源,建立完备的人员安全防范体系,进行系统严格的培训,已经刻不容缓。

与此同时,要防备中国同行之间恶性竞争。中国同行的产品相近,配置趋同,同质化现象严重;商务上,价格趋同,商务条件趋同,服务配件政策趋同。现在国内市场低迷,大家蜂拥而至到“一带一路”争夺有限的生意机会,可以想见由来已久的“自相残杀,恶性降价”的行为也许会愈演愈烈。“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必须摒弃单打独斗和窝里斗的不良习气,学会与友军相互尊重,制定并遵守游戏规则。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的意义 篇12

在经济发展中, 中小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截止2014 年末, 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 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59%的税收和60%的进出口, 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 每年解决1000 多万新增就业。

经理国库作为央行的一项重要职能, 在“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历史机遇下, 央行国库部门应思考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我省的区位优势及其经济现状分析

(一) 区位优势分析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 境内与广西﹑贵州及四川等省相连;境外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 并且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 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 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2 个, 二类口岸9 个, 90 个边民互市通道和103 个边贸互市点;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 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 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的省份之一。近年来, 云南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 加快了交通建设, 预计至2020 年, 我省铁路里程将达到6000 公里, “八入滇四出境”的铁路运输大通道将基本形成, 构筑起云南铁路通江达海、连接周边的枢纽中心。

作为边远省份的云南来说, 其经济基础薄弱, 发展相对落后。与内地省份相比存在一定的劣势, 但依托周边国家的经济也相对落后态势, 我省大力发展小微企业,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 依托区位优势, 走出国门, 加强交流, 实现经济互助, 必然会促成变劣势为优势, 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极好机遇。

(二) 经济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云南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0 年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既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全省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二五”以来,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面对种种矛盾和困难, 围绕“两强一堡”战略, 着力保增长、稳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 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以GDP来看, 从2004年的3081. 91 亿元到2014 年的12814. 59 亿元, 足足增长了415. 8%, 可见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之快之好。

以2014 年全省的经济为例, 2014 年GDP为12814. 59 亿元, 比上年增长8. 1%, 高于全国0. 7 个百分点。其中,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91. 17 亿元, 增长6. 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281. 82 亿元, 增长9. 1%,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541. 6 亿元, 增长7. 4%。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27264 元, 比上年增长7. 5%。非公经济实现了5958. 78 亿元增加值,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 5%, 比上年提高0. 4 个百分点。全省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

云南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 离不开非公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从上面的数据可以清晰的看到, 去年我省非公经济占了全省生产总值的46. 5%, 差不多占了半壁江山。

(三) 中小企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市场化的今天, 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 在其国民经济发展中都具有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我国,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 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 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 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同样, 中小企业也是云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 截至2012 年, 云南省共有中小企业约150 万户, 占了全省企业总数的90%以上, 创造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40%以上, 实现进出口总额更是占了全省的60%左右, 吸收了云南70%的劳动力就业。由此可见,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了富民兴滇的基石, 是云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扩大就业的主要载体、财政收入的重要税源, 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 相比中小企业为社会经济所做的贡献, 其所处的发展环境则以其地位极不相符。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仍是一个弱势群体, 其生存和发展还存在不少的困难。

(四) 我国对小微企业现有的政策支持

为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发展, 发挥小型微利企业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2014 年4 月8 日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2014〕34 号) , 通知要求:“自2014 年1 月1 日至2016 年12 月31 日, 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 万元 (含10 万元) 的小型微利企业, 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 万元提高到10 万元。

而后在今年3月13日, 国务院对小微企业优惠持续加力, 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财税〔2 15〕34号) , 通知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 (含20万元) 的小型微利企业, 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将小微企业减半征税范围扩大到年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以下纳税人。

二、人民银行国库职能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 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的职能

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 是政府的银行, 它作为国家的一个特殊职能部门为政府提供各种服务, 并代表政府执行金融管理和货币政策。经理国库作为人民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 具体包括:一是组织拟定国库资金银行支付清算制度并组织实施;二是为财政部门开设国库单一账户, 办理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留解和支拔业务;三是对国库资金收支进行分析;四是定期向财政部门提供国库单一账户的收支和现金情况;五是承担国库现金管理有关工作;六是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七是代理国务院财政部门向金融机构发行、兑付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二) 人民银行国库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早在2008 年,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金融国九条”, 其第七条:“要加快金融服务现代化建设, 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包括“进一步丰富支付工具体系, 提高支付清算效率,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涉农、救灾补贴等财政补助资金范围, 实现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所需资金直达最终收款人, 确保各项财政支出资金及时安全拨付到位”、“优化进出口产品退税的国库业务流程, 提高退税资金到账速度”等措施, 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便利条件。

可以看出, 人民银行经理国库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同时, 人民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 和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 充当着政府顾问, 提供有关金融、经济方面的信息及相关建议, 而经理国库作为人民银行重要的职能, 在加强收纳报解、退库过程中, 通过对信息的采纳, 能为政府提供最具权威且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数据, 为政府决策和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制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三、当前我国国库业务概况

(一) 国库的产生与发展

国库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一方面, 国家的统治者为了执行国家职能, 开始向公民征税, 捐税是国库收入的最初形式, 也是当今最主要的形式;另一方面, 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支持社会事业发展, 统治者需要将掌握的收入不断地使用出去, 这就产生了国库支出。

我国国库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实物形式为主的国库 (从夏朝一直延续到1904 年的清朝) ;二是货币形式为主的国库 (1905 年清政府成立“户部银行”并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开始, 至今仍属中央银行办理) 。

(二) 我国的国库体制———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制

国库体制是指对国库资金的保管、出纳、运作及相关事项的组织管理与业务程序安排。我国的国库体制是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等对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能予以了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机构, 按照国家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设立, 原则上一级财政设立一级国库。

(三) 国库的重要作用

1.体现央行“政府的银行”职能。通过及时、足额收纳、筹集和拨付资金, 满足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资金需求, 保证其正常运转。及时向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预算收支信息, 帮助其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政府财务状况, 并进行正确的宏观决策。

2.保障国家预算顺利执行。协助财税机关组织预算收入及时入库;协助财税部门执行经过各级人大审议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同时, 对预算资金收纳、支拨、退付等进行事中监督。

3.支持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及时、准确办理预算收支业务, 加强国库资金管理, 使国家预算资金得以及时收纳、筹集和准确反映, 资金安全得以保证, 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正常运转所需的各项开支得以及时拨付,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4.促进货币和财政两大政策协调。通过对国库收支资金运行状况的监测分析, 为各级政府的财政与货币两大政策部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决策信息;通过高效的国库现金管理操作, 促进财政货币政策有机结合, 提高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

5.服务社会公众和国计民生。国库不但要保证财政、税务等部门征缴的预算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 还要保证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方便缴纳税收和其他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 还要保证国家预算资金安全、及时拨付至社会大众和各行各业, 确保企业出口退税及时到账。

(四) 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近三十年, 国库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经历了从手工核算到计算机处理、从相对分散到全国集中等多个发展阶段。

1985 年, 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 确立中央银行经理国库体制后, 人民银行便逐步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国库会计核算体系。1985 年, 中央总金库开始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从1986年起, 各级国库陆续自行开发了一些数据汇总和通信上报软件, 显著提高了国库业务的处理效率。1994 年分税制改革后, 国家启动了“金关”、“金税”工程的建设, 部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建设区域性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 以减轻和缓解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带来的巨大业务压力。到1998 年, 全国省级国库电子网络覆盖面已达100%, 省内分库与中心支库联网达到90%, 少数地区已全部实现省、地、县三级联网。

2000 年起, 人民银行总行国库局开始组织开发和在全国推广运行《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 (TBS) , 并不断升级拓展功能, 形成了一个国库部门集收、支、退、更、国债、会计账务、资金汇划于一体的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 并进一步明确了国库会计核算流程和岗位职责的划分, 进一步强化了岗位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加强了国库资金风险防范。

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政府部门对实现预算收支信息共享, 及时分析和监测相关信息的要求日益迫切, 同时, 各商业银行和税收征管部门业务系统的不断整合和数据集中也为建设全国集中的国库信息化系统创造了条件。2006 年2 月, 国库信息处理系统 (TIPS) 在北京等地市试点, 由此揭开了人民银行国库信息化系统数据集中的序幕, 并逐渐建设了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 (TCBS) 、国库信息管理系统 (TIMS) , 简称“3T”系统。“3T”系统均采取全国集中的业务处理模式, 通过全国数据处理中心集中存储、加工和处理各级国库的所有业务数据。目前, 全国大部分省市已推广应用TIPS, 并在全国完成了TCBS和TIMS的建设和推广应用。

四、从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看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的转变

(一) 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是什么

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是由财政、国税、地税、人民银行国库和商业银行等多个部门共同组成的电子缴税入库系统。以电子税票作为传递媒体, 由国库信息处理系统向商业银行转发税务机关的扣税指令, 商业银行直接到纳税人的缴税账号扣缴税款, 税款直接缴入国库, 从而实现税款征收无纸化、解缴入库一体化、收入对账电子化。其主要包括三大系统:

国库信息处理系统 (TIPS) 。TIPS是依托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间已有的网络平台和清算渠道,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 通过财政、税务、海关和商业银行 (信用社) 接口, 进行部门间信息的交换和业务处理, 并对信息实行集中存储和管理。该系统支持实时扣税、批量扣税、银行端申报查询扣税、自缴核销等多种缴税方式, 并实现了更正、退库、免抵调等业务的联网交易。

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 (TCBS) 。TCBS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重造业务处理流程, 实现国库会计核算业务统一处理、数据集中存储、税款直达入库、支出即时到账、资金零在途、风险多环节控制目标。该系统通过与TIPS、TIMS的无缝对接, 实现了“3T”系统间的信息共享。

国库信息管理系统 (TIMS) 。TIMS通过及时采集TIPS、TCBS等系统的相关信息, 加工处理信息, 成为进一步及时了解国库收支情况, 为地方政府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有效促进宏观政策协调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支持和重要技术支撑的系统。

(二) 国库横向联网后的国库职能转变

1.国库职能演变历程。1950 年至1985 年, 我国总体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财政体制上主要采用了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管理模式。

1985 年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明确规定我国国库的职责和权限为:准确及时地收纳各项国家预算收入、划分和留解, 按照财政制度的有关规定和银行的开户管理办法为各级财政机关开立账户, 根据财政机关填发的拨款凭证及时办理同级财政库款的支拨, 对各级财政库款和预算收支进行会计账户核算, 按期向上级国库和同级财政、征收机关报送报表, 定期同财政、征收机关对账、协助财政、征收机关组织预算收入及时缴款, 按照国家财政制度的规定办理库款的退付等。

1994 年, 我国全面实行分税体制, 且各级国库增加了向财政、税收、海关等征收机关提供报表、核对账务等多项工作。

2014 年新《预算法》颁布, 进一步完善了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体制。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应当上缴国家金库”, 同时对财政专户的开设做了最严格的限定, 同时专门对退库的事项及“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

2.横向联网前后新旧国库会计核算系统的变化。近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种类、企业数量不断增多, 尤其中小企业呈现出一种爆炸式增长。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老的国库核算系统 (TBS) 由于手工操作环节多、业务处理效率不高、资金上划速度慢、在途时间长已经难以适应新业务的增长需求。

而TCBS与TBS系统相比优越性更强、抗风险安全性更高, 国库会计核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政府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有效提升了国库服务层次。

3.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模式下的国库职能。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横向联网系统支持多种税收收入申报纳税方式, 纳税人申报缴税更加方便, 国库的金融服务水平得到大大提升。现阶段, 横向联网系统能满足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网上在线办理税费的申报、交纳, 无需上门申报、银行缴税等办税环节, 提高了缴税效率, 提升了财政、税务、国库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是税款直接入库, 真正实现了零在途。横向联网数据集中统一处理, 无需层层报解入库, 真正做到了当日征收、当日入库。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税票传递方式, 加快了税款入库速度。不仅大大减轻了国库工作强度, 更为政府快捷的使用资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加快其资金到账速度, 大幅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是数据资源实现高度共享, 充分利用。横向联网系统实现了财政、税务、国库、银行四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共享, 使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一次录入, 多次使用, 数据资源得到高度共享, 充分利用。政府各部门可通过系统实时共享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为我省一带一路建设及支持中小企业等经济发展提供了及时、真实、有效的第一手信息, 为提高宏观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实效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 随着“3T”系统在全国逐步推广应用, 各级国库构建了具体到各地区、各级次预算资金运行数据的丰富“仓库”, 对国库会计核算业务数据进行统一采集、存储、整理、加工和展示, 并将原来的按月汇总预算收支存数据, 逐步提升为按日根据收支明细科目数据, 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各级预算资金收支情况, 大大提高了预算资金运行数据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使得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所提供数据具有“准确、快速、全面”的优势, 人民银行各级国库依托TMIS统计分析子系统这一数据平台, 在积极提高国库资金运行数据统计能力的同时, 不断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挖掘, 从中央银行视角对财政预算收支形势做出深度分析, 全面提升国库履职实效, 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同时, 我省国库工作也应在横向联网工作存在问题加以改进, 从而更好发挥国库工作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存在问题

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实现了税收申报缴库无纸化和业务处理一体化, 实现了税款资金实时划拨和部门间信息共享, 对加强政府财务管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纳税人等方面有巨大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 纳税人参与积极性不高

对于纳税人而言, 推行横向联网后在纳税申报环节带来的便利性体现在两点, 一是通过网络申报成功后可以自行打印电子缴款凭证, 不用专门到办税服务厅打印税票;二是税款可以通过基本账户划拨入库, 不用再开设专门缴税账户。但与此同时, 从签订三方协议到日常缴税扣款出现的问题客观上也增加纳税人的办税负担, 如纳税人发生变更时需先后与税务机关和银行撤销三方协议, 再重新签订, 一旦脱节或先后顺序有误, 将导致纳税人无法申报。在申报扣款过程中一旦出现扣款失败, 纳税人难以判断原因, 在税局、银行之间来回跑, 造成纳税人不便, 进而导致部分纳税人对这项工作评价不高, 参与积极性不强。

(二) 商业银行参与积极性不高

虽然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是由财政、国库、税务部门共同组织开展, 但商业银行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 回顾税银合作历程,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推行银税一体化及储蓄扣税的工作中, 各大银行争相与税务机关合作, 而自从储蓄扣税手续费从5%下调到1%后, 银行积极性陡然下降, 出现消极合作甚至终止合作的情况。

(三) 国库、税务机关、商业银行联动沟通机制效果不理想

在推行工作中, 采取开放式合作模式, 以西山区国税局为例, 与纳税人的基本账户开户银行签订三方协议, 目前涉及银行已包括19 家商业银行及其下属243 个支行, 尽管在推行上线初期人民银行也对其给予大力支持配合, 但人行与各个商业银行并非直接上下级隶属关系, 只能起到宏观管理监督的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则要靠税局直接与经办行联系, 目前银行未有效建立和税务机关的沟通联络机制, 一旦出现系统故障, 则会导致财税库银系统无法扣款的情况发生。对此, 纳税人意见非常大, 纷纷表示, 实施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以后, 较原来更为麻烦, 而且系统经常出现问题, 一旦出现问题也不明确应该找税务机关还是银行。

(四) 税局前台业务存在问题

1.签订三方协议并验证成功后, 无法扣款。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在网络申报系统和综合征管软件均无法扣款, 系统显示为:“银行未签约”、“客户资料不正确”等。上述情况经国库、税局、商业银行进行协调沟通后, 仍原因不明, 目前无法解决, 暂时采取企业自己到开户银行下账的方式处理。二是在网络申报系统中无法扣款, 但综合征管软件可以扣款。在网络申报系统显示“扣款不成功”、“扣款失败”等, 现暂时采取企业在网络申报系统中申报成功后, 持申报表到办税服务厅开票扣款。

2.在对纳税人进行扣款时, 因各类原因导致重复扣款。主要包括:一是系统故障, 包括银行、国库、税务机关;二是扣款处理过程中, 显示“通讯超时”扣款不成功, 重新发起扣款指令, 税务部门从国库下载流水时发现重复扣款, 有两条入库记录, 只有一条开票记录, 目前为保证税局和国库对账的需要, 采取在综合征管软件中虚开一笔开票记录用于对账, 对账结束后, 再将重复扣取的税款进行退税。

(五) 各横联参与部门系统对接存在问题

1.月末对账。从横联上线至今的月末对账来看, 系统数据一直存在传输问题, 各征收机关月末最后一天入库流水下载时间一般在次月第一工作日早上, 并且对账日报、月报也在次月第一工作日才能拿到, 而按其上级部门要求报送月报时间是在月末最后一个工作日, 这就造成难以保证各征收机关月报报送前与国库进行完整的月末对账, 多是用上一日报表和当日发生的业务自行计算后报送, 报表报送质量将会受到影响。

2.数据交换和对接滞后。横向联网的推行要以参与各方的网络支持和系统稳定性为基本条件, 网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将极大制约横向联网工作的开展。

(六) 合作银行业务存在问题

银行作为横向联网的主要参与方, 在电子缴税业务开展后, 需要进行大量的业务培训以及各种相关文件的及时传达, 特别是对账工作极其重要。但是, 目前, 部分合作银行由于被动参与, 意识不强, 投入不够, 数据链接和传递存在一些问题, 极大弱化了横向联网推广的辐射范围, 横向联网优势不能够体现出来。部分银行对对账工作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会发生诸如对账信息缺失的情况, 从而不得不重新要求国库手工重发对账信息, 增加了工作繁琐程度。由于银行职员工作经验相对不足, 不能够发现业务处理中的问题, 影响扣税业务正常实施。

(七) 中小企业账户管理的问题

中小企业账户存在数量多、账户规范性低的问题, 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户, 因财务管理体制、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在账户管理中形成较大的阻碍, 直接导致其需要到国库办理退税时, 往往因为分别在缴税和退税时所提供的账户信息不一致, 造成退税困难, 需要缴款人、税局、国库、银行四方反复核对其账户信息, 甚至需要各方协商以后才能退税成功, 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八) 国库人员管理存在问题

国库人员优秀的综合素质, 是做好基层国库工作的必要条件和扎实基础。但目前基层国库普遍存在着人员数量偏少、受教育程度偏低、年龄结构偏大的情况。随着“3T”系统的全面推广, 国库工作内容的产生了较大变化, 相应提升了对国库人员队伍素质的要求, 要求国库人员既要懂金融、懂财政、懂税务、懂调查统计分析, 还要掌握监督管理等多方面知识。从国库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 由于历史和各种原因所致, 远远没有达到这些要求, 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导致国库人员的综合素质逐渐难以适应业务形势发展的要求, 直接影响了国库工作由以手工核算为主向重统计分析的方向转变。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 笔者鉴于工作局限性提出不太成熟的建议。

六、完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的管理建议

(一) 加强对国库人员的培训和自身学习, 提高国库人员综合素质

一是增加横联系统专门业务培训, 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 同时要求操作员能够及时应对简单异常问题, 对较为复杂的业务难题应当做到及时上报, 及时处理。二是为适应国库职能的转变, 国库人员应转变观念, 从原来的核算业务中走出来, 学习金融、经济、财税知识, 多方面的完善自身所掌握的业务技能, 为国库将来的统计分析、监督管理打好理论基础。

(二) 广泛宣传, 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涉及面广, 工作难度大, 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 取得政府大力支持, 采取积极措施;将横向联网的工作流程、方式等制作成宣传材料, 加大向社会大众的宣传力度, 消除纳税人疑虑, 让更多的纳税人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增强国库经收处的参与意识, 必要时, 对其进行培训, 提高国库经收处的业务处理能力。总之, 争取各方面的理解支持, 积极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三) 加强沟通、协同工作

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推行工作开展至今, 关于合作银行手续费一直存在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给银行手续费, 可以按照业务笔数或税款金额做基数, 一种观点认为配合财政、税务部门开展工作是银行法定义务, 没有经济效益也要做, 由此导致银行方面缺乏足够积极性, 进而影响推行工作顺利开展。笔者认为, 各商业银行网点也就是国库经收处作为最基层的国库工作参与机构, 也是整个国库网络中最为关键的一员, 其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直接影响着财政收入的入库速度, 而横联扣税业务量较大, 工作较繁琐, 商业银行作为营利性的金融机构, 应给予其一定的手续费, 调动其参与积极性。

(四) 简化手续, 完善多渠道缴税方式, 方便纳税人

纳税人作为课税主体, 也是横向联网工作的重要参与者, 其参与积极性直接影响了横向联网的全面普及, 所以为其做好服务也是完善横向联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人民银行作为银行与征收机关的连接纽带, 应建立协调机制, 协调银行与税务局系统之间发生的问题, 协助其完善系统功能;二是简化三方协议签订程序, 可由税务局授权给银行, 纳税人需要申请网络报税时, 直接由其自行选择银行, 到该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后即可办理;三是提高pos机缴税的稳定性, pos机缴税作为三方协议缴税的补充, 理论上可以完全杜绝纸质税票, 但现阶段由于pos机缴税存在网络不稳定性, 所以没有全面铺开, 而随着银行卡的普及, 将逐渐取代现金缴税。

(五) 不断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尽管横联系统所实现业务范围较广, 但受到系统稳定性的约束, 业务全范围开展难以实现, 无法实现所有涉税业务的便捷办理, 也降低了纳税人及征收机关的参与积极性。因此, 改善系统性能、提高系统稳定性将是扩大横联系统应用范围的关键所在。作为人民银行有义务和责任加大系统开发投入, 不断完善系统功能, 同时, 保障网络通畅, 保证对账网速。

(六) 全面推广费入横联工作

2014 年7 月1 日规费缴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在昆明市正式上线, 在全国尚属首家, 通过网络实施缴费, 真正实现“税费同步申报、缴纳”, 实时实现了多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 有效避免缴费人在地税机关和商业银行之间多次往返, 提高了工作效率, 获得了缴费人的一致好评, 各部门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行政管理效能和配合协作程度得到大幅提高, 行政成本、时间成本、空间成本大幅降低。极大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降低缴费成本, 资金流向更加透明。同时, 费入横联是推进电子政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 多元化申报方式办理缴费可以减少行政成本, 提升服务水平和政府形象。

(七) 尝试人行账户系统与国库系统共享信息

人民银行作为账户主管部门, 负责管理和维护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 该系统与各商业银行核心系统同步, 可以掌握存款人的所有账户信息, 如能将国库TCBS与账户管理系统实现对接, 可避免因存款人账户信息有误发生的业务退回, 大大减少税局、银行、国库人员的业务操作量, 更加快退税资金的到账时间。

摘要:云南是一个以中小企业为主要经济体的省份, 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 我省应切实抓住这一机遇, 实现云南经济的腾飞。自国库实施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以来, 国库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库作为人民银行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窗口,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库应切实发挥其职能作用,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横向联网,国库职能

参考文献

[1]刘旭华.“国库新旧会计核算系统优缺点的比较分析”, 《西部金融》, 2011年第4期, P70-P71.

[2]刘娟娟.“央行国库统计分析:当行经济发展的高参”《金融时报》, 2014年11月.

上一篇:寿昌初中体育传统学校总结下一篇:张芝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