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案例

2024-04-26

荷塘月色教学案例(精选8篇)

荷塘月色教学案例 篇1

荷花对于塞北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绝大多数的学生缺少旅游的机会,见过荷花的学生很少,见过月光下荷花的就更少了他们对于荷花的印象还停留在抽象的有限的几句诗词上因此要体会月下荷塘之美是非常困难的这一直是我们在《荷塘月色》教学上存在的接受性问题语文需要学习语言文学知识不假,而传承文化、培养审美情趣也是语文课的重要使命本课教学的初衷就是想通过《荷塘月色》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是学生学会用审美的思维方法品味经典,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学切入点与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口便都选择了充满文化审美内涵的诗句、图画来予以启发 【教学目标】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审美追求之——画面美感染:

(导入语:落木萧萧是而今北国之秋在无水文化的塞北,能遥想水面清圆的荷塘是一件模糊而优美的事情,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欣赏这碧叶红蕖之美播放幻灯片(自动切换,有视频效果)(配古筝笛子曲《荷塘月色》)——)雨荷——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风荷——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萧萧疏风乱雨荷

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 嫩荷——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美荷——

莲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痴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净荷——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残荷——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这些诗句配上相合的图画、清雅的古乐,给先给学生以美的视听冲击,这种冲击又并不停留在视听体验上,优美的诗句也唤起了学生对文学的审美追求,吸引着学生的各种感官

然后展示给学生荷花不同的名称:

莲花——荷花——芙蓉——芙蕖——菡萏

而每一种名称都有不同色彩以此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兴趣从而引出月色荷塘的课题

二、朗读

审美追求之——朗诵美:

(让闭眼凝神,倾听教师配乐朗诵之所以选择教师朗诵而不是名家录音,是因为一则教师本人有一定的朗诵才华,二则教师朗诵更有现场感染力配乐古筝笛子合奏《荷塘月色》曲,与意境相当吻合)

三、赏析

审美追求之三——画面美与语言美: 课堂过程记录:

师:通过朗诵,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那么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请同学们迅速默读第四段探讨:课文第4段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师生共同整合:写了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画面很美

师: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说明:这种“删除法”,是想通过“不美”来对比出语言之美)

师:我们试着改动文字,老师读,你们品味——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问:感觉怎么样啊? 生:没有原来的美感了

学生对比刚才的朗读发现改变了原文的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现分析: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的重要,三个比喻,一个拟人)

师: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生一:“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师: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生二: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师接问:何以见得很“ 柔美” ?

生三:句中有“亭亭”二字

生三: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由学生自主发现其它描写得美的语句分析列如下——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打着朵儿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②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③“在牛乳中冲洗过一样”“笼着轻纱的梦”比喻出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比喻出荷香的清淡,若有若无

师:比喻?那么,作者所指的“本体”和所用的“喻体”在感官上没有什么不同吗?

生:本体“荷香”是嗅觉的,喻体“歌声”是听觉的

师:对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写《围城》的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作者运用通感写出了荷香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朦朦胧胧、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

师:还有什么美可发现吗? 生四:叠词美

师:叠词可以增加音韵美除此以外,作者笔下的景物很有灵气呢!有的静静的,有的也动着呢这叫动静结合

引导学生总结第四段的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分析欣赏第五段:

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是李白的《月下独酌》,李白的月是浪漫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的月是多情的朱先生的月又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默读第五段讨论一下问题:

1、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

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2、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⑴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⑵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壮

⑶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描绘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⑷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⑸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3、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

板书:

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升”替代“浮”(替换法)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参考:(以学生展示为主,重点分析四处)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⑵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⑶“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教师协助学生总结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的意境

学生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⑴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⑵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⑶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化静为动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以动衬静,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动静结合 ⑷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⑸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⑹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⑺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⑻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在欣赏荷塘月色的过程中,我在幻灯片的顶部始终设计着“幽幽荷香,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提示语,增加美感在每一处精彩的描写段落、语句分析欣赏时也采取幻灯播映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月下荷塘之美

幻灯播放: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课后反思】

第一课时结束后的学生整体反映比较愉悦,大多数始终面带微笑,尤其在听朗读的时候表情很享受但是教学内容安排较多,节奏比较紧由于听课老师较多,在第四段分析欣赏的过程中学生稍微有些紧张,不够主动,因此在下半课时第五、六段的学习中及时调整了课堂的气氛,在教学设计上临时将多部分内容转化成了学生的必须活动内容情况一下有了好转学生变得热情起来 本科的收获主要有两点:一是美文审美绝对是正确的思路;二是课堂操作应灵活,要敢于打破自己的课前设计课堂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障碍,好在及时调整,颇有些“化险为夷”的味道,使本教学过程得以愉快完成第二课 时摘要说明

审美追求之一——导入(语言美感染)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给我一塘清波,映出连天芙蓉色美是因为自然,美是因为多情,美是因为西风愁起,美是因为灵性相通美在于悉心的观察,美在于细腻的体味

又比如,在分析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事情”这一难点问题时,我又引《江南可采莲》的古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来明采莲事本身有对自由的向往在讲解《西洲曲》的自由与热闹的内涵时,配了相应的幻灯画面(如下图)——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此外,我的课堂语言也尽量优美,以匹配优美的荷塘意境如“借景消愁愁尚愁”的情感分析,“满塘清荷因忧国,无边月色为黎民”的主题提炼 出示知识图示

⑻再次诵读第四段

⑼作业:

知识迁移:描绘画面美

水仙子&8226;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

答案:

雾气飘绕,江水潺潺,暖和的阳光轻抚着秀丽的山峦,江水两岸是彩绘的屋檐芰荷沐浴在秋光中,沙鸥悠闲的踱着步,时而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风轻轻撩起珠帘,画船从天边飘来,船上的酒旗迎风招展好一个富饶美丽的水乡江南„„

【专家评价】

本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情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景物的联想,均能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充分发挥了语文的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美,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品位教师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荷塘月色教学案例 篇2

一、慢慢走、欣赏啊

新课标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苏教版教材的编写也突出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每一专题都有一个主要人文目标, 都是对学生的一次人文熏陶。

在如今这个快速、烦躁的时代里, “慢慢走, 欣赏啊”这个专题便是应对现实而编选的, 试图去抚慰学生心灵, 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专题开篇语中交待了专题名称之由来, 提出“读书且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体现在过程与方法维度上便是要求学生掌握文学鉴赏方法———细细揣摩, 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上则是希望学生能有这样一种生活态度, 即能在忙乱之中停下脚步欣赏文章, 欣赏身边的风景, 这是对现实的纠正。朱光潜先生在《谈美·谈文学》有一篇文字标题亦为“慢慢走, 欣赏啊”, 主张人生的艺术化, 认为读文章是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玩索”[1], 这也是这一专题中的应有之义吧, 鉴赏揣摩应是一种无功利的美的欣赏。这些是一个专题的大致目标, 也需要落实到该专题之下的课文中。《荷塘月色》也不例外。

朱自清先生用《荷塘月色》描绘了自己的一次夜游, 是他停下脚步在欣赏美景, 在品味自己的情感。将专题要求落实到这篇文章中, 便是希望学生能循着朱自清先生的脚步欣赏风景, 而这风景到了学生这便具有了双重意义———荷塘月色之景与语言文字之美, 学生要在感受风景美的同时, 感受语言的美。“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如此轻柔又如此有气势, 学生眼中的月光是什么样的, 在生活中是否留意, 又是否能用文字形容出自己心中的月光, 如此这般加以引导, 让学生慢慢学会停下来, 留意身边的事物, 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 在发现的过程中体验到身心的愉快。留一角课堂给美, 留一角课堂让学生进行“无所为而为的玩索”, 卸下心里的负担, 让感觉说话。教学的过程、节奏也应与专题相适应, 不要用一连串的机械的问题去逼迫、去赶鸭子上架, 这样的师生追逐既使教师学生都感觉疲惫, 也会使学生丧失对语文的兴趣, 放慢课堂的节奏, 配之以图片、乐音, 让学生徜徉于语文课堂。

以上从专题出发, 落实到课文之中, 是《荷塘月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个方面更多地偏重其人文性, 当然文章也不止于此, 服从专题之外, 还自有它的独特之处。

二、作品与作者———心灵幽会

散文理论“形散神不散”的时代已然过去, 现今的散文教学我们亦要更新理论与方法, 我们需回归到散文本身, 从散文整体出发去感受、去领悟、去交流。

现代散文之狭义定义是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的文学体裁样式, 散文有其自身的特点, “与其他文体相比, 在散文中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触摸到作者的情感和心理。”[2]那《荷塘月色》中, 我们将认识一个怎么样的朱自清, 我们是否能与他进行情感的沟通?

学生在教材中接触的朱自清的散文几乎是同一类的写景散文, 营造的是审美的境界, 有些学生便觉得朱自清的文章风格便是如此, 由文章来看一个人, 朱自清便是一个悠闲的、追求美的作家。这样便把作者本身形象的丰富性给抹杀了, 对文章情感的把握便片面了。实则朱自清性格内向, 不大言语, 感情深沉细腻, 有观点认为朱自清的作品中过多的女性形象, 有意淫倾向, 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朱自清在现实生活中是压抑的。他的生活也是贫困的, 作为九个孩子的父亲, 他承受着巨大的家庭压力。这些是朱自清现实生活的困境。然而也正是这样一个人写出了《荷塘月色》, 这里是他的审美世界, 是一次精神之旅, 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徘徊。有学者认为这类散文是朱自清对灰色生活的反抗, 是他在追求生命的飞扬与律动。[3]我觉得荷塘月色之旅是朱自清给自己的短暂休假, 他便是用这短暂的美好去修补生活的不足, 给现实以慰藉。教学中, 若注意将朱自清的形象更加完整地呈现, 便能让学生了解到如此生活着的朱自清都能够停下来, 抽出身, 欣赏美, 那我们的学生条件更佳, 应更具备欣赏的条件与可能, 这样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慢慢走, 欣赏啊”, 并逐渐养成学生这样的生活态度;更为重要的是, 全面的了解能使学生更贴近作者、更贴近文本, 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来看整篇文章, 便能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了解朱自清先生的情感变化。

《荷塘月色》中的情感是淡淡的, 开篇透露出其“心里颇不平静”, 中间偶说“但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结尾则是“什么生息也没有”, 这几处是较为明显地体现出情感的。我觉得不平静是他情感的底色, 至于为何不平静, 解读众多, 影响较大的一种解读是因为国民党的白色恐怖, 也有学者认为是家庭的原因, 各种说法都有其合理之处,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需浪费时间去辩驳孰是孰非, 只需简单介绍, 我们要抓住的重点便是他的不平静。不平静是他的现实生活, 而下文的荷塘月色的描写, 有着更多梦的色彩, 我把它称为“梦境”, 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喜悦的纱, 暂时欣赏美景, 也试图借着这美景将“不平静”驱除, 然而底色难退, 不小心又透露了心声“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但是作者又赶紧将这种情绪控制住了, 直到回到家中, 回到现实生活中, “什么生息也没有”, 现实生活没有变化, 他的一次梦之旅结束了, 现实的安静中依然裹挟着不平静的因素, 因为现实不曾改变。但是作者的心境应是有变化的, 在心灵休憩之后, “不平静”的心得到些许抚慰, 然后接着生活。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出游, 这样的文章是作者给自己心灵的短暂假期, 是他的精神粮食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则需抓住这三处及作者的性格特点来感受他情感, 并使学生结合自己心中不平静时候的表现、感悟来体会, 来与作者交流。

散文是作者的低诉, 是他心灵的一面窗子, 读《荷塘月色》, 应是一次与作者的心灵幽会, 其方式便是彼此的坦诚。

三、写作手法———《论朱自清散文》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教育理念的更新, 学生的主体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便是个性化的、多元的解读, 教材编制中也体现出了这种倾向。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五本书中有三篇文章 (《荷塘月色》、《边城》、《雷雨》) 的课后练习中提供了有关文章解读的学习材料, 主要是一些不同观点的学术论文, 让学生在各观点的碰撞中有自己的思考, 形成自己的认识。这些都体现了个性化解读、深层解读的倾向。

《荷塘月色》课后练习中提供的论文, 有三篇是有关文章情感主题的, 有一篇是有关文章写作手法的———余光中先生的《论朱自清散文》。这篇文章出自1992年第2期《名作赏析》中的“名作求疵”专栏, 顾名思义是对朱自清散文的批驳。余光中先生认为《荷塘月色》中的比喻泛滥, 且大半浮泛、轻易, 阴柔, 在想象上都不出色。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我认为《荷塘月色》之所以在各版本教材中经久不衰, 也是有其原因的:首先是其历史原因, 在白话文刚兴起的那几年, 这样的散文起到了典范的作用, 已然是佳作;其次, 朱自清文章的一大特点是规范, 课文作为学生学习的例子, 需要有可模仿性, 学生不仅学其规范用字用词, 也学其中的修辞, 而《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即使不出彩, 也是恰当的, 与全文基调相符, 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模仿。故而在教授《荷塘月色》之时应把余光中先生的观点也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谈谈其中比喻的妙处与不足, 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对教材的盲目崇拜, 且矛盾的观点让学生的思想起冲突, 能促进其思考。而教师可在用语的规范、意境营造等方面加以引导。

以上三个方面仅仅是分别寻找一个切入点对文章进行教学设想, 未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实际教学中也不可能处处兼顾, 而是有选择性、有重点的。本文论述的是笔者对《荷塘月色》教学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修正。

摘要:《荷塘月色》是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但其教学应随时代而有所变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在资料的阅读整理过程中, 笔者对《荷塘月色》有了一些粗略的教学设想, 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人文专题“慢慢走、欣赏啊”对其教学启示、作者与作品的关系 (散文能体现最真实的作者) 、从《论朱自清散文》出发对《荷塘月色》写作手法的多元探讨。以此来向各位教师请教。

关键词:《荷塘月色》,人文性,作者,写作手法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谈文学[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2, 第一版:106-108.

[2]马云.中国现代散文的情感与交流[M].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3.12, 第一版:3.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篇3

第一次讲《荷塘月色》这篇散文,读文,读人。第一课时我主要讲了伯夷、叔齐、屈原、文天祥、秋瑾、闻一多等有骨气的中国古代文人的感人故事,进而引出朱自清,自然过渡到他的高风亮节,让学生先对朱自清其人有深层次的理解。了解朱自清一方面是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生平理解文章;另一方面是借助这些先贤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们应该发扬先贤的优良品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一节课感觉还可以。学生在随笔中都能很好地运用先贤的高风来充实自己的文章。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品语言。我告诉学生主要从动词、修辞、叠词三方面赏析。课后想了想,在引导学生方面我太欠缺,沒有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比如,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了,因此这时讲修辞应该侧重于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分析课本上的几种修辞。

反思这一篇散文的授课,我对自己很不满意,只是在最后朱自清对待妻子的态度这个问题上感觉稍好些。同学扣着文章展开了小辩论,有同学认为朱自清对妻子是不满的,是厌恶的;有同学则抓住作者出去悄悄带上门、回来时轻轻推门的细节认为朱自清很爱自己的妻子,生怕打扰她的休息。这一场小辩论说明同学们在认真思考文章,思考问题。我最后总结了一下,其实这里的两笔是一种写作笔法,妻本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连她都不理解自己,这就更写出了作者的苦闷,孤寂。作者和妻的关系其实很好,有他写的祭文《给亡妇》可以为证。另外我拓展了苏轼和前妻王弗的故事,以及苏轼的著名悼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在对比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者对妻的感情,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整体下来感觉文章讲得太死板,块儿与块儿之间没有有机地融合起来。散文讲课要抓住形散神不散这个特点,从分析形(文本)得出文章的神,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主旨。这样下来应该比较系统。这篇文章导入时我主要抓了朱自清的高洁品质,其实完全可以在生平简介中加入朱自清的细腻、文雅、拘谨、对妻的温柔体贴这样一些性格特点来讲,这样的介绍可能更能打动学生,让作者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地在学生头脑中复活。

荷塘月色 教学反思 篇4

《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一直以来就是中学课本的经典作品,也被世人所传诵。脍炙人口的景色描写和作者淡淡的心境,极其符合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之中对恬淡、宁静生活向往的情绪。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师对此课文的处理慎之又慎,生怕一个不慎,被别人小瞧。也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每每讲到此文,大多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半步。多少年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此文中学到的东西大致相同,特别是课文的结构极其的相似,就是环形结构,起点既是终点。而主旨呢?也多是在时代背景之下那种淡淡的喜悦兼有淡淡的哀愁。

对此文,教师很少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提倡的是有效教学,是探讨式的教学。所以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大胆摒弃了以往对文本处理的思路。而是采用全新的理念。

首先,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上,我并不先去强调当时的时代背景,而是紧紧抓住课文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让学生不要顾忌其他,只要能够理解“心里不宁静”是种什么感觉就是。因为文本本就是这样,非常的清楚,学生每个人都有过不宁静的感觉。如果再融进其他的东西来理解,就会把问题复杂化,抽象化,那样反而加大了理解的难度。也会使教师的讲解难以有个重点的话题一贯讲解的全过程。当然,这样处理我也有自己的理由,就是我认为这篇文章绝对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没有任何的关系。原因一是:本文前后都提到了自

己的妻子。开头是“妻在屋里拍着润儿,哼着眠歌”,这句话暗示我们,此时的家庭生活根本没有作者什么事。一般来说,家庭生活,在晚饭后,才是其乐融融之时,是父母逗玩小孩之时,是夫妻闲聊之时。可此时的朱自清呢,在妻子的眼里似乎是个多余的人。文章的结尾处,等朱自清回家后,妻子在已和孩子睡熟。按照过去“礼教”或者“相夫教子”对女性的要求来讲,妻子是无论如何也要等丈夫回家的,可是,朱自清告诉我们,妻子并没有等他,人家早已经进入梦中,而且是睡熟。有过这样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此刻,夫妻之间肯定是闹了矛盾。

其次,稍稍了解朱自清生平的话,也就知道,朱自清的家庭生活并不十分愉悦,而且孩子过多,一个搞学问的人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的,可他的家庭并不能满足他这样最简单的要求,所以因孩子的吵闹,矛盾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我们没有必要从政治的角度去美化一个作家,生活的真实才是最美的的东西。而且,就只理解是因为家庭的矛盾导致作者外出散心,学生更容易把握、理解,也更能让学生体会伟人的日常生活。

正因为我是这样考虑文章的主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这样确定此文的教学思路:

一个人在心情极不越快的时候,往往想借助一些外界的东西来排遣心中的郁闷。于是,我先提问学生在郁闷、不愉快的时候大多采用什么办法?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但是最终会落在:环境、情绪、发

泄等方面。这样有了学生的亲身体会,那么《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作者的思路就是:

颇不宁静: 独处————忘掉生活中的烦恼

改变环境——以达到改变自己的心境

改变心境——改变自己的情绪

(心境:江南美好的生活的回忆)

获得了短暂的放松,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家还是要回的,再次回到先前的生活和苦闷之中。

优美的文字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对此,在欣赏完文章的结构后,我把重点放在了,4、5、6三个自然段。

我是这样设计的:第四自然段,内容:田田的叶子——荷花——荷波——荷香

描写的对象,描写的词语。层次清晰,对象突出。分析描写的语言,以学生为主,主要是讨论鉴赏它的表达效果。

第五自然段,以修辞为主,鉴赏比喻的妙处,同时掌握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六自然段,以叠词的使用为主,主要补充叠词的表达效果。最后简单分析,对诗歌应用的好处。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篇5

但是我们也都知道抒情散文不好上,我想是许多老师一致的看法。原因不一:情感不好把握有之,分析不到位有之,不知从何讲起有之,等等。而《荷塘月色》是众多散文中比较难上的一篇,不好找突破口,我上课喜欢找突破口。你从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始,但不好继续讲下去,想去开导学生,课堂死气沉沉。你从作者行程开始,显得单调肤浅。你从朗读开始,课堂重点不突出。难,真的难,难于上青天了。大多老师上公开课喜欢分析描写荷香月色的那几段,因为比较好驾驭。

今天我也上了《荷塘月色》,总的感觉不好,不喜欢这堂课,可以说是一节失败的课。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不是百家讲坛唱独角戏,而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学生去探究合作。但是我在课堂上这点做的很少。

2、本课应该突出朗读,要学生读去体味作者的情感和优美的散文语言。让学生读了,但是读的效果并不好。

3、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要突出文中的情和景,引导学生梳理把握情感,我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注意到了这点,并且作为难点来进行处理的,但是在启而不发的情况下,我自己讲了讲,没有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如果让我重讲这篇课文的话,我会先让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抒情的句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主要是要学生体悟作者的心理波动,设置高潮应该在“蝉声和蛙声”、《采莲曲》以及“妻儿”的沉睡处,作者用反衬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反应。那么我们可以感悟到作者的内心“不宁静――宁静、孤寂――不宁静”这种矛盾的徘徊的过程。

教学设计荷塘月色 篇6

教学目的: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叠词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在《小池》中写出了荷花的动态。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可以说,‚荷花‛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

二、品读课文4、5、6小节

(一)讲读第四小节: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荷塘上的月色板书 荷叶田田(多)舞女的裙:亭亭(美、高)

荷花零星点缀(色)如明珠、如星星(洁白、繁多、光)袅娜、羞涩(轻盈多姿、态)→形态美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若隐若现)→动态美 荷波象闪电(快)凝碧(色)流水脉脉(神态)→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指名回答然后分析:

第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第二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在这一句中作者将什么比作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样写又有什么好处?

明确: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把香味比作歌声,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明确: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 ‘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又如:

‚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二)讲读第五段

下面请同学们朗读第五自然段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明确: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如流水一般流动?

板书:

月光:(正面)泻—轻柔

月色(荷塘四周):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反面)(侧面)黑影、倩影(三)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1.本节从哪几个角度来写荷塘四周之景

明确: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2.写出了环境何特点,表现作者怎样的内心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淡淡的哀愁

3.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明确: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蝉鸣、蛙叫

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二课时

一、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问题1(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2)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 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二、讲解课文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散步?

明确: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通过宁静的环境衬托并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

2.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

明确: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唯一 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讲读第二节

1.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评点学生的朗读)请一位同学找出小路的特点,并说说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小路的特点:曲折、幽僻、树多

好处: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板书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三)讲读第三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感受:自由——(苦闷)

(四)讲读最后一部分 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1.从课文内容看,作者是边走边看的,看了又有所想,他想到了什么? 明确:江南旧俗。

他为什么会想到江南旧俗呢?

明确:①心里宁静,但宁静里又有淡淡的哀愁。(‚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

②深化主题(回到过去,说明对现实不满,尤其是最后不觉到了家更说明摆脱不了现实,宁静也只是片刻的。)

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 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即景生情。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体现作者怎样的心绪?

明确:‚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三、本

小结 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荷塘月色教学案例 篇7

一、把握基调, 准确领会作者的感情

作者开篇就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本文定下了感情基调。“不宁静”就是不愉快、烦恼、哀愁。作者为什么会“颇不宁静”呢?这要引导学生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分析。《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 当时, 由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叛变革命, 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者处于苦闷彷徨之中, 作者在当时说过这样的话:“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种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 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作者写这篇文章“颇不宁静”的心境正是表现了这种愁闷、烦恼的感情。

二、理清脉络, 正确把握作者的感情

《荷塘月色》先指出游荷塘的原因 (“心里颇不宁静”) , 接着写游荷塘过程以及产生的联想, 再写回到家中。表面上整个过程完整, 平铺直叙, 照实写来, 但稍加分析, 就可以看出作者构思精巧、独具匠心, 寓意深刻。

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 是散文的重要特点。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 怎么会觉得“荷塘月色”那么美呢?这不是矛盾吗?有人说作者写“荷塘月色”的美, 是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这不又与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相矛盾吗?如果这种心情通过看看“荷塘月色”就能转变为淡淡的喜悦之情, 那作者也不会开篇就说“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了。通过这些矛盾的表面不难看出, 作者描绘“荷塘月色”所表现出的“淡淡的喜悦”并非作者所抒之情, 仅是作者向往这种“淡淡的喜悦”之情, 亦或理解为作者想借这种美景产生的淡淡的喜悦之情来排除自己的“颇不宁静”。但作者这种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 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把他从“另一个世界”吵醒时, 作者发出了无奈的叹息———“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眼前的美景不能改变作者的心情, 就想远些吧,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但“我早已无福消受了”, “惦着江南”才开头, “猛一抬头”又到了“自己的门前”。作者又回到了起点, 寓示了作者当时面对社会无能为力的无奈。

三、抓关键词句, 深入分析作者感情

有人说, 要读懂《荷塘月色》就必须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 这话很有道理。

⒈理解关键字的意思, 分析作者感情

⑴“心情颇不宁静”。“颇”:很, 相当地。说明了这几天心情不宁静的程度, 表明作者的心情不是淡淡的愁, 而是很愁, 相当地愁。

⑵“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且”:姑且, 暂且。一个“且”字反映了作者无可奈何, 却又努力想勉强自己借“受用”“荷香月色”来摆脱愁苦、安宁心灵的心态。

2.理解句子的暗示意义, 领会作者感情

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 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好像……也好像”表明作者当前的感觉只是“像”而已, 不是真的, 暗示了在平常, “这一片天地”不是作者的, 作者没有思想、言行的自由, 不是一个自由的人。

《荷塘月色》教学构思要点 篇8

关键词:荷塘月色  抒情散文  教学构思

散文这类文体的文章,在高中教材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可以说成为了高中语文教材的主导文类。根据王荣生先生的《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中的界定,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特指现代散文”。这又可被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等。叙事散文如:《小狗包弟》;抒情散文如:《荷塘月色》;说理散文如:《热爱生命》。

但在现今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却丝毫不理会这些散文的分类,看到散文,就套用现成的模板去备课、授讲;甚至有些教师连文体都不顾及,所有现代文都套用一种模式去讲。这样下去,即使教师一再强调课堂改革,改革也不会有成效的。不同的文体,同一文体的不同文章,讲授的重点和选用的方式方法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对所有的文本都千篇一律,对所有的文章都用一种思考模式,不顾及这些文章的文体特征。

本文仅以《荷塘月色》为例,简单探讨这篇文章在教学构思上的要点。

一、《荷塘月色》课文文体的确定

首先,是对课文文体的确定。对课文文体的确定,是教师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必须要用心做的一件事。没有对课文文体的确定,教师就无法较为准确的确定教学的内容及重点,对课文文本的分析也就显得没有方向,教师也就没有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的权利。《荷塘月色》是一篇抒情散文。

二、对《荷塘月色》的文本分析

“所动人者,情绪也”,抒情散文的文本分析要依据一个情字。教师在进行此类文本分析时,一般要有以下两种思路:这篇文章是怎样抒情的;它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感怀。在这两个问题上,笔者建议教师要先考虑文章是怎样抒情的,只有先分析好文本是怎样抒情的,教师才能有理有据的向自己及学生讲清作者在文本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或有怎样的感怀。

(一)《荷塘月色》是怎样抒情的

大多数教师往往只关注到了文章开头第一段的第一句,而忽略了第一段中的其他内容。而对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句,很多教师的讲解把它定位为文章的文眼,用“颇不宁静”几个字奠定了整个文章的情感基调。如果教师对这一段的后三句进行分析,相信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开头这一段的大致意思是:心里不太宁静的作者在院中乘凉时,想到了往日的荷塘,在这样的夜里会有不一样的景象。而此时夜已深,妻儿也已渐入梦境,所以我走了出去,想去观赏今夜的荷塘。前面的三句与最后一句“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解释的清楚一点,作者“带上门出去”就是为了使自己“颇不宁静”的心境得到缓和。这种说话方式以及话语之间存在的关系,就和我们平时说“我今天心情不太好,去逛个街吧”表达出来的情感是一样的,说话人逛街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好一点。而文中作者的心情到底有没有得到缓和,是否变得宁静,要根据文本的其他内容才能得知。教师在分析时,不能只根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就定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另外,文章开头的这一段,还透露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在作者的文章中存在两个荷塘,一个是作者“日日走过的荷塘”,一个是“另有一番样子的荷塘。”

紧接着,作者就向我们描述了“日日走过的荷塘”的景象,有“白天也少有人走”的“曲折的”“阴森的”“小煤屑路”,在这条路上长着很多的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这是平日的荷塘,没有特别之处,和其他人所见到的荷塘景色一致,这样的荷塘用孙绍振先生的话形容,是“没有诗意的荷塘”。当我们还在感慨平日的荷塘并无观赏之处时,作者用一句“今晚却还好,虽然月色也还是淡淡的”把我们从平日的荷塘拉回到今夜的荷塘,但当我们渴于去观赏今夜的荷塘时,作者却没有急于向我们展示那一番美景,而是用了一个段落告诉我们,今夜的荷塘为何与平日的荷塘不同。存在于客观世界的荷塘并没有改变,荷塘还是原先的荷塘,改变的是作者自己,今夜的他是“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拥有了不一样的心境,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在那个世界里,他只“爱独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他摆脱了白天对他的种种束缚,是一个“自由”之人。和大多的自由之人的心境一样,作者的心境一定是轻松的,心里一定是平静的,所见到的景物必然和其他时间不同,所见到的景物也会被赋予作者的情感和心绪。因此,今夜的荷塘是仅属于作者一人的荷塘,是自由的作者眼中的荷塘,与往日不是“自由”之人的作者见到的荷塘必然不同。有些教师认为今夜的荷塘是“虚拟的造景”,并寻找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今夜荷塘的不存在,这是没有必要的。赋予了作者情感和心绪的景物必然会与现实的客观存在有一定的偏差,教师无需去验证景物的真实性。

那么,到底在感到自由的作者眼中今夜的荷塘是怎样的呢?文章接下来的三个段落给了我们答案:舒展优美的荷叶,姿态优雅的荷花,在微风和月光的轻抚下尽显别致,在那景色里连平日里不怎么起眼的杨柳也被安排的恰到好处,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和谐。能描绘出如此之景的作者,心境想必也早已宁静缓和了吧。在景物描写的最后,作者写到“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與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很多教师都把这一句理解为,作者在用动物的热闹来衬托现实自己苦闷、寂寞的心情,这是联系上下文解释不通、没有理由的结论。在这里作者这么明确的讲清“我”不需要它们的热闹,告诉我们了两个讯息:一是荷花塘及其周围的景物并非真的如作者描绘的那般静谧;二是,作者再一次向读者表明,今晚的荷塘是“自由”的我眼中的荷塘,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是作者主观地回避了喧闹,作者为自己建构了一个充满诗意和静谧的世界,这是作者在用自己的内心对周边的世界进行选择并描绘。教师在讲到这里的时候可以与郁达夫《故都的秋》进行联系:郁达夫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进行描写是为了表现北方秋天的萧索和悲凉之美,而朱自清为了营造自己静谧的世界选择性的对蝉声、蛙鸣进行了回避。进而向学生明确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写作目的,不同作家心境的影响下会有所不同,以此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

到了最后,作者猛地想起梁元帝的《采莲赋》,又想起南朝的《西洲曲》,还说对于那样一个“热闹”“风流”的季节,“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不少教师认为这是作者在对这个毫无生机的世界表示不满,这也是没有理由的。这里的热闹与前文作者营造的静谧也不相矛盾,因为作者现在是“自由”的自己,“什么都可以想”。这里的行文安排正如朱自清先生自己所言:“随顺我生活里的没段落的情意的猝发的要求,求每段落的满足”。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情况,对学情进行分析,“探测课文的哪些地方是学生读懂了的,哪些是他们没读懂的;哪些可读出,感受出,哪些是欣赏不了,感受不到的”,将文本分析与学生学情结合进行教学设计。

(二)《荷塘月色》有怎样的感怀

对课文文本的细致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作者要抒发的情感,而要确切的知道作者在文中有怎样的感怀还要再考虑作者的创作背景。

一提到《荷塘月色》的创作时间1927年,很多教师就会习惯性地联想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然后将作者的这篇文章也放置到那个大的政治背景当中去。自然,这种思维模式是正确的,但在这个时间段的所有作者的所有文章都必须和这个政治背景有着绝对的联系吗?或者,在这个历史时间中,某一作者的内心就不能有其他的心绪吗?我想这要根据具体作者的具体背景才能得出答案吧。根据朱自清的文章、传记以及网上的一些资料,在1920年以后,由于朱自清父亲的老派思想与朱自清新派思想的撞击,朱自清与父亲朱鸿钧产生了一时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朱自清创作《荷塘月色》的那段时间里,恰逢清华放暑假,朱自清打算回到他日夜思念的南方去,但唯恐父子关系不好和解而心绪不宁。联系这样的背景,我想更容易说通作者为何“心里颇不宁静”的时间仅是“几日”。

其实,《荷塘月色》叙写的是朱自清的由愁怅渐变缓和宁静的心迹。

三、对优美精确言语的分析

对文本的分析并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王荣生先生也在他的《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中说到,散文阅读教学其中的一个要领就是要“体味精确的言语表达”,因此教师除了要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还应关注课文中的一些优美精确的语句,在分析语句的同时,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并形成一定的积累。

对于《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来说,重点让学生体味的就是景物描写那三段。在那三段中,作者运用了两个通感,化无形为有形:一个是“微风拂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个是“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者把花香写成有旋律的渺茫,若有若无的歌声,将嗅觉转换成听觉上来;后者将属于视觉的月色描绘成动听的音乐。这两个通感的使用,前者使人对花香的体味变得更为真切,后者则让人在观赏月光之时有了听觉上的享受。比喻的使用生动而形象:把荷叶比喻成“亭亭的舞女的裙”,使荷叶旋转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对“白花”的三个比喻构成排比,使点缀在荷塘中的白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美感十足等。作者用他丰富而又新奇的想象以物喻物,以人喻物,使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就仿佛置身于景物之中,被那种美所感染,被那种静谧和谐的氛围所笼罩。荷塘中的荷叶、荷花,微微吹拂过的晚风,一泻而下的月光,都使周遭的氛围是那么的宁静而美好,这与作者渐渐缓和的心境相和谐,这就是文章最为动人的地方。很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将语言分析与作者的情感剥离,分析修辞就是分析修辞,理解作家的情感就是单纯的提一提,这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变成一件事,在分析语言的同时,去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让学生体会到景物描写与作家情感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理解作者的情感或心绪。

对优美精确的言语分析免不了还要有朗读这一环节。但朗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比谁大声,比谁读的到位,朗读是要学生自己听见自己的声音,自己去感受声音传递出的意思和意味,而且“你的耳朵不会抗拒你的眼睛所忽略的地方”,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该强调的地方显现出来,以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于《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对景物描写的三段进行朗读,而是要让学生对那三段以及整篇课文都进行朗读和体味,必要的时候教师也可采取范读的方式引领学生去体会和感悟课文的语言及其中的情感。

对文体的确定、对文本的细致分析以及对优美精确语言的体味都是教师在构思《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应着力去关注的地方,教师只有在这三点做到胸有成竹的基础上再考虑学生的学情,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孫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J].名作欣赏,2003,(8).

[4]姚敏勇.荷塘:一代知识分子的“桃花源”[J].名作欣赏,2003,(4).

[5]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J].语文建设,2008,(3).

[6]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续[J].语文建设,2008,(4).

[7]朱自清.朱自清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8]姜健,吴为公.朱自清年谱[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8]陈孝全.朱自清传[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习题下一篇:城市交通系统的经济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