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

2024-04-20

在中国近代史上(共8篇)

在中国近代史上 篇1

从它的积极的一面来看:

第一,它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从1898年6月11变法正式开始到慈禧太后于9月21日发动政变的103天中,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变法诏令,罢黜一批顽固大臣,擢拔了一批维新分子,一时“欢声雷动”,维新运动达到高潮,史称“百日维新”。在政治上光绪帝提倡广开言路,裁剪冗员。经济方面鼓励实业,商办铁路矿务,创办国家银行等。文化教育方面,废除八股文,派人出国游历,留学等。军事方面,裁剪绿营,采用新法练兵,添设海军等。这些诏令虽然没有得到全方面的贯彻实施,但仍然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了历史的发展,此时的戊戌变法为国家储备了人才,为此后一系列的中国在寻求救亡道路上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有维新向革命转化。戊戌变法的失败,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逃亡,谭嗣同等人的牺牲使得不少对清政府抱有最后一丝幻想的知识分子认清了现实,转身投向革命党的道路。而孙中山先生也是在这时开始受到了国内知识分子的重视,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关键前提。

第三,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运动。由于清政府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在了解了西方的政治文化生活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有了逐步的解放。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更多的年轻人出国留学,更多西方的文学政治学说被翻译成中文,受到国内知识分子的大力追捧。中国的思想界更加的活跃。同时,“变法”这一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人们认识到了“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不是救中国的途径,只有通过全面的变法才能寻求出一条出路。此外,民主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维新派的“民权”的概念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后,“民主”这一概念有了发展的基础。人们对政治的追求开始由“民权”向“民主”转化。

第四,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由于八股文的废除,报社、学校的兴办,新式文化事业有了勃兴。戊戌时期,维新派为了对人民进行“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维新运动失败后,白话报刊更多出现,白话文得到更多提倡。除“小说界革命”外,维新派继续倡导“诗界革命”、“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学革命”。这些,都开启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河。

在中国近代史上 篇2

一、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

他堪称洋务运动的旗帜。与同朝官员相比, 他不仅对中外形势和中国出路的认识较为深刻, 而且举办洋务数量之多、成效之大无人能望其项背。他清醒认识到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遇到“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清国“厝火积薪, 可危实甚”, 正是对清政府“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 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于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 以为不能学”的愚昧痛心疾首, 因而主张“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以求富强, 使中国封建体制发生裂痕并催生了资本主义, 在传统向近代转轨道路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他主张“中国欲自强……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用其人”, 于是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主张“欲自强必先裕饷……莫如振商务”, “古今国势, 必先富而后能强……而国本乃可益固”;督办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 并称“此举为收回中国利权所见”。由于他主持和参与, 洋务派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兵工厂、煤矿、纺织厂、铁路、军校、海军, 派遣第一批留学生。他创造了太多第一, 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开放, 而他则是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二、李鸿章与不平等条约

他参与了近代很多条约的签订, 但是将这些条约中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罪责推到他身上是不尊重史实的, 他毕竟不是主角而只是统治者手中的一枚棋子。况且那时除了他还有谁同外国人周旋?我们不妨以《马关条约》为例来看:甲午战争就像以他的直隶和北洋水师的力量与日本举国作战。面对几十年的惨淡经营顷刻化为乌有, 他老泪纵横、彻夜不眠, 在满朝大臣义愤填膺但都不愿背上遗臭万年的罪名下赴日本谈判, “北京方面有意把所有关于条约的非难和责难包括实际移交割地的最讨厌的职务, 都放在了他及他的家庭肩上”。割地、赔款是他“卖国”的铁证, 但他早在和光绪召对中表态:“割地之说, 不敢担承, 假如占地索银, 亦殊难措, 户部恐无此款。”“割地不可行, 议不成则归耳”。这些表态足见他坚决反对割地赔款。日本声明:“中国除支付军事赔偿金……须割让土地……”光绪只得授予他“商让土地之权, 令其斟酌重轻, 与倭磋商定议”。可见割地赔款等条款是清政府在军事失利、日本政府压力之下由光绪决定的。在四轮近30天的谈判中他企图力挽狂澜并惨遭枪杀, “中左颊骨, 血流不止。子未出, 登时晕厥”, 但醒后仍慨然曰:“国步艰难……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此血可以报国也。”伊藤博文强硬表示:“中堂此次见我节略, 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清政府明确指示“如竟无可商改, 即遵前旨之约定”, 但他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据理力争。正是由于他不懈努力才使赔款减少1/3、割地减少近1/2, 把屈辱降到最低, 从中凸显一个杰出外交家的才干。

三、李鸿章与戊戌变法

1896年环球考察后他在由衷赞叹西方社会制度的同时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但朝廷以擅入圆明园禁地罪名让他继续赋闲。虽然洞察人情的他明白光绪帝迂腐懦弱, 康梁只是空谈和满腔热血缺乏政治手腕和经验, 依靠他们改革绝难成功, 但他希望暮气沉沉的局面有所改善, 也希望腐朽观念和人物在暴风雨中得到濯洗。变法失败后各地纷纷奉懿旨捉拿康梁, 对于朝廷如此对待改革者他悲愤交加、深感失望:“若旧法能强国, 吾国早已强矣……臣实是康党。”他赴广州后又说:“朝廷意抓康党, 尔等无需怕, 吾即是康党!”后又亲笔写信勉励康梁:“精研西学, 历练才干, 以待他日效力国事, 不必因现时境遇, 遽灰初心。”这些足见他对维新变法的态度及作为一位老辣政治家的本色。

总之, 李鸿章以卓新的思想观念为国计民生所奠定的事业令国人受益匪浅。那时“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它将永远不能修复”。当巨浪袭来时同僚都拼命躲进船舱以避险, 惟有他使尽浑身解数来使它免于灭顶之灾, 竭尽全力将手中的权力和智慧运用到极限以挽救它, 一直到生命的尽头。我们不能脱离时代和阶级局限苛求古人, 所以不必通过痛骂一个拼命维护本民族利益的末世忠臣才能达到心灵上的解脱。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李鸿章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 (清) 吴汝纶.李文忠公全集[M]

[3]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4]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在中国近代史上 篇3

[关键词]林则徐;近代史;民族英雄

[中图分类号]K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8-0019-02

林公则徐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族英雄、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崇高的历史功绩人所共知。作为时代杰出人物,林则徐在近代史上众多领域中都堪称第一,这种特殊功绩,也值得我们关注和研讨。

一、近代反侵略斗争第一人

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变对华贸易的不利境地,发动罪恶的鸦片贸易。大量鸦片的流入,改变了中外贸易格局,导致大量白银流出,破坏了社会经济,也损害了国人的身心健康。在此危难之际,林则徐受命于1839年3月奔赴中西方斗争的最前线广东,庄严宣告“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责令各国鸦片贩子“缴烟具结”,保证今后绝不夹带鸦片来华,否则当受严厉的法律制裁;林则徐还下令封舱,停止中英贸易,派兵监视洋馆,断绝广州与澳门之间的交通。这就迫使义律等外国毒贩低头就范,先后共计交出鸦片237万余斤。1839年6月3~23日,林则徐率广东官吏在虎门海滩将之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与此同时,林则徐还领导广东军民多次挫败英军的武装挑衅,先后在九龙山、穿鼻洋、官涌等地组织有效反击,阻止英军从珠江口直接入侵广州的企图。来新夏评价此事称:“禁烟运动应该认作是以反对英国亲率者利用鸦片毒害中国、侵略中国为主旨的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揭开中国近代发侵略斗争史的序幕。”① 毛泽东同志甚至认为:“我国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②

二、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鸦片战争前夕,由于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政治上的盲目排外和文化上的愚民政策,导致整个民族对西方的无知,尽管西方早已发展强大、远远超过我国,但全社会却依然沉溺于传统的虚骄气氛之中,仍以“天朝君临万国”自诩,反将外国一律视为未开化的“蛮夷”,将中国与外国的关系视为“夷夏之防”的大禁忌。即使如林则徐在到广东前,对外部世界了解也是相当匮乏的。不过可喜的是,正如某外国人所言:“中国官员不知外国政事,又不询问考求,惟林总督行事全与相反。”林公出于反侵略斗争的需要,明确指出:“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定控制之方。” ③

一到广州,他便组织人员编译《澳门新闻纸》,“借以采访夷情”。在粤期间,在雷厉风行查禁鸦片的同时,及时下令和组织人手,广泛搜集外国人在广州、澳门发行的各种报刊,其中主要有《澳门新闻纸》《澳门月报》《澳门杂志》等,并且有的放矢地着重翻译西方对我国禁烟的反应,以及西方对我国边疆周围邻近国家的侵略活动等方面资料。有关人员将这些翻译的新闻信息编辑为《华事夷言录要》,按期提供林公作为决策的参考。值得一提的是,林公既关注“夷言”,又不盲目听信,而是有所鉴别,为我所用,这正如他曾明确表示:“新闻纸零星译出,惟其中颇多妄语,不能据以为实,不过藉以采访夷情耳。” ④又说所译内容“虽近时间有伪托,然虚实可以印证,不妨兼听并观也”。 ⑤

此外,林则徐还组织翻译《各国律例》《对华鸦片贸易罪过论》《世界地理大全》(《四洲志》)。《四洲志》是当时世界上关于政治、地理、国情的最新著作。这部著作的翻译开辟了近代西学东渐的风潮。鸦片战争后,以魏源、徐继畲为代表经世派翻译、介绍西学,探求真理的活动即是以林则徐为起点,戊戌变法领导者康有为在演讲辞中说:“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⑥为此,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说:“林则徐是清朝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当然,林则徐探求新知刚刚起步,必然有局限性。”

三、近代运用国际法第一人

《国际法》全称《国际法或运用在行为和民族与主权事务的自然法则的原则》,瑞士法学家滑达尔著,1758年出版,19世纪上半叶被欧洲外交家和领事官奉为经典。林公赴粤后,曾组织、主持翻译,后被统编成《各国律例》。林公不仅是将国际法传入我国的第一人,同时也是运用该法、将其作为外交武器的第一人。林公在实践中已敏锐地发现,禁烟活动并不能涵盖中外交往的全部内容,必须改变旧有的外交形式,引入西方世界通行的国家交往的法则(公法),使禁烟活动获得国际法的法律支持,便根据《各国律例》292条之五“有人买卖违禁之货物,货与人正法照办”等条文,严正责令来华洋商务必以书面保证不再夹带鸦片,否则“货尽没收,人即正法”,从而使英国鸦片贩子的总后台义律在谈判桌上理屈词穷,狼狈不堪,连目睹现场的外国人也不得不“畏服林则徐办事结实”。又如1839年7月,五名英国水手在香港尖沙咀寻衅打伤多人、致死一人(林维喜),林公根据《各国律例》292条之四“往别国遵该国禁例,不可违规,如违规必有罚以该国例也”的“属地管辖原则”,严正坚持英方必须交凶伏法,对义律妄图推行“领事裁判权”以开脱凶犯的阴谋迎头痛击。

四、近代引进、仿制新式船炮,主张创办新式海军第一人

对于英国侵略者在军事上船坚炮利的优势,林则徐有着清醒的认识。比如关于大炮,他曾坦言,英军炮火的射程达10里左右,远远优于我方;且其炮能连续射击,而我方之炮却须发射一炮、转移之后再发一炮。因此,若论当时的军事武器制造技术,我国是无法与列强相提并论的。对此,他既不消极悲观也不盲目乐观,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大胆举措,卓有成效地增强了我国反侵略的军事能力。在广州期间,为加强当地的海口设防,曾设法购买西洋火炮、轮船以资备用和考究并仿制外国战船。如1839年11月末至12月初,从美国人那里购入甘米力治号舰船,作为“中国海军最早的外国造军舰”,并为海上交战之用。另外,还购入了两艘25吨的纵帆船和一艘外轮小火轮。次年,英舰“都鲁壹”号停泊于海口,林则徐于1840年3月14日,派人到澳门探询“都鲁壹”号的炮火兵力及该舰的构造与性能。⑦同年“二三月间,相继制造一批跑船和小帆船,又仿越南船式造轧船四只,仿欧洲船式改二三只双桅船”。⑧被贬到浙江“随营效力”期间,林则徐还将自己曾派人在广东外舰上秘密绘制的八种战船图提供出来,与兵器专家龚振麟一同研制成功中西技术结合、行驶灵活自如的四轮炮车,使原来只能固定射击的火炮可以“俯仰左右,旋转轰击”。在扬州期间,又参照《炮书》所载的西方先进制炮技术,大大改善了沿海炮台的防务能力,以至人们普遍猜测它是在欧洲工程师的建议和帮助下建成的。1846年,署陕甘总督时,又派人仿照洋法,制造椭圆形爆炸弹和陆路轻便炮车……为了反制侵略者,林公在注重作战武器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水师和水战的重要性,主张创办新式海军。在广东期间,林则徐曾给道光皇帝上折建议,清廷用关税收入的1/10制造枪炮船只以抵御侵略。1841年4月,在向奕山献上抵抗英国侵略的“御敌六策”中,提出建立强大海军的倡议,这在近代史上属首次。为此,林则徐身体力行组建一支新海军,其中包括“‘甘米力治’号军舰,设有能移动的炮位,装备尚好。两个三十五吨重的纵帆船,油漆为黄色,一个明轮推动的小船,许多沙船”。

五、倡导自铸银币,建立本国银本位制第一人

清代实行“银钱并用”的传统货币政策。鸦片战争前后,由于白银大量外流等原因,我国社会经济中银贵钱贱的状况日益严重(最严重时1两银可兑换铜钱2000文左右),致使我国陷于国力下降、商民交困的经济危机;加之洋银(西方铸造货币)在市场上风行流通,价格暴涨,远远超出其实际含银量,浮于我国纹银价值过多,货币制度面临巨大挑战。为了改变这些危及社会安定的严峻局面,保守的封建官僚们纷纷消极主张禁止私铸银元、限定洋钱价格等消极主张,如给事中孙兰枝上《会奏银昂钱贱除币便民事宜折》。针对此奏,道光十三年(1833)四月初六,时任江苏江苏巡抚的林则徐会同两江总督陶澍写了复奏。⑨据考证,在林则徐起草这篇复奏里,第一个提出一套自铸银币、建立本国银本位货币制度的主张。他建议一面发展正常对外贸易,增加海关洋银收入;一面逐渐抑制洋钱流通,最后将洋钱全行禁止。但是,道光皇帝对林则徐的主张并未完全采纳,直到光绪十三年(1887),才由张之洞奏准在广东设局自铸银元。

六、结语

关于林则徐的历史地位评价,学术界多有论述。笔者认为林公在中国近代史上作出卓越的、开创性的贡献,在诸多领域堪称第一。他一生最辉煌时刻,即是在广东禁烟期间,他领导虎门销烟,堪称中国近代第一次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运动,揭开民主革命序幕;他组织翻译西方报刊,编译《四洲志》,开启西学东渐风潮,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为抵抗英国武力入侵,他引进、设计仿制新式武器,并第一次倡议建立强大海军以抵御海上威胁;他在处理涉外纠纷中第一次运用《国际法》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杰出政治家,他还针对白银外流,传统货币制度面临崩盘局面下,率先提出自铸银币,建立本国银本位的经济思想。

[注 释]

①⑦⑧⑨来新夏:《林则徐年谱长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44页、第386页、第404页、第185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版,第490页。

③④⑤杨国桢:《林则徐书简》,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版,第71页、第46页、第174页。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篇4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原来: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现在: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程度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什么什么

八国联军完全陷入什么什么

第一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决心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ps: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英国革命(晟说的))《南京条约》1842割让香港岛,开放5处通商口岸,失去关税自主权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陷入„„„„破坏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促进了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海国图志》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先声1856年,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实质: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天津条约》—开放10处通商口岸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签订《北京条约》

历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加深

太平天国运动1851.1

以传教为名,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天朝田亩制度》是纲领性文件 表达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所有制,摆脱剥削的美好愿望~~~~~~~~白日梦

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资政新篇》洪仁轩(王字旁)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864)表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可能为陷入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中国找到出路

洋务运动

设立总理衙门,in order to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筹办洋务运动的最高统治机构

19C60年代,开展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历史30多年

19C60年代,以“求强”为主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1861 第一个军事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1865 最大军事企业

19C70年代,经10年努力,建北洋水师,南阳水师,福建水师,后北洋舰队

李鸿章在上海办轮船招商局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第一个民用企业

滦州开平矿务局 最早用机器采掘的大型煤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有资本主义色彩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一定程

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要求~

夹缝中求生存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具有依赖性

译书馆(隶属江南制造局)

洋务运动期间,西学传播京师同文馆

上海方言馆

早期维新思想:认为应学习西方的制度而不单是练兵制器

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的束缚,观念体系并不完整,但起到了先导作用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这个是相当的重要啊~~start!

明治维新后日本侵略中国,1894年东学党起义(朝鲜)

1894.7。25日本不宣而战~~

甲午战争黄海之战伤亡惨重看看死了谁

1895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4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伊藤博文)

《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

后又反割台斗争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多年中,台湾人民从未停止过反抗

戊戌变法~~那是一定要的 仔细看

目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救亡图存

代表:康有为,梁启超

维新变法运动原因;日本逼《马关条约》

:康有为,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举人,反对与

日公公公车上书议和,要求改革,失败

“公车上书”反响巨大,拉开维新运动的序幕

实务报宗旨“变法图存”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维新报纸 批判顽固派,鼓吹新

《天演论》严复主张“优胜劣汰”

戊戌的意义: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百日维新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8年颁“明定国是”诏,即戊戌变法 前后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有力的冲击恶劣封建主义思想`旧文化,走上民主

革命之途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瓜分狂潮

甲午战争打破了列强在东方的暂时均势

加大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目的: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攫取更多的侵

略权益

1897年,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被杀,强占胶州湾

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了要中国门户开放,主张在华机会均等

“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争抢激烈争夺的产物,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义和团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

1900年6月,八国联军重创义和团,清向各国宣战

向各国赔款

1091年,签订《辛丑条约》最大条约划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拆除大沽河北京同海晏县所有炮台

清末新政

1901年,慈禧以光绪名义颁诏,清末新政开始 1905预备立宪

清政府不愿让权于民,无实质性变化 1908溥仪即位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894孙中山兴中会檀香山

1905日本 同盟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民报》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1911武昌起义 成立湖北军政府

改国号为中华明国

即辛亥革命

1912.1.1 孙中山宣誓就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大纲上 篇5

中国近现代史(1840――1911)教学大纲 【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阐述的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共110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它包含晚清史和民国史两个部分。通过本学期对于晚清史的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晚清时期的中国由于遭到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列强多次侵略,被迫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于是开始了由独立的封建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转化的历史阶段,同时也开始了由传统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深刻理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才能真正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教材选用王文泉、刘天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近代史――1840-1949》。教法原则上采用专题讲座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本文】 导 言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形成、基本线索、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意义以及要求与方法。内容要点:

一、关于中国近现代史

(一)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形成 形成过程、形成原因、社会特点

(二)中国近现代史的起讫与阶段划分(1840――1912――1949)起始、讫止、阶段划分

(三)基本线索

三次高潮说、三个阶梯说、双线说、现代化主线说

(四)教学内容

嘉道中衰、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体系、甲午战争、农民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

二、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

(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二)“不知史无以爱国”

(三)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要求与方法

(一)了解历史是什么

(二)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要求 掌握基本历史线索、主要的历史事实、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史实研究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方法

阅读相关史学论著、原始资料、发挥学习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2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以教科书为基本依据编写晚清史4级提纲(内容分章、节、目、点)。第8周交。

二、阅读三本有影响的研究晚清史的学术新著(90年代以来出版),写一篇读书笔记。内容要求:

(一)注明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

(二)本书内容、写作特点介绍;

(三)个人心得体会(3000――5000字)。可以写成历史小论文、读后感、书评(2000年以来出版新书)等形式;不可以写成人物介绍、内容缩编、摘抄。第10周交。

三、绘制历史教学挂图一幅。第12周交。

第一讲 嘉道中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传统社会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回顾鸦片战争发生前中国传统社会,使学生了解当时的清王朝已进入封建衰世,深刻认识传统社会中既存在与现代化相抵触的因素,也存在有利于向现代社会转化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内容要点:

一、病入膏肓的封建衰世――嘉道王朝衰败

(一)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地租、赋税、高利贷

(二)政治黑暗吏治败坏 政务怠惰;贪风炽盛

(三)财政支绌国库空虚 军费开支;白银外流

(四)武备废弛军队腐化 军纪败坏;武器原始

(五)社会矛盾尖锐 天地会、白莲教

二、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阻力

(一)专制集权高度强化

1、皇权的集中与强化

2、对地方控驭的加强

3、专制集权的影响

(二)文化统制与思想控制加强

1、科举制与文字狱并行禁锢思想

2、科学研究为政治伦理服务轻视蔑视科技

(三)自然经济结构稳固

1、稳固的小农经济

2、重农抑商的国策

3、重农轻商的传统观念

4、人口激增

(四)对外交往自我封闭

1、闭关政策的内容

2、闭关政策产生的缘由

3、闭关政策的评价

三、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助力

(一)经世致用思想产生发展

1、经世致用思想的产生

2、明清经世致用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1、资本主义萌芽缓慢成长

2、商品经济发展的若干表现

(三)有限的对外交往

1、西学的传入

2、广州一口通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6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为什么经过130多年康乾盛世到嘉、道年间会演变为衰世?

二、中国传统社会存在哪些有利于向现代社会转化的因素? 【参考书目】

萧一山 《清代通史》 中华书局 1986 阎崇年 《正说清代十二帝》 中华书局 2005 [清]赵尔巽 《清史稿》 中华书局 1977 清史编委会 《清代人物传稿》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 黄鸿寿 《清史纪事本末》 辽沈书社

第二讲 鸦片战争: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开端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以及由此导致中国传统社会开始的转型变化;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内容要点:

一、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大门

(一)英法等国的强盛与扩张

1、英法等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2、英法等国对外扩张

3、英法对中国周边国家的侵略

(二)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步骤

1、早期中英贸易与英国入超

2、两次出使中国碰壁

3、鸦片走私获取暴利

4、武力进攻的准备

二、中国的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爆发

(一)禁烟运动的开展

1、鸦片贸易对中国的严重危害

2、遍及全国的禁烟运动

(二)两次鸦片战争爆发与不平等条约签订

1、第一次鸦片战争

2、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3、第二次鸦片战争

4、《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三)中国战败原因

1、经济军事落后

2、统治阶级与民为敌

3、统治者及军事将领昏庸无能

三、中国传统社会开始转型

(一)中国社会开始半殖民地化

1、列强对中国主权的破坏

2、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3、清王朝统治半殖民地化

(二)中国社会开始半封建化

1、外资入侵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出现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6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是必然的吗?为什么?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中国何时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

三、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参考书目】

齐思和 《鸦片战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清]张集馨 《道咸宦海见闻录》 中华书局 1981 [清]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 中华书局 1979 [清]梁廷楠 《夷氛闻记》 中华书局 1959 牟安世 《鸦片战争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茅海建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三联书店 2005 杨国桢 《林则徐传》 人民出版社 1981

第三讲 不平等条约体系:刺向中国社会转型的双刃剑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形成的过程及其对近代中国传统社会转型产生的双重影响;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内容要点:

一、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与特征

(一)规模初成

1、《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签订

2、《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

(二)恶性膨胀 1、19世纪60-90年代一系列局部性条约签订 2、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3、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4、20世纪初年北洋政府和地方军阀与外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三)逐步瓦解 1、1919年“五四运动明确提出废约要求 2、1919年至1949年不平等条约体系修订期 3、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平等条约体系彻底瓦解

(四)五个特征

1、数量庞大

2、暴力的产物

3、涉及面广泛

4、和当时所有资本主义强国签订

5、具有连环扣性质

(五)一种性质:不平等性

1、强加性

2、屈辱性

3、非互利性

4、单方约束性

5、控制性

二、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一)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1、列强对中国主权的破坏

2、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二)客观上促使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化

1、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论

2、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8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二、怎样认识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论? 【参考书目】

[清] 《筹办夷务始末》 中华书局 1979 王铁崖 《中外旧约章汇编》 三联书店 1982

郭卫东 《不平等条约与近代中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马士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三联书店 1957 汪敬虞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 1983 丁名楠 《帝国主义侵华史》

胡滨 《十九世纪末叶帝国主义争夺中国权益史》

第四讲 甲午战争:传统与近现代中日关系的转折点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深刻认识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在传统中日关系向近现代中日关系转变中的关键作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内容要点:

一、古代中日关系:中强日弱 友好为主

(一)隋唐时期:以华为师 派遣隋使、遣唐使来华学习

(二)明朝时期:侵犯失败 倭寇侵犯、戚继光抗倭

二、近代中日关系:日强中弱 日本侵华

(一)清朝时期: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

1、日本对外扩张野心与扩军备战

2、甲午战争爆发

3、《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4、日本继续侵华

(二)民国时期:全面侵华战争

1、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2、日本无条件投降

三、现代中日关系:强盛的日本与崛起的中国 冷热起伏不定

(一)20世纪50~60年代:冷战

(二)20世纪70年代:恢复邦交

(三)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由“热”趋“冷”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10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日本对外侵略为什么表现得特别急切、野蛮?其对外侵略实施步骤是什么?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对当时的中国、日本和国际社会各产生什么影响? 【参考书目】

朱寿朋 《光绪朝东华录》 中华书局 1958 [日]吉田茂 《激荡的百年史》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0 王芸生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三联书店 1979 王晓秋 《近代中国与日本――互动与影响》昆仑出版社 2004 邵循正 《中日战争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梁启超 《李鸿章》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第五讲 晚清农民运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器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发生经过;比较两次农民运动在性质、思想文化与政权组织建设、失败原因经验教训方面的异同。认识农民运动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运用比较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内容要点: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历程回顾(略)

一、晚清农民运动的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运动。

(一)背景原因:

1、太平天国运动――原有的阶级矛盾被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2、义和团运动――民族矛盾极端尖锐,全国反教会斗争总汇合。

(二)斗争目标:

1、太平天国――“消灭清妖建立天国”

2、义和团――“扶清灭洋”

二、思想文化与政权组织建设

(一)思想文化建设

1、太平天国―以外国一神教对抗中国多神教;绝对平均主义;资本主义改革

2、义和团――以中国多神教对抗外国一神教;扶清灭洋

(二)政权组织建设

1、太平天国――组织统一结构严密建立政权完善体制

2、义和团――组织分散各自为政接受朝廷招抚

三、失败原因与历史教训

(一)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太平天国―清王朝借师助剿,外国撕下“中立”伪装;汉族地主武装镇压。

2、义和团―八国联军侵华镇压义和团运动;清王朝由剿抚并用转为一意剿杀。

(二)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弱点(局限性)

1、太平天国―保守战略、领导集团分裂、等级制

2、义和团――扶清灭洋、组织涣散

(三)历史教训

四、晚清农民运动的历史作用――加速社会转型

(一)从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扫清转型阻力角度:晚清农民运动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避免中国被瓜分,加速清王朝灭亡。

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清王朝猛烈冲击封建文化;坚决抵抗外国侵略者

2、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帝国主义,避免中国被瓜分;打乱清王朝统治秩序

(二)从统治集团内部削弱顽固守旧势力以利社会转型角度:迫使清王朝将政权、军权转移至汉族洋务派督抚手中,加速封建王朝的衰落与崩溃。

1、太平天国运动――汉族地主阶级势力崛起,开始改变清朝统治集团“内重外轻”“满重汉轻”政权结构

2、义和团运动――汉族地主阶级势力进一步壮大,清朝统治集团“内重外轻”“满重汉轻”政权结构更加弱化

(三)从促使资本主义改革发生推动传统社会转型角度:晚清农民运动在内因方面直接或间接促使洋务运动、新政改革的发生,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1、太平天国运动――为洋务运动发生提供变革新思想、实施人员和时代机遇

2、义和团运动――为新政的推行提供变革力量和机遇。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8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辛酉政变的结局对晚清政治格局及近代史演进有何重要影响?

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什么?结合晚清农民运动分析为什么农民运动的最终结局不是失败就是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

三、晚清农民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起了怎样的作用? 【参考书目】

[清]张集馨 《道咸宦海见闻录》 中华书局 1981 [清]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中华书局 1979 [清]朱孔彰 《中兴将帅别传》 岳麓书社 1989 罗尔纲 《李秀成自述原稿注》 中华书局 1982 茅家琦 《太平天国通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方之光 易家胜 《太平天国史新论》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朱东安 《曾国藩传》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王定安 梁启超 《曾国藩传•李鸿章传》 重庆出版社 1998 苑书义 《李鸿章传》 人民出版社 1991 杨东梁 《左宗棠评传》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英]呤?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 中华书局 1979 金毓黻 《太平天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翦伯赞 《义和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民国]罗敦融 《庚子国变记》 上海书店印行 1982

第六讲 洋务运动:器物层面转型的启动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西方新思想的萌发;由洋务运动开始的器物层面转型的启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中国商办企业以及新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内容要点:

一、关于中国现代化

(一)关于对中国现代化内涵的理解

现代化涵义、中外现代化主角与内涵的区别

(二)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类型 内源型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

(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洋务派成为实现近代化任务的最初承担者 先军事工业,后民用企业;先重工业,后轻工业的发展顺序近代企业“官办”、“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

二、器物层面转型的启动――洋务运动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学西方新思潮的兴起

1、兴起原因

2、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3、魏源――“师夷制夷”思想集大成者

4、新思潮兴起的意义与局限性

(二)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条件、宗旨

1、背景:洋务思潮的涌动

2、条件

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4、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洋务派与顽固派、师夷派、早期维新派的关系

1、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关系

2、洋务派与师夷派的关系

3、洋务派与早期维新派的关系

(四)洋务运动的兴起

1、建立近代外交体制

2、创办近代陆海军

3、创办近代工业

4、兴办近代文化教育事业 5、90年代洋务运动发展的新动向

(五)洋务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的关系

1、洋务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2、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的关系

(六)洋务运动的成败与评价

1、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否标志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2、洋务运动失败原因

3、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商办企业的产生(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一)产生原因:

1、企业利润丰厚

2、客观条件具备

(二)状况:

1、商办企业概况

2、代表性企业

(三)特点:

1、产生途径

2、企业状况

3、企业分布

4、商办企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关系

(四)新的阶级力量出现

1、资产阶级

2、无产阶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8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为什么19世纪中叶中国会发生洋务运动?

二、简评中体西用为核心的洋务思想。

三、试评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

四、19世纪中后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条件、特点是什么?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两重性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参考书目】

中国史学会编 《洋务运动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1 黄逸峰等 《旧中华民族资产阶级》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 张国辉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 王培 《晚清企业纪事》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7 [清]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中华书局 1979 朱寿朋 《光绪朝东华录》 中华书局 1958 [清]容闳 《西学东渐记》 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4 周军 杨雨润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9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第七讲 两次维新运动:政治制度层面转型的启动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两次维新运动发生的经过,比较两次维新变法的内容及其结果。深刻认识两次维新运动对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层面转型所起的历史作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运用比较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内容要点:

两次维新运动历程回顾(略)

一、两次维新变法运动性质

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为救亡图存自下而上发起的一场旨在实现君主立宪制政体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清末新政――清王朝为挽救自身统治危机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带有资本主义改革色彩的自救运动。

(一)背景与条件

1、戊戌维新运动―民族危机维新思潮兴起;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光绪决心变法

2、新政―民族危机立宪思潮兴起;统治集团政治力量对比变化、慈禧转变观念

(二)代表人物及其政治主张

1、维新派方面――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变法、君主立宪

2、清政府方面――张之洞、刘坤

一、载泽;旧体新用、仿行宪政

二、两次维新变法内容

(一)经济方面;

1、戊戌变法内容――设立商务机构;奖励实业设立商会;编制国家预决算;准许旗人自谋生计

2、新政改革内容――成立商部;奖励实业颁布商法商律设立商会;令旗人自食其力

(二)文教方面

1、戊戌变法内容――设立各级学堂;派遣留学;废八股改试策论;设译书局;奖励创新著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2、新政改革内容――创办近代学校体系;鼓励留学;废除科举制;建立学部

(三)军事方面

1、戊戌变法内容――设厂制造军火;裁汰旧军用西法操练用西式武装;力行保甲、团练

2、新政改革内容――裁汰旧军改革兵制编练新军;废武科举;开办警政

(四)政治方面

1、戊戌变法内容――裁撤冗衙冗员;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2、新政改革内容――官制改革;法制改革;地方自治

三、两次维新变法运动的结果及其原因

(一)两次维新运动成败客观原因

1、戊戌变法失败――新旧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2、新政有所成效――实权人物掌控

(二)两次维新运动成败主观原因

1、戊戌变法失败――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2、新政有所成效――洋务派官员积极作用

四、两次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

(一)戊戌变法运动历史意义

爱国运动、思想解放运动、政治体制改革运动、文化革命运动

(二)新政成效与局限

促使社会各方面向近代转化;在政体改制方面迈出第一步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10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论洋务思想与维新思潮之间的历史联系。

二、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与清王朝新政的性质与内容有何异同?

三、清末两次新政改革对后人有何启示?

四、日中维新运动成败原因之比较。【参考书目】

朱寿朋 《光绪朝东华录》 中华书局 1958 谢俊美 《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胡绳武 《戊戌维新运动史论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李泽厚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人民出版社 1979 彭明 程钦 《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 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9 茅海建 《戊戌变法史事考》 三联书店 2005 汤志钧 《戊戌变法人物传稿》 中华书局 1961 李喜所 元青 《梁启超传》 人民出版社 1993 谢俊美 《翁同和传 》 中华书局 1994 冯天瑜 何晓明 《张之洞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黎仁凯 钟康模 《张之洞与近代中国》 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2 翦伯赞 《戊戌变法》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第八讲 辛亥革命:封建王朝向共和民国转型骤成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立宪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经过,认识二者同是20世纪初年资产阶级两翼为救亡图存而发起的旨在转变中国政治体制的爱国运动。充分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运用比较法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内容要点: 一、二十世纪初年的中国社会

(一)民族危机深重:列强对华侵略加强

1、掠夺中国路矿利权

2、日俄战争

(二)民众的灾难与反抗

1、民众的灾难

2、民众的反抗斗争

(三)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发展原因

2、发展状况

(四)中国资产阶级的成熟

1、“北周南张”资本集团的出现

2、商会的涌现

(五)资产阶级爱国运动的开展

1、拒俄运动

2、抵制美货运动

3、收回路矿利权运动

(六)近代知识分子群的崛起

1、近代知识分子群崛起原因

2、近代知识分子特点

二、立宪运动与反清革命并举

(一)立宪与共和两种政体模式的竞争

1、康有为与孙中山:相互交替的两个历史阶段

2、立宪与共和:两种政体模式的争夺

3、立宪派与革命派:不同一性中存在同一性

(二)立宪、革命思潮的兴起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1、立宪派――立宪思潮兴起;主要代表人物

2、革命派――革命思想传播;主要代表人物

(三)立宪、革命团体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1、立宪派――立宪团体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2、革命派――革命团体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四)立宪派与革命派论战 围绕三民主义展开

(五)立宪派与革命派政治运动的开展

1、立宪派――谘议机构的成立与活动;国会请愿运动的开展

2、革命派――《革命方略》与反清起义

三、辛亥革命的成败及其历史意义

(一)立宪派与革命派合力双赢: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

1、立宪派――“皇族内阁”出笼;立宪派转向革命派

2、革命派――武昌起义与各省响应;中华民国的建立

(二)南北议和与孙中山让位袁世凯

1、袁世凯掌握清朝政权

2、南北议和

3、孙中山被迫让位袁世凯

(三)清帝逊位与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1、袁世凯逼宫与清帝退位

2、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政治上――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2、经济上――解放社会生产力

3、思想上――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14课时 作业与思考:

一、评立宪运动

一、试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的历史联系。

二、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的原因是什么?让位是否标志辛亥革命失败?为什么?

四、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史实,试论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历史特征和作用。

五、结合史实分析中国近代学习西方与几次改革的关系 【参考书目】

孙中山 《孙中山选集》 人民出版社 1956 王俯民 《孙中山详传》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3 肖万源 《孙中山哲学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乔志强 《辛亥革命前的10年》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7 [美]李约翰 《清帝逊位与列强》 中华书局 1982 [美]薛君度 《黄兴与中国革命》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编 《黄兴集》 中华书局 1981 白蕉 《袁世凯与中华民国》 人文月刊社 1936 侯宜杰 《袁世凯传》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 [日]佐藤铁治郎 《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 [加]陈志让 《乱世奸雄袁世凯》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刘厚生 《张謇传记》 上海书店 1985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 群众出版社 1980 柴德庚 《辛亥革命》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冯自由 《革命逸史》 中华书局 1981 宋春 《中国国民党史》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0 [美]E•A•罗斯 《E•A•罗斯眼中的中国》 重庆出版社 2004

【课程综合性参考书目】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人民出版社 196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一、二、三)人民出版社 1989、1983、1993 翦伯赞 郑天挺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中华书局 1980 邱远猷 《中国近代官制词典》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1 郑鹤声 《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 中华书局 1981 陈旭麓 《中国近代史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2 荣孟源 章伯锋 《近代稗海》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美]费正清 《剑桥中国晚清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袁伟时 《帝国落日》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3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林华国 《近代历史纵横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 三联书店 1997 李杨凡 《走出晚清》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台湾]苏同炳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石培华主编 《从林则徐到孙中山――近代中国历史人物扫描》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在中国近代史上 篇6

一、原因(根源) 因素 关键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鸦片战争中,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芽的直接原因: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

3、“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产生的直接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4、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拜上帝会的组织发动。

6、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

7、《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当时中国不具备实施这种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

8、列强于1853年提出“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没有立即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英法忙于克里木战争。

9、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同外国势力出现暂时“和好”局面的原因: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高涨。

1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只引进西方技术,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

11、中国无产阶级早于资产阶级产生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里诞生中国无产阶级。

12、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3、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资本主义发展条件成熟。

14、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最终各走各路的主要原因:阶级属性不同。

15、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上唱主角,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16、维新变法兴起的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7、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运动的关键: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18、“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主要利益。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根本原因: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夺取殖民地。

20、黄海之战后,北洋舰队失去战机的主要原因: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海迎敌。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对中国大量输出资本进行经济侵略的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侵略势力未能完全瓜分中国,其主观原因在于: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23、义和团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其根本原因在于:义和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处于感性阶段。

24、义和团前期进行反清活动,后又提出“扶清”口号的主要原因:民族矛盾的尖锐。

25、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义和团运动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

26、封建社会中,中国农民革命都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平均主义思想观念决定了农民革命的狭隘性。

27、一直到清朝前期,中国始终未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未能发展为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

28、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国内基本因素: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9、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0、20世纪初,中国许多地区开展收回路权的斗争的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31、清王朝的新政企图保存和扩大他们的势力,但却促成了王朝的灭亡,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新政没有触及中国当时的社会矛盾。

32、中国人民开展保路运动的最根本原因:清政府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33、武昌起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其关键因素在于:革命士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4、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虽然都要求救亡图存,结果两者都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6、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与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国情决定,资本主义得不到充分发展,或者说资本主义力量小。

37、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38、清政府实施“预备立宪”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清政府的反动目的已完全暴露。

二、目的 目标 意图 用意

1、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直接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主要反映的侵略目标:商品输出。

3、最能反映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对华侵略的根本目的:开放通商口岸。

4、清朝设立总理衙门的根本目的:顺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

5、辛酉政变后,西方列强放弃“中立”,主动与清政府合作的主要目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6、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和扩大侵华利益。

7、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同时改变军事上的落后面貌,以维护清朝统治。

8、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的直接目的:获取利润,配合军事工业。

9、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其直接目的在于:适应军事工业的需要。

10、19世纪70年代,沙俄支持侵略新疆的阿古柏伪政权的目的:利用阿古柏达到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

11、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之一:挽救民族危机。

12、戊戌变法的首要目标:救亡图存。

13、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争做中国债主的根本目的: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14、19世纪末列强争向清政府贷款的主要目的:扩大在华势力。

15、美国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意图:进占中国市场。

16、《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

17、清末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直接目的: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18、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三、作用 影响 结局 结果 后果

1、拜上帝教起到的主要作用:发动群众参加反清起义。

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所起到的客观作用:冲击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兴办的企业对中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引进大规模机器生产的一种新的生产力。

4、中法战争的直接后果:中国放弃了对越南的保护。

5、“公车上书”最深刻的社会影响:使维新思潮成为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

6、《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在于:阻碍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7、辽东半岛在三国干涉还辽后的实际结局:俄国的势力不断地增大。

8、18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造成的对华影响: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9、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10、19清政府“皇族内阁”成立的实际后果:宣告君主立宪制的破产。

11、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四、特点 特征 表现 标志

1、19世纪40、50年代西方列强侵华所表现的特点:以直接的武装侵略为主。

2、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征:反封建同时反侵略,《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3、中国近代外资企业、洋务派企业、民族资本企业的共同特征:都是使用大机器的近代工业,都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

4、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官僚、地主、商人等私人投资。

5、清政府适应近代化行动的显著特点:缺乏主动性,是被迫的,行动是迟缓的。

6、与科举制度下的官学相比,洋务运动中所办新学堂的特点: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7、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8、与维新思想相比,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特点: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9、《辛丑条约》签定,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中国半殖民地化最显著的经济特征: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自然经济虽然解体,但仍然存在。

10、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11、19世纪70年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新式工业,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出现了。

12、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开始的事件:兴中会的建立。

13、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各国间的主要矛盾,在中国则具体表现为:先后强租胶州湾和威海卫。

15、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全国性统一政党的建立。

16、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皇族内阁”成立(1911年)

17、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国制确立的标志: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18、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的诞生。

19、北洋军阀政权建立的标志:临时政府迁都北京。

20、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相对峙的农民政权的事件:定都天京。

五、实质 本质 性质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实质:强国御侮。

2、天京事变说明的本质性问题:农民阶级自身具有严重的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3、以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的实质: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4、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突出表现的实质问题: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5、戊戌变法的实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6、“门户开放”的实质:美国要凭借经济实力最终独霸中国。

7、清末新政的实质:挽救统治危机。

在中国近代史上 篇7

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之一是农民问题, 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农民阶级深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具有革命要求。加之人数众多, 因此农民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一直很重视动员和发挥农民阶级的积极性, 大革命时期, 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后,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把国民党从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改造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四个革命阶级的联盟, 革命政府中央设立了农民部, 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有力地配合了北伐战争, 动摇了帝国主义、官僚专制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础。为培养农运干部, 在中国共产党倡议下, 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 广东革命政权在广州先后举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9月, 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 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湖南等省, 农民协会便成为乡村的唯一权力机关, 提出“一切权力归农会”。

土地革命时期, 党在根据地建设中逐渐摸索出一条正确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 先后通过的主要文件有:1928年, 《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 《兴国土地法》;并于1931年正式提出土地革命路线, 即:依靠贫雇农, 联合中农, 限制富农,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抽多补少, 抽肥补瘦。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 积极参军参战, 发展生产, 使我们党在革命低潮时发展壮大自己力量, 为成功贯彻“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

20世纪30年代, 随着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 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 阶级矛盾逐渐下降, 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的发生, 标志着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1937年七七事变后, 全国抗战开始, 9月,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政策, 1942年1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提出了“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在三条基本原则中, 明确承认, 农民是抗日和生产的基本力量, 因此要扶助农民, 实行减租减息。这样, 减轻了农民群众受到的剥削, 极大程度地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抗战结束后, 阶级矛盾逐渐上升, 1946年, 内战爆发, 党根据情况改变, 先后通过如下文件:1946年, 《五四指示》;1947年, 《中国土地大纲》;并于1948年形成土地改革总路线, 即:依靠贫雇农, 团结中农, 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没收地主土地,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农民分得土地, 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中国现代史时期, 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重大环节, 党同样非常重视农民问题, 当然, 由于主观认识的水平问题, 也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崭新的事业, 其相关政策和实践中, 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 为今天解决农民问题的政治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建国初期, 由于国内外敌人没有彻底肃清, 加上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国民政府的掠夺, 长期战争造成的经济破坏, 党和政府面临两大艰巨任务, 即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 在党中央正确决策的领导下, 农民群众再次成为解决这两大问题的重要力量。1950-1952年, 在新解放区实行了如下土地改革政策: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了最大限度地孤立地主阶级, 还执行了与以往不同的保护富农经济政策。这样, 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也成为新中国政权巩固的重要力量。

由于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1953年, 在国家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 明确了要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3-1956年, 推行农业合作化, 执行积极发展稳步发展的方针, 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 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把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十年建设时期, 1958-1978年, 由于对实际情况缺乏正确认识, 部分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 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过分夸大事实, 急于求成, 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小社并大社, 片面追求一大二公,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时期, 首先从农村经济体制开始进行改革, 1979年,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个政策就是农村以家庭为单位,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 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 农民在生产中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自主决策。农民生产的东西, “保证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结果, 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推动了农业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热情, 不仅加快了农村改革的步伐, 也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为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经济建设成就做出了重大贡献。

摘要:农民问题是中国近代现代史上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给予高度重视。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因此农民问题, 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农民的力量, 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 毛泽东还指出“:除了无产阶级是最彻底的革命民主派之外, 农民是最大的革命民主派。”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强调了农村稳定在整个国家稳定中的重大意义, “中国稳定不稳定, 主要是看农村稳定不稳定。农村不稳定, 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 中国稳定不稳定, 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 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票号:中国近代史上的金融革命 篇8

山西平遥西裕成颜料庄大掌柜雷履泰,中等身材,脑门宽阔,一看便知道是个很有头脑的生意人。在他的精心打理下,颜料庄的业务蒸蒸日上,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操办大事,十里八乡的百姓都喜欢到西裕成来购买颜料,这里的颜料成色好分量足,染出来的布匹色泽光鲜。按理说,生意兴隆应该是店家最开心的事情,但这一阵雷履泰却心事重重。大掌柜为何整日愁眉不展,伙计们也能猜出个七八层来数了。原来店里的货源出了点差池,眼见着就要“断炊”了,常言道: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这可愁坏了雷履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思来想去,还是个信用问题。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等战乱遗留的问题一直没能够扫清,运银道路时常被阻断,而且运现风险很大,一般镖局难以承担重任,一单生意经常是久拖不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雷履泰已经琢磨了好长时间,也头疼了很长时间。

这一天,一个穿着讲究的妇女来买颜料,蛮开心的样子,雷履泰一眼就看出,她一定是为办喜事而来,便吩咐伙计上前接待。妇女张口就问:你们掌柜的在不在?口气很不一般。雷履泰不紧不慢从里屋踱出来,迎上前去。那妇女一看来者有些气度,知道是个能说话的主,就和雷履泰唠开了。她说了半天,雷履泰才弄明白,她是要买一批上好的颜料给女儿做嫁衣用,但按当地规矩应此类物件当由男方置办。可是男方家境不宽,为筹办婚礼已经倾囊而出,再难承受女方的其他要求。这个要面子的妇女于是想出个办法,由她先付银两,男方来取货,多存少补。雷履泰说,这好办,你先看看货色,大致定下规格和数量,余下的由我来办,小店包你满意,而且此事保密绝不外传。那妇女定了货付了银两,收下单据,高高兴兴地走了。妇女一走,雷履泰像悟到什么似的,猛然大叫一声:好啊!他这一叫吓了伙计们一跳,一个个面面相觑。谁也猜不到,那妇女的置货方式触动了他的神经,一个破天荒的念头在雷履泰的脑子里萌发了。汇兑!让各地的钱庄联起手来,不就解决了运现困难的问题了吗?!雷履泰立即将这一想法报告了东家。

经过一段时间筹备,道光三年(1823年),中国第一家私人金融机构,取义“如日初升,繁荣昌盛”的日升昌票号诞生了。日升昌票号成立后,营业繁荣,业务发展迅速,到道光三十年(1850)已在北京、苏州、扬州、重庆、三原、开封、广州、汉口、常德、南昌、西安、长沙、成都、清江浦(在江苏)、济南、张家口、天津、河口(在江西)18个城镇建立了分号,到光绪十二年(1886)后又陆续在沙市、上海、杭州、湘潭、桂林五城镇增设五个分号。据日升昌在北京等14个分号统计,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一个账期即获利583762银两。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晋商纷纷效尤开办票号。很快形成的平遥、祁县、太谷三大帮(均在山西境内),几乎垄断了全国的票号业务。民国政府财政部长、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就是太谷人氏。

票号的出现,给各地晋商的生意带来了极大便利,其业务也因此如星火燎原,迅速扩大。在山西票号的影响下,从同治年起,江浙人也开始建立票号,如人称“红顶商人”的浙江钱塘人胡光墉(雪岩)在同治二年(1863)建立了阜康票号。云南人李氏在光绪初建立了天顺祥票号。江苏洞庭商人严信厚在光绪九年(1883)建立了源丰润票号,时人把江南人开办的票号称为“南帮票号”。但这时的票号仅仅只是民间资金的流动,并未获得官方认可。太平天国起义,使得南方各省向京城的运银道路被切断,票号的机会来了,汇兑官款的大笔生意以瞒上不瞒下的方式拉开了“阵线”。不言而喻,此时中国商界对票号的依赖愈来愈重了。尽管清政府一度强令禁止票号汇兑官款,但这道圣旨犹如白条。八国联军入侵之后,清政府为解《辛丑条约》赔款的燃眉之急,已经顾不上原来的禁令。事实上,正是在封建政权的特许之下——由于赔款所需的大宗汇兑,票号的生意才得以走向高峰。

“日升昌”终于迎来它扬眉吐气的一天。鉴于票号为国家筹集银两有功,光绪皇帝亲赐匾额,上书四个大字:汇通天下。此后官家借助票号周转银两,就成了合理合法的生意,票号与政界也有了许多私下往来。光绪十三年(1887),以李鸿章为后台的中国铁路公司为修筑津沽铁路,也曾求助于山西票号,争取票号的支持。20世纪初,在全国开展的收回路矿的斗争中,山西票号也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19世纪80年代,中国电报事业兴起,票号又新设了电报汇兑业务。至此,中国票汇、信汇、电汇三大汇兑方式,都由票号继承和创新完善起来,大大便利了工商业的发展,也使民间基本结束了运现清算的落后状态。似乎是中了物极必反的法则,高峰的到来也就是末日的开端。随着列强的入侵,满目疮痍的中国经济上既不能与外商相抗衡,商业场所又遭到大面积破坏,财富更是被大肆掠夺,以脆弱的民族资本对抗大举进入的外国资本,无异于以卵击石,金融危机、商业危机已经不可避免。这是一个历史的悖论,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这个角度来讲,把票号视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并不为过。

在激烈动荡的中国近代史上,本来并不富裕的山西,其商业票号为何能够拔得头筹,做大做强呢?首先,晋商在全国的整体实力强大,对商业资金周转的需求当然就比较旺盛。早在乾隆年间,晋商中资本“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晋商多数从事长途贩运,商品流转和资本周转慢,垫支资本大,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向社会借贷。其次,山西地形复杂,易守难攻,直到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前,几乎没有遇到过战乱。太平天国运动,对于当时的中部经济中心汉口、东部的苏州、杭州的工商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八国联军进北京,对于北京的银号、当铺等行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票号尽管也有波及,但根基未动。

开始的时候,票号的主要业务是汇兑,存款、放贷还在其次,可见其功能着重于贸易过程中流动资金的筹集。汇兑的主要收入为汇费,称汇水,收费标准根据各地银两平色高低、路途远近和银根松紧而定。票号在收付款项时,往往借口银色不足或压低份量,取得额外利润。票号汇兑的利润是比较丰厚的。一般情况下,每100两银子,收取的手续费多则八九两,少则二三两。如此高的利润是今天的金融业难以想象的。如果说,票号发展前期的盈利主要来自汇费收入的话,其中后期的盈利则主要来自放贷利息收入,并由此形成了中国近代资本的雏形,在促进工商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清末在华从事金融投资的外资银行,一般采取抵押贷款的方式经营业务。票号普遍采用的则是信用贷款,这种方式利润丰厚,但风险极大,表面的繁荣往往隐藏了黑洞似的危机。一旦遇到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票号根本无法应对如潮的挤兑,从脆弱的钢丝绳上坠入深渊。看似经营活络的票号在另一方面却十分保守,他们几乎不与外界资本发生关系。这也给他们在遭遇风险时借助外力化解危机设置了障碍。为了实施有力的控制,票号高度自闭、控制严密,内部等级森严。大掌柜一言九鼎,已经产生了某种“黑社会化”倾向。

上一篇:法治思维学习笔记下一篇:无锡市房屋白蚁预防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