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召唤心灵教学总结

2024-04-16

用音乐召唤心灵教学总结(精选2篇)

用音乐召唤心灵教学总结 篇1

用音乐召唤心灵——让孩子们学会在音乐声中安静下来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的学生们,很像一群深山老林当中桀骜不驯的小猴子,这不是贬低孩子们,是觉得他们真的永远不能让自己的身体安静下来。排队走在操场上,有人会突然转个圈,用手或脚“划拉”一圈的同学,引起队伍的骚乱;课间,高兴到忘形时,会成群成群地爬在楼梯上,做埋伏状,假装冲过往的同学扫射。唉„„,我该从何下手来从他们身上去除一些“野性”,增加一些“文静”呢?

最近,我做了个决定——让他们在音乐声中安静下来。

其实这个想法由来已久:

1、晨诵比赛时,排音乐剧,我就发现了他们的文艺细胞,唱歌能唱在调上的很多。集体动作的协调性比较好。排练时的投入情绪非常高涨。比赛结果也令人满意。

2、学校广播站播放欢快音乐时,竟然有人做弹吉他状或街舞状,很有范儿呢。

3、读薛老师的《心平气和一年级》,她就喜欢在孩子们写字时放音乐,常用一句:“我怎么听不见音乐声了?”来提醒孩子们安静。

4、兰花草班的班级合唱课程,让我向往不已。

5、给日常晨诵配乐,孩子们居然入神了。其实,本学期,我班每次晨诵都是有音乐相伴的,但没做过多的解释。偶然有一天,我们读金波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煞费苦心地找到了班得瑞的《初雪》来做背景音乐,并告诉他们音乐的名字,还请他们静静地聆听,随着音乐在脑中想象自己是一片在空着飞舞的雪花。看着他们陶醉的样子,感动极了。随后孩子们的朗诵,深情款款,情意绵绵,音乐的节奏和诗歌的韵律自然融合,教室里荡漾着圣洁的美好之音。

后来,我又用民乐《渔舟唱晚》《汉宫秋月》等配了古诗来朗诵,效果都很好。

自此,我正式确立了音乐在我教室里至高无上的地位。

向孩子们宣布时,我是这样说的:“孩子们,最近咱们好像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老师发现你们很喜爱音乐,并且有理解音乐的天分。那么,就让音乐经常在我们教室里响起好吗?”“好!”“我们做个约定吧,每当音乐响起,大家立即要安静下来,谁要是用聒噪声淹没的美好的音乐,那么他就是在犯错。大家同意吗?”“同意!”

就这样,我们班的课间,常常是在音乐声中度过的。起初,有的人还是习惯于下了课就大声聒噪,经过一次次提醒,孩子们对音乐声敏感起来,教室里自然就静了下来。今天,听《高山流水》,我还给他们讲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他们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我,听着音乐,哈哈!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是要渐渐把他们的兴趣勾起来,甚至把瘾头勾出来!

身体不能静下来,是因为心不能静,那么我让孩子们的心找到一片神往的空间,身体可不就静了嘛!

用音乐召唤心灵教学总结 篇2

一、小学传统音乐教学的弊端

1.教学方式过多地关注政治性和智育性

传统的音乐教学将目标过多地放在了音乐教育的政治性和智育性上, 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 小学音乐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是审美教育, 应将审美教育摆在首要位置, 而传统音乐教学却不是这样的, 它把审美教育放在了次要位置。比如,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重视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 对小学生进行灌输式的乐理知识教学, 训练他们的发声和视听, 忽略了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小学阶段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全方面地培养人才, 让他们成为合格的人才, 而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没能突出这点, 让他们丧失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没有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小学教育观念认为, 教育应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的, 在音乐教学方面, 教师指导地越多, 学生则会学得越好。这样的教学理念使得小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 老师讲课, 学生听课成为一种必然和最常用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听什么样的音乐, 对作品该如何理解, 这些都取决于教师, 由此导致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交流的机会减少, 失去了他们应有的主体地位, 没有凸显出他们自己的特点。

3.教学评价不全面

长期以来,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评价都单方面地重视对小学生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评价, 忽视了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品质、德育情感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等, 教学评价方式也单一。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 教学评价就是考核, 只重视学生的成绩, 忽视了对学生评价的整个过程。比如说, 运用的语言是否丰富, 评价的切入点是否合理等。小学教育的改革并没有真正深入, 力度也不够, 这些都说明传统的教学评价很难与现代教育接轨。

二、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就必须要让他们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创造性活动就是要与众不同, 要民主, 让小学生从心理上感觉到安全、民主, 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是创新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 只有在这样民主的教学环境中, 才会让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生动活动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音乐课堂上, 音乐教师要注意把微笑留给学生, 语言要亲切, 态度要和蔼, 多与学生用歌声和舞蹈来交流, 逐步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比如, 在学习歌曲《谁会叫》时, 小学生会说“老师, 我会学很多动物的叫声, 我也能唱出来”。在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下, 学生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才会不断创新。

2.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想学习的第一表现形式, 也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当小学生转变了传统的学习观念, 树立“我要学, 我想学”的思想, 才能从根本上掌握教学知识, 才会有利于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适时适当地插入一些符合小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的教学内容。比如,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挑选那些适合他们认知水平的耳熟能详的歌曲, 像《春天在哪里》《小螺号》《童年》等歌曲。通过让小学生欣赏这些欢快的歌曲, 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表达和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 音乐魅力的展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生受年龄、认知水平等的限制, 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对乐理的把握以及上课的注意力集中情况都不如初高中生。因此, 教师对教学方式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如以《小螺号》这首歌为例, 小学音乐教师在课上可以为学生播放CD、MP3等, 让他们认真研究歌中的歌词, 让让他们了解大海的美妙, 然后再让小学生想象一下在海边吹螺号的情景。

3.拓展小学生的想象空间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是想象的升华。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一切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手段、教学工具, 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 为学生想象空间的拓展创造条件。比如, 为学生讲“绿色的祖国”时, 播放《天与地》, 伴随着腾格尔的歌声, 让学生对美丽的大草原展开联想, 并站上讲台结合自己对大草原的理解, 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的大草原形象。有的同学会在黑板上画出自己认为美丽的草原, 还有的同学会沉浸在自己的讲述当中, 沉浸在自己认为的那种美丽草原中, 这些都是能拓展学生想象力空间的好办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 比如, 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学习歌曲, 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音乐, 感悟歌词的内涵和其中包含的意义以及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这些都是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厚想象力的。比如, 在欣赏《众人划桨开大船》时, 学生会是什么样的情绪, 以什么样的方式再现音乐, 都是拓展他们想象力的重要方式, 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的。

4.将音乐课与其它非艺术课程结合起来

艺术课程涉及的门类较多, 而音乐是其中最重要的, 音乐与其它范围领域内的文化密切相连, 所以与其它非艺术课程进行结合是非常有可能的。比如, 音乐与语文的沟通结合, 与诗歌、戏剧等的结合;音调、节奏等与数学课的数量知识进行结合;音乐与体育课的广播体操进行结合, 与地理、历史等的结合。比如, 《小雨沙沙》这堂课, 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将音乐课扩展到表演和乐器, 在课堂上, 为小学生创造情景, 由学生来表演和参与, 在音乐的伴随下, 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也可以让小学生在音乐当中欣赏自己画的画, 从而扩展教师自身的教学思路,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观察力, 激活他们的爱好兴趣。

三、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创新, 不断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 也要鼓励他们勤于创新和勇于创新。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力和想象力的同时, 要注意完成基本的教学技能, 启发他们研究问题, 发现知识, 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一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手段, 通过听、唱、视、动等方面的熏陶和引导,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 让他们用心灵去感悟音乐,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横梁中心小学捐赠活动主持词下一篇:落地式外脚手架安全监理工作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