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2024-04-23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通用14篇)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角色游戏《超市、银行、幼儿园》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主题的能力,主题鲜明而稳定。

2、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角色,与同伴积极交往,友好合作。

三、活动准备:

1、超市、银行、幼儿园等主题游戏玩具。

2、让幼儿了解超市、银行的工作性质、内容。

四、活动过程观察及调整:

1、教师出示超市、银行、幼儿园等的主题游戏玩具,直接引入游戏。师说 “今天我们来玩角色游戏,这些玩具可以玩什么主题的游戏?”

2、师幼一起回忆上次游戏情况,指出游戏中的不足,提醒幼儿在这次 游戏中改进。

师:小朋友也发现了游戏时我们有些地方做得不够,这次游戏时我们更要改 正了,做个讲礼貌、爱护玩具的好孩子,好吗?

3、幼儿自选主题,合作布置游戏场景。

4、引导幼儿分配和协商角色,可用“自报公议”、“猜拳”的方法解决。

刚开始幼儿还在争吵着当同一个角色,在老师的建议下,学习着用谦让、猜 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5、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启发幼儿各游戏主题串起来玩。

6、结束游戏:(1)、组织幼儿独立地、有条理地归类摆放玩具和整理游戏场地。(2)、让幼儿自评各自玩的游戏情况。

活动内容:角色游戏:健康医院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并认识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

2、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预防疾病。

活动准备: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医院标志,白大褂。

活 动 指 导

1、课前谈话,引起幼儿对医院的兴趣,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1)、人生病了怎么办?到哪儿去看病治病?

(2)谁看病?谁护理病人?

(4)、认识医院标志,认清大夫听诊器、体温表,并看清使用方法。

2、请3~5名幼儿游戏,按自己的意愿协商分配角色(医生、护士、病人)。

3、医生、护士戴上帽子,等待病人进来,请几名幼儿去看病,鼓励小朋友勇敢地与医生密切配合。

4、游戏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医生按一定的程序给病人“看病”。

(1)、先给病人挂号、排队。

(2)医生热情地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仔细地用听诊器等为病人诊治。

(3)护士护理病人,教育幼儿不把打针看成可怕的事,了解护士的辛苦。

5、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其他幼儿进行观摩,并轮流进医院游戏。

6、游戏结束时,教师对服务好的医生、护士给予表扬。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篇2

角色游戏的讲评作为游戏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发展幼儿的游戏经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 在游戏的讲评过程中, 我们往往会出现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 而不能很好地发挥讲评效果。几个代表性的问题如下:

1.讲评草草了事, 只局限于形式。

游戏的讲评来源于对幼儿游戏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但是由于观察目标不够明确, 或缺乏一定的观察方法, 教师不能及时地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因此, 在讲评环节中, 教师只能就游戏规则以及幼儿游戏的整体情况作简单且笼统的讲评, 纯粹是让整个游戏活动有一个完整的结尾。

2.讲评内容孤立, 缺乏问题的延续性, 不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

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 习惯于就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因为问题的出现是随机的, 评价也就变得毫无计划, 只能就事论事, 缺乏长远的考虑。在下次的游戏中, 又习惯性地着眼于新问题的讲评, 而忽略了讲评过的问题的重复发生, 使得讲评没有目的, 没有计划, 缺乏延续性, 幼儿游戏发展得不到提升。

3.讲评不能提供引导性策略, 幼儿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发展。

幼儿依赖性较强, 游戏中遇到问题习惯报告老师。这个时候老师往往有两种做法:直接处理解决;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经解决。两种方法都不可取, 直接解决, 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把问题再抛给幼儿, 对于缺乏经验的幼儿来说影响游戏的继续开展。缺乏合适的引导, 导致幼儿缺乏在“跳一跳, 够得着”的方式中体验自己解决问题的喜悦。在讲评活动中, 教师不能给予幼儿做出引导以及给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使得幼儿在下次游戏的时候对此类问题仍然束手无策, 幼儿在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得不到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 我不断地改变讲评的方式, 丰富讲评活动的内容, 使讲评活动有效进行。具体做法如下:

方法一:由点及面, 深入挖掘。

案例:今天轮到两位动作慢的幼儿在银行发钱, 银行的队伍排了很长。昊昊急着去医院, 直接插到了队伍的前面。嘉宝不乐意了, 一边挤昊昊一边说:“老师说取钱要排队, 你插队了。”昊昊没有理睬, 准备取钱。嘉宝火了, 准备推昊昊。我及时制止了危险的发生, 让昊昊排到了队伍的最后。游戏继续正常进行。

评价:游戏结束以后, 我把昊昊和嘉宝请到了前面。“插队”看似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 却隐藏着安全隐患。针对游戏中的安全问题, 抓住这个良好的教育契机, 组织幼儿讨论:当发现有人违反游戏规则时, 该如何处理?提醒幼儿以暴制暴会制造更大的安全隐患。引导幼儿说教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动用群众的力量。

接下来的游戏中, 违反游戏规则的现象时而出现。幼儿之间能相互提醒, 避免矛盾冲突的发生。幼儿开始关注身边的事情, 相互的提醒, 并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知道防范于未然。

分析:在游戏中存在各种矛盾冲突。在引导幼儿解决问题的同时, 让幼儿意识到不恰当的解决方法, 会导致更大的问题发生。同时, 让犯错的一方明白, 看似小小的错误, 会引起重大的事故, 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以后的游戏中幼儿能够彼此提醒, 不再重犯。但是如果当时停下来集体式教育会影响到游戏的进程, 不利于游戏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引导, 以保证幼儿游戏的延续性, 将游戏活动顺利的进行到底。讲评时提出, 并组织幼儿讨论, 使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幼儿的心中。

方法二:粗中求精, 深入研究。

案例:娃娃家是每天游戏中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客人们出出进进很频繁。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忙着招待客人, 家里凌乱不堪。

评价:游戏结束之后, 请幼儿自己来说一说今天游戏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请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一说:娃娃家总是很乱。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幼儿自发的集体讨论, 得出各自认为有效的方法, 如:控制客人的数量, 客人来做客先插卡, 插卡袋满了就不能再接待客人;同时接受礼物时要有选择性, 家里不需要的东西可以委婉的拒收。

通过讲评后, 大家一致采用了幼儿提出的看插卡进客的方法, 限定了娃娃家的人数。现在娃娃家干净整洁多了。客人们也能安心地坐下来喝茶聊天。由于不用忙着招待客人, 爸爸、妈妈的活动也变得丰富了。妈妈可以抽时间带着宝宝去逛超市, 去看快乐舞台的表演。爸爸想出了各种招待客人的方法。当蛋糕店开业以后, 他给宝宝过了生日, 请客人们一起分享生日蛋糕。大家的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了。

分析:到了中班, 角色游戏都能比较有序地正常开展起来, 但是每个区域的活动内容都比较粗糙, 没有得到提升。针对游戏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现象, 要引导幼儿想出好的解决办法, 减少游戏中一些重复而枯燥的内容。教师可以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幼儿参照约束自己的行为。幼儿的规则意识得到了提高的同时, 整个游戏也变得井然有序了、内容也更丰富, 不但扩大了幼儿交流的范围, 也让幼儿通过游戏了解了成人生活的丰富多彩。

方法三:投其所好, 深入发展。

案例:平时就爱滚在地上的豪豪小朋友, 今天扮演起了娃娃家的宠物。妈妈在前面走, 豪豪跟在后面爬。一边爬, 一边发出“汪汪”的声响。由小朋友来扮演小狗在地上爬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如果直接制止这种行为, 就表示否认幼儿游戏中的创意, 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评价:在游戏结束时, 针对这个现象, 引导幼儿讨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如果娃娃家要养宠物我们需要怎样做?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可以用毛绒玩具代替小朋友做宠物, 就像毛绒娃娃代替娃娃家的孩子一样。于是, 小猫、小狗被孩子从家中带了过来。

接下来, 宠物商店、宠物医院、宠物美容院也随即产生了。商店里的宠物饰品也热销了起来, 到医院里给宠物看病的人也多了, 宠物美容院的生意可好了, 游戏变得更丰富有趣。

分析:游戏开展的过程中, 有些孩子会出现奇特的想法。虽然这些想法源于生活, 但是孩子们由于缺乏生活经验, 他们的做法欠缺。如果这个信息不被老师及时关注并推广, 一个好的游戏点子在下次游戏中就不一定能闪现。幼儿无意间的想法得到肯定以后, 往往能促使他更大的发展, 想象出更多的更成熟的点子, 使游戏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而言之, 要组织好角色游戏的讲评环节, 必须在仔细观察幼儿游戏的基础上, 了解幼儿游戏现象背后的教育价值。在讲评的时候, 教师要依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 切合其游戏能力实际, 讲评点要根据其价值进行有效取舍, 做到眼中有孩子, 心中有目标。从孩子的游戏中不断地积累讲评的方法与策略, 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 不断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和能力, 使孩子们的游戏越玩越丰富, 越玩越有创意, 促进角色游戏更加深入的发展。

摘要:教师及时发现游戏中的问题, 采用由点及面、粗中求细、投幼儿所好的策略, 切实有效地和幼儿一起解决问题, 提高幼儿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有效评价

参考文献

[1].中班角色游戏案例[C].版权所有:小精灵儿童网.2010.08.03.

[2].冯淑娟.幼儿自主性游戏的拓展和延伸策略[J].早期教育2010, (7) :87-88.

[3].吴学香.角色游戏讲评的策略[C].现代教育教学网.2010.01.06.

[4].陆婷婷.注重讲评的作用, 有效推动角色游戏发展[C].嘉定教网.2009.06.15.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篇3

【关键词】角色游戏 实践 探析

“角色游戏”是课程游戏化背景下顺应幼儿角色扮演、角色模仿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形式。角色游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幼儿园中班后,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征,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扮演相关的角色。角色游戏的开展符合中班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特征,能满足中班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同时鼓励教师加强“角色游戏的教学”,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愿望,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体验生活,抒发对生活的热爱。

一、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征探析

1.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目的性进一步增强,主题趋于稳定,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延伸。中班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由直觉行动思维逐步向具体形象思维进行过渡。比如,中班幼儿在“娃娃家”的角色游戏中,能够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恰当、合理地安排家务劳动,买菜、烧饭科学安排,招待客人热情周到、大方得体,能够扮演爸爸的角色简单修理家用电器,如扮演电工的角色学习修理煤气灶、修理电视机等;扮演木工的角色学习修理板凳、八仙桌子等;扮演瓦工的角色学习修理卫生间内破损的瓷砖、墙面上掉落的瓷砖等。角色游戏的主题可以由中班幼儿自主确定,主题一旦确定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拓展延伸,幼儿积累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开展得也就越逼真,角色行为也就越形象具体,也就越感人。当然,中班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之前,应自主定位好各自的角色、明确各自的任务,目的性应明确。比如,在以“娃娃家”为主题的角色游戏展开之前,中班幼儿就应该共同协商各自应该担任的角色。如,谁去担任爸爸的角色,谁去担任妈妈的角色,这样在目的性明确的基础上再去开展角色游戏才更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

2.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规划意识进一步加强。由于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之前就自主确定了各自扮演的角色,所以在真正进行角色游戏的时候中班幼儿的兴趣都很浓厚,热情都很高涨,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角色游戏中,并且都能按照事先确定的角色进行游戏。比如,在“乘地铁抓小偷”的角色游戏中,大多数中班幼儿扮演乘客的角色,而有几个男孩扮演地铁中的“乘务员”,其中一个皮肤黑黝黝的小男孩扮演“小偷”的角色,当地铁停靠某一站时有大量的“乘客”涌入地铁,这时“小偷”的眼睛贼溜溜地在“乘客”身上扫来扫去的同时向某一“乘客”靠近,正欲下手盗窃时,被“乘务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加以擒拿,并且将这个“小偷”扭送到“派出所”。在这样的角色游戏中,中班幼儿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按照游戏规则适时恰当地展开,培养了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加强。

二、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中教师的作用

角色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的一种活动形式,但绝非是说幼儿的角色游戏可以放任自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1.教师指导的前提是尊重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自主性。教师应尊重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无论是在角色游戏初期、中期、后期,中班幼儿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有些想法或许会超乎寻常,教师宜大加赞赏、大加鼓励,切忌不予理睬甚至批评制止。

2.教师指导的方法是以间接指导为主。首先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去丰富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因为生活经验是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动力源泉。教师可以借助于让中班幼儿进行参观校园、参观社区,观察植物、观察动物、逛商场、观看录相、播放多媒体课件等方法去有效丰富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其次,教师在中班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应认真地进行观察,并科学合理的参与其中,只有通过教师的细致观察,才能准确了解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进程。在观察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对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行为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某一特定的行为代表着什么,为何会作出如此的反应,对中班幼儿的发展的价值在哪里。教师在细致观察幼儿角色游戏的前提下更应主动地去参与其中,让幼儿进一步获得心理“支撑”,以增加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乐趣,促进角色游戏的发展。

三、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做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支持者。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给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以大力支持,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都应给予大力支持。随着角色游戏的推进,教师应适当进行调控,对于良好的表现加以表扬、鼓励,对于有待商榷的地方教师应随时加以明析、加以“导航”。比如,在中班开展的“我当理发师”的角色游戏中小男孩阳阳表现极棒,教师就应大加表扬、鼓励,而小女孩蓉蓉则表现得欠为理想,教师就应启发、引导她,让小蓉蓉找回自信,踊跃表现自己,从而主动投入“我当理发师”的角色游戏之中。

2.教师应客观评价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教师既要对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予以恰当评价,又要对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进行合理评价。通过对角色游戏的评价正确了解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水平,为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指导角色游戏提供科学的依据。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篇4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炸坦克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的投掷能力。

培养幼儿机智、勇敢、遵守记律的品质。

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点与难点

有控制地用力向前掷物。

材料及环境创设

听过jiefangjun叔叔打仗的故事或看过军事表演。

废旧的小型雪碧瓶装不少量为手榴弹、椅子背面贴有旧报纸制作的“石头”为碉堡、席子团起来两边缝住画上颜色为坦克车(五至六辆)红、蓝颜色的长橡皮筋各一根。

设计思路

投掷练习对幼儿来说既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又比较单调乏味。怎样在体育活动设计中,根据幼儿学习的年龄特点,将单一枯燥的、活动量又不大的投掷动作练习变为有一定活动量和练习密度并饶有情趣的活动游戏,是此次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本设计力图通过学习jiefangjun、红蓝两队炸敌阵地和炸坦克这三个游戏情节的安排,将投掷练习寓于快乐的游戏活动之中,既指导了幼儿的投掷技巧,发展了幼儿的手臂力量,又全面的锻炼了幼儿身体的其它部位,并培养了幼儿机智、勇敢的优良品质。

活动流程

扮演角色活动身体——探索学习集体练习——变换角色难度练习——结束游戏放松身体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教师启发: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学习jiefangjun的游戏。老师做指挥员,你们当jiefangjun战士。jiefangjun战士要一切行动听指挥。教师喊口令,幼儿进行队列练习。

(2)教师启发:jiefangjun叔叔有哪些本领?根据幼儿的回答,师生一起模仿jiefangjun叔叔本领:打枪——上肢运动;拼刺刀——下蹲运动;开炮——体转运动;骑马——全身运动。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发出象声词,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2、探索学习、集体练习

(1)教师启发:现在我们要练习扔手榴弹的本领,学会以后就可以去炸毁敌人的坦克、大炮、碉堡、军火库等等。教师把幼儿分成红蓝两队,各自站在红线和蓝线上,用力向前投掷手榴弹(雪碧瓶)并力争投过前方的橡皮筋

(2)教师在观察幼儿探索学习的基础上,请1~2名幼儿进行示范,教师说明动作要领:一只手臂弯曲在肩,两腿分开,把手中的“手榴弹”用力投过“封锁线”。

(3)幼儿自由选择红线或蓝线进行练习,教师随机指导,指导中可运用集中,分散和个别指导的形式来纠正幼儿的动作,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变换角度、难度联系

(1)教师启发:“全体紧急集合,马上执行司令部的命令,进行军事演习。红队做‘坦克兵,’蓝队投炸弹‘坦克’。现在两队实战开始,看是‘坦克’先攻克‘阵地’,还是‘手榴弹’将‘坦克’全炸毁。”幼儿各自进入角色,红队两人一组钻进席筒为“坦克兵”,向蓝队滚动前进,蓝队躲入“战壕”(小椅子后)为“投弹手”,待坦克驶近开始向他们投弹。

(2)教师吹哨子,双方进行实战演习。

(3)红队、蓝队交换角色再次演习。每次演习结束,幼儿要为胜利一方鼓掌祝贺,并设计自己队进攻的方案。教师亦可参与某一队的活动。

4、结束游戏,放松身体

教师吹哨子,全体幼儿集合,大家一进讲评,表扬在游戏中表现机智、勇敢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幼儿。大家听着音乐,跳一个“欢乐舞”。

活动建议

制作坦克用的席子亦可用大纸盒来代替。

平时早锻活动中可利用席筒或纸盒,鼓励幼儿一人或两人合作钻进去,向前爬动前进,饶有活动的趣味。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活动中,幼儿情绪很高,他们在生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活动量适中,是一节成功的游戏教学课。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篇5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娃娃家超市

活动:

角色游戏—娃娃家、超市、冷饮店

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交往和合作能力,逐步的加强游戏的集体性。

3.能够为游戏选择替代玩具。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继续收集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冰淇淋盒子、珍珠奶茶杯子,海绵,各种瓶子,罐子等)

2.继续布置冷饮店,添加各种杯子。

活动过程:

一.以回忆上次的游戏情况引入活动。

1.师:上次,你在玩什么游戏?你扮演了谁?

2.师;你最爱玩什么?你在冷饮店里扮演谁?冷饮店里有什么?

3.师:冷饮店的生意好吗?(不好,人手不够,很多顾客来了,但是制作的冰淇淋不够卖)为什么?

引导幼儿分配角色。(冷饮店的老板,服务员,收银员,顾客等)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与同伴交往,运用礼貌用语。

2.幼儿能自己选择新年主题活动,实现自己的计划。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年货”、幼儿在其他区域制作物品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共同商量“新年大卖场”的人员设置(采购员、售货员)、买卖商品(中国龙、窗花鞭炮等)、创设环境。[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2.教师以售货员身份指导、帮助幼儿根据游戏主题制定辅助区域(美工区:制作中国龙等),分配角色,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将制作物品卖给“采购员”,“采购员”理货后转交给“售货员”出售给“顾客”。

3.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谦让、互助与合作,分享共同游戏的乐趣。

教学反思:

春节是小朋友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刻,也是我国人民最喜庆的日子。本次活动来自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人们怎样欢度新春,充分挖掘了春节欢庆活动的多样化,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新春的快乐,扩展了他们的知识范畴。

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之我见 篇7

角色游戏的特点, 决定了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它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快乐, 儿童按意愿玩角色游戏, 对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支配自己, 协调与他人的关系, 这种能力的获得对以后成长至关重要。角色游戏是儿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活动, 通过游戏有助于巩固与加深知识, 发展各种能力, 练习手脑的共同活动, 促进语言的运用。总之, 角色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因此, 幼儿园老师正确指导好幼儿的角色游戏是至关重要的。那老师应如何指导好幼儿的角色游戏呢?老师应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开展游戏,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使幼儿很有兴致地毫不勉强地努力地在游戏过程中学习。老师的指导不是将自己的意图或设计强加于幼儿。

一、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开阔眼界是发展角色游戏的基础。

孩子的生活内容越丰富, 知识越多想象就越丰富, 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就越新颖充实。老师要善于利用上课、观察、日常生活、劳动、娱乐等各种活动来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每天的生活应有新的内容, 使孩子感到充实、有趣。同时要做好家园的配合工作, 帮助家长安排好幼儿的家庭生活, 使孩子在家庭中获得广泛的知识经验。丰富的生活自然会引起幼儿做游戏的兴趣。

二、准备玩具材料, 引发幼儿游戏。

为游戏准备玩具材料, 要在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游戏的意愿之后, 才能起到引发游戏的作用。和孩子一起为某一主题准备材料, 便是游戏的开始, 这对孩子来说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有一次我在大班开展角色游戏时, 有一个叫林靓果的小朋友提出:“老师, 我们开一家照相馆吧。”我说:“今天不开了, 没有照相机。”林靓果小朋友便说:“老师, 我会用纸折一架照相机, 好吗?”“那好, 我们就再开个照相馆吧。”结果有几个小朋友对照相馆的游戏很感兴趣, 自己分配角色, 有的照相、有的画像……孩子自制的玩具虽简陋, 但它是孩子的小小创造, 不要指责, 而要鼓励与爱护。自制玩具虽然简陋, 但孩子可用想象来弥补它的不足, 从而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三、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

角色游戏的主题一般反映了孩子对周围生活的认识, 主题应由幼儿自己提出, 不要由老师硬性规定。特别是大班幼儿应启发他们独立提出游戏主题。启发的方法很多, 如让幼儿先想一想要玩什么角色游戏或同组的几个人商量共同提出主题。幼儿独立提出游戏主题的过程, 便是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发挥的过程。孩子提出的主题, 老师要热情支持, 对其中不够健康的内容, 应采取商量、建议或转移的方法予以改变, 切不可简单否定, 不要挫伤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老师也可以用建议的方式提出新主题。如过完星期天, 老师可以提出:“你们星期天过得好吗?跟爸爸妈妈是怎么过得呢?”有的孩子就会想起,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 我们来玩动物园的游戏吧。老师的建议只是起着启发与参与的作用, 不必强迫幼儿采纳, 主要应鼓励孩子独立地想主题, 并按提出的主题开展游戏。

四、教会孩子分配和扮演游戏中的角色。

幼儿玩角色游戏最为关心的是自己扮演什么角色, 并以模仿角色的活动为满足。但在刚开始玩角色游戏时, 幼儿只是热衷于模仿某一角色的动作活动, 并不明确自己所担任的角色, 老师需要给予启发, 帮助幼儿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 从而更好地模仿这一角色。小班幼儿在游戏时常常忘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因此老师需要随时用游戏的口气给予提醒。老师通过参加游戏的方式提醒幼儿, 可保证孩子扮演角色的稳定性和角色活动的丰富多样性。

中班的幼儿对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最为关心, 他们的角色意识很强烈, 但往往只考虑个人的愿望而不善于分配角色, 因此老师要教给孩子分配角色的方法。经过这一过渡, 到了大班后, 幼儿能与同伴共同商量角色的分配, 懂得角色要轮流担任, 并学会相互谦让。

为了培养孩子的个性, 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幼儿轮流担任各种角色, 尤其是主要角色, 不应固定不变。每个儿童在游戏中都应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以在更多方面获得锻炼与发展。

五、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

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 了解幼儿游戏的意图、能力及行为表现等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孩子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 在体力、知识、能力、行为表现、性格等方面均有差异。他们在角色游戏中可以充分地真实地表现自己, 只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活动, 就可以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和表现, 通过游戏教育与训练他们。如一个总爱充当主要角色的小朋友, 她能力强、主意多, 但对人态度不够和气, 当幼儿

浅析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施方法

季碧婧

(常州市科技实验幼儿园, 江苏常州

摘要: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 它可以从小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是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幼儿教师应该制订合理的科学教育教学目标和计划;巧妙组织教学活动,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 注重启发诱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和探究科学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实施方法

幼儿园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 幼儿园中的科学教育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使其获取科学的知识与经验、实现幼儿园培养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将“科学”正式列入幼儿园教育内容,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了科学教育的目标: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知识, 培养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 开发幼儿的智力, 使幼儿形成对人对事物的正确态度等。本文主要论述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

一、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科学教育是要指导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 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学习学科学的方法,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使幼儿获得科学知识。幼儿园

园的小老师态度不好时, 总爱用铃鼓敲打小朋友, 我为了帮助她克服缺点, 用游戏的口吻提醒她:“幼儿园的老师教得真不错, 要是态度再好些, 耐心些, 那就是个优秀的小老师了。”又如有个小朋友胆子小、孤僻, 不爱参加游戏, 我鼓励她到娃娃家当妈妈, 当公共汽车的售票员, 等等。通过充当角色, 这个孩子胆子变大了, 情绪积极了, 上课时也会主动发言了。

六、老师直接参加游戏, 扮演角色, 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小朋友看到老师和他们一起游戏, 成为他们的游戏伙伴时, 会感到格外兴奋。老师参加游戏, 以角色的身份、口吻具体指导游戏, 可以帮助协调有的单调的角色活动, 使游戏内容丰富起来。如看到“理发店”的生意清淡时, 老师可以去理发, 充当顾客, 可以启发一些幼儿:我也要理发去了。再如老师当市场的管理员, 指出市场里有的摊点里的杂乱现象, 督促他们整理, 使各摊点井然有序。

七、使儿童愉快地结束游戏。

一个好的角色游戏, 一般要有良好的开端、有趣的过程、愉快的结束和再做游戏的愿望。要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 老师要掌握时机, 即在幼儿的游戏兴致尚未低落时结束游戏, 可使幼儿保持继续游戏的积极性。结束游戏的

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 它可以从小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是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幼儿科学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 科学现象五彩缤纷, 神奇有趣, 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热情; (2) 科学教育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空间均可发现,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引导, 灵活进行科学教育, 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初步认知, 增强幼儿的科学意识, 形成幼儿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3) 通过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对各种认知功能积极参与观察、比较、分类、操作、思维等, 使幼儿的认知能力在活动中得到相应的培养与提高; (4) 科学教育的一些内容与其他教育内容有着潜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通过相互衔接, 交叉教学, 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让幼儿学习得轻松, 掌握知识更加全面丰富 (1) 。

二、科学教育的实施方法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 在科学活动中探索科学的方法, 诸如观察、分类、测量、表达等方法, 以及幼儿不能通过直接探索获得, 或能更生动形象地进行幼儿科学教育, 向幼儿介绍某些科学现象和事实的手段, 例如电视、录像, 等等。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中应该注意运用多种方法来实施幼儿科学教育。 (2)

方式很多, 可视游戏的内容与情节发展而灵活掌握。有时可以个别提醒结束游戏, 如:请收好玩具, 整理场地需要较多时间的那组先结束, 也可以请游戏情节不再发展的那些组早些结束, 有的游戏开展得很好, 孩子兴趣很浓, 若条件允许, 就应让其继续玩完这一游戏。总之, 要使幼儿自然地、愉快地结束游戏。

收好玩具、整理场地是结束游戏的主要内容。这是一项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有助于培养孩子爱护玩具, 热爱劳动, 做事有始有终, 和同伴互助友爱, 以及爱整洁等优良品质与习惯。老师对幼儿收拾玩具的情况还应进行检查。根据游戏进行的情况和教育要求, 有时在游戏结束后, 对游戏进行简短的讲评, 可以对游戏内容和游戏表现进行讲评, 表扬好的游戏和表现好的幼儿, 指出游戏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丁海东编.学前游戏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何磊.角色游戏的理论与实践.幼儿园游戏与玩具研究 (文选) .早期教育编辑部, 1992.12.

中班开放性角色游戏的几点策略 篇8

关键词:自主游戏;材料投放;游戏主题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63-01

以往我们的角色游戏大多由老师为其创设环境,设计主题,内容选择也都由老师制订。但在近期,我们尝试了一个新的突破,将角色游戏呈现为开放式的角色游戏。这个开放式的角色游戏与以前我们做的角色游戏,完全不一样。从教师在前幼儿在后,改变为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从环境布置、主题的制订、材料的投放准备完全由幼儿自己来决定。

这样的游戏为幼儿创造了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让幼儿之间增加了互动,提高了幼儿合作协商的能力,挖掘了幼儿的创造力,共享了游戏材料,也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往,让孩子们感到玩游戏有更多的快乐与自由。

中班的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有一定的角色意识,游戏情节也相对较丰富,有了与同伴交往的意愿。如何开展中班开放式角色游戏,我也有了以下几点思考和策略。

一、巧设游戏区域,便于幼儿自主构建

根据我园的一个实际情况,以及中班幼儿的一个年龄特点,我们将中班整个楼面的走廓设置为幼儿角色游戏区域。这个区域又分为东西两块,命名为角色游戏(一)和角色游戏(二)。在角色游戏(一)与角色游戏(二)中我们各划分为4个小区域。在这些区域中我们投放了一些桌子、椅子、柜子等一些小家具,平时这些柜子桌子椅子都靠墙摆放,当孩子们进入游戏后可根据今天游戏的主题自主调整柜子、桌椅等物品的摆放,创设属于自己的游戏区域。在走廊东面两处我们也各投放了一个百宝箱和银行。同时在这些区域的门口都挂上了招牌,这些招牌分为两面,一面是准备中,说明老板们正在为开店做准备,一面是塑封条,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用自己图画、图形或文字来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店。

二、材料投放有尺度,归类摆放百宝箱

游戏材料是保证幼儿游戏的基础,随着幼儿年龄发展以及玩游戏的能力,我们在投放材料上又要不断丰富还要提供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幼儿的游戏。

我们的游戏材料提供主要来源于我们的百宝箱。在开始游戏前,我们也在幼儿中进行过调研,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所以,我们的百宝箱主要分为:装扮类(如:帽子、围裙、包包等)工具类(放一些剪刀、双面胶、彩笔等)餐饮类(小盘子、小碗、筷子等)食物类(各种蔬菜、水果、自制点心馄饨、饺子等)废旧材料类(纸盒、瓶子等)纸张类(彩纸、皱纸、包装纸等)以及“以往游戏”类(这里主要放一些孩子们以前开展过的游戏,但目前阶段孩子们不感兴趣不玩的游戏材料存放起来。比如:我们的奶茶店,在孩子们小班升入中班的第一个月中孩子开展了这个游戏,但经过一定的时间孩子们不感兴趣了,想玩其它的游戏。那么我们就把这些材料归放在以往游戏类中。除了这些分类外,我们还有一个空箱子,这个空箱子主要是为幼儿生成的新游戏做准备的。比如:近阶段孩子们突然对玩具店感兴趣了,想开一家玩具店,那么我们就一起商量玩具店里都卖些什么,有哪些种类的玩具,然后与孩子一起共同收集这些材料,将收集来的材料就放在这个空箱子中。

在百宝箱中我们投放的材料有成品、半成品,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选择。通过,以物代物,一物多用,改变和组合这些材料,引发幼儿的替代行为、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每次游戏一开始,大家会先去百宝箱中找材料,然后一一放出来再开始他们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进行改变。比如:在我们的小超市游戏中,孩子们一直很喜欢。最初这里只是有一些常见的饮料、食物、收银机等。刚开小超市那会,孩子们很乐意来这里买东西,小超市的生意也是好的不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并不感兴趣了,于是我们就一起坐下来聊聊,为什么小超市里的生意会不好。原来,孩子们觉得超市里卖的东西太少了,有时还会没货的现象。和孩子们商议后,我们一起收集了更多的材料,不仅有食品类的还有生活类的比如:牙刷、牙膏、纸巾等。就这样我们从一开始的小超市逐渐发展到了大卖场。孩子们游戏的热情更高了,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家买了许多东西都送到了娃娃家,娃娃家变成了一个大仓库。这时,我们又一起商量,我们去大卖场买的东西可以怎么办,就这样一个新的休闲广场诞生了。

三、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拓展游戏主题

丰富的生活经验能够拓展幼儿游戏的内容,我们的游戏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生活经验越丰富,游戏主题就越广泛,游戏情节也会多样化。

作为老师,我们可以经常有目的性与幼儿谈话,通过交流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点,知道孩子们内心的想法,以及他们对社会的了解。通过沟能,加深幼儿对周围生活人们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对社会更了解,使幼儿在角色扮演时更逼真。

同时,我们还应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多带幼儿出去走走,多与社会中的人接触,知道周围的一些人是怎样工作生活,从而获得经验。在开展游戏时,主题更广泛,情节发展更逼真,人物扮演符合实际生活与角色职责相匹配。

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篇9

经过小班一年的游戏活动,我班幼儿已学会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有初步的角色意识,能反映角色的简单职责。但是,游戏中幼儿在商量分配角色的同时往往会产生冲突。因此,本阶段的角色游戏中,教师着重引导幼儿学习商量分配角色,在游戏中进行交往,逐步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

二、游戏目标:

1、学习运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体验游戏的乐趣。

2、继续学习与同伴商量分配角色。

三、游戏准备:

1、娃娃、炊具、餐具、家庭成员标志;各种食品袋、生活用品盒;取款机、纸币玩具、银行卡;剪刀、洗发水瓶、电吹风玩具、围脖;玩具烧烤串、包子、春卷、帽子;方向盘、警察帽;各主题标志等。

2、师生事先共同布置好各游戏主题的部分场地。

四、游戏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引入,鼓励幼儿互相交流游戏意愿。

引导语:“今天玩角色游戏,你想玩什么主题?”

2、介绍游戏材料,师生共同讨论游戏规则。

引导语:①在商量角色时,如果很多人都想玩娃娃家,怎么办?

②顾客去银行领钱、到超市买东西时怎样有礼貌地和别人交往?

3、鼓励幼儿按意愿分组协商角色分配,协助幼儿进行场地布置。

(二)游戏部分:

幼儿按意愿选择主题进行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引导幼儿学习商量分配角色。

(2)鼓励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运用礼貌用语。

(3)指导玩烧烤店的幼儿明确角色职责。

(三)结束部分:

1、组织幼儿共同收拾玩具材料。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篇10

1、喜欢参与游戏,学习扮演角色,会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流。

2、加强各游戏主题与角色间的联系。

3、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游戏中能创造性使用游戏材料的行为。

活动准备:

铃鼓、小黑板、玩具钢琴、逼、纸、体育活动玩具等游戏的玩具材料。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主题,引导幼儿讨论:幼儿园有哪些活动?老师经常带小朋友做些什么?

2、启发幼儿分配角色,先让能力强的幼儿当老师,以后可以让能力中等或较差的幼儿轮当,不要让能力强的孩子独占“老师”的角色。

3、提出游戏要求:

(1)通过协商决定要扮演的角色。 (2)游戏结束后将材料分类收好。

4、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上课的程序。 (2)帮助幼儿园的老师丰富游戏情节。

5、整理游戏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观察与反思:

幼儿园是幼儿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我通过幼儿园这个角色游戏,创造性地表现幼儿的生活,游戏中幼儿们非常积极,但是在游戏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幼儿在游戏中有争抢角色的现象。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与对策:

问题1:幼儿在游戏中有争抢角色的现象。 原因:很多幼儿都想扮演老师。

如何指导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 篇11

一、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是开展角色游戏的基础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游戏内容则充实新颖。在平时活动中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现实生活,如请家长带幼儿参观照相馆,请摄影师介绍照相的全过程,家长可以让小朋友自己去付钱,开发票,让摄影师给他们照全身的、有背景的、骑车的、跳舞的等各式各样的照片;参观冲洗照片的暗室和剪花边的工序,这样,幼儿在直接感知了照相馆的环境,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工作态度后,在玩“照相馆”的游戏时,无论是扮演摄像师、冲洗房的工作人员,还是顾客等角色都非常逼真,他们还会动脑筋想办法创造性地把照相馆的活动内容表现出来。

教师还应通过集中教育活动、散步、劳动、图片资料、娱乐活动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扩大眼界,为开展角色游戏积累丰富的经验。

二、提供必要的玩具和游戏材料,补充启发游戏的主题

鲁迅先生说过:“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马可连柯也曾说过:“玩具是游戏的中心,没有中心游戏就玩不起来。”因此,玩具和游戏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往往是在玩具或其他游戏材料的启发下产生联想,引起游戏动机,确定游戏主题的。小班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但他们的知识面窄、想象力差,他们的游戏题材常常是由看见的玩具引起的。如给他们布娃娃、被子和枕头,他们就会让娃娃睡觉,给他们碗和汤匙,他们就会喂娃娃吃饭,他们游戏内容较单一,他们只对角色的动作感兴趣。逐步从独自游戏发展到共同游戏。所以,小班投入的玩具种类要多,体积要大,颜色要艳,现成玩具要多。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可提供半成品或一物多用的玩具,启发幼儿自制玩具或使用代用品。如“针筒”:可用圆珠笔芯或筷子等代替。圆珠笔芯或筷子还可当作“温度计”等。这样,既可满足游戏的需要,还可促进幼儿创造性地使用游戏材料。

帮助幼儿理解角色的身份,活动内容和角色之间的关系,发展游戏情节。

角色是角色游戏的主体。幼儿对角色和角色活动最感兴趣,他们通过扮演角色来模仿成人的活动,实现自己的想象,得到最大的满足,并从中受到教育。

小班幼儿往往充当了角色,但不明确自己的身份,不知道应如何去做,需要教师及时提醒和帮助。如一个幼儿抱着娃娃不知该怎么办,教师可走进问他:“你是娃娃的妈妈吗?”“娃娃肚子饿吗?”“娃娃要睡觉了吧?”这样就提醒幼儿去做饭,给娃娃喂饭,让娃娃在床上睡觉,充实了游戏活动的内容。

大中班的幼儿对扮演角色更有兴趣,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当什么角色,但不善于分配角色,教师可帮助幼儿采取自己报名、推选、轮换和协商的方式公正合理地分配角色。必要时,还可适当运用询问、建议等方式启发幼儿理解角色,学会表现角色,如在玩“商店”游戏中,教师可以以顾客的身份提醒幼儿“有没有卖衣服?”“请称一下,我付钱”或可以从商店经理的身份提醒幼儿,货物要排整齐,店面要打扫干净等。这样,既增加了游戏的情节,又不影响幼儿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效果会很好。

三、教师参与游戏,随时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容易产生争当某个角色与争用新鲜玩具材料的纠纷,这时教师以角色身份提出意见,幼儿更容易接受。在小班或开展一种新的游戏时,教师也可充当主角,以便能更好地协调各个方面的活动,以后就由幼儿当主要角色,教师只在关键时刻出场,适时调解角色之间的矛盾。有些幼儿对角色不熟悉,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教师要特别关心他们,可灵活运用打电话、做客人、当助手等方法,向他们提出建议或劝告。

有时游戏中也会出现意外的情节,引起一时的混乱,教师要认真思考,灵活巧妙地加以解决。如在一次玩“医院”游戏中,打针的“针筒”不见了,“护士”忙着到处找,“病人”等得不耐烦直叫唤。这时教师马上拿来一支铅笔说:“我这儿有支针筒,借给你们先用。”就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轻松地解决了。

四、游戏的交流与评价,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成功的角色游戏,一般要有良好的开始、有趣的过程、愉快的结束和做游戏的愿望。在游戏结束时,除收拾玩具、整理场地外,还要组织幼儿对游戏进行评议,交流各组游戏的开展情况,评议时启发幼儿交流谁玩得好?谁最动脑筋?要适时表扬鼓励良好的品德行为和创造精神,并引导幼儿思考下一步游戏该如何进行,让幼儿有一股强烈的再做游戏的愿望。每次评议的时间宜简短。

每次开展角色游戏,教师都要克服怕乱和求全思想。游戏刚开始时秩序较乱,这是难以避免的,一段时间后就会正常起来,幼儿的认识水平与成人有距离,要求不能过高,否则会妨碍游戏的开展。对游戏的指导,教师要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想象选择角色、开展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防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幼儿。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篇12

关键词:小班幼儿,角色游戏,共通经验,角色意识

[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增强幼儿自我意识和角色意识,增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

小班幼儿的年龄一般在3~4岁,有意注意稳定性很低,情感易冲动、易变化,喜欢用语言或动作与人交往。小班幼儿处于象征游戏的初期(采用与实物相似的替代物;思维的具体行动导致象征水平低;选择实物在外形、功能上十分相似的专用替代品),角色游戏十分符合小班幼儿的游戏特征。

[实践反思]

一、研究前的观察

在研究初期,通过观察幼儿参与角色游戏发现了小班幼儿在参与角色游戏中的一些特点:

1.游戏参与变化快

游戏中的兴趣和注意力不稳定,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幼儿对自身角色的扮演不持久、不明显。例如,“西城广场”游戏一开始,西西主动要求做公交车司机,拿着方向盘开了才一会儿,他看到边上必胜客里好多人在做比萨,于是就跑开了。又如,游戏初分配角色时,轩轩选了娃娃家做爸爸,可是游戏开始后,他跑到了必胜客做厨师。

2.游戏方式平行多

游戏中同伴之间没有交集,幼儿往往与同伴用相仿的方式同时玩同样的玩具,但同伴之间互动少或无互动,没有共同的目的和合作的意图,游戏的内容有一些关联或者是没有关联,幼儿会互相模仿,但无意识去进行互动、合作。例如,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的孩子就是一起在家里抱着娃娃,你喂娃娃吃东西,我也喂娃娃吃东西,或者只是单纯地摆弄娃娃家里的玩具。

3.游戏角色意识弱

游戏中幼儿都会被游戏的材料、环境、玩具吸引,加入游戏,但在游戏过程中,对于所处的游戏区的游戏角色却比较模糊,更多的是摆弄玩具、观察同伴。例如,新华书店游戏中,乐乐来做售货员,当有幼儿来到书店的时候,售货员也不主动招呼客人,置之不理;又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孩子们埋头玩玩具,当有幼儿想要进入娃娃家做客的时候,几个“主人”也是对客人置之不理,各自玩各自的。

二、研究的过程

循着以上特点,尝试开展贴近幼儿生活、突出幼儿共通经验的角色游戏,以“西城广场”主题游戏为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游戏内容来源于幼儿共通的生活经验,生活情境衍生可复制的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生活情境的再现,在游戏中复制幼儿的生活情境,更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有限,能力有限,无法很好地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利用熟悉的生活场景来帮助幼儿再现生活经验。

以本班幼儿为例,在家访中发现了本班幼儿居住地较集中,其中西城广场是幼儿生活经验中持续出现的共同点。通过与幼儿谈话、观察以及与家长的沟通,发现幼儿共通的生活经验,产生角色游戏。

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幼儿对于幼儿园较陌生、教师对幼儿也比较陌生,抓住幼儿的特点及兴趣,开展合适的角色游戏。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来了解幼儿,从家访、幼儿对谈、幼儿互动、师幼互动、幼儿游戏状态等的观察中,挖掘幼儿的共通经验,帮助幼儿生成游戏内容、选取游戏内容,为游戏的开展做好前期准备。其中,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西城广场”游戏中,选取幼儿生活中较常见的一些内容开展游戏,娃娃家(府新花园)、饭店(必胜客)、医院(社区医院)、公交车站(府新花园站)、电影院(UME影城)。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发幼儿的游戏共鸣,例如,在“西城广场”主题游戏中,设置了“必胜客”区块,幼儿都有去“必胜客”餐厅用餐的经验,将幼儿去餐厅用餐的情境再现,请幼儿来扮演餐厅中的各个角色,帮助幼儿再现生活经验,开展关于餐厅的角色游戏;设置了“府新花园”小区,班中大多数幼儿都住在小区中,幼儿园也位于小区之中,幼儿对于小区十分熟悉了解,在游戏内容中设置该区域,幼儿能够更快地认同这个“娃娃家”,结合娃娃家与建构的内容,幼儿参与的兴趣十分高。

2.游戏材料突出简单操作,凸显替代运用,教师协助幼儿多样化地运用各种材料

(1)发掘成品玩具的替代品,教师提供替代材料及制作

角色游戏的开展中,除了一些已有的成品玩具,更多的是许多物品的替代品,有些是幼儿自发的替代,而有些则是教师协助的替代。如,在娃娃家游戏中“,爸爸”正在用电话玩具打电话,可是边上的“宝宝”也想打电话,娃娃家的电话玩具已经没有了,宝宝于是拿起了边上建构区中的一块长条积木打起了电话,玩得十分投入;如在必胜客游戏中,教师发现幼儿制作了比萨后假装用锅子烧一下,于是教师用废旧纸盒自制烤箱投放,幼儿自然地将比萨用烤箱制作。

(2)善用半成品玩具的多样用途,教师进行废品改造

绿色环保,回收利用,在角色游戏中,尝试用收集来的废旧材料进行个性改造,丰富幼儿的游戏材料及游戏形式。随着游戏的持续开展,幼儿对于一成不变的成品玩具逐渐失去了兴趣,也难激发幼儿对于游戏的进一步创造,观察幼儿运用成品玩具的一些游戏状态,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些半成品玩具,帮助幼儿进一步创造性地玩游戏。如下表:

游戏材料是游戏顺利开展的物质保证,但教师并不是一味地提供那些完美无缺的成品玩具,而是在提供游戏材料的时候要重视材料的可操作性、可替代性、可改变性,幼儿能够根据自己游戏的开展情况,对游戏材料尽兴地再创造、再加工。

3.教师策略突出支持者的角色意识,多样化的教师身份促进幼儿经验分享,产生趣味化的游戏形式

角色游戏中的各个游戏区,都是幼儿生活情境的再现。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参与游戏,通过与玩具的互动、与同伴的互动、与教师的互动来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在幼儿不同的互动关系中,或旁观、或参与,推动幼儿多样的积极互动。

(1)幼儿与玩具互动,教师积极鼓励,多样提供

角色游戏中的玩具,包括已有的、自制的,都是幼儿开展游戏的协助者,幼儿正是通过与玩具的积极互动来开展游戏的。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可以抱着玩具娃娃,拿勺子和小碗给娃娃喂饭,还会说着“宝宝吃饭,宝宝吃饭”。思晨喜欢拿着锅子炒菜,还会说“巧虎妈妈来烧菜”。通过与玩具的互动,来再现幼儿对于喂饭的生活场景。

教师在其中化身为玩具提供者,根据幼儿游戏的开展过程,提供适合幼儿游戏开展的玩具。

(2)幼儿与同伴互动,教师全面关注,适当协调

角色游戏中,同伴之间的互动,是串联游戏的关键,也是游戏提升的关键。小班幼儿缺乏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但在游戏中,却能够根据游戏的需要,与同伴互动。

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游戏区域中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之间的互动交往,其实也是幼儿之间的自由交往,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角色、自由搭配游戏的同伴。如,在娃娃家游戏区中,多多提出要做宝宝,小如提出要做妈妈,于是妈妈小如和宝宝多多来到了娃娃家,因为游戏而开始了游戏中的互动。如,在公交车游戏区中,轩轩去开公交车,青青、家伟、甜甜都来坐公交车,大家一起嘀嘀叭叭玩得欢,最后司机轩轩还不忘记和大家收钱。如,在银行游戏区中,管理银行卡的壮壮会询问同伴“你是几号啊思思”,“我27号。”壮壮在自己的银行卡箱子里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27号银行卡给思思,边上管理纸币的湛湛则对孩子们说:“你们要排队。”准备取钱的孩子们听了,开始配合着排队取钱。如,电影院游戏区中,元元是电影院的售票员,他坐在电影院门口,西西跑到了门口,正要进去,元元:“不行,你要付钱才能看电影。”西西:“多少钱?”元元:“10元钱。”西西拿了几张钱给元元,元元就让西西进去看电影了。

教师在其中化身为游戏协调员,从旁观察幼儿游戏的开展,在幼儿寻求帮助的时候,能够进行协调帮助。

(3)幼儿与教师互动,教师仔细观察,适时介入

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以观察者、协助者的角色参与游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回应,及时给予协助。重视角色游戏开展过程的观察,重视角色游戏后的分享评价。在经验分享中顺势引导,挖掘共通经验,产生新的游戏及角色。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以不同的角色与幼儿互动。

实例1:在“西城广场”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化身摄影师参与游戏,将幼儿的游戏情境一一拍摄,在每次游戏后引导幼儿欣赏游戏图片、分享游戏经验。

实例2:在第二次游戏开展后,奇奇小朋友在说到自己在必胜客游戏中的照片时,提到自己曾经和爸爸妈妈坐公交车去吃饭,引发了孩子们对于公交车的共通经验,大家积极表达自己对于公交车的已有经验,于是教师化身公交车公司的负责人,顺势提出可以在游戏中开设公交车游戏,便产生了新的游戏角色———公交车司机。

实例3:在必胜客游戏中,服务员月月看到教师,大声招呼:“欢迎光临!”当教师进入游戏区后,月月说:“你要吃什么呀?”教师提出要吃比萨,月月跑到后面的“厨房”拿了几块比萨到教师面前,把比萨放在了教师的面前,教师故意用生气的语气说:“饭店里怎么没有盘子叉子,让我怎么吃东西?”月月想了想,跑到边上拿了盘子、叉子给了教师。在游戏中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适当地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更好地开展游戏。

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或引导、或协调、或协助、或配合,教师始终要以幼儿在游戏中为主体,积极促进幼儿自主参与游戏,积极促进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

三、研究的反思

角色游戏是不断创想的游戏,不可重复的游戏经验促使幼儿收获不同的体验,提升材料微调策略,促使游戏生生不息。一次次的游戏开展,幼儿收获了快乐,也让教师收获了许多惊喜,让教师更加意识到角色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也更鼓舞我们将适合孩子能力、迎合孩子兴趣的角色游戏继续更好地开展下去,在已有的基础上,促使幼儿不断创想,更好地拓展游戏、延伸经验,主要在材料和内容两个方面需要提供以下支持。

1.从游戏材料上来讲———重视材料的可操作性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其活动受外界刺激的直接影响。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其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受到环境中具体事物的制约,在活动中缺乏明确的目的。幼儿在游戏中其思维离不开具体的玩具材料、离不开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因此,利用各种材料来营造游戏场景、提供可操作的玩具,是帮助幼儿开展游戏的关键之一。在游戏中发现个性改造废旧材料的自制玩具,对幼儿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自制玩具与已有玩具同时投放,成品材料与半成品材料同时投放,低结构的材料满足整体幼儿的需求,高结构材料满足特殊幼儿的需求。

2.从游戏内容上来讲———重视幼儿的共通经验

角色游戏的内容,主要是幼儿反映社会、反映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带有很大的模拟性。内容的选择上主要依靠幼儿主动的产生、教师引导产生、教师提出产生。实践中突出参与游戏的幼儿的共通经验,寻找幼儿生活经验的交叉点,来确定游戏的内容,产生游戏区域。而不是一味地由教师来提供角色区域,请幼儿被动参与,由教师引领幼儿分享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由此产生迎合幼儿兴趣、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内容。在角色游戏的开展中,幼儿不会满足于简单的模仿,常常会突发奇想,提出新的玩法,游戏的内容也会跟着幼儿的想法有所创造并随之改变。

3.从教师策略上来讲———重视幼儿的主体角色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决定游戏的主题,自由地发展游戏内容和切换情节。在游戏中,教师必须以幼儿的主体为意愿来开展游戏,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随机的表现,帮助完善、扶植萌芽,使之发扬光大。教师要善于倾听幼儿的需要,帮助实现,积极鼓励,使其得以生长。教师要积极评价幼儿的表现,帮助延伸、协助配合,使之继续升华。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活动反思总结 篇13

我们都知道好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中班孩子探索欲望强,他们已经不限于教师传授的单一的游戏方法,总是在游戏中创造各种新的玩法,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探索欲,我设立了两个目标:一是引导幼儿积极探索运水的方法,练习持物在宽25厘米的平行线中间走发展幼儿走、跑、平衡等基本动作;二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上课中发现的问题

班级是我们班的孩子,下午天气比较热,我开始带着他们做热身运动,其实这个很简单,可是也许是天热烦躁的缘故,我自己做这个运动的时候也是无精打采的,最后导致我们的热身运动根本就没达到预计的要求。

活动在设计的时候,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考虑到位。孩子在运水的时候,我的指导语太少了,而且只顾着看前面的孩子,忽略了后面的孩子。整节课,孩子的运动量没有达到,以至于我问孩子有没有出汗时,孩子都回答说没有,所以路线设计有一定的问题。教师示范时,一共两个桶,我是一个手拿一个舀水的,等到孩子运水时,我发现了问题,叫孩子一个一个舀,另一个先放在地上,整个过程幼儿也是无精打采的,我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把很多细节方面都考虑清楚,才导致这么多的问题。

抛问:有时候中班上的体育课通常给人的印象就是“玩玩”而已,如何要让幼儿在身心愉悦的过程中,在轻松、活泼、快乐的气氛中学得知识、获得健康?

反思:

课后我反思了下今天的教学,从开始我就没有好好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老师”的状态,自己也没有进入角色,在课堂中遇见了突发状况,还是不能好好的去解决。没有良好的开端,就不会有优异的课堂,在对于新课程的问题时,我更多的还是要去探知下它的大概,而不是手足无措的上下去。语言的引导以及角色的切入,也在体育课上是必要的,最重要的是直接的口令以及专业的口语,也是必不可少的。

情境教学能避免体育教学中的“说教式”传统方法,使幼儿在活动、锻炼、玩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何在这节单纯的运水活动中设计出“情境”呢,我设计成我国很多地方遭受着百年不遇的大旱,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需要小朋友们来为灾区人民-运水,让小朋友们从小就学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个传统的美德,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要爱惜水、珍惜水,这样即能渗透的情感教育,又能提高幼儿的上课的积极性。

如何解决:

一、运用教育内容创设情境、运用游戏创设情景,让幼儿都喜欢玩,使幼儿在动中有趣, 动中有情, 动中有练, 通过意境情绪的驱使幼儿进行积极学习,从而达到学习效果,在体育课的各个部分适当地加入音乐,可使幼儿处于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当幼儿顺利完成任务的时候,放雄厚的音乐可以振奋人心时,可使幼儿激-情百倍,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当音乐节奏轻松欢快时,幼儿会处于一种轻松的情境中,有利于消除疲劳。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篇14

一、问题的提出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扮演他人角色、模仿他人活动和语言,利用真实或替代材料,以及幼儿自身生活体验和积累的经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关于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材料的选择与投放、教师的介入与指导等方面已有很多的实践与研究,并总结出了相关的研究结果,而关于幼儿角色游戏后的交流分享环节介绍不多。但是,笔者认为角色游戏的交流与分享也很重要,对中班幼儿来说尤其重要。

1.分享环节是角色游戏发展的需要。随着年龄增长,中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生活经验,他们的思维也由直觉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发展。相较于小班幼儿,中班幼儿的游戏主题有了扩展,反映日常生活的内容较为宽泛,情节也渐趋复杂。此外,中班幼儿游戏的目的性增强,角色扮演的态度也更认真,开始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因此,当游戏结束时,教师作为游戏的引导者,应适时地抓住机会,把游戏中开心的、好玩的或具有创造性的、有价值的、与众不同的细节展现出来,与大家分享,为幼儿提供交流经验、展示创意的机会,让幼儿体验游戏的成功和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参与角色游戏的兴趣和热情。

2.分享环节是幼儿身心发展与社会交往的需要。中班幼儿在游戏中大都能参加到相应的主题中去,并大胆尝试扮演角色,角色间开始出现了相应的交往关系,并初步能以他们对角色职责的理解制定相应的、简单的、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在游戏后的谈话活动中他们也更积极主动。因此,游戏结束后的谈话往往是他们介绍、评议、争议游戏的好机会。在教育观念日益更新的今天,应更注重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对游戏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进行分享、对游戏中产生的矛盾进行评议、对游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把游戏分享变成更有意义的活动。

3.分享环节是教师了解幼儿与专业水平提升的需要。通过游戏分享环节,教师可以在观察与倾听的基础上了解幼儿需要,从幼儿角度出发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互动,以拓展幼儿的游戏经验,促进其游戏水平的逐步提高。在幼儿学会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游戏发展进程和价值取向,掌握分享与交流的指导方法,积累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二、实践与研究

角色游戏交流分享活动是角色游戏结束后的延伸,是由教师组织的幼儿之间的互动,由幼儿自发或在教师启发下,向同伴分享活动中的过程、细节、创意、情感等内容,提升角色游戏的寓教于乐的教育价值。

(一)中班幼儿角色游戏分享的内容

角色游戏交流与分享的内容往往是生成的,进行分享的幼儿往往也是随机的。这就需要教师细致观察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行为,捕捉精彩的细节,发现值得分享的内容,把握每一个可能带给幼儿发展的机会。经过实践后的总结,分享的内容包括:幼儿在游戏中的快乐体验、灵机一动的“创造”、碰到的疑难“问题”等。每次分享的内容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

1.分享幼儿游戏中的快乐,引导幼儿享受游戏。爱玩是幼儿的天性,角色游戏既满足了幼儿爱玩的需要,又能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感悟,同时获得极大的快乐。儿童的快乐需要自己体验,更乐于向同伴分享。幼儿在交流分享环节诉说心中的快乐,就是把这份快乐最大化。因此,可以在游戏结束而幼儿还意犹未尽时,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高兴之事和得意之作。

案例一:游乐中心意外失火,消防员们全力以赴灭火救灾,大火在全体队员的努力下被扑灭了。活动后队员们抬着工具撤离火场,有的队员的头上挂满了汗珠,有的队员都累的走不动了,但是他们的小脸上却洋溢着兴奋和自豪。这时游戏结束的时间到了,我们在救火现场进行了分享与交流。过程中有幼儿讲到自己是如何救火的,于是我就接着幼儿的话语把交流的重点落在认知上,请幼儿讲述材料是怎么运用的、人员是怎么安排的。交流结束后,队员们原先兴高采烈的神情已经全部消失了。

游戏的过程孩子是快乐的,教师看到们孩子像模像样地角色表演常常会惊喜不已。但是,在交流分享的环节中,不少教师会让孩子再现或者描述游戏的情节,导致交流的重点落在认知上,而忽视了情感的提升。其实,在游戏中快乐的体验更能激发幼儿再次游戏的兴趣。因此,可通过分享游戏中快乐体验引发全体幼儿共同享受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祝贺消防队员通过努力又一次胜利完成救火任务,保护了游乐中心的财产和安全,请大家为胜利欢呼!让幼儿体验到消防员工作的艰险,提升了本次角色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

2.挖掘幼儿游戏中的亮点,鼓励幼儿创新游戏。创造性思维是智慧的源泉,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往往有令人吃惊的“创造”。如何捕捉幼儿在游戏中“亮点”,并鼓励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需要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观察,在“亮点”生成时追问,在分享交流时引导,在迁移过程中激励。幼儿在游戏中“创造”有:为装扮游戏制作简单的道具或选取合适的替代物,利用生活经验构思有趣的游戏情节,制定角色游戏中共同遵守的新规则等。

案例二:消防总动员的游戏中,在消防官兵们正和大火进行着“殊死较量”时,“司机”贝贝完成放置警示标志的任务后,围着消防车转了一圈,从材料箱里拿了一根水管开始忙碌起来。贝贝这一“剧本”中没有的行为引起了我的好奇,我问贝贝在做什么,他说:“我把小盒子当作消防栓,正用水管给消防车的水箱加水呢!”交流分享时,我请贝贝再现游戏情境,请孩子们猜猜贝贝在做什么?幼儿们很快就猜出了贝贝的“创意”,并向贝贝伸出大拇指,贝贝高兴极了。

孩子们获得了启发后,在游戏中开始主动尝试各类替代游戏:如小超市里多了纸盒

改装的感应器,顾客出门时小保安恺恺会照一照以确认是否付钱;照相馆里客人需要不一样的头饰,工作人员会马上想到用表演游戏中的头饰替代……

替代物的运用是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典型表现,是幼儿表征思维的反映。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在角色游戏里,中班幼儿开始尝试利用一些半成品或者废旧材料进行替代游戏,就像案例中的贝贝尝试自制连接器给消防车加水、恺恺用纸盒做感应器一样。他们有时尝试用替代物进行表征,有时尝试一物多玩。我们可以从替代物与原型物之间的相似度上去分析其创新性思维形成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创设并不断更新游戏“百宝箱”,提供各类型的材料鼓励幼儿尝试替代游戏。通过观察发现,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有意识动手尝试,这时需要教师及时挖掘游戏中的“亮点”和“创造”,并通过交流分享去感受和体验,鼓励幼儿大胆选用材料创新游戏。

3.发现角色游戏中的问题,助推幼儿自信游戏。幼儿的认知水平与角色游戏中人物的角色要求存在落差,他们在角色游戏中行为是建立自己经验与理解之上,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那些错误的理解,往往会让幼儿在游戏中可能出现一些困惑的行为,如游戏中发生因认知差异引起纠纷,出现不符合常识的错误行为,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困难使得游戏无法进行或偏离预定方向……幼儿游戏中这些“问题”不应成为嘲笑与批评的对象,而应看做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发展,增强幼儿对社会角色的理解,提升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契机,让幼儿更加自信地参与角色游戏。

案例三:在一次小医院的游戏活动中,时间在慢慢过去,却一直没有病人来看病。于是,医生在办公室里百无聊赖地整理着自己的穿戴,一名护士在挂号处整理材料,另一名护士反复地消毒着医疗器具。又过了一会儿,小医院还是没有病人来看病,于是医生和护士干脆坐在一起相互聊天了。

在游戏交流分享时,引导幼儿就“医院里没有病人来看病,大家该做些什么”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分析孩子们认为:没有病人是因为医院比较偏僻,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这里有家医院。那么,怎样才能让医生及时为病人看病?除了等病人上医院来看病,医生还可以做些什么?在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拓展游戏内容时,新的游戏角色和内容产生了:游客不来,就主动出击,一名幼儿扮演发放免费体检单的护士,让他们体验免费体检,扩大医院的“知名度”。在之后的小医院游戏中渐渐出现了给病人拍片、验血、健康检查等游戏内容,培养了幼儿的开放性思维,提升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水平也得以提升。

中班幼儿在游戏中逐渐学会了协商分工,比如案例中医生、护士,但是,由于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是自由选择的,常常会出现各活动区人数不均的现象,就如案例中出现只有工作人员而没有客病人,也就是缺少玩伴的情况。这时,若没有他人及时介入或引导,游戏可能无法顺利进行,遭遇游戏中的冷场。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中的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享与交流启发幼儿拓展游戏情节,丰富游戏内容。

教师应重视角色游戏的分享交流环节,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分享快乐,将个人的积极情绪传递给同伴;引导幼儿交流“创造”,将个体经验化为群体的创新性行为;引导幼儿思考游戏中的瓶颈问题,通过讨论与分析,提高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水平。成功的交流与分享,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积极情感,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游戏中的角色意识和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认知水平,提高角色游戏的质量和价值。

(二)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交流分享的方法

恰当的内容是成功进行分享与交流的前提,而机智的方法是成功的分享与交流的关键。教师应该在对角色游戏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在正确的幼儿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学规律,根据不同幼儿的个性特点,不同游戏的情景问题,把握游戏过程中的教育契机,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采用不同的针对性措施,引导幼儿对游戏过程中的内容进行分享与交流。

1.针对需要,分组交流。为了使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参与交流和讨论,游戏分享活动可分组进行。两位教师可以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每位教师分工负责不同区域,在交流分享环节中,由对应区域的老师和幼儿针对活动情况进行交流。分组交流使得分享更具针对性,同时也不会因为人数过多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案例四:混班游戏中,一位教师发现这边点心店的工作人员不会分工,客人一来就一拥而上,一会又全部跑回操作间去烧制点心,整个场面显得乱哄哄地。同时,另一位教师发现那边马路上的小司机开车不文明,有的司机不顾红绿灯和地上指示标志乱开车,有的司机把车开到商店里……在游戏刚结束时,教师在游戏现场,以很快的语速向孩子们提出游戏中的问题,可是孩子们叽叽喳喳,听不清老师在说什么。

在混班角色游戏中,因为游戏场景复杂,参与的人数较多,流动性大,给高质量的分享与交流提出了挑战。而且,中班幼儿对是非的判断能力较弱、对游戏内容的争论也较多,交流分享时会出现各种情况。另外,在人数较多时,中班幼儿由于其自控、自律等规则意识尚未很好的养成,容易出现相互之间干扰的现象,影响分享活动的质量。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游戏情况去选用分组交流的方式。

2.影像再现,情境演示。为了使分享活动更为有效和有趣,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让幼儿把游戏过程中的某些情节和行为借助道具重新表演一次,或者采用采用拍录像记录现场等方法再现局部游戏情境。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认真观看录像,观察游戏中的角色行为,并针对需要分享的内容进行讨论与交流。

案例五:娃娃家游戏中,所有的幼儿都一窝蜂地跑到厨房里,洗菜、烧饭,忙的不亦乐乎,而卧室里娃娃孤零零的躺在床边上没人搭理,门外游客进来了也随意的串门、拿东西……分享交流时,教师通过影像回放,引导幼儿寻找游戏中的问题:所有人都在厨房忙碌却没人有照顾宝宝、游客随便进入主人卧室拿取东西……请孩子们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中班幼儿在分享交流中还是很依赖游戏情境。如果脱离了游戏情境让幼儿通过简单

回忆、想象进行分享会出现一些遗忘现象。教师在引导进行交流与分享时如果泛泛而谈,或用一刀切、徒手讲等简单方法进行,要么很难吸引幼儿的兴趣,要么出现讲不清楚的状况,不利于推进幼儿游戏的发展和情感的体验。而影像再现、情境演示更直观、及时、有效,且讲评时幼儿更关注与投入,能让幼儿在互动的交流与学习中,激活思维、分享借鉴同伴的经验,并学会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和解决共性问题。

3.作品分析,完整展示。幼儿在游戏中,常会根据自己的游戏需要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制作,在游戏过程中他们还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这些东西可能和实物有些差距,但并不影响他们的游戏兴趣。教师应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亮点”,在分享交流时可请幼儿自己介绍作品的创作动机和游戏方法,并引导幼儿对此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可适时提炼和归纳,在无形之中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创作、表现的欲望。

案例六:角色游戏中,扮演游客的凯文在闲逛了一圈后来到了材料超市,只见他找出纸盒和双面胶开始操作,不久,一个由纸盒加工成的“作品”完工了。凯文兴冲冲地拿着他的“作品”在人群里走来走去,一会放在眼前边看边比划,一会向伙伴们说着什么,小脸上满是得意的神情,那些和他交流的孩子听他说了些什么后也都配合地做出一些动作和表情。过了一会儿,凯文又捧着他的“作品”来到了材料超市。他在纸盒上又加了个横着的纸芯桶,还用扭扭棒做了个拎档,然后又跑到步行街里找朋友去了。

分享交流时,教师请凯文说说自己的游戏情况,他大声地向大家介绍起来:“今天,我用纸盒做了一个照相机,我用它给好多朋友拍了照片呢!”说完,他举起自己的“相机”展示给大家看。“这是什么相机呀?怎么上面还有个长长的管子?一点也不像照相机!”旁边的乐乐说。“这是闪光灯,光线不好的时候亮一下的!”凯文回答。“我妈妈的照相机上的闪光灯是小小的、方方的,前面有个圆圆的,妈妈说那个叫镜头。”一旁的凡凡发出了质疑。“那,我再改一下!”凯文挠了挠头发说。

幼儿在游戏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创作,这些作品凝结着儿童的智慧。渴望通过向同伴展示作品获得老师的认可、同伴的赞扬是儿童的心理。当教师发现幼儿游戏中那些值得分享的作品,让孩子自己展示,并予以鼓励时,儿童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这时,即使有同伴提出不同意见或改进建议,出于追求完美的心理,孩子还是愿意接受意见。因为,儿童很在乎同伴的评价,案例中的凯文就是这样。活动中当我们需要分享幼儿在游戏中创造的作品时,我们应注意尽可能地将作品完整呈现,由幼儿自己介绍作品创作的动机(为什么做)和制作方法(怎么做),教师必须协助幼儿表达,让其他幼儿听懂,然后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和发表见解,并提炼这个作品对幼儿产生作用的经验。

角色游戏的分享与交流,会根据不同的分享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有时会采用一种方法,有时会采用几种方法。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只要是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

三、成效与反思

在重视角色游戏的交流与分享环节后,笔者从分享与交流的内容选择、方法创新进行研究与探索。在反复实践和不断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理论,不断进行实践改进。经过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与探索,在教师专业成长与幼儿角色游戏的教育效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1.实践研究促进中班幼儿游戏水平发展。通过角色游戏中交流与分享活动的开展,幼儿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身心得到有益的促进。如,幼儿通过情景再现式的互动与交流,能较快地吸收他人的游戏优点和经验,进一步丰富游戏内容;通过问题与困惑的交流去探索解决游戏矛盾与冲突的方法,学习用协商和沟通来达成一些规则和共识,以便游戏顺利进行;通过语言、肢体的投入性表述,进一步感受角色扮演的乐趣。总之,这种师生共同参与,汇集活动信息、交流活动经验的分享方式,在带给中班幼儿互动和体验的同时鼓励幼儿尝试解决困惑,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让他们在情感上最大限度的得到体验与宣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上一篇:游梁皇山作文下一篇:中职学校办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