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

2024-04-27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共10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2、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3、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领悟其妙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及典型意义。

2、学习富于特色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材分析: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播放芦花荡优美景色图片)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本来应该是养老的年龄,可是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些传奇人物吧。

二、作者简介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出生。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抗战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芦花荡》是一篇短篇小说。

三、教学过程

1、识记重点字词

寒噤仄歪提防穿梭张皇失措疟子黄稍吆喝 竹篙转弯抹角苇塘

蹿趴扒飒飒打牙跌嘴疟疾

2、理解词语的意思

(1)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仄歪:歪斜,倾斜

(3)提防:小心防备。

(4)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5)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6)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

3、整体感知

学生集体朗读全文,复述故事内容

(小说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故事发生的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地点:白洋淀地区;

故事的主人公:老头儿——交通员性格:过于自信与自尊

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

4、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1)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

2)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3)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

4)过于自信自尊。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也可参见教师用书P11页)

四、课堂总结:

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老头子。他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

五、课堂练习

1、巩固字词

2、课后练习{基础训练}

六、课后作业

1、阅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完成《学导练》部分习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字词

2、文中的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3、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

明确: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二、问题研究(学生先讨论,教师根据情况点拨与指导)

1)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三、深入感知: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四、体味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五、赏析景物描写(景随情移,情景相生)

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要素?小说创作最大的目的就是塑造人物形象,而编织故事情节、渲染环境描写的目的则是为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而服务的。那本文的环境描写有哪些呢?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请举例。

明确:(1)小说一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第1段)

【分析】A、“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

B、可是,敌人侵占着我们的大片国土,在这美丽的苇塘四周,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了,只有到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多么鲜明的爱憎感情!

C、接下去写“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这段景物描写得很富于生活实感,把读者引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之中,很自然地成了后边故事的铺垫,艺术上融情人景,寄寓着作者沉沉的情怀。

(2)小说写两个女孩在革命队伍里逐渐成长的过程,也穿插不少景物描绘: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第13段)

【分析】把女孩们的逐渐成长描述得多么富有生活韵味。庄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飞北回,诗意盎然地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在生活的道路上,由于“眼望着天边的北斗”,所以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北斗”,既是实在的景物,因为是在敌人的封锁下,所以多半是夜行军,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暗喻:党的光辉的指引。

(3)月明风轻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4)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5)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6)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7)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8)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9)在那里,鲜嫩地芦花,一片展开地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总之:从这篇小说的景物描写可以看出,孙犁笔下的景物,不单纯是一种点缀,而是蕴涵了深远的寄寓在内的。在他的小说里,景物描写起到了点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因而,它们决不是即可游离的珍珠,而是作品内在气质的结晶。(《芦花荡》的景物描写,处处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谐,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六、课堂总结

作者笔下的老头子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者还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艺术上融情人景,寄寓作者深沉的情怀。

七、课堂练习

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八、课后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 篇2

欣赏一: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古体诗《望岳》的最后两句。杜甫是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他怀有忠君爱国、积极救世的抱负。其诗歌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 思想深刻, 境界广阔, 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736年) , 年轻的诗人离开长安到兖州省亲 (其父杜闲任兖州司马) , 此后大约三四年内, 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 结交了不少朋友, 《望岳》就是这期间写的, 也是他的早期作品, 写的是望东岳泰山所见所感, 字里行间流露出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坚毅豪迈的气概;“一览众山小”一句写出了诗人想象登上顶峰后所见的景象, 表现出诗人浩瀚开阔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气魄。这就是杜甫能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更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因此这首诗被后人誉为“绝唱”。

欣赏二: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律《使至塞上》的颈联。众所周知, 王维的诗歌成就是多方面的, 无论是边塞、山水诗, 也无论是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绘画大师, 苏轼说他“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大漠孤烟直”, 一个“大”字写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边塞荒凉的景色。因为没有什么奇观异景, 这样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 故作“孤烟”, “孤”字写其景物的单调。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 那横贯其间的黄河, 唯有“长”字才能表达出给人的视觉印象;“落日”又加上“圆”字, 又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长”一“直”又一“圆”, 寥寥几笔, 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了一幅大气浩瀚又沉寂苍凉的画面, 体现了苏轼所说的“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的特点。这其实是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色描绘中, 可谓是“匠心独运”。画面的描绘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具有极强的概括性。

欣赏三: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律《渡荆门送别》的颈联。李白是屈原之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一生的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他的诗以抒情为主, 具有超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杜甫有“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之评, 故李白有“诗仙”之称。“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这两句诗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 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其中“下”字是动词, 说的是月亮下来了, 影子落在江水中像一面镜子。天上一个月亮, 水中一个月影, 上下生光, 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 描写景色极为新奇。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 从不同角度描写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 奇妙多姿, 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欣赏四: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这是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归园田居》 (其三) 的最后两句。这首诗写于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第二年, 当时诗人正过着“躬耕自居”的隐居生活。众所周知,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 又适情任性, 这样的性格使得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 归隐田园。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生活, 劳动十分艰辛, 露水打湿了衣衫, 但诗人却说“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为”。这话好像说得太平淡, 似乎是因为事情太小, 不值得这么强调吧。其实不然, “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 也象征了辞官隐居后的诗人全部辛勤困苦, 这同做官时比较, 如今的生活确实是艰难多了, 但诗人不愿多说, 一切艰苦都可以忍受,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人生愿望, 他的“愿”就是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里失去自我, 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这就是“但使愿无为”了。此句突出了诗人厌恶污浊官场,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美, 同时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也流露了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之情。

欣赏五: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七绝《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后两句。这首诗写于宋光宗绍熙三年 (1193) 冬天, 当时诗人已六十八岁。诗的前两句“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直抒胸臆, 写他忠心报国的情思。句中“轮台”是汉代西域地名,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 代指北部边疆。后两句“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是说梦, 写因关心国事而形成的戎马征战的梦幻, 从而以梦的形式再现了“轮台”的志向。上句紧扣诗题, 描写雨夜情景:狂风呼啸, 急雨敲窗。这情景引起了诗人强烈的忧国之情。诗人由窗外的“风吹雨”联想到风雨飘摇中的南宋王朝随时都有可能被颠覆的危险命运。下句写梦的内容:自己骑着身披铁甲的战马, 正穿越大漠强渡冰河。这梦境是诗人“戍轮台”志向的具体化, “铁马冰河”又显示诗人渴望为国征战沙场的英雄豪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无由杀敌, 一腔爱国激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毫“不自哀”, 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正是“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综合以上五例古诗佳句浅赏, 我们不难发现, 这些浅赏既有相同点, 又有不同点, 但总的来说, 都包含有诗人的简要生平、作品的背景、意境的感悟、语言的品味等内容, 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读者把握诗歌的内容、意境和思想, 而且有利于读者感悟诗人的情怀。课堂上, 教师只要把握了教学古诗的方法, 并把学习古诗的方法传授于学生, 课堂就会充满趣味和活力, 教学效果就会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如果把握了浅赏古诗的方法, 不仅做练习或者考试就能得心应手, 学习效果就会有可喜的提高, 而且通过浅赏更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学生在知识上与思想上获得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鼎尖教案[M].延吉市:延边教育出版社, 2008.

人教版八年级《奇妙的克隆》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晓“克隆”的相关知识。2、学会快速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3、进一步学习说明方法和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学习快速筛选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克隆”的有关知识。

教学理念: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各采众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有一绝招,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和它一样的猴子来妖魔作战。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作家吴承恩独特的设想。他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呢?(克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国际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了解课文每一部分所写内容,把相关内容画出来。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全文分四部分:(四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什么是克隆;第二部分:怎样克隆;第三部分:克隆的意义;第四部分:克隆的作用。

请同学们说说你找到这些信息的依据是什么?第一和第四个信息是小标题直接告知的,第二个信息是要根据课文内容来提炼,第三个信息是要根据总结段落,即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来提炼。

(板书: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1、根据小标题筛选;2、根据文章的总结段落来筛选;3、根据文段内容筛选。)

三、研读探究

1、克隆是什么

(1)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文中直接告诉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找到后,大声念出。

①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英文名“Clone”(克隆)。② 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③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④(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⑤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我们把这种说明的方法叫做下定义或作诠释。

学生说出如何找到什么是克隆这一表概念性句子的。(根据判断性词语:是、就是、叫做、叫等找到的。)

(板书:根据判断性词语来筛选。)

(2)如何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

下定义是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揭示事物本质属性。作诠释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事物进行阐释。

说明:正说反说都成立的一般是下定义,否则是作诠释。下定义:甲是乙等于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不等于乙是甲。此外,下定义不加任何描写修饰。

(3)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找出。

本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下定义、作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下定义:对克隆一词进行科学的阐述。作解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作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2、怎样克隆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克隆后,更想知道怎样克隆。快速读第二、三两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

(1)作者在文中列举科学家对哪些动物做过克隆实验的?(请用说明对象来简单表述)并为它们分类列出:鲫鱼、鲤鲫鱼——蟾蜍(非洲爪蟾)、黑斑蛙——鼠、绵羊。

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动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说说科学家们对这些动物如何克隆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

①鲫鱼的克隆步骤方法是:用鲫鱼……经过……与此同时②蟾蜍的克隆步骤方法是:先用……然后……经过……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奔乱跳的爪蜍。③黑斑蛙的克隆步骤方法是:……④绵羊“多利”的克隆步骤方法是: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

这些表示步骤过程的信息是如何提取的?(板书:根据表示前后顺序的词语提取信息。)

(3)“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请说说这一信息提取的方法是什么?(板书:根据总结性段落提取。)

3、克隆技术的作用

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1)有效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2)挽救珍奇动物。(3)防治疾病、延长寿命。说说这一信息提取的方法。(板书:根据总起句、总结句、段落意提取)

四、拓展提升

展开想象:假如你也被克隆,你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什么?站在科技发展的尖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命?

克隆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命何其宝贵,它绝不只是一个生物个体那么简单。生命因其唯一而宝贵!要想让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生活得更好的唯一办法不是克隆,而是:珍爱生命。

五、总结学法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知晓了什么是克隆、克隆的方法步骤及克隆对人类的好处等相关知识,还进一步明确了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更主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还学会了如何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板书: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

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5 篇4

☆课文导读

本文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全篇洋溢着战斗的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的热爱。☆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拂晓(fú)瓦砾(lì)地窖(jiào)...匍匐(pú fú)舀出(yǎo)...疟疾(nüè)泅着(qiú)..提防(dī)竹篙(ɡāo)苇塘(wěi)

...疟子(yào)寒噤(jìn)

水淀(diàn)...吆喝(yāo he)一梭机枪(suō)

...蹿(cuān)仄歪(zè)趴(pā)

...扒(bā)飒(sà)转弯抹角(mò)...

二、词语释义

编算:方言,文中指计划、盘算。寒噤:因寒冷而哆嗦。挂花:受伤。

仄歪:倾斜,歪斜。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诗情画意:富有诗和画的意境。

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阴惨:阴沉暗淡。

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歇凉:乘凉。

现眼:方言,出丑丢脸的意思。

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

三、语句解读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呆望”能不能改成“远望”,为什么?

不可以,呆望表现了敌人拿游击队没有办法的怯懦心理。反衬了我军的神勇,同时也表达了对敌人藐视的态度。

2.“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作者抓住“水鸟飞动和唱歌”有什么深沉的含义?“才”字有什么表现力?

这是自由的生灵,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才”字含蓄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这美好的景物只有在夜晚才有。

3.“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表现了苇子顽强向上的生命力。烘托了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四、作家作品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1944年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视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志,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五、背景探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为了保卫祖国,优秀的华夏儿女奋起抵抗,沉重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本文描述的就是在我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对敌斗争的生活。

六、文体浅谈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人物:小说的人物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因此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等等。

(二)情节: 小说的情节一般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

(三)环境: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一显身手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仄歪()

浸泡()..泅着()

飒飒()

..旋风()

冀中区()..2.根据拼音写汉字。

诽bànɡ()zhēnɡ()扎 dī()防

抱yuàn()pā()下

丝rónɡ()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⑴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寒噤:

⑵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仄歪:

⑶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张皇失措:

⑷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月明风清:

4.下列各句加点词与原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原句: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A.他虽然很瘦,但精神很好。..B.雷锋精神值得我们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C.你今天在领奖台上最精神了。..D.老头子就有这种不怕输的精神头,有时连年轻人都比不上他。..5.选词填空。

⑴天空的星星也像________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掉 浸)⑵半夜以后,小船又________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飘 划)⑶弯弯下垂的月亮,________在水一样的天上。(浮 挂)⑷老头子________了两个女孩子回来。(带 载)⑸孩子们在炮火里________了一个多月。(呆 滚)

⑹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________过。(扫 飘)

二、整体感知

1.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B.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C.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D.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2.判断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⑴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⑵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都发着疟子,昨天跑到这里来找队伍。()

⑶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

⑴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⑵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⑶大菱和二菱在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也没有停下来。心想: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

⑷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小女孩睁大眼睛问:“为什么呀?”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

4.对“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这歌声可以想见抗日队伍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战斗风貌。

B.从这响亮的歌声可以想见老英雄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体壮,信心十足。

C.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D.傍晚时候,人们吃饱喝足,悠闲自得,不由得唱起了歌。5.根据课文第一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从这句话里,你能感受到当时的芦花荡处于怎样的社会环境中?

⑵“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请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狠狠”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填空。

⑴《芦花荡》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本文是他的“______________”,他的另一篇小说是《荷花淀》,写作年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芦花荡》的体裁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前两者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本文描写的芦花荡环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1.第②段“„„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小船又飘回来„„”体现船行的什么特点?那我们猜想的是怎样的撑船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对主人公“老头子”的外貌描写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抓住哪个特点来刻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怎样理解这句话,用自己的 话概括,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阅读

雁翎队 穆青

——鱼儿,游开吧,我们的船要去作战了。雁呵,飞去吧,我们的枪要去射杀敌人了。

唱着这样的歌,冀中白洋淀的渔人和猎户,在敌人的小汽船扰乱了湖面的平静,把每年三千万的勒索,和无止境的奸淫烧杀加在他们头上的时候,他们饱含着辛酸的眼泪,放下了渔网和雁袋,划着鱼船掮着猎枪,一个个投进密密丛丛的芦苇,开始聚结起来了。

一个月,两个月……

无数的渔船和猎枪,在打雁人殷金芬的奔走号召下,“为着咱们的白洋淀,也为着咱们的大雁和鱼虾……”的誓言声里,组织起来了。打雁人拿出了他们美丽的雁翎,把它作为一个共同行动的标志,插在每一个船头上,从此,“雁翎队”光辉的名字诞生了。在这纵横百余里的广阔的湖面上,随着这个名字出现的,是无数只插着雁翎,载着武装,使敌人惊慌失措的“硬排子”,和一个个用白毛巾裹头的战士。

他们在白洋淀的每一个港汊间,为敌人撒下了缜密的埋伏网,猎枪从每一片芦苇的背后瞄准了敌人的汽艇、包运船和粮队。白洋淀湛蓝的湖水,被枪声翻搅起来了,一望无际的荷莲和紫菱遭受了空前的蹂躏:傍晚再听不到饲鸭人嘎哑的吆唤,清晨再听不到那优美的采菱歌。

秋天,数十里深深的芦苇在呼啸着,漫天飞舞着苍白的芦花,偶尔一条银白的鱼带着泼剌剌的水声,欢愉地从莲叶间跃出水面的时候,一群群潜伏的水鸟和野鸭,便带着低沉的鸣叫,来回地从湖面上掠过……这是白洋淀上美丽的季节,也是水上英雄们活跃的好时候。

他们依仗着惊人的水性和射击,依仗着芦苇和水藻的保护,三三两两驾着行驶如飞的硬排,到处分散活动,袭击敌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一声呼啸,几发信号枪,周围所有的雁翎船,便立即从四面八方同时出动。有时为着某种必要,他们也曾在夜雾和晚风飘拂着的湖面上,将成百的雁翎船集中起来,趁着月色,悄悄地掩护着我们的水上运输物,安然行进。有时他们也会在一个桔色的黎明,突然包围了敌人的水上据点,给以猛烈的袭击。

冬天,白洋淀广阔的湖面为明净的冰块凝固,我们又将看见无数只插着雁翎的冰橇,象一只只的飞箭,在湖上穿过。

1939年的初秋,为了截击敌人一个运输汽艇,他们以十几只硬排,二三十个勇敢的队员,潜入了赵北口至葛利口的中间地带。那里是一条长十里,宽半里至一里的水陆要道,两旁长满了密密的芦苇和蒲草,他们巧妙地隐藏了船只,脱去了衣裤,全部跃进水里去,在芦苇的边缘,派出了一个侦察哨。为着不使目标暴露,放哨者在水藻的伪装下,仅仅把两只眼睛露出水面,让湖水不断地从他的鼻孔下静静地流过。

不久,一只巨大的拖船,用绳索拖拉着那暗哑了的运输艇,近来了。突然在芦苇的边缘,一声凄厉的口哨,惊起了几只潜伏的水鸟,接着两旁芦苇的深处,激荡着一片水声和呐喊,两排长筒的“排炮”和雪亮的马刀,便威严地排列在押船敌兵们的面前了。

这样,他们安然地割断了两船之间的绳索,捆绑了所有的五个敌兵,用自己插着雁翎的船只,满满地装载了白糖、香烟、罐头和大米;最使他们欢喜的却是缴获了三只三八式,和一挺昭和十一年制造的轻机枪。

他们锻炼了自己的勇气,继续着这样的战斗。…… ……

四五年来,我们勇敢的雁翎队弟兄,就是这样灵活的与敌人战斗着,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因此在这个长长的时间内,白洋淀始终是冀中最坚强的堡垒之一,它同着千万只神出鬼没的雁翎船,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

让我们遥向着雁翎队的弟兄们致敬吧,如今又是芦苇丛密的时候了。1.文章开头引用歌词的作用是什么?

2.“雁翎队”这一名字的来历是怎样的?

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4.文章写了雁翎队哪几件事?重点写了哪一件?为什么这样写?

5.结尾一段的含义是什么?

6.本文对白洋淀的景色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与《芦花荡》一文的景物描写相比,你更喜欢那一篇?为什么?

☆新题探密

给下面一段文字空白处补上恰当的话。

报载,有位来自新加坡的华侨老太太游福建武夷山,途中不慎被蒺藜划破了裙子,游兴大减,坐在路边不愿起来。机灵的女导游微笑着对她说:“______________。”这话说得老太太破“愁”为笑,连忙起身高兴地继续登山赏景了。

导游究竟说了什么话使老太太破“愁”为笑并继续登山赏景呢?请依据当时情景,以导游小姐的身份将其补出来。

参考答案:太太,这说明武夷山的一草一木对您很有感情,舍不得让您走呢!武夷山风景天下闻名,更美的还在后头,还等着您去欣赏欣赏呢!☆写作小练笔

补写作文,不少于300字。

一个人在自家地里挖到了一尊绝美的大理石雕像。他带着雕像,找到一位酷爱艺术的收藏家,收藏家用高价买了下来。

回家的路上,卖主手里攥着大把的钱,欣喜地自语„„ 陈列室里,收藏家正出神地端详着雕像,心里在自语„„ ☆作文素材

失去与拥有

有位企业家在商场上有着惊人的成就。当他在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有一天陪同他的父亲,到一家高贵的餐厅用餐,现场有一位琴艺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为大家演奏。这位企业家在聆赏之余,想起当年自己也曾学过琴,而且几乎为之疯狂,便对他父亲说:“如果我从前好好学琴的话,现在也许就会在这儿演奏了”。“是呀,孩子,”他父亲回答,“不过那样的话,你现在就不会在这儿用餐了。”

芦花荡语文教案 篇5

1、知识与技能:

①.积累,理解“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并学会应用

②.了解写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

①.复述课文故事情节,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②.细细品味景物描写的好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说在飘逸精巧的叙事中蕴含着一股讴歌抗日军民的激情。

【教学重难点】

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重温革命歌曲,情回战场:

播放《洪湖赤卫队》歌曲,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其实,在那战火纷飞的战争时期,除了红洪湖赤卫队外,还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岁的老人照理应该是养老的年龄,但是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物资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他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就随着孙犁一起走进《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的故事吧。

二、解题:

1、了解作者,熟知写作背景:

孙犁,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平安县人。1937年投身抗日战争,主要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他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是在冀中地区,写的许多小说、通讯、散文,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艰苦的对敌斗争生活,赞颂他们乐观的主义精神。这些作品如《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建国后,创作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哥》。作品虽然描写的是战争题材,却很少描写血与火,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复杂的战争描写,而是更多的展示战争中人物心灵的美。他的语言口语化,简洁凝练,富于诗情画意,月光似的轻灵,行云似的明快,流水似的清新,体现小说抒情的调子。

2、知识小卡片:

①.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虚构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②.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刻画人物的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描写

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三、解字说词,相互补充: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苇塘(wěi)竹篙(gāo)疟子(yào)寒噤(jìn)仄歪(zè)飒飒(sà)穿梭(suō)泅(qiú)

2、掌握重点词汇。

蹿:向上或向前跳。

仄歪:倾斜、歪斜。

编算:方言。这里是有计划、盘算的意思。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这里是疟疾发作时的症状。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好。

四、速读课文,复述故事: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以讲故事的方式来概述文章的内容,可以相互补充。

明确:我们的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毫不惧怕敌人的严密监视,乃至过于自信。一次,送两个十几岁的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孩子挂了花,他决定要讨还血债,赤手空拳,引诱正在淀里洗澡的十几个鬼子进入他的圈套,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砸鬼子,为女孩报了仇。

2、用两句话分别概括小说的两个重要的故事情节。

明确:一次惊心动魄的护送

一次酣畅淋漓的复仇

五、精读课文,评析人物:

1、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来概括“老头子”的特点:

〈引导学生筛选有效信息,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明确: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①.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老头子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却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的英勇的交通员。他的爱国热情高涨,“你什么也靠给我”,是他的豪言壮语,为抗战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他勇敢得出奇,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在敌人眼皮下的出入,竟“像一个没事人”,心情悠闲,这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有着高超的“水上能耐”,更是因为他具有英雄的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表现在“过于自信和自尊”上: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

他对苇塘的负责的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闲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让她们安心睡一觉。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大女孩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股掌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敲打鬼子的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始终是非常自信、自尊的。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③.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

对抗日队伍,他满怀深情,对日寇则满怀仇恨。他对受伤的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可见,老头子是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牙切齿,血债要用血来还,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来偿还。

④.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上:

他在枯木桩子上系上了一只只锋利的钩子,船头上放了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敌人进入枯木桩子的水区,让钩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动弹不得,束手挨打,张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个个成了被绑的野兽。就这样,他用计谋很轻松地为大菱报了仇。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了解了故事情节,也知道老头子是一位具有传奇性的老英雄的人物。整天自如地穿梭着,他让抗日将士感到快乐,让日本鬼子感到胆寒。他自信,他自尊,他有热情,有热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

七、布置作业:

1、模仿文中描写老头子的写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突出其性格特征。

2、以《谁不说俺家乡美》为题,以文中景物描写为蓝本,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写写自己家乡的景物。

八年级上册语文芦花荡 篇6

孙犁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的岁月里。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一个干瘦的老头子,整天自如地穿梭着,他让抗日将士感到快乐,让日本鬼子感到胆寒。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热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①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①,昨天跑到这里来找队伍,想在苇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针。

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把她们接上船,老头子就叫她们睡一觉,他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就又睁开了。现在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

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在敌人的炮火里打滚,在高粱地里淋着雨过夜,一晚上不知道要过几条汽车路,爬几道沟。发高烧和打寒噤②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一心想: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

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发烧的手浸在清凉的水里很舒服,她随手就舀了一把泼在脸上,那脸涂着厚厚的泥和汗。她痛痛快快地洗起来,连那短短的头发。大些的轻声吆喝她:

“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

小女孩子抬起头来,望一望老头子,笑着说:

“洗一洗就精神了!”

老头子说: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正在拧着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老头子说:

“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他蹲下去,撑着船往北绕一绕。黄色的光仍然向四下里探照,一下照在水面上,一下又照到远处的树林里去了。

老头子小声说:

“不要说话,要过封锁线了!”

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当小船和那黑糊糊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不动了。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

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大女孩子把小女孩子抱在怀里,倒在船底上,用身子遮盖了她。

子弹吱吱地在她们的船边钻到水里去,有的一见水就爆炸了。

大女孩子负了伤,虽说她没有叫一声也没有哼一声,可是胳膊没有了力量,再也搂不住那个小的,她翻了下去。那小的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流到自己脸上来,连忙爬起来,把大的抱在自己怀里,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

“她挂花①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②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③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

“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

“为什么呀?”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

“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小女孩子说:

“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老头子狠狠地说:

“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①,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测试题 篇7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疟()子 ②寒jìn()③蹿了一蹿()

④zè()歪 ⑤飒()飒 ⑥阴惨()2.《芦花荡》的作者是,选自《 》,本文是他的“ ”,他的另一篇小说是《荷花淀》,写作年代是。

3.《芦花荡》的作者是

,他与

、、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他的小说被称为“

”。课文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

》。

二、阅读理解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⑨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4、老头子为什么选择在中午时分来报仇?第①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答:

5、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6、第④段加线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 答:

7、第⑦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

8、第⑧段画线的自然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三、课外阅读

(一)彩蒲台的苇

①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②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填房碱;白毛子只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

③我来的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看不见大苇形成的海。我走在淀边上,想像假如是五月,那会是苇的世界。

④在村里是一垛垛打下来的苇,它们柔顺地在妇女们的手里翻动,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⑤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⑥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次,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着等待收割的大苇塘。

⑦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地把怀里的孩子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十二个女人不约而同地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

⑧枪掩护过去了,闯过了一关。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敌人问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干部?”“没有!”敌人砍断他半边脖子,又问:“你的八路?”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说:“不是!”“你村的八路大大的!”“没有!” ⑨妇女们忍不住,她们一齐沙着嗓子喊:“没有!没有!”

⑩敌人杀死他,他倒在冰上。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⑾“没有!没有!”

⑿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民的耳朵旁边,甚至应该一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两名简短有力的话吧!

9、请从第①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来,品味其妙处。

答:

10、阅读第②段文字,概括不同苇的不同用途。

答:

11、“苇塘”为什么能成为“冀中名胜”?

答:

12、“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此句一语双关,赞美了

,更隐含着。

13、文中作者选取了两个典型事例,请说说其作用。

答:

芦花荡测试题

参考答案

①孙犁、孙犁文集、白洋淀纪事之

二、抗日战争时期 ②孙犁、赵树理、周立波、柳青、诗化小说、《荷花淀》

8、天鬼子掉以轻心,加上天气闷热,鬼子肯定会到淀里洗澡,洗澡时不能带枪,而水里则是老头子的天下,这样选择是为了扬长避短。画线句子不仅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还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

9、菱挂了花,老头子很内疚,让二菱看自己打鬼子解恨,同时也向她们证明自己不是吹牛。表现了老头子过分自尊的性格。

10、是,这些描写写出老头子为了引诱敌人上当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旨在表现老头子的机智。从后面的描写也可见,老头子并没有丝毫的紧张、恐惧。

11、喻,形象地写出了老头子痛打敌人的情景,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

12、然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老头子把敌人置于死地时,内心萌发出的一种报仇后的轻松、愉快的情绪。

13、“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形象地说出了“人”与“苇”密不可分的关系。

14、大白皮和大头栽:织炕席;正草:铺房、填房碱;白毛子: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

15、一方面因为好看,风景优美;另一方面是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

16、采蒲台的苇美

对这里人民抗日英雄事迹的由衷赞美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展开想象,鉴赏、品味优美语句,增强语感。

3、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提高塑造人物的能力。

4、从文中“老头子”等抗日英雄身上学习他们不畏艰险、豪迈乐观的性格。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情节,感知老英雄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

【教学难点】

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中“过于”二字。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利用工具书,解决不懂得字词。

竹篙疟子寒噤仄歪飒飒蹿

张惶失措寒噤

2、结合课文,了解作者

孙犁,现代家、家,194月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本文是孙犁的“白洋淀记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

3、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发生在什么地方?

主人公是谁?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事情的经过怎样?

4、小说的三要素、描写人物的方法、小说的组成部分。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熟悉的《铁道游击队》展现了神勇的游击队员,面对侵略者和艰苦条件时乐观和豪迈的情怀。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战斗英雄不仅活跃在高山峻岭上,在美丽的白洋淀里就有这么一个神奇的老头子年近六十,整天神出鬼没地穿越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资供应;为抗日根据地的将士们排忧解难。手无寸铁的他,还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他是如此的神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犁的《芦花荡》,具体感受他的英雄事迹吧!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2、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3、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老头子”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

(2)、跳读课文,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用和“老头子”对话的方式在课文旁写批注。根据写的批注和对课文的理解,感知“老头子”的性格特点。

(3)、课文中的哪句话能概括老头子的性格?

(4)、“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在这里“过于”是什么意思?

(5)、你从老头子这个人物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6)《芦花荡》描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我们读后并没有血腥的味道,反而是一种豪气荡漾心中,这主要的原因是得益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写,找出你最喜欢的,并说说你的理由。

4、交流点拨

三、点拨讲解:

1、学习方法指导:运用比喻、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增强学生的品析、归纳能力。

2、板书:

爱国热情

爱 智

憎 勇

分 双

明 全

性核

格心

过于自信和自尊

四、练习测评:

1、口头检查:

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环境描写句子,以“这句话美在”的句式来交流。

2、写作练习:

根据本节课在品读、认知感悟等方面的收获,进行人物描写。要求:人物性格典型,至少运用两种描写方法。

五、布置作业

我们生在“地雷战”的故乡,全国民兵英雄赵守福、于化虎成为我们海阳人的骄傲,请你采用根据史料、传说、网上资料,或者采访其后人的形式,写出他们其中一人的`英雄故事。

附参考答案:

预习练习:

1注音:

gāoyàojìnzèsà cuān

词语:

张惶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

3、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在抗日战争时期里)

发生在什么地方?(在美丽的白洋淀上);

主人公是谁?(一个抗日的老英雄)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部队)

事情的经过怎样?(在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部队的途中,其中一个女孩大菱受伤了,第二天,老头子“设计”,打死了十几个鬼子,为大菱报仇。)

归纳确定:抗日战争时期在美丽的白洋淀里,一个抗日的老英雄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部队的故事。

练习测评:

1、具体的语句品析: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象就是天上。”

老头子具有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用苇子生长的姿态,暗含抗日军民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如画风光中孕育着复仇的火焰,渲染气氛,预示着将有一场战斗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用美丽的芦花,衬托老人报仇时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

2、写作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篇9

教师寄语: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学习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教学重点

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拂( )晓 瓦砾( ) 地窖( )

鞠( )躬 颤( )巍巍 更( )夫

2.解释词语

拂晓: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颤巍巍:

肃穆:

二、自主探究

1、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一)找出精彩描写,品析人物形象美。

1.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2. 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品味语句,体味文章意蕴美

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三)探究思考艺术美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3、

四、拓展延伸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蜡烛》)

红军战士们“小声地谈论着”。请展开想像,写一段他们的对话,不少于150字。

五、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六、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②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③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④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1、(1)第一段中的“还”字是否多余?

(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处?

2、作者为什么要对那支大蜡烛的来历进行补充?

3、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老妇人育乞西的黑色围巾,有什么用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依循抒情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象征手法,认识托物言志。

3.体会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依循文章的抒情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学习象征手法,理解象征意义,认识托物言志。

教学创意:以读识文、以读悟情、以读会意。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铺礼赞之情

(一)解题,定情感基调。

茅盾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白杨的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4课《白杨礼赞》(板书)。看文章题目,大家认为作者对白杨树的情感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明确:充满敬意的赞美。礼赞。崇敬和赞美。

(二)掠句,证情感深厚。

除了文题,文章中还有没有哪些句段直接表现了这种赞美之情?

明确: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三)诵读,展情感浓郁。

第1段、第9段齐读,第4段、第6段、第8段指名读。指导学生通过调整语速、重音、停连,用诵读展现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四)问疑,理情感层次。

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提问: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同时,更进一步说明作者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

(设计意图:通过解说文题中“礼赞”的意思,明晰本文的情感——崇敬和赞美;由此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直接表达赞美之情的文句,并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赞美之情;再抓住关键词设疑,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赞美白杨树时由浅入深感情递进的层次,既创意解读文本,又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二、由浅入深,徜礼赞之线

(一)通读全文,梳理线索。

文章围绕赞美白杨树的什么特点展开?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作者对白杨树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的情感层次。

(设计意图:通读全文,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抒情线索和情感层次。)

(二)研读文本,感知赞美

1.初见白杨,昂扬情绪

(1)在哪里初见白杨树?环境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文句看出来?

明确:高原;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高原图景,为全文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背景;“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绿的是麦田”,而且“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等(诵读)。

(2)这样的高原图景给了作者怎样的感想?

明确:先是“雄壮”“伟大”,而后滋长出“单调”。

(3)“单调”的感受是怎样改变的?变成了怎样的情绪?“单调”有什么作用?

明确:看见了一排,或者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诵读);变成了惊奇、昂扬(诵读);欲扬先抑。

2.凝视白杨,倾心形貌

(1)过渡:既然白杨树让人在“惊奇”中叫出声来,那么作者当然会走近凝视、细细观察。

(2)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观察白杨树?它的形貌有什么特点?

明确:开头一句用“笔直”点出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这是总括;接下来的四句,依次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分别用“绝无旁枝”“绝不旁逸斜出”“微微泛出淡青色”等词语来衬托白杨树的形象美,这是第二层;最后两句概括白杨树的气质和性格,突出它的正直、坚强、倔强和不折不挠。接下来,作者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进一步给白杨树的气质以高度的评价。(诵读)

3.联想白杨,礼赞精神

(1)过渡:这样力争上游、不折不挠的白杨树自然让人浮想联翩……

(2)品读第7段四个排比反问句,说说这四个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联想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逐层加深的?

明确:由树联想到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北方农民;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句连贯紧凑,思想逐步升华,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

(设计意图:依循作者对白杨树由浅入深的情感层次,按“初见”—“凝望”—“联想”三个情感层次研读文本,解读白杨树生长环境、外在形貌、内在精神的不平凡,文本内容和教学重点得以在徐徐呈现中逐一落实,循序渐进而又拾级通幽,别有趣味。)

(三)回望文本,小结脉络

小结文本内容:本文题为《白杨礼赞》,开头、中间、结尾又不断点题,直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形成一以贯之的感情线索,统领全文。而且,这条感情线索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表现白杨树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内在精神的不平凡,将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推向了极致,情也浓浓,意也浓浓,令人回味无穷。

三、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

“礼赞”是带着敬意赞美之意。文章第1段、第4段、第6段、第8段、第9段,都是直接抒发赞美之情的段落,形成本文的抒情线索,并与标题形成呼应。而且,文章从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内在精神三个方面,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沿着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感情线索,将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推向了极致。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既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更能通过纵观文本,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做出铺垫。)

二、托物言志,品礼赞之意

(一)设疑过渡

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

(二)背景助学

这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设计意图:引入文章的背景资料,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三)精读探珠

1.文章中哪些文句让你感受到“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

明确:第7段、第8段(诵读)。

2.这种“对解放区人民”的赞美,作者并不是正面表达的,而是通过什么事物表达的?这是什么方法?

明确:托物言志、象征。通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北方劳动人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3.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怎样揭示出来的?

明确:第7段,作者连用四个反问句:第一句是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第8段则通过主旨句“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直接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4.要赋予白杨树这样的象征意义,文章需要做怎样的铺垫?

明确: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手法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作者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西北的自然景观,在展示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独特的景象)、描写白杨树外在形貌及内在气质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赋予白杨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象征意义。

5.你对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有了怎样的认识?

明确:首先形神兼备地描绘这一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同时使用象征手法,赋予这一事物某种象征意义,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志向。

(设计意图:以抽丝剥茧的一系列问题为导引,结合文本的句段内容,带领学生学习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既加强了对白杨树象征意义的理解,又把握了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的核心要义,可谓拨云见日、步步为营。)

(四)演读小结

1.小结:作者之所以赞美白杨树,是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劳动人民和他们所具备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精神。

2.师生表演读,体会并演绎作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北方劳动人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精神的赞美之情、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其中,师读第一个反问句,女生齐读第二个反问句,男生齐读第三个反问句,全班齐读第四个反问句,三名学生代表读第8段前两句,全班齐读第8段最后一句。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品味情感;在朗读中体会方法;在朗读中升华主旨。)

三、品读语言,学礼赞之法

(一)欲扬先抑

1.品读两个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1)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2)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2.明确:两处都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给读者制造出阅读的“惊喜”;同时,第(1)句牵引着读者,第(2)句突出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

(二)烘托蓄势

1.品读下面句子,体会其妙处。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2.明确:描写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暗示在此生长的白杨树也一定是不平凡的。为白杨树的出场蓄势,为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起正面烘托的作用。

(三)对比突出

1.品读下面句子,说说为什么要写楠木。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明确:写楠木,主要是与白杨树形成对比:两种树的品格不同,一是普通当中蕴含着“不平凡”,一是贵族化;所代表的人不同,一是在北方坚持抗战的广大民众,一是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两相对比,突出赞美了白杨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

(设计意图:结合文本句段进行品读赏析,引导学生了解抑扬、烘托、对比等写作技巧及其作用,体会这些技巧的表达效果。)

四、总结梳理,得礼赞之旨

上一篇:日语一级形容词及例句下一篇:人生无处不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