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散文写作技巧

2024-04-28

高中散文写作技巧(精选8篇)

高中散文写作技巧 篇1

(一)1 写文章并不难,但写散文却很难,真正写好散文是难上加难,更不要说创作出散文精品了。一般性的文章还谈不上文学意义上的东西,一般性的文章写得再好也不会成为作家,只有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作者才有成为作家的可能。

不要把一般性的文章看成是散文,也不要把学生的作文看成是散文,学生作文还不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学生作文只是练习写作的开始,所以一般意义上的记叙文还算不上散文,这个是要搞清楚的,否则学生岂不都成了文学创作者了吗?

散文不宜篇幅过长,一般都在两千字以下为宜,以一千五六百字为佳,不要有废话,语言要精练,要向诗看齐。

写好一篇散文非一日之功,那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不要小看这一千多字的散文,真正写好了,写得出彩,那是见作者的真功夫的。这种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得来的,这之前要付出多少啊,要读多少书啊!要写多少东西啊!你以为他只写了这样一篇,写出这篇散文之前他写了多少篇散文连他自己大概都记不住了,要不是达不到这样的写作水平的。

写好散文就要在语言上下功夫,语言过不了关还谈什么写散文?还写什么散文?所以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没有文字功底是写不好散文的,写出的东西也是半成品,上不了台面。

写什么就要有什么语言,用什么语言,写散文就要是散文语言;什么是散文语言,什么不是散文语言,真正的读者一看就能够感觉出来:散文语言与一般语言味道不一样,区别是很大的。

写散文不要追求语言的华丽花哨,这样往往弄巧成拙。不要说散文,就是小说、诗歌的语言也是一样,都要追求语言的朴实、生动、实在,用朴、生动、实在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思想内涵,这样往往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写好散文就要放开自己的视野,不要只写自己的那点儿伤感,自己的那点儿情感,写作的范围应该更广泛一些,因为伤感的、自己个人情感的那点儿东西很难征服众多的的读者,很难上层次,倒把自己局限住了。实际上很多个人伤感的东西往往难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取向,容易产生消极的影响,很难产生有质量的作品,更不要说经典的作品了。

为了自己的爱而写自己的那点儿所谓爱情,写自己的那点儿感情;自己在爱情上经历了痛苦的过程,遇到爱情上的打击,自己爱的人不爱自己了,自己失恋了,伤感就出来了,自己整天被伤感缠绕着,就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不是不应该表达,但这类东西只适合给自己看,或者压在箱子底。

真正写好散文除了丰富的生活积累,更重要的就是对生活要有深刻的感受,对人生有深刻的感悟,这样你的心灵世界才丰富多彩,肚子里东西才会多;肚子里有东西散文的语言就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就像清清的泉水一样奔涌而出,不要刻意雕琢,语言就能够出彩。

一个散文作者情感和心灵世界很重要,心灵不但要丰富,而且要纯洁,纯洁如水,感情纯真,写出的东西也干净,给人以美的享受。

写好一篇散文还要注意题目的形象简洁,题目不要过长。我看过网上一些所谓的散文,光从题目上看就不是散文的题目,让人仗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其实无论写什么,题目都要简洁。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写父亲的,两个字多么简洁;茅盾的《白杨礼赞》就是赞美白杨的,四个字多么简练;冰心的《寄小读者》就是写给小朋友的,四个字多么简洁,一下子就看出是写给谁的„„

散文网上的散文题目多到十几个字,这是不可思议的,这叫散文吗?就连小说、电影的题目字数一般都在三五个之间,散文也应该这样,写散文应该注意这个问题,首先把题目定好了,这很重要。我看有的作者就是在还没有定好题目的情况下就写了,这样写出的散文也不会怎么样,读者一看题目就很糟糕,谁还会欣赏下面的文字呢?都是废话一大堆。

散文的语言是不同于一般性的文章的,也不同于小说,散文就要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作,小说当然是用小说的语言来写作,如果小说语言能够有散文语言的那种美,这样的小说无疑在语言上是更胜一筹的。但现在很多的网络小说的语言实在平庸,这是缺乏散文写作经历所造成的,在语言上还没有过关就去写长篇小说了,这是很不明智的。

其实写散文比写小说难,难就难在语言上。要知道:写散文是最能够见作者的语言功底的,现在的剧本也好,小说也好,都见不到作者的语言功夫,很多作品的语言实在太差。

写好一篇散文难,若想写出更多的好篇章,不但需要写作的经验,需要长期的生活积累和感受,需要长期刻苦的写作实践,这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必须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一生的精神追求,把散文写作看成是自己人生的一种事业,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任何的挫折和艰难,也不会使你放弃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散文创作的路不是那么平坦的,就像我们人生的道路不是那么平坦一样,必须付出自己艰辛的努力。

散文写作方法

(二)一般来说,写文章就是说事。事情说清了,文章也就写完了。但是,写文章又和说事不同,因为文学是形象思维的,写出来的东西是要人看的,为了让人爱看,看了后感同身受,要达到说的事动人、被说的人感人,需要有高超的语言手段,高妙的语言技巧,这就需要讲求语法修辞,语言能力。写文章要有中心,要让看文章的人知道你要说的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就要突出中心。在写的时候,要考虑布局合理,还要讲求艺术手法等等。为了把写作过程说明白,下边,我分几个方面加以叙述:

一、选材

选材很重要。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大千世界的生活异彩纷呈,万花盛开,我们周围的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动人的事迹,古今中外,有好多事情值得我们研究,有好多的事物值得我们探讨、歌颂和赞扬。对于作者来说,他的兴趣、爱好、感受、、熟悉程度和探讨愿望又不同,面对的对象也不同,这就有个选材的问题。首先,你要确定这篇文章为谁写,为什么写,给什么人看,这是一个前提。是批评还是歌颂,批评的要切中时弊,歌颂的要恰到好处,要批评或歌颂,观点要对,论据要充分,就是手里要有好多雄辩的论据,能说明问题,就是说理要有说服力;要歌颂,要说出原因,要明确歌颂的理由,有哪些方面值得歌颂,为什么歌颂,佩服在哪里,也就是先要搞清楚要写的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就要先做到心中有数。选材就是要先在头脑中思虑一下,什么事在我的心中最想写,我的头脑里已经有了那些思考好了的东西,必须把它遣于笔端。有时,想写,但又不知写什么好,那就先不要动笔,硬写是不行的。南北朝时,南朝有个才子叫江淹,很有文采,诗赋名声远播。有句诗是“江淹得笔聪”,说他做梦想要写出最好的诗赋,结果,有人赠他一只好笔,从此,他诗兴大发,写出了好多的好文章,好诗赋。后来他不行了,头脑混乱,写不出东西来,人们说是“江郎才尽”了。这是说要有灵感,很多时候,你的灵感上来了,头脑中的东西在翻腾,心中的思绪在撞击,已经到了不写不行了的程度,那就好办了。如果没有想好,那就翻翻书,或看看报,启发启发自己的思维。必须有自己的想法。有了想法就好办了,就是确定想法是第一步。然后,像盖房子似的,看看都需要写什么料,要先把需要的原料置办好,要先把需要的砖瓦沙石,钢材水泥,木料白灰搞齐全了,料全了,就可以动工了。

二、列提纲

列提纲很重要,列提纲的过程也是打腹稿的过程。要列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在什么地方议论,怎么议论,议论几个观点;在什么地方抒情,抒发哪几个方面的感情,怎么抒情。这里要强调,文章的开头结尾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常说要“虎头蛇尾”,就是开头要有力,像老虎的头似的,结尾要像蟒蛇的尾巴似的,有气魄。这当然要看写什么样的文章而定。对于记叙、抒情一类的文章,有的以开头总领全篇,有的以最充沛的感情抒情开篇,有的开宗明义,交代出事情的来龙去脉,这都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怎么布局。像有的作者用“题记”,也是一种方式。但是,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新颖,不落俗套。列提纲最好细一点,甚至最典型的句子也要列进去。提纲要把你想说的都囊括进去,列完之后,缕一缕,看看该说的落没落,有没有啰嗦的地方,啰嗦的、不该说的坚决砍下去。所谓该砍的,就是那些与主题联系不大的内容,或者与主题联系不是很紧密的部分。这样,你要写什么心理基本有数了,怎么写、写什么,文章的脉络都基本清楚了,心里也有底了,就可以动笔写了。

三、起稿

起稿的过程是文章好坏的关键。因为在起稿中,除了按着提纲所列的顺序写之外,还要考虑语法修辞的运用,什么地方运用比喻、夸张、借喻的手法,什么地方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排比句手法在什么地方用,叙述、议论、抒情的运用怎么摆布,词语怎么搭配用,语言怎么取舍等等。写的时候不要拘泥,要放开笔,放开思维,大胆写。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有一句名言,所谓“行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当行于不可以不行,当止于不可不止”,就是说,该说的一定要说到,该停下来时一定要停。叙事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不能拖沓,这里有一个故事,不妨借鉴一下:

北宋的诗人秦观(字少游),与黄庭坚、晁无咎、张耒齐名,由于他们共同尊奉苏轼(苏东坡)为师,时人称之为苏门四学土。据《花庵词选注》说,苏东坡在四学士中最喜欢秦观,对他的诗文常常赞誉不已。有一次,秦观从会稽远路回京后,前去拜望苏轼,正巧晁无咎也在座。大家谈起了创作,东坡问少游近日作了哪些诗词,少游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繡毂雕鞍骤”几句。东坡听了微笑着说道:“十三字只说得一人骑马楼前过。”缺点是“字多意少”。秦观也问东坡近日作品,苏轼念了一首:“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晁无咎听了高兴地说道:“三句话说尽了张建封燕子楼的一段故事。”两人十分叹服。像这样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名气的人,同是用了13字,尚且反映出不同的效果,我们这些人在写文章选用词句时,就更不可不多费点斟酌。要尽量做到运用极其精练的文字,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去掉“字多意少”冗长拖沓的毛病。

我们在写文章叙事时,免不了要用到一些典故,这些典故一定要有出处,让人们一看就能明白,理解为什么要用。但是,也大可不必拘泥。据说,苏轼在一次应考中,作了篇春秋大义之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考官梅尧臣对苏轼的文章惊为天人,但对取典拿捏不准。在苏轼拜见他时,梅问及尧和皋陶对话的出处。苏轼笑答:“想当然耳。”实际上,上面典故出自《礼记》,发生在周公身上,苏轼考试时候记到尧的身上了,但居然蒙过了老师梅尧臣,可见功力非凡。这就是说,为了达到文章效果,也不一定都那么死板,也可以适当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达到文章的更好效果。

这里要强调,写不同的文章,手法是不同的。说明文是以说明问题为主,基本是论述、说明问题,说明某种事物,一般不用抒情,少有议论;叙述文以叙述为主,讲清事情的起止始末,适当议论,而少有抒情的文字;抒情散文是以抒情为主,加以适当的叙述和议论。但做为我们平时写文章,似乎可以不必那么刻板。当然,说明文和叙述文都属于散文范畴,但抒情散文有它的独特的地方,我们不妨重点说一下:

抒情散文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诗,所以抒情散文也叫做散文诗,但它不讲韵律、不求押韵。可是,它有诗的意境,诗的韵味,诗的句式,就是它具备了诗家三味,简言之就是它意浓、语浅、情真。而那些最普通的语言,往往最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散文虽称散,是形散而意不散,按着《文心雕龙》的思想,散文是有心的。散文的心,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一切的展开都是围绕着中心思想展开,文心是支配通篇文章的总司令,所以在写散文的的时候,叙述也往往多比喻、夸张、排比之之类的句子,抒情热烈奔放,爱恨寓于字里行间,议论也往往含有很浓的激情。但这些都必须汇聚于一心,不离主题,像一个人似的,全身由心脑支配。散文以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为根本,既可以夹叙夹议,又可以叙述、议论、抒情相间错,也可以边叙、边议、边抒情。总之,抒情散文是以情赢人的。

四、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需要功夫。有的文章可以当时改,有的文章可以先放一放,放的时间长一些更好,到那时再改,你会发现有好多新的看法,新的补充,对文章会很有益处。

改文章的时候,不要忙,要先通读一遍,先要看清在观点、立场上有没有问题,是否对社会、对人民有利,观点有没有问题,立场有没有错。观点立场错了,那这篇文章就不行了。如果观点立场没问题,接下来看看文章是否通顺,有没有蹩脚的地方,如果有,那要坚决地改过来。看有没有断档的地方,有断档的地方那要弥补上,或者用过渡性的语言把它连接上。这种过渡性的语言,一定要恰当、巧妙,否则,就会给人以极不舒服的感觉,文章就失去了光彩。文章经过捋顺,基本通畅了,那就可以进入细改阶段了。

细改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句子的推敲

句子推敲,首先要注意句子的通顺,句子的主、谓、宾的搭配是否合理,是否不该省略的主、谓、宾省略了;是否该加的补、定、状语没有加;动宾搭配合理不合理,这些弄明白了,才能保证句子的通畅。句子通畅了,才能保证文章的通畅。另外,要确定好,所用的句子用在这里是否合理,表达的意思是否恰当、确切。都需要逐字逐句地认真地审视,不可马虎大意。

2、词语的推敲

“推敲”一词,本出自唐代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此联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在是“推”还是“敲”的运用上,颇费思索。如果用“推字”,一是有鲁莽之意,二是有醉酒之意;三是有与诗意不符;;而用“敲”字,不仅没有了鲁莽和醉酒之意,还和诗意相吻合。他反复演示琢磨,又遇见了韩愈,最后做了用“敲”字的决定,而且完全符合夜深人静、幽隐阒寂的月夜境域。

我们在遣词造句中,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词性不准的词,要弄清后再用,就是同义词、近义词,也要加以斟酌,尽量达到确切;词的褒贬意一定搞准,特别是介于两意之间的词、或稍偏于一面的词一定慎用,不可疏忽。另外,形容词或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也是要注意准确、恰当。形容词、动词的重叠用法,也要按照规则去用。至于副词、副词结构的状语作用、补语的运用,也要恰如其分地使用。

3、修辞法的推敲

我们的汉语的修辞法,共有十二个大类,称十二大修辞法,其中: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比拟(包括拟人、拟物)、夸张、引用、排比、设问、反问、对偶、(也称对仗)、反语、反复(也称重复)、对比(也称对照)、借代,这些修辞法也称十二个修辞格。其中较为常用的是:比喻、比拟、夸张、排比这几种。这些修辞法的运用,是并不容易的,如果使用了,一定要认真推敲,要做到贴切、逼真,才能对我们的文章祈祷给力的作用。修辞法的运用,不能仅从理论上去学习,是要经过反复地实际地练习,才能用好。

五、文章名字的推敲

高中散文写作技巧 篇2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咏物抒怀的散文呢?笔者认为做好以下三方面是关键。

一.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一) 始终不变的情感贯穿全文

始终不变的情感贯穿全文, 能使文章浑然一体, 结构完整严谨。如半命题作文“我喜欢的……”中的关键词是“喜欢”, 意味着喜欢某物的情感应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某生在《我喜欢的蚕豆花》一文中, 以“嗬, 那翻飞的蚕花, 我的心上人哟!———我如此之爱蚕豆花———我最爱蚕豆, 对蚕豆花有着本能的敬意———我看着她, 心生歉意”为感情线索, 不仅让文章的结构清晰严谨, 也能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蚕豆花不断升华的喜爱之情。

(二) 欲扬先抑的情感贯穿全文

学生在《白杨礼赞》一文中, 初步认识了解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这是作者为了行文需要, 写出对同一种事物前后的情感变化。用这种方法, 能使文章情节多变, 形成波澜起伏, 造成鲜明对比, 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我眼中的爬山虎》一文中, 开头写“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很讨厌爬山虎这种植物”, 用“讨厌”一词吊起读者的胃口, 紧跟着重锤一击———“这可鄙的无用的东西”, 随之话锋陡转———“不由对它产生了些许好感, 连我自己都惊讶”, 到最后“但一次不经意的翻阅, 却令我彻底改变了对它的看法”收束, 作者要抒发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

(三) 对比突出的情感贯穿全文

对比手法是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在情感线索中恰当使用对比的手法, 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厚实, 形象生动而鲜明, 中心明确而集中。某生在《木兰, 我真的好喜欢你》一文中, 先用一段文字描写群花的香味给人的感受——“总习惯在撩人的春色里, 坐在小院藤椅上看书, 花香氤氲在泛黄的书页里, 又增添了几缕诗意, 但百花香气太过浓郁, 太过粉饰, 令我喘不气来”;紧接着, “我把藤椅挪到墙角, 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 重新捧起书, 一丝一丝泉水般的清新涌入大脑, 空气里似乎隐隐包裹着一阵香气, 若隐若现, 朦朦胧胧, 难以捕捉, 像似在一片茂密的森林, 一个调皮的少女在与你捉迷藏, 白色纱衣的一隅偶尔一闪, 却又消逝了, 但那银铃般的笑声又那么有诱惑, 一点一点地挑逗着你的心扉。我四处寻觅, 终于, 一抹纯白跳进了眼帘, 原来是木兰。”小作者巧用对比、铺垫, 将她对木兰的喜欢自然流泻, 情感鲜明突出。

二.刻画此物在你眼中独特的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一种物, 在每个人眼中也应该是迥然不同或同中有异的。写出物的独特个性才能让你在泛泛之作中脱颖而出。

学生习作片段示例:

你看, 红褐的枝头斜斜地向上延伸, 宛如一条神采奕奕的龙, 驾着嫣红的云朵, 准备冲向天空。枝条上星星点点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红紫色叶片。叶子刚长出来, 嫩嫩的笑, 似乎能从人的心中抽出希望, 再往上看, 看到了一片殷红。花朵儿一朵接着一朵, 三两朵儿一片, 四五朵儿一群, 彼此推着挤着, 花瓣儿一层叠着一层, 有的还相互围绕着。花朵儿中心, 泛着鹅黄色, 有的是金黄, 有的只是纯粹的红。

还有些未开放的花骨朵儿, 只有指头般大小, 鼓鼓的, 像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朝着春天的第一缕阳光, 扬起羞红的小脸, 在春风中微微咧着小嘴儿, 像小孩子的笑, 纯粹非常, 没有心机。

待到花蕊全部显露出来, 花儿也就不颤动了, 她好像耗尽了精力, 稍稍歇息了一下, 花瓣儿就向后仰, 开始绽放了。

太阳渐渐升高, 风儿也带了点暖意。空中飘舞着几片桃花瓣儿:渐渐地, 花瓣儿越来越多, 宛如轻盈的少女, 用她雪花般轻柔的足尖儿走路。她伴着风, 驾着气流, 飞向天空, 满世界的嫣红, 那般美好, 灿烂, 令我窒息了……

本文小作者具有敏锐洞察力、细致观察力、丰富想象力, 在她的笔下, 桃花的形状、色彩、花开的情态独具特色, “花瓣儿越来越多, 宛如轻盈的少女, 用她雪花般轻柔的足尖儿走路”, 这样富有灵气的语句比比皆是, 令人赞叹。探其原因, 主要是小作者善于刻画桃花色彩艳丽、可爱、飞舞轻盈、形态各异的独特个性美。

对物的个性刻画可以从物独特的地域特点、季节特征、生长特性进行描写, 也可以从观景的不同角度对物进行正面刻画, 还可以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侧面对物进行突出描写。

学生习作片段示例:

“眼前是满池的莲花, 悠悠然地低吟浅唱。清风拂来, 似一壶老酒, 吹的莲花有些微醉, 轻轻地随着风的节奏摆动。我也醉了, 就像陶渊明陶醉于桃花那样, 陶醉于这一片清风荷影中。好似一群芭蕾舞演员, 在偌大的舞台上, 上演着最美的《天鹅湖》, 灵动的腰肢纤柔的摆动着, 美丽动人。舞动间, 散发着幽幽缕缕的清香, 沁人心脾, 仿佛比酒还要醉人。我想我是真的醉了, 醉在这一阵清香中。如此美的画面, 调皮的露珠也耐不住性子了, 蹦蹦跳跳地从荷瓣上滚落, 顺着荷叶像小孩玩滑梯那样滑到水中, 漾起一圈微微的涟漪, 动荡的湖面马上又归于平静, 没有一丝波澜。“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好一派清雅秀丽的莲花景!

很喜欢欣赏那些惟妙惟肖的莲花图。一片墨色渲染中, 摇曳着那么几朵粉嫩的莲花, 红白相间, 在浓黑的背景下亦幻亦真。禁不住让人想起这么一幅画面:蒙蒙的烟雨中, 一位婉约的江南女子, 在凉亭中席地而坐, 白皙的双手轻抚面前的古琴, 幽幽怨怨, 恬淡的焦尾琴携千年的幽梦缓缓道来……

小作者调动视觉、嗅觉、听觉多种感官, 将莲花的形态描摹得惟妙惟肖、情趣盎然;同时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面描写、侧面点染的写作手法, 写莲的画面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 小作者信手拈来, 化无形于有形, “好似一群芭蕾舞演员, 在偌大的舞台上, 上演着最美的《天鹅湖》”更是给莲的形象增添了无尽的意蕴和想象。

三.悟出此物在你心中真实的感受

真实, 是作文的要领;真实, 是作文的桥梁;真实, 是作文的眼睛;真实, 是作文的灵魂……

(一) 选材的真实

同学习作中选取的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物来描绘, 导致刻画物空洞、呆板、形神分离。咏物, 应选一些自己熟悉同时又具有诗情画意的物 (风花雪月) 来描写, 在写作时, 设置一个此物的生长环境, 最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场景———如小院里, 公园里, 花盆中, 池塘里, 校园里, 田野上等, 让它既具有选材的真实, 也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某生作文片段中:

学校里有一棵樱花树, 虽不是最主要的景物, 但却是最美的。

三月的某个清晨, 行走在去食堂的路上, 不知从何处飘来了一瓣淡粉色的花朵, 调皮的在空中轻打着旋儿, 然后落在摊开的手心。小小的一朵花, 似少女的舞裙, 一片一片的, 织缀成一朵丰润的花来。纯白的花瓣宛若一张上好的宣纸, 淡淡的渲染了一抹粉红, 很浅很浅, 却让人眼前一亮。

小作者很聪明, 选择校园里不被其他同学关注的一棵樱花来描写, 有足够的时间、空间来观察, 描写起来游刃有余, 也容易激起阅读者的共鸣。

(二) 情感的真实

古人观景讲求“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 其实“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是一种境界,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都寄情山水, 对自己钟爱的景物如醉如痴, 或情景交融, 或借景抒情, 或触景生情, 或移情于景, 总之, 都是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融入自然美景中。

歌词中说“因为爱, 所以爱”, 作文中就要有这样的情怀, 因为爱这个物, 所以你的笔墨自然就会凝聚爱, 写下的文字才会妙笔生花。

前文所选片段中句子“那般美好, 灿烂, 令我窒息了……”, 小作者就是以真实的情感震撼人心, 尤其是“窒息”一词, 写出了作者对桃花的喜爱、陶醉等丰富情感, 让人回味无穷。

(三) 感悟的真实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那么感悟就是写作中的生命。写作不能照抄阅读过的作品, 只有通过对已读作品的感悟, 才能吸取作品的精华, 充实自己的写作内容, 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学生的习作, 大多缺少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写作或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或故作成人状、幼儿态, 给人以虚假、肤浅之感。

某生在《我喜欢的蚕豆花》文尾这样写道:

蚕豆是有善缘的, 不然人们就不会“借豆行善”, 我也不会爱得“舍豆其谁”了。除此以外, 蚕豆还是灵性的, 不然道家仙人就不会有“撒豆成兵”一说了。蚕豆是温暖的, 不然, 人们就不会用“灯火如豆”来作喻了。

我最爱蚕豆, 对蚕豆花有着本能的敬意, 我把它当成了一个与春天交流的使者, 从那黑色的眼眸中, 我读到春天的柔情, 读出了未来的希冀。

我看着她, 心生歉意;她看着我, 默默无语。我在心里窃窃地说, 对不起, 你在奉献, 我在索取。

应该说, 这位小作者的感悟是自然、深刻、真实的, 由对蚕豆花“舍豆其谁”的爱, 到对蚕豆花奉献精神的敬佩, 进而联想到人类的自私只知一味的索取而生出的满心歉意, 小作者的感悟是自然的, 层层递进, 不断升华。

叙事散文写作技巧训练 篇3

身边的人

□柴 静

十年前,在从拉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我的身边坐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她是三十年前去援藏的,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治病而回到北京。下了飞机,下着很大的雨,我把她送到北京一个旅店里。过了一个星期,我去看她,她说她的病已经确诊了,是胃癌的晚期,然后她指了一下床头的一个箱子,她说:“如果我回不去的话,你帮我保存这个。”那是她三十年当中,走遍西藏各地,跟各种人——官员、汉人、喇嘛、三陪女交谈的记录。她没有任何职业身份,也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发表。她只是说,如果有人看到的话,会知道今天的西藏发生了什么。这个人姓熊,拉萨一中的女教师。

五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一块五毛钱的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然后这个人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一块五毛钱的发票,明天我们就有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利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这场官司,我以为他会和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份饭菜端到他的面前说:“你是现在要发票呢,还是吃完之后我再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他说:“我靠为我的权利所作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三十四岁的律师。

去年我认识一个人,我们在一起吃饭。这个六十多岁的男人,说起丰台区一所民工小学被拆迁的事儿,他说所有的孩子靠在墙上哭。说到这儿的时候他也动感情了,然后他从裤兜里面掏出来一块皱皱巴巴的蓝布手绢,擦擦眼睛。这个人十八岁的时候当大队的出纳,后来当教授,当官员。他说他所有做这些事的目的,是为了想给农民做一点事。他在我的采访中说到,说征地问题,给农民的不是价格,只是补偿,这个分配机制极不合理,这个问题的根源不仅出在土地管理法,还出在1982年的宪法修正案。在审这期节目的时候,我的领导说了一句话,说这个人就算说得再尖锐,我们也能播。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特别真诚。这个人叫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七年前,我问过一个老人,我说你的一生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你靠什么来保持你年轻时候的情怀。他跟我讲有一年他去河北视察,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然后他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老农民,旁边放了一副棺材,他就下车去看。那个老农民因为太穷了,没钱治病,就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这个老人就给了他五百块钱让他回家。他说:“我给你讲这个故事听是想告诉你,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这个人叫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能够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國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选自《身边的人》)

写作借鉴

柴静的这次演讲确实有理由获得特等奖。不必听她的声音,只读她的演讲稿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柴静的这篇叙事散文稿对于中学生写作而言,大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一、精心选材,用典型激励人

柴静此文精心挑选了四则典型素材。从三十年中走遍西藏各地的有姓无名的中学女教师,到敢于挑战体制陋习的普通律师郝劲松,到真诚为民鼓与呼的政府官员陈锡文,到执着亲民为民的大国总理温家宝,选材角度不同,人物身份不同,但他们对待生命、对待社会、对待人生的典型故事和认真态度相同。这样典型的写作素材,本身就有一种激励读者的强大力量。

二、凸显细节,用真情打动人

要让典型的材料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就要善于捕捉、打磨、凸显人物的某些闪光的细节。文学动人的魅力就存在于细节中。上述四个典型素材中,柴静都用到了语言细节的描写,让人物自道其事,自述其志,一句话就让人物丰满了起来。在写陈锡文时,柴静写他用“皱皱巴巴的蓝布手绢”擦眼睛的这个细节,虽是简短的一句话,却大大增加了表现“真实、真诚、真情”的效果。

三、巧卖关子,用悬念吸引人

生活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但常常写在纸面上的时候就觉得平淡了。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不会卖关子。柴静的关子卖得好。试想,如果柴静直接先写“七年前,我采访过温家宝总理”,则这个故事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柴静没这样写,她先说故事,说一个老人捐助一个卖棺材的农民五百元钱来治病的故事,这个故事本身已经相当吸引人了。然后,柴静才平静地说:“这个人叫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这个悬念的设置,让读者更深地琢磨那个看似普通的故事背后的意义。

四、推敲结构,用合力震撼人

作文不能是材料的简单堆砌,即便材料本身很精彩。相同的材料,不同的语段顺序,会产生很不相同的表达效果。柴静文中四则材料的前后顺序显然是很动了一番脑筋的。从前三则材料来看,柴静似乎是要按时间顺序来排列,但是关于温家宝总理的素材却偏偏放在最后而不是第二的位置上。现在这样的语段排序自然构成了由小人物到大人物、由小我到他人及天下的逻辑顺序,浑然一体,形成合力,震撼人心。

五、深入议论,用思想启迪人

柴静的演讲稿一共五段,前四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抒情。无前四段的叙述,当然无后一段的议论抒情;但是,如果没有最后一段的议论抒情,那么,前四段的叙述就没有了落脚点。在叙述的基础上议论,以议论为叙述作结,画龙点睛,精辟深刻,高屋建瓴,升华文意。反之,如果删掉最后的议论段,此文几乎就只成了材料的堆砌,其价值就大打折扣。

nlc202309090619

【习作展示】

尺 度

□王耕耘

有这样一只小船,船尾有两名船夫。躺在船板上的那位左手搭在横木上,右手扳着自己的右脚趾,好像着急地对另一个船夫喊:“快看茶壶烧开了吧!”另一个船夫停下右手摇晃着的大蒲扇,左手轻抚着眼前的小火炉,凝神静气地看着茶壶,像是专心在听壶水烧开了没有。这是明人魏学洢《核舟記》中匠人王叔远用桃核所刻的小舟一角。

有这样一位重度瘫痪者,除了他那还能眨动的眼皮和右手上那三根勉强还能轻点键盘的手指外,他既不能转动一下自己的脖子,也不能动一动他的嘴唇。他生活的全部空间似乎就是身下整天斜靠着的狭小的轮椅,但他却时刻在思考无比浩瀚的宇宙。他说:“身体和精神是不能同时残障的。”他就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有这样一位诗人,吃不饱、穿不暖是他和家人的生活常态,颠沛流离、四处漂泊是他和家人的无奈。无情的秋风吹走了他那简陋茅屋上的茅草,冰冷的秋雨透过屋顶的缝隙,打湿了床头他那破旧的被子。一夜无眠,诗人在心中吟咏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就是千秋诗圣杜甫。

有这样一位智者,他前后14年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传播他的仁爱思想。他一辈子献身“有教无类”的教育事业,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有一天,也许是某个夏日的黄昏,这位智者有了片刻的悠闲时光,他带着几个得意弟子站在滔滔不息的河水边,沉思良久后,他深沉地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就是万代师表孔夫子。

短暂的生命可以各有奇异的光彩,用了不同的尺度去衡量,不同的生命便会展示出不同的精彩。精湛的技艺会化腐朽为神奇,这是艺术的尺度;对宇宙苍穹深入思考,会给思考者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这是思想的尺度;对社稷苍生满怀忘我的关爱,会让一个脆弱的生命释放出无穷的力量,这是心胸的尺度;时光流逝,能让短暂的生命超越自我、死而永生,这是时间的尺度。不妨问问自己:我要带着哪种尺度前行呢?

相似对比

相似度:百分之五十。“尺度”既可以指尺寸、尺码,也可以指评判事物的标准,此文显然是采用了后一个含义。在行文中,作者精心选择了角度不同的四则材料,通过概述和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使得简短的叙事有了很强的可读性。这四则材料全都来自教材之中,自有典型性,而先叙事再点明来由的设悬念法,也增强了可读性。最后一段在叙述的基础上生发精彩议论,点明了“尺度”的不同内涵。而这四种不同的“尺度”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生命的尺度。最后,作者以疑问作结,引发读者思考: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度过此生?

叙事散文写作技巧 篇4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为A而去→因B失A→怅然若失→转念领悟,所获甚大。

使用这一式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意外之事的急迫性,非到不立即解决而不行的程度,不然放弃本来要做的甲事,而去做乙事,就不合情理;二要注意乙事办完再回到去办甲事上,从甲事未办成的失中寻得,应感情细腻而真实,自然合理。

2、倒叙式

本式的特定含义不同于平常所说的倒叙,是专指以事开头的倒叙,如《火刑》、《为了六十一个阶段弟兄》都是以事开头的,而《一件珍贵的衬衫》平常人们也称倒叙,但它是以物开头的。这一式大家熟知,就不详细介绍了。

只强调两点,一是从什么地方开篇的,结尾仍要回到什么地方;二是开篇之事要能带动全篇

3、领悟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亲历一事→悟出哲理。x

这一式应用率很高,凡生活学习中的事,动动脑筋,都很有悟头。

4、集锦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其主要特点是开头有个引子,引出话头,然后从几个不同角度记写几件事,这几件事都能反映人物的品质,或反映开头点明的文旨。

这一式无论记事、记人和抒情均可通用。记人可用来写《我的×××》一类文章,记事可写《×××市场行》一类文章,抒情可写景物,如《××景物记》。

5、对比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①甲的高大←→乙的渺小,如《一件小事》;②一个人行为几个阶段的对比:甲是乙→甲不是乙→甲是乙→甲不是乙……

6、悬念式,也叫溯因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

使用本式的首要问题是开篇的悬念,一是悬念设置要自然,结果要在情理之中;二是悬念要能带动全篇。

关于叙事散文写作技巧 篇5

叙事散文的选材要真实,尽量选取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事件。真实是散文的生命,散文一旦有矫饰虚假的感觉,就毫无价值了。考生在万不得已进行虚构时,也要让人看上去具有真实感,且能用真情打动人。

在考生熟知的大量生活素材中,最好选取属于自己亲身经历、感悟、感受最深的,并且是最能给人以感动和启发的事情,特别是那些曾经深深打动过考生本人的事情。考生要尽量地做到所选素材的典型性,要做到小中见大,小而精彩。

立意

叙事散文的立意要准确鲜明、突出重点、不偏题,要独特新颖、力求深刻,不能人云亦云。散文的立意,是通过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描绘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形象表现出来的。在叙事散文中,立意体现在作品中描绘的人和事上。要准确鲜明,独特新颖,力求深刻。

细节

叙事散文的细节描写要具体生动、令人难忘,描绘人物和事件要形象深刻、栩栩如生。考生应学会让人物和事件自己说话,考生的感受应在对人物及事件精确而又生动的描绘中表达,描绘人物和事件要具体生动。

结构

叙事散文的结构要层次分明、详略得当、轻重分明、内涵突出。叙事散文与一般散文一样,在结构上是比较自由的,但也必须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一篇结构完美的散文作品,要具备两个鲜明的特征:层次清楚,轻重分明。其内涵、中心突出,详略得当,描绘适度。

语言

叙事散文的语言要叙述和描写并重,朴素而优美,准确而精炼。这就要求我们遣词用句的凝练。散文的文字运用要直接、简单,也要使文字能够传达巨大的情感空间和人生感悟。要谨记朴素而又流露着真情实感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散文是在情感中叙事,语言应力求朴素平实,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

高考作文之散文写作技巧 篇6

一、选取熟悉的题材,做个性化的分析。

文化散文最大的特征就是抒写文化名人、自然与社会风物或是从历史掌故中进行独到深刻的分析。它需要写作者支撑起较为广阔的时空背景,突出作品的文化意味和文化氛围。如果我们对所写内容不够熟悉,缺少较为独特的感悟,那么就很难写出新鲜的、富含生命气息的文化散文。

请看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老舍与北京》的开头部分:“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码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老太爷微笑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从这个写作片断来看,作者对老舍先生的作品非常熟悉,因而,在谈及老舍与北京的关系时,作者是如鱼得水,事例信手拈来,分析独到深刻,巧妙地把这些早已植根于北京人脑海的形象和那段苦难的历史联系起来,情理交融,个性独具,是极富北京韵味的奇文佳作。

二、写历史,要富含时代气息。

文化散文通常以历史事件或与历史有关的风情事物为载体。但写历史如果仅仅停留于感怀和低沉的抒情层面,未免就使文章的主旨立意缺少高度。写历史,一定要把现实意蕴透露出来,做到以史写实,以事传情,用缥缈虚幻的情境抒写现实情感。

如高考山东某考生《梦想在现实中起舞》中的片断:“阮籍目睹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一曲《广陵散》成为绝响。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由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文章最后的议论很能调和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最终使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得到深刻的印证,将梦想与现实的取与舍说得含蓄又透彻,充分展示了写作者敏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用细节表现全貌,现不尽之意于言外。

文化散文不应只是对古迹的凭吊,对有关历史事实的简单复述。它需要写作者精细的审美情趣与文化载体的巧妙融合。借助细节来抒写文化自身的魅力,或是通过想象的细节还原所写文化名人的生活真实,必能增加文章的厚重韵味,增添文化散文的真实性、可感性。

浅析高中英语写作技巧 篇7

一、高中英语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审题不清造成的作文主旨跑偏。

在图表、漫画等非命题作文中,由于立意角度较多,学生往往容易把握不住漫画或者图表传递出的中心思想,而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理解漫画和图表的涵义,造成作文主题的跑偏。

2. 行文中容易犯单词、语法以及句型方面的错误。

高中英语教学,一般较为重视单词的背诵,语法则偏重于精细的讲解与考试中语法知识的运用,但忽略了口语练习以及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因而导致学生写作能力一般。即使对单词和语法知识掌握再扎实的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含糊不清、成分残缺以及重复赘余等问题。

3. 全文结构不完整,语篇布局能力欠缺。

高中生知识积累与综合运用能力的现状与实际,导致他们语篇布局能力欠缺。在行文过程中,无法做到文章主旨的表达与语篇布局相结合,因而使得文章各个段落之间意义不连贯,文章前后不能呼应。

4. 汉语对英语语言的干扰,容易出现中国式英语。

汉语作为学生的母语,其语法的运用在学生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在高中英语写作过程当中,当学生无法完整地表达所要传达的意思或者对某句话完全不知所措时,他们往往容易按照汉语的行文方式进行表达,从而导致作文写作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中国式英语现象。

笔者认为,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该扮演好“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逐步累积写作知识与技巧,并且敦促学生勤加练习,写出行文流畅、结构完整、观点鲜明的有层次、有内涵的、有深度的好文章。

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技巧

1. 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敦促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设法调动起学生在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性是学生主动学习,顺利完成学业的有效保障。在英语写作学习过程中,有积极性作为前提,学生才能较好地完成整个英语写作学习的过程。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在英语写作方面能力不足,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其他科目中去,也不愿意多花时间去进行写作,长此以往,其英语写作能力很难提高。

2. 强化英语写作的基本功培养。

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促使其练就英语写作方面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尽量使用自己能够运用自如的句型和词汇去传递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用过多复杂的、自己把握不好的句型去进行叙述。对于while,then,when等表达转折意义的词语,thanks to,thus,because of等表达因果关系的词语,in a word,in short,therefore等表达结论含义的词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准确扎实地掌握它们的用法。只有将英语基本功打好,学生才能写出行文流畅、质量较高的高分英语作文。

3. 重视英语范文的讲解。

兼具完整的布局、丰富的词汇、句型、深刻的内涵才可以称得上是一篇上乘的英语习作。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从事英语写作方面的教学时,必须高度重视英语范文的教学,以此来为学生模仿学习提供一个优秀作文借鉴模板。细致来说,在具体习作课上,教师应该在英语报刊、杂志或者参考书中选取内容积极、健康的优秀文章,也可以利用学生习作中的优秀作品来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剖析文章中的亮点,可以从行文布局、词汇语法知识的运用以及选题立意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4. 帮助学生拟定英语写作练习方式。

对于高中生来说,在遇到具体的写作作业时,往往找不到头绪,不知道从哪里着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讲授一些英语写作方面的小技巧。在课下,帮助学生进行相关文章的读与写,并且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标准发音,锻炼学生联系上下文,提取对自己有益的内容并且可以灵活运用在自己的英语作文写作之中的能力,以此累积写作经验和技巧。灵活变化词语来表述相同的意思。

5. 努力在课堂内外创设有利于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

学生的语言功底和技能是一个逐渐磨炼、逐步提升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与学生进行交际、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尽量给学生提供多的机会和情景预设,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且进行模仿、复述等,以加快学生写作能力的成形与提高。

总之,在高中英语写作中,教师要利用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督促学生,帮助学生累积写作技巧,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此外,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纠正,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青艳.浅谈高中英语写作技巧和方法[J].新课程学习(中),2013(2):103.

高中作文写作技巧创新研究 篇8

【关键词】高中作文 写作技巧 创新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对于写作的概念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我心通过我笔来表述出来,并且可以根据与他人进行交流、碰撞、融合,产生新的创造性表述的方式。但是,在应试教育影响下高中作文写作现状越来越令人堪忧。学生缺少创新的写作思维,写作技巧比较差。基于这个背景本文对高中作文写作技巧创新进行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中作文写作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高中作文写作技巧创新基本特征

1.独创性

一般情况下,独创性具有以下三个方面:

(1)立意具有独创性,必会先声夺人

在诗人笔下,多半是描写秋色苍凉景象,而秋色却被刘禹锡高声吟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立即引来赞语一片。红楼里才华横溢的女子们对柳絮漂泊无根的进行感叹时,而薛宝钗却有另番见解,“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得到众人的赞许。这就是立意独创性的所在,学生们在写作时也要尽量去表达。立意是写作的根本和关键,也是一个文章灵魂。有了好的立意,论文就成功了一半。因此,立意的独创性是一个学生创新性写作技巧的基本特征之一。

(2)语言具有独创性,必会吸引眼球

中央电视台2009年春节晚会晚,《不差钱》小品中的小沈阳那句“不差钱”几乎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头语。2011年辽宁电视台的《相亲》,一句“海燕啊,你可长点心吧”,瞬间被粉丝纷纷运用,成为那年度热门的口头语言。从这两个小品,我们不难发现,语言的独创性多么重要,高中生在写作时要把语言的独创性突显出来,这就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积累素材,多多地磨琢语言的独创。

(3)行为具有独创性,必会独具特色

高中作文教学中,创造性表述就是要求写出的作文具有独创性。例如,母亲的文章是大多数学生都曾写过的,在描述母亲的形象时,基本上是以善良、慈爱、朴实来描述的妇女形象,事件也总是做一桌饭菜、夜里盖被子等等。再有,描写孩子,多数人都会写道:孩子的眼睛纯真、无邪、聪明、可爱,但是很难出现所谓的独创性。这里就要求高中生们,在写作的时候,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人,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不断地深入挖掘,突出行为的独创性来。

2.深刻性

(1)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所谓的现象,一般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与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一般情况下是由现象反映出来。在接触一个事物时,人们总是先认识到事物多彩的现象,由感觉、知觉而到表象,获得关于这个事物整体的感性认识。因而需要眼光独到,观察事物时要认真谨慎。通过对事物表象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于高中作文创作来说,通过事件表象描述,揭示事件的内涵和意义,给人以深刻的思考,这也是高中作文创新性写作的一个具体特征之一。

(2)文体不同,方法不同

对于不同的论文所采用的创新性的写作方法也应该不同,但对于事件深刻含义的挖掘,应该是论文创新性写法的关键。例如: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方法的记叙文,一般是通过议论与抒情在文章中体现其本质。在议论文中,不仅要有正确、科学的“理”,而且还要把“理”讲得切实、深入,真正能够把事物的本质揭示出来;还要具有周密的“论辩性”,是正确的、科学的“理”,要明理、阐理和扬理,就要论辩、阐发和证明。

二、培养学生创新性写作技巧的教学方法

1.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的兴趣,必须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文,认为写作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作文训练中放开题材和教材的限制。教师可以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之中,提供几个毫无关联的词语,要求学生把它们串成一篇情节流畅合理的文章。例如,作者在一次日常作文教学中,将“桌子、猪八戒、哈利·波特的扫帚、铅笔盒、老鼠”等五个主题词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一篇语言流畅,情节合理的作文。学生们对这次别开生面的作文布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写出了很多佳作。很多学生还意犹未尽,希望老师以后多布置几次任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每天写一篇随笔,记录下日常生活和自己的一些畅想。这样一是可以增大学生的写作量,再有也可以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2.积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由于生活阅历、经验等方面的制约,往往使高中生处在缺乏素材的尴尬境界。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所选的绝大多数文章。它们都是专家们精心挑选出来的文字优美的经典之作,不论是写作技巧还是思想内容,它们都有诸多可借鉴的地方。但是,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写作板块,不可以完全按照阅读相对应的单元写作要求来对学生们进行作文训练。教师要把阅读教材作为典型,在阅读的内容上有延伸、在写作的技法上有借鉴、逐步地进行作文迁移训练,在作文实践中逐步地令学生在掌握写作技巧上,在内容上得到吸收和升华,在情感上得到感染和熏陶。

同时,要求学生每人制作一个阅读积累笔记本,把课内外的阅读积累作为语文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并超越课内外的时空界限。不但要求学生对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积累,还让他们在课堂上针对课本教学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样的教学模式获得了三个成果:第一,高中的三年里,不但学习紧张而且生活单一,然而,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飞快、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里,很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五彩斑斓。这就要求高中生在阅读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组合,而在交流中又使学生们用相对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阅读资料;第二,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得到提高,有利于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第三,在交流共享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所知道的才能,从而在自己阅读领域和写作上,得到进一步的拓宽。

3.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写作技巧水平

写文章是一种目的明确的思想感情输出活动。对于高中生而言,写作应是对自我情感的抒发,对个人才华的展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写作,注重把握好三关:

第一关,注重陶冶。初中刚毕业的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处于比较朦胧阶段。对待事物总是一副漫不经心,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要求等安排教学进度,从高一入学开始就有目的地选取一些新闻、故事等给学生,并在学生中组织新闻、故事等的欣赏和讨论,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更要悉心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逐渐地就会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从而进一步产生对写作的欲望。

第二关,缜密构思。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写作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已有的写作素材,由浅入深地进行下去,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技巧对写作材料进行分析和整合,构思出比较写作的框架。在写作文前,教师利用一段时间专门训练学生学会寻找问题的表征,在这一阶段中所需要掌握的思维策略。通过思维策略的训练,促使学生认真仔细的审查、分析、研究题目中每一个词的意义和要求,进而决定作文的文体。

第三关,悉心关注。进入高中后在写作过程中,高中生往往表现为焦急和浮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以正确心态面对现实,克服心理的障碍。例如:在班级中就会出现一部分学生,为了得高分急功近利,在开始写作时,就用脑海中保存的作为模板,自己根本对作文题目没有过多的思考,导致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远离主题的不良现象。此时,可以开展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思想境界,并积极运用表扬激励等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提倡自由写作,不拘泥于形式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教师是按照教学目标和相关教学要求让学生写作文。这无形中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想象。使得很多学生常常难以下笔,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在限定之中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创新性写作。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教师不妨放开书本,放开相关束缚。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创作,写自己喜欢的、自己擅长的一类作文。列宁先生曾就写作说过这样的话:“写作事业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学生在自由的写作氛围里,自由的发挥,自由的抒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论

本文对高中作文写作技巧创新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1)分析了高中作文创新写作技巧的特征,认为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创新性写作必须具备立意独创性,语言独创性,行为独创性;创新性写作还必须具备深刻性,必须要通过文字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且针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写作方法。

(2)培养高中作文创新写作能力需采用以下一些措施: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写作技巧水平;提倡自由写作,不拘泥于形式。

上一篇:俱乐部简历下一篇: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