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

2024-04-22

企业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精选8篇)

企业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 篇1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但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却始终是摆在企业管理者 面前的重要课题。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然而,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形式因大量先进管理文化的涌入,越来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企业管理 工作存在的一些局限和不足同时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一方面,不少企业的管理工作仍然以粗放型、经验型管理为主,缺乏令人愉快接 受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工作比较偏重于基础,偏重于外在的形式,缺乏对服务对象的精确把握和对服务成效的细致检 验,量化落实、量化考核的内容少,导致企业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化措施都很难做到闭环把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借鉴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文化,改进企业的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现代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

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 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可以理 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

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 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从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企业管理的必须,有利于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内容过于宽泛、考核难以量化、成效不好检验 等现实问题。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要素多,对管理层、执行层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层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所以,要实施精 细化管理,必须着力解决好观念、载体和制度创新三个问题。

1、观念问题:包括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观念。其一是管理层的观念,管理层在研究、规划和部署管理工作中,要确立精益求精的思想,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执行层的能力,真正把上级要求和自身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形成具体而不复杂的贯彻落实措施。其二是执行 层的观念。执行层能不能准确地领会、精确地贯彻落实上级的要求,能不能在工作中不打折扣,能不能真正负起责任,做到一丝不苟、精 益求精,都是对其观念和态度的极大挑战。

2、载体问题:管理层在研究、设计载体时,要克服不顾实际贪多求全的思想。要做到思路清晰、落实具体,在深刻领会与充分结合 上,下足工夫,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3、制度创新问题:考核历来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难题,如果具备了精细化管理的观念和思路,制度创新必然能够走出一条新路,考核 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精细化管理对制度的要求几乎达到苛刻的地步,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随时随地都要有相应的制 度来制约和考核。

企业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 篇2

一、班级规章制度要细。

健全的制度是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制定班规班约, 使学校各项制度具体化, 制度内容精要, 便于记忆。把制度落实与诚信教育有机结合, 对守纪与诚信的学生要激励表扬, 对违纪与失信的学生要实施必要的“良性惩罚”。实践证明, 在这一阶段班级中如果没有严明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 就很容易出现松弛、涣散现象。较为有效的做法是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 让学生自己定制度, 诸如听课、集会、两操、自习、作业、课外活动和个人仪表及卫生制度等。在此基础上, 将班规班法修订完善后提交班会表决, 让学生在制定制度中学会做事, 在自觉守纪中学会做人。对于初始班级的管理, 班主任要把养成教育放在首位, 依照建立的班级规章制度,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 使学生懂得生活在集体中应该做什么, 允许做什么, 禁止做什么, 哪些该表扬, 哪些该批评;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严格的检查、评比、总结。这样, 井然有序的班级秩序就会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当然, 即便有规章制度, 学生也难免把在社会上受到的一些不良影响带到校园中来。这时, 班主任就要重申各项纪律, 重提各项要求, 若有新的规则和要求出台, 也要及时告知学生,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每个学生重新纳入正常的班集体的轨道中来。

二、班干部选配要精。

学生骨干, 尤其是班委会的小干部们, 是师生之间的一座桥梁, 在班集体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生入学伊始, 班主任可以依据以往的学生档案, 将品学兼优或原来当过班干部的学生组成临时班委会。工作一段时间、学生之间有了较深的了解之后, 班主任就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由学生自己重新选举班干部, 将那些有热情、有能力、品学兼优、办事公道的学生选拔出来担任干部。对新组建的班委会, 班主任既要严格要求, 又要关心爱护, 还要加强指导。一般在班委会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之前, 要经过“三步走”。第一步是“抱着走”。开始, 班主任可以亲身处理班级事务, 班干部在一旁见习, 学习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第二步是“扶着走”。经过一段时间的见习后, 便可以逐步放手让班干部来做一些管理工作了, 此时班主任可只当“主持人”, 由班干部当“主要演员”。第三步是“看着走”。即由班干部组织召开班委会, 管理班级具体事务, 班主任充当参谋的角色, 在必要的时候加以指导。一般通过“三步走”的锻炼, 班干部大都能独当一面, 胜任工作。在培养和选拔班干部的过程中, 为使班干部责任具体化, 明确化, 可以将竞争机制引入班委会, 实行班干部任期责任制和轮流上岗制, 实行民主管理, 注入管理活力。使班干部精心对待每一项工作, 精心组织每一项活动。

三、班级学风建设要实。

学风是班风的集中反映,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强烈的竞争意识、活跃的探究思维。班级的学风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根本, 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综合反映。当下许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都存在很多问题, 一部分学生对自己要求不高, 缺乏刻苦学习、奋力拼搏的精神。针对这种情况, 班主任要把抓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任务。通过种种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 明确学习的目的, 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班主任要进行个别教育和引导, 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 切实提高学业水平。学风建设, 主要是抓好课堂管理。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班主任要坚持课前跟班, 运用良性心理暗示和示范作用, 指导学生复习、预习, 做好课前准备, 使任课教师乐教。让班干部记好“缺课记载、课堂记载、作业记载”等学风管理日记, 使班主任及时了解学风建设动态, 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在班级大力倡导“任务型课堂”、“有效性课堂”, 真正使一堂课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 学生学有所获, 不断成功。

四、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要巧。

班主任要做一个细心人, 要善于发现问题, 做一个“反思型”的班主任。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个性, 关注学生差异, 关爱弱势群体, 如对上课爱动、听课不认真的学生, 座位优先安排到老师容易关注的地方 (班级“好望角”) , 用老师的关注, 磨砺其优良的学习品质。关心“留守孩子”生活, 周末请他们来家做客, 在生活上关心, 思想上关怀, 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关爱“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孩子, 经常交流沟通, 做到不忽视和冷漠一个学生。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工作要细致, 通过班级意见箱、建议箱、电子信箱、家长电话, 了解情况, 分析原因, 对症下药, 呵护学生的自尊心, 扬长避短, 巧妙引导。要精心组织各种活动, 提高班级知名度, 增强班级凝聚力。集体主义是学生成长的基石。无论是开展学习竞赛, 还是文体比赛、劳动实践, 都是集体性的活动, 活动的成败关系到班级的形象和荣誉, 班主任要认识到位, 精心策划, 精心组织, 全程指导, 打造优秀班级品牌, 以班级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企业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 篇3

摘 要 对标管理是指对标和学习最佳管理案例和运行方法,越来越成为企业乃至政府的一种流行选择。鉴于煤炭行业本身的特点,其承受着国内的安全压力,同时又要迎接国际先进水平管理系统的严峻挑战,所以如何加强对标管理,提升煤炭企业管理层的水平是现今煤炭企业急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精细化工作 对标管理

一、对标管理及精细化管理概述

1.对标管理概述

美国于上世纪70年代发明了对标管理的模式。“对标”指的是通过与标杆比较寻找差距。一开始人们是应用对标来比较同级别的公司的差别,将其当作一种基准性调查比较的方法。后来,对标管理渐渐变成了一种找寻最佳案例和标准,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法。

对标管理基本有4个类型:(1)内部对标;(2)竞争性对标;(3)行业或功能对标;(4)与不相关的公司就某个工作程序对标。

2.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在全球化经济的基础上,人们经过了不断的社会认知以及经营总结得出了精细化管理这个适应于现代化企业发展要求的管理方式。作为一项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在某种意义来说,在管理模式上并不是完全形式的。精细化通过对数据以及程序的管理,强化并推进企业内部经营和生产。精细化管理需要数据化企业每个细节,搜索并分析研究各个环节的数据,并相应得出科学性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建议。精细化管理的哲学价值就在于自我完善与自我创新,它是一种对于极致无限追求的管理思想。管理事实上就是管制人的某些行为,然而由于以人为本的管理形式才能取得长远发展,因此精细化管理没有过分苛求形式,而是采用一种全面与细节的辨证关系来实现,将工作的本质提升至管理的高度。

二、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基础上的对标管理实施策略建议

1.用精细化管理夯实对标管理的基础工作

(1)修行现行各项制度标准

对于计件类型的薪资标准要进行科学划分,保证对标标准的合理化,加强监督考核工资的分配情况,让员工的工作时长、出勤情况、物资消耗以及安全等方面与其薪资挂钩,量化性考核员工,实现数字化管理,并且在实际情况变动时及时随之调整相应定额。

(2)完善各个岗位责任制度

对于各个岗位,各项工作的标准、原因、工作时间、负责人员、设计方案、最终效果以及责任落实等各个方面,均应做到细致规划并制定相应标准,对岗位的责任应当严格的落实到细节。用科学规划好的各岗位操作标准与各项管理办法规范好每一位员工的行为。

2.以精细化管理理顺对标管理的日常事务

首先,以每日每班任务清算作为基础,对比班组之间每日份额的完成情况,增比进位。规范使用精细化管理里的“两卡一栏”即“班组职工考核日卡”与“区队逐日工资(得分)统计卡”以及“精细化管理公开栏”。以两卡功能得以实现为前提,结合相应工作内容特点,创意性地使用两卡,简化各类表格和卡片的填写流程。着重突出日卡考核的时效性,及时的在每一项工程结束后完成考核,做到“班清班结”。通过施行两卡一栏,对标每个班组之间的生产指标的完成情况,促进工人的工作积极性[2]。

其次,区队之间的各个月份的工作效率应与区队的成本核算以及安全质量、交接班动态验收情况相互对比,增比进位。

3.以精细化管理指导对标管理的具体业务

(1)在精细化的基础上生产技术对标管理

通过精细化施行对标管理,优化生产管理中的人员分配、生产时间、管理现场,通过将当月同计划、去年同期中规程措施数量想对比,类比相互之间的准确率、有效生产时间、各月产量等方面,以“技术结合经济,生产并重经营”的方针,开辟技术经济领域方面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的新方式。及时分析和修正生产技术、各月产量、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完善指标数字的准确性,给对标的技术数据提供准确依据。

(2)在精细化的基础上实现财务对标管理

重点建设完备企业的内部预算管理体系,在财务核算上实行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在计划与预算企业的年度经营报表时,把企业的产量、安全、成本费用、利润等各项指标详细的层分到每个负责人,并明确量化上述指标的各项构成部分,给数字化对标管理提供支撑。

与此同时,通过对非生产性支出的压缩,仔细把控材料费用、严格控制区队成本等多种方式手段,对比于项目最初计划、同期以及上月相应数据,随着生产实际的变化不断调整相应数据,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以规范财务核算的手段保证财务在数据上的真实性,在财务方面实行现代化信息管理,确保财务数据的及时性可控性。

(3)在精细化的基础上完善机电设备对标管理

对标管理各项机电设备的完好程度、电机烧毁千瓦数、电耗、设备修理费用等各项指标,并将其与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详细落实,对比计划、同期以及上月数据,考核奖罚。

结语:

企业运行的核心就是精细化管理,而对标管理更是企业的绝佳战略管理手段。企业想要强大,就应当行之有效的利用文化、智慧、技术等各方面,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假如煤炭企业能够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融汇进入对标管理的模式,必将能够极大提高对标管理工作的效果,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齐文伟,谭伟.对标管理对提升企业管理的作用.现代经济信息.2011(23):61.

[2]王淑华,王秋虹,张奇.浅析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意义.企业导报.2011(22):56.

建筑企业的实施精细化管理之路 篇4

——读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成就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包含了许多动听的小故事,列举了许多发人深思的企业成败案例,也汇集了大量的激烈的观点。它提出一个概念,即宏伟的战略规划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取决于细节的设计与把握,而细节的疏忽意味着百分之一的错误会导致百分之百的失败。汪中求指出,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源于态度,所谓“非不能也,而不为也”,即是指工作做不到位,不是做不了,而是没有去做。

基于“细节论”,就处于当前异常激烈竞争下的建筑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之路,简单谈两点意见。

一、摈弃粗放型管理模型,实施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随着国内国际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当前我国建筑企业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型越来越成为企业进阶的桎梏。对粗放型管理约束较少,企业通常表现出从业人员数量庞大、素质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内部资源配臵不合理,管控能力差等问题,进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大而不强。从业人员素质在20多个国民经

1济行业中,只稍高于农业、居民服务业和零售业。在内部资源调配上,建筑企业在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金、物资等各类资源共享度不高,统筹管理欠缺,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问题并存,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效率。从企业管控能力上看,项目经理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的系统知识,创新意识、技术意识、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普遍较低,风险管理与预警、防范机制不健全。

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中,以大量案例论述了“细节”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也间接地告知企业乃至社会各界: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他提出“微利时代”的概念,缠明改革开放30 年来,短缺经济已经转向剩余经济;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下,企业利润开始平均化并逐渐下降,微利时代开始了。他指出,纵观国内的强势企业,都是在细节的比拼上下过很大的功夫,企业靠战略就能挣大钱的想法是极其幼稚的,不注意细节的“大企业病”反倒会拖垮许多大企业。诸如浪费巨大而熟视无睹,人浮于事相互推诿,对市场信息不敏感,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障碍,员工创新动力不足等,每一个问题发生都会在细节上找到理由。

国内经济复苏计划效果比预期时间缩短了许多。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显示出强劲的“V”形复苏轨迹。随着宏观经济刺激计划的有序退出和基建投资的理性回归,建筑市场竞争必将更加残酷。而相当一批靠着“基建盛宴”生存下来的建筑

企业,其粗放的管理模式和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必将危及企业生命,使企业站在了悬崖边上。

因此,建筑企业摈弃传统粗放管理模型,走精细化管理之路,以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管理成本,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企业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已迫在眉睫。

二、积累细节,用心打造建筑企业精细化管理脊梁

用心才能看见细节,细节需要从小事做起,细节需要积累。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世界四位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最概括的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强调的是,不管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称之为一件好作品。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会毁坏一个宏伟的规划。

打造建筑企业精细化管理脊梁,需从三个方面入手。

1、从改变观念入手

中国人崇尚随意。老子说,道法自然,又说无为而治。于是,“随意”成为一种风范;中国人还讲求含蓄,喜欢“点到为止”。但是,这种“成大事不拘小节”的习惯在汪中求眼中,是很不现实的。他强调,细节需从改变观念入手,不要以为总理比村长好当,也不要总以为“杀鸡用牛刀”就是不对的。所以,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得先从改变观念开始。

精细化是一种认真的管理思想、一种精益求精的管理文化。建筑企业在实施精细化管理时,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营造追求精细化的文化氛围,要向员工大力宣传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让员工树立“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理念和精细化管理的思维习惯,让员工真正理解、掌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宗旨、核心和灵魂。汪中求在书中写了上海地铁二号线与一号线差距的例子,对于建筑企业可谓振聋发聩。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且对乘客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2、从制度、标准入手

《细节决定成败》的一个关键点是制度的建设,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国建筑企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但我们可以用健全完备的制度去约束人们无度的思想,弥补失误、大意带来的恶果,避免个人的错误成为全盘皆输的诱因。

为顺利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筑企业可制定、颁布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核心的精细标准体系及与之相配套的生产经营、安全质量、职工健康管理等为内容的保证体系。两个体系的确立,确保企业各层次的岗位员工,开展工作有标准可依,执行标准有保证体系作保证,实现企业良性运行和提升。

着力通过实现工作流程化,使企业能够随时对自身管理进行

反思与优化,为实施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通过实现数据格式化,对流程运作过程中各环节业务用表进行规范并设计,是做好精细化管理的一个前提;通过实现分析自动化,对常规业务数据进行系统化分类,科学快速分析,产生一个良性循环,一步一步迈向精细化管理;通过实现运营网络化,缩短“跨地区、多项目”管理链条的长度,降低管理成本的急速上升,是走向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现实要求。

良好的制度是企业管理至关重要的因素。制度不是一朝建立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有生命力的制度必定是在不断变化的,是在渐进趋向企业发展需要过程中不断完善的。

3、从过程管控入手

过程的管控即为制度的执行,而制度的执行更需要关注细节。这是《细节决定成败》的另一个关键点。汪中求说:“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建筑企业过程管控集中体现在施工一线,体现在实践操作层面。对实践操作,要准备分析判断,按照“哪里不合理,就从那里入手”的原则,找准切入点,一环一环解决问题;要实现由点到线、由点到面、由线到面全方位的优化与整改,实现工作的精细化、快节奏、高效率;要及时反馈、分析、纠偏,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和效果;要有再分析、再完善、再总结、再提高,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工作机制。

集中做好施工现场的五个细节管理:一是管理好员工队伍。要明确不同员工的工作责任、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及所实施的管理标准,并增加定性、量化、考核目标值,与劳动收益挂钩。二是管理好工作过程。要按标准体系细化全工程的每一项作业、每一项操作、每一项环节、每一道工序。三是管理好物资材料。要对施工使用的各类设备设施、材料、工具等科学合理有序地配臵,做到节俭、高效、安全可控。四是管理好工作环境。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施工作业区、材料堆放区、辅助区、办公区、职工生活区,对每一处工作区域实施定臵责任标牌管理,达到文明清洁、卫生规范化。五是管理好工作时间。要实行一时一刻的动态责任网,对每一个所分担的作业区内,要保证全过程时时有人在,道道工序有人管。

企业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 篇5

河南油田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承担油田党政干部及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人培训、安全培训、再就业培训、技能鉴定、继续教育、汽车驾驶员培训等教育培训工作,年培训规模达2万人次以上。近年来,培训中心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突出培训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精、准、细、严”的取得了成效。

一、培训精细化教学管理的主要思路

流程化。是对每个班次均设计每日教学流程,制定教学培训流程,开展了教学流程模块设计,形成一套符合培训教学管理的教学流程管理模式。

数据化。是对教学管理各项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用数据来说明,进行量化管理,特别是设计和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质量指标体系。

表格化。是对各项工作尽可能设计各种表格进行教学信息管理,主要表格工具包括教学安排一览表、教学日程表、每日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估表等。

程序化。是对各项工作设计、工作程序和工作环节有序执行,特别是进一步规范教学统一调度、教学资源配置、教学督导、教学评估和教材、教具发放的工作程序。

精益化。就是按照教学规律和管理特点对各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实践和提升,使各项工作精益求精。

二、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的主要做法

实施培训精细化教学管理,实现从随意化管理向规范化管理,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强化了教学管理“三项职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流程设计必须坚持资源整合、精细化实施、有效控制。也就是整合各方面管理职能、教学资源、人员配备、教学模式、教学环节、教学时间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系统,体现精细化教学管理理念,细化教学环节,规范教学要求,强化责任意识,控制教学秩序、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进而实现教学效果和价值增值,达到教学利益最大化。

强化教学计划的执行和控制。教学计划是每个班次教学的总体框架,教学流程则是对教学计划的详细体现,同时也是教学执行者的操作性非常强的工作守则。通过实践,实施教学计划的执行和控制,既可以从宏观上控制教学的进度总体安排,又可以在微观上灵活性地对教学环节进行适当调节。同时,在教学流程的统一调配下,形成流通顺畅、交流有序、汇集扩展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并根据教学时间安排和教学环节的执行而井然有序地流向教学当中,不会出现为教学服务的盲目性。

积极开展培训项目督导评估。教学督导,即从开班到结班全过程地对每一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跟踪。督导员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跟班巡视、听课,与学员交流搜集学员意见,发放教学质量评价表,统计、分析、梳理意见建议,形成督导小结。在教学评价主体上,坚持以学员评价意见为主,逐步向同行、专家评价拓展。在职工培训过程中,学员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掌握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情况,并且其本身的综合素质又有别于一般的在校学生和成人学员,他们对教学及管理情况最有发言权。在培训评估中,坚持以学员评估意见为主,同时逐渐向同行、专家评价拓展,启动教师听课制度。

严格控制培训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也是培训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是科学合理地进行成本指标分解,加强全员成本分层级组织管理,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结合各培训部门的实际和各职能科室的职能分工进行指标分解,将成本指标从上至下逐级分解,使涉及到成本的每件事、每个环节都有指标,有人管,有人承担责任。做到中心从上到下,从人肩上有任务,个个头上有指标,构成了严密、过细的全员成本管理行体系。二是实行年预算控制月预算考核,加强单班核算管理,严格按照单班预算逐班逐项控制管理,切实加强预算执行过程控制。同时做好单班事后分析评价工作,通过单班核算分析找准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达到降低控制成本的目的。

三、实施培训的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效果评价

各培训科室各岗位的职责权限更明确具体,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更清晰合理,工作接口和信息传递更紧密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管理更科学规范;科学配置组织结构、设置岗位,对教职工进行适宜培训,有效管理,合理调配设备和基础设施等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项培训教学过程要求和工作标准明确,有章可循;加强培训过程控制和质量问题的纠正及踪验,保证了培训质量,促进了培训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全员质量意识增强,学员和送培单位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收到了明显成效,为创专业培训基地品牌,实现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油田培训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进行了有效尝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四、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培训的精细化教学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有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在勘探局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导下,加大创新力度,并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将精细化教学管理,更多地参透到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操作技术。

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精细化教学管理的组织形式,完善项目制和职能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组织形式,不使教学体系中的各环节分割、封闭运行,而是要使教学管理的各环节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开放式的整体。

浅析企业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 篇6

谢秋芳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分工的精细化己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之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的一种管理模式。下面针对企业推进实施精细化管理作一浅显的分析。

一、转变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观念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应有不同认知事物的观念,但是,由于传统思维定式,转变观念是一件非常难以实现的事,改变已经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是困难和痛苦的抉择,所以转变观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1、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去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的高管及中层领导就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完全转变对企业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科学发展新形势需要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在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中,领导干部是带头人,他们既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策划者,又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因此,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企业的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思想观念转变得快与慢、深与浅、是与否,不仅影响广大员工观念意识的转变和行为职责的运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

制约着精细化管理的成败结果和顺利推进。

2、其次,全体员工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在解决了领导干部观念转变的前提和基础上,全体员工观念转变则必然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动力。企业的各项管理是通过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去实施和运作体现的,因此,每一位员工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也是全过程和全面的精细,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怎样让我们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自觉地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关键是要用精细的理念引导员工实现观念的自觉转变。

二、创新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途径

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不断总结,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准方案;细者,入微也,穷其根由,由粗及细,由表及里,从而找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由此可见,“细”是精细化的必要过程,“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然而要把精细化纳入我们企业管理过程的实践中并加以推进,观念的创新则是其必然之途径。因为精细化管理是以持续的自我改进为特征的,要自我改进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并在创新中不断地否定自我,不断地取得了进步。观念的转变只能应对当前,观念的创新才能把握未来。

三、关注细节,精准要求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选择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精”。天下的难事都是从精准要求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细节决定。大量资源的投入,往往只能赚取百分之几的利润,而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任何一项工序的不精确,就可能将这点利润完全吞噬掉。其实在现实中,细节同样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工作质量。对于工作的细节和精准,企业没有理由不去重视。

局部细微的弱点都将最终导致全局的崩溃,所以我们的管理工作要体现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企业本身特质,就必须注重细节,精益求精。作为一个企业,应该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各项管理工作,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毛病,提倡凡事都应精细化,把小事做细、做精、做实。

企业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 篇7

一、企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企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是指企业将大型的、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 按其部件分解成各个管理单位, 对这些管理单位进行精细的核算和管理。一项大型的整体资产一般是由许多个专业化的生产车间或不同的部门提供的各个部件组装而形成, 由于使用过程中磨损的程度不同, 导致整体资产的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大多不相同, 有时可能相去甚远。所以如果各部件的质量完全相同也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使用周期。因此如果整体资产中某一个部件使用消耗殆尽, 但其他组成部分却还可以照常运转时, 就只要将无法使用使用的部件进行报废更换, 而不需将整体进行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如果企业把固定资产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 确定折旧年限、折旧率与折旧额, 如某个部件无法继续使用必须报废时, 就会需要进行整体报废, 其净值损失就会很大。因而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企业而言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五条也明确提出, “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 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 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这为固定资产按部件进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法规依据。

二、企业实施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总的来说就是, 根据固定资产自身的特点, 抓住影响其生命周期状态的重要环节。以保证企业安全生产为基本目的, 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

(一) 重要性理念

对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不可能各个环节都做到精细, 这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而是要根据各类资产特点, 抓住重点。抓住影响重要固定资产的重要环节, 进行细分, 加强对其管理控制。以重要性理念进行管理, 可以使管理者对任何一类企业固定资产的状态进行随时的监控、分析、评价, 做到心中有数。同时, 状态信息还可以指导技术人员的操作安排。对设备及时维护, 对运转良好的设备避免操作。这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产安全, 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资金的无效支出, 防止发生费用却没有取得相应效果的维护、修理活动。这样做也相当于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提高了企业的绩效水平。

(二) 绩效优先理念

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 有限的经济资源只能优先流向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资产上面, 即实施“绩效优先”的资源配置。打破统一化的管理方式, 按照绩效差别管理固定资产。级别高的关键性固定资产理应分配到较高的维护费;同级的固定资产则应按照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的高低分配维护费, 以便维护和支持好其重要的使用效果;绩效低的固定资产在保持其基本使用效果的基础上不应增加过多的维护费, 否则将降低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按照绩效优先的管理理念, 财务部门应摆脱历史上单一的记账、结帐过程,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将绩效考核机制引入固定资产管理。在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中, 财务部门应出具成本分析报告、资产盈利能力报告、资产维护成本报告、以及完整的全生命周期支出报告、对企业进行全面绩效考核、进行财务分析, 现金流分析。对每类资产各生命周期内的收益期、成本进行配比, 得出理想的资产收益率。

三、企业实施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企业实施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取得固定资产及部件的详尽资料。自建的固定资产, 其部件的详细资料可向基建部门索取;外购的固定资产应向供应商索要设备及部件的详尽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和使用特点, 重新确定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安装成本, 这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理念之上, 还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执行管理职能, 成立固定资产管理最高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 如图1所示:

(一) 建立统一、高效集成系统, 系统中包含财务、基建与生产等部门

建立包含财务、基建与生产等部门的统一、高效的集成系统, 有效提升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数据的质量, 为企业实施固定资产精细化核算和运营管理打下基础, 实现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总体目标。

(1) 实现联动, 源头管理。实现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的联动, 在系统中设置工程竣工自动转为资产的功能, 从而实现从源头上管理好资产形成的过程。

(2) 账、卡、物三位一体。设立资产卡片, 使资产卡片记录与资产实物运行记录对接, 会计核算数据以资产卡片数据为基数, 从而实现账、卡、物记录的一致性, 有效地防止资产的虚增或流失。

(3) 建立台账, 全面管理。按照财务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 建立起系统、完善的资产管理台账, 实现固定资产从采购、使用、调拨、变更、盘盈、盘亏、估价、报废、等各环节全过程记录, 实时反映资产的运行状况。

(4) 设立模型, 预测折旧。设置资产折旧的预测系统来预测资产的折旧, 同时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分析, 预测潜在和现有的固定资产折旧, 预测折旧成本形成费用后对以后会计期间成本费用的影响。

(5) 查询细况, 优化管理。设置对固定资产的全方位的查询功能, 对固定资产变化过程的详细情况记录都能查询。对未合理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进行合理的处置, 以提高资产利用率。

(二)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三个管理体系主要包括:

(1) 卡片信息管理体系。根据企业固定资产盘点、价值分析等要求来定制资产卡片属性, 为企业核算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它不仅记录资产制造商、规格型号、取得的时间与方式、投如运营时间、参数、点检定修要求和可使用小时 (寿命) , 还记录实时运行工况、故障情况、检修情况、与改造情况等。卡片金额是不允许修改的, 发现卡片金额错误, 只能通过财务账户处理进行纠正, 并留下系统痕迹。卡片固定资产的档案, 是联系生产和财务的桥梁, 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 其他管理体系均应与它相连接。

(2) 分析管理体系。资产分析是指利用资产卡片信息和完整的业务信息, 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汇总, 自动、全面而完整地形成多方面的分析, 包括资产对比分析、结构分析、因素分析、危险源分析及评价、运行状态分析、可靠性分析、安全运行分析与故障分析等。建立资产分析模型, 利用资产卡片信息管理体系中记录的维护缺陷信息、安装调试缺陷信息、设备到货验收缺陷信息、工厂制造缺陷信息等, 自动进行故障的分析, 在固定资产综合评价时, 落实责任到人, 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3) 预警管理体系。利用资产卡片记录信息, 经过分析系统, 对超负荷运行或使用年限将到的资产提示预警信息, 以便于相关技术部门据此对设备进行技术检测, 对资产的使用和修理提建议, 并将检测经过及结果记录在该卡片上。

(三) 建立完整的设备树编码

将固定资产逐级分解, 形成树状结构, 并进行编码, 再按部件编制资产卡片;卡片编码按资产逐级编制, 卡片编码体系也呈树状结构。对上例进行拓展说明如下:华能集团下属某电力公司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发电机, 属于燃气轮机组的本体, 也可称燃机。根据精细化要求按单个部件进行管理, 各部件如下:

(1) 燃烧主体部件:火焰筒, 10只, 每只1449828元。过渡段, 10只, 每只1007118元。燃烧喷嘴 (10个) :燃料喷嘴组件, 10只, 每只760374元;DLNII燃烧器端盖, 10只, 每只2420964元。

(2) 热通道部件:A级动叶, 48片, 每片429890元;A级静叶, 92片, 每片276300元;A级复环, 1组, 价值6584502元。B级动叶, 48片, 每片376700元;B级静叶, 92片, 每片246985元;B级复环, 48片, 每片101310元。C级动叶, 60片, 每片316950元;C级静叶, 92片, 每片223320元;C级复环, 44片, 每片59600元。

(3) 燃机缸体部件:燃机前缸, 一只, 价值26521248元;燃机下缸, 一只, 价值26521248元;燃机排气缸, 一只, 价值26521248元。

(4) 压气机:压气机进气缸, 1只, 价值689500元;压气机动叶, 18级, 每级71900元;压气机静叶, 18级, 每级115650元;压气机IGV可转导叶, 1套, 价值2949200元;压气机缸, 一只, 价值807554元。

(5) 转子:3号转子, 1根, 价值128205200元。

上述情况表1所示。编码的具体操作, 可按行业统一标准进行, 也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自行设计, 限于篇幅, 不再赘述。

四、企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优点

企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 只要企业领导高度重视, 转变理念, 依靠员工, 发挥先进管理软件的作用, 这项工作是大有可为的。

(一) 真实反映资产价值, 准确计提折旧

从上例的分析可以看出,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发电机精细化管理前每年的折旧成本是19085990 (300000000×6.36%) 元, 通过精细化管理, 年折旧成本可达25891270.12元 (见表1) 。

(二) 资产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精细化资产管理有效预防了设备资产的“过维修”或“欠维修”情况的发生, 提高了资产的利用效率, 使资产检修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得到合理搭配, 卓有成效第控制了维修费用, 从而使设备的综合效率得以提高。

(三) 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促进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资产精细化管理, 突显了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有利于激发企业职工的参与热情, 推动资产的管理水平上新台阶;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分析体系和预警体系, 优化了检修和维护, 使安全生产"故障为零"的目标有了保障。

(四) 财务、基建与生产等部门有机统一

这形成一个高效的系统, 避免企业内部的重复操作, 从而事先节约管理资源,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重大目标。

(五) 降低成本, 实现价值最大化

精细化管理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 能够对资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从而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 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1]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 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企业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 篇8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实施途径;影响

一、何为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在当前市场经济中属于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理念,在逐渐细化的社会分工过程中,在企业指导思想的引导下,用高超的服务质量实现当前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企业管理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从标准化到规范化,从几个人到全员参与,已经应用得非常熟练。精细化管理正是对这样的管理从实质上再进行科学的细化管理,人力资源精细化、生产经营精细化、安全、质量精细化等等,优化组织结构、人员架构、企业资源等,从而使企业真正实现市场价值,得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二、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施途径

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有许多的途径,各企业都有各自发展的特点,不要急于模仿,生搬硬套,要了解和结合自身的特点,量身定做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下面介绍几个典型的实施途径。

(一)注重意识培养:企业管理首先是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意识的科学的做好精细化管理。首先企业的领导要先提高意识,确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在通过各种渠道,对全体员工进行精细化管理意识培养,从企业文化入手,打造企业精细化的文化氛围,使员工从根本上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培养、细化管理的新思维。精细化管理意识的培养要大力宣传、树立典型、及时总结、不断创新。使员工们学习、吸收、应用,再学习、再吸收、再应用,积极主动、一丝不苟、勇于尝试、快步向前,运用科学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管理意识,把精细化管理发挥出最佳效果。

(二)精细化管理实施步骤

1、现状分析:企业既然要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展开,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企业目前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由各个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的员工组成分析小组,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客观的科学的分析,找出企业各方面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漏洞。然后就不足和漏洞进行确认,并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按改进措施制定实施计划并实施:有了分析结果,先根据企业的管理能力,制定措施执行计划,计划要突出重点,可能做到的先做,逐步深入。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先个人再集体,先制度再机构,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完成全面精细化管理实施。以此为基础,进行工作职能的合理分工和工作权限的清晰界定,有效杜绝职能的重叠和交叉情况;在工作职能合理划分的基础上,优化组织结构,撤除或合并冗余结构,致力于管理效能的提高。

3、总结、提高、持续:精细化管理实施后,下一步总结也要及时跟进。任何管理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要对已经实施的管理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且参照以前的管理模式进行评估,好的我们就要以制度的形式进行推广,相对反应出的不足和问题,及时分析、及时改进,做好下一步的实施计划。通过系统的思考、科学的管理,总结、分析,就一定会有提高,整个实施要形成完善的体系,高效的运作是精细化管理的提高的保证,持续的改善、循环递进,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信息时代、科技领先: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精细化管理也一样离不开科学的信息管理技术,现在许多的企业通过科学的信息管理技术,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能力,生产有序、人员有序、经营有序,管理更加有序。坚持实用原则和管理原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管理,促进整个过程的有机结合.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益。

三、精细化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提高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的好坏是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精细化管理是提高企业形象的重要保证。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企业的发展、市场竞争、生产经营、产品产量、服务意识等等,都要跟上这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这就需要我们企业确立明确目标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高效的管理团队,提高意识,改变观念,统一思想,形成一致的企业价值观.通过企业各成员的有效的协同,实现企业形象的整体提升。

(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为企业提供优秀人才,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现状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新时代的企业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为企业提供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的内部管理涉及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坚持以人文本和公平公正的企业管理原则,全面实施企业的人性化管理。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的优化配置企业资源,使每一个员工都可以发挥出最大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再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是实现精细化管理基础,工资、绩效奖金、竞赛奖金等与员工工作态度、质量、效率进行有机的结合,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使得优秀的人才得以有效的发挥,为企业做出最大的贡献,企业也就会健康的发展下去。

(三)快速占领市场:企业生存靠什么?,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占领市场!有市场就有发展,有市场就效益,有市场企业才会生存下去。企业市场管理就是以占领市场份额为目的。在企业市场管理中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市场格局、环境、资源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精确细化每一个步骤,为企业发展把握方向,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目标,及时占领市场份额,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快速完善企业各项制度:制度是管理的本身,没有制度就没有管理,精细化管理正是快速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的关键。这个管理过程一定要实事求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绝对不可急于求成,任何制度都不是永远有效的,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改变、适应。我们通过长期细化各种工作标准以及工作管理制度,才可以在企业的创新管理中根植入各种管理制度及标准,并且全面渗透在各个工作环节中,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不断融会贯通,从而营造出无形的约束力,形成一种具有强大动力的运行机制以及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全员参与,共同管理,精细化管理就会发挥出最大效用。

四、结束语

企业精细化管理有效的实施,是适应新时代市场发展的必然,企业的领导要快速改变观念,提高意识,大力推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企业用的应用,使得企业和员工收获最大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为国家经济建设的真正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张风帆.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与措施探析【J】.中国商贸,2012,(14):89—90.

上一篇:电台小策划下一篇:创建《无烟医院》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