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工作计划

2024-04-23

粮食生产工作计划(共8篇)

粮食生产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为重点,合理优化品种结构,强化农技知识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单产产量,有效扩大双季稻耕种面积,壮大粮食规模经营范围,全面提高农业效益,确保农民增收。

二、总体目标

1、粮食种植面积。xx年全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xx亩,其中水稻播种面达xx亩,比上年增xx亩。

2、粮食单产。通过对粮食各种杂优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全乡水稻单产达xx公斤,比上年亩增xx公斤。

3、粮食总产。全乡粮食总产达xx吨,比上年增193吨,其中水稻总产量达xx吨,比上年增xxx吨。

4、稻谷增收。xx年全乡稻谷预计增收xxx吨,每吨按xx元计算,预计全年稻谷增收xx万元,农民人平均增收xx元。

三、工作措施

1、全面宣传落实好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国家强农惠农资金方面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确保粮田不抛荒。

2、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粮食生产顺利进行。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把今年的粮食生产工作任务摆到工作中的重要日程来抓,周密计划,精心安排,把粮食生产任务计划分解好,并有效地落实到组、到户。

3、强化服务意识。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一定要做好春播的粮种采购宣传工作,将推广的优质杂优粮种资料向群众作出宣传,做到每村组张贴一份,同时,对购种有困难的农户协助搞好金融信贷。乡农办也将适时派员到村组了解和掌握粮食播种情况,并举办四期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粮食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确保农业生产服务到位。

4、增强农业抗灾意识,尽早做好抗旱防涝准备。各单位要尽早做好清沟排泥工作,制订村、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灾害情况,立即启动应急措施,确保我乡粮食生产稳步进行。

5、认真做好粮食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有效引导农民开展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合理引导农民科学用药,节约成本,减少面源污染,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粮食生产工作计划 篇2

一、关于粮食安全

甘肃历史上是一个缺粮省份, 粮食生产始终是关系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历届省委、省政府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 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努力,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长期困扰甘肃的粮食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步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特别是2004年以来, 由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的加大, 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全省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总产已连续9年保持在800万吨以上, 连续6年保持了持续稳定增产的良好态势。2012年, 全省粮食生产达到创纪录的1109.7万吨, 对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纵观甘肃粮食生产发展的轨迹, 我们不难看出, 改革开放以来, 甘肃的粮食生产呈现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从1983年, 全省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00万吨大关, 到1998年第一次实现800万吨, 15年间我们跨越了600万吨、700万吨、800万吨3个台阶, 达到了产需基本平衡, 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从1998年实现800万吨以后, 直到2003年的5年间, 甘肃的粮食生产一直在800万吨左右徘徊。从2004年开始, 甘肃的粮食生产迈上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快车道, 总产又连续跨越了900万吨、1000万吨、1100万吨3个台阶, 这是历史性的跨越。从2004年的806万吨, 到2012年的1110万吨, 甘肃仅用了8年的时间, 又实现了粮食生产由产销基本平衡到部分调出的历史性转变。甘肃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50%的人均占有水资源, 生产了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94%的粮食, 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尽管近年来甘肃的粮食生产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目前甘肃的粮食生产只是实现了低水平的自给, 粮食生产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 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小麦、大米等口粮主食缺口量大。2012年, 全省粮食单产达到261千克, 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2千克, 粮食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水平24千克。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的趋势短期内无法改变, 加之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 粮食的需求将呈刚性增长态势, 供给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昔日作为全省商品粮基地的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粮食产能有所下降, 个别地区已由原来的主产区变为主销区, 目前只能保持好他们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藏粮于地。相反全省广大的旱作农业区, 由于耕地面积大, 在长期的结构调整中, 经过多年的实践选择, 种植粮食虽然经济效益比不上经济作物, 但相对比较稳定, 也比较保险。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后, 为旱作农业区找到了一条发展草食畜牧业和马铃薯精深加工等产业、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收入稳定提高的新路子。种植高产粮食作物已成广大旱作农业区农民群众的必然选择和自觉行动。旱作农业区已成为甘肃粮食生产新的主产区和增长极, 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重任已责无旁贷的落到了广大旱作农业区。保护和提高广大旱作农业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对确保全省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目前, 甘肃粮食生产的基数已相对较大, 在更高的起点上, 如何继续保持稳定增产, 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 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坚持成功做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创新思路, 转变发展方式, 破解发展难题, 不断探索粮食生产科学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是扩大面积已无潜力可挖。甘肃省粮食连续九年丰收, 播种面积增加了510万亩, 对增产的贡献率超过30%, 粮食面积的潜力已挖掘得比较充分, 再要靠扩大面积来增加产量, 既不现实, 也不可能。必须走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路子, 实现粮食和经济作物统筹协调发展, 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二是结构调整的空间已经不大。近年来, 甘肃省粮食生产连续快速增长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 就是顺应天时、调整结构, 大力发展玉米、马铃薯等大秋作物, 压夏扩秋, 压劣扩优, 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全省夏秋比例由2003年48∶52调整为2012年的34∶66;夏粮面积由2003年的1791万亩减少到2012年的1447.95万亩, 减少了343.05万亩;秋粮面积由1957.95万亩增加到2811万亩, 增加853.05万亩, 其中玉米面积达到1293万亩, 扩大了651万亩, 马铃薯面积达到1045.05万亩, 扩大300万亩。秋粮总产量达到786万吨, 比2003年增加385万吨, 占全省粮食总产的70.8%, 比2003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由于夏粮面积调减幅度大, 作为主要口粮的小麦目前缺口已达200万吨以上。继续大幅压减夏粮、扩大秋粮的空间已十分有限, 必须依靠科技, 在保持夏粮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努力提升生产水平。

三是技术突破的难度越来越大。粮食生产要上大的台阶, 必要有突破性的技术或品种做支撑。近年来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使甘肃玉米、马铃薯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目前全省的情况看, 短期内有突破性、带动性、全局性的新品种、新技术储备明显不足, 依靠像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样的单项技术突破大幅提高粮食单产的难度越来越大。我们只能走不断完善已有技术, 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集成推广成熟技术的路子。

四是资源的约束日益趋紧。目前甘肃省化肥、农药、灌溉水等资源要素的投入效率低下, 利用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业资源约束日益趋紧, 城镇化加快、耕地减少, 劳动力素质下降、数量减少,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 粮食生产成本逐年增加的大背景下, 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发展, 必须彻底改变过去依靠大水大肥猛药的增产方式, 必须改变过去重用地轻养地、重投入轻效率、重覆膜轻回收的增产方式, 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五是灾害频发重发的态势难以避免。甘肃省十年九旱, 旱灾、冻害、雹洪、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几乎年年有、月月有。加之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革和种植结构的调整, 各种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加, 突发性、爆发性、危害性显著增强, 对粮食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多年来防灾抗灾的成功经验, 建立起一套主动避灾、有效防灾、积极救灾的科学抗灾减灾新机制, 努力把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今后,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两手抓的思想不动摇, 进一步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加大投入、集成技术、强化措施, 确保全省粮食生产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一要稳定面积产量。要坚持立足省内粮食自给的基本方针, 按照“稳定面积, 优化结构, 依靠科技, 提高单产, 确保产能”的粮食安全战略要求, 突出旱作农业区, 突出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 稳定小麦生产;突出关键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突出防灾减灾,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今后五年,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必须稳定在4200万亩以上, 总产必须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 力争达到1200万吨,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农民增收腾出更大空间、拓宽更多渠道。

二要扶持生产大县大户。目前甘肃省粮食的主产区和生产大县已主要集中在旱作农业区。2012年全省粮食产量在1.5亿千克以上的32个生产大县中有24个在旱作农业区, 占到75%。这些县区耕地和粮播面积普遍较大, 由于地方财政拮据, 投入跟不上, 基础条件较差, 中低产田面积大, 单产水平低, 但增产潜力巨大。另据省农牧厅调查, 2012年全省有种植规模50.1亩以上的种粮大户3.05万户, 年粮食种植面积271.05万亩, 占全省的6.4%;年粮食产量136万吨, 占全省的12.3%。这些大户为全省粮食的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后,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大县和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 将项目、资金、科技等要素向粮食生产大县、大户倾斜, 提高大县和大户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改变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窘态。农业“四项补贴”等惠农政策资金新增部分要重点向粮食生产大县和大户倾斜。集中力量经过5年的努力, 把目前产量在2.5亿千克以上的凉州、甘州、环县、通渭、安定、会宁、镇原、永昌、民乐、宁县等10个县 (区) 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5亿千克左右的粮食生产大县, 把目前产量在1.5亿~2亿千克的崆峒、临洮、秦安、秦州、永登、靖远、灵台、古浪、甘谷、静宁等10个县 (区) 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2.5亿千克以上的粮食生产大县。

三要加大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力度。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旱作农业技术水平。在稳定扩大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 着力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 进一步完善全膜黑膜马铃薯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 尽快形成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体, 以全膜黑膜马铃薯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为补充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其次要加大对粮食作物, 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优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和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 尽快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粮食作物新品种, 为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保障。再次要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本增效技术, 普及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和地膜回收利用技术,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然后要积极推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统防统治体系建设, 提升应急防控能力。最后要坚持农机、农艺与农业信息的深度融合, 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 用信息化武装现代农机, 推动农机智能化、农艺精准化, 努力提升粮食生产, 特别是玉米、马铃薯的机械化水平。

四要积极推进大面积高产创建。以小麦、玉米、马铃薯3大作物为重点, 通过整合农业生产资源、集成各种生产要素、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使高产创建与科研单位、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相结合, 深入推进高产创建, 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认真总结各地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创造的成功经验, 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突破技术瓶颈, 组装配套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在面上推广。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整乡、整县整建制大规模推广应用, 形成一批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区域, 辐射带动更大范围的增产。

五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牢固树立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 重点做好干旱、低温冻害、雹洪、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预警防范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 提高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和科学性。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保险制度, 提高农业和粮食生产抗御灾害风险的能力。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培育种粮大户、种粮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 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同时, 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和现代装备建设, 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使粮食生产建立在一定程度可控的水平上。

二、关于旱作农业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 年均降水量只有300多毫米, 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 70%的降水集中在第三季度。全省5200万亩耕地中, 旱地占到70%, 是全国典型的旱作农业省份。由于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过去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 严重影响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于干旱多灾, 全省粮食生产长期低而不稳, 单产水平低, 人均占有粮少, 年际间波动大。因此, 解决干旱问题, 发展旱作农业成为全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 历届甘肃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旱作农业, 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 总结探索形成了“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兴科技”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旱作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甘肃省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在不断完善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和反复试验研究, 终于在2003年研究探索出了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等技术为一体, 抗旱、保墒、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该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蓄了土壤水分, 从根本上解决了旱地土壤水分蒸发的问题, 大幅度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变无效降水为有效降水, 实现了田间雨水的集流和富集叠加利用, 有效解决了旱作农业受制于水的难题, 成为目前甘肃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全地面覆盖后, 强化了地膜的增温增光效能, 增加了有效积温, 使原来不能种植玉米的区域可以种植玉米, 使原来玉米种植的早熟区变为中熟区、中熟区变为晚熟区, 大幅度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在正常年景下, 玉米平均增产30%以上, 马铃薯平均增产25%以上, 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可控能力和稳定性, 开辟了旱作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实现了旱作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

这一技术一经问世就以强大的抗旱增产效果, 得到了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 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就一项技术而言, 推广速度之快、面积之大、增产效果之好、重视程度之高、扶持力度之大、群众接受程度之快, 都是前所未有的。从2007年省委、政府组织大面积推广开始, 到2012年, 中央和省级财政6年累计投入资金9亿元, 市州和县区配套近12亿元, 极大地支持了推广工作, 调动了种植农户的积极性, 促进了该项技术的快速推广。推广面积由2006年的12万亩达到2012年的1258.05万亩, 6年累计推广4400.1万亩, 累计增产粮食超过400万吨, 为全省粮食生产“九连丰”立下了汗马功劳。

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全省旱作农业区大面积推广, 受益农户占到全省总农户的31%, 示范带动和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旱作农业区过去粮食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的严重干旱县区, 如今已成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的大县和先进县, 成为甘肃省粮食的主产区和新的商品粮基地。2012年, 全省旱作农业区粮食产量达到860.4万吨, 比2006年增加了292.5万吨;占到全省总产量的比重达到77.5%, 比2006年上升了7.2个百分点。

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推广, 使甘肃省的旱作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全省粮食生产初步摆脱了被动抗旱的局面, 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大丰收的目标, 但目前也存在许多不然忽视的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有所下降。由于多年大面积推广中实行县区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三不变”原则, 确保了推广工作的落实到位, 但同时大面积推广所需的配套资金也给市县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近两年来许多地方领导出现了松懈情绪, 除推广面积大的少数县区外, 绝大多数县区领导重视程度大不如前, 支持的力度和行政推动的力度都明显减弱。加之近两年来省上取消了由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队组织人员互相抽查验收的做法, 导致一些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或大幅减少, 农民种植成本加大, 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推广面积缩水较多, 虚报现象严重。个别地方甚至只用省上补助的部分地膜去落实全部的推广面积, 结果可想而知。

二是劳动力短缺, 机械化程度低。由于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打工, 从事覆膜作业的劳力大多为老人、妇女。特别是保墒效果好的秋覆膜时间, 又正值农民收获玉米、马铃薯等大秋作物和种植冬小麦的大忙季节, 劳动力和农家肥都十分紧张, 覆膜进度迟缓。虽然近年来农机部门研发生产和采购了一批覆膜机具, 提高了覆膜的效率, 使全省机械覆膜面积达到50%以上。但由于覆膜面积大、时间紧, 加之一些覆膜机械适应性较差, 覆膜作业的效果大打折扣。旱作农业区大面积的山旱地由于道路等基础条件限制, 也无法开展机械作业, 影响了覆膜的速度和质量。

三是技术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劳动力素质较低, 加之技术培训指导存在死角和盲区, 导致技术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在起垄覆膜方面:普遍存在大小垄不分、垄高不合规范, 膜间压接不实或掺接过多、膜上覆土过多或太少, 打渗水孔不及时、影响集雨保墒效果, 新修梯田覆膜不喷除草剂或不施农肥、草害严重或底肥明显不足。在种植方面:普遍存在良法与良种不完全配套, 种植密度不够或播种质量不高、出苗不全、缺苗断垄现象严重, 品种选择不对路、一味追求晚熟高产品种, 造成成熟度较差。在田间管理方面:主要是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不及时或不追肥、生长后期脱肥严重, 病虫害防控不及时、不到位、收获普遍偏早、机械化程度低、造成产量损失。

四是残膜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尽管甘肃省从大面积推广开始就高度重视残膜回的收利用, 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从统计数字看, 2012年全省共回收废旧农膜8万多吨, 回收利用率达到了66%。但许多地方, 特别是一膜两年用的农田废旧农膜残留仍相当严重, 随处可见。据调查了解, 目前废旧农膜回收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 部分地方的农民仍大量使用价格较低、厚度为0.005毫米的超薄膜, 这些地膜经过一个生产周期的日照、风蚀和人力、机械的踩踏碾压, 待到作物收获后已大部分成碎片, 捡拾比较困难;其二, 残膜捡拾的成本较高, 目前农村劳动力相对短缺, 用工价格普遍上涨, 农户都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捡拾废旧残膜, 导致残膜随处丢弃, 农业面源污染加重。

五是秸秆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饲料和秸秆。据测算, 甘肃省每年推广的1000万亩全膜玉米和300万亩半膜玉米, 可生产干秸秆约2100万吨, 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草。尽管近年来甘肃省加大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力度, 使玉米的秸秆利用率由过去的3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54%, 但仍有一半左右的秸秆未得到很好的利用, 个别地方随意焚烧, 既浪费资源, 也影响环境。

下一步, 我们要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的机遇, 正视问题,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坚持扩面提质增效,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努力把甘肃旱作农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要改善基础条件。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 加快建设田林路渠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实施好10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 在已有3200多万亩梯田的基础上, 力争用3到5年时间, 使全省适宜兴修梯田的坡耕地全部实现梯田化, 为旱作农业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创造条件, 打牢基础。

二要扩大推广面积。目前全省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面积已超过1500万亩, 力争到2016年, 推广面积达到2000.1万亩左右, 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 全膜黑膜马铃薯面积由现在的260.1万亩扩大到500.1万亩, 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面积由现在的100万亩扩大到300万亩。确保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 力争达到1200万吨, 把旱作区真正打造成甘肃新的粮食生产基地。

三要提升技术水平。切实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带动和示范区建设等途径, 突出解决目前在覆膜、种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做到良法良种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努力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四要提高机械化程度。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普遍短缺的实际, 借助国家加大农具购置补贴投入力度的机会, 加大对旱作农业覆膜机具的投入力度。在加快研发新的覆膜机具及残膜捡拾机具的同时, 改进已有的覆膜机具, 提高适应性及作用效果。鼓励引导种植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机具, 成立覆膜专业队, 开展专业化有偿服务, 提高覆膜的质量和效率。

五要延长产业链条。把发展旱作农业与后续产业培育相结合, 充分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面积推广增加的大量玉米秸秆和优质饲料, 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加大转化力度, 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构建种植全膜玉米、实施秸秆养畜、增施有机肥料、提高耕地质量的良性循环模式。力争玉米秸秆利用率由目前的54%提高到2016年的65%以上。进一步加大残膜回收力度, 增加残膜回收利用的补贴资金, 出台相关法律规定, 杜绝0.005毫米厚的超薄膜在甘肃省的使用, 尽快解决农膜残留的问题, 使残膜回收率由现在66%提高到80%以上。

粮食生产工作计划 篇3

种植农作物有粮豆作物和经济作物。其中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高粱、大豆、谷子、杂粮、杂豆;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葵花。粮食种植总面积58199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9509公顷,小麦种植面积443公顷,高粱种植面积242公顷,大豆种植面积2156公顷,谷子种植面积191公顷,杂粮种植面积15公顷,杂豆种植面积177公顷,花生种植面积12176公顷,葵花种植面积33公顷。

农业基础不断加强,蔬菜产业优势明显。着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强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农业质量不断提升。发挥近郊优势,发展蔬菜产业。当前,宁江区充分发挥蔬菜种植典型多、技术强的区位优势,使全区蔬菜的种植规模大幅提升,新增蔬菜大棚1947栋,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200亩。

一、农业生产和灾害预防

(一)备春耕生产方面

今年春节过后,宁江区委、区政府首项工作就是召开了由辖区内乡镇参加的领导干部备春耕农业生产专项会议,超前安排布置备春耕生产工作。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农民自愿和乡镇政府涉农部门引导相结合的方式,积极进行调度备春耕生产。与此同时,宁江区高度重视乡情、镇情、村情,实事求是,抢前抓早、采取措施、切实做好备春耕生产工作。采取了六项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春耕氛围;二是调整种植结构; 三是筹措落实资金;四是重视科技培训; 五是物资准备到位;六是推动开展乡镇农机具检修工作。

(二)在灾害预防方面

发放赤眼蜂卡,有效预防虫害。今年春季,宁江区农业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放蜂队伍深入到玉米大田,投放赤眼蜂卡,有效的预防了虫害。

完善水利设施,有效缓解旱情。宁江区共有旱田39287公顷,大井3672眼,小井6073眼。宁江区今年自春播以来,对全区的大小机电井进行了修复,确保全部合闸出水。自6月份以来,由于天气出现持续高温,降雨量极少,造成地上水补充严重不足,各乡镇村屯相继出现旱情。宁江区农业、水利、气象等相关部门提前预警,充分利用灌溉设施进行抗旱。采取有效措施有效的缓解了旱情。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宁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宁江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针对旱情,把抗旱减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班子会议,制定抗旱减灾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领导干部和82个村的包村干部暂停休假和节假日,深入村屯了解旱情,了解各村实际困难并随时上报情况。二是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早动员,在出现气候干旱后,区政府组织召集各乡镇领导干部召开了抗旱减灾工作动员会,对抗旱减灾工作做了全面安排布置,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做全面的分析,又针对性的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

早宣传,发动各乡镇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深入村屯进行广泛宣传,全面认清当前严峻形势,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紧缺,天气反常等各种困难。早准备,区委、区政府领导带领相关单位负责人多次深入各乡镇村屯视察旱情,了解各村受灾情况。同时要求各乡镇要管理维护好排灌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现辖区内各乡镇多处地块灌溉已达10余次,宁江区各乡镇村屯灌溉面积达31216公顷,投入数百万元抗旱资金,出动人力4万余人次。截至目前,由于辖区内乡镇灌溉及时,加之7月份的几场降水,市辖区内旱情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二、收割前准备工作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 篇4

一、粮食生产主要成效

1.粮食生产全面丰收。由于人努力,天帮忙,今年粮食生产不论早、中、晚稻还是旱粮,面积、单产、总产与去年比较实现“三增”。据统计,20xx年全市粮食作物总播面134.87万亩,较上年增加3.2万亩,其中水稻116.01万亩(早稻56.64万亩,中稻1.15万亩,晚稻58.22万亩),较上年增加2.19万亩,双季稻覆盖率达85.4%。豆类、薯类、玉米等旱粮作物面积18.86万亩。辖区内基本实现耕地零抛荒。当前晚稻已100%安全齐穗,丰收在望,预计全市全年粮食总产53万余吨,较上年(特大干旱年份)增产近3万吨。

2.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近年通过集中采购,大力推广陆两优996、陵两优268、t优272、丰源优299、h优518等优质、高产品种,优质化程度不断提高。20xx年优质稻面积55.8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10.1万亩;20xx年优质稻面积继续增长,达到59.3万亩;20xx年优质稻面积突破62万亩,其中“一片一种”标准化优质稻生产基地10.11万亩。

3.集中育秧全面覆盖。20xx年省厅安排我市水稻集中育秧示范面积26万亩(大田),示范布局重点突出“四线一圈”、“压单扩双”任务重的乡村,整村整建制解决一季稻“插花”、水稻直播、耕地抛荒等双季稻生产难题。据统计,全市早稻集中育秧共涉及3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345个村,1070个育秧主体,52376户农户;早稻集中育秧秧田面积1.23万亩,实际抛(插)大田面积28.27万亩,完成任务的108.7%;集中育秧主体以种粮大户、合作组织为主,占71.2%,科技示范户占16.7%,育秧专业户占12.1%;育秧方式以软盘抛秧和机插秧为主,其中软盘抛秧16.48万亩,占58.3%;机插秧6.22万亩,占22.0%;湿润洗插秧4.69万亩,占16.6%;其它类型0.88万亩,占3.1%。

4.规模经营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土地流转力度,土地流转逐步由农户间的零星、分散型流转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规模经营呈上升态势。据统计,目前全市发展规模化种植面积达41.27万亩,集种养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规模化种植面积为6.9万亩,其中水稻规模化种植面积34.37万亩。全市目前承包耕地30亩以上的专业种粮大户有1799户、共承包面积14.12万亩,家庭农场3487户、共承包面积17.52万亩,专业合作社36个、共承包面积2.73万亩。全市承包耕地30亩以上种粮大户累计粮食播种面积57.9万亩,比上年增加8.1万亩。

5.首创手机专家系统推广应用。今年,以我市推广研究员陈小虎的研究成果为核心,由湖南省农业信息中心、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XX市农业局、西安田间道软件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湖南省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专家系统”。该系统是全国首创的测土配方施肥手机应用专家系统,我市在早稻、红薯、中稻、晚稻等粮食作物上广泛应用,全省共22个县试点应用。6月30日,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湘南片现场会在XX市召开,各市、县(区)参会交流,对该系统的应用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家农业部网站、衡阳电视台等各级媒体对该系统给予了专题报道。

二、主要工作措施

1.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在全市大型会议上特别强调粮食生产工作,成立了“粮油生产领导小组”。今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20xx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耒发〔20xx〕2号)、《XX市20xx年粮食生产考核办法的通知》(耒办发〔20xx〕21号)、《关于XX市遏制耕地抛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耒办发〔20xx〕20号)、《XX市20xx年水稻集中育秧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耒政办发〔20xx〕21号)、《XX市20xx年国家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耒政办发〔20xx〕25号)等12个文件,对全年粮食生产及集中育秧工作做出了详细部署和及时调度;严格执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书记、市长亲自抓,市级领导分区包片负责;把粮食生产列入各乡镇办事处目标管理考核主要内容,并大幅增加考核分值比重;全面实行台账管理,建立了责任包干、抛荒整治、种粮补贴、集中育秧等系列台账;实行比XX市要求更严格的耕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奖罚机制,形成了高压、高效的工作机制。

2.继续加大财政投入。20xx年、20xx年市财政均安排粮食生产专项资金1200万元。20xx年,市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势下,安排了粮食生产专项资金1300万元,较上年增加了100万元,主要用于水稻集中育秧、三项技术推广、粮食高产创建、机插秧示范、抛荒治理、种粮大户(合作组织)奖励、先进乡镇奖励等。

3.着力创新技术服务。为切实抓好技术服务,今年我市采取了强硬措施。一是彻底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基层农技人员通过资格审查、考试、面试、考核等一系列正规程序,171个差额基层农技人员实行了财政全额供养,并按政策规定办好社保和医保。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全面完成。二是组建技术专家组。从农业局抽调粮油、植保、土肥、科教、种子、推广中高级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主要负责制定全市粮食生产规划、技术意见与实施方案;编印技术资料、开展乡村干部与农技人员技术培训;指导乡镇做好粮食生产台账,办好高产创建示范;推广高产优质良种、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机耕机插机收等高产配套适用技术;在集中育秧、移栽、大田管理、收获等关键农事环节巡回乡村进行指导、接受咨询和解难答疑。三是实行“联乡驻点”人员包干责任制。82位技术员常驻集中育秧点,分别联系乡、村两级,针对浸种催芽、播种、秧田及大田管理等进行全程现场技术指导,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户到丘。四是成立了晚稻“两防”工作组。针对今年寒露风可能早来,病虫害严重的情况,农业局成了防晚稻寒露风防病虫工作组,主要工作包括调查各乡镇幼穗分化和病虫害各乡情况;组织督查考核;印发技术手册5万册,张贴简报0.5万张,组织培训170期,广播、电视、手机等多媒体宣传。全市开展水稻专业化防治面积32.8万亩、机耕面积115.01万亩、机插面积25.7万亩、机收面积(预计)108.7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2.8万亩、1.18万亩、2.8万亩、1.3万亩。

4.大面积开展高产创建。20xx年,我市从粮食生产专项经费中安排80万元配套资金用于高产示范片创建工作,开展了“万千百”梯级示范。20xx年我市继续加大投入,安排100万元配套资金开展了“整万千百”梯级示范。全市共实施双季稻高产创建24万余亩,其中洲陂乡为双季稻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乡镇;在马水和亮源乡实施3个部级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在遥田镇和泗门洲镇创办2个市级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全市有37个乡镇处共实施了37个千亩示范片,部分有条件的村共创建了260余个百亩示范片。示范片内杜绝了耕地抛荒和水稻直播,优良品种、规范化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先进技术覆盖率达到100%。每个示范片都明确了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每个万亩示范片都组建了一个包括栽培、植保、土肥、农机等方面优势互补的专家团队,长期驻点指导,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确保先进技术落实到户到丘。7月15日至16日,省农业厅验收专家组对洲陂乡双季稻高产创建整建制早稻示范、马水乡万亩双季稻高产创建早稻示范片、亮源乡万亩早稻高产创建示范片等3个早稻高产创建项目进行了测产验收,其中洲陂乡平均亩产445.2公斤,超目标产量5.2公斤,较上年增产30.2公斤,增长7%;马水乡平均亩产456.6公斤,超目标产量6.6公斤,较上年增产31.6公斤,增长7%;亮源乡平均亩产507.9公斤,超目标产量3.9公斤,较上年增产28公斤,增长6%。专家一致评价示范片早稻产量高、规模大、示范效果好。就当前形势看,示范片晚稻能实现100%安全齐穗,预计超目标产量。

三、当前工作情况

1.抓好晚稻“两防”工作。今年为促进晚稻正常生长发育,确保安全成熟,实现晚稻丰收,我市及早采取了防晚稻寒露风防病虫措施。一是制定了防范预案,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投入。二是制定了关于做好晚稻防寒露风防病虫工作的意见,并制成小册子发放到村。提出对寒露风到来尚未抽穗田块,要灌深水保“胎”;对寒露风来临前已抽穗的,结合喷施“谷粒饱”叶面肥加适量“九二”,促进提早抽穗;对寒露风来临时正处于抽穗扬花的稻田,应灌深水保温御寒等技术措施,尽量减轻低温危害。对已齐穗的晚稻喷施“水稻灌浆肥”增粒重。病虫防治要针对主攻对象和水稻生长发育期,当前做好迟熟中稻保穗战和晚稻保苗战役,九月中下旬做好晚稻保穗战役。尤其要抓好晚稻九月下旬的稻飞虱应急防治。三是及时采购“两防”物质免费发放。市财政安排50万元资金,政府集团采购“喷施宝”、“水稻灌浆肥”、“谷粒饱”等晚稻“两防”物质,免费发放到17个乡镇的农户,完成计划实施面积15.6万亩。四是组织督查促落实,强化考核保效果。

2.抓好秋冬农业工作。20xx年我市秋冬种工作做到了抢季节、早部署、早落实,全市秋冬种生产规模维持82万亩,秋冬种作物覆盖率在85%以上。其中油菜55万亩,蔬菜15万亩,绿肥6万亩,以马铃薯为主的秋冬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万亩。市财政安排4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发展秋冬农业生产,其中300万元用于政府集团采购湘杂油763等优质杂交油菜种子40万包(每包100克、可用1亩)及“五增”牌硼肥20万包(每包400克、可用1亩),已于9月20前全部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广大农民群众正在抓紧播种育苗。

粮食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篇5

今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县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四早”(早规划、早部署、早安排、早动员),着眼于“四重”(重宣传发动、科技兴农、项目带动、优势产业),落实于“四到位”(任务到位、责任到位、部署到位、服务到位),引导农民不误农时,不误季节开展备耕备种,使全乡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呈现较好局面。现将我乡的粮食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粮食生产基本情况

2008年我乡粮食生产主要任务是:粮食种植面积23900亩。其中早稻12100亩,晚稻11800亩,玉米800亩,红薯900亩,油菜1100亩。目前,已落实早稻种植面积12723亩,玉米977亩,红薯920亩,完成了县里下达的种植计划。

二、推进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面对我乡以粮食生产为主产业的实际,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党政领导会议专门研究,全面分析,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当前农村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及时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和村干部会议,对今年粮食生产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2、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为了加强粮食生产工作的领导,乡里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副乡长为常务副组长,各工作组组长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全乡的粮食生产工作。为了推进粮食生产工作的开展,乡里实行粮食生产工作责任制,各驻村干部为各村粮食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并与各村签订了粮食生产工作交办状,而且将此项工作作为中心工作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3、科学计划,落实措施。

为了保证完成2008年的粮食生产面积,我乡根据各村的地理环境和自身优势,将任务分解到村,对各村下达了指导性的生产指标。同时各驻村干部在关键农时,深入村组,大力宣传各项扶农惠农政策,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技人员也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做好科技推广和技术指导。

4、创办示范,发展优势产业。根据2008年粮油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的要求,每个乡必须要创办一个生产示范点。乡党委、政府决定因时因地制宜,在去年创办的秋玉米示范点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办秋玉米种植示范点500亩,实行改制改种以带动全乡粮食生产的发展。

5、加强督促检查。乡主要领导经常不定期的到各村检查粮食生产和耕地抛荒情况,发现有零星抛荒的地块,立即要求村干部通知农户限期进行复耕,对于因水田土质问题不能耕种水稻的,乡主要领导当场要求村里负责及时改种其他品种,政府拿出

部分资金用于扶持,驻村干部负责督促抓好落实。

三、耕地抛荒情况

为了全面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决杜绝耕地抛荒现象,乡里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拉网式摸底排查抛荒底数。3月底4月初组织力量下到各村逐组逐户地摸底,摸清种植意向,对可能抛荒的稻田造册登记;5月份逐片逐村逐丘逐块进行核实,7月15日前,村干部、驻村干部对各村的耕地抛荒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经统计全乡抛荒的稻田总共55.11亩。

2、采取措施复耕。针对抛荒状况,乡里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实行“三挂钩”奖惩,即将解决抛荒问题与奖罚措施挂钩,与项目投入挂钩,与村干部报酬挂钩。凡是有劳力在家而抛荒的,除取消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补贴等资金外,每亩收取抛荒费100元,用作复耕经费。二是组织复耕、代耕。对缺劳力的户,由村组干部出面组织劳力帮助复耕;对外出务工造成的抛荒田,可由其亲友或村组集体组织代耕,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补贴等资金直接补给代耕代种农户用于发展粮食生产。三是引导土地流转。对长期抛荒的村、组可强制进行流转,确保耕地有人种,同时还可发展种植大户。不愿流转的,组里可收回抛荒耕地重新发包。四是严格责任追究。

(一)8月5日前所有耕地必须全面复耕。①每村出现抛荒耕地总面积超过5亩的,罚村“三大头”1000元,罚驻村干部300元,罚组(片)长200元。②每村出

现抛荒耕地总面积超过10亩的,罚村“三大头”2000元,罚驻村干部600元,罚组(片)长400元。③被市、县抽查出了问题的,免村“三大头”职务,驻村干部当年定为不称职并罚款800元,片(组)长当年定为不称职并罚款500元。

(二)对耕地抛荒农户,其耕地由村集体收回承包经营权并发包给愿种农户,承包期在5年以上。同时由乡政府追缴其原抛荒时领取的各种补贴,并收取抛荒费每亩200元。

界牌乡人民政府

镇2021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 篇6

为切实抓好我镇粮食生产工作,确保粮食安全,根据上级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确保粮食安全的总体要求,以早稻集中育秧为抓手,以单改双,提单产为重点,实行示范带动,大力发展优质稻,积极开展双季稻创高产竞赛活动,落实集中育秧,专业化统防统治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严格遏制耕地季节性抛荒,促进粮食生产向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发展,构建我镇粮食生产新格局,确保实现我镇粮食两稳两增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今年,我镇的粮食生产任务是粮食总产1.94万吨。粮食总面积4.41万亩,其中早稻面积1.52万亩,早稻集中育秧面积0.68万亩,专业化育秧面积0.29万亩。沿省道、县道公路沿线双季稻面积必须达到100%,村级公路主干道可视线范围双季稻面积必须达到90%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全面宣传发动。

在全镇全面开展加强粮食安全、遏制耕地抛荒、恢复双季稻生产的宣传活动,要求各村(社区)每个组必须张贴二条以上宣传标语,同时采取悬挂横幅、专题会议、村村响等方式,将宣传工作深入到村组、到农户,使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勤耕惜土光荣、懒惰抛荒可耻的意识,进一步宣传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政策,将国家最新的种粮优惠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做到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二)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确保种植农户春耕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育秧地膜等春耕备耕物资供应充分。鼓励农户使用自留常规稻种子,调剂余缺;同时推广再生稻种植,扩大双季稻面积。

(三)抓好早稻集中育秧工作。

全力落实早稻集中育秧面积0.68万亩,专业化集中育秧0.29万亩,办好2个以上秧田面积5亩以上的集中育秧示范点。扶持和发展集中育秧主体,主动开展早稻机械化育秧、机插秧、机抛秧社会化服务,农技人员和各村蹲点干部要深入一线,对种粮大户、合作社等实行一对一一帮一的包干负责制,按划分到各村的早稻面积任务落实到组,细化到户,具体到田块。

(四)办好绿色优质高效示范片。

按照全市粮食产业协同创新要求打造一村一品,推行六统一的种植模式,重点办好乔阳新村、XX村和鹤岭村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

(五)严格遏制耕地抛荒。

巩固2020年耕地抛荒治理成果,除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外,严禁出现新的抛荒。对主要公路沿线以及各村村道沿线可视范围内出现5亩以上连片抛荒的严肃追责问责,年终农业农村粮食生产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对5月25日前既未种水稻,又未种其他农作物且弃耕抛荒二年以上的耕地,界定为全年性抛荒耕地;全年性抛荒耕地由村负责,督促组予以收回,由村重新发包,恢复耕种,并由镇村两级填表上报县政府,由县政府根据上报名单统一取消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六)抓好粮食监测点生产工作。

粮食监测点要求双季稻种植必须达到80%以上,对于特殊情况如严重缺水等,不能种植双季稻的高岸田,要种上一季稻或旱杂粮,严禁抛荒。

(七)做好严格管控区种植结构调整工作。

全面落实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区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切实改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2021年香花新村、XX村、乔阳新村严格管控区必须退出水稻种植进行种植结构调整,鼓励农户因地制宜,改种红薯、大豆等旱粮或棉花等经济作物。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第一副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兼任办公室主任。

成立粮食生产专项督查小组。

组长:XX

成员:XX

督查小组负责全镇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督查工作。督查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担任办公室主任。

(三)落实工作责任。

各村必须成立以村支书为组长的专门机构,明确各村支部书记为本村粮食生产第一责任人。要把目标责任任务分解到包片村干部和各组,组落实到户,层层进行目标考核,要及时研究解决粮食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确保今年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四)加大督查力度。

镇农业和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和督查小组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村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及时掌握早稻生产进度,发现和解决育秧主体在育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早稻集中育秧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同时督查结果将纳入村级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加大服务力度。

各联点干部要加强对所联系村农业生产工作的指导,帮助其组织和抓好粮食生产,帮助解决种粮大户与散户面临的相关困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重点搞好技术服务,将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超级稻高产栽培、优质稻高产优质栽培等技术培训延伸到基地和村组,并及时抓好农田环境管理和农资市场管理,打击坑农害农行为,保护农民利益。要抓好灌溉用水调度,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组织好抗旱防洪工作,提高粮食生产的抗灾防灾能力。其他各有关部门应通力协作,营造农业和粮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确保今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六)落实奖惩措施。

为促进我镇2021年粮食生产早稻面积大幅度的增长,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根据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奖惩措施:

奖励措施:

1.耕地地力保护奖励。严禁耕地抛荒,实行不种地不得补贴,谁种植补贴谁的补贴政策,种一季农作物补贴105元/亩,种双季水稻补贴175元/亩。

2.早稻育插秧奖励。农户自备常规稻种子进行早稻育秧,按完成的栽插大田面积给予30元/亩的奖励。早稻集中育秧补贴60元/亩(要求机插、机抛,每个点秧田面积1亩以上,折算大田面积30亩以上),对装有终端机的插秧机、抛秧机,根据作业面积数,享受机插、机抛作业补贴40元/亩。

3.粮食监测点奖励。除继续执行2020年早稻生产补贴标准外(早稻面积完成80%以上奖300元/亩,完成60-80%奖200元/亩),另按实际面积给予200元/亩早稻育插秧补助,直播不补。(以上各项补助均以统计局监测上传数据为准)。

4.对适度规模大户奖励。凡在4月25日前抛插完,种植早稻(含再生稻)30亩以上的按实际种植面积奖励60元/亩。另对在4月25日前种植早稻(含再生稻)面积300-500亩和500亩以上的大户,另给予3万元和5万元单项奖励。

5.严格管控区种植结构调整奖励。对严格管控类受污染耕地退出水稻种植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的,根据实际种植面积按300元/亩的奖励。

6.发展粮食生产目标管理奖。完成早稻面积100%的村,奖励村10000元,办点干部奖励3000元,完成早稻面积任务90%的村奖励5000元,办点干部奖励2000元。

处罚措施:凡是在粮食生产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视为失职失责。情节较轻的,对驻村干部、村支部书记、分管农业的村干部、包片村干部等有关责任人采取谈话提醒、通报批评、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情节较重的,采取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措施,直至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在4月25日前,没有按时按量完成早稻集中育秧、早稻种植面积等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面积没有达到90%的,扣除每个村转移支付3000元,包片村干部1000元,从绩效工资中扣除,办点干部1000元(经费从片上到个人办点经费中扣除)。

在规定时间内,粮食监测点内出现抛荒现象,或者早稻面积没有达到70%以上的,扣村里3000元。

严格管控区内种植水稻的扣除相关村3000元,未在规定时间内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的,扣除相关村2000元。

主要公路沿线抛荒2亩以上(除不可抗拒因素外),在5个工作日之内没有及时整改或拒不整改的,扣村转移支付1000元/亩,扣包片村干部500元/亩,办点干部500元/亩。连片抛荒5亩以上,镇纪委视情节给予相关人员党纪政务处分。

不扎实抓好粮食生产,在落实早稻集中育秧面积、早稻种植面积、稻田抛荒工作中,被省、市、县粮食生产督查组约谈或通报批评的,影响全镇粮食生产工作在县排名站位的,对该村绩效考核评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

不按时上报粮食生产数据或存在弄虚作假、虚报数据,影响镇、县级粮食生产数据上报被省、市、县通报批评的,镇纪委视情节给予相关人员党纪政务处分。

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事迹 篇7

广河县

广河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方, 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大门”。近年来, 广河县立足县情实际, 紧紧围绕省州农业发展的总体安排部署, 创新发展模式, 大力推广旱作农业, 着力培育草食畜牧业, 有效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2012年两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列为全国50个县之一、全省唯一的高产创建整县推进示范县;被省农牧厅列为全省民族地区“养羊大县”和“种养结合示范县”。

(一) 坚持普惠理念, 牢固确立农业基础地位

广河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3%, 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县, 广河县牢固树立普惠理念, 坚持把农业作为重点扶持的基础性产业来培育, 从发展规划、资金投入、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制定措施, 大力扶持, 真正确立农业基础地位。经过几年的实践, 初步走出了一条以旱作农业为基础、以秸秆利用为依托、以草食畜牧业为突破、以能源沼气为辅助的循环农业发展路子, 总结起来就是坚持“种养”结合, 努力实现“种足、养多、增收、普惠”目标。

(二) 政府强力推动, 旱作农业实现全覆盖

广河县从2005年开始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 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实现了适宜种植区全覆盖。2014年, 广河县多方筹措资金1070万元, 购买地膜850吨, 争取省州配套地膜700吨, 通过科学谋划, 靠实责任, 抢墒覆膜, 强化服务, 全县共完成覆膜36.11万亩, 占省州任务36万亩的100.3%。经省农牧厅专家实地测产, 广河县全膜玉米自2006年以来平均亩产在830公斤以上, 2014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达到833.5公斤, 与半膜玉米亩产613.4公斤相比, 亩均增产220.1公斤, 全县增产粮食7.88万吨, 全县旱作农业总增效益2.572亿元, 户均增收6840元, 人均增收1286元。在推广工作措施中, 县上提出“年年都有新突破、年年都有新亮点、年年都有新提高”的要求, 一是注重宣传引导。始终将思想引导和技术推广工作同步开展, 每年组织村社干部现场观摩, 邀请农技专家和技术人员讲课培训, 广泛宣传讲解双垄沟玉米的技术原理和增产效益, 用事实教育群众, 用典型引导农户, 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这项技术的认知率, 逐步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得以接受。二是注重资金投入。从十分紧张的县级财力中想方设法整合资金, 通过向群众补助地膜的方式, 强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2014年, 广河县财政整合落实补贴资金1800万元, 争取省州资金900多万元, 共计购置地膜2160吨, 免费发放给群众。通过大力扶持引导, 使群众普遍掌握接受了该技术, 并自发种植全膜玉米。三是注重机械耕作。在推广过程中, 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2014年, 广河县共投放农机具3265台 (套) , 受益群众5500户, 其中拖拉机2433台, 旋耕机械503台, 覆膜机402套, 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特别是旋耕机, 每天整地20亩, 有效提高了整地质量和速度, 解放了劳动力, 综合效益显著。四是注重技术服务。实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 承包负责制度, 广河县每年抽调100多名技术人员, 组成70多个技术服务小组, 深入覆膜一线, 开展人对人、面对面、零距离的技术服务。具体做到了严把“五个关口”、坚持“五个统一”的要求。即严把整地、施肥、起垄、覆膜、选种“五个关口”, 坚持“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施肥水平, 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田间管理”的“五个统一”要求。五是注重行政推动。推行“三级两线”工作制, 县、乡、村三级干部工作各延伸一级, 县级干部工作延伸到乡抓样板, 乡镇干部工作延伸到村抓规模, 村社干部工作延伸到点抓落实;行政线确保资金、农资、机具等扶持措施到位, 业务线确保技术指导、地膜发放等田间服务措施到位。六是注重地膜回收。随着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地膜使用量也逐年增长, 大量的废旧地膜随意堆弃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 不仅严重影响着农村环境卫生, 而且相当一部分旧膜残留在田间不腐烂, 造成土壤板结, 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 导致作物减产。为此, 广河县专门筹措资金, 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 在每个村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 每个乡镇设立回收站, 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集中回收, 同时, 积极联系生产企业, 对回收的地膜进行再加工、再利用。2011年以来, 共计投入资金450多万元, 收购废旧地膜4300多吨, 每年回收1000吨以上。2014年, 完成废旧地膜回收1700吨, 有效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基本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

(三) 推进高产创建, 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随着适宜种植区全覆盖, 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促进增收, 空间已十分有限。为此, 广河县一方面延伸产业链条, 依托丰富的秸秆资源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另一方面, 积极探索提高粮食单产的方法, 大力开展高产创建工作。在不同区域建立了25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 示范面积38.8万亩。2011年以来, 广河县抢抓被列为高产创建整县推进示范县的大好机遇, 通过加大投入、强化服务、提高机械利用、清收废旧地膜等措施, 全面提升了旱作农业耕作种植水平, 增加粮食单产。2014年广河县玉米平均亩产为843.7公斤, 超出农业部650公斤的高产创建指标要求。

(四) 延伸产业链条, 着力培育壮大草食畜牧业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大面积推广, 不仅促进了粮食增产, 同时也产生了丰富的玉米秸秆。广河县将草食畜牧业列为全县重点培育的富民产业, 抢抓省上扶持机遇, 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2014年广河县秸秆总量达68万吨 (风干重) , 为发展草食畜牧业储备了丰富的饲草资源。在思路上, 坚持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 以联户养殖为方向, 以秸秆利用为重点, 以科技服务为支撑, 以金融支持为动力, 综合利用玉米秸秆, 有力推动了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立足县情实际, 大力推广“人畜分离、联户养殖、集中管理、单独核算”的联户养殖模式, 创出了一条最广大、最普通、最贫困老百姓稳定增收的路子。目前, 广河县牛羊存栏130万只羊单位;建成联户养殖小区 (场) 191个;青贮窖池30万立方米;秸秆利用率达68%;畜牧业产值2.8亿元, 人均养殖业收入1400元。

(五) 发展能源沼气, 努力走循环农业发展路子

广河县旱作农业的稳定高产, 重点亦得益于丰富的有机肥。据测算, 全县农田亩均施农家肥6吨, 既减少了化肥施用量, 又改善了土壤结构, 提高了农作物种植效益。目前, 广河县共建成户用沼气池20300户, 约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 初步形成了“旱作农业—玉米秸秆—养殖牛羊—能源沼气—有机肥料—粮食增产”的农牧结合的循环利用模式。

凉州区

近年来, 凉州区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 以主攻单产、稳定总产、增加效益为目标, 大力挖掘粮食单产潜力, 在保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努力提高粮食单产, 增加总产, 保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2014年全区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54.4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9970元;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7.82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106.12万亩, 平均亩产656公斤, 粮食总产量69.64万吨, 较上年增加2.12万吨, 人均粮食占有量675公斤。粮食作物中, 玉米68.7万亩, 产量54.5万吨;马铃薯16.1万亩, 折粮产量8万吨;小麦12万亩, 产量5.87万吨。农民人均种粮纯收入达到1464元, 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

(一)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

凉州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农牧、财政、发改、水务、农机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全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建立了“一个领导小组负责一项工作, 一项工作一套工作班子”的工作制度, 实行重点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区级技术人员联系片、基层农技人员联系户制度, 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和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指标体系, 严格考核奖惩, 形成了行政推动、技术支撑、农户受益的有效工作机制, 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

(二) 落实惠农政策, 激发种粮积极性

一是切实抓好惠农政策的落实,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广泛开展强农惠农政策宣传, 做到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二是积极落实农业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政策。2014年全区承保玉米40万亩、马铃薯6万亩, 安排保费补贴专项资金821万元, 玉米保险理赔474万元, 马铃薯保险理赔60万元, 较好地化解了粮食生产风险。

(三) 建设高标准农田, 夯实增产基础

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道路、建设农田防护林、增施有机肥等措施, 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 夯实农业基础, 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2008年以来, 凉州区累计实施土地整理项目87个, 建成高标准农田56.17万亩;共衬砌干、支渠102公里, 斗、农 (井) 渠7958公里, 安装机井智能化计量设施4887套;配套田间节水面积115.5万亩, 其中渠灌93.1万亩, 管灌8.6万亩, 大田滴灌9.2万亩, 温室滴灌4.7万亩, 节水灌溉体系初步形成, 提高了农田保灌能力, 为粮食增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 实施高产创建, 提升生产水平

一是积极开展以玉米为主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2008年实施高产创建项目以来, 凉州区累计建立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30个, 实施总面积60万亩, 平均亩产达894公斤, 比全区平均亩产提高130公斤, 累计增产7800万公斤, 新增产值1.56亿元。二是积极开展玉米增产模式攻关试点。以实现全程机械化为核心点, 以创新组织方式、创新管理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专家指导方式为着力点, 在种植规模、栽培技术、机械研发、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上求突破, 凉州区落实玉米增产模式攻关万亩示范片11个, 面积32万亩, 平均亩产可达950公斤, 比全区平均亩产提高150公斤, 通过典型示范, 以点带面, 促进了全区粮食大面积增产。

(五) 创新工作机制, 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组织方式。大力培育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把攻关工作与土地流转结合起来,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 建立攻关示范点, 推进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机械化方向发展, 全区培育种植大户180个、种植业合作社283个, 农机合作社39个, 在黄羊镇、韩佐乡等乡镇, 支持种植大户建立500亩以上示范点6个, 新型经营主体在增产模式攻关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二是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监测手段, 对土壤养分、墒情定期监测, 做到适时适墒播种, 适时适量灌水, 提高玉米苗情、土壤水分和配方施肥管理的精准化水平。三是创新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和村级组织办公场所, 搭建村级服务平台, 以基地农户为基础, 以合作组织为纽带, 以龙头企业为骨干, 创新农业服务模式, 建立多元化服务体系, 有效解决了基层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四是创新专家指导方式, 聘请全国知名专家, 为凉州区玉米增产模式攻关号脉把诊, 解决技术瓶颈, 建立了“技术单位领导+区级专家+技术服务小组+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五位一体”技术服务模式。

(六) 强化技术集成, 提供科技支撑

注重示范引领, 按照“五统一”要求, 整村整组推进, 做到乡有示范片、村有示范点, 累计建成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0个, 发挥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带动效应。一是大力推广垄膜沟灌、膜下滴灌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 2010~2014年累计推广432万亩, 累计增产28.6万吨, 节水3.1亿立方米。二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累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772万亩, 节肥5万吨, 新增粮食产量4万吨。三是在示范点重点推广机械整地、机械起垄覆膜、机械点种、机械收获等技术, 示范片整地、点种机械化作业率达到100%, 玉米机收率达到46%。四是引进推广优质、高产、抗病的玉米、马铃薯新品种20多个, 选育出了“吉祥1号”玉米品种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重大推广价值的农作物新品种, 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五是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减少农药使用量30%, 防治效果提高到90%, 有效控制和减轻了病虫害危害, 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

(七) 强化政策扶持, 加大投入力度

为保证高产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凉州区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良种补贴、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等项目资金, 重点向高产创建示范片倾斜, 对集中连片种植500亩以上的垄膜沟灌玉米每亩补助40元。凉州区财政累计配套补助资金、试验示范经费1190万元。

凉州区实施高产创建项目以来, 全面落实粮食补助政策,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农业项目、技术力量, 集成推广综合配套技术, 建立核心高产攻关田, 2008年和2012年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两次创全国玉米大面积高产纪录, 亩均产量分别为970.52和1041.3公斤, 是全区粮食总产稳定增加的主要支撑因素。下一步凉州区将依托农业部粮食增产模式试点项目, 在总结玉米高产创建连创全国纪录经验基础上, 突破技术瓶颈, 集成组装成熟生产技术模式, 整合高产创建、高效农田节水等项目, 组合优良品种推广、机械化作业、节水灌溉等节本增效关键技术, 开展跟踪服务和指导, 更大规模、更广范围集成推广技术, 探索粮食稳定增产新途径, 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安定区

2014年, 在农业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安定区抢抓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机遇, 挖潜力发展特色产业, 强科技提升生产能力, 保持了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据统计部门实测, 安定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上, 总产量突破10亿斤大关, 实现了连续7年增长, 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亮点。

(一) 加大科技创新应用

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 坚持良种、良法、良田、良繁、良机有机结合, 大力推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旱作高效农业技术, 2014年, 安定区旱作农业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26.7万亩, 近80%的粮食作物实现了地膜覆盖种植。建立万亩以上规模示范片带26个, 综合技术组装集成核心示范点10个, 粮食生产开始由传统种植向旱作高效种植模式转变。地膜玉米亩增产23.7%, 黑色地膜马铃薯种植84.5万亩, 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4.3%, 比露地亩增产22.4%。建成万亩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区6个10万亩, 马铃薯、玉米高产创建整乡推进示范区2个12.4万亩, 推进了高产创建向纵深发展。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程度全省最低。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33.5%。

(二) 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安定区以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建设全国马铃薯贸工农一体示范区为目标, 充分挖掘增产潜力, 种植面积连续8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 成为全国最大的县 (区) 级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基地。鲜薯总产达到145.3万吨, 增幅达23.5%。三分之二以上的马铃薯实现外销和加工。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能力达到4亿粒, 占全国的36%, 建立原种扩繁基地2.1万亩, 一级种扩繁基地15万亩, 脱毒种薯应用率省内第一。连续8年承办了农业部和甘肃省政府举办的全国马铃薯大会 (博览会) 。建成马铃薯产品生产线22条, 加工能力达到37万吨。农业部和甘肃省政府共建的国家级定西马铃薯批发市场启动建设, 推动了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

(三) 不断提高保障能力

安定区财政按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 整合资金4632万元, 集中解决脱毒种薯补贴、地膜补贴、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等粮食生产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完成了9个乡镇和3个区域农技站建设, 在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关键农时季节, 组织农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地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工作。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旱作农业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全国马铃薯增产模式攻关、土地整理等一批项目的实施, 保证了粮食生产技术的全面推广和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四) 强化工作推进机制

粮食生产挑战犹存 篇8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民以食为天”,如果现在不加以防范,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可能都要面临粮食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

位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一直被称为中国的“粮仓”。从数据统计来看,黑龙江的农业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该省的粮食种植面积占中国粮食种植总面积的10%,大豆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大米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中国是全球的主要粮食生产国,因此,黑龙江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最近,我们跟随一些农业专家前往“粮仓”,走访了当地的一家国有农场,结识了不少农村生产资料的零售商,还在省会城市哈尔滨与一些农产品期货交易员进行了交流,并且同政府官员以及北京和上海的民间专家开展了讨论。

有一点必须先说明,我们去了解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不单是基于学术研究的兴趣。最近几个月,食品价格涨幅一直在下降,但是粮食价格却持续上涨,短期内依然存在通胀压力。许多观察人士都担心粮食还将继续涨价,毕竟,化肥之类的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一直在提高,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因此受到影响,且中国劳动力成本又比其他国家上涨得更快。好在目前中国农产品的价格并没有全面大幅度上升,国内食品价格引发的通胀主要来自猪肉和蔬菜的涨价,并不是粮食。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粮食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一直存在差距。这是因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向来自给自足。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需要大量采购的农产品只有大豆;以前中国曾经大量进口小麦,不过现在这一局面已经扭转,甚至能够少量出口小麦。此外,中国还是大米和玉米的净出口国。

可是,如果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从而使农产品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价差不断缩小,无疑会伤害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导致供应短缺,粮价上涨。“粮仓”之行,还使我们进一步担心:由于实际需求一直在稳步上升,自给自足的目标是不是变得越来越难实现了?

“粮仓”之行

在此次的走访过程中,从省会哈尔滨到农场,有五个多小时的车程。因此,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感受黑龙江。除了被再植林木覆盖的小山、小煤矿,一望无际的田地之间几乎没有任何阻隔。当然,也不存在交通拥堵,高速公路质量很好,但几乎空空如也。

黑龙江的一家国有农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家国有农场的规模与世界其他国家大型产业化农场类似,地位也相当重要。它面积广阔,且拥有许多大型拖拉机等农用机械,与我们同行的专家们,甚至兴奋地将这个农场从事的农业称为“真正的农业”。

近几年来,国内的粮食需求一直旺盛,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主要受到收入提高和肉类(动物将植物转化为肉类的效率很低)消费增长的推动。因此,要继续维持粮食自给自足,不仅需要防止短期供应下滑,而且还需要确保国内粮食供应在未来几年能够继续稳步增长。

令我们感到放心的是,在黑龙江一路上都没有看到任何休耕土地。农田里新种的玉米幼苗,呈现出一片片新绿。农民们在路边的农田里显得十分忙碌。我们走访了农村里一些零售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的商店,店主们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导致耕种面积下降显得并不十分担心。

在那个国有农场里,农场管理者对成本上涨似乎也没有太多担忧。他们表示,在当前的耕种季节里,农业生产投入成本仅仅略微上涨。尽管从趋势看来,成本上涨的速度确实在加快,但尚未达到令人忧心的程度。北京的农业专家的看法也基本相同。

在黑龙江,务农劳动力工资上涨似乎也不会对粮食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因为该省的农业是土地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产业。黑龙江的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20.2人,而中部省份河南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16人。在黑龙江,平均每户控制土地3.7亩,农业收入5000元;而在河南,平均每户控制土地1.2亩,相关收入仅为3000元。

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大到全国范围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产粮区并不是都像黑龙江一样,能够拥有如此低的人口密度和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壤。所以,中国的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是:土地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地方。尤其在中国南方,人口密度比黑龙江高得多,而可用耕地又比黑龙江少得多,但是这样的地区依然有可耕种的土地,而且不能因为农民都去城市务工而让耕地闲置。

所以,我们认为,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耕地应该用来种植劳动密集型的水果和蔬菜,让农民的收入变得吸引人。如果政府坚持以土地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来满足全国粮食基本自给自足,那么,就应该允许放开粮食价格,或者相应提高补贴。

成本控制压力巨大

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政府在努力控制国内生产投入成本的上升,尽管尿素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已经从2004年的每吨约200美元上升至700美元,国内的尿素价格仅仅上涨至每吨240美元。另外,政府还大幅提高了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我们估计,补贴总额已经从2007年的每公顷470元上升至2008年的每公顷900元,远高于化肥大约每公顷人民币100元的涨幅。

不过,化肥仅仅是农业生产所需投入之一。在农业生产总成本中,种子和化肥之类直接投入的生产资料只占到三分之一,剩余的三分之二投入成本包括公用设施、机械和最为重要的劳动力成本。由于劳动力成本的迅速上升,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李先德估计,种植一公顷小麦的利润在2007年能达到约2500元人民币,而今年将降至1830元。

尽管被削减的利润可以通过增加补贴来弥补,但实际中劳动力成本比理论上的要高得多。在李教授的利润计算中,劳动力成本被假设为每天人民币13.5元,相当于每月410元。但是他指出,410元的工资是远远不够的,农村雇工目前每天的工资已经达到40元左右。从其他行业工资上涨中,我们也能看到农村居民收入中的工资部分(主要反映那些在工厂和建筑工地工作的农民收入)近年来一直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因此,长期来看,劳动力成本问题将是粮食生产的一个更大的挑战。

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劳动力成本上涨后会增加劳动人口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也恰好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从另一角度看,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未必会导致农产品产量下降,相反还有可能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

以养猪业为例。原来小规模经营的养猪户,可能会因为在城市务工的收入更高而放弃养猪。这样一来,养猪业将得到整合,生产效率和卫生水平都会有所提高,而这也正是政府期望看到的效果。从去年8月开始,政府已经开始推行一些旨在帮助养猪业从猪蓝耳病中恢复的补贴和保险政策,这些政策针对的都是规模较大的养猪场。因此,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养猪业来说不是问题,小型养猪场退出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大型养猪场扩张来弥补。

粮价形势不容乐观

许多专家都认为,国内粮食价格今年上半年没有明显上涨的原因,是前几年已经有过一次大幅度的涨价。2003年-2004年,中国粮价曾爆发性上涨30%。从那以后,国内粮价一直保持温和涨势,同时产量也在不断提高。我们估计,每公顷玉米的平均收入已经从2002年的人民币5000元上升至2007年的8500元。

2003年-2004年期间粮食价格的大幅飙升,是因为之前数年农业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导致国内粮食丰收面积下降。

那时候,政府一方面为通货紧缩忧心忡忡,另一方面还需要解决随着粮价上涨而来的提高粮食进口数量的问题。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政府意识到防止粮食供应下滑的重要性,因此致力于推行粮食补贴政策,希望粮食自给自足的局面能够继续。

专家们几乎都认为,目前的形势更加具有挑战性。目前,国内的通胀水平有所上升,而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已经飞涨得令人惊惧。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间的巨大差距,将使政府很难完全控制粮食出口,但中国政府现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决心防止粮食生产出现任何下滑。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中国的粮食价格按月比较几乎没有波动,说明政府所做的许多努力是相当成功的,如农业补贴、提高出口税、向市场释放库存等。可是,粮食价格最近连续几周的静止不动,又令人更加担心下半年粮食价格存在上涨压力。基于中国政府表现出的坚定决心,我们预计,今年国内粮价不会大幅上涨,但由于化肥价格被人为控制在低位以及粮食种植收入相对减少,我们对2009年后的形势不那么乐观。

实际上,如果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食品价格的上涨也没有那么可怕,目前食品和粮食的绝对价格仅仅略高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峰值。不过,目前食品和粮食价格的调控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控制食品和粮价上涨,短期内有利于缓和市场对通胀的恐惧,却给未来埋下巨大的风险隐患。■

上一篇:书籍文明礼仪下一篇:锻炼身体倡议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