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2024-04-29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精选11篇)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篇1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文/高继新

摘 要: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要进行有效教学,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抓住英语课堂教学这一基本形式,优化课堂教学,依托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优化;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要进行有效教学,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抓住英语课堂教学这一基本形式,体现“教”与“学”的有效性。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合理制订教学目标,有效地设计课堂提问,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要优化英语课时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和明确性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挑战学生的潜能以及帮助学生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通常就是学习目标,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等状况,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需要和能力,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与条件来设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同时又要考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尽可能做好充分的预案,确保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二、有效的教学需要有效的提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强调构建充满生命的课堂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变成充满生气和乐趣、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体现参与者个体生命价值的生命活动。有效的提问是构建这种运行体系,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催化剂。

1.课堂提问是英语知识训练中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

课堂上,如何实现既定的“三维目标”,都是通过提问来一一实现的。有研究表明:在各学科中,英语教学中的提问,无论提问的频率还是人次都高于其他学科。可见课堂提问对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课堂提问更为有效,使之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是每个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问题。

2.问题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效的提问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带动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创造性回答,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饶有兴致地投入自己的学习过程时,他们便成为更好的学习者,所学到的也会更多。与此同时,由于学生群体差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选“对象”,根据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做到难点明确、重点突出,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和针对性,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注重提问方式的灵活性,适时地变换提问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尊重个体差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合理创设教学情景,提高课堂效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创造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巧妙组织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结合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学活动的民主性,积极创设英语的情景氛围,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讲,教师只引导,不包办代替。

初中的英语教材,语言真实,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扩展文化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在课堂上以生活展现情景、事物演示情景、图画再现情景、表演体会情景、语言描述情景等,以情调动、依景互动、设景主动,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交际技巧入手,通过对话练习、提问练习、讨论练习,突出听说技能训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四、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设置的教学活动才是最好的,才是有效的。活动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索、创新,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符合“乐学”原则,向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即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场合和机会,让学生“沉浸”在使用英语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有利于学生获得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和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并激发情感,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在宽松、自由、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活动氛围中快乐学英语,成为一种享受,当学生有交流的欲望、交流的内容和交流的能力时,课堂才能真正互动起来。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现有的学习水平,认真分析处理教材,确立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明确性,优化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结合有效的提问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钱建波。论有效课堂教学的六大主要特征。教师教育,(10)。

[4]李华。英语课堂有效性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07)。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篇2

教师用教材教学, 教材不是圣经, 教材本身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师课前要仔细钻研课标教材, 科学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教材分析的基本依据: (1) 依据《物理课程标准》; (2) 依据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 (3) 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特点。教师不仅要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理解, 重点、难点的把握, 而且要对章节、模块内容乃至学科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 把本节课教学内容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来考虑, 弄清它的地位和作用, 决定我们的教学策略。例如, 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 就用到后面的二力平衡知识, 我们在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时, 也回顾前面的滑动摩擦力的测量, 前后呼应, 做到巩固、理解、应用相结合。

我们的课堂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分析“学情”。面向全体, 以中下层学生为标准, 作业和考试让大部分学生有成就感, 使课堂、实践与我们制定的目标高度一致, 要把教学设计与本班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要善于把教师自己置于学生“学”的一方来思考问题。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怎样安排教学程序更利于他们的理解和接受?用怎样的方法和手段更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自己的教学主动地、自觉地去顺应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例如, 学生在学习滑动摩擦力时, 教师引导学生用手在课桌上滑动, 慢慢增加手对桌子压力的大小, 体会到滑动摩擦力的存在以及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就非常有兴趣去继续探究学习。

二、优化教学过程,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

许多初中学生听课的“重心”并不在师生分析讲解的过程, 而落在老师最后报答案时, 他们却会赶紧写下;或者在进行学生小组探究活动中, 就有部分学生在玩。最后结果出来时, 他们不失重点地照抄下来。从教学的角度来讲, 所谓教学的结论, 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而所谓教学的过程, 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我们教学的目的之一, 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 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识方式, 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证和比较, 结论就难以获得, 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

物理知识的学习就是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进行学习的, 达到教学有效性了。教师要善于用问题来组织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来开展教学。例如, 用人睡钉床开始压强新课的学习。课题引入新颖, 学生问题明确,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

新课教学中, 可以通过学生预习, 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教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有意通过物理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作出猜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书上的提示分析并设计实验;鼓励他们利用器材大胆地进行实验探究;再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讨论, 对解决问题有个初步的知识轮廓;最后再经过老师将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讲解, 学生很容易接受。长期训练, 学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为后面难度增大的知识做好铺垫。

采用问题解决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释——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总结结论, 不要把结论和盘托出, 要把得出结论的过程与方法渗透给学生。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串接起来, 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参与, 增强教学过程的逻辑性, 也使得教学过程更为流畅, 有效。

三、优化实验过程,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表现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分析、思考、决定, 并且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

物理学科是一门基于实验上的自然科学。初中物理实验的可操作性, 实验现象的直观性, 引起学生强烈的操作兴趣, 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教师要充分保护和利用积极性, 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实验活动。但是, 学生对自己能否完成这些实验却没有足够的信心。为了证明学生的能力, 书上的实验, 不管是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还是题目中的实验, 能做的, 让学生参与进来, 切身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如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学生会不加思索就说出各种答案。要得到正确答案, 通过学生实验, 结果出乎大家意料。实验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通过学生完成实验树立了自己也能做实验的信心。

学生发现了自己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学习能力, 不仅如此, 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表现自己学习能力的欲望, 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培养能力和展露才华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习, 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能做的实验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操作。开放实验室, 鼓励学生用实验室的器材, 家中的玩具, 甚至到外面买些材料, 进行实验操作探究。初中学生的兴致极高, 几个人自主分工合作, 积极寻找器材准备实验, 并亲身体验。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增进了学生们之间的合作能力, 也能从实验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又能发现新的问题, 继续探究。通过实验教学, 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既证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又可以使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持久地保持下去。

学生有效学习才是有效教育。在整个教学系统中, 教学的真正含义是以学生学为中心去组织教学过程, 使学生真正地学, 教师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 让学生学得更主动, 更有效, 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摘要: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 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 获得发展。但是,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把学生叫到面前分析学生出错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学生已在课堂上学过。究其原因, 主要是课堂效率太低。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 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不要像有的教师的反映:题目一变, 学生就不会了。教师有必要从教学过程中将每道步骤优化, 将结果转移到过程, 将知识变成智慧, 使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优化,有效,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2002.117.134.

[2]刘国荣.解读新课程.2004.60.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篇3

关键词 多媒体教育 初中英语 综合英语能力

迎来21世纪的曙光,我们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英语课堂上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的创设,学生主体性的更大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主动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现代英语课堂上得以体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得到加强,德育和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然而,过多滥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喧宾夺主,违背了多媒体 “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未能由表及里,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呢?笔者就此谈几点实践中的感悟:

一、注重课件风格和教师教学风格的一致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使教师的教学风格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教师按照自己设计的逻辑进程,选用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有效地组织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离开课件,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只能成为摆设的花瓶。因而课件必须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应亲自创作,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使得学生更易于接受,而不因使用多媒体了,把本来简明的,非要搞得花里胡哨、 “枝叶”繁杂。结果只能是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措,也就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 “辅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二、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英语课堂教学在效率上带来 “几何级”的飞跃,这已为无数的实践所证明。但是,刻意地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就成了 “放映员”, 就会带来过犹不及的后果。我们必须使教与学两类活动真正形成多向相互的有利条件。这就要求由“学生”决定“教法”,使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教学内容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一)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应发挥其主导作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所具有的很多作用是计算机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例如:英语课堂上开始时的 “Free Talk”、值日生的 “Daily Report”或师生的口头交流,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好方式,它是计算机所不可替代的,同时要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那么就会把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听或看的目的,调节他们的注意力,并注意及时的反饋矫正,以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二)注意计算机多媒体运用的频度。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甚至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所教授的语言材料越易于让学生掌握,效率就越高。比如:有些教师用英语课堂上常用的五步教学法,于是他在revision环节上用,在presentation环节上也用,practice,drill和consolidation等环节都在用;一会儿用powerpoint展现这个片段,一会儿用flash来呈现那个片段,跑上跑下,不断切换,忙得不亦乐乎。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很浓,但实际上变成了老师搞 “杂耍”,学生看热闹。事实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缺少语言训练的时机,即使有所训练,也很不足。笔者认为:我们应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与积极因素,由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到维持他们的有意注意,进而转化为从事学习和创造活动所必需的 “有意后注意”。所以,在引入或呈现(presentation)这几个环节我们可以多用些,在其它环节少用一些。但是不论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师都应抱定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之所以要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语言点,是为了 “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 “海洋”中学会 “游泳”。

三、注重各类媒体的结合应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中所起的作用是许多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计算机多媒体可替代其它一切教学媒体。只有结合使用,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一) 避免只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

确实,一些教师在初尝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甜头后,便唯其命而是从,丧失了自己多年来形成的鲜明的教学风格,却不知计算机多媒体固然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如实物、简笔画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可忽视。所以,教师不应一味赶潮流,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和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是我们不变的原则。

(二) 避免把投影屏幕当成黑板。

有些英语教师认为,有了大屏幕投影,黑板可以从教室中消失了。他们把投影屏幕当作黑板,备课时将全部的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及图片都输入计算机,课堂上点击鼠标,通过大屏幕一一显示。我们知道,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操练,从而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而且,优秀的板书不仅精练,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时调整、修改板书内容。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使学生对整课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也因屏幕上内容一屏一屏稍纵即逝,影响了学生记课堂笔记,而实验证明,课上记笔记的学生回想当时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七倍。所以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就会影响计算机多媒体在帮助我们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方面优势的发挥。

优化教学设计_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篇4

【摘要】

准备是一堂课是否有效的前提,最重要的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环节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过程。下面谈谈我是如何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 有效性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过程,而过程决定了结果,因此,课堂环节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这堂课的生命力。设计教学环节要从目标出发,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借助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仅要有趣、可操作,更重要的是富有实效。下面,我就以一个亲身实践的课例《北大荒》为例,谈谈我是如何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有效导入

导入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总领,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导入,一定要有效。而我认为通过创设特定问题情境, 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然后因势利导,自然地进入新课,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同时,导入还给学生留了个悬念。

现在,我们从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语言、神态、情感变化入手,理解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1、求治:

提问:“为什么沃克医生是冷冷地?” 术前:

追问:明明知道要忍受巨大的疼痛,为什么他不打麻醉 剂?引导学生理解刘伯承的话。

2、术中:

手术台上,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微微颤抖,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 刘伯承是怎样的呢?

刘伯承“抓破白垫单的青筋暴起的汗如雨下的手”,体会刘伯承的坚毅顽强。

3、术后:

齐读“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三、讨论:(四人组)

1、他最初的态度怎样?后来,他的态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有关的句子,说一说。)

2、用自己的话赞赞“军神”

四、作业

1、通过一件事写一写身边让你敬佩的人。

板书设计:

军 神 沃克 刘伯承

求治:冷冷 不悦 镇定

术前:愣住了平静 军神 术中:颤抖 一声不吭 术后:吓、失声、亲切、钢板 72刀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教学反思:

一、精读课文感悟“神”

从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中感悟。手术前,沃克医生的表情开始是“冷冷”的,当刘伯承拒绝用麻醉药时又“愣住了”,手术后,当病人说出刀数时,沃克医生又对他非常佩服。这些神情的变化,促进学生从侧面了解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二、在读中感悟,领会“神”

为了表现刘伯承将军坚强的意志,我引导学生抓住沃克医生情绪变化这一主线。通过多种形式有层次地读,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把思绪推向高潮。在指导学生找重点词语时,让学生积极自主地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去文中寻找答案。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三、案例的有效性。

一堂课最好的形式是一个案例用到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这个案例需要引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在问题的设计和学生有可能形成的回答上,教师都必须在备课时想到

四、提问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如果学生的目光能注视 3 着你,对你微笑,我想他愿意来回答你的问题,这是一种师生之间无声的交流。我们要改变那种简单的问答式的提问。如“是不是?”“对不对?”

四、活动的有效性。

在课堂上,老师不是主持人的角色来举行的课堂活动更具有活动的活力。

在这一环节中,我结合了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使用语言的情景,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情景的创设又为学生提供了真实使用语言的平台,所以课堂上呈现出学生兴趣盎然、喜形于色地交流场景。我觉得此处的设计是成功的。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篇5

关键词 理解课标;巧设问题;营造氛围;构建师生关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教学的推进,我们今天的教学可以定位教学的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理解课标、深入研究教材、回归教材意图

首先要想有效地组织数学教学活动,读懂、吃透教材是我们教师迈出的第一步。一是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这是第一个转化,也是新课标提倡的建模;二是分析其间的数量关系,用数学方法求解,并在实际中检验,这是第二个转化,学生能学以致用。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提取有用信息、整理分析相关信息的能力,为更好完成第一个转化打好基础。

其次我们在个人备课时要还原教材的本意,抠细节。要细究教材中每一个主题图,每一个练习题,每一处、每一点都要问一问“为什么”,通过我们教师多思多问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发现教材存在的价值。然后创造性地选择比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问题作为素材,来内化学习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要我学”当然水到渠成的变为“我要学”。

再次我们还要以整体视野寻找教材内在的体系、脉络。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要弄清本节知识点与前后单元甚至上下年级的关系,既要一课一研,又要全盘一研,每一个点在数学链上的作用和点与点彼此的关系我们必须心中有数。

二、巧设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为了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创设一个有效的数学情境非常重要。根据教学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学习起点,紧贴数学学习主题,内容真实,形式朴实的数学教学情境,才能达到激活思维,活跃气氛,务实高效的目的,从而让创设的数学情境真正在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2.合理创设梯度训练题,提高课堂练习的实效性

数学练习题是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练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做基础。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设计好练习题是十分关键的一环。题目做得多,不如做得精,学习的真谛“在于多悟,而不在于多练”。要想充分发挥数学练习题的功能,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下精心设计好练习题。练习题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练习题教学与新课程、新理念同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3.设计递进的问题,进行思维训练

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串”,让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暴露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注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得乐学。

三、注重营造学习数学的氛围,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开展好题大家分享活动

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课堂上没有见过的题,而且对提升思维能力极有帮助,老师把关后让学生将此题展示给大家,再由同学们研究,提出不同解法,形成学习数学的氛围,分享学习的快乐。

2.班级与班级之间开展比、赶、超活动

在所教的两个班级中各选出同等层次的学生进行擂台赛,还要到对班下挑战书,提出挑战口号,激起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抓住了学生的“好胜”心理,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关注后进生,培养自信心

每天的午自习和当堂小测,老师批后将出现错误的卷子交给后进生,让他们负责改错,然后返给当事人,并指出错误原因和改正意见,渐渐的后进生有了自信,同时在班级又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不会出现尖子生歧视后进生的现象。

四、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在教学中,我和孩子们做了如下约定

(1)每周的数学辅导课,正常讲授内容后,要预留10分钟做游戏,比如兔子舞表演、徒手传递苹果„„这样,每周的这节数学辅导课,学生不觉得厌烦,相反很盼望这节课的到来。

(2)课堂上纪律出现问题的学生(老师的纪律问题也算上,一般指上课手机忘静音了)我们也有自己的“惩罚”――“篮球火”热身舞等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也要做到。

2.建立新时期高效课堂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而和谐的课堂气氛需要融洽的师生关系,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是理解与尊重,教师要有一种民主精神,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善于和学生平等交流。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的情感很容易在行动中表现出来。我们在教书育人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一些做法会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转化为喜欢“学习数学”。

想说:

为师者,只要我们能够用心去钻研教育教学方法,一定会打开知识的宝库,寻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的途径;

为师者,不满足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努力成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思维的“门”会为学生开启;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篇6

摘要 寻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笔者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探究,通过发现探究式、自主交往式、过程活动式开展有效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为主渠道。经调查,学生手中的资料名目繁多,如:学习指导、同步导学、精析精练„„。可谓要有尽有,教师作统一要求完成的作业资料至少有两种,每天大部分学生要做到晚上12:00后才能完成,住宿生甚至要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借光完成作业,严重催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章第五条之规定: 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2〕。笔者教学时并未使用这些资料,用一个实验班跟踪对比,所得的效果与前者相差无几。看来,好的教学效果,并不是用题海战术练出来的。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

略。

2.课题假设

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课程资源)出发,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假定课程资源相同的条件下对教师,学生、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3.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已有的文献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从变量的特征进行理论分析,或从教学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本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谈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及策略。

3.2 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主要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外作业等情况为主,共设计了10道是非选择题,调查范围是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所中学,其中包括一所市级重点中学及两所普通中学。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出的初三年级学生(每校各70名)共210人,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本次调查发出问卷210份,有效问卷201份。被统计的学生中,男生111人占55%,女生90人占45%,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可靠,要求学生实事求是,集中填写,当场收回。

4.结果及原因分析

从统计结果分布可以看出:

(1)没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2)课堂教学时仍以集中讲授为中心,以教师、课本为中心,学生几乎没有亲自实验、体验、探究的学习时间,教材虽然是新的,课堂教学要求、理念、方法是传统的。

(3)教师靠增加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这说明教师上课之前没有精心准备课堂设计。或是课堂上废话太多,补充内容太多等原因。

(4)课外学生学习时间严重不足,作业负担过重。做题一对照答案—做题成为学习的主要方法,忽视对学习过程、学习质量的反思。

5.措施及策略

5.1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 神奇。如:启蒙第一节课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果汁”、“白纸显字”、“烧不坏的手帕”等,通过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动脑(问题的实质)、动口(描述实验现象)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5.2 课堂教学中的人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活动中人是最重要、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学过程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人与内容、人与技术、人与手段的活动。

首先,一个有效的教师要努力做到具有亲和力,表达流畅清晰,思维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善于组织协调。教学行为上应该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明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3〕。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注意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经历和体验,勤于动脑,独立思考,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培养创新品质。此外,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还要传播人生的信念,力争做一个热情、期望、值得信任的教师。

〔5〕其次,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发展的人。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同时,还要承认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个性差异性,肯定会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得以解决。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者,是一个完整的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有效教学活动中,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舞台。由于学生受不同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具有独特性。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由于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情感、价值取向和知识基础。教师只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受、自主观摩、分析和思考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5.3 “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教师首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做到如下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角度转换意识。从有效课堂教学的表象看,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高涨,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师生、生生思维碰撞中有无新火花的迸现,课堂上是否做到了动口、动手、动脑,从反馈中知识掌握是否牢固等方面都要求教师随时调整课堂的教学行为。

5.4 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集体备课是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重要途径,通常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集体备课:

一、集中备课。(1)引领:由备课中心发言人在教研活动会上以“说课”的形成发言。说教材、大纲、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件准备、习题精选、教学理论等。(2)合作:讨论发言人的内容。(3)交流:由个人代表或小组代表发言交流。(4)整合:由教研组长整合大家意见,小结备课情况。做好整个过程必要的发言记录。

二、实施教学方案。统一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听课,观察。有条件者全程录音录像。让研究课真正回归到日常〔4〕教学中来。

三、教学反思。执教教师执教后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四、形成新教案。同一教案多层次,多次上课。多次教学反思,反复讨论。结合本班级的实情,最终讨论定稿。把上次研究积累的经验作为下一次实践的起点。实现螺旋式上升。

5.5 有效的教学行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和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指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具体情况设计出多样化教学。

(1)发现探究式

探究学习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为起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经历和体验,达到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策略是构成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

案例1:鉴别食盐和纯碱

【教师讲述】

食盐和纯碱是生活里的常用化学物质。它们均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从外形上看,二者极为相似,难以区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它们。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学生讨论】

根据食盐和纯碱的不同性质,有多种方案鉴别它们。如:物理方法、手摸、口尝、观察是否潮解等。再如化学方法:用稀酸溶液(如稀醋酸、稀盐酸、稀H2SO4、稀HNO3等),碱溶液[如Ca(OH)2溶液、Ba(OH)2溶液等],盐溶液(如CaCl2溶液、BaCl2溶液,AgNO3溶液和稀HNO3等)优化答案时,选原理正确、现象明显、操作简便为最简方案。

【探索设计】 方案一:分别取白色粉末少许置于容器中,过几天后,有潮解现象发生的原样品为食盐,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纯碱。

方案二:用口尝两种的白色粉末,有咸味的原样品为食盐,有涩味的原样品为纯碱。

方案三: 用手分别蘸取上述溶液少许,有滑腻感的原样品为纯碱。

方案四: 分别取少许样品置于试管中,倒入少量稀醋酸(或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有气泡产生的原样品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食盐。

方案五: 分别取少许样品置于试管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或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样品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食盐。

方案六:分别取少许样品置于试管中,倒入CaCl2溶液[或BaCl2、Ca(NO3)

2、Ba(NO3)2溶液等],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样品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食盐。(2)自主交往式

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了兴趣后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个性发展,共同提高是自主交往式的基本特征。

案例2:哪里来的煤气?

【问题背景】 冬天,在某些高寒农村地区,仍沿有用煤(或炭)烤火的习惯。

小男孩:“爸爸,天气太冷,我要烤火”。

(爸爸迅速取来一些木炭,放入炭火盆中,用火引燃木炭,很快炉火熊熊,然后打开门窗)。

小男孩:“爸爸,冷风吹来特别冷,快关好门窗呀。”

爸爸: 傻孩子,紧闭门窗,会煤气中毒的。

小男孩:哪儿来的煤气呀!

【问题】 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碳和一定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CO2还是CO?

【学生讨论】根据C+O

2CO2,2C+O2

2CO,计算生成CO2时,m(C):m(O2)=3:8,生成CO时,m(C):m(O2)=3:4,分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组:密闭容器中3 gC和10gO2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第二组:密闭容器中3 gC和2gO2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第三组:密闭容器中3 gC和6gO2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交流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不仅总结出生成CO2和CO时消耗m(C):m(O2)范围,还历经了由C+O2CO2和C+CO2

2CO生成CO的过程和体验,并用数轴表示。将讨论结果同全班同学交流。

(3)过程活动式

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行探究,用实验去探讨整个知识的全过程,这是以激励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

案例3:中和反应后溶液成分的探讨

【问题提出】 学生进行中和反应(用稀盐酸滴到含有几滴酚酞的NaOH溶液中),善于观察的同学发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各组所耗盐酸体积并不相同,问溶液里的成分(水、酚酞除外)有哪些?

【讨论假设】(1)酸碱完全反应:NaCl;(2)可能酸过量:NaCl、HCl;(3)有微量的碱过量不足以使酚酞变红:NaCl、NaOH。

【方案设计】(1)测溶液的酸碱性,(2)鉴定溶液中的阴离子,(3)鉴定溶液中的阳离子。

【学生实验】 教师提供有颜色变化的反应及其操作的相关知识,完成本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验证,这样实验的开放性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增强了。

【组织交流】 学生总结、汇报鉴定结果,最后讨论,为完成该实验,在操作时,为什么要逐滴加酸?反应之前为什么要加几滴酚酞有了深刻的认识?

此外,课堂的高效率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是一个内部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外部环境中,心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最大,安全相容的心理环境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这种环境主要表现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民主才能使师生真正成为“平等者”,和谐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积极相容,交往主动,共同发展的状态。自由安全才能有个性的张扬,个性张扬才有创新。

6.结束语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新理念下的教学还是将来的教学,我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它却离不开“实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主要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行为转变等方面进行探究,经过一年的实验对比,重庆市2005年中考成绩实验班人平81.6分,有效分占68.2%,比对照班分别低1.8分和3.1%。这表明运用上述策略与传统方法所得的结果已经相差不大。

本研究不足之处,忽视了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性研究,课程资源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望广大同行对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主要因素的研究更进一步深入,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http://edu.jl.cninfo.net.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2004-8-9

[3] 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8

[4] 孔企平.谈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J/OL].

[5]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附件:问卷设计:

根据我们从教学中了解到的情况,编写了影响课堂效率因素的10个题目,如果您认为符合您的情况,就在答案纸上该题后边的括号内划“√”如果您认为这道题不符合您的情况,就在答案纸上该题后边的括号内划“×”;请结合你自己的实际,实事求是认真的回答。

1、学化学的目的,想在升学考试中得最高分。()

2、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想了解化学重要性。()

3、化学实验很神奇,但由于接触到的大多是有毒、有腐蚀性、有污染的物质,因此做实验有一定危险性。()

4、学化学以听课为主,大多数课堂听课的时间超过了4/5。()

5、课堂上遇到问题想问教师或同学,但缺少更多的交流时间。()

6、课外有较多自主学习化学的时间。()

7、化学课程抽象、零散难记,难学懂。()

8、复习化学时抓不住重点,不分主次。()

9、化学教师由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时常施堂。()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篇7

一、在直观教学中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 直观的事物能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能够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所学数学知识的教学目标, 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如教学“图形的运动 (一) 的平移现象”这一数学知识时, 我慢慢地走进教室, 站在窗户的旁边, 把玻璃窗推到另一边, 然后告诉学生:“玻璃窗在移动时在移动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呢?”学生随即回答:“玻璃窗在移动时在移动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方向。”于是, 我马上引导:“像窗户这样的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运动, 而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时, 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接着, 我又一边动手操作给学生看, 一边讲解平移的数学定义给学生听。学生的视线移到窗户来, 注意力集中了, 便可以清楚地听到我的讲解。当学生明白平移现象时, 为了巩固他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我又拿出一辆玩具小轿车, 放在讲台桌上面, 向着直线方向上运动, 讲台下的所有学生又饶有兴趣地观察着, 我直接问他们这是什么现象?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出这是平移现象。在这个基础上, 我又举例了几个平移的例子, 给学生判断, 我指向旗杆, 这是不是平移现象?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判断平移现象。这说明直观教学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学生掌握新知识效果更好, 使数学教学课堂的效率更高了, 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更为牢固了。

二、在设计有针对性作业中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了一项数学知识, 就需要教师设计相关的数学作业让学生训练, 并从中反馈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便教者作出相关的教学策略调整,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 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时, 就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好数学作业的难易程度;针对教材特点突出作业的训练坡度;针对教学的重难点, 设计有利于突破重难点的作业题型等等。例如, 当学生学了轴对称图形之后, 并了解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 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判断轴对称图形。于是, 我针对学情及教材特点, 设计了如下作业:判断下面这些字母是轴对称图形的圈一圈。A、B、C、D、E、F、M、N。有一部分学生很快地判断出A、E、M是轴对称图形, 并能够说出自己的理由根据。设计这样的题目, 一方面体现了“轴对称图形”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及其数学能力, 另一方面这些字母学生较为熟悉, 分辨起来不是那么难, 而且有利于突破这一知识点教学的重难点。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印象深刻。这节课我教学了图形的运动 (一) 中的剪一剪。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和观察图形的形成过程, 探索剪纸后的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这节课中练习剪蝴蝶, 学生非常积极, 学习热情非常高。学生准备好了纸、胶水、剪刀。我先把准备好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学生看, 学生不约而同喊出:“啊!我说你们想学吗?”“要。”学生用渴望的眼神盯着我的作品。我先教折纸, 要求他们对折时图形与图形要重合, 就对折一次可以了, 接下来要认准方向, 用铅笔画蝴蝶的一半, 学生跟着我一步一步完成。我到下面巡视一下看大多数学生是否完成素描?如大多数学生完成了, 我就开始剪纸给他们看。我告诉他们沿着刚才画的线条剪, 用剪刀慢慢剪下来了, 打开图案后一只蝴蝶就展现出来啦!有的学生激动地喊出来:“好漂亮的蝴蝶啊!”学生沉醉在丰收的喜悦中, 课堂是有些热闹, 为了不打破他们欢乐的气氛, 我也和他们同庆!

三、在及时数学小测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学生在学习一定范围内的数学知识后, 教师就要针对这一系列的数学知识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小测验, 这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相关的数学知识体系, 有利于内化学生的认知, 深入掌握数学知识, 形成数学能力。但是, 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小测的时间不能滞后, 要及时才能够高效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教完一单元的知识后, 教者组织学生进行小测。小测的内容应出得全面一些, 通过小测可以看出学生哪些知识掌握得好, 哪些知识学得不够牢固。对于不够牢固的内容。我的做法是设计一些不同方法的作业让学生练习, 练习后拿上来批改, 有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改正。这样学生掌握的正确会提高。例如,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 (二) , 我让学生小测后发现一部分对除法的口算还不过关, 我让他们背一背1—9的乘法口诀, 然后再教几遍怎样算除法算式, 学生通过背诵再计算, 计算除法准确率就提高了。通过这样及时的数学知识小测, 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篇8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初三化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求改变课堂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创造性地实施新课改,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应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呢?

一、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是把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看成是教学主导任务。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一个过程。课堂上要做到师生互相沟通,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共学、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实现教学相长。课堂中教师应从教学主角过渡到做为学生发展的推进剂,由教师重“教”向学生重“学”观念的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程转变。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会力求去探索他,可是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的培养。因此,教师在上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高深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巧设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是“喜新奇,好热闹”,对化学实验现象图片的展示充满好奇,尤其是对化学实验中出现的声、色、光等变化的现象更感兴趣,因此教师要设计好实验的过程和方法,要“巧编谚语”。如,在讲授《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实验中,为了比较金属(镁、铝、锌、铁)分别与酸(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现象的情况、速率的快慢,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这四种金属活动性大小、现象的强弱,因此,我编了这四种金属与稀酸接触的感受:

镁带:好烫啊,受不了,我浑身都起泡了。

铝片: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锌粒:皮肤微微出汗。

铁片:我在洗澡,皮肤有点痒。

这样通过教师通俗的比喻,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有趣、新颖、易记,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对实验现象内容记忆更牢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结合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是过于重视课堂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自主发展和创造思维能力。

(1)注重学生预习的习惯养成。在教学中,教师要掌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灵魂”,学生预习是“手段”。因此每一节课前我都会油印一份本节课重要知识内容、知识结构,让学生思考,填写和回答,以检验学生预习程度。只有通过预习,让学生自己发现课文中不解之处,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聆听教师讲授,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2)拓宽知识结构,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的拓宽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意在让知识点“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知识视窗更广阔,起到良好的共鸣。如在讲解《实验室抽取二氧化碳》一节中,我提了四个问题让学生预习思考?并对每个问题做出相应的判断。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

问题A:为什么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问题B:为什么不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浓盐酸反应?

问题C:为什么不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

问题D:为什么一般不用碳酸钠粉末和和稀盐酸反应?

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对实验内容或实验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刻理解。本节课中我抓了五只蟑螂放在集气瓶中,让学生观察到原来在瓶中乱爬乱跳的几只蟑螂,最后都“背朝瓶底,面朝天”,不约而同地“四脚朝天”死亡了。通过这样实验,既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复习,更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多的空间中,危害极大。那么集气瓶中五只蟑螂是如何死亡呢?我们生活中要如何预防二氧化碳使人窒息呢?通过实验中设疑,质疑寻思,一环扣一环,使学生感到新颖,形成持久的驱动力,引起学生思想上共鸣,使课堂气氛活跃、融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重视课后小结,提高教学有效性

成功的一节课,课后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衡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对本节重点内容进行有系统、有条理的小结,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出知识点的“盲区”。因此教师要善于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梳理所学习到知识。例如,我在今年12月份教研片公开课活动中,在第五章《燃料》复习课中,充分帮助学生系统地归纳《燃料》全章知识脉络,并配套相应的新颖课堂练习,通过“精讲”、“精练”,取得较好的效果。

附本章部分题型练习:

题型练习:

(1)“轻轨电车”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具有污染小的优点。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线滑动。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①;②;③ 。

这种题型比较新颖,相对灵活,涉及到石墨的相关知识,教师分析解题时要注重题目中“电刷”沿架空线“滑动”。从中可说明“电刷”能导电,能“滑动”说明石墨具有润滑剂,在滑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而“裸露”在空气中电刷能长期使用,也说明石墨耐高温,体现石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通过分析、思考探究学生对石墨的性质、用途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分层教学,创设“成功”的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心理学家说过:“每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散发出无休止的追求力量和意念。”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生,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和劳动的快乐,从而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创造成功的情景,为各类不同程度学生体现自我表现的机会,因此化学教学中,我进行了分层次要求。

1.分层次备课,分层次教学

我对比较灵活的、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由程度较好学生回答,让他们“吃得饱”;对于一般内容问题叫中等学生回答,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由中下程度学生回答,这类学生也能掌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一道分享成功的快乐。

2.分层次布置作业

在课本作业和练习册作业布置中,我根据不同程度学生也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意在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和巩固知识能力。这样每次作业所有同学都能及时上交,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3.分层次辅导

(1)对程度比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横向拓宽,夯实基础。

(2)对于中等程度学的生:重点开发非智力因素,促其转“优”。

(3)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要重点辅导,倾注爱心,“扶”他们踏上成功之路。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它改变了“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讲到底的“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迎来了教学的春天。在课堂上教师多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体验到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保、化学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求知欲望,还减少了教师的板书时间。

在课堂上教师可进行“高密度传授知识”,这样会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上课激情会骤增,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教学成绩会稳步提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实现教育质量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主编石广生.中学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广东教育出版社

[4] 主编柳斌.《课堂素质教育》.《创新学生培养全书》.九州图书出版社

[5]张严玲.《课堂怎样激发兴趣》.现代教育出版社,2004.3

[6]王春奇.《实验、探索》或《教学初探》.现代教育出版社,2004.3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篇9

提高初中英语背诵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山东临沂●孙彩云 尤丽红

摘要:背诵是一种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英语技能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是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英语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背诵技巧和策略,组织灵活样的背诵方式,才能提高英语背诵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背诵

背诵是学生进行语言习得的重要途径。但实行素质教育以来,这一传统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却被一些英语教育工作者冷落,被视之为死记硬背、应试教育的产物。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英语基本技能,以及他们口头和书面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英语背诵教学的重要性

1. 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语言的首要作用就是交际,离开了交际,语言就是一架躯壳,毫无意义。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在习得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和实践机会,再加上母语的负迁移,让学生感到吃力、效率低下。而背诵使学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暂时脱离母语的语言环境,十分有利于他们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2. 利于深化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内涵,离开了文化,语言就是一潭死水,空洞乏味。英语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让学生多进行英语背诵,会使他们不断地汲取、消化许多体现文化、反映时代的鲜活的语言材料(living materials),并且烂熟于胸、铭记于心。背诵不但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汲取了文化营养、习得了语言本身,而且获得了一种不同文化的熏陶。

3. 利于提高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记忆是思维和想象的基础和仓库。如果学生的脑子中没有任何的语言材料的储备,空空如也,那么他们就无法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更谈不上创新和想象。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形成时期,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力异常丰富,教师应该通过背诵加以引导,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渊博、见地独特、富有魄力和创新力的栋梁之才。

二、提高初中英语背诵教学的有效途径

1. 应该选择精美实用的背诵材料

无论是课内或是课外的背诵,材料的选取都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原则。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

(1)选材要语言地道、文笔优美,最好为英美人士所写。

(2)题材要广泛。如故事、寓言、名言警句、名人演讲、名著片断、影视对白等,不仅语言精湛,而且寓意深刻。

(3)选材要难度适中,长短适宜。不能太简单,也不可太难,尤其是篇幅不能过长。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的文章最适合作为背诵和复述的材料。

(4)设置背诵任务时,应该注意循序渐进,考虑到他们接受能力、英语水平的差异,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征进行差异化教学,以免挫伤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 采用多种背诵策略有机结合的方法

通常在英语背诵的过程中,学生采用的都是自然背诵法这一最基本的背诵方法。为了提高英语背诵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在自然背诵的基础上教授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如:

(1)联想背诵。通过联想在头脑中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以增强记忆,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例如利用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关系,如由sea(海)想到fish(鱼),由flower 想到water(浇水)等。联想可以克服两个概念在意义上的差距,并把它们联系起来,增强记忆,对开发学生的潜能以及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2)关键词提示,也可以成为线索法。在自然背诵的过程中,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语作为线索作为背诵提示,由于关键词在被送材料中具有点、线、面的连接作用,因此有助于学生回忆和提取信息,便于他们调动积极的思维,从而提高背诵的有效性。

(3)听录音背诵。就是让学生在反复的听的基础上实现背诵。在现实的英语背诵过程中,语音语调是阻碍学生英语背诵有效性提高的重要因素。听录音背诵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并且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模仿录音中的发音、语调、节奏等。通过对发音器官的.训练,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以及形成连读、爆破、停顿等纯正的英语发音习惯。

3. 采用灵活多样的背诵形式

背诵方法不仅多种多样,背诵形式也同样形式各异。教师应该结合背诵材料的题材类型、语言风格、主题思想等安排灵活多样的背诵形式。例如:

(1)接龙背诵。以背诵材料中的句子为单位,学生每人一句挨个进行背诵,背不出来的由下一个学生接上,直到背诵完全部的背诵材料。这样的方式不仅充分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还营造了轻松愉悦、活泼热烈的课堂氛围。

(2)分角色背诵。对于材料中有大量对话的背诵,教师可以把材料中的角色分配给各个学生,然后要求他们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及适当的动作表情表达出来。这种形式犹如舞台剧的表演,在无意中建立的语言氛围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复述式、图表式背诵。对于像科普、议论和说明文等有着内容抽象、行文严谨、语言规范、逻辑性强的材料,如果运用自然背诵则往往枯燥乏味而且效率低下。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复述式背诵,以主题演讲、辩论、解说等形式复述出背诵内容,从而达到和背诵一致的效果。

三、结论

背诵并非是要求学生把所学课文的所有内容一字不差的记忆下来,而是旨在背诵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重要句型、词组,培养学生的语感及语用能力,对他们进行语言知识和信息的输入,同时让他们增长见识,获得异质文化的熏陶。因此,英语教师要认识到英语背诵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选用精美的背诵材料,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背诵技巧和策略,组织灵活样的背诵方式,这样才能提高英语背诵教学有效性,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英语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段冰。对英语教学中学生背诵课文的再思考[J].教学月刊,(7)。

[2]赵振明,安秋菊。背诵的价值与策略研究[J].教改探索,(6)。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6

让课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下面结合本人的数学教学实践,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结合学生实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准确把握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好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要熟悉数学教材,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都要了如指掌。另外,还要明确各单元、各章节的知识在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融会贯通地教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1、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

(1)如教学《打折销售》,就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法,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收集的商场打折销售情景,让学生谈参加市场调查所了解的打折销售活动,接着提问:打折销售后,商家会亏本吗?每件商品所赚的钱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得到:利润=售价-成本价。

(2)列函数式:引导同学从平时坐出租车中了解,引导学生得到:车费=起价+超过的价钱。

2、利用实物教学,可以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从而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蚂蚁怎样走最近》时,我就拿出一个事先做好的可以活动的圆柱体教具,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然后再变动教具,让他们对比自己的猜测与实际的区别,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直观设计,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运用电教手段教学

(1)一堂课只有40分钟,有些课涉及到概念、定理、注意事项多,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相当复杂和抽象。若凭老师边讲边写,一堂课很难按时完成任务,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结果事倍功半。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讲清楚,屏幕上的图像和颜色文字一幕了然。如讲“垂直于弦的直径”时,由于这节课的难度较大,我就在屏幕上打出了一组强化理解“垂径定理”的判断正误题、选择题、填空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对于要由一个运动的图形得出规律和结论并证明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的数学教学软件制作的课件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函数的教学;例如要理解“圆柱看成是一个矩形旋转得到的”和“圆锥看成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的”,也可以利用“z+z”制作一个运动着的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可以形象地直观地将圆柱、圆锥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

(3)网络教学:

如搜索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梯形中位线定理证明等。

4、学生动手实践教学:

如讲菱形时,我就让同学们自制菱形纸片,让同学通过实物找到菱形的边、角、对角线都具有哪些性质?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可以自己得出结论,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要经营好一个课堂,做一道既营养价值高又口味好使学生们都爱吃的“菜”,我们教师特别是数学教师就得想尽办法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起来,让抽象的数学形象起来,让深奥的数学浅显起来,让机械的数学练习生动起来,让怕数学的学生自信起来,有兴趣起来,这样你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

三、创设合适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乐学。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也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创设合适的数学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情境的设计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心理特征,创设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例如,我在讲授《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时,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赵爽弦图”,然后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图案吗?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为什么会选用这样的图案作为会徽呢?你们听说过勾股定理吗?”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于是我接着向学生介绍勾股定理在我国的悠久历史等知识,整堂课学生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行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

四、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有效性 篇1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非常重要。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实践表明,课堂上的有效提问,有利于师生、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火花的迸发,尤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本文着重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阐述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二、课堂提问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把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来,作为一种启发信息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思维的震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开展思考、讨论,探究规律,获得新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实效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课堂提问应遵循的策略

1、有效提问应明确清晰。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在学生量出几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后提教师问:“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答:“三条边都是线段。”有的学生答:“三条边首尾相连。”还有的学生答:“有的边长,有的边短。”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如果改问:“把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度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比较,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并思考问题。

2、有效提问应适时有度。

首先,课堂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不宜过频。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盲从,增加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的重点不能突出,难点得不到解决,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

其次,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课堂提问中什么时候提问,什么地方提问也很重要,也就是只有较好地把握提问的时机,才能有效地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且能促使学生定向思考。课堂提问就要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问在学生“似懂而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又有疑”之间,这是一种艺术。

最后,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问题太容易了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问题太难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无法长时间保持听课状态,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现代教学论的研究认为:提问的最好区域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因此,教师要把问题提得比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略高一些,使他们“跳一跳能把果子摘”,把“最近发展区”转化成“现实发展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能得到发展,教师的提问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3、有效提问应关注评价。

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很正确地回答。在这个时候,我们有时会因为赶速度而另请高明;有时会失去耐心,语气中带有批评之意,造成不少学生怕遭受失败而情绪低落,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能很好地参与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如答对了,我们可以激励:“你真行!”“你的想法和老师想的一样!”如果答错了,我们可以鼓励:“没关系,你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答得很有创意,我们更可以大加表扬:“真棒!”“比老师还厉害!”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示,让学生认为回答与否都一样的感觉,大大降低了老师提问的效果。

4、有效提问应关注细节。

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总之,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好的提问就不会有成功的数学课堂。

上一篇:九年级上册成语下一篇:法学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