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

2024-04-21

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精选8篇)

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 篇1

一、坚定不移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列宁说: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 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 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 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仅具有找寻民族气节,挽救民族危亡的积极意义,而且突出 了要求把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崇高的历史责任感,所以每当中 华民族濒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都起到了救亡图存的战斗号角作用。自1840年鸦片战 争爆发以来,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 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 一强烈的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以上种种爱国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我们当代 大学生要铭记在心,体现在行动上,继承并把它们发扬下去。

二、奋发进取,立志报国 奋发进取,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 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历史上拥有大志者不乏其人。明代戚继光年仅十七就任文职官,当上了登州卫指挥佥事。他对父亲表示,要做一个“身先士卒,临敌忘身”之士,还写下了“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日后在荡平东南沿海倭寇和防止北方异族的入侵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成为名垂 史册的民族英雄。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 《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

壮志 凌云。

我们大学生应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祖国民族利益联系在一起,把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与为 民造福联系起来。更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 不断地砥砺操行,从而完成大志。

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开拓进取,
中华民族虽也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 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的一批优秀人物跟随时代的潮 流,锐意进取,勇于改革创新是分不开的。惨遭车裂的商鞅,虽牺牲了生命,却使秦国后来 居上,超出东方六国,成为兵革强大,请侯畏惧的天下雄国,为秦始皇“灭诸侯成帝业”的 统一中国大业奠定了基础。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 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 会儒家正统思想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 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 后人推崇和尊敬。

四、勤学好问,最大限度地丰富自己 勤学好问,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分不开的。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 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三上”是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充分利用时间的一种学习方法,乃马上,枕上,厕 上,争分夺秒,积少成多,终于在文学上大有作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古人这些勤学好问的事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我们要从中受到启迪,逐步形成勤学好问 的良好品德。

五、尊敬师长,明礼诚信 尊敬师长,
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连封建帝王也不例外。“西伯善养老”指的是周文王 在施行“仁政”时带头敬长。他上孝父母,下关心穷苦平民,并设立“三老五更”制度来侍 奉老人。共产党人的敬老境界更高一筹。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 老人这是人

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 篇2

一、何香凝绘画的“意象美”体现“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即所谓山苍树秀, 水活石润, 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1其中所说的“意象观”就是对国画艺术进行评判的主要美学思想之一。“意象观”概括来说就是以意摄象, 以象表意。在当代中国有关传统美学给予“意象”的诠释, 其实就是以“情景交融”, 也就是景与情的统一, 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另一种诠释。受老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根本思想, 古人对自然有某种特殊的崇拜之情。这种对“天人合一”境界的推崇, 导致了人对自然的顺应态度, 符合自然。由于这种对自然的崇敬态度, 使得艺术创作在精神上追求一种自由的表现。

何香凝的一生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在抗日期间鼓动全国人民海外侨胞为抗日而捐款捐物, 何香凝为了表示答谢和鼓励, 在每收到一份款项或者物资都会以一副画作为礼品回赠, 创作的主要题材由早期从日本回来以猛虎醒狮题材为主, 到晚期偏爱梅、兰、菊、竹等题材, 其中晚年画的梅非常独到, 她在处理梅花的枝干部分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将笔触向上延伸, 在主枝干的旁边没有别的装饰枝干, 就像一把坚挺的利剑, 预示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和一种革命的精神。何香凝的作品从不以花哨的画面去表达主题物, 在艺术的表现上总是以一种宏伟、庞大的气势, 体现了一种革命领导者的气度, 中国画讲究的就是“气”, 气贯则神通。而只有自然万物能和谐汇合一体, 这样才能产生大气。何香凝的作品正是得益于这样的一个自然规律。所以拥有了自然方能拥有大气, 自然可达美境。故:自然为上。

作品《醒狮》同样也寓意着中国人民觉醒, 奋起反抗的爱国精神。从这些创作题材中不难发现何香凝先生对中国画传统的偏爱与尊重, 她的作品遵循自然规律, 将大自然的生命力与革命年代下创作的精神完美的实现了合二为一, 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印证了李德仁的观点:“中国画主张艺术本质在于客观自然再现与作者主体精神表现二者的高度合一”2。这也是何香凝先生在绘画中所蕴涵的文化精神所在。

二、何香凝绘画中的“太极”美学

“太极”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理论之一, 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太极图”来源于天体运行以及自然与事物的变化规律, 表现了天、地、人集于一体的哲学思想, 代表中国古人的哲学观。受到太极哲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人对美的认识主张“曲径生幽”, 过去人们所谓的“一波三折”都是出于中国人以“曲”为美的美学思想, 也可以称之为中国的美学思想。这种以“曲”为美的审美观, 正是来自于“太极”学说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与统一的思想理论。在何香凝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她所运用的构图及表现手法将太极学说中的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哲学运用在了画面之中, 也就是“太极”中所说的“一阴一阳”“有虚有实”的对立统一的辨证哲学思想。她的多数作品在用笔上虽显柔和, 但是从画面的内部精神来看能够体会到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像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何香凝先生创作的作品《猛虎下山》就是一幅比较典型的作品, 作品以一张正在下山的猛虎作为主要创作元素, 画面正是运用了太极中的对角曲线, 将虎下山的态势比喻成中国人奋起反抗的爱国精神, 其画面虽柔, 但力量却十足。从这张作品中就能体会到何香凝先生的一种“匹妇而肩责国家之大事业”的爱国情怀。

三、受儒家传统“比德”思想下的何香凝绘画

“比德”说源自儒家美学, “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3是将“仁政”“礼教”的思想渗透到对自然的审美中。他主要是将人的道德品质 (如“仁”、“知”“礼”等) 赋予原本没有道德属性的物质 (如松、竹、梅等) 之上。何香凝先生爱花卉题材, 她的花卉多是松、竹、梅等耐寒植物, 她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一些题材来创作, 非偶然之选择, 而是体现了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借儒家的“比德”思想来弘扬革命救国的高尚气节。“松、竹、梅”在宋代就被称作“岁寒三友”的艺术形象, 用画来揭示其比物以德的审美特征。宋人创造的“岁寒三友”的艺术形象, 其实是借这三种植物来表现人的高洁品行。在何香凝先生笔下的“岁寒三友”中同样也表达出了岁寒不凋、百年常青的苍松;寒冬不谢、冷而弥香的梅花;严冬不屈、挺而正直的绿竹。从这一点来看何香凝先生不仅是继承传统, 同时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

四、何香凝的民族文化精神

所谓民族精神有广泛的意义和有严格的意义。从广泛的意义讲, 凡是民族的思想意识都可以说属于民族精神。一个民族, 作为一个整体, 总有共同的心理, 即共同的思想倾向。这些共同的思想倾向, 总起来称为民族精神。4《周易大传》中有两句话“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述。这只是用最简括的词句来表示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这两句话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和丰富的理论含义, 《易经》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的运行表现为刚健的属性, 人应该效法天, 自强不息, 积极向上, 奋发有为。自强不息表现为一种人格理想。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提倡:“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有此人格, 必能固守正道, 浩气长存。

在祖国最动荡不安的20世纪20年代到抗战胜利这段时间里, 何香凝的绘画受到岭南画派的影响, 画风较为冷峻和孤傲感。虽然此其间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 无法保证绘画的延续性, 但她创作的热情高昂, 从她的作品中能体现出那种气度。在廖仲恺、孙中山相继去世后, 蒋和汪背叛革命。没有让她消沉下去, 反而使她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感表现在了绘画中。何香凝为艺术、为革命而奋斗的步伐铿锵有力, 她为广州“女界出征军人慰劳会”亲自作画参加义卖, 组织筹款。在上海发起了“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 尽自己能力, 利用绘画义卖, 筹集善款, 为的是在革命中能通过绘画的方式奉献自己的力量, 不仅如此, 她还组织同行挚友共同创作, 将作品进行义卖, 最终通过朋友同行的努力。筹到177550余元的善款, 全部捐给抗日组织, 这种顾大局、舍私利的精神正说明了她慷慨救国大的气度与富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五、结语

何香凝先生拥有强烈的民族爱国精神, 在抗战年代她不仅为抗战作画举办义捐, 同时她将这种抗战的热情与毅力表现在了她的作品中。在她的绘画中继承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创作题材上来看她以画言志, 将传统“比德”思想下的创作元素进行再创作, 不仅表达了她对抗战时期的革命同胞们的高度赞扬与敬意, 同时也表达出她内心不畏强暴、坚持抗战的决心与持久抗战的毅力;从创作手法上来看她将传统美学思想运用“适度、有序、均衡”的表现原则, 利用虚实、散点透视、计白当黑的处理营造出一种虚虚实实, 柔中有刚, 刚中见毅的“意象美”。完美的实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1]苏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画审美的关系研究》.湖南美术出版社第一版.

[2]王旭东.《中国画传统观念初探》.齐鲁艺苑, 1993 (3) .

[3]周兴.《何香凝的绘画艺术与革命生涯》.文史哲, 2004 (2) .

[4]郭宝成.《女中豪杰丹青妙手——何香凝绘画艺术及其市场价格》, 书画鉴藏, 2010 (03) .

[5]尚明轩.《何香凝传》.民族出版社, 2004.

[6]王伟生.《论中国画传统的继承》.长春大学学报, 2007 (11) .

继承与弘扬河北传统文化 篇3

自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同样重要的是开展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其目的十分明确,为的是更好地、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这些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在继承中加以发扬光大。

这套丛书是很有特色的,首先在选题方面具有典型性,这些研究课题在河北省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艺术中是具有代表性的,在国内同一种类的民间艺术中,其地方风格特点十分鲜明,而且在研究方面有所深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就目前来讲,比较系统和全面地研究河北传统和民间艺术的系列丛书并不多见,可以说这套书的出版是很有意义的。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河北的传统和民间艺术提供了很好的文本,也为从事艺术创作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发展的依据。

这套丛书是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河北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已被评为优秀研究成果。前面谈到了这套书的选题,这是首要的,也是决定性的,理论意义与时间价值还是要通过选题加以研究的课题,而所选择的课题都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是独具特色的。这些课题的主要承担者,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和热心研究者,对所承担的课题有相当长时间的研究和深入的了解,也有的是从民间艺术实践踏入到研究领域,在土生土长的环境中,长期从事工艺实践和创造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理论、学习和思考,促使认识不断深化,成为学者型的民间工艺美术家。

诚然有些学科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在文献资料的分析判断和理论思考方面,但是民间艺术研究不仅需要有这些工作,同时还需要实地考察和实物分析,需要亲自参加到民间艺术的实践中,掌握其技艺,认识其真髓,总结其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这套书的主编杨文会先生长期从事雕刻和装饰艺术创作实践,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受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郑可教授门下,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得到很大的提高,视野由此开阔,使他更多地关注各种民间艺术,特别是对河北省的民间艺术,热情投入其中,从实践的经验到理论的思考,得到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杨文会先生除担任主编以外,还是《曲阳石雕艺术及历史文化研究》的主要撰写者,他既对曲阳的石雕历史有过深入的研究,同时也从事过曲阳石雕的创作设计实践,此书从审视其风格特点和技艺传统,一直联系到文化内涵,是研究曲阳石雕艺术不可多得的专著。

这套丛书中的《定窑陶瓷文化及其造型装饰艺术研究》和《磁州窑造型艺术和民俗文化》中的定窑和磁州窑是河北省在中国陶瓷史上著名的窑口,一直到今天仍在继承和发展着,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并有相关的研究论文和著作发表。应该说河北的陶瓷从历史到今天,在北方诸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定窑是中国陶瓷辉煌时期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厂。对于定窑的研究,以往学者发掘考证以及对传世作品的分析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为定窑的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这套丛书中关于定窑的研究,则侧重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窑文化、艺术和技术的研究。这本书的作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长期从事定窑瓷器创作设计,在定窑研究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是一位学者型的工艺美术家。他的研究特点是紧密结合工艺实践,对于定窑的造型和装饰艺术有比较全面的、深入的分析研究,在工艺程序、方法以及技艺方面的研究也有独到之处,为从事陶瓷创作设计和工艺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应该说其理论总结具有指导实践的价值。

这套丛书关于磁州窑的研究,由著名学者蔡子谔先生担任主编,他曾出版过《磁州窑审美文化研究》,在磁州窑研究领域里是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这本《磁州窑造型艺术与民俗文化》,他是主要撰稿人,侯志刚先生参加撰写部分章节。就整体而言,这本书所研究的着重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准确而清晰地阐明了磁州窑审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分析研究了磁州窑造型与装饰的审美特征,为学习和研究磁州窑艺术奠定了审美认识的基础。对于中国古代陶瓷的研究,应该有多方面和多学科的人来参与,因为陶瓷本身既是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一种“交叉学科”,美学家的参与对于我们认识民间陶瓷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不仅需要理论家客观冷静的分析和指导,同样也需要实践家深入体验的思考和总结,丛书的主编正是秉持这样的原则来组织全书编撰工作的,所以在学术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民间艺术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甚至应从最初的爱好和收集开始。张墨瑶和李艳彬二位先生撰写的《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正是作者在对自己故乡民间艺术热爱的基础上,不断收集当地皮影的唱词、影卷和有关的口头叙说和文字记载,集腋成裘,经过深入研究之后撰写,“集几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对于我来说,读这本书是补课,过去因为喜欢皮影装饰性的造型和色彩,偶尔也收集了几件来欣赏,但有关皮影的历史、分布、特色、工艺制作和文化内涵,所知甚少。读这本书感到收获颇多,最后读到作者的“缀于骥尾”时,感慨良多,一帧小小的皮影牵动着作者的一颗心,以真挚质朴的感情年复一年地投入研究,这种一心向学的精神是极为宝贵的。

从书中《武强年画的艺术风格及历史文化研究》的作者郄建业是一位长期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家,他对武强民间年画的研究是从欣赏、学习、借鉴开始,而后进入理论研究领域的。正因为如此,作者也就更重视艺术规律的总结,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武强民间年画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武强年画以其独特的构图形式、别具一格的人物造型表现、鲜明的装饰色彩构成整体的艺术效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充分显示了民间艺术家们的美学观念,给予欣赏者心理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在艺术研究领域里,有一些专题的研究常常从学习过程中开始,之后不断深入,既从中吸取了营养,又从中借鉴了方法,同时进行了理论思考,加深了理论认识,丰富了思维路线。这种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创作设计,而且理论研究结合实际,认识很容易和深度联系起来。

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几乎遍布各地,多姿多彩,风格各异,有粗犷豪放者,也有精致秀丽者。表现的手法不同,样式变化纷呈,是一种最单纯也极丰富的民间艺术。河北省民间剪纸是中国民间剪纸百花园中极具特色的一簇,其中尤以蔚县剪纸独树一帜,其彩色点染,绚烂欢快,充满喜庆的意味,又不失其淳朴的乡土气息。它毫无浮华轻飘之气,这是民间艺术表现最为可贵之处,是值得创作实践借鉴的。丛书中的《河北剪纸一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作者之一李伟先生是一位青年教师,他自幼生长在河北农村,从小耳濡目染,对民间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促使他长大之后选择学习绘画和设计。从这本书可以读到河北省民间剪纸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以及艺术特色,作者对河北省的民间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年轻一代的美术家们,不止是对现代艺术关注并进行研究,同时对本土文化中的传统民间艺术,更是怀着淳朴的情感,深入其中探索,认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加以总结,阐释其艺术规律,这对当代绘画和设计都是有借鉴价值的。

赵晓峰先生撰写的《河北地区古建筑文化及艺术风格研究》,对省内著名的古代建筑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和研究,正如孔俊婷在《加强地域性建筑史学研究推进河北文化大省建设》(代序)中谈到:“赵晓峰同志的这本专著,在这方面很好地填补了燕赵传统建筑系统化研究的空白。该书既有同时性的历史沿革考证,也有典型化的古建筑类型及实例剖析,并透过建筑技术、艺术形象的探讨,从深层次触摸到了燕赵文化的精神内涵。文中资料详实,论证充分,集专业性与通俗性于一体,既可为相关学术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又是一本弘扬燕赵传统文化的好书。开启了河北地区古建筑的整体性研究的先河,同时也为燕赵古建筑的地域文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过这本书之后,感到这一评论是确切和中肯的,作为读书札记,又使我重温过去曾经到过的河北著名的古建筑,如同旧地重游的感觉,帮助我进一步去认识和理解这些古老的建筑。

总之,阅读了这套丛书,有不少收获和感想,作为学习札记写出来,也算是一种交流。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书信 篇4

中华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谐,要和谐就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去破坏自然,去“人定胜天”。我们把天地比作父母,感恩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感恩大自然赋予了与人类生生不息、和谐相处的`万物。有了这份感恩之心,我们就会赞美天地、赞美万物,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人类长久生存的金钥匙。1988年,75位诺贝尓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21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慧;二十世纪70年代,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教授说:要解决21世纪的人类问题,只有孔、孟学说。这些世界顶尖级的人物,懂得我们中华先祖留下的文化是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与大道,而我们更应感念祖恩,以中华文化之精神,重视我们的地球,重视我们的家园。

念及恩情,大莫过于父母的生养之恩。“大爱无疆”、“大道至简”、“大恩不言谢”;要真知和践行感恩,莫过于孝。如果说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尽孝,那么很难相信他能对别人真诚。没有真诚就谈不上信用。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告诉人们要从真诚开始,自立于社会,成就于和谐,践行人性向善、择善固执、止于至善。孝,要有一体的观念,懂得孝就是要懂得感恩,把一体的观念落实到生活、言行中就是孝道。我们从对父母开始尽孝心,然后推广开来,对兄弟姐妹、对所有的亲人也有这样的爱心;对老师同学、对领导同事、对社会大众,不管到哪里,都用这种爱心对待所有的人。宇宙万物与我一体,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孝是感恩,孝是仁爱。真正懂得孝的道理,懂得感恩的情怀,就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孝的延续,不仅爱现在的大众,还要爱未来的大众。我们要关照未来,不能因为眼前的享受而把子孙未来的资源糟蹋了。如果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大自然的资源被破坏,将来吞咽这些苦果的必然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长久发展,就要对自然有恭敬心、感恩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心存感恩的心,感恩自然,感恩父母、亲人,感恩社会。孔子的门人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何谓“忠恕”?尽已之为忠,就是要竭尽自己之力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善待同学、同事、亲朋好友;“恕”寓意“如心”,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忠恕”之心,就能认真对待工作,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能够“团结干事”。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自立于社会,成就于和谐。


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篇5

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诸如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

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等等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而浩然正气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气质。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生。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有志者事竟成,这就要求我们要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可见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三顾茅庐”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

一 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勤学、好问;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当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远远不是以上可以概括的。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篇6

数控08-1班 088347002 刘欢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国家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关键词:继承 爱国 弘扬 民族 精神

一、爱国主义的含义

梁启超说:“凡遇一他族而立刻又‘我中国人’之观念浮于斯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一个人自从呱呱坠地起,便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国家。每个人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以及寻求慰籍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都要靠国家来得以实现。没有国,何来家。国是大家,只有大家存在,才有千千万万的小家。爱国是每个人的神圣职责,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首先,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不计其数的名山大川。那巍峨的五岳,那滚滚东流的长江,那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这些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吧。保我国土,爱我中华。多少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我们的国土。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但不可以低头!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赴汤蹈火,前赴后继,打击侵略者,创造了英勇豪迈的伟大史诗般的悲壮事迹,写下了爱国主义的光荣诗篇。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维护作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要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我国有56个民族。正如一首歌中唱的“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对自己同胞的爱,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六万余同胞遇难,三十余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中国坚强,汶川坚强。河南人,河北人…….四川人,我们都是一家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每一个中国人和海外侨胞,都伸出援手。捐赠、献血、义卖。每个中国人都在行动。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要给中国一个奇迹。于是,解放军到了,医生护士到了,捐款到了,紧需的物资到了。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勇的中国人民。在灾难中毁灭还是在灾难中重生,是对一个民族精神和意志力最严峻的考验,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辉映。再次,要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以民族得以延伸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我国拥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我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我们的四大发明传播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这个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坚韧的民族。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其实大多名不副实,所谓埃及,所谓两河流域,所谓印度,在历史长河里,被人灭掉了N次,雅利安人,犹太人,阿拉伯人,莫卧尔人,你来我往,早就不是原来那套人马了,文化更是谈不上。只有中国做到了,虽然有变化,有冲突,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主体,一直延续了下来,几千年来,无论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绝境,什么样的强敌,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历时千年,从来如此。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最后,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无论你属于哪个阶级,你都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祖国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4月13日电 13日中午,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的市中心,悉尼近6000名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活动,维护祖国团结统一,呼吁西方媒体停止不实报道,谴责暴力和谎言。美国CNN电视台的主持人卡拂帝用恶毒的语言攻击、诽谤中国人民。华人华侨以及留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抗议。昭示海外华人的拳拳爱国之心,“我们希望祖国知道我们和中国同在…….我们的血管里永远流淌着爱国的血液。”在近代,中国各革命阶级以及统治阶级中的爱国者,不知多少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历尽千辛万苦。一切爱国者,不问来自国内哪个民族、哪个阶级,他们都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志士仁人,受到人们的尊礼崇敬。而那些背叛祖国的败类受到世人的不耻与痛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首诗歌名为《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其诗如

下: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田间的这首诗描绘的假设情景使人民明白了不去打仗那屈辱亡国的后果,从而激发人们的抗日情绪,比从正面抒写爱国思想和抗日志向,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强烈地刺激了当时国人生死存亡的忧患意识,用一种强烈爆发出的民族尊严与人格尊严回答了侵略者杀气腾腾而得意洋洋的挑畔。也充分显示了一个诗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首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延续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道奇观。我国虽被外敌入侵,但终究并未亡国。楚汉之争,南北两朝分治,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都未曾亡国。我们的文化并未改变。这得益于我们千百年来深深融入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其次,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孙中山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进行斗争。先后从事于推翻清政府发动了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进行护国、护法运动进行两次国共合作等。一切的一切均出自于孙中山的爱国之情,出自于他的历史责任感。合则长治久安,分则积贫积弱。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人民从未有丝毫的退让过。

再次,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新的世纪,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华民族始终利于不败之地。这是因为我国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激发了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国热情。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最后,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的发展要求。一位民营企业家把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镌刻在公司旗帜的基座上,来提醒自己。她后来取的了很大成就。他之所以能作出一番事业,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作国和人民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四、新时期爱国主义应注意把握好的重要关系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首先,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关系。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与维护祖国统一拥有一致性。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已经被写入宪法。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其次,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要弘扬爱国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大国沙文主义。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新中国建立后,许多留学海外或在海外工作的科学家,毅然辞去在国外有着丰厚待遇的工作。回到祖国,建设新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神圣不容侵犯。我门在国际交往中要不卑不亢,维护祖国的尊严与主权。再次,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后,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关系。改革开放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近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弘扬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我们自觉的投入到实践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如何做到爱自己的国家。

首先,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当奥运圣火在法国巴黎传递时,藏独分子企图破坏奥运内火矩的传递,金晶用自己残疾的身体保卫奥运火炬。当藏独分子在国外举出雪山狮子旗时,在场的留学生围起他手拉手唱国歌。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想抵触时,人们放弃了个人利益,而维护国家利益。当我们在国外旅游时,外国人问你是哪国人,你很自豪的说,我是中国人。我们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即要有人格,也也要有国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其次,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2008.3.14,藏独分子在拉萨制造了打砸抢事件。这种分裂国家的行为遭到了全中国人民的一致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得人心的。国土尺寸必争。不容侵犯。

再次,增强国防观念。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入侵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屏障。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最后,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振兴中华从我做起。努力作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 篇7

一、我们要学习吴玉章同志一生革命、一生办好事的无私精神和伟大情怀

吴老1878年12月30日生于四川省荣县, 他曾先后在成都尊经书院、泸州经纬学堂和日本、法国的学校读书, 少时就立志“做点有益于人, 有益于国的事情”, 出国留学时曾经慨叹“莫谓东方皆落后, 亚洲崛起有黄人”。他是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拥护者和宣传者, 后来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过南昌起义, 派往过苏联、法国和西欧工作, 参加过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等,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与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誉为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延安五老”。建国后吴老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兼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教育工会主席等职。他几十年“颠沛流离, 艰苦备尝, 始终不变”, 追求进步, 追求光明, 追求真理, 奋进在时代前列, 堪称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吴老的教育生涯是他革命事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笃信教育振兴中华的理念, 孜孜不倦地开拓中国的教育事业, 成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早年倡导并组织留法俭学会, 后在法国发起创办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 还担任过四川大学前身之一的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抗战期间, 吴老先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新文字干部学校校长、延安大学校长等职。1948年, 周恩来致信商请吴玉章担任新组建的华北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 中央人民政府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创办中国人民大学, 毛泽东同志签发任命书请吴玉章担任校长。吴老为中国人民大学的诞生和成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吴老一生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历史时期, 始终为社会进步、民族解放、国家昌盛和党的事业殚精竭虑, 实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 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 留得青年好范畴”的自励之言。他一生坚持革命, 坚持办教育, 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敬重和爱戴。在吴老60寿诞之际, 毛泽东同志称他是“一辈子做好事, 不做坏事, 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 一贯地有益于青年, 一贯地有益于革命”。邓小平同志评价吴老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这也是党和人民对吴玉章一生风范的最好评价。吴玉章把自己的一生, 献给了革命, 献给了教育事业, 献给了青年, 真正地是“一辈子做好事”的人。他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

二、我们要继承吴玉章同志“立学为民, 治学报国”的办学精神, 学习他探索创新的勇气与智慧

“立学为民, 治学报国”是我们在校庆70周年时总结提炼出来的人大精神, 也是吴老创办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精神最集中的概括与写照。通过研究吴老的办学实践, 我们认为他的深邃而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 坚持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 实现高等教育向工农开门, 实现旧中国高等教育向人民教育的转型

吴老主张教育为革命服务, 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 他为在中国人民大学创办新型的人民教育努力实践、努力奋斗。他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 根据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确定系科专业的设置和招生政策。学校最初设有经济计划、财政信用、工厂管理、合作社、贸易、统计等专业, 后来增设国民经济计划、农业经济等专业, 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比较完备的财经专业教育体系。可以说, 新中国社会主义的高等财经教育体制, 最早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并奠定基础的。吴老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他认为“学习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可以系统地接受祖国和世界的文化遗产, 还可以把国家当前的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中国人民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上的发展与繁荣, 是与吴老当年的重视与推动密不可分的。

吴老面向工农开门办学, 首创函授教育, 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将正规办学和向社会办学、校内办学和校外办学、脱产学习和不脱产学习结合起来, 成为推动新中国高等教育平民化的第一人, 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新型财经和政法人才。20世纪50年代, 中国人民大学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 学校建有多种学制、多种规格、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 既有本科、专修科、研究班, 又有夜大学和函授部, 还曾开设工农预科和工农速成中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创办的函授教育规模最大, 人数最多, 成为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 成为新中国成人教育的起点。

应当指出, 吴老在1954年就向中央建议, 国家五年计划草案中关于高等教育的重点“应增加培养管理人才的院校和系科”。他认为, “在强调培养技术人才的时候, 还须同时注意管理人才的培养, 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正常发展”。后来一段时期我国正规管理人才缺乏的事实证明了吴老作为革命家和教育家的远见卓识, 也体现了吴老兼顾当前和长远, 按照有计划、按比例的原则发展教育事业的思想。

(二)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把学校建成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强阵地

吴老根据当时高等教育的状况, 向中央提出了《加强马列主义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的建议》, 提出无产阶级的教育应当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教育内容, “要把中国人民大学办成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强阵地”。为此, 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开设了一系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政治理论课, 并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贯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原则;创办了马列主义夜大学和马列主义夜校, 切实提高教师和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吴老在办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 强调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 才不致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学校建立了一整套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教学制度, 据学校20世纪50年代中期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 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不仅有过硬的政治素质, 还表现出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也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力戒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结合中国实际学习苏联经验

新中国之初, 中央制定了“借助苏联经验, 来建设新的人民教育”的方针。吴老注重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学习苏联经验。学校成立之初, 吴老针对一些人不愿意学习理论和轻视苏联经验的情绪而着重反对经验主义倾向;当学校逐步进入巩固提高时期, 他着重反对教条主义倾向。他明确指出, “我们认为首先必须学习苏联的经验、学习理论……但是, 随着教师对苏联经验和理论逐步地学得和掌握, 就要系统地注意实际问题”, “要把苏联教授讲授的内容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 既参考了苏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 又充分考虑到经济建设恢复时期的特点和师生情况, 减少了苏联教学计划中不急需的课程和教学时数, 增加了适应中国建设急需的课程, 对教学大纲做了必要的精简, 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教材。随后, 他又进一步提出, 要努力掌握世界上最新的科学成就, “只要有益于国计民生, 我们就要学会来应用”。学校在系科设置、教学、科研、师资培养等方面, 都根据我国的需要, 吸取苏联经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这种兼容并蓄学习国外经验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也是应当遵循的。

(四) 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提高办学质量

吴老认为, 学校办得好不好, 取决于教学质量的高低。他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对教师说, “为了教育别人, 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 “不但要有专门业务和教育科学的知识, 而且要锻炼自己的思想品质, 提高政治觉悟”。同时, 吴老要求教师努力钻研, 力求精通科学知识, 提高教学水平。针对建校初期师资严重缺乏甚至部分专业的教师在全国都是空白的情况, 吴老除了聘请知名学者专家来校任课外, 主要从本校的行政人员和华北大学留校的学生中抽调优秀青年, 以边学边教的办法进行艰苦的培养。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 吴老强调:教师要把难懂的原理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讲授清楚;对于每一章节, 要提出重点精华, 使学生明确概念;解答学生问题, 事前要有充分准备, 事后要有报告和检查;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课堂讨论的形式,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吴老的精心培育, 中国人民大学到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拥有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同时, 中国人民大学还向全国其他高校输送了许多骨干教师, 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老高度重视开展科学研究。他提倡学术自由, 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 提出“要做到使具有不同观点和不同看法的人, 都能本着科学的态度, 敢于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进行学术上的争论和辩护”。吴老特别强调学术问题要与政治问题分开, 不能捕风捉影和无限上纲;他十分注意加强团结, 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保护师生干部。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科研即使在频繁的政治运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吴老的思想、品德、智慧和修养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巩固成果、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升国际性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在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的同时, 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学已经日益成为社会的中心, 在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不断从吴老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 学习他革命的坚定性, 保持他工作的一贯性, 继承他教育的先进性, 时刻牢记“立学为民, 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 始终保持对社会和人民的高度使命感, 满怀赤诚之心, 坚定报国之志, 勇于追求真理, 勇于坚持真理, 不断发展, 不断创新, 引领社会潮流, 推动社会进步,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对吴老最真切的纪念和缅怀!

学习、研究、宣传中国近现代的教育家, 只讲蔡元培、梅贻琦是不够的。我们要宣传吴玉章这位伟大而又平凡、谦逊而又丰富的人民教育家, 要宣传一批为中国革命、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真正的人民教育家!我们呼吁, 全社会都应当重视这样的问题, 因为这是历史的真实, 这是人民的意愿, 这是时代的要求!

100872)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教

师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我基础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为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的, 国积累了中国自己的经验。30教历建设年来, 、制度保障我国教师、培养质量教育在体系、师程教育事业的贡献率等许多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和对教育、成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师教育体系由弱到强, 由。改就分离走向一体封闭走向开放, 化从, 师范院校培养培训革与步提升教师教育办学层管和综合性大学共同参与, 次逐。开基俊培同时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建放本教育教学设的探索, 的改革也取得了教师培养模式和三经一定成效, 为建设高素质的十验育事业新的历史起点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上在, 教教年师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的历史使关键词:改革开放;命教。师教育;30年

改革开放30年, 是我国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30年。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教育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为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 积累了中国自己的经验。在教育事业新的历史起点上, 教师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历史使命,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推动教师教育创新发展, 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历史进程

回眸历史, 从引入现代学校制度培养教师开始, 中国师范教育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 百年中国师范教育功不可没。可以说, 没有师范教育就没有我国今天良好的教育基础和教育发展成就。

(一) 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 篇8

石仲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而是让它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个中国实际,既包括中国的现实斗争实际,也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实际,即让它汲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它根植于中国土壤,最后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不断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是,达到这样的认识高度、思想境界和把握得炉火纯青、取得伟大成就,是不容易的。在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曲线过程。

参与缔造中国共产党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都谙熟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其深厚的“国学”底蕴。但是由于儒学文化长期被统治者用以维护旧制度、旧秩序,因而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起,先进的中国人对于导致中国走向衰弱甚至濒临亡国灭种边缘的封建儒学文化进行了猛烈抨击。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少先进分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和中坚力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进行革命造反,推翻旧制度,砸烂旧秩序,因而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十多年间,对于主流经典儒学文化基本上取否定态度。抗日战争爆发后,一方面,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学文化对于号召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经过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核心地位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成熟,对于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辩证认识,因而从这时起改变了五四以来对于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过激批判态度,强调既要批判,还要学习和利用。这集中地表现为毛泽东在1938年的那段著名讲话中。他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在1943年整风期间,中共中央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采取了更为实事求是的辩证态度,强调要充分学习、利用和改造,使之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服务。

记者:那么,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都有哪些原则?

石仲泉:经过遵义会议以来十多年的总结,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

第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极其丰富,但这些文化主要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因而也异常庞杂,良莠并存,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所以,毛泽东指出:中国历史遗留给我们有很多好东西,但是也有许多毒素和糟粕。这些东西对于今天的中国不仅不适用而且有害,必须抛弃。清理古代文化遗产,“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这里讲的“封建性的糟粕”,就是那些毒害青少年、毒害人民的迷信文化、腐朽文化、厚黑文化、邪恶文化和反动文化等;“其民主性的精华”,主要是那些属于“真、善、美”,对教育人民有益无害的文化,对推进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正能量文化;要发展的“民族新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这样的新文化,无疑是“提高民族自信心”,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这是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基本原则。

第二,批判改造,推陈出新。对于传统文化中那些属于“民主性的精华”的许多好的东西,是否就可以照抄照搬了呢?当然不是这样。毛泽东说:“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这个“批判地利用”,就是他讲的“推陈出新”。怎么“批判地利用”或“推陈出新”?他本人对孔夫子给予的总结,为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毛泽东对孔子的认识尽管多有变化,但在“文革”以前总的说是肯定的。一方面,毛泽东认为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音乐家。特别是他办学校,教出了颜回等许多有才干的学生,著有《春秋》历史书,贡献不小。毛泽东还说:孔子参加造反,“周游列国,就是哪里造反他就到哪里去。哪里想革命他就到哪里去。所以此人不可一笔抹杀,不能简单地就是‘打倒孔家店”。“我们共产党看孔夫子,他当然是有地位的,因为我们是历史主义者。但说是圣人,我们也是不承认的。”“孔孟有一部分真理,全部否定是非历史的看法。”另一方面,毛泽东又认为孔子有不少缺点,不注意人民的经济生活,不民主,没有自我批评精神,有些恶霸作风,法西斯气味;毛泽东也不赞成孔子的许多思想,但又不采取简单否定态度,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在1939年曾专门讲过这个问题:一是认为孔子的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从哲学上说是唯心论。如果在“名不正”前面加一句“实不名则名不正”,承认实为根本就不是唯心论了。二是认为对孔子的道德论,应给以唯物论的观察,加以更多的批判。在毛泽东看来,孔子讲的“知仁勇”,其“知”(理论)是不根于客观事实的,是独断的,唯心论的;则其见之于“仁勇”(实践),也必是“仁”于统治阶级而不“仁”于大众的。其“勇”是“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人民服务的。“知仁勇”被称为“三达德”,是历来的糊涂观念。“仁”这个东西在孔子以后几千年来,为唯心论的昏乱思想家所利用,闹得一塌糊涂,害人不浅。对“孔子的这类道德范畴,应给以历史的唯物论的批判,将其放在恰当的位置”。三是认为孔子基本上是形而上学的,又有若干辩证法因素。毛泽东对“中庸”思想做过详细分析。他说:依照我们的观点说来,“过与不及”乃指一定事物在时间与空间中运动,当其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上找出与确定其一定的质,这就是“中”或“中庸”。说这个事物已经不是这种状态而进到别种状态了,这就是别一种质,就是“过”或“左”倾了。说这个事物还停止在原来状态并无发展,就是老的事物,是概念停滞,是守旧顽固,是右倾,是“不及”。毛泽东认为,孔子从量上去找出与确定质而反对“左”右倾的这个思想,是“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同时他又认为,孔子的中庸观念没有“发展的思想,乃是排斥异端树立己说的意思为多”;“孔子在认识论上和社会论上的基本的形而上学之外,有它的辩证法的许多因素,例如孔子对名与事,文与质,言与行等等关系的说明”。

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性的精华”,应该如何“批判的继承”,经过改造后“充分地利用”,是长期困扰学界的一个难点。就学术研究言,或简单化地“一分为二”,或贴标签后全盘肯定的现象比较多。像毛泽东这样深入地分析,丝丝入扣地讲道理进行剥离,是太罕见了。即使对毛泽东关于孔子的个别观点在学界可能还有不同意见,但这种分析问题的辩证方法运用得这样到位、精准,是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们也不能不叹服的。只有这样,才能既做到对历史文化的“充分地利用”,又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加中国化、民族化。这就是学术领域的推陈出新。

第三,古为今用,百花百家。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采取这样深入分析的态度,固然是其科学精神的体现,也显示了其革命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集革命精神与科学精神于一身,对于传统文化也是努力将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起来。毛泽东说:对于中国的优良的历史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对于过去时代的历史文化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因此,他明确提出“古为今用”原则。

当然,“古为今用”是总原则,怎样体现这个原则,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毛泽东提出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实,“双百方针”的提出,本身就是古为今用的绝佳体现。毛泽东在1956年说:在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的方针和在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必要的。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说两千年以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总体上践行了这些原则,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中国共产党尽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线过程,但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在大多数时间形成了与那个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出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那么在您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何鲜明特点和重要贡献?

石仲泉:就我个人的体会和认识而言,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方面至少有三大重要贡献。

第一,站在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平台上与时俱进地阐明了科学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采取了与时俱进的方针。习近平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对中国传统文化既继承毛泽东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制定的方针,同时又明确了与时代进步相协调、与世界发展相适应的新要求。

就继承言,习近平仍然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改造,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他多次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因势利导,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他解释“古为今用”说,这就是以古鉴今,对于“古”,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对于外国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在相互学习借鉴中,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审慎的鉴别和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这些思想无疑是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原则的科学坚持。

就与时俱进和与世俱进言,习近平更加强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人类先进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和吸纳中发展。他说: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我们从来认为,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我们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从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基因和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任务。同时,他还指出: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习近平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和现代社会相协调的原则,将会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第二,高度评价儒家学说和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进步作用。基于上述基本原则,习近平第一次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身份比较系统地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对儒家学说和儒家思想作了高度评价。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话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并指出:在绵延两千多年之久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的发展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二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三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在党的历史上,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孔子学说和儒家思想作这样高度的评价还从未有过。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第三,充分运用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治国理政、经纶安邦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对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助于解决当代中国乃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思想作了系统梳理。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三个方面的思想:

一是关于治国理政、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话中例举了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15项。他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的思想。讲道德建设,习近平特别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将核心价值观归结为“德”的这个思想,把多少年没有讲清楚的问题一语破的,让人豁然开朗。据此,他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在我国古代就有核心价值观,即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它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习近平进而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他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这里,习近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揭示得一览无遗。

三是关于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思想。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讲话和在一些出访国家的讲话中阐明中国的外交政策指出: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对人类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重要,没有阳光和空气,万物就不能生存生长。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自觉的一个重要原因,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始终追求和平、和睦、和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习近平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我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发展国际关系的外交战略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

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努力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坚持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与时俱进、与世俱进,一代代地薪火相传,不但创立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蓬勃向前发展,而且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展现它的魅力,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丰厚滋养,激励他们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上一篇:消防员电影《烈火英雄》观后感下一篇:关于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