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卡收发管理制度

2024-05-03

传染病报告卡收发管理制度(共13篇)

传染病报告卡收发管理制度 篇1

为加强本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特制定 传染病报告卡收发管理制度:

1、疫情报告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2、疫情报告管理人员负责为本院传染病报告相关科室配备传 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登记簿。

3、建立传染病报告卡收录卡记录本,内容包括收卡日期、医 生诊断日期、报卡日期、病名、报告科室、报告医生、报卡质量、收卡人、录入日期等。

4、各科临床医生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对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按 《传染病防治法》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完整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并及时报给医院疫情报告管理人员。

5、本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对每天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 逐张逐项检查是否完整、是否符合逻辑、填写是否规范等,如发 现问题卡,及时与填卡医生联系,并进行补充订正。

6、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将各科室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合格 后登记医院总传染病登记簿,并及时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 告管理系统”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

7、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每日到传染病诊断的相关科室进行传染 病主动搜索,发现传染病及时进行登记报告。

8、当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应立即报告疾控中心并填写传染 病报告卡。

传染病报告卡收发管理制度 篇2

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使传染病疫情报告还存在迟报甚至漏报, 报告不准确或报告卡填写不全、字迹不清等现象, 使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未能真正做到及时、敏感和准确地监测疫情。

为防止医院传染病漏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疫情报告的条款?[1], 我院采取了新的传染病管理制度, 加强医院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控管理, 有针对性采取措施, 从而减少了医院传染病漏报和迟报及报卡质量不高情况的发生。但是, 从我院2006年5月到2008年8月填写的传染病报告卡 (以下简称“报卡”) 中, 发现还存在不少问题。现就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对策讨论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 医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表现为发现传染病不及时登记报告, 没能认真执行首诊报告负责制, 也没能认真履行法定报告人的义务。传染病报卡意识不够强, 对首诊填写报告意识差, 因此, 传染病迟报和漏报现象时有发生。

1.1.1 开出有关传染病项目化验单后, 不能及时与化验室联系并查阅化验结果。

1.1.2 诊断确诊后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按程序规定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1.1.3 对转院和死亡病人存在迟报和漏报现象。

1.1.4 对入院诊断为传染病已报卡的病人, 在进一步确诊否定后, 未及时订正或未订正。

1.1.5 在法定传染病中, 对疑似传染病报告有迟报和漏报现象。

1.1.6 不熟悉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1.2 填写地址不清楚或填写错误或未填

报告卡中问题表现最多的是地址填写不详, 省、市区、街道 (巷) 小区、门牌号、楼号、单元号等填写不全或错字、别字, 填写的文字表述比较笼统或漏填;而流动人口的居住地址更是五花八门;对于学生, 很多在工作单位一栏无详细的学校、年级、班级。由于地址不详, 给诸如访视、消毒、流行病学调查带来困难。

1.3 缺项、漏项或空项

如肝炎的分型、性病的种类、梅毒、结核等情况, 多见缺项和记录不全;性病报告卡的传染来源、诊断依据经常空项或不填。

1.4 假名与假地址

这一现象多见性病及结核病卡, 给结核病访视、转诊带来不便。

1.5 发病日期和初诊日期填写不准确

多见于首诊未确诊或填报粗心。

1.6 报卡责任不明确

个别病人曾入住多个科室, 期间发现有传染病再转往相关科室继续治疗时未交接好, 直至病人出院后查漏才发现未报疫情卡或初诊医生开检验单, 待试验结果呈阳性时, 接诊的医生不是初诊的医生, 报卡的责任未能明确由谁执行。

2 对策

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中, 由于现行卫生体制改革、内部结构调整和受医疗保险业的限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卫生防病、预防保健科工作必须根据医院工作的基本条件,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基本特点, 探索一种在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疫情管理模式[2]。

2.1 领导重视, 组织健全, 措施得力

医院传染病漏报率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医院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以及管理者对传染病的重视程度。我院制定了严格的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奖惩制度, 明确各科室的职责, 使传染病管理工作具有充分的组织保证。并设立预防传染病管理专项经费, 用于奖励传染病报告做得好的科室和个人, 在统一的指挥系统下, 达到分级清楚, 责任明确, 反应快捷, 处置及时准确, 保障有力到位, 确保了来院就诊的传染病例“诊断及时、报卡及时、低传染、零漏报”。

2.2 为加大管理的力度

2007年5月份, 我院下发了《关于传染病例、院感病例管理奖惩办法》文件。在文件中详细制定了对发现传染病漏报、迟报或报卡不完整等的处罚办法及报卡质量好的奖励办法, 并将这些奖惩结果按考核扣分, 月底报质控办, 与个人工资奖金挂钩。

2.3 加大宣传力度, 普及法律知识

增强法制观念可以提高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反复的学习, 使医务人员强化了法律意识, 提高了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和登记工作的自觉性, 各科医务人员也能够依照法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 基本上做到了专职人员每天对重点科室的门诊医师就诊登记本进行传染病漏报检查登记, 如门诊挂号数、门诊登记数、门诊登记符合率、传染病发病数、传染病报卡数、漏报数、迟报数等。做到每天一登记, 每月一小结, 每季度一汇总。

2.4 建立完善的双签制度

为了杜绝传染病漏报、迟报, 加强传染病的管理, 要求各科室医师发现初诊病人是传染病者, 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必须在当天上报防保科;各科室建立传染病报告双签字本, 责任明确, 奖惩到人。

2.5 针对性训练, 提高疫情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 边工作边学习的方法。首先, 组织专职人员参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培训学习;其次, 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传染病管理人员请来给全院医务人员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知识[4];第三, 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随时请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人员。医院还对科室的责任疫情人员加强培训。第四、疫情管理人员每日下门诊、病房查看传染病情况。凡新上岗的工作人员都要在我科轮转两周, 使他们了解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知识, 如传染病防治法的重要性、传染病的种类、传染病的上报程序、传染病的上报时限、传染病的报卡内容、如何填写传染病卡片等[5]。这样使责任疫情人在短期内不但熟悉了业务, 也摸索出一套查漏堵漏的工作方法。

2.6 预防保健科人员加强传染病的审核、订正、补报等工作[6]

审核:传染病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 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合核实。

订正:在我院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 应由报卡医师及时进行订正报告, 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 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 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 应及时进行追踪调查, 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或排除病例时及时订正。

补报:发现有漏报的传染病病例, 应及时通知责任医生补报。

2.7 督查作用和信息反馈

加强监督管理, 检查报告网络, 列出具体规范, 并把它作为定期检查传染病报告奖惩的依据。如检验科的化验结果是发现、诊断传染病的重要依据, 也是检查传染病漏报易忽视的环节。门诊医生开出化验单后, 有的病人因已进食, 不能当天检验;有的检验结果当天不能出报告;还有的病人因隐私问题私自将检验结果拿走, 导致医生不知检验结果;也有个别的医生因不是自己开的化验单而漠不关心等, 导致了疫情漏报。为了减少漏报, 按规定要求, 疫情管理人员每天到检验科查化验结果登记, 发现疫情先与传染病登记本核对, 没有化验结果的立即通知开化验单的医生补报。这样不但杜绝了检验科的疫情漏报, 也加强了疫情报告的管理。另外, 还要注意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信息交流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疫情管理人员每次检查各种登记本都存在一些问题, 如传染病报告卡漏项、漏报、迟报, 字迹潦草, 结核病人不填转诊单, 性病病人的做假行为等, 通过为传染病病人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 沟通医患关系, 消除了病人的心理障碍, 使他们主动配合医院, 逐步杜绝了做假行为。

对传染病的疫情进行报告, 是《传染病防治法》所赋予我们每个医疗工作者的职责, 是否及时准确地报告传染病发生情况, 不仅是关系到政府决策部门能否全面掌握本地疫情, 快速有效地采取控制措施, 防止其蔓延或爆发流行, 而且还是衡量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医务工作人员法律和职业意识强弱的一种标志。

综上所述, 医院加强对从事非传染病诊治医生的《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疫情报告培训是减少医院传染病漏报的重要措施。而建立和完善医院内疫情报告的管理科室及报告制度, 加强传染病卫生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是减少传染病漏报、提高报卡质量的关键。

摘要: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传染病卡报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从山西煤炭中心医院2006年5月到2008年9月的传染病报卡中, 发现存在的问题。结果 在传染病报卡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而经院领导参与、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学习后, 报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加强医院对传染病的管理, 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的相关知识, 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管理的能力, 同时, 提高院领导对传染病管理的重视程度, 是防止医院传染病漏报的关键。

关键词:传染病报卡,问题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吕军, 陈刚.对医院安全卫生管理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 19 (2) :454.

[2]洪涛, 王健伟.我国传染病防治现状与挑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3, 23 (12) :705-707.

[3]王陇德.对SARS流行的反思及近期的防治控制工作[J].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3 (20) :1753-1756.

[4]潘森.综合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思考[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3, 14 (1) :59.

[5]苗青, 刘元东, 付留杰.2003年某部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 2004, 9 (21) :832-833.

传染病报告卡收发管理制度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75-01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内容之一,杜绝传染病疫情的迟报、瞒报、漏报发生是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虽不断有新发或社会关注度高的传染病出现,但总的来说,传染病防控在部分医疗机构重视程度逐年降低。现将诸城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状况报告如下:

1 现况

诸城市现辖19所镇(街)卫生院、8所市直医疗机构。各镇街卫生院、市直各医疗机构均设置了疫情报告员,负责本单位及辖区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及每月自查核对工作;各镇街卫生院、市直各医疗机构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全覆盖;建立健全了疫情报告的组织体系和疫情管理各项制度。近3年未发现传染病疫情漏报现象。

2 存在问题

①人员缺乏:各医疗单位传染病疫情管理人员都为兼职,在从事传染病疫情管理的同时,还承担着本单位其他工作,如预防接种、卫生执法等。②年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少数管理员为非专业人员:部分单位疫情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绝大多数为中专和专科学历,在接受相关法律法规、疫情报告管理规定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且少数人员为非医疗专业。③疫情管理人员更换频繁:少数单位因工作调整等各种原因更换疫情管理人员,新任人员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不熟悉。④少数临床医师对传染病疫情管理要求不了解,报告意识不足,对法定传染病尤其是丙类传染病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诊断意识不高,埋下发生迟报漏报的隐患。⑤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在少数单位未得到落实。

3 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市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3.1 完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各项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控属地管理原则,各单位成立了有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疫情管理员审核上报,确保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有序开展。

3.2 强化督导检查,纳入年度考核 各单位疫情管理员对本单位相关科室报告情况进行自查核对,市疾控中心对各医疗单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存在零缺报单位进行月督导;各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纳入对各单位年度考核,并加大所占比重。

3.3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报告意识 每年根据传染病发病流行特征,及时组织举办各类传染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和传染病疫情报告技术培训班,对各级各类医疗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参训人员作为师资力量对本单位人员进行培训,并将培训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指标之一。

3.4 严格落实疫情管理各项制度 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严格按相关制度要求有序开展,对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的要求,明確相关责任人职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惩。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篇4

各科室:

一、地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填写

城市:省、市、区、办事处、街道、小区、楼号、单元号、门牌号。

农村:省、市、县、乡(镇)、村、组。

二、学生:

十五岁(包括十五岁)以下儿童患者,必须详细填写家长姓名、联系方式、学校或幼儿园(学校或幼儿园填写到工作单位一栏)。

职业为“学生”(包括大、中、小、幼儿园)必须填写其学校,详细到年级、班级。

三、工作单位:

必须填写,其中民工填写所工作的工地。没有工作单位的应在工作单位一栏填写“无”

四、乙肝阳性患者

在“备注”栏内填写ALT值。

五、腹泻病例

诊断为“肠炎”、“胃肠炎”的病例按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报告。

六、感冒、胃肠型感冒病例

诊断为“感冒”和“胃肠型感冒”的病例按丙类传染病中的“流行性感冒”报告。

七、结膜炎病例

诊断为“结膜炎”的病例,按丙类传染病中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报告。

八、报告时限 甲类:2小时内; 乙、丙类:24小时内;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至报表箱,避免迟报。

传染病报告卡收发管理制度 篇5

各位医生:

长期以来我院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很不规范、存在各种问题不少,现为规范传染病报告卡管理及根据上级业务部门要求、结合我院具体情况作出几点规定,请各位医生按以下规定认真执行填写。

1: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必须字迹清楚、不得潦草、更不能涂改、时间概念要清楚、出生日期与年龄必须相符。2:填写报告卡时必须仔细阅读填卡说明、报告卡带***字部份为必填内容、项目必须按要求填写完整。

3:十四岁以下的患者要求必须填写家长姓名及电话号码。4:学生必须填写学校名称、填在‘工作单位’栏上、是‘干部职员’的必须填写工作单位、是‘民工’ 的必须填写建筑工地名称。

5:现住址必须填写到村、组、是在街道上的必须填写街道及门牌号。

6:梅毒、淋病患者必须填写‘婚况’、‘民族’、‘文化程度’,报告卡上无三项内容,要求填写在备注栏中。7:诊断日期、填卡日期、报告日期必须是同一天时间、决不能超过二十四小时、超过二十四小时以迟报计算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8:诊断日期后面的时间以整时计算:如2点、3点。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篇6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按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及时报告疫情,即甲类传染病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应立即报告,6小时内由预防保健科报防疫站;乙类传染病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 12小时内上报疫情,不得漏报,瞒报,重报,错报.2.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甲类传染病人,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上报;发现暴发疫情应立即上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为疫情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法定报告人对发现的确诊或疑似病命名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4.传染病报告登记表,报告卡及相关记录要准确完整,并按要求进行汇总,统计,上报,存档备查,注意保密.疫情管理员,应及时核对,检查漏报,迟报,错报情况,并进行校订.5.应建立传染病登记制度,由专人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6.列入被消灭,消除或重点控制的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新生生儿破伤风,麻疹等),除按上述要求进行疫情报告外,还应按卫生部的特殊要求进行报告和管理.汝阳县工业区卫生院

冷链管理制度

1.冷链设备应按规定的装备标准进行配置,并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2.冷链设备必须建档建帐,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3.冷链要有专室或固定房间存放,并有专人负责管理.4.冷链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培训,并建立必要的管理和考核制度.5.对冰箱,冰排速冻器,冷藏箱,冷藏包,冰排等冷链设备要加强管理和正确使用.6.爱护冷链爱护物品,做到清法,规范运转.7.对存放疫苗的冰箱温度记录要每天观察,记录,冰箱,冰柜,速冻器中不得存放食物,肉类等.8.对丢失,变买,损坏的的各种冷链器材,根据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发的原始配发册照价赔偿.汝阳县工业区卫生院

预防接种卡,证,册管理制度

1.预防接种卡,证,册必须由实施接种者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认真填写,书写工整,文字要规范,各项内容要准确,齐全,时间(日期)栏,项填写均以公历为准.2.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保管,遗失要及时补发,预防接种卡册城镇由接种点保管,农村由乡镇卫生院保管.3.儿童迁移时,由寄居地的接种点或卡册保管单位将预防接种卡或接种证明交给儿童家长,并将接种资料留据存查;迁入地的接种点要主动向儿童家长索取预防接种卡,证或接种证明,无预防接种卡,证或接种证明的要及时补发.4.接种单位至少每半年对所辖区域进行一次预防接种卡,证,册的核查和管理,及时补卡,剔卡和消卡,剔除的卡片由接种点另行妥善保管.5.凡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户口不在本地的0~7岁儿童,要建立临时接种卡,证,并负责免疫接种.汝阳县工业区卫生院

安全注射管理制度

传染病报告卡收发管理制度 篇7

1传染病报告管理概况

传染病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而进步, 经过这些年的工作开展, 我们也摸索出了一些工作模式。一般来讲, 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其主要的负责机构是医院的预防保健科[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基础上, 疫情责任报告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 把法定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以及突发的重大传染病进行上报;传染病报告卡片经由医务人员填报后交到预防保健科网报人员审核, 进而按照相关标准快速上报到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使传染病疫情的资料能被快速了解到, 并在规定的时间给予监测[3]。

2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

随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拓展, 医院信息系统的内涵也日益丰富。河西区部分医疗机构也利用医院信息系统 (HIS) 和电子病历系统, 实现了疫情报告的直报, 这一发展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翻阅大量文献可以看到, 目前部分医疗机构已经利用HIS开发了传染病管理系统功能, 实现了院内疫情报告的直报, 同时实现了传染病的审核、监控、维护、统计、反馈为一体的管理模式。

3河西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

2 0 1 3 年1 1 月份, 河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对全区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状况进行了评估。查阅辖区内7 所三级医院, 5 所二级医疗机构以及9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共计2 1 所医疗机构2 0 1 3 年1 - 9 月份病例登记。

在2 1 所医疗机构中, 1 3 所开设住院部, 1 0 所医疗机构的住院部在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在2 0 所具有检验能力的医疗机构中, 1 4 所检验室使用电子病历系统。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所有机构的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登记项目都不全, 缺少职业、住址、发病日期和初复诊4 个项目, 考虑我区多数机构使用的是天津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 希望能够通过软件的升级实现电子病历系统项目的完善;极少医疗机构的疫情负责人员可以做到直接查询 (下载) 电子病历系统, 大部分都是需要疫情人员去相关科室查询病例信息, 个别医疗机构不可查询, 希望有关领导给予协调, 使疫情人员既能方便查询下载, 又不会影响临床医生的正常使用。

本次调查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使用情况, 重点调查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住院电子病历系统、检验室电子病历系统, 经查我区2 1 所医疗机构中, 所有机构都在使用门诊电子病历系统, 大部分使用的是天津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 辖区的大部分医疗机构仅仅处于信息化管理的初级阶段, 除医院外, 其他医疗机构尚未实现弹出传染病报卡以供填写的功能, 需要接诊医生在填写电子病例时, 若诊断为传染病, 另需填写纸质传染病报卡, 虽未完全实现信息化, 但是较以往的纸质门诊日志登记已经有了一定进步, 简化了工作流程, 减轻了接诊医生工作量, 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的自查统计工作也更加的便捷高效[4], 从而保证了统计的简便性和正确性, 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 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有所减轻。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进行传染病报告管理, 使传染病日常管理工作流程更加顺畅, 同时实现了与临床一线人员的良好交流与信息反馈, 也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使传染病的管理, 从以前的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监测、及时反馈[1], 提高了疫情卡报告的时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减少了迟报、错报、重复报等现象, 对提高传染病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5]。事实证明医院传染病疫情信息化建设, 对及时准确上报疫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有效的控制疫情及应急处置的重要保证, 为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准确可靠的卫生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

摘要:该文结合文献资料和笔者的调查工作, 对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信息化现状做一总结, 内容主要涉及电子病历登记系统的使用, 登记项目以及是否便于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查询等;传染病监测依靠于医疗机构的基础工作, 医疗机构的传染病发现以及报告模式在这一环节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效的报告模式能够减少漏报、迟报, 对于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和及时有效地采取控制措施都有强大的推动力, 河西区该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开发传染病管理系统功能, 实现“传染病报卡”电子化, 完成院内疫情报告的直报, 达到传染病的审核、监控、维护、统计、反馈为一体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疾病监测,疫情管理,信息化,疾控中心

参考文献

[1]曾芳, 曾淑兰, 罗晓婷, 等.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提高传染病的疫情报告与管理水平[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3 (13) :1814-1815.

[2]刘维忠.欠发达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与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1.

[3]陈蓉.基层综合医院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统计分析与防控[J].医药前沿, 2013 (1) :23-24.

[4]任丽华, 刘永跃, 林哲.通辽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 (2) :163-165.

传染病报告及疫情报告制度 篇8

传染病报告及疫情报告制度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认真学习2004年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

二、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要了解主要以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狂犬病、乙脑、细菌性痢疾、肺结核、流脑、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

丙类: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1、组织领导:分管副校长为组织领导,政教处配合、校卫生室负责具体工作。

2、工作任务

(1)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四、严格疫情报告:

1、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应当立即报告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由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统计后报告校领导,最后经确认和领导审批后由学校报告员上级教育主管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发现丙类传染病应及时报告校卫生室,由校卫生室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报告顺序:学生→班主任→校卫生室或卫生工作人员→校领导→镇防保科和镇教委→区教委体卫科和区疾控中心。

五、凡患有传染病的学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教职工亦同。

东莞市茶山誉华学校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篇9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了做好全县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报告管理工作,确保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传染病报告率及各项疫情管理工作质量,使疫情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防病治病提供可靠的疫情信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疾控中心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根据疾控中心工作规范要求,以及云浮市疾控中心疫情管理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我中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一、传染病报告信息实时监控制度

二、传染病报告卡审核、查重、订正制度

三、传染病报告信息分析与应用制度

四、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督导检查制度

五、疫情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六、疫情管理及直报系统维护技术指导制度

七、节假日疫情值班制度

一、传染病报告信息实时监控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每天应登录系统,浏览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2、疫情管理员必须每天至少2次登录系统查询,上、下午各一次。

3、查询内容包括从上次浏览后到本次的卡片及其近期病例分布,查询有无问题卡片及霍乱等特殊、少见病例。

4、关注有无聚集性病例,对可能暴发的疫情进行预警。

5、每次查询后认真填写《传染病疫情信息查询记录本》。

6、对以上监控中发现的各种异常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反馈到各医院。

二、传染病报告卡审核、查重、订正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每天上网浏览情报告信息,对报告的卡片进行查询、审核。

2、审核时发现有问题的卡片要及时核对,确保疫情报告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每天至少上、下午各一次登录系统查询传染病报告卡片。

4、对初次审核后诊断等报告信息有变动的卡片,要及时进行订正。

5、定期进行查重,每天至少查重一次。

6、以上审核、查重、订正中发现的问题均要向领导汇报,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传染病报告信息分析与应用制度

1、每月对直报网中获取的疫情信息进行分析一次,并形成疫情简报。

2、每年对网报数据会审后,根据发病时间对全年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疫情报告。

3、通过对疫情资料的分析,结合其它相关信息,完成夏秋季、冬春季主要传染病预测预报。

4、上述分析报告应送市CDC、县相关领导查阅。

5、对网络直报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时,可参考专报系统和监测系统的数据。

6、疫情管理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分析质量,注意核对,杜绝错误。

四、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督导检查制度

1、利用各种机会对各医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2、定期开展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管理进行督导检查。

3、督导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报告、管理、培训、记录及实际操作等。

4、定期开展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检查工作,并及时将总结上报上级疾控中心。

五、疫情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1、直报领导小组由中心领导直接领导,疾控科长负责管理,疫情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共同做好全区疫情直报和网络安全工作

2、疫情网络计算机必需专机专用,坚持保密制度。

3、疫情网络计算机未经上级同意不得连入其它任何网络,禁止随意更改通讯协议和参数。

4、疫情网络计算机发生故障,应首先报市CDC,由市CDC作出是否维修及维修地点,以免泄密。

5、疫情网络计算机不得随意使用外来软件或来历不明的软件。

6、疫情网络计算机应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坚持每周杀毒。

7、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必须每月更改密码,严防泄漏。

8、定期对疫情直报网的数据进行备份,每月备份一次,年终对全年数据进行统一备份。

9、备份的数据应包括传染病个案、统计分析报表。

10、备份数据以XLS文件形式导出,保存在光盘或系统盘以外的硬盘中。

六、疫情管理及直报系统维护技术指导制度

1、中心落实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等网络管理工作。

2、定期对全县各医院疫情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3、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提供技术指导

4、负责对网络系统进行了维护并提供技术指导

5、技术指导可溶入日常工作中,包括通过回答咨询的问题,或发现问题后主动联系进行指导,以及利用各种督导检查机会进行现场指导等。

七、节假日疫情值班制度

1、双休日、节假日实行疫情值班制度。

2、值班工作内容与平时疫情管理工作内容一致。

3、值班人员应确保24小时值班电话畅通。

4、值班人员可在办公室或家里值班,及时对网报疫情进行浏览审核,接到疫情电话应及时上报、和处理。

5、值班时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6、值班人员应及时做好各项值班记录。

7、值班应按相关规定给予加班补助。

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制度 篇10

根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制定学校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制度。

1、学校应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工作。

2、做好晨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和早处理。

3、发现传染病疫情,特别是学生群体性发病等情况,应当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和教育局报告;同时配合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做好传染病调查处理工作。对散发疫情做好登记和隔离消毒工作。

4、严格凭证入学制度。小学和幼儿园必须凭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明)办理入学入托手续。

传染病管理及报告制度 篇11

1、医疗机构内医生为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人。

2、责任报告人需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及早发现传染病人,并在门诊工作日志上登记完整,报出传染病报告卡,要求字迹工整,符合逻辑,完整无漏项。

3、医疗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并负责认真、逐一审核报告卡填写质量。

4、传染病报告卡填写项目有:姓名、性别、年龄详细地址、发病日期、初诊日期、报告日期、职业及症状、体征、检验结果等。

5、报告程序:责任报告人向本机构传染病报告卡管理人报告,管理人审核报告卡填写完整后无网报条件到辖区卫生院经行网报或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或传真)2小时内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疗机构名称:(盖章)

附表: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一、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二、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三、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或相关报告。

医疗机构名称:(盖章)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三、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上报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五、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六、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七、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规定医院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医疗机构名称:(盖章)

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一、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二、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

三、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负责填写报告卡—>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

四、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

(一)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同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二)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等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三)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

五、个别病种的确认须由相关单位认可后方能上报

(一)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二)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须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三)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六、每月29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和本月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

七、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

医疗机构名称:(盖章)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人员配置

(一)配备专用计算机1台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工作;

(二)配备2名工作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初审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

(三)有人负责本单位网络直报系统硬件与网络维护,以保障其正常运行;

二、责任报告人填卡要求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含死亡订正)。医生填卡时,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街名和门牌号。

三、直报人员职责及网络填报要求

(一)直报人员之一必须为疫情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性病、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症状监测等项工作的网络直报及电话报告工作;

(二)直报人员负责每日的收卡、录入、初审工作。常规收卡上、下午各一次;常规录卡应在17点30分前完成;特殊情况立即录入,不得延误;

(三)将“现住址国标”下拉框逐级选至乡镇级,以避免红卡的出现;如遇到现住地址不详的卡片,即作为市内、省内和省际流动人口处理:录卡操作时,在“现住址国标”栏逐级选中“不详”,并在“现住详细地址”栏填写“不详”或已获得的内容。系统会自动将此类卡片统计在本地流动人口发病数内;

(四)若病人为学生,必须在患者单位栏内填写学校正式全称及班级名称,勿用简称;

(五)艾滋病、HIV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副卡;

(六)妥善保管好用户编码及密码,确保直报系统处于正常、安全的运行状态;

(七)纸质卡片是电子疫情资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据,要保留三年备查。

庐阳区三十岗卫生院

传染病报告自查与奖惩制度

一、每月对全院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自查,主要对传染病登记本、门诊日志、住院病人及卡片对照,看是否符合,有无漏报、迟报现象。

二、查登记本、日志及卡片是否填写完整,清楚,及时。

三、对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奖惩

(一)如传染病漏报率达零且门诊日志填写及时、准确、完整,则每年给予科室300元奖励;

(二)出现传染病迟报扣科室质量考核分0.1分,当事人扣100元;

(三)出现传染病漏报,扣科室质量考核分0.2分,当事人扣出全月奖金;

(四)卡片填写不准确或缺项扣5元。

庐阳区三十岗卫生院

门诊日志、住院病人登记管理制度

一、门诊日志

(一)门诊日志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初诊和复诊、处理、报卡九项基本内容,必须逐项填写完整,不能用症状代替诊断;

(二)门诊日志由临床医生填写,于次月5号前交门诊办公室;

(三)挂号与日志登记符合率不低于90%。

二、住院病人登记:住院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须逐项填写,由各病区妥善保存。

庐阳区三十岗卫生院

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

一、检验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送检日期、姓名、性别、送检样品、化验项目、化验结果、检验人员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二、放射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开单科室、检查日期、病人姓名、性别、检查结果、初步诊断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庐阳区三十岗卫生院

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

一、培训对象为所有医务人员、总值班人员。

二、培训计划:每年对所有医务人员至少培训一次,新来人员在岗前培训时必须进行《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报告相关内容培训。

三、培训时间: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各培训一次,新进人员8月培训。

四、培训内容: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培训《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修订版)》、部分《传染病诊断标准》等。

五、考核:根据培训内容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答卷),不合格者需补考至合格为止。

庐阳区三十岗卫生院

传染病报告资料使用和保存制度

一、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

二、电子疫情报告卡、统计表等每月硬盘、软盘备份,全年光盘刻录存档。

三、其它疫情管理资料也要妥善保存。

四、对全年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庐阳区三十岗卫生院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职责

一、搞好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有分管领导、科室、人员。每月召开疫情例会一次,研究疫情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各种疫情管理制度,并认真实施。

三、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疫情报告意识。

四、健全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检验、检查传染病登记本等,备足报告卡,以保证疫情报告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每月对全院进行一次疫情漏报检查。检查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住院病人登记本及传染病登记本、检验科的传染病检验登记本、放射科的传染病检查登记本。把疫情检查情况纳入医院全年目标考核体系中,并将每月疫情检查结果进行公布,按制度进行奖惩。

六、负责对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核对、网络直报、登记、卡片保存等工作。

七、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的传染病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对新入人员传染病知识的岗前培训。

八、配合疾病控制中心的流调及采样工作。

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制度 篇12

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环节之一,为了加强我院疫情报告,做到及时、准确,不漏报、不错报、不瞒报、不缓报、不谎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疫情管理制度如下:

1、全院每个医务人员均为疫情报告责任人,都有法定传染病报告的义务。对发现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向卫生防疫站报告。

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禽病毒、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2、各临床科必须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如实按要求项目进行填写,不得缺项、漏填。

3、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报信息科,住院病人还需在传染病疫情登记簿和病历中登记或记录。

4、信息科负责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收发和核对,设立传染病报告总登记簿,统一填报有关报表,并在规定时限内实现计算机网络直报。

5、如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责任报告人报告科主任,科主任立即向信息科报告,信息科负责向院领导报告,由院领导在发现之时起2小时内向卫生局报告。

6、医疗卫生人员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将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

7、医务科、信息科、预防保健科负责对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每月第三个星期的星期四下午由医务科召集疫情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对我院的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报告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①门诊日志;②住院传染病登记簿;③信息科传染病报告总登记簿;④病历;⑤检验科相关检验结果的登记簿;⑥计算机网络直报的情况。由信息科负责对检查结果进行如实登记。

8、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情况如有发现瞒报、缓报、谎报,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进行处理。对于检查发现未按要求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下列行为之一的,予每次罚款十元,一年之内累计达3次(包括3次)以上者,考核不予评优、评先进,并扣发全年劳务费的30%。

①责任报告人漏报、缺项报,未按要求及时报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

②未及时进行相关信息(特别是门诊日志和住院传染病登记薄)的登记、网报的; ③未按规定上报疫情或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9、本制度自二0一三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xx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小组

传染病报告制度 篇13

1、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责任报告人在执业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3、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不得缺项、漏项,并及时报告医院预防保建科。

4、责任报告人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乙类传染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应于2小时内报告医院预防保建科和医院领导。

5、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6小时内及时报告医院预防保建科。

6、预防保建科接到报告后要进行审核和分析,应及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7、责任报告人应做好门诊日记和其他相关表格的登记工作,要求项目齐全、内容完整。

上一篇:读论持久战有感下一篇: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