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聋人就业的几点思考

2024-04-18

对聋人就业的几点思考(共9篇)

对聋人就业的几点思考 篇1

发表时间:2010-04-12 【字体:大 中小 】

◎张申琛

最近,市残联有关部门举办了“聋人专场就业洽谈会”。笔者随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聋人求职者走进会场,边走边看,边问边想,感触颇多。

根据主办方提供的数字,这次招聘会共组织了13家用工单位参会,有100余名聋人到场,通过面试洽谈,其中19人签订了就业合同。笔者在现场看到,这次双向选择洽谈会,大多数用工单位印制了精美的宣传海报,推出了3D角色动画美术师、缝纫车工、工程维修工、物流管理员、人力行政专员、软件开发工程师、保洁等160个就业岗位吸纳人员。笔者还发现,有人面试或双方达成初步意向的多集中在技术含量不高的服务业上,很多公司由于种种原因根本无人问津。尽管前来应聘的聋人所学专业五花八门,但很多专业根本没有“接收”单位。一位满面愁容的聋人说:“为什么我学会了计算机网页制作,却还是找不到好的工作?”相当数量的聋人认为,他们在学校学到的一些职业技能,包括走上社会后参与残联组织的短期技能培训,这些算不上掌握了高、深、新的技能,远远不能够达到他们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的愿望。

一、剖析聋人就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政府和残联部门的帮助下,聋人的就业率不断提高,聋人的就业形势呈现出良好态势,但是聋人在择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聋人的职业能力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这场招聘会来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岗位几乎是严重超员。与此同时,动画设计、工程维修、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依然无法满足要求。这些都说明有“一技之长”者目前仍然紧缺。有许多岗位如技术含量高或条件艰苦的单位,却不是很多人能适合或愿意去的,这就造成有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干。随着社会经济产业的调整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越来越需要技能人才,而70%以上的聋人没有掌握一定技能。“想去的地方进不去,需要人的地方没人去”,职业供求的不匹配加剧了聋人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有些离开学校走上社会的成年聋人想学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但不知道去哪里学习。社会上很少有针对聋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即使有也大多是残联不定期组织的,这样的培训也不是系统的专业的,因此也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

(二)聋人与社会之间相互适应的进程发展缓慢。

一方面,由于社会发展进程的限制与部分人的偏见,聋人往往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社会在聋人就业问题上普遍持“聋人不能做什么”而不是“聋人能做什么”的观点,使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另一方面,大部分聋人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差异,不了解职业特点,自谋职业的方法和技巧欠缺,对工作岗位不能适应,无法站稳脚跟,这些也是他们的自身问题。

(三)聋人就业的政策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个别用工单位认为聋人难管理,但碍于政策规定,就打起擦边球,只要聋人把残疾证挂靠在单位里,不用到单位上班,每月发给三五百元工资了事。一些中、小国有企业和公司,减员增效,首先减的是聋人,而国家又缺乏强硬的措施,造成已经就业的聋人不得不再次失业。

二、解决聋人就业问题的几项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发展能够培养更多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劳动者,使受教育者有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就业机会。

既然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那我们更应该努力地科学规划,特别扶助,大力发展聋人教育,培养聋人掌握一技之长,促进聋人全面发展,实现残而不废、残而有为、自立自强,由残疾者转化成为真正意义上有经济创造能力和负责任的公民。

为了更好地促进聋人的职业教育发展,笔者从聋人就业现状的视角提出一些建议。

(一)聋人职业教育应该成为聋教育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聋人要想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就必须具有更高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更优秀的综合素质,这是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聋生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各类学校要以专业建设为主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设置,提供更为广阔的职业内容和项目,使培养出来的聋生能够人尽其才,这就能解决过去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职业教育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学生,还要必须面对社会更为广泛的成年聋人并为他们负起责任,为他们的基础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必需的帮助,注重开展长、中、短期的社会培训,热情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各种职业培训。

(二)残疾人就业机构与学校、用工单位合作,加强聋人职业指导教育。

残疾人就业机构要与各类学校、用工单位紧密合作,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增强聋人与社会、聋人与市场的沟通,为聋人职业的选择提供有效的咨询指导,让聋人能顺利地走向就业提供服务。针对聋人特点,可以改变单纯的“上大课”、“说教式”的方法,采取适合聋人的职业指导方法,贴近聋人,使他们乐于接受。可以通过举办职业指导讲座,邀请专家讲解具体政策;充分利用报刊、宣传栏、网站、指导手册等进行直观指导,培养他们正确的就业市场意识;组织专门的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引导他们调整就业预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观念;开展职业见习试点工作,为没有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经验提供机会;还可以实行聋人的自助指导,组织他们相互交流求职体会和就业信息。

(三)挖掘聋人的职业潜能,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要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先培训,持证后上岗。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劳动者一旦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就等于取得了就业通行证,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接待聋人求职登记时,要摸清他们的培训意向,根据他们的特点和意愿,与社会教育培训部门合作,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推行以岗位定培训,突出职业性和技术性,积极拓展就业空间,不断提高职业培训力度,使培训服务于就业。像市残联开设的义齿加工、动漫制作等职业技能培训班,不但提高了受训人员的职业技能,又解决了受训人员的就业问题,为做好聋人学习和就业之间的衔接工作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再如,在欧美国家,聋人还是聋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聋人也是有能力成为教师的,我国应该为优秀的聋人成为聋校教师提供政策保障,为聋人报考师范院校进行政策上的倾斜,帮助他们提升在聋教育领域里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聋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促进聋健两个世界相互沟通。

社会文化的多元使聋健两个世界同样缤纷多彩,聋健两个世界不应该是相互隔膜的。对于聋人群体而言,最能让他们感受幸福的并不是得到社会的帮助,而是这个社会对于他们自身状态的接纳,对于他们存在价值的认可。“除了听,聋人能做任何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能扬长避短,聋人一定能做出成绩来。实际上,从“缺陷补偿”和“用进废退”的道理来看,聋人在某些职业领域甚至可以比一般人做得更好。因此,聋教育也要高度重视聋人群体与健听人群体在心理特征、交往方式、行为方式之间的异同,且在不同的社会交际场合遵守不同的交际规则,帮助聋健相互沟通,共同分享人类的文明成果。

对聋人就业的几点思考 篇2

关键词:西南林业大学,就业指导,问题,对策

一、西南林业大学就业现状

西南林业大学是校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 学校以林学学科为主, 以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 农、理、工、文、法、管等学科交叉融合, 协调发展, 主要实施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 配套实施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 其中硕士生1000余人, 本科生13000余人。上世纪90年代, 随着国家高校毕业生逐步实行国家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制度的施行, 西南林业大学开始采取措施, 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 注重学生的就业指导, 学校设立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 为学生就业创业搭建服务平台, 全面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经过多方努力, 近年来, 毕业生就业稳中有升。

1. 近五年就业基本情况。

本文收集了西南林业大学近五年的本科毕业人数及各专业学校就业率加以分析 (如表1、图1) 。

注:数据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 西南林业大学的教育体制与就业指导方法也不断完善, 高校招生人数整体逐步增加, 因而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近五年来, 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减少, 就业率稍有所下降外, 整体呈上升趋势。2008以后,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回升, 就业率的上升不仅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增大有关, 也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水平层次的提高, 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密不可分。

2. 就业较好的专业分析。

注:数据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统计图表 (表2) 显示, 土工工程、交通运输、森林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性很强的专业, 每年的就业率均高于学校的总就业率, 原因在于此类专业的学科教程比较难, 选择这类专业的人数较少, 与此同时国家基础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对此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较大。虽然诸如生物技术、体育教育、环境科学等专业, 在全国就业率较低, 但我校的就业率较高, 可以反映出这类专业的当地就业前景良好, 同时可以说明我校在此方面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得比较深入,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西南林业大学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西南林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虽在不断改革, 但也存在问题, 比如大多只限于狭义的就业指导, 内容和形式也比较单一, 一般只进行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技巧方面的指导, 服务对象大多限于应届毕业生。

1. 经费投入不足。

按照学校规定, 西南林业大学用于就业指导工作的经费按学生学费的1%拨给。而部分大学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 同时利用学校强大的科研和社会能力, 开办各种培训班、校办企业, 增加了学校的收入, 这些学校在资金方面有充足的保证。但西南林业大学虽也有科研成果的奖励, 但资金来源主要靠学生的学费收入和政府拨款, 因此, 相较于教学和学术, 用于就业工作的经费是非常有限的。

2. 对象范围狭小, 指导内容单一。

西南林业大学的就业指导, 集中在毕业生毕业的“双选”时期, 无论学校、学院的谈话、帮扶、指导, 都集中在毕业这一年, 而对刚入学或低年级同学, 主要采取讲座的形式进行指导, 很明显, 这种指导形式很难起到好的就业指导效果, 讲座的主讲人虽然都是从事就业相关工作的人员, 但大多专业化程度低, 讲座内容一成不变的情况也是有的。这种形式的指导实际上既浪费了时间, 也浪费了资源。

3. 网络资源利用不充分。

西南林业大学建立了就业中心网站, 但是除了管理人员在上面发布就业信息外, 很少有同学浏览, 学校并没有充分利用到网络资源。另外, 西南林业大学的就业指导网上也没有发布其他高校举行的在昆宣讲会的时间和地点, 若能与其他高校如云大, 昆工等院校的就业网建立网络链接, 实现信息共享, 这样的机会又会增多, 不仅学生找到合适岗位的机会增加, 而且学校的就业率也可以提高。

三、西南林业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建议

1. 全程跟踪、参与就业指导的过程。

学生工作的管理者, 应当全程跟踪并参与就业指导工作。传统的就业指导内容、讲授的形式, 已跟不上现在的形式。西南林业大学的就业指导工作, 应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内容、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来确定不同阶段的指导重点。从而使每一阶段的工作真正做到让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服务, 通过系统的指导, 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供求市场。

2. 根据市场需求, 调整课程结构, 做好市场分析和预测工作。

就业工作的负责人和参与者, 应当有比较成熟的人力资源网络。因此, 学校应适时组织就业指导人员到主要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开展人才需求调研, 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培养体系需求。根据调研的结果, 邀请知名学者或教授到学校进行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和科研立项等方面的指导;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确定学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的地区、行业、单位分布等情况;认真做好就业市场的需求分析和预测工作。

3.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学校应进一步在配备的人员数量、结构和队伍培训方面加大投入, 保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经调查, 在西南林业大学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中, 大多是从是团学工作的专职党团人员, 很少进行系统的培训, 因此, 要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 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培训。

4. 加强学生社会、教学实践活动。

西南林业大学规定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主要实践环节之一, 每个学生在四年之内都得参加3次社会实践。但是学校现行的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认定, 主要依据同学们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和实习单位的意见。没有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 只要随便去一些单位实习几天或托关系找人盖个章, 就被认定为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导致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教学实践基地也可以增强实践环节的针对性, 以解决课堂教学的难点和疑点。思政部每年有组织学生去省外或省内参加实践活动的做法是很值得推广的, 但是目前的参与范围较小, 多数同学并不了解。因此, 学校应多组织同学去单位参观调查、实习锻炼, 去企业参观企业的生产线, 感受企业文化, 加深学生对用人单位和不同岗位的了解, 让学生在接触社会、增长认识, 积累经验, 增强社会实践的能力, 为求职应聘创造条件。

5. 完善就业网络, 加大信息服务。

网络, 对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学校应将毕业生综合素质与求职意向、档案查询、就业政策、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等在网上发布, 从而方便学生和用人单位“双选”, 提高就业服务的水平和工作效率。

6. 鼓励自主创业, 做好创业培养。

西南林业大学地处云南——中国西部,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普遍不高、创业意识滞后、创业相关的知识普遍匮乏, 创业培养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高等教育除重视专业知识的训练外, 还应重视创业理念的培养。通过分析不同企业、不同网站的创业思路和创业方法, 培养正确的创业理念。

7. 创新就业指导模式。

西南林业大学应尽快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 对其中落后的方面进行适当改革, 不断创新就业指导模式。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 自2008年起我国所有普通高校必须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 从大学新生入学开始就接受就业指导教育, 规划职业生涯, 以应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学校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情况,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综合采取讲授、讲座、实践、考查、交流、模拟等多种形式, 增强针对性, 提高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韩娟.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 24 (8) :18-19.

[2]王洋.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访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1, (12) .

[3]裴以明.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钦州学院学报, 2011, 26 (4) :79-82.

[4]王娜.高校就业预测模型的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 2009.

[5]邹文通.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策略探析[J].广州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0 (3) :8-11.

[6]蒋智华.校企合作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出国与就业 (就业指导) , 2011, (7) :34.

对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 就业工作 毕业生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表明,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多达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有10多万人选择“啃老”。在已经工作一年的人中,对其工作的满意率只有47%。笔者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不景气,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不足。由于我国企业长期以来没有走上规范化轨道,大多数企业效益不稳定、寿命短,大学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岗位不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因此,公务员、教师岗位成了主要的择业对象。从“新职业——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2012年10月25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消息看, 2013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有109个招录职位的报名比例超过1000:1,公务员仍然是大学毕业生竞争的主要岗位。二是就业市场不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人员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没有全面落实,大学毕业生就业人员工资及待遇和相关合法权利没有保障。由于中小企业乃至全社会没有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人员在企业就业后没有“五险一金”,或只有一部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学校的临时用工也采取“绕道走”的办法,尽量逃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制约,致使大学生毕业生乃至相关就业人员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没有形成相对成熟、规范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就业困难重重。三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与社会现实反差大。由于当今大学生的培养成本高,大学毕业生期望值也必然高,无法与社会接轨,导致就业难。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从小学到大学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家在农村的大学生,因读大学致贫、返贫的问题早已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然而,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读书的回报率太低,心理不平衡。今年10月11日,优酷网拍客上传视频《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 老父气绝服毒》的视频是当今我国社会大学毕业生乃至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悲剧还没有结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的大事。当今社会“幸福”是政府和新闻媒体最关注的问题。然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包括“进口”和“出路”,解决好人才培养和就业的问题。“出路”不畅,教育的目标就不能全面实现。然而,面对就业的诸多问题,应当从哪里下手呢?

2 加强和改进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几点建议

一是大学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应当调整就业心态,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笔者接触的大学生中,有部分大学生虽然就读于一般院校,但却不愿到企业就业。他们的主要理由大致是:企业环境污染大,不利于身体健康;上班时间管得过死,缺乏灵活性;企业效益不稳定,工资待遇不高等等。特别是与他们上大学改变人生的期望值相差过大,不愿意接受社会现实。从目前人人网旗下网站“人人校招”发布了《2013届应届毕业生求职意向调研报告》中也可以看到这一情况,其调查数据显示,政府部门是应届生首选,占24.2%,IT、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近年来受热捧,位居第二。其中,六成应届生有心目中的目标企业,体制内企业是应届生选择的主流。当然,也有令人高兴的消息。据中青在线网2012年10月24日报道,近日,哈尔滨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环卫工,尽管此次计划招聘的457名环卫系统员工全部为工勤技能岗位,却吸引了11539人报名,最终报名成功的7186人中,近半为本科学历,并且还有29名硕士。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10月29日也报道,在浙江农林大学,有一批“小清新”宿管,他们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事实上,此类现象早已发生,部分大学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的就业观早已发生转变。如前几年曾出现的大学生卖猪肉、擦皮鞋等现象。有关部门的调查还显示:如今,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不再是大学生、硕士学位乃至博士就业的唯一诱惑,“家乡”的吸引力正逐步提升。因此,大学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仍加强对社会现实的认识,继续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对待就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理想与现实接轨,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二是政府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建立规范的就业市场,充分保障大学毕业生及全体就业者的合法权益。首先,应当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事实上,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就业问题发表重要谈话。然而,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达程度低,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解决。在这些众多问题中,笔者认为首先应尽快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建立起相对完善和诚信的就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奠定好就业的基础平台,使大学毕业生和全体就业者的待遇得到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其次,应当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条件。当前,国家和各省市都出台了一些鼓励大学、硕士、博士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每年也有部分毕业生走上了创业之路。但与庞大的毕业生队伍相比,比重显然不够。实质问题,除了创业的环境还不完善,还是毕业生们缺乏创业的本领和勇气。

三是各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促使大学生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首先是各高等院校的大事。尽管各高等院校已经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和市场规律,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也还有潜力可挖。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在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启动高校示范性就业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①因此,高等学校还应加强大学生创业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并积极开展创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寻找适合自己和社会的就业出路。

注释

对聋人就业的几点思考 篇4

对眼视光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几点思考

通过对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毕业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就业状况,可以发现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结合专业实际,加强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强化其知识结构,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促进眼视光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优质就业创造条件.

作 者:王林 刘钰 作者单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230601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眼视光技术专业 毕业生就业 职业资格证书

对聋人就业的几点思考 篇5

王玮

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着学生的个人前途,是社会对我们所培养毕业生质量的重要考验。一直以来,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动员多方力量,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了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面是我对卫生类高职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请批评指正:

一、抓好“一把手”工程,系领导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每一届毕业生从他们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中,领导班子和全体老师在他们身上就必须倾注大量心血,面向培养合格人才与就业,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才氛围。特别是第三学年里,要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视为日常工作的一个重点,系党政领导要经常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意见和要求,从政策、经费等各方面提供最大便利,在工作场所、设备等方面要加大投入,例如同时开通多部长途电话,方便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联系,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把建设制度、拓宽渠道作为就业指导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石要派专人到本省、市各单位巡访考察,调研用人单位、了解已就业学生情况,开阔眼界,拓宽我们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建立自上而下的学习研究就业政策、研讨就业工作的例会制度,从系领导到毕业生都认真学习领会各级相关就业政策并贯彻实施。做好就业的计划和列出就业工作的重点,并针对各级就业政策的贯彻与执行,安排就业指导、制定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前提,要建立畅通的用人单位信息收集与发布渠道,建立规范的用人单位信息库。要在毕业班学生、干部中选出就业信息员,并在各班建立信息小组。当有用人单位招聘时,通过QQ,飞信,邮件等网络工具,由信息员及时向本班毕业生发布消息。

三、以严格﹑科学的管理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规范化

规范的管理本身就是优质的服务。只有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规范 1

管理,才能使就业指导工作走上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对毕业生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进行充分的讨论并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做到分工合理、人尽其责。同时,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接受学工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的领导,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积极参加学习培训活动,要及时准确核对上报毕业生生源信息,严格审查毕业生的就业推荐书网上注册,并按要求按时寄发“就业协议书”等相关材料。

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以优质服务做到让毕业生满意

就业指导工作由集中讲授与分散个别指导相结合。开设一些关于就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同时,我们紧紧依靠全体教职工形成的就业指导网络,发挥全员育人的优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给予广大毕业生热情的帮助和无私的关怀,对毕业生进行分散的个别指导,发挥了较好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在确保就业质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数量”的总方针,提出了“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后期,尤为注重加强对就业存在困难同学的帮助,采取了个别指导的方式,并积极地向用人单位推荐,帮助他们成功实现就业,做到让毕业生真正满意。

对听课的几点思考 篇6

??一听。就是听上课老师是怎样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是怎样启发学生思维的?是怎样指导学法的?是怎样巩固新知识的?是怎样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只有这样多问几个为什么,听后对本节课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客观分析,才能达到心中有数。而要做到这些,听者在听课之前必须有所准备。首先,要掌握《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其次,要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和听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听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看。就是看上课老师的板书、教态,看上课教师使用的教具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看学生的表情、板演、练习,看上课老师教学时间的分配,看课堂上是否全过程都让学生学,还要看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是如何“打交道”的等等。

??三记。就是记录听课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内容。记听课的日期、节数、班级、学科、执教者、课题、课型;记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主要的板书要点;记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情况;记本节课的教学思想和教材处理,了解课堂上是否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是否兼顾“两头”(优秀生和基础差的学生),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记对这堂课的简要分析。记录要有重点,详细得当。教学过程可作简明扼要的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的好的做法或存在不足的问题可作较详细记载,并加批注。

??四思。就是想一想这堂课有什么特色?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结构是否科学?教学思想是否端正?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灵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寓德育、美育于教学之中是否恰到好处?教学效果是否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听者听后可设身处地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节课我该怎样上”、“假如学生向我这样质疑怎么办”、“为什么她的学生听课兴趣这么浓”等等。

??五谈。就是和授课老师、学生交谈。可先请上课老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感受,请学生谈对这节课的.收获与不足,统计学生对这节课的满意情况和目标达成情况,然后再由听课老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谈这节课的特色,谈听这节课受到的启迪与所学到的经验,谈这节课的不足之处,谈自己的思想与建议。交换意见时要抓住重点,做到明确的问题不含糊,吃不准的问题不回避,但要注意可接受性,切忌信口开河、滔滔不绝,夸夸其谈。要突出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特别是教学效果方面,因为一堂课的优劣,最终还是体现在教学效果上。

对聋人就业的几点思考 篇7

一、培育服务大学生就业的观念, 大力提升教职工对大学生就业工作重要性认识水平和服务意识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从个人的视角看, 完成学业并顺利就业是大学生及其父母双亲的内心期盼和现实要求, 但从党和国家要求的大视野来看, 只有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优质就业, 成为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才能实现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转变的目标, 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 高校各个部门, 不管是日常管理还是教育教学工作, 都应以服务学生就业为中心开展工作, 全程管理, 全员参与, 发挥每一个教职员工的作用, 促进学生的全面充分就业。

二、完善两个体制

即院 (系) 党政共同负责的领导体制和院 (系) 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直接负责的运行机制, 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正确引导和有效执行。

党政联席会议要经常以大学生就业工作为重要议题, 充分分析就业形势, 研讨推动就业对策, 要全面掌握毕业生择业方向及就业思想动态, 根据毕业生实际情况具体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使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更具针对性。成立以院长、党总支书记为双组长, 相关专业教研室主任和全体辅导员参加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制订计划, 推动实施。逐步形成院 (系) 领导、教研室主任、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等全员参与, 共同为毕业生就业建言献策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体系。

三、打造三个接点, 做好细节, 保证成效

1、课堂

这是学生和教师的接合点。教师不仅要掌握该专业所在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等前沿信息, 传授系统知识,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 自主训练, 而且还需强化实践环节, 将应知应会告之学生。同时, 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包括社会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并且要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

2、实践

这是学生与企业 (或学校) 的接合点。社会实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和就业的重要途径, 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高校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并采取实际行动支持大学生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各方面社会力量为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努力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发展和职业技能拓展结合起来。

主要内容是各种技能训练、拓展训练, 可以与团学工作的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 对学生提出专业的实践要求, 开展企业走访、人物访谈活动等。与企业和用人单位广泛合作, 开辟就业创业实习实践基地。有组织地开展见习、实习活动, 引导毕业生参与实践锻炼, 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 更好地适应专业岗位需求, 更快更好地实现就业。

3、构建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

就业, 是学生通过用人单位 (企业或学校) 与社会的接合点。学生通过参加企业或学校的招聘会, 展示自己的知识与本领, 了解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但是目前受传统工作理念的影响, 当前大部分高校就业服务网络的功能仍主要集中于信息发布及其扩展功能。信息化的成果没有充分应用于就业服务工作, 就业服务网络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交互不足、数据整合方式相对落后, 数据实时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始终存在。在此形势下, 应进一步发掘信息化优势, 建立一个更加开放、信息量大、贴近学生群体、贴近企业单位的网络平台, 包括信息发布、信息管理、信息交互平台及数据统计等功能, 通过此体系可以整合和优化就业工作流程, 提高招聘工作效率, 提高数据采集准确度, 并能使信息统计功能更趋完善。实现学校和企业、学生和企业、学生和学校的全面互动, 营造校园的就业信息化氛围。

四、坚持四个引领。引领学生走出校门, 报效社会, 富国家为人民

1、坚持思想引领

努力营造氛围, 积极引领大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 感恩父母。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先就业, 再择业, 后创业”的就业观念, 帮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 端正就业思想, 切忌好高骛远, 眼高手低, 努力培养他们创新、创造和创业的能力。因此, 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强化理想教育, 专业思想教育, 在就业形势教育中引导毕业生科学理性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 自觉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奉献祖国建设结合起来。

2、坚持专业引领

根据各专业不同的就业方向向学生讲述职业适应与发展, 内容应涉及职场环境、职场文化、职业素养、主要技能、任职资格、工作价值观、企业氛围等, 对象为相应专业的学生。使学生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 理性地规划自身的发展, 促使学生就业知识、素质、能力同步提高, 为做一名真正的职业人做好准备。

有意识地请行业专家开设相应的讲座, 让学生了解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状况, 从而有意识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和磨练自己, 真正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目标。

注重教师与行业的零距离接触, 经常选派教师利用假期到行业兼职培训, 真正了解行业需求, 并将获取的信息带到教育教学中, 使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素养更具实用性和适应性。

3、坚持榜样引领

结合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毕业生的需求, 不定期地为毕业生举办讲座, 邀请校内外专家、已走上工作岗位的校友来校就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就业技巧、择业技巧等方面做讲座和报告, 以他们的成长经历现身说法教育学生, 与毕业生互动交流;调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邀请政府相关领导、企业界精英及各界专家为学生解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帮助毕业生分析当年的经济形势对就业的影响, 帮助毕业生正确定位, 调整心态, 拓宽学生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 增强学生就业的实战技能, 培养学生简历制作和面试的技能。

4、坚持市场引领

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高校发展普遍追求大而全, 在专业设置上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专业设置雷同, 特色越来越弱化。不少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 市场滞销的人才不断推出, 市场急需的人才又不能及时提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各种新行业不断涌现,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公布了第六批新型职业, 而高等教育跟进的步子却很小, 由此势必造成人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造成人才的分布不均。因此, 应充分认识就业形势, 加强与专业相对应行业行规标准的学习与研究, 掌握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 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此外, 在就业指导方面, 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的职业指导课程都使用统一的教材, 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 不同的行业、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是不同的。学生更需要了解的是他所在的专业将来就业的职场环境、职场文化和职场要求。因此, 职业指导与发展课程应该像所有其他的专业课程一样, 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服务于市场的需要。

总之,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学校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观念, 使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就业紧密地联系起来,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 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在工作中坚持育人为本, 更多地关心毕业生, 用更多的鼓励让毕业生树立信心, 用更多的实际行动帮助毕业生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查恒效.高职就业工作体系与机制建设[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3) .

[2]崔永.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体制的构建与实践[J].河南教育, 2010 (6) .

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 篇8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产业结构、发展不平稳、市场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等比较突出的原因外,还存在着高校定位不清晰、对市场需求变化缺乏应变机制、办学质量不高等因素,同时某些观念上的影响是深远的,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行为。

一对教育目的认识的偏差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后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最早的“教育”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只是为了生存,出于本能。随着国家、阶级的产生,使教育受政权性质、制度、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为政治服务。我国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现行的高校培养目标主要体现的是对政治立场的确立,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尽可能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的新发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熟练地运用外国语言阅读专业书刊,具有健全的体魄。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即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从文化大革命的不要知识、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到改革开放后盛行的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都强调所谓的以高考分数论英雄,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掌握科学知识的引导和应付考试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对学生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曾经有过在夏令营里不会吃鸡蛋的小学生,也有很多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炒菜的大学生,更有面对设备无技可施的高校毕业生。这一切之所以产生,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家长、学校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存在误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学习成绩、特长的提高发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只要学习好、上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挣钱多。然而,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仅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技能不一定能很好地生存于社会。学会生存,能主动适应社会,才能立足于社会。由于在教育过程中有缺失(这里包括社会、学校、家长多方面因素),毕业生生存的技能能力不足,追求稳定、高薪、舒适的工作,“等、靠”思想占主体,创业意识不强,造成很多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愿干脏累的工作或宁愿“啃老”在家待业。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定位上的偏差

高等教育从小到大,新中国60的发展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高等教育已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从象牙塔走向平原,辽宁省2009年高考录取率达78%。

在用人制度上,已经从过去的国家统一分配、双向选择,发展到目前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上大学并不代表成功,曾被称作“天之娇子”的大学生们在当前面对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时,“郁闷”似乎很流行,也倍感迷茫和困惑,“精英”思想仍然很强势。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人才短缺,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都是由国家分配,享受“铁饭碗”,在人们心里形成了上大学就能从事“好”的职业、就能脱离苦、脏、累、就能高人一等的观念,这种心理期望值并没有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而消失,知识改变命运,上大学仍然是寻求理想职业的代名词。

毕业后考公务员、进国企或事业单位仍是高校毕业生的首选。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有77万余的考试大军,录取率仅为1.75%,竞争激烈而残酷。在对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在校生就业问题随机调查问卷中(发放300份,收回292份,有效问卷230份,以下简称辽地院问卷)选择国营企业就业的达45.9%,这说明高校毕业生对未来职业的定位上产生了偏差,陈旧的就业观仍占有主导地位。正是这种观念上偏差的存在,才引出人们对前些年北大学子卖肉是不是人才浪费的激烈争论;而09年“广州猪肉大王”招聘研究生,人们面对火爆的场面和结局,却表现出宽容;今年“两会”期间,当央视主持人朱军的“掏粪论”一出及人们的评说,可以看出人们逐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和转变:大学学习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加油站,知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专业学习与职业的选择有联系,知识也可以改变命运,但不是绝对的,大学学习为未来更好地生存提供了可能。在当下新闻媒体和网络上,还不时刊登大学生应聘到清洁岗位等类似的话题,试图引发人们对就业难的思考,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观念上的差异。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将逐渐弱化,高文凭并不能代表高生存能力,独生子女特有的缺陷、功利思想、重待遇、注重个人价值,是当代毕业生的特征,追求待遇、不愿吃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辽地院”问卷中,就业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占42. 8%,选择工作待遇好、收入可观和就业地区的占38.4%,选择去有较大的发展机会地区就业的占44.1%,选择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只占10%。多数人把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作为择业的重要标准,不愿到边远、基层、乡镇企业工作,不愿从事艰苦行业。有首打油诗描述80后的就业状况:“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流露出的是他们不愿从低处做起,追求高薪而舒心的职业的心态,正是定位的缺失、过高的期望,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三高校毕业生生存能力的缺失

《现代汉语词典》对“生存”的定义是:(人或生物)保存生命。这是人的最基本权力。

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更好地生存。现在的高校毕业生中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小学到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应试教育造成的“高分低能”现象很普遍。高考的“指挥棒”效应,仍是主导当前初中、高中教育模式的主要因素,素质教育喊了多年,但更多地体现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即学会专门的本领便于找到工作)和特长的学习和训练(为了增加个人高考加分几率),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应付高考。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生存常识训练主要是教授如何进行地震逃生、防避雷电伤害等自然灾害避险以及卫生安全、事故灾难等应急常识等。

高中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主要解决的还是技能,而对于高校毕业生如何走向并能融入社会,学会生存于社会,由于教学与现实存在距离,高校师生们的社会实践并不能真正具有针对性,或者说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做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学生,在对就业环境的认识、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心理的承受能力、沟通协调等方面,还没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还生活在相对比较封闭的校园环境中,对社会、企业的了解也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的程度,在“辽地院”问卷统计中,有36%的学生是通过网络来知晓社会、了解时事。尽管各院校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技能考核、拓展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强化和训练,但是对于如何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提高学生在社交、创造、心理承受、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学会生存,目前还缺少系统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四社会保障制度政策不完善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之中。现阶段正是由于政策机制的不配套,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稳定性及收入方面受市场的影响较大,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各种保障措施不能或不能及时到位,在劳保、医保等方面没有根本保证,必然缺乏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而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或国企衣食无忧,这也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千军万马对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或国企趋之若骛的原因所在。因此尽快建立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机制,增强各类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因素。

五 创业意识不强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大都是出生在80年代后期,城镇的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处于新中国经济最繁荣的阶段,因此生活优越安逸,缺少吃苦经历,受家庭、社会宠爱,使他们处于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况,从大学生的宿舍卫生状况及自理、心理、社交能力等诸多方面,都能看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缺欠。

由于从小到大金钱的得到和花销相对比较容易,对于父母挣钱的艰辛无从体验,独立生存的意识淡漠,创业的意识不强,因此当他们独立地去面对生活或生存时,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心理准备,一旦遇到就业困难时,采取逃避现实成为可能。现在流行的“啃老族”们“蜗居”在父母的身边,相当数量的女大学毕业生匆匆把自己嫁出去当全职太太,这些就是躲避就业难的处境的例证,也是创业意识不强的表现。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经济的因素,也有学校、家长教育的责任。毕业生自身要有清醒认识,勇于面对挑战,在国家、政府积极就业政策的引导下,迎接挑战,展示才华,充分发挥潜能,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进程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无愧于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参 考 文 献

[1]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7:8-56.

对建筑节能的几点思考 篇9

关键词: 建筑节能 评价体系 室内环境品质概述

发达国家的能源统计,是按产业(Industry)、交通(Transportation)、居民和商业等四个部门统计。因此,很容易得到建筑能耗数据,即居民(Residential)和商业(Commercial)能耗之和。其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如美国,2000年的建筑能耗占全美总能耗的35%。但我国的能源统计模式与发达国家不同,是分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批发零售、生活消费和其它等多个部门统计。如果将后三个部门的能耗当作建筑使用能耗,则我国的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多年来一直在20%左右。2000年为20.4%。而我国建设部公布的2000年建筑能耗比例数字是27.6%。建设部的数字中包括了建材工业的能耗,实际是广义建筑能耗。此外,还有好几个版本的比例数字。

其次,在很多建筑中,也没有区分各部分能耗。比如,通常认为在公共建筑中,空调采暖的能耗在总能耗中占最大比例。其实这一结论在我国并没有实际数据的支持。因为国内建筑物中能耗计量很粗糙,一般只有冷水机组有单独的功率表,而空调的末端装置和输送系统的耗能无法与其它动力设备和照明的耗能区分开来。在工业建筑中,传统上又把空调等建筑设备能耗计入生产能耗。笔者曾经引用过日本建筑环境·省能机构统计得到的办公楼中各部分能耗比例的调查结果,但这一数据在被许多文章多次转引之后,以讹传讹,变成“上海地区办公楼能耗比例”,甚至进入某些正式的研究报告和文件。

在基础数据和能耗现状不清的情况下,难以恰当地确定建筑节能的目标(例如,在某一时间节点基础上的节能率),也难以恰当地分配各部分的节能率(例如,总节能率中围护结构、照明、空调各承担多少)。

图1 某高层办公大楼全年能耗分布

图1是上海某高层办公楼全年的总能耗曲线。可以发现,图1的能耗曲线有两个最低点,分别出现在4月和11月。在上海地区,这两个月是气候最宜人的时期,一般来说建筑物既不需要采暖,也不需要供冷。取这两个月能耗量的平均值,在曲线图上划一道水平线(图2-17中的虚线)。可以认为,这道水平线以上由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就是该大楼采暖空调所消耗的能量;水平线以下的矩形面积则是照明和其它动力设备(如电梯)所消耗的能量。

因此,可以把照明、插座、电梯等设备能耗当作稳定能耗。尽管冬季昼短夜长,夏季则相反,人们使用照明的时间有一些差别,但在现代商用建筑中从全年能耗角度来看,这种差别并不明显。而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是变动的、不稳定的能耗,它不但随气候区变化,而且随建筑类

型、形状、结构和使用情况变化,甚至今天和明天都会有所不同。这就给建筑节能工作带来了复杂性和多样性,但同时也是建筑物中节能潜力最大的部分。

在美国,建筑能耗统计是由政府进行的,在日本,则是由专业学会和学术团体完成的。但在中国,还没有像美、日等发达国家那样大规模地进行建筑能耗调查。因此,大多数节能政策制定者和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者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对全国或一个城市的建筑能耗情况了如指掌。而由于缺乏必要的检测计量手段,许多建筑楼宇的物业管理人员对自己所管理的建筑各部分能耗情况也是心中无数。因此,建筑节能必须从计量做起。结构节能与空调系统节能

围护结构采取节能措施,是建筑节能的基础。由于我国建筑节能是从采暖居住建筑起步的,因此,建筑节能首先考虑加强围护结构保温无疑是正确的决策。从管理的角度看,可以对围护结构制订限定性指标,易于评价。但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是空调采暖系统的效率,最终的节能量也要从空调采暖系统来体现。北方地区在墙改之后又发展到热改。如果没有调节阀和热计量,围护结构保温越好,可能浪费的热量越多。

图2 采用不同形式窗户的空调总冷负荷(MWh)

图3 不同墙体传热系数条件下的全年总负荷(MWh)

而在间歇运行的空调建筑中,在空调关机之后,室温升高,当室外气温低于室温时,通过围护结构的逆向传热可以降低第二天空调的启动负荷。因此,围护结构保温越好,蓄热量越大,空调负荷也越大(见图2)。

对公共建筑而言,围护结构形成的负荷在总负荷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围护结构的节能潜力有限。

从图3中可以看出,墙体传热系数降低40%,所得到的节能率最大8.1%(哈尔滨),最小

2.8%(广州)。可见,在公共建筑节能中重要的环节是降低内部负荷、减少内部发热量。例如,在保证照度的前提下降低照明负荷,既降低照明耗电,又降低空调负荷,可谓一举两得。节能与室内环境品质

非典之后,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室内环境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国大城市80%以上的公共建筑中的空调末端(AHU)仅有一级粗效过滤,有的甚至只有一层滤网。而根据美国ASHRAE标准62-2001,应在冷却盘管或其具有湿表面的处理设备的前端加设最小效率(MERV, Minimum Efficiency Reporting Value)不低于6的除尘过滤器或者净化器。欧洲标准也要求AHU过滤器达到F7标准。即需要有粗效和中效两级过滤。整个风系统阻力至少比现在增加200Pa。假定一台3600m3/h的空调箱,全年运行,要增加耗电量2500kWh。

另外,很多大楼的空调新风量也没有达到规范的要求。而且,非典之后,一些新建大楼的业主对新风量提出了超出规范的要求。新风负荷占空调负荷的20~30%,加大新风量就意味

着能耗的增加。

在公共建筑中,室内环境品质直接影响用户的舒适、健康和工作效率。对大楼管理者来说,这是“开源”。而建筑节能则是降低运营成本,是“节流”。开源和节流应该是相辅相成。

因此,建筑节能工作要以室内环境为底线。一方面,建筑节能决不能以牺牲室内环境品质为代价;另一方面,对不合理的环境消费(例如夏季过低和冬季过高的环境温度、过大的新风量、边使用空调边开窗等)行为,即不合理的用能,则应该改变。

解决节能与室内环境品质矛盾还可以采用很多新技术或原有技术的集成。例如,独立新风系统(DOAS)、辐射吊顶+置换送风系统、除湿空调系统等。节能与节电

2003年夏季高温期间全国19个省市严重缺电和美国加拿大部分地区的大停电事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电力空调的应用关系到电网安全,因此,在节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节电。

某些节能技术可能可以降低全年建筑能耗,但却不节电。例如本文第2节所论述的围护结构保温就是如此。在传统的空调能源结构中,夏季用电供冷、冬季用一次能源供热。对于采暖为主的地区,加强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可以降低全年能耗(例如哈尔滨);而在供冷为主的地区,加强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的总节能效果有限,反而会增加空调能(电)耗。

某些技术可能能耗稍大,但是可以使用清洁能源,对保护环境有利。例如,燃气直燃机在国内一直被很多人视为“节电不节能”。但是,直燃机不使用CFC和HCFC冷媒、燃用天然气对环境影响极小、温室气体排放极低,从而被世界各国当作一项绿色技术。夏季利用低谷燃气、平整高峰电力负荷,可以使电力和燃气得到“双赢”。

某些技术可能在微观层面上不节能、但在宏观层面上却是节能的。例如蓄冰空调,利用夜间低谷电力制冰时制冷机组的COP值降低。在用户侧,如果没有合理的峰谷差价,则蓄冰空调是既不节能又费钱。但在发电侧,大量蓄冰空调的使用填平了夜间电力负荷低谷,使发电机组常时处于高发和满发,发电煤耗下降。满负荷工况与40%部分负荷工况相比,30万千瓦发电机组可以节能15.7%。同时,发电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发达国家电力平均年负荷率为66.6%,我国发电设备年平均负荷率1999年达到最低值50%。以后逐年有所上升,2002年达到54.8%。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建筑节能工作需要在能源、环境、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权衡,这应该成为建筑节能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素质。设备节能和系统节能

节能设备不一定能连成节能系统。例如,空调冷水系统的扬程与楼高无关,一般在30m~40m。如果水泵的扬程选择过大,定水量系统中会使流量过大,水温差往往只有2~3℃。这时测得的离心机COP仅在2~3之间。这说明,空调系统的配置合理是系统节能的重要环节。

我国正在积极推广建筑热电冷联产技术。但在热电冷联产应用上,存在一些误区。似乎凡热电冷联产系统就一定是节能系统。笔者认为,热电冷联产技术的关键并不在于其动力装置用微型燃气轮机还是用内燃机,也不在于其理论效率有多高。实际上如果系统配置不当,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节能效益便完全不能发挥。热电冷联产的理论效率达到70%或80%的前提是设备满负荷运行。在我国热电联产电力尚不允许上网的条件下,还必须将热电联产所发电力和所产热量全部用掉,才能体现出效益。

热电联产机组的产热和发电之间存在着平衡关系。取得的热量多、得热的品位(温度)高,就势必要降低发电效率;反之亦然。无论从热力学第一定律还是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观点分析,热电联产系统都应该充分发挥发电效率、充分利用排热,而不应该是相反。

图4 微燃机热电联产系统全供冷模式

(直燃机热力制冷+离心机电力制冷)

图5 电动离心式制冷机能流图

图6 微燃机热电联产系统全供冷模式

(双效吸收机热力制冷+离心机电力制冷)

假定某建筑的微型燃气轮机热电冷联产系统的产热和发电完全用来为大楼供冷,分别采用热力制冷和电力制冷。其能流图见图4。在图4的模式下,总一次能效率为1.51。因为在热力制冷部分采用了直燃机,就必须使微燃机排气温度达到500℃以上,而此时发电效率只有13~15%。

与传统电制冷相比,用离心机制冷的能流图见图5。

可见其一次能效率(1.5)与热电冷联产基本持平。说明对热电联产机组和直燃机的投资是无效投资。而如果要提高发电效率,则相应的排气温度比较低,只适于采用热力制冷效率比较低的吸收式制冷机。(见图6)

图6中的供冷一次能利用率高于传统电制冷。

由此可见,热电冷联产系统的本质是回收发电系统过去被丢弃的排热、废热或余热,以提高综合能效。即在保证发电效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余热。如果为了用热而抑电,就是本末倒置了。尤其是楼宇热电冷联产,所用的发电机组功率比较小,效率远远比不上大型电厂的大发电机组。它的优势在于综合效率和就近供能。而发挥其综合效率的关键是系统合理的配置和科学的运行。

在建筑节能中,选择设备不仅要看它在额定工况下的效率,更要看它在部分负荷条件下的效率。对制冷机而言,就是综合部分负荷值(IPLV)。

制冷机的综合部分负荷值IPLV在空调系统节能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我国的制冷机标准中基本沿用了美国空调与制冷学会(ARI)标准。而ARI最初制订IPLV标准时是用美国亚特兰大市的气象参数、通过对一幢假想办公楼的模拟计算得到的。即使对美国的不同气候区,这一IPLV都不能完全适用,ARI用不同纬度的美国29个城市的数据得到新的IPLV(ARI 550.590-1998)。因为没有自己的数据,我国新版的制冷机标准中没有IPLV。

笔者根据我国的气象参数,用实测数据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得到适应我国气候特点的平均IPLV。

对IPLV的研究,还要进一步深入。建筑节能的评价

开展建筑节能,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建筑能效评价体系。我国基本上还在沿用按建筑面积平均的能耗绝对值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属于静态评价,对不同档次、不同用途的建筑很难区分在建筑节能方面孰优孰劣。在上海市地方标准《集中式空调系统(中央空调)合理用能技术要求与运行管理》中引用了日本建设省所推行的PAL/CEC方法。

所谓PAL,是Perimeter Annual Load的缩写,即“全年热负荷系数”:

另外还有设备系统能量消费系数(CEC,Coeffici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分别有空调、换气、照明、电梯和供热水5个能耗系数。以空调能耗系数CEC/AC为例,表达式为:

很明显,能量消费系数CEC实际上是建筑设备系统全年能效的倒数。因此,用PAL能够评价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而用CEC则可以更直接地评价建筑的能量转换效率。PAL和CEC反映了动态节能的思想和转换效率的思想,是一种性能性指标。结论

空调公共建筑的节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必须建立动态节能、系统节能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几对看似矛盾的关系。有很多中国特有的建筑节能课题等待我们去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龙惟定:国内建筑合理用能的现状及展望,能源工程,2001年02期,1~6

[2] 龙惟定:我国的能源形势和建筑节能,第十一届全国空调技术信息网大会论文集,ISBN 7-112-04658-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05

[3] H.Zhou, W.Long, The Part Load Performance Study of Water-Cooled Chiller at Chinese Climate Zone, Proceedings of 21st IIR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Refrigeration, Washington D.C., Aug.2003

上一篇:荷包蛋的作文400字下一篇:英语学习招新策划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