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心得体会

2024-04-22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心得体会 篇1

长宁镇下鲍中学 许明志

通过前一段时间观看《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光盘,使我们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许多新的想法:我们的工作岗位就是将学校当作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舞台,将学生作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体和对象,我们的责任就是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教育教学中。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了解学生的现代化发展特点,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引导他们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生活在新时期的青年一代的思想更加解放,追求自我生活的个性化,对新鲜事物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意识与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长辈的说教不屑一顾,更加相信网络与媒体的价值取向。因此,原来的育工作中的抽象空洞的事物、大话、空话、理论说教在他们面前就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会适得其反;而社会主义的“八荣八耻”将理论简单化、通俗化,让人们从最细小的事件、最基本的美丑观、是非观,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中感受荣辱、学会做人的道理,是一种启蒙的人格培养的教育,往往更能让学生理解与接受。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一定要立足于他们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来引导,多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入手,多从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入手,多从真切诚恳的帮助和关心入手,多从自己的言传身教入手,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教师的责任心与带来的关怀、温暖,感受到师生相处时关系的亲切、舒畅、轻松、融洽,他们才更有可能信任你,才有可能接受你的观点,也才有可能从部分不恰当的网络世界的道德影响中走出来,从而使我们学校教育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体现出来,才有可能将我们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以及现代公民意识植入到他们的思想中、落实到他们的行为中,才能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在实事求是的情况下才可能形成正确的荣辱观,才能看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感受到人格的被尊重;让他们体会到祖国利益的至高无上来自于平时生活的点滴小事,集体观、大局观来自于平时生活的奉献与包容;才能懂得如何以遵守学生守则为荣,如何从身边的小事感知到荣辱、体现出荣辱,学会换位思考与合作探究人生的科学价值观,在追求完善自身、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诚实守纪、自立自强,找准自己人生的基点,做一个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弘扬社会正气、快乐成长的人。

要践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我们就应该从本职工作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要做一名好的人民教师首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要毕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将教书育人的使命用生命来书写;要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当作体现自身荣辱的标尺,将责任与关爱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来;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必须适应现代化教学的特点,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提高思想素质,以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坚强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文明规范的言行、幽默风趣的谈吐、得体大方的着装、亲切热忱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来完善教师的形象,来实践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来实现作为教师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对学生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因此规范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小事显得尤为重要。发生在课堂上的不文明语言、随意接听手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生活中随地吐痰、酩酊大醉、赌博行为,都应该被视为是教师的耻辱,都应该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字典里消失,否则对下一代的教育责任、对教师的职业都是一种亵渎。教师的工作需要拿出真心、付出爱心、投入耐心、坚定信心、保持恒心,要将对学生身边每一件小事的处理当作自己实现价值的舞台,这些不是让我们挂在嘴上的说教,而是要将它实践到具体的工作中,也不是今后的打算,而是今天的行动,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及时将自己身上的问题解决掉,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及时在教育教学中做出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正确引导,才有可能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要求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方向相统一。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心得体会 篇2

一、当代青年学生遭遇后现代困境解答: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出场。

什么是后现代?它有哪些特征?按照学界目前比较认同的观点,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质可以简单地做出这样的概括:解构中心性, 倡导多元性、差异性;放逐理想与崇尚自由;怀疑与否定的思维特征。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现时代的核心理念及价值话语体系。但是青年学生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拒绝信任单一的理论框架、大叙事或终极性解释;认为世界的存在没有坚实的基础, 世界充满了偶然性、差异性、是多样化、多元化的;一切都是被质疑、被否定、被解构的, 一切都处于不稳定之中。福柯有语:“我们必须拒绝这几个世纪以来强加于我们的这种常态化的道德模式, 以提倡新形式的多元的道德。”按照这种思维方法, 就是要否定任何指导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主张指导思想甚至信仰的多元化取向。这种摧毁、解构、多元化、差异性的思维方式显然冲击着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但是,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历史与现实的选择, 是历史的必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史依据在于,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 只有它才能指引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实依据在于, 只有以它为理论基础, 才能统一人民的思想,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可以看出,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青年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引领整个社会的思想潮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的重要性。

理想信念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后现代主义否定一切, 一切都要重新“洗牌”, 什么是理想?既然一切都被质疑都被否定, 那么理想便是虚无缥缈的“乌托邦”, 是不可能实现的虚无。受到这一理念的影响, 青年在理想追求上持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不追求、不思索、麻木不仁。于是乎, 青年学生的信仰危机出现,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遥不可及甚至被认为是虚无, 追求物质之风欣然而生, 共产主义理想是远的, 思想政治工作是空的, 生产技术是硬的, 房子票子才是实的。如此一代的青年学生视国家事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为身外之事, 对政治漠不关心, 崇尚自由, 视“自由原则”为“最高原则”, 试问实现中国未来蓝图何以可能?

总而言之, 后现代主义对人们坚持的信仰、真理、观念等进行了颠覆, 并过度宣扬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解构一切、消解一切。这些思想对青年学生的政治观念、人生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 导致一些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无所依托, 成了精神上的流浪儿。青年学生遭遇后现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到底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胡锦涛同志指出,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 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 “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 必须旗帜鲜明。社会主义荣辱观应时“出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 内涵深邃, 旗帜鲜明, 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具体体现, 是新时期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力向导。

二、辨识后现代、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的开启。

从根本上说,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出场”是国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空前的自我反思, 是中国人的一次精神自觉”。[2]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 他们出现价值判断的“真空地带”一定是有原因的, 而且这种原因呈现出多样化的性质, 探寻原因并主动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精神自觉。就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个层面来讲, 主要是青年一代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现象的一知半解, 或者说是误解、曲解。“这种曲解的一个直接的结果是造成双重的不公正:对后现代主义本身的不公正和对读者的不公正。”[3]青年学生缺乏较为深厚的理论背景, 对后现代哲学的理解有偏差, 如果不了解后现代主义的真谛, 就只能让我们成为后现代的附庸。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复杂的思想和理论内涵, 在当代西方有重大影响的哲学文化思潮, 不仅有摧毁、解构、否定性的一面, 而且蕴含着积极的、肯定的、建构性内涵”。[3]青年青年学生遭遇时髦文化现象只看到了它的取悦于自己的一面, 比如后现代否定一切怀疑一切, 这就是对权威的挑战、对一元化指导思想的怀疑, 彰显了青年一代对自我的肯定对主体性的张扬, 符合青年一代的个性特征。他们认为后现代就是反叛、与众不同, 在主体觉醒的同时发挥与夸大了后现代主义的消极方面并受其影响。正确认识后现代并不是全盘地否定, 而是理性地审视, 并发挥其积极建设性的一面为青年青年学生的思想发展所用。

“倡导创造性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后现代思想家最推重的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 最推重的人生是创造性的人生, 最欣赏的人是从事创造的人。”[3]“后现代思想家不仅在理论上倡导创造, 而且身体力行, 在自身的实践中也始终贯穿着这种可贵的创造精神。”[3]创造就是要有否定精神、解构精神, 要对传统持有审视的态度, 在肯定现时代的积极进步同时又要看到其消极层面, 这就决定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否定不是机械地否定, 而是某种程度的‘辩证否定’”。[2]因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否定观”有助于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 打破习惯化的、绝对化的思维方式, 鼓励多元化的思维风格, 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

还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是, “后现代主义摈弃现代激进的个人主义, 主张通过倡导主体间性消解人我之间的对立”。[3]一般意义上的个人主义主要来自美国文化:重视人的个性, 强调个性的解放;强调尊重人的自由与权力;强调自我奋斗, 肯定自我的价值。这些文化现象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借助大众传媒迅速传播到我国, 而且同样受到了青年学生的青睐, 他们强调自我, 以自我为中心, 最终导致了“人我”的对立。在后现代主义那里, 人不是单个人的存在, 而是“关系”的存在,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关系” (主体间) 之中, 这种关系是对传统意义上“主体—客体”关系的超越, 在“主体—客体”关系中, 主体是“我思”、“自我意识”、“主体之思”或“人”之思, [4]是“大写的自我”, 主体性是唯一的中心性。后现代主义对这一中心性具有消解和批判意识, 这是值得肯定的, 而且在后现代那里单个人总是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 这就在方法论上要求人在社会实践中必然处理与他人甚至他物的

WENJIAOZILIAO

关系。因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往实践观”有助于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 妥善处理与他人、与他物的关系, 构建有利于和谐发展的人际关系。

辨识后现代需要打开哲学的视野, 解答青年学生遭遇后现代困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样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解释, 并且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也是哲学时代精神的召唤, 对于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并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必要的。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政治课堂教学是必要的, 将其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更是迫切的理论与现实任务。因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它随着实践、科学以至哲学本身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至今仍是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南”。[5]而且对于荣辱观马克思有明确的表达:“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 它们的相互关系, 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6]可以说从本质上来讲荣辱观属于社会意识的层面, 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这正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三、结语

世纪之交, 中国正在新全球化语境中遭遇后现代。后现代是个非常复杂的哲学问题, 作为多元化精神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是对工业文明、现代性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本身具有前卫性, 很容易被青年学生接受并推崇以至于受到一些负面性的影响。所幸的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应时“出场”, “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 旗帜鲜明。“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 它就是对它时代的实质的知识” (黑格尔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时代的思想智慧, 它具有反思、概括、批判等功能, 所以辨识后现代、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质必须开阔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

参考文献

[1]田心铭.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3) :46-51.

[2]石敦国, 朱广荣.论人格的二重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求实, 2007, (2) :35-38.

[3]王治河.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向度[J]中国社会科学, 1997, (1) :25-35.

[4]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15.

[5]李秀林, 王于, 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04:1.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英语 教学设计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后续设计阶段,考虑到设计形式的具体要求,需要明确英语教学形式,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强化人才培养的要求,践行有效的教学形式。在高职英语教学阶段,只有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满足现有教学形式的要求,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一、高职英语教学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分析

基于现有教学形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后续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社会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对教育形式进行解析。以下将对高职英语教学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

1.指导高职学生的人生观。高职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对自身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根据学生的健康成长特点,以社会主义形式为基础,在英语教学阶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融入适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提升自身责任感。

2.指导高职英语教学设计。针对高职英语教学形式的基本要求,英语是学习文化课知识的重要工具,强调了高职英语的自身特点,同时英语教育具有文学性和思想性,在技能培训过程中创建学习型教育形式,能起到优化教学形式的作用,使其成为学习的契机,提升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

二、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职英语教学中

在不断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高校英语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后续教育阶段,需要及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解,按照后续教育机制的整体化要求,做好实践工作。以下将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分析。

1.采用讨论比较教学形式。在具体教学阶段,英语知识比较丰富,很多学生对知识缺乏有效的了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中西方差异教学的形式对教育指标进行分析。在比较西方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对人生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观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让学生各抒已见,对具体学习方式进行了解。例如在“Trends and Fads”教学过程中,主要讲述了时尚和流行之间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时尚和流行进行独特的分析,对文案内容进行了解。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要积极收集相关材料,对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Fashion passes,style remains,时尚会过去,但是风格永远存在。在讨论的过程中,能让学生对其他学生的意见有一定的认识,将其和自己的见解结合在一起,强化对英语知识了解。

2.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引导性教育形式是当前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阶段,必须对友善的主题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会遇到关于友善的相关问题,在发言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教师可以选择某一案例为基础,例如在“友善”教育过程中,可以列举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等,在具体教育过程中,需要将理论知识和英语知识结合在一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到“success, wealth or love” 女主人因为友善而同时得到成功、健康和爱,学生在理解英语知识的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教师需要结合英语中的经典案例,让学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入手,强化对英语知识的理解。

3.寻找最佳切合点。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认真分析英语学科对高职学生的持续发展价值,在德育内涵教育过程中,需要以英语知识为支撑,考虑到基本知识的各项要求,树立明确的德育观念。例如在What is my major?教学过程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自主阐述自己的专业内容。

A: What is my major?(你的专业是什么)

B: My major is news。(我的专业是新闻)

A: Do you think what is the ethics of journalism?你认为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什么?

B: I think it's about the timeliness and authenticity。我认为是时效性和真实性。

此类教育方式,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职业道德规范有一定的了解,在对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解的过程中,优化教学形式,做到以英语知识为依托,以传授基本知识为载体,树立明确的德育观念。另外在学到dishonest一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翻译句子:他几乎没有朋友,因为他不诚实。从而让学生了解到诚实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高职英语教学本身涉及到内容比较多,在整体化教育阶段,必须对教育形式有一定的了解,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践行核心价值,积极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情感和人格,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伟,姜涛,王志宇,蒋安民.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9(12): 64-65+67.

[2]张有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9(01):33-34.

军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体会 篇4

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强化使命意识,坚决捍卫祖国和人民利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这对于引领当代军人做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意义重大。军人的命运与国家安全休戚相关,与人民安宁息息相连,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是军人最大的光荣。当今世界,我国安全形势严峻,保卫祖国安全和领土完整任务十分艰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交换原则的渗透,部分官兵功利思想有所滋长、奉献意识淡化。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当代军人彰显出极强的时代针对性。作为当代革命军人,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以保卫祖国为荣、以分裂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与民争利为耻,以无私奉献为荣、以患得患失为耻,始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勇于奉献。当前,最重要的是要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主题教育,深刻认识国家安全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严峻态势,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牢记使命、履行使命、不辱使命,自觉把爱国热情化作实际行动,爱岗敬业,精武强能,在履行伟大使命中书写军人的赤胆忠诚。

着眼军事斗争准备,强化战斗精神,全面提高打赢的能力素质。我感到,作为军人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把爱祖国、爱人民落实到具体行动,就是要体现在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具体实践中。“八荣八耻”为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需求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通过学习,辨明打赢的“荣”、“辱”界限,自觉以聚焦打赢为荣、以左顾右盼为耻,以真抓实备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以严训实练为荣、以形式主义为耻,以“练为战”为荣、以“练为看”为耻。按照打赢的荣辱要求,查找薄弱环节,提升工作标准,真正形成聚精会神抓落实、一心一意谋打赢的浓厚氛围。要通过严格的教育训练,培育听党指挥的坚定政治信念,敢打必胜的坚强信心,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崇尚科学的严谨态度,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展示人民武装威武之师的精神风貌。要勇于在紧张艰苦的环境中摔打磨炼,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通过练技术、练战术、练体能,全面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昂扬精神状态,端正价值取向,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受长期和平环境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个多样化”的影响和冲击,少数官兵职工的国防观念和使命意识淡化,安心不尽心,工作标准不高;有的到了军分区、人武部,居家过日子思想比较重,吃苦精神不足,存在“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还有的存在“身在边远穷,难有大作为”的思想。这些现象说到底是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问题。我认为,昂扬精神状态、端正价值取向,关键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军人基本道德规范。我们要积极发挥赣南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扎实抓好革命传统教育。特别要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契机,用红军矢志不移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教育人,用红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培养人,用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激励人。通过学习教育,认清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认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认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标杆,明确新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分清美丑的新要求;认清军队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肩负的重要责任,努力增强践行“八个为荣、八个为耻”道德规范的自觉性。要把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作为践行荣辱观的最佳平台,继续保持和发扬当年苏区军民坚定信念、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光荣传统,自觉克服贪图安逸、无所作为的不良倾向,努力把“创造第一等工作”的精神状态体现到本职岗位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心得体会 篇5

各镇教办、中学、局直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党(总)支部:

根据**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党委《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意见》要求,现就在全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遽,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于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打牢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前,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正处于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质量的关键时期。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等方面整体是好的,但也有极少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少数党员、干部作风懒散、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是非标准模糊,与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不相符合。这些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巩固提高,损害了党员队伍的形象。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共产党员良好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二、结合实际,明确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准则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开展专题学习讨论是深化认识,增强学习贯彻自觉性、责任感和紧迫感的有效途径。各单位党组织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党员结合各自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实际,主题鲜明地开展学习讨论,深入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入思考在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如何立足各自的实际,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以党(总)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联系本单位改革发展的实际,联系个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和讨论,初步归纳和提炼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准则。各单位党组织要通过专题座谈、演讲报告、征文比赛等形式进行集中交流,通过大讨论,概括提炼出符合教育行业和岗位实际的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准则。

三、建立党员承诺制,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局党委将在全市教育系统党员教师中,开展“知荣明耻,我们先行”为主题的征文和演讲竞赛,并继续开展城区党员名优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各学校党组织要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积极开展相应的活动。要深入开展“双培”、“双带”活动,坚持把非党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育教学业务上的名优教师;坚持一支党员队伍带出一个先进集体,一名优秀党员教师带出一名教育教学新人。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持久地开展“三走进、三服务、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有效组织“五个一”行动,即:上好一堂示范课;写好一篇校本科研论文;转化一名后进生;写好一篇关于学校党组织建设的议案;写实一年的党性锻炼小结。对非教师党员,可参照制定其它内容的活动要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更好的促进党员干部乃至全体教师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

要根据研讨概括提炼出来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行为准则,建立“党员先进性公开承诺制度”,组织党员做出公开承诺;建立“百分考评制度”,按照“群众评价、基本共性要求、公开承诺职责”的要求,通过党员联评、群众考评,对党员所作承诺建立量化评分考核标准,实行“党员积分管理”。要及时发现、宣传、树立各类先进典型,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学校正常考核工作中。

各单位党组织在主题实践活动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长期任务,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成果与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形成对党员经常化教育管理的制度。

四、加强领导,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当前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各单位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学习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切实把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在具体措施中要突出“五个一”即: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教育,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组织一次专题大讨论,召开一次专题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建立一个制度(“党员先进性公开承诺制度”)。集中学习教育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习贯彻党章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牢记“八荣八耻”,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集中教育要不少于20个学时,专题讨论不少于4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查找在党性党风、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召开一次专题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在深入整改上下功夫;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况纳入党员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体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单位党(总)支部书记要切实发挥组织和领导的作用,积极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效调动各方力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努力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 篇6

--彰显荣辱观 争做文明人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高屋建瓴,立意深远,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愿,成为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要努力践行,融会到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争做高尚的文明人。

一、彰显荣辱观,是实现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重大课题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知荣辱,才能明兴替。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史的积淀、时代的变迁,使我们创造了全世界为之瞩目的民族瑰宝,这就是中国的现代文明优良传统和社会公德的结合体。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就是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战略举措。而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过程中,荣辱观的树立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为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夯实基础。依法治国的前提是要知法、懂法,知法、懂法的目的是用法、执法、守法和护法,从而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是规范人们言行举止的刚性要求、是根本的准则,允许什么、禁止什么,应当是泾渭分明,不容有丝毫的含糊。以德治国的前提是要立德、育德,立德、育德的目的,是要守德、扬德,让文明新风激荡神州大地。要实现社会主义的治国方略,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世界万事万物中,人是最为宝贵的。而在人的所有活动中,守法和立德是第一位的、至关重要的,是触及灵魂和塑造形象的。没有正确的荣辱观,就谈不上守法和立德,就会是非不分、良莠莫辨,就会晕头转向、手足无措。有些人贪赃枉法、陷入囹圄,有些人道德败坏、臭名远扬,最初都是在荣辱观上出了问题,进而不听劝

诫,一意孤行,最终自食其果,追悔莫及。

不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就不可能有好的行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好的社会风气,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和影响。我们要创造一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环境,要营造一个“八荣八耻”的社会氛围,真正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治国方略落到实处,推向前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逐步加强。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仍然有极少数人漠视法律和道德的威严,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上发生了偏差,肆无忌惮地亵渎法律和道德,不明荣辱,不知羞耻,干着有失人格和国格的事,干着违法乱纪的勾当。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二、彰显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彰显荣辱观。要做到“三个文明”同时并举,协调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是政治文明,都与荣辱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彰显荣辱观。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应当旗帜鲜明,知荣弃耻,惩恶扬善,推陈出新。知荣弃耻,就是追求美好,摒弃陋习;知荣弃耻,就是告别过去,开辟未来。古人关于明礼诚信、修身立德的格言警句值得我们细细咀嚼、消化吸收,乃至发扬光大。

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彰显荣辱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有极少数人发生了利益观失衡、价值观倾斜、荣辱观错位等问题。有的是非混淆,有的荣辱颠倒,有的贪污受贿,有的以权谋私,有的损人利己,有的违法乱纪„„,尽管他们自己认为是理所当然,但在别人那里却是大逆不道或有悖伦理。应验了一句俗语――“聪明反被聪明误”。除了其自身原因是主要因素之外,一个不容忽视和应当引起我们警觉的问题就是社会大环境的综合治理,尤其是荣辱观的树立问题,特别是如何蔚成风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问题。这些“不和谐”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人们荣辱观的缺失或错位。比如,有人见到歹徒行凶,不敢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装作没看见、熟视无睹;有的人不顾国家集体的利益,不择手段地中饱私囊;有的人甚至为虎作伥,同流合污;有的人见利忘义,坑蒙拐骗;有的人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有的人无端贬损他人,抬高自己。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如果任其泛滥开来,其危害和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无可辩驳地说明彰显荣辱观的迫切性和极端重要性。

当前,在彰显荣辱观方面,我们必须抓紧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应在全社会迅速掀起一个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的热潮。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优良传统和现代文明的结合上,讲清荣辱观的兴起和传承,讲清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图片,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方法,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和事理,来教育人们为什么要树立荣辱观?树立什么样的荣辱观?怎样树立荣辱观?社会的变迁对荣辱观的树立有何影响?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有什么迫切性和重要性?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与探索。只有树立和弘扬了正确的荣辱观,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明辨是与非、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才能有所鉴别、有所扬弃。

第二,要抓住重点人群率先进行示范教育和宣传引导。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全民族、全社会的事,既要抓全面,又要抓重点。重点人群应当是各级领导干部、宣传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因为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是人们效仿的对象。人们常说的上行下效就是这个意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用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对照检查自己,扪心自问哪些是应该做的,今后怎样做得更好?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今后应当怎样改正?总之,要有自知之明。宣传教育工作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也是为人师表的楷模和荣辱观的践行者。通过他们的理论指导、舆论引导和身体力行,就会淋漓尽致地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到位、教育到位、落实到位。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担当着承上启下的历史重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知识渊博、思维敏捷、接受新生事物较快;但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由于年纪较轻,阅历较浅,对社会上的复杂现象往往认识模糊,有时也会受不健康的思想影响,甚至是受坏人的蛊惑和教唆,分不清荣辱和羞耻,有的甚至会做出不合情理和违法乱纪的事来。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和社会,要有世界眼光、全局思想,要有责任感、使命感,要有方法和策略,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攻坚克难,采取理论探索、示范引导、典型开路、激励鞭策、问题研究、说服教育、警示告诫等方式方法,逐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第三,要让不良现象和行为的“影子”逐步消失。要切实扭转那种好人受冤枉气、坏人偷着乐和做好事遭白眼、做坏事没人管的“怪圈”。随着正确的荣辱观的逐步树立和社会风气的逐步好转,优秀的、先进的、有益的理念、思潮和言行会得到延伸和拓展,而那些落后的、颓废的、庸俗的观念、习惯和做法会得到抑制和抛弃。尤其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党的政治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声张正义、弘扬新风、惩治邪恶、摒弃耻辱,以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个长效机制作支撑,需要有段过程去孕育,需要“众人浇开幸福花”,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胡锦涛总书记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前行,迎接灿烂辉煌的明天。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心得体会 篇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次会议再次强调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此,在中学思品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课程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是要让其进入学生的头脑达到认知认同,进而内化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怎么进学生头脑呢?那就是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才能在思品课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摆脱之前存在的单纯说教灌输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呢,为此我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尝试。

首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找准要点。例如思想品德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七课平等待人第一课《人人平等》第二课《相互宽容》第八课《与人为善》等,我在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上就注重将平等、公正的理念教授给学生。再例如九年级第一单元感受时代脉搏第一课《社会巨变》第二课《改革大潮》等,我在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上就注重将感受社会发展给家庭物质生活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其中在围绕这一目标时,让学生进行了课前调查“我与长辈比童年”,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去发现今昔生活的巨大变化,感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感受我们的国家正在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上前进,在教学过程中看似无意的一问:你知道今天的生活为什么越来越好吗?却水到渠成地点出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而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

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下工夫,做到灵活多样形式丰富。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生的头脑中,还需要依赖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也就是说要把教学的各个环节整合为一个有连贯性客观性较强的整体,成为一连串的流畅的音符,演奏一首动人的乐曲。高效率的课堂必然会细化教学过程,处理好各个教学环节。

可以用MTV导入,例如九年级第一单元感受时代脉搏第一课《社会巨变》中可以用《越来越好》的MTV导入新课,一下子吸引了学生,音乐轻松欢快,画面中呈现了房子在变大,生活环境的改善,配以简洁明了的歌词说明。这样的音乐视频本身就展现了人民的生活在逐渐变好,国家在向着繁荣富强的方向前进,教师无需多用语言,通过学生的视听欣赏加之现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生活经验,就能体验到国家的发展,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自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也可以用新闻短片导入,例如在讲九年级第三单元熔铸民族魂魄时给学生播放雅安地震的相关新闻短片,讓学生体验感悟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灾区的关心,全国人民对灾区的支援,社会主义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不知不觉地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还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参加辩论赛、体育游戏、小品演绎等活动体会到公平公正的理念团结奋斗的精神。

再者要把握时代脉搏,随时随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中。新课标也指出“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这么说,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教育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的时代性和实效性,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教师增加思品课授课的生动性和新颖性,也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托。可见把握好时代音符、时代脉搏,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随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现实的,也是可能的。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入不仅不能抛开教材,而且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整合好教材,依附于教本教材结合时政材料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理解,做到与学生教学相长。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会全力以赴。

参考文献:

高洪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初中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2014.

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 篇8

总书记在两会讨论中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引起了会场内外的强烈反响。如果说,按照“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那么,“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就是现代公民应当树立的正确价值观。

荣辱观是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一个人如何看待荣与辱,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荣”即光荣或荣誉,“辱”即耻辱。荣辱观可以说也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管仲的一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更每每为后世道及。此外,诸如“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著名格言,也都包含着强烈的荣辱意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都有各自不同的荣辱观;在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新型荣辱观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总书记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今天我们耳闻目睹的不少社会不良现象,实质上都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实践版本。瞧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坑蒙拐骗之徒的卑劣伎俩,不都是受到颠倒了的荣辱观的支配吗?现在,“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恰似一面镜子,每一个当代公民都应当勇敢地站在它的面前,照一照,看一看,想一想。如果你的行为光荣的,那么你就应该继续,哪怕你觉得会吃亏、会遭到误解,也该继续;反之,如果你的行为是可耻的,那么就应该停止,哪怕你觉得你的行为会给你个人、家庭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利益,也该停止。

总书记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历史意义同样不言而喻。那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该怎样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体,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发展了,构成社会的人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二者既不是包含关系,也不是主次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并列的两个方面,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有了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纲领,“转轨”在今年就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人的发展呢?同样需要新的发展观,一句话,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军人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 篇9

胡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要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思想道德方面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推进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基本看法,是善恶、是非、美丑等价值观念在一个时代的具体体现,也是人们行为和自律的标尺。古人云:人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一个人只有知荣而为之,知辱而不为,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文明和谐的社会。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遭遇几多巨变,中华民族总是坚守着对真、善、美的崇高追求,从而铸就了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支柱。我党我军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使之产生了新的深化和质的飞跃。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是好的。但应该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迫切要求我们通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打牢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军队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荣辱观是军人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崇尚荣誉是军人永恒的价值追求。军人以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为职业,身系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时刻面临生死考验,最能体现大忠大义,最能彰显荣辱观。我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把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历来推崇严守纪律、自我牺牲、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等高尚道德,更是其本质的体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的具体体现,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还要看到,军队是青年相对集中的先进群体,青年官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军队长远建设与发展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要通过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组织部队认真学习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官兵深刻领会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切实掌握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心得体会 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145-01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下,高校教育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缺乏一定的教育成效。而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性的优化,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基于多元化的教育渠道,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在多元化的思想文化下,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加速高校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政化

思想政治教育行政化,脱离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形式。高校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在行政管理的环境下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以“命令”的方式,传达相关思想政治的意志。进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被约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的人为干预,学生处于被教育的被动状态,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1.2 管理过程的形式化,尤其是管理活动与家庭、社会相脱节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涉及面最为广泛的学生教育工作。学校在教育工作中,单一的教育模式,造成了教育的片面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政治品质,缺乏实质性的引导和教育。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教育渠道的传统化,思想教育工作与家庭和社会相脱节,以至于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系统化的培养。

1.3 角色定位传统化

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角色,出现一定的偏差,关于现代学生的思想构成,缺乏系统的认识,以至于出现教育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丢失,学校的思想教育与学生的思想结构发生冲突,学生从情绪上抵制思想政治教育。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多元化的思想大潮下,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不足,也优化了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2.1 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学生的思想理念教育

在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中,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各种价值观的冲击下,学生的思想理念结构发生转变。于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优化学生的思想理念结构,教育和指导学生形成完善的价值观,这对于学生缓解社会、学习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形式化的色彩,教育工作比较肤浅。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育工作有了系统的思想指导,尤其是基于核心的思想价值体系,有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以学生的思想结构为前提,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操,以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3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大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良好的价值理念,对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更加具体,针对学生的思想结构,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进而形成健康的综合素养,这点不仅迎合了新课改的需求,而且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文化元素的结合。基于各文化元素的结合,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环境和平台,进而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 将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容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林念,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转变学生“被动”的教育状态,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元素的熏陶,进而在意识形态中,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同时,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已逐渐形成,基于校园文化的影响,可以避免正面思想教育带来的抵触情况,学生的思想政治结构,在不知不觉中被形成。

3.2 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

我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思想,尤其是对于社会、国家、个人的整体思想的构建。在传统文化背景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思想政治意识,诸如爱国、报国的思想产生。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引导学生健康思想品质的形成,学好相关教育课程,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元素,积淀深厚的社会科学因素。

3.3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活动之中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基于学生的日常行为活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便学生的思想接受,而且,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延伸至日常生活之中,贴近了学生的真实思想,学生基于实践活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进而培养成为意识形态,自觉地遵循其指导。同时,构建一支思想政治过硬的教师队伍,切实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教师思想理念对于整个教育工作,起到关键的桥梁作用,基于有效的教育组织与开展,以指导学生的思想行为。

4 结语

大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便于其健康人格的培养。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优化改革,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事业。

参考文献

[1] 陈建军.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J].才智,2011(33).

[2]赵国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武装大学生[J].集美大学学报,2008(3).

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 篇11

荣辱观关系到执政地,而共产党是由千千万万个党员组成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这千千万万个党员去,主张要靠这千千万万个党员去实施,每党员的素质关系着整体素质,每党员的言行着整体形象,的党能荣辱观、有无吸引力、、能稳固执政地位,就看能否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的党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在思潮的冲击下,也还着许多不的地方,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对福建省6571名党员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40.07%的人党员理想信念弱化,25.4%的人认[本文自为共产主义不,13.88%的人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党员党性观念淡薄,把等同于,干工作怕吃苦,对好处斤斤计较。对错误、对歪风邪气不敢抵制和斗争。是非观念不强,感情用事,凭个人好恶、得失来看待和问题。党员文化低、观念落后、无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无一技之长,不但无能带领致富,而且对致富的人眼红。党员价值观念畸变,以钱的多少、官的大小来衡量人的价值,把全心全意为服务的宗旨、无私奉献的精神统统弃之脑后,甚至把党和给的权于谋取私利,等等。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荣辱观,原因是多的,有教育机制不全、管理机制落后、党员主体机制缺失等等。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荣辱观,主要还应从健全科学机制上下功夫。

1、党员教育机制,党员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基础,素质的高低决定作用的大小。要党员的综合素质,科学的教育体系: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党员的理论素质,使其[本文转载自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和解决问题;用、、“”思想武装党员,坚定党员建设的信念。革命传统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党员抵抗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要法制教育,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党员肯定要带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四是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党员不但要有本职工作的能力,还要有工作的能力。,健全党员学习监督机制。党员学习的、内容、、质量要量化、制度化,要测评或考试,要有奖惩,结果要记入个人档案,以督促党员的学习。

2、确立党员主体机制,党员主体意识就党员个体而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需要有内在的动力,动力来自何处呢?从上讲,来自党员的主体意识,即来自党员对事业的自觉认同,自觉,自觉奋斗。要党员的主体意识就确立党员主体机制,党员的主体机制主要在三个大的:、党员的机制。,是党员在党内主体地位最直接、最主要的。要代表大会制度,十六大的要求、县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党员代表竞选机制、议事机制、党员机制,党内制度法规党员听证会制,党员重大问题的制度等。、党员主体的监督机制。这健康发展至关,要在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础上党内事务公开化的程度,疏通党员民主监督的渠道,开辟更多有利于党员监督的“直通车”,使党员的意见、批评、检举、控告、质疑、评议等等,能够有顺畅上达和规范的机制。、党员主体的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党员的权利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基础,亦是和党员主体机制的内容和条件。可以说,党员主体的权利保障机制一直真正起来,现在在党内能够地行使党章赋予党员权利的情况还不多,漠视或侵犯党员权利的还时有。,党员权利的保障机制,机制的刚性力量来权利、保障权利。

3、用人机制,导向

指出,用人不用人,对作风建设乃至整个建设的和导向作用。高考是学生的指挥棒,用人是党员的指挥棒,被提拔的人,无形中会典型的“典型”,被提拔者是样的人,是因被提拔的,人们都会向他看齐。被提拔的起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党员,那么党员就会朝方向努力,处处先锋模范作用。被提拔者是靠投机钻营、跑官买官、拉关系走后门被提拔的,那么,落后的党员就会向其学,弄坏风气,而那些本身先进的党员也会寒心,性受打击而变落后。,郑重指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危害最大的不正之风,而且还会带来和助长的不正之风。,要健全用人机制,用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来保障把人选准用准,被提拔之人德才兼备者,能够起先锋模范作用的人,才能的导向。

4、创新党员管理机制,党员管理

改革开放的,党员流幅上升,对流动党员,党籍所在地的党组织对无法管理,打工所在地的党组织又对缺少管理,似无根的浮萍,游离于组织之外。党员作用需要自身的素质和内在的动力,更需要有组织的力量,党组织如何地为党员作用要求、条件、搭建平台。党组织的力量,党员个人要作用往往是很难的。,要党员分布的特点在企业中健全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流动党员卡”管理,使每党员不管在哪里都不会游离于组织之外,都有“家”,或都能找到“家”,都能组织作用。

对党员的管理还要党员的“出入口”机制,要党员的与质量的关系,发展党员的计划性,工作的性和预见性,把好“入口关”,要善于培养和吸收年富力强、文化层次高、威望较高的入党。把好“入口”关要责任到人,入党介绍人要介绍的质量,否则要追究介绍人的责任。在把好“入口”关的疏通“出口”关,犯错误的党员,一要教育,另一,要党章的规定,该的,该清除的清除,决不姑息迁就。,才能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荣辱观。

5、科学的考评机制,人人争先的

党员的荣辱观和先锋模范作用肯定和鼓励,才能下去。要对党员的评价,科学的考评机制。考评机制一要有性,要不同类别、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党员所的职责的不同,不同的要求;二要有全局性,考核内容要涉及经济、党建、品德、精神文明等;三要,职业特点、工作特点、工作任务等,的参照数;四要有性,分别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标准,指标过高,也过低;五要有可操作性,凡是能量化的指标尽量量化,量化的要的定性要求,尽量客观刚性、公平,使每党员都信服考评结果,信服被考评的先进,人人争创先进的,使每党员都自觉地先锋模范作用。

护士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 篇12

为纪念共产党成立85周年,使“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入心入脑,党委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全体党员对“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和讨论交流。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八荣八耻”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受到人民群众拥护,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胜利的奥秘所在。在新的历史时期,能不能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对每一个党员的考验,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共产党员要有一种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有一种高昂饱满的工作热情,接受各种锻炼和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我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作为一名护士,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好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牢记党的教导和宗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不偏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的人生观不变。我要主动学习,带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荣辱观与学习贯彻党章结合起来,时时处处用党章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工作,立足岗位,求实创新,把理想和信念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荣辱观与日常行为结合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提高道德自律的自觉性。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心得体会 篇13

关键词:激励 社会主义荣辱观 激励教育机制

激励,就是通过管理工作设定的一定条件,激发被管理者去实现工作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达到预期管理效果。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体现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是一个人看待自己行为和评价他人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了要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大学生培育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和引导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时代的文明先锋,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根据当代大学生管理的自身特点,充分利用激励这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荣辱观的现状与问题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引和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总体呈现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大部分学生自信心较强,荣辱观鲜明,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人生的基本道德要求和道德价值取向日趋成熟与稳定。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也确实存在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辨荣耻、不分美丑、好吃懒做、损人利己等现象。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基本伦理道德的退化。2002年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2004年发生的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都震惊全国,从中体现出他们人性的丧失,反映出当今大学生中确实存在基本伦理道德退化的现象。

2.价值取向个人至上。当代大学生注重自我价值和个人发展,往往忽视他人和集体,缺乏协作精神,从而导致集体利益观念淡漠,自私自利,以邻为壑,藐视高尚的道德理想,个人中心主义倾向明显。

3、社会公德意识淡漠,自控力较差。缺乏对道德义务的理性思考,诚信意识不强,不遵守公共秩序,不关心社会公益,法纪观念淡薄;一部分同学不良行为习惯较多,自控力不足。生活自理能力弱,生活不讲规律,对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存在抵触情绪。

4.是非感、诚信感缺失。考试作弊屡禁不止;招聘“枪手”小海报的频频出现;学生会竞选中某些人的“贿选”;毕业论文的抄袭,没有得到有效阻止,反倒成为学长传授给学弟的经验;学费无故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拖欠问题日益严重;部分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在网上制造、散布和传播各种非法有害信息,或以虚拟的身份和虚假的个人资料进行网络欺骗和网络侵权,等等现象,说明部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是非感和诚信感。

5、责任感缺失。部分大学生不认真读书,忘记了自己上大学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部分学生爱情观扭曲,过分放纵性行为。传统爱情观淡薄,性观念开放,性行为随意,讲求性刺激,责任心薄弱。

另外,还有些大学生对父母、对老师、对学校毫无感恩之情;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组织纪律涣散,心理素质问题较突出;有个别的学生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甚至违法乱纪等等,这些现象都昭显了部分大学生是非感、诚信感、责任感缺失的道德危机。

二、运用激励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依据

第一,高校学生管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大学生基本是成年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感情深刻而丰富,具有独立性、创造性、复杂性和主动性等特点,但由于人生经验、社会阅历、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想方式、人生态度、行为习惯具有不成熟和未完善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能同于对中、小学的学生教育,不能简单的采取冷冰冰、硬邦邦的机械模式,而应更多的以柔性方法为主、刚性方法为辅的原则去对大学生荣辱观进行引导,而激励方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柔性管理方法。

第二,大学生的成就和赞许动机强烈。成就需要理论中指出,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或群体为取得较好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赞许动机是指人们期待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别人或集体的鼓励或称赞,获得心理需要的满足。每个人都有成就和赞许动机,不过有的强一些,有的弱一些,大学生的成就和赞许动机要比一般群体强烈些,即大学生需要鼓励,需要激励。因此,运用激励手段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第三,激励教育方式有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激励研究中发现,一般情况下,人的能力可发挥到20%至30%,而受到充分激励后,其能力可发挥到80%或90%,相当于激励前的3至4倍。激励教育方式的正确运用,不仅有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大学生个体成就,还能够增强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激励这种教育方式来塑造大学生科学的荣辱观。

三、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激励机制

所谓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激励机制,是指在大学组织系统中,针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通过激励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激励机制的构建是以制度化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中心,以大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自觉性为目的。

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激励机制可分为大学生奖励激励机制和大学生惩罚激励机制。

1、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奖励激励机制

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奖励激励主要是发挥管理中的正强化效应,即通过对大学生中的优秀者、先进分子的某种积极向上的行为的肯定、奖赏等外在因素的刺激,以进一步鼓励、激发、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其完成目标的行为总是处于高度激情状态,从而提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效果,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引导全体同学共同进步之目的。其形式主要包括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状、证书、通报及口头表扬或发放奖品、奖学金等。颁发证书、奖学金是根据学校制定的奖励条例定期或不定期地经过考察评价而确定,并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通报及口头表扬主要是对短期的优秀行为或进步比较明显者进行的一种鼓励,是对前者奖励的补充。

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奖励激励机制,需要建立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评价体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最终要体现在具体的操行中,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纳人评价中。在评价中要体现全面性、针对性、动态性。既要注重学习结果评价,也要重视学习过程和表现性评价;既要注重宏观要求评价,也要关注具体的标准评价;既要注意整体评价,也要重视个体差异的评价;既要注意现实的评价,也要注意适应形势发展的评价。

2、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惩处激励机制

大学生的惩处激励机制主要是发挥管理中的负强化效应,即通过对违纪大学生和后进生的某种不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进行否定和限制,以及严肃的处罚来约束这种行为的发生、减弱直至消除。仔细分析每一个违纪者的思想及心理变化,在违纪前都有两种思想倾向做斗争,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错误需要而使错误思想占了上风;或者由于对自己要求不严,经过由浅到深、由小到大的演变过程导致违纪事件的发生。其主要包括治安处罚、纪律处分、通报批评及一般批评,前两者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违纪行为比较严重,影响面较大的一种惩处,后一类主要对轻度的尚不够行政处分范围的违纪行为的惩罚。

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惩处激励机制,需要加强舆论监督,揭露、批评、制约有违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言行和现象。要加强执行制度的落实力度,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对学生行为的激励、约束和监督作用,大胆揭露、批评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和行为,营造好的行为人人扬之,坏的行为人人弃之的氛围。发挥法律法规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保障作用,惩恶扬善,依法惩治违法乱纪现象,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学生行为。同时要根据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修订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以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

注:本文系山东经济学院2006年校级课题

参考文献:

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2006.3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人为本以德立人.光明日报,2006.3

3.卢丽君.高校德育论坛研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国教育报,2006.3

4.斯蒂芬·P·罗宾斯(美).组织行为学(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66

5.托马斯·S·贝特曼(美).管理学(中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4

上一篇:2011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下一篇:北大经院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