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2024-04-17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精选13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篇1

[内容提要]: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趋严重,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主要还在于其个人法律意识淡薄,需加强培养其法律意识。培养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等相互合作,其中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人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自然义不容辞,尝试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防范于未然。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法律意识中学历史教学

一、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培养其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左右。这引起我们深思:小小年纪,为何走上犯罪之路?分析后不难发现是由社会不良示范、恶劣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最主要还在于青少年个人法律意识淡薄。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要使他们远离违法犯罪,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培养其法律意识,这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21世纪竞争日益激烈,要使我国屹立于世界之林,很大程度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这有赖于基础教育。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基础教育展开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省去年秋天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培养目标之一“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宪法也要求“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实现这一目标,也必先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青少年法律意识的现状

何为法律意识呢?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对法律行为的理解、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等等,一旦形成往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支配作用。目前我国青少年法律意识状况是:守法意识不强、护法意识薄弱、责任意识不强、权利和义务意识不强。

三、多方合作进行培养

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

因而社会各界要自觉营造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家长应认识到家庭环境的作用,切实履行监护职责,教育孩子要守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学校更要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这是我们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学校里,课堂教学无疑是教育最直接、最经常的方式。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要是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同时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各学科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如政治老师可结合政治常识、时事等把一些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

四、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培养

历史学研究对象涵盖了人类社会以往的一切活动及其过程,包括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法律、外交等。法律反映了人类在各个历史阶段所做出的种种具体要求和限制,源远流长,也是历史学研究对象之一。

新课程强调学生要“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 1

程。” 因而我省实行的新课程历史教材中涉及法律制度方面的内容比较多,如商鞅变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五四宪法》、罗马法、《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等。

这些法律制度在当时甚至现今仍有着指导意义。其中隐含着一些基本的法律术语、原则,如民事责任、代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诚实信用、依法治国等。这些法律术语、原则是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有助于增强法律意识。

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突出这些基本法律术语、原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下面以《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课为例简单谈一谈。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即罗马法的产生与发展、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在教学中,先引用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的名言“法是最高的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让学生认识到古罗马的辉煌更在于它博大而缜密的法律,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明确罗马法的概念“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指导学生分析史料,理清线索,归纳演变脉络。重点突出《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因为分别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和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是重点。利用多媒体演示《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等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着重理解罗马法的许多基本概念、术语、原则,如法律行为、民事责任、代理、不当得利、法人制度、契约、律师、陪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等。“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是难点。引用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的话,使学生认识到罗马法体现出的精神、原则,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并超出了一国范围。接着利用多媒体演示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及我国的《民法通则》等材料,组织学生即兴演讲 “我看罗马法的影响”,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充分理解罗马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世界许多国家的法律中,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继承法》等也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最后让学生思考“如此辉煌的罗马法有没有缺陷?”,学生认识到罗马法是奴隶制社会矛盾冲突与发展的产物。因而我们在借鉴罗马法时应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通过了解罗马法的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深刻理解法律原则并体会这些原则对法律发展的有力推动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五、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篇2

一、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状况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一般都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着重点在于灌输历史知识,忽视思维引导和问题意识的培养等问题。

1.只注重历史知识的灌输

受到传统的教育模式的习惯影响,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师都只注重了对学生灌输历史知识。教学往往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这样使得学生的历史记忆能力较佳,但是往往不能灵活使用,成为“书呆子”。

2.思维引导的缺乏,忽视问题意识的培养

目前,很多的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学生兴趣问题的培养的重要性。历史教师往往都强硬地灌输历史知识,并且没留时间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提问时间。历史课对于学习历史文化、历史人物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只顾着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长时间地处于机械、无思考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运用水平和自身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二、历史教学中应当多培养问题意识

在历史教学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营造一些问题教学的气氛,通过设计情境问题、梯度问题等,提升学生在学习时的兴趣,这样的历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情境问题的设计,问题教学氛围的营造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问题来适当地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欲望,将学生加入到情境问题中,将教学气氛营造起来。

例如,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学人教版的高中历史必修1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接受能力,再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定义、意义、目标”等问题,进行分小组合作分析、探究,自主学习等,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之间共同解决。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实际生活,将所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连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譬如,“大家假想一下,如果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被提出,或者是另外一个主义,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等等。将枯燥、压抑的传统教学方式抛弃,采取学生更愿意接受的趣味教学。

2.梯度问题的设计,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梯度问题来强化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利用梯度问题,将历史教学内容引导出,让学生一直处于思考状态和有问题答疑的状态中,再将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背景提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

例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人教版的高中历史必修课3 第一单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自主猜测封建教育中传统课程的内容、谁提出的等问题。在实际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参考,结合当前课堂所教的历史内容、知识提出一些问题,依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加难度,提高学生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兴趣。

3.杜绝伪问题和浅问题

提问是课堂中师生沟通最简单且有最有效的途径。问题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效果怎样和问题的质量好坏有密切的联系。应当杜绝提一些伪问题和浅问题,比如“同学们说对不对?”“好不好?”这样的没质量的问题尽量杜绝。问题的范围不宜过大,问题的深度、难度应当循序渐进。直接提出一个很难很深的问题,会让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篇3

关键词:历史意识 知识关联 思想观念教育 析评能力 贴近生活

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历史问题的认识能力、历史问题的观察能力、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培养的实际就是使学生形成一种较强的,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那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呢?

一、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重要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横纵向的关联,注意课与课之间的关联,注意每一节课中知识的内在关联,以及历史事件与现实问题的关联等。从而突出历史知识的关联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将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跨时空的有机类比与联系,掌握历史基本规律和认识方法,为学生历史意识的产生奠定基础。

二、在教学中注重思想观念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

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传递历史知识,而在人的教育与发展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不可替代的责任。中学历史课程每一章节无不透露着深厚的思想观念教育内涵。如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参与意识等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

如在学习民族团结一课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可联系青藏铁路的开通,分析青藏铁路为发展西藏,造福西藏的巨大作用。采用有关图片和数据说明党和人民对西藏发展作出的贡献,深刻领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我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认识达赖一伙藏独势力种种破坏国家安定团结,违背藏族人民意愿的罪恶行径和最终失败的下场。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析评能力,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落脚点

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我们研究过去,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目标中也提出“能够联系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理解。”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历史,析评历史,认识现实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这正是历史教学落脚点。

怎样培养学生具有审视历史,正视现实,展望未来的历史意识呢?我认为学习历史绝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历史时代、人物、地名和事件等单纯的知识点上,因为历史教学不单纯是历史知识点的传递,而应透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对历史人物评价,以及与对现实生活的联系等,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历史意识。

四、在教学中抓住教材、贴近生活实际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

现行历史新教材将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科学和思想意识的一些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是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社会状况和发展方向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结构、的变化,解释其内在联系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学习教材、理解教材。如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导入框”根据“导入框”内容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平日听到或看到的,或教师有针对性的准备一些相关的故事、图片、影视片、书籍进行展播,同时教师设计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等,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历史的兴趣,引入课堂教学。再如教师要关注教材的“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索”、“自由阅读卡”等栏目。充分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历史意识形成的有效途径。

除了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形成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以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如开展“寻找历史遗迹”“请老红军讲革命”“听老八路讲抗战”等。再如平日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每天的日历,想一想今天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特别是引导学生注意一些纪念日、节庆日一些特殊的日子等。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等方式了解这些日子的历史事件背景、过程和意义,将得到的资料写成短文日记。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活动”“借阅活动”“展评活动”等,让学生互相交流体会、传阅短文日记,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思考历史、学习历史的习惯。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解历史的能力和兴趣,同时,也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意识。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篇4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

(一)高中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高中生正处在人格和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关注自我,知识日益丰富,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逐步形成。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其自身成长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高中生人文精神普遍缺乏。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新课程改革提倡开展素质教育,但是在当前的高考制度下,政府、社会民众与社会舆论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最重要指标还是升学率与考试成绩。很多学校把教育当作一项功利性的活动,学校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略学生情感体验,漠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其次,从历史教学实际看,历史教育被理解为仅仅是历史知识简单的记忆过程,片面强调历史学科的科学性而忽视其教育性、人文性。绝大多数高中生仅仅把历史学科作为一门考试的科目来对待,很少有学生能够从历史知识当中汲取它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当然也有一些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程度很不够,对新课程改革的内涵理解不够,教学以考试为出发点,以考高分为出发点,实行满堂灌式教学,“填鸭式”教学,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再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出生就开始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熏陶,父母善良与宽容,孩子也会多一份善良与宽容,孩子最初的人文素养(爱心与尊重)只能来自家长。但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家长只是拼命抓学习,对于孩子想什么、要什么、以及传统美德,则放在次要的位置。学书法、学画画、学音乐、练舞蹈、练体育等也不是从孩子兴趣和需要出发,单单是为了考级、考试加分或者成为某某“家”。这种功利性,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强化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忽视了人文素养教育,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功利的价值取向,最终导致学生人文知识匮乏,缺乏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缺乏对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没有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缺乏信仰。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化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心胸狭窄,精神空虚,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没有意志力;崇尚物质,贪图享受,对精神世界的反应越来越冷淡。低下的人文素养必然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甚至影响社会文明的良性发展。

(二)如何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精神

教育是人文精神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应充满人文性。教育文化学的理论认为,人文教育只有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人文文化的学习和创造来进行。

一方面,人文教育必须依据高中生人格和道德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加强人文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人格道德、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历史学科在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达到“立人”这一目的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历史教学更应将人文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其中。可是,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的异化、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不够。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人文内涵、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氛围、创造多样化历史学习情境、设置多样化评价标准,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有效方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人文内涵,唤醒学生美好情操

教学中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教会学生感受各种美好的情感,让丰富的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从而唤醒沉睡在他们心中的美好情操。例如,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屈辱的历史,在 1

必修1政治史教材中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内容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强烈的刺激,列强的侵略,迫使中国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近代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了解了这段屈辱历史,让人义愤填膺。在反侵略斗争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海龄、葛云飞、邓世昌等爱国军民可歌可泣的反侵略精神,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善于汲取其精华,作为育人的营养历史是具人文性的学科,选进现行历史教材的都是一些蕴涵着深刻人文内涵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知识,帮助学生感悟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呼唤其内心的人文素养。教学中穿插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印象深刻了,逐渐改掉陋习,形成高尚的人文素养。

二、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人文情怀

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关爱,它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珍视,所以我们首先需要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应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容器”。同时,坚持“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不以标准答案扼杀学生求知、抒发个人独特见解的积极性,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舞台,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比如《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日本作为经济大国崛起,把谋求政治大国作为目标,申请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对于日本申请常任理事国中国的态度,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反对意见。也有同学能够抛开历史成见从中国国家利益角度出发思考,认为只要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是可以同意其申请的。这种课堂上研讨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意识,从高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同时,大家在交流讨论中,也学会了与人合作,营造了互为补充、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创造多样化历史学习情境,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我们要敢于打破封闭、狭小的历史课堂教学空间,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入社会,让学生自主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在丰富多彩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创设多样化的历史学习情境,从而培养美好的情感,形成健康的人格。我们要鼓励学生走上社会,去感受古代遗址或当地文化景观散发出的人文气息。各地的文化遗迹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经得起我们用古代或现代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推敲。历史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人文景观,可以促成古人的文化精神、智慧力量内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并孕育出新的人文精神。我们要不断创造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感悟、体验。另外,开设选修课、举办各类讲座,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四、设置多样化的评价标准,肯定学生的人文成长

新课程打破了传统模式下仅以考试分数为主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学分认定,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结合家乡乡土特点进行历史追忆,写调查报告;结合现实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写小论文;自己制作历史小报等。发挥他们的特长,给他们的活动打分。从多角度去评价学生,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篇5

历史是一门既深刻严肃又丰富生动的学科,如果我们只注重了它深刻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丰富多采的一面,只注重了它严肃的一面而忽视了它生动活泼的一面,则往往会使学生对历史产生退缩、畏难、回避的情绪,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充分调动各种有效手段,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而创设学习历史的情境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手段。那么,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呢?让我们来共同努力,探讨一条让学生参与历史、亲近历史、学好历史的路子。

一、营造学习历史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哲理性的语句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是人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的。因此在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和谐教育”,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和饱满的学习情绪,主动、积极地从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极大的兴趣投身于学习、参与教学。正如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教学中学生情绪的作用。课堂教学的主体——人(教师与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在教学中,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结合我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体会。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一章内容,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两种新旧势力的斗争,即民主共和思想与专制、独裁、复辟势力的斗争。但是学生在学习本章的时候并不感兴趣,对其中的内容乏味且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前后注意了以下问题: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篇6

什么样的历史课才是有效的。在历史教学的实施中,考察教学的有效与否,根本体现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的有效方法以及对客观历史做出的合理评价,从而形成长效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历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了解学生的工作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受到学生的欢迎?学者钱乘旦曾说“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挖掘教师的潜力,打开知识的宝库,让历史知识在学生眼前飞扬。

每一节历史课都有一个知识体系,确定教学中心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学的原动力在于学,做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地方点拨学生,指引方向;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的时候,纠正和指出错误的地方,带领学生自主地从联系和互动中去构建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探索出一些在历史课上能有效促进合作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好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开端引趣。比如刚上初一的孩子在开初并没有接触过历史,因此初一的第一节历史课就必须注意激发起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在给他们的第一节课我往往是这样设计的:简单的给他们概括什么是历史后,引导他们回忆一些有关的历史故事以及介绍一些直到今天人类还无法解决的很多历史之谜,然后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在我们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的历史故事的真伪及那些无法解决的迷到底是怎样来的等等。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历史、探索历史的兴趣。当然这仅仅是开端,以后每一节新课的讲授开始我都会注意以趣引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除“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等。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

2)、刻意求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

我们的学生最烦的是教师教得千篇一律,课堂每次是一样的,让学生感觉到没有变化。因此我们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活动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多样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历史教学的情境环境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举例来说。中国近现代史主要讲述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落后和所受到的屈辱以及中国人民是如何抗争并一步步走向近代化走向繁荣的。整段历史的学习是要通过社会发展进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激励学生为国奋斗的精神。所以,在处理《鸦片战争》这一课时通过课件的展示、电影《林则徐》《鸦片战争》的经典片段、再加上简短的语言渲染。很快就将学生带到了一个清政府腐败落后,列强恃强凌弱的情境中,很快,通过对史实的认识分析后学生自己就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一、特别要重视历史线索的整理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提要钩玄”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抽象、概括、归纳、总结,编织科学的知识网络,以求融会贯通,透彻理解,既便于记忆贮存,又便于应用时随时提取。从大的方面来看,“提要钩玄”,编织知识网络,也有助于从朝代、阶段、国别、专题等宏观角度上把握历史,驾驭知识。就因为如此,所以无论以前还是现在,我们都重视整理历史线索,但现在尤为得强调这一点,因为过去的课本,初中、高中都是以通史的形式出现的,课本本身的时间线索就比较明确,学生也较容易掌握,而今按照专题形式编课本,时间线索不是太明确,而课本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水平与以前大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本身基础比较扎实,而实际上愿望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普通高中的老师发现学生是达不到我们的要求的,所以线索往往还是需要教师帮忙整理,上课强调才行。例如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课,旧教材用了半本书来介绍,显然同一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但基本事件在现在的课本中却提到不少,如此学生很难准确地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理清楚。首先,教师应就课题跟学生讲明中共与新民主义革命之间的关系----引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党,而整课围绕的就是中共如何领导革命的进行;接着按时间发展顺序将重要事件列出,整理出清晰的线索: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国共第一次合作(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如果学生能总体把握好线索,接下来的学习相对就轻松不少,而已能记忆较深刻。所以我认为,现在高中历史学生,让学生掌握好历史线索的学生历史的第一要素。

二、教给学生强化主干知识记忆的方法

历史学是人文科学,学好它必然离不开背诵记忆,但背诵记忆很多同学是背了忘,再背还是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记忆。让学生课后死记硬背那肯定是事倍功半的,老师的语言运用、语言层次构思和语言起伏的调节等方面,能使自己的个性能象磁石吸引学生,象锤敲打心扉,象钥匙开启灵魂。有时候虽闭卷考试,但在改卷过程中你能轻易看出做题人是你的学生,因为在答题中他运用了你课堂上的语言,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说明课堂效果不错。当然,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用语言的感染力来打开学生记忆的大门,教会他记忆的方法也是尤为重要的。例如可教学生利用顺口溜方式记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可编成:“1517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得用潮汕话读);也可教学生联系记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职能学生容易混淆,如果学生能联想的话,记忆可以很深刻,中书省草拟诏令,可联想诏令正在书写中,门下省封驳审议,那也是是诏令能否通过的通道,而“门”就是我们通行的槛;尚书省执行,这是最后一个,不想也清楚了。甚至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当下的广告词来帮助学生记忆,例如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和其航行的路线很多同学会混淆,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可取“迪”和“好”字,连成“好迪”,一说:“好迪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不仅能增强课堂的气氛,学生记忆也深刻;麦哲伦环球航行一周,取“麦”和“环”(与“皇”的音相近)可连成皇氏麦片。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能记住都是好方法,如邓小平所说:“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兴趣学而且能学得好,反过来,学生学得好,他就更有兴趣。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想办法,用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让他去好好记忆历史。

三、联系生活常识,加深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 当然,现在高中学历史,单纯的记忆并不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现在高考的趋势更多要求学生理解,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2007年的广东历史高考第24道选择题:

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这样的题不仅考知识点,而且还得考学生的常识,所以课堂上老师更多得联系实际,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学历史能为今天所用,增强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的技巧和方法远远不至这些,而且教学法也是因人而异的,但作为老师,要将教学教好,自身必须不断探究,不断在教学在揣摩方法。具体而言,我认为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最重要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用相应教学方法及手段,充分发挥历史课生动有趣的优势,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多种教学因素的优化组合,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参与状态,从而使他们从“不学”到“要学”,从“要学”变为“会学”。教学中要注重学习规律的渗透和学习方法的不断改进,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力求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观点以及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史实的方法和能力。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学法,学生“会学”了,这种教法也就成功了。

历史课堂教学,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图解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至于在历史教学中到底运用哪些方法效果最好,关键在于老师。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累积程度,自己的学术水平、性格、能力,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组合,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的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①参观教学。结合本地区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②演讲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举办演讲活动,开展“人人学历史,讲历史”的演讲活动。

③知识竞赛。例如可以举办历史科学改正错别字比赛;鸦片战争时期历史知识竞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竞赛;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知识竞赛……

④课外写作。指导学生做课外阅读札记、知识卡片,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历史小论文征文比赛。

⑤办历史手抄报。各班建立历史手抄报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进行评比,各班同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三、小结

初中生历史教育不容忽视,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技巧,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们都需要不断的通过试验和实践来充实总结,以求教会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尽管历史的事实是唯一的,但历史的结论却可以是多元的。历史教师把有效的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具备了能力,就会化解成认知,进而升华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是稚嫩的,他们对教学中心的理解也许与我们预设的那个教学中心不完全一致,这很好,说明学生“加工”了老师的知识,产生了自己的思想,对此,我们应该小心呵护,静心倾听,并给与鼓励。

在教学中,讲述式、谈话式、启发式、提问式等各种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也能主动自主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颖的教学方式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效果。

1、活动体验式

例如,在讲《佛教的产生》时,由县城的凤山顶的寺庙导入。在介绍佛教出现背景教义、影响后,设计活动:佛教教人向善,请举出俗语成语证明--

1、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教学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方法亦然。)

2、情景交融式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讲这一类内容时,我打破以前的常规思路。例如教学《百家争鸣》,由成语接龙导入,用分组讨论归纳各家学派的观点,接着进行历史体验:请用百家争鸣时期某一家学派的观点,就现实生活中乱拉大小便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小组讨论、发言,并引导学生归纳:儒家:“不要在这里拉了,怎么还在这里拉呢?”道家:“拉吧,这里的环境污染,我住山上。”法家“此地禁止乱拉大小便,违者罚款!”我的喜怒之情跃于言表,语言抑扬顿挫,真可谓声情并茂,真正做到以史育人,以情感人。

3、自主探究式

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所以,我在上课时,努力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牵联起来,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篇7

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 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创新思维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 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的事物, 就能抗拒外界干扰, 提高接受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成功的内驱力, 没有兴趣的地方, 就没有智慧的灵感, 没有创新的火花。那么,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创设历史情境, 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形象直观, 加深学生对历史课的感知和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无限广阔的环境。

(二)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创新意识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教师应该随时创设教学情境,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路径。通过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 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现实教学中, “大多数学生受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 学习中仍以知识记忆为主, 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便无疑可问, 即使有疑问, 也不敢提出来。因此教师应热情地鼓励每位学生大胆质疑问题, 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思索、寻找问题的兴趣”[2]。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观点有误, 也要先肯定他的勇敢, 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加以引导和纠正, 切忌全盘否定, 强行要求学生认可教师的观点。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角色, 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给予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鼓励他们大胆质疑, 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 在比较分析中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人类的心理能力之一, 属于高层次的认知过程, 也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的能力。它包括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两种方式。其中集中性思维, 要求能从已有的材料中综合获取新的知识;发散性思维则要求以集中性思维为基础, 调动眼前和保留在记忆中的材料, 沿着各种角度方向, 进行扩散辐射, 从而获取新的知识。综合来说, 创新思维应能从多角度、多方向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任何创新或发明都是比较分析综合的结果, 创新思维的两种形式交互作用, 实际上是解决问题过程中比较分析与综合的进一步演化”[3]。当然, 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应该以教好系统的科学知识, 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因为知识是创造的基础, 没有知识, 创造便无从谈起。

(四) 注重新材料的收集, 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以激活创新思维

1. 注重资料的收集。

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新材料的收集, 因为教材中的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及时收集相关的新材料等信息充实到教学当中, 以体现教材使用的开放性与灵活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到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时, 我出示了这样一段材料:“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 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看风水。”然后让学生思考, 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认真思考后, 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总结一点: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2. 组织辩论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 设计具有讨论价值的相关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 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当中。教师要及时抓住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 正确指导、组织学生辩论, 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 有一堂活动课的课题是“论辛亥革命的成败”。我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 正方的观点是“辛亥革命成功了”, 反方的观点是“辛亥革命失败了”, 要求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辩论, 组内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 最后由教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氛围, 适合学生的特点, 他们为了驳倒对方, 翻阅了很多书籍, 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事实上, 历史上有很多问题可以去辩论, 如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美国的西进运动、殖民主义问题, 等等。我们教师不妨有意识地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争论, 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有利于历史教学的开展。

3. 引进历史研究成果, 拓展学生的新思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 适当地引进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 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拓宽其视野,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内在动力, 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在讲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时, 我介绍了现在史学界对“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作用”的争论, 让学生对此进行讨论, 使学生在争论中拓展了自己的思维, 丰富了知识。

二、历史教学应对创新教育的两点措施

在历史教学中, 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 注重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型学习、问题式教学法和多角度教学法。

(一) 历史课堂教学应改进手段, 采用电教媒体教学

为了适应创新教育提出的高要求, 历史教学应力改“一本书, 一支粉笔”包打天下的传统模式, 大力利用幻灯片、投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电教媒体,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可播放录音 (雨果关于圆明园的描述) :“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 有一个人间奇迹, 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化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之中。”[4]随后, 出示电脑图片:圆明园盛时鸟瞰图、英法联军焚毁后的圆明园残迹。这一直观对比, 可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 增强他们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

电教媒体的采用还可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历史教学中的重难点, 可以利用投影仪显示原始史料进行分析, 把知识直观化, 把知识变深为浅、化难为易,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在分析“天京变乱的原因”时, 可利用电脑显示天王府的豪华, 洪秀全在定都天京之后有关划定等级、讲究排场等史料, 让学生对天京变乱的必然性有清楚的认识, 还可培养学生结合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更新作业布置, 转变评价观念

历史作业的布置一向不受重视, 一般以识记性题型为主, 而且评价方式通常是简单的“对”与“错”。历史确实是一门实事求是的学科, 但许多问题并不是用简单的对错就能解决的。历史的研究是在一步步展开的, 只要材料充分, 能支撑自己的观点就可。如在学习有关“李鸿章”的历史时, 可布置:怎样评价李鸿章?他在洋务运动中有何作为?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呢?甲午战争是不是李鸿章个人导致失败的?一系列作业的设置, 既可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又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综合评价中, 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价转变。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评价。例如可评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能否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能否利用所掌握的资料设计课题、能否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否独立思考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等等。

摘要:创新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 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高中历史学科中的创新能力, 是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独立思考, 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新见解的能力, 属于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学应开发课程资源, 强化创造意识的渗透,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使学生富于创造的实践活动得以成熟和发展,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桂萍.如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吉林教育学刊, 2013 (1) :21.

[2]王小华.新课程改革视野下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浅谈.吉林课改, 2009 (3) :32.

[3]薛国光.创新教育读本.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23.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责任意识 培养

为了使学生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改革后,教师通过讲述历史现象与发展规律,能够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当前高中历史课教学现状

(一)教材与现象脱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点,教师应该改善教学方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的结合,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达到学习目的。但是从现阶段的历史教学来看,教师常常脱离社会现实来讲课,主要按照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介绍,没有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研究,因此导致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模式较为简单

在现如今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当前很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使学生逐渐产生抵触心理,继而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点,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导致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由于长期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低下,不利于学生正常发展,也不利于其日后顺利进入工作岗位。

(三)重视度不够

对于高中历史课来说,学生通常只是靠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点,而对于知识点的深层含义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也直接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基本是忽略状态。现在的高中生越来越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损失。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高中生需要努力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以便将来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但是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历史课不被学校和老师重视,导致学生也对历史轻视,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意识的步骤

(一)优化教材内容,正面宣传

对于现在而言,过去是历史;而对于未来而言,今天则会成为历史。现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未来则是今天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我们能够了解我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想向学生渗透社会责任意识,应该充分结合历史教材上的内容,激发学生内在的民族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用历史事件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更加完善,向学生展示了历史的全面发展历程。因此教师要抓住课改后的特点,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比如,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辛亥革命中体现的追求自由民主的民族精神,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精神,也能够唤起学生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现实责任感,因而意义非凡。

(二)运用情境教学,激发责任意识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为学生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创设相应的历史场景,吸引学生快速参与到教学中来,为学生还原真实的历史,使学生能够从中领悟到历史事件的真相、发生的原因,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比如,学习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情景演示,让学生体会红军长征路上遇到的艰辛,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责任意识,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从而使其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三)提高重视程度

为了不断深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学校和教师要不断提高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树立正确的“三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成长为一个优秀正直的青少年。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历史文化交流、参观历史遗迹、开展历史知识竞赛、举办话剧表演、观看历史剧、历史电影等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历史责任教育,活动形式多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结语

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对社会、对人生有进一步的体验,从而促进历史教学改革的新发展,促进学生的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冬.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齐贵香.高中历史教学中法制意识的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篇9

【摘 要】: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确立感恩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相尊重,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学生才会真正地得到感恩教育。

【关键词】:感恩 素质教育 理念

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目前,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花大力气进行教育改革,并在一些地方进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感恩,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美德。韩信千金酬一饭、晋文公定寒食节、岳飞精忠报国、缇萦救父等故事,比比皆是。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感恩之心,已经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确立感恩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体验。

首先,“欲得之,必先予之”。确立感恩教育理念,就要求老师用感恩教育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打瞌睡时,我会走过去轻轻地对学生说,“你可以站起来清醒一下,等不想睡了再坐下认真听讲,你不妨试试”——用这样的友好提醒代替批评;当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会耐心地帮他分析问题内在的逻辑关系,让他真正理解——用诚心的帮助代替毫无意义的指责⋯⋯慢慢的,在学生的眼里我看到了感激的目光。所以,要让学生懂得感恩,老师首先时时刻刻做到尊重学生,一视同仁,这是感恩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相尊重,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学生才会真正地得到感恩教育。

其次、作为施教者,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感恩教育刻骨铭心,要让孩子对每一种情感体验都如同身受。在上《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结合课后的活动与探究,即尝试烧制“东坡肉”,我要求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为父母炒一份菜,并做好记载,请家长签字。结果收到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写到“开始真觉得这是一份苦差,可当我把菜端上桌时,父母脸上的笑容让我感到很快乐——他体会到了感恩给他带来的欢乐。还有的学生写到“想不到做菜这么辛苦!想起我平时吃饭时还常常挑三捡四,真觉得很对不起母亲。”——她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这样的亲身体验比上百句说教都深刻。第三,确立感恩教育理念,要求老师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评价学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养成健康的心态。

在教学中,我发现那些长期受到批评或不被认可的学生,往往表现的非常冷漠,自私,攻击性强。而得到老师赞赏的孩子,往往信心百倍,进步巨大。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也有叙述:“没有什么比意识到无前途,认为自己啥也不行更使儿童受到压抑、灰心垂气和郁郁不乐⋯⋯”。这些都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不吝啬表扬,即使学生在学习上被拉在后面时,我们也应该用“只要你努力,你就总能进步!进步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等等来鼓起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在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之中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一个还能进步的人!从而养成健康的心态。

二、挖掘《历史》课中的感恩教育资源是渗透感恩教育的重要前提。历史课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要有效实施感恩教育,就必须要求老师要有“透视”的眼光深入挖掘《历史》课中的教育资源。例如:在学习《大一统的西汉》一课时,有著名的“缇萦救父”的故事,让学生在为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同龄人感动的同时,想想自己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在学习《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内容时,我向学生举例说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大自然对我们人类是多么的慷慨,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要让长江变成另一条黄河。在《血肉筑长城》的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让学生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现在国家培养丁我们,当国家、民族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学模式要多样化。“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单一的,1

新课程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小组探究合作、创设情景模式、师生互动模式、小组辩论模式等等。

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社会、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惜福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学生,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篇10

摘要: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里,通过三种方法来提升学生在批判性方面的思维能力:收集教学文献;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魅力。

关键词:历史事件个性素质批判性思维求真务实

批判性思维指的就是有意识自主地按一定规则和运用逻辑标准,从非常规的视觉角度对日常客观生活、知识文化或信念理论进行反省性的思考学习,对其所特有的性质、价值意义、精确水平和真实感做出独立的一个判别,并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建议的具体思维步骤。

一、通过对多样性史料的全面收集来提升学生在历史批判性方面的思维能力

文献史料作为历史研究的一个中介媒体,无疑是揭示历史真相的关键根据。因此,对史料的收集方法是学生必须知道的,收集能力也是学生必须培养的。历史事实一直是复杂的和多样繁杂的,这就要让学生收集的史料尽量从多视角、多角度去寻找,这样做才能全方位地了解到真实的历史,拓宽同学们观察历史事实的视野,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举一例子,人教版高中选修历史中的《戊戌政变》这一课堂内容,教科书重点强调了戊戌变法最终失败的外因,可是对变法实质存在的缺陷基本没有提及。本文主要绕着维新派跟封建顽固传统势力间的战斗来描述戊戌变法这一改革。大多数学生在读完这篇课文之后会觉得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有以慈禧为首的那群封建恶势力的存在、干涉。学生如果在根本不了解中学历史教学背景下,就会迅速形成表面知识教学内容的共识。这种做法会使得学生对于问题思索简单化,会使得问题的分析能力得不到培养、提升。事实上,历史现象的内在成因才是最本质最基础的要点。由此可见,老师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位去集全历史教材资料,尤其针对变法改革自身和维新派相关个性素质性史料,从而更好地更清楚地认知变法的实质价值和真实的失败因素。

二、通过适当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提升学生在历史批判性方面的思维能力想要提升学生在历史知识上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老师应该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要敢问敢想,要不怕权威的力量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自主得出答案,培养思维脑力。老师在历史教学过程里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潜力,指领高中学生进行独立地思考,让学生组成团队阅读历史教材,加以讨论,要开展一系列与历史基础知识有关的训练活动,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加以分析,进一步有效地诱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实践过程里,要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活动来鼓励自己的学生学会多方位思考,并突破常规,勇于创新,寻求最快捷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里面,学生在批判性上的思维能力会得到飞跃进步。

教师最好要对学生所持有的不同观点和对问题的不同看法都要保持一种尊重之意,要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学生的问题和答案,哪怕只是很幼稚的看法。

在历史教学课程里,老师要尽最大可能地用自己的热情去鼓励学生,并对他们做出恰当、合理的评价,只有这样做就能更好地激发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潜力,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充分发挥出其聪明才智,让他们勇于另辟蹊径,学会标新立异,学会如何问问题,潜移默化地培养起他们在思维创新上的能力,让他们从多角度,全面性地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引用一些事例:就比如说假如爱因斯坦不会怀疑的话,就不会勇敢冲破牛顿所提出的绝对时空论,并提出相对论的论点。在不同程度上优化了学生在历史批判性方面的思维能力,从而将逻辑性理论知识和学生对批判性的激情感染力有机融合。

三、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来提升学生在历史批判性方面的思维能力

教育的本质意义就是对每位学生的人格能力进行教育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在知识上的全面性教学文化内涵。历史课程是教育事业里的重要构成之一。由此可见,历史文化教育就要重点培养每位学生的人格素质,使之健康、全面。批判性历史思维文化是根据自己所获取的经验跟真正的学识重新去审视课本上的观念是否合理,是否真实,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然后去探寻此概念的真理意义,并进行论证,这样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求真务实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里占着第至关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老教师在历史课堂上想办法去引导学生冷静分析事实真相,客观推理逻辑性问题。就比如说:在之前传统的历史课教学环境下,始终因为受到传统观点的束缚,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中国古代制度的认知方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颇,通常会认为古代中国所实行的君主立宪制是非常落后的、是非常封建的。怎样更好地看待古代文明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要有独立思考的学习力,也要创建独立的人格魅力,这样做才可以帮学生在独立思维上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

四、结语

其实批判性思维就是一种思维能力视角,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理论的规定范畴,它应用于不同的学科知识里所呈现出来的具体形态也不尽相同,而且还在每门学科教学过程里化成异常独特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想要把批判性思维熟练运用到高中历史课程里,就要立足在历史思维内容基础上,由方法论的表层最先出发,不断地去发掘历史课程里潜在的批判性模式思维因子,并积极培养学生在历史批判性方面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家勇.关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提升[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07)

[2]杨颖东.提倡批判性思维建设新型教学文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02)

[3]章少红.批判性思维――风行美国的新教育法[J].世界知识,1986,(10)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篇11

1. 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往往和解决问题一样重要。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发现问题开始,问题是深入学习的起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能力、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达到学会学习历史之目的。

2. 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举措。要知道初中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他们好奇好动,问题意识的潜力极大。而历史学科涉及的问题悬念多、范围大,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渠道特别多,关键看历史教师如何去开发。现在学生好奇好问的潜力正在失去,应试教育总是规劝学生不要去幻想,学生的思维被固定在教师已设计好的模式之中,学生不会想问题,不会提问,怎么还会有创新的精神和创造的能力。

二、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首先,要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内化过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去体验。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种直接经验,靠教师的传授是难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去参与、体验、内化才能习得。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要学生明白提问在学习中的作用,逐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引导学生从低层次提问向较高层次的提问发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好个别问题和普遍问题的关系,使学生善于思考归纳出带普遍性的问题,找到规律。

最后,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的提问,不要扼杀学生思维提问的火花。初中学生的提问可能是荒谬的、幼稚的,但要知道,这是学生头脑里想出来的,是学生想知道、想了解、想探究的,这正是学习的最高目标所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要实行鼓励性的评价,去发现学生的每一个创造点,要像年青的父母看待新生儿的一举一动那样去充分地肯定和赞赏学生的提问。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李政道在复旦大学演讲时说过:“中国学生不会提问题,源于教师不善于提问题。”要把教师提问与学生提问同时考虑,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问人之所未问,发一问带动全文,促进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去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那么究竟该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四度”并做出一定的尝试。

第一是角度。课堂提问的角度是多样的,其最佳角度在哪里呢?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提倡教师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为使学生“开窍”,教师应注意转换提问视角,让问题变得更易回答。

第二是难度。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还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就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即,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

第三是坡度。有的心理学家将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叫“解答距”。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调配提问题的坡度,为学生增设台阶,使之能拾级而上,直达知识的高峰。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篇12

关键词: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思维的影响, 历史学科的教育越来越有工具化的倾向, 部分教师不会讲历史故事了, 擅长照本宣科, 编选和下载试题, 成了应试训练的专家。绝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死记硬背, 机械重复, 只会沉浸于现成的结论中, 满足于记忆这些结论。怎样摆脱目前历史教学的困境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发展, 就必须不断创新。”[1]

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策

1. 转变课堂教学理念, 确立学生的主导地位,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流主体, 作为教师, 必须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而不是“等待装满知识的容器”。因此,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给学生自由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综合能力, 在理解记忆的同时加强感悟和思考。如学习“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 要让学生认识到西欧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除了自身因素外, 还得益于美国的大力扶植。显而易见, 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扶植, 主要是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 但从客观上帮助了西欧的经济恢复, 稳定了西欧国家的社会秩序;刺激了日本的经济发展, 使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世界经济大国。

2. 转变教学方法,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创新能力

现有的历史教材, 图文并茂, 资料丰富, 内容通俗易懂, 学生完全可以凭借教材自学。

(1) 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教材的速度和质量。根据教材内容, 可以呈现给学生简洁明确的阅读提纲, 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这种呈现过程对于教师来说, 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示范, 是对知识点的梳理、概括、总结, 重难点把握的一种创新。

(2) 要鼓励学生在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中发现问题, 大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例如, 中国古代史上有几次比较清明的统治时期, 还有封建王朝建立之初的政策调整, 一般是以开垦荒地、人口增长为其主要表现。毋庸置疑, 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 垦荒能缓和因土地兼并而激化的社会矛盾, 也可以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但从长远来看, 大肆垦荒会不会造成不良后果呢?鼓励学生质疑, 探究与反思, 结果是它破坏了农业的生态环境, 加速了土壤的沙化进程, 造成了水土流失, 甚至引发了水资源危机, 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是一种“竭泽而渔”的政策。

3.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创设问题情境, 注重合作探究。在设疑、解疑中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氛围, 同时也培养学生在问题中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从而教活历史, 学活历史。如在学习世界历史时, 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 都是发生在19世纪后半期, 为什么日本成功了, 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而中国却不能成功, 仍然停留在落后的封建社会?”[2]学生们颇感兴趣, 积极思索, 运用所学史实去诠释问题。

(2) 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感悟。传统教学很难把历史的生动画面呈现给学生, 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 学生对历史科缺乏激情, 缺乏兴趣。因此, 在历史课堂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使枯燥无味的历史变得有形、有影、有声, 入眼入脑, 活泼感人, 身临其境, 这是创新。

4. 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外因素, 开拓学生视野,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课堂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总是有一定局限性, 因为还有一些矛盾客观存在。所以历史教学创新不仅要注重课内学习, 还要注重参加课外的社会实践活动, 只有课内课外兼备, 有机结合,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历史创新能力的发展。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瞻仰烈士陵园、观赏革命历史图片展览、观看重大历史题材影片等。

总之, 我们要千方百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正伟.教育创新途径与趋势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篇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浪潮,人才的竞争更趋激烈。适应时代潮流以培养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要使中华民族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生物学教育工作者决不能落伍,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好奇心 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是人对新鲜事物产生诧异并进行探究的一种行为;求知欲是人渴望获取知识的一种心理状态。好奇心若能转化成求知欲则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如:在介绍“生物的进化”时,讲到鸡的祖先是原生野鸡时,有些学生会问:“原鸡的祖先是什么?”“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介绍“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时,学生提问:“为什么我的上眼皮是一个单,一个双?”“我的曾祖父、父亲都是秃顶,而祖父却没有秃顶?”„„ 这些问题书本上找不到答案,却又与书本知识有关联,此时,我总是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结合已学知识互相探讨一番,或者先将问题带回家思考,下堂课再来讨论。在此基础上,我才将问题与理论有机结合,进行解答。这样一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了,由此还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进行巧妙的设疑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绿色植物的水分代谢时,先问学生:你们吃过糖醋蒜吗?它们是怎样淹制的?为什么蒜会变得又酸又甜?这些问题学生会很感兴趣,这时教师再引入“水分代谢”的内容就非常轻松了。又如讲“输血和血型”时,谈到19世纪,医生们为了抢救在战场上失血过多的伤员,尝试为伤员输血,开始竟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可当他们喜出望外如法为其他伤员输血治疗时,很多伤员不但没有被救活,反因输血而马上死掉了。这一事实令医生们大惑不解,这时可及时追问学生:为什么同样输血,有的救了命,有的却送了命呢?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会明显集中起来,都急于知道输血救命和送命的道理,这时再讲解相关内容,学生会很轻松地接受。

二、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造型学生

大凡创造型的学生多数具有以下特征:淘气、顽皮、爱争辩、不受约束、常有越轨行为;平时好出鬼点子;爱提一些怪问题;对事物经常持怀疑态度„„ 其实,就在学生的“点子”中很可能孕育着创造的因素,在学生对事物的怀疑态度中很可能引出新的发现,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善于发现和挖掘“创造型苗子”,对于出现上述情况的学生,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正确评价。

有关这方面,一位美国教师在上“蚯蚓”一课时的做法对我们的启发很大,值得借鉴。他在讲课之前没有把蚯蚓用解剖盘装好放在每位同学的桌上,而是让同学们自己到讲台前去领,由于蚯蚓太滑,不少同学不得不爬到桌下或地上,费了好大周折。这位教师并没流露出半点不快.„„ 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同学说:“老师,我刚才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咸味。”也有的说:“老师,我用线把蚯蚓扎好后吞入喉咙,过一会把它拉出来,它还在蠕动,说明它生命力很强。”遇到这些貌似出格的学生,这位教师非但没有批评,还给予了极高评价。也许,未来的创新家和科学家就是在这样的鼓励和评价中萌发的。

所以,当我在有意无意间发现了“创造型苗子”后,我的做法是:有的让他当生物课代表,有的吸引到生物兴趣小组,有的让他跟我一起做准备实验;有的让他从家中按要求带一些实验材料;有的课堂上多提问;有的课后指导他们多看一些生物科技书籍;有的让他们参

用心 爱心 专心

加生物小论文、小制作等创造性活动 „„ 这样一来,不但调动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促进了其他学生,尤其是这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创新意识都非常强烈,参加的各种生物学方面的活动成绩也非常突出。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小,是创新素质的核心。爱因斯坦早有断言:“创新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如:在学习高中教材《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一节内容时,可提出设问:“同学们知道,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6条,如果精子和卵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的,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学生必然会答:“在后代个体中染色体数目将不再是一个恒定数值,由此引出减数分裂的有关内容。这样安排,要比直接向学生灌输减数分裂的概念容易理解,在此期间,还培养了学生的 逆向思维能力。

而发散性思维则是一种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展开的辅射型思维方式,它具有明显的开拓和创新作用,是创新思维中最可贵的思维形式。在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还常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按照单向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应该说,这种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但是长期按照这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就会形成“思维定式”,学生只会按照教师所讲、书上所学去机械模仿,使学科教学仅成为单纯的知识遗产的传递和前人思维方式的继承,从而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只注重习题结果唯一性、标准性的练习,尽可能多地出一些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的开放性练习,从而促进学生广泛地搜寻自己的记忆储存,尽可能提取更多的信息来寻求答案。如在讲完条件反射后,传统的巩固练习题往往是:什么叫条件反射?举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唯一所希望的是得到与“标准”一样的答案,较少关心其学习思考的过程。其结果是抄书本上现成的相关内容,学生的答案几乎完全一致。反之,练习题如果换成:结合生活实际,请你设计一个条件反射建立和消退的实验。此题一出,学生的思维空间立即被扩大,在解题过程中不但巩固了课堂内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验作为理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恩格斯曾经说过:“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们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就充分肯定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重大意义。尤其是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实验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的更为突出。因此在平时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适当地调整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利用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创造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解放学生的双手,鼓励他们独立从事一些操作性活动,如采集标本、制作模型等。随着学生独立活动能力的增强,他们的创造性能力也就越来越变得活跃并更具有自发性。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敢于向经典实验挑战,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变换条件,大胆设计。如在“观察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情况”实验,按教材的方法操作,常遇到小鱼跳动的现象,令学生不知所措,怎么办呢?书中又没有秘诀,此时,我鼓励学生,只要能获得好的观察效果,你们想什么办法都行。一鼓动,学生的胆子就大多了,有的学生干脆将鱼的尾鳍用解剖刀割下,有的将小鱼折腾得快死了再观察,有的学生很聪明,先将尾鳍沾上少许水分,然后用手按着直接放在通光孔上观察,由于鳍上有水,因此伸展度很好,血流明显,观察效果颇佳。通过实验,显示们从思想上摆脱了一切依赖书本的想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解决现实困难中得到了培养和强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抓住创新这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抓住了培养未来人才的牛鼻子,就一定会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

上一篇: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下一篇:安全知识竞赛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