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衬砌施工规范

2024-05-04

混凝土衬砌施工规范(通用8篇)

混凝土衬砌施工规范 篇1

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XX县XX建筑安装公司

x XX县XX渠节水改造一期工程

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一、工程概况

XX县XX渠节水改造一期工程(XX段)位于XX县XX乡境内,本次工程内容主要为:土方、渠道衬砌及建筑物工程,全长10.5KM。本工程分为六个标段。我公司承担XX县XX渠节水改造一期工程(XX段)第三、四标施工任务。

二、施工部署

1、施工组织:

我单位计划安排施工经验丰富的队伍上阵,组建项目部,保证该项目部施工经验丰富、组织严密、人员齐整。

2、技术保证:成立技术质量组,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分管其日常工作,同时及时制定相应的各种技术管理制度及运行方法。熟悉施工图纸、文件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对该工程的有关要求及相应文件,熟悉有关的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程序、方法和内容。

3、人员、材料、机械保证: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情况,确保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及时到位。计划最高上工人数80人,施工用16T吊车1部,机动翻斗车3部,砼拌合站1套,自动配料设备1套,装载机1部,挖掘机2部,推土机2部,确保工程进度。

三、施工进度

工程建设自xx年xx月xx日正式开工,xx月xx日至xx月xx日完成土方;6月20日至7月20日完成砼齿墙;6月28日至7月31日

完成预制板衬砌;7月10日至7月29日完成封顶板;生产桥及支门和地漏等其他工程及竣工整理8月15日前全部完成。

四、主要施工方法

(一)、土方工程

该工程土方施工时,精心安排作业面,严格按要求放坡,采用多班制作业,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先清理渠道内淤泥,再进行坝体填筑,坝体填筑前先进行坝基清理和取土场清理,根据现场植物根系生长情况,本次清基深度为0.3米,并局部加深处理。坝体填筑施工以机械为主,控制干容重不得小于15.5KN/m,要控制好土料含水量,含水量过小应做洒水处理;含水量过在时,必须进行翻晒。筑坝时要进行分层碾压,每25㎝一层,碾压遍数、含水量要经现场试验确定。为保证衬砌结构座落在干容重达标的回填土上,内坡填筑时,要比设计坝坡水平加肥60㎝,待筑坝、压实后再削坡处理。弃土处理,按照图纸要求基槽开挖完毕或削坡完成后立即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公司)、设计单位对基槽及时验收,办好隐蔽验收记录资料,验收合格后,再浇筑混凝土、铺板。开挖出来的土方运至甲方指定地点。

(二)、混凝土工程(1)模板工程

采用组合钢模(木模配合),用钢管扣件整体固定好,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涂隔离剂,摸板的接头缝,应严密,3不得漏浆。

(2)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基础混凝土及压顶,原材料要求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且应在原材料运至现场后,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公司)监督下随机抽样送试验室试验并作试配,根据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逐车过磅计量,专人记录,搅拌时间不少90秒。

基础施工,振捣密实,连续施工,不留施工缝。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及时覆盖草帘保水,并适时浇水养护,确保混凝土质量。

如遇特殊情况,须留施工缝。施工缝的位臵,应按施工图纸的要求留设,且确保不致构造上成构成的弱点,施工缝处再次施工校对,必须先将接触面打毛到露出骨料,但不要伤及骨料和接缝的边棱,用清水冲洗干净,铺一层1:2水泥砂浆,厚度为2cm一5cm,在砂浆初凝前浇筑混凝土。

(三)、砌筑工程

1、砌石工程:(1)材料要求: 砌石体的石料材质应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逅、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应色泽均匀。砂浆和小骨料混凝土采用的砂料,要求粒径为0.15-5毫米,细度模数为2.5-3.0,砌筑毛石砂浆的砂,最大粒径不大于5毫米;砌筑料石砂浆的砂,最大粒径不大于2.5毫米。砌筑工程采用的水泥品种和标

号应符合标准,到货的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存,受潮湿、结块的水泥,禁止使用。

片石分层砌筑,宜以2~3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应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咬接。砌缝宽度不应大于40mm。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安砌时应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尖锐突出部分应敲除。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石块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应大致一致。外圈定位行和镶面石块,应丁顺相间或两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大于30m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0mm。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应大于30mm,竖缝宽度不应大于40mm。

(2)砌筑要求: 砌石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应为30--50mm,当气温变化时,应适当调整。采用浆砌法砌筑的砌石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臵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槎。

(四)、土工膜铺设

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验槽及坡合格后,铺好土工膜,土工膜铺设时须人工穿布鞋或赤足施工,铺设应平顺,松紧适度,不得绷

拉过紧,应与土面密贴,不留空隙,发现破损,应立即更换,坡面铺设自下面上先下游后上游进行,土工布之间采用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30㎝,搭接方向是由下游向上游顺序铺设,上游边压下游边;土工膜之间采用搭接焊,搭接宽度15㎝,用专用焊接设备(自动爬平焊接机)进行焊接,搭接宽度内设2道缝,单缝宽10㎜,焊接完毕对缝间闭封部分进行测压,测试压力2Kpa。土工膜铺设完成后,将聚苯乙烯保温板按规定铺设完成。

(五)、混凝土板衬砌工程

(1)主体堤坝土方工程及混凝土镇脚施工完成后,我们即可开始混凝土板的衬砌工程,按照规程,首先铺设好土工膜及聚苯乙烯保温板,然后铺设混凝土预制板、勾缝等工序。砌筑采用M15干硬性水泥砂浆,砌筑时按水平通缝、竖直错缝自下而上进行,板间砌筑缝宽25㎜,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保证质量。

(2)水泥砂浆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采用自来水,砂不得含有杂物,砂子的含泥量控3%范围内,进场后应防止污染,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或劣质材料。砂浆配合比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发布的配合比通知单进行拌和,并根据施工现场砂子的含水量进行必要的调整。

(3)衬砌前必须先将基层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同时对每段砌筑用板进行试摆,砌筑时,应按图纸设计施工要求。

(六)、伸缩缝

(1)、齿墙及压顶伸缩缝,每隔9.1米设一道施工缝,宽40㎜,缝内填四油三毡。

(2)、砌板处伸缩缝,间距9.1米,缝宽40㎜,填缝材料为上层沥青砂浆下层PT胶泥,采用热胶泥灌缝法施工,灌缝前须将缝内杂物清除干净,保持界面干燥。

七、施工质量管理

坚持我公司“科学管理,规范操作,诚信服务,争创精品”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管理模式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质量总体达到市级优良,分部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5%。

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领导小组组长,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由质检部门具体执行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的各项职责,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检查、分析质量保证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研究改进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管理工作落实。

⑴、设立专职质量检查人员,对施工各阶段进行验收制,不经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⑵、施工现场设专业人员班组,流水施工,不得安排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序。

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⑷、建立质量奖罚制度:对于严守施工规范施工的人员予以

精神及物质奖励;对于违反操作规程或不按规范施工的人员予以重罚直至停止其作业。

⑸、建立质量一票否决制:现场管理人员都有权监督检查施工生产情况,发现违章作业,追究其施工人员、班组及质量检查员责任。

⑹、对工人经常进行质量意识教育,让其知道“质量就是生命、结构重于一切”,增强安全质量意识。

八、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

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促进现场文明施工,搞好施工现场综合考评,提高效率,减少浪费,根据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争创安全文明工地。

(一)、贯彻执行“内抓管理,外塑形象”的方针。施工现场进出口,必须用钢管搭设门架,门架上方用镀锌铁皮做横幅,并在横幅上标明工程项目部字样。

(二)、施工现场门内侧一律悬挂工程标志牌及宣传栏。

(三)、学习并贯彻落实执行上级有关文件中关于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四)、施工场地平整,道路坚实,保持雨雪天畅通,排水主干、支沟通顺。

(五)、临舍搭设牢固、排列有序。

(六)、临舍及施工现场悬挂醒目标语,书写内容应符合宣传

企业精神和施工管理的实际需要。

(七)、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备如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配电箱、触电保护器、施工警示牌及输电线路等必须符合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衬砌施工规范 篇2

1 渠道衬砌总体施工方案

该渠道坡长较短, 无法采用衬砌机进行衬砌, 因此采用人工衬砌。渠坡整块衬砌板由下而上一次浇筑完成。混凝土用罐车运至浇筑段渠顶, 用溜槽入仓。混凝土入仓后采用手提式平板振动器进行人工振捣。混凝土浇筑成型后, 用人工进行抹面收光。

渠底人工衬砌采用型钢做模板, 模板背面压设砂袋进行固定 (渠坡模板与渠底模板是一个整体) 。混凝土由罐车运至浇筑现场。混凝土料用反铲入仓, 人工摊铺找平, 采用手提式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

2 渠道衬砌施工方法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包括:浇筑前的准备作业, 浇筑时入仓铺料, 平仓振捣和浇筑后的养护。

2.1 浇筑前的准备作业

混凝土浇筑前作业包括:基础面的处理、施工缝处理、模板支护。其次必须经监理人员验仓合格, 并取得准浇许可证方能进仓作业。

1) 基础面处理。对于地基, 应清理杂物, 整平基础面。2) 施工缝处理。在仓与仓的分隔处即施工缝, 采取夹设闭孔泡沫板的方法进行处理。3) 模板支护。模板的安装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测量放样, 对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 以利于检查校核, 并应经常保持足够的固定设施, 以防模板倾覆, 模板必须支撑在稳固的地基上, 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防止滑动。模板要求拼装严密准确, 不漏浆, 表面平整, 不产生过大变形, 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值不得超过+10mm (《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规定值) 。

2.2 入仓铺料

在混凝土浇筑前, 如果渠床干燥起土应首先洒水润湿, 以避免浇筑好的混凝土板因水分过度流失表面出现细裂纹。混凝土浇筑采用按施工缝分块浇筑。混凝土料采用人工配合溜槽入仓。为了施工简便, 浇筑顺序采用先渠坡、后渠底, 全断面一次完成的浇筑顺序进行浇筑。

2.3 平仓与振捣

卸入仓内成堆混凝土料应及时平仓振捣, 不得堆积, 人工平仓, 刮杠刮平。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 应均匀的分布到砂浆较多处。不能用水泥砂浆覆盖以避免造成蜂窝。混凝土平仓后振捣, 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 振捣时间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 并开始泛浆为准, 应避免欠振或过振。

2.4 收面

收面工作要求做到表面平整光滑, 无粗骨料外露, 无蜂窝麻面。收面应在浇筑完混凝土后立即用原浆进行收面, 不得另外拌浆收面, 不得洒水收面。

2.5 拆模

混凝土浇筑后,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 方可拆除。拆模必须小心, 不要影响混凝土的结构。

2.6 养护

养护方法采取在混凝土表面涂抹养护剂。待混凝土终凝后在混凝土表面均匀涂抹养护剂, 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当温度低于5℃时, 采取砼表面加盖土工布的方式进行保温养护。

3 机械、人员安排

3.1 施工机械配置

3.2 作业队人员配置

4 工期安排

计划于2011年11月10至2012年4月10日完成截流沟的混凝土衬砌工作。

5 质量保证措施

1) 各施工工序严格按照“三检”制度进行检查, 三检合格后, 并经监理验收后方可进入下一施工工序, 杜绝工程质量隐患。2) 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均要对模板进行测量校核, 以保证混凝土衬砌厚度。每次工作完毕后, 必须将模板上面的杂物清理干净。3) 人工抹面要视气温和强度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人员以确保衬砌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 必要时人工压面多压1~2遍。4) 渠道混凝土的质量受人影响的因素较突出, 各作业面人员必须固定, 不得随意调换。5)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将混凝土养护剂均匀的涂抹于混凝土表面, 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6 安全保证措施

1)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及其它相应的防护用具。2)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并全面掌握应会的施工安全技术和质量标准, 强化安全和质量意识。对相应人员进行安全文明生产教育, 树立安全第一、注重文明的思想。3) 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临时用电线路要规范设置, 严禁乱拉电线。4) 施工现场清洁无杂物, 材料、机具摆放整齐有序。5) 开展班前安全教育活动, 做到每个操作工人心中有数。6) 运输车辆倒退时, 设有专人指挥和查看。7) 特殊气候条件下施工应有专门的安全防护措施。

7 施工及环保措施

浅谈混凝土渠道衬砌施工工序 篇3

【关键词】渠道;现浇混凝土;养护

目前水利工程中对渠道进行大规模的衬砌较多。衬砌后的渠道粗糙率低、流速大、使用年限长提高了输水能力,减小了渠道断面尺寸,在各地得到了廣泛的应用。为了保证现浇混凝土的耐久性,除了合理的设计,还应要严格提高衬砌的施工水平,加强混凝土衬砌质量以及衬砌之前的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确保创立一个优质工程。

施工前准备工作除了做好各地方协调工作,选用一流的施工队伍,优质的原材料,还应做好“三平一通”做好必要的排水设施,确保混凝土渠道衬砌顺利进行。以下简要介绍渠道混凝土衬砌的各个工序。

1.渠道控制线测量

渠道土方施工前应对渠道进行施工放线,首先用GPS或者经纬仪测出渠道中心线,每20m测量一个原始断面。渠线控制测量应满足三等平面控制测量和三等水准测量精度。根据渠道控制点坐标及断面参数,画出设计断面和原始断面对比图。

2.清表

a)渠道清除表土不小于30cm,清理范围为设计边线外100cm,表层不合格土、杂物必须清除。基面清理后应及时报验,对于不能立即施工的应做好基面保护,复工前应再检验。

b)对于堤基、渠坡、渠底清理后,应按设计标准进行碾压。

3.土方填筑和开挖

土方填筑时,应根据试验确定的土料最佳含水量、摊铺厚度、碾压及夯实遍数,对填筑过程进行严格控制。渠坡填筑时,还应对边坡进行开蹬处理,开蹬宽度按开挖边坡系数和铺土厚度进行计算。开挖时应保留削坡厚度,不应出现超挖和欠挖。

4.削坡

削坡分粗削坡和精削坡两道工序,粗削时,沿坡肩线和坡脚线每隔10m布置一控制断面,每断面不少于5点。人工精削时,断面控制桩应及时校核,并配置相应仪器、靠尺跟踪检验高程、坡比、坡面平整。

5.保温板铺设

保温板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平整,色泽与厚度均匀。保温板沿渠道轴线方向有序错缝铺设,两缝处高差不应大于2mm,渠坡保温板应自下而上顺序铺设,不允许直接踩踏铺设完毕的保温板。铺设完毕的保温板需选用长度适宜的木楔子、竹签等材料进行固定,固定保温板的材料宜美化状布置,每块保温板的固定不应少于3个。

6.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

6.1水泥

渠道现浇混凝土所用水泥应满足《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宜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6.2砂

现浇混凝土所用砂采用中砂,以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天然河砂为好,不得含有团块、盐碱、壤土及其他有机物杂质。细度模数控制在2.2-3.0以内,含泥量小于3%,含水量小于4%。

6.3石子

现浇混凝土石子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含泥量小于1%,针片状含量小于15%,SO3含量小于0.5%,所用石子还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中的其他要求。

6.4外加剂

渠道现浇混凝土均有抗冻、抗渗要求。宜加入一些外加剂来提高抗渗、抗冻要求。PC-2型引气剂,具有引气、减水、提高混凝土抗渗和抗冻的功能;M型减水剂具有减水、增气、提高强度和防渗防冻性能。

6.5水

饮用水和天然水可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清洗集料、拌合混凝土及养护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油、酸、碱及有机物。

6.6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渠道现浇混凝土所采用配合比应满足强度、抗冻、抗渗等要求。水胶比宜控制在0.45-0.5之间,粉煤灰及其它掺合料掺量控制在10%-25%。混凝土设计指标:强度C20,抗冻F150,抗渗W6。

7.渠道混凝土浇筑

7.1施工准备

混凝土浇筑前基面必须验收合格。各种施工机械振动板、振动梁、振捣棒、磨光机等应准备齐全,场地、道路平整;人员到位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7.2模板工程

渠道横向通缝模板宜采用宽度与衬砌板厚度相同、相互谅解为整体的槽钢作为侧模,外用楔形三角铁嵌入土中加以固定;齿槽和坡肩模板优先采用定型钢模板,并与渠道横向通缝模板相连。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须随时对模板进行校核,保证混凝土分缝顺直。

7.3混凝土浇筑方法

a)渠道现浇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分块跳仓法浇筑,同一浇筑块应连续浇筑。

b)入仓的混凝土应及时平仓振捣,不应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均匀地分布至砂浆较多处,但不得用水泥浆覆盖,以免造成蜂窝。

c)混凝土浇筑应先平仓后振捣,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避免欠振或超振。

d)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在仓内加水;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必须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仓内的泌水必须及时排除;避免外来水进入仓内,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带走灰浆。

e)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后,采用磨光机磨平,直到表面泛出水泥浆为止,最后用人工压光。压光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磨光机磨完后及时压光,第二次等混凝土初凝前在压光一次,以做到内实外光,表面无蜂窝、麻面、砂眼、爆皮、龟裂等现象。抹面压光后由专人负责,并配备2m靠尺检测平整度,满足8mm/2m设计要求。

7.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保证和提高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养护不及时表面就会出现干裂缝隙,影响混凝土质量。最常用办法就是表面覆盖湿草帘。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完毕后6h-18h内,应及时洒水养护,但在炎热、干燥气候情况下应提前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此外,还应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薄膜,为混凝土提供保温、保湿环境。混凝土养护由专人负责,并做好养护记录。

8.结语

混凝土衬砌施工规范 篇4

1.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片石进场→人工铺设→撒布碎石嵌缝找平→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撒粘土、碎石混合料→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

2.材料要求:

1)片石材料要求使用不易风化的石料,石料的强度不应小于30Mpa,片石厚度不小于15 cm。高度介于25~35 cm为宜。

2)片石垫层压实所要求达到的紧密程度及所需碾压,遍数由施工试铺路段确定。

3.操作工艺与质量控制

1)铺砌石块:片石的铺砌厚度一般为16、20、25cm三种,若层厚超高25cm,应分层铺筑,每层应分别嵌缝并压实。

2)第一次嵌缝:片石铺砌到相当长度(>3m)时,用适当大小的碎石块嵌入两石块的空隙内。用作嵌料的石块,应以一块插满为好,小头向下。楔石工作完成后第一次嵌缝料,要求撒铺均匀;嵌缝料未经压实之前禁止车辆通行。

3)稳压:用8~10t压路机碾压2~3遍,使铺砌层达到基本稳定。4)第二次嵌缝:当铺砌层稳压后,即撒铺第二次嵌缝料,要求撒铺均匀,厚度满足要求。5)压实:用12~15t压路机进行压实,碾压方法和要求与第一次稳压相同。碾压遍数依实质、压路机功率或根据试验路段而定,较软质石料6~8遍;

混凝土衬砌施工规范 篇5

2.0.1 土基Unsurfaced subgrade 道面或道肩的基础下面按照技术要求碾压密实、均匀、稳定或者经过特殊处理达到设计要求的土质基础。

2.0.2 基础Base course 设在道面或道肩面层下的结构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下来的飞机荷载,并将其分布到土基上。基础为多层时,其最下一层称底基层。2.0.3 稳定土基础Stabilized soil base course 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结合料与土、砂砾或其他集料,经拌和、摊铺、压实而成的基础。

2.0.4 级配基础Graded aggregate base 以按密级配原理选配的碎石或砾石为骨料和适量细粒土,经拌和、摊铺、压实而成的基础。

2.0.5 垫层Bed coursee 设在基础下的结构层。其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防冻等,以改善基础和土基的工作条件。

2.0.6 细粒土Fine grained soil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2.0.7 中粒土Midum grained soil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2.0.8 粗粒土Coarse grained soil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2.0.9 土的均匀系数Coefficient of uniformity of soil 筛分土的颗粒组成时,通过量为60%的筛孔尺寸与通过量为10%的筛孔尺寸之比值。面区Soil surfaced area 飞行区内位于土基以外要求进行平整、碾压的土面,包括跑道端安全区、升降带平整区及其他有平整和碾压要求的土面。

施 工 准 备 3.1 一般规定

3.1.1 施工单位应全面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要求、施工规范等有关资料和文件,深入了解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水源、电源、交通运输、通信联络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情况。

3.1.2 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交施工现场的各种地下电缆、管网以及有关设施的位置、走向、埋设深度和结构情况等资料。对于拟定保留的原有地上、地下的建、构筑物和各种管网,如通信、供电、供水、供暖、供气、供油、燃气、各种排水管沟等设施,应有显著标志,在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保护。对要求拆除或改造的通信、电力设施及其他建、构筑物应在开工前完成。

施工中如发现建设单位所提供的资料与实际不符或出现意外情况,施工单位与监理工程师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共同研究,采取措施。

3.1.3 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

3.1.4 施工单位应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批准,并提出开工报告。重要项目,应编制施工网络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施工组织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综合考虑现场的地形、地物,做到布局合理,便于施工。各项临时工程的设施应尽可能与永久工程相结合。临时排水、防洪设施应在讯期前完成。

3.1.5 施工单位应将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施工特点、质量标准和工期要求等,逐级向施工有关人员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3.1.6 对技术要求高、地形、地质较复杂的地区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工程应做试验段,制定技术保障措施,再进行现场施工。

3.1.7 施工单位应按照经建设单位批准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进行现场布置。3.1.8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机具、运输车辆和设备必需通过的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等进行调查,不符合要求处,应予加宽或加固。

3.1.9 对正在使用的机场飞行区进行改(扩)建时,施工单位应与机场当局商议制订严密的保证飞行安全措施。3.2 施工测量

3.2.1 施工测量应以建设单位所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点(网)及其成果为准。

3.2.2 施工测量前,施工单位应对建设单位所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点(网)及其成果进行复测和验收,合格后方能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

3.2.3 复测验收后,所有测量标志均由施工单位接管并妥善保护。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将所有测量资料(含竣工测量资料)、图纸和计算成果,按工程项目分类装册,作为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附件。

3.2.4 施工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点(网)的布置,可利用已有的平面、高程控制点(网)加密,间距宜不大于200m。根据施工需要也可在跑道一侧及其两端延长线上布置平面、高程控制点(网)

3.2.5 施工测量控制点标石的埋设,应根据施工需要而定。主要控制点应不影响飞行安全,且能长期保存。

3.2.6 施工测量控制点标石,除图根点可采用临时标志外,均应采用永久性的水泥混凝土标石。标石的顶面应不小于15cm×15cm,底面应不小于25cm×25cm。标石埋设深度一般地区应不小于80cm,在北方寒冷地区还应在最大冰冻线以下20cm;埋设高度应高出完工后场地标高5-10cm。

3.2.7 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应以已知控制点为起点。各项工程控制网施测,应布设为闭合线路。3.2.8 测量精度要求 1 平面控制

1)施工控制点(网)的测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一级导线测量的各项规定,其测量精度要求如下:

导线长度

2.4km

平均边长

0.25km

测角中误差

8〞

测距中误差

15mm

测距相对中误差

≤1/14,000

方位角闭合差

16〞(n为测站数)

相对闭合差

≤1/10,000 2)施工放线定位测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二级导线测量的各项规定,其测量精度要求如下:

导线长度

≤1.2km

平均边长

0.10km

测角中误差

12〞

测距中误差

15mm

测距相对中误差

≤1/7,000

方位角闭合差

24〞(n为测站数)

相对闭合差

≤1/5,000

高程测量

1)施工控制点(网)的高程应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二等水准的规定,其精度要求如下:

每公里高程中误差

2mm

闭合差

mm(L为公里数)2)高程定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三等水准的规定,其精度要求如下:每公里高差中误差6mm 闭合差

mm(L为公里数)

3)各施工点的高程精度用水平仪直接后视高程控制点检测,不得两次转点引测。其高程误差为:道面、排水构筑物≤2mm,基础≤4mm,土方≤10mm。

(石)方工程 4.1 一般规定

4.1.1 施工前,应做好临时防讯、防洪、排水设施,并尽可能结合正式防洪、排水线路,但开挖深度宜保持在沟(管)的土槽面以上。排水沟渠应保证水流顺畅。4.1.2 施工前应做好临时供水、供电设施。4.1.3 施工前应修筑临时道路,保证行车安全。

4.1.4 对填土、挖土和借土各作业区的各类土壤,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测定其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和天然密度,并按区编号列表,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作为现场控制土方施工质量的依据。4.2 土基填筑

4.2.1 填方施工前土基作业区及借土区的草皮土、种植土、腐植土、树丛、树根、淤泥等以及各种建构、筑物应清除干净。

4.2.2 土基范围内的原地面的坑、洞、墓穴、沟、塘等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妥善处理。

4.2.3 土基基底原状土的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不小于30cm ,并应按要求的密度予以分层压实。

4.2.4 土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白垩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采用盐渍土、黄土、膨胀土填筑土基时,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4.2.5 经分解稳定的不含磁性的钢渣、粉煤灰以及其他工业废渣,在其有害物质不致污染环境情况下可用做土基填料。

4.2.6 土基填方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平整、压(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度后,方允许在其上填筑。

4.2.7 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土基时,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压实含水量的±2%以内。

4.2.8 土基填筑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夯)实。采用一般能量机械压实时,每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 ;采用能量较大的压(夯)实机具时,每层最大松铺厚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4.2.9 土基填土时土块应打碎;填石或填土石混合料时石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4.2.10 采用爆破后的石渣填筑时,颗粒应有一定级配。当石块级配较差、粒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间的空隙较大时,可在每层表面的空隙里填入石屑、石渣或中、粗砂等细料,再用振动压路机反复碾压,使空隙密实。

4.2.11 原地面自然坡度陡于1: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高宽比1:2),台阶顶面应向内倾斜,并用压(夯)实机加以压(夯)实。填筑应从最低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压(夯)实。

4.2.12 土基填土宜采用同类土,至少要求各层填土用同类的土,不得将不同土壤混填,同时应将

透水性强的土壤填在上层。4.2.13 土基填石时,当石料岩性相差较大时,应将不同岩性的石料分层或分段填筑。土基填土石混合料时,当土石混合料其岩性或土石混合比相差较大时,应分层或公段填筑。如不能分层或分段填筑,应将含硬质石块的混合料铺于填筑层的下面,同时石块不得过分集中,上层再铺含软质石料的混合料,然后整平碾压。

4.2.14 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超过70%时,应先填筑大块石料,放置平稳,用小石块、石渣或石屑嵌缝找平,然后碾压;当石料含量少于70%时,土石可混合铺填,但应避免大块硬质石料集中。

4.2.15 用装载机、自卸车、推土机及挖掘机等运填土时,应有专人指挥卸土位置、分层厚度、土壤分类,并配备推土机或平地机平土,以保证填土均匀。

4.2.16 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段交接处如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预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两段施工面高差不得大于2m。

4.2.17 填筑高度10m及以上时,应埋设沉降观测点,定期观测沉降。

4.2.18 填筑高度20m以上时属高真方,除了满足土基密度要求外,还应满足设计沉降要求。

4.2.19 填筑接近设计高程时,应对高程加强测量检查。

4.2.20 为保证土基表面平整,在已竣工的土基上,不允许施工机械在其上行驶;雨后湿软,禁止任何车辆和行人通行。4.3土面区填筑

4.3.1 除下列各点之外,土面区填筑技术要求与土基填筑相同: 土面区内的沟、坑、塘等不要求进行特殊处理,但应排除积水,晾干淤泥。2 土面区填方地段的植物土可不挖除,但应清除树根、草丛和稻根。除跑道端安全区和升降带平整区表面下20cm深度外,泥炭、淤泥、草皮土、腐植土、膨胀土、盐渍土等,晾干后均可做为土面区填土。但不同类土壤不宜混填。4.3.2 石方或土石混合料填筑接近设计高程时,距设计高程15cm内应采用不得夹有石块的土填至设计标高。4.4土(石)方开挖

4.4.1 土(石)方开挖时,对计划用在土面区的植物土和其他表土应存放在指定地点。

4.4.2 对挖出的适用的土类,不同类别的土壤不应混杂堆放。4.4.3 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

4.4.4 土方开挖如遇特殊土质时,应报请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部门提出处理方案。4.4.5 弃土应运至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指定地点堆放。弃土堆的边坡不应陡于1:1.5。

4.4.6 土方挖至接近设计高程时,应对高程加强测量检查,并根据土质情况预留压(夯)实沉降值,避免超挖。

4.4.7 对挖方地区的暗坑、暗穴、暗沟、暗井等不良地质体,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妥善处理。

4.4.8 挖方过程中如遇地下水应采取排水措施;挖土时应避免挖方段地面积水。4.4.9 开挖石方应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等确定开挖方式。对于软质岩石和强风化岩石,可采用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对于坚硬岩石应采取爆破法开挖。

4.4.10 石方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爆破证书的专业人员施爆。施工单位制定的爆破方案应报建设单位批准。

4.4.11 土基区的石方开挖,应按土基设计高程超挖30~40cm,换填普通士;土面区宜超挖15~20cm,换填普通士或草皮土。

4.4.12 石方爆破,特别是进行中、大型爆破时,必须做好确保周围建筑物、各类设施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措施。4.5土、石方压实 4.5.1 土方应有足够的密实度。土方压实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土壤含水量和密实度。为提高土方压实效果,土壤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2%)的范围内。

4.5.2 土基区和土面区的土方密实度要求不得小于表4.5.2的规定值。表4.5.2土方密实度要求

位 土基顶面或土面以下深度(cm)重型击实法的密实度(%)飞行区指标Ⅱ A、B C、D、E、F 土 基

区 填

方 0~100 96 98 100~400 93 95 >400 92 93 挖

填 0~30 96 98 土

面 填

方 跑道端安全区 0~80 85 90 >80 83 88 升降带平整区 0~80 85 90 >80 83 88 其它土面区 0~80 80 85 >80 80 85 区 挖方及零填 跑道端安全区 0~30 85 90 升降带平整区 0~30 85 90 其它土面区 0~20 80 85 注:1 表列仅为一般土质压实要求。特殊土质,通过现场试验分析经设计单位研究确定压实标准; 在多雨潮湿地区或当土质为高液限粘土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经设计单位同意,可将表内密实度适当降低1%~3%;

对于高填方地区,除了满足土基密实度要求外,还应满足沉降控制要求。4.5.3 填土必须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不同土质的土不得混填。按土质类别、压实机具性能等,经过试验确定最大松铺厚度。当填筑至土基顶面时该层最小压实厚度应不小于10cm。

4.5.4 碾压工作一般是先用轻型后用重型机具,先慢后快。每次运行碾压机具应两侧向中央进行,主轮应重叠15cm左右。压实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引起不均匀沉陷。碾压机具的时速宜控制在2~3km/h。

4.5.5 原地面碾压过程中,如发现碾压机械的轮迹突然增大时,应检查下面是否有暗坑、暗沟、暗井、暗坟或不稳定土壤,并应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4.5.6 电缆沟、排水沟和小坑塘的填土,当不能用大型机械碾压时,可用小型机械或人工分层夯实,并应在整个深度内均匀地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应注意不得损坏下埋的构筑物和电缆。

4.5.7 挖方区的设计面、填方区的原地面及各层填土的密实度,需经试验室取样试验合格后才允许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4.5.8 施工中应防止出现翻浆或弹簧土现象,特别是在雨季施工时,应集中力量分段突击填土碾压。填土应加强临时排水设施。如发现翻浆或弹簧土现象时,应采取下列措施处理: 成片翻浆或弹簧土地段,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或在雨季施工时,应在土基两侧设置盲沟。

当土基在冰冻线内,处理局部翻浆或弹簧土时,应与设计单位研究处理措施。4.5.9 采用强夯夯实时,根据土、石方材料性质通过试验确定有关施工参数。4.5.10 石方填筑和碾压之前,应用大型推土机摊铺平整,个别不平处应用人工配合以石屑找平。

4.5.11 石方填筑和土石混合料填筑的密实度采用固体体积率控制,可用灌砂法或水袋法检测,土基区应不小于83%,土面区应不小于72%。其标准干密度应根据每一种填料的不同含石量的最大干密度作出标准干密度曲线,然后根据试坑挖取试样的含石量,从标准干密度曲线上查出对应的标准干密度。4.6低温施工

4.6.1 连续15d昼夜平均气温在00C以下进行施工时,属于低温施工。4.6.2 大面积土基填土,禁止低温施工。

4.6.3 局部土基填土必须延至低温期结束的工程,应制订低温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工程数量、施工方法、防冻措施、施工工期等),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4.7雨季施工

4.4.1 雨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根据地形、地势作好防洪及排水(截水)系统。利用场区永久或临时排水系统,排除场区水流或洼地积水。雨季土基填土应特别注意填料的选择,选用含水量合适的土,如土质过湿应晾干后再用。雨天开挖土方时,在取土面和工作地段,应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以便雨停后即可施工;若取土地点地下水位较高,应挖纵横向排水沟,将水引出,降低地下水位。4 土基填挖土方,不宜全面铺开,应做到随挖、随填、随摊铺、随碾压密实,充分利用雨停间隙施工。5 分层填土,每层表面应有1.0%~1.5%的横坡,并整平。雨前或每日收工前应将摊铺的松土碾(夯)压完毕,若来不及碾(夯)压实及时覆盖。

4.7.2 雨季石方爆破,宜尽可能打水平炮眼,以免炸药、雷管受潮发生哑炮。

4.8 施工质量控制

4.8.1 为保证压实质量,应按规定检查土基的密实度。取样检验数目,应符合表4.8.1的规定。

4.8.2 土基及土面区竣工高程和平整度应符合表4.8.2规定。

表4.8.1 土基及土面区密实度检测要求 项

目 频

数 检测方法 标

基 每层1000m21点 环刀法、灌砂法或水袋法 密实度符合表4.5.2要求;固体体积率符合4.5.11 条件要求

跑道端安全区,升降带平整区 每层1000m21点 同上 同上 其他土面区 每层2000m21点 同上 同上 坑、沟、塘等处理 每层≤500m21点 同上 同上

表4.8.2 土基及土面区平整度及高程检测要求 项

目 频数 检测方未能 标准值(mm)土

基 高

程 10m×10m方格网控制 水准仪 +

10、-20平整度 每1000m2 1点 3m直尺(最大值)≤20 跑道端安全区,升降带平整区 高

程 20m×20m方格网控制 水准仪 +30平整度 每2000m2 1点 3m直尺(最大值)≤50 其他土面区 高

程 20m×20m方格网控制 水准仪 +50平整度 每5000m2 1点 3m直尺(最大值)+50

5基础工程 一般规定

5.1.1 基础工程应在对其下部的土基和相关隐蔽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施工。5.1.2 基础为多层时应在对其下层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充许进行上层施工。5.1.3 施工前应对采料场和已进场的材料,按设计的规格和质量要求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5.1.4 应避免在做好的基础上重挖埋设电缆管线、供油管线或其它管线。不能避免时,对被破坏的基础应恢复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后,方可进行上部的道面工程施工。

5.1.5 基础厚度较大或层次材料不同时,应分层施工。

5.1.6 基础工程在正式开工前应铺试验段,检测各项技术指标能否达到设计要求。5.2 水泥稳定土 5.2.1 一般规定 水泥稳定土基础按照土中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组成不同,分为水泥稳定粗粒土、水泥稳定中粒土和水泥稳定细粒土。道面工程的基层和底基层可使用水泥稳定粗粒土和水泥稳定中粒土;不得使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和水泥土。水泥稳定土混合料施工应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和并采用摊铺机摊铺。3 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土,不应用水泥稳定。水泥剂量应以水泥质量占全部粗细颗粒的干质量的百分比表示,即水泥剂量=水泥质量/干土质量。水泥稳定土的各项试验应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O57)进行。

5.2.2 材料质量标准和混合料组成设计 1 水泥

1)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用于水泥稳定土。2)水泥强度等级宜采用32.5的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及早强水泥。宜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6h以上的水泥,如达不到要求可掺缓凝剂。3)禁止使用已受潮变质的水泥。

4)使用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时,水泥剂量不宜超过6%。

各类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土施工。如遇可疑水源应进行试验鉴定。集料

1)水泥稳定土做底基层,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7.5mm,其颗粒组成应符合表5.2.2规定的级配范围。宜选用均匀系数大于

10、塑性指数小于12的土。

2)水泥稳定土做上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其颗粒组成应符合表5.2.2规定的列级配范围。

表5.2.2 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范围 通过质量

百分率(%)部 位

目 底 基 层 基

层 筛

寸(mm)37.5 100 31.5 90~100 100 26.5 90~100 19 67~90 72~89 9.5 45~68 47~67 4.75 29~50 29~49 2.36 18~38 17~35 0.6 8~22 8~22 0.075 0~7① 0~7① 液限(%)<28 塑性指数 <12 <9 注: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3)水泥稳定土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不大于30%。4 混合料组成设计

1)稳定土7d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2)同一土样按最小、中间和最大水泥剂量进行试配,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压实)密度。按规定达到的密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干密度,即试件的干密度=击实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现场要求密实度。3)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所得干密度制备强度试验的试件。试件在规定养生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24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偏差系数范围为10%~15%,若大于此值,应重做试验,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根据达到要求的强度标准选择水泥用量。

在此剂量下,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 R 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R ≥Rd/(1-ZaCv)式中:Rd----设计抗压强度;

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a)而变的系数,取保证率95%,即Za=1.645。

4)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5.2.3 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和压实 1 混合料拌和 1)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应先调试所有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2)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采用专用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时,土块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5mm。配料应准确,保证集料的最大粒径和级配符合要求。

3)拌和混合料的用水量应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4)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

5)每盘搅拌机混合料的体积,不得超过搅拌机上标示的搅拌机的容量。2混合料运输

1)水泥稳定土混合料运输宜采用自卸机动车,并以最短时间运到摊铺现场。2)混合料从搅拌站运至摊铺现场时应保持水份,必要时应对运料车辆加盖。3)运输道路路况应良好,避免运料车剧烈颠簸,致使混合料产生离析现象。3混合料摊铺和碾压

1)混合料运到现场后,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摊铺机宜连续摊铺。

2)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3)基础分两层施工时,在铺筑上层前应在下层顶面先洒水湿润。

4)混合料每层摊铺厚度应根据碾压机具类型确定。用12t~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 ;用18t~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

过20cm ;采用能量大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经过试验可适当增加每层的压实厚度。压实厚度超

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

5)水泥稳定土混合料的密实度(重型击实法)上基层不得少于98%;底基层不得小于97%。

6)水泥稳定土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7)当混合料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应立即用轻型两轮压路机并配合12t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应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道面全宽时为一遍,一般需压6~8遍,直到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8)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1.5~1.7km/h为宜,以后逐渐增加到2.0~2.5km/h。9)为保证稳定土层表面不受损坏,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地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10)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份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适量的水份。

11)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达到质量要求。

12)水泥稳定土应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和至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h。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碾压结束之前,其纵横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3)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 ,应设置横向接缝。设置横向接缝时,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修整整齐,紧靠混合料处放置与压实厚度相同的方木,整平紧靠方木处的混合料,方木另一侧应支撑牢固以防碾压时将方木移动,用压路机将混合料碾压密实。在重新摊铺混合料之前,将固定物及方木移去,并将四周清理干净。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下一段的混合料。

14)宜采用多台摊铺机前后相距5m~8m并排同步向前推进摊铺混合料,以减少纵向接缝数量。在纵向接缝处,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面搭接。纵缝的设置,在前一幅摊铺时,靠中央的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支撑高度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养护结束后,在摊铺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5.2.4 水泥稳定土冬、雨季施工 水泥稳定土结构层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0C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0C~-50C)到来之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完成。水泥稳定土在雨季施工时,应注意天气变化,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对已经摊铺的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护水泥和细集料,防止雨淋。应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搅拌时混合料的用水量。5.2.5 养护及交通管制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分层施工时,如上层水泥稳定土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则下层水泥稳定土碾压完后,宜养护7d后再铺筑上层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养生7d后,方可铺筑基层。每一施工段碾压完成并经检查密实度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护。基础养护期不应少于7d。养护宜采取湿治养护,如无纺布、麻布袋、砂等。在整个养护期间应保持潮湿状态,不应忽干忽湿。在干旱缺水地区也可采用不透水薄膜、乳化沥青养护。4 养护结束后,应将覆盖物清除干净。5 养护期间应限制重型车辆在基础上行驶。养护期后临时在基础上开放交通作为通道时,应采用保护措施。5.3 石灰稳定土 5.3.1 一般规定 石灰稳定土按照土中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组成不同,分为石灰稳定粗粒土、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石灰稳定细粒土。石灰稳定土只适用于机场飞行区道面工程的底基层,并只能使用石灰稳定土粗粒和石灰稳定中粒土。石灰稳定土混合料施工应用厂拌法集中拌和并采用摊铺机摊铺。硫酸盐含量超过0.8%的土和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宜采用石灰稳定。4 石灰稳定土的石灰剂量以石灰质量占全部粗细颗粒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即石灰剂量=石灰质量/干土质量。石灰稳定土的各项试验应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进行。

5.3.2 材料质量标准和混合料组成设计

石灰

1)石灰应采用磨细生石灰,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3.2的规定。

2)应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石灰在野外堆放时间较长时,应妥善覆盖保管,不应遭日晒雨淋。

表5.3.2 石灰的技术指标

类 别 指 标

项 目 钙质生石灰 镁质生石灰

级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85 ≥80 ≥70 ≥80 ≥75 ≥65 未消化残渣含量

(5mm园孔筛的筛余,%)≤7 ≤11 ≤17 ≤10 ≤14 ≤20 钙镁石灰的分类界限,氧化镁含量(%)≤5 ≥5 注:硅、铝、镁氧化物含量之和大于5%的生石灰,其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指标为:Ⅰ等≥75%,Ⅱ等≥70%,Ⅲ等≥60%;未消化残渣含量指标与镁质生石灰指标相同。水

饮用水可用于石灰稳定土施工。如遇可疑水源应进行试验鉴定。3集料

1)级配碎石、末筛分碎石、砂砾、碎石土、砂砾土、煤矸石及粒状矿渣均可做石灰稳定土材料。石灰稳定土中碎石、砂砾或其他粒状材料的含量应在70%以上,并应具有一定级配。

2)用做底基层的石灰稳定土,颗粒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3)石灰稳定土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不大于35%。

4)用石灰稳定不含粘性土或无塑性指数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时,应添加15%左右的粘性土。

混合料组成设计

1)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7d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2)用同一种土样按最小、中间和最大石灰剂量进行试配,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3)按规定达到的密实度,分别计算不同石灰剂量试件应有的干密度,即试件干密=击实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规定达到的密实度。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所得干密度制备试件。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24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偏差系数范围为10%-15%。若大于此值应重做试验,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5)根据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标准,选择合适的石灰剂量。在此剂量下,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

R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R ≥Rd/(1-ZaCv)式中:Rd----设计抗压强度;

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a)而变的系数,取保证率95%,即Za=1.645。

工地实际采用的石灰剂量应比室内确定的剂量多0.5%左右。5.3.3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和压实

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和压实程序和要求按本规范5.2.3条各款规定执行。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的密度应不小于97%。5.3.4石灰稳定土冬、雨季施工 石灰稳定土结构层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0C以上;在有冰冻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0C~-50C)到来之前的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完成。稳定土层宜有半个月以上温暖气候期养护。在雨季施工石灰稳定土时,应做好排除表面水的措施,防止混合料过分潮湿。3 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护石灰免受雨淋。5.3.5 养护及交通管制 石灰稳定土养护期不宜少于7d。在养护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

在养护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石灰稳定土底基层分层施工时,下层石灰稳定土碾压完成后,可立即铺筑上层石灰稳定土,不需专门的养护期。5.4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 5.4.1 一般规定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分为石灰粉煤灰类稳定土和石灰其他废渣类稳定土。可利用的工业废渣包括:粉煤灰、煤渣、锅炉矿渣、钢渣(已崩碎稳定)及其它冶金矿渣和煤矸石等。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可用于基层和底基层。但二灰、二灰土和二灰砂不宜和用做基层。石灰工业废渣混合料采用质量配合比计算,以石灰:粉煤灰:集料的质量比表示。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宜使用。石灰工业废渣混合料应采用专用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并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的各项试验应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进行。

5.4.2 材料质量标准和混合料组成设计

石灰

1)工业废渣稳定土所用石灰采用磨细生石灰,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3.2生石灰质量要求。

2)应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石灰在野外存放应覆盖防潮。

粉煤灰

1)粉煤灰中SiO2、Al203和Fe203的总含量应大于70%。

2)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应超过20%。

3)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

4)可采用干粉煤灰或湿粉煤灰,湿粉煤灰含水量不宜超过35%。使用时应将凝块的粉煤灰打碎过筛,并清除有害杂质。

煤渣

煤渣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0mm,颗粒组成应有一定级配,不宜含有杂质。二灰稳定土

1)二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不宜含有塑性指数的土。

2)二灰稳定土用做底基层时,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各种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都可用二灰稳定后做底基层。

3)二灰稳定土用做基层时,二灰质量应占15%~30%;集料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宜接近0。

4)二灰稳定级配砂砾和二灰稳定级配碎石中的颗粒组成应符合表5.4.2规定的级配范围。

表5.4.2二灰稳定集料中集料颗粒组成范围要求 应用层位 底 基 层 基

集料种类 级配砂砾 级配碎石 级配砂砾 级配碎石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7.5 100 100 31.5 58~100 90~100 100 100 19.0 65~85 72~90 85~100 81~98 9.5 50~70 48~68 55~75 52~70 4.75 35~85 30~50 39~59 30~50 2.36 25~45 18~38 27~47 18~38 1.18 17~35 10~27 17~35 10~27 0.60 10~27 6~20 10~25 6~20 0.075 0~15 0~7 0~10 0~7

5)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对于基层应不大于30%;对于底基应不大于35%。水

各类饮用水均可用于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混合料组成设计

1)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的7d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规定。

2)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的组成设计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通过试验确定石灰与粉煤灰或石灰与煤渣的比例,确定石灰粉煤灰或石灰煤渣与碎石(或砾石)的质量比例,并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3)采用二灰级配集料做基层时,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可用1:2~1:4;石灰、粉煤灰与集料的比例可用20:80~15:85。

4)采用石灰煤渣做基层或底层时,石灰与煤渣的比例可用20:80~15:85。5)采用石灰、煤渣、集料做基层或底层时,石灰:煤渣:集料可选用(7~9):(26~33):(67~58)。

6)为提高石灰工业废渣的早期强度,可外加1%~2%的水泥。

7)制备不同比例的二灰土或二灰集料混合料,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各种二灰土或二灰集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8)按规定达到的密实度分别计算不同配比时二灰、二灰集料试件应有的干密度,即试件的干密度=击实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规定达到密度实度。

9)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所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护6d、浸水24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偏差系数范围为10%~15%。

10)根据设计的抗压强度标准,选定混合料的配合比。在此配合比下,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 R 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R ≥Rd/(1-ZaCv)式中:Rd----设计抗压强度;

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a)而变的系数,取保证率95%,即Za=1.645。

5.4.2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和压实。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应先调试所有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拌和时土块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5mm;粉煤灰块不应大于12mm,且9.5mm和2.36mm筛孔的通过量应分别大于95%和75%。3 配料应准确,拌和应均匀。

混合料的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密实度应不小于98%,底基层密实度应不小于97%。5 拌成的混合料的堆放时间不宜超过24h ,宜在当天将拌成的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不宜将拌成的混合料长时间堆放。

其他要求同本规范 5.2.3条。

5.4.3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冬、雨季施工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结构层施工期的日最低温度应在50C以上;在有冰冻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0C~-50C)到来之前一个半月完成。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在雨季施工时,石灰、粉煤灰和细集料应有覆盖,防止雨淋过湿。应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搅拌用水量。5.4.4 养护及交通管制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层从碾压完成后的第二天开始养护。必须保湿养护,防止其表面干燥。2 石灰工业废渣基层分层施工时,下层碾压完毕后,可以立即铺筑上一层,不需专门养护期。对于二灰稳定粗、中粒土的基层,养护期一般为7d。4 在养护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禁止开放交通;当施工中断,临时开放交通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表面遭破坏。5.5 级配碎石 5.5.1 一般规定 级配碎石可用于道面工程的基层和底基层。用做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应由预先筛分成几组的不同粒径的碎石(如:3.75~19mm,19~9.5mm,9.5~4.75mm的碎石)及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缺乏石屑时,可以掺加细砂砾或粗砂。级配碎石用做基层时,其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1.5mm以下;用做底基层时,其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7.5mm以下。级配碎石的施工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5.5.2 材料质量标准及混合料组成 轧制碎石的材料可采用各种类型的坚硬岩石、圆石或矿渣。圆石的粒径应是碎石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矿渣应采用已崩碎稳定的,其干密度不小于960kg/m3。

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应超过20%。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3 石屑可采用碎石场中的细筛余料或专门轧制的细碎石集料;也可采用级配较好的天然砂砾或粗砂代替石屑。级配碎石的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满足表5.5.2的规定。

表5.5.2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的颗粒组成范围 应用层位 基

层 底 基 层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7.5 100 31.5 100 83~100 19.0 85~100 54~84 9.5 52~74 29~59 4.75 29~54 17~45 2.36 17~37 11~35 0.6 8~20 6~21 0.075 0~7② 0~10 液限(%)<28 <28 塑性指数 <6(或9①)<6(或9①)注: 1 潮湿多雨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6,其他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9。2 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接近高限。当粒径小于0.5mm细粒土塑性指数偏大时,塑性指数与小于0.5mm以下颗粒含量乘积应满足:在年降雨量小于600mm的地区,地下水位对土基没有影响时,乘积不应大于120;在潮湿多雨地区,乘积不应大于100。级配碎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对于基层不应大于26%;对于底基层不应大于30%。5.5.2 级配碎石的拌和、运输、摊铺和压实 在中心搅拌站级配碎石混合料可采用强制式拌和机、卧式双转轴浆叶式拌和机或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和机等机械集中拌和。不同粒径的碎石和石屑应分别堆放。雨季施工期间,石屑等细集料应有覆盖,防止雨淋。在搅拌之前应调试搅拌设备,要求混合料配料准确、搅拌均匀、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

级配碎石混合料运到现场后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其他碎石摊铺机摊铺碎石混合料。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整形后,当混合料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由两侧向中心,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道面全宽时即为一遍,一般需碾压6~8遍,直至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1.5~1.7km/h为宜,以后逐渐增加到2.0~2.5km/h。7 采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6cm;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可达20cm。碾压过程中应设专人添加细料,以填满空隙达到密实稳定。碎石混合料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密实度,对于基层应不小于98%,对于底基层应不小于96%。9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地段上调头或急刹车。横向接缝的做法是,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靠近摊铺机当天未压实的混合料,可与第二天摊铺的混合料一起碾压,应注意结合部分混合料的含水量。必要时应人工补充洒水,使其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应减少纵向接缝。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在前一幅摊铺时,在靠后一幅的一侧应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级配碎石的压实厚度相同。在摊铺后一幅之前,将方木或钢模板除去。5.6 级配砂砾 5.6.1 一般规定级配砂砾主要用于道面工程的底基层。天然砂砾应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塑性指数偏大的砂砾,可加少量石灰降低其塑性指数,也可用无塑性的砂或石屑进行掺配,使其塑性指数降低到符合要求。3 可在天然砂砾中掺加部分碎石或轧碎砾石,以提高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5.6.2 材料质量标准及混合料组成 用做底基层的级配砂砾,砾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2 砾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含量不应超过20%。3 级配砂砾集料的压碎值应不大于30%。级配砂砾的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满足表5.6.2 规定。表5.6.2 级配砂砾底基层的级配范围

筛孔尺寸(mm)53 37.5 9.5 4.75 0.6 0.075 通过质量百分比 100 80~100 40~100 25~85 8~45 0~15 液限(%)<28 塑性指数 <9 5.6.3 级配砂砾的拌和、运输、摊铺和压实 集料用自卸汽车运到摊铺现场后,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将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其松铺系数约为1.25~1.35。

2用平地机进行拌和,一般需拌5~6遍。拌和过程中,用洒水车洒水。拌和结束后,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均匀,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用平地机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按设计的纵横坡度进行整平和整形。整形后,当混合料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 以上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由两侧向中心,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道面全宽时即为一遍,一般需碾压6~8遍,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采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6cm;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可达20cm。

级配砾石混合料按重型击实法确定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6%。两作业段的横缝,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m~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部分一起整平后碾压。应尽量减少纵向接缝,纵缝应搭接拌和。第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和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50cm搭接拌和,整平后碾压。5.7 施工质量控制

5.7.1 基层、底基层的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7.1的规定。

表5.7.1 基层、底基层的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工程类别 项

目 频度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底 基

层 高程(mm)10m×10m方格网控制 +5-15 水准仪

厚度(mm)均

值 每5000m26个点-10 挖坑或钻孔取芯 单个值-25 挖坑或钻孔取芯

宽度(mm)每100延米1处 +0以上 用尺量 横坡度(%)每100延米3处 ±0.3 水准仪

平整度(mm)每100延米3处 <12 每外用3m直尺连续量10尺,取最大值 基

层 高程(mm)10m×10m方格网控制 +5-10 水准仪

厚度(mm)均

值 每400026个点-8 挖坑或钻孔取芯 单个值-10 挖坑或钻孔取芯

宽度(mm)每100延米1处 +0以上 用尺量 横坡度(%)每100延米3处 ±0.3 水准仪

平整度(mm)每100延米3处 <8 每外用3m直尺连续量10尺,取量最大值

5.7.2基层、底基层质量控制的项目、频度、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7.2的规定。

表5.7.2 基层、底基层质量控制的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 工程类别 项

目 频

度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级 级 配 配 碎 砂

石 砾 底基层 含水量 异常时随时试验 本规范规定范围内 现场观察 级配 异常时随时试验 本规范规定范围内 现场观察 拌和均匀性 随时试验 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现场观察 密实度 每2000m23点 本规范规定范围内 灌砂法或水袋法

塑性指数 每4000m21次,异常时随时增加试验 小于本规范规定值 现场取样,试验室试验 级 配 碎

石 基层 含水量 异常时随时试验 本规范规定范围内 现场观察 级 配 每2000m21次 本规范规定范围内 现场取样,试验室试验 拌和均匀性 随时观察 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现场观察

密实度 每2000m2检查3点 本规范规定范围内 灌砂法或水袋法

塑性指数 每1000m21次,异常时随时增加试验 小于本规范规定值 现场取样,试验室试验

集料压碎值 现场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 不大于本规范规定值 现场取样,试验室试验 水 泥 或 石 灰 稳 定

土 级 配 每2000m21次 本规范规定范围内 现场取样,试验室试验

集料压碎值 现场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 不大于本规范规定值 现场取样,试验室试验 水泥或石灰剂量 每5000m2或每台班1次,至少6个样品 不少于设计值-1.0% 现场取样,试验室试验

含水量 异常时随时试验 符合本规范规定要求 现场观察

拌和均匀性 现场随时观察 无灰条、灰团,色泽均匀,无离析现象 现场观察 密实度 每2000m2检查3次以上 本规范规定范围内 灌砂法或水袋法

抗压强度 每2000m2不小于6个试件 符合本规范规定要求 现场取样,试验室试验 石 灰 工 业 废 渣 稳 定

土 配合比 每2000m21次 石灰剂量不小于设计值-1% 现场取样,试验室试验 级 配 每2000m21次 本规范规定范围内 现场取样,试验室试验 含水量 现场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 最佳含水量+1% 现场观察 拌和均匀性 随时观察 无灰条、灰团,色泽均,无离析现象 现场观察 密实度 每2000m2检查3次以上 本规范规定范围内 灌砂法或水袋法

抗压强度 每2000m2不小于6个试件 符合本规范规定要求 现场取样,试验室试验 5.7.3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应钻取试件检查其整体性。水泥稳定基层的龄期7~10d时,应

能取出完整的芯样。二灰稳定基层的龄期20~28d时,应能取出完整的芯样。垫

6.1 垫层材料应以就地取材为原则,通常采用中粗砂、砂砾、碎石以及工业废渣等材料;必要时也可选用水泥、石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等。垫层的结构材料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6.2 用于垫层的材料应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寒冷地区垫层材料还应具有抗冻性。6.3 垫层厚度较大需分层设置时,上、下垫层强度应由高向低排列。

6.4 垫层材料的摊铺和碾压要求可参照同类基础材料的施工方法进行,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混凝土道面基础注浆加固 7.1 浆液材料要求

7.1.1 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受潮变质结块的水泥不得使用。水泥的各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出厂试验单。7.1.2 粉煤灰: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可用磨细粉煤灰或粗灰代替部分水泥,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掺入量为水泥重量的20%~30%。7.1.3 水:应采用饮用水。

7.1.4 细砂:在浆液中可掺入一定量的细砂,通过试验确定其可灌性及砂浆强度。7.1.5 外加剂:为改善浆液的性能,可在浆液拌制时加入如下外加剂,但应通过试验确定: 加速浆液凝固的水玻璃,其模数为3.0%~3.3%,一般掺量为水泥用量0.5%~3%。提高浆液的扩散能力和可灌性的表面活性剂(或减水剂),一般掺量为水泥用量0.5%~3%。为提高浆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防止固体颗粒离析和沉淀,可掺入膨润土,其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3%。7.2 技术要求

7.2.1注浆前应查明现有水泥混凝土道面板破损、脱空、沉降等情况及道面下基础结构类型。

7.2.2 施工前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注浆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与技术要求。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7.2.3 根据现场条件,布置施工组织方案。对不停航条件下进行注浆施工时应作不停航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

7.2.4 注浆正式开始前,应预先作注浆试验段,检验注浆的机具设备、注浆流量、压力、材料配合比、强度等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7.2.5 施工单位应根据试验结果与设计文件,提出正式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定批准后实施。

7.2.6 根据每一块水泥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大小,注浆孔一般为3~5个,成梅花型布置,使被加固的基础材料在平面和一定深度范围内形成一个整体。7.2.7 根据设计要求孔数在每块水泥混凝土板上布孔,每孔应作标记。

7.2.8 钻孔钻至设计深度后,应采用空压机进行吹孔,吹孔时间不得少于10s,吹孔完成后方可进行注浆。注浆前应对注浆孔采取封孔措施,防止浆液外溢。

7.2.9 注浆量取决于不同的基础类型、基础材料的孔隙率、浆液的配合比、浆液的渗透性等因素。

7.2.10注浆施工顺序宜采取先外围、后内部的施工方式。对于单块道面板注浆孔布置为5孔时,一般先注边部四孔,中间孔根据中溢浆情况决定注浆时间。紧邻注浆范围以外有边界约束条件时,也可采用自内侧开始,顺次往外侧注浆方法。

7.2.11 注浆开始前应充分作好准备工作,包括机具仪表、管材、注浆材料、水、电、计量设备等。注浆一经开始即应连续进行,力求避免中断。

7.2.12 浆液经集中搅拌均匀后运至现场搅拌桶前,并经筛网过滤,注浆过程中应不停缓慢搅拌,每批浆液应在初凝时间前注完。7.2.13 达到以下三个条件之一,即可停止注浆: 1 注浆过程中每块板角的抬升量达到设计要求;

注浆过程中道面板四周板缝或其它注浆孔出现大量冒浆; 3 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两倍时尚未达到上述两条要求的。

7.2.14 施工单位对注浆施工过程应准确记录,应有计算机控制压力和流量记录,并采用自动流量表和压力表自动打印记录,及时整理分析资料,作好施工日志及图表,以便指导注浆工程顺利进行,为验收工作作好准备。

7.2.15 施工时应现场取样制作7d、28d抗压强度试件各一组。施工中的每批注浆材料应保留足够的试件,以满足检查及验收的需要。

7.2.16 在夏季炎热条件下注浆时,用水温度不得超过300C~350C,应避免盛浆桶和浆液连续暴晒。

7.2.17 冬季施工时,当日平均温度低于50C或日最低温度低于-30C时,应停止施工。7.3 质量检查与控制

7.3.1 注浆过程中应用水准仪和标尺检查每块道面板角四点高程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3.2 施工过程中,每一台班检查注浆材料配合比与抗压强度值(7d、28d)应不低于设计规定值。

7.3.3 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必须每天检查施工单位水泥实际用量、浆液配合比及注入的浆液量是否相匹配。

7.3.4 注浆工程完成一个月后应对道面进行检测,宜采用重锤式弯沉仪(HWD)进行道面无破损检测,检测的数量应不低于灌浆道面板总量的5%。同时根据基层材料情况可以采取钻孔取芯检查浆液的充填和密实情况,取芯数量跑道按5000m2~10000m2取一试样,其它道面可根据实际注浆面积由监理工程师确定。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混凝土衬砌施工规范 篇6

渠道施工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影响并决定着农田灌溉效率,并在节水、节能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国内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衬砌渠道在实际灌溉、使用时,可能会因为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渗漏,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严格做好混凝土渠道的施工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探寻出渠道的渗漏成因,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防治,达到提高渠道施工质量,减少水资源浪费的目的。

1、混凝土衬砌渠道和渠道渗漏

1.1混凝土衬砌渠道概述

在探析混凝土衬砌渠道渗漏成因之前,我们需要对混凝土衬砌渠道的概念和特点作相应的了解。在国内当前的水利灌溉工程中,混凝土衬砌渠道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灌溉渠道,采用混凝土衬砌方式来保障和提高渠道的防渗性能。混凝土衬砌渠道具有着施工简便、成本低廉以及取材容易的优点,并且由于渠道在施工建设时采用了混凝土衬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渠道的防渗性能。而除了优点之外,混凝土衬砌渠道在施工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由于混凝土结构本身就具有施工裂缝这一缺陷,在施工时如果不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就必然会影响混凝土衬砌渠道的整体性能。

1.2混凝土衬砌渠道渗漏成因

在混凝土衬砌渠道施工中,除了混凝土结构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施工缺陷会引发渠道渗漏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影响因素也会导致混凝土衬砌渠道发生渗漏。结合以往的渠道施工经验,总结出导致混凝土衬砌渠道产生渗漏的因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2.1渠道基础处理不当

跟房屋建筑工程类似,渠道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整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基基础。客观分析,水利工程渠道建设中,由于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没有认真、负责的.做好渠道基础处理,或者说没有按照渠道建设要求来对渠道基础进行施工,就必然会在施工期间为混凝土衬砌渠道埋下大量的质量安全隐患。当隐患浮出“水面”,成为质量缺陷或者事故时,就会在渠道工程的衬砌部位发生不同方向的位移,进而引发渠道渗漏。

1.2.2渠道支模偏差

在混凝土衬砌渠道工程的建设施工中,支模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帮助混凝土浇筑成形,并对其进行支撑。就渠道工程来说,其在支模时大多采用木模板或钢模板,且在实际支模之前都要根据工程实际编制出一份科学合理的>设计图纸,然后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来进行测量放样。模板安装时,部分施工人员会在混凝土衬砌模板设置多个控制点,以方便后续的支模质量检查。值得一提的是,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如果混凝土衬砌模板安装出现了偏差,比如相邻模板之间的拼接高度不符合设计要求,低于或超过了设计规范,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混凝土衬砌渠道发生渗漏。

1.2.3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此类裂缝常出现在混凝土表面,形状规则长短不一,互不连贯,裂缝较浅,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2―3)h左右出现。特别是当外界气温高,风速大,气候干燥时易出现,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未能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混凝土的强度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裂缝。

1.2.4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半月左右。此类裂缝表现为表面性,纵横交错、无规律、分布不均,表面为多沿短边方向分布。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天气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份、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混凝土的“三大一小”,即水泥用量大、水用量大、砂率大、石子用量小,和“三高一低”,即高水化热、高气温、高风速、相对湿度低等特点,混凝土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已成为一项质量通病,尤其是板类或较薄的平面混凝土结构。

1.2.5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常见于渠基换填处,高填方渠道和工程地质不稳定地区,呈较大的贯穿性沉陷裂缝,往往上下或左右有一定的错距。其产生原因是混凝土下的地基或垫层压实不均匀,局部有松软土基,夯实不够,渠道填方预沉降不够。

2、渠道衬砌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选用干缩值较小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二是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三是衬砌完成后要及时的进行割缝,以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同时现场要准备足够量的塑料薄膜、草帘子、大水桶等相关养护材料,衬砌浇筑一段就养护一段。四是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地基加固处理,对下部是保温板的,要注意连接牢固,不得产生局部下沉。

3、渠道衬砌混凝土裂缝处理

3.1材料的选择

所用材料的质量必须满足技术要求,各种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等各环节都必须严格控制,确保材料不受污染、不混杂、不变质,各种被污染、混杂、变质的材料禁止使用。各种材料应为专业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提供有检测资质单位的无毒及性能检测报告。

3.2表面涂抹处理

对于缝宽δ≤0.2mm裂缝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对于缝宽0.2mm<δ><0.4mm的裂缝涂抹水泥基柔性防水材料进行表面处理。>

3.3凿槽嵌缝处理

对于缝宽δ≥0.4mm的裂缝进行凿槽嵌缝处理,嵌缝材料为水泥基柔性防水材料或聚硫密封胶。施工方法使用开凿工具,沿裂缝方向凿成1个宽25mm、深38mm的“u”槽沟,应满足槽深为槽宽的1.5倍,不能将槽沟凿成v型;将拌制好的防水砂浆填入槽内压实,在初凝具有一定强度后应立即进行找平处理,或填充聚硫密封胶处理。

3.4拆除重新浇筑混凝土

对于单块混凝土板抬动达1cm,且有多处裂缝的应考虑拆除,拆除后对基础的冻胀层清除,更换与原介质相同的材料,压实达到设计标准后重新浇筑混凝土。

4、施工质量的控制

进行处理时,选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在现场处理过程中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施工质量;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设置专职质检人员,以保证现场修复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结束语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

的使用功能,而且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结合实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吕存堂.推广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是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J].西北水力发电,(S1).

[2]陈玉国,宋文妍,李东晗.浅谈渠道混凝土防渗特性及断面设计[J].黑龙江水利科技,(01).

混凝土衬砌施工规范 篇7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世纪工程, 是优化水资源的时空配置, 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清水走廊, 是改善生活环境,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绿色走廊。尤其是对解决北京地区用水困难, 确保用水安全,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渠段的土渠段边坡为1:2, 渠底宽为18.0~30m, 渠道过水断面采用现浇混凝土衬砌, 衬砌厚度边坡为10cm, 渠底为8cm, 混凝土下铺4cm厚的聚苯乙烯保温板、复合土工膜, 并设有纵、横向缝。石渠段边坡为1:1, 渠底宽20~40m衬砌厚度边坡、渠底均为15cm, 并设有纵、横向缝。混凝土标号均为C25。

2 施工程序及方法

石渠段边坡施工采用滑模浇筑混凝土, 土渠段采用混凝土衬砌机浇筑, 渠底采用三滚轴混凝土整平机浇筑施工 (由于滑模混凝土施工工艺比较成熟、普遍, 机械化衬砌施工工艺为渠道施工特点, 所以这里重点谈土渠段混凝土衬砌机械化施工) 。

2.1主要施工方法

2.1.1测量放样

测量人员根据渠道开挖施工总平面图、横断面图、衬砌结构图, 每100m对渠道中心线、上下开挖边线进行复测, 并在边坡上下每10m打控制桩, 标识高程, 测量放样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控制在误差范围内, 为清刷边坡作好准备。

2.1.2边坡刷坡及坡面处理

渠道开挖填筑基本成型后, 用挖掘机对边坡进行粗削坡, 将原预留保护层削至5~10cm, 然后测量放样挂线, 用人工进行精削坡。对局部坑洼处要用土方回填夯实, 保证削出的边坡平整、密实。削坡后的平整度控制在1cm/2m。

2.1.3铺设聚苯乙烯塑料保温板

在保温板铺设前应按设计技术要求对边坡基面及保温板进行检查。边坡基层表面必须清洁无杂物、保温板不得有缺角、断裂、尺寸不够、厚度不够等缺陷。保温板铺设应整齐、粘结严密、两板连接处的高差不得大于3mm。为防止保温板错位, 用加工的小木楔进行钉牢加固。保温板铺设后应保持板面平整、洁净, 严禁踩踏及放置重物。在大风、雨天不宜施工。施工中严禁烟火, 以免保温板及泡沫板等易燃物着火发生安全事故。保温板的铺设进度要依据混凝土浇筑速度进行控制, 一般提前1d的工作量为宜。

2.1.4铺设复合土工膜

所用复合土工膜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铺设前应检查复合土工膜外观质量, 土工膜不允许有砂眼、疵点杂质, 对于修补出现的机械擦伤等缺陷要记录在案, 发现严重缺陷禁止使用。为便于接缝, 复合土工膜两侧预留10cm宽光膜面 (一布一膜, 两侧膜面相反) , 垂直于水流方向铺设, 接缝宽度为10cm, 上游边压下游边, 土工膜采用热熔焊法拼接。土工膜采用双焊缝搭焊, 双焊缝宽度宜采用2×10mm, 焊缝处PE土工膜应熔结为一整体, 不得出现虚焊、漏焊和超量焊。连接的复合土工膜必须搭接平缓、舒展。要清除板与膜之间的气泡, 铺设的复合土工膜应与保温板之间压平贴紧, 避免架空。铺设和拼接完的复合土工膜应及时进行保护, 防止人工踩踏、土工膜破损、长时间阳光暴晒等现象, 宜随铺随浇筑混凝土。

2.1.5混凝土振动碾压衬砌机的安装调试

混凝土振动碾压衬砌机是渠道边坡混凝土浇筑的专用设备。在混凝土布料机的配合下, 可以将布料机摊铺在衬砌坡面上的混凝土整平、碾压、轧光。渠道混凝土振动碾压衬砌机是引进国外技术改装加工试验施工的一种机械。在厂家的指导下, 按照《混凝土振动碾压衬砌机使用说明书》在渠道进行了轨道铺设, 机械安装调试。混凝土振动碾压衬砌机是在自制的方钢轨道 (12×8cm方钢焊在宽45cm厚5mm的钢板上, 每3.0m一节) 上行走的, 行走用的轨道需要铺设平直, 上下两条轨道之间的距离误差不能大于1cm。衬砌机主架的水平高度是可以调整的, 如果所衬砌的混凝土面的高度不合适, 可以通过调轮上的液压升降器“升”或“降”来调整桁架的升或降, 使混凝土面的高度达到设计要求。绞龙或滚子均安装在同一个吊架上, 吊架沿自己的轨道 (巨型管) 往复运动, 巨型管轨道的平直与否决定着滚子轧出的混凝土的平整度, 如果轧出来的混凝土面不平整, 就可以调整巨型管上边的吊杆螺丝, 从而使混凝土面达到平直的要求。经过安装调试, 试浇120m混凝土试验段, 并对该衬砌机不断进行改进后, 所浇筑的混凝土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1.6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

(1) 在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前, 上下边线用[10槽钢作模板, 要保证模板的刚度和牢固;并对所施工段的测量放样、坡面基础处理、整平、保温板及土工膜的铺设等均经过联合验收签字后。才能进行混凝土衬砌施工。

(2) 混凝土拌和采用S1000自动计量拌和站, 经常校验拌和站的计量精度。严格按照试验室开具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配料, 拌和时间为90~120s, 混凝土拌和物达到均匀一致, 不得有未加水的干料、未拌匀的生料和离析现象。拌和过程中的拌和物质量检验按有关规定的检测频率及时检测拌和物的坍落度损失、含气量、泌水率、混凝土凝结时间、砂石料含水率、混凝土密度等。经拌和的混凝土符合设计和混凝土规范要求才用于工程。

(3) 混凝土的运输采用7m3混凝土输送罐车直接送到浇筑地点, 利用混凝土布料机下料。

(4) 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混凝土振动碾压衬砌机进行整平、碾压、压光。通过浇筑试验段, 摸索和调整衬砌机的行走速度及碾压遍数等技术参数。混凝土布料机布好料后, 混凝土衬砌机第一幅单趟振动碾压3遍, 之后的单趟振动碾压2遍, 每次挪位间距一般为30~40cm, 混凝土的重复振动碾压为6~8遍。若发现混凝土表面有凹凸现象, 用人工及时补料, 摊平, 以利振平。在抹光面上再用人工初抹2遍, 待混凝土终凝前用人工进行收浆抹面。使混凝土充分密实, 表面平整、光滑、无抹痕, 平整度误差为5mm/2m。

(5) 混凝土的养护, 待浇筑的混凝土达到终凝后 (一般为5~7h) , 用毛毡布覆盖在混凝土表面上, 每2~3h洒水一次 (气温高时要增加洒水次数) , 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 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6) 混凝土伸缩缝的施工, 混凝土伸缩缝的间距及型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混凝土衬砌设纵、横向缝, 型式为1cm宽的半缝, 2cm宽的通缝。混凝土伸缩缝采用切割机锯缝, 宜在衬砌混凝土抗压强度为1~5MPa时进行。 (根据气温现场控制切缝时间) 混凝土伸缩缝采用下塞聚乙烯闭孔泡沫板, 表面上2cm填充双组分聚硫密封胶。填充前缝壁应清吹干净, 保持干燥。伸缩缝闭孔泡沫板用专用工具压入缝内。填充密封胶与混凝土应粘接牢固, 注胶应饱满, 用刮刀压紧刮平。压力注胶后应及时检查, 如有凹凸不平气泡、粗糙外溢、表面脱胶、下垂等现象应及时修补整齐。密封胶表面干燥及固化期间, 应避免雨水等浸入缝内, 应加强保护措施。

3 结语

在南水北调工程渠道衬砌施工中, 首先进行了120m混凝土衬砌试验段, 由每天衬砌4.0m、8.0m、12.0m、到24m, 从中摸索衬砌机运行参数及混凝土配合比的坍落度等技术参数。以利掌握规律, 总结经验, 为全面展开施工创造条件。

通过试验段摸索出来的经验, 每天由24.0m、36.0m、48.0m、60.0m、84.0m逐步增加, 后续衬砌施工实行两班倒, 每天每台衬砌机可衬砌120.0m。从施工的质量来看, 制作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查试件都全部合格, 钻芯取样, 厚度都在95~115mm之间, 表面平整度都小于5mm/2m。

经组织检测:总体来看, 渠道边坡衬砌混凝土线条顺直, 混凝土密实度、抗压、抗渗、抗冻、表面平整度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没有发现气泡、麻面、裂缝等现象。

目前渠道已通水运行, 渠道衬砌板经历冬季冰冻期、春季融冰期及夏季高温期等多种条件下的输水状况, 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检验。

摘要:南水北调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工程, 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是关键部位。混凝土衬砌施工工艺为南水北调渠道工程特点, 尤其是混凝土机械化衬砌施工工艺较为罕见。本文就如何搞好渠道混凝土衬砌机械化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工艺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混凝土衬砌,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耿福明, 罗辉, 马黔, 等.渠道混凝土衬砌机械化施工技术规程 (NSBD-2006) [Z].北京:南水北调办公室综合司, 2006:1-44.

混凝土衬砌施工规范 篇8

【摘 要】混凝土防渗渠道是广泛应用农业灌溉工程以及引调水工程的防渗建筑,防渗效果好,耐久性强。本文就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衬砌施工工艺与效果进行探析。

【关键词】混凝土;防渗;渠道

混凝土防渗渠道具有良好的防渗作用,被广泛应用农业灌溉工程以及引调水工程。防渗渠道防渗效果好,耐久性强,可以减少渗漏损伤,提高渠道输水能力。混凝土防渗渠道能否发挥防渗作用关键在于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衬砌的施工质量,包括工程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技术、养护等方面,需要对各个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

1.混凝土材料要求

混凝土材料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所使用水的质量、水泥质量以及骨料质量。用于混凝土拌制和养护的水可采用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可饮用的水,而其他沼泽中的水、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排出的废水均不能适用于与混凝土拌制,用于混凝土施工的水必须要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相关要求。另外,含有一定浓度氯化物、硫酸盐等的水可以用于素混凝土施工,但不允许用于钢筋混凝土施工。在水泥材料的选择上,通过根据水泥的用途以及各种水泥的性能来确定选择哪种水泥,只用全面了解各种水泥的强度、等级、使用方法等特性才能做出正确决策,不仅提高工程质量,同时也节约了大量水泥,降低成本。

水泥的品种主要分为通用型、专用型以及特种型。通用型水泥常见的有粉煤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此类水泥一般多用于普通的土木建设工程。水泥在施工应用之前要给予严格保存,不同种类的水泥不能混装,保持仓库干燥以及良好通风,水泥堆放要在地面设置防潮层,与墙壁间的距离应不少于30cm,堆放的高度也要有一定限制。施工过程中要按照生产日期的先后以此使用。

混凝土骨料是一些粒状松散材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在混凝土中发挥骨架和填充作用,要求具有一定强度以及抗冻、抗腐蚀性能。粗骨料粒径一般超过4.75 mm,可称为石 ,常见的粗骨料有碎石、废渣以及卵石等。在实际应用中,粗骨料的表面应洁净,粒径不能超过素混凝土板厚的二分之一、钢筋净距的三分之二,如果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的筋较少或者没有,需要使用粒径较大的粗骨料,具体的采用间断级配还是连续级配需要通过实验来判断。细骨料的粒径一般在4.75 mm以下,可称为砂 ,常见的细骨料有天然砂、人工砂两类。细骨料要求质地坚硬、表面洁净,去除表面的裹粉、泥质等,采用合理级配,并控制好天然砂(2.2-3.0)、人工砂(2.4-2.8)的细度模数。另外,细骨料中的含水量应该保持稳定,面干含水率不宜超过6%,如果含水率过高需要进行加速脱水处理。

2.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以及运输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以及相关技术指标,并通过实验验证,经过审批、签发后才能投入施工应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混凝土配料操作要严格按照签发的配料单要求,严禁自私更改配料比,存在少配、错配、多配等现象的混凝土配料不允许进入仓内。在大规模的渠道施工中,混凝土组成配料可采用重量计,在小规模施工中可采用体积计算,即将砂石等配料折合成体积配料,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误差。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以及搅拌时间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混凝土配料的配比和搅拌时间通过实验确定并经过审核以后严禁自私更改。混凝土搅拌物的选择要结合施工条件,不仅要适应施工条件,便于施工操作,同时还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度。在钢筋密度较梳、结构件截面较大的机械振捣条件下,可适当选择较小的坍落度;在钢筋较密、结构件截面较小的人工振捣条件下,可适当选择较大的坍落度。如果在现浇混凝土过程中有温度要求时,可结合实际情况来调整坍落度的大小,具体可参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相关规范。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如果出现配料错误、搅拌物使用错误、搅拌不均匀、坍落度不合理等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均为不合格。混凝土的运输是指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施工的中间环节,此过程要求现拌、现运、现用,避免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出现凝固、分离、漏浆、泌水等现象,同时要保持混凝土温度稳定。

3.施工前准备

工程施工前应该对工程的施工进行详细计划,包括各种机器设备的准备以及临时施工场地的选择等,并根据施工渠道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渠道衬砌施工前应按照施工图纸对地基进行施工放样处理,放样出地脚线和渠口线,然后实施开挖。为了保证土基的强度,增强抗旱能力,应该将土方的开挖施工提前进行,以便地基土能够在自然风干的条件下降低湿度。按照施工需求,确定哪些渠道需要开挖,哪些渠道需要填方,每组施工方式的条件和效果各有所异,到都要保证渠基平整、夯实、密实度高。模板在新浇混凝土中发挥成型、支撑作用,是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辅助工具。模板的安装一定要根据工程设计图测量放样,为了便于检查校核,可对工程中的重要结构设置多个工程点。模板拼装时要保证准确严密,表面平整。在渠道施工中,模板沿纵向的安装净距偏差不能超过10mm,沿宽向偏差不超过30mm。

4.混凝土浇筑施工

4.1浇筑施工前作业。浇筑施工前应处理基础面,对土基进行铺碎石、压实处理后再浇混凝土,砂砾地基表面清除干净后再浇低标号混凝土作垫石。混凝土浇筑前清理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膜,露出石子。纵缝表面应清理干净,以便利用灌浆。施工缝经凿毛或者冲毛处理后应保证表面无渣、无尘,浇筑施工期前需要在结合面铺水泥浆,以保证施工缝的良好结合。另外,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安装模板,保证模板稳定、严密、表面平整。

4.2入仓铺料。混凝土施工前应对较干燥的渠床进行洒水处理,以免浇筑好的砼板因干燥出现裂纹。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衬砌施工通常采用的浇筑方法是按伸缩分块浇筑,先浇渠底,并在渠底达到一定强度后以渠底衬砌板为支撑浇筑渠坡,然后是压顶浇筑,渠底和渠坡多采用跳仓浇筑。先浇渠底后浇渠坡虽然具有一定优点,但该方法会产生施工缝,增加施工工序,所以可以按照先浇渠坡、然后立即浇筑渠底、最后压顶的顺序,这样可以保证衔接良好,有利于收面工作。

4.3平仓与振捣。混凝土料入仓后要及时平仓振捣,避免材料堆积,平仓要保证刮杠刮平,将堆叠的粗骨料均匀分布到砂浆较多的位置,不可用水泥砂浆覆盖。渠道倾斜面浇筑施工时,应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混凝土先平仓后振捣,振捣时间以粗骨料不再下沉并开始泛浆为标准,避免振捣时间过长或者过短。先将混凝土铺满仓面,平整表面后采用平面振捣,有必要时可进行人工振捣或者插捣。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整平和收面效果,浇筑混凝土板时的速度在保证浇筑质量的条件下尽量要快,不可中途无故停顿。

4.4收面和拆模。浇筑混凝土完成后立刻用原浆进行收面,收面施工前要求表面平整、无麻面、无石子漏出,可以此采用长木粗抹、铁泥抹细抹,待水分蒸发后再次细抹,保证表面平整、密实、光滑。混凝土初凝后即可进行拆除模板,拆除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影响混凝土结构,同时也要保证不损坏模板。

4.5现浇混凝土的养护。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后六到十八小时即可进行养护,开始养护的时间需结合气温条件和水泥材料,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覆盖湿草帘、湿芦苇席等。混凝土的养护要勤洒水,维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另外,为了给混凝土保温保湿,可以用塑料薄膜将表面包裹严实,以便让混凝土得到充分养护。

5.结论

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衬砌施工的关键在于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包括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合理的配合比、施工设计合理性、施工技术、养护等,所以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加强监督,对混凝土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渠道的防渗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涛.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衬砌施工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3,(10):210.

[2] 温杰.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衬砌施工的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5,(5):166-166.

[3] 沈清平.中小型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探讨[J].地球,2014,(1):234-234.

[4] 中小型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探讨[C].//2012全国灌区信息化建设与防渗抗冻胀研讨会论文集.2012:25-29.

上一篇:嫩芽娃娃的教案下一篇:女装市调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