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教师礼仪的感想

2024-04-23

对学习教师礼仪的感想(精选8篇)

对学习教师礼仪的感想 篇1

通过学习《教师道德与职业礼仪》,我明白了很多礼仪道理以及规范的行为表达方式。对今后自己在行为举止、教师的言谈等方面,感受颇深。

礼仪:理者敬人也,仪者形式也;礼仪即尊重别人,尊重自己。我们所学的教师礼仪是指人民教师在工作中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老师从仪表、教师礼仪学习心得举止、语言、态度等方面讲解了教师在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和应注意的事情。

摆正位置,不仅仅是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还有学生的位置。老师说在社交礼仪中交往是以对方为主的,例如交谈:不能一直只顾自己说而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而应该多关注别人的意见,不然和别人的对话就没有了意义。现代教育教学中强调教师和学生平等,当然在人格上是必须的。但是毕竟教师注重的是教,学生注重的是学,所以现代教育要求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即一切“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端正态度,就是要容忍,容忍别人的不同,即“和而不同”。作为教师,就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材施教;就要和同事团结协作,和睦相处„„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因此,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完善自己。

1、仪表。仪表是教师的教养与形体给学生的整体感觉。今后的着装和修饰自己还要特别注重,特别是在校园里,要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穿着大方得体,干净整齐。

2、举止。举止方面,我认为应该从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方面来要求自己。在我看来,教师仅仅注重了自己的着装,但是在坐、立、行方面做出一些不得体的行为,也是非常难看的。所以,我今后要求自己坐就坐正,站就站直,走就走稳。努力做好学生的榜样。

3、语言。语言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生动,我会努力运用语言的力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拨动学生的上进心,把知识和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知晓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后,再指导其行为,以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4、礼仪。教师应该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的尊重,从而给学生良好的影响。我要努力做好“四个一”工程,即:一张笑脸、一声致谢、一声问候、一句道歉。努力为学生做表率,从而体现教师的示范性和率先性。其实这是待人接物的礼仪之基本,不管在哪里,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必须具备的。

对学习教师礼仪的感想 篇2

1 文明学生的培养需要教师讲求并践行礼仪修养

教师职业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必须从政治思想、知识能力、教养与外在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提高和充实。讲究礼节礼貌、培养礼貌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1997年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八条明确规定教师要“为人师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衣着整洁得体, 语言规范健康, 举止文明礼貌, 严于律己, 作风正派, 以身作则, 注重身教”等礼仪修养内容。2008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条目虽由原来的8条减为6条, 字数从572字压缩为553字, 但第五条“为人师表”仍沿用了旧规范第八条内容, 并在第三条也有礼仪修养内容的体现。所谓言传身教、以身立教, 文明学生的培养需要教师讲求并践行礼仪修养, 做学生的榜样。

文明礼貌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的教育影响及其产生的实际教育价值与教师的威信、师生间相互信赖尊重的关系有关。观察许多优秀教师发现:他们的品行、礼仪修养一般都较高, 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威信高。如“评教”问卷中均被反馈“能够尊重和理解学生”等。所以, 教师应当注意提升包括礼貌修养在内的自身修养, 进而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 使我们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影响更加有效。冰冻三尺虽非一日之寒, 但我们对学生们的教育影响可以从现在开始。在今天、明天乃至今后的师生交往中, 我们应该关心自己的仪表是否庄重、举止是否文明、言语是否有礼, 从一言一行入手, 尊重理解学生, 积极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回归教育的本质———用生命孵化生命, 品行影响品行, 人格熏陶人格, 情感点燃情感。

2 文明学生的培育环境要求教师讲求并践行礼仪修养

学生教育需要“教育环境”的支持, 需要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环境造就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的道理。对学生的教育尽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 但主阵地在学校, 在于对学生严格要求又不失礼貌修养的教师, 这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育人责任。

学校无小事, 处处是教育。学校必须创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引导学生讲文明礼貌、学会关心尊重和宽容的教育环境。我们是旅游职业学校, 旅游行业要求从业人员有坚实理论基础、出色劳动技能。其技能的出色表现指优雅的举止、快速而准确的操作动作与技能、随时准备为客人服务的良好职业意识等。其意识的培养就在于倡导全体教职工讲究礼仪修养, 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切实在学校为学生创设“上学如同上班、上课如同上岗”的角色环境, 培养“有礼、仪美”的学生。所以, 我们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最简洁、最应该抓的就是文明礼貌教育, 其土壤就是每个教师的品行与礼貌, 就是教职工遵守师德、礼节礼貌的情况。基于此, 应强调每个教职工都有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的义务, 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必先一步做到;在课程上普及礼仪, 由旅游类专业开设的礼仪课向美容、网络、美术、烹饪专业过渡;在各学科教学中, 从教师的言行举止到教学内容均渗透礼仪内容, 让“你好”、“同学们好”等礼貌用语经常出现在老师们的口语中。使礼仪细节成为影响学生文明度链条上的一个个环节, 在学校培养和维护充满“礼”的教育场。

3 教师带头学习并践行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 教育影响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没有礼, 就没有精专敬业, 周恩来总理的“镜箴自鉴”就是教师的榜样。对教师而言, 礼貌修养的基本准则应包括:遵守公民道德 (这是学校德育的必须层次) ;遵守时间, 恪守信用;真诚友善, 谦虚随和;理解学生和家长, 热情有度;互尊互帮, 平等待人。教师应加强对礼仪知识的学习, 知晓礼与礼貌、礼节、礼仪、礼貌修养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认识到礼仪最基本的要求是尊重, 要在自尊与尊他中注意交往艺术、沟通技巧和个人行为;学习教师礼仪, 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师生间的交往中加以遵从;重视对礼貌修养的关注与审视, 关心自己的仪表、举止, 使自己的行为和精神面貌符合先进文化的要求;将礼仪交往中的三A原则 (接受对方、重视对方、赞美对方) 引入到师生交流中, 实现“润物细无声”般的礼仪教育。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充分揭示了教师“以身立教”的重要作用, 要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堂, 接受我们的引导, 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我们的为人和教养。教养则体现于礼仪细节之中, 需要我们自觉践行。包括:

3.1 高尚的思想情操修养

心灵美是“风度”的灵魂, 思想情操修养是教师完美形象的根本原因。一个光明磊落、心地善良、正直诚实的人, 其风度自然是庄重、大方、优雅、从容。作为教师只要具备良好的德行, 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自然是谈吐从容、文雅不俗。

3.2 仪表端庄, 整洁大方

外在风度是一个人德行的自然流露。由于教师的穿戴、姿势乃至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的“身教”教材, 就必须要求教师做到:着装朴素大方、鞋袜搭配合理、面容发式自然整洁、精神饱满。即, 平时着装遵守常规, 不宜太花哨奇异或太过时, 做到三个统一 (与形体相统一、与自身格调相统一、与年龄相统一) , 符合教师职业身份;男教师夏季在校不能穿背心、短裤, 女教师不可穿吊带装、超短裙、睡裙、拖鞋;西装配革履, 皮鞋颜色与衣裤协调, 并要擦亮不带污垢, 女教师的高跟鞋不可过高过尖;穿裙装应配长统袜, 袜子不可有破洞;不留怪异的发型, 男教师要常剃须并定时理发, 女教师应保持素雅明快的面容;不过多使用香水和香脂, 女教师可淡妆。

3.3 语言规范

教师语言必须是最规范的、符合教育规律的语言, 要求做到:语感自然, 语气亲切, 语调柔和, 语速适中, 抑扬顿挫;语言简练, 语意明确, 言之有理、有礼;视对象、场合使用恰当的尊称敬语, 配以关注的目光、恰当的点头等。避免:拖泥带水, 颠三倒四, 满口术语或大概之类的两可话语;声音不得过小、过快、过慢。

3.4 举止得体

教师的举止应当适度 (镇静、亲切、主动、友好) , 热情从容, 随和庄重, 不卑不亢;善用目光语、表情语、手势语、姿态语、界域语;做到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等。避免:用手沾唾沫翻书或本;大会中开小会;莫名其妙的大笑;学生面前伸懒腰、挖鼻孔、打呵欠、喷烟圈;谈话时抓头法、挠耳朵;讲课时乱扔粉笔头、纸团等。

总之, 一个人的文明由自身的言谈举止来体现;一个班级或学校的文明则由每个同学的文明举动汇聚而成, 它需要教师以较高的礼貌修养, 健康的精神面貌, 追求端庄大方、得体文雅、亲切和谐的师表形象, 培育新型的师生关系, 形成良性互馈, 教育影响学生的文明度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 全国教育工会.关于重新颁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 教基[1997]13号.

[2]教育部,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 教师[2008]2号.

教师礼仪规范对教育教学的作用 篇3

关键词:教师礼仪;人格魅力;形象塑造;教学效果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礼仪则是文明的象征。教师礼仪代表着职业形象、学校形象、教师个人形象。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礼仪的规范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范教师礼仪是树立良好教师形象的具体呈现。

一、做仪表得体的教师

一个人的魅力、气质、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尤其要注意在教育教学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自然、大方、朴素、得体、不弄虚作假。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更是教师礼仪呈现和育人的第一线。教师的仪表对形成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重要作用。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都很强,孩子们第一眼看见老师会特别注意老师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一个教师的仪容可观、言谈举止庄重文雅,不仅受学生尊重和增进师生情感,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教育教学工作也大有益处。

二、做具有良好人格魅力的教师

“教师礼仪”是教师人格魅力和师德形象的展示,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还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举止文雅、穿着朴素、仪态端庄、作风正派的教师会给学生一种示范作用、熏陶作用。反之,不注意个人的仪表风度,行为不检等形象欠佳的教师,通常会成为学生私下议论的对象,从而使教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人格魅力,就必须具备必要的礼仪

修养。

三、做学生形象塑造的代言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是学生模仿的道德实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是否带有德育的故意,实际上都是德育的无声影片,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会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影响。教师的自身形象能直接影响学生形象的塑造。教师在施教的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形象的观察和模仿,形成对自己形象的定位。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中,教师是最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只听老师话的原因。

教师礼仪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教育效果的好坏。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办法仍然是“言传身教”。如果教师不仅口说并且能真正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必能留给学生良好的师者形象,获得学生的尊重。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便于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成绩。未成年孩子对教师的选择倾向性很强,一般而言,当他们喜欢某位教师时,便喜欢学这门课;当他们讨厌某位教师时,就会讨厌这门课。因此,教师礼仪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有重要作用。

总之,教师职业礼仪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渗透于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形象的塑造是人类不变的目标,教师礼仪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也是对教育未来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要用礼仪规范行为,用礼仪滋润心灵。用礼仪促进教学,加强礼仪学习,不断进取,才能是教师礼仪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习商务礼仪的心得感想 篇4

作业 2009-12-07 10:31:00 阅读4475 评论0字号:大中小

在学习了《商务礼礼仪》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从小小的鞠躬礼到文明用语,似乎我们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时生活中鞠躬礼不标准、文明用语声音太小、面部无表情等常见问题我们好象都没有多加注意

栗老师对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让我受益非浅。今后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我将以栗老师的讲课为标准,严格规范自己的服务言行,在个人修养、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等方面加强学习与提升,努力为班级争光彩,为学校添荣誉。

学习了商务礼仪的课程,让我产生很大感触。从个人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美化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以前,总认为自己服务态度已经很好了,素质比不般人也不差,对照教程一看,差距还不小,比如说自己对于各种礼仪的掌握还不够,或多或少还有“按着制度做,服务态度准没错”的思想。详细学习教程后,我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让自己做的更好。

今后我要更加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团结共事;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要团结同学一起工作,要尽可能过朴素的生活,要结交良师益友,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会相互影响,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现代化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实,我感觉要想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公益广告吗?一个晨练的青年,一边跑步锻炼身体,一边帮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了树上的篮球,还把路边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还还帮助一位费力上坡的三轮车老人推车,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快乐了别人也满意了自己。

所以,我要号召所有同学清除陋习需要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化浓妆、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爱护花草树木、公共设施,不在桌椅上乱涂乱画;不进网吧,提倡文明上网,科学上网;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录像;生活俭朴,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工作辛苦,生活节俭。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同学们,让我们全校上下,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把我校建设

大学生礼仪学习心得感想 篇5

从小,我们的父母老师就对我们进行了启蒙教育,告诉我们什么是礼貌的什么是不礼貌的,怎么样才能惹人喜欢,比如:见到长辈熟人要打招呼问好,如饭桌上不能狼吞虎咽,如衣服要整洁干净,如到别人房间,进门前要先敲门,若不敲门就直接闯进去是失礼等等一些细节。久而久之,这些事情也渐渐成为了我们的日常习惯。进入大学后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说实在的,开始选修大学社交礼仪并不知道要学些什么,潜意识里觉得不过就是学些平常礼貌性的问题,但是我也知道学习它定不会是无意义的事情。结果证实了学习它的重要性。我从中受益匪浅。社交礼仪使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氛围,促使彼此的身心健康。任何的社交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人类的进步以及社会生活的进步,让人们也越来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生活。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等。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有无,对取得事业成功有很大的帮助。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

我先从着装礼仪说起,一个人的形象至关重要,可以说就是他个人给人的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着装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同时,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很明显,如果你邋邋遢遢,形象欠佳,别人就会首先否决了你,更可能会生气。相反,整洁的着装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还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扩大交际范围,获得更多的人得喜爱,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就拿面试的着装来说吧,修饰是女士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众所周知,中国历来就是礼仪之邦,文化大国。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礼仪制度。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礼仪看作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作为新时代的炎黄子孙更加应该把这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待人接物都以礼仪优先。不论是从样貌着装,还是言谈举止都要讲求合宜得体。

从小,我们的父母老师就对我们进行了启蒙教育,告诉我们什么是礼貌的什么是不礼貌的,怎么样才能惹人喜欢,比如:见到长辈熟人要打招呼问好,如饭桌上不能狼吞虎咽,如衣服要整洁干净,如到别人房间,进门前要先敲门,若不敲门就直接闯进去是失礼等等一些细节。久而久之,这些事情也渐渐成为了我们的日常习惯。进入大学后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说实在的,开始选修大学社交礼仪并不知道要学些什么,潜意识里觉得不过就是学些平常礼貌性的问题,但是我也知道学习它定不会是无意义的事情。结果证实了学习它的重要性。我从中受益匪浅。社交礼仪使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氛围,促使彼此的身心健康。任何的社交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人类的进步以及社会生活的进步,让人们也越来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生活。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等。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有无,对取得事业成功有很大的帮助。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

学习教师礼仪的体会[范文模版] 篇6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自小就知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道理。可见,教师是自古受推崇的。那么,教师作为学生模范榜样,就更加要注意自我的言行举止,讲究教师礼仪规范,保持为人师的良好风范了。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源泉,而是传承文明的导师,教书育人的园丁,以身作则的楷模。“为人师表”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而且表现在生活中,表现在无数的细节上。所以,于我们这些现在的师范生,以后的老师而言,教师礼仪是必修的课程了。所谓教师礼仪,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务活动,履行职务是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

教师礼仪带有强烈形象性:职业形象,学校整体形象,教师队伍的整体行象。我们学习教师礼仪对以后走上教师岗位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依然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应该明白:当一个处在教师职业状态时,她的行为会被成倍地放大,会影响的许多学生。所以,学习教师礼仪,遵守教师礼仪应该是我们的共识了。

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对教师仪态和教师服饰方面的礼仪有了大致的了解和体会。

教师仪态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中最直接的表现。所以,作为教师,不应该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自身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仪态主要包括:个人卫生、化妆、目光、手势、各种姿态等。

首先,在教师个人卫生方面。教师要保持仪容整洁,尽可能使之整整齐齐,清爽干净,绝不杂乱无章,邋邋遢遢。另外要注意头发和手的干净,像老师所说的“手是人的第二张名片”,要注意常洗手、不刻意留长指甲、慎用指甲油等,头发要常洗,以免和学生接触时,有异味。总之,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

其次,在教师的化妆方面。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教师教书育人,容貌上朴素一些,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且还会下的平易近人。在今天,素面朝天的老师已不再是学生们崇拜的对象。以我们还是学生的心理,学生都不喜欢女老师穿“复古装”,而是喜欢老师打扮得很时尚而又不失装庄重。所以,选择适宜淡妆是今天的教师所要学习的。教师的化妆,一要美观,否则化妆的效果就适得其反;二要自然大方,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就不会放在学习上,而是去研究教师今天的装扮了。总之,教师化妆的原则应该为:自然、清新、优雅、整体协调。

再次,教师的姿态。方面。教师姿态包括站姿,坐姿、走姿。它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如果教师注重了自己的着装,但在坐立行方面却做出一些不得体的行为,也是非常难看的。好的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一句话,教师的姿态给人以舒展大方,优雅稳重的印象。

另外,教师在目光和手势等细节方面也要注意,应该给学生以慈爱、亲切、鼓励的感觉,而不是冷漠。

教师礼仪除了表现在对教师个人仪态上的要求,还表现在服饰穿着方面。服饰,是指人的服装穿着与饰品佩戴,服装被视为人的“第二肌肤”,有着美化功能。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服装往往可以表现人格。”教师在日常教学社交中,要把握服饰着装原则:合时合地原则、协调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整洁性原则。女教师的着装还有五忌:忌露、忌透、忌紧、忌异、忌脏。男教师的西装穿着也有很多禁忌,这里也不多说了。对了,服饰穿着还要注意配色的艺术。比如,服饰的三色原则:1 西服、衬衫、领带、皮鞋、袜子等不超过三个色系;2 小三色 手表带、腰带、皮鞋颜色要力争一致,至少是一个色系的。而在配饰方面,女教师不提倡带手镯,其他饰品也不应太炫目,以免影响学生注意力。

教师礼仪除了教师仪容和服饰的要求外,应该还有语言方面的。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老师,要注意表达语言的礼仪规范。教师的语言礼仪。语言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的美与否,直接关系到思想感情的表达、交流的完美与否。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这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语言还要情理结合。让学生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语言礼仪还要求说话要恳切、谦逊、亲切。

成人学习理论对教师培训的启示 篇7

(一)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

针对当时美国社会流行成人不能学习的偏见和主张。1925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所教授桑戴克 (E. L. Thorndike) 开始对成人学习及其能力进行实证研究, 他以14~50岁的人为实验对象, 经过两年的试验, 得出这样的结论:年龄不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成人可以和儿童一样学习, 甚至可以学得更好;智力并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下降;可能明显影响成人学习的因素不是智力, 而是其他因素, 比如, 健康、能力、学习兴趣和动机等。研究结果表明:流体智力自儿童期开始成长, 经青少年期达到高峰, 到成年期后逐渐下降。大多数人在20岁以后, 流体智力开始减退。晶体智力则从儿童期逐渐增长至成年期, 55岁时晶体智力的表现仍如同20岁时一样, 60岁以后, 若继续增进知识和从事教育活动, 则晶体智力仍将持续成长。霍恩利用液体智力测验 (GF) 和晶体智力测验 (GC) 对不同年龄被试的智力发展情况进行研究, 试验表明:由于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下降和上升相互抵消, 因此一般智力随年龄变化不明显。其他人也对成人学习智力和能力做了研究, 得出的普遍结论是:成人学习能力的增长不因生理成熟而终止, 不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学习与训练是保持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这些研究成果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成人学习动机。

成人学习和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很大不同, 首先表现在动机方面。1961年, 美国著名学者霍尔出版《心灵的探索》 (The Inquiring Mind) 一书, 率先研究成人学习的动机, 提出成人学习动机定向理论:成人学习以目标为导向、以活动为导向以及以学习为导向。1962年美国学者约翰·斯通 (John Stone) 和拉蒙·弗里拉 (L. Rivera) 采用科学统计的方法对成人学习内容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 得出主要结论是:成人学习者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非学术性;重视应用性而非理论性;重视技能而非信息。1975年美国教育统计中心对不同性别和种族的学习者所选课程进行统计, 得出与两位学者调查相同的结论。综合成人学习动机研究的结论来看, 成人学习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 学习动机更为实际、明确, 他们的学习动机大都与他们工作的发展、学习的提高、生活的改善、自身的完善以及服务社会等联系在一起;成人学习动机具有明显的职业性, 一项在美国的调查表明, 出于职业进展这一类动机的成人学习者占在职和非在职调查总人数的48.7%, 另一项中国在职人员中的调查显示, 有80%以上的成人学习者出于职业进展这类动机而参与学习活动。可以说, 现实生活的迫切需要, 成为成人学习的主要动力。

(三) 成人学习特质的研究。

随着成人教育学的日渐成熟, 成人学习与儿童青少年学习有哪些本质的不同, 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学者认为, 成人学习者个体和儿童青少年学习个体, 最大的不同点是认知机构的不同。儿童的认知机构中只存在着少量的生活经验, 而“成人的认知机构的最大特点是直接经验的丰富。在他们的认知结构中既有以科学形态存在的成分, 又有以经验形态存在的成分。”马尔科姆.诺尔斯 (M.S.Knowles) 对儿童教育学模式和成人教育学模式作了较为详细地区分 (见表1) :

二、成人学习理论对教师培训的启示

(一) 教师培训要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契机。

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内涵虽然非常丰富, 包括教师情感、教育理念、技能、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但是只有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 专业发展才可能在教师个体身上实现。由于成人学习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 学习目的有着很强的实用性, 所以教师在职培训应以解决教师的教育教学问题为基础, 激发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 以解决问题带动教师理念、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一个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问题解决需要理念的更新, 新技能的掌握和各种能力的支撑。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切入点, 能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中来, 而问题的解决又将吸引着教师持续的全面的专业发展。

现有许多培训, 忽视在职教师的实际需要, 以讲授教育教学理论为主, 漠视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结果是调动不起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过多的教育理论灌输, 使广大教师对教育理论有一种反抗情绪, 有的教师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教育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来说是无用的, 显然这样的培训模式与教师培训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教师培训应重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困惑或问题, 引导他们解决这些困惑或问题, 以解决现实困惑和问题为契机, 促进教师教育情感、教育理念、教学技能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二) 探索有效的参与式培训模式。

教师是经验丰富的成人, 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储存了大量教育教学方面的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教师的这些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就是一笔巨大的教育教学资源, 培训者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资源, 以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丰富大家的教育教学资源。因此, 作为培训者要认识到成人学习者与青少年学习者的不同的学习特点, 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教师学习的培训模式。参与式培训能充分调动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一般说来, 培训效果较理想。目前比较受教师欢迎的参与式培训模式有案例培训模式和微格教学培训模式。

(1) 案例培训模式。

案例培训模式, 又称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最先被成功地用于法学界、医学界和企业管理培训。20世纪70年代, 用于教师培训中, 21世纪被介绍到中国 (郑金洲, 2000年) 。案例教学, 就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 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 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案例具有情景性, 是具体生动的包含一定的场景和事件的动态演进过程。典型性, 通过这个事件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 带来若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如何应对的借鉴意义和价值。真实性。案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不能凭空杜撰。案例教学, 把教师带进一个具体的教学情景, 鲜活的教学情景为教师思考和探索教育教学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常能化难为易, 深入浅出, 容易迁移, 深受一线教师的欢迎。当然, 案例培训的过程中, 除了培训老师精选教学案例外, 还要充分调动参训教师把自己的案例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教育教学难题。

(2) 微格教学培训模式。

微格教学 (Microteaching) 又称微型教学。它是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 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 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微格教学形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斯坦福大学的W.阿伦 (W.Allen) 等人在“角色扮演”教学

方法的基础上, 利用摄录像设备实录受培训者的教学行为并分析评价, 以期受训者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后来逐步完善形成了一门称之为微格教学的课程。微格教学的特点:教学过程微型化, 教学过程是片断式的, 一个片断集中训练一两种教学技能;过程记录声像化, 利用声像设备把学生或受培训者的讲课过程如实客观地记录下来, 为小组讨论及自我评价提供直观的现场资料。 (微格教学模式也被成功地运用于教师培训。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性,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和专业智慧是成熟教师新的成长立足点。这种专业智慧既包括技能层面的因素, 也包括认知层面的因素, 它往往是教师面对非预设的教学场景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分析、判断并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的普遍现象的存在, 参加培训的教师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 微格教学利用声响设备可以把每个教师的讲课的过程记录下来, 既为培训提供鲜活的教学资料, 也有利于参训教师的自我反思, 同时也能极大地调动参训老师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高志敏.成人教育心理学[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7:52.50.81-82

[2]赵红亚.二十世纪美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5) .

[3]毕田增.成人学习心理与教学[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0:101.

对学习教师礼仪的感想 篇8

一、认真研究统考大纲,将统考大纲考点有效分解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依据。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应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来实施。为适应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我校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于2015年已成功完成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同年,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教师资格证统考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全面实行。教师资格证统考合格率的高低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教师资格证统考背景下,须认真研究统考大纲,并将统考大纲考点进行有效分解纳入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中。

二、以统考大纲为依据,将考试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对接

《师德与礼仪》课程教学与幼儿教师资格证统考有效融合要求必须以统考大纲为依据将考试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实行全面有效对接。《办法》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统考科目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两科,面试为《幼儿教师面试》。笔试《综合素质》统考大纲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为笔者提炼《师德与礼仪》课程考点,做到课证融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笔试方面,《综合素质》统考大纲从考试目标上要求幼师生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幼师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幼师生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遵从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师德为先的理念,与《师德与礼仪》课程教学内容是高度吻合的。为实现考试目标,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分别为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五方面的内容和具体要求。从试卷结构来看,题型有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三种。其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试内容分布在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两大题型中,从以往考试真题来看,题型较为稳定。其中单项选择题一般是考查与教师的教育行为相对应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材料分析题是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评析。

在面试方面,主要考查幼师生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其中教师仪表仪态和言语表达与《师德与礼仪》教学内容是高度吻合的。综上所述,《师德与礼仪》课程教学中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基本要求和教师仪表仪态、言语表达等内容是与教师资格证统考相对接的。

三、变革教学方法,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试模块不仅要求幼师生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修订)》的基本要求,还要求幼师生能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内容来评析保教实践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并且能够在自身的保教活动中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处理好教师与幼儿及幼儿家长、同事和教育管理者的关系。由此可见考纲注重学生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分析问题,注重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落实到幼师生的保教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幼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自觉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同时外化在自身的保教实践中,做到内化与外化相统一;同时要充分体现幼师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幼师生为本,培养他们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考试模块相适应,教师需要变革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示范练习法、微课教学法以及提升幼师生见实习要求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采用案例教学法,内化理论、外化实践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为基础,使教师在课堂上担任激励者和设计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如在讲授爱国守法的基本要求时,教师将2016年《德阳小天使幼儿园老师“静静”在网上直播小朋友上课情况被指侵权》的案例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行为作出评析。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分析案例,剖析案例,最后引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爱国守法的基本要求,从而深化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学生在今后自身的保教实践中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自觉外化为自身的教育行为。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拉近了理论知识和现实应用之间的距离。

(二)采用示范法、练习法,培养幼师生良好仪态素养

依据统考大纲要求,幼师生须具备良好的仪态素养,仪态素养主要包括站姿、坐姿、走姿、手势以及面部表情等内容。为了使幼师生能够快速准确掌握良好仪态要领,教师需要多次示范,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进行多次练习。因此在仪态素养的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示范法进行教学并对相关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易错点作出说明,之后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错,达到掌握并巩固教师仪态礼仪的目标。

(三)运用微课教学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由于《师德与礼仪》课程仅开设一个学期且课时较少,再除去幼师生的实习时间,所剩课时更加有限,导致每节课留给幼师生练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幼师生课程上过后不及时加以强化,他们就会在短时间内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遗忘,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为了及时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方便学生课下练习,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方式,及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这种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如教师可以将站姿、坐姿和走姿等制作成微课,在上课前发给学生,使学生提前学习,将自身疑惑的地方记录下来,待上课时教师示范之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这样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同时也方便学生课下及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

(四)在见习、实习方面,理论联系实际

为巩固幼师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幼师生要进行教育见习或实习。不同年级幼师生的教育见习或实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是不同的,这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教育见习或实习不仅要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上面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同时在师德与礼仪方面也要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幼师生要完成角色的转换。幼师生虽然是以在校学生的身份进入见习或实习单位的,但从他们迈入见习或实习单位的那一刻起,就应该以幼儿教师的标准对自己严格要求,特别是要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指导自己教育行为。这时候幼师生再不是案例分析中的旁观者的角色,而是真实的践行者的角色,因此必须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时时处处体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其次,认真做好观察。观察所在班级教师的教育行为,填写在见实习手册上并对这种教育行为进行评析。这有利于学生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真正培养自身良好的师德素养。最后,见实习结束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交流,从师德与礼仪的角度谈谈自身的教育行为对幼儿的影响。以上从学生见实习的实际出发深化了学生对师德与礼仪的认识,提高了学生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指导自身行为自觉性。

上一篇:教师师德师风集训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省试日上崔侍郎,省试日上崔侍郎刘得仁,省试日上崔侍郎的意思,省试日上崔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