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24-04-19

中考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共11篇)

中考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1

提到中考复习,一般都有三轮:即一轮梳理基础知识,二轮专题复习,三轮模拟训练。在这三轮复习中,我将重点放在第一轮。因为中考历史的命题范围是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世界古代、近现代史共六本书,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想在短暂的时间内答好试题,难度很大。而且一轮是二、三轮复习的基础。所以我的第一轮复习时间跨度很长,从三月中旬开始直到五月下旬,近两个多月。虽说两个月时间不短,但要在两个月内梳理完初中三年六本书,也非易事。每节复习课的容量都会很大,如果光靠老师上课满堂灌,学生不仅容易疲劳,而且印象不深,不一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所以我将每个单元基本内容用知识框架的形式列出来。对照往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在列出的知识框架上空出重要知识点,提前一课时将讲义发给学生,作为作业让学生课下查书、填写。上课时我主要是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强调知识要点。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又可督促学生课下复习,而且学生自己填出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有时空出课堂时间我还补充一些典型中考题。当然在一轮复习中不仅要做到全面系统而且还必须突出重点,把重点放在八、九年级教材上。

经过两个月的知识梳理,一轮复习之后,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胳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在这个基础上,我准备二轮专题复习。如果说一轮复习是纵向联系的话,那么二轮复习则是横向联系,联系古今中外一些类似的事件及方针政策,经济措施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二轮复习中不能只讲历史还要关注时政热点问题,最好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就是讲解热点专题。可以从各类报纸、杂志和模拟卷中搜集相关专题,通过手抄、剪裁、粘贴等手段制作专题。比如去年我就结合热点制作了十二个专题,有中日、中美关系,改革和发展问题,人口与环境问题,科技创新等。专题多少可由课时多少来决定。

中考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2

一、考点特点

总体来说, 近几年重庆市历史考点与课标环环相扣, 充分体现课标的纲领性与权威性。中考试卷的考试内容以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所占比重最大, 其次是世界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内容一般较少, 世界古代史和地方史所占比重最小, 中外结合内容所占比重逐渐增大。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 体现考查模式的立体性与综合性。主要有以下特点。

1、强化基础性。

历年中考, 总是把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考查内容是基础知识或者是主干知识, 即课标要求的、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或现象。如中国近代化、中国受屈辱史、抗日战争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国共关系史、近现代外交史、海峡两岸关系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史、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史、二战史、世界格局演变、三次科技革命史等。考查基础能力, 如识记能力、感知能力、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概括能力等。其中, 识记能力是基础。

2、体现时代性。

是指历史与时政、现实联系密切的内容, 如古代传统文化、郑和下西洋、中国近代化、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台湾问题、国共两党关系、一国两制、海峡两岸关系、万隆会议、科技成就、世界古代文明、二战史、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演变等。关注社会热点, 贴近生活实际, 体现社会科学的时代性与人文性。

3、发展综合性。

即中外史交汇点。如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汇点较多, 因此综合题非常多;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全球化有结合点, 综合题也较多。

4、发展探究性。

难易有度, 试题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 努力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加强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努力做到识记与理解、探究与创新同步, 加强对考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思考现实问题能力的考查, 彰显学生个性。新课程理念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 但同时学业考试又要具有一定的选拔功能, 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试题的基础性与发展性特点就很好的处理了这一矛盾。

二、教学对策与措施

1、研究新中考, 反思新教学。

新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因此我们对新中考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重庆市这个范围内, 而应研究全国各地的中考, 让考试这个指挥棒更有效更全面更真实的指导教学。同时, 要加强考纲考点的研究, 加强学生学情的研究, 使教学资料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乃至整个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 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2、制定详实细致的教学计划, 特别是完整的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说明了计划的重要性。进入初三总复习阶段必须制定完整的复习计划, 每轮复习侧重点不同练习难度也就有区别。如:第一轮复习重在梳理教材, 将考点条理化、线索化、专题化。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第二轮复习重在攻坚及综合复习, 遴选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作为专题配套练习。重点在后进生盯防和将中等成绩的学生向前推进。

3、构建知识体系, 重视思维训练。

根据一些专家的建议, 结合开卷考试及自己在复习教学中的感悟, 我认为构建知识体系应做到“四化”:知识结构化, 即知识的相互联系。美国著名教育家、结构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姆说:“获得的知识, 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 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就是要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 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内容线索化, 就是要根据列出的线索, 打破时空界限, 打破教材原有体系, 按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同一方面, 分门别类, 重新梳理, 从而形成关于某个历史问题的完整表象。训练模拟化, 包括训练形式的模拟化, 能力要求的模拟化, 讲评的模拟化。要注意的是, 模拟化训练必须有限度, 如果滥用既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也会降低效率,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答题浓缩化, 就是要帮助学生摒弃那种罗列知识点的简单做法, 做到“答题要点化, 要点序列化, 序列文章化”。

训练到位是复习成功的关键。教师要多进行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在读书和思考中联系实际, 提出并解决问题。首先要重视对《考试说明》上所提供的题例和样卷的研究, 从中体会中考"怎么考", 从其参考答案中体会"怎么答"。其次, 教师要精选练习题, 避免成套题不加选择的使用, 提倡“剪刀加浆糊”, 对资料题目进行重组。选用一些专题练习题及综合练习题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对题目中各种信息 (文字、图片、表格、地图等) 的判读和分析, 以提取有效信息, 有针对性的解题。第三, 指导学生精练, 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在审题过程中, 指导学生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 然后确定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 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表达。要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回答问题, 培养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史论结合。力争练一题就要有收获、有提高。第四, 教师要精讲, 不要一套试题讲到底, 重点分析最能突出考纲思想的典型题目和学生错误率最高的题目。在试卷分析时要结合教材抓住主干历史知识, 理清线索, 对基础知识进行重组, 理清因果关系和背景及意义, 提升理性认识, 构建较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如在分析选择题中的选项时, 不仅要知其然 (即选项的正确与否) 、知其所以然 (即该选项正确的原因是什么) , 还要知其所以不然 (该选项之所以错的原因) , 最后还要把每个选项对应到教材中相应的历史阶段, 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选项内容重新组题, 以达到做一道选择题要得到多道题所能反映出来的信息量。第五, 在复习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出一些新情境的好题让学生在全新视角中观察历史问题, 以活化学生的历史思维,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考历史复习教学策略  篇3

一、转化观念,端正复习态度

2009年南宁市历史中考仍然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体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考核要求,这种考试不是打开课本照抄照搬书上的知识点,简单地罗列知识点就可以了,而是通过显性知识透视其隐性联系,它需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将知识和能力相融合,强调学以致用,通过联想和迁移,对固有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在新的情境下获取有效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所以,开卷试题并不是学生想象的那么简单。有很多同学认为,开卷考试,只要翻书,就可以轻松过关,在复习时过于自信和轻松,对于必须牢记的内容不能有效、准确记忆,导致考试中答题速度慢,浪费大量时间。历史开卷的试题虽然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其“源”,但许多试题需参阅几个知识点,且需要综合、分析、判断后,才能确定正确答案。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复习态度,重视开卷考试。

二、全方位复习.落实好基础

俗话说“基础硬,万年牢”,在历史的复习中,掌握好基础知识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保证。所谓基础知识,就是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以及各课的引言、插图、表格等等。南宁市历史中考命题要求题目70%为基础题,20%为稍难题,10%为较难题。所有的难度题也都是以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为支撑的。抓好基础,非常重要,这是复习的重要目标。

基础复习应该以课、章节、单元为单位,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系统梳理基础知识,强化知识点和考点,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理清基本线索,构建知识体系,使古今中外的知识要点前后贯串,凸显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可以事半功倍地掌握基础知识的迁移整合。

三、挖掘知识。体现时代精神,关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纵观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无不体现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现实热点包含了与教材主干知识有关的最近时期发生的世界突发事件、中国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中外重大周年事件以及涉及我们身边的生活的事件等,热点知识具有时代感强、考查频率高等特点,所以对于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重大社会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事关党和国家工作重点与国家利益的问题等都可作为热点加以复习。例如,2009年周年纪念大事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2)五四运动90周年。(3)中美建交30周年。(4)澳门回归10周年。(5)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80周年。(6)法国大革命220周年。(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95周年。(8)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0周年……

复习时,要引导学生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重视历史古为今用的史鉴作用,做到学以致用,能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归纳、分析、比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四、重视三个维度的掌握

历史中考的命题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课程标准包含三个维度的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历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逐步形成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用各种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客观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其核心是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培养历史思维。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墙养与考查,是历史中考命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大致可以归纳为: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国家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学习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等等。其考核的方式往往是谈看法、启示、启发、感想、感悟等。

五、题型基本固定,答题方式改变

2009年南宁市历史中考的题型仍然是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今年历史中考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出发,考察的内容和跨度相对扩大,难度相对增加。今年南宁市中考采用统一答题纸、微机阅卷,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初中生第一次应用,估计很多学生不太适应,有可能涂写选择题答案无效,或者文字题答题答错位置,或者答题超出边框,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需要教师提前对学生进行训练,做到有备无患。

六、切合实际。有计划地复习

建议分四轮复习:

第一轮:逐点过关,夯实基础。复习时要注意按照《课程标准》对各考点的要求,对照教材相应内容,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做到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有的放矢。

第二轮:专题复习,突破基础。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逐个考点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归类的复习,通过比较对照、纵横联系,将零散的知识形成完整、清晰、有序的知识网络。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相联系,这是“横”的联系;把同类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纲将因果、上下、前后联系起来,使其系统化,这是“纵”的联系。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专题有:(1)民族危机与抗争。(2)民族探索与复兴。包含红色革命的探索、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等考点。世界近现代史的专题有:(1)两次世界大战及国际关系的调整。涉及的考点有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德日法西斯化、二战、美苏冷战、多极化趋势等。(2)走向统一的欧洲。涉及的考点有欧共体、欧盟组织。(3)历史上的改革。涉及的考点有中国改革开放、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4)美国简史。涉及的考点有华盛顿体系、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冷战、美国霸权政策等。(5)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涉及的考点有俄国十月革命、苏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轮:精讲多练,发散思维。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答题时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审题。要审题型、审设问、审关键词、审时间,以此确定解答思路和答题方法。(2)规范答题。要注意答题规范,要记住几点:一是要点序号化;二是答案规范化;三是内容重点化。(3)据分答题。根据分值巧妙分解题目,例如有的题目是5分,实际上刚好有5个得分点。

中考历史教学反思 篇4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改的理念已渐入人心,对历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九年级毕业班的一名教师,面临中考,教学内容多,可谓时间短,任务重。虽然今年已是第六年带九年级历史,并没有因此感到轻松怠慢。尤其是针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应该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何在今年的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中取得一些新的突破,这些都需要我不断探索和研究。

一、端正思想,重视历史

针对学生由八年级进入九年级分班时,政史成绩没有加入,所以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误的认识,政史不重要,但政史均属中考科目,并以合卷150分成绩计入总分。因此,在学习中首先要端正他们的思想,班主任在班会课上也要重点强调,使学生从根本重视起来,上好每一节历史课,再不要把它当作“副科”。

二、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要使学生适应九年级紧张的学习生活,合理安排时间,尤为重要,其关键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校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教学改革,在九年级大胆的尝试了新的教学方式,效果明确和突出。

首先,在课前要学生学会预习,养成独立思考习惯,课本是无声的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载体,通过预习,才能在上课时把握重难点,实现重点掌握,难点突破。

其次,在上课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享受到时学习的乐趣。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学习历史,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印象理深刻,也养成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课后练习,适时巩固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对历史知识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紧接着要及时做练习,因为做练习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做题如果做到“看书不做题,做题不看书”巩固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做练习就是我们的综合卷、单元卷。我大多放在历史自习课上以考试的形式去做,这样学生会更认真一些。历史课没有那么多,我就和政治老师把课联起来,进行考试,并且是考完五个班都认真批改、汇总,改完以后必须对个别学生谈话,让他说出考后感,找出错题的原因,然后下节课由他来讲解这道题,所以这样他就会认真的准备,同时也加深了印象。

四、方法得当,巧施技法

通过这几年的九年级历史教学,我发现近几年中考历史试题重点考查的仍然是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和掌握,因学生差异,有的学生反映历史知识难记,已经将教材看了好几遍,但还是记不住,还有些同学认为每天面对都是熟悉的事情到很枯燥,针对这一现象,我采用分层教学,对好学生: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分组讨论、比较、归纳,对专题有一个整体作用的认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能力,最后,我给予补充,其内容就是一些有关的时政热点问题,使学习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热点问题贯穿起来,这也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趋向。对差学生:我采取的是“一言堂”教学方式,他们对知识结构理解不完整,设法把知识系统贯穿起来,让他们讲,一是耽误时间,另外效果不好,一般是我讲,他们记。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5

一、夏朝的兴衰:

1、夏朝的建立及发展:

①、时间、建立者及都城:约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

②、历史地位: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③、巩固政权措施:创建军队,颁布刑法,设置监狱,完善了国家机构。

④、王位世袭制的开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禅让时代”结束,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2、夏朝的衰亡:

①、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桀(jié)

②、原因:穷奢极欲,无休止的征发劳役等。

二、商朝的兴衰:

1、商朝的建立及发展:

①、时间、建立者及都城:约公元前16 汤 亳【Bó 今河南郑州】

②、历史地位: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

③、迁都: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殷(殷是指今河南安阳),因此,商朝又称殷朝。

④、商朝的发展:A、商朝的疆域:东到今山东西部,北到河北中部,南至长江流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B、经济状况:经济以农业为主,发展较快。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更加迅速,创造出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2、商朝的衰亡:

①、商朝的最后一个王:纣(Zhòu)

②、原因:荒淫无道,修筑豪华宫殿,“酒池肉林”,刑法严酷等。

三、西周的兴衰:

1、西周的建立和发展:

①、背景:周文王励精图治,国力迅速壮大。(周文王重用姜尚)

②、时间、建立者: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③、都城:镐(Hào)京【今陕西西安】

④、重要战役:牧野之战(武王伐纣)【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⑤、巩固政权措施:实行分封制

A、目的:为加强西周对全国的统治。

B、分封制下各诸侯的义务: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定期向周天子朝觐、纳贡,平时治理封国、守卫疆土,战时要为周天子出兵作战。

2、西周的衰亡:

①、原因:西周后期,政治黑暗。其主要表现为:

A、周厉王暴虐无道,贪财好利,天下怨声载道,引发国人暴动。 B、西周最后一个王周幽王贪念美色,重用小人,国势更加衰弱。

②、灭亡时间:公元前771年

四、东周的建立: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总结 篇6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9年西汉灭亡

东汉(25~220年)

公元25年东汉建立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三国(220~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东汉灭亡。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西晋(266~316年)

266年西晋建立,魏亡。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

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篇7

一、梳理知识, 宏观把握教材主线

中学历史课的内容, 纵贯古今, 横通中外, 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丰富的知识常常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纷繁的头绪又往往给学生带来记忆的困难。俗话说:“学习得法事半功倍, 不得法事倍功半。”此时,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构建宏观的历史线索, 化繁为简, 消除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畏惧心理。

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 学生普遍储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 对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都形成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如:鸦片战争、抗日战争、二次世界大战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诸类更是耳熟能详, 不在话下。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普遍呈割裂状态, 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事实混乱、时空错位、张冠李戴等现象。这与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理解能力有限、认识不深有关, 也跟教材的编排有关。现行的教材是通史体例和专题史体例的混合, 给直线、单向思维的初中生造成一定的认识混乱, 使学生无法形成有效的具一定逻辑关系的历史观。教师组织中考历史复习, 相当于引导学生第二遍通读历史。打破教材框架、梳理知识、构建宏观的大历史主线是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宏观的历史线索呢?笔者首先借用了数学函数知识, 以历史时间为“X轴”、历史内容为“Y轴”, 给学生构建一个“历史知识坐标”。其中, “Y轴”又可以帮助学生细化成“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种“刻度”。有了这一坐标, 学生便有了参照物, 能初步理顺一定范围内各历史知识的逻辑关系。如:某一历史时期, 各领域的历史事件或相关人物;某一领域, 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件等。有了此基础, 学生对历史教材的编排便有了初步的认识, 笔者便能针对初中三年的历史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构建各时期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宏观线索。

(1) 中国古代史部分, 最常用的是以王朝的更迭为线索。对于这一条线索, 相当一部分学生掌握得不错, 但构建过程比较吃力, 且容易遗忘个别朝代, 以致线索残缺。针对此现象, 教师可借用《三国演义》的开篇语“话说天下大势,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来作提示, 把夏商周以外的王朝更替划分为三“分”三“合”相间的几个阶段, 辅以惯用的“中国古代王朝更替口诀”作讲解, 如:“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学生便能较为形象、轻松地理解并掌握错综复杂的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线索。

(2) 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的特点, 笔者为学生构建了两条线索。其中“屈辱与抗争”是整个中国近代史的主题, 这是一条比较容易把握的线索。而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自成立以来, 先后经历了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历程贯穿了近现代的中国, 是另外一条重要的线索。此外, 中国近现代史两册教材的内容相对较多、较细, 除以上列举的两条主要线索以外, “近代化的探索”和“新中国的建设”是两个重要的主题。教师可根据这两部分内容的特点, 帮助学生梳理出两条分支线索, 在此就不做累赘。

(3)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世界历史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是学生地理知识不牢固。特别是世界古代史介绍的那些国家, 学生根本和现实联系不起来, 不知道它们和今天的那些国家是否一致, 有何联系;二是教材介绍历史事件多是只言片语, 章节之间跳跃较大, 造成学生的时空概念松散。而诸如人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阶级革命等内容, 学生更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时候, 教师应帮助学生排除干扰, 构建一条相对清晰的主要线索 (图1) , 以增强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信心。二

二、发现特点, 总结规律

为学生构建了大历史的宏观概念后, 教师便可着手引导学生回归微观的历史知识, 注重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由于广东省珠海市中考历史只考选择题, 本文在此围绕选择题的解答展开探讨。

历史选择题是一种设计灵活多样, 知识覆盖面很广的多功能题型。历史选择题既可以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结论、阶段特征等各种内容的识记, 还可以考查学生提取和利用有效信息, 归纳、概括、比较、辩证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等各种能力。但中考历史无论考什么内容、怎么考, 其命题都可以根据历史学的要素概括为时、空、史、论四个方向。

1.历史时间的考查

时间是构成历史的基本要素之一, 可以用确切时间、历史阶段或中国史中的年号作表述, 时间是组成各种历史逻辑关系的最基本依据, 初中阶段的历史试题一直比较注重对历史时间的考查。

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时间的能力。如:

【例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封建帝制在中国的统治, 2011年是辛亥革命 ( ) 纪念。

A.99周年

B.100周年

C.101周年

D.110周年

2.历史空间的考查

常言道:“史地不分家。”尤其是人文地理, 与历史学科的关系更是密切, 因而, 地理知识的运用在历史教学和历史考试当中都时有出现。

(1) 考查考生对基本历史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对空间判断的能力。如:

【例2】战国时期,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使当地变得“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该水利工程位于现在的 ( ) 。

A.四川地区

B.河南地区

C.湖北地区

D.陕西地区

(2) 考查考生阅读地图和整理历史知识的技能,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如:

【例3】图2中所显示的是历史中哪一条著名的路线 ( )

A.丝绸之路

B.郑和下西洋

C.红军长征

D.新航路的开辟

3.历史事实的考查

历史事实, 它包含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基本要素, 这些要素都客观存在, 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这类型的题目, 因能有效地考查学生记忆、复述、理解、分析、判断、比较等多种能力而备受青睐, 是初中阶段历史考试中最经常出现的一类题目。如:

【例4】周恩来是深受人民敬仰的政治家、革命家。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活动与他有关的是: ( ) (1) 参加中共“一大”; (2) 重庆谈判; (3) 在黄埔军校任教; (4) 红军长征; (5)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A. (1) (2) (3) (4)

B. (2) (3) (4) (5)

C. (1) (3) (4) (5)

D. (1) (2) (3) (5)

4.历史结论的考查

历史结论是历史学家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 是历史科目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历史中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初中阶段有关历史结论的考查, 主要方式多是历史结论鉴别和概括性结论。

(1) 历史结论鉴别, 此类题目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本主要结论的掌握, 要求考生对备选项的结论的正确与否加以判断, 考查考生准确再认再现课本重要历史结论的能力。如:

【例5】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 ) 。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C.造成了世界战争频繁

D.造成东方落后, 西方先进的国际格局

(2) 概括性结论, 此类题目的备选项是根据课文知识归纳、概括而成, 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推理、判断、鉴别能力, 运用历史知识对问题作出正确的结论。如:

【例6】俄国是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与俄国相似的还有哪个国家? ( )

A.日本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三、有效训练, 提高技巧

就命题方式而言, 历史选择题主要有陈述式、否定式、不完整式、判断式、疑问式、文字材料式、图片材料式、比较式、组合式、排序式、情景式等多种类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各种命题方式, 平时要注意提取和利用有效信息, 学会根据复习材料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自主设问, 模仿命题人的思路逆向复习, 以求知己知彼、巩固所学。

总之, 教学没有必胜之常法, 但贵在得法。历史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研究运用教材这一载体, 针对当地教学现状, 以学生的特点为依归, 帮助学生在复习中树立信心、夯实基础、不断探索, 促使学生找寻适合自己的轻松而高效的复习方法, 并完成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此, 考生便能取得理想的中考历史成绩。

摘要:在中考历史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根据本地教学现状, 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历史观, 打破教材的框架, 梳理教材知识, 构建宏观的历史线索;在此基础上, 教师带领学生深入考题, 总结考试规律, 并组织学生有效训练, 提高学生应试技巧, 以求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高效掌握历史知识, 提高综合能力, 取得理想的成绩。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篇8

一、基础知识的落实

1.把握深度

历年的《中考说明》明确规定:“考试范围要求不超出《说明》规定的知识能力考核范围,考试要求不高于《说明》中相应的层次限定,试卷结构和《说明》规定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在复习之前,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研究今年《中考说明》的范围和难度值,使复习的内容不能超过《中考说明》的范围、复习的难度不能高于《中考说明》的层次限定,a级了解,b级理解,c级应用,不擅自拔高,也不随意降低。

2.把握时间

历史课属于初中的非“重点”科目,加上学生、和家长的不重视,使得学生花在历史学科上的时间少得可怜,基本上囿于课堂。这就促使我们正视现实,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熟悉课本,只有平时多看书,才能熟悉教材,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

3.把握方法

记得在上复习课的一开始,我就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以期达到夯实基础、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然后通过适当练习,加以巩固。但是实践之后,发现学生的热情并不高,效率也极其低下。究其原因,我在梳理知识时,学生觉得这些书上都有,而且早已划出要点,认为多余;巩固练习时,由于对应的知识刚刚呈现,学生只需简单再现而已,又觉得无味。经过多年的毕业班教学,我切身体会到学生听老师讲不如自己在书上看;学生在书上看不如自己在题上练。因此在今年的中考复习中我会刻意的“以练代讲”。

二、点线面结合复习

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知识网络。中考复习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例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1840年6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这是一个点。1895年4月,签订的《马关条约》,这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又是一个点。1901年9月清政府又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化的深渊,这又是一个点。把这些点串起来组成一部屈辱史的一条线;把林则徐、邓世昌、义和团运动等串起来就组成抗争史的一条线;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串起来就组成中国人民探索史的一条线。三条线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这个面。

三、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特别是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把在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获取的新观念、新理论、新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认识这些新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

要针对中考的题型和要求进行专项指导。同时必须在复习当中,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特别是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并且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说材料分析题的解答,会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②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③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④根据提问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也包括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⑤依据材料提炼、概括出观点;⑥联系实际,谈谈启示。而考查的方式则会这样,也就是每一道材料题正常会有三个问题,题目的题干往往会表现为这三种方式:第一种,“根据材料,请回答”;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第三种,“直接提出问题”。对于这三种题目的回答,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第一种题目的答案往往是原本地出现在材料中,这就得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答案;第二种题目的答案就会出现在课本当中,这就得指导学生用材料所给的信息回顾课本内容及资料找相关的答案;第三种题目的答案就是平时要求记忆的。这样,把中考题型的特点分析一下,学生的复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总的来说,中考的教学复习要立足基础知识的掌握,紧扣考试说明,结合实战演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做到事半功倍。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的资料总结 篇9

1.梳理专题知识。依据课标编排的各版本教材,都是专题式的。而教材是学生的依托,因此最好通过复习教材来梳理专题,进而巩固基础知识。所以一轮复习基本上就是专题复习(也有部分学校例外)。

2.培养通史意识。跳跃式的专题教学打破了时序性与整体性,而历史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离开历史時间也就不存在历史,更谈不上历史思维。况且,考试大纲和中考选择题都是按通史体例编排的,故培养通史意识、构建立体历史很有必要。至少让学生知道一个时期或朝代的起止时间,某一时期最重大的事件和最突出的特征,注意三本必修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3.注意史学理论。的《考纲》突出了唯物史观,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但也应适度关注新史观,特别是文明史观。了解基本的史学方法,如史料处理、史论结合等等。当然,高中毕竟不是大学,不需要过于专业和深刻的理解,但是在学习中需要渗透,至少知道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模式、基本方法和基本结论。

4.有效整合教材。(1)原则:一轮宜细,把书读厚,以求厚积薄发;二轮宜粗,抓主干和特点。记住基本史实,突出重大史实;理解基本结论,了解其他观点。(2)体系:“合纵”以梳理专题知识,“连横”以构建通史体系。(3)版本:以一种版本为主,便于学生把握;但也要多本兼容,尤其是其他版本中一些较好的材料、观点和表述。(4)选修:选择1至2本认真学习,为选修题做准备。建议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作为备选之一,一是可以补充两次世界大战和现代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二是其对应的中考选修题一般都与教材联系紧密。其余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也可以用于补充或深化。

5.平时加强训练。(1)练能力:选择题需加大难度,强化理解运用;主观题应注意分层次,低起点、小坡度,逐步爬升。教学中可以典型问题(也可以是周年大事或热点问题)为小切口,做深分析或多元探讨。(2)练效率:鉴于文科综合背景下历史考试处境不利的现状,可以稍早进行文综训练。也可以进行历史单科的限时训练,或者题型的专门训练。选择题平均速度大约是每题1分钟,总共耗时不超过15分钟。主观题每题10至12分钟,40题费时可稍长。(3)练方法:以月考或联考为参照,及时反思;利用周末文综和单科周练进行调整,训练解题能力,熟悉解题方法。认真审题,找准方向;仔细阅读,获取信息;用心回忆,联系所学;做到“四化”(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术语化),规范答题。文综训练还需注意时间分配和答题顺序(先易后难或以学科为序等),通过多次经验教训的积累,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题答题方法。

中考历史知识点梳理总结 篇10

23.十四大:1992年。(1)主要内容:①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③形成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2)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第一二代领导核心是毛泽东、邓小平,形成于1935年的遵义会议和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4.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确立其为党的指导思想。

25.评价邓小平: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6.民族区域自治:(1)我国民族有56个,有55个少数民族。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分布格局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建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3)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自治区。(4)我国主要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共同发展、西部大开发。

27.祖国统一:(1)我国历史遗留问题有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2)“一国两制”构想提出:邓小平针对祖国统一问题。(3)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197月1日、12月20日。香港区花紫荆花、澳门区花荷花,曾经被英国和葡萄牙占领。原因:根本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直接原因是“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道义原因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8.台湾问题:(1)1950年代中期,毛泽东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改革开放后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对台基本方针。(2)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3)海基会和海协会: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4)九二共识: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5)“汪辜会谈”: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利互补”写入协议。(6)“八项主张”: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包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等。影响: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29.历史上台湾与大陆的三次分离和两次回归:分离:1624荷兰占领、1895日本割占、1949国民党退守。回归:1662郑成功收复、1945抗日战争胜利光复。

中考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11

文科主观性试题原则上“言之成理即可给分”,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人文方面的素养(不像解答理科试题那样死扣答案),以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更好地成才。中考历史实行开卷考试以后,设计开放性试题和开放性答案一直是其命题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例如,写小论文、写标语、让学生自己谈感想、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历史方面的宣传板报等,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中考历史的开放性答题在我们充分适应了以后,出现了一种误区,即在操作中出现了有“字”就给分的现象。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在考试中不认真审题、因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准确而盲目堆砌知识点的后果。事实上,有不少孩子在进入高中后,连基本的史实和常识都要靠翻书才能知道。

尽管中考试题是全省统一命制,但是阅卷是各地教育局组织进行的。由于评分细则弹性较大,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各地在阅卷中存在偏离参考答案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开放性问题的解答中尤其突出。譬如,一谈感悟就是“要好好学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种“万金油式”的答案缺少针对性。2011年中考历史的开放性试题已开始试图扭转这种不加分析、盲目答题的趋向,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准确分析和把握问题的能力。例如2011年中考历史第23题第三问“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毛泽东思想都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对此你有何认识”,回答此问必须根据问题的提示,侧重谈先进理论的作用、理论的继承性或理论产生的方式等内容。若学生回答其他方面的内容,严格说是不能得分的。中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的这种变化已经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注意,他们在平时复习时已开始注意培养学生学科语言的总结能力和对每一时期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能力。

试题参考答案的这种变化在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第21题相当于填空形式的问答题,答案必须精准;第22、23、25题,按照问题设计和答案要求,必须“依据材料”进行总结陈述,尤其是第三问的升华部分,必须在提炼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答案基本上是唯一的,根本无法随意胡诌瞎编;第24题沿袭了2011年中考“议会大厦”读图题的形式,给出了关键词,目的是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综合把握能力,考查学生历史知识、专业术语、语言表达、情感升华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一点明显借鉴了高考开放性试题的命制特点,不过由于给了充分的提示,降低了难度。

中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的这种变化,我们必须充分予以重视,尤其在复习阶段更要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关训练。

首先,学生必须夯实基础知识,在语言精准的基础上适度开放答题。平时一定要从严要求,不能模棱两可,要牢牢把握相关关键词。例如: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其他阶段性词语也要准确掌握);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是“加人”);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等。这每一个限制性的关键词都有其内在含义。以中美关系发展为例,1972年尽管美国总统访华,发布《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美关系打破坚冰,但是美国仍然与台湾当局保持“外交关系”,所以中美关系只是有了一个大的进步,不能说完全正常化。这些关键词的内涵要求都很精确,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予以准确把握和记忆。

其次,及时关注高中教材的变化和高考是初中教师当前必须要做好的功课。河南省高中历史教材从2008年起开始大变动,按政治、经济、文化模块安排组织教学,传统编年史的体系完全被打破。学生如果没有较好的通史底子,就会感到很茫然,就会有“怎么正讲着秦始皇中央集权体制,突然间就蹦到了英国君主立宪”之类的感慨。高中历史教师也普遍反映初中生的历史底子是越来越差,有些学生甚至连基本的朝代更迭都搞不清楚,逼得高中历史教师不得不利用自习课把通史再大致串讲一遍,弄得很被动。高中历史教材体系的变化使得初中历史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历史的编年体系主要靠初中阶段来培养。而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误区之一是,很多学生认为一些基础知识根本不用记忆,导致学生历史学科功底欠缺。

在阅卷过程中,为了公平起见,评分细则一旦制定,必须严格据此赋分,学生的答案必须具有精准性。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一直在致力于稳妥地探索开放性试题的命制,其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锻炼学科语言表达能力。譬如让学生根据相关画面写出历史短文,为了防止学生答题漫无边际,明确给出了“提示”,要求答案以关键词形式进行呈现。这明确给了我们一种方向性提示,要着力强化对史实的把握,学会用学科语言把历史要素叙述清楚。当然,如果答案逻辑严密、文采飞扬、字迹优美,就更能增值加分了。

上一篇:项目进度管理重点和方法下一篇: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