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教师教学反思

2024-04-28

五年级科学教师教学反思(精选14篇)

五年级科学教师教学反思 篇1

4.《大脑》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分为三部分:首先,从游戏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大脑的好奇心,很自然的引出大脑的话题,拉近学生与研究主题的距离,使他们更主动、更直接地投入到斜面的研究活动之中。接着,让学生通过触摸豆腐,提重物,观察大脑模型等形式了解大脑的结构,颜色,形状,结构。通过创意绘画,快速记数字的小游戏让学生了解大脑的功能;斜面越长越省力”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行探求知识的能力等科学素养。最后再学习应用,迁移拓展,探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

本课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愉快的教学情境,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科学的本质精神,并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技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年级科学教师教学反思 篇2

1.通过本课的教学, 让学生感受一下其中有趣的数学现象。

2.通过课内合作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维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与片段案例分析

(一) 猜想从问题设置开始

师: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个游戏, 大家有兴趣吗?

生:有!

师:老师现在这有两枚骰子 (教师出示两枚骰子) , 现在我同时掷在桌子上, 大家猜测一下它们的和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 不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 并说出理由。

生1:它们的和应该在2-12之间。

(教师板书:2-12中的任意一个)

生2: 它们的和肯定不会超过12, 12 是最大了。

生3:它们的和大于2 或等于2。 因为1 个骰子最小是1, 2 个骰子的和最小是2。

学生动手操作结果显示: 掷两枚骰子的和在2-12 之间的任意一个数。 (板书:大于等于2, 小于等于12)

教学心得:学生在这个活动中, 亲手尝试可能出现的情形与不可能出现的情形, 整个过程中操作——观察——思维——反馈, 亲历认知过程, 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投两枚骰子比赛, 假如和是5, 6, 7, 8, 9 这五个数, 就算老师赢;如果出现5, 6, 7, 8, 9 以外的数, 就算你们赢, 这样好吗?

生:好!

师:你们猜猜, 谁赢的可能性大呢?

生1: 老师选了5, 6, 7, 8, 9 是五种可能;5, 6, 7, 8, 9 以外的数2, 3, 4, 10, 11, 12 是六种可能, 应该是我们赢的可能性大。

生2:这要看运气, 谁赢的可能性大!

……

师:还是让我们看实验的结果来说话吧!

(学生动手投骰子, 边投边记录)

教学心得: 学生对猜想和动手操作活动积极性高, 兴趣浓厚, 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 从发现问题中, 进一步猜想与探究

师:通过你们几次的尝试, 操作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通过操作看记录结果, 显示老师赢的次数多。

师:我选了5 个数的结果, 你们选了6 个数的结果, 但是, 实验的结果还是老师赢的次数多, 这是不是说老师的运气好呀?

生:……

师:小实验的结果老师赢的次数多, 不是老师幸运, 是其中隐藏着小小的秘密, 下面, 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这个秘密。

师:我们知道每粒骰子有6 个面, 分别是1、2、3、4、5、6。在一个面上, 1-6 出现的可能性应该是一样的, 但是两枚骰子出现2-12 这11 个数的可能性是不是一样呢? 我们下面去研究一下。

教学心得:从实验中发现问题, 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促使学生深入探究。

(三) 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验证开始的猜想

学生每4 个人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 一名同学负责记录, 其他3 个同学轮流抛骰子。

生: (活动开始) 抛骰子。

……

通过小组动手操作——研讨——总结, 根据师生的共同活动, 记录结果发现11 个数出现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

师生对这一过程进行分析:

板书 (每次的结果分析) :

从直观的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掷出的和是5、6、7、8、9 的次数相对较多, 而和是2、3、4、10、11、12的次数较少。

师:从上面的分析中, 现在你们明白了为什么老师赢的次数多了吗?

生:明白了!

师: 请同学们自己再动手操作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会跟大家说说其中的道理。

生: 老师选的5, 6, 7, 8, 9 这五种可能的机会明显多。

师:这就是老师赢的机会多的原因。

教学心得:通过简便、直观的方式呈现出现的结果, 会更直接感受实验的结果。 使动手操作从表面现象延伸到深层次的内涵。

(四) 小结

师:今天这个活动虽然很简单, 同学们做起这个活动也很方便, 但是, 通过今天的活动, 你们是不是感觉到做任何活动, 只要善于动脑, 善于探究, 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请说说你今天的收获。

生1:简单的实验, 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大道理。

生2:无论是做实验, 还是做游戏, 不能只看表面, 应该善于动脑子, 多思考。

生3:再简单的动手操作, 其中往往会让我们变得很聪明。

…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学数学会让我们越来越聪明;动手操作会揭开许多小秘密;以后还要勤于动手, 善于思考, 动手动脑, 会越来越聪明。 老师希望你们越来越聪明!

教学心得:通过这样一个“可能性的大小”的实验游戏揭开了这个隐秘的秘密, 让学生感受到了动手操作的意义。 动手操作不单单是看表面现象, 要进一步地分析内含的隐性秘密才能解决数学问题。

三、课后反思

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来探讨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 通过学生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 巩固了“组合”的知识内容, 来进行可能性大小的探讨, 解决“为什么老师赢的次数多”的问题,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虽然很简单, 但是环环相扣, 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的研究。

第一个环节: 设置问题质疑——猜想的开始

学生在这个活动中, 用很简单的问题和简单的游戏, 亲手尝试可能出现的情形与不可能出现的情形, 整个过程中操作——观察——思维——反馈, 亲历认知过程, 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促进智力的发展和提高。

第二个环节: 从实验中发现问题——猜想的深入

实验结果与事先估计不一样时, 引起了认知冲突, 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亲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 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当学生通过统计有限次数的实验结果, 看到掷出的和是5、6、7、8、9 的次数相对较多, 而和是2、3、4、10、11、12 的次数较少时,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数的分解的形式来分析其中的奥秘, 找出其中内含的秘密。

第三个环节: 从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验证猜想的结果

只有猜想没有行动——是空想。 猜想后的探究活动会验证猜想的结果。 过程很简单, 但是猜想——实验——探究的过程就是我们从发现问题到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 动手实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更是解决问题的活动方案, 最终圆满地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动手操作的意义, 动手操作不单单是看表面现象, 要进一步地分析内含的隐性秘密才能解决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余思丽.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小议[J].新课程:教师.2008 (8) .

科学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3

一、教学反思的前提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忠于自己的职业

有人说,如果你仅把工作当成领工资的手段,那么你就会陷入一种平庸的生活中。这种生活是很枯燥乏味的,痛苦的,这样生活不会有幸福感成就感。如果同时你是一名教师,我劝你还是尽快改行,换一个你爱干的工作去做,因为你将会耽误一代人的一生。教师应该怎样尽职呢?

1.像美国老师那样热爱教师职业。下面节选[美]彼得·基·贝得勒《我为什么当教师》一文选段:“我爱这一行的真正原因,是爱我的学生。学生们在我的眼前成长、变化。当教师意味着亲历“创造”过程的发生——恰似亲手赋予一团泥土以生命,没有什么比目睹它开始呼吸更激动人心的了。

2.有教育的信托责任。什么是信托责任?郎咸平教授认为,大学生的父母把大学生交给大学了,社会对大学是有期望的,大学应该怎么兑现它们的服务呢?这种契约精神就是信托责任,也是大学改革的真正重点。比如郎咸平教授对学生逼得是非常紧的,学生必须花非常多的时间攻读他这门课,学生有问题随时可以打教授的私人手机找到他,学生有问题可以跟他讨论,学生写的报告他一定从头看到尾。学生很感动,他们说感觉非常意外,这么有名这么忙的郎教授怎么会有时间读学生的报告呢?郎教授不觉得有什么意外,因为他认为这是他的信托责任。

二、教学反思要重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1.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实验中,在观察中,在分析思考中,在辩论中必须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培养实事求是的习惯。例如有的老师在教学《人体的血液循环》一课,让孩子们用做游戏的方法模拟人体血液循环,这只能促进孩子理解血液循环,但离真实的血液循环抽象得很远,不利于孩子们更科学地理解事物,不利于孩子们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认识方法。

2.解决学科学为什么的问题。科学应该为人类的生存服务,首先是定义为对人类的爱。所以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反思你的教学内容方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是否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热爱生命。有一次,听一位老师上《油菜花开了》一课。孩子们在观察油菜花时,从叶子上掉下一条青虫,女孩大叫,男孩说打死它!我对孩子说:你们在打死它之前,为什么不好好观察一下它呢?于是他们就拿起放大镜观察起来。然后说啊原来它是这样的!我紧接着说:你们知道它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吗?孩子们感兴趣起来,问什么样子。我说它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啊!孩子们有些不忍心把虫子打死了。我们的教学应该引导孩子意识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珍贵,这就是在细微处培养孩子们对生命的热爱。

三、教学反思要注重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

日常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的班级的学生上课聚精会神,有的班级像自由市场,这种现象应该是最值得反思的了。我觉得其中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与这个班级科学课的学习习惯养成有关。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从未上过一堂规范的科学课,首先对科学课就失去了兴趣,因为你上的科学课他什么也得不到。再加不懂试验方法,没有很好的形成小组实验配合的习惯,不懂实验课的规范,当然就会出现混乱局面。老师没有很好的指导他们干什么、怎么干,当然他们就会自己干自己的事。

2.与是否有设计小组实验活动有关。比如老师只是演示,教室那么大,后面的学生看不清听不见,教师又没有很好的巡回展示,于是我看见后面的学生在看小学生报。我挺同情看报的同学,他们做得对,看报纸多好呀,可以得到很多知识,比在这个课堂上得到的多。我这时走过去和他们讨论沉浮的问题,他们很愿意参加研究。所以科学教师一定要设计好小组实验。

3.与教材内容深浅有关。课前要对学生的知识情况进行了解,这就是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根据学情制定一节课的教材深度。如果深度浅了,学生就没有兴趣去学习探究了。例如《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一课,老师在一开始就摆出两个装满水的水槽,问学生在水中马铃薯会怎样,学生很麻利地说在盐水中会浮起,在清水中会沉下。那么这节课学生就很不用心上了。要知道现代资讯如此发达,城市中的学生得到这点小常识真是轻而易举,这节课就显得教学效率很低了,不外乎就是让学生动手验证一下自己的准确判断。不会引起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兴趣,于是他们对实验也就马马虎虎,课堂就会比较散漫。

4.与老师的语言有关。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课,离不开教师生动有趣、热情洋溢、幽默大方的语言表达,当然这是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如果一堂课老师板着脸,老是大叫“安静!安静!”这当然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有以下几个要点:(1)使用规范的普通话教学。(2)要使用教学规范术语。比如把玻璃棒称为棍子,烧杯称为杯子。(3)科学课课堂语言必须准确,不能夸张。(4)不要用舞台语言或主持人语言,夸张的语调上课。

五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篇4

本堂课让学生亲身感知摩擦力,强化了摩擦力给人留下的印象,使摩擦力在学生的思维中由抽象变为了具体;让学生亲历亲为去进行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养成尊重事实的优良品质;让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总结、发现新知,能够使课堂充满实践性、概括性和科学性。另外,课堂延伸,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拓展新知,使课堂成为学生课余学习的桥梁,从而真正实现授之以渔。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反思

课前,布置学生按书本的要求做了一个“地形”,但没有按时完成的小组很多,使本堂课的效率不高。实验中体现出来的问题:一个是土的松紧程度,一定要适中,太松了,“雨水”一冲就垮,太紧了,又半天不见动静。二是出水口要挖得大一些,防止阻塞,形成“洪水”,不利于侵蚀的观察;最后,接径流的容器一定要大一些,否则一接就满,也会给实验造成麻烦。这个实验在操作时也有比较多要注意的细节,比如降水的高度、位置,观察的项目等,都需要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明确了实验要求,这个实验一节课中只能进行一次,不能重新做,实验前明确实验的各项要求和重要。在实验前由于我没有着重强调,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又不断的看书,整个实验后实验室也是留下了很多水。真是一次最脏的实验课了。

石会改变摸样吗教学反思

本课时我在课堂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兴趣、生活环境,导入时选择学生熟悉的岩石为素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努力激发学生积极调用已有经验,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科学研究,并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本课教学中,我并没有生搬硬套的给学生灌输如“风化”的知识,而利用学生对岩石与生俱来的兴趣,通过老师的引领,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利用“冷热的作用”和“水的作用”两个模拟实验,使学生经历探索岩石在“冷热”与“水”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探究过程。在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时,对于“植物根的作用”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在课堂中及时探究验证,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来验证,把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向课外。同时结合多媒体技术,了解了大气对岩石的一些影响。在“假设——验证”的实验活动中,体验大自然的力量,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求证意识。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理论上的知识,在讲解过程中不够详细,让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出现一些混淆。并且对本地石梁的地形了解欠缺,所以探究在家乡是什么地形时,学生讲到的地名,地形不能够对上,区分上有点难。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对每个地形配以图片,并且出示了本地有名景点来讲解地形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这是会发现,我们的周围也有很多的地形。

整节课总体框架不错,在课堂上的条理清晰,并引导得当,用上课件,图片文字等更加直观,加上学生的印象。但有时过分美观的图片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转向其他关注点,故应稍加调整。在讲解地形图环节感觉还好,看着地形图,让学生直观了解了一些地理知识,如大河向东流——地势,西高东低。

测量力的大小教学反思:

五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篇5

今天,我上五年级自然课,讲第六课风,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我故意饶了个大圈子,问:什么是自然?说出自己身边的自然现象.同学们很踊跃.当提到风时,我就顺话题问:谁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有的说用扇子扇,电风扇,等等,我说用手扇,同学们开始演示,课堂气氛很活跃.又问:风是什么?生答:是空气,是空气流动.那教室外面的风是什么在扇哪?我问.学生答不出来.大家从书上找找答案吧.教师和学生一起做风的形成演示器,同学们很感兴趣,要求自己也要制作一个风的形成演示器,我告诉了他们方法.课堂小结后,我让同学们自己当老师布置作业,同学们很兴奋.

这节课效果怎样,还需要下节课来证实.

五年级科学的教学反思 篇6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的。主要包括观察、描述植物的根的特征;知道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类;测量根系的长度,了解根系的分布特点;运用简单的模型观察根尖形态,从而了解根的作用。

在这一课教学中,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教学开始中,我先创设了学生可能见过但不一定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情景,引出问题“根这么重要吗?”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想了解根有什么特点,它在泥土里是怎样分布的。在观察、比较和测量了根系以后,学生很自然地又会想到,根这样分布有什么作用呢?因此,又让学生了解根深扎土壤是为了能固定植株。根还有其它作用吗?从而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与分析中得出,根还有吸收并运输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总体来说,本课教学还是比较流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节五年级复习课的反思 篇7

1. 复习内容过于随意

[片断一]

教师在刚上课时, 设计了复习环节, 采用自由谈话的形式, 与学生交流前面四个单元所出现的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

T:Hello!What's your name?

S1:My name is XX.

T:How old are you?

S2:I'm thirteen.

T:Is there a desk in the room?

S3:Yes, there is.

T:Can you dance?

S4:No, I can't.

反思:这一段师生间的自由谈话比较杂乱, 教师的提问过于随意。虽然学生回答得很流畅, 看以师生间热闹非凡, 实质并没有起到复习前面几个单元知识的作用。

对策:教师在设计复习内容的师生谈话时, 应该要有针对性、创新性。另外, 每句话之间应是自然、无痕的过渡, 而不是想到哪说到哪。这样, 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学过的旧知识, 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落到实处

[片断二]

在小组练习中, 该教师主要采用同桌二人组合练习对话, 主要内容是“Is there…in/on/under the…?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和I can…I can not…”教师先和同学示范对话, 教师问:“Is there a computer in the classroom?”教师摇头暗示学生做否定回答, 学生说:“No, there isn't.”教师又问:“Is there a piano in the classroom?”并点头暗示学生做肯定回答, 学生说:“Yes, there is.” (教室里没有钢琴) 接着教师说:“你们就这样仿照我练习对话。”并直接叫同学站起来说, 优秀生说得很流畅, 但困难生结结巴巴, 有的甚至不知如何说。这一句型练完之后, 教师又对学生说:“你们同桌再练习句型, 一人说I can…另一人说I can not…”同样, 教师刚讲完要求就叫同学站起来练习, 结果课堂气氛很沉闷, 很多学生说不出来, 教师显得很着急。

反思: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小组自主学习的时间, 学生来不及讨论。这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权, 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违背了教学原则。

对策:其实只要教师引导学生选用身边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回答问题, 就能再现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只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 就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

3.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教师难驾驭课堂

[片断三]

在本节课中, 学生的活动量大, 有很多都是在小组中合作练习句型。教师在检查效果时, 让学生站起来向全班练说,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开火车, 即某一组的同学, 一排一排的按顺序来回答。由于学生回答不熟练, 教师只顾帮助该同学纠正错误, 其他组的同学由于没有练习任务, 注意力不集中了, 便做起小动作来, 很多人注意力不集中, 班上甚至有点乱。而即将被检查到的该组的同学, 由于要准备发言的内容, 只顾在座位上小声地练说, 也没听别人发言。这时教师既要维持秩序, 又要倾听、纠正同学的发言, 有点难以驾驭课堂了。

反思:该教师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课堂结果, 是因为他机械的回答方式让学生产生了思维定势。学生一看检查第一组了, 于是第二、三、四组大大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早已熟知教师的提问方式, 可见该教师还缺乏教育智慧。

对策: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避免机械的“开火车”, 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来确定发言的同学, 让每一位同学都处在一种准备状态, 这样学生就能注意听并且不再小声讲话了。教师的眼睛应随时环视全班, 偶尔看看发言的同学, 但耳朵一定要听同学的发言, 以便随时纠正错误, 让每位同学都觉得教师在注意他们。班级秩序就井然有序了。

一堂课成功的因素有很多, 如果能选择好复习内容, 就为一堂成功的课打下了基础。若教师能用自己的教育智慧, 灵活地驾驭课堂, 那么, 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闵晓颖.对一节复习课的反思[J].数学之友, 2012 (3) .

立足反思促进科学教师专业成长 篇8

一、反思成功之处,积累教学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我们自己上课,还是去听其他教师的课,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精华之所在。所以我们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及时发现这一闪光点并把它记录下来,经过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例如我听了一位特级教师上的《观察水》一节课,他的引题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听说外星人没有水,他们很想了解我们的水是怎样的。你们能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水是怎样的吗?”之前学生们对水的特点已经有了一些粗浅认识,但是不是很全面,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所以在介绍水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于是学生就展开了重新构建水的特点的研究活动。在课堂的最后,让学生再次向外星人介绍水。这样首尾呼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始终在一种激情的环境中开展研究活动。我们大家也感觉安排得非常巧妙和成功。回来后,我也运用了类似的方法,效果不错。所以我们最好多去听一些特级教师或者是优秀教师的课,吸取他们的优点,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二、反思失败原因,优化课堂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中,无论我们教学经验是如何的丰富,难免也会有疏漏之处。这就要我们反思其中原因,并作调整,以优化课堂教学。例如我在教《怎样加快溶解》这一课时,在活动开始的时候,设计了一个比赛的环节:把一片“口含片”发给学生,学生可以使用任何方法,看谁能够把口含片最先溶解完。我认为这样设计的优点是能够让他们将平时的生活知识运用到活动当中来,本以为会达到不错的效果。可是到了课堂上,由于一开始就进行了比赛活动,课堂就很难控制,导致了教学失败。课后,黄老师认为,根据现在的生活经验,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加快溶解的方法,我们没有必要再采取这比赛的环节。这个实验跟下面的实验有重复的现象,应像章鼎儿老师说的将多个小实验合并成一个大实验。于是我在上另一班《怎样加快溶解》这一课时,采用了黄老师的办法,结果教学效果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以免重犯低级的错误,使教学日趋完善。此外,自己上课,自己反思,一些大的问题不容易被发现。为此,教师之间最好多互相听课,最好请教研员多来听课,这样他们就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毛病之所在,及时“对症下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三、反思教学机智,提高瞬时悟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生成性。有时学生会提出一些我们预想不到的事,因此我们教师要对自己如何处理这些“预设”以外的事的闪光点进行反思,锻炼自己的教学机智,以启发在以后教学中的悟性。例如,我在教《水的观察》这一课,让同学们汇报时,其他同学讲的都在我的预料之中。可是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还知道水有放大的作用。”一时间,我停顿了下来,并思考,水的放大作用其实并不是水的特点,主要是水跟瓶子组成了凸透镜的缘故,我们不能把它说成是水的特点。但如果我说不是,那也不行,这是一些学生用眼睛观察到的。究竟怎么办?通过思考之后。我说:“这位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能够发现其他同学没有发现的现象,但是是不是就是水的作用呢?我们也不能肯定。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继续拿方形的、扁形的等不同形状的瓶子的来装水实验,假如都有这样性质的话就说明是水的作用,否则就不一定就是水的作用。”这样,我既表扬了这位同学仔细观察,又进一步激发了他探究科学真理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的生成中应该及时关注“学情”,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以提高自己的瞬时悟性。

四、反思疑难之处,实现教学相长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总会碰到许多困惑、疑难之处。我们要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什么,面对困难,我们要如何调整。例如,我在教《植物的根和茎》这一课时,由于第一个实验“根的作用”在一堂课之内很难完成,需要1~2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我就将自己做过的实验器材带到学校讲给学生听,也没有让同学做。另一个实验“茎的作用”就让同学们一起做了。这样一来,我想应该不错了吧,但是当我看到同学的活动手册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错的。有很多的同学把“根吸水”的实验跟“茎输送水”的实验给弄混了,错把“茎输送水”实验写成了“茎吸水”的实验。通过反思,我认识到,主要是自己这两个实验有些相似之处,而我出于“省事”考虑,没有让学生亲手做,所以就产生这样的后果。吸取教训以后,我再上其他平行班的时候,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五、反思改革创新,挖掘创新潜能

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情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例如我们在教《蚕的一身》这一课时,其中有个活动是“抽蚕丝”,蚕丝抽是比较容易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断,而且用手绕的速度又很慢。我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班里没有一个学生能抽完。于是我就寻找原因,发现主要是我们绕蚕丝的设备不够好,手的用力不够均匀,就很容易断,假如有专门的机器就好了。于是,我就把这一要点讲了出来,鼓励学生去发现各种绕蚕丝的方法。到了第二天,同学们拿出了很多的办法。其中一位同学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去找一本荣誉证书的外壳,然后用透明胶布把开口粘住,再拿一根筷子从荣誉证书的中间穿过,使两边可以用手拿。这样我们就不必用手去绕,只要用手握住筷子的两头,然后把整体转动起来就行了,这样一来,蚕丝既绕得快,又不容易断,到其他班里上课时,有些同学十几分钟就成功了。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1 篇9

沉和浮

《物体在水中时沉还是浮》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整个单元教学的一个基础。本课在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探究,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学生理解对比实验的意义上,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对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除了特殊的悬浮状态),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大致能够清楚判断。但是,根据生活经验所得,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重的物体下沉而轻的物体上浮。而这一表述过于简单化,生活中不难找出与这类说法相悖的例子。如何从这一矛盾点出发,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这是本单元面临的问题,也是本节课开始探索的任务。从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开始,一步一步地探索,让学生逐步明白现象背后的原因,认识到事物的规律。于是,活动一开始,我从简单的物品入手,出示一块小石块与一片树叶,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沉浮现象。随后,出示教科书中所举例的七件物品,让学生纷纷预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对于个别物品,如萝卜、回形针、蜡烛,学生之间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分歧,大家的探究欲望升级。接下来,各小组就可以利用手头准备的材料,大家分工协作,一一将七种物品放入水中,判断其真实的沉浮状态。真对这个活动,探究同学们都会产生一个疑问,这些物体的沉浮状态不同,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大小、轻重、是否空心、材料„„一系列的猜测一一从学生的头脑冒出。为了顺利进入今天探究的主题,我简单引导主要研究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它的沉浮状态真的和体积、质量有关吗?很多同学都脱口而出告诉我是的。接着,按照教科书中提供的切割以及连接的方式,用实验去检验真理,冲击学生头脑里原有的错误认识。得出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体积(质量),它的沉浮状态不发生改变的结论。

问题反思:

在课堂教学时,由于实验材料选择的不同及考虑的欠缺,导致产生了一些小的分歧。例如,在探究回形针的沉浮时,有一个小组产生了回形针浮着的现象。

胡萝卜沉浮的判断,出现不同沉浮现象。教学重建:

由于回形针很小,而由水的表面张力将之托起。为了避免此类情况产生,让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沉浮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明确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同时也规定了操作的方法应该是: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人水里,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实验材料的选择要科学,由于事先,我是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准备实验素材。因此,学生带来了白萝卜还有胡萝卜,且每个萝卜的新鲜程度也是不一的。因此,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出现了浮、沉,甚至悬浮的现象。学生们都很困惑,为什么同样是萝卜在水中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状态形式存在。这时,教师就要随机简单提及一下悬浮这个状态,并告诉学生这与我们所准备萝卜的新鲜度,内含水分的多少存在很大的关系。从而解除学生头脑中的困惑。

课堂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地方,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同的班级,会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处理形式。但是,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科学活动价值的提升,学生才能有发展,科学课才是名符其名,让我们多多关注并提升探究活动的价值吧。

2013.3.4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物体沉浮的部分规律。本节课将继续深入,利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为材料,改变形状使其漂浮于水面,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一开始,我让同学们猜测,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它的沉浮状态如何呢,将它制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沉浮状态会改变吗?通过预测与实验探究对比,目的明确,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很浓厚。对于实心橡皮泥只改变其形状,他们的质量并不改变,这一点上同学们都有共识。但是,当我提问:他们的体积是否发生改变呢?很多学生都犯起了嘀咕,不少同学甚至还斩钉截铁的告诉我改变了。为了后面教学的铺垫,我先简单介绍如何用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随后,让四位同学上台,同时测量将同块橡皮泥制成各种不同实心形状的体积。当一个个5ml体积的答案从四位同学口中说出时,同学们不得不相信这样一个事实:改变同种实心物体的体积,其质量和体积都不改变。

如何使我们手中的橡皮泥能够漂浮起来呢?做成船型、碗型,中间成空心,学生们的各种创新的想法一一付诸于实践。尽管由于橡皮泥过硬,但同学们的热情未减,一件件成功的作品漂浮于水面。与之前的实心形状相对比,现在的橡皮泥质量与体积是否发生了改变呢?质量不变,体积需要探究。经过前车之鉴,学生们这次的回答有点谨慎,迫不及待地想要用实验来说明。经过前面的实验铺垫,这次我让每个小组合作自行实验探究,并将实验结果及时记录到科学作业本上。

问题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备课思考不够深入,还是出现了几个问题。

(一)是由于橡皮泥的质量问题,由于过硬,使得同学们在塑造形状时产生了诸多的不便。另外,不少同学改用自己准备的橡皮泥,但是也出现了个别溶于水的现象,导致测量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存在一定的误差。

(二)不少同学设计出的漂浮于水面的橡皮泥形状过大,而实验室里的量杯不够精确,我准备的量筒口径过小,导致无法测量排开的水量。这些问题,给本节课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教学重建: 1.橡皮泥的问题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主要分三个环节:(1)直接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2)把橡皮泥做成各种实心形状(圆柱体、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放入水中;(3)做成其他的形状(盒子形、乒乓球形、饺子形、船形、瓮形、碗形等)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由于彩色橡皮泥一接触水就容易被软化,故我要求学生用每种颜色完成一种形状,也就是我们说的一次性使用。

2.容器的问题

这一课是以橡皮泥作为媒介,研究改变物体形状导致排开的水量变化,从而影响物体的沉浮,所以要及时观察排水量的变化。曾经考虑过用量筒,因为它的最小单位刻度10毫升,但是量筒的口比较小且比较长,不方便放橡皮泥。最后我还是用量杯来作容器,在量杯上贴出更加精密的刻度,5毫升1小格,25毫升1中格,100毫升1大格,提高了读数的精确度。

2013.3.11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通过前面浮力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如何测量上浮物体的浮力。并且知道其大小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排开水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但是,对于下沉的物体很多同学的头脑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的疑问:它是不是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呢?

通过实验解答了同学的疑惑,而且还引出了浸入水的体积和浮力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于是,顺势进入这节课的第二个活动:探究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与浸入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再者,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着必然的联系。就如我上的这一课中,需要用到体积这一概念,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学过体积的知识,这一点我在上课之前就注意到,因此没有影响到了学生的新课学习。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多听听其他学科老师的课,将各学科之间知识相互渗透,这样就能更好的进行教学

问题反思:

有的孩子说在水里拿重的东西比较好拿,有的说不管是什么物体,都是受水的浮力的,有的说是从书上看到过的,„„

从孩子们的发言看,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片面的,表面的,不确定的。所以这节课最大的目的就是用实验来证实他们的猜想。

钩码排开水的体积较小(一个钩码排开的水量6ml多),拉力和重力相差6克左右,用牛顿做力的单位,学生读测力计的读数时,几乎感觉不到测力计有多少变化,实验效果不明显。

教学重建: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感受到水的浮力,结合本节课的前概念的完善、探究的组织和实施等:

1.对于沉到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寻找学生生活中的前概念? 在科学教学中,将生活现象赋予科学内涵,完善浅显的科学概念是必要的。在本节课中,结合上节课的知识,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学生很容易感受到水的浮力,进一步引申到沉在水底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学生的前概念中已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如从水中拿沉在水底的石头等会感受到离开水面,石头变重;游泳时候刚学感受到被水拖起来等,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主动去发现,只是有感受,这就需要科学课堂将知识进行完善。

2.为了让实验效果更明显,我把试验用材料钩码改为选用了重量较轻体积较大的橡皮泥,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较大,测量拉力时效果明显。

3.引导学生猜测,并设计实验。

每一堂科学课都有一定的探究任务,从四年级开始,需要孩子们主动去设计探究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测,前一节课,测量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以课本给出的实验步骤为止,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孩子们能够主动进行设计,明确探究方案。

4.实验设计不忘本节课的探究核心—排开水的体积和重量 在设计实验记录上,始终让孩子们进行测量水的体积和自身重力,这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孩子们进行发现内部规律—密度做铺垫。科学需要单元备课,才能更清楚的明了教材中每一节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

5.画示意图,清晰明了浮力和重力的关系

从第五课开始,就需要孩子们学着画示意图,更加直观的指导浮力、重力和拉力之间的关系,也让孩子们体会到示意图的益处,对本节课的探究知识有一个深入作用。

2013.3.20

《马铃薯在液体中沉浮》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通过“引导、启发、实践、发现、总结”,提高学生自主分析、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自己构建概念和相应的知识体系。

1.学生发挥各种想象力,尝试猜测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以表演的形式出示同一土豆在2种液体中的沉浮情况,抛出问题。

2.同等体积的马铃薯、盐水、清水的重量不同引出密度。本节课,通过天平比较相同体积的马铃薯、盐水、清水的重量,发现三者的重量不同,引出密度的概念。这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是一个升华,对于前面探究的内容的进一步探究它的内在秘密。这也是本单元较难的部分,不需要孩子们进一步的讲解密度概念,了解添加物质会使液体密度变大的初步概念即可。

3.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在本节课的结尾,为了引导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究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抛出问题,给予孩子们思考和继续探究的欲望,回家继续探究溶解不同物质马铃薯的表现,增强对科学的学习欲望。

4.联系生活,引申概念 生活中的淹不死人的湖—死海,探究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和应用生活中的现象,科学从生活中来,回归生活的理念。贴近生活,激发孩子们进一步去生活中寻求科学答案的欲望和激情。

问题反思:

材料的选择欠妥:比较马铃薯在清水和食盐溶液中的沉浮实验,有个别小组的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浮的现象,这对在一定浓度的液体中马铃薯的沉浮形式会改变的认识不准确。

在猜测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是盐水,验证的方法都说是用嘴尝尝,但对于不知名的液体能随便尝吗?没有想到在酒精灯上加热蒸发的办法。

酒精灯加热液体实验中细节关注不够。教学重建:

马铃薯都是学生从家带来的,有的相对比较新鲜,有的表面有很多皱褶、非常干巴,在清水中甚至都能浮起来。所以准备材料要准备表面光鲜,最好是新鲜的马铃薯,这样实验效果更明显。在使用酒精灯加热使液体加速蒸发时,要充分考虑安全性。课堂上使用的铁夹子持续加热后会比较烫手,因此使用木制夹子会更加安全;实验记录单的设计能否更人性化,比如在记录加入物质量和沉浮情况时,把沉、浮、半沉半浮等情况标注细致,让学生便于准确记录。同时,可以沉浮情况之后再加上一栏项目“心情如何”,在学生一勺一勺添加物质时,马铃薯从没有浮起来、慢慢浮起来再到完全浮起来的过程中,记录下“焦急”、“兴奋”等心情,会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对于如何判断使马铃薯上浮液体过程,要及时解决学生困惑,教师的点拨也不可少。是不是盐水才能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学生们都说,不是。那还有哪些液体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味精水、白糖水、鸡精水。于是大家调制味精水白糖水进行验证,结果与猜想一致,大家的情绪很高,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这一节,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在小学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以更加完善的细节和充满亲切感的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2013.3.25

第二单元 热

《热起来了》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热起来了》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及热的原因,并且知道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阻挡冷气进入。同时让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并且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等活动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从中引发学生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本节课的探究中,更多的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冷热,学生感受热穿少、冷增加衣服,喝太烫的开水时可以加一些凉水等,在解决衣服是否会给我们提供能量的思维验证中,引导孩子们认识,我们晚上钻进被窝前被子是怎样?过一段时间被子会怎么样?被子、衣服如何会给我们提供热量的话,那么堆放一起的衣服是否会因此产生过多的能力而燃烧一起来。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碰撞中,整理了前概念,修补了有缺陷的前概念,获得科学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特别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时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学生对探究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给予积极的肯定甚至稍许夸张的评价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对学习的前景充满自信.如:“你回答的很棒,请再响亮的说一遍!”“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用肯定的语言,表扬学生任何一个小的惊喜和新的发现,不断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问题反思:

今天这节课是学生本学期第一次使用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可能有的学生忘记了,在使用之前我的讲解不到位,学生在拿温度计时有个别的不知道拿什么地方读数,虽然及时纠正还是有计量错误的发生。

在做实验时,测量衣服的温度,有的小组得到的数据是温度上升,说明衣服能给我们热量。

教学重建:

温度计的使用学生不是第一次了,因此可通过教师或学生的演示注意事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细心、耐心的引导好学生。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字典的温度、毛衣包着的温度、毛衣包着字典的温度时,我发现上午上课和下午上课对于温度的变化有影响。上午温度处于上升状态,测量时位于阳光处的温度升高较快,与远离窗台处有较大的差距,下午温度处于下降的状态,位于阳光处的温度高于远离窗台处的温度;教室在背阴面的班级测量的温度整体偏低。

测量衣服的温度时,不能用刚脱下来的衣服,刚脱下来的毛衣还带有身体的体温,测量时温度是逐渐上升的。所以我觉得课前要考虑清楚这些问题,排除这些干扰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把主动权完全教给学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更容易让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更容易把握学生考虑问题的方向,也让学生自己经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最后出示一个已经完善的实验设计单,帮助学生把自己的思绪进行条理化,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一个科学实验过程,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2013.4.1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适当地增减内容和改变教学的顺序。在5.3班上《液体的热胀冷缩》时,我按照课本的导入:出示一瓶未开封却没有完全装满的矿泉水和橙汁饮料,问学生:为什么商店出售的液体饮料不装满?孩子们的答案很多:有的说是因为装得太满了,一拧开瓶子就有液体流到手上;有的说是商家缩水,偷工减料,想赚多些钱;还有的说是工人装的时候不小心没装满。总之很难将他们导入到课题上来。5.4班上这课时,我将导入部分改成让学生玩温度计,并观察温度计中液体的变化,在让他们对温度计提出各种问题。这样的导入既激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又顺利的完成了导入部分的任务。由此看出灵活处理教材,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反思:

在这一节课里,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操作比较简单,之后的实验现象也明显易观察。我觉得这一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根据实验猜测去设计实验,但让学生凭想象去设计一个实验确实很难,尤其是还要放大液体热胀冷缩的效果的这个设计则更难!为了降低难度,我曾经尝试着发放部分实验材料给学生,让他们思考:这些材料有什么用?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但在实际上课时,当孩子们一接触到实验物品时,就忙于动手去组装,去摸它,没有心思再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话,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教学重建:

针对教学重点要巧妙的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科学思维。学生做实验设计时思考这样三个问题;:(1)液体装在哪里?(2)如何能明显观察到液体体积的大小变化?(3)如何让液体受热和受冷?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时,思维的火花在组内碰撞,通过有目的讨论:学生明确了自己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材料,这些材料又有什么用。

2013.4.8

《金属热胀冷缩吗》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主要是研究金属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前面学生认识了水、空气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此时会很自然地想到另一个问题:固体是否会象液体的水、气体的空气那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此这课选择让学生开展这一观察研究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金属球的热胀冷缩,第二个活动是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本课最大的收获就是让学生自主讨论小组实验计划,并对实验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学效果比较好。让实验教学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的方式。

问题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实验较多,在时间上有些不充分,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表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深入的分析,比如为什么铜球要热较长一段时间后,才不能通过金属环。为什么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不像空气和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明显等问题。如果能借机深入分析,对以后学生科学思维的拓展及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良好的切入点。

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实验效果不是太明显。教学重建:

开头直接引出固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学生进行猜测完了之后,就拿出实验材料。先是拿出铜球,学生觉得这个造型很独特,十分的兴奋。在做铜球的热胀冷缩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很惊奇,这个铜球怎么会一下子穿过去,一下子又穿不过去。在学生的惊奇之中,自然明白了铜球也会热胀冷缩。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实验时,可以仿照科学探究室里面的“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制作一个进行同原理的进行展示,在第二个铜、铝、铁等金属的热胀冷缩的实验中,采取了新的材料。学生对于这个也是很好奇,于是就积极参与这个实验,最后也得出了结论。在最后的环节,补充了一个小的知识点。在金属世界中,有两个金属是相反的。别的金属是热胀冷缩,只有铋和锑是冷胀热缩的。

2013.4.15

《传热比赛》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1.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学中,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大胆进行猜想,鼓励学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选择有针对性的实验进行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形式,它不仅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而且实验本身就能很好的展示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习怎样去设计观察实验活动及认识热的传导这两个主要教学任务。我把这节课的设计为导入、基本活动、扩展活动三个部分,也是逐步推进的三个层次。

在我介绍了凡士林,并让他们观察了热在铁棒中的传递后,也就是解决了观察的方法之后,提出:观察铜棒的一端被加热时,铜棒的其他部分变热的情况,并作详细描述。这是一个实际观察、描述层面的认识。在这一层中,需要他们自己设计出实验去观察热在铜棒中是如何传递的。在这里我并没有直接做演示实验让孩子们观察,而是分步出示模型,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去猜测实验的结果,让他们亲历探究过程。

最后孩子们研究了热在铜棒中传递等多个活动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的特点,概括出: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在一定数量的观察活动基础上,形成对传热──热的传导的认识。

2.重视学生间的互相评价

在学生汇报和展示实验方案和发现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他们是否做得科学,有哪些不足之处,还可以怎样进行改进?”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从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本课采用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汇报、展示。在这些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善待批评以及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分析、欣赏、分享、互助„„

问题反思:

1.教学中有个别细节的地方没有处理好,比如给孩子们准备的材料不够丰富,孩子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再有,在学生说出在金属、木头、塑料导热实验过程中的不科学之处,我没有把这个作为重点再提一下从而造成第二个实验中还有操作错误的。

2.课后小结没有让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小结。教学重建:

教学中,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进行猜想,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大胆进行实验,让学生准备尽可能多的材料进行试验,这样才对学生有说服力。学生汇报、展示时,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他们是否做得科学,有哪些不足之处,还可以怎样进行改进?”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要重点提出,进行讨论,增强孩子的印象。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让学生自悟自得。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行获得知识,锻炼了能力,让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2013.4.22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时间在流逝》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科学课教学,使全体学生加入到课堂活动中,进行实验操作,学生都动起来,感受到参与的乐趣。但是《时间在流逝》这一课并没有实验操作等内容,相对来说理论性较强比较枯燥。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这样的课没有实验课有趣,不好上,但是教材还需要这样的内容。怎样将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让学生乐于参与,在备课时是要想解决的问题。经过思考,设计教学环节时尽量多给学生创造实践和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经过有趣的实践和理性的思考,了解这节课的知识。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存在,利用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所以,我将教学的重点目标定为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感受1分钟的长短这一活动,由于时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事物。所以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所产生的感受是不容易表达的,为了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在活动中解决重难点的学习,我在1分钟的估计这一部分,设计了两次体验实验。一次是让同学用自己的方法去估计一分钟的时长。,使他们能够进行亲身实践。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体验。第二次“一分钟估计”实验是在第一次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等得出的具有“等时性”、估计时间较科学的方法来再次估测一分钟时长,通过有结构的活动加深学生对重点的理解。

问题反思:

由于时间关系在体验完一分钟的长度让学生合理估计10分钟、1小时的长度没有很好的处理。在设计体验1分钟的活动时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效果或许会更好。对学生的评价还不到位对学生的评价针对性不强以后要有针对的说出他的发言好在哪里。

教学重建:

这一课教材中主要编排了三块内容:现在几点了、一分钟有多长、过去多少时间了。而其中体验一分钟有多长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合理估计 10 分钟、1 小时是教学的难点。在“一分钟有多长”的设计中,我认为主要抓住两个环节,第一循序渐进,从感受一秒钟的长短为基础,进而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活动能比较准确地估测一分钟的时间长度;第二进而合理的估测出10分钟乃至1小时的长短。我想第一个环节是基础,第二个环节是深化。特别是第一个环节,学生从出生开始还可能没有亲历这样一个感受时间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记忆将是深刻的,是有作用的。因此,对于一分钟的估计活动,我采用估计三次的方法,让学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在估计的过程中,注意估计方法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思想上能擦出火花,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让每个同学都能取得成功的喜悦。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反思总结 篇10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学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对科学探究提出了具体的内容标准。教学中,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大胆进行猜想,鼓励学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选择有针对性的实验进行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形式,它不仅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而且实验本身就能很好的展示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习怎样去设计观察实验活动及认识热的传导这两个主要教学任务。我把这节课的设计为导入、基本活动、扩展活动三个部分,也是逐步推进的三个层次。

在我介绍了凡士林,并让他们观察了热在铁棒中的传递后,也就是解决了观察的方法之后,提出:观察铜棒的一端被加热时,铜棒的其他部分变热的情况,并作详细描述。这是一个实际观察、描述层面的认识。在这一层中,需要他们自己设计出实验去观察热在铜棒中是如何传递的。在这里我并没有直接做演示实验让孩子们观察,而是分步出示模型,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去猜测实验的结果,让他们亲历探究过程。

最后孩子们研究了热在铜棒中传递等多个活动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的特点,概括出: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在一定数量的观察活动基础上,形成对传热——热的传导的认识

2、重视学生间的互相评价

在学生汇报和展示实验方案和发现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他们是否做得科学,有哪些不足之处,还可以怎样进行改进?”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从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本课采用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汇报、展示。在这些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善待批评以及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分析、欣赏、分享、互助……

3、注意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

五年级科学教师教学反思 篇11

五年级科学《电动小车》优秀教学反思

五年级的教材主要是以“电”为主线,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有关电的知识,以及学会画简单的线路图。《电动小车》第一课时以组装电动小车为主,让学生通过对配套材料的零件的认识,以及对小电动机的认识,来组装电动小车。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是从学生熟悉的`四驱赛车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以四驱赛车的主要零件来引出电动小车,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上制作的电动小车是以“小电动机”作为动力的。在指导学生组装的环节中,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材料包里的材料,想一想这些材料分别是用来制作电动小车的什么部分,以及大概安装在什么部位,然后再请学生再学习单上画出电动小车的组装设计图,分解教学重点与难点。装配过程中,主要就合理的装配步骤进行探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通过游戏,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电动小车进行比赛,同时,发现赛车存在的问题(电动小车缺少开关),为第二课时设计制作开关做铺垫。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学反思报告 篇12

作为一名长期执教科学的教师,我教学过教科版和苏教版两个版本的全套教材,我先谈谈对苏教版科学教材总的一点看法:

一、教材在内容安排的数量很恰当。每册教材包括的单元数量为4—5个,对于小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内容,量上比较适合。作为教师也能非常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灵活地把握教材,带领学生逐步走进科学天地,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材的结构安排也很合理。编者从“科学”这个概念入手,引导学生走进科学,降低视野,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使学生能在教材及教师的启发下达到豁然开朗的地步。再配以鲜艳的图片,学生会更加感兴趣。

三、教材在后面又增加了学生的活动记录单,每个单元需要学生完成的内容都在记录单上,既便于学生学习,又便于老师的检查,还防止学生记录单的丢失,可谓一举三得。

针对我本学期执教五年级的《科学》教学,对于教学目标是都完成了,但有一些感悟和想法也值得记录下来,以促进自己不断提高。感悟一:准备好丰富的材料,是提高活动效率的根本保障。

科学课必须有充分的教学资源,没有探究材料,学生的自主探究将会大打折扣。科学的教学也成了无本之水。在开学时,我就担心第三单元《电》的教学对老师、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单元教学需要大量的探究材料(如:小灯座、开关、电池盒等等)。还好,我区教育局给学校新配置了许多实验仪器,里面就有电流实验的相关材料,再加上我向学校申请购买的大电池,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实验,自主探究了。在第1课“点亮我们的小电珠”活动中,学生人手一套材料,他们通过看一看(观察各种器材的特点)、连一连(利用手中的器材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画一画(将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如实地画出来)、猜一猜(猜测电的流动路线)、想一想(有的连接方法为什么不能使小灯泡发亮,从而认识短路与断路)这一系列的活动,初步建立了电流、短路与断路这些科学概念。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又出现了新的材料:电池盒与小灯座。在课前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我发现配备器材中灯座与灯泡的连接,电池盒与导线的连接有一定问题,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大大降低了实验探究的效率。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学校原来实验盒中的材料(导线、电池夹等)与新配备的仪器相结合,能保障学生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每次上课之前,我都要检测一下实验材料,亲自动手做做实验,因为有时候看似简单的实验,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只有教师做一做才能发现问题。同时,我建议大家在上课前多准备1-2套分组材料,这样万一有小组因材料出现问题时就可以及时更换,确保教学效率。科学教师不仅担负着备课、上课的教学工作,同时课前合理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制作教具,准备材料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些课前准备工作,教师一定要抽出时间,精心准备,因为它是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根本保证。感悟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

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它不同于以往的自然课只注重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还需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每次上课前,我都会对每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个定位与解读,再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个教学活动中去,力求通过一节课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都能有所得。如:我在上《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经历检测一块橡皮的活动,让他们学习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明白每一步实施的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再让他们运用所学到的规范的检测方法检测更多的材料,并作好记录,通过整理检测记录发现导体与绝缘体的特性及其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一节课教学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学生经历了从推测——科学检测——构建认知的探究过程,学会了科学检测的方法,建构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感悟三:合理运用书后的科学活动记录,达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本学期,改变了以往科学活动记录只是用来完成课后练习的做法,而是期望体现一本多用。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课堂上,科学活动记录是学生记录实验现象、设计制作方案的实验报告单;课后,它是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记录本。从科学活动记录上,我能清楚地看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思考、探究的足迹,真正了解到每个学生在课堂、课后的思维与研究轨迹。同时,我还将它作为与学生书面交流的桥梁,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与期望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交流。下一步,我还将鼓励学生利用这个平台与我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走进学生的心里,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反思一:关注细节,打造亮点。

回顾所上的一些课,为什么总感觉缺少一点精彩?反思原因,实际上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注重对教学的预设,想做到胸有成竹。但由于自身课堂临场洞悉力不强,缺乏一定的教学机智与技巧,有时候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节外生枝”的提问,即使让学生对这些生成性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只是简单的一带而过,往往不能抓住有利的时机,合理开发成的课堂资源。诚然,备课前对教学活动的预设能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但我们的教学设计不能太完美无缺,还需要留一些空白让学生“润色”,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他们就是善于运用智慧去捕捉课堂中每个细节,将“意外”转化成动态生成的资源,于是造就了一个个精彩的课堂。的确,课堂教学无小事,作为教师只有不断从小事中、从细节中多思考、多探究,才能从“小处做出大文章”。反思二:如何以教材为蓝本,把科学课上新、上活? 反思自己的教学,虽然基本能够达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但感觉按部就班,创造性不强。如何将教学活动从有效到高效,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地加以创新和升华,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发的内在需求,这是我今后要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五年级科学教师教学反思 篇13

通过本课教学,我收获很多,现将体会和感悟反思如下:

首先,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师生互动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把时间还给了学生,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其次,在探究实验中注重了对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交流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而言,这节课虽有很多优点值得发扬,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一是教学中没有合理分配好时间。开始顺着思路走,后来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时间安排过长,最后导致了托课现象。

二是课堂语言缺乏,真情实感不足。教学不是机械的演讲,而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如果没有激发学生情感的语言,没有恰到好处的评价用语,这对课堂教学来说也是很大的缺陷。没有感情的投入,难以引起师生共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用真诚去诱导,去说服,去鼓励,去教学,这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效果。

三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方面有欠缺。有时与教学过程脱节,没有达到使用多媒体与教学过程同步的完美、和谐与统一。

五年级科学教师教学反思 篇14

病毒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生物,学生比较陌生。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气氛,教师首先从同学们经历的“非典”入手,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而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病毒的名称或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课前收集资料,尝试回答出肝炎、禽流感、鸡瘟、口蹄疫、流感等人畜患病的疾病名称。在总结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抛出课题——病毒。引导学生在独立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前后桌4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就课文内容提问。学习小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共同提出问题,各小组选派发言人,汇报本组提出的问题。倾听其他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什么叫做病毒?

2、有没有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呢?

3、病毒有多大?

4、病毒有几种类型?

5、病毒由怎样的结构?

6、病毒是谁最先发现的?

7、病毒是怎样侵害人体的?

8、病毒主要分几大类?

9、病毒离开了活细胞还能继续生活吗?

10、病毒是怎样生活的?是独立生活的吗?

11、噬菌体对细菌有什么影响?

12、病毒是怎样繁殖的?

13、怎样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4、病毒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15、病毒对饲养动物或栽培植物带来哪些危害?

16、怎样预防病毒

性疾病?

17、怎样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这些问题来源教材,只要认真阅读,再配合教师展示的课件,都能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问题是一切发明与创新的起点。善于发现问题是科学精神的重要表现。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历史的大量实证向我们显示: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均是始于问题的发现。海森堡明确地说到:“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爱因斯坦深刻地指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引导学生分组,组内合作交流,阅读教材,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相邻小组交换问题,组内研讨分析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2、细菌》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前提,对于微观世界学生是具有浓厚的求知欲的。所以,在细菌的学习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指导他们自己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微观世界,可以实现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把知识的学习贯穿于对生活现象的剖析中,可以有效地避免知识和生活的脱节,也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微观世界,学生是缺乏深入了解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知识掌握程度的关键。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结论的得出都源于实验。为了强化

这一理念,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进行了探究实验,还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另外,还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知识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足之处是学生虽然对动手实验感兴趣,但缺乏良好的实验预习习惯,许多学生有边看课本边做实验的习惯,不利于教学时间的准确控制,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

3、《真菌》教学反思

1、学生资源是一个有待开发且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对这一点非常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学生的自身感受、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拉近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距离。

2、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常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学生常常是熟视无睹,很难从一些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这节课就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常见的生活现象提出问题,再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并通过实验结论得出指导生活实践的好方法。

3、因本节课的“探究影响霉菌生长、繁殖的因素"实验用时较长,但课堂上时间紧迫,学生来不及仔细考虑、交流,效果较差,应改为

课下探究较好。

4、《我们的身体》教学反思

1、整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首先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结合亲身体验说出自己的所知、所见和所想,通过猜想、观察、比较和整理来自自己身体的信息资料,系统地了解了人体的内部器官。

2、利用课件、模型、图片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展示人体内部器官,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探究水平,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

3、值得改进之处是要尽量减少重复学生的答案和在教学过程中琐碎的提问。因为是对人体的初步认识,要把节省的时间留给他们去自主安排,或许会有更多的收益。

6、《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依据《课标》理念,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路,设计了情境引入、初步感知、经历探究、模拟实验、拓展知识这几个教学换届。

一、情境引入,以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学生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要探究的问题当中去,所以在课程的开始我便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旅游”来展开联

想,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感受一次特殊的旅行。”很自然的引出课题: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然后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疑问题:旅游时需要导游,而我们今天的旅行会由谁来当导游最合适呢?食物导游会带我们去哪里呢?旅游路线又是什么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就油然而生了。当学生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并不能够做出准确的回答,他们就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解释,所以这个活动的主要意义是调取学生对于食物消化过程和消化器官的初始想法,在这些初始想法的基础上由后续的活动构建新的认识。

二、将猜想、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究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在学生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之后,我们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呀,怎么办呢?让学生掀开老师早已准备好的各种食物,让每个人都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吃一口,然后感受一下食物在口中和食管中的运动状态并进行假设和猜想,食物旅行还会经过我们体内的哪些地方?为了更贴切的感受食物在食管中的运行,当下咽食物的时候学生可以主动摸一摸自己的脖子,对于食物在体内的其他地方的旅行学生可能感受得不是很明显,在此环节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研究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路线并绘制出一幅旅行图。

三、让学生学会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便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靠教师讲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结论,绝不是科学教育。所以在学生猜想之后把正确的旅行图展示给大家,让学生观察对比,找出差异,可以和同学之间将刚才有争议和有共同意见的地方找出来共同研讨,加深理解。将发现的规律应用于实践,并进行反思,生成新的探究主题:各器官具有什么特征,分别起什么作用?

四、激发科学情趣,懂得科学道理。使得学生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对于消化系统各器官的特征和作用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采用课件演示和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即形象又直观,既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又顺理成章的解决了教学难点。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经历一次自己的初始想法与事实相对照,完成对消化过程、消化器官的再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不足:在学生实验之前没有针对实验的目的和作用进行相应的阐述和说明,而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准确的地方没有加以强调,有些操之过急,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我想在今后教学中这些问题值得注意和研究解决。

7、《我们的呼吸》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如何驾驭好它,归根结底是看教师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千方百计地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用最恰当的方法投

入学习,学会学习。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我在教学中实施了几点教学转变,主要表现在:

.以“学”定“教”,灵活多变,促进教学。

教学工作不仅在于老师的“教”,更在于学生的“学”。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我深深感受到教学的魅力关键还在老师身上。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和策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如果实际教学中不考虑学生因素,而只想按照自己已经设计好的教学思路进行,表面上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了,但学生的收获却是令人担心的。为了不误人子弟,我及时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提出疑问,让学生亲自做一做演一演,并交给任务,迫其把分散的精力集中起来,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在自学基础上进行同桌交流,自由组合交流,甚至全班同学交流、讨论,使学生自己在头脑中梳理概括出科学的结论,不仅打开了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说,也解放了学生的大脑,让他们独立思考、探究,同时放开了学生的手脚,让他们自己去查找资料,获得答案,使教学活动起“死”回“生”。

.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使其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如果再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学习的过程就会变得更有吸引力。而在教学中使学生快乐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尊重学生,给学生自己作主的空间。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己发现问题,让他们自己决定要研究的内容,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学生的内心迫

切需要解决问题的愿望就更强烈,学习便变得有乐趣。其次,学生的学习小组是自由组合的,也不反对单个学习,汇报时可以自由发问,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学习中的宽松和愉悦,这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培置了适宜的土壤,在这种感受到心理安全的情况下,学生乐于去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易于激发创新意识。如果说老师总是时时处处以自己的眼光从成人的角度干涉学生,强迫学生接受,学习活动则枯燥而缺乏动力,学习任务的完成就不能得到保证。

陶行知曾经这样说: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凌空可以决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份量和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21世纪的教育,是更关注人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变“学生围着老师转”为“老师围着学生转”,勇于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

8、《心脏和血管》课后反思

本课继《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之后,带领学生认识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心脏、血管、测量心跳等,使得学生了解心脏、血管组成了人体奇妙高效的运输路线,把养分和氧气送到全身各处,知道影响心率变化的各种因素,了解基本的心血管保健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对学生提问:我们循环系统吸收到的养分与我们的呼吸系统的氧气怎样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的?从而引出了血液循环系统。出示多媒体课件,提供心脏结构图,分别对心脏的位置、大小、形状、组织结构、功能做出基本的阐述。提出思考题:影

响心率变化的因素有那些?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和集体讨论后,由我总结出五点:年龄、性别、运动、情绪、病变。出示多媒体课件,提供了血管的分类,比较三者的特点和功能,从而使得学生认识血管的组成及在人体中的分布特点。最后由我总结心脏和血管的统一性作用。以理性认识为主,加深学生对心脏和血管的认识,体现了搜集整理资料,交流阐述资料的活动指向,使学生从中搜集大量资料的科学态度得到充分的体现。

9、《脑与神经》教学反思

大脑与神经虽然是我们身体的组成部分,可是大脑与神经之间的活动我们平时是根本看不到的,但是通过一些现象的体验与研究,可以让学生从个体生理特征的角度来认识人体的脑、脊髓、神经和各器官之间的协调与联系。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交流、探究与亲身体验中体会到人体内部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都离不开大脑与神经中枢的密切配合。

由于是初次讲授,很明显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都不是很到位,除了各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太自然以外,最大的问题就是知识点落实得不够深入、扎实,有些蜻蜓点水的感觉,虽然游戏设置的不少,但并没有提醒学生从中深刻感受信息在脑与身体各器官之间的传递过程。学生还是缺乏对其进行清晰描述的能力。无论是在“打手游戏”、“抓尺子游戏”,还是在“蒙眼睛抓尺子的游戏”中,都应该让学生在亲自做一做、演一演的同时,自己在头脑中梳理概括出这个过程,并在全班交流,以达到共识,进而通过游戏加深巩固。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说,而且也解放了学生的大脑,让他们独立思考、探究,同时放开了学生的手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声音的产生》教学反思:

科学来源于生活,儿童学科学是要学习自己能“看得到,摸得着”的科学。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用保鲜袋做实验感受发声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勇于探索,想出了多种办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他们愿意探索,愿意合作。具体的办法有吹的、有搓的、有甩的、有摩擦的、有弹的、有拍的。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1、《谁能传播声音》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做了比较冲锋队准备。因为不光是为了迎接学校的听课,还因为这节课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在导入新课后,进入第二个环节,即猜想假设的环节。当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大都是围绕着“谁能发出声音”提出来的。并没有涉及到“谁能传播声音”这个问题。而且这时时间已经过了十多分钟,我就开始加以引导。“我们在校园里的个地方玩耍,听到上课铃声,铃声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来的呢?”听了我的提示学生明白过来了。接下来提出来假设“空气能传播声音”,“水能传播声音”。“除了空气和水能传播声音还有那些物体能传播声音?”我又提出了

这个问题。还有像木头,墙壁也能传播声音。假设猜想到这种程度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活动了。

这时,时间已经过了十五分钟。

第三个环节就是实验验证阶段。学生开始进行分组实验。由于课前准备的比较充分实验验证进行的相当顺利。试验过后即进行汇报交流。

由于猜想阶段费了一点时间,后边的活动没有能做。

由此,我想到科学实验课,假设猜想的环节必不可少。猜想阶段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实验就没有办法进行。所以实验课猜想假设的环节很重要。

13、《噪声的危害与防治》教后反思

1、成功之处:

(1)使用多媒体,大量设置教学场景,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感受,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环保、保健意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2)教学内容及外延丰富翔实,使得学生兴趣盎然。(3)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广泛。

2、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活动多,以至时间掌控上略显前送后紧。但我认为是值得的,这也是由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的。关于“噪声的控制”部分,虽是重点但非难点,学生易于掌握。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活动要加强引导,使教师“主持”的身份充分得以施展。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教后反思

讲完《噪声的危害与防治》,让学生认识到噪音的产生与危害,于是联系实际我问道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学习的校园中有没有噪音,如果有你会为减少噪音做些什么?

可以说这是一个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噪音,比如说课间学生的打闹声、课上有的学生不和谐的声音„„只要是好好考虑一下就会发现。

那学生会怎样做呢?

有的学生说上课不说话了,有学生说不打闹了,有的学生说用语文课本上说的防噪音的玻璃,最有意思的是有学生说耳朵里塞上棉花就行了!

很难想象我们的学生会有这样的答案,虽然说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却不难看出有的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是以自己为中心,他们还没有一个完整的集体意识,没有为他人着想的好习惯。

好的习惯是要从小养成的!

14、《水变咸了》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想、看、做、说”四个字为主线,大胆放手,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让学生有话敢说,有东西可学,自由地去想,研究性地去学。让学生顺着梯子一步一步地爬上去,自己去发现、去探究溶解的秘密。溶解是比较常见的生活现象,相信学生会用科学的眼睛去观察,会有他们独到的发现。

本课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到水能溶解物质的特性,让学生初步了解溶解的概念。选取的物质是都是学生常见的。在讨论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思维还是比较活跃的,积极性也很高。当学生在经历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实验验证——收集整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的过程后,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便在这样的积累中沉淀起来。学生喜欢做实验,喜欢动手,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还是应该让学生多动手,那么学生的感官和思维都会活跃起来。

15、《蜡烛的变化》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从蜡烛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蜡烛的变化》教学反思

教师在实验前的指导上,充分挖掘了学生已有的对观察实验的一些经验、技巧,从而让学生在一次观察实验中就能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体味,就能对实验中的产生现象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实验的技能与素养,并不是单个实验就能锻炼?来的,而是在老师科学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在以往一个又一

个零散的实验中,学生的各种实验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但是,由于受某个特定实验、某种特定场合或自身心理素质的制约,老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前往往考虑让学生完成实验目标的更多,而忽视了为更高效地完成实验目标可以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17、《铁生锈》教学反思

1、铁生锈是个复杂的过程,铁的生锈与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水分以及各种酸碱盐等类物质有关。就其实质来说,是铁在接触有关气体或液体时发生了化学反应。铁锈是暗红色疏松的物质,容易剥落。本课以学生熟悉的铁制品生锈为例子,让学生在比较铁与铁锈有何不同过程中,了解铁生锈的原因。

2、课堂中中学生对未知事物有一种好奇心、探索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置“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且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进入问题情境,主动参与实践,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追溯知识的动态演变,参与“问题解决”,让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在体验成功过程中不断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铁生锈》一课主要是指导学生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和什么因素有关,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指导学生设计探究的方案:铁生锈和什么因素有关,并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在前期的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铁生锈”这一事实作出自己小组的假设,即:“铁在什么环境中会生锈?我们用什么样的实验来验证?”。在实验的设计

中我要指导学生,让他们知道:我们设计的是对比实验,所以在设计中应该要注意,尽量控制好实验中的变量因素。这样的实验才是科学的,观察到得现象也才有说服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是先组织学生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再派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下面的学生对交流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让交流的学生来解答,这样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来发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从而来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修改,不断完善自己小组的实验计划。

最后,老师根据学生在设计实验中所提到的实验用品,为学生提供实验必需的器材。(为了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实验时的铁钉都是由老师统一提供,大小、规格一致,表面情况也基本一致,实验用的试管大小也一致。

20、《斜面》教学反思

《斜面》是在《杠杆》、《滑轮》、《轮轴》三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的又一种简单机械。重点是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以及斜面倾斜角度越小越省力。

为了上好这一课,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精心准备各种实验材料,设计教案,力图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引领者学生顺着自己的教学思路来完成本课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了我预设之外的一些问题。

如在导入新课时,我设想着提出问题后,学生会说可以把箱子直接搬到桌子上,还可以在桌子和地面之间搭一块木板把箱子推上去。而实际上学生直接说出了斜搭木板的方法,此时我应该顺着学生的思路及时追问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斜搭的木板起什么作用?进而揭示什么是斜面,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见学生没有把直接搬的方法说出来,只好直接告诉学生,把学生引到自己预先设想的教学思路上来。没能达到随机应变,顺势而牵教学效果,这一方面反映了自己课堂教学机智不足,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备课时只关注了书本、关注了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

在做探究斜面作用的实验时,出现了直接提起小木块用的力与利用斜面拉小木块用的力相同的情况,这也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当时我就想是不是学生的实验操作有问题,于是我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结果还是如此,这是怎么回事呢?细一琢磨原是摩擦力在作怪。因为木板与小木块的表面光滑度不够,摩擦力较大,影响了实验效果,才出现了上面的情况。为了不影响后边的实验,我及时调整了方案,把小木块改为滚轴,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使摩擦力相对变小,于是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实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教学中,虽然用滚轴代替了小木块,减小了摩擦力,但由于滚轴质量轻,产生的数值差距较小,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我想下次再上这课时,把滚轴的质量变大,效果会不会更好些。

通过本课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让课堂教学效果好,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需要教师要认真观察、了解、分析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出发,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内容,善于取舍,不断反思,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

《斜面》教学反思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所以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他们得出多么正确的答案,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才是科学课程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前大家的共识,我认为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有教师观念转变的问题,又有具体做法的探索。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学路决定教师的教路,把参与学习的权力、自由和时间还给学生,就一定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不一定要按部就班的进行。叶澜老师说过:“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立一个灵活性、变通性大的课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想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优势选择问题,根据问题的性质去选择工具材料,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

方位,多角度观察、思考、探索、想象,从而提出多种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收敛思维,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发散思维的三个难度),从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要场所,我们教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正确态度,把握有利时机,运用有效策略,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作为科学教师,应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新课程强调“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定位为科学探究者,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利,体验的机会,自主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的活动更具自主性、个性和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与发展。

总之,在科学课堂中上,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行使探究的权利,在教师予以一定指导下自主探究,才有可能让学生插上探究的翅膀越飞越高。因此,只有放开学生的“手脚”,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

21、《杠杆》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作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确应用,在杠杆应用的探索这部分,当时有两种方案:一是通过实验,不改变重点到支点距离和物重,只改变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判断拉力的大小,从而判断是否省力,学生也能很容易看出两个距离的大小关系,但是这样学生参与的很少;二是像课本那样不给任何数据,学生自己填,又感觉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所以我选择了第二种情况,出示多种数据,让学生归纳总结,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还是没有找准学生的位置,致使这里进行缓慢,时间耽误了,草草结束,学生还不是很理解。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给我的最大的感触是上课时教师一定要有时间观念,要随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案,使课堂变的灵活,本节课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我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在应用的探索部分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用直尺撬本子先感受一下何为省力何为费力,再进行实验探索,效果会更好,考虑的也不够全面。还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忽略了学具的使用,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22、《滑轮》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组织上采用边实验边学习的教学模式,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动说手操作、尝试体验,在分析思考、对比总结。引导学生画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通过对比分析,准确把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这节课基本达到预设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在课堂上充分让

学生动手实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在处理如何让学生较方便的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和拉力移动的距离s时,我经过一番思考,在铁架台上贴上有刻线的纸条,给学生探究提供了方便,也使学生的测量结果较用刻度尺去比着测量提高了准确度,这样的处理提高了本节课的课堂学习效率。这也让物体会到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去钻研,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改变,都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

3、课堂节奏的把握基本较合理,如果学生实验再紧凑一些,会给分析实验结果留出更充裕的时间。

4、在做探究实验前应先让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对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明确实验操作步骤会更有帮助。

5、在对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实验中,对拉力F的方向如不沿竖直方向去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没有明确让学生实验,并且在分析动滑轮实质时,也未作为一个知识点点明,可放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拓展。

23、《齿轮》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体现了以探究活动为核心,共设置了四个探究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生活经验为凭借引入探究。

在学生的生活中,齿轮并不是一种陌生东西,特别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玩过四驱车的不在少数,玩具里的齿轮他们大都见过,对齿轮的作用存在或多或少的一些模糊认识。为此,课前我设计了让学生说生活中见过的齿轮,并根据自己的认识谈齿轮的作用。整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为探究活动提供依据。而对齿轮究竟有哪些作用,许多学生都没有认真思考过,研究过,因此用“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这一问题,将学生的引入探究学习活动之中。

2.以学习兴趣为原动力深入探究。

在这节课中,我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想方设法,让兴趣成为探究活动的持久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探究、体验、发现。“做齿轮”的活动本身就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活动的本身并不是训练学生做好齿轮的技能,而是让学生要做齿轮的过程中,发现齿轮构造上的特点和能够正常工作的齿轮应具备的条件。在“做齿轮”活动后,抛出了“把你们的小齿轮组装起来,转一转,看有什么问题吗?”这样把学生的兴趣进行了有效的转移,使学生急于想知道自己的小齿轮能正常工作吗?于是兴趣盎然的投入到了下面的探究活动中。

当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了齿轮的作用后,又让学生用获得的科学知识猜测钟表中的齿轮组合,当学生无法在课堂中科学、合理的模拟钟表内部的齿轮组合时,而又急于揭开这个谜底时,及时将探究活动引入了课下,让学生兴趣成课外探究活动的动力。

我体会到课堂上,教师如果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持久动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以探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达成教学目标。

探究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过程中有所发现,可以说,学生的发现越多探究实验越成功。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之时,期望学生有较多的发现,因而,课堂中我留给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在课堂探究实验之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去发现。如在用自己制作的小齿轮组合转动时,让学生充分实验发现小齿轮不能正常转动的原因。学生不仅发现了齿轮的形状不圆会影响它的正常转动,还发现齿的大小不均匀会阻碍它的正常转动,同时不但发现了齿轮组合在一起时,不能互相咬合就不能转动,而且还发现了轴没有固定在中心点上转动起来就会偏离方向,除此之外,齿轮厚度和坚硬程度对齿轮的转动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探究学习中的发现为孩子们提供了依据,为自己的研究找到了答案,同时,大量的发现也会给予孩子们以新的启示,体会到一个能正常工作的齿轮应达到的标准,这样的发现,是学生自己的探究,自己的体会,是有效的。

4.以信息交流为主要形式揭示探究成果。

探究学习中,学生经过大量的实验,长时间的观察,每个同学都会发现许多问题。如何将这些各自发现的信息进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是探究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在学生的每一次的实验结束后,都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节课的交流分为这样几种类型,一是情感体验方面的交流,如谈做齿轮的感受,二是发现问题后的沟通,如“转动自制小齿轮发现诸多问题”的陈述,三是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展示,如进行“齿轮作用的研究”这一活动后各小组的发现。四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想法和猜测的呈现,如“分析一个普通钟表中齿轮的个数及组合情况。”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交流中进行情感的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经历了一个科学的、细致的体验共享过程,使探究学习活动不断往深处发展。

此外,《齿轮》一课教材中呈现了一种“空白记录表”,目的是让学生自主记录“我们的发现”。我觉得这样的记录表还不够细致,为了研究的需要,我对记录表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两个栏目:组装方法和其他小组的发现,这样就可以清楚地让学生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研究方法和所有发现,并能显示出观察发现的要点,同时通过记录其他小组的发现,培养学生善于搜集信息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正是记录的这些大量的数据、信息点,为孩子们分析实验现象提供了事实依据,从而很容易使学生发现齿轮的作用。

5.以生发问题为起点延续探究学习。

课堂探究中,我围绕“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引入本课学习,在学生通过研究一步步发现问题后,又“钟表内的齿轮什么样”?这个问题正好为学生课后继续研究提供了活动主题,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会继续将探究活动深入进行下去,从而探出个究竟。这样,学生的探究学习就会持续发展下去,从而实现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生发问题走出课堂”,让学生的探究学习从“课堂小天地”走进“天地大课堂”。

《霉变》教学反思

上一篇:药品流通领域质量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整改自查报告(药品经营)下一篇:中小学老师师德师风公开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