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2024-05-02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共8篇)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篇1

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走势良好

一、2009、2010年的中国经济

全球经济运行进入了“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稳固和加强,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2009年,任务非常明确—应对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2008年底中央出台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率先走出危机阴影,经济增长逐步恢复到正常轨道,并对世界经济复苏起到重要作用。

2010年的困难程度不如2009年,但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是最复杂的一年。

现在回头看,这些问题还是很好地应对过来: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中,中国积极作出努力,维持了欧元区的经济稳定,虽然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的脆弱状态,但是二次探底没有出现。在房地产问题上,遏制了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2010年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一年,为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稳步回升,正在恢复到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上。

可以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力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战胜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经济较快增长,农业基础得到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善民生成效显著,不仅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而且基本上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做好经济工作的有利条件

1.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2.“十一五”为“十二五”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内需驱动增长的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扩大投资是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投资的适度增长是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

2008年以来的扩张性政策使得我国投资依赖的增长特征更加显著。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部门民间资金选择了“蛰伏观望”,扩大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主导,民间投资份额有所降低;2010年,经济形势转好,很多民间投资重回实体经济领域,活跃度增强。

投资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内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民间投资渐趋活跃。

4、出口将保持增长

2011年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回升,出口将保持一定增长,外需有可能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正拉动。

5.十六大以来积累了宝贵经验

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宝贵经验。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的认识。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国际方面: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

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还在蔓延,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务负担沉重,流动性泛滥,再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虽然可能有助于缓解美国本身问题,但必然给世界经济带来通货膨胀等负面影响;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在复苏中,也不同程度存

在通货膨胀问题。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经济运行中的“两难”问题增多,给宏观调控设置了障碍

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结构性的,也有体制性的,使得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本章小结

2011年,虽然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但我们的总体经济环境在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只要牢牢把握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有效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宏观调控政策,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如不出现重大特殊事件,估计2011年GDP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0%左右。

如何开好局起好步

一、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 财政政策: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

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 政府支出,增加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

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 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 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例如,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方面的支出,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

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

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出现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

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原因

1.首先,虽然我国经济已逐步步入正常增长轨道,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仍未消除,还需要对经济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

2.3.其次,很多已经开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后续的资金支持,也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三、财政政策主要是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只有继续实施,才能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

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途径

1.2.3.4.5.   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优化投资结构 完善税收政策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目标: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途径:直接或间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

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 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

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很多金融机构、公司要破产,挽救它们就要提供额外的货币,让它们有喘息之机。中国和

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实行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当前,受输入性通胀压力、流动性过剩等因素影响,我国面临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而且我国经济正在逐步转向

正常的增长轨道。因此,实施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一种中性的政策,既不过度的宽松,也不是过度紧缩。一方面可以使货币供给与宏观经济增长相匹配,避免物价上涨;另一方面可以保持适当的货币供给,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中国经济转向正常的增长轨道,货币政策随之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宏观调控方面: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1、中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01204 早新闻

2、央行官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回归稳健 101105 财经早班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其内涵在于:

二、稳定物价,管理好通胀预期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现较明显的物价上涨压力,月度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一度超过5%。

采取综合措施抑制物价上涨

三、大力发展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强农惠农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18亿亩);

“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农村基础实施建设;

 农业脆弱,导致物价上涨压力很大 几次通胀都与农产品有关,说明我们的农业还是薄弱的,基础还需要大力加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供给方面要继续高度重视农业,下大力气去发展农业; 需求方面要通过有效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措施,配合一些必要的行政办法,控制投机性行为,维持市场秩序,保持

市场供求关系的稳定。预计2011年CPI总水平将会保持在4%左右,不会发生恶性通货膨胀。

四、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的关系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前提和基础,是抑制通货膨胀的关键措施,是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的先决条件。只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能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经济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也是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其最终目的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实现科学发展。不应将调结构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立起来:调结构、转方式是为了更好的增长,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稳定价格总水平不仅影响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影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而且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五、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加强顶层设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改革是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动力。

“十一五”时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我们要在“十一五”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继续为经济的稳定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动力、提供保证,要稳步推进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注意从全局角度综合来看。

2011年,我们要对国有经济继续改革,对财政、税收、金融这些方面体制进行改革,还有资源型产品的税收,环境税,这些改革怎样使它们有一个更高的框架来做统一指导、发挥更大的效果,加强顶层设计非常必要。

六、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了强烈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信号。学有所教:加强重点领域建设,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完善高中和职业教育,扩大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范围,全面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本章小结

2011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承前”,继续应对金融危机,一些不利因素还要进一步克服;“启后”,今后经济发展不仅要考量增速,还要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科学发展之路。

几个热点问题分析

一、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最稳定、可持续的动力。

过去消费增长也是较高的,但大大落后于投资和出口的增长速度,而且从长期看,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有待提高。

因此,国家将长期持续刺激消费的政策,特别是对那些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就业、提高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体收入的政策要加大力度,使消费加速、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能稳步提高,消费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能保持在50%左右。

投资是拉动经济的突击力量。

投资是促进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大助推器,比如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2%以上。

经济衰退时政府增加投资,经济过热时削减投资,投资似乎成为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灵丹妙药。实际上,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形容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比较贴切。投资既能帮助经济快速走出低谷,又容易使经济走向过热。

沉重代价:一些行业的生产能力过程,重复建设,盲目铺摊子,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投资效益大幅度下降,潜在的财政、金融风险积累等。

因此,必须深化预算制度和投资制度改革,努力解决政府、国有企业和大学等企事业单位的软预算约束和投资失败无人承担责任的严重弊端,使政府投资保持在一个合理规模,更多地鼓励民间投资,使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率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避免大起大落。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取决于出口的数量,还取决于进口的数量,直接受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波动幅度较大。

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甚至打起来货币战,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以增加数量为主的粗放式的出口方式将遭遇更多的阻力和困难。

出口企业必须下决心改变对外贸易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争取出口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能稳定在10%左右。

二、建设保障性住房与抑制房价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经验不足,同时没有足够重视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保障性住房的工作,使所有的住房需求压力都集中到了房地产市场上,增加了当前抑制房地产市场价格过快上涨的难度。

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含公租房、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 抑制投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在住房方面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

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住房保障和房地产调控,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运用各种手段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坚决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资需求,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涉及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措施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24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其中一半是约束性指标,与人民生活、科技教育和资源环境类有关,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

十二五规划约束性指标大增,一半关乎民生。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年均增长3.3%,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不低

于7%……

我们国家人口多,土地少,“住有所居”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住房,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农民工都可以先采取租房的办法来解决住房的问题。但租价要合理,条件要完备,居住要方便。

三、收入分配改革

“蛋糕”越做越大。

“蛋糕”分配变得越来越关键,这不仅是作大“蛋糕”的根本目的,也是继续作大“蛋糕”的必要条件。

人群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劳动者报酬比重持续下降,资本所得明显上升;

收入分配不规范,寻租投机现象比较突出;

建立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需要不同的收入增长机制。

◆农民:加速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

◆工薪阶层:建立工资谈判机制(政府要支

持处于弱势地位的劳方)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尚不完善,是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计划。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这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国富”到“民富”的重要转变。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上,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要以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和促进和谐为根本出发点,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为直接目标;努力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壮大,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四、如何看待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重要的安国之策。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事关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

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改善,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到2010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7.9亿,城镇就业3.2亿,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39:27:34;

2、“十一五”时期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

3、非国有经济就业比重由74.6%增加到78%,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4、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近4500万人;

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要充分认识就业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1、“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我国就业问题带来新的挑战和变数;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就业提出了挑战;

3、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会产生新的结构性失业:

4、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要求调整产业就业结构,加强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篇2

(一)

今年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物价涨幅总体可控, 结构调整积极推进, 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第一,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速虽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缓, 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民间投资保持较高增幅,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位回稳。经济增速适度放缓, 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 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第二, 物价涨幅总体可控。虽然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 但物价涨幅趋于收敛, 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 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从需求结构看, 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的同时,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从生产结构看, 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 现代物流、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从收入结构看,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 财政对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增加, 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

总体上看, 未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上涨势头的有利条件较多,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 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受水利等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资增长、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的拉动, 投资增速依然会保持在高位;最终消费在就业状况改善、工资持续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提高的情况下, 将保持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会有所回落, 但仍将回归正常水平, 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 社会总需求增速放缓, 加之粮食和主要工业品供应较为充裕, 翘尾因素逐步减弱, 以及稳定物价措施逐步落实到位, 今后几个月物价涨幅将有所回落。

(二)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 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相对较为有利, 但面临的矛盾仍然较多, 突出表现在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方面。

第一, 物价高位运行。由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 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 劳动工资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今后一个时期抑制物价上涨的任务仍很艰巨。

第二, 经济增速放缓。从投资需求看, 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明显回落。从最终消费看, 受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降温的影响, 加之部分刺激消费的政策到期退出,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有所减弱。从外部需求看,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出口企业生产、资金、汇率成本提高等因素叠加, 使得出口增速呈现放缓态势。

第三, 结构调整压力增大。从需求结构看,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低于投资的贡献率。从生产结构看, 部分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长较快, 局部地区电力供需偏紧, 节能减排任务十分严峻。从收入结构来看, 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仍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结构失衡使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 总量平衡和结构矛盾交互叠加, 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

与此同时, 受融资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上涨、汇率上升等因素的影响, 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大, 经济效益下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 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 但大部分城市房价依然处于高位, 买卖双方博弈使市场陷入僵持状态。

(三)

当前, 应从两方面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

一是要处理好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与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的关系。当前, 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宏观调控的取向不能变。

与此同时, 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 必须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一方面, 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使货币信贷增速逐步降下来, 为稳定价格总水平创造条件;另一方面, 又要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实体经济的影响, 以及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 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二是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在控物价、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找到“平衡点”, 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 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当前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采取有效措施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

第一, 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努力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当前, 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 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力争使物价涨幅在后几个月降得多一些, 为今后一个时期稳定物价创造条件。

第二,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增强内需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是增加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经济增长速度既不能过高, 也不能过低。要着力扩大内需, 增强经济自主增长力量, 完善促进消费政策, 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 鼓励发展新兴消费领域和消费业态, 促进民间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同时, 要高度重视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采取措施稳定外需, 避免出口大幅回落对工业生产、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第三,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力求取得更大进展。调整经济结构, 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先决条件。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等突出困难, 改善小企业发展环境。要遏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发展,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股市 篇3

(一)

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股票市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股市是虚拟经济而非实体经济,但股市却与实体经济有着密切关系,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市的涨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与国民经济的基本情况与走势,上市公司本身的业绩及资本市场本身的制度建设都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大量增加,本币升值速度预期加快,有大量外资涌入时,该国家(或地区)的股市便开始上涨;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要举办大型国际活动时(如奥运会),该国家(或地区)的股市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例如,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股市发展速度非常快,到1989年12月日经指数达到38912点(截止2008年10月28日为7621点)。二战后香港地区经济高速发展,香港地区股市1965年恒生指数只有100点,到目前为止最高点为32000点(截止2008年10月28为12596点)。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台湾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台北加权指数从1986年的1000点上升到1990年的12685点(截止2008年10月28日为4399点)。

股市的发展不仅与整个宏观经济有关,而且有自身的规律,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出现较大波动,宏观经济需要进行深层调整时,股市会提前作出反映,出现下跌;当股市上涨过快不符合自身的条件,违背了股票市场的客观规律,股市出现“泡沫”时,股市也必然会下跌。一般来说,成熟股市的市盈率(PE)应该维持在30倍以下,股市中市盈率(PE)超过30倍时,便开始形成“股市泡沫”,当股市中市盈率(PE)较长时间超过70倍时股市必然面临深度调整。

股市调整又会影响整个宏观经济包括实体经济,使宏观经济发展受阻。20世纪全球几次严重的股灾对经济的影响便是最好的明证。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首先从股市开始,1987年美国爆发股灾,美国在极短时间内损失近2万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日本爆发股灾,日本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国家财富损失将近一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倒退好多年。

(二)

我国股市(这里主要指大陆股市,下同)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2006~2007年我国经济甚至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均GDP增速加快,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的投资欲望加强,居民有大量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与此同时,我国企业的赢利水平不断提高,每年以近30%的速度递增,企业资本不断增加,供应充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资一直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工厂”。2005年7月以来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2005年以来我国实行股权分置改革,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速度大大加快。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股市迅速发展,上证综合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998.23点上升到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中国证券化率(一国证券价值总值与该国GDP比重)速度创造世界奇迹,引起世界关注。

但我们应该看到,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着巨大挑战。(1)我国经济发展对投资的依赖程度较高,投资扩展在较高的增长水平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投资高位攀升,引起总需求加快扩展,价格上涨,诱发经济过热,CPI上涨较大,形成结构性通胀。(2)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薄弱,有些农产品还要大量进口,一旦国际市场上这些农产品的价格有较大的波动,就会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有时还会直接对国内经济产生冲击,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3)我国在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消耗量较大,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节能减排任务较重,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环境污染较为严重,长期发展下去,环境将无法承受。(4)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大,国际市场的经济波动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2007年以来,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美国经济放缓,我国经济也受到影响。(5)城市化速度加快,房地产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房地产行业在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对金融、消费、产业升级、资金的有效配置都有不利影响。这也表明我国经济中产业创新能力还要大力加强,要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国民经济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股市也要进行调整。

另外,从股市本身来看。(1)我国股市经历2006年到2007年的大发展以后,股市市值从原来的3万亿元上升到最高时39万亿元(2008年10月份股市市值为10万亿元左右),股市容量大大增加,政府对股市宏观调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后,难以收到 “立竿见影”的效果。2008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股市发展的政策,但难以阻止股市下跌的趋势。(2)2007年上半年以来,我国股市市盈率不断提高,2007年10月股市市盈率最高时已超过70多倍,出现了明显泡沫,必须进行调整。(3)中国股市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大小非”问题,按中国证监会2005年9月份的相关规定,持股5%以下的非流通股份在股改方案实施后12个月即可分批上市流通。2008年以来“大小非”解禁股开始集中上市,“大小非”成本低、数量比较多,上市后增加了股市扩容的压力和资金方面的紧张。特别是有些“大小非”在解禁后急于出售获利,进而影响投资者的信心,这也会造成股市的下跌。目前“大小非”对我国股市影响比较大。(4)目前我国股市对外关联度加大,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2005年以前我国股市较为封闭,“独善其身”。2005年以后我国股市与国际市场上股市的关联度加大,国际市场上股市的波动对我国股市也会产生影响, 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到2008年下半年事实上演变为金融危机,美国经济放缓,股市下跌,我国股市也受到影响。我国股市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我国股市进行战略性调整也是我国资本市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三)

我国股市在经历大幅调整后将如何发展,如何使我国股市又好又快地发展呢?

(1)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对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只有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保持良好,股市才能永续发展。

(2)只有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促进股市的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一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国民经济才能真正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股市才具有更大发展潜力。第二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第三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基础地位巩固了,整个国民经济才能更好应对国际经济的挑战,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股市也会因此而不断发展。第四必须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了,股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然会增强,股市一定会不断向前发展。

(3)加强资本市场建设。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近几年来,我国从各个方面加大了资本市场的建设力度,但是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深层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如“大小非”减持与股票市场稳定问题、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和海外蓝筹股(包括红筹股)的回归问题,股指期货及创业板块的推出时间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用创新的理念、方法加以解决。

另外,上市公司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相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完成,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以及国际经济的恢复与进一步发展,我国股市也一定会发展起来,有一天会达到“牛市万点”。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已经从贫困、落后、封闭的国家,迈向正在现代化的小康国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改革开放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世界瞩目中国非凡的成就,但世界上也有不少人对中国的崛起心怀嫉妒。中国的崛起的确正在改变全球的经济格局,所以有人会有些不舒服。但是我想,谁也阻挡不了中国前进的步伐。

一、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处于合理区间中

尽管当前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但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短期困难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出口压力不断增大;国内市场需求动力依然偏弱,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多月同比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相关领域投资和消费增速回落,进一步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金融风险。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就业是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就业稳定是经济稳定的重要体现。近两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小幅减少,同时快速发展的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加上积极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 700 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70%;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同比增长 1.8%,增加 307 万人。这与多数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今年上半年,主要食品供应较为充足,消费品市场供求大体平衡,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2.3%,各个月份基本上是在 1.8% 和2.5% 之间平稳运行,远低于全年物价总水平调控目标。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仍然较高,南非、巴西、印度、俄罗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都在 5% 以上。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经济增速的放缓,并没有影响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8527 元,同比名义增长 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7%。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 元,同比名义增长 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9%。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986 元,同比名义增长 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13120 元,同比名义增长 12.1%。9 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797元,增长10.0%。

外贸出口将温和回升。今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长逐步改善,温和复苏有望延续。美国下半年在就业和房地产回暖驱动下有望加速复苏。欧洲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欧元区将延续复苏势头。日本将在国内消费和投资推动下继续温和复苏。新兴经济体在经历年初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引发的金融动荡后,经济形势趋于稳定。我国出口环境有所改善,国家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也将减轻贸易企业负担,外贸出口有望保持回升走势。

二、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结构

当前,中国经济减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短期周期性因素来看,世界经济复苏低于预期,中国外需明显不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持续大幅升值进一步抑制出口增长;企业盈利前景不佳以及去库存化等因素导致投资出现减速;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龙头市场调整导致消费稳中略降。

从中期结构性因素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相互交织,新兴产业增长难以弥补传统产业下降的影响,要素投入支撑作用减弱,结构升级要求提高,化解过剩产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都会影响经济增速。

从体制机制因素来看,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但是改革尚未到位,各部门、各地方行政效率较低影响到政策落实。此外,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懒政不作为现象,稳增长政策执行不到位。

三、中国当前经济形势需要可持续性发展

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也可能是一个长期问题。首先是有害气体减排与工业化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整个大气环境被破坏,南极和北极的冰川都在融化。工业化加大了温室气体排放,使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与我们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减排承诺。美国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最近几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较快。但是,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不能承担相同的义务。尽管如此,我们仍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因为地球只有一个。

其次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从南到北,我们的水都程度不同地受到污染,特别是比较发达地区的水污染更是严重。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让人民生活美好,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这个最终目标。如果人均GDP达到一万、两万美元时,水都不能喝,GDP还有什么用?所以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水资源的保护,应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等环境已经污染了再治理它就太难了,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

再次,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方式很令人忧虑。资源匮乏了,环境污染了,我们的后代该如何生存?对石油、煤炭、水以及各类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美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美国近海油田不开发,煤矿基本上也不开发,资源得到了很好保护。美国不开发其地下资源,主要是买其他国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人很自私。自私的一面我们不学,但保护环境的一面我们要学,要借鉴。我们不能耗竭式地利用自己的资源。我们现在也要学会保护资源。我们要学会资本运作,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全球资源的配置。我国外汇储备的应用,相当大部分应该放在这方面。中国这样的大国,没有海外资源做支持,经济增长是难以为继的。

最后,是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劳动力就业问题。我们给中小企业的支持不够。应该更多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方面要有更大的支持。

四、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化对中国有利也有挑战

今年,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化,不同经济体宏观政策在不断分化。先看发达经济体,欧元区刚刚走出危机最差的时期,2015年经济增长可能稍好于2014年,但是2015年欧元区债务恶化不会明显缓解,通货紧缩将会持续,在此形势下,欧元区于1月推出欧版QE,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宏观政策上表现为“放松”。再看日本,在2014年4月提高消费税后经济增长已经连续几个季度萎缩,2015年经济不会好于2014年,为了刺激经济,实现预期通胀和增长目标,将在宏观政策上继续实行超宽松量化货币政策,在宏观政策上也表现为“放松”。在这次危机中,美国在发达经济体中表现突出,私人消费抬头、制造业回流、失业率下降等都使经济向好。但美国2014年11月宣布退出QE,并于2015年年中可能开启加息窗口,宏观政策总体趋势表现为“收缩”。发达经济体之间宏观政策的收和放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由于美国是世界超大经济体,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放松带来的影响,不足以抵消美国在宏观政策上收缩给世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再看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在新兴经济体中是表现相对较好的两个经济体,这两个经济体目前为了应对经济形势变化,都相继采取了放松的宏观政策。但是阿根廷、委内瑞拉、巴西、俄罗斯等经济体,面对资本外流和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也分化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带来不同挑战。

总之2015年,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有利有弊。去年以来美元坚挺回流、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回落,对我国进口大宗商品价格降低成本有利。比如石油我国每年进口约三亿多吨,如果价格降一半,我们进口原油会节省一千亿美元左右,当然这是理想状态,还有铜、黄金、铁矿石、大豆棉花等。但是,当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回落以后,必然引起新一轮的世界通缩。一旦通缩,国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萎缩,对中国产品出口将形成严重需求约束。还有,在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形势下,除了美国之外,世界上20多个国家开始竞争性货币贬值,这使得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对其他货币明显升值。这严重抑制了中国的出口,这对当前我国经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五、对未来中国经济形势的展望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周边形势 篇5

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自身的实力;也取决于建立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和调整。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没有解决,发展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南北差距愈来愈大。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的态势继续发展,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多,新挑战新威胁不断出现。当前,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国家安全形势上看,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只要工作做得好,那将是机遇大于挑战;否则,则将是相反。

周边地区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可将这六块地区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周边动荡加剧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通过积极、有效、妥善应对周边不稳,不仅为自身持续与完全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而且也为周边的和平稳定与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以下是我从政局方面上看待我国的周边形势:

一、周边各方向多个国家与多个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荡

中亚不稳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异动最为突出。2010年4月7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发生突变,首都比什凯克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

南亚则有多个国家政局剧烈动荡。阿富汗首当其冲,巴基斯坦紧随其后。美国奥巴马政府强力实施“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战略”,大举增兵阿富汗,对巴基斯坦一再实施越境打恐,引发极端势力与恐怖组织强烈反弹,致使南亚恐怖袭击活动有增无减。对于美国“阿富汗新战略”的黯淡前景,英国《金融时报》载文指“美国正在阿富汗走进死胡同”。

东南亚政局动荡以泰国为首。支持泰国前总理他信的“红衫军”反政府示威者从3月14日开始便占据首都曼谷的闹市区,与政府军及亲政府势力不时“擦枪走火”。此外东南亚地区形势动荡还体现在海洋方向上,尤其是南海形势更趋复杂,其中既有海盗活跃威胁海上通道安全,也有南海海洋权益争端加剧,包括岛礁主权争议、专属经济区划分冲突、海洋渔业与油气矿产资源矛盾等,而越南、菲律宾等国企图借助美国等域外大国介入南海争端,企图使双边争议“多边化”,美国也极力“插手”南海问题,致使南海形势更加敏感复杂。

东北亚形势主要因韩国“天安号事件”而骤然紧张。在朝鲜半岛方向,韩国于5月20日公布“天安”号事件正式调查结果,认为导致2010年3月26日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爆炸沉没的原因,是遭到了朝鲜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美国和日本政府随即分别表示“强烈谴责”导致“天安”号沉没的行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同日表示,中方主张各方应冷静克制,妥善处理有关问题,避免局势紧张升级。朝鲜则于5月21日发表声明对此予以坚决否认,指如韩国以“天安”号事件为借口对朝鲜进行报复,朝鲜将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加以应对。此外日本政局持续动荡,朝鲜政权“换代”进程明显加快。

西亚动荡主要是“两伊问题”。伊拉克自伊拉克战争以来安全形势难有根本好转,而伊拉克“大选”之后的新政府因为党派矛盾而一再“难产”,伊拉克政治前景也难以明朗。伊朗朝野双方围绕2009年“大选”结果爆发激烈冲突的“选举后遗症”仍未彻底消除,而伊朗核问题更是错综复杂。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周边动荡呈现普遍化、常态化、复杂化乃至一定程度的联动化,其中又以一国内部的政局不稳居多,也有两国之间的冲突甚至对抗,还有大国强权的介入与角逐,不同类型的问题相互交织,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并存。尤其是“天安号事件”、吉尔吉斯斯坦“变天”、伊朗核问题僵局、巴基斯坦恶性恐怖活动频发等“四大危机”同时“发作”,并分别引发东北亚、中亚、西亚、南亚四大“板块”“震动”不已,致使中国周边形势复杂而严峻,“变”、“乱”、“险”交织,“变脸”不断、“乱象”纷呈、“险象”环生。面对“乱云飞渡”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准确“把脉”、从容应变。

二、周边国家政局动荡主要包括三种情形

中国的周边国家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少数属于发达国家,按其政治体制、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与“稳定程度”,也可大致分成“成熟民主国家”、“转型国家”与“问题国家”三大类,周边国家政局动荡可依此分为三种情形:

第一类是所谓“成熟民主国家”的政局演变。如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其主要属于“政党政治”与“选举政治”的范畴,包括主要政党围绕选举与执政权所展开的权力斗争,在野党对执政党的监督,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权力制衡等,其政局波动具有周期性、规则性、暂时性与可控性,确定性相对较大,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华政策与双边关系的调整变化。

第二类是从所谓“威权体制”转向“民主体制”的“转型国家”的“转型阵痛”。中国周边国家政局动荡多数属于此类,其政局动荡具有中期性、常态性,不确定性与风险较大,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双边关系变化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易受冲击。例如,中亚的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五个“斯坦”国家均系从“前苏联”解体而来,体制上不同程度带有“前苏联”的痕迹,哈、塔、乌三国政权“新老代际问题”突出,土国新总统尚在摸索之中。

第三类则是西方所谓的“问题国家”的政局混乱,其发展极端则是成为严重影响地区稳定的所谓“失败国家”,其政局异动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突发性与高度不确定性。例如,美国著名的国际问题刊物《外交政策》2010年第四期推出所谓“2010年失败国家排行榜”,将中国周边多个国家列入其中,包括“第六名”的阿富汗、“第七名”的伊拉克、“第十名”的巴基斯坦、“第十五名”的也门、“第十六名”的缅甸、“第十八名”的东帝汶、“第十九名”的朝鲜等。

三、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与各种根深蒂固矛盾是周边国家政局动荡的根源或“内因”

一是国内政治日趋“两极分化”与深陷“民主困境”所致。周边多个国家均已形成以两大主要政党为首的“两大阵营”和朝野对峙僵局,如日本的民主党与自民党、印度的国大党与人民党、泰国的“反他信”与“亲他信”势力等,对立双方分庭抗礼、长期相持不下,以至“党争”、“政争”不已。而“民主化”更使得周边一些国家政府权威下降。

二是国内经济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国际金融危机更是激化社会矛盾。城乡与不同阶层之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矛盾趋于尖锐,各种弱势群体以暴力或非暴力手段激烈抗争。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周边国家经济发展,致使经济大幅下滑、失业问题严重、社会动荡加剧,例如吉尔吉斯斯坦与泰国等。

三是“三股势力”(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离主义)与部族民族矛盾作祟。以“基地”组织为首的国际恐怖主义继续活跃于西亚、南亚、东南亚与中亚,伊拉克、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成为全球恐怖活动的“重灾区”,阿富汗“塔利班”“卷土重来”,巴基斯坦“塔利班”正在向南亚以外地区流窜,印度反恐频繁拉响“警报”,印度尼西亚破获多起恐怖阴谋;印度东北部与缅甸等存在严重的民族分离主义,民族分离主义武装组织不时制造暴力事件;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部族与民族矛盾突出。

四、大国争夺激烈等其他因素催生与加剧周边动荡

一是大国在中国周边争夺地缘战略利益。美国不断加大对中国周边地区的渗透扩张,自西面推行所谓“大中东”与“大中亚”战略,将“反恐重心”由伊拉克“东移”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通过占领伊拉克与阿富汗、遏制伊朗、渗透巴基斯坦,进而“打通”西亚、南亚与中亚,并诱使中亚国家“向南发展”以削弱俄罗斯与中国的地缘利益;在东面借“天安号事件”强化美韩、美日同盟,加紧“重返”东南亚,对缅甸“诱”、“压”并举,企图以湄公河流域开发与南海问题为“抓手”、加大“介入”力度,加紧寻觅新的“战略支点”。与此同时,美国还对西太平洋第一、第二“岛链”军事部署加快重组,力图构筑多层次战略打击与纵深防御体系。

二是西方大国对中国周边调整与实施“民主改造”战略,激化干涉与反干涉矛盾,加剧周边动荡。美、欧等西方大国将中国周边作为“民主改造”重点目标,对中亚调整“颜色革命”策略、企图稳步推进“民主”,对伊拉克、阿富汗进行“民主手术”,对巴基斯坦推进“民主转型”,对伊朗、缅甸、朝鲜三大所谓“问题国家”软硬兼施,通过互联网、非政府组织、反对派等企图实现“政权更迭”。美国在中国周边持续实施“民主改造”的“终极目的”则是围堵所谓“威权大国”中国以及俄罗斯。西方大国一再在中国周边地区推行所谓“民主”,致使周边多个国家跌入“民主陷阱”、陷入“民主乱象”、难以自拔。

三是周边资源与能源争夺加剧。美国在优先掌控伊拉克能源的同时,加大力度攫取阿富汗“万亿美元级”矿产资源,同时觊觎南海油气资源。俄、美、日、印度加紧角逐中亚、东南亚油气资源,各方围绕陆地能源输送管道建设与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展开复杂博弈。

四是周边“海权”角逐升温,海洋形势日趋复杂。同时,中国“海洋崛起”导致区域海洋格局重新“洗牌”,美国、日本等老牌海洋强国心有不甘,美国更是极力维护“海洋霸权”。特别是在近期,中国周边地区多个海域军事演习“扎堆”,周边海军竞赛浮出水面。五是中国周边地区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危害周边各国。包括大地震(印度尼西亚、中国青海玉树等)、大旱灾(中国西南五省及中南半岛)、大洪水、台风、海啸、极端恶劣天气、重大疫情等,致使周边安全环境更趋严峻,周边乱局雪上加霜。

五、周边动荡对中国的挑战严峻而复杂

中国周边形势动荡不安尤其是不少国家政局不稳,对中国带来复杂影响。一方面,包括周边国家政局不稳在内的周边形势动荡,与中国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形成了明显反差,反衬出中国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的体制优势,凸显了中国发展模式的影响力与软实力的显著增强,进而坚定了我们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周边乱局充分暴露出西方“民主”、“自由”泛滥的弊端与危害,有利于周边国家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有助于周边国家更好地维护本国主权独立、有效抵制西方大国以“民主”干涉其内政的企图;在周边某些邻国陷入长期“内耗”与难以自拔的同时,中国却能继续保持强劲崛起,彼此力量对比进一步朝中国倾斜,这将有利于中国对“和谐周边”的主动“塑造”。但另一方面,周边动荡也给中国的和平发展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

一是周边乱局“外溢效应”直接危及中国的沿边经济发展与安全。中亚、南亚、东北亚、东南亚地区持续不稳定,势必分别波及中国的西北、西南与东北沿边地区,影响中国“西部大开发”与“东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是邻国政局动荡、极端与恐怖势力猖獗严重威胁中国的海外利益。中国的对外投资经营、工程承包与商贸活动统称“走出去”,而周边地区则是中国经济加速“走出去”的重要方向,是中国开拓海外商品市场、投资场所与获取能源资源的重要地区,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拓展国际经济空间。而周边邻国政局动荡不定乃至发生政变与骚乱,将严重危及中国在当地的投资与人员安全。

三是周边乱局为某些大国“介入”提供了可趁之机,大国加紧争夺中国周边将危害中国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中国的地缘战略依托受到侵蚀,中国崛起更将面临“龙困浅滩”的危险。

四是中国与邻国的既有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更趋复杂。随着中国全方位加速崛起,中国与邻国的实力差距不断扩大,这将引发周边某些国家的“反弹”,一些邻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更加突出,企图通过“大国平衡”战略、借助美国等“制衡”中国,而美国则极力“利用矛盾”。特别是与中国存在海洋争端的某些邻国,其“危机感”与“紧迫感”加深,唯恐争端解决的时间“站在中国一边”,遂加紧强化对中国海洋权益的非法侵占侵蚀,加大对美国的战略借重。

五是周边乱局严重掣肘亚洲经济一体化,影响中国的周边区域合作政策实施与推进。如泰国等东盟某些成员国的政局紊乱对东盟一体化、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10+1”)、中日韩与东盟经济合作(“10+3”)等“拖后腿”;吉尔吉斯斯坦政治“变天”对上海合作组织(“SCO”)的稳定发展构成棘手考验。

六是中国在周边的“大国责任”压力不断上升,周边外交“两难”困境加剧,“不干涉内政”原则备受冲击。西方大国视朝鲜、缅甸、伊朗等所谓“问题国家”为“眼中钉”,认为中国与其关系“特殊”,敦促中国在防扩散与维护地区稳定上承担“大国责任”,无理要求中国放弃“不干涉内政”原则,对“问题国家”施加影响,致使中国在“问题国家”与西方大国之间陷入两难。此外,中国沿边与沿海地区的和平发展、加速拓展的海外利益等面临周边动荡的严重威胁,传统的“不干涉内政”原则面临调整。中国在周边地区既要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尤其是领土领海主权等“核心利益”(“维权”),又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维稳”)与自身和平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兼顾二者难度日益上升。

六、“乱云飞渡仍从容”

尽管周边动荡对中国构成了诸多严峻挑战,但如辩证地看,只要我们准确“把脉”周边乱局并“对症下药”,应对得当并主动作为,上述挑战也可被转化成提升中国周边外交能力、增强中国对周边地区影响力的难得战略机遇。事实上,针对当前周边多个“热点”,中国外交迎难而上、从容应对,充分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首先,针对吉尔吉斯斯坦政局突变,中国冷静观察、果断决策,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外交部负责牵头的跨部门快速反应工作组,分别进驻新疆乌鲁木齐与驻吉尔吉斯斯坦中国大使馆,一面与吉临时政府积极接触、敦促其维护中国侨民人身与财产安全,一面派包机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紧急撤侨行动,将上千名中国商人安全撤离回国。

其次,针对伊朗核危机加剧之势,作为与伊朗传统友好国家及在伊朗有重大投资的国家,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统一,在各方之间展开积极斡旋,始终兼顾维护不扩散核武器国际机制与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有效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坚决反对以武力方式解决问题,并在西方大国作出了实质妥协的情况下投票支持安理会通过“制裁”伊朗的新决议,为缓和危机、维护西亚地区和平稳定、促进有关各方适时重新启动谈判作出了不懈努力。

再次,针对缅甸即将举行的“大选”与中缅边境不稳态势,中国对缅政策将突出“睦邻、安邻、富邻”宗旨,加大经济援助,支持缅甸政府和平与公正解决缅北少数民族地方武装问题,加快推进中缅印度洋油气输送管道建设。中国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6月初应邀对缅甸进行了正式访问,温总理对缅甸领导人表示,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缅甸主权和领土完整,祝愿缅甸稳定、团结、发展。中方愿与缅方继续共同努力,推动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在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中缅双方同意扩大能源资源等领域合作,实施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战略,共同维护两国边界和平稳定。

最后,针对“天安号事件”引发的朝鲜半岛骤然紧张局势,中国冷静周旋、多方协调,苦口婆心、劝和促谈,尽最大努力维护东北亚和平。在韩国“天安号事件”上,中国始终坚持“兼听则明”与“以事实为依据”,反复强调“冷静、冷静、再冷静”与“克制、克制、再克制”,敦促南北双方切实负责和以“大局”为重,强调对事件“真相”的调查应坚持客观、公正、充分与第三方参与的原则,反对仓促武断、鲁莽行事与挑衅滋事。中国一再努力缓和半岛紧张与化解矛盾,力争避免南北双方擦枪走火乃至冲突升级失控,并为朝核问题重回解决轨道争取转机。

七、周边地区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越来越重要 对于中国外交与中国崛起而言,周边外交与“周边工作”具有“无比重要性”。中国外交有“四个布局”之说,即“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其中,周边不仅占据了“首要”地位,而且周边也是“四个布局”交织并存的地带:周边地区集中了当今世界主要的大国美、中、俄、日、印度等,“周边外交”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大国外交”;周边地区绝大部分属于亚洲与大洋洲的发展中国家,“周边外交”在相当程度上属于“发展中国家外交”;周边地区存在各类次区域与区域合作组织,各种多边机制蓬勃发展,“周边外交”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多边外交”。由此可见,“周边外交”“浓缩”了“大国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多边外交”,是中国外交“四个布局”的高度统一,故周边对中国外交“无比重要”。进一步分析,周边外交与周边工作的“无比重要性”也是由中国的国际定位所决定的,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属于地区大国与地区强国,也即周边地区大国,周边是中国国家利益对外而言的主要所在,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的主要所及。具体而言,周边外交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国家安全上,周边地区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捍卫中国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开展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是中国防御外敌入侵的前沿与前哨,是中国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缓冲带与战略屏障。

其次,在政治与对外战略上,周边地区是保障中国国际政治利益的重要区域,是中国崛起与成为世界大国不可逾越的环节与必经之地,是中国今后崛起为多极格局中单独一极的主要支撑点与战略依托带,是中国与其他力量中心打交道的主要平台。中国崛起与和平发展对外主要体现在对周边地区影响力的上升,周边地区是中国对外展示实力与施加影响的主要场所,是中国对外发挥国际作用的主要地区,是中国担当“负责任大国”力所能及的主要舞台。

再次,在经济上,周边地区关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市场,也是中国能源与资源进口的主要来源,还是中国能源资源进口战略通道(陆上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海上航线)的集中区域。周边地区集中了中国海外能源供应与资源保障的主要地区,尤其是西面的中亚与西亚地区,东南面的澳大利亚,以及北面的俄罗斯远东地区。能源与资源进口对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周边地区的三个方向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一是西面的中亚与西亚两大地区,中亚里海盆地因拥有2000亿桶潜在石油储量而被誉为“第二中东”,中国对该地区开展了大量能源投资。二是东南面的澳大利亚,仅西澳大利亚州,就生产了全世界17%的铁矿石、21%的氧化铝,18%的镍、45%的钽、32%的锆等,其中相当部分出口到中国;三是北面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俄远东油气资源仍将是中国进口的一大重点。

简言之,周边地区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平发展、最终崛起与民族复兴具有特殊重要性,是中国对外维护与拓展国家利益的关键所在,其局势稳定与否也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国内的发展。而中国周边外交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为中国集中精力于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营造与塑造一个基本安定的周边环境,使其不干扰与分散中国的主要精力,并尽量避免被卷进周边地区的战乱与动荡之中。八、一脉相传而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周边外交方针 当前的中国周边外交是历史的延续与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周边外交方针具有强烈的历史连续性,以及中华文明“和、和平、和睦、和谐”的鲜明特色,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周边外交“思想脉络”及其实践,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改革开放之前的周边外交,其主要标志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共同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主要成就之一是中国与大部分接壤邻国明确划分了边界。

二是从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末期的周边外交,其主要标志是“睦邻外交”大发展,中国率先摆脱了国际“冷战”格局的羁绊,不以意识形态“划线”,改善了与有关邻国的关系,最终与所有邻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并为集中精力于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总体上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三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周边外交,周边外交方针实现了一系列的创新发展: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2003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发表题为“中国的发展与亚洲的振兴”演讲,将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进一步概括为“睦邻、安邻、富邻”六字方针,他指出:“‘睦邻’、‘安邻’和‘富邻’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自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周边外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顺势而上”与“大周边”成为新的“关键词”。面对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范围“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面对中国崛起加速与“亚洲崛起”加快同步并进,面对周边环境错综复杂的现实“热点”、“难点”,中国的周边外交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多管齐下、全方位推进。

九、以“四片经营”基础,对周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对东北亚地区而言,中国在该地区的邻国有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与日本,以及一个“特殊的邻国”——美国。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伙伴是俄罗斯,中俄两国在经济与军事合作、维护各自国家的统一以及维持国际力量对比的战略平衡上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之间还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美国是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对手,美国在日本与韩国维持着大量驻军,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将该地区作为其设想的主要战场,美国还在距该地区不远的关岛基地大力加强了远程投送与远程打击能力,美国将中国的正常崛起视为挑战其霸权地位的主要战略威胁,并与中国的台湾地区保持着密切的军事合作关系,包括坚持对台军售。日本则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美国的战略盟国,它既没有对其侵略历史认真反省,又对中国的发展强大心怀不满,也不愿看到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和平统一;另一方面,日本也不满足于仅仅作为美国的附庸国,完全受美国摆布,而希望成为更加独立的“正常国家”,日本对中日之间的经贸合作潜力也非常看重。故日本是中国周边外交战略中可以争取的对象,即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应继续支持半岛的和平统一,同时大力发展中韩关系,并利用共同的儒家文化传统与历史渊源关系来争取韩国,使其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中国还将继续致力于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与“无核化”目标,积极化解矛盾、缓解危机。

其次,对东南亚地区而言,中国在该地区的邻国主要是作为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的十个国家,中国在该地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为南海问题,即与东盟有关国家在南海岛礁及其海域划分上的争端,中国的主要对手为东盟有关国家以及美国对其给予的支持,而中国的主要伙伴也是东盟的其它有关国家。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南海问题(其中又以南沙群岛及其海域最为突出)现已成为异常棘手、甚至难以逆转的“老大难”问题,东盟有关国家对中国的南海岛礁及其附属海域的非法侵占早已是既成事实,中国的主权领土及其宝贵资源遭到了众多东盟小国的侵吞瓜分,南海问题可谓积重难返。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要对手是菲律宾与越南两国,越南是因其占据着为数最多的南沙岛礁,菲律宾则是因其态度蛮横且不断带头对中国挑起事端,并仰仗美国的撑腰而忘乎所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对策一方面既要现实可行与量力而行,要等待时机,加快自身经济与军事实力的发展,以备后用;另一方面也应尽快开展行动,而不可拖延或一味消极地“搁臵争议”。当务之急应坚持南海争端的“双边属性”,避免形势进一步恶化,并对有关国家的无理取闹及强权行径采取更为有力的坚决措施,决不手软,同时调整对南海资源进行“共同开发”的政策。中国应继续加强与东盟有关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以争取其支持,例如泰国、缅甸以及印度尼西亚、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应缓解中越两国在南海岛礁上的矛盾,并对美国军事力量在该地区的卷入保持必要与足够的警惕。

再次,对南亚地区而言,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邻国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中国在该地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悬而未决的中印边界争端(印度非法占领了中印边界东段近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中国的主要“竞争者”是印度,而主要伙伴则是巴基斯坦。对于同样正在快速崛起的印度,中国的南亚政策应保持“平衡”:一是继续联合巴基斯坦并给予其更大支持,避免巴基斯坦对美国依赖太深及其安全形势恶化失控,防止南亚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与印度“独大”;二是正视印度的大国身份及其国际地位,大力增强中印两国的经贸合作与科技交流,并与印度就南亚稳定和国际格局多极化等议题展开战略对话,增进中、俄、印之间的三边合作;三是对美国自“9·11”之后在南亚地区军事存在与政治影响急剧增加之势,包括其“阿富汗-巴基斯坦战略”前景、美印军事合作等予以密切关注与高度警觉。

第四,对中亚地区而言,中国在该地区的邻国主要是俄罗斯与中亚五国,中国在该地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来自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即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这三股恶势力,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俄罗斯以及与中国接壤的三个国家,而中国的主要对手则是“东突”恐怖势力与“疆独”民族分裂组织。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维护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捍卫国家统一,包括为此开展的反分裂与反恐怖斗争;二是密切结合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发展中国西北内陆边疆地区经济,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中邻能源开发合作。中国的中亚政策将坚持“安全”与“经济”并举的“双轮驱动”,坚持双边合作与上海合作组织多边合作兼顾的“双管齐下”。对美国自“9·11”之后在中亚地区军事及政治存在显著增加之势,中国既应保持足够的警觉,也可与美国就反恐等问题进行对话与合作。

十、以“大周边战略”为方向,远近结合、稳步拓展 面对当前中国周边地区动荡加剧的态势,我们需要严密关注与持续跟踪,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对周边乱局既要分门别类,又要统筹应对,积极促进周边总体和平稳定与发展,切实维护自身地缘战略利益。

一是大力强化“周边是首要”与“维稳”、“维权”并举的意识,集中精力、加大投入、专注周边,科学研判、及时反应、积极引导。应树立“和平发展、重在周边”与“和谐世界、始自周边”的战略意识,整合处理周边事务的体制机制、形成合力,对周边重点国家政局演变前景及其原因深入调研、突出预警性。

二是适时制定“大周边战略”,拓展中国周边的内涵与外延,“做深、做实”周边工作。在坚持“四片经营”的基础上,统筹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与南太“六大块”,打破不同区块之间的分割,形成联动机制。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与安全合作,整合与创新周边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建构和谐、有序、安全、繁荣的周边新秩序。

三是周边地缘战略坚持“东西兼顾”、“陆海并举”和“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统筹”方针,妥善兼顾地缘“西线”与“东线”,同步开拓“陆权”与 “海权”,统筹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

四是针对周边国家政局动荡的“三种情形”,对症下药,强化危机管控,维护正当权益。针对所谓“成熟民主国家”的政局突变,防止其冲击与中国的双边关系;针对所谓“转型国家”的政局异动,防止其对华政策出现严重倒退;针对所谓“问题国家”的政局“混沌”,妥善维护中国的地缘战略利益,有效防范海外利益重大风险。

五是有效应对大国地缘角逐,夯实地缘战略依托。与主要大国增加沟通、协调与战略互信,积极应对其对华渗透、挤压与围堵,致力于共同促进有关国家与周边稳定。在反恐、防扩散、抢险救灾、发展援助、“维和”行动等方面自主承担力所能及的“大国责任”,维护中国“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

六是与时俱进、调整与发展“不干涉内政”原则,有效应对周边乱局。改进对所谓“问题国家”的政策,既要反对外力粗暴干涉,又要敦促所谓“问题国家”应以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大局为重。

七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确保周边总体和平稳定,坚决捍卫中国沿边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大力强化中央统筹,充分发挥沿边与沿海省份的积极性。有效防范邻国乱局的“外溢效应”,有效遏制境外敌对势力趁机进行渗透破坏活动。

如何看待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篇6

传统经济仍处于增速放缓之中,新经济增长动力仅是初步显现,产业和区域分化加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部分企业经营依然困难,经济运行效益尚未改善,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国内经济增速下行的复杂形势,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的政策,4月份以来经济运行积极因素增多,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势头。但经济回稳的基础并不牢固,仍需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主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适时适度调整。

一、经济缓中趋稳、稳中有进 今年以来,国家在继续实施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把短期稳增长政策和中长期改革和结构调整政策结合起来,注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平衡,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有进。一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了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0%,一、二季度分别增长7.0%,从4月份开始,工业出现回升态势。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1.8%,调查失业率也在5.1%附近。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436万人,同比增加18万人。

二是需求出现积极变化。

5、6月份,出现了投资、消费、出口同时转好的局面。固定资产投资5、6月份连续回升,二季度房地产销售量明显增加,并带动房地产投资企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中趋升,出口降幅收窄,其中6月份增速由负转正。

三是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8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0.0%,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比上年同期缩小0.0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9%,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

四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新增长动力正在形成。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高将近5个百分点。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铁路机车等增长速度超过50%。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过去两年连续高增长的基础之上,今年上半年增长速度将近40%。

五是部分物价温和回升,通货紧缩压力有所减小。随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扩张和有效性提高,今年第二季度,部分物价开始温和回升,综合反映物价总水平的GDP平减指数从一季度的-1.1%回升至二季度的0.1%。按照住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的商品房价格一季度下跌0.1%,二季度上涨9.8%。批发和零售贸易、金融业、房地产等服务业价格上涨也带动了服务业价格的总体稳定上涨。

二、宏观调控政策取得成效

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稳增长的宏观调控作用,是今年上半年经济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关键。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一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取消、下放了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商事制度不断完善。二是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5家民营银行获批营业。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进展,市场决定资金价格的机制初步形成。三是价格改革迈出重大步伐,政府定价目录大幅度减少。同时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降低社会保险缴费费率,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这些改革举措,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发挥稳增长政策的作用。一是针对需求不足问题,不断推出重大投资工程和消费工程包,取消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降低住房首付比例和住房交易环节税,完善出口退税和贸易便利化。二是针对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和实体融资成本过高,自去年11月以来,四次降息、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利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利率下降;同时,政策组合使股市恢复了融资功能,上市企业资产负债表得到改善,货币通过资本市场向实体部门传导的渠道有所畅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高。三是针对地方政府负债率高和财政政策有效性下降的问题,开展了存量债务置换,出台融资平台在建项目的续贷政策,积极推进政府企业合作模式(PPP)。对地方政府怠政、懒政进行问责,加强督导检查和简政放权,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增强。

改革举措和宏观调控政策的组合实施,使宏观调控政策发挥作用的市场环境和企业、个人的微观行为发生改变,资本市场活跃,部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改善,创新活力增强,社会信心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需求的拉动作用明显提高,初步遏制了经济持续下行的趋势。

三、我国仍具备保持7%左右中高速的条件

我国经济发展仍有巨大潜力、巨大余地和巨大韧性,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长。经过30年多年的发展,我国物质技术基础日益增强,产业体系完整,国民储蓄率即便逐年小幅回落,但仍显著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水平,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具有资金、劳动、科技等生产要素组合的综合优势。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将极大调动和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近年来,我国加快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放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放开了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促进了民营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到新水平,东部地区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势头良好。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通过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就会使得城市和沿海地区有可能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农村和内地获得新的优势,进而使得一些产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延长,这种跨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和推进效应在大国就会产生新的生产力。

国内市场规模巨大,扩大内需潜力加快释放。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收入增速明显提高。同时,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奠定了基础。加快破除户籍、土地、教育等方面制约城镇化的制度性障碍,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也将创造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

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宏观政策仍有运用空间。我国有效应对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宏观调控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在调控方向、力度和时机的把握上,在调控手段和工具的运用上,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我国宏观政策仍具备较大空间,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余额均处于安全线内,并远低于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银行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较高,有足够多调节流动性的手段和工具。这些条件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考虑到经济政策有一定的滞后影响,今年以来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和改革举措在下半年还会继续发挥稳定作用,我国消费需求会保持稳定,基础设施投资、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此外,下半年尽管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经济仍然低迷,但美、日、欧经济出现向好势头,世界经济总体有所改善,我国下半年出口会好于上半年。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7%左右,完全有把握实现年初确定的调控目标。

四、高度关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理性、客观、全面地认识经济存在的问题,传统经济仍处于增速放缓之中,新经济增长动力仅是初步显现,产业和区域分化加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部分企业经营依然困难,经济运行效益尚未改善,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一是国内经济仍处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过程中。受外需持续低迷、国内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和人口增长减慢等因素影响,我国需求结构从以住、行为主逐步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对传统商品的需求萎缩,与之对应的产业产能出现相对过剩,有的甚至绝对过剩,去产能将是今后两三年的重要任务。近期,虽然房地产市场销售有所回暖,但由于住房库存量较多、在建规模较大,房地产仍处于减库存之中。2008年以来,产能过剩企业、房地产企业、地方融资平台在快速扩张中积累大量债务,今年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地方债的积累速度,但面对经济下行和风险偏好降低,银行慎贷、断贷现象增加。二是通货紧缩的压力依然存在。今年以来物价水平整体较低,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涨幅同比放缓1个百分点,已连续10个月在2%之下。尽管劳动力成本上涨会带动服务价格稳中略升,在居民消费构成中占3%的猪肉价格开始上涨也会推动消费价格在下半年略有上涨,但涨幅预计不会超过2%。工业品价格降幅加深,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跌4.6%,跌幅同比扩大2.7个百分点,已经连续40个月呈现下跌态势,价格环比下跌的势头尚未根本遏制。三是潜在风险隐患防范和化解任务依然艰巨。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6月中旬以来,我国股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金融行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10%左右,上半年,金融业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商业银行经营困难增加和股市调整会导致金融行业增速减慢,拉低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速。财富缩水也会导致居民或企业支出下降,压低实体经济总需求;股价下跌会降低企业的抵押物价值,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

上述三个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可能会使上半年已经缓解的“债务—通货紧缩”效应问题再度出现,影响经济平稳运行。为此,既需要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金融、财税、土地等领域的改革,解决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提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投资回报率;也需要宏观政策配合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经济运行环境,稳定资本市场,降低债务水平。

我国经济增速正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10.6%下降至2014年的7.4%。今年前两个季度的同比增速均为7.0%,环比增速分别为1.4%和1.7%,同比和环比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显示出我国经济增速中枢进一步下移。另外,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目标设定为7%。由此可以看出,在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和内外部需求均不旺盛的情况下,各界已对我国经济增长中枢继续下移的预期达成一致。目前,产能过剩和资源错配的矛盾依然严重,而且制度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强,消费和进出口难以保持2012年之前的增速水平,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调已成事实。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一直在枯荣线附近徘徊,且一直未出现明显反弹趋势,反映出生产环节需求持续疲弱,且无明显改善迹象。其中,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在去年年底跌至枯荣线以下之后,始终没有反转至枯荣线以上,而且持续下跌至4月的48.1,5月该指数较之前虽有所增加,但6月出现反复,下跌至48.2。新订单指数虽然位于枯荣线之上,但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新订单指数亦持续走低。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内部需求并未得到显著改善。

在外需增长没有显著改善的背景下,内需增长已持续下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均低于市场预期,而且剪刀差继续呈现扩大趋势。进入2015年PPI同比增速屡创五年新低。自2012年3月以来PPI连续40个月呈负增长趋势,虽然在2014年中跌幅有所收窄,但是2014年三季度跌幅再次扩大且持续至今。即便今年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升,但我国PPI价格依然呈现负增长,且跌幅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由此可见,我国国内市场需求仍旧不足,部分产业产能过剩,而去库存步伐仍较缓慢。与此同时,CPI同比增速亦持续下降,从2013年10月的3.2%下降到2015年6月的1.4%。在生产环节的价格持续下跌以及食品价格和人力成本持续上涨的形势下,近年来CPI同比一直保持正的增速。值得注意的是,CPI虽然增速为正但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在PPI难以反转以及CPI增速持续下降的趋势下,PPI和CPI两者间的剪刀差短期内仍难以扭转,我国通缩风险进一步加剧。

2015年前两个季度各关键经济指标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继续处在“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内部需求疲弱。其中,截至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0.4%,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1.7个百分点,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下降11.4%,较去年同期水平下降5.9个百分点。贸易方面,前六个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1.0%,而进口累计同比减少15.5%,虽然较上个月有所改善,但依然处于历史低位。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社会融资总量累计新增8.8万亿元,同比减少约1.5万亿元。虽然今年前六个月我国社会融资总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是我国社会融资结构正在悄然变化。我国外币贷款对社会融资的贡献由正转负。银行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以及承兑汇票融资规模大幅下降,三者总和占比社会融资总量断崖式下降至6.7%,创五年新低。虽然表外融资规模大幅下降,但是很大部分表外融资重新回归表内,人民币贷款占比社会融资总量大幅上升至74.8%,同比增加19.2个百分点。同时,直接融资对社会融资总量的贡献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处于近五年以来的高位。这主要受益于自去年年底以来央行数次降息降准和IPO进程加速,股票融资大幅增长,同比增加3.1个百分点。但企业债券净融资占比社会融资总量有所下降,同比下降至1.8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当前股市泡沫 篇7

如何衡量泡沫

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理性的股票市场,从其发展演进的历史来看,认为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平均处在15~20倍的水平是合理的、健康的。如果超过20倍,即存在泡沫,如果超过的倍数越大,泡沫的成份就越多。一般来说,在泡沫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其泡沫可能会通过市场自我调整,自我价值回归;也可能导致破裂,造成严重后果,乃至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海A股的市场平均市盈率已达60~70倍,如按发达国家市场的标准衡量,我国股市的确存在泡沫。对此,我国有的学者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市盈率是按GDP每年增长率3%的情况下测算出来的。而我国GDP的增长率每年都在8~10%,按此计算,我国股市的市盈率60~80倍并不算高,还是合理的。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严格来说,仍然是一个封闭的市场,我国的资本项目没有完全放开,资金不能自由流动。虽然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QFII购买人民币股票或债券,国内投资者可以通过QDII购买香港或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股票,但是都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人民币还不是自由兑换货币,不能任意兑换其它货币和购买其它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资产。因此,如果简单地用GDP增长率来测算,是不可比的。对此,笔者认为,目前的60~70倍,就我国封闭市场而言,在一定条件、一定程度上是能够接受和容纳的。但有的股票在不同程度上偏离了价值,存在泡沫。从趋势来看,平均市盈率应该减少,而不应扩大,扩大必然带来危害,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同时,我们也应分析造成市盈率高企的深层次原因。

当前股市的特征

当前,我国从一个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在向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必然崛起。

(一)去年10月底,股市市值已超过30万亿元,证券化率超过GDP的100%,为GDP的130%,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市值规模居世界第四位。目前,流通股仅占1/3多,与全流通还有一定差距。

(二)我国已有五家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工商银行、中国石化、中国人寿按市值计算已登上全球十强榜,这种现象与市盈率高企有关,从其利润及其他经营指标来看,与其他世界五强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股权分置改革,使大股东利益与中小股东利益具有一致性,增强了股东的责任感,也增大了市场的成熟与理性。

(四)股市结构得到调整,金融股、能源股等占股指成分已接近70%,优质蓝筹股对股市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去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在上海A股回归上市,股市形成新的一轮调整。从整体上看,积极因素将会大于消极因素。

(五)以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约占流通市值的一半,这是市场成熟稳定的体现,但是基于基金大多重仓蓝筹股,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蓝筹股的泡沫。

(六)去年9月底,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已达1571家,开户股民已达1.3亿,表明市场日益发展。十七大报告指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即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让老百姓安全、放心、明白地拥有财产和赚取财产性收入,从股市中直接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当然,必须加强对投资人的风险教育。

(七)随着扭曲的生产要素价格(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的理顺,促使资产价格重估有了一个倍增的基础。

资本市场发展大势未变

(一)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不断改进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经济每年能保持8~10%的增长率。经济总量短期内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贸易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三。为此,需要一个相适应的资本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又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崛起和壮大。

(二)企业盈利,特别是大型蓝筹股企业在深化法人治理的情况下,利润能保持较好的增长,这也是股市看好的基础。

(三)国际收支双顺差,特别是外贸顺差近年内不会逆转,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多,与此同时,储蓄资金流向资本市场的大势也不会停止。因此,流动性过剩的态势,近年内不会改变。这些资金必然流向资本市场。

(四)人民币升值预期近年内仍然存在,国外资本净流入的格局不会改变。

(五)在我国迈向世界经济强国的过程中,当前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例不足20%,而日、德、美等发达国家的占比分别为50%、57%、70%。为此,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例必然增加。

(六)金融资产的扩张、财富效应刺激消费,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它的作用不仅受到重视而且会日益显现。

优化市场结构缩小泡沫

(一)必需进一步优化股市结构。不断调整上市公司结构,积极鼓励和支持,更多有发展前景、与国民经济关联度高、业绩稳定、治理结构完善的蓝筹企业上市,增加扩容对象,拓展上市资源;大力吸引海外新兴国家企业及发达国家企业来中国上市。同时,不断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建立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拓宽长期资金入市渠道。

(二)及时推出股指期货、期权交易,丰富产品结构,增加交易方式,使做多、做空得以制衡,避免系统性风险。

(三)我国直接融资,尤其是债券融资相对于股权融资严重滞后。因此,需大力扩展和完善债券融资,特别是公司债的融资,这对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有积极作用。

(四)加强对QFII和QDII的引导与监管,有助于股市的有序运行。应针对资本流动的流向和规模,进行阶段性的总量调整和控制。

(五)资本项目完全放开必须有序、审慎地进行。因为一旦放开,必然加大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流向,当条件尚不成熟时,极可能产生对经济金融的负面影响。当然,不排除从局部试点取得经验,及时调整,逐步推开,并保留资本管制的权限,一旦发现问题时,可重新运用一些资本项目管制措施,这在国际上也是有例可循的。资本项目完全放开,监管能力必须跟上。资本项目放开,必须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贸政策、物价政策的改革相互协调配合进行,不宜单兵推进,必须与经济金融体制改革进程步调一致,积极稳妥地推进。

(六)要充分认识到股票市场越趋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今后企业的盈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风险报酬将趋于市场平均水平,股票价格也像金融资产一样必须遵循其定价规律,在暴涨过后严重脱离其自身价值时,必然会实现自我调整和理性回归。

如何看待今年我国经济发展走向 篇8

首先,今年世界经济复苏前景更加暗淡,欧洲债务危机导致欧盟出现衰退是主要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一致认可,今年欧元区经济可能从去年的1.6%降至0.5%的负增长,美国经济预计增长1.7%和去年持平,日本稍有起色,新兴国家经济略有减慢,按市场汇率计算,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将由去年的2.8%下滑至2.6%以下,按购买力计算将从3.6%下降到3.3%。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受世界经济增速减慢、全球货币政策趋于宽松、中东局势动荡等多重因素影响居高不下。

其次,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由资本积累、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三者确定。按照我的估计,我国资本积累增长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0.48个百分点;劳动力增长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0.52个百分点,而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推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按照这些参数计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潜在经济增速会降至8.5%左右,远低于过去三十年的9.5%和“十一五”期间的10.5%的速度。主要原因在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减小,劳动力增长速慢,外需不振,人为保持经济高速度即不可能也没必要。

最后,今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是稳中求进,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结构性减税提高经济活力,预计今年中央财政赤字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为9000亿元左右。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估计广义货币M2增长14%左右,社会融资总量在14万亿元左右。

依据这些假设条件,今年我国经济有以下特征:

经济增速继续小幅放缓,不会出现硬着陆的局面。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许多国家对人民币不断施压,一些国家有意识、有组织地对我海外资源能源利用、领土安全等核心利益进行打压,出口将明显减慢。但是,我国对发达国家出口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在发展中国家经济明显好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我国出口仍将保持一定增长;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已明显高于加工贸易,表明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正在进行之中,出口竞争力仍然较强。

预计今年出口增长12%左右,进口增长15%左右,贸易顺差1300亿美元左右,下拉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左右。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有所回落。我国制造业投资与出口增长较为密切,出口下降会抑制制造业投资增长,实体企业经营困难、利润增幅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也会影响投资,今年制造业投资预计增长20%左右。

房地产限购政策尚不会放松,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难度较大,待售面积处于较高水平,商品房投资将会明显放慢,保障性住房建设数量比去年减少300万套,也影响住房投资。同时,我国已经形成地方财政和融资平台高度依赖土地和房地产的格局,银行和民间信贷也深深介入了房地产,如果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销售大幅下降,会打破我国财政、金融的脆弱稳定状态,形成系统性的经济风险。因此在继续严格限制投机、投资住房需求的同时,也会鼓励自住性需求,从而稳定房地产投资,预计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15%左右。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和融资平台融资,为防止半拉子工程,防范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国家将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和基础设施债券等手段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投资有望从去年增长9%左右升至20%左右。

总的看,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考虑到价格因素,实际投资减慢幅度不大,下拉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从消费看,汽车销量处于底部回升阶段,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将促使农村消费继续保持良好势头,预计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左右,实际增长高于上年,上拉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左右。

综合分析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和结构的变化,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8.5%左右,比上年减慢0.7个百分点左右,这一增长速度处于我国潜在经济增速的合理范围内。考虑到欧洲经济在一、二季度最为困难、我国经济惯性下滑和货币政策在一季度末才会出现调整,经济增长速度会两头高中间低,预计一季度增长8.5%,二季度为8%,三季度开始小幅回升。

通货膨胀压力减弱,不会出现滞涨局面。经过2011年的宏观调控,我国物价上涨的因素发生了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改善了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社会总需求放缓继续缓解物价上涨的需求压力。模型估算,2011年居民消费上涨的5.4%中,农产品价格上涨贡献了50%,通货膨胀预期贡献了23%,输入性通胀贡献了15%,实际经济与潜在经济的缺口贡献了12%。

今年,世界经济前景更加暗淡,铁矿石、石油、谷物等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不会大幅上涨,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减弱。我国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和潜在经济增速基本一致,供求缺口对物价影响消失。物价翘尾因素影响减弱为1.2个百分点。今年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更多地表现为劳动力成本推动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也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和粮食紧平衡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升以及国内能源和资源价格的调整。

初步预计,如果不调整电力等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如果调整电力等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左右。在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达到4.5%后,物价涨幅呈现出逐月平稳的态势。

房地产市场继续温和下行,不会出现房价急跌的局面。限购和限贷政策极大地挤出房地产投资和投机性需求,自2010年5月份以来,我国房地产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增速连续高于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分别是销售面积的五倍和两倍,显示出目前楼市的供应量较大,待售房销售压力增加。同时,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总体趋紧,也会迫使房地产商降价销售,以收回资金。

因此,只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今年,房地产价格一直会延续震荡下跌或盘整的趋势,不排除部分限购限贷的地区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但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商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商品房的开发,减少购地,导致土地购置面积自2011年7月份以来持续下跌,2011年土地购置面积仅增长2.6%。一般来说,在土地购置面积减少后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房地产投资增速就会减少,两年和两年半后房地产供给就会减少。受未来供求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预期的影响,房价和地价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不会引发地方融资平台偿还风险和房地产风险。

《上海证券报》

上一篇:缺勤随访制度下一篇:总护士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