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名师教学实录

2024-04-16

去年的树名师教学实录(精选6篇)

去年的树名师教学实录 篇1

教材版本:人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

主讲人:吴琳

课堂记录:

一、看板书上的课题,齐读。

课件出示作者照片,教师介绍作者——新美南吉。

师:在《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远大理想呢?

二、学生自读课文,自己借助拼音解决课文中的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伐”,拼音,组词。

分析字形,教师范写甲骨文“戈”,引出伐的本意是“砍杀”,此刻引申为砍伐树木。

出示要求会写的“融、剩、煤”。

复习这些字:融——形声字,出示篆字比较,词语,齐读。师板书示范书写,重点强调下面易错部分

剩——剩下,煤——煤油灯。师板书示范书写字的笔顺,结构。

打开课文纸,在下面的田字格里每字写一遍,注意写字姿势,教师巡视,纠正姿势。

出示课文中词语,齐读。

三、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

教师评价,就应把感情融进去。

指名复述课文。

师:鸟儿都向谁询问了树的下落,找到之后,鸟儿是怎样做的?

和学生结合问题一齐回顾课文资料。

1、师: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里写到几次鸟儿为树唱歌,把相关语句画下来。

学生读出相关句子。

师:去年和今年鸟儿两次给树唱歌,读这两次唱歌时,你的情绪一样吗?

学生回答。

读到第一次唱歌时情绪怎样样——快乐。

读到第二次唱歌时情绪怎样样——悲伤。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让我们跟着鸟儿的歌声先回到去年,读课文,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快乐,哪句话,哪个词?(天天)

齐读,读出其中的快乐。

课件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鸟儿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教师补充想像部分,学生读后两句。(记:这个环节很棒,多种形式训练了学生的读。)

体会后,再次齐读。(配乐)

一边想像画面一边读。(教师范读)

师小结:一边想像画面一边读是十分好的阅读方法。

3、出示鸟儿与树分别时的对话。指名读。

师:这中小鸟你传呼是离开树吗?(不舍得)那你会怎样回答小鸟?

用这个问题来引,点儿不同的学生来回答,最后齐答。

打开课文,把描述今年的句子再通读一遍,体会感情。

4、师:第二年,鸟儿回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学生读描述第二年段落的部分。学生自由读。

师:读完这部分你的情绪怎样样?(忧伤、悲伤)哪些文字让你越读越悲伤,找出来。

学生找出文字读出,说出自己的体会。

师:第二部分主要以什么形式写的?(对话)三次对话中鸟儿是含着怎样的情绪去问的?

课件出示:“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鸟儿()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明白吗?”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明白火柴在哪儿吗?”

学生填词语并读出问话。

老师示引导、示范,引领学生读出感情。(记:吴老师的示范读在学生读的训练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讲课的过程中,吴老师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课文里,那带有磁性充满感情的声音,让在场听课的老师几次湿了眼睛,孩子们更是如此,从开始直白的读,随着吴老师越读越动人。)

带着体会出的感情问树根、门先生、小女孩。

5、课件出示句子: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师:“看,普普通通的一个眼神,你明白此时鸟儿的情绪吗?”

学生答。(记:学生的表达潜力很强。)

师:透过看的眼神,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最后两段,配乐读(老师引领)

师:双是一个看字,你透过这个看,觉得鸟儿会对灯火说什么?

学生答,老师适时评价引导。(其中一个孩子答出了“一丝丝悲凉”,能够看出她真的感悟到文章中的感情。)

师:在平凡的文字里能读出这么深的感情,这就是大家手笔。

齐读最后三自然段。

6、师:鸟儿为什么必须要找树,要唱歌给灯火听?

学生回答,说出自己的体会,老师适时引导,评价,总结出:人世间最完美的东西,是对友情的真爱,对诺言的遵守。

7、师:理解了这篇课文,读懂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呢?对谁说?说什么?把要说的话写在课文纸上。

课件出示:我想对()说:

鸟儿

大门

新美南吉

自己

……

学生写完后,进行交流。(记:这个时候,学生已经融入了课文的情感里,这段练笔写的个性好,读的也很棒,其中一个孩子对新美南吉说的话迎得了听课老师阵阵的掌声。)

去年的树名师教学实录 篇2

师:《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谁愿意读一读?

(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 天天给树唱歌。树呢, 天天听着鸟儿唱。)

(一生朗读)

师:读得真棒!一棵树, 一只鸟;一个听, 一个唱。多好的朋友, 多好的日子, 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生齐读)

【评析:直接入题, 干净、简洁。故事就这样淡淡道来, 课堂也这样平平展开。】

师:鸟儿给树唱歌, 可能会在什么时候?

生:可能会在春天, 可能会在秋天。

师:你猜想了季节的不同。

生:可能在树孤单的时候。

师:你注意到了人物心情的不同, 真好!

生:可能在早上, 可能在晚上。

师:这么多种可能。你是凭这一段话当中的哪一个词语猜想出来的?

生:我是凭“天天”这个词语猜想的。

师:你的目光真敏锐!没错, 就是这个“天天”。我们一起读文章的这个开头, 注意读出“天天”的感觉和味道来。

(生齐读)

师:正是这样的“天天”, 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 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画面! (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 屏幕依次出现鸟儿在早晨、晚上、春天、秋天等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的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歌。树呢, 听着鸟儿唱。)

师:大家看, 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歌。树呢, 听着鸟儿唱。

师: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歌。树呢, 听着鸟儿唱。

师:当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时候———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歌。树呢, 听着鸟儿唱。

师:当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歌。树呢, 听着鸟儿唱。

师:迎着风, 迎着雨———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歌。树呢, 听着鸟儿唱。

师:走过春, 走过夏———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歌。树呢, 听着鸟儿唱。

师:这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音乐继续, 屏幕依次出现鸟儿在夏天、晚上等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的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歌。树呢, 听着鸟儿唱。)

师:你再听, 鸟儿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着优美的歌, 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

师:你再听, 鸟儿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着快乐的歌, 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

师:鸟儿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着夏日小情歌, 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

师:鸟儿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着晚安小夜曲, 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

【评析:前面的引读侧重鸟儿的“唱”, 后面侧重大树的“听”。小小的转折, 细密的心思。】

师:是的, 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同学们, 由这两个“天天”, 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师:“形影不离”, 这个词用得真好!

生:鸟儿和树的友谊地久天长。

师:“地久天长”, 感情是那样的———

生:深厚。

师:好的, 我把这个词写下来, 你们不妨也在文章的开头批注“深厚”两个字。 (板书:深厚)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的开头, 体会他们那段形影不离、十分深厚的感情。

(生齐读)

【评析:教师创设情境, 通过品味“天天”, 把文字读成了画面。在清脆叮咚的回环诵读里, 学生们自然感受到了树与鸟儿那一唱一听、相伴相守的美好。】

师:孩子们, 读着读着,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 出现了一只怎样的鸟儿呢?请你展开想象, 写一写你脑海中浮现的树的模样、鸟儿的外貌。 (板书:写外貌) 写的时候, 请你用上“特别”这个词语。

(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树长得。鸟儿呢, 长得。生在音乐中想象写话, 师巡视。)

【评析:当读出了树与鸟儿之间真挚的情谊, 自然会想知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儿”。童话本身没有任何说明, 恰好留给孩子们想象。】

师:好, 孩子们, 请停下手中的笔。谁来读一读你写的这棵树?

生:树长得特别茂盛, 郁郁苍苍的, 引人注目。

师:写得多好!先概括地写树特别茂盛, 再具体地写怎么茂盛。 (板书:茂盛、郁郁苍苍、引人注目)

师:谁来读一读鸟儿的?

生:鸟儿呢, 长得特别小巧玲珑……

师: (板书: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这个词用得特别好。

生: (继续) 像个小天使。

师:这个比喻真贴切。

师:同学们, 借鉴这两位同学的写法, 你试着修改一下自己写的树和鸟儿的外貌, 先写“特别怎么样”, 然后具体地写“怎么样”。

(生修改, 师巡视指导。)

师:好的,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评析:先写“特别怎么样”, 然后具体地写“怎么样”, 强调语言表达的方法。】

师:在千万棵树中遇见这样一棵树, 在千万只鸟儿中遇见这样一只鸟儿。这是一段多么深的缘分哪!当你体会到这一点的时候,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的开头, 我想, 你的感受又会不同。

生: (齐)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可是, 孩子们, 你一定已经发现了, 在我们这个故事的开头, 并没有写树的模样, 是吗? (擦去板书“茂盛、郁郁苍苍、引人注目”) 在我们这个故事的开头, 也没有写鸟儿的外貌, 是吗? (擦去板书“小巧玲珑”)

师:如果故事的开头有了树的模样、鸟儿的外貌的描写, 会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生:美好的感觉。

生:感觉很具体。

师:是啊, 仿佛树和鸟儿就在我们面前了。但是, 故事既没有写树长什么样, 也没有写鸟儿长什么样。 (在“写外貌”前板书“不”, 成为“不写外貌”。) 读了这样的开头, 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有点不清楚。

生:有点不生动。

师:是的, 这样的文字带给我们的感觉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就叫“平淡”。你可以在开头标注“平淡”这个词。 (板书:平淡) 至于平淡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咱们继续往下读这个故事。打开课本, 自由地朗读文章, 看看这个故事接着发生了什么, 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好, 开始。

(生自由朗读课文)

【评析:童话的开头简单素朴, 王老师却抓住“天天”一词, 创设出了美好的情境。然后, 教师再提醒学生关注文字风格的平淡。如此, 想象的丰富与文字的简朴形成落差, 构成了课堂教学的第一次张力。】

于平淡中品味苦苦寻找的执著

师:在这个故事中一共出现了五个会说话的人物, 谁还记得是哪五个?不看书。

生:树、鸟儿、树根、大门、小女孩。

师:说得真好!来, 让我们一个一个地找。

【评析:显然, 教师将教学的内容转向了对话。因为五个人物的四次对话, 构成了这个童话故事最重要的情节。强调“会说话”, 则小心翼翼地避开了文中始终默默的“灯火”。】

(生分别找出鸟儿和树、树根、大门、小女孩之间的对话, 并朗读。)

(师出示四次对话)

师:孩子们, 五个人物的四次对话, 构成了这个童话故事最重要的内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四次对话。

(师生交流商定:一生读鸟儿的话, 四个组的同学分别读树、树根、大门与小女孩的话, 师读旁白。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师:都读得非常好!就是有一个人没读好。是谁呢?

生:小女孩没读好。

师:小女孩读得不错。

生:我觉得树读得不好。

师:你们太谦虚了, 树读得非常好。大门也读得很好。

生:旁白读得不好。

师:再说一遍。

生:旁白读得不好! (全场笑声)

师:他是实话实说。是的, 旁白没读好。当然, 这也不能怪我, 因为我发现我读的提示语, 或者说旁白, 太简单了。真没办法读啊!

【评析:由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引出提示语的问题, 巧妙!】

师:孩子们, 什么样的提示语读起来有味道, 有感觉啊?

生:给提示语加上形容词或动词会让它更有感觉, 更有感情。

师:你真有经验!怎么加提示语的动词或形容词呢?其实这个单元前面学过的课文就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那篇文章叫什么来着?

生: (齐) 《巨人的花园》。

(出示: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 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 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师:这个童话中就有关于人物说话的很好的提示语, 来, 谁愿意读?

(生朗读, 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师:你看, 这样的提示语读起来才有味道, 才有感觉。我相信这些提示语当中的某一些词语一定会带给你一种特殊的感觉, 比如说句子中的———

生:很生气, 又发脾气, 大声叱责。

师:没错。孩子们, 这些词或形容或动作, 反映的是人物的心情和表情。我们读这些旁白的时候, 情绪就特别容易调动出来。这样吧, 我们也替这个故事加一加:在这些人物提示语的中间加上能够反映人物表情和心情的词语。 (板书:写表情)

(生练笔, 师巡视。)

【评析:引入《巨人的花园》, 是复习旧知, 也是品读比较, 更是接下来写作的范例, 一石三鸟。】

师:好的, 同学们停下手中的笔。我们先来看一看树跟鸟儿的那一次对话。

(出示:树对鸟儿说:“再见了, 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 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 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 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眼看着这么一对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手了, 这个时候, 树的心情是怎样的?鸟儿呢?

生:树依依不舍地对鸟儿说……

师:树的心情是依依不舍。 (板书:依依不舍)

生:鸟儿难过地说……

(师板书:难过)

师:是的, 这是人之常情, 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树恋恋不舍地对鸟儿说……

(师板书:恋恋不舍)

师:鸟儿呢?

生:鸟儿含泪说……

师:鸟儿是含泪说。 (板书:含泪)

师:真好!有了这样的体会, 有了这些提示语, 我们再来读一读树和鸟儿的对话, 我来读旁白, 这次我保证能读好。

(师生根据板书, 加上提示语, 再次合作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 声情并茂。)

【评析:通过想象、写作与朗读, 孩子们把这个简洁含蓄的故事读厚了、读丰满了。树与鸟儿离别的情景如在眼前。】

师:是的, 这样一对好朋友, 他们分手时依依不舍。在他们分手的时候, 他们之间有了这样一个约定———

(出示:“再见了, 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 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 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 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生1、生2分角色朗读)

师:孩子们, 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 这是一个心心相印的约定。带着这个约定, 树开始了这个冬天最漫长的等待。寒风起了, 大雪落了, 但是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 因为他的心里装着一个春天的约定———

(生3、生4分角色朗读)

师:我们的鸟儿开始了跋山涉水, 她飞过了高山, 飞过了大河, 飞过了原野, 飞过了沙漠。她飞得千辛万苦, 然而, 她的心里却是甜的, 却是温暖的, 因为她的心里一样装着一个春天的约定———

(生5、生6分角色朗读)

【评析:一遍又一遍地重温这个关于春天的约定, 一遍又一遍地体会树与鸟儿的深情, 也就一遍又一遍地为后文苦苦地追问与寻找做好了铺垫。】

师:是的, 就这样, 在第二年春天来临的时候, 鸟儿迫不及待地从远方飞了回来, 她飞呀飞呀, 越过千山万水, 终于到达了这片森林, 来到了她的好朋友树所在的地方。然而, 眼前的一幕却让她惊呆了。孩子们, 此时此刻, 鸟儿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立在这儿的那棵树, 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生:“立在这儿的那棵树, 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焦急地问树根。

师: (板书:焦急) 是的, 她焦急, 她不安, 因为她的好朋友树不见了。她对自己说, 怎么会这样?树啊树, 不是说好了我还要回来给你唱歌吗?难道你忘了我们这个春天的约定了吗?

(出示:“再见了, 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 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 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 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两生分角色朗读)

师:然而, 事情的结果让人特别揪心:伐木人把树砍倒, 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儿告诉自己, 必须去找, 必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她还要为他唱去年的歌。就这样, 鸟儿飞向了山谷, 飞到了工厂, 她来到了工厂的大门前。这时, 她的耳旁传来了锯木头的“沙———沙———”声, 她知道, 自己的好朋友树一定会更加危险。孩子们, 这个时候, 鸟儿的心情又是怎样呢?

生:她心急如焚地问大门:“门先生, 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您知道吗?”

师:心急如焚哪! (板书:心急如焚) 孩子, 你有过心急如焚的时候吗?请回忆你心急如焚时的那份感觉。来, 再来读鸟儿的话。

(生再读, 情感加强。)

师:是的, 她能不心急如焚吗?然而答案再一次令人不愿相信, 因为她的好朋友树被切成了细条条儿做成了火柴。那一刻, 鸟儿感觉到自己的世界已经没有了春天, 她又一次跌入了那个可怕的冬天。然而, 她的耳边又一次响起了那个关于春天的约定———

(出示:“再见了, 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 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 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 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生1、生2分角色朗读)

师:这个约定一遍一遍地在她心中回响着———

(生3、生4分角色朗读)

师:就这样, 带着这个约定, 鸟儿继续着她的寻找。她飞呀飞呀, 飞向了村子, 飞向了暮色。她来到了小女孩的身边, 此时此刻, 她的心情又是什么呢?

生:鸟儿伤心欲绝地问女孩:“小姑娘, 请告诉我, 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伤心欲绝。 (板书:伤心欲绝) 孩子, 你知道“伤心欲绝”的“欲”怎么讲吗?

生:将要。

师:对, 她伤心到了极点。从鸟儿的心情当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她跟树之间的那一份感情。这份感情如果用一个词儿来形容的话, 那就是———

生: (齐) 深厚。

师:请允许我再写一遍“深厚”, 你也可以在书上再写一遍。 (板书:深厚) 让我们体会着这样的感情, 再来读一读鸟儿的这些对话。我读旁白, 你们读人物的对话。

(师生根据板书, 加上提示语, 再次合作朗读文中的四次对话, 声情并茂。)

【评析:仍然是想象、写作、朗读, 学生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填补了文中的空白, 也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如此, 他们对童话的阅读与思考便是诗情的、诗性的, 而不是抽象的、理性的。】

师:然而, 在这个故事当中, 有写树的“依依不舍”和“恋恋不舍”吗?

生: (齐) 没有。

(师擦去板书“依依不舍”和“恋恋不舍”)

师:有写鸟儿的“难过”和“含泪”吗?

生: (齐) 没有。

(师擦去板书“难过”和“含泪”)

师:有写鸟儿的“焦急”吗?

生: (齐) 没有。

(师擦去板书“焦急”)

师:有写鸟儿的“心急如焚”吗?

生: (齐) 没有。

(师擦去板书“心急如焚”)

师:有写鸟儿的伤心欲绝吗?

生: (齐) 没有。

(师擦去板书“伤心欲绝”)

师:什么都没有。我们这个故事根本就没有写鸟儿和树的任何表情和心情。 (在“写表情”前板书“不”, 成为“不写表情”。) 你读这样的文字, 感觉是什么?

生:要是有了这些提示语, 就感觉很生动, 没有的话感觉很无味。

师:无味, 是的。这样的感觉就是平淡。我们再写一遍“平淡”。 (板书:平淡)

【评析: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 王老师着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中的四次对话, 当感受到了人物内心的丰富时, 教师一一擦掉黑板上的文字, 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文本语言的平淡素朴。强烈的落差形成课堂的第二次巨大的张力。】

于平淡中感受款款歌唱的深情

师:故事有一个平淡的开头, 故事又接着平淡地讲述。故事的结尾是否还会平淡呢?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鸟儿睁大眼睛, 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 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 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就飞走了。)

(一生朗读)

师:孩子们, 读完这个故事的结尾, 你可能会留心这样一个细节:在鸟儿唱歌之前和唱歌之后, 她有一个几乎完全一样的动作。你留心到这个细节了吗?这个细节就是———

生:看。

师:没错, 就是看。轻轻地读———

生: (轻轻齐读) 看。

师:谁都知道, 鸟儿为了这一刻历尽了千辛万苦, 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等待, 现在却只能“看”。静静地看, 默默地看, 就这样看着, 看着, 她的眼前仿佛又一次出现了过去的画面———

(舒缓而忧伤的背景音乐响起, 多媒体再次依次播放鸟儿给树唱歌的温馨画面。)

师:她想起了, 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

生1: (声音哽咽) 鸟儿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歌。树呢, 听着鸟儿唱。

师:她想起了, 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

(生2读)

师:她想起了, 当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时候———

(生3读)

师:她想起了, 当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

(生4读)

师:是啊, 迎着风, 迎着雨———

(生5读)

师:走过春, 走过夏———

(生6读)

师:可是, 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她分明记得, 自己曾经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着优美的歌, 树呢———

生7:听着鸟儿唱。

师:她分明记得, 自己曾经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着快乐的歌, 树呢———

生8: (含泪地) 听着鸟儿唱。

师:她分明还记得, 自己曾经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着夏日小情歌, 树呢———

生9:听着鸟儿唱。

师:她分明还记得, 自己曾经站在树枝上, 给树唱着晚安小夜曲, 树呢———

生10: (声音哽咽) 听着鸟儿唱。

【评析:又是重现。这次重现的是鸟儿与树曾经相伴相守的画面。同样的文字, 同样的背景, 同样的音乐, 甚至教师引读的话语也几乎一字未变, 唯一不同的是孩子们含泪的眼。】

师:可是, 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留在鸟儿面前的, 只有这样的画面——— (多媒体出示灯火的画面) 她看啊看, 她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她的好朋友树。

师:是的, 她看到了树, 此时她的心里有多少话想对好朋友树说呀!孩子们, 拿起你的笔, 写一写鸟儿最想对树说的话, 写一写她内心的真情告白。 (板书:写心理) 写的时候, 请你用“树啊树”开头。

(生在音乐声中写话, 师巡视指导。)

师:孩子们, 停下手中的笔, 有没有写完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你提笔的那个瞬间, 你已完完全全化成了故事中的那只鸟儿。为了这个春天的约定, 为了给自己的好朋友唱去年的歌, 鸟儿历尽了千难万险, 经历了千辛万苦, 但是, 留在她眼前的只有这盏用朋友的身躯化成的灯火。这一刻, 鸟儿有多少话要对树说———

生: (读小练笔) 树啊树, 你能听到我唱歌吗?这是去年的那首歌。来世我会再到那片森林里去, 让我找到你, 好吗?现在灯火烧得更旺了, 我和你的友谊地久天长。

师:写得真好!这是多么深情的话语, 她盼望着有来世, 再为自己的好朋友唱歌。 (板书:深情) 对着灯火, 对着去年的树, 鸟儿真想说———

生: (读小练笔) 树啊树, 还记得去年在你孤单时我为你唱的歌吗?还记得去年我给你唱的小夜曲吗?还记得去年我给你唱的情歌吗?但是, 这一切都是如此短暂啊, 希望你还记得我们曾经的点点滴滴, 记得我们是好朋友。

师:写得真好!三个“还记得吗”让我们永远怀念那一段美好的时光。 (板书:怀念) 对着灯火, 对着去年的树, 鸟儿真想说———

生: (读小练笔) 树啊树, 我们去年不是约好了吗?你怎么可以就这样忘记呢?虽然你已经变成今日的灯火了, 但这段友情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师:是的, 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点点的责备, 然而谁都知道, 责备的背后是多么深厚的感情啊! (板书:责备)

……

【评析:第三次动笔写作。孩子们的话语稚嫩却真切, 我们相信在提笔的那一刻他们已完完全全化成了故事中的那只鸟儿。】

师:孩子们, 你们写得多么感人又多么真切!面对着灯火, 面对去年的树, 鸟儿的内心有那么多的话, 让我们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鸟儿和大树之间的那份感情是如此———

生:深厚。

师: (板书:深厚) 然而, 谁都知道, 故事并没有写鸟儿深情的话语, 也没有写鸟儿怀念的话语, 更没有写鸟儿责备的话语。 (边说边擦掉相应的板书) 如此深厚的感情, 在我们这个故事当中却不见一个字, 不见一句话。 (在“写心理”前板书“不”, 成为“不写心理”。) 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有这样一个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动作, 那就是———

生:看。

【评析:千言万语只化为一个简单的“看”, 孩子们在反复的对比与体验中感悟着“情至深, 语至淡”。】

师:多么普通的一个字眼, 多么平常的一个细节, 甚至让我们感觉有点枯燥, 有点乏味, 但故事就是这样写的。看着, 看着, 鸟儿就唱起了去年的歌。假如大树在天有灵, 他听见他最要好最思念的朋友唱起了去年的歌, 他的心情又是什么呢?

生:他会有一点自责, 他会怪自己没有等到好朋友来。

师:是的, 他会有那么一点点内疚。

生:他会自豪, 为自己有这样一个朋友。

师:自豪, 是的。他会欣慰, 他会自豪, 他的内心虽然伤感却也会感到温暖。

……

师:孩子们, 这样的歌声, 在树的心目中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吗?

生:不会!

师:这样的歌声, 在鸟儿的心目中会随着岁月的老去而老去吗?

生:不会!

师:是的!这是超越了时间的歌声, 这是永恒的歌声。孩子们, 带给我们这永恒歌声的故事, 就叫做———

生: (齐) 去年的树。

【评析:鸟儿的再次歌唱, 是践约, 是怀念, 更是对死亡、对无常的超越与对抗。如此厚重的主题实在无法向不谙世事的孩子们清楚地讲述, 因此, 王老师的教学也是含蓄的。他只是让孩子们体会、理解与想象, 然后在师生的交流对话里引导他们去感知树与鸟儿深厚的情感, 感知歌唱的意义。至此, 课堂中“阅读理解”的线绾结, 系上。】

师:孩子们, 我们看《去年的树》。它没有写外貌的句子, (擦去板书“不写外貌”) 它没有写表情的词语, (擦去板书“不写表情”) 它也没有写心理的语言, (擦去板书“不写心理”) 请问, 是作者不会写吗? (生:不是。) 那为什么不写呢? (师在三个“平淡”与三个“深厚”之间画出空白框)

生:作者想让我们自己思考, 自己来感受这一种感觉。不写出来, 自己想的可能更加伤感, 更加美好。

生:可能是作者为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

师:真好。孩子们, (手指板书) 这是一个巨大的空白, 这是一个无限的空间。是的, 它不写表情, 不写外貌, 不写心理, 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框内板书:想象) 正是这些空间, 故事才留给我们这样一份巨大的语文的魅力———用最平淡的语言抒写最深厚的感情。这个童话故事就是———

生: (齐) 去年的树。

师:下课。

【评析:教学的最后指向了这个童话的言语特征, 也是其最大的“语文的魅力”———“用最平淡的语言抒写最深厚的感情”, 前面的疑惑由此解开。至此, 课堂中“学习表达运用”的线也绾结, 系上。

回望课堂中的三次练笔后, 王老师三次将学生的感受一一列举在黑板上, 又三次一一擦去, 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不写”的佳妙。当黑板上只留下三次书写的“平淡”与“深厚”, 还有一个大大的空白的框时, 学生们已不难理解这想象补白的作用, 这“平淡到底”的深情。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篇3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日本童话作家新美南吉。课文从“鸟儿在枝头歌唱”这一个寻常的画面展开,向我们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从朝夕相处到分离相约,从四处寻觅到特殊相见的一段动人故事。文章篇幅简短,语言质朴无华,却一波三折,蕴含着“真心相待,信守承诺,珍惜拥有,乐观面对”等丰富的人文精神,耐人寻味,充满童话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童话中蕴含的道理。

3.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童话角色的不同心理,体会小鸟与树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童话角色的不同心理,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思想启迪。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要读懂故事大意并不困难,但要从简单的文字背后获得丰富生动的情感体验、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却并不容易。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走进角色的内心,去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教师还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分角色朗读等多种阅读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质量,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本课教学分两大模块:第一模块是课文的教学,第二模块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新美南吉的另两篇经典童话故事《白蝴蝶》《小狐狸买手套》纳入课内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引导学生在读懂故事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童话作家新美南吉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特点,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思想启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简介作者

播放动画——一只小鸟停在一棵大树上,这时美妙的鸟叫声响起。

师:听,好听吗?在日本童话作家新美南吉笔下,这是一只小鸟在给自己的好朋友树唱歌呢! 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呢!齐读课题。同学们了解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吗?谁来简单介绍一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词语,抽生带读。师着重指导“剩”读后鼻音,儿化韵的读法及多音字。

融化 剩下 煤油灯 伐木人

鸟儿 这儿 细条条儿 哪儿 一会儿

切 qiē 切成

qiè 亲切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初读课文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或者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相机板书)

鸟 树

相处——相约——寻觅——相见

(2)学生谈初读感受,或提出质疑。

师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读着文章,心里时而温暖,时而空落落的,时而忧伤。眼前树影、鸟影交织出现,还能看到我的好朋友的脸。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一起来好好读一读,品一品。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分享收获,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获得初步感受。老师还把自己的读书体会与学生分享,起到以情激情的效果。

三、品读感悟,感受童话魅力

1.出示文段1。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唱歌给树听。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1)师:哪些是关键词?

(2)启发逆向思维:文中只写了鸟每天给树唱歌,那么树可能为鸟儿做了什么?(遮风挡雨,一个温暖的家,陪伴等)

(3)调动学生情绪体验,朗读指导:跟好朋友在一起是什么感觉,把你的情感带入文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文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思考 “树可能为鸟儿做了什么?”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把薄书读厚,并懂得真正的友情是相互的欣赏、扶持与付出,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教师引读第二段话: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他们之间有了一番这样的对话。

出示文段2。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谁来当小鸟,跟你的好朋友对读——评价——再抽读——男女读。

3.小组合作探究,揣摩角色对话心理,指导分角色朗读。

师:春天到了,小鸟回到原地找树,可是树不见了。小鸟开始四处打听树的下落。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7-14段,小组合作,揣摩角色对话心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话。

小鸟(奇怪/着急)地问:“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树根(难过/伤感)地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小鸟(焦急)地问:“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门(平静/不以为然)地回答:“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小鸟(急切/哀伤)地问:“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姑娘(天真/可爱)地回答:“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2)小组汇报交流。师点拨:小鸟一步步得知树的下落后,心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大树、大门和小姑娘各自会怎么想?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3)根据角色心理,练习感情朗读对话。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揣摩角色对话心理,敢于提出看法,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在对内容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再来指导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4.出示文段3,引发讨论:小鸟为什么对着灯火看了又看,她在想什么,小鸟这样做傻吗。 相机板书。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设计意图:“小鸟这样做傻吗”这一问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阅读反思中,获得了思想的启迪,那就是:看似很傻的小鸟却是那样的可爱——她对朋友真心相待,信守承诺,难能可贵。

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教师课件抛出多个话题如下,小组挑选最感兴趣的话题讨论交流,再全班交流。

我看课题:课文主要写的是鸟儿寻觅树,课题为什么叫《去年的树》?

如果树被砍伐之前给鸟儿留了一封信,他会写些什么?

续编故事:鸟儿飞走以后……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交流平台,让小组自选感兴趣的话题交流。由于选题新颖,视角各不相同,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一次次引向深入。许多孩子从中逐渐悟出了童话中蕴含的更深一层含义,如:珍惜拥有,把握现在,乐观生活……

五、“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阅读:新美南吉的《白蝴蝶》《小狐狸买手套》

1.《白蝴蝶》导学提示。

(1)童话《白蝴蝶》讲了白蝴蝶和气球之间发生的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蝴蝶,为什么?

(2)与《去年的树》对比,你能发现新美南吉作品的共同点吗?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构思精巧,语言朴实却耐人寻味。

2.师:新美南吉的童话还有很多都和狐狸有关。《小狐狸买手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读故事,想一想:

(1)小狐狸到镇上买手套时出了什么意外?文中哪些段落令你印象深刻,请有感情地读一读。

(2)畅谈这个故事带给你的感受、思考。

设计意图:进一步走进日本童话作家新美南吉,感受其作品的特点。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使真善美的种子悄悄在孩子心底生根发芽。

四年级《去年的树》教学实录 篇4

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呀,我们要一起学习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写的一篇童话《去年的树》。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吧。(师板书:去年的树 )

二、预习反馈,练写生字

师:课前,值日组长已经把预习单统计出来了,我们一起看看。(学生送上统计表)

师:从统计数字来看,想要提醒“融”字的有41个,看来这个字的确值得学习。那你们想提醒什么?

生:我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左下边框里面是一条横,不要写错。

师:里面一条横,这个提醒很重要(师在生字中描红)。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记住这里是一条横?

生:融可以组词“融化”,那一条横就像是把冰融化只剩下一层了。

师:这个办法很形象。谁还想说?

生:融左边是表示炊具的意思,里面的那条横就像是担着火的架子。

师:也很妙的方法。看,你们用自己的方式记住了这个字,真好啊!

师:(出示学生写的字)请大家再看屏幕,这是几位同学在预习中写的“融”字。感觉怎样?

生有摇头的,有笑了的,有说不好的。

师:(笑了)有同学摇头了。看来,要把这个字写漂亮不是那么容易的。可我发现,咱班牛天悦写得挺漂亮(出示),我们请他来介绍一下写好“融”字的小绝招吧。

生:融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我发现它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虫字最后要比左边的矮一些。

师:是“虫”字的收笔要高于左半边吧。(生点头)

师:左右等宽,虫字收笔高左边,你的提醒太棒了!那同学们注意这里了吗?(师在“融”字上画辅助线)

生:是一条斜线;像斜坡;像滑滑梯。

师:对,像滑滑梯。

师:掌握了这些,写出来的字肯定就漂亮了。我们一起来写写吧。先看老师写。(在田字格中板书融)左边起笔滑滑梯,里面一横是关键;虫字收笔高左边,左右等宽才好看

师:怎么样?(学生点头 说好)

师:那请你也试着练写1个吧。

生在“自主预习纸”的田字格中练写“融”字。教师巡视。

师: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实物投影出示)里面一条横,写对了,一颗星;左右等宽,注意了,一颗星;起笔滑滑梯,一颗星;虫字收笔高左边,一颗星;和前面写的有明显的进步,我们再奖励一颗星。哇,五颗星了,真棒!

师:那其他同学也按照这样的标准给自己的评评星。觉得不满意的可以再写一个。

学生自评练写。师巡视指导。

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师:现在,就让我们来读读这个故事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师:好。我想请你来说一下。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大树和小鸟他们感情非常深的故事。

师:你看,你关注了故事中的一些角色,但内容啊还不够完整。

师:老师发现,预习单中有不少同学和他一样,概括笼统。但何笑含归纳的就不错,我们请他来说说。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天天听鸟儿唱歌。冬天快到了,鸟儿在去南方前和树约定明年再来唱歌。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发现树不见了,就到处找,最后找到了灯火,对着灯火唱起了歌。

师: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吗?

生:嗯老师说叙事的文章可以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我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概括的。

师:真好,把以前学到的方法用上了。其实呀,像这种叙事性强的文章,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归纳。

师:先来看一下,课文中出现了哪些角色?

生:有小鸟、大树、树根、大门、小女孩,还有灯火。(师板帖图片)

师:那请大家看着这些角色(指着板贴),回想课文,他们当中谁和谁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生:小鸟儿和大树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师板贴板画)

师:说说画面内容。

生:小鸟儿和大树是好朋友。他们天天在一起唱歌。

师:还有补充吗?冬天……

生:冬天到了,他们相约明年春天再来唱歌。

师:好的。继续。还有谁和谁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生:小鸟儿和灯火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师板贴板画)

师:说说画面内容。

生:小鸟对着灯火灯火唱起了歌,然后飞走了。

师:很好。还有谁和谁的画面?

生:小鸟儿和树根、大门、小姑娘的画面。小鸟儿向树根、大门、小姑娘打听树去哪儿了。

师:真好。你看他们三个(指树根、大门、小姑娘)有共同点,都是鸟儿在向他们打听树的下落,我们就可以把他们归纳在一幅画面中。

师:同学们啊,现在,按照顺序把画面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来说说。自己先练习一下。

学生练习说主要内容。

师:谁愿意来说说?

生:课文主要讲了鸟儿和树是好朋友,他们天天在一起唱歌。冬天到了,他们约定来年春天再来唱歌。第二年春天,鸟儿发现树不见了,就向树根、大门、小姑娘打听树的下落,最后找到了灯火,对着灯火唱起了歌,然后飞走了。

师:很好!跟之前预习中相比进步很大!你看,像这种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就可以用“捕捉角色、串联画面”来概括主要内容。

四、关注词语的反复使用,体会情感,想象画面,分角色朗读

师:好,那就让我们走进第一个画面吧。(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请你来读读这段话。其他同学关注词语,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段出现了两个“天天”。

师:是啊,两个天天(出示:天天 变红)。老师想这样改一改,你看行不行?(出示:变化后的两个句子)

生:不行

师:说说理由。

生:第一个“天天”说明鸟儿每天都给树唱歌,而第二个“天天”说明树每天都在听鸟儿唱歌。他们俩一个愿唱一个愿听,所以不能删。

师:那两个“天天”让你体会到什么?

生:他们俩的感情非常深厚。

师:哦,你认为这样写更能突出他们间深厚的感情。

师:谁还想说说?

生:我也觉得不行。因为两个“天天”更能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

师:你是说这样写,更能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

师:你看,作者就是通过词语的反复运用,来突出了鸟儿和树之间深厚的感情啊。(板书:反复用词 深厚感情 )

师:那谁能读好这段话?

生1有感情朗读。

师:你看,体会着他们的感情,关注重点词语强调着读,读得多好啊。

生2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就带着这份感情,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后面的画面吧。请大家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第5—17自然段。(课件出示要求)

生准备小组练习朗读。

师:不着急,在朗读之前啊,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要想把后面的内容读好,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可以想象着他们的心情、想象当时的情境来读。

生:可以把自己当作其中的角色,关键的词语重读。

师:这些方法都很妙啊。那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吧。

生小组内练习。

师:我请一组同学来汇报展示一下。

一小组汇报展示。

师:瞧,用上好方法朗读的很有味道啊。当然,像这样的文章,我们还可以读得更好!

就让我们一起来到了那片茂密的森林中——(出示课件)

师叙述:你就是那只小鸟。你和树天天在一起唱歌。冬天到了,在飞往南方之前,你们约定明年再来唱歌。盼啊盼啊,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你不辞辛劳,长途跋涉,终于来到相约的地方。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师:小鸟小鸟,此时,你在想什么呀?

生:咦,大树怎么不见了?不是说好今年还在这里见面唱歌的吗?

师:听得出来,你很——

生:我很担心他。

师:于是你这样问树根——(学生读小鸟的问话)

师:小鸟小鸟,你在想什么?

生:大树怎么不见了?大树会去哪儿呢?

师:你很——

生:着急。

师:于是你这样问树根——(学生读小鸟的问话)

师:那小鸟小鸟,看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办啊?

生:我会扇着翅膀不断地在森林里飞,飞上飞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大树。

师:你急于见到自己的好朋友。所以你这样向树根打听——(学生读小鸟的问话)

师:同学们读得多有感情呀!引发我们想象画面,是童话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读童话时,就要边读边想象,可以先浮现画面,再想想角色的内心、动作,这样就能更好地体会到文章的情感把课文读好了。(板书:想象画面 心情 动作 )

师:就请同学们用上这种想画面,想心情、动作的方法再来小组分角色朗读5—17自然段吧。

学生小组练习。

师:大家练得多么投入啊!巡视中我听到这个小组朗读得特别动情,就请这一组来再来展示一下吧。

小组展示。

五、聚焦结尾,升华情感。

师:听得出来,鸟儿的语速越来越快,心情越来越着急!鸟儿看了又看,是不舍得离开呀!同学们,读到这里,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最打动我的是他们俩深厚的感情。树不见了,小鸟儿就到处去找他。

生:我觉得最打动我的也是他们俩感情那么深。

生:我觉得最打动我的是小鸟对大树的承诺,即使大树最后不见了,小鸟儿还是对着灯火唱了歌。

师:是啊,树和鸟儿之间深厚的感情感动了我们。让我们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课件出示)

学生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六、想象写话,续编故事。

师:鸟儿飞走了,但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后来又会发生什么呢?(板书:后来……)

师:请大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注意延续树和鸟儿之间这份情感,可以用上想象画面,想象人物心情、动作等。(出示课件)

学生写话。师巡视。

师:好,我们先来交流一下。(实物投影出示学生作品)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批改错别字,不流畅的地方标画出)

大家看,他想象树根发芽了,鸟儿又找到了好朋友,现象合理,一颗星;故事写出了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再给他一颗星。这位同学的想象续写,带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生:喜剧 (师板书:喜)

师:那再看看这位同学写的,请他读一读,大家看看与上一篇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读自己的作品。

师:与上篇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给我们一个悲伤的结局 (板书:悲)

师:虽然是个悲伤的结局,但是他也写出了朋友间的情感,所以我们给他一颗星。另外,他不仅想象了画面,还写出了人物的动作、心情,再加两颗星。

师:在巡视中老师还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结尾——让他来读读吧。

生读自己的作品。

师:你看,前面两位同学是站在鸟儿的角度来写的,而他是站在树的角度来写。所以我们在续写结尾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大胆创意。(板书:创意)

师:无论是怎样的结局,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写,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树和鸟儿之间深厚的情谊啊!

七、自我评价,修改续编。

师:同学们,刚才三位同学的续写一定给你们不少启发,那就请大家再来修改一下自己的作品吧。

学生修改自己的续写。

师:同学们改得很认真,相信会有好的作品呈献给大家。

八、回顾梳理,自主布置作业。

师:课文学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

生:我想回去后继续有感情朗读课文。

师:可以用上今天课上所学的方法。

生:我想课后再读一些童话。也可以找新美南吉的童话读读。

师:那老师推荐你们阅读新美南吉的代表作,首选《小狐狸买手套》、《红蜡烛》。

生:我想课后自己写个童话。

师:可以。老师建议改写这个故事。原文是以鸟儿为线索写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鸟儿回到南方去以后,树发生了哪些事呢?写一篇《去年的鸟》。)

去年的树名师教学实录 篇5

课前:学生拍手唱歌,教师提示学生可以轻松一些。开展成语接龙。

师:同学们,童话一直伴随我们长大……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这个奇妙的童话世界。板书课题,提示去、树的写法。

生齐读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树是怎样的?

生:去年的树和今年的树有什么区别?

师: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读顺,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导。

师:老师想看看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多媒体展示。

融化 剩下 煤油灯 伐木人

书空“伐”,提示写法。看到这个字,你想到这个词和哪个字相似?提示不要忘写撇。可以组成哪些词。

师:这一课还有一些特殊的词语。

(媒体展示:)

鸟儿 这儿 哪儿 细条条儿

提示儿化韵的读法,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自读。)

师:放到句子中,你会读吗?

(多媒体展示)

1、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

2、“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说。3、鸟儿……

师:在这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自读课文一到四自然段,同学们都有怎样的感受?

师:他们是一对很好的朋友。我从这里的“天天”体会到鸟和树是一对很好的朋友。

师:鸟儿说,明年春天我一定回来给你唱歌。我听出来鸟儿对大树许下了诺言。带着你的感情读一读。

生读。

师:你们看,一个是天天地唱,一个是天天地听,真是形影不离呀!谁还想来读一读。

生读。

师:一个是坐着唱,一个是站着听,就像俞伯牙遇到知音一样。读着这些文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还唤醒了它身上的一个小鸟……

师:还有谁想说?

生:一天早上,鸟儿唱着动听的歌曲,树儿听着鸟儿的歌唱,点头摇晃……

师: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些句子吧。

生读。

师:鸟儿要离开树了,谁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吧。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听着这一对好朋友的对话,你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友谊。

生:难舍难分。

生:依依不舍的心情。

师:除了这些,你还听出了什么?

生:鸟必须对树许下诺言,明年一定会回来给大树唱歌。

师:我们能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

生读:再见了,小鸟……

师:春天又来了,鸟的确又回来了,可是它只看到了孤零零的树根,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小鸟寻找大树的有关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

生默读,教师巡导,提示:找到的同学,在小组间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组织交流感受。

生1 简述寻找的过程:……

师:你用了一个词:日夜兼程。

生2:我觉得鸟儿飞过牧场,可能小鸟会遇到很多困难。

生3:鸟儿很着急……更加坚定……

师:请大家依次读文中鸟儿的三次对话。你来读一读鸟儿问树根的句子……

生读。

师:可能鸟儿会遇到什么困难?

1、小孩射击

2、遇到天敌

师:可能鸟儿都遇到过这些苦难,它为什么要去找?

生:他还希望和大树在一起。

师:回头再来读一读鸟儿的三次问话,你又会有新的感受?

生读。

师:是啊,朋友在哪儿,到底在哪儿啊,谁再来读?

生再读。

师:你读得真好,你真是体会到小鸟的心情。小鸟的三次讯问,一次比一次急切,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小鸟就是这样一次次地寻找,它找到了吗?

生:没有,它找到了大树的化身。

(师伴随音乐和画面,深情解说:…… )

师: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又有什么疑问呢?

生:为什么鸟儿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唱了歌又看了一会儿呢?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1:第二次看要向树告别了,那是它最后一次看。

生2:这两次看中我体会到鸟儿的深情和对朋友的留恋。

生3:很失望,费尽千辛万苦却只是找到了火苗。

生4:自己的朋友原本非常高大,现在却变成了火苗。

师:谁愿意来做一只小鸟,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呢?

学生伴乐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感人肺腑的句子吧!

生读。

教师板画大树和小鸟。

师:你觉得小鸟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2:鸟儿肯定非常失望……

师:仅仅只有伤心、失望和遗憾吗?

生3:还为树感到骄傲。

师:是的,还有很多很多的感受。小鸟就这样飞走的,但却留给我们很多很多的感受。读了这个童话之后,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生1:真诚,要受信用。

生2:我非常佩服那棵树,他用绿色装扮了大地,很有

生3:友谊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生4:朋友是人间最重要的感情,我想到了一首歌,《朋友》。

师:能唱一唱吗?

生唱(中断后,教师鼓励后继续)。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篇6

王秋华

上完《去年的树》这节课,我感受颇多。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的遗憾,反思如下:

《去年的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灯火,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童话主要是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新课标》中有这么一段话“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怎么把这个理念落实到我们的课堂?在设计本课时,我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多元对话;品读课文,倾心对话;引导想象,补充对话;拓展延伸、多向对话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在课堂中,我试图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的心灵。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重点,让学生那个带着忧伤,带着对大树的同情深深的去体会,去感悟。因为方法到位,大胆放手,课堂基本达到了我想要的那种境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在最后一节的学习中,我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并进行拓展说话的练习。我设计了这样二个有坡度的说话练习:(1)补充小鸟与“大树”的无声对话。师:此时无声胜有声,小鸟和“大树”正在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请同学们说一说: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对“大树”说: “大树”仿佛也在说: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对“大树”说: “大树”仿佛也在说: 设计意图:常言道,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于无字处读出字来”。我设计这一练习,先想像、再念读,有机地把读书与创造思维整合起来。

上一篇:销售五步成交法下一篇:一个人的茶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