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2024-04-16

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共8篇)

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篇1

科左后旗甘旗卡镇蒙医医院病房楼、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联合培训基地工程

基坑开挖与支护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通辽市沃德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编 制 人:江峰

审 核 人:楼云晓

编制日期:2017年1月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

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科尔沁科左后旗蒙医医院病房楼扩建、联合培训基地、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建设路以东,纬十二西街以北。该建筑长51.5米,宽21.5米,地下一层,地上十层。基坑开挖深度为-7.3m,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剪力墙结构,楼盖采用现浇楼板,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型基础。

本项目为该医院病房楼扩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联合培训基地项目。该项目位于科尔沁左翼后旗镇区西南部,北靠甘旗卡一中校园,西临建设路,南接原规划纬十二西街。现状基地较为平坦。

二、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地基土构成

场地位于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建设路以东、纬十二西街以北,地势较平坦、开阔,地貌属科尔沁沙地。

地层岩性: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属第四系全新统和上、中更新统,分布较连续,多以砂土为主(砂土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局部见有夹层或透镜体,主要土层为:杂填土、粉砂层、细砂层。

地下水: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见一层地下水。场地地下水属潜水型,埋深3.99-4.88米,绝对高程247.22米,埋藏在第2层粉砂层和第3层细砂层中,水位年幅度变化约1.00米左右,补给来源以侧向径流和大气降水入渗为主。

地基土层地震液化的判定:按«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第4.3.4条经计算后判定饱和粉土、砂土为非液化土。

场地土、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根据水质分析报告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性,根据土质分析报告判定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性。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Ⅰ类。

建筑抗震地段类别划分: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有关内容判定,拟建场地为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抗浮设防水位:可按自然地面下-1.00米考虑。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

第二章

安全施工措施

一、安全目标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是我公司历来的指导方针,本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定为:不发生一例安全事故,确保本工程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二、安全管理

1、公司成立总经理为首的、以安全监察主任和公司专职安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监督小组,负责施工前对现场管理和作业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抽查、以及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指导意见,并由项目部立即组织贯彻实施。安全管理监督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日常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具体组织落实安全措施,并建立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和完整的安全生产记录资料。

2、工程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的,以专职安全员参与的施工安全工作小组。

3、施工安全工作小组主要分工:

(1)组长全面负责工地施工安全组织领导工作,负责主持小组工作会议。(2)副组长负责锚杆及土钉墙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农民工的安全审查登记、分管的民工每天安全教育和督促,并对分管工作中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负责。

(3)电工分工负责用电、电焊及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并配合公司专职安全员做好每天的施工安全检查及督促工作。

(4)工地管理与现场安全员负责工地安全保卫工作,配合副组长做好工地每天每时的安全检查及督促工作。

(5)公司专职安全员负责组织工地开工前的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工作交底,负责民工的登记审查,对工地施工安全进行全面检查督促。

(6)电工、焊工及各作业班组长负责该班组日常安全施工管理,必须坚持上岗时检查安全作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安全工作小组负责人。

三、安全教育

开工前召开由公司、公司安全监督小组参加的安全教育大会,其主要内容: 1.工程情况、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交底;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

2.宣讲工地现场安全工作规定; 3.宣讲施工各道工序的安全措施; 4.宣布安全生产奖惩规定。

四、安全施工措施

1.所有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

2.现场施工区域应有安全标志和围护设施。

3.挖掘机活动区域严禁有人。

4.车辆的进出场要有专人指挥,从指定线路线行走。5.开挖的深度严格要求在允许范围内,严禁超挖。

6.在基坑及地下室施工期间,基坑周边3.0m内严禁堆载及重载车辆通过。7.土方开挖到指定深度内,立即施工细石砼面层,严禁基坑侧壁土体暴露时间过长。

8.在砼面层养护期内,严禁开挖下层土方。

9.基坑施工期间应指定专人负责基坑周围地面变化情况的巡查。如发现裂缝或坍陷,应及时加以 分析和处理。

10.坑壁渗水、漏水应及时排除,防止因长期渗漏而使土体破坏,造成挡土结构受损。

11.挖土期间,应注意挡土结构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不允许因土方的开挖遭受破坏。

12.喷射混凝土和注浆人员应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禁止裸露身体作业。13.进入沟槽和支护前,应检查和处理作业区的危石、不稳定土层,确认土壁稳定后方可施工。

14.喷射管道安装应正确,连接处应紧固密封。15.搬运、安装花管时不得碰撞人、设备。

16.花管类型、间距、长度和排列方式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17.临时用电应有专业电工接电,非专业人员严禁接触开关箱电源。18.其他管理

① 对于所有参与本工程一切作业人员必须登记造册,便于审查管理。② 严禁现场内外,酗酒、打架、赌博,对于不服从现场管理违反治安管理条例者,一律从严处罚。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

③ 场地显著位置设置一定数量的安全警示牌。④ 派专人值班,场地内严防闲杂人员进入现场。

五、安全用电

1.施工现场施工供用电应明确专人管理。电气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用电的方案(措施)编制工作;工程施工管理部门负责用电申请及组织施工电源的设置等工作。

2.电气维护(修)人员应持地方主管部门颁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上岗,坚持日常巡检,及时维修临时用电设施,确保完好,并做好记录。

3.低压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导线,其架空高度不得低于2.5米。架空线穿越主要道路时,与路面中心的垂直高度不得低于6米。

4.铠装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应不小于0.7米,并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

5.电缆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损伤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并有醒目

6.电源线路不得拖拉在地面上或接近热源。严禁将电线直接挂在树上、金属设备、构件和钢脚手架上,或用金属丝绑扎电缆(线)。电线通过马路及易被损坏处应加设钢质套管保护。

7.电线(电缆)、软线、电焊把线不得与钢丝绳绞在一起,电焊把线应绝缘良好,接头应套护套胶管。用于焊机的一次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米的警告牌。

8.严禁将电线直接插入插座或将芯线挂在电源开关上。

9.电动机械和电气照明设备被拆除后,不得留有带电部分线路,如必须保留,应在切断电源后,将电线端头内包高压绝缘带,外包三层绝缘包布,并将其固定在2.5米以上的地方。

10.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器,禁用闸刀开关,漏电保护器配备应符合要求并定期测试。

11.总、分配电箱应装设总开关和分路开关以及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或总自动开关和分路自动开关),总开关电器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搭配适当,熔断器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合原规格的熔体代用。

12.每台电气设备应使用单独开关(一机一闸一保护),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电气设备。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

13.施工现场设备应群体设棚、单机设盖,应能防雨、防潮、防火。14.现场用220V的照明线路,必须绝缘良好,布线整齐且应固定和经常检查维修。

15.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V,且行灯带有金属保护罩,在潮湿地点、坑、井、沟道或金属内部作业时,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

16.铁房子、休息室内的照明线应用像皮软线,并设漏电保护开关,灯泡功率不大于100W,穿过房壁时应套上绝缘保护管,保护管距铁房子内壁应不小于2.5厘米。

六、安全防火

1.用火作业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按规定进行上岗前的用火安全教育,掌握用火作业的安全基础知识,并会使用消防器材,熟悉周围环境和撤离路线;

2.用火作业的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并保持消防道路畅通; 3.用火作业部位附近有可燃、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前,不得动火;

4.与外部相连的管道与设备,在未查清有无险情之前,不得动火; 5.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时,不得动火;

6.施工完毕,应仔细检查清理现场,熄灭火种、切断电源后方可离开; 7.仓库、材料堆放场应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

第三章

文明施工措施

一、文明施工措施

本工程文明施工目标:现场材料有序堆放,施工道路均采用山皮石铺设,污水有序排放,确保工地文明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大型施工机械、水泥等材料陆续进场,如不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将会严重影响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施工安全,难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并给施工人员施工作业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现场施工管理领导小组:

长:楼云晓

副组长:王必成

该领导小组负责对施工场地进行强化管理,并由公司领导前往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做到文明施工。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

二、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按通辽市环保部门及建筑业管理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定执行。2.施工机械必须时常检验,使之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防止噪声扰民。3.施工作业环境保护,由项目部工程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和管理; 4.作业现场的休息室、工具房和设备、器材,应按施工总平面图布置要求,摆放整齐有序,各种标志、标识正确醒目;

5.施工作业现场道路应平整通畅,用电线路布置符合要求,水源设置合理,排水应通畅无阻;

6.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等应设专用仓库保管;在作业现场临时放置时,应设警示标识牌,必要时应设专人看护;

7.各种油料应在容器内存放,废油应及时回收集中储存,严禁就地倾倒,油料对地面造成污染时应采取措施进行清理;

8.作业现场应经常打扫并保持清洁。

9.生活暂设区内的道路应平坦通畅,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10.各种建筑、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等,必须倾倒到指定地点;

11.基坑内开挖沉淀池,排水沟,施工产生污水进行有序组织排放到沉淀池后,先进行沉淀、将沉淀后的污水排放到指定污水管道。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到指定的排水渠内。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

第四章

施工准备

4.1机具准备

机械:挖土机一台,钩机2台;自卸汽车5辆。

机具:手推车、铁锹(尖、平头)、钢卷尺、梯子、坡度尺、小线等专用施工机具。

安全维护:1.5m的护栏钢管主杆、安全警示绳、安全警示标识牌、警示灯、彩条布、撑板、撑木、方木等。、4.2作业条件

土方开挖前,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完毕。

各种现状管线已改移或加固,对暂未处理的地下管线及危险地段,做好明显标志。

基坑有地下水时,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水位降至坑底1m以下。

施工区域内供水、供电、临时设施满足土方开挖要求,道路平整畅通。作好土方开挖机械、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的维修检查和进场工作。4.3技术准备

开挖前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和说明,已做好图纸会审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开挖断面和堆土位置,运输施工道路。

对有关人员做好书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已签字确认。

已测放基坑开挖边线、并用白灰标识。确定土方堆放场地及运土施工路线。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

第五章

施工技术措施

5.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地下室开挖→护壁施工→验槽→素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防水保护层施工→基础填平

5.2施工顺序 确定开挖基坑的深度

根据工程概况、现场调查勘探及工程特点分析。

根据地质勘查资料,采用一次基坑放坡开挖。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土的类别及坡顶有无静、动荷载。

5.3、施工技术

基坑开挖采用分层开挖,人工修坡检底的方式施工,边坡在3m以内为1:0.3,边坡在3m以上5m以下的为1:0.5,开挖线距地下设施及道路近边坡为1:0.2。

基坑地设计标高以上0.2m-0.3m的原状土应予以保留,禁止扰动,采用人工清理,如局部超挖,需用级配砂石回填并夯实。

考虑到本工程地下室所处的位置,基坑开挖以机械为主,距地下设施较近的地方用人工挖掘并清理,人工进行修边检底的方法进行操作。

挖土开槽,应严格控制基底标高,严禁超挖。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3m的原状土要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如果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必须换填料位10mm-15mm天然级配砂石料或中粗砂并夯实。

基底如有块石、碎石,砖等坚硬物体时,应铲除至设计标高以下0.2m,然后铺上天然级配砂石料、面层铺上砂土整平夯实。

基坑开挖时,开挖过程不宜长时间暴露,宜开挖一段、施工一段,禁止晾槽施工。

5.4注意事项

基底超挖:开挖基坑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基地未保护:基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果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c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施工顺序不合理: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开挖土方,应注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

意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

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基坑开挖前,先采用建渣或砂石铺筑施工便道,或采用山皮石铺筑,或施工道路采用素混凝土硬化处理。

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先揭表层后按基坑设计深度以一定边坡率放线开挖,开挖时预留30cm作人工清底填平,以免扰动基槽原状土。

土方开挖施工时应注意地下管线等,以免损坏地下管道、管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5、雨天施工措施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部分工程项目或工序加以合理安排。雨季施工时加强排水工作和防止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

详细调查并掌握雨季资料,做好施工中的临时防护措施。对主要材料机具在雨季施工期间准备的储备量。对职工进行雨季施工安全教育。

临设工程设计和施工充分考虑防雨要求,施工便道排水系统。安排专人维护,降雨前后定期巡查排险,并设置明显的通行指示标志。

除及时掌握每日天气情况外,还应当与当地气象部门签订预报协议,由当地气象部门定期提供旬、月气象预报,并据此合理进行施工安排。

雨期施工在开挖的基坑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坑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6质量标准、保证项目

基坑、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一般项目

基坑、和场地的基土开挖必须符合规范要求。5.7成品保护、对定位控制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

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控制桩和标准水准点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

第六章

安全保证体系

6.1开挖措施

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面0.5m,然后才能开挖。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壤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效率来确定。

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作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和清理均应配备人工进行。采用挖掘机坑上开挖大型基坑时,应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但每层的中心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

采用挖土机反铲、拉铲其施工方法有两种:

端头挖土法:挖土机从坑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车辆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

侧向挖土法:挖土机一面沿着坑的一侧移动自卸汽车在另一侧装运土。采用铲运机施工方法正铲挖土。

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1/2.如挖土深度超过5m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吗。深度大于1.5m时的基坑,根据图纸情况,应作好支撑的准备,以防坍塌。

开挖基坑,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得准确地挖至设计地基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找平后,由人工挖出。

暂留图层:一般铲运机、挖土机挖土时,为20cm左右;挖土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

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方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挖走。

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找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

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开挖基坑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6.2安全防护措施

基坑开挖后全线进行人工修边,修边要求将机械挖土后留下的凸出的土轮顺坡度方向削平,以防止风干开裂脱落。

对基坑上口土方及颗粒进行人工清捡主距沟边1.5m的范围内。在距坑边口2m的范围沿基坑周边设置防护栏,高度1.5m。沿防护栏各明显的位置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警示绳。坑边设专人进行安全巡视,巡视人员,必须保证24小时在岗。夜间沿沟边防护栏设红色信号警示灯。

雨天及阳光暴晒天在坑底施工时,用彩条布把两边坑壁进行覆盖,避免由于雨水不断渗透引起基坑坍塌及阳光暴晒引起坑壁松动滑落。

6.3安全保证措施

上下沟槽必须走马道、安全梯。马道、安全梯间距不宜大于50mm。拆除支撑前,应对基坑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坑壁进行安全检查,并应制定拆除支撑的实施细则和安全措施。

机械开挖土方时,应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放坡、堆土,严禁掏挖,履带或轮胎应距基坑边保持1.5m以上的距离。

挖掘机作业前应进行检查,确认大臂和铲斗运动范围内无障碍物及其他人员,鸣笛示警后方可作业。

基坑外围搭设不低于1.5m的护栏,设警示灯,并派有专人巡视。人工孔桩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孔口边缘不宜小于1m,堆土不应遮压其他设施。

人工基坑捡底时,两人横向间距不应小于2m,纵向间距不应小于3m。在吊装前要对吊车驾驶员及下面指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吊车在吊安装塔机时,吊车要停在安全距离位置,不能距离基坑边很近的位置,要听从专职安全员指挥安排。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

吊车安装塔机时,要派人检查停车周围坑壁无松动,裂痕。

由于人工开挖孔桩基础比较深,上面要派专人指挥,还要注意基地操作人员的安全。

6.4监测措施

项目经理牵头由专职安全员组建一个安全小组,小组成员来自各个施工标段操作人员,各施工标段抽一人。

小组成员要进行各种安全规范的培训学习。小组成员要对施工现场安全起到带头作用。

小组成员在各自标段施工时,要先检查施工前的各种引起不安全的因素,要做到“预防为主,安全施工”。

在开挖深基坑时,要检查相邻建(构)筑物、道路及周围环境的沉降和位移情况进行观察。

在深基坑作业时,要检查基坑两边沟壁的土质有无松动,有无裂纹,还检查沟槽四周的环境有无地面水流入基坑,而引起塌方。

人工修边时,要探测有无地下设施(电缆、管道、管线)。6.5抢险预案

每个管理人员都要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要做到能应付施工现场的突发事件。

公司总经理及现场管理人员发生安全事故要在第一现场,并能及时处理所发生的安全事故。

施工现场安排一辆车,以应急工地发生的突发事件。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要及时联系当地公安部门、医院、驻地部队、政府派人参与抢险。

发生安全事故必须上报,不能隐瞒。6.6救护措施

要在第一时间通知120救护车。对伤势较重的人员要及时送医院。施工现场预备的一些救护医疗药品。6.7环保措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保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高重要。为响应国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

家和通辽市对做好环保工作的号召,满足业主的有关要求,根据本工程特点,努力做好环保工作。

利用每周的安全学习后的事件,增加环保条例、知识的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

针对性的解决各种污染来源

1、防止噪声污染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在夜间不使用振锤等噪音的施工机械。晚上十时后严禁进行有声音的施工。

对施工机械应经常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噪声扰民和遗洒污染周围环境。

防止泥浆、淤泥的污染

开挖基坑的弃土必须在24小时内清运完毕,避免现场堆积,淤泥清运采用散体物料运输车。

严格按照通辽市有关淤泥排放的规定办理各种手续,到指定的地点排放。现场堆放的土方应遮盖。运土车辆应封闭,进入社会道路时应冲洗。对土方运输道路应经常洒水,防止扬尘。防止施工,生活污水污染

防止工地污水流出,污染周围环境。生活区的污水做好沉淀隔渣工作,以免淤塞排水管网。

雨天进出车辆的车轮必须进行冲洗,防止车轮带出淤泥,污染周围环境。防止粉尘,废弃污染

在大门进出口铺麻袋50m,防止车轮带出土颗粒进入社会道路。设立专职的清扫队伍,对通道,护栏进行定期的清扫,并对通道进行洒水防止尘土飞扬。

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篇2

但是, 现在的城市建筑间距很小, 有的基坑边缘距已有建筑仅数十米、甚至几米, 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另外, 原来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运算公式、施工工艺等, 已不符合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的实际情况, 导致一些基坑工程出现事故, 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 深基坑支护的安全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

1 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1.1 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 但由于地质情况多变且十分复杂, 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目前还十分困难, 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 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是可变值, 很难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

1.2 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之前, 必须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 以取得土体比较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 为减少勘探的工作量和降低工程造价, 不可能钻孔过多。因此, 所取得的土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完全性。但是, 地质构造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取得的土样不可能全面反映土层的真实性。支护结构的设计也就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

1.3 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

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边坡的失稳, 常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 这是以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 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则差别比较大。所以, 在未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 支护结构要适当进行调整, 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1.4 支护结构设计汁算与实际受力不符

目前,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 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并不那么简单。工程实践证明, 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设计计算的安全系数, 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 但有时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 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 但在实际工程中却满足要求。

2 深基坑支护方案

2.1 填土

根据杂填土、素填土埋深大 (最大埋深为2.0m) , 碎砾、块石含量高、体积大、透水性强, 基坑开挖深度6.00m等情况, 以Ф600mm钻孔灌注桩与高压旋喷桩相结合的支护方案。

2.2 持力层

以粉质粘土层, 作围护钻孔桩的持力层, 桩长12.00m, 钢筋笼主筋配制14Ф20通长, 加强箍14@2000。

2.3 止水工艺

根据地层条件, 基坑挡土墙后止水帷幕不宜采用水泥搅拌桩、钢筋网喷锚等止水工艺, 而采取在围护挡土钻孔桩间打入高压旋喷桩, 使两者咬合10~15cm。

2.4 围护体系

楼外墙与基坑之间没有充足的围护结构设置空间, 加之此处外墙基础为浅层条形基础。因此只能采用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和工程桩相结合的围护体系。

3 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3.1 彻底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

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 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 多数是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 我国也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规范。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 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 既不安全也不经济。

3.2 建立变形控制的新的工程设汁方法

设计人员用的极限平衡原理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常用设汁方法, 其计算结果具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 将这种设计方法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 只能单纯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要求, 而不能保证支护结构的刚度。

3.3 大力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

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 (实验室模拟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 , 虽然要耗费部分资金, 但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投资巨大, 如经过科学试验再进行设计时, 行定会节省可观的经费。工程现场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4 基坑工程的监测与控制

4.1 灌注桩顶部冠梁水平位移监测

在每段钻孔灌注桩顶部冠梁纵向每间隔5~8m布设一个监测点, 即J1~J75共75个测点。随着开挖进程的增加可1d观测1次, 当位移较大时, 每天可观测1~2次。

4.2 灌注桩倾斜检测

根据灌注桩的受力特点及周围环境等因素, 拟在A—A轴、E—E轴灌注桩的外侧布设测斜管, 每个轴设3个测斜管, 即CX1~CX6, 共计6个。测斜管埋置深度一般为2倍基坑开挖深度。

4.3 邻近建筑物和道路水平位移、沉降的检测

外墙设A1~A5, 计5个观测点, 外墙设A6~A10, 计5个观测点。在邻近道路上设F1~F24, 共24个观测点。水平方向位移观测采用小角度法, 沉降观测用精密水准仪测量。

4.4 地下水位监测

在四周的降水井的外侧布置水位观测井, SW1~SW11共设11个。观测井内设水位计, 用以监测坑外地下水位的波动情况。

5 结语

我国基坑工程的设计理论有了很大发展, 建立了许多新的计算理论和方法。但在工程具体应用中, 仍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实际选用合理的支护方法。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施工单位应按先设计、后施工的程序施工, 并尽量做到边施工、边监测, 还要遵循“分层开挖, 先撑后挖, 随挖随撑, 对称均衡, 限时限量”的原则, 杜绝盲目施工和野蛮施工的现象, 加强对整个深基坑施工过程的控, 保证工程顺利、安全地完成。

摘要:在建筑基坑施工时, 为确保施工安全, 防止塌方事故发生, 必须对开挖的建筑基坑采取支护措施, 分析了当前深基坑支护存在的安全问题, 提出了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建筑,问题,基坑支护,支护方案,注意事项,监测,控制

参考文献

[1]赵志缙, 赵帆.高层建筑施工[M],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篇3

关键词:建筑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性

0引言

建筑物基坑支护与施工技术是一门从实践中发展的技术。以前高层建筑物较少,一般建筑基坑大部分可采用放坡开挖或少量的钢板桩支护,基坑深度一般在5m以内。因此,基坑侧壁放坡或支护方法较简单,工程事故较少。

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的迅速兴起,促进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但是,现在的城市建筑间距很小,有的基坑边缘距已有建筑仅数十米、甚至几米,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另外,原来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运算公式、施工工艺等,已不符合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的实际情况,导致一些基坑工程出现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深基坑支护的安全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

1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1.1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但由于地质情况多变且十分复杂,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目前还十分困难,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是可变值,很难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不准,将对设计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磨擦角值相差5,其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不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与开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1.2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之前,必须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以取得土体比较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为减少勘探的工作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不可能钻孔过多。因此,所取得的土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完全性。但是,地质构造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取得的土样不可能全面反映土层的真实性。因此,支护结构的设计也就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

1.3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边坡的失稳,常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是以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则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未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要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1.4支护结构设计汁算与实际受力不符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并不那么简单。工程实践证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设计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但有时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满足要求。

极限平衡理论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上开挖后的土体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是一个土体逐渐松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变形。所以,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2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技术

保证基坑支护结构安全工作,除必须有合理的设计外,还需施工的密切配合,严格按设计要求精心施工。任何超挖都使得支护结构超载工作,必然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施工前应严密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1基坑土方开挖应在降水排水施工完成且运转正常达到预期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周围地面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避免地表水渗入基坑周围土体和流入坑内。坑内应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抽除积水。

2.2基坑开挖应连续施工,尽量减少无支护暴露时间,开挖必须遵循“自上而下,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利用锚杆做支护结构时,应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锚杆施工,而且必须待锚杆张拉锁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开挖。

2.3坑边不宜堆放土方和建筑材料,如不可避免时,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小于2m,弃土堆高不超过1.5m,并且不超设计荷载值。在垂直的坑壁边距离还应适当增大。软土地区不宜在坑边堆置弃土。当重型机构在坑边作业时,应设置专门的平台或深基础等。同时,应限制或隔离坑顶周围振动荷载的作用。

2.4基坑挖土时,要做好挖土机械、车辆的通道布置,安排好挖土顺序等,不得在挖土过程中碰撞围护结构。并做好机械上下基坑坡道部位的支护。

2.5采用机械开挖时,为保证基坑土体的原状结构,应预留150—300mm原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清底验槽并铺设垫层,以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原状结构。如果基底超挖,应用素混凝土回填或夯实回填,使基底土承载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2.6基坑周边设围护栏杆和安全标志,严禁从坑顶扔抛物体。坑内应设安全出口便于人员撤离。所有机械行驶、停放要平稳,坡道应牢固可靠。必要时进行加固。

2.7配合机构作业的清底、平整场地、修坡等施工人员,应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工作:当必须在回转半径以内工作时,应停止机械回转并制动好后方可作业。

2.8土方机械严禁在离电缆1m距离以内作业。机械运行中,严禁接触转动部位和进行检修:在修理工作装置时,应使其降到最底位置。并应在悬空部位垫上垫土。

2.9挖掘机正铲作业时。其最大开挖高度和深度不超过机械本身性能的规定。反铲作业时,履带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5m。

3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3.1彻底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多数是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我国也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规范。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不应再采用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汁体系。这是设计人员需要加强科研攻关的方向。

3.2建立变形控制的新的工程设汁方法目前,设计人员用的极限平衡原理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常用设汁方法,其计算结果具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将这种设计方法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只能单纯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要求,而不能保证支护结构的刚度。众多工程事故就是因为支护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而造成的。鉴于上述实际,在建立新的变形控制设计法时,应着重研究支护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空间效应转化为平面应变和地面超载的确定及其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等问题。

3.3大力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包括实验室模拟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虽然要耗费部分资金,但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投资巨大,如经过科学试验再进行设计时,行定会节省可观的经费。因此,工程现场试验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工程实践积累大量的测试数据,可对同类工程的成功打奸基础,为理论研究和建立新的计算方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4结语

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篇4

**市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论证审查情况抽查工作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全市深基坑、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审查情况抽查工作的通知》(*建工〔2006〕91号)的要求,我们于2006年10月10日至12日检查了**、**、***及***四区共5个项目的深基坑工程,赴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并对有关资料进行详细检查,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现场检查情况

检查的5个项目是**花园二期及**路05E地块、**区**公寓、**区*****三期、***区中心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

**花园二期基坑平面尺寸约70米×180米,开挖深度大部分5.2米及5.7米,局部7.3米。基坑支护方案是单排(局部双排)水泥土搅拌桩+土钉墙、局部放坡。基坑基本施工完毕,变形观测结果及周边环境未见异常。

**路05E地块基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开挖深度约三分之二不到3米,约三分之一接近7米。基坑支护方案是“放坡+搅拌桩+钢花管土钉”。基坑施工完毕,大部分已回填,在施工过程中局部位置出现过较大的变形。

***区**公寓基坑平面尺寸约33米×47米,开挖深度大部分不到5米,少部分7.1米。基坑支护方案是双排水泥土搅拌桩+土钉墙。基坑已全部回填,据了解施工过程所反映的支护效果1 总体较好,基坑变形较小,但局部发生过少量水土流失。

**区宝**三期大开挖深度约2米,电梯井处局部开挖的基坑平面尺寸约6米×10米,深度不到3米,采用悬臂式拉森Ⅳ型钢板桩支护,已全部回填。

据了解,***区中心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基坑尚未开挖,故未赴现场。

二、资料检查情况

(一)基本情况

所检查的5项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都按照规定进行了专家审查论证。**区以区建筑业协会的名义进行评审,评审专家未列入市专家库;其他4项的评审专家均选自市专家库。全部评审意见形式上都符合规定。除此之外,5个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反映在设计依据、勘察报告、基坑监测、开挖顺序和开挖工况的安排和要求、应急救援预案等几个方面。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都对基坑支护设计有专门规定,分部涉及三条强制性条文。特别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第12.1.4条规定明确、可操作性强,对基坑支护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除***区**公寓基坑支护设计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列为设计依据外,其它基坑支护设计均没有将上述两本规范列为设计依据。

2、总体而言,所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能完全符合规范、规程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勘察范围、对周围环境状况的调查、对地下水作用的分析与评价等方面,距规范的要求相差较远。尤其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规定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与基坑有关的部分应包括的内容要提出地下水控制方法、计算参数和施工控制的建议,提出施工方法和施工中可能遇到问题的防治措施的建议,对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的建议。上述建议在所查阅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均未涉及。虽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未必会对基坑支护设计造成决定性的影响,有些参数取值按工程经验也可以作出恰当的选择,有些工作实施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但满足规范的规定是最低要求,不应该存在异议。3、5个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都提出对监测的要求,存在的问题是监测项目不完整、个别方案监测频率错误、部分方案对监测项目的理解不准确。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要求,一级基坑的必测项目是16项,二级基坑的必测项目是11项,三级基坑的必测项目是3项。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要求,一级基坑的应测项目是8项,二级基坑的应测项目是3项,三级基坑的应测项目是1项。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要求,一级基坑的必测项目是9项,二级基坑的必测项目是4项。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要求,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基坑的必测项目是10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基坑的必测项目是5项。按上述规范、规程的要求,对于常见的二级基坑最起码的监测项目是3项,监测对象为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沉降变形及地下水位,基坑支护设计提及的监测项目往往缺少后两项,施工组织设计提及的监测项目又经常超过上述要求。但即使施工组织设计提出的监测项目再多,实际上真正监测的也只是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

监测频率应以时间计算,个别方案却以开挖土层的次数计算。如果某一土层开挖时间过长甚至由于各种原因暂停施工,则会导致监测过分延误甚至暂停,显然是错误的。

部分基坑支护设计对监测项目的理解不准确,概念不清,只提出对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进行监测,误以为这样就满足了要求。其实,除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把一级基坑的支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作为必测项目外,另三本规范、规程都没有对此提出要求,而全部规范、规程都把对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沉降变形作为必测项目,希望重新认识这个问题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贯彻落实。

4、基坑支护设计应明确对开挖顺序和开挖工况的安排和要求,这是强制性条文的规定。施工过程中,对土钉、锚杆施工完后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开挖,应明确规定,建议最好采用时间参数,因其操作性强,方便控制。先开挖哪一部分,后开挖哪一部分,先后开挖部分时间间隔的要求,每一部分的开挖在深度及宽度上的限制等,也应该明确规定。显然,上述规定对基坑的施工安全影响重大。所检查的基坑支护设计中,这方面的内容即使有所涉及,也明显不完整、缺乏针对性、难以指导施工,与应达到的要 求差距较大。

5、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急救援预案比较简单,针对性不强。

(二)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论证情况 以上分析了所检查的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下面对所检查项目的评审专家及论证结论逐一介绍,并指出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花园二期,评审专家是***(组长)、***、***、***、***,论证结论同意通过。

2、**区**路05E地块,评审专家是***(组长)、***、***、***、***,论证结论是按专家意见修改后同意通过。

基坑支护设计中规定,“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顶各侧周围地面2m范围内不应增加附加荷载,2m范围以外附加荷载不得超过20kpa。”但施工总平面图在基坑边设有钢筋堆放、加工场及水泥、砂石堆场,有可能与规定不符。可以明确堆场至基坑边的距离及堆放材料的重量使其符合规定,可以按实际堆放情况进行复核验算或者修改基坑支护设计,但提供的资料无反映这方面的内容。

3、**区**公寓,评审专家***(组长)、***、***、***、***、***,论证结论是按专家意见修改后同意通过。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身未满足建筑物设计的要求,未涉及基坑支护设计的内容。基坑支护设计的某些参数按经验取值。

4、**区**三期,评审专家***(组长)、***、***、***、黎大图,未列入市专家库。论证结论是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安全可行。基坑支护设计无提及设计的依据。

5、***区中心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评审专家***(组长)、***、***、***、***,论证结论同意通过。

三、意见和建议

《**市深基坑与高大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已有半年,本次检查对实施情况得到较为深入的了解,没有发现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基坑支护设计采用的支护型式能有效地保证施工安全并未对周围环境造成不正常的影响,实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对此有所印证。因此,该项管理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对保障深基坑的施工安全和保护周围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找到原因,提出措施。为进一步推动和完善该项管理制度,提出下述建议:

1、对本次检查及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印发到有关单位,要求逐一对照,自查自纠。同时由市建筑业协会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举办学术活动,提供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以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要大力加强对监理单位的培训和管理,逐步提高监理单位的业务水平,使其起到应有的作用。从程序上说,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应该在监理单位审查后才提交给专家论证,但实际工作中监理单位在这一环节上的把关形同虚设。无论是因为业务水平有限或者是因为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而没有发现问题就签了字,都是监理单位没有正确履行职责,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3、在审查意见的表达方式上,要给予专家个人更充分用书面陈述意见的机会。按现行的组织形式及实际运作情况,专家组 长起到的作用比较大,所以在形成专家组意见的基础上,对某些个人意见更应重视。

20067

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篇5

七、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一)基坑围护结构施工

1.围护结构施工的内容:三轴水泥搅拌桩坑外止水帷幕施工;钻孔灌注围护桩、围护桩、支撑桩、工程桩施工;压顶梁、第一道水平支撑梁、围檩施工;第二、道水平支撑梁、围檩施工;底板传力带施工;第一、第二道换撑构件施工。

2.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

(1)桩机配备:本工程拟安排一台SF636K型三轴水泥搅拌桩机进行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负责基坑止水帷幕的施工。

(2)施工顺序:三轴水泥搅拌桩待搅拌桩止水帷幕施工完7天后,方可进行围护桩的施工。搅拌桩的施工从西边往北向南进行施工,桩机沿基坑周边由西向南顺时针方向运行。

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篇6

基坑钢板桩

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XX省XXXX建筑工程公司

制:

核:

批:

编制日期:

第一节

编制依据

1、现场施工图纸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4、《钢结构设计规程》

GB50017—2003

5.《钢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GJ292—98

6.《建筑施工安全捡查标准》

JGJ59-2011

第二节

工程概况

XX区XXXXXXXXXX:六层综合楼一幢,建筑总面积9826.82平方米,高度为20.5米。消防水池位于综合楼大门口;原大门临时围敝,门口内地下设置消防水池。水池设计方案宽度为19.8m,长度为29.4m,消防水池池底标高-3.6m,消防泵房3.6m,水池开挖深度至3.98米。为减少对周围原有建筑物的破坏及影响,拟采取垂直开挖,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四方研究决定全部采用钢板桩进行围护。

本施工场地地质详情见地质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地质概况自自然地坪上而下土层分布依次为:

①表层为杂填土,②次层为淤泥,③三层为淤泥质砂土。(见下图):

第三节

钢板桩支护设计及施工要点

1、支护对像

本消防水池工程的基础,土质比较软,地下水位普遍高。所以挖土时对基坑的围护特别重要,尤其是地下水池的基础埋深要达到3.98米,拟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作为基坑围护体系。

2、支护方法

结合本工程实际,设计中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作为基坑围护体系。

钢板桩作为上述基坑侧壁的支护结构,以做到快速支护、快速撤除,适应本工程工期较为紧迫的特点。根据基坑特点,分别采用如下不同的支护断面形式,1.基坑顶面层采用C25冠梁200X1750,内配Φ48-3.5钢管锚杆@800,长6m打入土层锚固。

2.基坑顶冠梁外侧采用C20喷射混凝土面层,80X2750,内配φ6@200X200钢筋网。

整个基坑顶混凝施工连成一个整体,防止基坑边沿塌方。

3.拉森Ⅳ型钢板桩作为基坑侧壁围护,桩长9米,嵌入基坑底土体深度达桩长0

.5倍以上。

4.基坑内侧设置围檩及内支撑,围檩采用2HW300X300X10X15型钢,内支撑与角撑采用Φ426无缝钢管。

5.水池底板基础与围护桩间空隙用C20素砼填充,形成连续的传力带支撑。具体详见下面各支护剖面。

6.第四节

施工组织方案

根据工程特点与施工技术要求,选择具有多年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部。项目部配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以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等数名。

一、项目管理架构项目经理人

技术负责人1人

责人

质安员

施工员

技术工人

二、施工机械及设备

机械参数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

功率

使用部位

液压振动锤

MIL-2000

1台

安装于挖掘机上打.拨钢板桩

履带式单斗挖掘机

W-1001

1台

1M3

用于打.拨钢板桩.挖槽、及修路

汽车式起重机

1台

土方运输

气割机

1套

切割钢板桩

电焊机

XD1-200

2台

2KVA

钢板桩接长

经纬仪

J2

1台

测量放线

水准仪

S3-d

1台

抄平、沉降观测

A.根据工程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现场的劳动力。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设计图要求与本工程的施工顺序,科学地安排各工种的劳动力人数,做到统一安排、服从指挥、各司其职、严格施工纪律。施工劳动组织安排如表所示。表中数据按一个工作面一班制考虑。

基坑支护施工劳动力组织(一工作班)

工程技术人员

负责全面指导现场施工

施工员

负责放线并控制板桩轴线、垂直度

吊车司机

负责开吊车、吊桩、振动锤桩工作

起重工

负责吊桩、移桩、送桩就位。

打桩技术工

负责控制油泵、电开关、桩准确就位

气割、电焊工

负责现场钢材切割、电焊工作

电工

保证施工生产用电及用电安全工作

机修工

保证现场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辅助工

负责协助现场施工正常运作

合计

钢板桩施工要求

1、钢板桩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桩长为9m。钢板桩的机械性能和尺寸应符合要求。经过整修或焊接后的钢板桩,堆存、搬运、起吊时应防止由于自重而引起的变形与损坏。

2、在打钢板桩的过程中,应随即检查其平面位置是否正确,桩身是否垂直,如发现倾斜(不论是前后倾斜或左右倾斜)应立即纠正或拔起重打。钢板桩采用振动等方法下沉。开始沉桩时宜用自重下沉,待桩身有足够稳定后再采用振动下沉。打桩机械采用38吨履带吊车,DZ45A型振动沉拔桩锤。

3、钢桩应在场地平整到设计标高后开始施工。

4、钢板桩的施工允许偏差:沉桩的垂直度控制在1.5%以内。

5、钢板桩拔除时,空隙应及时用水泥浆或中粗砂充填密实。

6、焊缝形式:围檩与钢板桩之间连接采用焊接。焊缝质量等级为三级。

7、除以上要求外,还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中有关规定及质量验收标准。

第五节

施工工艺及流程

安装导梁

施工准备

挖基槽

定位放线

平整场地

→→

排水井沟

水井沟

土方开挖

支护安装

土方开挖

打钢板桩

回填夯实

换土回填

换土回填

拨桩

拆内支撑

基础捣砼

.验收

桩孔处理

钢板桩施工艺流程图

⑴钢板桩的检验

钢板桩运到工地后,需进行整理。清除锁口内杂物(如电焊瘤渣、废填充物等),对缺陷部位加以整修。

①锁口检查的方法:用一块长约2米的同类型、同规格的钢板桩作标准,将所有同型号的钢板桩做锁口通过检查。从桩头至桩尾作锁口通过检查。对于检查出的锁口扭曲及“死弯”进行校正。

②为确保每片钢板桩的两侧锁口平行。同时,尽可能使钢板桩的宽度都在同一宽度规格内。需要进行宽度检查,方法是:对于每片钢板桩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用钢尺测量其宽度,使每片桩的宽度在同一尺寸内,每片相邻数差值以小于1

为宜。对于肉眼看到的局部变形可进行加密测量。对于超出偏差的钢板桩应尽量不用。

③钢板桩的其它检查,对于桩身残缺、残迹、不整洁、锈皮、卷曲等都要做全面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正常使用。

④锁口润滑及防渗措施,对于检查合格的钢板桩,为保证钢板桩在施工过程中能顺利插拔,并增加钢板桩在使用时防渗性能。每片钢板桩锁口都须均匀涂以混合油,其体积配合比为黄油:干膨润土:干锯沫=5:5:33、导架的安装

在钢板桩施工中,为保证沉桩轴线位置的正确和桩的竖直,控制桩的打入精度,防止板桩的屈曲变形和提高桩的贯入能力,一般都需要设置一定刚度的、坚固的导架,亦称“施工围檩”。导架采用单层双面形式,通常由导梁和围檩桩等组成,围檩桩的间距一般为2.5~3.5米,双面围擦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略比板桩墙厚度大8~15mm。安装导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采用经纬仪和水平仪控制和调整导梁的位置。

②导梁的高度要适宜,要有利于控制钢板桩的施工高度和提高施工工效。

③导梁不能随着钢板桩的打设而产生下沉和变形。

④导梁的位置应尽量垂直,并不能与钢板桩碰撞。

第六节

钢板桩施打

(1)钢板桩施工关系到施工支护和安全,是本工程施工最关键的工序之一,在施工中要注意以下施工有关要求:

①钢板桩施打前一定要熟悉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情况,认真放出准确的支护桩中线。

②打桩前,对钢板桩逐根检查,剔除连接锁口锈蚀、变形严重的钢板桩,不合格者待修整后才可使用。

③打桩前,在钢板桩的锁口内涂油脂,以方便打入拔出。

④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

(2)为保证钢板桩打设精度采用屏风式打入法。先用吊车将钢板桩吊至插桩点处进行插桩,插桩时锁口要对准,每插入一块即套上桩帽轻轻锤击。在打桩过程中,为保证垂直度,用两台经纬仪在两个方向加以控制。为防止锁口中心平面位移,在打桩进行方向的钢板桩锁口处设卡板,阻止板桩位移。同时在围檩上预先算出每块板块的位置,以便随时检查校正。

打桩时,开始打设第一、二块钢板的打入位置和方向要确保精度,每打入1m测量一次。

(3)要求

①钢板桩沉桩施工先试桩,试桩数量不小于10根。

②钢板桩放线施工,桩头就位必须正确、垂直、沉桩过程中,随时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沉桩容许偏差:平面位置纵向100㎜,横向为-50㎜~0㎜;垂直度为5。

③基坑开挖后钢板桩垂直平顺,无严重扭曲、倾斜和劈裂现象,锁口连接严密。

④沉桩施工前必须平整清除地下、地面及高空障碍物,需保留的地下管线应挖露出来,加以保护。

⑤基坑土方和结构施工期间,对基坑支护系统进行动态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振动沉桩

①振动锤振动频率大于钢桩的自振频率。振桩前,振动锤的桩夹应紧

钢桩上端,并使振动锤与钢桩重心在同一直线上。

②振动锤夹紧钢桩吊起,使钢桩垂直就位或钢板桩锁口插入相邻

桩锁口内,待桩稳定、位置正确并垂直后,再振动下沉。钢桩每下沉1~2m左右,停振检测桩的垂直度,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③振动沉设钢板桩试桩数量不少于10根。

④沉桩中钢桩下沉速度突然减小,应停止沉桩,并将钢桩向上拔起0.6~1.0m,然后重新快速下沉,如仍不能下沉,采取其他措施。

六、钢板桩的拔除

基坑回填后,要拔除钢板桩,以便重复使用,拔除钢板桩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方法顺序和拔桩时间及土孔处理。否则,由于拔桩的振动影响,以及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会给己施工的地下结构带来危害,并影响临近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底下管线的安全。设法减少拔桩带土十分重要,目前主要采用灌水、灌砂措施。

先用打拔桩机夹住钢板桩头部振动1min~2min,使钢板桩周围的土松动,产生“液化”,减少土对桩的摩阻力,然后慢慢的往上振拔。拔桩时注意桩机的负荷情况,发现上拔困难

或拔不上来时,应停止拔桩,先振动1min~2min后再往下锤0.5m~1.0m再往上振拔,如此反

复可将桩拔出来。

(1)拔桩方法

本工程拔桩采用振动锤拔桩:利用振动锤产生的强迫振动,扰动土质,破坏钢板桩周围土的粘聚力以克服拔桩阻力,依靠附加起吊力的作用将桩拔除。

(2)拔桩时应注意事项

①拔桩起点和顺序:对封闭式钢板桩墙,拔桩起点应离开角桩5根以上。可根据沉桩时的情况确定拔桩起点,必要时也可用跳拔的方法。拔桩的顺序最好与打桩时相反。

②振打与振拔:拔桩时,可先用振动锤将板桩锁口振活以减小土的粘附,然后边振边拔。对较难拔除的板桩可先用柴油锤将桩振下100-300mm,再与振动锤交替振打、振拔。有时,为及时回填拔桩后的土孔,当把板桩拔至比基础底板略高时暂停引拔,用振动锤振动几分钟,尽量让土孔填实一部分。

③起重机应随振动锤的启动而逐渐加荷,起吊力一般略小于减振器弹簧的压缩极限。

④供振动锤使用的电源为振动锤本身额定功率的1.2-2.0倍。

⑤对引拔阻力较大的钢板桩,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每次振动15min,振动锤连续不超过1.5h。

(3)钢板桩土孔处理

对拔桩后留下的桩孔,必须及时回填处理。桩每拔高1m后暂停引拔,振动几分钟让土孔填实。钢板拔出桩孔后,剩余的空隙应及时用1:1水泥砂浆填实。

(4)钢板桩打拔施工中常遇到一些问题及处理:

①钢板桩打拔施工过程中有时遇上大的块石或其它不明障碍物,导致钢板桩打入深度不够,采用转角桩或弧形桩绕过障碍物。

②钢板桩杂填土地段挤进过程中受到石块等侧向挤压作用力大小不同容易发生偏斜,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纠偏:在发生偏斜位置将钢板桩往上拔l.0m~2.0m,再往下锤进,如此上下往复振拔数次,可使大的块石被振碎或使其发生位移,让钢板桩的位置得到纠正,减少钢板桩的倾斜度。

③钢板桩沿轴线倾斜度较大时,采用异形桩来纠正,异形桩一般为上宽下窄和宽度大于或小于标准宽度的板桩,异形桩可根据据实际倾斜度进行焊接加工;倾斜度较小时也可以用卷扬机或葫芦和钢索将桩反向拉住再锤击。

④在基础较软处,有时发生施工当时将邻桩带入现象,采用的措施是把相邻的数根桩焊

接在一起,并且在施打当桩的连接锁口上涂以黄油等润滑剂减少阻力。

第七节

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的原则:基坑侧壁土方必须分层分段均衡开挖,严格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上层末支护完,不得开挖下一层,层间开挖深度以內支撑以下0.5米深为分层界限。分段开挖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15m,素填土层开挖长度不大于15m,淤泥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6m,且应间隔开挖..釆用机械开挖时,距坑底设计标高以上200mm由人工清除,不得超挖。开挖到位后,应及时做好基坑内的排水工作。

2、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做好确保坑内不积水;土方开挖顺序及速度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

3,基坑侧壁顶部2m范围内不得堆载(如翻挖土),且2m外荷载不得超过10Kpa,4.根据现场情况,为了减少基坑侧壁顶部荷载,土方开挖应由南往北,侧壁土方四周先开挖再退中间的土方,开挖的土方原则上全部运离施工现场。开挖方向及运输线路见下图。

5.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

6.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土。

7.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坑底应及时满封闭并进行基础施工。

第八节

围檩,支撑.角撑施工

1.本消防水池依照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分别采用如下不同的支护断面形式,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作为基坑围护体系,基坑内侧设置围檩及内支撑,围檩采用2HW300X300X10X15型钢,内支撑与角撑采用Φ426无缝钢管焊接制作安裝

2.材料按设计要求的钢材型号,有出厂合格证及质保证书,经验收合格方可加工和使用。

3.为保障加强钢板桩墙的整体刚度,沿钢板桩墙全长设置围檩,围檩用2HW300X300X10X15型钢和Φ426无缝钢管焊接制作安裝

4.围檩,和支撑.按设计要求中间两道水平支撑,四角用斜支撑,支撑的着力处应局部焊加劲板。所有钢板桩与围檩焊牢。

5.为稳妥起见,在钢板桩墙四个转角上另用Φ426无缝钢管焊接制做角撑。如右图所示。

第九节

基坑监测措施

1、基准网的建立

为了科学地预测基坑支护的稳定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及时预报和提供准确可靠的变形数据,因此建立基坑支护施工变形与沉降观测网,定期进行变形沉降观测。

2、基坑支护变形观测

(1)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

在基坑边坡顶上布置基线(每基坑边一条),每条基线上设1个变形观测点,同时又作为沉降观测点。

(2)基坑支护沉降观测

利用远离场区的城市高程系水准控制点或独立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与以上点联测,构成基坑支护沉降观测网。

四面围墙周边附近各布置沉降观测点,与基坑周边浅埋基础建(构)筑物、重要管线监测点一起构成监测周边环境的沉降观测网。

3、观测方法

(1)水平位移观测

分别在基线点四个角上设站,用J2型经纬仪观测四边网的水平角度(四边形内角),并与城市的大地控制网三角点联测水平夹角,检查基线点是否发生位移,在基线点正确无误的情况下,同时在四角测端上分别以对应的相邻角点定向,并观测定向基线上各预埋点的水平位移量初始读数。

(2)沉降观测

对基坑边上的各点及周边点建立的沉降观测网的测量方法为:首先自远离基坑的城市水准控制点开始观测,引测至基坑周围后,按编定的各点观测次序依次观测,最后测至另一水准控制点符合,观测仪器采用S3型精密水准仪。

4、基坑周围建(构)筑物等的监测措施

本工程对基坑周边50米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进行监测,并特别对临近坑边1.5H~2.0H范围内建(构)筑物,包括道路、市政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管网等加强监测力度。具体监测措施是:

(1)对建(构)筑物,定期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确保位移和沉降控制在安全允许值以内。

(2)施工前,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对整个场地的地下管线进行摸底,并在地面投影其轴线走向,布置变形观测点进行监测;对某些变形要求较高及紧邻基坑开挖边缘的重要管线,预先做好加固处理措施。见下图

第十节

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关的施工质量规范。

2、根据ISO9001标准要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全员质量意识,确保质量管理惯彻整个施工过程。坚持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

3、实行质量管理项目部负责制,配置专职质检员,具体负责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按项目部管理体系进行施工管理。

4、钢板桩施打前必须进行选材,对有变形的进行矫正。

5、钢板桩质量要求

a、桩的垂直度控制在1%以内;

b、桩底高程误差控制在10cm左右;

c、沉桩要连续,不允许出现不连锁现象;

d、桩的平面位移控制在15cm以内。

第十一节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一)、施工工程主要措施:

1、各级领导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决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

2、建立健全并全面贯彻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岗位安全责任制,根据工程性质、特点成立三级安全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会议,具体检查各部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改进安全技术问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严格控制工人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确保施工安全生产。

项目经理部安全值日员,每天检查工人上、下班是否佩戴安全帽和个人防护用品,对工人操作面进行安全检查,保证工人能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及时检查安全存在问题,帮助消除安全隐患。

3、安全技术有针对性,现场内的各种材料施工设施须按施工平面图进行布置,现场的安全、卫生、防火设施要齐全有效。

4、要切实保证职工在安全条件下进行作业。施工中搭设的各种脚手架等临时设施,均要符合国家规程和标准。在施工现场安装的机电设备要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严禁带“病”运转。一切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要齐全灵敏、有效。

5、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坚持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要设置安全色标、标语和宣传画,随时提醒职工注意安全。

6、严肃对待施工现场发生的已遂、未遂事故,把一般事故当作重大事故来抓,未遂事故当成已遂事故来抓。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做到“三定一落实”,并要做到抓一个典型,教育一批的效果。

(二)、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领导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逐级建立安全责任制度,使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

2、建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为目的的各项技术组织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3、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对新进场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上岗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安全技术教育(如架子、机械操作等工种的考核教育),变换工种必须进行变换工种教育,方可上岗。工地建立职工三级教育登记卡和特殊作业、变换工种作业登记卡,卡中必须有工人概况、考核内容、批准上岗的职工个人签字、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活动教育。

4、建立安全生产的定期检查制度。企业在施工生产中,为了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防患于未然,须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工作,工地项目部每月定期进行一次,项目部每旬定期进行一次,班组每日上班前检查。要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以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隐患为主要内容。要结合季节特点,开展防雷电、防坍塌、防高处堕落防中毒等“五防”检查。安全检查要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做到边检边改。

5、建立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制度。调查处理伤亡事故,要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对事故和责任者要严肃处理。对于那些玩忽职守,不顾工人死活,强迫工人违章冒险作业,而造成伤亡事故领导者,一定要给予纪律处分,严重的应依法惩办。

6、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点:

安全生产管理网点是一种群众性和安全生产管理形式,它将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结合起来,使安全生产的责任和权利具体落实到相当一部分工人身上,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员,由生产班组中骨干来兼任,具体职责和权限是:

A、检查主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本组是否得到了落实,有无不知、不以为然的现象;检查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有否、知否、掌握否,有无定向点;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得是否深透,有无死角;发现隐患,及时向班组长报告。

B、检查劳动用品领发是否及时,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检查高空作业是否系安全带和载安全帽;检查从事有毒、有害、特殊作业的安全防护品是否齐全、可靠,检查是否带病工作和冒险作业现象。

C、检查机电设备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是否接地接零,检查各类机具电气设备转动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现象,保管是否得当,发现违章有权制止。

D、检查作业区及周围有无不安全因素;检查安全标志有无漏挂、错挂现象;

检查文明施工是否达到了上级要求;检查有毒、有害、易燃物品的保管,使用情况。发现问题,有权处理。

E、对边坡、道路、基坑等进行经常性检查。如发现裂缝、塌方、滑坡迹象,应及时报警处理。

(三)、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

1、一般安全措施、规定:

(1)、参加施工的工人,要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中,坚守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2)、电工、焊工、起重机司机及指挥,各种机动车辆司机,须经过专门训练,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设施。进入现场,须戴安全帽,距地面三米以上要有防护栏杆、档板或安全网。安全网、安全帽应按规定使用,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4)、施工现场的洞、坑、沟、预留孔、升降口、电梯口、楼梯口、通道口等危险处,要设有盖板、围栏、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及明显标志。

(5)、施工现场要有交通指示标志。交通频繁的交叉路口,应指挥;道口两侧,应设落杆;危险地区,要悬挂“危险牌”或“禁止通行”牌,夜间设红灯示警。

(6)、施工现场的各种机具设备、材料、构件、设施等要按施工平面图堆放、布置,保证现场整洁。

(7)、施工现场要设消防栓,备有足够的、有效的灭火器材、用水方便,道路畅通。木工棚、钢筋加工车间、宿舍区要设灭火器和砂箱;焊接、切割等明火作业选在安全地点,由专人负责。严禁在易燃、易爆品的附近用火或吸烟。

(8)、施工现场应设有门卫,做好“四防”。

(9)、现场的安全设施、安全标志和警示牌,非经现场施工负责人同意,不得擅自拆动。

(10)、不得光脚或穿拖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不穿裙子进入作业;不准在施工时任意抛掷工具、物件;不准在作业时打闹、戏耍。

(11)、高空作业衣着要灵便,带安全带,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传递物品禁止抛掷。

(12)、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天,停止基坑、高空,井下作业。

2、机械施工安全措施:

(1)、大型机械在安装前必须进行交底,安装完后,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所有这些机构的操作工,必须经培训及考核,并发有操作合格证,严禁无证人员上岗操作。

(2)、中小型机械使用时,首先要健全机构的防护装置,要按操作规程使用,使用人要配齐防护用具。其次要做到专门人专机,使用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

(3)、所有砂浆机、搅拌机,均需搭设操作平台和防护棚,采用钢管扣件、石棉瓦竹篇搭设,必须能防雨防砸。

3、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配电室要做到“五防一通”即防水、火、雷、雨、小动物,通风良好,保持干燥,门向外开;开关箱及配电设施上挂设安全警告牌,并配备必须的消防器材及安全用具。

(2)、工地每台用电设备须有专用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制”,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3)、工地配电采用“三相五线制”,注意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架设。

(4)、开关箱应能防雨、防尘、防晒、设门设锁,距地面1.3~1.5m,电线一律从箱底进出,铁开关箱应做好保护零或接地。

(5)、使用电动工具应穿胶鞋,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不得有破皮漏电。

(6)、施工现场的脚手架、塔吊等必须设有防雷装置。

(7)、禁止在电线附近进行起吊工作。

(8)、导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9)、电工、焊工对所有绝缘电器和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定期检查校验。

(10)、施工现场用电由专职人员布置,并严格遵循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1)、对接地设置要按规程要求,并定期进行测试,不符合要求及时整改,要按省建委统一测试表记录。

(四)、安全经济奖罚制度:

1、工人上班要正确戴好安全帽,持证上岗,若发现工人上班不戴安全帽和个人防护用品,工地安全值日员有权停止工人上班,进行安全教育,并进行安全罚款,第一次违反罚款20~50元,第二次100元,第三次违反工地安全员可以报送工地负责人责令其违反者退场。

2、对工地遵章守纪的工人、队组,及时给予表扬和加奖,工人、班组当日当月能正确戴好安全帽、个人防护用品及保证施工安全的,工地根据情况给予张榜公布和适当的经济奖励,对违章作业的工人敢于提出和纠正的每次给予奖励20-50元。

3、工地禁止使用电炉,违反者除没收电炉外,一次给予罚款200元。

4、对外来人员一律不得留宿,若发现违反者给予罚款100~200元。

以上安全经济奖罚措施,当月兑现,共同遵守执行。

第十二节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保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2、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3、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4、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5、对在土方坍塌和建筑物坍塌死亡的人员,由企业及市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对伤残人员予以安置和对财产予以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第十三节

文明施工措施

1、为避免施工现场的混乱现象,现场文明施工划区域派专人负责,落实岗位责任制,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2、施工现场必须按施工平面图进行布置,不能随意改变。

3、工地现场入口设置现场标志牌,明确各区域负责范围,不定期检查和督促。

4.现场材料进场道路保持畅通无阻,排水畅通,无积水,场地整洁、材料堆放整齐,无施工垃圾。

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篇7

太原市某小商品批发市场改造一期工程A2区建筑场地,北起健身中心与商贸市场交界处的规划路,南至涧河抢险路,东起解放北路,西至规划路。拟建建筑物以商业批发为主,地上9层,地下2层,基坑开挖深度约为自然地坪下8.35 m。

2 环境条件

因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土质差,且地下水位较高,为保证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安全,需对该基坑进行支护和降水工作。

3 水文地质条件

3.1 水文条件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该场地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对地下水的描述,该场地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5.20 m~7.00 m,属潜水。年水位变幅为0.5 m。

3.2 土质条件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场地岩土情况,结合本次支护设计,可重点利用以下4层:

第(1)层:填土。该层据填土成分还可进一步分为杂填土和素填土两个亚层。

第(1)1层:杂填土。杂色,结构松散,该层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混凝土旧基础,含煤屑、碎石、混凝土块及水泥路面等。静力触探试验锥尖阻力qc平均值为5.9 MPa,侧壁阻力fs平均值为42.01 k Pa。层厚1.3 m~5.5 m,平均厚度3.5 m。

第(1)2层:素填土。褐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该层以粉土为主,存在湿陷性,含少量煤屑、碎石,物理力学性质不均。局部存在旧基础。含水量介于14.0%~24.1%之间,平均含水率为19.6%。属中压缩性土。标准贯入试验经修正后击数介于1.9~6.0之间,平均3.8。静力触探试验锥尖阻力qc平均值为2.75 MPa。层厚0.50 m~4.10 m,平均厚度2.04 m。

第(2)层:粉土。褐黄色,湿,稍密~中密。含菌丝、云母、氧化铁,土质均匀。局部含中粗砂、圆砾夹层。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摇振反应迅速。含水量介于19.5%~24.7%之间,平均含水率为22.2%。属中等压缩性土。标准贯入试验经修正后击数介于2.5~6.7之间,平均4.0。静力触探试验锥尖阻力qc平均值为2.68 MPa,侧壁阻力fs平均值为22.63 k Pa。层厚0.50 m~9.40 m,平均厚度3.57 m;

第(3)层:卵石。杂色,稍密~中密,成分以灰岩为主,充填物为粉细砂、中粗砂、砾砂。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经修正后击数介于4.8~16.8之间,平均10.5。层厚0.50 m~10.20 m,平均厚度5.41 m。

第(4)层:粗砾砂。褐黄色,稍密,成分为长石、云母、石英等,局部夹有少量粉砂、粉土。标准贯入试验经修正后击数介于7.3~28.8之间,平均22.9。层厚0.50 m~6.50 m,平均厚度3.40 m。

4 降水支护设计方案

该建筑场地周边比较宽阔,相邻建筑物均为待拆迁的1层平房,基坑安全等级为2级,但有部分平房已作为施工用临建房,且相邻道路均用作施工临时道路,故仍需对基坑边坡进行慎重处理。而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位仍处于基坑底以上,存在2 m~3.5 m的水头差,必须采取降水措施,以保证基础施工顺利进行。

4.1 支护结构方案概述

本工程采用土钉墙支护,局部相邻道路处采用土钉墙加预应力锚索进行支护。基坑开挖坡度为1∶0.3,采用Φ22钢筋作为土钉。水泥注浆与喷射混凝土均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等级为M15,用8钢筋编网,并以Φ16钢筋作为加强筋与土钉连接;面层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喷射而成,土钉倾角5°~15°;基坑边沿做宽1.0 m压顶。

1)施工步骤。

开挖→清理边坡→孔位布点→成孔→安设土钉杆件→注浆→铺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开挖下一步。

2)成孔。

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采用人工洛阳铲(钻机)成孔或机械打入式钢管进行成孔,倾角5°~15°。

3)设钉。

考虑到自上而下3.5 m范围内土层以建筑垃圾和混凝土旧基础为主,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土钉或锚索成孔必须采用潜孔钻机进行成孔。根据成孔方式的不同,将Φ22螺纹钢或48钢管作为土钉,在钢筋上设置定位架,保证钢筋处于孔中心部位,支架沿钉长的间距为2 m~3 m左右。采用48钢管作为土钉时,应在钢管上等间距螺旋形焊接角钢∠25作为倒刺,间距约300 mm,长度约40 mm。角钢下设置出浆孔,孔径约10 mm。

4)注浆。

成孔后应及时将土钉钢筋置入孔中,可采用重力、低压(0.4 MPa~0.6 MPa)或高压(1 MPa~2 MPa)方法按配比将水泥浆或砂浆注入孔内。重力注浆以满孔为止,但需1次~2次补浆;压力注浆采用二次注浆法。

5)编网。

采用8 mm的圆钢编制单层双向网片,网眼规格为200 mm×200 mm,允许偏差为±10 mm,并用Φ16螺纹钢筋作为加强筋在钢筋网外与土钉头焊接锚固。

6)喷射混凝土面层。

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喷射平均厚度100 mm。

7)预应力施工。

锚索采用315.2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以22号槽钢作为联系梁,锚具与混凝土面层的间隙用细石混凝土填充,锚索采用二次注浆工艺,二次高压注浆宜使用水灰比为0.45~0.55的水泥浆,二次高压注浆压力宜控制在2.5 MPa~5.0 MPa,待注浆体强度和混凝土面层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以上时施加预应力120 k N(100 k N)。

4.2 降水方案概述

由于场地地质条件的影响,基坑四周无法进行深层搅拌桩帷幕的施工,且出于经济性考虑,高压旋喷桩造价过高,不宜采用,故本基坑采取开放式降水施工,不做帷幕桩。

本方案共设置降水井约100口,井底要深入基坑底9 m,沿基坑四周边线,最外排井间距为9 m~10 m,内部井间距可放大至15 m,回灌井及观测井数量根据现场情况而定,井底深入基坑底至少3 m。

1)降水井、回灌井及观测井成孔直径700 mm,用400 mm无砂水泥滤水井管,滤水管外包40目纱网,在滤水管与孔壁的环形空间内填2 mm~5 mm碎石过滤层。定井位同时要错开建筑物的桩基、台、梁及承重墙位置。填完滤料后要及时下泵抽水洗井,直至将井内泥浆抽清方可停止。

2)降水开始之前,需在基坑边建好沉淀排水系统,基坑内各井抽出的水先汇集到沉淀池内澄清后,再通过排水管道排入市政管道或其他排水口。

3)降水开始后,先测量各降水井、观测井及回灌井的自然水位,要每日早晚各测一次水位、流量,并作好记录。

4)基坑开挖时降水管理人员要24 h不离现场,保护降水系统不受损坏,同时对基坑四周的变形及沉降及时观测,如基坑变形明显并有发展趋势,要立即停止开挖,待采取处理措施后再继续开挖。

5)降水期间,水泵位置应根据基坑开挖的深度而定,以控制降水水位为主,能满足基坑开挖的要求即可,尽量减少抽水量以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基坑外围水位下降过快时应及时进行回灌。

5 方案分析

1)由于场地地质条件的影响以及对经济造价的考虑,基坑四周无法进行帷幕桩的施工,且基底以下也无可靠的隔水土层,故本方案并未采用传统的封闭基坑降水工艺。

2)如果不进行降水,不仅仅是基础施工无法开展,就连土方开挖也无法进行,基坑的稳定都难以保证,在不降水不封闭的基坑中,任何支护形式都不可能不存在安全隐患。

3)本方案中基坑施工的关键在于降水工程是否成功,由于基坑水位以下土体基本上以粉土、卵石和粗砾砂层为主,都是高渗透系数的透水层,只要降水井数量深度足够,将水位降至基底以下1 m应该是没有问题,但要确保不过度抽水导致周围地表下沉,就需采取一定措施,虽然该基坑周边建筑物较少,但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有市政道路,抽水过度降水不当会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更有甚者会出现“天坑”现象。所以降水工程的成功关键在于如何进行基坑降水的同时防止四周地下水水位迅速下降。

4)基坑周边回灌井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降水工程中防止周边水位迅速下降的有效措施和常规做法,同时由于主体施工周期较长,基坑无法在短期内回填,导致降水周期过长,抽水量累计加大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在基坑开挖后应迅速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尽快将基础部分完成并回填,从而结束降水工程。

5)本方案中还采取了一种特殊的降水井布置方法,也有效的缩短了降水周期,减少了抽水总量。在上述降水方案中可以看到,本方案对基坑最外排降水井进行了加密,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水帷幕。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基坑范围的地下水量都是有限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抽掉的,但降水工程之所以周期过长,是由于周边地下水不停的补给,导致基坑内水位不能迅速下降到基坑底以下而造成的。将有限的水抽掉,防止四周地下水的迅速补给,这才是缩短降水工期的关键,才能有效的减少总的抽水量。例如利用地层中的不透水土层或人工制造隔水层与帷幕桩形成抽“杯中水”的方式就是一种常用的办法。由于本方案中地层条件的约束,无法达到抽“杯中水”的效果,那么利用降水井形成“水帷幕”,同样也减缓了外界地下水补给的速度,当坑内水位下降时,外界水位向坑内补给,在遇到最外排的降水井时就被及时抽走,坑内抽水速度大大的大于补水速度,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满意的降水效果。

6)降水效果好,基坑支护工程自然容易了许多,本方案中采用的土钉墙支护从设计到施工都很好的满足了建设单位的要求,经济合理,同时不占用施工工期,也直接为缩短降水时间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6 结语

在地质条件恶劣,周边环境复杂的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及降水是最为复杂的施工难点,影响其施工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且难以预料,这就要求设计施工人员要在方案的确定和执行上严格缜密,把握好每一个技术环节,并做好应急预案;同时,在确定方案时要灵活运用各种施工工艺,相互配合,不要拘泥于单一模式,拓展思路,这样在一些特殊条件的工程中,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篇8

关键词:提高技术;风险管控;质量评估

深基坑支护工程作为一门高难度的系统工程,对实施该工程的各方面人员和操作工具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深基坑支护结构作为临时的支架,其风险性也不言而喻,工程对施工地区地质条件的要求很高,施工规模大、周期长,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人员密切关注和认真探讨。设计者需要具备工程学、力学、地质学等多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施工者需要精湛的施工技术和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操作机械和各种仪器也要保证先进性和精确性。近几年来不断出现的工程安全问题警示我们,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必须得到重视。

一、深基坑支护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技术不够成熟

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存在着复杂性和多边性,因而施工方式也要因地制宜地转变。而部分施工人员没有考虑到或者根本不关注施工环境的变化,仍然按照原有的计划施工。也有施工人员技术不够熟练,容易造成操作失误,。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就极有可能造成工程事故,甚至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管理不规范,资质不够的企业私自承包工程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复杂性要求施工单位一定要具备足够的资质,才能保障施工人员的专业性、施工器械的精准性、施工方式的科学性。而一些资质不够的私人工程公司通过各种手段违规承包了重要的工程,这些公司的条件往往达不到符合规定的标准,这就可能导致施工质量差,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一旦出现问题,由于这些公司的存在可能都不具备正规性,也难以追责。

(三)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施工过程中,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机制和后期评估机制,而关系到工程安全的任何环节都是必须得到监督管理的,缺乏监督可能使相关人员工作不够负责,一些可能存在的细节问题不能被发现,出现了问题也不知从何查起,从而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性和安全性。

二、提高深基坑支护工程质量性和安全性的途径

(一)加强对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对相关人员工作水平的重视,建立并完善考核机制,合格者继续上岗,不合格淘汰,保证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符合相关要求和具备足够资质。也可建立帮扶机制,鼓励能力强的人员帮助新进人员,如能帮助其提高工作水平,则予以奖励。对于操作人员,不能只注重培养其理论知识,更应该重视其实际操作施工机械仪器的熟练程度,多加练习。

(二)完善招标体系,保证施工单位的可靠性

在工程招标时,严格筛查各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选择技术力量强、信誉高、经验丰富的单位承揽工程。招标工作公正化、透明化,杜绝无相关资质的施工单位通过违规手段获得施工权的现象。

(三)重视工程设计环节

工程设计作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基础环节,对工程质量的好坏起着主导作用。必须确保设计者具备足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设计者在绘制图纸时目光不能局限于一点,要综合考虑到多方面的问题,多去实地观察、研究,积极地参与讨论,听取各方建议,结合当地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规划好各个方面的施工内容。

(四)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

1、建立对施工单位的监督机制

加强对承包单位的监督,保证施工单位的施工合规性和安全性,一旦出现了违规施工情况和质量安全问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建立施工信誉展示平台,将施工负责的单位和违规施工的单位展示在该平台上供其他项目负责人参考。

2、建立对施工方案的监督机制

监督人员应参与到设计环节中,对设计好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核查,并交由相关管理人员和专家共同审查,审查通过才能正式实施。一旦发现方案中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及时指出并要求相关单位及人员作出修改,改好后再次提交审核。

3、建立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机制

时刻监督施工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方案图纸施工、按照相关流程施工。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得随意改变方案中规定的数据和细节,如遇到施工环境变化需要调整方案,需及时向上级反映,不得自作主张进行施工。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认真参与到工作中,不得出现相关人员玩忽职守的现象。促进各环节的交流沟通,积极监督各个部门是否紧密地配合。对施工器械也要定期检查,保障机器运转流畅、性能完好,出现问题时,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施工安全。

4、建立后期评估机制

在施工完毕之后,管理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应组织会议就该工程所有环节展开评估。如:招标过程的评估、图纸方案的评估、施工过程的评估、人员专业水平的评估等。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共同探讨今后如何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对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予以表彰。

(五)加大对施工违规现象的处罚力度

由于对工程违规的处罚制度不够完善,违规现象的处罚力度不够大,部分施工单位只重视施工速度,并没有真正重视工程质量安全,没有较强的责任感。只有健全违规处罚机制,对违规责任人予以重罚,才能促使相关责任人对工程的质量性和安全性更加重视。

(六)加强关于工作责任感的思想教育

对承揽工程的相关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一旦没有仔细工作出现了安全问题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使他们树立社会、工作、家庭责任感,从而更加负责的工作。

(六)建立风险管控机制,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对于处在复杂环境的深基坑支护工程,一定要在施工之前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失误进行分析,如:暴风雨、泥石流等灾害和机器故障、材料损坏等人为因素。设想这些情况会带来的后果以及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并建立风险预案。一旦发生了安全事件,立即启动预案,及时解决问题。

(七)增加信息技术在各环节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在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各个环节工作中,如:建立相关微信平台,各环节工作人员可以在平台上探讨对工作方案的思考,互相听取意见和建议,讨论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配合得更加紧密,更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工程作为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重中之重,需要施工单位每一位人员的重视,保障其质量性和安全性是工作的重点。该工程需要循序渐进的完成,急于求成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尽管这个工程施工存在较大的难度,但只要各环节都能严格遵循文中所说的方法工作,一定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只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续工程就可以稳定可靠的开展,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才能有效的得到保障。隨着这样安全可靠的建筑物不断增多,中国的现代化必能更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忠卫.浅析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4)

[2]苏绍华.对深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施工的简谈[J].建材与装饰,2012,(14)

[3]项载燊.浅议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8)

上一篇:完善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研究(论文)下一篇:九年级综合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