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的应用论文

2024-04-19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的应用论文(精选10篇)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的应用论文 篇1

【摘要】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原理及特征,并根据施工计划,主要从施工准备、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及材料运输、摊铺、洒水等方面对级配碎石的施工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保证了道路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道路工程;级配碎石;公路施工

1引言

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物资与人员运输规模显著增大,道路所承载的运输压力不断增加,在大规模扩张道路网的同时还应大幅提升道路质量。评定某一道路质量可以从承载力与稳定性两方面展开,基于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方案,可以大幅改善上述两大指标性能。对此,本文以实际案例为背景,对其中的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展开研究,提出可行的技术方案,以此提升道路的施工质量,并为相关工程提供可行参考。

2工程概况

本项目包括新建绕城Mbarara绕城路14.879km道路和重建既有Mbarara-Nutungamo26.6km道路;另外,在里程K5+553附近还有1座76m钢桥。本项目级配碎石新建道路从起点K-4+479~K9+500行车道部分厚度为350mm,路肩部分厚度为440mm;既有道路行车道部分K9+500~K18+000段厚度为320mm,路肩部分厚度为410mm,K18+000~K36+000段厚度为280mm,路肩部分厚度为370mm。级配碎石分两层进行施工。

3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原理及特征

3.1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原理

从材料属性角度考虑,级配碎石与混凝土有着高度的相似性。级配碎石是一种典型的半刚性材料,其内部结构极为稳定,将其运用于道路基层施工中可以大幅提升道路的承载能力。此外,级配碎石还可以视为一种复合材料。此类材料可以大幅提升结构的强度。同时,辅助使用胶凝材料后可以实现骨料间隙的填充,从而将所有级配碎石黏结成一个稳固的整体,随之提升基层的稳定性[1]。由于级配碎石本身就具有优良的强度特性,在长时间的项目起点碎石场主营场到首都新旧路交界钢桥使用过程中其强度还会再次得到提升,因此可以全面确保道路的强度。由于材料之间的间隙被适量的胶凝材料所填充,因此,即便是暴雨等恶劣环境,路基也可以完好抵御雨水的侵蚀,提升了道路对环境的适应程度。

3.2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特征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是确保道路质量的关键所在,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3方面:(1)基于此技术方案,可以改善传统方式下道路耐用性不足的弊端,随之提升了道路的抗渗水平;(2)基于级配碎石的作用,骨料可以大幅提升基层强度,加之辅助使用了胶凝材料,因此,道路的承载能力上升至新的高度,从而确保道路能够承受较重载荷,并具备优良的抗压能力;(3)基于此技术方案,还可大幅改善道路施工效率,在提升速度的同时可以确保施工质量,减少了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性。

4级配碎石场地及施工计划

由于本项目碎石需求量很大,选取合适的碎石场地对整个项目施工生产计划来说至关重要。碎石场计划建在项目里程K-1+300附近,离新建道路约有5km,路况很差。该处岩石材质较好,场地较大,因此适合作为碎石场。碎石场地平面图如图1所示。

5级配碎石施工要点

具体工艺流程可分为8步,即: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未筛分级配碎石运输→未筛分级配碎石摊铺→整形→碾压→补充洒水→碾压。

5.1施工准备

为了全面提升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效率,应在正式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为施工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确保后续各环节的施工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1)应做好技术准备工作。为了给正式施工营造稳定的环境,应事先对施工区域的路面进行清扫处理,诸如杂物或积水等都不允许出现在路基上。此外,级配碎石施工质量与基层、路肩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进行基层与路肩施工时应做好质量把控工作,在放样时需要严格遵循设计方案,不可随意调整。2)施工材料的类型与数量应严格参照设计要求,各类施工都需要满足质量要求,因此,需要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施工所使用到的搅拌机等设备需要事先运送至指定区域,并进行全面检查。

5.2准备下承层

本工程级配碎石基层的下承层为G45底基层,是由既有道路原土或土场借土混合一定比例的级配碎石构成。下承层涉及的质量参数较多,诸如压实度、标高等均需满足工程既定的标准,同时其表面应尽可能平整。

5.3施工放样及材料运输

1)对于直线段而言,样桩之间的间距应控制在25m;对于平曲线而言,桩间距可以适度缩小,以12.5m为佳,同时应在路肩边缘区域放置相应数量的指示桩,而后还需要将级配碎石基层的具体高度标示在指示桩上[2]。2)在未筛分碎石运输环节,运输设备以自卸汽车为佳,应尽可能确保各车的运输规模趋于均等水平。对于同一料场供料区而言,运输作业应讲求由远及近的原则。施工时需要辅助使用摊铺机进行作业,对应的松铺系数需要维持在1.25~1.35之内。

5.4摊铺

混合料摊铺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若此环节技术水平欠缺,将会对整个基层带来直接影响。这从侧面反应出试铺工作的重要性,基于试铺作业可以事先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工艺方法进行适度的调整,避免了后续正式施工中出现重大质量问题,从最大限度减少了工程损失。待摊铺结束后需对松铺厚度进行检验,并采取减料或补料处理。铺筑的方法并非一种,在本工程中以阶梯式联合摊铺方式为宜,工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配备多台摊铺机,从而同时展开混合料摊铺作业。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摊铺机之间应保持妥当的距离,确保摊铺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提升了摊铺效率。当完成摊铺作业后,设备不可避免会带来微量误差,此时需要采用人工方式将摊铺缺陷进行修补。

5.5洒水

通过洒水的方式避免未筛分碎石过于干燥的现象,基于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全面提升均匀性与稳定性,这意味着施工人员必须注重摊铺与碾压作业。在摊铺过程中应避免离析现象,在碾压过程中应采用静压与振动混合的方式。此外,基于洒水提浆方法可以将压实度提升到102%水平,这对于提升级配碎石路用性能而言至关重要。

5.6整形及碾压

摊铺机施工时以两侧钢丝为基准进行摊铺,控制好路拱,此过程应确保混合料不出现离析现象。个别地段需要人工进行整平,经上述环节后,路段不平整的现象将得到大幅改观。如果出现含水量偏大的情况,则需使用规格为12t的三轮压路机进行施工,从而增强碾压力度。对于直线段而言,应遵循先两侧后中间的碾压原则;对于超高段而言,应遵循先内侧后两侧的原则。同时,碾压过程应重叠1/2轮宽,碾压过程中应控制行进速度,直至碾压密实为止,表面无明显轮迹印[3]。

5.7接缝处理

1)横缝:尤其注重各作业段的衔接,此时以搭接拌和法为宜,在结束第1段作业后,应留出5~8m区域,以便与第2段区域进行统一拌和。2)纵缝:纵向接缝对于工程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尽可能其减少出现。当必须进行分幅铺筑时,应在前幅留出30cm的区域,以便与后幅进行统一拌和。

6结语

综上所述,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已经是当下工程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它直接关系着道路的耐用性。在工程施工时,应确保各工序符合质量要求,注重摊铺与碾压质量,提升夯实程度,并对接缝进行处理,从而全面提升级配碎石基层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飞龙.公路工程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浅谈[J].价值工程,(5):135-137.

【2】曹益民,李淑婷.道路抗裂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12):205-206.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的应用论文 篇2

关键词:沥青路面,剪应力,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塑性变形

0前言

多年的实践证明,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排水条件差、产生反射裂缝等致命缺陷, 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近年来, 我国已经重新开始发展柔性基层沥青路面, 级配碎石基层具有较好的排水、应力消散与防止反射裂缝的能力。随着厂拌机摊的实现以及大吨位压实机具的使用,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现在的级配碎石基层已与传统的级配碎石基层有显著不同, 国内多条高速公路上已成功铺筑了试验路。级配碎石作为路面柔性结构层, 主要缺陷在于易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 其本质是粒料之间的剪切变形, 而弯沉和层底拉应力指标不足以保证级配碎石不发生剪切破坏, 因此控制级配碎石受到的剪应力小于其抗剪强度就变得非常的重要。

1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最大剪应力的计算分析

使用SHELL设计法的BISAR程序, 垂直荷载采用规范规定的标准轴载, 水平荷载以车轮垂直荷载乘以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表示, 即:

f=qp (1)

式中 摩擦系数f, 对停车站、交叉口等缓慢制动地点为0.2, 对偶然的紧急制动为0.5, 由于要计算级配碎石基层可能产生的最大剪应力, 因此取摩擦系数f=0.5;选取5种坡度来计算其水平荷载。汽车在下坡时的紧急制动会产生最大的水平荷载, 其值为制动力与行车荷载沿坡面分力之和, 计算结果如表1。

在计算中选取如图1所示的7个点, 其中F、G点距离荷载作用中心B的距离为0.98, 最终的结果取7个点中的最大值。

级配碎石在路面结构中可处于三种层位, 由于沥青面层、级配碎石和半刚性基层的模量和厚度不同, 其受到的剪应力有所变化, 致使其力学性能表现不同。表2是A、B、C三种级配碎石路面结构, 表3是级配碎石最大剪应力情况汇总。

从表3中可以看出, 对三种路面结构来说, 坡度的变化对级配碎石基层剪应力的影响很小, 而厚度的变化对剪应力影响较大;厚度相同的情况下, C结构的剪应力要小于A结构和B结构, 这是因为C结构中级配碎石是做为底基层, 离路表面较远。综合以上分析, 减小级配碎石层剪应力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增加沥青面层厚度或降低级配碎石的层位。

2柔性基层级配碎石抗剪强度的测定

采用TSZ全自动三轴实验仪测定级配碎石的抗剪强度, 围压分别选用50kPa, 100kPa和150kPa;试验用石料13.2 mm~31.5mm为石灰岩, 其余为玄武岩, 0.075 mm以下为矿粉;试验选用骨架-密实型、骨架-空隙型和悬浮-密实型三种类型结构, 三轴试验结果见表4。

3考虑基层抗剪能力的沥青面层厚度的确定

柔性基层级配碎石所在层位不同, 受到的剪应力也有所不同, 在通常的情况下, 级配碎石层距离路表面越远, 所受的剪应力就越小, 但其侧向应力也有所下降, 具体来说, 过渡层的侧向应力范围是30 kPa~80 kPa, 基层是30 kPa~60 kPa, 底基层是10 kPa~30 kPa, 因此级配碎石抗剪强度也相应的下降, 对表4中的结果按层位的不同计算其抗剪强度, 结果列入表5。

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 增加沥青面层厚度或降低级配碎石的层位是减小级配碎石层剪应力较为有效的方法, 由于表2中的三种路面结构已经考虑了级配碎石层位的不同, 因此以沥青面层的厚度来控制级配碎石基层抗剪要求, 设计的沥青面层厚度应保证级配碎石层的最大剪应力小于其抗剪强度, 并在设计时考虑安全系数KT, 即:

undefined (2)

式中 τmax—级配碎石层的最大剪应力;

τ—级配碎石层的抗剪强度;

KT—抗剪切结构强度系数 (安全系数) 。

对于级配碎石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计算KT的公式, 因此参照紧急制动时沥青混合料的KT值来进行取值:

undefined (3)

式 (3) 中的AC值是公路等级系数,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为1.0, 二级公路为1.1, 三、四级公路为1.2, 因此根据表3和表5的结果, 按照式 (1) 计算, 设计的沥青面层厚度结果汇总于表6中。

4沥青路面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施工要点

高等级公路柔性基层施工质量对于保证沥青路面结构的抗剪能力十分关键, 散体的强度特性取决于组成结构, 一定组成下的结构形式又与成型工艺密切相关, 对采用级配碎石柔性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来说, 级配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还可以通过施工工艺的调整来提高。目前压实工艺已发展到以调频调幅式的振动压路机为主, 轮胎压路机的吨位也不断增大, 压实法已落后于生产实际, 在混合料的设计时应尽量考虑材料与碾压工艺的相互作用, 以便形成最佳的组成结构。

4.1 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拌合

为了使混合料级配更易控制, 拌和得更加均匀, 工程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其级配组成的变异性。施工采用1台WDB500拌和机拌和, 拌和机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应根据碎石材料的最大粒径适当调整叶片, 使其具有适当的尺度和净空, 上料配制了4台ZL50C装载机, 要求拌和出来的混合料符合级配要求。拌和过程中注意根据当地早、中晚温度及湿度的不同加入适量的水, 以控制碾压时的级配碎石能达到最佳含水量。

4.2 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摊铺

4.2.1 确定松铺系数

通过试验段试验, 确定大面积铺筑的松铺系数为1.30, 松铺厚度为23.4 cm。

4.2.2 摊 铺

采用两台MTI1200A双机联合梯队摊铺, 在摊铺前视现场情况, 在下基层上洒水, 使下基层顶面保持适宜的湿度, 两机间距控制在10 cm~20 cm, 前后两台摊铺机轨道重叠30 mm~60 mm, 两台摊铺机拼装宽度分别为7.5 m、9.0 m, 摊铺总宽度为16.28 m。摊铺速度为1.5 m/min, 基本与拌和机的生产能力匹配。摊铺时安排专门人员对摊铺机后的局部离析进行处理, 以确保摊铺后表面平整, 无离析现象。

4.3 级配碎石基层的碾压

碾压是级配碎石成型的最后一道工序,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序。级配碎石结构层的强度主要通过碾压而获得粗颗粒的嵌挤、锁结以及细集料的填充形成联结强度。因此, 提高碾压工作的质量, 确保级配碎石基层的压实度是提高级配碎石结构强度的重要手段。经检测, 某高等级公路在K2+390~K3+120试验段压实度达到100%, 满足规范要求。试验路采用的碾压工艺方案见表7, 由表7可知, 采用碾压方案Ⅱ压实效果良好, 表面平整密实, 无轮迹。

4.4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采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04) 规定的检测方法对纵段高程、平整度、宽度、横坡度、压实度、厚度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检测频率和检测结果都略高于评定标准。

5结语

综上所述, 沥青路面柔性基层一般把设计弯沉和沥青层底拉应力作为设计指标, 而本文所探讨的仅从满足级配碎石层抗剪要求来确定面层的厚度, 并没有考虑到上述指标。在新建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厚度的确定过程中, 应在满足设计弯沉和沥青层底拉应力的前提下, 把满足级配碎石抗剪要求也考虑进去, 最终设计的厚度应该能满足这三个指标的要求, 这样才能使路面结构有着最优的使用性能。另外, 在测定级配碎石的抗剪强度时应进行多组平行试验, 力求得到最准确的结果, 这样可以避免选用过厚的面层, 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各工序的施工质量, 从而最大限度的增大沥青路面的抗剪能力, 减少路面结构剪力破坏。 [ID:6028]

参考文献

[1]TJ014-200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的应用论文 篇3

[关键词]道路基层;水泥;碎石;粉煤灰;强度

一、水泥稳定碎石作用原理

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它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水稳水泥用量一般为混合料3%-7%,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1.5-4.0%MPA,较其他路基材料高。水稳成活后遇雨不泥泞,表面坚实,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

根据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我县几条道路中采用的水泥稳定碎石均属中粒土,由于水稳中含有水泥等胶凝材料因而要求整个施工过程要在水泥终凝前完成,并且一次达到质量标准,否则不易修整。因而施工中要求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和计划管理,增加现场施工人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施工进度,加大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机械效率。水稳的施工方法也符合现代化大规模机械化发展的方向。因而水稳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会得到很快推广。

二、材料要求

水稳材料主要由粒料和灰浆体积组成。粒料為级配碎石,灰浆体积包括水和胶凝材料,胶凝材料由水泥和混合材料组成。

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但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宜采用标号较低(为325)的水泥。水泥品质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规定。

2、混合材料。混合材料分活性和非活性两大类。活性材料是指粉煤灰等物质,可与水泥中析出的氧化钙作用。非活性材料是指不具有活性或活性甚低的人工或天然的矿物材料,对这类材料的品质要求是材料的细度和不含有害的成分。

3、集料。应用人工集配碎石,城市主干道用做底基层时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用做基层时,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0mm。适宜用做水泥稳定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石料的磨耗值不超过35%,石料的压碎值不超过30%。

4、水。通常适合于饮用的水,均可拌制和养护水稳。如对水质有疑问,要确定水中是否有对水泥强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物质时,需要进行试验。从水源中取水制成的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与蒸馏水制成的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比,低于90%者,此种水不一用于水稳施工。

三、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路面底基层集料采用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砂、石屑等筑路材料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碎石、石屑、砂砾组成一定级配的混合料的多组配合比的设计工作,是以节省石屑、增加施工和易性,保证路基质量和使路面底基层具有良好强度和板体性,减少混合料离析等为原则。通过优化配合比实验,试铺实验路段,确立了路面底基层施工15CM厚12%灰土中掺加30%碎石,13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测得路面弯趁值1.57MM。临江路、胜利路、前进路、新华街、党校路等工程道路结构层为:15CM厚12%灰土、15CM厚水稳,7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路面弯沉值为0.5~1.0MM,弯沉值明显降低。

四、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严格控制水泥剂量。水泥剂量太小,不能保证水泥稳定土的施工质量;而剂量太大,既不经济,还会使基层的裂缝增多、增宽,从而引起沥青面层的相对应的反射裂缝。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做到经济合理,精益求精,以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施工管理,加大机械化施工程度。由于水稳施工要求时间紧迫,同时要求一次达到质量标准,否则形成板体不易修整。所以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加大机械化施工程度,形成大规模、标准化作业方式,才易满足水稳的施工要求。

3、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厂拌混合料现场,每天由后场专职试验人员在早上、中午、下午分别测定各种集料的含水量,根据施工配合比设计的最佳含水量指标,结合当天的气温、湿度、运距情况确定混合料拌和时的用水量。在前场负责检测压实度的专职试验人员,在混合料摊铺整型过程中亦及时测定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时指挥压路机碾压,力求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碾压,尽量避免由于含水量过大出现“弹软”、“波浪”等现象,影响混合料可能达到密度和强度,增大混合料的干缩性,使结构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或由于含水量偏小使混合料容易松散,不易碾压成型,也会影响混合料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所以只有严格按规范施工,加强每一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4、混合料的运输应避免车辆的颠簸,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在气温较高、运距较远时要加盖毡布,以防止水分过分损失。

5、混合料摊铺接缝的处理。接缝有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两种,当摊铺机宽度足够时,整幅摊铺时不存在纵缝接缝问题。当摊铺机的摊铺宽度不足时,采用2台摊铺机一前一后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进行碾压,这样也可以避免纵向接缝。由于本标段结构物较多,一般情况下都以两结构物间为一施工段落,避免了横向接缝,如有特殊,需设置横向接缝,其处理方法是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垂直向下的断面,摊铺机返回到压实层的端部,用木垫板垫至虚铺高度,再摊铺新的混合料,继续下一步施工。

6、混合料的压实。混合料经摊铺机摊铺成型后,即可用压路机碾压,碾压长度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如果实测混合料的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且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长碾压长度,如果混合料已接近最佳含水量且温度较高蒸发快时,应缩短碾压长度,确保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7、混合料的养生。对已完成碾压并经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养生,不能延误。养生可用不透水的塑料薄膜覆盖或用湿砂覆盖进行养生,也可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还可以在完成的基层上即时做下封层,利用下封层进行养生,同时也可在已完成混合料直接洒水养生。按技术规范养生期应不小于7d,在养生期间应由专人负责限制车辆行驶,除洒水车外,绝对禁止重型车辆行驶。本标段采用两种方法养生,加盖塑料薄膜和洒水车进行养生。

五、结束语

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板体性、水稳性以及抗冻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修建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或底基层,其优点很多,使用范围也比较广泛,笔者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只有对其特点了解充足,把握施工质量控制,就能充分发扬其长处,在今后的市政工程中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健身.《城市道桥施工技术及工程实例》.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

[2]余彬泉,陈传灿.《道路施工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8月

级配碎石施工技术与应用分析 篇4

用水泥石灰稳定土进行底基层施工,由于粉砂性土粘聚性差,强度难以保证,用级配碎石代替水泥石灰稳定土进行施工,确保了路面整体强度,又促进了工程进度.本文以新长高速公路的施工实践,对级配碎石的施工技术与应用进行了分析.

作 者:王莉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郑州,450008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1) 分类号:U449 关键词:级配碎石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级配碎石垫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篇5

一、工程概况

荷石公路位于浏阳市区至高坪镇的交通要道,本合同段为第一合同段,其中主线起止桩号为K0+000~K7+300,全长7.3km。

本开工项目为K5+300~K5+500段右幅级配碎石垫层,长度为200米。级配碎石采用厂拌法拌和,采用4台自卸车运输混合料,两台ZL50型装载机摊铺,一台平地机整平,一台单钢轮压路机碾压的方法进行施工。级配碎石的压实厚度为15cm。

主要工程量:本试验段内的主线挖方路段级配碎石垫层施工所需的级配碎石。

一、试验段的目的和要求

2.1试验段目的2.1.1检验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1.2证实拌合、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效率和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用性;

2.1.3检验管理机构和劳动力组合的可靠性并适时调整优化;

2.1.4验证试验室理论配合比的科学性并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施工配合比,同时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

2.1.5重点掌握施工工艺中各工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最佳操作时间及工序最佳衔接时间;

2.1.6收集现场第一手资料,总结经验,以便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大规模正式施工的顺利进行;

2.1.7保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2.2试验段要求

通过试验路段进行级配碎石垫层试验,确定正确的压实方法和为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需要的压实设备类型及其结合工序,同时确定各类压实设备在最佳组合下的各自压实遍数、含水量等等,以指导全线施工。

要求通过试验段确定以下项目及参数:

2.2.1确定各种集料用量的控制方法;

2.2.2确定摊铺方法和合适的摊铺工具;

2.2.3确定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压实遍数;

2.2.4确定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2.2.5确定混合料含水量的增减与控制方法;

2.2.6确定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时间等;

2.2.7确定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2.2.8确定每一作业段的最佳长度;

2.2.9确定松铺系数和最佳配合比。

2.3试验段施工总结

试验段施工完成后,应根据试验段的施工过程编写试验总结。总结的内容应包含:

施工工艺的优缺点,各道工序的衔接是否得当,松铺系数测量结果列表等,根据试验段施工所得到的数据,确定最佳的拌合、摊铺、碾压方法及其最佳的生产机具,确定最佳的碾压遍数、松铺系数、集料配合比和作业段长度等。总结编写完成后,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依据此试验数据进行施工控制。

二、施工安排

3.1工期安排

建议开工日期:2014年5月1日;

计划完工时间:2014年5月1日。

3.2机械人员配置

3.2.1主要管理人员: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及工作范围

备注

项目经理

项目负责人

项目总工

技术负责人

工程部长

现场技术

质检部长

现场质量

测量组长

现场测量放样

实验室主任

现场质量

专职安全员

现场安全

3.2.2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装载机

ZL50

自卸车

平地机

PY160

压路机

YZ-18C

洒水车

5000L

3.2.3施工现场检测仪器配备表:

序号

检测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全站仪

南方NTS-442LG

水准仪

DS-32

钢尺

50m

3m直尺

灌砂筒

Φ100

3.2.4分项工程现场施工人力表:

工程名称

级配碎石垫层

桩号

K0+325~K1+160

序号

工种

工作内容

人数

备注

土方工

辅助摊铺

配合装载机摊铺

装载机司机

驾驶

压路机司机

驾驶

自卸车司机

驾驶

自卸车司机

驾驶

洒水车司机

驾驶

测量工

测量放样

三、材料要求

4.1粗集料

碎石的压碎值不得大于30%,碎石的形状应接近立方体,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应不超过20%,选材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

4.2细集料

采用粗集料加工过程中的石屑,0.075mm以下的含量不得大于7%。

4.3水

用于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水应清洁,不含有影响混合料质量的物质。

4.4级配碎石混合料

混合料的级配应满足设计要求,CBR值应大于40%。

五、施工方案

5.1

安全和技术交底

组织专门时间、地点对所有相关负责人和施工队工作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将技术标准、质量要求、施工操作方法向每一个参加施工的人员交代清楚,做到每个施工人员对工程的安全和技术了然于胸。

5.2施工准备

5.2.1实验准备:

5.2.1.1做好级配碎石配合比的设计工作,并上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

5.2.1.2原材料检测全部完成,并上报监理工程师。

5.2.1.3检查用于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是否齐全。

5.2.2测量准备:完成导线及四等水准的测量和测量成果的上报批复,施工现场按10m一个断面恢复路线中边桩,并在桩上标出边缘位置级配碎石松铺设计高程。

5.2.3拌合设备的准备:

5.2.3.1施工前拌合设备应先进行标定。

5.2.3.2在正式拌合之前,调试所有的拌合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且应根据施工气温调整最佳含水量,当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材料的配合比。

5.2.4原材料的准备:开工前应储备充足的级配碎石以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进场的原材料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自检,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坚决不准进场。

5.2.5配合比:应严格按照由实验室已调试好的配合比施工。

5.2.6下承层的准备:级配碎石垫层开始施工前,应先对下承层进行必要的修整,下承层表面上的松软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表面都应翻松、清除或掺填同类材料重新进行整修碾压,直到通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能进行级配碎石垫层的摊铺。

5.2.7其他准备工作:

5.2.7.1试验段开工前应完成所有摊铺设备的进场工作,并对设备进行检修,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

5.2.7.2开工前应做好洒水养生的一切准备工作。

5.3施工方案

5.3.1级配碎石垫层布置原则:主线及枢纽互通定向匝道的挖方路段均应设置级配碎石垫层,垫层厚度为15cm。

5.3.2级配碎石垫层的施工方案:

5.3.2.1测量放线:

1、下承层中边桩放样:中边桩放样由全站仪放样,放样间距为10米,放样轴线偏位控制在20mm以内。

2、下承层中边桩高程测设:高程测设由水准仪进行,测设出中边桩所对应桩号摊铺级配碎石垫层的松铺高程,并在中边桩上做好标记,以便于随时调整摊铺厚度,确保级配碎石垫层的高程符合规范要求。

5.3.2.2拌和:

1、本路面工程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制混合料,在正式开始施工前,在对集料进行含水量及级配分析后,下达生产配料单及掺水量。拌和站才允许开始生产。

2、拌和设备必须能够准确控制各种材料的数量,保证配料精度,同时要求设备性能好,完好率高。

3、拌和设备配料、计量功能齐全、有效,料仓上口安装相应的筛网来剔除超大粒径。

4、拌和现场设试验员控制混合料拌和时的含水量和各种材料的配比,随时抽查配比情况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或停止生产。

5、配料斗配专门工作人员,时刻监视下料情况,并帮助料斗下料,防止出现卡堵现象,否则应及时停拌。

6、充分考虑在运输及碾压过程中水份的散失。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根据施工气温调整最佳含水量,使混合料的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7、雨季施工,应注意天气变化,下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降雨偏大时应采用覆盖塑料布等措施保护已摊铺的混合料,以免混合料中的细集料被雨水冲刷流失,导致粗集料裸露。

5.3.2.3运输及摊铺:

1、混合料的运输采用后八轮双桥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的数量根据拌和站生产能力及摊铺机的摊铺能力配备。运输过程中,若阳光较强烈,需对混合料进行覆盖,以免水份散失过快。

2、装车时按“前、后、中”的顺序装料,以减少混合料在下落过程中的重力离析。

3、车辆运输时保持匀速行驶,以减少运输途中的离析。

4、在摊铺现场由专人指挥运料车卸料,按每台运输车辆的运料方数计算每车摊铺距离,防止卸料不足或过多,采用梅花形堆料。

5、级配碎石垫层施工采用两台ZL50型装载机进行摊铺,并进行初步整平,初平后利用平地机进行精平。

6、现场设专门人员根据松铺标高拉线检查,误差大于1cm的进行修整,直至拉线检测误差小于1cm;并有专人消除离析混合料。

5.3.2.4碾压

1、检测混合料松铺表面高程,横坡度及平整度合格后,及时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工序。

2、碾压工艺的组合初定为:先静压一遍(一来一返为一遍),再振动碾压三遍,最后静压光面一遍,直到混合料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3、碾压次序为“先低后高,先轻后重,先静后动,先慢后快”,同时每遍的轮迹应重叠1/3,不得漏压,各部位碾压次数相同。

4、压路机在施工面行走时不调头,不急刹车,防止混合料滑移或形成裂缝、松散。

5、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弹簧”松散、起皮、臃包等现象,应人工翻开重新拌和或换填新的混合料,发现标高平整度不合适的应及时调整,在碾压过程中适当的洒水湿润,确保在压实前的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状态。

6、级配碎石垫层的压实应连续进行。

7、凡在压路机具压不到的地方,用小型夯实机具进行夯实,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8、压实完成后,马上做压实度检测,若不能达到要求,则再补压,直到压实度符合要求为止。

9、应按监理工程师选定的地点进行表面平整度和厚度检查。凡超过规定允许偏差时均应返工作到合格标准。

5.3.2.5检测:

碾压成型后要及时对压实度、平整度、厚度、宽度、高程及横坡等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对松铺系数、压实方法进行调整。

级配碎石垫层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压实度(%)

代表值

按JTG

F80/1-2004附录B检查每200m

每车道2处

极值

平整度(mm)

3m直尺:每200米测2处×10尺

纵断面高程(mm)

+5,-15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每200m测4处

厚度(mm)

代表值

按JTG

F80/1-2004附录H检查每200m

每车道1点

极值

横坡(%)

±0.3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弯沉值(0.01mm)

符合设计要求

按JTG

F80/1-2004附录I检查

5.3.2.6成品保护和养生:

1、碾压完成后,要及时封闭交通,做好禁行标志。

2、成型后7天内,每天中午洒水一次,做适当养护,洒水时,车速要控制在15km/h以下。

3、成型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上报申请验收。

施工准备

级配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测量

人工整形

摊铺级配料

机械拌和

密实度检测

养生7天

回弹模量检测

下道工序

六、施工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6.1

质量保证体系

认真贯彻ISO

9002系列质量标准,建立完善质量体系。为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实现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建立以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为核心,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质量责任制,以试验室试验结果为依据,积极开展创优活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实现。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完善以施工负责人,现场负责人结合施工班组为一体的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岗位责任制,每到工序,每个施工环节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并有明确的奖惩措施。

针对本工程施工作业的具体内容,制定施工前原材料检验程序。

6.2

质量保证措施

6.2.1建立完善的试验检测体系,完善级配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保所有试验项目的试验结果能满足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方可正式用于工程。

6.2.2设立专职质检工程师岗位,加强内部质检工作,严格控制施工各工序质量。加强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和各工序环节的监督与检查,严格施工过程中的经常检查、工序衔接或交接中的专职检查、工程质量评定及定期的工程质量大检查工作。

6.2.3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会审设计文件和图纸,切实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要求和施工的技术标准,理解业主的需要和要求,如有不清楚或不明确之处,及时向业主或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报告。定期做技术交底,并开展技术交底会议。交底内容做到由主要技术负责人传达给现场负责人,再由现场负责人传达给施工队的顺序,让每个相关工作人员都清楚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和施工操作方法。

6.2.4开工前要做好各部位、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使各级施工人员清楚地掌握对将要进行施工的部位、工序的施工、施工工艺、技术规范要求,对特殊和重点部位要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6.2.5配齐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人力资源。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施工人员学习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必要的施工前岗位培训,以满足工程施工的技术需求。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须持有效上岗操作证,技术人员、组织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程的技术,工艺要求,了解工程的特点和现场情况,以确保工程施工能正常运转。

6.2.6配齐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类设备。自有设备必须经检修、试机、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场施工。外租设备在进场前,要进行检验和认可,经证明能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后,方可进场施工。

6.2.7工程施工实行现场标牌管理,标示牌上注明分项工程作业内容、简要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及质量负责人姓名等。

6.2.8为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测量队严把检测关,并加强对测量人员的管理和业务培训工作。为保证测量工作的连续、稳定性,测量人员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测量质量控制的要求,实行从放线到竣工“一条龙”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签认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以“放准;勤复;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并做好测量原始记录的保存归档工作。

6.2.9每道工序都应及时报检,积极配合监理工作者和相关领导的检验工作,加强自检,现场施工员和实验员要做好技术指导和数据指导,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领导,不包庇,并及时改正,不合格段必须返工处理。

6.2.10加强工序间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控制,相关技术人员和实验员跟班作业,严格督促每道工序的质量。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严格控制质量。

6.3

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管理目标是:“四无一杜绝一创建”。“四无”即无工伤死亡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事故;“一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一创建”即创建安全文明工程。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做到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措施保证、确保人员、设备及工程安全。

6.4

安全保证措施

6.4.1

安全教育与培训

6.4.1.1项目部利用各种会议和宣传工具,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对全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知识、法规教育。

6.4.1.2施工单位应按有关临时及附属工程规定规范生产,并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修整,并配备安全防护设备。

6.4.1.3操作人员和运输车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夜间照明系统必须保证完善到位,不得违规作业,机械和运输车须按时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整。

6.4.1.4要建立安全作业区,在标志旗围护下安全施工,不得影响路面交通。抓好现场管理,坚持文明施工,尤其是机动车辆要限速行驶,不侵道.不抢行,做到文明礼让,并专人指挥交通,严防交通事故发生。

6.4.1.5全文明施工教育,教育内容保证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明白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6.4.1.6应设警示牌,严禁闲杂人员参观。现场设置专职安全员,及时检查安全工作并做好安全记录。

6.4.2

安全纪律

6.4.2.1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上岗作业时思想集中,坚守岗位,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从事其他工种作业,不得酒后作业。

6.4.2.2严格执行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6.4.2.3对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装置、防护围栏。盖板、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挪动。

6.4.2.4机械操作及运输安全管理:

1、运输车辆司机经过安全培训后方可上岗作业。

2、严禁司机酒后驾车或不按交通规则的规定行驶,要求做到中速行驶,礼让三先,穿越城镇、乡村时慢速行驶。

3、加强对各类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6.5

环境保护体系

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下的,各职能部门参与管理的环境保护体系。其中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项目环保措施和分项工程的环保方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同时合理安排生产,组织各项环保技术措施的实施,减少对环境干扰;安质部督促施工全过程的环保工作和不符合项的纠正,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其它各部门按其管辖范围,分别负责组织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和考核,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文明和技术素质,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危险物品严格管理和领用制度,负责各种施工材料的节约和回收等。

6.6

环境保护的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本合同的有关规定,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对施工区域外的植物、树木尽量维持原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域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强临时征地的边坡治理,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尘、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渣、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6.7

环境保护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本合同的有关规定,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工程开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出与工程同步的防止施工环境污染的措施,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域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由安质部全面负责施工区及生活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指导。积极配合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环境监督监测。

6.8文明施工

通过我公司在以往工程施工中的实践,充分认识到文明施工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文明施工改变施工现场面貌,改善职工劳动条件,提高工作效率,使施工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二是文明施工不仅可以促质量、保安全,而且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文明施工注重规范,各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严谨,减少了工、料、机无效投入的浪费;文明施工讲究工艺,减少了大量原材料的消耗。三是文明施工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施工水平提高,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逐步和国际接轨,尽快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

6.9

文明施工实施方案

6.9.1工程开工的同时,组建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副经理亲自抓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和监督机构,负责组织和监督本工程文明施工措施的落实。对现场文明施工的直接管理由工程管理部负责,安质部和综合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各施工队及生产班组安全员同时兼文明施工监督员,负责本单位的文明施工监督。

6.9.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对文明施工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文明施工意识,使文明施工逐步成为全体施工人员的自觉行为,讲职业道德,扬行业新风。

6.9.3注重施工现场的整体形象,科学组织施工。对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及时整理、清理和保养,保证现场施工的规范化、秩序化。

SJ01

荷石公路路面改造工程

承包单位:XX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合同号:01

监理单位:XX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号:

致(监理工程师):

根据合同要求,我部业以完成K5+300~K5+500段右幅级配碎石垫层

施工放样工作,清单如下,请予查验。

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放样人员

自检人员

桩号或位置

工程或部位名称

K5+300~K5+500右幅

级配碎石垫层

中桩

放样说明及附件: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

监理工程师结论:

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SJ02

荷石公路路面改造工程

首件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

承包单位:XX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合同号:01

监理单位:XX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号:

致(监理工程师):

[

]

下列工程项目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现申请开工,请批准。

[

]

上一步

路基

工程经检验合格(见附件),现申请下列后继工程项目开工,请批准。

工程项目:

级配碎石垫层

桩号:

K5+300~K5+500右幅

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5月

1日

计划完工日期:

2014年5月1日

工期:

此项工程负责人姓名:

附件:级配碎石垫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

承包人(或承包人代表)签名:

****年**月**日

现场监理人员意见:

试验监理人员意见:

签名:

****年**月**日

签名:

****年**月**日

[

]审定

[

]转报

[

]具备开工条件,以监理工程师的批复为准。

[

]具备开工条件,最终批准该项工程于

****年**月**日开工。

[

]不具备开工条件,暂时不能开工,意见如下: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

]批准该项工程于

****年**月**日开工。

[

]不具备开工条件,意见如下:

驻地高级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XX公路路面改造工程

首件工程开工报告

首件工程名称:级配碎石垫层

号:K5+300~K5+500右幅

号:

XX公路路面改造工程第一合同段项目部

2014年X月X日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的应用论文 篇6

根据某旅游公路采用同步碎石封层进行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工程实例,对施工后出现的`纵向条纹和表面松散和剥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所在,同时,指出了同步碎石路面施工中值得改进的地方,旨在为同步碎石路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 者:梁维广 黄斌宇 作者单位:梁维广(广西交通厅交通基建管理局)

黄斌宇(广西贵港公路管理局)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的应用论文 篇7

(一) 工程概况

省道317舒五路在1999~2000年改建, 改建时的结构层为40cm厚砂砾石底基层, 20cm厚水稳层, 4cm+3cm沥青面层, 经过近十年的运营, 上述路段出现块状裂缝, 路面网裂等病害, 2009年市公路局检测中心对上述路段作弯沉检测后, 市局安排对12K+300~+600 18K+000~+600 39K+800~+980三段进行大修, 方案为在老路面加20cm级配碎石基层, 5cm沥青碎石+4cm沥青混凝土。

(二) 施工工艺

1. 原材料的准备

(1) 集料的选择:级配碎石基层粗集料最好采用强度高、韧性好的岩石, 如:玄武岩、石灰岩等, 本次大修路段采用舒城春秋山玄武岩。由于级配碎石基层, 其强度来源于颗粒间的嵌挤, 所以粗集料的棱角至关重要。细集料宜采用天然砂, 天然砂的和易性、保水性较好, 易于碾压成型, 不易离析, 但要严格控制其含泥量。

(2) 堆放:料场中各档石料的堆放必须严格分开, 不许窜料, 否则级配难以控制。

2. 级配碎石的拌和

级配碎石的拌和有三个主控项目:级配准确、含水量合理和拌和的均匀性。级配碎石基层有路拌和厂拌两种方法, 对于国省道三级以上公路基层, 强烈推荐采用集中厂拌。本次级配碎石拌和采用场拌法。与路拌法相比, 集中厂拌的混合料其级配更容易控制, 拌和更加均匀, 因此级配碎石的生产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同时生产率也大大提高。严格控制拌和机拌和质量是保证级配碎石成功应用的关键之一。

(1) 级配碎石是由低粘结力的松散材料经碾压构成强度, 属嵌挤密实型结构、其强度主要来源于集料良好级配提供的骨料嵌锁力作用, 对级配碎石而言, 级配石决定其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规范要求, 级配碎石建议配比例为16~31.5mm占25%, 5~16mm占40%, 河砂占35%, 严格控制细集料用量。

(2) 拌和含水量的调整

级配碎石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含水量会有损失, 为了使现场级配碎石能够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下进行碾压, 在拌和过程中的加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

(1) 根据天气情况和气温高低应对摊铺形式以及拌和含水量做适当调整, 潮湿天气采用摊铺机时摊铺含水量宜高出0.5%~1%, 平地机摊铺时含水量宜高出1%~2%;气温高、干燥天气采用摊铺机摊铺时可高出1%~2%, 平地机可高出2%~3%。采用平地机摊铺较摊铺机摊铺含水量损失大些, 因此, 平地机摊铺时拌和含水量宜控制得高一些。

(2) 拌和含水量和含水量还应考虑下承层的类型, 下承层为土基和稳定细粒土类时, 含水量的调整取低限;为二灰和水泥稳定粗粒土时取高限。

(3) 本次施工, 正值夏天, 采用装载机摊铺, 人工精整, 下承层为老油面, 因此级配碎石摊铺时含水量高出2%~3%, 实验室标准击实试验结果, 级配碎石最佳含水量为4.8%。

(3) 拌和的均匀性

拌和的均匀性主要是通过延长拌和时间来取得, 以出料不至于出现明显的离析为准, 实践证明, 集中厂拌的混合料级配容易控制, 拌和更加均匀, 级配碎石的生产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同时生产率也能大大提高。

3. 级配碎石的运输

运输过程中的装、卸环节会对集料的离析情况产生影响, 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 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 分三处堆装混合料, 迫使粗料在车厢中部落下。这样在卸料时, 粗细集料能达到再次混合, 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卸料时, 若采用推土机、装载机摊铺, 需自卸车边卸料边向前移动, 以降低堆料高度, 同时料堆要以品字型布置, 避免平行布料, 否则会形成离析带;若采用摊铺机摊铺, 卸料时应快速, 以减小第一次离析界面的滑动造成的第二次离析。

4. 级配碎石的摊铺

级配碎石的摊铺有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装载机摊铺+人工辅助整平和摊铺机摊铺三种方式, 国省道公路大中修工程量不大时, 级配碎石摊铺多采用第二种, 本次施工因工程量不大采用装载机摊铺+人工辅助整平, 在摊铺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1) 级配碎石的拌和含水量应较大, 应高出最佳含水量2%~3%左右;

(2) 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铺段确定, 一般在1.15~1.25之间;

(3) 对粗离析和细离析的地带和路段要由人工进行处理, 分别用粗细集料洒水、拌和、整平, 消除离析或挖除换料;

(4) 整平后应及时碾压, 若补水, 则需闷一会儿料再压实。

5. 级配碎石的碾压

级配碎石的碾压难点不在于压实度的高低, 而在于嵌挤结构的形成, 同时压碎率较小, 压实度可满足要求。碾压时应以振动压路机和重型轮胎压路机为主, 钢轮静碾为辅, 三种压路机交叉作业的方式, 充分发挥各种压路机的性能。由于S317舒五路交通量大、重载车多, 本次级配碎石基层碾压, 采用振动压路机、钢轮静碾成型后, 可开放交通, 让行车碾压, 并辅以人工修整, 适时洒水养护。

(三) 公路大修工程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探讨

1. 级配碎石层最好采用满铺断面的形式, 以利结构的内部排水, 但这会给边坡防护带来一定的难度, 裸露的级配碎石层也易被雨水冲刷而淘空。根据研究表明, 由于沥青面层的损坏而渗入基层内部的水分很少且不均匀, 15%左右的级配碎石的空隙率很快会使水分重新分布, 不会形成动水压力。也就是说, 级配碎石的水分重分布功效要大于其排水功效, 因此路面大修时, 在正常路段, 用土培路肩时, 一般每10m为间距开1m宽的排水孔并以级配碎石填满压实即可。

2. 级配碎石施工, 应避免纵向接缝问题。在国省道公路大修中, 基本上都需要半幅通行。这种情况下, 本路段采取下述方法:在摊铺前一幅时, 超宽摊铺 (超半幅宽度50cm) , 碾压成型后, 开放交通, 摊铺后一幅时, 将前幅大于超宽部分垂直切除, 切除面应保持垂直。切除部分运回拌和场重新拌和使用。

3. 级配碎石基层坑槽修补问题。级配碎石基层因天气等原因, 不能及时铺筑上面层时, 尤其在雨后, 会出现许多坑槽, 这样的坑槽若用用级配碎石材料直接“贴补”, 不能与原级配碎石基层形成整体, 而影响级配碎石基层强度。在实际施工中, 有二种方法, 一是当坑槽数量较多时, 采用人工或机械将坑槽周边抓松, 再用拌和好的级配碎石填平碾压成型;二是当坑槽数量不多时, 可在摊铺面层时, 先用沥青混合料填补, 碾压后再摊铺面层。

4. 规范要求级配碎石基层未洒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 禁止开放交通, 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在国省道公路大修中, 由于半幅通行, 这一点难以做到。但我们在施工中, 应做到级配碎石基层在洒层沥青或铺封层后, 应及时铺筑面层, 以减少坑槽出现。

5. 在交通量较大的国省道公路上, 用级配碎石作为基层时, 上面层宜用沥青混凝土, 厚度不小于4cm, 且面层总厚度不少与9cm.。因为沥青混凝土面层比沥青碎石面层有更好的封水效果。在国省道公路上, 由于半幅通车, 级配碎石在施工过程中, 材料含泥量往往除了控制偏差外, 还受到行车环境影响, 会造成级配碎石基层局部或表层含泥量超标, 这样的基层若面层封水效果不好, 会让基层内部或表层因含水量增大, 而强度大幅下降, 引起面层病害。

(四) 小结

省道317舒五路三段大修路段, 自2009年9月运行至今, 未出现任何病害。笔者通过对省道317舒五路三段大修级配碎石施工进行总结, 感到作为工程技术人员, 我们要根据规范要求, 及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已有的经验对一些施工细节作适当的调整 (如本标段级配碎石基层纵缝的处理) , 并针对遇到的问题 (如级配碎石坑槽修补、级配碎石基层对面层要求等) 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和作一些新的尝试。我相信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 对材料和施工方法的要求必将进一步提高和逐渐完善, 级配碎石基层在二级以下公路大修中应用将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JTJ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

[2]公路工程技术 (2010.7版公路工程造价人员考试用书) .

二灰碎石道路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 篇8

【关键词】二灰碎石道路基层;施工准备;施工流程;概况;现场准备;测量放样

一、二灰碎石基层的概况

面层、基层与垫层为路面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路面整个结构的最上层为面层,其对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等起到直接承受作用,能够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直接反映。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为高等级道路面层修筑的主要材料。面层下方为基层,同时其位于垫层、路基上方。其主要对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进行承受,且将其向垫层、土基进行扩散,但其极易受到面层渗水、地下水侵蚀等方面的影响。因此选取的材料必须具备高强度、大刚度及良好的水稳性。水泥、石灰、沥青等为基层修筑的主要材料。

二灰碎石也被称为二灰稳定碎石,其利用无机结合料石灰、粉煤灰和级配碎石加一定的水分拌合,碾压、养生后而产生强度的一种半刚性结构。二灰碎石混合料成型强度主要依赖于二灰,尤其是石灰的质量、数量等提供的固结作用,结构状态密实度、空隙率等对体积稳定性起决定作用。

二、二灰碎石道路基层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施工前期,相关人员必须全面深入调查施工现场,对现场地形、地质等进行熟悉。且对现场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对现场与地下管道的构建物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对施工区域内所有构筑物的拆移、保护与加固方法加以确定。施工前,相关人员还需认真审查施工图纸,按照合同文件、设计规范等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2、材料准备

按照工程进度进行各类材料数量的预先准备,且做好取样试验工作,要求其质量必须与施工规范相符。通常选取1—3级新灰作为石灰材料,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石灰指标

一般无需消解即可应用磨细生石灰,如使用块灰,消解工作需在使用前2到3天结束,禁止消解、使用同时进行。生石灰块没有消解的需做好筛选工作,10毫米为消石灰最大颗粒。石灰消解需对其用水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能够充分消解石灰,且在25%到35%之间控制其含水量,与生石灰相比,消解生石灰的用水量必须控制在其65%到80%之间。

二灰碎石道路基层施工往往选取干粉煤灰、湿粉煤灰进行施工。35%为湿粉煤灰最大含水量,如含水量在40%以上,需做好堆高沥水工作。细度方面通过0.3毫米筛孔的应为90%,通过0.075毫米筛孔的为70%。应做好破碎、筛分砂砾的工作,要求在37.5毫米以下有效控制其粒径。

3、下承层准备

新建道路路床质量应与施工规定相符。施工二灰碎石基层前,需严格验收路槽,如路槽压实度、弯沉、宽度等。平整、坚实为二灰碎石下承层表面的特点,要求选取重型压路机对其进行碾压施工,一般碾压3到4遍。碾压施工中如含水量较大,需挖开晾晒、换土施工。随后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如浮土、松散层等。开始铺筑施工前,需做好下承层表面洒水保湿工作,以此提高上下层结合度。

三、二灰碎石道路基层施工流程

1、测量放样

按照现场施工要求,复核导线点、水准点,平面、高程控制网必须在测量放线前进行,确保埋设的测量桩必须具备稳固性。布设平面控制网时,应确保其精度良好,以此为施工提供便利。恢复线路中线,检验底基层质量,随后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且将路中线、边线等放出。道路中心桩之间具有10到20米的距离。在测设道路中线桩、边桩完成平曲线、数曲线桩施工,且将设计高程标识出来。如曲线长度在40米以下,桩与桩之间的距离需控制在5米以下;如曲线长度在40米以上,桩与桩之间的距离需控制在10米以上。下承层高程、桩顶高程由水准仪测量,且做好松铺厚度、控制桩高程计算。

2、拌和混合料

遵循试验结果,选取质量比法进行混合料配置,对各类材料干质量进行准确计算,且对原材料含水量进行充分考虑,并对各类材料湿质量进行准确计算,最后根据各湿料质量进行混合料拌和。按照材料含水量的多少,对各类材料用量进行随时计算调整。先均匀搅拌石灰、粉煤灰。随后将砂砾、水加入进行拌和。要求具备准确的拌和时间、用料及加水量。避免离析、成团问题出现在二灰碎石混合料拌和施工中。

3、运输

二灰碎石混合料在拌和后,需在存料场内进行1天闷料,通过装载机进行装料。按照混合料实际情况,为避免离析现象,装料时可进行2到3次翻拌,再进行装车。在运输车接料施工中,防止单一向车厢中央装料。一般选取大于15吨的自卸车作为混合料运输车辆。按照运输距离的长短进行相应车辆的合理配置,如具有较长运输距离,需将篷布加盖到上方,防止水分过分流失。

4、摊铺整形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取机械摊铺施工,每次摊铺长度为一个碾压段。20厘米为每层混合料最大压实厚度,最小需控制在10厘米以上。也可选取表2数值进行压实系数选择。

分段摊铺混合料,根据用量具体进行上料,且对路面两侧进行15厘米加宽,防止场内运输重复,根据设计断面、松铺厚度等将搅拌均匀的混合料在路床内进行摊铺施工。按照施工内容、供料等需求进行全幅、半幅等摊铺方式的合理选择。压实厚度、高程等需在摊铺时进行严格控制。桩带钢丝在直线段间隔20米进行一个设置,桩带钢丝在弯道位置间隔10米进行一个设置。摊铺机就位后,根据开始桩号位置的虚铺厚度进行熨平板调整工作,要求熨平板下垫放的木块应与虚铺厚度一致,同时根据横坡调整好熨平板。

摊铺施工中要求自卸车挂空挡,在摊铺机的推动下不断向前施工,车辆换替时,需将一定二灰碎石料预留到摊铺机内,确定自卸车与摊铺机距离相近后可再次进行施工。自卸车倒车时需与摊铺机料斗对应,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相撞。摊铺施工还需与人工合理配置,需将位于摊铺机履带下的二灰碎石料铲除,避免摊铺高程误差过大。铺筑时,应在螺旋布料器中轴上方控制送料槽内的二灰碎石混合料高度,防止2边材料不足问题的产生。

每分钟2到2.5米为二灰碎石混合料摊铺最开始的速度,随后可按照每分钟3到5米正常行驶,如离析现象出现于摊铺施工,需通过专人进行修补,以此保证具有平整均匀的摊铺面。按照摊铺层的厚度、压实度等对各车混合料摊铺面积进行准确计算,在路幅中间均匀倒卸混合料,如具有较宽路幅,需将混合料卸成2行。

5、碾压

按照路宽、压实机械轮宽等条件,进行碾压施工方案的合理确定,要求各个位置具有相似的碾压次数,一般碾压路面2侧的遍数需多出2到3遍。碾压时,混合料应为最佳含水量状态,在结构层全宽范围内选取轻型压路机与大于12吨压路机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当天将铺好的混合料完成碾压施工,并进行碾压方法的合理制定,二灰碎石经拌和、整形后,碾压工作需在试验确定延迟时间内完成。如弹簧现象出现在碾压过程中,应及时暂停碾压施工,且翻松晾干混合料及进行集料、石灰等材料的适当添加。

选取三轮压路机(12到15吨)进行碾压施工,15厘米为各层压实最高厚度,如选取三轮压路机(15到20吨)与振动压路机配合碾压施工,需在20厘米以内合理控制各层压实厚度。如压实厚度在其规定以上的情况下,需做到分层铺筑作业,10厘米为各层最小压实厚度。直线与超高不设置的平曲线路段碾压顺序为2侧—中心;平曲线路段设超高,其碾压顺序为内侧—外侧,50%轮宽为重叠部分,后轮应在2段接缝位置以上,后轮在对路面全宽碾压后,则完成一遍,通常需进行6到8遍碾压。每分钟20到30米为初压碾压施工速度,随后按照每分钟30到40米的速度进行正常碾压施工。人工摊铺时,需通过6到8吨压路机先进行施工,随后选取重型压路机在找补整形后施工。

6、接缝处理

纵向接缝问题在混合料基层施工中应加以重视。如分幅施工,垂直相接为纵缝的状态,不能出现斜接问题。一般按照前后顺序选取2台摊铺机施工,其间距可控制在5到10米,以此同步向前进行混合料摊铺、碾压施工。选取人工的方式有效处理接缝位置的粗集料,并做好整平作业。在横缝施工中,需将各个作业段的末端进行斜坡碾压,下一步施工前期,需将斜坡铲除且进行垂直端面设置,并做好铺筑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规模也随之扩大。二灰碎石道路基层施工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确保工程建设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实际情况,规范施工工艺,选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提升行车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海涛.关于道路二灰碎石基层施工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的应用论文 篇9

引言

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在市政道路的维修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市政道路维修经验,结合某市政道路施工的工程实例分析了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应用实践,提出了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并阐述了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施工中各个环节工艺。

一、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内涵及应用实例的分析

(一)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内涵分析

所谓的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就是在原有道路既有资源的基础上,适当的加入新的筑路材料,在自然环节下,利用相应的冷再生拌和相应的设备,对已经老化或者出现破损的沥青路面进行修复工作,通过对路面的修复,使得旧的路面形成新型的柔性路面基层,以满足市政道路路面建设的相关指标。在修复完成以后的新型路面柔性基层,其具有结构抗压强度高、养护周期短、施工速度快以及粘弹性好的优点,因此,在市政道路的修复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在某市政道路中,随着其使用年限的增加,路面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现象,现有的路面状况已经不能满足公路的运输要求,因此,该市政道路的修复改造已是势在必行。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该市政道路路面已经出现了大范围的坑槽,各个路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陷、拥包以及松散的现象,机构性的车辙也比较多,沥青路面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针对该市政道路路面损坏的实际情况,如果采用传统的道路维修改造技术,对该路段进行修复工作,则施工的周期较长,会影响到市政道路的运输。根据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的相关要求,分析出该市政道路适合该技术的各项指标和施工的要求。因此,可以选用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进行修复处理。

在修复的过程中,使用乳化沥青和碎石的混合料作为柔性再生基层的材料,使用的添加剂要采用适当含量的乳化沥青,在按照一定的比例加上水泥。

二、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在沥青路面的修复中,采用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的时候,要做好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施工人员在实施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实施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之前,一定要做好先关的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既有路面材料的各项技术特征,明确施工环节中各道施工工序和各个施工环节的技术控制要点。

第二、在拌合施工之前,要明确旧路段的存在的结构差异,确定好想要的拌合配比和基层拌合深度,对混合料中水泥的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路面基层中其他的性能不受到明显的影响。在实施再生混合料的搅拌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保证混合料的搅拌足够均匀,并严格的按照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设计的要求控制好含水量。

第三、在实施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施工的过程中,要考虑的天气的变化情况。施工人员在下雨天的时候,是不能进行市政道路基层冷再生施工的。在基层施工工作完成以后,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做好新型再生路面基层冷再生施工质量的检测工作,要按照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修复工程质量。

三、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相关工艺分析

在市政道路修复工程中,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做好试验段铺筑施工工作。在试验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确定既有路面的材料的各项技术特性,就要选取200米到500米的试验段进行再生路段的施工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既定路面材料的组合施工、原有材料的膨胀系数、施工机械安等。

第二、是要做好整平工作。对路面的整平工作主要是对原有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再生产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调整,满足设计的规范需求,当路面再生产完成铺筑施工以后,施工人员要及时的进行稳压工作,采用平地机进行统一平整处理。

第三、是要做好压实工作。在把混合料均匀的铺摊以后,要采用15吨左右的压路机进行压实工作,使基层混合料能够初步稳定。

第四、是要做好测量工作。施工人员在测量的过程中,要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精确的测量出再生基层高程控制点标高和基层横坡度以及基层纵向坡度。并按照相应的测量结果进行平地机的施工作业。

第五、是要做好复压工作。在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以后,当施工人员看到基层混合料的颜色逐渐由褐色变为黑色时,就要采用25吨左右的压路机进行复压工作。

第六、是要做好公路的养护工作。在完成了以上五个方面的工作以后,施工人员要做好施工的养护工作,在养护路面的过程中,不允许车辆的通行,养护时间要保证在2天到5天左右为宜。同时,在养护的期间,要在天气较好的情况下进行,如果出现下雨的情况,要及时的做好防范措施。在市政道路路面的养护期间 ,工作人员要实时的检查再生基层中混合料的含水量,当路面中层面的含水量降到到3%一下时,便可以进行路面结构层的铺筑施工。

总结

该市政道路在采用了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进行修复以后,经过通车一段时间的测试,该市政道路中没有出现水损害和裂缝的情况,同时,也提高了该市政道路路面的稳定性,各项质量指标都有了显著的改善,修复后的道路完全满足市政道路的建设要求。因此,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应用于在市政道路的修复可以有效的控制路面出现水损害和控制裂缝出现的频率,在市政道路的修复中中值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海.沥青路面无机结合料冷再生基层疲劳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鄺泽文.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在佛山市X512官西线养护维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

[3]赵联晨.道路基层冷再生技术在S345枣济线大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

[4]刘向辉.阜新地区旧沥青路面改造中冷再生技术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5]崔晓义.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在吉林省公路改建工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

二灰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与发展 篇10

徐州高等级公路建设在2003年以前基本采用石灰、粉煤灰级配碎石 (简称二灰级配碎石) 作基层, 通过公路网化工程和质量创优活动, 经历强化现场质量管理、突破关键技术问题、提高施工机械水平等几个台阶, 二灰级配碎石基层设计、工艺、检验等方面日趋完善, 实体工程质量普遍稳定。2003年后开始逐步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针对二灰碎石所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作阶段性技术小结, 是既有必要, 又有条件的。

2 施工技术要点

2.1 基本技术原则

2.1.1 正确理解和认真执行规范。凡遇有疑问而又未弄清的问题, 一律按照规范办事。

2.1.2 找准技术关键和通病, 立足本地区特点进行科技创新, 并坚持“一切通过试验”。

自研和引进的技术成果未经生产试验认证的, 不应大面积使用和推广。

2.1.3 技术工艺力求稳定和易于掌握。过于复杂和精密的方法、要求, 对生产现场不一定适用。

2.2 原材料控制及检验

2.2.1 碎石:

集料品质对二灰级配碎石质量稳定性影响甚大。要求选择料源时到开采现场观察岩石情况, 自行取样筛分, 鼓励定点合同供料, 变更山场筛级, 确保源头质量。试验方面要加大最大料径碎石和石粉抽检频率, 对压碎值均要求不大于30%, 对细集料筛分应采用水洗法确定0.075mm以下粉粒含量。

2.2.2 石灰:

工地不能只做有效成分试验, 要把规范规定的3~4项指标做全, 方可确定质量等级。消石灰使用前要过1cm筛。存放时间超过一个月的石灰, 在使用前必须重新进行试验, 避免有效钙、镁的损失。

2.2.3 粉煤灰:

徐州出产大量粉煤灰, 均为湿排并经长期淀存, 质量并不稳定。要求现场必须做试验, 如无条件, 可委托有关试验室, 不得借用厂方提供的资料。规范规定的试验指标齐全, 方能认定合格使用。

2.3 标准配合比设计、试验

2.3.1 配合比:

一般推荐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为6:12:82 (重量比) , 即石灰、碎石含量略偏高值, 灰粉比1:2, 以保证强度和稳定性。需要改变时要做对比试验确定, 并且不超越规范范围。

2.3.2 碎石集料级配:

级配的主要控制筛级为:最大31.5mm, 4.75mm, 0.6mm, 0.075mm, 不可失控。推荐级配曲线靠规范通过率范围中值或低值, 不宜靠高限, 以适当保证粗集料含量, 切忌走S形或反S形曲线。

级配方面的常见问题是, 最大粒径有偏粗、偏细两种倾向。除原材料制约外, 一些施工单位为便于摊铺和表面美观, 倾向较细级配, 骨料小, 0.6mm以下细、粉料含量常偏高, 应加强控制。

2.3.3 重型击实和抗压强度试验:

建议先预估最佳含水量区间, 在此区间加密试验组数, 各组含水量相差0.2%, 这是由于二灰含量较少, 对含水量敏感度较大, 否则, 所试验的干密度不是最大干密度, 而是较大干密度。

制作7d饱水抗压强度的试件, 要严格按最大干密度的98%和最佳含水量计算混合料重量, 击实次数以与试模上端击平为准。考虑干线网化工程要求和混合料初步成型机理, 如无特殊情况, 7d饱水抗压强度合格标准均定为≥0.8MPa。若试验出现大于1.2~1.3MPa的过高值, 应检查配合比等原因, 或不予采信。

2.4 混合料拌合

拌合设备必须采用带电子计量装置的拌合设备, 现场最关键问题是含水量控制, 要求开机前认真检查原材料含水量, 计算当日现场配合比和加水量;严格控制加水环节;按规定频率并随机抽查混合料含水量, 不合格者不得出场。运输过程中料车应坚持覆盖。

为了提高生产量, 包括处理不能出场的过湿、过干混合料, 可以转堆焖料储存, 但存放不应超过24h, 并避免造成离析。另外, 考虑便于摊铺机作业而有意识加减混合料含水量的做法, 应予以坚决禁止。

2.5 混合料摊铺

采用摊铺机施工, 基层厚度较沥青面层厚的多, 要用走钢丝法, 以保证基层标高、控制面层厚度。要正确估算混合料供应量, 保证低速、连续作业, 减少停机待料以致造成工作接缝。摊铺宽度单幅不宜超7.5m, 宽幅应采用双机拼摊, 以避免纵向工作接缝。注意指挥供料均衡, 使双机尽量靠近, 以不干扰找平系统为度, 且两机的工作参数应保持一致, 保证摊铺层均匀、统一。

2.6 混合料碾压

徐州市推荐常用的组合程序为:轻型双钢轮压路机初碾:中型以上碾动压路机 (如DD-110) 复压振实;16t以上重型轮胎压路机终压挤密稳定, 碾压速度均不超过2.2~2.5km/h, 振动不允许采用高频低幅, 不允许用轻机反复多碾。如振动压路机不足, 也可用重型三钢轮压路机复压, 但不可代替轮胎机。碾压遍数统计, 以后轮重叠1/2压完全幅为一遍, 振动机前进不开振时不计人复压遍数。碾压开始前和测混合料干湿有变化时, 要及时以简易方法测定现场含水量, 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2%范围内可碾压。炎热天气碾压中如发现表面过干, 可适当洒水湿润, 但不得大量喷洒。摊铺和碾压遇雨, 应立即停摊停碾并保证做到未压实混合料的覆盖。雨季施工的安排调度尤应缜密, 防患于未然。

2.7 养生

二灰级配碎石混合料压实后, 需要较长时间充分养生, 是由其固结成型作用机理和过程决定的。一般总结认为:湿养期视季节、温度情况至少应为7~15d, 充分洒水保湿, 最好用湿草袋、麻袋等覆盖保养并经常洒水。湿养结束后方可实施下封层, 以免机械和表面刷洗过早扰动压实混合料。面层推铺宜在养生一个月左右, 并必须经一定数量钻芯检测, 确认其基本成型、芯样可完整取出。为赶工期而盲目提前做下封层、铺筑面层的做法是不允许的。晚秋施工的二灰级配碎石, 一般达不到养生期要求, 固结作用日趋停滞, 极易温度破坏, 应以15cm厚以上土层覆盖过冬。

3 结论

3.1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灰级配碎石基层早期成型和强度增长相对较慢, 特别其表面1~2cm厚度范围比较薄弱, 所包含的二灰组分不易固结稳定, 在面层较薄、渗水等条件下, 较易破碎、松散、冲刷、唧浆。虽然目前总体施工工艺、质量水平稳定提高, 但由此引发的质量缺陷或早期路损仍时有发生。对气候、温度条件反应相对敏感, 所需可靠养生成型时间偏长 (约一个月左右) 。

3.2 对二灰级配碎石基层使用前景的估计

二灰级配碎石基层的优势在于:造价相对较低。但是,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之相比, 早期强度高, 养生成型快, 表面稳定性及抗冲刷能力较高且易于清理;有利施工期较长, 下封层和面层施工间隔也可大大缩短;优势更为明显, 切中二灰级配碎石弊端。虽然造价稍高约15%左右, 尚可接受。2003年后徐州地区公路工程项目中大规模使用水泥稳定碎石, 以水泥稳定碎石逐步甚至加速取代二灰级配碎石基层, 已成必然之势。

即使如此, 通过多年的发展, 二灰级配碎石在徐州市仍是被充分肯定、广泛接受、有较强生命力的基层结构类型。在一般干线公路养护改善工程和县、乡、村级道路工程中, 还会较长期使用, 依然具有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1]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2]沙庆林.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2]沙庆林.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3]王辉, 陈荣生.二灰碎石基层厚度对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形成的影响[J].国外公路, 2005.[3]王辉, 陈荣生.二灰碎石基层厚度对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形成的影响[J].国外公路, 2005.

上一篇:汽车大客户活动总结下一篇:猫咪大王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