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快乐的舞蹈》

2024-04-15

幼儿园小班教案《快乐的舞蹈》(精选8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快乐的舞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波浪线、折线等几种线条,表现小动物行动的轨迹。

2.通过观察课件,在身体同构的基础上感受线条的不同特征。

3.乐意参与绘画活动,会主动整理绘画工具。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重难点:

尝试用波浪线、折线等几种线条,表现小动物行动的轨迹。

感受线条的不同特征。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观察过螃蟹、金鱼、蜜蜂等小动物的活动,特别是他们在爬、游、飞的动态。

2.制作课件(螃蟹、金鱼、蜜蜂等的动态及其留下的痕迹并配上儿歌)。

3.幼儿人手一盒蜡笔。

4.画纸:《快乐的舞蹈》。

活动过程:

一、欣赏电脑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1.幼儿边欣赏课件边听教师念儿歌。

师:今天有几个好朋友来我们班做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

小金鱼,尾巴大,摇摇尾巴游呀游。

小蜜蜂,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

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师:有哪些小动物来和我们做朋友呢?他们是怎么来的?

2.尝试用动作表现动物形象。

师:谁会用自己的身体来做一做他们跳舞的样子?

幼儿用身体动作自由表现,教师用语言加以描述。(小金鱼是一弯一弯跳舞的,小蜜蜂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跳舞的,小螃蟹是一折一折跳舞的。)

二、引导幼儿用手描绘小动物们不同的行动轨迹。

师:想不想和小动物们一起来跳舞?我们用小手在空中画一画他们是怎么跳舞的。(重复小金鱼是一弯一弯跳舞的,小蜜蜂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跳舞的,小螃蟹是一折一折跳舞的。)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幼儿观察画面并尝试画出各种线条。

师:今天每位小朋友都邀请到了三个小动物来和我们做游戏,我们边念儿歌

边来画画他们是怎么跳舞的吧。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评价。

师:谁来说说这是什么小动物,他是怎么跳舞的(一弯一弯跳舞的是小金鱼,一个圆圈一个圆圈跳舞的是小蜜蜂,一折一折跳舞的是小螃蟹。)

幼儿园小班教案《快乐的舞蹈》 篇2

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 其影响力已波及幼儿园, 幼儿园的孩子们哼着流行乐, 扭着街舞的情形并不罕见, 甚至还被搬上舞台, 几岁的幼童大跳劲舞, 以往天真烂漫的孩子跳皮筋、踢毽子、唱民谣早已成为记忆中的一幕。由于缺乏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我国传承多年的民族音乐和舞蹈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受到冷落。这样发展下去, 后果不堪设想。对此, 党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相关决定, 提出要尽快改善美育工作发展落后的局面, 将美育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去。音乐和舞蹈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幼儿园民族音乐和舞蹈教育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从孩子抓起, 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承我国民族音乐和舞蹈文化的途径和渠道。

二、幼儿园民族音乐和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的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和舞蹈教育过程中, 只是简单的播放音乐、教授舞蹈动作, 忽视了孩子们对于音乐和舞蹈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认识、理解, 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们对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学习没有兴趣。

2.教学观念落后, 没有教学情境意识

当前的幼儿园民族音乐和舞蹈教学大部分还是延续着传统模式, 即教师示范, 孩子模仿, 再进行反复练习。运用小组合作演唱的形式, 一组用歌词伴唱, 另一组有节奏地说歌词, 两声部同时合作说唱歌曲, 将歌曲教学画上圆满句号。贯彻整合教育理念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教学, 是一个不断实践、思考、审视、反省而循序渐进的过程。

3.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教师示范、孩子模仿这种格式化的教学模式, 使孩子们根本不会去在意或者是关注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内在。在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活动前, 教师应充分担当起观察者的角色, 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 并据此确定相应的音乐主题活动, 从而让科学的、启蒙的活动内容与自然事物现象密切联系起来。

三、民族音乐与舞蹈文化植入对策建议

1.严格筛选教学作品

(1) 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 选择孩子们感兴趣、愿意学的民族音乐作品

例如, 壮族音乐《狮子舞绣球》, 狮子的生动活泼和绣球的艳丽多彩都是吸引孩子们的关键点, 播放这样的民族音乐时, 孩子们就会随着旋律自然而然的手舞足蹈、以自己心目中的动作去表现自己对于民族音乐的感受。

(2) 教学素材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 使孩子们对其具有熟悉感

例如, 壮族的《包粽子》, 这首曲目的歌词简单, 曲调生动, 节奏顺畅, 加上包粽子的传统, 孩子们对此当然不会陌生, 在理解上难度较小, 更容易产生兴趣。

(3) 在选择教学曲目时的多样性, 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新鲜感

幼儿园教师要尽可能的选择多种题材的曲目, 保持民族音乐和舞蹈教学的新鲜感。比如, 藏族的《北京的金山上》, 体现的是高亢和雄伟, 壮族的《舞公狮》表现的是神秘和庄重, 《什么水面打筋斗》所表达的是愉悦和欢快, 多种类型和题材的音乐可以使孩子们从中体会到不同的情绪。

2.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培养孩子们的审美素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动力, 因此, 要想在幼儿民族音乐和舞蹈教学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激发孩子们对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兴趣, 培养孩子们的感受能力。例如, 对于民族音乐舞蹈《茶趣》, 教师在进行舞蹈编排时就要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采茶、泡茶的情境, 先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 激发对茶农们愉悦劳作的向往之情, 同时穿插音乐, 感受壮族民族音乐的动听旋律, 在舞蹈练习环节, 穿上壮族的民族服装, 这样更容易融入到音乐之中, 激发舞蹈激情。

3.转变教学观念, 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幼儿园的教师也要根据时代的要求, 转变教学观念, 将孩子当做组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中心。真正发挥其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1) 通过教师的有序组织, 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美的意境

教师要注意从孩子们理解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 循序渐进的加以指导, 注意教学情境的设置, 使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感受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内在美。

(2) 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 感受民族音乐并将其表现出来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动作。孩子们只有真正的感受了民族音乐, 才不会出现依葫芦画瓢模仿的情况。融入了孩子们真实感受的表演, 才是有所联想、对表象加以整合的的表演, 才是幼儿园进行民族音乐和舞蹈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四、幼儿园小班民族音乐与舞蹈文化植入实证研究

我们在这里运用一组幼儿园小班民族音乐与舞蹈文化植入课程为主, 来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

1.设计意图

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活动目标

感受民族文化的色彩缤纷;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3.活动准备

课件一份、服装几套、花、图谱、音乐磁带。

4.活动过程

(1) 回忆经验

大家对于少数民族有什么印象, 我们这里有没有少数民族的小朋友。

(2) 欣赏散文

今天, 老师要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民族歌曲, 听一听, 大家想想是哪个民族的歌谣?

评析:为让幼儿直观地认识体验多彩的世界, 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用课件展现逼真的色彩, 让幼儿通过视、听, 多通道感受民族音乐的梦幻色彩、优美意境。

五、小结

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件打基础的具有根基意义的工作, 作为参与基础教育的幼儿园教师, 对根基的教育应该有一种责任意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 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广东省幼儿园教育指南》 (试行) 关于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指导要点中指出:“要立足于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学习, 尤其要充分利用广东各地的艺术文化资源。同时, 初步接触不同地区、民族的艺术文化, 拓展艺术视野。”从幼儿教育开始加强民族音乐的传承教育和研究, 是一件及具意义的探究性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玉兰.营造幼儿园民族艺术氛围提高幼儿素质教育质量.中国美术教育, 2000年, (2) .

[2]刘定娥.浅议如何在幼儿园音乐舞蹈教学中渗透民族艺术文化.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10年, (1) .

[3]陈凤.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幼儿园民族艺术教育环境.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 (新疆卷) , 2010.

浅议小班幼儿舞蹈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生活化;游戏化;情境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63-1

音乐能激发人美好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样它也是舞蹈活动的关键。小班孩子的模仿力强,不管是说儿歌,做律动还是玩游戏,他们都喜欢盯着看,学着做,这样通过模仿式的练习,学习获得自己未知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财富。小班孩子还特别对童谣式的音乐感兴趣,一是因为音乐中有朗朗上口的儿歌或童谣;二是活泼欢快的节奏总能引起孩子共鸣,鉴于此,我开展了对小班孩子如何进行舞蹈教学的研究。

一、选择生活化的题材,激发孩子表演的兴趣

《指南》指出,小班孩子要“能跟随熟悉的音乐做身体动作。”“能用声音、动作、姿态模拟自然界的事物和生活情景。”所以小班孩子的舞蹈一般适宜选择富有童趣或有情境的题材,动作难度一般都适中,都是每个只要孩子有兴趣学,就能掌握的。比如蝴蝶飞、企鹅摇、螃蟹爬、小兔跳、小鱼游等等,动作大都来源于孩子熟知的生活。

小班孩子的舞蹈大多与律动分不开,可以说,小班舞蹈就是节奏感强的律动。

在教学律动《一只小花狗》时,我出示图片提问“它是谁”“小狗蹲着时会是怎样的,试着做做看?”“两眼黑黝黝,想吃肉骨头”可以做些什么动作呢?”孩子们有的眼睛直愣愣的盯老师看,有的做手拿肉骨头状,还有的张着大嘴一副馋猫样。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音乐《泥娃娃》中,孩子自由结对,你指着我,我指着你,相互扮演泥娃娃,在节奏感强烈的儿歌式的童声里,“泥娃娃泥娃娃,一个泥娃娃,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眼睛不会眨……”孩子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便能自然而然的指着眼睛,指着眉毛,摇摇手,在轻松愉快的音乐里孩子们乐此不疲,他们觉得这就是游戏,小班的舞蹈就是我们看着他们嬉戏,当然是带配乐的。

二、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情境表演能增强孩子表演的欲望

小班孩子爱唱爱跳、喜欢随音乐舞动,但对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不感兴趣。因此,教师选择内容时,舞蹈一定要有趣味性、情境性,并给予孩子足够的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快乐创新。

有情境的音乐游戏能极大地增强孩子表演的欲望,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在教学舞蹈《数鸭子》时,两位教师可以相互配合,一方表演鸭子,另一方表演小姑娘,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在欢快活泼的音乐中学习表演。在孩子能熟练掌握某一角色时,既可以互调练习,又可以固定下某一幼儿扮演小姑娘,其余幼儿表演鸭子。当然就某些不规范的动作,教师完全有必要让孩子多练习,使之到位。

小班舞蹈也离不开音乐游戏,在《找小猫》中,猫妈妈和小猫的一躲一找,扮演老猫的自动轻手轻脚,小猫呢,一个个撅着屁股,典型的顾头不顾腚,嬉戏中洋溢着浓浓的爱。

三、丰富的舞蹈作品欣赏,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指南》中指出,要“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要“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

由于学前教育发展的突飞猛进,每年都能涌现一大批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例如《两只小小鸭》音乐活泼欢快,节奏感强烈的歌词简单易懂,两只可爱的小鸭子一摇一摆地出现的孩子面前,亲着小嘴巴,说着悄悄话。

表现嬉戏的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表演的孩子们,时而互相赌气,时而捧腹大笑,孩子们看了后不过瘾,嚷嚷着再看看,再看看;看音乐舞蹈剧《狐狸和小鸡》时,狐狸的洋洋得意,小鸡的活泼可爱,狐狸没抓到小鸡时的沮丧,小朋友们看后纷纷发言,有的说狐狸表演的好,有的说小鸡张开翅膀飞跑时最拉风;文明礼仪家庭版的《小熊请客》音乐剧中,一家三口的礼仪操,孩子们评价说,爸爸爱妈妈,因为跳舞时爸爸的眼神一直看着妈妈,妈妈爱小熊,因为妈妈的眼神一直看着小熊,这些细节是孩子的关注点,是大人很容易忽视的,或许孩子看时有以身代入的感觉。

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动作不协调,因此教师就应树典型。

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憨态可掬,最重要的能引起孩子共鸣,孩子欣赏多了,自然而然的在今后的学习中不经意流露出来。比如舞蹈中的必要的一些规范动作,个别孩子创造力想象力高,自己表现能力强,被老师喊出列对大家展示后,他会自封小老师,让其他孩子严格按照自己的来,其他孩子也会更加严于律己,让自己跟着小老师走。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形象动作是否有美感,教师本身的亲和力,孩子对教师的信赖度、孩子的舞蹈水平都会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投入地表演,把自己当成“舞蹈家”以投入的情绪感染孩子,引导孩子在音乐的海洋里畅游。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 篇4

1、会唱歌曲,能根据歌曲内容做穿大鞋的模仿动作。

2、体验在活动中的有趣、快乐。

准备:

1、初步会唱歌曲《穿大鞋真有趣》。

2、给每位幼儿一双成人的大鞋。

过程:

1、复习歌曲《穿大鞋真有趣》。

幼儿和教师一起唱歌。

2、练习穿大鞋的动作。

幼儿穿大鞋边唱边走。

幼儿脱下鞋子,模仿出自己穿大鞋左右摇摆的样子。

3、完整地表演歌曲2―3遍。

4、幼儿穿上大鞋跟着音乐歌表演,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建议:

1、在活动前让幼儿多次欣赏歌曲,并初步能跟唱。

2、多给幼儿表现的机会,在集体面前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3、请幼儿涂色“有趣的大鞋”。

评价:

1、喜欢演唱,并能初步表现歌曲的`有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快乐的舞蹈》 篇5

幼儿园舞蹈课教案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爱上天秤

幼儿园舞蹈课教案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_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_爱上天秤 TITLE=幼儿园舞蹈课教案 04月12日 天秤座的男人绝对会是你的生命中那个又爱又恨 的人,因为他们忽冷忽热、若即若离 ,却又对你百般讨好 ,奉为女神 ,爱上天秤的男人就请你准备好一个强而有力的心脏!天秤座的男人要的`是一个能依赖的女人,喜欢天秤座的你最好是想个办法,让他不知不觉中离不开你。 人马座只有一种--诚实,不会玩花招。人马座从来意识不到由于过分心直口快而伤了别人。 天秤座人凡是都要三思甚至六思、九思才能做决断 天秤座人都渴望爱情和家庭 喜欢和人结伴去玩去工作 最不愿意听到女方把他当小孩那样教训或唠叨。女方还要记住:别试图改造男方,哪怕一丁点的努力男方都能察觉到并非常愤怒。爱他就接受他的一切,他不是一本练习本可以容女教师在上面批改的。如果你想改造他,他就认为你在侵犯或剥夺他的自由。无论他是否读过裴多菲的那首诗,他都认为自由高于一切。 sina

幼儿园小班教案《快乐的舞蹈》 篇6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舞蹈,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在做动作的同时,体验舞蹈带来的兴趣。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我的身体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勾脚、绷脚、正部位、丁步位、小八字、大八字”【幼儿做动作,教师以鼓励为主纠正幼儿的动作】。

2、引导幼儿一起做热身活动,播放背景音乐。

3、休息片刻,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动作,让幼儿体验舞蹈带来的兴趣。

4、根据音乐的节奏节拍,不断的鼓励和引导幼儿跟随教师跳2---3遍,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5、请幼儿上台表演给小朋友看。

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真棒,一会儿爸爸妈妈来接我们的时候,表演给他们看好不好】

教师引导幼儿收拾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课。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2

目标:

1、会唱歌曲,能根据歌曲内容做穿大鞋的模仿动作。

2、体验在活动中的有趣、快乐。

准备:

1、初步会唱歌曲《穿大鞋真有趣》。

2、给每位幼儿一双成人的大鞋。

过程:

1、复习歌曲《穿大鞋真有趣》。

幼儿和教师一起唱歌。

2、练习穿大鞋的动作。

幼儿穿大鞋边唱边走。

幼儿脱下鞋子,模仿出自己穿大鞋左右摇摆的样子。

3、完整地表演歌曲2―3遍。

4、幼儿穿上大鞋跟着音乐歌表演,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建议:

1、在活动前让幼儿多次欣赏歌曲,并初步能跟唱。

2、多给幼儿表现的机会,在集体面前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3、请幼儿涂色“有趣的大鞋”。

评价:

1、喜欢演唱,并能初步表现歌曲的有趣。

2、能初步跟随音乐表现穿大鞋走路的动作。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欢快,体验与朋友一起舞蹈、交往的愉快心情。

2、能根据歌词自编动作,并初步学会跳邀请舞。

【活动准备】

1、《认识你呀真高兴》歌曲录音带。

2、活动前可通过播放歌曲录音带和师幼一起唱等形式,让幼儿熟悉此歌曲,并初步会唱。

【活动过程】

1、听歌曲录音带,并跟随音乐一起唱。边唱边拍手,巩固已掌握的歌曲与节奏。

2、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并在此基础上集体讨论,确定邀请舞的动作。

3、教师与幼儿随音乐边唱边练习表演,要求动作合拍、优美。

4、学习跳邀请舞,提醒幼儿与同伴进行眼神的交流。

前奏时,被邀请者站在圈上按节奏拍手,邀请者在圈内做小跑步动作,最后一拍停在被邀请者前面,然后一起边唱边表演。游戏可反复几次,待幼儿熟悉舞蹈后可连续进行,同时,教师可参与舞蹈,以增强舞蹈的欢快气氛。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内提供歌曲磁带,让幼儿练习跳邀请舞,巩固已学会的舞蹈,进一步体验与朋友合作交往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4

活动名称:

这是小兵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能情绪饱满、动作有力、合拍的进行表演。

2、在感受歌曲特点的基础上尝试依据歌词创编动作。

3、激发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愿望。

活动准备:

初步欣赏和感知歌曲、红色五角星头饰若干、课件、录音机、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解放军叔叔吗?解放军叔叔都有什么本领?(他们是怎样做的?教师引导幼儿模仿)

2、游戏“这是小兵”:教师与幼儿头戴“军帽”,教师整队并发出口令,与幼儿一起随音乐有节奏的模仿解放军的各种动作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课件,根据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表演。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模仿表演。教师提问:刚才小朋友都模仿解放军叔叔做什么动作了?(教师将歌词内容串起来引导幼儿按歌曲节奏边说歌词边表演)

2)启发引导幼儿表现出歌曲特点:

教师:解放军叔叔面对敌人他们害怕吗?他们很勇敢,我们应该向解放军叔叔学习,不怕困难,做一个勇敢的孩子!那我们怎样表现他们很勇敢呢?(教师引导幼儿动作有力来表现解放军的勇敢与威武)

2、创造性表现:

1)启发幼儿进行创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教师:解放军叔叔还用什么武器进行作战?他们怎样做的?(让幼儿模仿,并带领幼儿根据创编的动作进行完整表演,并引导幼儿能动作有力、精神抖擞的表现舞蹈。

2)用不同形式让幼儿反复练习:如,个别表演、分男兵、女兵上前“操练”,引导幼儿相互评价。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兵们表现得真棒!走,咱们一起到操场上练练吧!(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踵趾小跑步,并随音乐合拍地做摘果子和跳踵趾小跑步动作。

2、创编不同方位的摘果子动作,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3、体验丰收收获果实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贴在地上的苹果标记(用于帮助幼儿寻找合适的位置)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听音乐进场

秋天到啦!瞧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吧!XX小朋友走得很有节奏呢!(教师在走的过程中利用发现表扬的.方式提示幼儿听音乐有节奏的入场。)

果园到喽!我们把小背篓放下来,自己找个位子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二、学习踵趾小跑步

小朋友,你们发现老师刚才是怎么走进果园的?你来学一学?(如幼儿不知道的话可再跳一遍)

下面我再来一次,你们看仔细了,我是怎么走进来的。(脚跟脚尖跑跑跑)

谁来试一试?

这个步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踵趾小跑步。我们一起踩着有节奏的脚步去果园里看一看吧!

三、学习摘果子动作

1、示范摘苹果的动作

果园里的叔叔阿姨忙不过来,邀请我们帮他们一起摘苹果。他们还教了我摘苹果的动作,我来摘给你们看。(重点突出要拧一下)

我刚才是怎么摘苹果的?请你来学一学。

碰到苹果了要拧一下,这样苹果就下来了。

我们一起来摘。“摘,放……”

2、展开想象,进行各个方向的摘苹果练习。

上面的苹果被我们摘下来了,还有哪里的苹果我们还没摘?(上面下面左边右边,高的地方我们还可以踮起脚尖采,下面的还会弯下腰去踩呢!)

那边的苹果真大呀,我们去那边摘苹果吧!

这里有好多苹果树,请小朋友找一棵苹果树摘苹果吧!

3、练习踵趾小跑步和摘苹果。

XX小朋友摘苹果的动作很有节奏,真好看,(XX小朋友把树上树下左边右边的苹果都摘了,真能干!XX小朋友一边摘脸上还笑眯眯的,摘了很多苹果,很开心吧!……)

小朋友都累了吧,找棵果树坐下来。

四、整体示范舞蹈,学习、创编结束动作。

1、欣赏舞蹈,学习结束表示丰收喜悦的动作。

看着这么多的苹果,真实太高兴了,老师编了一个《苹果丰收》的舞蹈,我跳给你们看吧?

我刚才跳了《苹果丰收》的舞蹈,我最后是怎么跳的?这样跳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很开心)来,把你们的苹果也端起来给大家看看,转个圈,好开心呀!

我们一起来跳《苹果丰收》的舞蹈吧!

2、创编表示开心的动作。

你会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示开心?我们一起学一学他的动作。

我们把他的动作编到《苹果丰收》的舞蹈里。

谁还会用不一样的动作表示开心?

我们用他的动作来跳《苹果丰收》吧。

小朋友想了很多开心的动作,我们再来跳一次,这一次,你可以用你最喜欢的动作表示你的开心。(幼儿自由创编不同的结束动作)

五、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教案《快乐的舞蹈》 篇7

一、运用多种形式, 激发幼儿撕纸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推动孩子学习的动力与源泉。 如果幼儿对撕纸有了浓厚兴趣, 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听、动脑想、动手做, 积极探索, 这样就能促进其撕纸潜能得到很好发展。 在小班幼儿撕纸教学中, 我们并不是采取强制性的教育方法训练幼儿, 而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 采取不同的有趣方式培养幼儿的撕纸兴趣, 让幼儿高高兴兴地参与到撕纸活动中。

1.创设环境, 激发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纲要 》指出: “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的空间、设施、 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 ”因此, 我们用撕纸的方法装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 在走廊的墙上错落有致地挂上孩子、老师和家长的撕纸作品, 活动室的门窗上贴着“三只蝴蝶”、“小蝌蚪找妈妈”等一个个撕纸小故事, 墙上挂着孩子们撕纸活动时的照片。 另外, 还开辟了撕贴活动区, 这里有供幼儿翻阅的撕纸图书, 操作箱里放置了大家共同收集的撕纸操作材料, 幼儿可以利用来园、午睡前、离园等间歇时间和专门的区域活动时间进行创作。 在这里, 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同伴, 大胆想象, 随意创作。 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 有计划地投放活动材料和更换活动内容, 使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撕纸兴趣。

2.巧用趣味性指导语, 提高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

趣味性指导语符合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语言发展的规律, 可以引起幼儿的联想, 帮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 容易调动幼儿的创作欲望, 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对指导幼儿撕纸活动十分有效。 另外, 趣味性指导语还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感情色彩的、 能引起幼儿情绪激动的情境与环境, 使之身临其境。 如在教幼儿撕小鱼时, 我先出示只有一条鱼的小河, 然后说:“有一条小鱼太寂寞了, 它没有朋友, 我们请一些小鱼也来这条河里, 和它做朋友, 好吗? ”短短几句话, 使幼儿感到新奇有趣, 他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跟着我动手撕起小鱼来。

二、科学引导, 提高幼儿的撕纸水平

对于小班幼儿进行撕纸活动来说, 撕纸的技能是不局限的, 只要用拇指、食指向前、向后用力撕, 并能把纸撕下, 就是小班幼儿学习撕纸的方法, 但是如果只是让幼儿这样练习, 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很快就会消失, 随之而来的是对撕纸活动的抵触心理。 在活动中, 教师不是让幼儿随便乱撕, 置之不管, 而是采用适当、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

1.制定内容, 由浅入深

我们在制订撕纸计划时, 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出发,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有目的、有系统、循序渐进地不断提出新要求, 使幼儿逐渐提高撕纸技能和审美观。 刚开始, 我们从培养幼儿对撕纸的兴趣出发, 观看电视里小朋友撕纸的本领, 激发幼儿自己想去撕、想去大胆尝试的愿望。 然后从撕纸最基本的方法入手, 让幼儿亲自动手练习。 一学期下来, 孩子们就掌握了沿线撕形、打孔撕形、对折撕等一些基本方法。 在撕纸活动中, 我们教给幼儿撕纸的基本方法, 同时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幼儿。 幼儿进行撕纸活动, 需要掌握撕纸的技能包括纸的拿法、起撕、直撕、转撕、折叠撕 (包括对角折撕、对边折撕、对边反复折撕、三角折撕) 等方法。 但无论是成人或是幼儿, 技能的熟悉、掌握是通过引导逐步形成的, 尤其是幼儿, 技能的掌握更是需要具体、形象的式。 如:中班时, 在一次撕《美丽的蝴蝶》作品时, 我先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形状、结构、生活的环境后, 接着就让幼儿自己撕, 至于蝴蝶做什么造型, 跟谁一起玩, 就鼓励幼儿自己用已掌握的技能创造。 撕纸实践后, 孩子们的作品都各具特色:有圆形翅膀的蝴蝶、三角形翅膀的蝴蝶、在花丛中跳舞的蝴蝶、和同伴游戏的蝴蝶等。 这样, 孩子们在撕纸技能培养的同时, 创造力也慢慢发展起来。

2.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幼儿的撕纸活动是一个反复练习、不断提高的过程。 幼儿的能力各不相同, 撕纸水平发展也有高低之分, 但是每个幼儿都是有潜在创造力的。 因此, 我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活动中细心观察幼儿的情况, 根据幼儿的能力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例如:在进行撕贴“蘑菇房”时, 要求能力强的幼儿不但撕出蘑菇的轮廓, 而且要对蘑菇盖上的圆洞花纹进行添画;而对那些能力稍弱的幼儿, 则要求他们撕出蘑菇的轮廓并添画就可以了。 在指导过程中, 对于能力强的幼儿, 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作品, 尝试和其他幼儿撕得不一样。 针对能力稍差的幼儿则通过教师指导、示范或让小朋友帮助撕出作品。 我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 并不是让能力强的幼儿代替能力弱的幼儿撕, 而是为他们提供互相学习、互相协作、促进交往的条件和机会。 针对不同能力幼儿完成的作品, 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 使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不断进步。

三、充分展示, 激励幼儿在撕纸中创新

由于撕纸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小班就开始培养, 让幼儿有这方面的意识。 在撕纸活动中, 教师经常鼓励幼儿拼贴和教师范例不一样的作品。 一学期下来, 部分幼儿已有了这种创造意识, 但由于小班孩子小, 因此他们往往会讲但不会做, 如在练习撕三角形时, 幼儿能说出三角形可以拼出房子、小山、灯等, 但真的让他们去拼了, 却不知如何下手, 我想在下一阶段教师要着重在这方面多指导, 让幼儿的创造能力在撕纸活动中充分体现。 对于幼儿来说, 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最漂亮的、最成功的, 教师掌握了幼儿这一心理特点后, 总是把每一次的作品展示出来, 让大家一起来欣赏, 并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积累, 可以从中了解幼儿每一次的进步和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我发现, 班内幼儿已对撕纸有了兴趣, 大多幼儿已能手眼协调地进行撕纸了, 而且撕纸时能较耐心、细致。 幼儿的撕纸活动是一个反复练习、不断提高的过程。 孩子的经历各不相同, 个性萌芽也有差异, 但是每个幼儿都是有潜在的创造力的。 教育工作者应细心观察, 激励、发展, 并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 使幼儿从中真正获得乐趣, 求得发展。 同时撕纸这一技能可以请家长协助幼儿练习, 老师可及时让家长了解每一时间段的培养目标, 让家长配合指导, 使幼儿这方面的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小班主题活动:幼儿园里真快乐 篇8

《幼儿园里真快乐》主题活动,是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的。它带领着幼儿逐渐认识集体,走入集体生活,并渐渐地喜欢集体生活,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积极配合,使我们的活动能顺利地开展。我们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幼儿信任我们老师,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感受到各种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从而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幼儿园里的人、事、物,感受幼儿园的集体气氛。

2.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熟悉集体生活,逐渐习得规则,树立集体意识。

3.幼儿愿意与人交流,建立同伴友谊,体验在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快乐情感。

三、主题环境创设

1.室内布置主题环境《幼儿园里真快乐》,供幼儿欣赏。

2.在区角活动中提供各种图书供幼儿交流看书,把幼儿实践操作活动的过程和作品以版面进行展示。

四、主题前期准备

1.对孩子进行了解和做前期的经验准备,发放调查表。

2.教师向家长介绍主题情况及网络图。

五、区域材料投放

1.美工区:提供各种材料的纸让幼儿粘贴蔬菜和米饭。

2.科学区:提供各种蔬菜和鞋子的自制拼图,提供影子和动物匹配。

3.生活区:提供各种大鞋。

4.游戏:指导幼儿玩“加工厂”的游戏,用报纸粘贴米饭。

六、主题活动网络图

七、主要活动教案

活动一:一起睡着了(重点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对话,丰富相应的动词:“蹲、咬、趴”。

2.通过观看桌面教具的表演、参加集体的讨论和表演,感知、理解作品内容。

3.体验作品中温馨、美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桌面教具:大象、小老鼠、小兔、小羊、小猫。

2.森林背景图1幅。

3.大象、小老鼠、小兔、小羊、小猫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1.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幼儿分别认识大象、小老鼠、小兔、小羊、小猫。

教师:这是谁呀?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幼儿了解和熟悉故事中的角色)

教师:小老鼠在森林里散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教师边演示桌面教具,边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1.教师讲到“小老鼠咬咬大象的细尾巴”时,引导幼儿学做“咬”的动作,边做边说“咬咬大象的细尾巴”。

2.教师讲到“小老鼠觉得很有趣,就蹲在大象面前看它睡觉”时,引导幼儿学做“蹲”的动作,边做边说“蹲在大象面前看大象睡觉”。

3.教师讲到“看着,看着,大家看累了,都趴在大象身边,一起睡着了”时,引导幼儿学做“趴”的动作,边做边说“都趴在大象身边,一起睡着了”。

(三)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听说表演

1.教师带领5个幼儿示范表演。教师扮演大象,其他幼儿分别扮演小老鼠、小兔、小羊、小猫。

2.师幼边讲故事边表演。教师讲述故事的叙述部分;讲到故事中的对话时,幼儿分角色进行对话。

(四)幼儿分小组表演

1.教师帮助幼儿分配好大象、小老鼠、小兔、小羊、小猫等角色,佩戴相应的动物胸饰。

2.教师讲到故事中的对话时,分角色进行对话。

(五)幼儿交换角色再次表演

活动二:小瓶子带帽子(重点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根据瓶口的大小、形状等特征寻找相应的瓶盖。

2.能将瓶盖盖在瓶子上并拧紧。

3.积极参加活动,体验操作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搜集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干净卫生的塑料瓶子、铁罐子,数量为每人3-4个。

2.每组桌上各有一筐瓶和盖。

活动过程:

(一)挑选瓶子

1.幼儿自由从筐中取出一个瓶子。

教师:请你说说你找到的瓶子是什么样的?

2.讨论:什么样的瓶子是透明的?

(二)给瓶子找盖

1.根据瓶子外形寻找相应的瓶盖。

教师:请你给小瓶子找一个适合的盖子。

2.幼儿自由寻找相应的瓶盖,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在寻找瓶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

3.小结。

教师:你找到合适的帽子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三)操作游戏:给瓶子戴帽子

教师:一个小瓶子真孤单,我们给它找些朋友。看谁能多找一些瓶子并为它们找到合适的帽子。

幼儿自由探索寻找瓶子和瓶盖。

教师:请你数一数找到了几个瓶子?你用什么方法把瓶盖盖上的?请你来做一做。

教师:你把瓶盖拧紧了吗?你是怎么拧紧的?打开时要怎么拧呢?

师幼一起小结操作方法,梳理找瓶盖、拧紧盖子的经验。

活动三:小手动起来(重点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愿意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了解小手的本领。

2.知道爱护自己的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根据活动需要,准备一些可供幼儿进行自我服务的材料。如一组桌上放没叠好的衣服,一组是给布娃娃喂饭,一组是油泥,一组是玩具。

经验准备:幼儿已看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小小手》,引出活动

教师:请翻开书,看看书上说了些什么?(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

教师:我们的小手会做哪些事情?

教师把书上的内容变成一首儿歌念给幼儿听(儿歌附后)。

教师:你的小手会做些什么事?

幼儿自由讲述。

(二)幼儿尝试做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知道自己的手很能干

教师:看看桌上有什么?(一组桌上放没叠好的衣服,一组是给布娃娃喂饭,一组是油泥,一组放玩具。)你们去做做、玩玩。

nlc202309031920

教师:你刚才做了哪些事情?是用什么做的?

教师:你们有双能干的手,会自己穿衣、吃饭、会画画……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真是能干的好孩子。

(三)讨论:我们有双能干的手,应该如何保护它呢?

教师:我们的手这么能干,谁知道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小结:我们都有一双能干的手,会做许多事情。所以,一定要保护好小手,让小手保持干净,勤洗手,勤剪指甲,不让小手受伤。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四:大鼓和小铃(重点领域:音乐)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能感受大鼓的声音是重重的、小鼓的声音是轻轻的,模仿教师用较有力的声音和较轻的声音分别表现大鼓和小铃。

2.在教师动作的提示下,能用大小不同幅度来表现大鼓和小铃。

3.在教师身体动作的提示下,能控制自己的声音,和同伴轮流演唱。

活动准备:

1.座位排成面对面的“八”字形。

2.大鼓和小铃各一面。

3.录音机、磁带。

4.幼儿用书:《大鼓和小铃》。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走步》

幼儿听进行曲音乐走步或做拍手动作。

(二)教师出示大鼓,引导幼儿观察大鼓并聆听其声音的特点

教师:这是什么?大鼓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敲击大鼓,请幼儿用声音模仿。

(三)教师出示小铃,引导幼儿观察大鼓并聆听其声音的特点

教师:这是什么?小铃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敲击小铃,请幼儿用声音模仿。

(四)幼儿看幼儿用书《大鼓和小铃》,并欣赏教师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铃》,理解歌词的内容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铃》。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的内容,并能感受出大鼓和小铃不同的声音特点。

3.教师再次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尝试用大小不同的声音表现大鼓和小铃。

(五)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幅度的动作表现大鼓和小铃

教师:敲大鼓的动作幅度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呢?

教师示范边唱边用较大的动作幅度来模仿敲击的动作,幼儿模仿练习。

教师: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可以做大鼓呢?什么地方可以做小铃呢?(引导幼儿自己用其他身体部位来分别替换大鼓和小铃原来的部位。)

(六)幼儿学唱歌曲中“咚咚、叮叮叮”部位

教师:大鼓的声音是怎样的?小铃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这次教师来敲鼓和小铃,你们做大鼓和小铃发出“咚咚”、“叮叮叮”的声音。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模仿教师有控制地演唱“咚咚、叮叮叮”部分。

在教师的动作指挥下,幼儿有控制地演唱“咚咚、叮叮叮”部分。

(七)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做大鼓和小铃,在教师的动作指挥下,学习轮流演唱歌曲

活动五:香喷喷的大米饭(重点领域:美术)

活动目标:

1.尝试将纸屑、泡沫均匀地洒在涂有糨糊的地方,制作大米饭。

2.在活动中能够大胆操作,体会运用独特方法进行制作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画好碗状图形的有色粉画纸。

2.白色蜡笔、糨糊若干;碎纸屑、泡沫屑若干。

3.小动物若干(玩具或图卡)和一碗白米饭(可用泡沫屑做)。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动物幼儿园开学了,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我们来看看是哪几位朋友?有几个?

幼儿回答后,教师边提问边出示白米饭。

教师:噢,有那么多新朋友上幼儿园。可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幼儿园里只有一碗饭了,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刚才想了很多好办法,有的小朋友还想做一碗白米饭送给它们呢,你们想不想啊?

(二)出示活动材料,引起幼儿兴趣,讲述活动要求

教师:白米饭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加以语言提示和形象描述。

教师:在碗里堆得高高的,一粒一粒的。

出示活动材料和画好的小碗,引导幼儿思考: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大米饭装进碗里不掉出来呢?

按照幼儿想出的办法进行尝试后引出新方法。

教师讲述活动要求:用白色蜡笔画出满满的大米饭的外轮廓线,然后在线里面涂上糨糊,把纸屑、泡沫洒在糨糊上,要让每个地方都均匀洒到。

(三)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画上和别人不同的米饭轮廓线。(有的高高的,有的平平的,也可以是被吃掉一大口的)

2.引导幼儿在线里面涂满糨糊,均匀地将纸屑和泡沫洒在有糨糊的地方。

3.教师提醒:尽量不把材料弄到地上和自己的身上。

4.在自由参观交流、游戏中活动结束。

5.幼儿拿着自己做的“大米饭”喂给小动物吃,并学习说:“×××,我请你吃大米饭!”

6.作品展览,幼儿互相参观,比一比谁做的“大米饭”最好。

活动六:好看的窗帘(重点领域:数学)

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两种物品(或一种物品有大小或颜色等差异)有规律地进行交替排序。

2.能发现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两种物品排列的规律。

3.能愉快地参与操作活动,初步体验制作窗帘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过商场或家中的窗帘。

2.有规律排列的窗帘图案范例。

3.幼儿用书第18页《做窗帘啦》及不干胶材料上的树叶贴纸。

活动过程:

(一)观察窗帘,激发幼儿的兴趣

1.看窗帘,说窗帘。

教师呈现有规律排列的窗帘图案范例:瞧,这是什么?这幅窗帘上面有什么?说一说,窗帘上面的花纹是怎样排列的?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窗帘上花纹的排列规律,如一片大树叶、一片小树叶,一片大树叶、一片小树叶……

nlc202309031920

(二)了解、学习交替排序的方法

教师:窗帘上的树叶排列很整齐,真漂亮呀!你们喜欢吗?谁来试试做一幅美丽的窗帘呢?

请3—4名幼儿尝试粘贴树叶。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其粘贴树叶的方法。

(三)引导幼儿尝试用交替排序的方法装饰画面

1.师幼共同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2.幼儿完成操作活动。

3.幼儿制作,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粘贴树叶并讲述。

(四)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体验活动的快乐

1.展示幼儿用书上的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

2.教师小结。

教师:这么多窗帘真美丽,你们真能干,为自己鼓鼓掌。

八、实践活动实例

活动一:鞋子兄弟

活动过程:

1.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鞋子。

2.学会正确穿鞋子,并且尝试穿上大鞋走路。

3.学习给拖鞋涂上漂亮的颜色。

活动二:香香的饭菜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参观食堂,知道食堂叔叔阿姨的辛苦。

2.带领幼儿参观菜地,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

3.尝试将报纸撕碎进行粘贴蔬菜和米饭。

活动三:游戏真快乐

活动过程:

1.和孩子一起到户外找影子。

2.带领幼儿学会玩网小鱼、丢手绢等传统的游戏。

3.对幼儿进行游戏规则的培养。

活动四:叠衣服比赛

活动要求:

1.每班两名小朋友参加年级组比赛。

2.看谁叠得又整齐又快。

家长工作:

1.请家长配合老师提醒孩子在家中也能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2.家长和孩子谈谈他的同伴和好朋友。

3.家长和孩子一起填“早餐吃什么”的调查表。

九、主题活动反思

《幼儿园里真快乐》主题活动在12月2日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的开展,提高孩子上幼儿园的兴趣和积极情感,让孩子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爱上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从而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组织幼儿活动时,我们特别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关注幼儿交往伙伴的对象,使幼儿在集体中能积极与人合作、与人交往,这样不但使他们与人交往的心理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从别人那里得到了经验,促进了发展。如:早晨幼儿入园时,锋锋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盆盛开的桃花,放在自然角中供小朋友欣赏,小朋友们争相观看,并问老师是什么花呀,在哪买的,明天也让妈妈买一盆给小朋友们看。于是,我让小朋友们去问锋锋,锋锋很高兴地一一解答。在区角活动时,幼儿在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后,教师可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人为干预他们的活动,让表演区部分已表演的幼儿去娃娃家做客或去餐厅就餐,让娃娃家的幼儿去超市购物或去餐厅就餐,这样给幼儿创设了互相交往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形式教幼儿礼貌待人,要求幼儿和老师、同伴、家长之间见面时说“您好”,告别时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接受别人帮助后说“谢谢”,无意中碰到别人或打扰别人时要说“对不起”,接受别人道歉时说“没关系”。孩子们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爱上了幼儿园,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主题活动结束后,我们发现孩子们从依赖性逐步形成初步的自我概念,他们作为独立活动的主体,逐渐迈出“自我中心”的圈子。但对各种活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不能主动与人交往;有交往的愿望但没有掌握交往的技能,需要成人的帮助才能完成交往的过程。教师要教给幼儿主动交往的方法,鼓励幼儿把自己的玩具、图书等物品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把家中喜欢看的动画片与小朋友交换着看,喜欢小朋友可以与他拉拉手、抱一抱以表示友好,在游戏中与别人商量如何玩或轮流玩等。在班级开展的玩具区中,鼓励幼儿将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带来与小朋友一起玩。

上一篇:琴台音乐厅2012年最近(5-12月)演出信息公告(武汉琴台音乐厅持续更新中)下一篇: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